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

2023-11-08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第1篇

是学生不愿意做作业吗?事实上,学生一般不会直接对作业本身产生反感,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份内的事情,有责任去完成。他们有每天做作业的心理准备,如果作业的分量相对适中,学生是不会反感老师布置的作业的。

那为什么学生视作业为“凶器”呢?作业量过大,不少学生一直做到深夜都完不成;作业内容千篇一律,枯燥无趣;教师对作业的布置比较随意,让学生摸不清头脑;做了很多作业,但学习成效不显著;辛苦了一天回到家里,父母一开口说话就与作业有关,让孩子非常反感„„。反思当下学生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就不难理解学生为何如此痛恨作业了。

刘春生老师是南京市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作业变革的研究,致力于将学生从被动完成作业的角色转变为作业练习的积极参与者。他从系统论的角度思考作业问题,在作业的编制、布置、练习、批改、讲评等诸多环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编撰出《让学生爱上作业》一书,为一线教师改进作业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经验。

一、作业的编制

对教师来说,最不愁的就是作业题了。种类繁多的教辅资料,为教师提供了非常广阔的选择空间,如果相关部门不加限制的话,每门学科购买3本左右的练习册让学生去做是毫不稀奇的。但各种教辅资料最大的问题就是教与学脱节,常常出现课堂上讲的内容和课后练的内容不一致的情况。国家课程需要进行校本化的处理,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业也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来编制,才能做到讲练结合,促进思维。

比如说,名句的背诵,是很多语文老师都比较关注的,也是考试的时候常会默写的。通常情况下,老师会给学生编印出一组名句或者名篇,要求学生强化记忆。这样的作业常常不受学生欢迎,也经常出现当时会背过一段时间就忘的现象。刘老师是这样编制作业的:

名句寻根:“客舍青青柳色新”

(1)这句话出自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摘抄)

(2)这句话的意思大致是这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到这句话,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完成了上述作业之后,紧跟在后面的还有一道说话题:

(4)王维在给友人饯行,“劝君更尽一杯酒”,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王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在有趣好玩中的练习,让学生既学到了经典,又拓展了视野。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编制作业,应该成为教师备课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由于辅导练习册的泛滥,很多教师基本上不去编制作业,这是非常可惜的。从教学环节的角度看,作业为教学评价提供数据,如果作业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一致,教师就无法对自己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教学改进和提高效益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教师在进行作业编制时,需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一是少而精,控制作业的量和完成时间;二是有针对性,要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三是结构合理,从易到难,难题的比例要少;四是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科学习的生活价值;五是多样化,多种作业形式相结合。在生活中,图文并茂的报刊杂志,丰富多彩的网络和音像资源,使得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了,这样的变化也反映在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作业也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以反映学生的内心感受与需求。

二、作业的布置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几乎每一个教师都能朗朗上口,但知行是否统一呢?从每天的作业布置就可以窥得一斑。课堂上以讲说为主,课后作业以书写为主;课堂上以群体思考为主,课后作业则反映了个人掌握知识的水平。作为一个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是否注意到课堂与作业的这些差异呢?一个班级有心智发展水平各具特色的学生,有的喜欢数理逻辑,有的颇具艺术特长,有的擅长文字表达,有的擅长肢体语言,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是关注到了学生的这些差异呢?

刘春生老师在作业布置中的“加减乘除”,很值得我们借鉴。所谓“加”,指加强作业有效性的研究,提高作业的训练价值。比如为优秀的学生适当增加生动活泼的拓展题,为学困生编制一些“回头题”,为全班学生适当增加链接性的阅读,等等。所谓“减”,即做好作业规划,努力削减作业中高耗低效的内容。比如,尽量减轻学生抄题的麻烦,减少大段的叙述,课堂上热议过的话题不要重复出现在作业中,等等。所谓“乘”,就是善于小题大做,放大小题目的训练意义。所谓“除”,就是在整体构思全学期作业总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各阶段的作业量;将统一的要求分解为可自主选择的作业;等等。比如,有关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训练,很多老师总是要求学生写一件难忘的事情,学生从三年级一直写到六年级,很是厌烦。刘老师给题目本身来了一个分身术:

(1)那天我可真后悔啊 (2)那次我可真乐开了花 (3)你别问,我不想告诉别人 (4)当时你为什么没说

做了这样的除法之后,作业的要求并没有多少改变,但给学生提供了有效的提示和可选择的空间,学生觉得有话可说,写起来抵触的情绪就少了。

布置作业,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比如:目的——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作业,如何去做这些作业;课型——同一个教学内容,新授课的作业与复习课的作业有很大的不同;思维层级——尽量让前面的作业成为后面作业的铺垫,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形成顿悟;数量——避免在同一水平上反复操练。等等。

三、作业的练习

作业布置下去之后,很多教师下一步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作业收回,然后进行批改,对学生如何去做这些作业这一过程并不关心。有些教师明明知道部分学生在完成作业上有困难,也不去加以指导,等到作业收上来又对学生横加指责。学生“抄作业”现象的存在,与教师只注重结果、不关心学生之间的差异是直接相关。在作业的五个环节中,“练习”是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这个环节不能抓住,作业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要对家庭作业进行指导,确实不太容易。一些教师想出的办法就是请家长帮忙,将作业的要求写下来让学生带回去,或者通过手机短信发给家长,请家长进行督促。但是,家长自己也很忙,教育水平层次不齐,对教师的要求理解也常常不到位,在督促孩子作业的过程中经常搞得一头火,最终学生抱怨家长,家长抱怨教师,教师责怪学生,搞得谁也不开心。

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刘老师倡导的开放式作业管理,给提高练习质量提供了一种思路。平常作业的检查,重在看作业做了没有、书写的是否工整,对作业完成的质量、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很少涉略。如果将这种封闭式的管理变成一种开放式的管理,情况就会不同。比如,定期举办作业展示交流活动,让同学们互相观摩,借鉴别人的好做法,谈谈别人别人作业的优点,说说自己作业的得失;开展针对作业的主题讨论,看如何完成作业效果更佳;进行典型经验的介绍,让身边的同学现身说法;组织作业的单项评比,激励学生在家中创造性地完成作业;建立作业档案,精选一些好的作业,收集到档案袋中,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进行展示,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他人的示范。

上述这些方法,看上去都是学生作业完成之后开展的一些活动,但对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同一班级的教师之间也要互相协调,确保每天小学生的作业量在1小时左右,初中生的作业量在1.5小时左右。学科作业的总量控制住了,作业的过程和作业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四、作业的批改

当学生将自己辛苦写好的作业交给老师的时候,老师通常是如何批改的呢?在作业本上打一个“√”、“×”,好的作业再潇洒的写上一个字的评语“优”、“良”、“甲”、“乙”,最后写上批改的日期就完事了。教师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人,眼睛里揉不得沙子,作业中一些小小的错误就会被发现,紧接着的说不定就是惩罚,老师也常常有意无意地将自己一些不满的情绪带进对学生的惩罚之中。也就是说,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的“师道尊严”更加的膨胀了。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写作业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写了作业之后又要提心吊胆地看教师的神色行事。

怎样让学生改变这种境况,喜欢上作业的批改呢?刘春生老师创造的趣动式作业批改模式,给教师指明了改进的方向。这一模式的核心就是“沟通”,让作业作为媒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平等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在批改作业的时候,要善于从作业中抓住学生的思想动态,主动介入其学习生活乃至心灵世界,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教育学生热爱生活,鼓励他们勤奋学习,解答他们的疑难困惑,为他们提出合理建议,指点他们走出挫折,分享他们成功的快乐。这样就会围绕学生的兴趣、乐趣促进师生互动,形成一种“趣动式”的批改模式。教师明确的批改和真诚的点评,学生给予积极的回应,并提出困惑的问题;教师再次耐心的指点和真切的关怀,„„营造出师生间的智慧交流场。

三年级的学生(小云)写了一篇日记,记录刘老师给她扎辫子的事情,刘老师是这样批改的(圆括号里的文字是刘老师加上去的):

扎bian子 今天在我和彭嘉韵玩时,彭嘉韵不小心把我的头发拽(散)了下来,她感到很尴尬,便连声说了几句对不起。我听了也就算了,但心里很不开心,因为这样很难看。(不过,以后还是不要太计较,毕竟是同学嘛!) 好的[这是的小云回应,本文作者注]

到了中午,我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请刘老师帮我扎一下。(他的手很大)一开始我感觉(发根)很疼,于是就(把头)摇了几下,可是刘老师(没有注意,不仅)没有轻一些,反而重了一些。我看见没有了希望(,)就只好默默地忍受着,最后刘老师终于帮我扎好了,(紧绷绷的。)虽然(头发根)有些疼,但(我)还是怀着一种感激说了声谢谢。

从今天的这件事来看,我dong得了做一件事情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每一件事都有一定的技巧。

[悄悄话]

我一直以为自己粗大的双手很灵巧,而且从女儿很小时到今天,我都为她梳头扎辫子。但你找到我时,我心中很幸福。便像对女儿一样,“轻轻”地挽起你的发辫,再扎起来。我没有注意到会弄痛了你的头皮。看了你的日记,我脸红了。同时,也想到了自己的女儿,她也和你一样,十多年了,她没讲过一次疼,让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细心的父亲……谢谢告诉我你真实的感受!

粗心的阿牛[阿牛是刘老师的绰号,本文作者注]

有的老师会说,作业太多,来不及批改。刘老师对此也给出了解决的策略。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多说了。除了趣动式的批改之外,我以为对学生作业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统计数据可以给我们提供多样化的分析视角,让我们反思作业编制是否合理,作业难度是否恰当,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度是否高,这对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很有帮助。

五、作业的讲评

作业的讲评,老师们普遍重视。但关注点多在解题思路的引领、学生错误的纠正上。由此形成了学生“做”、教师“评”的一种任务文化。做作业的目的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等待教师对作业完成的情况给予评价。由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做起来没有兴趣,讲评的时候也不是非常关注。

要让学生爱上作业,关键要让学生明白作业是学生自己赋予自己的一项责任。在讲评的时候,更要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大家分享思考的乐趣。换句话说,就是要创造“展示与分享”为核心思想的作业讲评方式,让作业讲评成为师生学识、情感交流的纽带,体验到民主的氛围,平等的交往,纯真的情趣,进步的快乐。

在刘老师的班里,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必须经过三个以上的读者点评之后,才能上交到组长那里,这三个“读者”,可以是自己的亲友,当然更多的是自己的同学。学生就是在这种点评与被点评的交往中,逐渐学会了创造精品和赏识鼓励,提高了习作练习的价值追求。而教师因为多了很多学生的点评,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的更清楚了,自己再去点评的时候也会更加有的放矢。

其实,作文如此,其他多个学科多种类型的作业也可以如此。只要教师努力去创造“展示和交流”的作业讲评文化,就会创造出许多鲜活的经验来。

学生是成就教师的持续力量。当学生热爱学习、热爱作业的时候,他们就能学得很好,而且会帮你破解很多教育上的谜团。让学生爱上作业吧!

《让学生爱上作业:小学作业布置、查收和批改的技巧》

刘春生/著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第2篇

一、启动情感功能

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功能的作用,尽量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动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师生情。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他们亲近,和他们闲谈作文趣事,创建和谐、欢快的教学氛围,融洽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自然、自由、快乐的心态之中写作。

(2)生生情。给学生树立榜样,激起写作欲望。学生最接近,最关心的人是同龄人,同龄人的佳作对他们来说不亚于课本范文。因此,在班上诵读或张贴优秀作文,给他人讲述同龄人中成为“小作家”的例子(最好是本班或本校的),他们能从这些例子中得到很大的鼓舞,甚至当起“小作家”的梦。这是一种极大的驱动力,他们会跃跃欲试地模仿,把这些同龄人“小作家”当成自己的“偶像”。自然,他们就会变被动为主动,成为写作的主人。

(3)文本情。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入情达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如第五册的《积累。运用一》的习作是写人作文,要求写出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人。我便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是谁?为什么喜欢?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妈妈,因为妈妈爱我„„”,接着便讲出妈妈如何冒着滂沱大雨来学校接她的感人故事;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老师,因为老师关心我们,教给我们知识„„”,“既然那么喜欢就动笔夸一夸吧!”我说。只见一张张因激动而涨得通红的小脸上兴奋无比,整个教室立即安静下来,听见的是沙沙的书写声。

二、品尝成功喜悦

小学生喜欢表现自我,容易从成功中品尝到劳动的乐趣。根据这一特点,教师要多动脑筋,积极创造条件,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对作文产生兴趣。

(1)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在拟定作文题目时,要因人而异,分层制定难度适中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米可炊”,有话可说。鼓励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的习作能力,能够“摘到果子”。树立写作的信心,发挥自己的特长,人人都能成功。

(2)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文发表时,那种尝到成功后的喜悦心情是无法言喻的。因而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当然这“投稿”形式是灵活的,可以参与征文活动、参加作文竞赛、网上发表;也可参加班级自编的作文报、班级作文选、校园作文展„„让每篇作文都能发表,每位同学都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学期来,我所执教的班级共出版作文集15本,课前课后总看见他们捧着这些作文集津津有味地看着,当看到自己的作文时,那开心、自豪、幸福

都绽放在脸上。

(3)分层而评,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因此在实践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①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等第的标准不同。②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的,如我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入成功的彼岸。

三、优化评改方式

1、互相交流、学习

评改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技能技巧,认识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改正。以往总是学生的作文一写完,教师就收起来一篇篇地改的。那么教师如此“辛苦”,效果是否就会好了呢?其实不然,作文应该更多的放手让学生去互相交流、探究、学习,培养自改能力。因而在学生初稿完成后,组织学生欣赏其中的优秀作文,让学生评议作文的优缺点,可以从词语、句子及篇章结构等方面说说作文好在哪里?有什么好的意见?学习别人的作文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相互评改,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评评你认为好的地方,谈谈不足之处后,针对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在自己的稿纸上修改。还可以把修改好的作文在小组或班上朗读,相互借鉴,阅读修改,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流畅多了。这样的活动既轻松又愉快,即让学生感兴趣又提高作文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2、多鼓励,少批评

阅读批改“好作文”老师固然开心,然而不少学生的作文是不尽人意的,有的简直是“不堪入目”,那么对于这些作文你怎么办呢?是找到学生大声呵斥一顿,埋怨几句,或是叫学生来循循善诱呢?其实如果你仔细品尝学生的习作,不然发现其中有很多优秀的地方,或是一个优秀句子,或是一个好词„„教师应该做学生习作的引路人,要充分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让学生既尝到成功的喜悦,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作文能力。批语则要以鼓励性为主,现在的学生自尊心很强,也很敏感,一句不恰当的批评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不想写作文了。所以,既使给学生指出缺点,也是先肯定学生的优点,尔后以委婉、热情期待的方式指出,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决不吝惜对学生的赞美。

四、丰富题材形式

就题材方面讲单纯划一的命题化的作文最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为它缺少人文关怀,局限了学生的想象力,缺乏新鲜感,不能激起学生兴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而我们要结合课文内容,适时地续写作文、扩写作文、想象作文、童话作文等多种形式,只要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的空间,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活化生活积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倾吐欲望。在“六一”庆祝前夕,在与学生交谈后我发现:学生对学校“六一”庆祝活动的安排颇有微词,我灵机一

动,便举行一次庆“六一”这样的习作练习,结果果然不出我所料:就是那些平平常常默默无语的学生所写的文章,也由“兔尾”变成“豹尾”,洋洋洒洒三页多,且言辞中肯,感情强烈。学生在其感兴趣的方面有了较深的情感体验,在一定情境中遇到这方面的话题则情动而辞发,激活了脑中丰富的,沉睡着的生活积累,因而“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反省我们的传统习作教学伊始,教师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学生情感如一潭死水,而完成一篇佳作,它必须学生是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激活状态,情感的大海才能有壮丽的浪涛,才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高度活跃起来。这样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从而达到习作的目的。所写之作有血有肉,展示出小学生那天真的心灵,纯洁而绚丽的儿童生活世界,若忽视了“情感”激发,那么再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永会沉睡不醒,其习作仅是提纲陈述式而己,更不用说具有个性,那么学生内部语言的生成,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了。反而会与习作教学目标背道而驰——久而久之,学生对习作便会索然无味,逐渐产生厌作情绪,甚至形成轻微心理障碍,

因此,除了选题时要贴近学生外,更主要的是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抓拄契机,活化学生的丰富积累,真正达到“我要写”的境界。这样习作练习才能有可能使学生的内部语言得以生成,表达能力得以提高,学生习作学习生活才有生命的律动,由此看来,激活学生情感,激活学生的积累,这些看似文外的功夫与“习作方法”的指导这种文内功夫同样的

同时在生活中鼓励学生为班级编写班歌歌词,为老师谱写美丽的赞歌等等,针对班级或校园里的好人好事,鼓励学生写一写表扬稿;针对校园里乱扔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可写一则倡议书;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把生活中存在,但远离身边的人、事、景、物通过录像得以直观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进行习作。如此多样的作文便会时刻让学生充满新鲜感。

启动情感、品尝成功、优化评改、丰富题材,让孩子们情不自禁地爱上写作吧!

结论

“日光把金色的诗琴,赠给恬静的繁星,让他们弹奏永恒的光明”(泰戈尔)。教师把生花的妙笔,还于可爱的学生,让他们谱写多彩的人生。帮助我们的学生克服畏惧写作的心理,让他们放松自己,为兴趣真情而写作,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以期待不断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性,这也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漆权,《创新与创新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2】龚自彬 彭兴顺,《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教程》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4】余应源,《语文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第3篇

首先,兴趣引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自然地、热烈地去主动阅读。如何激发兴趣?我觉得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1、教师以身作则,经常在学生面前阅读,树立榜样;

2、把书中趣味、美妙之事说与学生听,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3、名人效应,说说名人是如何看待阅读,又是如何读书的;

4、鼓励表扬,对那些主动读书的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让学生意识到读书是件光荣又有意义的事情„„

其次,创设氛围。不可低估环境对人的行为等方面的重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拥有一种自由、惬意的读书情境。教师可以好好利用班级的“图书角”,发动学生积极买书、“捐”书,共同充实班级的“图书角”,让学生能阅读到的书尽可能的丰富,给生提供好阅读的物质条件。此外,还应开展各式各样有趣新颖、创新实效的读书活动,给学生创设好展示与交流读书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于交流中丰富对阅读的理解,锻炼阅读的能力,收获阅读的愉悦感受。可以围绕“亲子共读”活动,把家长也动员起来,充分利用家长这个积极因素,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可以达到促进亲子交流、沟通亲子感情的目的。只有积极地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才能让学生与阅读没有距离,更加亲密。

最后,让孩子多阅读少“练习”。很多老师常常抱怨孩子阅读能力差,特别是在考试时,阅读理解题总是失分严重。于是,老师们煞费苦心地找来各式各样的阅读理解题目,开始实行“题海战术”,以为只要多做习题,多接触题目类型,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实这样做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机械、繁琐的“题海”只会消磨掉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只有让学生充分地读,也只有痛痛快快地让他们读,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养分,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阅读能力。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第4篇

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 如果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基于这种认识, 我对初中化学教学中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一些探讨和实践。

1 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应积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化学、学好化学。初中生第一次上化学课, 总是存在好奇心。所以, 教师要注重上好第一节化学课, 首先要精心设计课件, 认真备课, 要设置许多问题促动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提问。例如, 在第一节试验课时可以先抛开书本, 做几个趣味性很强的实验, 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 让学生睁大好奇的双眼, 然后引入新课, 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 精神饱满, 对化学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课堂设计中, 教师要加强化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例如, 在绪言部分讲到铜绿时, 可以让学生回去找找看家里有没有这种东西, 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铜为什么会生成铜绿, 什么条件下容易生成铜绿, 它与铜是否是同一种物质, 加热它看看有什么现象等一系列的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构建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权威是指学生在崇高人格的养成、文化知识的占有、人生经历的丰富诸方面对教师作用的认可和对教师形象的崇拜, 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师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的核心地位非常明显, 学生的自主性难以真正体现,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 能使学生精神振奋, 思维活跃, 容易形成新的联想。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随着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 教师的权威观念必须改变, 增强民主与平等观念, 教师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 激励学生提出问题, 强化问题意识。

3 语言幽默, 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语言风趣态度随和, 可亲近学生同时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教师语言幽默风趣、绘声绘色, 才能调动学生听课的兴趣。例如, 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 教师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 先通氢气莫等闲, 屏气观察再加热, 反应完毕冷却后, 停止通氢 (气) 为结束;倘若固执不照办, 反应就给 (你) 颜色看。”在“颜色看”三个字上放慢速度, 给人一种似警告的威言。接着实验的前两步按常规操作, 后两步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当大家看到试管里的氧化铜颜色变为红色后又变为黑色, 全都惊奇不已, 寻思之余, 又为反应就给 (你) “颜色看”双含义的领会而眉开眼笑, 并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顺序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顺口溜幽默的描述, 生动的语言, 声情并茂的讲解, 学生兴趣倍增, 情绪高涨, 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意境, 积极性大大增强。

4 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如果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身边存在的化学现象时, 往往引以自豪, 感到满足, 这种满足会使他们对化学产生极大兴趣, 充分调动起思维的积极性。此外, 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化学反应及现象, 能更好地揭示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具体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适当采用电化教学手段, 利用各种教学挂图、表格, 尽可能把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讲完硬水及其软化的方法之后, 提问学生:热水瓶胆内的水垢是怎样形成的, 应怎样清洗?学习燃烧的条件时, 可让学生分析引起“11.15伤害特大火事故”的原因,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可使他们深刻体会化学知识的无所不在和实用性。

5 重视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曾讲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全面实施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不仅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感性材料,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产生原因、归纳总结知识点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 同时也为学生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实践证明, 生动有趣的化学试验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最重要因素。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制法, 大部份化学规律的形成, 一些化学理论的建立, 做不做实验, 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会截然不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老师做好演示实验, 给学生传授科学的实验方法, 而且要求学生做好学生实验, 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还要结合教学内容, 补充一些在课堂或者课余选做的趣味实验, 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验能力, 比如增加白磷的水下燃烧, 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燃烧实验等, 都会激发学生深厚的兴趣, 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增强学习效果。因此, 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第5篇

今天听了邱老师的一节题为"让学生喜欢你的课"的讲座,收益非浅.邱老师讲课生动沉稳,幽默风趣.结合邱老师讲的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用心备课,让课堂吸引学生。用心做最好!如果我们多花点时间去研究课标与教材,研究学生特点与教学实际,用课改的理念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以生为本,合理创新安排教学环节,让课堂设计最优化。这样的课学生能不喜欢吗?其次,要亲近学生,加强师生间的有亲和力。平时,我们要学会关心学生,学生病了,教师的一次的问候;学生成绩下降了,一句贴心的安慰;学生进步了,一句真心的肯定;学生犯错了,一番苦心的教诲……这一切不会多付出多少,但能获得学生的喜欢,得学生的心,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亲近。学生愿意亲近我们,怎么会不喜欢我们的课呢?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回报不一定是物质上的,更重的是精神上的!我相信大多教师都比较清贫,可清贫的背后有一种不清贫的精神!

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文范文第6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首先热爱读书。本学期,我个人从网上购书十多本,并把自己买的书展示给学生看,利用晨读、午诵、空堂的时间和学生一起读书。我总觉得,要想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生活中占什么位置。要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就必须让他感觉到你的思想在不断丰富,确信你今天没有重复你昨天说过的话。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应成为学生进入书籍世界的引路人。

2、还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在引导学生看什么书上,我没有过度要求,只要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读什么都可以。因为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其出发点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读书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是在阅读的过程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如果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对于一些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很可能会失去阅读兴趣。

二、创设最优的阅读环境

首先是成立班级图书角。书柜里面有老师从自己家带来的书籍,也有同学们自发从家里带来的。并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同学们可以自由借书看。每当中午阅读课零声响起时,他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看起书来,课余时间,也总有学生对课外读物爱不释手。有些同学已经把其中的一些书籍看过几遍了。

另外就是开展“读书漂流活动”。每个学生只需买一本书,通过班里漂流,年级漂流,就可以看很多本。这学期,我们班的孩子通过读书漂流活动已经看了:《一百条裙子》、《绿山墙的安妮》、《水浒转》、《夏洛的网》、《小狗钱钱》、《彼得潘》、《西游记》、《爸爸爱喜禾》等8本书,字数将近

六、七十万。

还有就是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每节课提前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就可以看课外书;代课老师请假时空出的课,我也基本都是让学生看书了;中午一到校就坐在教室里安静地看书。一学期下来,学生基本都养成了很好的读书习惯,有时

候连下课都手不离书了。学期末我统计了一下,全班同学的阅读量基本都上了一百多万,有个别学生甚至上了二百多万。这在以前,真的是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三、教给恰当的阅读方法

1、读。指导学生如何正确科学地阅读。一个人精力有限,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对于规定的必读书以及一些特别有意义、有价值的书要“精读”;有的书可以“速读”,知道大概意思即可;有的书可以挑选部分章节、内容进行“选读”;总之,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2、写。毛主席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写好阅读卡。如:用简短的话概括文章内容,对于重要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语可做上不同的记号,在自备本上摘录好词好句„„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面前一本书,手中一支笔,旁边一本摘记本,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内容包括:好词、好句、我的感想。

3、听与说。在读、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认真地听,大胆地说。利用阅读课,晨会课等时间,请学生朗读精彩片段,进行全班性的阅读欣赏。不仅要学会听,更要学会说,通过各种丰富多样的形式鼓励每位同学上台说,以朗读为基础,从不脱稿地说逐渐过渡到脱稿,从片断到全文,从说内容故事到对文章的看法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使读书活动不断深化。

4、定期举行各类读书交流活动。在读书活动中,不断采用阶段小结和回顾总结的形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形式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适时开展“比比谁的读书笔记好”、“朗读比赛”、“读书故事大赛”、“演讲比赛”、“读书推介会”等竞技类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总结范文下一篇:如何做好煤矿安全生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