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

2023-09-16

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第1篇

1 使用课堂语言艺术, 吸引学生注意力

语言是一种艺术, 它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常用, 然而又最难用好的一种工具, 它用声音再现人的思想和智慧。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语言生动活泼, 妙趣横生, 引人入胜, 要把抽象的要领具体化, 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教师要非常注意自己的语言修养, 力求简练、准确、生动、形象、通俗、直观、风趣、幽默, 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绘声绘色、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再配合恰当的手势, 那就会创造一种引人入胜, 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就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

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 将枯燥、抽象的知识生活化、人性化, 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职教生在学习计算机时往往喜欢动手操作, 厌烦理论讲解, 利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化难为易, 将深奥、抽象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 使学生便于接受和理解。例如:我在讲数据库与表的概念时, 将数库比喻成学校, 将表比喻成班级, 而将学生个体比喻成数据;数据在数据库中是以表的形式存在的比喻成学生在学校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管理的。在讲《P H O T O S H O P》中“图层”一节时, 把图层比喻成“玻璃”, 多个图层的层叠比喻成多块大小一样的玻璃重叠, 近而将图层的定义与特点讲得淋漓尽致, 学生听得入神, 听得津津有味。在计算机教学中, 比喻可以延伸到各个学科, 利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 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搞活了课堂教学;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增强了学生的记忆;生动、形象、有趣的比喻可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从相似联系中悟出道理, 掌握方法, 激发兴趣, 增强记忆, 从而最终达到全面、深刻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的目的。

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要讲究艺术, 更要注意说话技巧。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要注意声调的变化, 发音轻重, 速度快慢, 抑扬顿挫, 起伏跌宕等都要有讲究。同时还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主次, 详略, 难易程度不同, 确定自己相适应的语速语调变化, 力争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内容和谐, 与教学过程和谐。

2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问题情境教学法”就是以教材为依据, 以学生认知能力和学生的生活感知为前提, 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一种问题情境, 以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共同分析、研究探讨、得出正确结论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新课改形势下更是一种比较实用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源于生活的教育是最无痕的教育。创设问题情境要联系生活实际。实践证明:问题情境越贴近学生的生活, 能见度越高, 问题激活思维的程度就越好,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

设置故障、悬念也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 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 开始于矛盾。”设置故障是置疑、激疑、制造矛盾达到引思的一种方式, 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两变量互换值的时候, 学生常会使用 (X=Y;Y=X) , 实际上这样带来的结果是丢了一个值, 这就产生了故障。接下来, 我设计了案例:将变量x比喻成一瓶酱油, 变量y比喻成一瓶醋, 如何交换两个瓶中的酱油和醋呢?在教师的提问下, 学生思考后会马上说“再拿一个空瓶子来”, 这时, 两个变量交换必须借助于第三变量的问题就提出来了, 根据刚才的实例, 学生很顺利地写出了变量交换的语句 (Z=X;X=Y;Y=Z) , 整个程序也解决了。

以上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 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不断创设一个个小小的问题, 不断制造矛盾, 层层设疑, 不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使学生不断地产生认知的失衡和知识的冲突,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明确了探究目标, 使探究成为学生自己的需要, 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活动中。

3 活化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自信力

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较多, 但是根据中职学生特点与学科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分层次教学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 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 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 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 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

分层次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考虑到各学生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在化学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客观差异, 从而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特点, 以提高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为宗旨, 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

我在教学过程中将两种方法整合了起来, 根据学科特点采用任务教学, 根据学生层次不一采用分层次教学, 让任务中见分层, 分层设任务, 让学生学有所得, 学有所乐, 增加学生自信心。例如:对于《计算机基础》WORD“文档的基本编辑”这节课, 以输入一篇示例文档为任务, 在输入过程中学习选取、移动、复制文本的知识, 当讲复制的时候, 找中等生结合移动的知识操作演示 (教师提示操作方法) , 然后再找优等生总结移动操作与复制操作的区别。这种以任务为线索, 以教和学为主线, 融合分层次教学, 消除了学生学习上的畏难情绪, 使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总之, 教师在课堂上要讲究语言艺术, 用语言来吸引学生;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看到自身的潜力与成绩,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从而打造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魅力课堂。

摘要:本文是根据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现状, 从使用课堂语言艺术、创设问题情境、活化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谈如何搞活中职计算机课堂, 让中职计算机课堂充满魅力。

关键词:语言艺术,问题情境,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雪霏.教师的语言艺术[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杂志, 2006, 3.

[2] 管雪.用“任务驱动”提高学习品质——漂亮的底纹教学设计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 2006.

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第2篇

一、幽默生趣

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易为人所接受”, 幽默的语言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 它有情趣, 意味深长, 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可以开拓学生的智慧, 提高思维质量。在课堂导入时, 教师应尽量选择幽默风趣、形象生动、新鲜活泼的内容, 讲究语言艺术, 以使课题一开始就扣人心弦,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 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多用大众化的谚语、歇后语、习用语, 多用比喻, 充分发挥语言的直观功能, 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激发学生听课的热情。

例如, 在教学“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这一内容时, 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央视2016年春晚小品《放心吧》中的几个精彩片断, 学生在欣赏完演员幽默诙谐、惟妙惟肖的表演后, 大笑之余深深思索。学生甲说:“小品将人们现实生活中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 巧妙地展现给了观众, 既针砭了时弊, 又阐述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道理。”学生乙说:“既接了地气, 又巧妙地传播了正能量。”我适时点拨:“小品《是谁呢》、《快乐老爸》和《网购奇遇》等都以身边人、身旁事为主题, 把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个非常喜剧性的小品里面, 讲述了中国人的家庭的关系, 在和谐、欢乐的氛围里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获得国内主流媒体和广大网民的“点赞”。这正如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文章《央视春晚传递中国正能量》所说:拉开春晚的帷幕, 这是一个《发光时代》, 每个人都有《小梦想, 大梦想》, 不畏艰险、拼搏向前……这正如春晚主题所揭示的, 梦想相通、心意相融, 信心的主旋律汇聚起非凡力量, 共同托举起全面小康的夙愿, 请大家思考:这些体现主旋律的作品, 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国内主流媒体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在学生分组讨论并积极发言的基础上, 我结合书本知识作了精当的引导和总结。

这样的教学, 成功之处在于教师把社会热点话题及时运用到课堂中来, 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并通过正确的引领, 传递正能量;还在于教师不是运用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从观点到观点的枯燥的理论灌输方法, 而是恰当地运用幽默的教学艺术, 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 做到了化枯燥为生动, 变深奥为浅显;化单调为丰富, 变沉闷为轻松;化平淡为神奇, 变抽象为具体, 也起到了事半功倍、出奇制胜的教学效果。

二、妙语成趣

声情并茂的语言可以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 使学生产生如临如境, 如见其人, 如闻如声的感觉。在教学中, 教师可用声情并茂的教学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 感染学生, 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 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结合名言趣闻、社会热点、风土人情,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增强课堂效果;可以声传情, 引起学生共鸣。

例如, 在教学“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这一知识时, 为增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我尝试用学生感知的“巴渝文化”加以说明:五千年文化, 五千年传承, 以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对地理文化的兼收并蓄, 以及古代匠师群体艺术思维火花, 孕育了灿烂的巴渝民俗民间文化。位于我校旁边的“巴渝古床博物馆”, 以场景呈现方式呈现了清代中晚期至民国时期巴渝地区精美雕花大床及其他各类精品木雕家具, “床文化”的发展演变印证了底蕴深厚的巴渝传统文化。巴渝大地悠久的历史与地域特色, 孕育出别具一格的民俗民间文化:有唱金钱板、滑竿、推水烟、窑罐匠等“巴渝七十二行”。巴渝大地资源丰富, 胜景荟萃:有“居于闹市掩楼丛, 谁记当年百战功”的重庆解放碑, “渝郡朝天得胜门, 大江东去日西湮”的重庆朝天门, “头枕云阳身在蜀, 忠存霄汉义传今”的云阳张飞庙, “金佛高悬龙脊岭, 光芒万丈照乾坤”的南川金佛山, 奉节白帝城, 钓鱼古城, 统景温泉, 洪崖滴翠等巴渝美景。请大家思考:“巴渝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 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一方水土, 一方文化”的成因以及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并踊跃发言, 最后教师点拨,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在教学中, 我把“巴渝古床”、“巴渝七十二行”和“巴渝美景”等巴渝民俗民间文化引入课堂, 与大家分享, 让学生对知识的抽象认识寓于审美体验之中;在此基础上, 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采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的方法, 帮助学生达成对知识的理解。所以, 挖掘巴渝文化资源, 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巧用巴渝文化资源, 能把课教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三、以诗导趣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概念、原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因此, 教师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生活经历出发, 联系实际, 深入浅出去引导学生领会、掌握和运用所学的概念和原理, 做到“闲话不闲”、“笑语有意”。比如讲哲学知识时, 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诗词、成语、典故、谚语、寓言, 让学生领悟深刻的哲理。又如, 在讲“实践出真知”时, 可以陆游的诗“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要获得真正的知识, 既要认真读书, 又要参加实践;用“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说明事物是运动变化的哲学道理;等等, 运用这些言简意赅、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记忆深刻的语言教学, 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再如, 在讲解“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特点”的知识点时, 我采用师生合作, 配乐朗诵诗歌的形式导入。在优美的轻音乐中, 先朗诵“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秋风吹渭水, 落叶满长安。”等诗句, 分别描绘了山居秋日薄暮时好似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画的景色以及渭水两岸秋风瑟瑟, 长安城落叶漫天铺满街巷的秋景。接着又朗诵了“洞庭春草, 近中秋, 更无一点风色……”“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吴头楚尾路如何, 烟雨秋深暗白波。晚趁寒潮渡江去, 满林黄叶雁声多。”等诗句, 分别描绘了中秋、金秋、深秋的不同景色, 学生在诗词欣赏中体味着秋天的美, 带着饱满愉悦的心情进入学习状态。此时, 我进一步点拨学生:“秋天是迷人的、美丽的, 诗人笔下的秋, 为什么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 描写不尽相同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要弄懂的问题。”多媒体显示: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特点。就这样很自然地将学生导入新知的学习。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真的, 善的, 也应当是美的。那一首首精美的诗篇, 恰当地运用就可让学生在一番诗情画意之中, 体验到思想政治课的美妙。学生通过美文欣赏, 诵出了美, 读出了趣, 寓出了理。

四、随机应变, 体现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机智, 是指教师为了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在课堂环境中创造性地实施教学的机敏性和应变力。当突发事件发生时, 教师可以发挥教学机智, 含蓄幽默巧妙地化解, 让自己暂时摆脱困境, 消除影响教学的不利因素, 使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可运用注意规律, 创造条件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中去;可因势利导, 化消极为积极, 使学生思维不偏离教学目标;还可以通过目光暗示、言语点化、委婉及时地把各类课堂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防止不良行为进一步蔓延, 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例如, 在教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时, 我列举了马克思为写《资本论》, 长年累月泡在英国博物馆里, 翻阅和收集了大量的资料。马克思看书有个习惯, 他的右脚会不自觉地在地板上擦来擦去。所以, 至今英国博物馆中还留有马克思的足迹……教师讲到这里, 意外的一幕发生了:许多学生不约而同地用脚在地板上擦来擦去, 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这时我面带微笑地说:“看来我们班也有不少马克思的追随者, 也有不少同学想在教室里留下自己奋斗的足迹。不过, 我们崇拜马克思, 不是简单地模仿他去擦地板, 更何况在水泥地板上擦出脚印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啊。我们学习马克思, 就应该学习他那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和善于分析的精神。”这样一讲, 学生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停止了擦地板的动作, 教学秩序恢复了正常。一番话说得学生心悦诚服, 取得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既巧妙地让学生的精神更集中了, 又深化了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一首流动的诗, 随时都会有不确定的因素带来新的音符。因此, 教师离不开教学机智。灵动的教学机智, 会奏出精彩的乐章;生硬的教学, 可能会弹出“噪音”。教师应随机应变, 进而果断有效地处理一些课堂突出事件, 让教学有序开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具有严肃性、抽象性和深刻性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的需要, 娴熟地、创造性地运用幽默生趣、妙语成趣、以诗导趣、教学机智等课堂教学艺术, 以精辟的见解、机智的语言、幽默的插曲, 使学生愉悦、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美引人、情理交融、形声并茂, 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纷呈, 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笑声, 让我们的教学充满幽默机智吧!

摘要:教学幽默艺术是教师在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宗旨的过程中, 运用既具有审美情趣又寓意深刻的表现手段进行教学所形成的具有艺术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行为方式。教学实践证明, 只有恰当地运用好教学幽默艺术, 才能使思想政治课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

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第3篇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教育家老舍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活动中, 创设情境就是很好地激发学习动机的一种途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甚至比现代文更多, 如教学列子的《愚公移山》可巧用流行歌曲《愚公移山》导入新课, 教学彭端淑的《为学》一文, 教师可用动画片《蜀鄙二僧》导入新课, 教学姚鼐的《登泰山记》可播放泰山风光和泰山日出的画面导入新课, 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可用成语“三顾茅庐”导入新课……抓住这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桥和路”, 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信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兴趣犹如水面, 只有教师善于体察学生的个性爱好, 善于激发、引导, 才能起波澜, 才能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入到课堂学习的佳境中。

2 反复诵读, 指导自学

当今, 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 多数教师并不愿意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 在他们看来似乎多读课文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不如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多掌握几个文言字词的意思, 多翻译几个文言句子更有价值, 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不愿意开口朗读, 阅读能力也越来越差。其实, 采用“诵读法”教学, 是学生、老师、教材编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叶圣陶说过:学习文言, 必须熟读若干篇, 勉强记住不算熟, 要能自然成诵才行。我们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上, 学生可以采用朗读, 默读, 跟读, 自由读, 齐声读等多种诵读形式。这样, 学生注意力更集中, 学习情绪饱满, 大脑思维活跃, 在反复的诵读中获取丰富的信息, 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不断的提升。当然, 诵读, 并不是机械的重复, 而是有目的、有计划, 是逐步深入的,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疏通文意, 并提出疑问, 然后由自己来分析解答, 遇到已有知识储备所不能解决的新问题, 如字词句等, 可查工具书, 找参考资料, 从而掌握新知识, 由熟读课文到生疑破疑对每个学生来说都特别重要, 这样自学的结果, 既激发了自学兴趣, 又加深了理解。而传统的“串讲”教学法,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不受学生的欢迎, 文言文教学中何不多尝试一下诵读教学法呢?

3 互动合作, 品味体验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这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让我们给学生多一些参与机会;多一点参与的空间;更多一次实现需要的满足!何况教学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交往, 一种信息互动。在文言文教学中也应该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而合作学习则是实现多向互动的最佳形式。因为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便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何乐而不为?

4 用多媒体, 方便形象

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 它具有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特色, 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趣味横生, 使复杂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易懂, 老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也愉快。对于文言文的学习, 多媒体则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首抑郁忧伤的古典乐曲。在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后, 为了更好的解读文章的感情基调, 聆听文章的配乐朗读, 展开想象, 思考在自己的心灵深处会传来一曲什么风格的音乐?通过想象音乐的曲调, 引入对柳宗元宦海失意经历的了解, 使学生懂得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 带给他淡淡的喜悦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冷的石头, 勾起他浓浓的愁绪, 这才是他永远抹不去的痛。从而解读文章的感情基调。

请学生饱含感情的自由朗读, 教师放一曲《高山流水》的音乐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 并给予听读要求——将《小石潭记》绘成一幅画。展示课件中相关的画面, 教师总结《小石潭记》是一幅寂静清幽的图画, 从而加强学生的艺术直观感受, 感悟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学生在音乐、美术世界中更加易于把握作者的感情, 受到美的熏陶。费点事, 使用些媒体又何妨?

5 拓展延伸, 升华境界

学习文言文与学习现代文一样, 同样需要把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教学《岳阳楼记》, 恰当地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实际, 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启发学生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 热爱祖国, 报效人民之后, 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 进行写作片段练习, 并当堂交流,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其实文言文只不过比现代文多了理解文章大意这一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往往就能把握文意。如果教师不把文言文学习看作难题, 也像现代文一样教学, 长期以往, 相信学生也不会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畏难情绪。

文言文的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 学习文言文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 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激发审美创造精神,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摘要:教师要巧创情境, 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 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等多种手法,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提高品味欣赏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探究,反复诵读,兴趣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S].

[2] 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科书 (冀教版) [M].

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第4篇

1 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探究欲望

学生学习时, 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 而是一种情景, 这是学习与科学研究的主要区别。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 而经过自身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恰当的诱发性的问题情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 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 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是有一定的情趣, 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创造愉快的学习气氛, 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1.1 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问题情景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单纯的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枯燥, 学生会没有兴趣和去探究的激情。因此要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 给出一些新鲜的、生动的、有趣的、真实的问题让学生观察和解答。利用对问题的探究, 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创设的情境, 提出一些供学生讨论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互相交流, 检验某些数量关系, 进一步探究数学思想, 激发他们参与实践的欲望, 培养其进一步探究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比例尺”时, 我把一张中国地图发给学生, 提问:你想到哪儿去旅游, 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吗?又如在学习“相似形”时, 给学生看我同一镜头的五寸、七寸的两张照片, 提问:观察照片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顿时,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教师及时启发点拨, 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2 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充满着矛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交替不时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中造成冲突。教学中可利用和制造这些矛盾冲突, 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和探究欲望。例: (2005年金华市、衢州市中考题) 为了预防“非典”某校对教室采用药薰消毒法进行消毒, 已知药物燃烧时, 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含药量y (毫克) 与时间x (分钟) 成正比例, 药物燃烧完后, y与x成反比例 (如图1所示) 。现测得药物8分钟燃毕, 此时室内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量为6毫克, 请根据题中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药物燃烧时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药物燃烧后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2) 研究表明, 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低于1.6毫克时学生方可进教室, 那么从消毒开始, 至少需要经过分钟后, 学生才能回到教室;

(3) 研究表明。当空气中每立方米的含药量不低于3毫克且持续时间不低于10分钟时, 才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病菌, 那么此次消毒是否有效?为什么?

评:这道题紧扣前几年的“非典”疫情, 设计新颖, 贴近学生的生活, 但不同于常规试题,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题中设计了一个分段函数的应用, 体现了由单一函数趋向复杂的函数的特点, 起到新旧知识的连接, 很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景。

1.3 结合热点问题, 创设问题情景

如现实生活中的股票、打折、摸奖等问题都可以用来创设问题情景。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 优化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

外部环境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 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 他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独立、自主去学习和研究数学, 使课堂呈现出一种积极的、向上的、自然的、和谐的新气象。

2.1 给学生空间, 为他们自主探究提供条件

给学生空间就是教师不要占据大部分课堂时间用来讲解有关数学的知识, 使学生没有可动脑筋的余地, 没有可实践的时间。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避免了一味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化解难点”、“加深印象”、“夯实基础”, 而是努力通过设问和应用性的合作活动使学生有机会表现出运用数学知识的潜力。同时, 教师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的机会, 使其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 主动获取知识和信息, 并能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给学生留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间, 保证其思考、探讨问题的时间。只有充分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 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宽松的空间, 让他们去自行探究, 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例:怎样将右边的图案变成左边的图案?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交流。

(师) :哪位同学有好 (如图2) 方法, 请告诉大家!

(生) :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 将图案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

(生) :以右图案的中心为旋转中心, 将图案顺逆时针方向旋转270°。

评:明确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激励学生动手动脑。

2.2 群体互动, 提倡合作探究

学会合作与交流是现代社会所必须的, 也是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当提倡的组织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 中学生具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探索材料, 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合作探究, 以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让集体的智慧充分发发挥出来。皮亚杰的内化原理指出, 通过感知操作—表象操作—理性操作, 可使外部活动内化为智慧活动。以往的教学都是老师演示学生看,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没有亲身的体验。现在通过观察、互动实验、合作探究、群体交流, 学生经历了“验证”的过程, 显示出了较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自己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喜悦, 树立了自信心, 增强了主动参与探索的创新意识, 形成了爱好数学、能学数学、会学数学的氛围和状态。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 形成集体探究的氛围,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例如:有一种数字游戏, 可以产生“黑洞数”, 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 任意写出一个自然数 (以下称为原数) ;第二步, 再写一个新的三位数, 它的百位数字是原数中偶数数字的个数, 十位数字是原数中奇数数字的个数, 个位数字是原数的位数;以下每一步, 都对上一步得到的数, 按照第二步的规则继续操作, 直至这个数不再变化为止。

不管你开始写的是一个什么数, 几步之后变成的自然数总是相同的。最后这个相同的数就叫它为“黑洞数”。请你以2008为例尝试一下 (可自选另一个自然数作检验, 不必写出检验过程) 。

2008, 一步之后变为▲, 再变为▲, 再变为▲, …, “黑洞数”是▲。

3 开展探究活动, 形成研究风气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 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 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 讲究教学策略, 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 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 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3.1 挖掘教材, 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教材是专家编的供学生学习的材料, 因此有一定的抽象性, 书上的解法也不是唯一的, 有时还可能出错。教师不能迷信教材, 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 把蕴藏在教材中那些隐含的知识点挖掘出来, 组织探究活动, 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教学时能提供探究条件, 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结论的得出过程。例如:在学生学习“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节课时, 是这样安排的:给每个学生发三组木棒:第一组, 可以组成三角形, 第二组两棒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棒的长度, 第三组是两棒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根棒的长度。最后教师把学生量得的木棒长度分三块罗列在黑板上, 提出“请你用一个等式或不等式表示三条能组成三角形的条件”的问题。这时, 学生会千方百计找那组数据的关系式。当然有很多不成熟的想法, 教师引导一一筛选, 或者举例否定, 最后只剩下所要得到的结论。

经过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挖掘, 并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增加了学生探索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

3.2 抛开课题, 开展探究活动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际。因此, 教学时,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 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 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如用小火柴棒搭正方形时, 怎样计算火柴棒的根数吗?x个正方形

第一个正方形用四根, 以后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三根, 那么搭x个正方形就需要火柴棒[4+3 (x-1) ]根。又如:带领学生来到学校旗杆旁, 测旗杆的高度, 让学生计算学校喷水池的半径等等。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我身边, 逐步培养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 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 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 新的时代、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他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境, 挑起矛盾, 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 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学生研讨时, 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 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 层层推进, 直至达到研究之目的,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摘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增强学生的动手技能和技巧, 引导其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妨从“创设问题情境, 引发探究欲望”、“优化师生关系, 营造探究氛围”、“开展探究活动, 形成研究风气”三个方面着手, 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主动探究,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 孙晓天.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6.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Z].2001, 9 (1) :77~132.

[3] 朱汉国.中学教师.浙江师范大学, 1999, 3:16~23.

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第5篇

1 活用教材巧妙设计精心备课

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对课堂教学是否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决定着教与学的有效性,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

教材是课堂教学内容之本, 新的生物教材从内容到形式更加贴近初中学生, 熟悉生动的教学内容, 专栏化的编写形式, 都符合初中学生的编写形式, 都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但具体到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 仍然不能一概而论, 循规蹈矩, 备课时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本班学生原有水平、生活经验相应的知识结构, 以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灵活运用教材, 以教材为本, 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比如除了课本上列举和解读的内容外, 教师可以利用当地或身边的教学资源, 像农村的粮食作物、蔬菜大棚、家禽家畜养殖、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营养健康等等学生既熟悉又关注的热点问题, 举出鲜活的事例或事物, 巧妙地与本节教学内容融合起来, 让学生觉得生物课很亲切, 生物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并不是遥不可及的。活用教材不是脱离教材, 只是不拘泥于教材。备课时深刻领悟教材, 用得活, 还要体现在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知识, 自如应对。教师首先明确重点, 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让学生在课上一头雾水, 理不清头绪。通过45分钟, 使学生知道了哪些、会了哪些, 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 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难点需要教师针对学生情况, 备课时设计出比较合适的方案, 上课时再根据学生反应加以调整, 难点的化解并不意味着需要太多的时间和累赘, 分散难点或随着教学推进, 一句恰如其分的点拨, 就会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要提高可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要使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效, 精心设计各个环节:如何温故知新, 怎样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制定什么样的解决方案, 教师都要心中有数, 为成功上好每节课奠定基础。

2 设置悬疑激活思维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经过教师有效地教, 最终达到学生有效地学。学生能够想学、爱学、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追求知识的先导。初中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 而且富于思考和想象, 生物学又是一门有“活力”的学科, 如何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 使学生把学习生物当成乐趣主动学习, 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激发他们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用学生期待解决的话题, 设计成简洁、贴切、精彩的导语, 会很快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学习热情, 精神振作的探究新内容。比如:在介绍生物物种灭绝原因时, 我首先以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恐龙为话题:“大家知道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是怎么灭绝的吗?”学生马上集中精神, 积极地参与讨论, 通过教师引导, 总结出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过“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保持他的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集中精力, 而且要保持活跃的思维有效学习, 需要教师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 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 逐步提出目标明确、难易适度、新颖有趣和发人深思的与所学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 真正激活学生内在思维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且获得解决问题后成功的喜悦, 教师以此强化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的兴趣。

3 活用教法手段多样活而不散

教无定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现有教学资源有针对性的选择。有效的生物课往往是多种教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教法上, 如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探究学习、实验法等, 经常需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 加强教学互动性, 教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 应与学生民主、平等的完成学习活动, 改变死板、沉闷、学生被动接受、效率不高的状态, 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 优化选择和组合课堂教学模式, 周密的组织, 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启发和点拨, 进行可操作性的帮助, 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和展示的机会, 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要利用教学机智驾驭教学过程和课堂, 让课堂“活”而不散, 避免为了“活动”而“活动”, 为了“讨论”而“讨论”, 所有方法为教学服务, 没有无谓的动作。其次, 合理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 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实物、模型、挂图、录像、多媒体技术, 用这些手段来配合教学, 直观形象, 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化难为易, 同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奋点, 加以启迪, 带动学生思维,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否则有些学生会停留在看“热闹”, 而没有效果。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要围绕教学展开, 最后, 还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 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 实现真正的、深层次的“两主”教学, 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4 语言生动活跃课堂愉快教学

课堂上教师精益求精的个性化语言对有效教学也起着重要作用。形象生动、精炼幽默的教师语言会激发学生的能动性, 温和的语调、真诚的鼓励、赞美的短语, 面对学生丢弃权威、放下架子、倾注爱心, 增进情感交流, 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让学生想说、敢说,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建立自信和持续的学习热情, 保持生物课堂的活力, 实现有效性。

总之, 一个真正充满活力的生物课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要保证, 这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 需要教师与时俱进,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改进和完善, 不断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新的教学理念逐渐被每位教师所接受。新理念旨在保证所有学生全面、均衡、和谐的发展,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充分发掘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要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担负着重要职责。现在课堂教学仍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 教无定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初中生物教学又有它自身的特点, 通过生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增长对自身的了解, 对生命的感悟, 更加健康地生活。如何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 充分发挥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有效教学,活跃思维,优化模式,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初中生物新课程教学法[Z].

让古诗词教学充满魅力范文第6篇

我们的心灵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壤,只有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吸收了爱与信心的浇灌才能草木葱郁、鲜花盛开。阳光总有阴影相伴,如何让我们的心灵充满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是生活的艺术。正确地了解自我,不因一时的失意、困惑迷失方向,也不因偶尔的成功遮蔽梦想,这样的人才可以在波涛汹涌的生活中游刃有余。友谊是人生的润滑剂,恰当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才能让我们更好地扬起前进道路中的风帆。即使没有俞伯牙与钟子期高山流水般的知音友情,也要有一两个知心朋友相伴。性、爱情以及婚姻更是我们人生不可没有的调味剂,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阳光。

一、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至一粒尘埃,大至茫茫宇宙,我们都是有价值的存在。即使是一颗小草也要为大地增添一抹新绿,一支蜡烛也要为世界增添一分光亮。

曾经,我只知道自己是个再平凡的女子,就像路边的一朵小黄花,没有喝彩与掌声相伴。没有俊美的外貌、没有傲人的才华、亦没有什么家庭背景,只要安静地待在一个不被人关注的角落默默地度过一生便好。胸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或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壮志是只属于伟人们的梦想。而我不过是一杯没有煮沸过的白开水罢了,对社会对他人我都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我喜欢把自己关在象牙塔中,没有风雨的侵袭,没有尘世的喧嚣。记得高中时曾有个同学跟我说:“其实你长的好可爱,可是为什么总是冷冷的摆着一副防卫的架势呢?主动和别人交往,融入大家会给你的生活带来很多乐趣的。很多事情只有你尝试过了才知道是否可能,还没开始便主动放弃是懦夫的行为,只有经历了、尽力了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

他是对的。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就一定会有存在的价值。这正契合了李白的一句诗歌“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们虽然很平凡,可是我们很特别。没有人是完美的,正如德蕾莎修女说的:我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你能做我做不到的事,我们一起就可以做伟大的事。准确地定位自我是大学生健康生活的开始,也是我们人生幸福之路的开始。

健康的自我形象包括:归属感、意义感、价值感。主动地与人交往,融入身边的生活,才能在这个集体里被接受和容纳,才能有安全感。尝试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尽管它可能有些艰难,但是它让我们的年华不虚度。即使我们有可能犯错,但是谁又没有犯过错呢?重要的是过而能改,从错误中吸取经验,不断成长。学习了这一门课我决定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也许面对的是暴风骤雨,可它能洗尽尘埃,风雨过后的彩虹将会为心灵留下一片晴空。

勇于展现自己,培养良好的品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收获成功人生的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舞者,害怕失败、害怕惩罚只会让我们止步不前,把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才能演绎美好的人生。而独立、进取、诚实、奉献等良好的品质是我们战胜困难收获成功人生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下,我们人生的航船才能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朋友多了路好走。

古代以色列所罗门王这样说:“两个人总是比一个人好。若是跌倒,这人可以扶起他的同伴。若是孤身跌倒 ,没有别人扶他起来。这人就有祸了。”爱默1 生也说:友谊是使人的一生健康而有意义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友谊对我们是如此重要!即使我们没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高山流水也要有一两个知心朋友相伴,这样我们的人生旅途便不会太寂寞太孤单。

以前我奉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的交友之道。总觉得大家平平淡淡的,互不干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挺好,时常腻在一起有什么意思呢。历史上的大哲学家诸如康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叔本华莫不是孤独者,他们在孤独中创作的哲学思想照样在历史长河中大放异彩。可是我发现我错了,不上每个人都是哲学家,也不是哲学家就不需要朋友。如果没有人来照料他们的生活,他们能够安静地思考哲学问题吗?如果没有朋友帮忙出版他们的书籍,他们的思想能够流传至今吗?我想难度会大许多的。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我们不但需要君子之交的朋友,也需要一生的知心朋友。有了朋友的互相扶持和鼓励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更好走。古语有云: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真正的友谊需要爱和奉献来维持。那么我们就需要学会处理和朋友相处中的各种小摩擦。它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就像鞋子里的沙子,把沙子取出来我们的旅程才会更轻松。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在和朋友闹矛盾后从不会主动低头,总是在坚持着自己所谓的原则,拉不下那个面子。其实朋友之间的小摩擦性质本没有那么严重,是人自己把它扩大化了。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包容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风度的象征。所以现在我会尽量克制自己的脾气,因为我知道对别人的伤害有时候是无法弥补的,发脾气是种伤人不利己的行为。即使有时候真的是忍不住发脾气了,我会马上道歉争取朋友的原谅,主动与他们沟通。既然选择了就应该有包容的度量,这样美好的友谊才能长存。

三、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阳光。 人的本性是趋向于舒适与被爱的,然而真爱应该是以对方为中心,被对象性的爱才是可持续的、有动力的、持久性的爱。很多人都习惯了接受,却不知道爱也需要付出,别人给的爱可以让我们温暖,而自己心中有爱生活才能充满阳光,照亮自己的同时也温暖他人。

我们从小沐浴在爱河里长大,父母的精心呵护、朋友的欢声笑语、恋人的温馨浪漫,哪一样不令人留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被爱的,爱就是这样一种美妙的情感,说不清它的好,可是充满爱的生活总是充满了欢笑。就像一首歌里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有了爱世界才更精彩。爱可以分三种:情爱、友爱和亲人的爱。后两个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现在我就来说说情爱。恋爱、性和婚姻关涉到的主要是情爱。当然在这方面我没有什么经验,但是可以说说学了这门课之后我对情爱的理解。

首先爱需要表达,可以是言语的赞扬也可以是肢体的亲近。酒香尚怕巷子深,情浓更须早言明。只有善于表达别人才能感受到你的爱意。不论是一句“亲爱的,你对我很重要!”、“我很爱你!”还是一个拥抱、一个香吻都表明了你对对方的关注。当然爱是对象性的,只有你的爱在对方身上产生反响的时候你的爱才是有意义的爱。

其次真爱需要等待。特别是男孩子,不要要求你的女朋友爱你就要跟你发生性行为,因为逞一时之快会对她造成很大的伤害。她有可能因此怀孕、得性病或者是堕胎,她还有可能将来是别人的妻子,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你也不会希望自己将来的妻子曾经被这么对待。而在婚姻中则没有这些风险。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孤单,耐心的等待,爱才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2 再次爱需要学会尊重和珍惜。尊重你的爱人,敏感于她的需要,善于向她表达你的爱意,珍惜她给你带来的情趣和快乐并陶醉其中,这样的爱情保鲜期才可能是永远。往往有人说爱情是婚宴的坟墓。其实这只是借口,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自掘坟墓的人恰好是自己。因为既抱得美人归,我们便把注意力投到了另一个方面,不被关注的爱情当然慢慢就失去了它的华美光鲜。

四、全面健康是成功人生的基础。

全面健康是身体、情感、智力、社交以及心灵的健康,同时也包括称心的生活角色。缺了一个口子的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与最短的那根木头的长度。所以全面健康的这六个方面只有协调发展我们才能收获成功的人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经常的运动可以为我们打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发展并维持与朋友及爱人的亲密关系才会被集体接受和容纳;恰当地认知、接纳、表达情感可以让我们情感的天空晴朗无云;不断地接受心知识,为头脑补充新鲜血液才能让头脑与身边的世界保持活跃的状态;了解内在的自我,探寻自己的良心,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则是让心灵充满阳光;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精心预备每一个生活角色来实现人生的目的、幸福及丰富,这样的人生才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应该追求的人生。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我们的追求决定了我们将会拥有什么样的人生。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这是我们成其为人的基础。孔子说过“见义不为,无勇也”,因为我们是一个人,见义勇为、乐于助人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相信不会有人喜欢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同时我们还要学会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金钱和压力。有条不紊、临危不乱、生活井然有序,任何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这样的生活中我们才能游刃有余。

心中有爱,爱自己、爱他人,我们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把阴影留在身后,这是我们收获健康生活的前提,也是我们开启幸福人生之路的钥匙。

上一篇:如何带好物业保安队伍范文下一篇: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