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

2023-10-28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笔者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教学的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供商榷。

目前,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此方面的会计教学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但从现有的相关资料来看,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研究成果较少,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成果更少。因此,开展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教学的目标

高职高专院校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管理人员;基础会计课程是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会计知识在管理类学生的知识体系中起支撑作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重心应是管理,要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因此,基础会计实验教学的目标应是: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了解会计的职能、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领域特有的理论和方法,理解财务资料的含义及其形成过程、懂得如何获取和使用会计信息,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和决策的能力。

二、校内实验室及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理论知识与会计实际工作存在着差异,无论是对于会计专业还是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通过模拟真实的、不同会计主体的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能够缩短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使学生对会计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全面。只有通过会计实验,才能真正懂得何谓会计,才能认识到会计对经济业务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体会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为未来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要搞好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校内会计模拟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在校内建有必要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实验室内要求使用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挂图等资料要齐全。校外实习基地可提供参观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内真实的会计工作组织形式、会计工作流程、会计的岗位牵制制度等。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各个专业的对口实习基地,比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到旅游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物流专业到物流实习基地的企业财会部门参观学习,这样做既能节约经费开支,又能使会计实验落到实处。

三、实验教材的建设

教材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参考,也是学生求知复习之本,教材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高职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材,所以迫切需要大力加强教材建设。在实验教材内容的设置上,笔者根据多年的财务会计工作及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实验教学经验,认为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会计基本技能;二是专题实验;三是综合模拟实验。

(一)会计基本技能。包括点钞与验钞、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会计专业的学生有专门的会计技能训练,而高职高专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只开设一门基础会计课程,增加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是为后面的填制凭证与登记账簿准备的,是会计手工记账的前提条件,同时也能够解决学生今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开票等需要书写的问题,会计数字的书写规范安排在填制凭证之前。点钞与验钞是针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常常与钱币打交道而设置的,点钞与验钞可以安排在学期初进行,虽然此项实验对会计理论的学习没有什么影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的兴趣。

(二)专题实验。围绕基础会计教材的内容而设置,主要有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简单的成本计算、账簿的登记、存货的计价方法、银行存款调节表的编制、编制会计报表、简单的会计报表分析,增加会计报表分析的重点在于培养非会计学生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体现会计教学的目的。专题实验内容用于在相应的理论课讲解之后作为随堂训练使用,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消化吸收。

(三)综合模拟实验。模拟企业一个月的会计业务,会计业务的选取既要典型又要全面,业务量以50笔左右为宜。综合模拟实验安排在基础会计理论课程结束后,使学生完成从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这样一个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在模拟材料的选择上要结合管理类不同的专业,使用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实务内容进行实验,体现专业特色。如旅游管理专业选择旅游企业的会计实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专业选择房地产企业的会计实务进行实验,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专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还可以缩短学生的学校学习与就业后实际业务的认识距离,快速适应从学校到管理工作岗位的角色转变,对其未来将要从事的专业管理工作起到促进和提高作用,从而达到会计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

四、实验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在实验内容的侧重、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实验考核等方面应紧紧围绕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设计,要与会计专业相区别。

(一)实验内容的侧重。会计专业侧重于“生产”会计信息,侧重于使经济业务的核算得到正确的核算结果,非会计专业侧重于“消费”会计信息,懂得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体会经济业务的核算特点与财务结果。在专题实验中,会计专业侧重于会计业务操作的训练,非会计专业侧重于验证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如制造费用分配方法的选择对产品成本的影响,进而对产品的定价、销售决策的影响等;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利润的影响等等。在综合模拟实验中,会计专业要求既要分工协作、又要岗位轮换完成对综合模拟资料的操作,非会计专业只需要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来完成模拟资料的操作即可,不需要进行岗位轮换。教师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还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精神、组织管理方法等等。

(二)实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组织不拘泥于学生的操作,而是将业务操作、小组讨论、专题分析、总结报告等形式结合运用,灵活多样。例如:实验结束后的实验总结,采用先小组讨论、后班级内汇报的形式,既要讨论分析本人在实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与不足,也要讨论分析本组核算出的数据的准确程度,核算速度的快慢及其原因,通过实验对会计的认识,感悟等,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考核。非会计实验教学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注重于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使用会计信息,因此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摒弃通常的开卷及闭卷形式,最好采用作业形式。作业可分为大作业和小作业,小作业为个人作业,由个人独立完成,大作业为小组作业,由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专题实验、实验总结为小作业;综合模拟实验为大作业。在考核的比重上,综合模拟实验占实验成绩的50%左右较为合理。●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第2篇

一是启发式教学:用会计原理联系生活。启发式教学法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关于财务会计课程,相关会计原理的讲述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整个会计语言逻辑的理解。但是,很多财务会计教材对会计原理和方法以简单直白的语言来表述,学生虽然能够明白其字面意思,但难以理解其背后深层次的含义,且枯燥的定义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实,会计原理在很多情况下类似于生活中的道理。当学生发现会计原理能运用到他们生活中的某一个方面时,他们会觉得有意思,这样,会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引起共鸣,记忆深刻,掌握牢固。现在财务会计课堂上就大量运用了这样的讲述方法,由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将会计原理引导到生活中,启发学生思考会计原理的内涵。第一堂课,老师借鉴著名的财税专家马靖昊举出的例子,向学生提问:如果公司买了一头藏獒看门,会计要不要记账,如何记账?如果关于藏獒的信息要记账,那么看门的保安呢?藏獒每天吃吃喝喝,咬了人,生了小藏獒,需要记账吗,如何记账?这个关于藏獒“人生”的会计故事首先引发了学生对会计的兴趣,使其思考和讨论。老师告诉学生,在今后的财务会计课堂上,将会逐步学习到这些问题。又如,对于会计语言最根本的逻辑原理,会计恒等式和复式记账法,可以表述为:会计恒等式需要永远保持平衡,而复式记账法能帮助会计检查记账错误。此外,老师还可以询问学生处理感情问题的态度,将结账工作的原理比喻成人生对于感情问题的正确处理态度。询问女生婚后打算如何进行家庭理财,将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制比喻成妻子对家庭收入和花销的不同管理方式。询问男生今后打算如何对另一半做出承诺,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区别比喻为恋爱时和结婚后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询问学生选择的用餐方式,将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和平均成本法比喻为吃热饭和剩饭的先后顺序。根据课堂表现来看,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讨论的气氛极其活跃,学生经常还反过来向教师提出一些关于教师自身生活的问题。

二是互动式教学:让会计课堂走进生活。传统的财务会计学习方法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述,课后布置作业由学生练习。这种方法让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受者,使学生(特别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觉得学习只是为应付考试,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互动式教学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首先由教师提出思考题,在课堂组织小型的工作坊、讨论小组和辩论会,让学生的不同思维碰撞出火花。进行互动式教学时,教师需要充当两个角色:问题的提出者和信息的总结者。问题的提出是非常的关键的一步,这需要教师本身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功底。另外,提问的方式也很重要,教师最好能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才能帮助其树立信心,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充当的第二个角色是信息总结者,对大家的讨论进行概括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最好不要随意对学生的观点进行肯定或否定。财务会计本身就是一门人文科学,其原理和方法是由人来制定并发展的,很多情况下并没有绝对的对和错。并且会计语言需要随着商业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过去的方法在未来很可能被取代。因此,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不仅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对于财务会计学科未来的发展更新有一定作用。此外,还应让会计教学走出课堂,走进每个人(教师和学生)的生活。考虑到会计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数量也比较多,并且有一些学生面子观点较强,羞于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参考国外大学做法,在财务会计教学网站上开辟了讨论区。每一堂课后,在讨论区提出思考题,这些问题大都与每一节课的重点相关,通过讨论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教师需要经常登录讨论区评述学生的观点,对一些(与教科书中一致的)正确的观点,进行肯定。对一些创新的、带有学生自己想法的观点,进行鼓励。对一些错误理解的发言也不能一味否定,首先肯定其参与的积极性,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每个学生的发言,了解其兴趣和问题所在,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与其讨论。对于学生在网络讨论区提出的问题,可以由教师进行解答,也可以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解答。用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教师也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兴趣,可以将一些重点话题设为常见问题,再根据这些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调整。除教学网站讨论区外,还将会计课堂搬到生活的最前沿。财务会计是一门日新月异、发展迅速的学科。对当今的年轻人而言,微博、空间等社交平台是他们潮流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老师与学生在微博和空间等平台互相关注,互为好友,经常转发一些和会计相关的有趣微博和空间消息。并鼓励他们关注一些财务、管理、会计界名人的认证微博和空间,这些微博和空间经常发布一些来自独特视角的会计知识的解释和业界新闻等。这样,学生一打开电脑和手机,就可以了解会计界的最新动态,真正将会计学习纳入每一天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会计知识。

三是实践性教学:将会计知识融入生活。会计还是一门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部,针对于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财务会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财务会计课程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会计软件操作、凭证编制等。而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可能需要采取其他形式,如金融等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相关会计行业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职业的可能性不大,因此一些实操性过强的会计练习对他们并不恰当。一些学生因此认为不需要掌握具体的会计原理、记账方法和报表编制方法,而只要能看懂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就足够了。为此,设计了一些适合非会计专业班级的财务会计实践教学形式,强调会计知识在实践中,即每个学生将来的职业生活中的运用。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一些案例,以情景剧的形式,由学生表演。也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案例作业让他们完成报告。这里最重要的是案例的选择。教师需要精选一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让他们学会如何充分地将所学的会计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和将来的职业当中去。这些案例最好是真实的,且具有新闻时效性的案例。例如,笔者曾经介绍过关于中华儿慈会财务报表错误的案例并布置了相关作业。这在当时是轰动一时的新闻,许多学生都在各种媒体上关注了这个报导。笔者提示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原理、内控原则、记账方法和报表编制方法等知识,自己去分析并判断儿慈会在现金流量表上所报告的48亿“支付的其他与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究竟是其负责人所解释的小数点错误,还是其他原因,并思考避免这些问题的防御和解决措施。此外,还在财务会计课堂上介绍过一些真实的上市公司年报造假案例,让金融专业学生进行投资者、证监会、上市公司CFO等各方面的角色扮演。或是设定一个“经理与会计合谋,老板如何发现账目造假?”的场景故事,让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扮演老板、经理和会计。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让学生明白会计知识不仅对一些会计职业很重要,而在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的生活和职业道路中也是非常需要的。理解财务报表的来龙去脉,进一步掌握具体的知识如会计原理、记账方法和报表编制等是非常重要的。

这三种教学方法是循序渐进,相辅相成的,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之初了解基础的会计原理,对会计产生兴趣。互动式教学进一步使得学生在每天的生活中主动积极地学习财务会计。实践性教学帮助学生在将来的生活中运用会计知识。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并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知道财务会计绝不仅仅只是冰冷机械的数字、账户和报表,而是每个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编辑 陈 玲)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职业判断能力的内涵出发,以本科层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本科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现状及学生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需求,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在《会计原理》实践教学中提高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措施。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实践教学 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能力是经营活动参与者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运用其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合理、合法的判断并作出选择的能力。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在校大学生来说,未来可能成长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应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会计信息是对企业发生的以货币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综合反映,是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依据,职业判断能力对管理者掌握必要的会计知识有新的要求。

一、强调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所处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网络信息化,企业面临不确定的经济事项越来越多。管理者在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时,更多地需要依赖自身专业知识及个人经验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做出恰当的判断。由于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管理者如何选择准确适当的会计信息对于经营管理决策有决定性意义。很多管理人员虽然有过会计学习经历,但在学习过程中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学习如何选择和运用会计信息,不能识别会计估计、会计政策、会计方法等,没有形成对会计信息的职业判断的意识和能力,经常出现滥用会计信息的现象,严重影响决策的质量。

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教育属于入职前职业教育阶段,其教育定位决定了大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要地位。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作为公司未来潜在的经营管理人员,如何识别和运用会计信息对于提高综合管理能力、作出准确决策显得尤为重要。《会计原理》课程是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兴趣和会计课程教学质量重要环节,会计职业判断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会计原理》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二、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中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现状

通过对长沙开设经管类专业的4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针对性调查,涉及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及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调查情况汇总如表1表2。

通过调查发现,各高校所制订的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课程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很多高校并未明确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习该课程意义所在;部分高校即使制订了教学目标,在课堂上也没有准确传递与职业判断能力相应的信息,实践教学实施过程还停留在会计核算基本原理的介绍和会计信息的生成上,非会计专业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太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往往没有进入学习状态实践教学过程就已经结束,更不要说通过实践对他们进行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

此外还发现,各高校决策者对于非会计专业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投入的时间和经费稀缺;学生认为会计教师虽具备丰富的讲课经验和较高的理论基础,但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不能很好地将现实与理论结合;有的高校,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涉及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也是流于形式。

由此可见,经管类非会计专业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目前几乎是一个空白。

三、在会计实践教学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措施

职业判断的形成取决于多个方面,个人的专业素质是主要因素,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必须具备坚实的专业基础。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专业素质包括会计、财政、税收、贸易、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会计信息是会计主体综合性最强的信息,会计信息的选择与运用应作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课程培养的重心。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应该侧重于告诉学生在实践中如何根据所学的会计理论获取有用的会计信息,并能利用所获取的信息为单位经管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在大学学习阶段,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制定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目标是行动的纲领,制订的目标必须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换句话说,学生对于会计教育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构的正确认识将提高会计教学的有效性。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目标中确定不同的子目标,同时明确强调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应作为一个主要目标。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进行会计操作生成会计信息,而是能够依据所学的会计核算原理,针对既定的会计信息进行识别与判断,并分析提炼出对企业经营决策能够产生促进作用的信息。

(二)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时间。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在教学时间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会计原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时间应该各占一半左右,理论教学着重介绍基本原理,其他基础知识要求学生加强自学和自我理解;通过实践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把凭证、账簿、报表知识教学贯穿于实践教学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安排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训练学生如何针对复杂的会计信息形成敏锐的职业判断能力。

(三)编制恰当的教学资源。非会计专业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重心是在针对特定会计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决策过程中如何获取与运用会计信息,因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恰当的教学资源为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提供辅助条件。恰当体现在一方面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能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真正促进学生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具体设计实践课程资源过程中,总的原则应该要强调实践教学资源的仿真性、可操作性、综合性,同时要强调法律在职业判断中的约束作用。

1.编写恰当的教材和教案。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版《会计原理》实践教材应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对会计教育钻研较深的一线教师联合编写,所编写的教材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通用性。前瞻性体现在对未来新的经济环境中可能出现的新的业务、处理方法进行预计;通用性体现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不同专业都能够从教材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这样既可以做到专业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又可以节省人力、物力编出精品资源,还可以兼顾各高校的特色。教案在教学中应起到主导作用,成为教学当中的主要教学工具,在编制教案资源过程中,要建立高校之间、教师之间的交换机制,以便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同时各高校教师可以结合本校及专业特色在统一教案的基础上而有所发挥。

2.准备恰当的会计模拟核算工具、教学版会计软件、ERP软件、教学录像等。结合非会计专业特色,这些教学资料各高校可根据教学需要自行编制或收集,为学生提供仿真的工作环境。对这些资料可以提供必要的文字解释说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自学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通过良好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仿真工作环境中选择和运用会计信息。条件较好的高校,针对国外类似的教学工具也可引进编译,并形成此类教学工具库。

3.根据专业设置,收集会计信息资料。针对各高校所设置的专业及就业主要方向,可以有针对性选择相关行业的典型企业的会计资料及该企业发生的相关大事备忘,主要有企业会计核算原始资料、财税法规、经贸报刊杂志、企业财务报告、企业经营活动案例分析等。

(四)选择以培养职业判断能力为中心的实践教学方式。《会计原理》实践教学应是以职业判断为核心,将各种教学方法根据其特点和教学目的的组合选用,通过边学边练习,消除书本与实践的断层。创新实践教学方式的原则是注意所选择新方法的实质效果而非表面现象,同时要考虑实践教学的成本效益和时间限制。

选择实践教学方式的基本思路应能够培养学生形成高度的敏感性和较强的洞察力。首先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营造实践教学气氛,在较短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根据所选择的实践资料,设计会计信息与各专业相关的趣味问题,在互动过程中穿插对职业判断的认识、引导;再次选择恰当的教学实施方式,如演示导入、小组讨论、项目设计、调查分析、沙盘体验、模拟决策、团队竞争、总结分析,在小组竞争过程中提倡批判性、谨慎性思考,强化对职业判断能力和执行能力的认识。

此外,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可邀请对会计职业判断有成功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作专题讲座、带领兴趣浓厚的学生参观校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等,通过这些实践性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达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五)改革考核方式与内容,优化考评环节。恰当的考核方式是职业判断能力培养效果的保证。职业判断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训练过程中,这种能力是分阶段通过不同小的实验和项目来实现的,因而这种能力的检验不能完全通过闭卷考试实现。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而言,实践环节的考核应根据专业特色,设计会计信息的选择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的经营管理决策综合案例,考核的时间可以课外用一周左右来完成,通过综合案例评价检测学生的判断能力。

(六)培养一支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有敏锐职业判断能力的师资队伍是确保实践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各高校应制订相关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师队伍。

首先,应强化终身教育理念。一方面学校加大投入,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同时加强校际会计教育交流,拓宽教师视野;另一方面要求教师自身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其次,各高校可通过轮换的方式安排会计教师用一年或半年的时间深入到企业里从事经营管理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利用会计信息决策的能力。最后,聘请经验丰富的执业者、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向学生讲述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选择和运用会计信息。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教师的不足,保证教学上较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又加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保持了学校师资结构的灵活性,也提高了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优秀的职业判断能力是管理人员常识、经验、能力和道德水平的综合反映。会计信息是企业经营活动最全面的反映,恰当的职业判断建立在对会计信息准确把握上面。在目前高校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的形势下,在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会计原理》实践教学过程中逐步使学生树立职业判断意识,养成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方式,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各大高校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因此,应为经管类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对实践环节在资金、时间、资源、师资上予以足够重视。J

参考文献:

1.刘永泽,孙光国.我国会计教育及会计教育研究的现状及对策[J].会计研究,2004,(2).

2.杨泽花.我国会计职业判断现状考察[J].财政监督,2009,(2).

3.李学斌.论会计职业判断的运用现状与影响因素[J].当代经济,2012,(8).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第4篇

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是经济发展下的一种全新的帮助企业获得利益的销售方式, 这种方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渠道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此如何在企业中更好的应用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是企业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企业对获得最大的利益。无论是非货币交易如何进行入到企业中、如何帮助企业获得利润, 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地去研究和分析, 帮助企业在当前市场中通过非货币交易获取最大的利润的同时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在现阶段进行非货币交易会计过程中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三个:第一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时候关联方与企业之间的不平等;第二没有确认好关联方在对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利润操作过程中的方式;第三没有对非货币交易过程中存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

二、更好地在企业中应用非货币交易会计对策

(一) 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交易

在企业应用非货币交易会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的就是整个交易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的关联方, 由于关联方在这场交易中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对企业之间的各种资源、人力劳务等等商业行为进行转移和分配, 无论其中的关联方是否会针对这一问题来适当的收取一定的费用, 这对于各个企业来说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中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 从法律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在进行非货币交易会计的过程中, 所有的关联企业在表面上法律地位是绝对平等的, 任何一家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都是完全平等的, 但是从实际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可以知道, 其本身并不存在完全的平等;第二从市场的竞争角度来看, 在进行非货币交易会计应用的过程中, 所有参与应用的企业其本身就存在着需要和关联方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义务,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本身可以在这其中获得最大的利润, 并且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 确认好关联方的利润操作

在进行非货币交易会计的应用过程中, 其次重要的一点就是关联方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对于利润的获取, 了解利益的获取方式才能更好地进行企业和企业之间的非货币交易会计,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 大部分的关联方在应用非货币交易会计的时候都会选择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高估非货币性资产本身的价值, 这种方法举例来说就是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甲公司用一部分的生产成品同乙公司的一批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进行交换。在进行交换的过程中其中甲公司准备的生产成品按照市价来进行估算其原本的账面价值约为600万元, 其中需要除去在运输等过程中的折旧费, 其中折旧费按照5%进行估算可以得到折旧费约为30万元, 如果单设折旧费的30万元没有将其计算到已经确定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当中, 那么就会出现经过关联方也就是社会中的中介在进行产品的结构评估之后, 所确定下的企业的公允价值约为600万元, 而其中实际的价值约为540万元, 而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乙公司所提供的生产所需原材料的其自身的账面价值则为400万元, 在经过了关联方进行产品的结构评估之后, 所确定下的企业的公允价值约为400万元其中包括了整个公司所需要针对产品所付的纳税额, 为此作为乙公司还需要根据实际的价格差值再支付给甲公司100万元以此来作为在交换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价值差的补偿价格。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涉及的计量标准主要是公允价值, 在利用这一计量标准的过程中其主要的计量表述方式为:甲公司在整个交易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确认损益为540- (600-30) =-70 (万元) , 那么如果在假设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关联方其本身高估了整个交易中的公允价值并且以此来进行计量标准的条件下:甲公司确认损益则出现了改变其本身就会变成540- (600-30) =-30 (万元) , 那么通过对于数值的分析则可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 如果在当前交易中其出现了高估公允价值这一条件下, 整个交易过程中甲公司就会减少交换过程中的损失金额, 其中金额会达到40万元。为此在甲公司进行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财务记账公司在整个交易的所获得的总利润相对于原先增加了40万元, 但是这种利润的增加其本身是在采取了高估公允价值这一条件下, 如果没有采取这种交易方式, 那么就会出现甲公司其本身在以往的期末计提资产减值的数值可能会出现高达70万元的状态, 换句话说也就是会导致在实际公司内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 其财务账面中所显示的公司的价值会直接导致利润本身出现损失70万元的情况。那么在实际交易的过程中, 选择这种方式则可以让甲公司通过这笔业务直接获得70万元的利润。第二种则是:假定低估非货币性资产。举例来说就是:甲公司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选择一批生产成品和乙公司中的一批货物来进行交换。甲公司这一批生产成品其本身的账面市场价值可以达到400万元, 其中货物的折旧费按照40万元来进行计算, 那么这40万元在实际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未计入甲公司的固定资产减值的准备中, 同样这批货物需要经过社会的评估机构来进行价值的评估, 在进行评估之后可以发现其自身的公允价值为400万元。乙公司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其所提供的货物按照原来的市场价值可以知道其达到了350万元, 同样在经过了社会中的相关评估机构对整批货物进行评估以后可以得到其公允价值达到250万元, 也就是说在整个评估过程中将乙公司的实际价值应为350万元的货物直接低估了100万元的价值, 而在社会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则说其所评估的是计税后的价格, 即为公允价值。那么在这种计算模式下进行分析则是把实际的公允价值当作本次交易的计算, 可以得到:甲公司在本次交易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利润为400+100+350×0.17=559.5 (万元) , 那么假定在本次进行交易的过程中, 关联方所选择的是低估公允价值来作为计量标准则:甲公司在本次进行非货币交易会计过程中换入货物的入账价值=350+350×0.17=409.5 (万元) 。

(三) 针对非货币交易过程中存在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无论是哪种企业的销售方式其本身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为此在应用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 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对本次交易的有效性进行判定。在进行判定的过程中可以按照现阶段我国所颁布的《关联方披露》中有关非货币交易的相关内容可以得出一个道理, 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要求必须要具有真实的证据这一条件下, 本次的交易才能够算作是非货币交易, 才是法律允许范围内的关联方交易, 才能将其定为公平交易。而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所谓的不公平交易其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 通过对其的商业性质进行判断和分析可以知道其本身是不具有正当的商业交易性质的, 如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本身的交易不能够按照公允价值来进行计量, 那么交易的本身就是错误的, 没有办法严格的控制企业和企业之间在账面价值上的交易, 就没有办法准确的、科学的去控制企业和企业之间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其利润以及其他的问题, 这些行为本身就是不符合市场规则和法度的。在进行企业和企业之间进行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其评判关联方企业的是否能够进行非货币交易其主要运用的原则就是实质比形式更重要, 只有这一原则才能判断关联方的本次交易是否真实且有效, 绝对不可以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过程中单纯的按照法律的形式来对其进行公平与否的判断, 想要判断其本身的非货币交易是否公平需要根据实际的状况来见分析, 而不是单纯的通过利润。其次想要在非货币交易进行风险的防范, 另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充分地去发挥其本身的监督作用, 作为中介机构必须要在非货币交易过程中对企业和企业之间所述的观察价格、资产评估后的价格, 以及该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占有的费用等等不同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确保非货币交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但是如果想要更加真实的在实际工作中了解相关的信息, 还需要做到的就是让中介机构中的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等来对企业在非货币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产品进行评估, 来保证交易的科学性。但是在现阶段的市场中很多的会计师事务所, 或者是相关的资产评估机构在进行实际的运作过程中, 其本身的运作行为是十分不规范的, 并且其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不合理性, 甚至有很多的机构为了在工作中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故意对一些公司降低了审计质量的要求, 其目的就是满足这些公司所提出的要求, 对于市场本身来说是十分不利的。为此我们必要不断地针对当前市场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逐一的解决, 才能保证当前的市场进行更好的发展。

三、结语

根据本文综上所述, 在企业进行非货币性交易会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现阶段市场对于非货币交易的准则来进行分析, 以准则作为交易过程中不可以更改的原则。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企业在应用非货币交易性会计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 确保能够将非货币性交易会计能够真正有效的应用在企业中, 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 提高企业的自身竞争力。但是这种应用方式对于企业本身来说也是一种改革, 面对这种改革方式不能着急, 需要循序渐进的发展, 如果太过着急就会适得其反, 只有稳步前进才能保证提高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效率。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在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开始处于平稳发展的状态中, 整个市场中的销售渠道和资金获取渠道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地增多, 在当前的经济交易中企业的销售渠道不仅仅是需要通过货币的交易, 很多企业都开始进行非货币交易, 这种交易方式对于我国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来说提供了新的利润获取渠道, 帮助企业的资金链更好的循环, 但是由于市场中对于非货币交易还没有做出一个明确的规定, 为此必须要针对当前企业在进行非货币交易的工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非货币交易,会计,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侯佳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涉税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8 (8) .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通过对高校统计学课程特点和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归结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对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的要求,提出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要强化社会需求和科研价值的应用服务功能,在此基础上,对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探讨,策略表现在: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学意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统计学;应用;课程教学

统计学是一门涵盖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方法论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统计学作用日益凸显,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科学研究与开发都越来越强烈地依赖于定量分析,依赖于统计方法。统计方法已成为诸多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重要方法。统计学科上升为一级学科后,统计理论教学、实战训练和人才培养等面临全新的挑战。本文基于统计学的特点,结合社会、科研对统计学课程教学的要求,并探讨了关于面向应用的统计学课程教学的几点策略。

一、 统计学的特点和教学现状

1. 统计学的特点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采集、数据归纳整理、数据分析,并从中探寻客观对象内在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从本质上说,它是一个交叉学科。统计学的生命力在于应用,在于理、工、农、医、人文、社科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作为辅助工具,就是统计方法服务于各学科的实质所在。因此,统计学要与各学科领域应用紧密结合,既实现统计学科的自身发展,也为各学科领域培养人才。

2. 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理工农医商以及社会学等大部分学科和专业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其教学特点主要集中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

教学内容以教材为主,包括统计学原理和统计方法的介绍,主要讲授统计学的基础共性知识,也有少量的案例分析,比如一些统计学教材会安排关于国民经济统计知识或统计分析报告写作等章节。

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一般采用课堂讲授为主,上机操作为辅。较之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手段,如今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使得统计学课程教学更直观、更高效,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课堂枯燥乏味感,促进了课堂内容的吸收、消化和操作应用。

考核方式基本都是考试的形式,考试内容有理论知识和统计分析能力,兼具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考核,改变了传统的仅仅注重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考核。

总的来说,目前这种“教材+课堂+考试”的现代教学较之前的传统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理论轻应用”的意识仍然存在,二是教学内容设置与其他专业结合还不够紧密,三是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实践体验不足,包括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统计实务体验。这些在教学思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都有待改进。

二、 高校人才培养方向对统计学课程教学的要求

高校统计学的教学培养对象——学生,最终分流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参与到社会管理工作中,另一部分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方向需要统计学课程教学强化其面向社会和科研的服务功能。

社会管理工作岗位涵盖范围极广,比如政府工作、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这些岗位要求工作人员有调查、归纳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意味着高校毕业生在入职时应具备统计学的综合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因此,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需要更注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线,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比如加强办公广泛应用的Excel统计分析软件的实操能力、培养统计调查能力及统计报告的撰写能力。

科技研发工作对统计分析及软件的应用能力要求更专业,比如财经类、医学类、生命科学类等研发工作以及研究报告都离不开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这要求《统计学》课程教学坚持厚基础、重能力的原则,加强统计知识和软件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更扎实的统计理论基础和软件应用能力,比如培养学生灵活应用专业性较强的SPSS软件,以达到学科研究的专业要求,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由此可知,高校人才培养方向要求强化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面向社会和科研的服务功能,其实质就是强化统计知识和方法在社会管理工作和科研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三、 关于面向社会、科研应用的统计学课程教学策略

高校有三大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理应以服务社会、服务科研为己任,既促进社会发展和科研创新,也实现自身发展、彰显自身魅力。大数据时代来临,创新创业的号角吹响,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需要从教学意识、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进、完善,以为学科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更多的优秀适用人才。

1. 始终坚持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学意识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意识,在教学内容设置上和教学方法上始终要坚持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学意识,让学生不仅获得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同时也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统计学课程也是一门应用学科,而不仅仅是有数学理论和公式推导的纯理论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積极参与的意识,提高教学效果。比如,王德劲等人“分块”教学就包含了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意识、思维和方法;“案例+分析+解答”的教学流程也是将应用和理论分析结合。这些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体系都是值得借鉴与坚持的。

2. 优化教学内容

前面讲的“分块”教学,就是将统计学基础知识模块和统计分析应用教学模块,其设计的教学内容同时兼顾了统计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教学法也是应用于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将统计知识和方法应用到社会经济发展和各学科领域之中,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互长;案例分析教学中,值得注意的是案例的选择要与所教学生的专业或者关注点相关,即要有针对性。统计学的教学内容设计与其他应用学科的需求相结合,才能解决学科教学、科研或实践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体现出统计学教学的真正价值所在。

3. 创新教学方法

現阶段统计学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方法沿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当然在教学工具的手段上已有很大的改进,但其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其难一是难在学科的逻辑性较强,尤其是涉及数学推导的理论性内容枯涩难懂;二是难在知识的转化应用,即统计学知识与专业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用。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教师大胆创新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学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体验和统计实务体验可以弥补现阶段教师课堂讲授的存在的不足。“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就是一种让学生亲身体验的课堂教学实践,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统计实务体验,即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参与统计调查、统计数据归纳整理、统计分析、统计报告写作等系列环节,这个过程要求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可以检验和巩固理论学习知识,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教学。

四、 结语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学意识、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尤其要强化高校统计学课程教学面向社会和科研服务功能,结合其他专业学科加强对学生统计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显统计学旺盛的生命力和统计学课程教学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敏娜,王静敏主编.统计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

[2]袁卫.机遇与挑战——写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之际[J].统计研究,2011,28(11):3-10.

[3]游传新.经济管理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46-247.

[4]王彦主编.高等教育学使用教程(2版)[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

[5]王德劲.非统计专业本科《统计学》课程“分块”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设想[J].统计与咨询,2008(5):70-71.

[6]邓月仙,张宝,刘文宝.案例教学法应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4):762-764.

作者简介:

宋淑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西财经学院信息与统计学院。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实验室

1 引言

经过了高考的洗礼,许多学生如愿进入大学校园进一步学习。和其他专业学生一样,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新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多,很多学生对专业很陌生,特别是对于调配志愿的学生,如何引领新生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过渡,开启专业认识的大门,建立专业的启蒙教育,建立团队工作的概念,是高校学生工作者和专业任课教师等多数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为了促进新入学学生对专业进行有效认识,和许多兄弟院校一样,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为新生开设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以期提高新生对专业的认知,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专业学习,尽快融入大学生活,建立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工作意识。本文是在参考兄弟院校和总结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导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专业导论课教学、微型科技作品引领四个方面,对有效提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教学质量进行探索。

2 入学教育

大学入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开启大学生活之前的重要教育活动,也是结束高中学习和高考假期状态,正确开启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教育环节。作为大学教育的开端,特别是对2018级的新生,入学教育对大学教育回归本质,特别是强调本科教育质量对国家整体教育质量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严抓本科教育质量的教育部精神指引下,在本科教学回归人才培养,回归专业高水平建设,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这一前提下,通过大学入学教育,使新生收心,结束高考之后的假期状态,摒弃“混”大学的不正确思想,重新认识大学是为国家培养相关人才的地方。入学新生虽然通过了高考的选拔,但是不认真对待大学的学习生活,也最终将被大学淘汰。

入学教育的目的是使新生能够顺利、平稳、有效地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转变,进一步树立和巩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的大学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并且在讲述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入学教育要强调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良好的学习态度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对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的重要性,帮助新生进行前期的学业规划,从大一开始就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

3 专业介绍

新生入学报到后,经过入学教育的短暂状态调整,军训前即安排进行专业介绍。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介绍由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机电行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精密机械设计、智能仪器仪表设计、传感器应用开发,能在测量与控制设备产品和系统设计制造、应用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为:掌握一定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信息获取、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控制应用方法,掌握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具有测量、测试与测控仪器和系统开发设计能力,具有测控系统设计与集成、运行维护和技术改造能力;掌握精密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专用传感器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能够阅读本专业的英文书籍和资料,具有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学生毕业时应在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问题研究、使用现代工具、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和交流、项目管理和终身学习方面达到学院培养方案的要求。

其次是专业师资及实验室建设情况,通过介绍,使新生对接受专业教师的培养有信心。本专业内容涵盖了精密机械、工程光学、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学习较为困难,要求师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要强,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专业学习中需要新生特别重视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重视机械制图等基础课程。

最后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为有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指引。

4 专业导论课教学

鉴于入学新生特点,学院设置16学时,安排专业教师和班主任辅导员组成导论课程教学团队,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完成专业导论课程教学。

理论教学 在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专业的来源以及专业的内容和课程体系,主干学科包括仪器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和控制工程,主要课程有工程力学、工程光学、电工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测控信号分析与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测控电路、检测技术、精密仪器设计等多门类的主干课程,专业课程对应工业生产的多领域。因此,导论课程理论课程安排自动化生产线认识、测控技术实现途径、工业机器人技术和数控技术,共八个学时;介绍其中的传感器、测控技术及仪器仪表的应用,了解相关课程涉及的基本概念、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等,了解数据处理涉及的课程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等学习内容,了解课程体系,理解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

实践教学 理论教学比较生硬,学生不便理解。因此,在导论教学中安排八个学时的实践教学,将课堂设置在专业实验室中,通过对机器人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测量实验室、三坐标测量机、疲劳试验机等的现场教学,使学生理解仪器仪表使用环境、寿命、精度、厂家、成本以及后续处理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的同时,就学生感兴趣的技术的背景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议题涉及仪器仪表的应用、就业、学科在社会上的作用、专业、工作、前景等。在讨论中加入思政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明确学习目的。实践教学现场如图1所示。

5 微型科技项目引领

项目设置 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验室中的实践教学,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理解。鉴于入学第一学期专业知识涉及不多,在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大学生合理“增负”的前提下,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在导论教学后,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学生分组安排涉及专业知识的微型科技制作,進一步加深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认识,为相关课程的后期开展进行预热。

由于新生对专业所学知识了解不足,在开展科技小项目时,对项目的复杂程度要严格把握。项目复杂,新生开展过程无从下手,难以融入,会严重打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项目过于简单,新生将对专业发展缺乏信心。因此,选择适合新生开展、可以引领专业学习的题目,需要专业导论团队认真讨论和选择。

学院在认真分析新生兴趣和学习情况的基础上,选择设置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制作与调试、土壤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与调试、简易酒精检测仪的制作与调试、压电式简易门铃的设计与制作等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组队完成。

团队精神培养 新生进入课程学习时间较为紧张,在小项目的引领下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强调项目不是由个人单独完成的,需要项目组每位学生都付出相应的努力。项目虽小,也要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以及规划路径明确,并依据项目进展安排分类进行,遇到问题分组讨论;按时间节点进行检查,定时与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寻求指导;在专业教师的引领下更深入地探索,希望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在思考题目的同时理解专业。

项目验收是重要环节。虽然项目验收时不是所有组队全部完成,但是经过一学期的努力,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学生加深了对专业、对项目工作方式的理解,大大提升了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精神,确立了学习目标。项目分组讨论和分组指导现场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

6 考核方式

专业导论考核与课程考核有较大不同,课程考核需要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而专业导论考核主要是为了解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也无法进行量化的处理,仅仅反映学生对专业认识的理解程度。兰州工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导论课程考核方式,由课程论文与科技作品中的工作总结两部分组成,形式不僵化,了解学生对专业认识程度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良好的科学工作态度,在不唯分数论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投入对专业的理解和对四年学习的规划。

7 结语

专业导论课对很多新生来说是专业学习前的启蒙课程,是大学四年学习以及将来职业规划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入学教育,专业介绍、理论和实践课组成的专业导论课教学,以及科技小项目在内的引领,使新生竖立了正确的大学学习生活态度,建立了学业规划,初步建立了专业知识体系,了解了课程先后衔接关系,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来源及发展前景也有了专业认识,了解了一定的专业内涵。专业导论课为新生未来四年的学习提供了规划意见,提出了建立学习目标以及继续深造的建议,也解答了学生对未来就业职位的困惑。

参考文献

[1]施昕昕,黄家才.跨专业选修课“机器人学导论”课程建设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8(12):68-70.

[2]王平.测控技术及仪器专业导论教学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35):119-120.

[3]鄢泰宁.为新生开设专业概论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J].中国地质教育,2008(2)76-77.

[4]刘光明,于斐,周雅,等.大学低年级课程中开设专业导论课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7(1):37-39.

上一篇:企业集中资金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