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

2024-04-10

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第1篇

老年健康服务报告市场调研;老年健康服务报告市场行情;老年健康服务报告行业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报告行业信息;老年健康服务报告市场需求;老年健康服务报告企业发展;老年健康服务报告企业市场占有率及品牌份额;老年健康服务报告市场发展前景

资料数据来源:

• 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各大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数据与资料;

• 业内企业的经营财务数据;

• 对行业内相关的专家、厂家、渠道商、营销人员及客户进行访谈,获取的最新行业资料;

• 立木信息咨询对该产品长期监测采集的数据资料;

• 各类中英文期刊数据库、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文献资料;

• 行业资深专家发表的观点;

• 对行业的重要经营数据进行连续分析,反映行业发展周期及趋势;

• 通过专家咨询、研究小组开会讨论、桌面研究等方法对关键数据和观点进行反复论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障事业的巨大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已是大势所趋。快速增长的老年人群体呼唤社会提供越来越多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发展老年健康服务产业,能够有效地将家庭、社会的资源结合起来,使家庭、社会共同承担起关爱老人的责任,尤其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难以得到家庭照料的老人,可以得到社会的帮助而安度晚年。目前,除了供求关系的显著矛盾以外,还存在着社会养老机构服务层次不高、专业水平缺乏的矛盾,为此,需要创新思路,大力发展适宜推广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强化老年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氛围。矛盾孕育着商机,老年健康服务产业前景远大。

第1章: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背景 1.1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概述 1.2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3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4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4.1 人口总量及其增长

1.4.2 城镇化及新农村进程

1.4.3 健康理念的变化

1.4.4 环境及行为因素

第2章: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2.1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概述

2.1.1 老年人与老龄化概念

(1)老年人划分标准

(2)老龄化社会划分标准

(3)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影响

2.1.2 老年健康服务概念界定

2.2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

2.2.1 老年人口增长

2.2.2 老年人口比重

2.2.3 老龄化发展特点

2.2.4 我国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影响

2.3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分析

2.3.1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阶段

2.3.2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影响因素

(1)促进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3.3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规模

2.3.4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竞争现状 第3章:老年医疗服务市场投资潜力

3.1 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分析

3.1.1 老年人总体患病情况

3.1.2 老年人患病病种分布

(1)老年期特有的疾病

(2)老年期增多的疾病

3.1.3 老年人疾病谱变化

3.1.4 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

(1)对医疗资源的需求

(2)对医疗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3)就诊需求

(4)精神关怀需求

3.2 老年人医疗费用支付能力

3.2.1 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1)卫生总费用

(2)卫生总费用构成

(3)人均卫生费用

(4)居民医疗保健支出

3.2.2 居民医保参保情况

(1)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民政部门医疗救助

3.2.3 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

3.2.4 老年人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3.3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供给分析

3.3.1 老年医疗服务供给主体

3.3.2 老年医疗服务项目内容

3.3.3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规模

3.3.4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存在问题

3.4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开发潜力

3.4.1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容量

3.4.2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供需缺口

3.4.3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发展方向

3.4.4 老年医疗服务市场开发风险 第4章:老年护理服务市场投资潜力 4.1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概况

4.1.1 老年护理服务概念界定

4.1.2 老年护理服务模式

(1)家庭护理模式

(2)社区护理模式

(3)养老机构护理模式

4.1.3 老年护理目标

(1)提高自护能力

(2)延缓恶化衰退

(3)提高生活质量

(4)人性临终关怀

4.2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4.2.1 老年护理服务相关政策法规

4.2.2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主体

4.2.3 老年护理服务供给主体

4.2.4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规模

(1)护理型医院服务

(2)养老机构护理服务

(3)居家护理服务

4.2.5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存在问题

4.2.6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4.3 我国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开发潜力

4.3.1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开发效益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4.3.2 老年护理服务需求潜力

(1)对保健服务的需求

(2)对居家护理的需求

(3)日间老人护理服务

(4)对护理机构的需求

(5)临终关怀服务需求

4.3.3 老年护理服务供需缺口

4.3.4 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开发风险

4.4 我国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开发策略

4.4.1 养老服务政策扶持

4.4.2 老年护理保险保障

4.4.3 护理服务市场规范化

4.4.4 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4.4.5 居家护理服务市场开发

4.5 国外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发展借鉴

4.5.1 日本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发展借鉴

4.5.2 美国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发展借鉴

4.5.3 德国老年护理服务市场发展借鉴 第5章:老年健康保险市场投资潜力

5.1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概况

5.1.1 老年健康保险概念界定

5.1.2 老年健康保险险种分布

(1)疾病保险

(2)医疗保险

(3)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4)护理保险

5.1.3 老年健康保险需求特征

5.2 我国老年健康保险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5.2.1 健康保险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5.2.2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规模

5.2.3 老年健康保险供给主体

5.2.4 老年健康保险深度与密度

5.2.5 老年健康保险销售渠道分析

5.2.6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存在问题

5.2.7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发展趋势

5.3 我国老年保健保险市场开发潜力

5.3.1 老年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疾病风险

(3)社会因素

(4)人口因素

(5)观念因素

5.3.2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容量

5.3.3 老年健康保险购买力分析

5.3.4 老年健康保险需求强度分析

5.3.5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开发风险

5.4 我国老年健康保险市场开发策略

5.4.1 老年健康保险产品开发策略

5.4.2 老年健康保险风险控制策略

5.4.3 老年健康保险产品定价策略

5.4.4 老年健康保险市场营销策略 第6章:老年旅游市场投资潜力 6.1 老年旅游市场概况

6.1.1 老年旅游概念界定

6.1.2 老年旅游消费心理

(1)潜在需求强烈

(2)消费观念理性

(3)消费习惯固定

(4)服务要求专业

6.1.3 老年旅游消费特征

6.1.4 老年旅游消费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

(2)文化因素

(3)身心因素

(4)亲友因素

(5)旅游商业环境因素

6.2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6.2.1 老年旅游客源分布

6.2.2 老年旅游市场规模

6.2.3 开展老年旅游旅行社规模

6.2.4 老年旅游市场服务项目

6.2.5 老年旅游市场发展特征

6.2.6 老年旅游市场存在问题

6.2.7 老年旅游市场发展趋势

6.3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潜力

6.3.1 老年旅游市场开发效益

(1)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6.3.2 老年旅游市场容量分析

6.3.3 老年旅游产品购买力分析

6.3.4 老年旅游需求强度分析

6.3.5 老年旅游市场开发风险

6.4 我国老年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6.4.1 老年旅游市场细分

(1)根据消费梯度细分

(2)根据年龄段细分

6.4.2 老年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6.4.3 老年旅游产品定价策略

6.4.4 老年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6.4.5 老年旅游市场盈利模式创新

(1)老年旅游市场传统商业模式

(2)老年旅游市场盈利模式创新 第7章:殡葬服务市场投资潜力

7.1 殡葬服务市场概况

7.1.1 殡葬服务概念界定

7.1.2 殡葬服务属性分析

(1)环保属性

(2)社会公益属性

7.2 我国殡葬服务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7.2.1 殡葬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法规

7.2.2 殡葬服务行业发展阶段

7.2.3 殡葬服务行业投入情况

(1)投入总量

(2)投入结构

7.2.4 殡葬服务市场规模

(1)殡仪馆建设规模

(2)公墓发展规模

(3)殡葬服务人员规模

(4)火化遗体规模

7.2.5 殡葬服务市场存在问题

7.2.6 殡葬服务市场发展趋势

7.3 我国殡葬服务市场开发潜力

7.3.1 殡葬服务市场容量

7.3.2 殡葬服务市场供需缺口

7.3.3 殡葬服务市场推动因素

7.3.4 殡葬服务市场发展方向

7.3.5 殡葬服务市场开发风险

7.4 我国殡葬服务市场开发策略

7.4.1 殡葬服务产品定价策略

7.4.2 殡葬服务市场人才队伍建设

7.4.3 殡葬服务市场营销策略

7.4.4 绿色殡葬服务体系建设

第8章:老年健康服务重点区域市场分析

8.1 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2 上海市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3 山东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4 四川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5 江苏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6 河南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7 浙江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8 河北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9 天津市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10 重庆市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11 辽宁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12 安徽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13 湖南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14 湖北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8.15 福建省老年健康服务市场分析

第9章: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领先个案分析

9.1 老年健康服务机构领先个案分析

9.1.1 北京老年医院经营分析

(1)机构简况分析

(2)机构经营服务情况

9.1.2 成都市老年康疗院经营分析

(1)机构简况分析

(2)机构经营服务情况

9.2 老年健康服务运营管理机构领先个案分析

9.2.1 北京太阳城集团经营分析

(1)机构简况分析

(2)机构经营服务情况

9.2.2 亲和源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机构简况分析

(2)机构经营服务情况

9.3 老年健康保险服务机构领先个案分析

9.3.1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企业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9.3.2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分析

(1)企业简况分析

(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第10章: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

10.1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趋势

10.1.1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10.1.2 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需求趋势

10.1.3 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供给趋势

10.1.4 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竞争趋势

10.2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机遇

10.2.1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供需缺口

10.2.2 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发展机遇

10.2.3 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面临挑战

10.3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投资分析

10.3.1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进入壁垒

10.3.2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投资现状

10.3.3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投资风险

(1)政策风险

(2)技术风险

(3)人才风险

(4)竞争风险

(5)所有制风险

(6)其他风险

10.3.4 老年健康服务行业投资机会

(1)总体投资机会

(2)细分市场投资机会

(3)区域投资机会

(4)关联行业投资机会

第4部分 中国养老产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老年疗养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状况

1、老年群体疗养市场空间巨大

2、老年群体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疗养

3、老年群体需要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老年疗养院

4、社区医疗服务成为需求核心,亟待强化老年卫生服务举措

(二)市场供给状况

1、针对老年群体的“夕阳红”性质的经济型疗养旅游产品

2、建有多家不同类型的疗养院及老年疗养公寓

3、疗养地选择明显受气候条件影响

二、老年公寓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状况

1、老年公寓市场存在巨大需求

2、未来十年内老年公寓总体需求呈现上升态势

3、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及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高收入老年群体对高端老年公寓需求加大

4、低收入老年群体对福利性养老机构需求较高

5、为老年人量身定做的老年社区市场前景看好

(二)市场供给状况

1、老年公寓市场有需求空间,但市场供给仍较为紧缺

2、老年公寓的供给呈现多元化特征,但仍缺乏对客户的准确定位

3、老年公寓开发呈现以下特点

4、老年公寓市场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三、老年服务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状况

1、老年群体数量庞大,发展养老服务业潜力巨大

2、老年人的特殊要求促成老年服务业的发展

3、传统家庭功能的弱化要求社会承担为老年人服务的责任

4、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对老年服务呈现不同层次需求

(二)市场供给状况

1、在城市已逐步形成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网络

2、在农村逐步形成以敬老院为主的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网络

3、已发展形成一定数量、不同性质的养老机构及老年家政服务中介机构

四、老年娱乐文化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状况

1、老年人需要适当文体活动保持身体健康

2、老年人对娱乐文化需求按其求知欲望高低可分为三类

3、大部分老年人对娱乐文化的需求仍停留在养生保健层次

4、老年教育业的前景十分看好

(二)市场供给状况

1、老年活动场所的低使用率和强需求愿望并存

2、已发展大量老年文艺团体及老年文体活动中心

3、已建成大量老年大学、学校

4、举办“中华不老城”活动,为老年人提供进行文体活动的平台

5、在全国各大城市建立老年文化城的活动已正式启动

五、老年旅游市场分析

(一)市场需求状况

1、老年人出游意愿越来越高

2、老年人对出游方式要求越来越多

3、老年人旅游侧重于物美价廉的旅游产品

4、疗养型的休闲旅游更受老年群体欢迎

(二)市场供给状况

1、旅游产品种类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

2、旅游产品以低价为主,忽视质量因素

3、中医保健、疗养休闲游开始出现并吸引大量游客

4、旅游市场存在恶性竞争且资源不够专门化

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第2篇

(一) 按照国际惯例, 通常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 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 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上述标准, 我国早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对老年人日常照料、医疗保障、精神文化等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五保老人作为老年群体中的特殊群体, 是最贫苦最无助的边缘化的群体。长寿拐点理论认为长寿的意义在于寿命的长度, 更在于寿命的质量, 包括生活能自理, 精神有慰藉, 生命有价值三个维度。为了科学评价和分析宁夏全区的老年人集中供养情况, 基于当地政府的救助政策小组针对五保户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调查。

(二) 通过走访宁夏各县区敬老院, 利用问卷调查和个案采访的方式更加深入的对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质量做出评估, 让我们的专业知识从理论到实践中去, 增强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让社会团体和爱心人士加强了解集中供养老人的生活状况, 更多关注老年人群体, 尤其是集中供养老年人为他们奉献自身的一份力量;为宁夏老龄事业发展和政府制定老龄政策提供数据与建议支持。

二、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进入高速发展模式, 取得了惊人成绩, 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增加, 而一个特殊群体———五保户老人因为种种原因, 老无所依、病无所医、住无所房。五保户老人是现今社会最需要帮助和关注的群体。如果忽略这一群体, 会导致社会发展更加不平衡, 在全面实现小康的现今社会更加不能忘记特殊群体, 他们供养的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我们小组调查研究五保户老年人的生活情况, 分析集中供养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问题探讨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五保供养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 完善养老制度。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本次调研通过走访宁夏21个县区 (银川市金凤区没有敬老院) 的敬老院, 发放220问卷有效收回213份问卷。问卷调查一般情况总体样本213人:本次调查男性152人占比例71.36%, 女性61人占比例28.64%, 其中农村户口172人占比例80.75%, 城镇户口41人占比例19.25%.其中集中供养老人生活自理情况评价为“自主吃饭、自主穿衣、自主上下床、室内自主行走、自主如厕、自主洗澡”比例为212人 (99.53%) 、210人 (98.59%) 、207人 (97.18%) 、207人 (97.18%) 、203人 (95.31%) 、202人 (94.84%) 。经过问卷的整理和筛选, 后期的SPSS分析我们得出了宁夏全区集中供养老年人的总体满意度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得知全区老年人的满意总体较高, 对于餐饮、居住的环境和设施、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文体娱乐活动都比较满意。说明敬老院在老年人的起居生活方面工作做得较充足, 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较完善。但是对比四个指标的数据来看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文体娱乐活动的满意度最低, 且对于文化娱乐活动说不清楚的占了17.37%。从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来看老年人的需求只达到了第一个层次即生理需求, 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没有得以满足和发展。

对比5个地级市的情况从样本总体来看, 对于餐饮、居住的环境和设施、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及文体娱乐活动都比较满意。通过对比银川市、中卫市、石嘴山、吴忠市及固原市的满意度, 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银川市物质生活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4个地级市, 集中供养质量水平较高。银川市相对于其他的地区而言, 链接的资源较多, 呈现一种多元化趋势。其他地区与之相比, 受经济、社会、地域、思想观念等制约, 集中供养服务体系建设呈现区域发展不均衡。其次普遍存在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不足、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失衡问题。服务项目上看, 许多敬老院在物质基本生活项目提供服务, 对心理慰藉、文化娱乐等更高层次需要缺乏服务。

2.个案访谈:为了更进一步了解敬老院的构建和发展, 分为经济水平较好地区 (银川市) , 经济中等水平地区经济 (吴忠市、中卫市) , 经济水平较差地区 (石嘴山市、固原市) 。每层随机抽取1-2个养老院进行调查。选取了兴庆区中心敬老院、贺兰县中心敬老院、同心县敬老院、固原县敬老院、石嘴山敬老院为调查点, 以敬老院集中供养老人、敬老院服务人员、敬老院管理人员为调查和访问对象, 通过实地访谈和参与观察法以结构化方式收集信息。

(二) 集中供养存在的问题

1.老年人陷入“安于现状”的思想旋涡, 精神需求水平低且精神需求表达不足, 人际交往存在困难。通过访谈发现老年人平时主要的活动仅仅是打扑克牌和麻将, 不愿意走动的老年人就选择在房间里休息。大多数老年人认为生活上有保障就已经满足, 对于精神文化没有很多的要求和想法。

我到了这个年龄没有什么需求了, 院里能够给吃给住就行了, 以前就爱打打麻将, 有些活动也参加不了。现在身体不舒服就不爱动弹了, 每天几乎都是在自己的房间里休息。 (个案1:郝奶奶)

2.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足, 待遇较低且岗位认知不足, 工作任务繁重与老年人的沟通有困难。敬老院的护理人员较少, 一个护理人员需要照顾5到10个老年人容易分身乏术工作的质量不能得以保证。大部分护理员在进入敬老院之前并未接受过任何专业培训, 对养老服务的认知水平较低。仅仅是打扫卫生、清洗衣服及查房为主, 工作范围狭小。有的护理人员表示做这份工作困难很多, 与老年人的接触沟通比较难, 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我的工作待遇较低, 上交完医疗保险费用后薪水就没多少了。我们是三个人两班倒负责29个老年人, 我觉得工作不好干有时候会被老年人打骂, 有的老年人反应迟钝, 情绪变化复杂与他们沟通不方便, 但是没办法工作还得继续做。 (个案3:张阿姨)

3.敬老院人员管理困难, 服务质量较低, 资源的分配与处置不合理。敬老院的管理层从高到低依次为院长、主任、组长, 院中的主要事务由主任负责管理和实行, 一人身兼多职。而且管理层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 缺乏专业管理知识, 依靠个人的经验开展工作, 服务质量比较低。院里的费用来源既有政府提供也有社会供养支持, 资金大多数用于老年人的吃穿住用, 设施完善和活动开展的费用支出较少。

我的工作任务就是负责管理整个院里的老年人, 我也是护理人员平时要去查房, 院里的人不好管, 无论是老人还是工作人员。 (个案4:马主任)

4.资金短缺仍然是敬老院的共性问题。由于敬老院的运行资金来源于政府, 敬老院在五保老人的待遇问题上都是比较审慎, 最初五保对象制度目标是保障五保对象的吃、穿、住、医、葬。对五保老人的其他生活指标关注度比较少。随着时代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集中供养制度也被赋予新的要求。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难以支撑敬老院的运行。

(三) 推进敬老院集中供养健康发展建议

1.建立多层次筹资机制, 以使五保对象服务的持续性和多元化。资金是敬老院服务机构顺利开展的保障。只有通过多渠道的筹措资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首先省级和地方应该对这一类服务机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设立专项经费保证, 专项建设基金;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敬老院筹资筹物。采取积极政策引导有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个人捐款捐物, 鼓励公益组织、社工、志愿者以及各种爱心人士定期到敬老院参与服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适合五保老人的活动设施。在五保老人的活动方面, 一些基础性的活动设施利用率比较低, 设备落后、设施条件差。并不适合五保老人的活动类型, 我们应该打造标准的建设服务规范和评级标准, 提高供养水平, 建立适合照料的生活环境,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让他们享受到关爱满足他们供养需求。

3.明确责任、加大对服务人员培训, 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针对敬老院这一类集中供养机构, 自治区曾先后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五保对象供养办法》《敬老院建设服务规范》《宁夏星级敬老院评级标准》通过管理强化, 监督动态管理,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工作人员也提出一定要求, 进行专业的培训学习, 以提高他们专业知识, 应当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与服务意识, 提高他们福利待遇、设置激励和奖惩措施, 使之朝着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功能完善、充满人性和关怀的目标前进。

4.重视精神需要, 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相对于以往的五保老人供养范围限制衣食住等基本生活需求, 五保老人的情感、心理等精神需求被忽视, 工作人员应该对老人表达自己精神需求提供积极性的诱导, 让他们表达自己精神需求, 一定程度上给予他们以精神慰藉、康复理疗等等, 政府加强制度监管指明发展方向, 培养专门志愿团体和鼓励专业机构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

摘要:集中供养, 是将无法定扶养义务人, 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 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人;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集中供养在敬老院, 由国家和当地政府承担抚养义务。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根据民政部发布的115项养老质量标准对宁夏敬老院的集中供养老年人的生活进行评估和信息反馈。质量评估的意义在于检测敬老院的合法建设及提高集中供养的效果、保障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及文献综述的方法了解和分析宁夏集中供养老年人的生活情况, 总结出集中供养存在的问题并依据所学专业的知识及视野提出建议。

关键词:集中供养,质量评估,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龙翠芳.李正旭.农村敬老院发展态势、困境及其治理[D].遵义师范学院.2017

[2] 黄英兰.杨瑞贞.任亚茹.山东省潍坊市集中供养农村五保老人精神需求调查[C].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2014

[3] 豆书龙, 刘林, 魏旭东.农村特困老人精神需求及其保障状况探究——基于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HW镇的实证研究[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5 (10)

[4] 苗艳梅.从物质保障到精神保障——农村五保老人精神需求状况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流动站

[5] 我国农村“五保”老人供养的困境与出路[J].公维才.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6] 顾昕, 降薇.五保供养工作困难的制度约束及改革设想[J].2003 (12) 用

[7] 李治贵.岳秀霞.朱蕾.彭妍晖.关于宁夏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J].宁夏民政厅.2018

[8] 苗艳梅, 何芸.农村五保老人精神需求状况解析[J].兰州学刊.2010 (09)

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第3篇

摘要: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水平,是深刻影响我国老年人口群体综合性生存质量的代表性因素,针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现状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通过加强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重视的提高、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的认识、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指导和健康状况的分析,可以使农村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各种常见病和多高发病的困扰,减少因此给老年人带来的经济负担。该文围绕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展开了简要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管理;基本现状;发展方向

世界卫生组织将年龄超过65岁以上的人定义为老年人。我国通常界定60岁以上的公民为老年人。在我国城镇民众群体的平均寿命和持续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背景下,我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年龄下限,正在逐步被调整为65岁。从20世纪末期的1999年时间节点开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且在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群体中的基础性临床慢性疾病患病率,以及死亡率不斷上升问题,逐步引起了我国临床医务工作人员,以及基础性人口学相关研究学者群体的密切深入关注。在这一实践历史背景之下,扎实做好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工作,其不仅可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因此会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由于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道路交通不便和经济收入低等诸多原因,我国一些农村老年人就诊率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鉴于此,该文围绕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问题展开简要阐释。

1 健康管理基础理论概述

1.1 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的界定

所谓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就是针对社区内部所有年龄在65岁之上的居民,在完全充分知情自愿条件下为其展开老年人管理工作,且其具体内容包含:①采集获取老年居民的基础性健康信息;②系统评估老年居民的健康状态;③定期针对老年居民展开健康指导。实施社区老年居民健康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有效保障全体老年人都能够平等地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我国老年人的基础健康水平实现显著的改善和优化。

1.2 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工作对象和服务工作范围

1.2.1老年人健康管理的服务工作对象 社区内部现有的全体常住老年居民。

1.2.2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内容 以年度为单位为老年居民至少实施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其具体内容包含多个方面。

①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价。借由基础问诊和健康状态自主评价等方式,全面了解社区老年居民的基础健康状态、日常生活行为习惯、既往病史,以及生活自理能力。

②基础性体格指标检查。针对社区老年居民的基础性体格生理指标项目展开粗略性的测量和判断,实现对基础体格指标表现状态的全面清晰认识。

③辅助性生理指标项目检查。要针对社区内部现有老年居民的的血常规指标、尿常规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指标、以及血脂指标展开全面系统的检查分析。

1.2.3老年人健康状况评估

老年人健康管理重点在于借由对老年社区居民基础健康水平的综合性评价和动态监测,尽早发现社区老年居民群体中存在的,与常见种类慢性疾病、肿瘤疾病,以及损伤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尽早发现和诊断老年居民群体中出现的慢性疾病和肿瘤疾病,针对老年居民展开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干预,改善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的生存质量。因此,将参加管理的老年居民按以上目的具体划分为4种基本情形。

①存在能够引致常见种类慢性疾病以及损伤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通常是能够借由适当手段加以干预的因素):吸烟习惯、饮酒习惯、肥胖习惯、不合理性日常饮食习惯、不合理性日常生活习惯,以及视觉感知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缺陷等。

②最新发现的慢性疾病患者:泛指在某一次健康管理服务过程中最新诊断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患者,该类患者通常需要经历进一步的诊断确诊。

③已经获取到明确确诊的慢性老年疾病患者:其中包含处于一切治疗处置状态的,经由明确临床诊断确诊的社区老年慢性疾病患者。

④在具体组织开展的基础健康状态评估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异常的老年居民:泛指排除上述3种基本情况的其他社区居民。

1.2.4基础性健康教育指导

社区内部设置和正在运行状态之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通常不承担针对现有社区居民群体所患慢性疾病的诊断工作任务,主要承担社区基本医疗服务及慢性病管理、疾病预防性教育干预等基础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全部的目前已经加入到社区健康管理的老年居民,应当督导相关居民定期参与健康体检活动,发生身体不适下应当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同时还要结合社区老年居民群体实际具备的基本情况,为其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

①针对已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组织开展系统性的社区性健康管理干预。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及疾病危险因素干预。每3个月随访1次(每年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随访)。②对患有其他疾病的(非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及时治疗或转诊。③以已经发生健康异常状态的老年患者群体,要督导建议其定期参与疾病复查,或者督导其及时前往上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接受转诊处置。④组织社区老年居民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学习,并督导相关居民积极参与基础性的基本预防实践行为活动。⑤向实际参与社区性健康管理的老年期社区居民全面系统讲解参与社区健康管理活动的多元化实践价值。⑥鼓励居民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心理健康。⑦对生活自理能力明显下降的老年居民要帮助寻找原因,提出改善与辅助的建议与措施。⑧建议老年居民每年检查1次,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2 我国基层农村老年人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老年人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对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充分,以期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兴起,主要原因在于即使是美国这样的卫生资源较为富裕的国家,也难以承受疯狂增长的医疗费用。而健康管理改变重治疗、轻预防”的模式,更多地通过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和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发生及控制疾病发展,有效减少老年人的失能或推迟失能的出现。虽然从健康理念的发展来看,在人群中实施健康管理在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上有所涉及,如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但在实践中,远远没有达到健康管理应有的效果。目前我国老年社区健康管理从其服务理念、服务项目到服务管理与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健康管理要求,以及日益增长的老年社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管理效果、服务水平、服务过程科学性、服务态度、费用分担、健康价值观及心理疏导等方面尚待完善,致使居民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率不高。

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实际面对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应当为实际组织开展的基层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制定形成具备充分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的管理控制制度,从而发现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对老年人的影响,要遵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对这两类慢性病患者4次/年的定期随访。

而从整体性视角展开分析,想要在未来一段历史时期之内确保我国基层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组织开展,并且获取到最佳预期效果,应当严格遵循如下所述的基础性管理控制规则。

①组织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活动的乡镇卫生院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机构,应当具备在组织开展社区性老年健康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的基础性设备设施支持条件,以及人员性支持条件。

②切实强化与所在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机构之间的基础业务联系,加强宣传力度,全面系统宣传普及服务内容。

③每次健康检查服务环节结束后应当及时将检查过程中获取的相关信息记入对应的健康档案。传统的信息化管理容易使数据不全或出现错误,给医生造成误诊,让病人错失最好的治疗时期。农村卫生服务计算机网络可以和医院的医疗服务进行分工,基本医疗归社区,重大疑难杂症归医院负责。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医生误诊延诊的问题。在农村社区医院治疗时查出不在治疗范围之内的疾病时,可以转到医院进行治疗,当然,在医院查出是小病时或者需要康复治疗时,可转到农村社区医院。这样的互相转诊, 该网络把患者的健康资料储存起来,给医生提供长期有效的医疗数据,加强农村社区与医院之间的信息传输,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④积极引入运用中医药方法为社区老年人群体提供基础性养生保健服务支持、基础慢性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服务支持,并将中医体质辨识记录到健康体检表中。

⑤建构形成基础性电子档案。每次健康体检之后将老年人的健康体检表、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等相关内容及时地录入电子档案中;电子档案内容与纸质档案内容要保持一致。构建健康档案可以了解一個人一生的身体健康变化情况,它详细记载了居民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和各项卫生的服务情况,所以建立健康档案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它的实行体现了“以人为本”,实现健康档案与临床信息一体化,积极响应了2003年卫生部在《全国卫生信息发展摘要》中提出的要求。全科医师通过健康档案了解居民的身体状况及家庭资料,准确地判断病情,为病人排忧解难,提高医疗服务的综合质量。

从现阶段我国基层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过程角度展开分析,只有切实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才能够顺畅有序地获取到最佳的预期实践效果,促进我国基层农村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组织开展水平不断改善优化。

3 结语

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问题,该文从健康管理基础理论概述,以及我国基层农村老年人管理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展开简要的分析论述,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赵惠芬,李红.老年人健康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8,29(4):187-189.

[2] 周心驰,王悦,牛虹懿,等.浙江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9):2528-2529.

[3] 牛虹懿,王悦,倪荣,等.浙江省部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需求与利用现状分析[J].健康研究,2015,35(5):481-483,486.

[4] 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试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29(3):1-3.

作者简介:曹佳,1983年10月5日出生,女,2008年本科毕业于承德医学院英语护理专业,籍贯: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现居北京。在职研究生专业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单位:合商科技有限公司养老事业部。

(合商科技有限公司养老事业部  北京  100020)

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河源某社区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进行入户调查。并将符合研究要求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65人对干预组病人进行 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为测评工具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结果:①干预前两组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P<1;人际、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常模P<1;②心理干预后抑郁、焦虑、躯体化分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强迫症状、恐怖、人际关系、敌对分值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分值均高于常模。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对社区普通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老年人 心理健康

老年期是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生活适应能力、身体状况减退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慢性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这就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1]。本课题随机抽取河源市某社区6岁经上无严重精神疾病的老年人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由经过相关专业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对筛选出的老年人进行为期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对其基本情况躯体患病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调查了解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在河源市某社区随机抽取6岁以上老年人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65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 年龄6~85岁;②住在社区。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躯体疾病而不能参加活动者;②有严重精神疾病者。两组病人干预前的年龄、性别、婚姻、慢性疾病及文化程度有均衡性。

研究工具:心理健康水平评定:采用SC-9量表[],此表共9个项目,包括9个因子,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采用~级评分制。分别于入组时和干预结束时将上述研究工具由心理测试专业人员统一指导进行集体测试测试采取不记名方式、测试后当场收回。

干预方案: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对研究组进行为期个月的精神卫生服务分别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老年期所面临的社会、家庭、职业等方面的变化以及老年期应注意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相应解决方式等内容每周进行1次集体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时进行个体心理干预利用倾听、解释、保证、指导和建议、疏泄、鼓励、促进自助等基础支持性心理治疗方法内容包括老年期角色转变、慢性病的应对、 应对不良生活事件、培养兴趣爱好、改善睡眠质量、建立良好家庭关系、增加日常生活活动、增加人际交往等。

统计处理:采用SPSS11 统计,样本组与常模组平均数比较用t检验,多因素分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 果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前两组间SC-9各因子得分无显著差异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分值显著高于国内常模,而人际关系、敌对分值显著低于常模。见表1。

干预组在为期个月的心理干预后SC-9因子中抑郁、焦虑、躯体化分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但仍高于常模;强迫症状、恐怖、人际关系、敌对分值与干预前相比无显著差异分值均高于常模而人际关系、敌对分值显著低于常模。见表。

讨 论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已达到老年型人口的标准,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而社区是老年人的主要生活圈子之一社区老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状况乃至生活质量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名6岁以上无严重精神疾病的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由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的社区医护人员对干预组进行为期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相关研究指标的变化情况以了解老年人心理、生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一般正常人群差 其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抑郁、恐怖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常模与周敏娟、刘金光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支持性心理干预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发现在为期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后干预组老人心理健康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抑郁、焦虑、躯体化分值较

[]

干预前显著降低。

老年期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躯体健康状况的下降、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离退休等生活事件可能都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平均寿命越来越长我国已面临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压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而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均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研究发现消极应对方式、负性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利用度等构成了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5]而其中生活事件、社会支持等因素难以改变从而提示只有从认知、应付方式等层面进行心理干预是较为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

本研究通过支持性心理干预显著提高了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从生理、心理、社会健康的角度来看支持性心理干预主要提高了研究对象心理、社会功能方面的健康水平 而对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导致的躯体不适和病感等方面的改变不大与刘向红[6]等研究结果相符。

国内外学者多将支持性心理干预应用于某些慢性病人的康复而支持性心理干预对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的影响尚比较少。社区是国内老年人退休以后的主要生活范围维护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和进行精神康复是当前精神卫生领域不能忽视的职责。因此,本研究应用支持性心理干预技术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在社区对普通老年群体进行初级预防切实可行从而为心理卫生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在开展老年人工作中提供了新思路。

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第5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 已被中关村街道审批的特殊老年人共180例, 其中男82例、女98例, 年龄70~90岁, 平均年龄82岁, 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生和护士对其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评估。

1.2 方法

评估标准分为身体自理能力占44分, 包括进食、个人卫生、洗澡、穿脱衣裤、如厕及大小便、移动等6项内容;日常生活能力占22分, 包括使用电话、外出购物、烹饪、料理家务、洗衣、外出、服用药物、处理财务等8项内容, 评估结果分为3个等级, 不能自理 (高度依赖) , 得分41分以上;半自理 (中度依赖) , 得分11~40分;自理 (轻度依赖和正常) , 得分1~10分。

2 结果

180名老年人中不同程度患有慢性疾病, 可以导致自理能力下降, 构成比率为 (自理状况/180) ×100%, 统计见表1。

3 讨论

3.1 评估结果显示

中关村街道所提供的特殊老年人, 生活自理占1% (2例) 、半自理占83% (152例) 、完全不能自理占15% (占28例) , 其中患有慢性疾病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因素。

患有慢性病后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需要别人照顾, 影响社区活动的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应以病人为中心, 以家庭为单位, 以社区为范围, 采取以预防和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通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减少因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生存质量降低。

3.2 评估结果提示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脑卒中后遗症为多数, 生活半自理以骨关节病、骨质疏松为多数, 其次是冠心病、糖尿病、肿瘤、高血压等疾病。脑卒中和骨关节病、骨质疏松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主要疾病, 做好这些疾病的三级预防可以极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伴随人口老化的加剧, 骨质疏松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其严重后果是导致骨折, 骨质疏松骨折发病人数目前已超过心梗、脑卒中的总和。骨折后长期卧床可以发生以下并发症:肺炎、压疮、深静脉及肺栓塞、泌尿系感染、肾衰及老年性痴呆, 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 给家庭和社会到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 我国骨质疏松的人数高达6000万, 居世界首位, 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骨折者高达10%以上, 骨折已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对骨质疏松骨折采取预防措施刻不容缓, 对骨质疏松的预防应强调“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通过建立良好的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来预防骨质疏松, 通过补充钙片和维生素D, 适当运动, 保持体重, 戒烟限酒, 多吃虾皮、牛奶、水果、蔬菜及谷物。

二级预防:对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定期检查, 对骨质疏松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众多, 其诊断依靠骨密度测定, 对高危患者定期检查, 钙和维生素D可长期服用, 绝经后长期服用二磷酸盐, 绝经5年中可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对于75岁以上患者, 可间断使用降钙素和甲状腺激素。

三级预防:是指康复治疗。目的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 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引起的并发症, 同时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再次发生。

3.3 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目前脑卒中的病死率在中国已列入首位。评估表明, 生活不能自理者大部分为脑卒中患者, 因此, 对于脑卒中的三级预防, 对卒中患者的长期管理是社区医生的重要职责。

一级预防:通过周期性健康查体, 生活方式的调查, 获及相关的信息, 可将社区人群分为一般人群, 具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人群和脑卒中患者3种人群。对于一般人群可采用发放宣传材料, 健康讲座等形式, 将健康行为深入人心。

二级预防:对于60岁以上人群, 具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房颤、脑动脉硬化、颈动脉狭窄等人群分别按照相关疾病进行非药物干预和药物干预。

三级预防:对于突然出现脑卒中情况及时双向转诊, 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率, 减少致残和死亡。

摘要:目的 通过对中关村地区特殊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筛查出引起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疾病, 加强三级预防。方法 对中关村地区180例特殊老年人进行身体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综合评估。结果 影响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主要疾病为脑卒中及骨质疏松、骨关节疾病。结论 加强对慢性病的三级预防从而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范文第6篇

1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现状

1.1 健康教育的内容过于抽象化

在社区健康教育中, 社区护士单方面的为居民提供健康指导, 没有针对个人确切需要而展开, 并不了解居民究竟想要得到哪方面的信息。而且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应通俗易懂, 而不是书面化的文字, 如“适量运动”, 却没有详细地说明如何“适量运动”。也就是说健康教育只具有“理论性”, 而不具有实践性。

1.2 健康教育的方法较为单调

由于我国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相对不足, 健康教育在社区还不够普及。社区中的医护人员平时工作量很大, 经常忙于日常的治疗和应付上级的检查, 无瑕顾及社区的健康教育, 只是发放一些健康手册或张贴宣传单, 此方法缺乏动员性, 特别是老年群体, 大部分老人文化水平低, 识字少, 加上老眼昏花, 对宣传手册上的文字看起来很累, 无法达到健康教育的最佳效果。

1.3 健康教育者缺乏主动性

目前较多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多来自临床, 并且实行轮换制, 虽有丰富的行医经验, 但缺乏“上门服务”的实践和时间, 缺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的主动性, 尤其是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因此就很少有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的机会, 对他们而言, 所能接受的健康教育机会和时间是有限的。

2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开展

2.1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内容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 慢性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精神和行为障碍, 慢性呼吸道疾病, 恶性肿瘤等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这不但给家庭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也给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影响。所以, 社区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主要围绕慢性病预防及保健护理措施展开。健康教育者应在各方面对老年人进行宣教。其中, 预防知识是教育的重点。主要内容是提倡不吸烟, 如何适量喝酒, 怎么适量运动, 制定个人合理的膳食, 定期健康检查, 坚持早期治疗等健康行为。内容应详尽, 涉及面广, 根据老年人的年龄, 爱好, 生活习惯和健康状况进行不同的健康教案。

2.2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形式

健康教育的形式有很多。对老年人, 不该使用宣传手册, 宣传板或电话指导这么简单的方式。由于老年人身体各部分功能下降, 肢体行为不便, 视力, 听力下降, 以及记忆力的减退, 这些生理特点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因此, 在老年人健康教育中, 除了关注老年人对健康信息的知晓外, 还要关注如何使老年人采纳, 去实施他们获得的健康信息。可以尝试让老年人家庭的其他成员担任“创新代理人”的角色, 特别是家庭主妇和小学生[3]。由于文化水平有差异, 对于不同的老年人要采用不同的方式。除了家庭健康教育, 也可举办专题讲座, 让医生与老年人面对面进行交流;还可以定期组织老年人观看卫生防病知识等专题影像资料;或者, 结合社区实际, 组织老年人开展健身, 文化娱乐等活动。

2.3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应具备的技能

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需要一定的技巧, 由于“空巢”老人的比例上升,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患有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 老年人所患的心理疾病中, 以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为主, 提示需要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4]。像这样患有心理疾病的老人一般不愿与外人交流。所以, 首先, 健康教育者要用坦诚的态度与老人交流, 使他们感受到一种真挚的关心;其次, 对于那些缺乏安全感而不愿接受帮助的老人, 就需要用爱心及体谅去接纳他们, 使他们逐渐接受帮助;再次, 当老人对健康教育者产生信赖感后, 会将它们不愉快的生活经验发泄出来, 这时就需要一定的耐心去聆听和处理;最后, 根据每个老人不同的体质与需要, 作出适宜的行动和表示, 与老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使健康教育达到所预期的效果。

2.4 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

有报告[5]表明, 家庭护理对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在美国, 由社区护士为主导进行的家庭访视, 是社区护理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展有效降低了医疗卫生服务成本, 扩大了医疗服务的覆盖面, 做到了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所以, 对老年人的健康教育与家庭护理应相结合, 尤其是生活自理能力低下的老年患者, 可向其家人进行健康教育, 学习护理的知识和技能, 在社区护士的帮助下, 使其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适当参加家庭劳动, 参加社会活动, 长期的训练就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空巢”老人, 社区护士应增加家访的次数, 使其更好的掌握自我护理的技巧,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 老年人的健康教育问题也随之显现, 因此, 加强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 对于提高老年人晚年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也是当今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教育,探讨

参考文献

[1] 赵秋利.社区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39.

[2] 赵勤英.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运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5) .

[3] 张靖, 李道萍.老年人健康教育中引入创新扩散理论的策略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9, 17 (24) :78~80.

[4] 范亚峰, 王小合.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4, 17 (19) :45~46.

上一篇:理解句子深层的含义范文下一篇: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