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服务论文范文

2023-03-12

会计服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各行业改革的逐渐深入,现阶段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研究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要想实现高效的会计标准化建设对于会计长远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就需要重视应用先进的科学方式和先进技术,成功实现会计标准化。本文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促进现代会计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会计标准化建设;分析研究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10.33

1 前言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开展行业研究具有显著的优势。例如,在会计行业研究发展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对会计内部行业和业务流程的重组,进而将财务中心的业务集中在一定的平台上。这种重组方式和分工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可以提升会计行业整体运行效率和工作质量,而且同时可以深化当前阶段会计行业财务管理水平和运行程度。因此,对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进行研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阶段我国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

我国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2.1 促进实现对于会计工作的简化操作

当前阶段我国会计行业开展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具有显著的积极优势。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会计行业相关工作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因此,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研究模式可以实现对于会计行业大多数工作的简化操作,进而使得会计相关标准化工作更加简化,更加符合相应标准规范。

此外,应用这一模式还可以在会计行业业务增加的同时不过多地增加会计行业专业工作人员的数量,从而降低会计组织在生存和运行过程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进一步降低整体运行压力。最后,这一服务中心模式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更多依赖于标准化工作流程、工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可以满足在会计行业运行发展过程中规模扩张的现状,从而避免企业在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过多投入。

2.2 有效推动组织经济效益的改善

在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有效推动组织经济效益的改善,进一步提升相关行业会计财务管理水平。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当前阶段许多会计组织和集团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普遍呈现地域分布十分广泛的基本特征。因此,要想针对这一类会计组织进行会计标准化建设,就需要对多数集团分公司组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对比。这一环节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同时工作量较大,采用传统服务中心模式会因为采集数据点过多,数据汇总时间冗长而产生多样化的普遍问题。即使企业组织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但仍然难以在采用传统服务中心模式的情况下得到令人满意的会计服务化建设成果。

这是由于应用传统服务中心模式使得相关管理人员和领导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取精确、科学的财务会计标准化数据信息,从而导致会计决策上的严重失误。然而,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应用,充分整合了与会计集团和组织有关的所有财务数据和财务信息。同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地完成跨地区财务信息会计信息整合,从而使数据更快更集中地达到共享目标,为决策者做出会计决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支持。

2.3 促进发挥业务流程重组的积极作用

在会计企业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可以将企业组织内部财务部门作为整体会计标准化工作的主体,同时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重组,使不同业务流程渗透到企业组织发展的各个环节。无论是领导层还是企业组织,基层员工都可以在工作中充分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从而使得财务共享服务发挥更大效果,推动会计集团企业业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3 现阶段我国会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目的分析

我国会计标准化建设的实施目的分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3.1 落实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财务工作

在经济社会运行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开展会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实现业务流程标准化,进而改善整体运行效率。在运行发展过程中实现会计标准化,首先需要促进业务流程更加科学合理,有效落实运行发展过程中各项财务工作和管理工作。专业工作人员需要整合出有关财务管理运行过程的相关流程和改善方向,从而改进各项运行规范,达到提升工作效果的目的。第二,业务流程会计标准化还需要做到流程表单化,也就是针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所有基本流程,创建出专业合理的管理表格,从而实现对于企业组织日常数据,尤其是会计数据的整合分析,得到更加有效的财务大数据,作为预测企业组织运行发展和未来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和依据。

3.2 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目标

会计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实现制度建设的科学化目标,进而在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标准,提升财务工作运行发展水平。在反馈机制的作用下实现企业组织运行发展流程优化目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会计制度科学化水平和整体可操作性。工作主動化也是会计标准化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企业组织可以通过创建良好平台的方式,增加对于内部财务管理专业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升专业工作人员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在改善企业组织软硬件设施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企业组织人文关怀水平。

总而言之,企业组织开展会计标准化建设,并不是改善组织制度的死板工作,而是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的建设,增强企业组织会计信息整体质量和会计信息效果,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活动的精准核算和预测。这不仅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生产经营整体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后续长期发展引领正确方向,而且还可以达到提升竞争力和员工归属感的多层目的,使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会计管理质量不断提升。

4 现阶段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实施矛盾分析

我国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实施矛盾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4.1 存在诸多约束的制约

在最初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的产生和应用是企业组织在运行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发展需求而创建出来的运营机制。这一模式的有效应用和作用发挥,可以向企业组织内部工作人员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可以获取相应的专业工作报酬。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阶段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已经和不同类型企业组织之间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不同因素也加大了两大主体之间的距离感,从而使得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出现诸多约束。

例如,在一些会计公司服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使用者和提供者各自观点差异导致矛盾激发的现象,从而引发更加严重的权责斗争。此类斗争会使得企业组织内部的合作关系受到最大程度的影响,甚至制约会计公司整体运行发展过程中的效率。当前阶段,许多共享服务中心存在水平不足、业务规范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导致业务处理工作出现标准不严格,甚至制约了整体操作空间。在面对一些企业组织提出的特殊业务时,传统共享服务中心由于灵活性不足,会导致企业组织应用方式缺乏,甚至失去发展良机。

4.2 注重实现服务中心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

在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财务共享服務中心模式需要注重实现服务中心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而将相应的合作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找出应用服务中心和管理控制企业组织运行的平衡点。由于财务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征,因而,简单的单据也蕴含着十分丰富且多样化的信息。因此在和服务中心进行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将单据作为重点突破口,从而进一步提升双方合作的有效性水平。在合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到基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倦怠感,这是影响双方合作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完善会计行业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方式,通过创建优秀的合作平台,提升工作人员的归属感和主动性、积极性,进而在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拓展双方合作格局,进一步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对于会计行业运行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5 现阶段我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程序分析

我国财务共享中心模式下会计标准化建设程序分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分析和探索。

5.1 对输入阶段的管理

在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需要注重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输入阶段的多元化管理。首先,企业组织需要以当前阶段及资源为基础,基于专业管理理论和原则达到信息输入和输出的结果。在会计标准化建设输入阶段,专业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组织内部现有的各类资源。例如,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内部的标准化管理原则和组织机构,在相关标准原则和组织机构成立之后,做好权责划分,进一步推动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同时,还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的方式,引入专业化会计人才,打造更加积极主动具有归属感的会计人才队伍,实现会计标准化建设。

会计企业组织还可以围绕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目标,开展更加长远的合理规划。在实际情况的指引下,做好企业组织未来发展的规划工作,有利于使得会计企业和组织总体战略与短期、中期战略达到平衡,进而使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平稳性增加。为了使得财务共享模式可以发挥更大作用,需要在企业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发挥资料的积极有效作用。通过对多样化资料的整合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发挥完善信息资料的积极作用,提升会计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整体效果。

5.2 对输出阶段的管理

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整体运行的输出结果是指相关会计标准信息的整体效果。因此,企业组织运行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信息内容进行更加科学的整合和整理,从而建立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会计标准档案,提升整体信息宣传和保存水平。为了提升整体分析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企业组织还可以通过员工考核工作评价等方式,对企业组织运行发展过程中的人力绩效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整与奖惩,从而提升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水平。

6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当前阶段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财务共享中心模式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积极特征,可以促进企业运行发展水平的提升,发挥业务流程重组的积极作用。此外,这一模式的应用也具有显著的矛盾性、复杂性特征。因此,需要注重实现共享中心和企业组织之间的协调,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企业组织会计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应用财务共享中心模式可以实现企业标准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实现会计标准化建设的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王家颖.浅析集团财务管控中的财务核算标准化问题[J].经贸实践,2018(17):106.

崔克森.关于企业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的一些思考[J].财经界,2018(21):104.

林小平.论如何完善会计标准化制度管理园林绿化公司[J].科技经济刊,2018(01):209+211.

王达蕴,肖妮,肖序.资源价值流会计标准化研究[J].会计研究,2017(09):12-19+96.

许云.现代企业会计标准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6(16):222.

张能鲲,高岩.试论新时期医药企业业财融合[J].财务与会计,2019(09):59-61.

孙文婷.加快我国医药企业集团财务共享服务建设的思考[J].商,2015(48):114.

王秀萍.财务共享服务存在的缺陷及其化解[J].财会月刊,2012(20):70-71.

朱建明.基于区块链的财务共享模式及其效益分析[J].经济问题,2019(10):113-120.

何正源,段田田,张颖,等.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J].应用科学学报,2020,38(01):22-33.

山西汾西宜兴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科  马晓敏

会计服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其意义不可小觑,所以会计技术的更新与发展也是企业颇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当前我国会计技术发展现状入手,谈谈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几点因素,从而让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会计技术  会计信息质量  影响  发展

一、会计技术运用现状

会计技术指的是会计信息系统为生成会计信息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如今,会计技术运用十分频繁。会计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两次不同的技术阶段,其一是手写簿记系统,其二指的是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而我们正处于由手写簿记系统向电子数据处理系统过渡的重要时期,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会计工作运用电子技术十分广泛,这对于会计人员提出了又一次挑战,所以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科学运用会计技术,以满足企业的需求,是每一位会计人员所要思考和学习的问题,以保证在会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二、会计技术的发展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

会计技术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会计信息的质量受会计技术的影响重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类需求者的需要,这与会计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会计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

会计信息需要在会计技术的采集和处理后向不同的信息使用者进行反馈,例如:在企业需要做出决策时就必须在实际情况下进行,企业在提供相应的会计信息时应当要求与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有相关的联系,这样有助于企业对实际情况的评估以及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预测。在此,体现出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会计技术对于会计信息的促进作用除了相关性以外,还同样推动了会计信息可靠性、可比性以及可理解性的发展。企业在会计技术处理下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可靠地,这样的信息才能够成为决策的有效数据来源,且随着计算机能够存储的数据量越来越多,数据的真实可靠性也比传统的手写簿记要高得多。

而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一般指的是同一企业不同信息的可比以及不同企业相关信息的可比,这就需要会计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会计技术,以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在信息使用过程中方便比较。最后,在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方面,要求企业在提供会计信息、编织财务报告时,保证会计信息内容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因为传统的手工簿记,难免会有记录不清晰,表述不明确的问题,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内容能够符合统一要求,还得让使用者在阅读理解上减少麻烦。

(二)会计技术对会计信息系统的限制作用

会计技术是新兴科学技术的产物,科技的发展是把双刃剑。在发展的同时,也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因为会计信息由计算机存储,计算机本身有弊端,这就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没有很好地保存和管理信息,那么重要的会计信息往往存在被泄露、破坏、病毒侵袭、流失的危险,此外,会计技术在操作过程中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息息相关。所以,会计信息的质量与会计技术质量联系极为密切,且对企业的发展影响重大,通过会计技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刻不容缓。

三、通过会计技术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所采取的对策

为满足企业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会计技术需要不断地发展逐步走向成熟。

(一)加强对信息时代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信息时代下,企业信息安全性能够保证是大前提,如果一个企业的重要会计信息被其竞争对手掌握,那么这对于企业来说将会成为毁灭性的打击。企业只有先保证信息的安全性,解除一系列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信息的有效管理。可供选择的计算机系统安全维护方式有许多,例如:建立科学统一、有效地管理制度,对计算机进行预防病毒、保护措施,对外引进当下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另外,定期与不定期地检查计算机设备,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与解决,及时做好备份,以防止突发事件造成难以预料的损失。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

信息时代下,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复杂的处理过程,不仅需要会计人员具备会计专业知识,还要能够熟练地操作计算机。因此,会计人员的技能培训必不可少。

企业可以通过开设专家讲座,继续教育、考核等方式对会计人员财务、计算机技术知识方面进行培训,再培训结束以后组织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员工实行奖励,而考核不合格的就会有一定的惩罚,考核不是为了惩罚员工,考核的最终目的在于让会计人员能够与时俱进,并与企业共同进步发展,从而提升会计人员的整体水平,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学习氛围与工作氛围更加浓厚。

(三)会计数据处理程序实行统一规范化

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企业使用会计信息做决策时,也越来越要求会计信息数据处理的规范性。由于不同的高层领导所习惯的方式不同,在处理会计实务中,会计人员所采用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但这却给往后的会计信息利用和比较等工作带来了难度。所以未来的会计信息处理也会逐渐走向规范、走向统一,这也是企业与会计人员需要共同努力的大方向之一。

四、结论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在逐渐得到完善与更新的同时,也更加方便人们的使用,会计技术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关系也是不变的,企业只有不断地提高其会计技术的更新速度,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获得更加准确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王明杰.会计技术的发展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4(09).

[2]刘洪,操张林.浅析会计技术的发展历程[J].中国集体经济. 2008(18).

[3]任金丹,苟建华.信息技术条件下会计技术结构对会计模式影响分析[J].现代商业. 2012(33).

作者简介:孙敬(1976-),女,汉族,职业学校教师,研究方向:会计、经济管理类。

会计服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教学方法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会计课程一般都是其课程体系中的必修课程之一,会计教学工作量急剧上升。因此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教育问题的研究日显重要。本文拟对《会计学》课程体系的设置、《会计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一、非会计专业教学的目的

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培养规格的规定,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要从事的是具体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管理工作,培养目标主要是会记账、算账、报账以及用账的会计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各组织的会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一般从事非会计专业的其他管理工作,就业方向是各组织的其他职能管理部门。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认识:一是将非会计专业学生视同会计专业学生,照搬会计专业本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二是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将来不会从事会计工作,因此只需学会分析会计报表就行。这两种观点从根本上影响了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

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作为专业化教育主要是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强调会计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是一种非专业的会计教育,更多的是强调实践性、应用性。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而是培养懂会计、会用会计的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其重心是管理,应当从管理的角度来认识会计、学习会计。非会计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会计知识的学习,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及实务,即什么是会计、什么是会计信息以及如何使用这些信息,还要学会如何进行财务分析,如何为组织决策获取必要的会计信息,并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和决策,使他们成为经济管理工作的“通用型”专业人才。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

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第一,符合教学目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基本会计知识,能够利用会计信息进行预测、决策,并为其今后所从事的职业打下基础。第二,教学重点突出。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目的决定了其会计课程体系不能雷同于会计专业,而是要突出重点课程和重点内容。第三,结合专业特色。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符合各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 基于以上原则,会计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所有经济、管理类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即通修会计课程;第二个层次是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的课程,即选修会计课程。

(一)通修会计课程

通修会计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设置一门会计学,课时为54学时,包括基础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学两部分内容。但是,按照目前会计学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安排,教学效果比较差,特别是很难开展案例教学。由于学生对企业具体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得较少,在课程的主要内容讲授完毕之前很难开展具体的案例讨论。所以,需要对会计学的具体内容进行重新构造。

(二)选修会计课程

传统的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往往没有结合各专业的不同特色,没有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要设置会计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考虑非会计专业的教育思想是使学生“懂会计”,因此,在会计课程的设置上应该灵活。可以根据经济、管理类各相关专业安排多门方向性会计选修课程,课时均为36学时(2学时,周×18周),讲授方式主要是专题讨论和案例分析。比如,高级财务会计主要讲合并财务报表、外币业务、租赁、债务重组、金融工具等的会计处理;行政事业会计主要讲行政事业单位特殊的会计处理;贸易企业会计主要讲授内贸与外贸企业特殊的会计处理;金融企业会计主要讲金融企业特殊的会计处理;工商企业会计主要讲授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的主要业务及其会计处理。

非会计专业学生在修完通修会计课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专业选择一个会计方向课程,作为与自己专业密切相关的会计学习方向。会计方向课程应该体现非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原则,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及相关会计学科实践中出现的最新情况,同时学生也可结合自身将来就业方向考虑选修会计课程。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结构

非会计专业具有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会计知识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学生学习会计知识是为了将来使用会计知识,用来参与经济管理。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因此,在非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与会计专业有所区别。笔者对现行会计学课程内容结构进行简要设计如下。

(一)目前课程内容

1、“二合一”形式:这是传统的形式,即“基础会计”+“财务会计”

2、“三合一”形式:“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3、“四合一”形式:“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

这几种形式看起来有所区别,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篇幅和学时的影响,在教学中,往往是“蜻蜒点水”,只侧重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其他内容只是简单介绍,或删去不讲。对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过于强调会计核算,而应该在兼顾会计基础理论的同时,侧重会计与经济活动的联系和影响。

(二)课程内容设计

1、《会计学》的第一部分——会计基础

主要讲述会计学概论,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基本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报表、会计循环等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会计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在介绍各种会计规范包括会计法、会计准则、职业道德时重点说明披露虚假会计信息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尤其是企业领导人应承担主要责任,借此进行会计诚信教育。对在校经济、管理类学生进行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是高等会计教育的重要内容。

2、《会计学》的第二部分——中级财务会计

会计专业使用的中级财务会计教材是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要素来介绍会计确认和计量方法,最后介绍会计报表。这种编写方式比较系统,专业性很强,但对非会计专业来说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在非会计专业教学中可以按业务循环来讲,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循环核算及管理、融资循环核算与管理、采购循环核算与管理、生产循环核算与管理、销售循环核算与管理、投资循环核算与管理、利润形成与分配。

在每一部分循环的内容中,应包括:业务流程介绍;管理的要求(包括核算的要求和内部控制的要求);按会计核算与内部控制

的要求设置账户;按会计原则理解业务流程的实质,掌握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在具体业务中的运用。这样设置使非会计专业学生从会计角度来理解业务流程,更容易学习会计课程内容。同时把管理目标、内部控制、会计核算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掌握会计准则的使用方法。

3、《会计学》第三部分——会计报表及其分析

除讲解会计报表基本内容之外,重点介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如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分析,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处理事务的能力。

四、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方法

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多媒体辅助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不是简单地把教师的教案通过投影仪投射到屏幕上,而是要利用多媒体能够处理图、文、声、像的优点,营造“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视听并用”的多媒体交互式教学环境。通过各种感官刺激,加深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印象。

“多媒体辅助学”。建立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平台和课程设计应以学习者为中心,使操作便捷、易懂,并能提供下载、打印等功能;建立多个信息传递通道,及时发布信息,并对学生的信息给予及时反馈;设置专门人员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如辅导老师、咨询人员、学生顾问,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搜索功能,制作和编制帮助软件和文档。

“多媒体辅助考”。建立完善的会计网络考试系统。这一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计算机供学生同时进行考试,或者是建立大量的试题库,使得计算机可以随时随机选择设计出一套可供考试的试卷;二是要及时地更新试题库中的试题;三是设计科学的考试软件。由于非会计专业每学期同时开设会计课程的班级和人数众多,每一次的会计学阅卷工作都极其繁重,采用多媒体考试方式将大大减轻会计教学的工作量。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改进

会计案例教学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会计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案例教学的层次性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案例教学设计的层次性,通常是按内容进行层次设计,即将案例根据设计内容的综合性分为课程独立案例、课程综合案例、各门课程综合案例。

课程独立案例主要是针对某一章内容或某一个问题的案例,案例往往比较小。这类案例通常有标准答案,如企业会计核算案例。

课程综合案例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案例,案例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案例较大。但一般只涉及本课程的内容。这类案例通常没有标准答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各门课程的综合案例往往涉及多门课程,这种案例内容复杂,涉及的知识面广,往往是一门课的老师所不能解决的。这类案例通常是跨学科的,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才能作出恰当的判断和选择。

2、案例设计的全面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案例来实现的,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案例教学本身的局限性,在案例设计时应当注意案例的全面性。全面性主要是指在综合案例设计时一定尽量注意涵盖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但来自实践中的案例不可能包括一门课的所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收集一些比较特殊的、在其他案例里无法包含的内容,将它设计成一个小案例进行专项讨论。此外,案例讨论要考虑环境因素。管理实践中的案例最终结果往往是进行决策,而实际决策是很难通过案例模拟的,因为案例分析者无法切身体验到决策者作出决策时的心理状况以及环境因素等,所以案例设计时应当考虑到环境情况、决策者的风险倾向等。

3、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的关系

协调的方法是通过“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讲授”,即首先由老师讲述当次课的相关知识和重点内容,其次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最后在案例讨论后由老师总结案例,并结合案例系统讲授有关知识。这样既可以避免传统讲授的被动性,也可以避免案例讨论的局限性,既可以发挥传统讲授的系统性优点,又可以发挥案例教学的主动性优点。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高层次管理人员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管理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已成为会计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就有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限于篇幅和能力,很多问题尚未涉及,比如会计实验室、教学效果评估等。笔者旨在抛砖引玉,借此引起教育界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以提高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会计服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经济区开放合作的不断深化,本地会计市场也将逐步与国际市场相融合,走向全面开放。研究北部湾会计市场对外开放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对全面推动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北部湾经济区;会计市场;对外开放

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自此,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成为了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4年来,北部湾经济区正强势崛起,不断加快大产业、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城建、大旅游、大招商、大文化的发展,开创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全新格局。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对外经济合作与市场开放的纵深发展,作为专业服务市场之一的会计市场也必将逐步与国际市场相融合,走向全面开放。如何正确认识北部湾会计市场的对外开放,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已成为当前的一个新问题。

一、北部湾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成熟的市场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北部湾将建成区域性国际市场,其会计市场应是全方位、多形式的双向开放市场,它的对外开放可以促使会计资源实现合作区域范围内的合理配置,从而完善整个市场体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一)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合作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已逐步形成一个开放的经贸体系,随着区域内各国经济合作的加深,经济业务在规模和数量上必然会增加。而会计信息方面的规范是建立区域间正常经济秩序的基础,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间的决策和预测。如果开放北部湾会计市场,就能吸引许多国外的会计机构进驻经济区。这些外来的会计机构具有较严密的质量控制、较高的执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等优势,特别是在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方面可以满足外资企业的要求,能够加快外商对北部湾投资环境的了解,从而强化经济区的外资引进工作。另外,许多本地的企业也会成为这些国外会计公司的客户,在其高质量控制标准的严格要求下,本地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增强外商投资的信心,推动经济区的对外经济合作。

(二)有助于提高会计市场竞争力,加快其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外向型企业数量正在不断扩大,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门户,其会计市场必将对外提供多元化、全球化的优质会计服务。但是目前在北部湾地区的会计服务机构与国内外同样的机构存在着巨大的实力差距,必须通过开放北部湾会计市场,才能在东盟市场占有一定份额,满足我国企业对全球化服务的需求。首先,市场容量将得以大增,业务范围扩大。目前,北部湾的会计市场存在着业务结构的单一性和局限性,绝大多数的会计服务机构只能提供审计这一单一品种的服务,难以提供全方位管理咨询和其他业务。通过会计市场的开放,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将随着资本流动产生跨境服务的机会,整个会计市场所涉及的地域和经济领域将更为广阔,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也将由审计、评估等传统服务业务向企业理财、税务代理和筹划、保险、企业管理咨询、经济建设项目评审、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设计等方面扩展。其次,专业技术和水平将得到提高。由于北部湾所处地区经济较为落后,专业技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急缺适应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精通国际业务、善于管理、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国际化会计人才。如果开放会计市场,就能为本地会计人员提供一个对外竞争和交流的平台,会计人员将有更多学习、了解国际同行执业经验的机会,通过大量吸收外国先进的理论和技术,将自己的执业水平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从而提高执业会计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管理机制将得到健全和完善。目前整个北部湾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公司等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的现象。而国外的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在机构管理、客户的开发、执业人员的培训与控制等方面都有很成熟的经验。所以,通过对外开放使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介入北部湾会计市场,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成功的经验,有利于行业管理部门和执业界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 进而提高推动本地会计服务行业管理的规范化。

二、北部湾会计市场对外开放产生的影响

会计市场对外开放,首先要对本地会计市场本身的培育与发展有利,如果在本地会计市场中会计资源的流动状况,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实力上都尚不具备与国际会计市场上会计资源相抗衡的水平,一旦开放,就会产生许多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因此,就目前而言,随着北部湾会计市场的全面开放,本地市场仍需面临多方面的挑战。

(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北部湾会计市场的逐步开放,许多拥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先进的执业技术、雄厚的人力资源以及强大的国际背景的国外会计公司将不断涌入本地市场,并享有与本地会计服务机构同等的竞争机会与权力。而目前,由于地处西部,总体经济实力还不强,尚未发展成熟的北部湾本地会计服务行业无论是在规模、执业质量、人员素质还是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都难以与国际会计机构相抗衡。因此,外国会计公司将凭借其各方优势抢占本地会计市场的份额,使本地会计服务机构的生存受到威胁。

(二)现有市场业务结构及范围不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如前所述,北部湾整个会计市场所从事的业务品种过于单一,主要是审计方面的业务居多。但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标准,会计服务机构应向社会提供审计鉴证、会计及咨询、会计教育和培训等各方面的服务,而不仅限于审计这一项。随着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与完善,逐步开放的会计市场所引入的客户必将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客户需要市场向其提供多样化、全方位服务。就目前而言,北部湾本地的会计服务公司无论是在规模、业务品种及范围还是服务手段等方面都无法满足客户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因此,如何拓展会计市场的服务范围,增加新的服务品种,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本地会计市场的执业质量和监管能力要求更高

目前,北部湾会计市场执业环境的现状并不乐观。主要是市场信用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的决策受地方政府影响较深,从而致使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受到质疑。另外,会计服务机构过分依赖地方政府授权垄断、分割市场,使市场竞争和监督严重失效,进而影响执业质量,导致整个会计市场面临着深刻的信任危机。然而,随着经济合作区的加速发展,不断涌入的外资企业以及许多本地的跨国公司对会计市场的执业环境,即会计服务机构的信誉度和独立性要求极高,在具有较高信誉度的国外同行进入本地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影响之下,本地会计服务机构必将面临客户流失、利润减少以及资金周转失灵等风险。与此同时,随着会计市场的逐步开放,本地会计服务机构的服务范围将由单纯的国内业务向跨国的会计中介业务拓展,许多不易确认和计量的无形资产,如知识资产、信息、人力资源等在被审计资产中的比重加大,再加上对审计准则与国际惯例间差异的不熟悉,审计技术、方法、手段的相对落后,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不健全,本地会计市场将面临的服务风险也将大大增加。因此,如何净化本地会计执业环境、提高市场执业质量和监管能力将是我们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三、适应北部湾会计市场对外开放的有效措施

(一)扩大会计服务机构规模,提升竞争力

目前,北部湾地区的会计服务机构普遍存在规模小,业务收入较低的现象。不能形成规模效益,是影响整个会计市场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走规模经营之路,是本地会计服务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选择。通常扩大行业规模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自我发展壮大。即事务所以原有机构为基础,通过充实人员、增设机构、树立自己的品牌等途径,实现自身的滚动发展;二是本地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可以通过有实力的大所吸收小所,或是实力相当的大所之间的联合来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迅速扩大规模的目的;三是与国际会计公司合作。通过合作可以享有国际所的声誉,学习其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理念,以及审计技术,加速执业水平国际化的进程。笔者认为,自我发展壮大需要长年的积累与实践,步履较为缓慢。而与国际会计公司合作也需要长期的磨合与考验。就目前北部湾会计市场的发展现状来看,只有选择事务所之间的合并这种方式才能达到规模化的最好效果。通过这一种方式,合并各方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以较低的成本,更快捷有效地实现经济合作区资源的优化配置,尽快建立起一批能够形成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大型会计公司,以便增强本地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

(二)拓展市场业务范围及空间

多元化经营是会计市场开放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必须打破目前北部湾会计市场业务单一,服务品种少的局面,在保留传统的会计、审计服务,并稳住相关客户的基础上,积极开发非传统的咨询服务,如税务、资产评估、法律、业绩管理等,并适度提高它们的业务比重,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客户需求。另外,东盟国家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会计服务合作的门坎较低障碍比较少。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中,泰国、柬埔寨、新加坡均作出了会计服务市场准入无限制的承诺,为会计师事务所进入东盟开展会计服务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鼓励那些有实力的,有一定规模的会计服务机构勇敢地走出国门,在东盟各国设立分所或办事处,通过“出口”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抢占市场份额,提高本地会计服务业的国际认可度。以此同时,随着21世纪电子信息及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服务业务的无纸化、网络化服务在国际市场上已普遍应用。而由于相关网络化建设起步晚,北部湾会计市场中仅有极少数的会计服务机构设立了自己的网站。传统落后的服务手段必将使我们失去速度和时间上的竞争力。因此,我们应尽快提高对投资互联网、开发计算机应用和网络技术的重视,尽早实现审计网络化,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以提高本地会计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三)净化会计执业环境、提高监管能力

未来的北部湾会计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从容面对所有的风险与挑战,必须要从长计议。其中,良好的会计执业环境和高质量的执业服务是关键。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减少不当的政府干预,加强廉政建设,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真正切断政府与会计服务机构的利益关系,这将有利区域市场经济的完善,改善会计市场无序竞争的现状,让市场机制引导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向独立、客观、公正的方向发展,为北部湾会计市场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执业环境。其次,我们还应要求各会计服务机构在开展各项业务时,将质量放在首位。要摆正收入与质量的关系,坚持以质量决定收入,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控制机构,从业务承接、业务督导、质量监控等各环节实施全方位的质量控制。同时,对外部监管的要求也不能放松。除了加强相关政府监督部门的监管力度外,还应扩展监管方的范围,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促成社会舆论的迅速形成,由新闻媒体与社会公众做好监督报道。通过严格的行业自律和有效的外部监管之间的相互配合,提高各会计服务机构的执业质量,以适应逐步开放的会计市场的需求。最后,对会计服务人员业务素质、综合知识和工作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各会计服务机构应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专业人员的同时,重视对现有员工的培养和后续教育。鼓励和帮助他们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深入学习和了解国际惯例,熟悉东盟各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巩固和提高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增强北部湾会计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为会计市场的全面开放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黄金旺.浅论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J].浙江财税与会计,2010,6.

[2]季松.加入WTO:中国会计市场的冲击与走势[J].冶金财会,2001,11.

[3]武春梅,庄晓惠.加入WTO后我国会计市场风险管理问题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3.

[4]叶 斌. WTO与我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J].国际经贸探索,2001,5.

[5]张俊瑞,王玲,贾宗武.规模化: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现实选择[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8.

[作者简介]阳春晖(1978—),女,广西桂林人,广西财经学院教师,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国际会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厅课题“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北部湾会计市场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010LX385)。

会计服务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人工智能时代,财务机器人的出现使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发生转变。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研究得出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旨在为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转型提供方向指引。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会计教育 人工智能 财务机器人 培养模式

一、引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决胜阶段,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企业转型升级需要高效的会计信息服务,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愈发重要。2019年3月的“两会”对外传递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利好消息,鼓励职业院校扩招,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曾经从事基础工作的会计人将逐渐失去工作机会,取而代之的将是财务机器人。按照教育部的统计结果,会计专业每年均位列选择人数最多专业榜单的前10名,为了使毕业生所具备的职业技能与企业需求更好对接,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模式开展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会计职业教育改革都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学者的广泛关注。汪榜江[1]基于社会新经济变革探讨高职会计技能的演进与发展,重构与实践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体化路径。常茹[2]认为掌握专业知识、培养职业判断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都是职业教育的重点。李芸达等[3]认为从知识、技能、教学手段、实践方式等方面转变现代职业教育。费超[4]提出当代会计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综观上述研究,大多学者针对当前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会计人才不适应企业需求的情况做出分析,给出较为宽泛对策,然而鲜有学者给出具体、指导实践的对策,针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的研究更为少见。因此,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员面临挑战与企业当前的需求开展分析,参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制定会计人才职业教育模式,为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实施提供实践指引。

二、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面临的挑战

(一)财务核算工作将被机器人替代

财务机器人擅长完成大量重复性高、流程性强的事务性工作,而现在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包括本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均把重点和绝大多数时间放在财务核算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上,而这些流程性强、能标准化的工作是最容易被财务机器人替代的。

(二)要求财务人员熟练运用机器人完成工作

财务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应用于财务领域的一大标志,虽能替代财务核算等职能,但是有关管理分析、决策制定、战略部署等职能却主要依靠财务人员的职业判断结合财务机器人提供的数据开展工作,因此对财务人员的高端分析能力要求甚高。

(三)财务与管理的界限愈发模糊

财务人员原本低端、繁杂的工作可以交付给财务机器人完成,而更加应该关注机器人无法精准判断和准确完成的工作,例如关于业务的预测、决策、分析、内部控制等与管理更相关的工作,因而财务工作向管理工作延伸。

三、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需求

(一)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转变

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从基础的会计核算向财务分析、管理决策、业务预测等管理型会计转变[5]。由于机器人无法完成复杂的多层面综合分析,因而需要会计人才不僅能判断会计核算的正确,还能为复杂的决策提供支持意见。

(二)多学科知识融合

在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财务知识,更应对管理领域、战略规划领域、IT领域、企业业务领域、投融资领域等方面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立体知识网络和健全知识体系,能够熟练使用机器人完成工作,并能够对其工作结果进行审查,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将业务、财务、管理有效结合,实现企业全局立体化无缝管理。

(三)持续学习的能力

人工智能时代,信息的数量和复杂度飞速上升,具备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新知并有效运用是财务人员在未来应该着重发展的技能,并且这些新知不仅限于财务知识,更应将IT知识、管理与业务知识的重视程度提升。

四、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培养模式

(一)形成“AI+”的培养方向体系

根据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方向设置以及当前人工智能时代对会计人才需求,建立AI+会计、AI+审计、AI+税务的人才培养方向。AI+会计人才培养方向旨在培养能够熟练操作财务机器人进行账务处理、核算、汇总、分析,同时懂业务、会管理,能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AI+审计人才培养方向旨在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财务机器人进行开展审计工作,并能及时发现财务机器人处理结果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AI+税务人才培养方向旨在培养能够使用财务机器人辅助开展纳税核算、税收筹划等方面的工作。

(二)教师配置与培养计划

1.教师配置。在教师配置方面,不同于以往以校内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的教师由校内教师、企业专家、企业导师三个主体,比重均衡。校内教师偏重理论讲解,理论联系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聘请企业中资深财务专家到学校现身说法,把实务中最新的业务、最先进的方法、最贴近实际的视角带到课堂中,让学生不用走出校园就可以培养出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财务技能;企业导师在实习实践环节以现代学徒制的形式手把手教给学生在企业实务中如何结合财务机器人开展工作,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2.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对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需求,制定出必修选修专业课、实训实践课堂、企业实践技能培养三个维度的培养计划,分别对应校内教师、企业专家、企业导师的教师主体。

在必须选修专业课维度,压缩报账型会计类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方面的课程学时,在课程中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会计思维和基本技能,以及熟练运用财务机器人完成核算工作的能力;提升管理型会计课程占比,如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纳税筹划、内控建设与评价等方面的课程,使会计人才知识体系从报账型向管理型转变,提升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职能。

在实训实践课堂维度,教师通过实训实践课堂的开展,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立体化认识,让学生在财务机器人实训模拟平台上了解机器人的工作,熟练使用机器人完成财务、业务工作。

在企业实践技能培养维度,学校与龙头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等实践平台合作,开展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新模式。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实际操作实际业务,在企业导师的引导下把所学转化为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

(三)教学模式

1.校内课程教学。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需要懂会计、会管理、有建设性思维的会计人才,因而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应再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应多运用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學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发现问题、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向学生布置案例作为学习任务,学生拿到学习任务后,通过查阅资料、询问实际中的操作方法并加以汇总和思考,在线交流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课中教学阶段,教师对课程重难点开展讲解,导入课前布置的案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汇报课前准备内容,其他同学发言提问,展示的小组辩论答疑,教师对每组展示情况点评并总结,各小组修正问题解决方案,通过“尝试——修正——总结”的形式强化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使用本节课知识点。小组比拼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敏捷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之后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企业的财务工作。

在课后反馈阶段,学生总结知识、熟练技能,教师对学生案例作品评审并评定学生课堂表现,学生也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双方互评,改善教学效果。

2.校外实践教学。在人工智能时代,企业更加需要毕业就能够独立上手财务工作的会计人才,因而在人才培养中应该加大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外实务操作的实践教学比例。校外实践教学是体现人工智能时代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学生通过在龙头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司等实践平台,向企业导师学习如何了解企业经营与发展现状、熟练运用财务机器人完成工作并开展深度业务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参与企业预测、决策等高级管理活动。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形式,最大程度提升学生在企业实际操作中的接受和融入程度,自然的将校内课程中所学对接到实践问题。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五、结束语

参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从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员面临的挑战开始分析,将市场环境与企业发展现状结合分析,得出当前企业对会计人才所具备技能的需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开展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职业教育转型研究,并演绎得出了会计人才职业教育培养体系,为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人才教育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汪榜江.高职会计技能教育的立体化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02):19-23.

[2]常茹.基于会计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会计教育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6(03):83-85.

[3]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02):87-92+94.

[4]费超.谈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03):56-58.

[5]唐莹.浅议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J].财务与会计,2018(23):69.

基金项目: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RS-2019-3005),保定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194004)。

( 李宁、洪秋叶、吴向民、翟翠娟单位: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崔铂晗单位:保定市电化教育馆(保定市教学仪器站))

上一篇:环境会计论文下一篇:会计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