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

2024-05-03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艺术教育和创意人才的培养质量影响着创意城市的建设质量和市民创意生活的品质。然而,部分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却存在着知识更新缓慢、专业实践落后于创意产业需求等滞后现象。为了适应创意城市建设的需求,高等院校艺术教育需要在培养目标、师资配备、课程设置、实习实践和学习评价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创意城市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创意城市;艺术教育;创意教育;互动关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创意城市建设与大学艺术教育良性互动关系研究”(2020-ZDJH-034);2020年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音乐与舞蹈学理论基础与前沿”(HNYJS2020KC23)研究成果。

创意城市是创意人才和创意经济的空间载体,是实现传统城市再造、提高城市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1]。创意城市重在创新,新在创意,其发展动力源自于城市各个领域创意人才汇聚而成的创新合力。作为创意人才和创意资源高度集聚的重要基地,高等院校开展艺术教育和创意教育的成效,影响着创意城市建设的质量和进程。

一、创意人才:创意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创意城市评价的研究,大多建基于实证分析,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创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作出实证评价,从中发现影响创意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以最有代表性且应用范围较广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例,美国的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教授及其团队提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3T”要素,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三者的关系是“宽容吸引人才,人才创造科技”[2]XVIII。“3T”要素强调了城市氛围、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英国国际创意城市著名专家查尔斯·兰德利(Charles Landry)提出的关于判定创意城市的9项测度指标,包括关键多数(critical mass)、多样性(diversity)、创新性(innovativeness)、竞争力(competitiveness)和组织能力(organizational capacity)等[3]。这些评价指标,涉及与创意城市建设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文化、人力、环境等资源要素和软硬件条件,是对创意城市建设、发展与评价的精细化设计,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指标范畴是人力资源。英国经济学家汤姆·坎农(Tom Cannon)也将人力资源视为创意城市的核心,指出创意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创造性的城市,人是城市发展进程中塑造城市生命力和未来的重要软因素①。上述三种理论观点为我们勾勒出了创意城市不同于传统城市的基本轮廓,并同时指出创意人才是创造和激活其他发展要素的关键因素,需要高度重视创意人才的汇聚。

佛罗里达教授将创意城市中最具创造力的群体命名为“创意阶层”(creative class),他指出,“创意阶层的核心成员包括科技、建筑和设计、教育、艺术、音乐以及娱乐等领域的工作者,他们的经济职能是创造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的创意内容”[2]9。无论是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人力资源要素,还是在创意城市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创意阶层群体,都反映出“创意人才”是創意城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二、艺术教育:创意城市建设的核心引擎

创意城市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种新范式和新策略,是政府部门、行业领域、企业机构以及相关民间组织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的系统工程。而文化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的发展策略和支柱型产业。它与创意城市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一方面,建设创意城市,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创意氛围;另一方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为建设创意城市增添了创新活力和经济价值。

在人才需求方面,二者存在共同需求。创意城市和文化创意产业都需要众多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人才作为支撑和引领。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为例,目前采取的创意城市主题分类:文学之都、设计之都、美食之都、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媒体艺术之都和电影之都,也都突显出对各艺术门类和综合类艺术人才的汇聚效应。艺术教育以及艺术类人才培养,对创意城市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打造创意城市的热情日趋高涨,社会对艺术创意类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面对创意城市建设的各种新业态和新需求,当前的艺术教育和相关创意人才的培养,是否适应以及如何适应?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如何更好地为建设创意城市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这些问题急需学界、业界和教育界共同开展深入探讨,共同推动高等院校艺术教育教学的综合改革。

三、深度融合:

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与创意城市建设的关联

尽管目前有关“创意城市”的概念界定尚未统一,但根据创意城市的评定标准,一项由中国和德国学者联合开展的研究成果认为,以下要素是决定“创意城市”成功的关键:1.一个确定的城市文化形象;2.成熟的文化产业集群;3.高等艺术与媒体教育机构;4.为创意产品与服务提供的新科技与新技能;5.愉快的创意氛围等[4]。这项研究成果对我们理解和界定“创意城市”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创意城市中的艺术与创意领域

创意城市中与艺术和创意直接相关的是文化创意产业,通常包括广告、建筑与平面设计、手工艺与家居设计、时装设计;电影、视频及其他音像制品录制;电视、电台、互联网娱乐节目制作;音乐、舞蹈和表演艺术;教育和休闲软件开发等艺术与创意领域。除了上述领域之外,创意城市中还有一些领域的工作内容和业务属性与艺术相关,例如博物馆、美术馆策展人、剧院、乐团艺术总监和艺术经纪人、艺术活动策划及运营管理等。他们不仅是各种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者、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表演者,还是创意城市公共艺术事务的策划者、管理者和城市文化发展的推动者。因此,创意城市建设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程度,在知识广度、专业深度和学科交叉融合度等方面,较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需求,更为综合全面与复杂多元。

(二)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与创意领域的专业对接

从上述创意城市通常涉及的创意产业和创意管理领域来看,大多数领域的专业技能与高等院校现行开设的艺术类专业教育直接对应。特别是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艺术学门类下的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47种专业相对应。但有些创意领域所要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则体现出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属性,例如艺术策展人、经纪人等。而恰恰是这些领域,因为没有直接对应的本科专业教学体系,所以需要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模式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探索。当然,类似艺术策展人、艺术经纪人等需要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绝非四年本科和三年研究生教育就能培养造就,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艺术教育应该忽视这样的人才需求。相反,作为开展创意教育的主阵地,高等院校应该特别关注在创意城市的建设进程中,艺术教育和艺术类人才培养应该如何适应创意城市的建设需求。在尊重艺术教育规律和创意人才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将艺术教育的知识体系与创意领域的实践技能做到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提升艺术教育品质、服务创意城市建设的双赢效应。

四、服务需求:

高校艺术教育支持创意城市建设的理念与措施

当前,在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创意的推动下,我国创意城市建设和创意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然而,部分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却存在着知识更新缓慢、专业实践落后于创意产业需求等滞后现象。以介入企业生产和百姓生活较多的工业设计领域为例,从事设计教育多年并经常担任国内外设计竞赛评委的广州美术学院张剑教授坦言:“很多设计专业学生的参赛获奖,主要集中在概念演绎和创意展现的层面,而真实的产品奖项较少,参赛学生对于实际产品的工艺和规范了解相对缺乏,反映出国内工业设计教育与实践生产脱节的问题。”[5]其实,不只是设计专业,与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建设相关的诸多艺术领域教育,在知识体系、授课内容与方法、艺术实践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与行业领域、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可以预见,以艺术教育为引领的创意教育,如果其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跟不上创意实践的发展步伐,不仅不利于创意人才的培养质量,而且还会制约创意产业和创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建设进程。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和创意教育,要紧贴实际、紧扣需求,进一步优化以产出导向(Outcome based education)为引领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

(一)对艺术类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再定位

目前国内的艺术类本科生培养,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之分;在就业去向上,主要有教学师资型和技能实践型。在研究生教育层面,主要有偏重理论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和偏重艺术实践的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等院校在对艺术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进行专业定位时,应将创意城市的有关人才需求作为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参考依据之一。毕业生除了为大中小学艺术教育补充师资,为艺术院团、文化机构输送专业实践型艺术人才之外,还应该围绕创意城市相关创意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和输送为创意产业和城市创意生活带来革新性变化和创新性体验的创意人士。

(二)对师资配备和培养方式进行再优化

相较于传统的艺术教育,创意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培养体系需要重新建构,而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专业课教师的配备尤为重要。目前高等院校绝大多数专任教师的受教育经历和知识结构,大多仍是传统艺术门类下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内容固然是艺术创造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但随着新兴创意城市和创意产业发展的飞速发展,势必要求高校教师能够适应城市建设和业界发展需要,及时进行理念更新和知识更新。除了校内的学业导师,还应邀请了解世界创意城市前沿动态、具有丰富的创意实践经验的业内人士作为职业导师,为学生开设创意讲座课程,指导创意实践。

(三)对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再调整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指南。为适应创意人才培养需要,有必要对艺术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作出相应的调整。开展以创新创意为导向的艺术教育,需要对现行的课程模块进行丰富和优化:(1)增设创意教育通识课,向学生讲授创意城市发展概况、世界优秀创意城市的建设进展和成功经验。(2)增设创意案例分析课,通过对世界各国优秀创意产品和创意活动典型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对学生的创新性实践提供指导。(3)增设交叉学科选修课,将艺术类课程与经济、科技、管理、医学类等课程相结合,形成创意经济学、艺术与科技、创意艺术管理、艺术治疗学等课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课程内容与创意城市发展的前沿动态相接轨,与创意领域的技术创新相适应,从而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切实掌握创意实践所必需的知识、理论与方法。

(四)对实习实践和就业指导进行再设计

艺术领域的创意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这就对艺术专业的实习实践环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创意城市中的创意实践,不是某一种艺术技能的独立展示,而更多地表现为多种艺术专业的协同配合和综合展示。例如某个城市的创意园区设计,为了完成设计、施工、氛围营造、功能服务和情境体验等工程,需要许多相关专业人士通过合作来共同完成。只有每位专业人士在实施过程中追求科技创新和原创性突破,其合作的成果才有可能成为具备先进理念和尖端科技的创意新成果。类似这样的创意实践,必须在艺术类本科生或艺术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环节中进行专题训练和模拟实践,才能胜任创意领域的实际需要。

(五)对学业成绩和学生创新潜质进行再评估

高等院校开展的创意教育,包含多个学科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大量的实习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对于教师教学成效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不能仅凭传统的单一评价手段,更不能“唯分数论”。创意教育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因此在考核评价中,不断更新与创意教育相关的课程评价方式和学生学习评价手段,做到知识测评与实践考查并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兼顾,增值评价与综合评价并用。通过建立健全创意教育评价指标和评价机制,在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创意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和创意实践提供更为精准、适切的教育和指导。

我国以艺术教育为引领的创意教育,面对创意城市建设进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需求,需要与时俱进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其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过程,既需要立足新时代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办学实际,也需要面向未来,汲取发达国家先进的创意教育经验。不仅需要高等院校自身的主动作为、创意城市各个创意领域行业专家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在各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公共政策制定、产学研合作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汇聚各方合力予以协同配合和共同推进。

注释:

①参见坎农2004年9月26日在中国南通举行的“首届世界大城市带发展高层论坛”上的发言[EB/OL].[2004-09-28].http://www.aaart.com.cn/cn/news/show.asp?news_id=1850.

参考文献:

[1]黄阳,吕庆华.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对我国创意城市营造的启示[J].经济地理,2011(8):1283-1288.

[2]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3]兰德利.创意城市:如何打造都市创意生活圈[M].杨幼兰,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27-329.

[4]克昆兹曼,唐燕.欧洲和亚洲的创意城市:城市发展的新模式[M]//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7.

[5]李江.本分·叙事·纯粹——张剑的工业设计理想[J].装饰,2016(12):52-57.

作者簡介:王新,博士,河南大学艺术学理论研究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艺术教育学。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在人力资源多元化的新时期,编制外人员成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随着我国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已在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得到普遍运用,但是在劳务派遣员工的管理上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劳务派遣用工管理与激励进行探讨,为改善劳务派遣用工环境以及高校继续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劳务派遣;继续教育;高等院校;薪酬管理

1 引言

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整合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继续教育为社会提供的智力支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容忽视。作为事业单位,高校实行定编定岗的管理制度由来已久,财政经费预算也是根据编制数量进行核定。近年来,对于取消高校事业编制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种形势下,各高校编制发展的总体态势是趋向于精简的。此外,地方为了提升事业单位职工的学缘结构、学历层次,降低年龄水平线,对进入事业编制人员的基本条件进行了诸多要求,使得“进编”难度逐年上升。

随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蓬勃发展,作为具有教学与管理双重职能的继续教育学院所承担的教学、学生服务、站点管理等工作的工作量与日俱增。国家对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导致编制内教职工已经无法满足繁重的工作任务,在这种情况下,高等院校的继续教育领域出现大量的用工缺口,在不能及时补充在编职工的情况下,外聘人员逐渐成为继续教育领域人才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务派遣作为当下普遍使用的用工方式,表现为用工高校给提供劳动者的劳务派遣公司支付一定费用,劳务派遣公司再支付给被派遣的员工特定薪酬,让员工协助完成学校当下的继续教育任务,因其用工方式灵活而被大多数高校所采用。这种劳务方式既能满足短时期内用工高校的需求,又能提升人员利用率,降低学校的劳务支出费用,克服学校招聘新员工的成本问题。但是,目前对这种劳务方式在管理上还缺乏系统化的管理办法,并且在激励被派遣员工上也缺乏合适的方式,为更好地发挥劳务派遣员工的价值,必须对其加强管理。

2 高校继续教育领域劳务派遣用工方式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高等院校里的派遣员工分为两大类[1]。

一类是在高校服务多年,可以说属于“元老级”职员,有部分人员甚至在劳务派遣制度没有施行时就已经在校服务,由于各种原因无法享有体制内待遇,当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出现后,这部分员工就顺理成章地被划分过去,所占比例不大。

还有一类是因为实际业务需要进行招聘筛选而来,成为当下业务的应用主力,部分派遣人员甚至在继续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教学、行政管理服务。在这样的情况下,这种用工方式存在的问题益发凸显。

提供的岗位缺乏法律依据  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在劳务派遣关系上已经给出派遣说明,规定用工单位只能接受被派遣员工从事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岗位,且存续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但是部分高校在向劳务派遣公司提供需求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进行,而是给劳务者提供了固定岗位,劳务派遣公司为了方便,也默许了这种方式[2]。除此之外,还普遍存在用工比例超出规定、逆向派遣、缺乏权益保护措施等现象。这样不仅违反法律,也不利于学校的长足发展,劳务派遣公司局限于当下利益,会给高校继续教育后期管理带来困难,存在一定的风险。

体制内外薪酬存在差异  被派遣的员工进入高校之后享受到的待遇同体制内员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3],体制内员工有的各种福利(社保缴纳种类及金额、补助、工会福利等)基本没有,或者有很小一部分。同时,薪酬工资方面,派遣工享受的是合同薪酬制度,约定的合同薪酬是多少就是多少,和编制内员工在薪酬上有较大差距。此外,派遣员工的工作年限按照合同规定执行,当派遣员工请假或生病的时候,其工作可由他人接替,对于派遣工的服务时限并无强制措施来保护[4]。以上这些现象都加剧了薪酬待遇的差异。

普遍缺乏归属感  由于诸多方面的不同和差异,派遣员工很难同编制内员工竞争向上发展,导致派遣员工内心极度缺乏归属感,自我价值在学校内部也难以实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失去对学校的依赖,辞职概率加大,不利于学校的长久发展。辞职的原因有自我价值无法实现的无奈,也有各种不平等的压力等,被边缘化的他们很难长期为学校效力以奉献价值。

3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措施

劳务派遣员工和高校编制内员工共同组成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职工队伍,所以高校需要做好对双方的管理,继续教育的发展既需要派遣工辅助支持,也需要正式工砥砺前行,共同促进继续教育事业发展。学校的管理策略必须用对、用准,发挥激励的价值。

优化选拔任用机制  根据继续教育领域岗位特点,高校要做好符合劳动法要求的派遣岗位调整,厘清具有派遣性质的岗位范围,并对这些岗位的用人数量进行规定。不论是编制内员工还是劳务派遣员工,都需要对其进行岗位绩效考核,考核的标准根据职责范围进行设置,岗位的性质不同,考核的标准应当有所差异。考核结果可以分数的形式汇总,根据继續教育干部队伍情况,进行选拔任用。同时,注意把握三个方面:

一是按照先平级调整、后提拔任用的顺序进行;

二是统筹考虑工作需要、岗位性质和干部任职年限等因素,进行必要的干部轮岗交流;

三是根据干部目前的实际情况,逐步优化干部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和专业结构。

通过绩效考核,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仅能够充分激励员工,给派遣工上升的空间,解决当下派遣工价值感、归属感缺失的问题,也能帮助高校保证长期与短期的用工需求,有利于员工和学校发展。

创新薪酬管理体系  高校对编制内员工的薪酬管理是有等级划分的。薪酬体系对于职工的长期发展而言十分重要,高校在招聘吸引人才进入学校时,薪酬体系是面试者十分看重的方面。在劳务派遣员工薪酬管理上,要通过员工的学历、工龄、工种、崗位等级进行有结构层次的划分,并为员工提供不同岗位等级、不同结构层次的薪酬范围,员工在薪酬激励下也会不断提升自我价值和能力,作出贡献。此外,绩效考核的结果也要纳入薪酬体系中,根据绩效考核情况,设置不同层次的奖励办法,以发挥考核奖惩激励的作用。

建议实施结构化、层次化薪酬制度,即薪酬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构成:基础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所聘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表现和资历等;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的实绩和贡献。绩效工资又可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以工作人员所聘岗位为基础,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可根据员工出勤和承担完成的工作量进行考核,每月考核一次,根据考核结果,合理拉开差距,同基础工资一并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根据业绩贡献、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结果、取得的突出业绩超额完成工作情况确定。通过结构化、层次化的薪酬管理,最大限度地激励员工提升工作效率,发挥员工的价值。

完善激励机制举措  要激发编制内外的员工共同发挥整体优势,通过设立科学的奖罚标准和相配套的执行机制,引导员工按照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思路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激励举措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的目的在于以奖励的方式公开肯定员工的行为,让获得奖励的员工发挥模范榜样作用;负强化的目的在于以惩罚的方式否定员工的某种行为习惯,提醒其他的员工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从内容来区分,激励举措可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顾名思义,物质奖励是指员工在工作中获得成绩或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对其进行物质上的鼓励,如为合格履行继续教育事业工作职责的员工发年终奖金;为绩效优异的员工和在科研创新、文体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员工设立奖金等。通过物质激励更好地发掘继续教育队伍中的人才资源。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就离不开精神激励。精神奖励主要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这种激励方式可以避免只有物质奖励下的利益关系效应,在精神的关怀与帮助下,不仅有益于高校凝聚力发展,也有利于员工自身的发展成长,形成一种和谐友爱的工作环境。

要想增强激励的效果,学校应当为员工提供展现自我价值的空间,给学校员工提供平等的活动参与权利,注重员工的话语权,体现以人为本,平等对待每一位员工;对员工生活多加关心,在福利待遇方面缩小差距。通过培训、日常管理,不断加强员工的归属感,使得员工同学校的关系不单纯是利益关系,还有亲情、友情等大家庭的成员关

系;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领导的关怀;提升员工的工作环境氛围,为增强派遣员工的归属感提供环境条件。

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给继续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为建设继续教育人才队伍提供了机制保障。科学的机制应当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结合,激励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拥有严谨的落实和执行机制[5]。

4 结语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人员作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在高等继续教育持续发展进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满足短时期内高校继续教育领域的员工需求,又能节约用工高校招聘员工的成本。随着国家改革步伐的推进,制度建设也在逐步完善当中,但是在一切尚未定论的过渡阶段,高校要认识到加强管理这支生力军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运用科学手段优化用工结构,进一步完善规则、理顺各项相关流程、谨慎处理劳动争议,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水平,建设一支跟上继续教育改革前进步伐、跟上继续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效务实的管理和服务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王一行.浅析高校劳务派遣用工现状及各方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6(5):392.

[2]陈世鹏.新时期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6):107.

[3]许苹.新时期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及激励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8):106.

[4]刘岱,刘虹.对劳务派遣用工现状的调查分析[J].四川劳动保障,2017(2):28.

[5]沈平.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营销,

2018(10):158.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最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而医学类院校却多偏重英语教学的工具性,未能发挥其重要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这种实用主义倾向不仅影响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和学习效率,而且使得英语失去其人文特色。本文试图探讨从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推进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关键词】医学院校  英语教学  医学英语  人文

一、背景

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包括基础英语和医学专业英语,基础英语被视为医学专业英语的进阶必经之路,二者相辅相成,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师资多缺乏医学背景(马雁,2009;蔡郁等,2010)二者最终都沦为语言技能培养课程,严重忽视了学生的人文教育。最新《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体现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基本语言技能和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 人文性则体现在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要求充分挖掘大学英语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作为医学院校的重要的人文学科,英语课程必须承担起提升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的责任,不仅使他们在学习、社会交往及未来工作能够有效使用英语,更以健全的思想人格去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一直未有定论,此处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引入相关概念,以便更好地阐释英语教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关联。在英语中,人文(humanism)概念为“人道主义、人文主义”。人文体现在对人的重视、爱护和尊重,包括对生命价值、头脑价值和灵魂价值的尊重。人文教育是相对于科技教育而言,它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受教育者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从而为受教育者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選择和人生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和审美基础。蔡志刚认为医学人文教育是在一般人文教育基础上,将人文与医学科学及实践结合,把医学生培育成人格和谐、健全和全面发展的人。吴雪松等认为,医学人文教育就是通过开设人文课程及人文精神解读,提升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的素质,实现医学人文精神在观念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统一(张威,孙宏亮,2017)。这些定义都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指明医学人文教育与一般人文教育的融合性,强调培养学生的思想和人格。笔者认为,英语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承担一般人文教育的同时也可承担医学人文教育的功能。因此,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师在课堂中融合工具性与人文性教学是有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意义的。

三、推进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对策

目前医学类院校的英语教学主要存在如下问题:英语与医学专业课程脱节、课时偏少、无系统教材、教学模式单一等(蔡郁等,2010;胡丽萍,2016;张燕,2006)。这些都直接或者间接导致英语教学缺乏人文性,笔者将尝试从这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统一英语课程体系

各医学类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研发系统的英语大纲和课程体系,着重加强基础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及医学专业英语与医学专业课的课程衔接。目前,国内多数的医学类院校机械地割裂基础英语和医学专业英语,期待学生在低年级通过基础英语课程积累语言技能,并将之直接应用到医学专业英语学习中,这种机械的跳跃容易导致教师和学生侧重语言技能,无法深入探讨医学知识及医学人文。因此,各院校有必要建立起符合自己学生需求的完整英语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指定明确的医学人文教育目标,指导英语教师在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就逐渐引入医学人文知识和医学英语。如吕桂(2008)、吕桂和梁平(2009)介绍的东京医科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一到四年级的医学英语是必修课,一、二年级主要内容是医学英语词汇学和基本的专业文献阅读, 要求学生掌握医学术语, 能够向病人进行阐释……纵观一到四年级的EMP(English for Medical Purpose)课程, 其内容都和学生的医学课程紧密关联”。胡丽萍(2016)在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中医药类高等院校样本中有效问卷调查了1567位学生,结果表明,70.2%的同学认为中医药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具备中医药特色,但是现有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并不能满足其要求;在“我认为应该增加医学英语学时”调查中,73.1%的同学都认为应该增加医学英语学时。

由此,各医学类院校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建立校本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完善整个英语教学阶段的有序性和关联性,增强基础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相互间的关联和融合,以便借此引入医学人文教育。

(二)研发人文导向的校本英语课程

同样地,国内的医学类院校没有统一的标准英语教材,总体呈现各行其是,“凑米下锅”的局面(蔡郁等,2010;胡丽萍,2016;梁敏,李晔,2016;吕桂,2008)。这就导致医学类院校公共基础英语阶段的教材和医学专业英语教材不衔接、不对等的困境。在基础英语阶段,教师强调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探讨以单元为教学单位的通识性人文教育,浅尝辄止甚至绝口不提基本的医学或者医学人文知识;而在有限的医学英语课时内,只匆匆带过书本内容,且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在帮助学生清除医学词汇障碍和阅读任务,根本无暇提及医学人文知识,这既是教师自身教育背景的局限更是教学内容的局限所致。

“谢遐均撰文指出大学英语与中学英语在教材、教学内容、方法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重复交叉。事实上, 某些高校有95%的学生认为大学普通英语重复了中学内容, 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吕桂,2008),而杨波等(2017)在昆明医科大学作的一项1259份问卷调查结果表明,54.57%的同学表示比较希望学习医学专业英语,而91.99%认为专业英语对于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受访者都表示公共基础英语有存在的必要性,尤其是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这些研究证实了医学类院校整合英语教学内容、形成有机体系的必要性,也为校本教学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实证支持。

首先,各医学类院校应清楚了解自己学生的实际需求,根据学习者的需求建立基础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教学内容。例如研发院系或者校本课程,自行设计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话题内容,以内容教学法(content?鄄based teaching)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在渗透实质医学知识、医学人文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知识。如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编制的2003年5月出版的《医学英语沟通》。其次,各医学类院校应联合共事,借助互联网资源,将涵盖医学人文教育知识的英语音视频、论文集、教学日志、各国医学类院校医学精品教学课程资源等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设计手机或者电脑移动客户端应用程序,以微信、QQ、论坛等媒介为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辅相成的教学资源共享。再者,医学类院校应鼓励医学教师与英语教师的联合授课模式。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医学行业动态,自行设计灵活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实行以病人为本的情境教学模式

国内医学院校现行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大班制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讲授式为主,学生学习无积极性,教学收益性低(胡丽萍,2016;杨波等,2017)。这使得学生对干枯的书本理论知识无动于衷,无论对于一般的人文教育还是涉及医学的人文教育都只停留在概念背诵和解析,无触及心灵的感受。

这个困境的核心在于学生没有直接接触有关医学人文的真实案例或场景,无法做到感同身受,而英语教师恰恰可以通过真实案例的引入来帮助学生创造情境感受(situational emotions)。例如,日本的东京医科大学英语学院的Ashida和Nakamura女士以及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的教师, 开发了众多EMP学习资料,启发医学生对医学的情感和伦理层面而非技术层面进行思考。同时,该校采用了由爱丁堡大学推出的“三人小组法”(“Triads”)。教学材料采用英国医学杂志封底的简短摘要, 根据学生水平决定是否附词汇表。学生三人为一组, 每人一篇资料。首先要求学生阅读并在资料背面做笔记;然后学生A向学生B口头描述摘要一,学生C聆听,学生B可提出问题, 然后学生B再向C转述摘要一, 由学生C判断B的完成情况。依此类推(吕桂,2008)。再例如“在开展《医学英语文献阅读》的教学中,借助纽约大学文学、艺术与医学素材库的资源(http://litmed.med.nyu.edu)开展一周一次的书友会活动,引导学生在扩大医学英语阅读的同时学会用英语写简单的书评,并把自己的成果与大家分享。这些博大精深的医学文献可以帮助医学生们理解患者的疾苦;精读文学作品也有助于训练未来的医生们形成解析临床案例的基本能力;对于医学英语术语的仔细揣摩也有助于医生们更好地认识专业词汇(王恬,2014)”。

首先,教师应转变单一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因材施教教学手段,摆脱课本的限制,实现以学生为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提前将准备好的教学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共享,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多组织小组讨论、个人展示、师生讨论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实参与课堂教学,加深课堂体验。其次,教师应将想要传达的人文教育或者医学人文教育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呈现出来,增强学生情感的共鸣,如新闻案例“某医生为谋私利为病人私自加药物”、影视资源“急症室的故事”、一线医生的工作日志“查房记录”等。

四、总结

英语教学作为国内医学类院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承担着不可或缺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功能。目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趋势就是融合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因此各医学类院校应认真思索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内容统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发挥英语教学的双重功能,推动医学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构建医学人文教育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5(5):7-9.

[2]张会萍.以医学人文教育为载体加强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J].医学与哲学,2012(1A):56-58.

[3]全國医学院校医学人文学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人文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纲要[J].医学与哲学,2003(7A):1-7.

[4]杜治政.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人文医学教学[J].医学与哲学,2015(6A):1-6.

[5]谢遐均.医学院校中持续性学科知识的语言教学模式初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2):10-11.

[6]吕桂.日本医学英语教育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08(8):742-745.

[7]王恬.美国医学人文教育对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启示[J].继续医学教育,2014(7):100-103.

[8]吕桂,梁平.聆听来自邻国同行的声音——东京医科大学医学英语教学析评[J].中国外语,2009(3):73-78.

[9]杨波等.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医学英语语言需求调查[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2):136-140.

[10]胡丽萍.中医高等院校公共英语、医学英语及双语教学衔接问题探讨[J].中医药导报,2016(22):123-125.

[11]梁敏,李晔.医学生学习医学英语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产业,2016(17):120-122.

[12]张威,孙宏亮.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的现状及走向——近十年医学人文教育研究综述[J].医学与哲学,2017(7A):52-54.

[13]蔡郁,汪媛,庞炜.一项基于调查的医学英语教学探讨[J].安徽医学,2010(12):1527-1528.

[14]马雁.ESP理论视角下的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探索——基于医学英语教学的个案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29):60-63.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梳理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并以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为例,结合现有校企合作数据,基于大数据思维,分析构建模型,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论证了大数据思维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科研、就业和思想引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大数据思维;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9月对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要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人才培养、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良性生态”。现阶段,随着大数据以及大数据思维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中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当今社會已进入了大数据时代[1]。而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推动发展的技术潮流,也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大数据思维重点关注点在数据混杂性、数据关联性、应用深化等,这能从根本上改进和提升工作效率,也是提升工作质量的关键[2]。同时,如何运用大数据思维和大数据工具分析当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综合利用各类数据信息,重点分析校企合作对于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影响,都十分重要且必要。

因此,我们要更加深化对大数据思维的认识,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自适应能力,在优势作用下最大化发挥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在满足社会市场人才需求的同时增强学院学生的自身综合竞争力。

一、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各用人企业以及科研单位等对人才以及科研成果的渴求虽然仍有条件,但可喜的是他们并不再局限于学历和专业。他们的着眼点明显逐渐偏向综合型创新人才[3]。因此传统的高等院校教育培养方法应及时改变,要适应新时代要求,不断向培养综合型、创新型人才转变。然而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过程存在诸多弊端。

第一,校企合作模式未跟紧新时代需求。发展校企合作是国家对人才战略重视的体现。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且由来已久,在解决长期存在的脱节问题时,许多高校已经选择将校企合作融入到学校教育改革中。这也逐步成为改革的重点方向。然而实际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在校企合作中,会出现对企业的选择存在信息不全面以及企业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4];没有企业与高校间的良性互动合作平台,使得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浅显单一[5]。因此,当下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高校才培养,如何真正发挥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值得深思。

第二,当前学生对于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选择困难、上手不易的情况。高等院校为响应国家号召,积极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努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热情。然而,这导致了其他方面出现了一些弊端,如:校企合作形式多但并不适用于所有学生和企业,学生较难从丰富多样的活动中选择参与适合自己的校企合作方式,更缺乏相关专业的教师指导。国家需要创新,企业需要发展,离不开综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也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应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在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注意新时代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产生的质的变化,校企合作模式对人才培养策略的影响日益增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正在出现,如何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让高等院校真正为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思路

在校企合作中,企业对于高校开展教育工作有积极作用,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等实践场所,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就业难的问题;同样,高校对企业也有创新型人才输送的作用,校企合作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但是专业不同、院校不同,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还应注意,高等院校与高职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策略不同,校企合作模式也相应不同,互相借鉴尚可,切忌一概而论。就目前调研所知,在校企合作研究方面,高等院校的相关研究尚存较大漏洞。但是高等院校同样需要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人才,若只注重理论知识学习而疏于研究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则极可能出现学校学习内容与实际使用存在脱节,无法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的情况。此外,由于校企合作模式日益多元化,选择什么样的企业合作、如何把校企合作模式的效用最大化和切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造就可用的综合、创新型人才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大数据时代,科学研究的方法手段已发生重大改变,可通过实时监测、跟踪的方式,对互联网上产生的海量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从而呈现数据本身具备的特性。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及应用正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的关键节点。对不同来源数据的管理、处理、分析与建模,能够使大数据为下游应用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方面同样可以运用到大数据思维。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存在着大量数据,例如学生的实习信息、就业信息、企业及学生需求等数据。若是仍然采用传统的数据分析方法,则难以充分利用大量数据资源,无法挖掘出各类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运用大数据模型,通过挖掘校企合作海量相关信息,为学校或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对校企合作模式是否继续开展、如何开展以及如何提升等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运用大数据思维,利用大数据平台上的机器学习模型,可以使高校深入洞察分析学生及企业的行为、需求和偏好,实现推荐精准和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计划。将面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推荐系统应用到大数据平台上,并完成协同学习问题的转化,进而充分利用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推荐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准确率和学生的满意度。

为保证系统预测的准确度,面向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数据里,推荐预测模型的数据标签包括学生标签和企业标签,即学生基本属性标签、学生偏好标签、企业基本属性标签、企业偏好标签以及企业适配标签等。数据源为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历年采集的学生数据及企业数据,学生数据中包含了毕业生学科竞赛信息、学生在校期间的实习信息、通过校园招聘或其他途径得到的就业信息以及在校期间的学习成绩和非学科竞赛的获奖信息等;企业数据中包含了企业需求以及企业往年的合作状态等。基于上述数据源所包含的大量数据是通过特征提取、特征选择等方式获取有效信息的。我们要将这些数据根据提取特征总结并列为样本宽表,将其放至分类模型中,本文从众多大数据平台中选择了国内落地案例最多的TDH Hadoop平台的机器学习组件和Discover所提供的分布式算法进行建模和训练[6],同时依据所提取的特征的高阶交叉特性,进行推荐的预测和分析[7]。使用MRR(Mean Reciprocal

Rank,平均倒数排名)进行模型评估,评估连续三届毕业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预测成功率及满意率。利用该大数据平台,对以往的学生就业进行模拟评估,准确度可达到90%。

三、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效

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荐预测系统,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能深入洞察分析学院学生及校企合作企业的行为、需求及偏好,并打造个性化推荐系统,建立校企合作模式推荐预测模型,实现可持续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结果,我们归纳总结出以下六点经验,旨在探索及革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对实习和就业的满意度。

(一)加强大数据分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经过大数据平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企业关注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催化效果。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离不开同课堂教育相得益彰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体悟到精神力量。也因此,校企双方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的合作也是一种共赢,既能让企业在短时间内扩大知名度,也能帮助学生更好、更生动地开展活动,为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汇聚大数据信息,强化学科竞赛

“创新人才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已经是高等教育界的共同认知,将“以赛促学”“以科研带动科创竞

赛”以及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创新型竞赛作为推动手段的教学和实践模式已经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大数据平台分析,企业在实习及校园招聘过程中,均对参与过学科竞赛的学生有一定偏好。针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不同需求,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着力打造“海韵学术节”和“数字校园行”两大活动平台,由各知名企业和学院联合搭台,各系结合专业特色分头承办,为广大学生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如“移路有为”5G创新大赛、网宿杯程序设计大赛及京信杯无线改变生活等赛事)。校企联办系列赛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促进校企合作和培养、发掘高端创新人才。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联合美亚柏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大学生网络空间安全精英赛”,同之前举办的网络空间安全与人才培养高端论坛相结合,先后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30多所国内一流高校的专家学者和学生团队参赛参会,成功为培养、选拔和推荐优秀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创造了条件。各类学科竞赛是大学生提升自身学习及动手能力的重要途经,同时也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数据推荐预测模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学生信息数据。

(三)巧用大数据思维,提升创业指导

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运用大数据思维,发现创新创业指导对于创新学生创业活动新空间、促进跨学科交叉和共同推动协同创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为此,学院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合作,共同创建了“厦大—火炬极客空间”,该空间是厦门大学首个且目前唯一的省级和国家级的众创空间,是实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上的新突破。同时,与美亚柏科联合成立“海韵创客汇”,为入驻的大学生创新团队提供工作场所和办公设备;开创美亚柏科“刘祥南创新创业基金”项目,发掘厦门大学在校师生具有创新创意的技术项目,给予启动资金和技术指导,积极鼓励并孵化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切实促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和项目转化。

(四)搭建大数据平台,推进实习实训

为了更好地提升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院基于大数据平台分析结果,主动加强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模式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资源。在实习体系中,基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数据分析结果,建立了校内教师理论指导和企业导师实践环节指导的“双导师”培养体系,达到了取长补短的目的,使学生在实习环节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针对企业选定这方面,厦门大学信息学院提前联系各系导师,让导师结合实验室的科研需要,选定合作匹配度高、企业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好精准推荐。同时,根据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数据分析结果,综合考虑学生情况,学院在跟企业的选人合作中创新使用“+N”模式,每个企业除了面试通过的學生之外,还要承包可接收的N个人(面试能力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实习的第一个月,企业以同一个标准对所有学生进行实习培训,第二个月起,企业跟学生都可以双向选择,进行淘汰机制。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保障所有学生都能参加到专业的实习中,也能很好地提升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和受欢迎度。

(五)深化大数据理论,共建联合实验室

经过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笔者发现学院与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后,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稳步上升。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产学研优势,开启校企合作新模式,推动科研组织形式的创新,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与华为、中国移动以及美亚柏科等诸多知名企业共建各类技术联合实验室,校企双方将在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等领域联合开展示范项目建设,在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与实训等方面开展全面、深度的合作。联合实验室能够搭建起双方前沿技术深度合作的平台,加深高校学术型人才与企业专家型人员的相互学习交流。企业也可以借助于该共建平台更超前精准地培养和引进公司未来的技术人才。在与各大知名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的过程中,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结合大数据思维,挖掘学生数据与企业数据存在的关联性,进而揭示了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潜在关系,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巨大优势,同时提升本院学生的综合竞争力。经过实践,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合理且可行的,为可持续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了可能。

四、基于大数据思维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

思考与启示

本文通过对当前高等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讨论和剖析,分析了当前人才培养模式所存在的不足。基于大数据思维,采用数据分析和模型解析的方法,探索适应于大数据时代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厦门大学信息学院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为例,运用大数据思维深入洞察分析学院学生及企业的行为、需求和偏好。厦门大学信息学院以深入了解学生为目的,建立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大数据推荐预测模型,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与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就业及发展。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在加强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科竞赛、提升创新创业指导以及推进实习实训和共建联合实验室等方面的成效,充分体现了大数据思维对高等院校学生的科研、就业和思想引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杨维明,王时绘,余敦辉,张玮.校企协同下的大数据“三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1).

[2]梁本.关于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49).

[3]保琳.互联网背景下的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3).

[4]刘晓霞.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评价体系研究[J].智库时代,2020(5).

[5]王颐,冯爽爽,符湧.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以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为例[J].科技与创新,2019(23).

[6]苏鹏涛.电力企业Hadoop平台选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7).

[7]蒋雄,沈平,常彬.大数据在公安交通管理行业的应用[J].计算机时代,2016(10).

[责任编辑  姜    雯]

收稿日期:2020-07-10

作者简介:黄艺明(1987—),男,福建龙海人,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20年厦门大学立项课题 “基于大数据思维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020XN05)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以及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高等院校学生在道德和价值的选择方面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面临着道德和价值选择的困惑。我国高等院校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自身德育水平的提高加以忽视,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创新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等,导致道德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本文就对我国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困境进行深入分析,并试探性地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便相关人士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困境;应对策略

道德教育作为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加以强化和改进,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落实人才强国和科学兴国的战略,完善高校教育体系的内容。但是高等院校在开展道德教育时,缺乏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相关的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导致道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必须要创新道德教育模式,有效改变道德教育困境局面,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高等院校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张扬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国在文化、学术以及思想等方面缺乏规范性,并且在价值和道德等方面失去规范,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金钱至上价值观念深刻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与生活。改革开放以来,流行艺术和文化快餐已经成为学生的重要精神食粮,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美德的权威,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由于效益、竞争、自由等市场经济价值观点的发展,诱发了功利主义、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对集体主义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学生道德和价值选择更为多样化和多元化。

(二)学生诚信意识和合作意识弱化

部分高校学生在学费交纳方面存在故意拖欠现象,对国家助学贷款加以恶意拖欠,并且存在简历造假、作业抄袭以及考试违纪等现象,缺乏诚信意识。此外,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其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考虑事情的过程中往往从自我角度加以考虑,无法顾虑他人的感受和意愿。同时部分学生重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中心地位,缺乏团结合作的意识,不愿与他人合作,违背校纪校规和组织纪律,缺乏学校荣誉感和班级荣誉感,合作意识弱化。

(三)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滞后

首先高校没有确立道德教育理论的本位地位。在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过程中,难以有效界定德育概念,部分人认为其仅仅只是道德教育,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其涵盖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等。由于认知偏差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误解了道德教育理论,高校树立过高的德育目标,在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缺乏长效机制。其次高校在道德教育方面缺乏明确的方法体系和基本原则。道德教育理论的完整性需要满足德育的本体要求,但是部分高校在德育过程中仅采用评价、参观访问、行为训练以及榜样示范的方法,难以结合实践教育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此外,道德教育理论缺乏实践性、主体性和整体性原则,缺乏理论的支撑和实践的指导,导致高等院校道德教育工作难以顺利实施。

二、加强我国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社会环境的引导作用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其并不是发生变化和孤立存在,因此可以积极创设讲道德的氛围,促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由于道德教育需要在特定环境下进行,而环境作为一种无声教育,其好坏会对德育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必须要优化社会环境,从而实现道德教育的创新。在强化社会环境的引导作用时,应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和电视等媒体对社会主旋律加以宣扬,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舆论。同时在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领域倡积极导务实和勤奋,培育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正确认知社会上的问题,从而促进道德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

高等院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应将自身主阵地作用加以充分发挥,实现多渠道和全方位育人。首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师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由于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以及较重的社会习气,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使其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高校应结合教师的实际发展需求,调动德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内容,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其次积极建立德育网络,以德育课程教育为主,其他课程为辅。在德育课程教育中,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教学针对性,实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采用社会实践、讨论和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其他课程应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全员育人,促进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同时高校应对传统的德育方式加以改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三)创新学生道德教育模式

高校在创新道德教育模式时,应结合学生的道德生活和道德需求,对学生道德需求目标加以满足,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全新的德育模式。同时应打破传统的模式,以道德需要为本、学生为主,了解学生道德需求的层次和特点,让学生能对教育内容进行自主感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以及道德修养。此外,高校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加以深入了解,保证学生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致性,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加以培养,提高道德修养,实现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高等院校在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时面临困境,如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张扬、学生诚信意识和合作意识弱化、高校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滞后等,严重影响了高等院校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基于这种现状,必须要强化社会环境的引导作用,加强学校的主导作用,创新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确保道德教育的顺利实施,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闫连朵,陈艳丽,姜会. 文化多元化境域中高校道德教育困境及其出路[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0:75-76.

[2]张弦.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困境及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1,08:48-49.

[3]余娟,赵艳. 中国高等院校专业伦理道德教育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4,30:197+202.

[4]王雅君. 职业院校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的困境与对策[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73-76.

高等院校教育行政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数字化校园、数字化图书馆等已经出现。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计算机水平成为衡量大学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标志。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来说,计算机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分析

引言

计算机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落实从根本上肯定了计算机技术的教育意义,同时也使得高等教育的体系构建更加完整。对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审视应当从其时代性和发展性特征着手,推动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开展。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机教育的实施其重要基础在于计算机技术本身,因此教学过程中势必将面临一系列教学困境,进而影响到计算机教育的实施效果。只有切实立足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基本现状,不断总结计算机教育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计算机课程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地位及其现状分析

1.1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地位

从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类别不难分析,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由计算机基础教育和计算机专业教育两部分构成,在不同的专业限制下,计算机教育教学的侧重点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此同时计算机教育的目标设立也对应有所不同。计算机基础教育侧重于对计算机知识及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灌输,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至于计算机专业教育则是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软件基础理论的双向讲授,在学科渗透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素养、项目管理能力和软件研发能力。

1.2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现状分析

1.2.1师资现状

一些高等院校将师资建设局限于教师学历比较方面,认为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就是学科师资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的观点显然过于片面。与此同时,教师流失问题也是当前高校计算机教育面临的困境之一,由于教师收入的问题,在外界待遇诱惑影响下,不少优秀教师选择辞职或是调岗,甚至是在校外提供讲课等技术服务来促进收入的增加,这就导致高校本身的计算机教学难以遵照原有的计划落实,这显然有碍于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

1.2.2课程现状

高校在开设计算机课程时并没有针对教材建设和大纲编写作出明确规划,教师的授课过程仅仅是依靠现成教材照本宣科,在专业知识教学方面缺少灵活性,甚至各个教学环节之间并无实质联系。尽管高校在计算机教育方面构建了教材编写小组,然而长期实施过程中教学内容并无有效突破。

1.2.3教法现状

传统高等院校计算机教学方法选择沿用的是板书与讲解相结合的方式,然而随着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断更新,一些鼠标操作环节及图标演示过程很难通过黑板得以呈现,因此必要的演示设备就成为了当前计算机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演示、操作和讲解的结合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与改革的路径探讨

2.1突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是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与改革的必要基础,课程设置与调整应当以计算机应用作为根本前提,扩大新软件的应用范围。合理的高效计算机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应当具备稳定性和时代性特征之外,适应性与灵活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动态性是计算机课程区别于其余课程的显著特征,需要借助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整以适应教育改革的基本需求。

2.2加强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从当前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分析,师资建设的强化是改善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计算机专业教师除了需要熟悉计算机教育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当及时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现状,以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补充。比如在VPN技术教学过程中,其最终教学目的是在于指导学生明确虚拟终端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因此教学过程可将VPN技术与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相联系,借助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原理来向学生介绍VPN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应用方面也有较高要求,这是计算机教育改革质量的重要保障。

2.3借助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产业性特征决定了高等教育在学生职业素养形成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这也是现阶段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在多技能、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除了立足于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建设方面之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计算机的实践教学效果,借助必要的技能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校企合作的方式是实践教学的有效组织方式,学生在具备基本技能和知识的前提下可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培养自身的问题意识,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要求,提高计算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4呈现多样化的计算机教学手段

从计算机教育自身的实践性角度分析,学生上机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计算机能力形成的重要过程,因此教学手段在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有着显著优势。教师可借助网络或是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积极改变以往单一的计算机授课模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计算机理论教学在知识呈现方面不免显得较为难懂和枯燥,这时教师可灵活转变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在声音、图片、文字和影像的共同配合下完成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除此之外,课程网站的建立也是现阶段高等院校在计算机教育改革方面的实施重点,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师生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搭设平台,课程网站的建立不仅涉及到相关的实验指导和教学讲义等内容,还包括了试题库、自学素材以及网络课程等内容,包罗万象的教学资源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心理,同时也使得各项教学资源优势相互补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结语

近年来,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在取得一系列教研成果的同时在计算机教育改革方面也面临诸多困境,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是现阶段摆在高校计算机课程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之一。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无论是教材选择、课程安排还是师资建设都遭遇改革瓶颈,加之计算机教育软硬件资源的滞后,这显然有碍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立足于高校计算机教育改革的实施现状,我们应当从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及教法建设等方面谋求更好的发展路径,构建科学高效的计算机教育教学模式,不断拓展计算机教育资源,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视为高校计算机教育与改革的核心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峰.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06):45~47.

[2]黄正杰,王秀友.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模式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4):23~25.

[3]孙晓华.通过几次教学活动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06):78~79.

上一篇:财务管理中心问题论文范文下一篇:企业创新人才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