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变好文章范文

2024-02-01

环境变好文章范文第1篇

营商环境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那些外资企业及中小企业,这是它们做出投资决策的考量指标。在简政放权的浪潮中,政府至少已经下放或取消了400项行政审批权。伴随而来的是市场活力的激发,2014年上半年新登记注册外资企业数量达到1.77万户,同比增长6.31%,成为连续两年负增长之后的首次正增长。

但中国的营商环境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世界银行刚刚公布的《2016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衡量监管质量和有效性》中,中国的营商环境排名位列全球189个经济体中的第84位,营商环境的总体评价指标仅为新加坡的62.93%,这其中潜藏着近40%的较大差距。

评价各国营商环境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涉及多个领域和层面。在复杂的情况下,世界银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在这份报告中,世界银行从政府监管的层面系统评价了全球总计189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

这已经是世界银行连续第十三年公布《全球营商报告》,这一报告主要考量政府在商业经营领域颁布的法规,并从10个方面评测经济体的营商环境,涵盖了从开办企业、财产注册、保护少数投资者,到纳税、合同履行等多个层面。

在过去一年,有122个经济体通过颁布法规来提升本国的营商监管质量,高达231项的商业改革让全球创业者感受到了营商环境正趋向友好。

其中表现最明显的领域是开办企业。2003年,全球范围内创建一个新的企业需要耗费的平均时间为51天,而这个数值在过去这一年已经缩减至20天。

而低收入经济体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发达经济体,位于非洲南部莫桑比克的创业者开办新公司的时间,已由2003年的168天大幅缩短至今年的19天。数据的背后显示出,全球经济体之间创造优质营商环境的竞争正变得日趋激烈。

这场竞争中的胜出者是新加坡,得益于完善的法规及优质的商业生态,新加坡连续第十年成为全球营商环境最好的经济体,其在办理施工许可证、保护少数投资者、执行合同3个小项中也都位列第一。

与去年相比,全球排名前20的经济体变化不大,其中欧洲占据了12席,亚洲地区则包括了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马来西亚。

虽然全球范围内,仍然是欧美发达地区的营商环境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但相对落后地区由于有着更为迫切的需求,因此在营商环境的改善方面步伐更大,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过去一年推动的法规改革,占到了全球所有法规改革的30%。

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创业氛围史无前例的浓厚,但中国的营商环境在总共10个评测维度上,只在办理施工许可证以及纳税2个方面有所提升,跨境贸易与执行合同的排名没有变化,而其他6个指标的排名均有所下滑。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对创业者非常重要的“开办企业”维度上,中国的排名下滑了9名,在“获得信贷”这一评价指标上也下降了8位。看相应的具体分数,能够发现,中国这两个维度的表现并没有出现波动。因此,下滑的排名意味着过去一年,更多相对落后的经济体在营商环境上有了长足的改善。

如果从更为微观的角度切入去审视各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可以发现中国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北京和上海,开办新企业都需要经历11道程序,而耗费的时间分别为33天和30天,这与全球平均的20天有不小差距。对比其他经济体的数据更能够凸显这种紧迫感,在新加坡境内开办一个企业需要经历3道程序,耗时仅为2.5天。即使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越南胡志明,开办一个新企业的时间也仅为20天左右。繁琐的程序可能会挫伤创业者的积极性,有潜力的创业公司也许因此胎死腹中。

另外一个可供观察的维度是纳税。新加坡企业每年耗费在纳税上面的时间仅为83.5小时,而北京和上海的企业需要耗费261小时,是新加坡的3.12倍;新加坡企业应税总额占毛利润的百分比仅为18.4%,而位于北京和上海的企业,应税总额占毛利润的比例却高达68.5%以及67.2%。较高的赋税压力对于快速发展的初创企业,显然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消息。

当然,受到人力成本逐步提升等因素的影响,制造业外流和外资出逃的话题在今年频繁出现,外流目的地涵盖了印度以及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但根据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可以判断,虽然营商环境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但比起这些所谓的外流目的地,中国仍然具有竞争优势。

在所有分项排名中,中国在“执行合同”层面的排名位于全球所有经济体的第7位,相较其他经济体而言更完善且有效率的商业纠纷解决机制,让中国遥遥领先。当遭遇商业纠纷时,北京和上海的企业解决争端的成本一般只占到标的额的17.5%和15.1%,这一数值在越南胡志明和印度德里则分别高达29.0%以及39.6%。

在衡量司法体系效率和质量的“司法程序质量指标”上,北京和上海也分别达到了13.5和14.5的的高标准,而印度德里和越南胡志明的指标分数分别仅为7.5和6.5。除此之外,中国企业每年纳税的次数为9次,而位于印度德里和越南胡志明的企业纳税次数高达33次和30次。低效的司法体系和繁冗的程序,将使企业承担较高的运营成本。

环境变好文章范文第2篇

你说,我是上帝送给你的礼物,我却觉得,你是上帝赐予我的天使。

我和你,曾在一次次感动中相拥而哭,曾在一次次欣喜中相视而笑,久久荡漾在我心头的那份情感,无数次温暖我的心。你对我的爱在心头交织,永远爱你,亲爱的妈妈,我和你,永远在一起„„耳畔回响起那熟悉的旋律:“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我和你,那种感情不能用文字来深切的形容,是心连心吧,你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为有你,所以有我!

昔日的一幕幕,重新映入脑海。我曾一度脆弱堕落,悲观无助,认为,自己就算多么优秀,也没有人会看到。而你说,有这样一种花,生长在高山之巅,没有人注意,却默默承受,慢慢积蓄,因为它相信,阳光总会吻到它的脸庞。我痴痴的问,那是什么?你说,那是含雪花,是我的榜样。我问,它美么?你说,没人见过,但肯定很美。我沉默了,我想看看那花,你的眼神告诉我,那花,只有好孩子才能看到。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那花,在身边,也在我身上。

突然想到了那句歌词“我一直都想对你说,你给我想不到的快乐,像绿洲给了沙漠说,你会永远陪着我,做我的根,我翅膀,让我飞也有回去的窝。”

环境变好文章范文第3篇

大自然是雄奇美丽,五彩斑斓的,我们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同时,也必须知道: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人类摇篮和文明的滥觞.地球上如果没有绿色,人类社会的文明都将无从谈起.然而人类的破坏力是如此的惊人,人类的贪欲也是无止尽的,更由于人类的无知.森林在惨遭厄运.当森林死亡的时候,死亡的不仅仅是树木,而是一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人的狂妄,自私与愚昧如果不是因为大自然的及时惩罚而遇到挫折的话,人类毁灭自然也同时毁灭自己的速度将会更快. 其实古人早就提出过与"大地相亲","忘情于大地"的观点,也就是对大自然充满一种敬畏,爱戴,珍惜的感情,而社会的价值去向也仅是教育我们珍惜来之不易的钱财,而不是爱惜每一朵花,每一棵树.我们提起文化素质,文明程度是就将这些最根本的东西给忘了.我们总是习惯于将心灵锁在一个狭隘的小天

上帝和亚当、夏娃作了一个约定:你们可以享用伊甸园的一切,惟独不能吃禁果.亚当和夏娃违约了;自然和人类作了一个约定:你们可以享用我的一切,但不能破坏我.亚当和夏娃的子孙们违约了,违了这份生命之约. 生命诞生,委身在自然之母的怀中,是诞生在伟大中的美丽,生命成了挪亚方舟中飞去又非回的鸽子嘴中衔着的橄榄枝,成了泱泱圣河中泛动的碧浪,成了春天里地上每一个萌动的芽儿,生命是绿色,生命是动,人是生命,但他无疑是自然的宠儿.当上帝把精灵放入肉体之后,人已经学会从自然索取.石块是人谋生的武器,枝叶成了人的避难所……自然之母倒从未向人要什么回报,而且越发地慷慨,人类欣然接受天降的一切.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又怎能顾及自己作下的恶果! 历史上上演了一出"过河拆桥"的丑剧! 现在,我们已经不愿看到"东方威尼斯"河上斑驳的狼籍,不愿听到可爱的鸟儿的哀鸣,不愿想起切尔诺贝利核泄露后的惨剧.也许当初楼兰古国的智者要人们弃商从农,保护环境的时,人们对对那嗤之以鼻,但今天沙海中的古国已无法重现作日的辉煌;也许当初科学家指出氟利昂有害时,人们对此还不屑一顾.但今年那南极上空相当于两个 美国本土面积的空洞已讥笑人类的愚蠢;也许当初南美原始森林疯狂消失时,人们并不在意,但今天"拉尼诺"恶魔搅起的洪水已冲毁了人类心中的得意,不知人类在抽取"母亲的血液"时是否还能有一点良知,不知我们是否会因为森林急剧减少而恐惧,也不知我们是否回因为失去一个动物朋友而叹息……

"世界上原始森林以每分钟13.5平方公里减少;现在每8分钟我们会失去一位动物朋友;据科学家推测,全球性气候变暖趋势不断恶化,照此下去,20年后海平面将上升20厘米……"看着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听着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我们还能坐得住吗?我已经无法想象当世界只有人类时,人类的表情是自豪,还是叹息!

环境变好文章范文第4篇

【备课时间】2011-3-27 【上课时间】2011-3-29【课 型】复习课 【执 教】严 勇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知识与能力)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必修

三、必修四中的小说单元,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印发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日月行色》。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 具】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

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几个问题:

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环境、人物、情节)(板书)。

2.作者要通过对环境、人物、情节这三要素的具体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个思想情感也就是小说的什么?(主旨)(板书)

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去探究一下环境描写的作用与答题的规律。教师板书: 我们先简单复习一下环境描写的手法。

(一)环境描写的手法

1、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 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移步换景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如《小石潭记》中第四段中潭中气氛——寓情于景

3、运用形象比喻:如《小石潭记》中第三段中写小潭清流——形象比喻

4、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6、侧面描写突出景物:如《小石潭记》中第二段中写水清: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7、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

3.情节方面 4.主题方面

二、学过的作品回顾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之处有:

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

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间接描写之处很多: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回到草料场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①学生朗读画线部分的风雪描写 ②看看这些风雪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天气情景-----风大雪紧(交代自然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一伙才会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风雪,林冲才得以隔着门洞悉奸人的阴谋。 (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转变。(推动情节发展)

2.《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新年的气象指什么:爆竹在天空发出闪光,发出震耳的大音。)

(结尾)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太牢:牛羊猪;少牢:羊猪。)(一更:7—9;二更:9---11;三更:11---1;四更:1---3;五更:3---5。)

教师引导:

1、开头段落写出了怎样的自然环境?找出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沉闷、压抑)

答案:---------那么开头这一段关于鲁镇过年的描写,沉闷、压抑的自然环境与新年送灶的爆竹形成鲜明的对比(交代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暗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暗示人物命运)。

2、结尾段落,则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什么感受呢?

答案:-------①给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②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③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这样就把有钱人家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隆重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祥林嫂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这样一种反差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深化主题)

《祝福》的主题是什么呀?--------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教师解说:送灶-----旧时习俗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作为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天祭送灶神,叫送灶。(灶神:迷信的人在锅灶附近供的神,认为他掌管一家的祸福财 2

气。)

(二)回忆做过的练习中有关环境描写的题目

1、《洗碑》的第2题:第7节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白描;衬托)

2、《洗澡》的第3题: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使情节的发生和发展更趋合理)

3、《乌米》的第2题: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1、手法:①衬托——以声衬静,以景衬人;②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相结合。

2、作用:①烘托出静谧肃穆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

(三)归纳(投影) 自然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对“自然环境”:

体现自身的审美价值,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它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

2、对“人物”:

可以烘托感情,表现性格,揭示人物心境,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

3、对“情节”:

可以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暗示,铺垫)

4、对主题:

可以表现或深化主题。 (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三、高考试题分析、演练(20分钟)

1、《一片苍茫》 答案:

第一处景物描写:

(1)描写出梨林美景,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环境)

(2)推动情节发展,用蜂蝶起舞引出下文男童捉蜂吮蜜,白生走访民情的情节。(情节) 第二处景物描写:

(1)用“残阳如血”和“殷红殷红”渲染凝重的氛围。(环境)

(2)衬托白生心情的沉重;(人物) (3)为下文白生想办法解百姓之忧做铺垫。(情节)

(4)与上文的梨林美景形成对比,揭示百姓的悲苦生活。(主题)

2、《日月行色》(07年湖北卷)(10分钟)

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她不上二十岁,刚刚撞破乡下小女儿的“壳”儿,正要步入农家姑娘的行列。我斗胆拧过头去,想仔细

3 (3)用雪白雪白的梨林美景反衬后文的百姓“血红血红”的悲苦生活。(主题)

瞧瞧她。她那儿仿佛早就防我呢,倏地摆过脸去,避开了我,故意注视那落日。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2007年湖北卷《日月行色》)

问题: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 ....1.小说主题解说:通过描绘未婚男女约会的叙述描写,表达了山村男女纯朴的爱情。 2.学生答案点评 3.参考答案分析

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环境)

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人物) ....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我”与刚刚订婚的女子第一次约会)(情节)

实践出真知,经过两道试题的演练,相信大家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要点及解题思路,为我们今后的答题找准方向。

四、归纳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要点及解题思路(5分钟)

1.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的答题思路:紧扣环境特点,从其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揭示等三方面的作用来把握题目。 .......2.小说的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塑造及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正确地理解小说。

3.小说中环境描写试题的答题格式: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五、课堂小结(1分钟)

上一篇:花椒研究进展范文下一篇:红船精神解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