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

2024-02-03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1 转化渠道不畅

实现林业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关键就是成果的顺畅传播, 并在生产实践运用中取得生产效益。但目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 推广机构还不太健全, 人员队伍也急需补充, 很多矛盾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运行机制不灵活, 渠道不畅通, 使得成果与林农的需求脱节, 严重制约了有效转化。

1.2 市场意识薄弱

目前林业科技人员的市场化意识比较弱, 使得一些成果还停留在奖品、样品和礼品上。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 使得市场和生产实际需求没有充分考虑进来, 对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市场的适应度缺乏考虑, 使得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程度低。

1.3 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少

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 其主体是林农, 他们的文化水平会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我国林农的整体素质不高, 在运用新技术和新成果上缺乏足够的积极性。而且林业生产的周期长, 具有极强的地域性, 见效慢, 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人为因素会对其转化成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风险。

2 加强林业科技成果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1 提高创新能力

要加大对林业基础科学的研究, 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 同时要创新林业发展的现代化技术, 推动林业新兴产业的发展, 比如可以创制生物节能保温材料等新产品, 运用森林资源的数据遥感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和集成应用等, 推动林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对于其中的关键技术要重点攻关, 为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可以建立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的综合评价和技术体系, 突破经济林高产良种的栽培技术, 提高其年增产, 并创建大尺度的荒漠化监测和评价体系, 实现荒漠化监测的有效管理, 并全面推广林业发展中病虫害的预防技术, 进行松香的深加工, 提升松脂产业的深加工水平。最后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条件建设, 打造创新平台。国家的林业科学数据和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已经进行了认定, 并开展了绩效考核, 步入了稳定运行的阶段。

2.2 推动产学研结合

在林业发展和成果转化中, 要组建产业技术的创新联盟, 结合产业技术的发展需求, 推动当地科研院校和大型企业间的创新联盟建立, 当地政府也要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 为其创新发展渠道, 在产学研的机制和模式上进行鼓励引导。其次要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对于沙地、石漠化等地的植被恢复技术和沙产业的开发、生态防护和综合治理等技术可以进行广泛应用, 加大对木竹材的加工利用和农林剩余物高效转化新技术的应用发展, 实现林业的科技化发展, 并带动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加强院省合作, 推动地方经济间的发展合作。各地政府要加强与其他省市的合作, 并签订合作协议, 一起开展林业发展的战略规划, 加强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运用多种合作形式, 注重当地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 政府可以派出一定的科技特派员进行研究发展的指导, 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2.3 发挥资源优势

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 地方政府要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优势, 成立高层次的专家咨询组, 就林业发展中的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有关影响因素设置专题进行科技咨询, 并为当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地方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对于油茶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 政府可以成立相关的油茶科学研究中心, 并构建其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其次, 科技推广工作的建设载体是林业重点工程, 其面向基层单位、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 政府要大力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 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形成了具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架的林业发展模式, 建立林业标准体系框架。

2.4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并依托科研项目进行团队的建设创新, 形成创新的发展团队, 资深的科学家和专家领头, 并要跨多学科、地域和部门进行协作。其次, 地方政府要激励人才培养, 为他们提供国际学习合作的机会, 外出考察、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并带动当地重点林业项目的建设。地方政府还应注重林业科技成果、管理杰出青年的奖励评选和高层次人才交流等, 通过设立院级的科技进步奖等机制, 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完善人才培育的激励机制。

摘要:林业科技成果是林业生产力转化的一项复杂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 严重制约着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要解决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要问题, 实施科技兴林, 实现林业科技进步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加强林业科技成果管理, 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关键词:林业,科技成果,管理,转化

参考文献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作者简介

吴玺玫(1965- ),女,开封大学科研规划处处长,教授(开封,475000)

基金项目

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产学研合作模式下河南省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2021JKZD20),主持人:吴玺玫

摘 要 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新发展阶段,高职院校需要从类型教育的使命出发,追求科技成果转化实效,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高地。从科技成果转化所需环节为切入点,分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尚存在科技成果转化基础不稳定、所需前提不完备、转化实效不突显等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类型定位,提出要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加速高质量科技成果积累推动产生市场效益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 产教融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转化机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1],“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更具有以产教融合为精髓和生命线的职业教育属性。作为高职教育改革风向标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更是明确要求:以坚持产教融合为基本原则,“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3]。在新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与企业和社会力量充分融合,既要致力于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需要在知识创新与企业技术创新相融合上共同发力,突出应用性,加快科技研发创新,挖掘科技成果的社会经济价值,形成知识与应用的良性循环,构建起需求产生成果、成果转化技术、技术推进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产生新需求的螺旋上升式转化体系,提高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的推动力,增强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科技成果转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和实用价值,实现创新要素增值的一个复杂过程。有关资料显示,“2019年我国技术市场活力旺盛,技术合同签订达48万余项,成交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6.6%,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输出和购买技术合同成交额分别占到全国技术合同成交总额的90%和70%以上”[4]。由此可见,技术要素市场基本形成了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良性推进的科技创新转化体系。

为了产出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并实现价值,国家着力搭建完善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体系,修订、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法律、细则、行动方案,配套了以分配政策改革、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系列政策法规为操作准则和发展方向的规定。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体系已较为成熟,涵盖成果转化的方方面面,针对现存问题和改革中的新问题提出了改进举措,表现出国家对高校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工作的期待和改革决心。

但是,在国家设计引导、政策鼓励扶持、创新市场活力、技术需求巨大的形势下,作为科技成果的主要创造源的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与蓬勃的技术交易发展态势形成鲜明的反差。《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全国947所高等专科院校,教学与科研人员达16万人之多,其中高级职称占总数的34%;财政拨入科研经费316亿元;拥有417个省级以上的研究与发展机构;产生科研项目31635个,专利授权24843项。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拥有大量的科研人才和充足的经费资源基础,产出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但转化产出与投入存在断崖式的落差,收益远小于人才、资源、经费的投入。经统计,专利售出仅507项,占授权的2%;技术转让合同仅签署851项,折合不到一校一项;专利售出和技术转让成交金额总计不超过10.1亿元,不及财政拨入科研经费的3%。由此看来,大量优质科研资源仍未充分利用,成果依然闲置,科技成果转化远未达到产业化,存在巨大提升空间,亟须打通技术要素的流通渠道。

二、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清晰的法律界定:“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发展新产业等活动。”[5]从概念可以分析,成功順利地完成一项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三个基本必要环节。

一是转化的基础,即要有产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成果。其所指的科技成果应是具备转化价值的研究成果,能够提高生产力水平,易于获得市场经济效益。

二是转化的前提,即成果能够通过后续试验并得到开发、应用和推广。这是在科技成果转化前必有的反复交互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将科研成果导向市场,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进一步修改开发,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可行性和可量产性,降低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三是转化的结果,即要能够形成创新的技术、革新的工艺、新型的材料、新颖的产品,推进发展新兴产业。通过转化,科技成果的价值真正被发掘转变为真实有效的生产力。

三、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问题

(一)转化的基础不稳定

从科技成果需求主体企业看,很多企业未完全信赖高职院校的科研技术支持。社会依然存在教育偏见,认为高职院校低本科院校一等,缺乏技术竞争力。企业即使有合作需求和意愿,也更愿意向上寻找业内知名高校、专业科研院所并与其合作,没有主观动力向高职院校寻求科研帮助、开展合作。即使在产教融合的大环境驱动下,很多企业也尚未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技术研发,偶有项目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仅在优惠政策的诱惑下追求一纸签约,所成型的科技成果转化也多是短期、个人行为,没有形成长久系统的科研技术合作。

从科技成果产生主体高职院校看,主动对接企业的动力不足。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多由中专学校转型升格而来,科技成果研发积累不足,推动成果转化的实力不足,加之高职院校为了获得社会认可和学术声誉,仍存在着“重学术轻技术、重研究轻应用、重发表轻推广、积极申请专利却忽视成果转化”等不正确的教育评价导向,以致于高职院校没有强烈的动力、也没有足够的能力推动完成科研成果转化所需的后续开发、实际应用以及推广。此外,在利益分配方面,高职院校的分配方案更谨小慎微,改革政策不清晰,改革力度不大。

(二)成果转化所需前提不完备

没有积极推动的研究主体。高职院校教师推动成果转化主观能动性不强。一方面职称晋升评价体系存在缺陷。在高职院校新时代教育评价尚未改革完成时,职称和日常考核评价仍以教学质量和科研学术研究成果为主要考评标准,社会贡献不是必要指标条件。迫于人才晋升和评价的压力,加之没有知识产权意识,高职院校教师比本科院校教师更热衷于申报高级别的纵向科研项目、发表核心期刊论文、申报科研奖项,不愿意花费时间探索成果的实用性、可行性,更不愿意付出精力向市场推广。另一方面,成果转化中教师也未收获满意的“真金白银”。虽然国家和有关部门不断致力于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职务发明人在成果转化中的收益分配比例至70%,甚至有些高校将此比例提升至90%,但一刀切的方式不能准确评价发明人的贡献度,不能科学配比发明人智力输出和所使用的物质要素的贡献比重,易使发明人和团队得不到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特别是当技术成果转化过程涉及成果作价投资、股权激励、成果的评估定价、作价入股等操作时,会存在不稳定变数,技术转化风险增加,历时时间增长,有国有资产流失的潜在可能。这些转化困难因素直接降低了发明人的转化动力。

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商”。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构建,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人员来推动完成市场分析需求对接、成果推介与对接、评估作价、合约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环节,还需要有专业机构或中介平台推进市场行情检索、信息发布宣传、供求共同交流、技术交易管理等环节。但高职院校有限的科技成果积累无法满足一个职业化技术转移机构的运作,也不值得设置专门人员来担任专职技术经理人。发明人创造科研成果后,无时间、无能力、无人协助推动市场化运作,难以直接参与转化各环节,使得发明人越来越不愿耗费精力从事研发实用性的成果,没有实用性的成果产生又导致难以推进高职院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效不突显

职务科研成果属性决定产生效益困难。职务科技成果具有特殊性:第一,研发动机特殊。现有高校的职务科技成果大多由政府投入资金引导设立,更偏重对专业领域的某个问题解读、拓展,生产应用或者商业化目的淡薄,普遍以论文、报告形式结题。第二,研发过程特殊。职务科技成果大多停滞在基础阶段。现实中,一般把技术成果按成熟度划分为9级,9级的产品或关键技术才能满足投入生产使用的全部要求,而仅在学校环境下研发的科研成果更多囿于2、3级,仅是基于原理提出实际应用的设想,还没有进行实验或者详细的分析,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进入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阶段尚存困境。第三,研发成果特殊。职务科技成果属于国有资产,进行转化需要确定交易价格,价格高则不易被需求方接受,价格低则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虽然有免责政策,高职院校更会无意识地趋向于风险规避,无法放开进行成果转化。

上述特殊性导致科研成果不易进入转化市场。科技成果产生效益前还需要漫长的验证过程,要在尽可能接近实际使用的中、高逼真度模拟环境中反复试验,才能调试完善到适于投入实际生产的程度。在现有的产教融合程度下,高职院校、企业的科技资源不能有效整合,软硬条件都难以达到要求,因而单纯的研发成果无法满足生产一线需求。

有价值的科技成果缺乏足够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让追求的本質是利用知识的独特性、创新性,创造或激发产业的经济性能,这是一项复杂并需要长期投入资金的系统工程。科技成果即使成功完成“转”的过程,也还需要大量的投入才能实现“化”的效果,并存在不确定性。有资料显示,科技成果从研发到中试到市场流通的资金需求比例为1∶10∶100。高职院校没有充足的经费去支持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如果巨大的资金压力由企业方承担,投资大、耗时长、风险大,又与企业盈利目标不符,使企业在购买成果时顾虑重重。通常情况下,企业更多看中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成本低的优势,采购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申报政府项目获取资助。这样的操作仅是将所有权进行了转移,并未发挥产业化、商品化的功效。

四、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优化策略

(一)以有效的产教融合,筑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

政校企只有真正融合,才能够根据需求开发、积累高价值技术技能成果,打牢科技成果转化基础。有效的产教融合建设路径见图2。

1.高职院校要明确办学定位,主动寻求企业合作

高职教育作为与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6],是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是创新链上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虽然不同高职院校科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产业链上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需求也是不一而足的,这就为高职院校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充分融合,开展技术合作、科技攻关提供了机会与可能。高职院校要以“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7]为战略目标,在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需求中设定特色化、差异化的办学定位,“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8],并以此为基础主动寻找适宜的技术服务对象。

高水平高职学校、专业群建设单位和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要发挥优质技术资源的集群优势,不断深化对接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9],深入合作开展科技研发应用。发展黄金期的高职院校可对接区域和中小微企业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以解决实际技术难题为目的,把学校理论研究的科研优势和企业产品制造的技术优势相结合,求实效、求技术突破、求科技成果转化。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可将视野向下、向外延伸,寻求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县域经济、乡村振兴等战略发展中不断涌现的机遇。高职院校只有明晰定位、精准匹配企业,才能获得企业认可,实现深层次产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多功能、多主体深度融合的新型办学实体,实现“1+1>2”的协同发展效应,做大高职特色,满足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2.政府需推动相关政策落地,统筹校企深度融合

科技转化政策体系现已日趋完善,关键是如何将政策细化落实,如何促使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动发展,从而产出巨大效益。校企研发合作离不开高效的沟通平台,而地方政府是经济发展建设、行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等工作的统筹者、引导者、管理者。因此,地方政府要主动承担起政策统筹协调的责任,要引导政策、资源、资金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链。同时,要重视高质量发展中高职院校和企业互相促进的价值和关系,找准发展的着力点和侧重点。以市场的期待与需求为导向,对国家相关政策进行细化优化,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政策机制,打通科技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政府要优化沟通平台和渠道,探索建设区域性科研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各类产教对接活动,及时发布产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产学研项目进展、企事业单位的技术需求等信息,为高职院校科研活动提供方向。积极充当高职教育的宣传兵,通过多种手段打造高职院校的响亮品牌;鼓励、引导企业探索多样化的科技合作形式,引领建设政产学研协同平台,明确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充分利用财政、市场等资源杠杆对高职院校的科技研发给予支持。

3.企业要顺应政策指引,发挥好办学主体作用

企业要在政策的指引下,改变重本科院校、轻高职院校观念,树立可借助高职院校的科研力量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信任高职院校面向生产的应用技术技能优势。企业要主动设计长远规划,发掘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接纳高职院校,面向学校开放技术、设备和一线技能需求,实现良性互动,达成科技信息、成果共享。

行业领军企业要充分发挥办学主体作用,主动带领行业内中小企业,承担产教融合主体责任,联合高职院校共建职教联盟,对接政府部门提供集成化的研发需求,推动资源、研发、转化与高职院校的全方位融合,实现“需求-科研—转化—生产”融合贯通。企业要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监管,指导、评判学校社会贡献度,引导学校向企业的需求方向转变。企業要利用学校综合评价结果,寻求适宜的高职院校合作伙伴,通过校企合作共建科研平台,成为技术技能积累和创新的重要载体。

(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满足成果转化的前提需求

1.加快打造技术技能创新高地

高职院校提供科研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是国家的希望与要求。建好技术技能创新平台是新时期高职院校的重要攻坚使命,也是打造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中研发平台的主要建设任务,蕴含着培育壮大科技成果产出与转移转化的新动能。国家“双高计划”规划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发展建设有三个方式:面向中小微企业,着力点在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发挥学校的科研特长,开展科技攻关的产教融合平台;为区域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提供动能,“推进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的技术技能平台,见图3。

高职院校要定位学校科研优势,从而确定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建设类型和方向。充分聚集校企科研资源,实现技术技能研发集群式增量布局。聚合具有科研意识、创新精神的教师并作为骨干,连同行业企业技术人员,组建跨专业、跨领域的高水平创新团队,集中人力解难题、破难关。突出应用研究和实践价值,设计形式多样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方式,将研发重心瞄准研发专利、技术标准制定、技术工艺革新和服务、智库建议等有实效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加快推进产学研用高度协同的技术技能创新高地建设。

2.布局培育高价值的技术成果

高职院校以转移转化为目的培育高价值技术成果产出时,可从三个层次进行布局谋划:一是以产业研发需求为出发点,深度挖掘产业研发需求,瞄准科技发展趋势,查找关键技术空白点,联合行业、企业等开展合作式开发、订单式研发、咨询式服务,从而解决实际的技术难题,满足生产需求。二是以专业特色为切入点,根据专业侧重和发展方向加强技术成果形式的顶层设计,工科专业以促进地方企业核心技术产业化为重点,开展技术研发、服务产品升级;文科专业则应致力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智库咨询等研究,挖掘其技术服务价值。三是以知识产权布局为关键点,围绕高价值的技术核心点和产业链关键环节做好技术体系的设计,联合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图书馆等信息服务部门进行专利挖掘和布局,做好专利导航、专利信息分析,培育高价值高质量的专利组合包,合理配置资源,防止专利申报与维护中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3.补齐转化体系缺失环节

当前专业的技术技能转移机构缺失仍是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短板。面对健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需要发挥应用型专长,培育专职从业人员,组建专业机构,探索开设知识产权运营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培训课程,满足科研成果转化链的需求,完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构建“高职院校+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济人+企业+市场”的闭环转化体系(见图4),实现高质量成果产业化。

高职院校要利用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贯彻《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评价预申报专利的实用性和市场前景,协助发明人做好专利申请、维护以及加强知识产权的规范使用,探索专利运营模式,唤醒“沉睡专利”。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技术转移机构评估科研成果的价值,进行信息发布、成果展示及推广。整合企业和学校信息并做好专业分析,搭建沟通渠道,畅通校企互动。采取灵活多样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实现科技成果顺畅转化,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加速推进科技转化,推动产生市场效益

1.高职院校要以制度保障强基础

高职院校要加快搭建科技管理与服务机制体系,强化产教融合研发规划和转化环境营造,完善强调服务宗旨、覆盖项目申请、组织实施、项目验收、成果开发转化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流程的制度体系。优化科技管理服务机构建设,设立技术转移专门机构,加强科研平台管理与建设。给予科研人员更加宽松的自主权,特别是赋予平台或团队带头人创新活动中的话语权、决策权、支配权,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兼薪,允许其多形式参与市场和企业活动。健全科研和财务管理结合的内控制度,推进经费管理方式改革,完善科研预算机制,尤其在横向项目中尊重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细化管理制度,简化报销流程,提升经费使用效益。用好科研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和绩效导向,优化创新分配机制和形式,在确保国有资产收益的同时力求发明人收益最大化,提升转化效率。做好科技研发投入制度保障,在学校注重科研投入的基础上多渠道寻求合作融资,改善科研环境,增强研发内生动力。

2.高职院校要以考核评价树导向

高职院校要建立科研人员分类评价机制,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导向,通过科研平台培育校企融合的横向项目,根据研发类型特点和需求决定成果产出形式,加强研发成果的转化价值评价,引入经济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引导科研人员的关注点从数量向科研转化能力和经济效益转变。认可科研成果转移从业人员的业绩并在分配转化收益时予以奖励。肯定科研管理服务人员在支撑人才培养、培育科研项目中付出的努力。完善评议方式,坚持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相结合,坚持部门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在职称评定、人才评选等评审中,认同产生实效的科研成果形式,如技术、工艺、产品、标准等,突出创新质量和综合绩效。

3.高职院校要以创新手段求实效

高职院校想要冲出长期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实际效果差的困境,必须创新转化手段,提升转化实效。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人才、技术资源和配套供给服务能力,与企业一起探索组建新型研发机构、组建运营转化服务平台,投入资源开展合作,完成科技成果所需的中试、样品试制等环节,解决科技成果进入市场前的研发需求,探索技术许可、技术转让、技术作价入股等成果转移转化模式。高职院校要注重利用國家系列优惠政策及奖励,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自主转移转化,比如设置大学生科技园、自主创办企业、兼职创新等,依托高职院校丰富的人才、技术、设备资源,以技术成熟且适宜产业化的项目、专利、获奖成果为基础,组建公司进行创新创业。

参 考 文 献

[1][2]教育部.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的通知[Z].教职成[2021]3号,2021-04-27.

[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Z].教职成[2019]5号,2019-04-01.

[4]科技部.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快报[EB/OL].(2020-02-24)[2021-04-07].http://kjt.hunan.gov.cn/kjt/xxgk/gzdt/kjzx/202002/t20200227_11193415.html.

[5]科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EB/OL].(2015-08-29)[2021-04-08].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kjcgyzscq/201512/t20151203_122619.htm.

[6]姜大源.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EB/OL].(2018-12-01)[2021-04-05].https://www.sohu.com/a/278945117_742018.

[7]“双高计划”这趟职教发展快车怎么搭[EB/OL].(2019-04-16)[2021-04-09].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8/zjjd/201904/t20190424_379345.html.

[8]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EB/OL].(2021-04-14)[2021-06-1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6975537110331504&wfr=spider&for=pc.

[9]“双高计划”遴选管理办法十问答[EB/OL].(2019-04-19)[2021-05-04].http://www.moe.gov.cn/jyb%5Fxwfb/s271/201904/t20190419%5F378775.html.

Research on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Wu Ximei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Author  Wu Ximei, professo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lanning Department of Kaifeng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0)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越来越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不同的激励因素发挥作用的程度不同,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分成3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活动特点、风险性种类及大小、所需资源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激励机制,因而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具有理论与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过程;阶段;激励机制

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成果都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原因是科技成果并非都进行了成功转化。我国目前科技项目成果转化率大约为2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进行细致研究,针对各阶段特点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

1相关概念

11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简称。它指人们在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全部领域中,通过辩证思维、实验观察,调查研究,研制开发,综合分析等研究活动所取得的,并经过同行专家审评或鉴定,达到先进科学技术水平或者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实用价值、经济价值的创造性研究成果[1]。科技成果既包括物质成果也包括精神成果,囊括生物、医药、化学、机械、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科技成果经过转化会极大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12科技成果转化

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才真正的发挥了其价值。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解释,科技成果转化被定义为“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人们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2)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科技成果才能体现出其价值。(3)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系列连续的过程,包括对科学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直至最后的推广使其进入商业流通环节。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受转化的主体状况、转化所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一个因素的变动都可能甚至严重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的结果。将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进行分解,分阶段进行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环节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构建不同阶段所需的激励机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科技成果转化主体

131研究开发方

研究开发方是科技成果的产生来源,也是最早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主体之一,主要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个人研究者,其中,我国目前的科技成果主要来源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开发方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新方法的拓展,新技术的革新,新工艺发明及改进等工作,除了技术研发性的工作,高校及科研院所还应该积极参与到科技成果的后续推广工作中以达到促进转化的目的。

132最终生产单位

最终生产单位是指科技成果的受让方,存在多种组织形式,其可以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自办企业,也可以是独立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企业。最终生产单位为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自主的投资与经营,进行筹资购置设备、组织生产、销售等活动,承担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职责。

133科技中介

科技中介是科技成果转化研究开发方与受让方间的桥梁、纽带和催化剂,其组织形式多样,可以是非盈利性的政府部门如创业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也可以是盈利性的企业如科技评估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产权交易机构等,还有例如科技园、产业园区等政策性孵化器形式。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科技中介扮演着一种特殊的角色,主要是为转化的研究开发方和受让方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的服务,具体包括风险评估、市场预测、技术培训、信息咨询、操作指导等。

134政府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是一系列经济社会行为,不仅涉及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中介等主体,政府在转化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科技成果转化不能放任其在市场体系中自由发展,需要宏观调控手段对其进行引导,在对美国、德国、日本等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进行研究中,不难发现政府的政策引导、财政支撑及文化环境构建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是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14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完整、连续的过程,一般包括科技研究开发、科技成果的后续实验和推广、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实验和产业化这3个阶段[2]。转化的不同阶段,参与其中的人员和组织的社会经济活动具有很大差异:科技开发阶段是整个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初始阶段,也是科研人员知识投入最多和最活跃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的任务进行一系列理论创新、技术研发等创造性的工作,参与其中的组织的活动频度并不高;在科技成果的后续实验和推广阶段,经历过前一个阶段的创新活动,相关专家需要对研发人员最初的创造性成果进行检验和验证,反复进行测试完成后续试验,同时,从这个时刻起,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企业都将越来越多关注市场信息,不断对所研发的前期成果进行调整,实现和市场的对接,因此,需要对前期的成果进行不断纠错与调整,并得到相关技术需求者认知、认可以达到推广的目的;经过前两个阶段的评估检测后,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和价值得到评估和预测,已趋于相对成熟,在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实验和产业化阶段,还需进一步对成果进行中试,待中试结果稳定之后,就得到了可以进行商业化用途的科技成果,并将其投入实际的商业化生产过程之中,产生效益,并在社会扩散开来,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这3个阶段之间相互联系,循序渐进,只有在3个阶段都完成的情况下,科技成果才能算实现了真正的转化。

2激励机制概述

21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概念

机制是一种作用原理,在一个系统里,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要素与内部环境及外部环境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机制的作用就是通过一定手段产生某种预期结果,其目的是为了维持系统的良性运行、发挥特定的预期功能。激励机制是指系统为了充分激发各个组成要素的内在潜力,发挥系统预期功能,而对其内部各组成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结构和联系方式进行调整、协调、优化,以达到最大创新功能的机制[3]。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及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有机系统,我们可以制定规则和制度使其各要素之间进行合理组合,使各要素与环境进行良好互动,最终使得整个系统高效运转,激发其潜力并发挥活力。

22激励机制分类

本文将激励机制分成创新机制、人才流动机制、风险分散机制、支撑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

221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通过政策、制度以及市场等手段,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的创新行为,并逐步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从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都是创新的组织,其中,企业是创新的首要主体[4]。企业应该成为也能够成为创新的主体。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必须要成为创新主体才能跟上发展的浪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21世纪企业惟一重要的事情就是创新,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成为领域里的标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求得在更长远的时间里求得发展。企业也有能力成为创新的主体:作为与市场衔接最紧密的组织,企业对市场前景的预测能力及洞察能力比高校、科研院所更敏锐、更迅速,创新的心情也更为迫切,同时,企业在资金投入和运作方式上也更为灵活,可以以多种方式吸纳各种人才为创新服务,具备创新的条件。

222人才流动机制

人才流动机制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相关人员特别是科研人员和具备某一方面知识的专业人才,需要在组织间、组织内部进行流动,加速知识流动频率,扩大信息分享范围,缩短创新性成果的产生时间,提高效率,从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顺利进行。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资源,人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及高校间、在同一组织的不同层级或部门之间按需流动,会极大促进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产生,使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提高、质量提高、成本降低、障碍降低,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对于企业与高校的意义尤其重大。

223风险分散机制

风险分散机制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和股份制等形式,分散由于科技成果转化本身所具有的巨大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创新行为进行补偿,降低在出现不确定状况时对各方所带来的损失,从而有利于再创新和再生产过程。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和高度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伴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的全过程,主要表现在:因为事先难以判断所研发的技术或项目最终会取得怎样的具体结果或者说不清楚是否会达到预期的结果,所以结果是不确定的;因为事先难以确定哪条技术途径是最佳途径,所以技术是不确定的;因为事先难以确定前期预设的目标最后是否能达到令相关者满意的标准,所以目标是不确定的;由于预先难以确定采用哪种管理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以最小的成本发挥系统的最大效能,所以管理是不确定的[5]。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散机制可以有效的将风险进行分散,激励更多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个人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

224支撑机制

支撑机制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政府、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服务中介以及企业要充分调动各种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过程。支撑包括内部支撑和外部支撑,内部支撑是转化做必须的条件如人力资源、资金条件等,外部条件起催化和促进作用如文化氛围、市场环境、制度环境等,内外部条件需要综合配合,最终使各要素相互综合、互相配套,并不断磨合,最终达到推动生产以获取效益的目的。

225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是激励机制作用的核心内容,也是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益分配机制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各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方式进行转化所得利益(包括物质性利益和非物质性利益)分配,以达到满足其各自今后发展需要的目的[6]。它既包括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设计也包括公正的评价制度的建立。分配制度指由科技成果转化带来的一切物质奖励、荣誉奖励、专利权等在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个人、组织之间的划分与归属的实施细则与制度。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都会处于自身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出相应的行为,只有利益分配合理,才能充分调动研究者和其他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人员的积极性,科学的分配制度要有激励效果还要兼顾公平,能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创新动力,增强企业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信心和动力。评价制度则主要是对参与转化的人员、机关单位等的贡献做出科学公正的评判,为相关人员的职称评定提供依据。

226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通过明确的产权制度、严格的法律政策来保证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组织与团体、个人等的合法权益。对于从事科研开发工作的组织(尤其是高校及科研院所)和个人来说,由于能力和所辖范围的限制,对于市场的动态信息了解甚少,又加之科技市场的法律建设和普及范围不够导致其很难建立起自我维权意识,在技术交易的过程中各方面利益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尊重,往往处于劣势地位;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资源,但是由于缺少技术骨干和对科研的了解甚少,很难做到对机会与市场前景的精准把握,也面临着巨大的投入风险,相关利益也急需得到保障。因此,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立法进程,制定、完善先关政策条例,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行为,是保障各方权益的有效途径。

3过程分解研究的必要性

科技成果转化的3个不同发展阶段,参与其中的人员及相关单位的社会经济活动有着本质的差异性,各阶段所需的资源类型和面临的风险也不尽相同。

在科技研究开发阶段,研究人员经过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探索活动,创造出新的想法、技术设计的思路和其他原始性的创造成果,但是该阶段并不是闭门造车的研究,而是需要与外界进行及时互动交流的过程。该阶段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根据所研发内容的不同,科学合理的对资源进行配置,尤其要重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原创成果的产出率;在科研进程出现阻碍时,要及时检查、纠错,随时调整科研进程和短期目标;经过不断努力和反复试验,形成初步的科研成果。在这个阶段,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但是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进行技术攻关,同时,研发者与技术的使用者之间要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沟通,以提高技术的可转化性;但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技术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性,这一阶段伴随着较大的技术风险。

后续实验和推广阶段的后续实验工作大多数情况下是在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中独立进行的。主要是由相关专家对前期所研发的初步科技成果进行测试和检验,并使之不断完善最终成为适合市场需求的成果。后续试验过程中需要对前一阶段的研究进行总结、反思和纠错,同时要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思考问题,使最终形成的创新性科技成果具有市场价值和前景。科技成果推广阶段,通过研究开发方与潜在使用者的交流和互动,潜在的技术使用者将对科技成果有进一步的了解,如果经过可行性论证和市场前景的评估,潜在的技术使用者将会接受该技术成果,在此阶段,科技中介机构积极参与,为科技成果供需双方提供评估、风险预测、技术咨询等服务,可以进一步加速这个过程。后续实验和推广阶段,伴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开始进入中试阶段,所需资金开始大量增加,市场风险与经营风险开始逐渐增大;参与主体数量开始增加,此时政府、企业、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中介之间的信息交流便得更加频繁,影响因素较之科技研究开发阶段也有所增加,在对技术的不断的调试过程中,市场的需求信息变得尤为重要;政府的引导、科技中介专业服务、来社会各个层面的支持会极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

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实验和产业化阶段主要是由企业家来组织完成的,至此,科技成果才算实现了真正的转化。通过前两个阶段的工作,科技成果的市场前景和实用价值将会得到充分评估,适合最终产业化的科技成果将被筛选出来进入工业化中试和最终的大批量生产过程。工业化实验和产业化阶段科技成果将接受市场的检验和评判,前、中期的预测和评估也将得到验证或调整,至此科技成果完成了其向生产力的转化。此阶段,要求企业进行大量的营销活动,将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投入资金量远大于前两个阶段,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也达到最大;随着商品化活动的进行,利润开始正向增长,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中介和政府之间要对所获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进行最后的分配。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利益分配、荣誉归属、知识产权归属等方面,各别参与转化的主体可能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与其他主体产生分歧与矛盾,个人也会因工资待遇、奖励等问题产生不满情绪,所以,立法保障、政策协调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科技成果转化的不同阶段各激励机制的重要程度有所差异,对主要发挥作用的激励机制内容进行有效管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根据以上阶段性任务内容本文认为,在科技研发阶段,利用创新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进行激励可以起到最好的激励效果;在科技成果的后续实验和推广阶段,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风险分散机制和支撑机制;在最后的科技成果的工业化实验和产业化阶段,因主要涉及利益分配和权益保障的问题,则主要需要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协同作用。

4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特点及激励措施

41科技研究开发阶段

这个阶段最明显的特点是人员和知识的频繁流动,原始创新行为最为活跃,同时需要大量的前期科研经费的投入来支撑整个研发活动。但是,现实是,企业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不强,无论是对本企业内部科研部门的投入还是与高校合作过程中的经费投入都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参与转化的机构、企业等管理体制的障碍,人才自由流动不畅通,减少了知识流动的速度与频次,不利于新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的科技研发阶段,为了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要通过政策、金融手段的引导,鼓励中小企业的创新行为,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便利服务,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个人与组织都积极投身于创新活动中来;企业要树立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既要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又要建立多类型的运行机制,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并以此为基础,利用自主创新、模仿创新、联合创新等多种创新形式,有条不紊地组织创新活动。在英国,75%以上的大学工程部的教员和90%以上的市郡工业大学的工程系教员至少在企业工作1年以上,半数以上的大学工业部的教授和研究人员的薪水是从企业领取的[7]。人才流动可以加快新成果的产生速度提高成果质量,高校可以建立专业的技术交流中心,充分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不断强化与企业的技术交流与沟通,时时了解市场走向与需求信息,降低科技研发盲目性。除了人才的跨组织合理流动,对人才进行专业的人性化管理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问题,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还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造公开、公正、公平的氛围,评价制度、升迁制度要合理,要形成具有活力的人才培养计划,在部门之间,依据人员能力不同和部门需要,建立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用人新机制,鼓励人才在组织内部的合理流动。除此之外,企业与高校都要注意培养和引进复合型的创新人才、推广应用型的创新,形成一种良好的用人机制,鼓励人人都为科技成果转化作贡献,人人都愿意参与到转化的过程当中。

42科技成果的后续实验和推广阶段

这个阶段资金投入量加大,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开始显现并呈增长趋势,各转化主体交流日渐频繁,需要资金、人力、政策、科技中介服务、文化软环境等众多要素协同支撑。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体系还不完善,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投入,现行的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远不能满足转化的需求,投入主体单一,没也有充分吸收社会闲散资金,风险投资、股份制等投入形式还不尽成熟;中介机构在我国诞生比较晚,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科技成果评估体系,业务范围狭窄,同时尚缺乏高效率的技术中介机构,中介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这些都约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

目前,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风险资本市场和股份制是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市场的对接,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力度,同时降低风险,应该搭建以市场为导向的风险融资平台,使金融信贷、创业投资和民间资本、境外资金等多元化的资金渠道加入到科技成果转化中去,这种做法将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拓宽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渠道,降低转化风险,也将完善投入资金链,最后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多渠道的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体系。除此之外,股份制也是有效分散风险的方法,通过股份制的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中资金的筹措、风险的分担、利益的分配以及权益的保护等问题将得到解决;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搭建风险资本与高技术产业对接平台,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和担保风险补偿金制度来抵减风险,这也是未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分散机制的方向之一。在支撑体系构建方面,政府应意识到科技成果转化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全社会建立一种科技引领进步的创新潮流与创新文化以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引领地位,增加R&D在全社会的投入比例,完善和创新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一批具有实力的孵化器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从财政及税收政策等角度进行正面引导,吸引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投身于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多方参与、多个环节互相衔接和多种资源协同作用的综合结果,高校及科研院所是人才的聚集地,具有大批的科技研发人员与大量科技成果,但是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研发人员对市场缺乏敏锐的洞察力,而企业恰恰具备对市场的把握与对市场的预测能力,科技中介要充分发挥信息共享的平台的作用,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站与润滑剂,将高校及科研机构与企业进行良好对接,使其达到优势互补,因此科技中介市场体系的构建对科技成果转化意义重大。

43工业化实验和产业化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产品或技术的可行性及市场可行性得到认可,这个阶段的特点是开始中试直至进行大批量商业化生产,营销活动频繁,开始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涉及后续利益的分配和相关方面的权益保障方面问题。目前,我国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法律建设都比较滞后,知识产权的保护环节尤为薄弱,现有的法律条款及相关规定缺乏可操作性;无论是企业、高校还是科研院所,还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制度和具体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由于缺乏保障和利益分配激励力,科研人员和组织的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

在建立分配制度时,要充分考虑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中介和政府的利益诉求,兼顾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尤其在高校与科研机构中,分配制度建立合理与否间接影响着科技成果的数量与质量,高校要充分结合本校、本地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办法,不仅要考量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入还要考量物质和技术资本的投入,让参与转化人员的付出和回报成比例增长,不断激励一批又一批科研人才参与其中;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科技中介和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贡献,要权衡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兼顾集体与个人,必须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在对美国、日本及德国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政策在约束主体社会经济行为的同时,也规范化了主体社会经济活动的运行模式,提高了运作效率,同时,也保障着所有参与到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的权益。因此,在后续保障方面,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科技成果的专利获取、运用和保护等自主知识产权指标,依法保护科技成果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顺利展开的强有力保障;除此之外,保障机制还应该包括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他要求创造性与创新性,而人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活跃的因素,适合市场需要的管理机制,应注重人性的发挥,实施人性化的管理能激发人的创造性,充分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建立能上能下、公平竞争、任人唯贤的用人机制则能保证管理的公平合理,从而构建健康向上的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成果转化成功与否决定着知识及物质资源的投入能否得到充分利用进而转化成生产力而实现其价值,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在整个转化的过程中,不同阶段所需资源种类、面临的风险程度等各不相同决定着分阶段对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只有不断加深对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才能充分调动各方因素促进转化过程,推进我国科技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熊丙祥.SC省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引导领域及促进措施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2]冯振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

[3]冯振珉,胡元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9):95-97.

[4]冯之浚.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J].中国科技投资,2006,(5):7-9.

[5]王先庆,王斌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与机制[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65-71.

[6]蒋建湘,庞青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59-261.

[7]傅崇伦,韩春林,艾兴政.发达国家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3):27.

[8]孟凡昌.我国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与法律对策[D].沈阳:东北大学,2008.

[9]成玉飞.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及评价研究[D].石家庄:河北工业大学,2008.

[10]李枫,王冬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消费导刊,2008,13:183-184.

(本文责任编辑:孙国雷)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我国每年有20000多项科研成果和5000多项专利产生,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内在需求巨大,但有关数据表明在实际运用中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仅为5%左右。单就河南省的农业来说,农村人口占到本地区人口的70%,河南作为每年我国粮食的主产区,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在4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地区的80%。河南省是农业大省,素有中原粮仓的美誉,但是科技成果转换率的低下已经开始成为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农民增收,农产品产量提升的制约因素。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效用低下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侧效用低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1.1.1 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与实业的衔接性不强,脱离了市场需求。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形成配套完整的科技成果体系,不同科技成果相对独立,难以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定位,因此不便实施;其次,科技成果多偏重于基础研究,而在应用研究和开发性研究中却没有更大发展,而河南省的农业科学研究则主要集中在高校、农业研究所等科研场所,多数拥有高知识水平的研究学者仅注重于职称的评定、薪金水平等,并没有将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实践检验、推广,从而造成农业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1.1.2 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高

作为农业大省,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的主产区,因此应有与之配套的农业科学技术,但由于我国目前整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低下,加之整体农业科技创新跟不上,成为河南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1.1.3 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不完善

成果的转化依赖于成果转化中介的服务,而服务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了技术与生产力的脱节。这其中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从事农业技术传播推广的人员过少,仅占农民总数的0.053%,根本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1];其次是农业技术传播者整体素质不高、知识框架老化,不能为农民提供最有效、前沿的科技成果;再次是因为政府对农村服务体系投入的资金不足,造成人才流失,体系出现漏洞,严重影响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

1.2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不足

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低下;二是农业的风险性提高。

1.2.1 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

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造成了新技术在传播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应用。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河南省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为6398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3212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2460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相对滞后,在农村4.97亿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为1%。显然,河南农村的受教育水平不容乐观。

1.2.2 农业经济的风险性提高

近些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频繁,农民收入经常会受到很大影响,河南地区更是旱灾频繁。农民不敢尝试新的技术,担心投入过多,最后还是要看老天吃饭,所以很多农民不愿意尝试新技术新产品,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不能很好地应用。

2 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河南省每年的农业科技成果很多,但成果都相对独立,不能形成很好的农业科技成果系统,即从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全方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系。而这其中有两个方面需要重点创新,第一个方面是在植物保护,第二个方面是秸秆的处理。

2.1 植物保护

植物保护,即在植物生长开花结果过程中对植物进行保护,而这其中主要则体现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农药的喷洒问题。目前,河南省大部分农业生产都实现了机械化,大型播种机收割机的应用解放了农民的双手,但在防虫防病方面,却并没有相应高性能、机械化的农用工具,过去农民使用的是背在身上撒药的喷壶,现在虽然做了相应的改进,但只是加长了喷管的长度,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机械化,这就造成了农药喷洒过量的问题,农药的过量喷洒严重危害了国民的身体健康,并不符合绿色环保低碳农业的理念。

2.2 秸秆的处理

农作物成熟后秸秆的处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由于没有接触到新的秸秆处理方法,农民开始大量焚烧秸秆,虽然焚灰中含有钾,方便快捷,但对空气造成了严重污染,且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同时政府相关单位近年来一直严厉打击秸秆焚烧行为,由于地方执法标准的模糊性,造成了不容忽视的社会矛盾[2]。虽然现在政府提倡在收获后直接使用旋耕、深耕等农作方式,在收割完之后直接将秸秆打碎回归土地,或建立沼气池发电站等方法解决秸秆问题,但仍是治标不治本,成效不明显,并隐藏了相关单位暴力执法的可能,加深了社会矛盾。

3 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效用

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侧,要从三个方面提高,首先是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系统完备的科技转化平台,实现技术成果的系统化、分类化、专业化;其次是整改专利申请审核标准,以实际应用效果和推广水平为前提,以实际效益为基准,提升科研单位创新实践水平,抵制转换效果差、低质量、低效率的低水平成果;最后是政府应增加对农业科研的资金将投入,解决由于资金问题所造成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业科研推广机构效率低下工作热情不高的问题。

3.2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侧效用

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有效性,需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建立和完善乡村农业技术培训机构,增加农民接触前沿农业科技信息的机会,拓展农民农业知识;其次是增加对本地区农民群众的补贴,为农民群众分担一部分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造成的损失;再次就是加快农村可耕地流转,把有限的土地资源集中利用,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专业化生产,形成艾奥瓦州式的大农场经济,在本地区建立农业新技术示范区,加快农业新科技的推广。

3.3 找准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新方向

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方向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植物保护的改进方式,即防病防虫工作的开展,这是以土地流转集中为前提,改变以往人工手动喷洒农药的操作方式,改用无人机喷洒。无人机工作效率高,使用农药量少、节约人力成本、对环境污染小,也降低对人体的伤害。对于农药喷洒过程中的雾化现象,可以添加相应的沉降剂,降低雾化效果[3]。第二是秸秆的有效利用,应在已有的秸秆处理方式基础上,研发新的处理方式,必须要以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这一思想为前提,满足农民所需,而最符合这种思想又可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便是将秸秆制作成商品装的化肥,农民可以将自家的秸秆换成化肥,必然会调动农民积极性,再加上已有的秸秆处理的办法,治理秸秆焚烧的问题应该可以妥善解决。

3.4 发展农业第三方服务机构

农业第三方服务机构是指在土地流转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上,发展专门服务于农业大规模生产的服务机构,不同于传统农业劳动者,第三方机构能积极运用新的农业生产技术,及时掌握农业技术前沿信息,运用高度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承包粮食作物的播种、除草、施肥、农药喷洒的各个阶段的工作,同时负责普及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搭上互联网加农业的便车,迅速向各地区推广。不同于传统的小规模农业劳动,第三方服务机构拥有农业生产各个阶段所需要的大型农机设备,包括农用大型播种机,收割机,专门负责施肥、喷洒农药的无人机设备等,专业化的操作模式能满足各个阶段农业生产的需求,这大大减轻了农业劳动者的负担,同时也避免了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

摘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内在推动力,是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业生产方式的技术性保障,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措施,对于农民人口占70%的河南来说更是刻不容缓。基于此,从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农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三个方面入手,研究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生产,河南

参考文献

[1] 张峭,王克.我国农业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1,32(3):32-36.

[2] 王秀果,刘梅,谢俊良,等.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途径[J].河北农业科学,2008,12(5):127-128.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1、农业成果转化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近年来共完成农业科技成果6项,全部转化。其中:4户花卉企业共制定花卉质量技术企业标准6个:百合、玫瑰、康乃馨、非洲菊、惠兰、百合种球质量技术标准。同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全部在江川推广运用,江川花卉产业基本实现标准化生产。“西兰花品种选育试验示范”成果的推广运用,全县花菜栽种面积已经进10万亩。“红色犁引种试验示范”成果的转化,带动了******优质梨的生产,现栽种面积达8000亩以上。

2、推广新品种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共引进花卉品种79个,其中蕙兰34个,康乃馨29个,百合9个。庆成公司成功选育了28个品种进行栽培。推广其他蔬菜、经济果木等新品种近二百多个。新品种的繁育、引进推广促进了江川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云南省仔猪生产基地县、云南省蔬菜生产基地县、云南省出口花卉示范园区。

3、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保证江川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认证共9项,有机食品认证2项,全县农业企业共申请专利11项。

4、科技进村入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侯家沟科技示范村建设”、“九溪六十亩科技信息示范村”建设等项目,切实推进了新农村建设:一是建立机构,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二是抓好宣传发动,提高群众参与积极性;三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四是抓好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措施到位率;五是培育科技示范 1

户和科技辅导员;六是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机制和科技入户长效机制。

5、项目实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年来共实施市级以上农业科技项目14项。其中:国家级星火培训计划项目1项,省级农村科技星火燎原计划项目3项,市级科技项目7项。实施项目共引进省级科三费260万元,市级科三费35万元。省级生物创新项目3项经费28万元。县级试验示范项目13项,投入项目经费9万元。项目的实施,提高了江川农业、花卉、经济果木、水产、畜牧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有效保护、开发利用了******特色生物资源。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科技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当地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先导,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培育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规模发展、龙头带动、科技支撑的农业产业化之路。

1、抓制度,强化科技工作环境。制定并实施相关产业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制定了《关于加速科技进步与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见》、《******科学技术进步办法(试行)》、《******农产品加工出口示范园区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招商引资奖励暂行规定》, 倾力为企业做好各种服务。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对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的单位进行奖励,对取得国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新产品、著名商标的农业企业进行5万元到10万以上的奖励。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设立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企

业主导、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引导企业足额提取技术开发费用。

2、抓项目,加快农业技术更新。3年来,******科技局先后组织实施了“******花卉产业化开发示范与品牌商品开发”、“******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等国家级星火培训计划项目1项,省级农村科技星火燎原计划项目3项,市级、县级试验示范项目13项。项目实施引进花卉品种79个,成功选育了28个品种进行栽培,帮助4户花卉企业制定花卉质量技术企业标准6个,制定相关操作规程,在全县推广运用,使江川花卉产业实现标准化生产,使江川成为云南省出口花卉示范园区;引进推广新品种,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其他蔬菜、经济果木等新品种200多个,促进了江川产业结构调整,蔬菜产值达32253万元,畜牧业产值35581万元,使******成为云南省仔猪生产基地县、云南省蔬菜生产基地县。

3、抓服务,完善科技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市、乡、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以专业人员为龙头,专业技术服务站为依托,以村级能人为补充的三级技术服务网。他们充分发挥科技服务网络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培训,围绕花卉、蔬菜、大田作物种植和仔猪养殖,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发展标准化农业、无公害农业。完成无公害蔬菜认证7项,有机食品认证2项,绿色食品认证4项。

4、抓科普,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创建了科普富民示范村5个,科普兴农示范园、科普创效示范区域、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科普示范社区各

1个;科普“六个一”建设示范村12个;农民科技信息示范村1个。年培训新型农民1.3万人以上,占农村劳动力的 90%以上。农民技术协会13个,科技示范村21个,示范户4882户。

三、主要经验

1、上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前提,5年来江川的农业科技工作,得到了省市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仅省市科技项目经费就达295万元。

2、狠抓制约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环节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

3、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

4、新品种的开发、试验示范是农业科技可持续进步的重要手段和重要措施。

5、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科技进步的目的。

三、今后农业科技主要工作

1、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农产品质量、深加工及包装贮运等方面的难题,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

2、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以种子种苗为核心,加大新品种引进开发力度,研究和推广标准化技术,建立与国际市场和国内大市场农产品质量要求相衔接的农业标准化体系,提高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水平。

3、实施“素质培养工程”。在加大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力度,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服务能力的同时,组织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活动,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其掌握一定的与生产经营相适应的农

业实用新技术和经营管理技能,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与推广,真正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实施“农业信息工程”。要以农业信息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强化农业信息服务。

四、几点建议

1、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科技政策

2、努力改善县、乡科技部门工作条件

3、实施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4、整合现有科技设施和科技资源。

5、加大对县乡科技工作的投入和指导力度

科技转化知识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时代楷模”南仁东

人生最后22年只为“中国天眼”

致敬,榜样 感恩,努力

感谢千千万万默默奉献在一线的 科技工作者们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

特意赶在“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 献上节日贺礼

财税〔2018〕58号 今年7月1日就可以“兑现”啦!

政策规定

自2018年7月1日起,依法批准设立的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从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中给予科技人员的现金奖励,可减按50%计入科技人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意事项

1、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向科技人员发放现金奖励时,应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并按规定向税务机关履行备案手续。

2、本通知施行前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和高校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收入,自施行后36个月内给科技人员发放现金奖励也可以享受优惠。

习大大说过,当科学家是无数中国孩子的梦想,我们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崇尚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未来祖国的科技天地群英荟萃,让未来科学的浩瀚星空群星闪耀。

” 六月,

上一篇:武术散打公共体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微生物学教学改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