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

2023-09-19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第1篇

1-

10、 错误的有

2、

5、

6、

9、10,其余全对;

11-20、错误的有

12、

13、

15、

16、

17、20,其余全对; 21-30、错误的有

21、

23、26,其余全对。

31-

35、BCDCD36-40、DBCAB

41-

45、CABAC46-50、BADDB

51-

55、DABDA56-60、CACBB

61、ABCD6

2、ABC6

3、ABCD6

4、BCD6

5、ABCD

66、BCD6

7、ABCD6

8、ABCD6

9、ABCD70、ABCD

71、ACD7

2、ABCD7

3、ABC7

4、ABCD7

5、ABCD

76、ABCD7

7、ABCD7

8、ABC7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第2篇

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却很少考虑环境的

供给能力,结果造成全球生态环境危机,自然正以前

所未有的反作用报复人类。人类要敢于同大自然斗

争,但不能破坏自然,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

类对自然的胜利。”[1]全球环境问题已经威胁着人类的

生存与发展,其主要表现为:能源危机、物种灭绝、

土地荒漠化、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面积锐减、淡水资

源枯竭、臭氧层空洞形成、海洋污染及过度开发等。

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多年梦想。近

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并付诸行动,

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抑制了环境恶化的速度

而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已出现危机:中国的SO2和CO2排放量,尽管人均远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排放总量却十分显著

城市的大气污染和酸雨污染比较严重;江河湖库水域

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

到有效控制;一些地区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使得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加脆弱,物种数量减少

物种濒临灭绝。[2]

生态环境危机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方面

首先是人口压力过大。人口的不断持续增长给经济、

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重

是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人类对自然过度开发、利用和

索取,超过了自然的承受能力,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

恶化;第三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传统发展模式只

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而忽视了经

济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和永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发展

的漫长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存

在着密不可分的相互联系。正是由于人类没有处理好

这个关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无节制地盲目开

发、利用、索取,有时甚至浪费自然资源,

染和破坏严重,结果造成全球环境的危机。环境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事实证明,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

失控、资源消耗过度、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破坏

的发展道路,不能为了追求经济的增长,追求生活水

平的提高,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致于以牺牲30,然 ,环境;一些,有些 :,造成了 ;其次这在很大对环境污

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人类如不能与自然保持和谐的关系,就必然会 受到了自然的惩罚。如何在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道路的今天,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紧密结 合起来,更好地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找到一条 既符合当代人类利益,同时又不损害未来人类利益的 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们当前十分重要的和非常紧迫 的问题。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意义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自我调节能力的有限性制约着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11·

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保证世世代代的永续发展。合国向全世界发出呼吁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持续发展。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环境与发展问题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接受。我国政府同样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年通过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济未来的发展。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共识。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思维方式且关系到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先,它使人类改变了旧的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了人与自然的完全对立的和谐关系。人类与自然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和谐才能持续生存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源于环境保护,自然界的资源匮乏和环境: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1980:“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3]1987年,21世纪议程———中国,并以此文件来指导我国社会经2003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

,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人与自然

3月5日,联,首次提出了”[4] ,标志着, 1994 21世纪人口、:“坚 ,促,而 :首 ,否定,是人们对以

年 由挪威前首相 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

往所持有的传统发展观及发展模式的扬弃。它主要解 决的问题就是“为谁而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 题。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推进新型工 业化的进程,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 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生 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农业经济 结构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农业,使国民 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5]要将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真正富裕的 国家,必须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面追求经济增长略思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设,才能促进经济繁荣。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对当前的环境危机,站在全球生态整体利益的高度到了一条既适合经济快速发展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为当前人类乃至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进步。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得到全球广泛的承认和接受,但是各国如何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实际目标、计划、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历史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明白做到可持续发展(一)政府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加强环境的立法管理。政府应该制定具体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法律府、生产者和消费者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加有效、明确的环境保护法控制住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保护法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特殊的作用。各地方、各部门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规划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随着世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了许多法规条例托和保障。我国政府加强了环境生态保护工作行了治沙治水、植树造林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污染防治法》等法规生态环境。然而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府进一步修改、完善或制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保工作发挥更大的效用;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政,从法律和制度的源头上,必须综合考虑,使环保工作有了切实可行的法律依,加大了治理污染的力度《水污染防治法》,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我国的,有些法律法规还不能完全适应构建,这将迫切需要我们政;二要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的,防止片,为我们找

:只有必须坚持,如制定更,绝不能走,各国先后出台,《大气,,

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如进使环

力度。虽然国家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工作,提倡可 持续发展,但是一些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依然存 在“经济第一,环境第二”的观念,他们往往受眼前 利益的驱使和诱惑,而不顾长远的、全社会的整体利 益。例如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她即将可能变成为一 条干涸的小溪。这很大程度是人为造成的,是由于人 们大肆砍伐森林、过度浪费水源、大量开垦湿地等各 种原因所引起的。我们应加大对环境的监督和管理的 力度,在各自辖区内应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做 到分工明确、权责明细、各司其职善情况作为考核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软;同时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和管理环境行为和不良环境状况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可持续性与人口的数量密切相关,只有处理好人口增长的数量与经济建设、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源、环境才容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口的不断增长,人口对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人口的过度增长将导致森林消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耕地不足以及粮食短缺等问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整个国家就会形成“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必须严格·12·

执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少生、优生。努力提高人口素质,教育人人有环保意识大问题,使生态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实际行动,这对实现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极有裨益的。

(二)企业应转换经营机制转换经营机制,就是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到集约型和效益型增长方式上来。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主要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成本换来的,这使本来有限的资金、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产生了破坏生态环境、引起环境危机等一系列十分严重的后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观念,转换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应当开发和节约并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环境危机的解决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技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企业彻底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将环境质量的改,绝不姑息手 ,让更多的违法;三要控,经济、社会、资,随着我国人,使人人关注全球危机的,并内化为他们的,加强自身建设

,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就必须要,应当大力,优先发展科,做到清洁生产,如果不,发展将难以继续。,

做到执法必严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对人类传统的片面地追求产量、产 值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刻反思。企业应该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依靠科技创新和 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同时, 企业应该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付费、谁利 用谁补偿”原则,采取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严 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量,通过减少资源消耗、反对资 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做到开发与节流并重, 合理使用有限资源。企业应当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落后 的生产设备,坚决实行限期淘汰制度;又缺乏有效治理措施的厂家,坚决实行关闭停运的政策。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从高耗低效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高效低耗集约式增长;处理好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发展中保护。否则,总有一天我们的资源将会消耗殆尽,我们的经济发展将会面临沉重的灾难。(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环境危机的解决有赖于全民环境意识的提高护环境是一项关系到各族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子孙后代长远发展的艰巨而又伟大的工程,需要广大公众的积极参与。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历史的事实已经证明:如果人类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自然就将会反作用地报复人类。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人环保意识缺乏,他们往往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依然思想僵化,没有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味片面地追求经济数量的快速增长,只重视眼前利益而没看到长远利益,经常做出一些有损于环境的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为了解决环境危机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我们首先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介宣传人类与自然应保持和谐的关系,人类如果再不转变原有对自然和环境的观念,就必将自食其果;宣传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系;宣传破坏环境必将最终导致人类自身毁灭的道理;宣传“保护环境责”,坚持爱护环境“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都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养成自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意识。其次,我们要加强对地方政府领导人和企业决策者的环境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提高综合管理和决策的能力。各级决策者和企业负责人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对象,他们越早认识到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一个良好的环境,认识到消除环境污染和防治生态破,,在,保

,一 ,,,人人有 。这些

对污染严重而

坏、保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性,就越有利于环境问题 的解决,有利于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最后,我们还要继续在中小学校和高等院 校开展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工作。通过对在校学生的 环境意识启蒙、环境知识灌输,开展形式多样、内容 丰富的课外和校外活动,使他们正确认识环境及环境 问题,了解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环 境保护的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自觉地参与保 护环境的行动。[6] 结 语

环境是我们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条件和基础。保护生态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只有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才能做到可持续。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暂时放慢经济的增长速度,也不应该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任何人为的创造活动决不能超出自然所能承受的程度,任何为所欲为地破坏自然环境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和惩罚。因此,我们在对待生态环境问题的态度上,应当做到尊重自然,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注重其质量和效益。总之,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才能保证我们当代以及子孙后代安居乐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张坤民,朱达.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998(01).

[3]刘东辉.从“增长的极限”到“持续发展”[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4]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湾地球出版社,1992:34.

[5]程鹏.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意义及策略2006,25(增刊).

[6]陈鸣.保持环境的净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01).

,发展 ,宁可,必然会,爱,1984:304.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第3篇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得到重视和支持。实践证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炒作资产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扩大社会贫富差距,而且会增加经济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这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提供了深刻的警示。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运行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中国经济要做到“稳中求进”,就必须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只有壮大实体经济,筑牢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稳定和大局稳定这一系列“稳”的目标。只有不断做强实体经济,提升经济质量,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为“进”创造条件。

发展实体经济,要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拓宽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

发展实体经济,要努力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充分利用财政、税收等调节手段,让做实业的人感到有奔头、能致富,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要改变个别领域一段时期以来非理性暴涨、轻易获取暴利的状况,为经济发展及时化解风险,遏制投机炒作。

当前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些传统产业出现萎缩不可避免。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老路,必须同步调结构、上水平,加快转型升级,下大力气发展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加大技术改造以提升竞争力,保持实体经济的长久活力。

强调发展实体经济不是弱化虚拟经济,而是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实体经济的基础性地位,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扩张。现代市场经济中,实体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要发挥好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增加金融业核心竞争力和服务能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形成较为完备的实业体系,并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只要我们牢牢把握住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不断壮大实体经济,就一定能够巩固和延续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绿色发展起新潮——浙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综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领先增长的浙江从“成长阵痛”中惊醒,率先开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从“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吹响“绿色浙江”号角到全面部署生态文明建设……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全力推进。

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核心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上就是要发展生态产业和生态经济,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转型”,有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良性互动。全省各地各部门把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 在空间布局上,加强科学规划,编制实施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另一方面,把好环境准入关,严把“低小散”、“两高一资”项目入口。在产业培育和提升上,各地充分运用产业标准“硬杠杠”和“倒逼力”作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打造新型一产。因地制宜推广生态化种养模式,建设生态农业基地,推进有机、绿色认证,发展现代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产基地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大力提升二产。实施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海洋新兴、新能源汽车、物联网、新材料以及核电关联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企业和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和生态化改造,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低丘缓坡和浅海滩涂。 努力拓展三产。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意见,组织编制重点行业发展规划,着力推进40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

把优化生态环境作为基础工程。深入推进“百矿示范、千矿整治”工程;抓好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

把繁荣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弘扬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生态文明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成熟的重要基石和标志。各地各部门把发展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来抓,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低碳节能融入企业的生产之中。引导和促进企业采购、生产和销售节能产品、实用节能材料,采用节能生产工艺和流程……生态文明渐渐渗入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把完善机制体制作为重要保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体制和机制至关重要。各地各部门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政绩考核体系如同“指挥棒”和“风向标”,突显生态的政绩考核体系,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多得益”。 按照这个原则,建立健全分类补偿与分档补助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第4篇

摘要:云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也是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生态保护与发展经济的矛盾极为尖锐,如何科学有序地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是云南目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目前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还存在科技支撑不够、政策法规滞后、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必须加快立法进程。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保驾护航;明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提供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生态补偿制度;困境;路径选择;创新

生态补偿制度指的是一种为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维护、改善或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整相关利益者因保护或破坏生态环境活动产生的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内化相关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具有经济激励作用的制度安排。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云南省地处长江、珠江、澜沧江等六大江河的源头或上游,山区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生态环境十分复杂、脆弱、敏感,同时又以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维系大江大河下游的生态安全、承担巨大的生态功能而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焦点。因此,如何科学有序地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处理好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尖锐矛盾,实现云南的包容性增长,是云南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1、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客观必然性与可行性

1.1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补偿的许多难题亟待解决

一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补偿不足。云南省1998年宣布天然林禁伐后,项目实施区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据调查,怒江、丽江等地区来自木材产业的财政收入几乎占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但是,对减少的财政收入,目前国家和省上只补偿来自林业的显性财政收入,而对来自林业关联产业的隐性收入却没有补偿,导致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在退耕还林还草和宜林荒山造林中,生态公益林很难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据专家估算,经济林每年平均产出为36元/亩,在云南许多地方,山林是山民全部的生活来源,而我国目前实施每年每亩5元的补偿标准,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起码生活需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生态补偿政策,将影响林农对营造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二是岩溶地区的石漠化防治投人严重不足。岩溶在云南分布较为广泛,据省林业厅2005年组织开展的石漠化监测结果显示,岩溶面积在30%以上县区的石漠化土地为288.14万公顷,占65个县土地总面积的21.8%。由于全省岩溶分布广、石漠化程度严重,导致了岩溶地区“山穷、水枯、林衰、土瘦”,加之交通不便、生态恶劣等原因,岩溶地区的人民生活多数处于贫困状态。如通过对文山州8县进行的监测显示:1990年~2002年的10多年间,石漠化土地面积均呈扩展的趋势,其扩展速率在0.8%~3.2%之间。当前云南石漠化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治理难度大,投入严重不足;石山造林地确权发证工作滞后;宣传工作不到位,群众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不强等。

三是对限制开发与禁止开发区域的补偿不到位。根据国家“十一五”期间提出的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本要求,云南被划入限制开发区的有50多个县市,占全省面积的近50%,超过全省人口的35%。这些县市兼具生态功能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二重性,老百姓要致富,自然要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但“限制开发”使得“靠山吃山”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他们一方面要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要解决经济发展和自己生存的问题,陷入“要温饱还是要环保”的两难抉择。云南省禁止开发区域主要有:各类自然保护区176个,总面积288万公顷;其中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53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世界遗产3个。这部分保护型区域,主要承载生态服务功能,理应享受国家的各项生态补偿政策,而现实是国家给予的补偿严重不足。

1.2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云南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的尖锐矛盾是空前的,云南经济发展的各项人均指标居于全国的下游,各州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日趋突出,州市所在地的中心县市区与边远的贫困山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生态建设不平衡。当前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但在生态保护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特别是有关生态建设的经济政策严重短缺。这种状况使得生态效益及相关的经济效益在保护者与受益者,破坏者与受害者之间的不公平分配,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破坏者未能承担破坏生态的责任和成本,受害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赔偿。这种生态保护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生态保护面临很大困难,而且也影响了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要解决这类问题,必须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以便调整相关利益各方生态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促进生态与环境保护、城乡间、地区间和群体间的公平、协调发展。

1.3云南省具备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

云南省是我国最早开始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省份。早在1983年,针对采矿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和破坏,云南省环保局以昆阳磷矿为试点,以每吨矿石提高0.3元的方式进行收费,并将所收费用于采矿区复土植被及其它生态破坏恢复治理,这可视为我国探索生态补偿政策的开始。当前,云南正在寻求一条“四个同步”的道路,即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进行,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生态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同步提升,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同步前进。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省政府主办的“七彩云南保护行动”都明确要求:

“开展生态补偿试点,逐步建立生态补偿制度”。2008年2月,省政府在《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若干意见》中提出:

“力争‘十一五’期间,在生态保护、环境治理、水能矿产开发生态补偿等方面投入70亿元左右;开展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大资源开发项目、城市水源地等4个领域的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建立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这些都充分表明,云南省目前已经具备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科学研究基础、实践基础和政治意愿,项目实施具有现实可行性。

2、目前在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分析

2.1生态补偿制度建设还缺乏足够的科技支撑

很多人认为生态补偿只是一个机制或制度问题,没有什么“科技”含量,只要从政策与体制方面进行完善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观点是偏颇的。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也面临着许多科技难题。当前,正是由于没有解决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中的关键科技难题,才使

我国的生态补偿虽受关注,却进展缓慢。这些科技难题主要有:生态补偿的确切含义、生态补偿费与资源费税的关系等,这些是生态补偿定位的关键;补偿方式的选择问题,即应该采用现金、实物、政策等哪种形式,如何形成一种“造血式”补偿;补偿标准制定问题等。“十一五”期间,国家许多重点科技项目中设立了与生态补偿问题相关的课题。但总的来看,这些难题尚在探索之中,没有完全解决。这使得一些匆匆上马的生态补偿项目在执行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以退耕还林为例,全国仅分南方和北方两个补偿标准,在执行中就产生了“过度补偿”与“低补偿”并存的现象。

2.2生态补偿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主管部门相互协调不够

目前,在我国实施的各领域生态补偿中,只有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方面做出了制度性安排。即2004年中央财政正式建立了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对重点公益林管护进行补偿。其他方面的补偿,基本上都是依托特定的生态工程或生态治理规划进行,其突出问题在于补偿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例如,当前正在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尽管国家有了后续的补助措施,但是农户总担心今后政策有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态保护效果。我国的生态保护涉及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各部门根据自身业务,分别进行了生态补偿的实践。但以“部门主导”的政策设计,分头管理的现象很严重,导致部门利益化和利益部门化,使现有的生态补偿政策带有较强烈的部门色彩,从而造成生态保护与生态受益者之间的脱节。如林业部门推行生态公益林补偿、天然林保护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农业部门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水利部门实行水土保持生态补偿费、水资源费。实践中,涉及多个部门实施生态补偿时,部门间的协调性不强。

2.3生态补偿得不到政策法规的有力保障

目前,我国还没有“环境基本法”,而《环境保护法》又较明显的忽视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由于当时立法背景,《环境保护法》偏重于污染治理,只规定了对排污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经济进行收费,而没有考虑对生态保护行为所产生的正外部性进行补偿。其他诸如自然资源保护的单行法对生态保护的力度也不够。主要表现在自然资源保护法律中资源有偿使用原则未体现资源生态效益价值,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应承担的保护生态环境义务未做规定以及资源保护法律的有些规定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而与各地区生态环境紧密相关的地方立法,在生态补偿方面的规定同样显得相对模糊,缺乏应有的确定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要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法律、法规等保障措施。没有法律法规的有力支撑,生态补偿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生态补偿将很难顺利进行。

2.4环境产权界定困难,融资渠道单一

当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关于环境产权的概念还未明确界定。为了使外部环境自然资源的成本与利益内部化,十分有必要明确地界定环境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点,没有明确的排他性和可转让性,使得环境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由于产权界定不清,存在环境贡献者与环境受益者的利益“非对称性”。因此,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有一个难以突破的技术难题,即如何界定生态环境产权,以明确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尽管目前中央确立了“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补偿原则,但涉及到具体补偿行为时,难以确定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受益者,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上实施东西部之间的生态补偿时,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另外,我国的生态补偿融资渠道主要有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基金两种方式。其中,财政转移支付是最主要的生态补偿资金来源,融资渠道过于单一。从目前云南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来看,纵向转移支付既中央对云南的财政转移支付占绝对主导地位,而区域之间、流域上下游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微乎其微。这种完全由中央政府买单的方式显然与“受益者付费”的原则不协调,“免费搭车”现象严重。

3、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3.1加快立法进程,为生态补偿提供法律保障

生态补偿立法的缺失是限制和阻碍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尽快出台环境基本法或环境法典,建立权威、高效、规范的管理机制,促使生态补偿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约束,对保护环境的行为进行鼓励和支持。当前我国应尽快根据现实情况出台《生态补偿条例》,在《条例》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争取早日出台《生态补偿法》,以法律形式将补偿范围、对象、方式、补偿标准等的制定和实施确立下来,使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得到法律的有力支撑。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前提的,如果生态补偿制度能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则为其推行提供了可靠保障,还可提高其实施的效率。云南可先选择条件允许的地方进行试点,取得一定经验后进行总结并完善,然后再逐步将其推广。

3.2明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补偿范围很广,几乎囊括了所有对环境友好的生产措施。但这些国家的补偿政策是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相联系的。由于云南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民族地区,目前还不具备全面实施生态补偿的条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对云南省的生态环境问题状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明确轻重缓急,根据评估结果明确补偿的优先秩序,将生态补偿划分为三个级别:即优先补偿项目、重点补偿项目、拓展性补偿项目,以便将有限的补偿资金用到刀刃上,提高补偿资金的利用效率。

对于那些已经非常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或者不及时制止将可能导致其严重生态环境后果的行为,进行优先补偿。如滇东北长江上游生态功能区等的补偿。对于优先补偿项目,应采取中央政府直接投资为主,相关利益主体为辅的方式。对于一些生态问题较为严重的地区或对生态环境具有显著影响作用的行为,进行重点补偿。如重要湖泊水源地、区域性河流集水区保护补偿,矿产开发补偿等。对于该类补偿,中央财政只提供适当的扶持,不应成为资金来源的主体,可采取流域补偿、产业补偿的形式。对于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的行为或措施,进行拓展性补偿。如对生态农业,节水措施、水土保持措施等的补偿。对于此类补偿,建议采用政策补偿、技术补偿或市场补偿的方式进行。

3.3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互补作用

深入考察国外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多采用政府手段和市场手段相互补充的方式,并且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分工重点。综观世界各国对生态区域的利益补偿实践,政府在生态补偿中起到主导作用,是最主要的生态效益购买者,能够利用市场机制调节经营者之间的既得利益。例如,在法国和马来西亚建立的林业基金中,国家给予的财政拨付就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美国、哥斯达黎加等国在此项目措

施上的经验也表明,尽管政府作为生态效益最主要的购买者,市场竞争机制在生态补偿中的作用是不可小视的,政府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可以运用经济政策和市场机制来提高生态效益。借鉴国外经验,设计云南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利益补偿机制,应明确将财政转移支付作为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利益补偿的主要工具,进一步强化和规范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来源和使用。在强调中央对地方纵向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导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依托大江大河流域上下游之间、重要自然保护区、工矿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充分发挥财政转移支付在加强和引导生态保护上的支撑作用。

云南在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过程中也应遵循市场和政府互补的原则,在完善环境税收制度的同时,还应逐步完善生态环境价格机制、交易机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生态利益共享及相关责任分担机制。除生态融资、财政补偿等政府行政手段外,应根据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机制的完善程度,积极探讨培育和引进市场机制,率先在部分地区和领域进行大胆试点,借鉴国际上相对比较成熟的方法和指标,促进利益补偿体系的差异化和多元化实现。从而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利益补偿中的合理分工,积极培育包括政府、企业、民间机构等多元化的生态利益补偿主体,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利益补偿体系。

3.4创新生态补偿方式,提供长效的补偿机制

一是实施技术和项目补偿政策。政府和补偿者为受补偿者提供项目,将补偿资金转化成为技术项目和产品,同时对受补偿者无偿提供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管理组织水平,使他们掌握更多的生存本领。如政府及相关科研技术机构对生态保护区实施项目扶贫计划,通过对项目进行技术指导,引导农民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产业,发展多种经营,培育“造血”机能,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设置生态税种,征收生态税。生态税收作为一种财政和金融政策工具,具有资金配置和行为激励两项基本功能。如美国用于补偿生态区域的转移支付资金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生态税收中获得的。生态效益具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特性,通过设置生态税,政府可以向生态效益受益地区的公众或企业强制征收生态税的方法来补偿生态保护和生态经营者。生态税的征收对象主要包括在生态效益中受益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征收范围包括有经营收入的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水力发电厂、大中城市自来水厂、以森林景观为依托的风景旅游区等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如三峡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如果每度电提取生态补偿费5厘,就是4235亿元,仅此一项可以保住28个像云南省德钦县那样的长江中上游贫困县的原始森林。

三是设立生态补偿基金。遵循“谁投资,谁收益”原则,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用于特定地区总体生态环境的生态补偿。由于东中西部地区通过环境媒质相连接,对下游地区来说,污染物质的输入提高了其生态恶化的程度,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越恶化,中下游地区的环境成本就越高,这样,就需要建立一种生态补偿机制,以使环境成本达到最小化。为此,应建立一项国家生态建设基金,东中部地区将根据其损害评估缴纳基金,而西部地区则根据其建设与治理的成本评估缴纳基金。从各地区收缴来的基金,按照一定原则和标准再重新配置给他们,用于生态环境建设与治理,并实行专款专用,这样不仅能降低处理环境外部性问题的交易费用,而且能够缩短环境物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时滞。还可以借鉴国外做法,建立区际生态转移支付基金,支付基金的运作模式可由相关地方政府共同推动,建立“资金横向转移”的补偿模式。

四是发行生态建设彩票。彩票是政府的一条重要筹资渠道(西方发达国家称其为“第二财政”),具有强大的社会集资功能。目前,彩票业已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产业。因此,应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发展生态彩票业并使之成为我国生态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当前,可以考虑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生态环境建设彩票,除发行成本以外,西部各省区市筹集的资金应全部用于本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东部和中部地区筹集的资金60%上缴中央,专项用于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其余40%用于本地生态建设。这样,将可以强有力地支持西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包容性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涪宁,民族地区生态补偿及保障制度探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0-10-28.

[3][4]施小梅,赵晓彪,云南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研究[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7):120.

[5]庄国泰,高鹏,王学军,中国生态环境补偿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科学,1995,(6):415.

[6]孙新章,周海林,张新民,中国全面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与阶段推进论[J],资源科学,2009,(8):1350.

[7]王从霞,探析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开发的“度”[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

[8]吕志祥,刘嘉尧,西部生态补偿制度缺失及重构[J],商业研究,2009,(11):182.

[9]梁爱文,生态文明建设的产权制度创新一以云南省为例[J],唯实,2010,(4):56.

[10]孙新章,周海林,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突出问题与重大战略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142.

[11]卢艳丽,丁四保,国外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9,(3):166.

[12]高国力,丁丁,刘国艳,国际上关于生态保护区域利益补偿的理论、方法、实践及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2009,(5):79.

[13]赵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刻不容缓[J],科学社会主义,2009,(4):120.

[14]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2):10.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第5篇

【摘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时期,广泛开展国际经济合作,是在短期内实现培养相关产业人才,引进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投入,促进相关制度完善的有效手段。国际经济合作可以加速我国产业升级,缩短相关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推动我国早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 国际经济合作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进一步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改革道路的总的指导思想。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一方面通过行政调控管理的直接干预,强化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以市场手段实现资源的反复循环利用,从而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作为全球经济总量排名第二的重要经济实体,早已将自身的发展融入全球一体化市场,国内经济模式的任何变化,都必然对其他经济体产生影响,反之亦然。

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经济合作必要性

传统经济模式大体呈现着“资源—生产资料—产品—废旧品”的直线、单项、不可逆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则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废旧品”向资源的再利用、再生产。在相对较大的特定空间内,如果资源足够丰富、“废旧品→资源”转化技术足够先进,我们可以认为其循环经济资源是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的。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需要外部资源、外部经济体介入的。但是,这种模型显然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状态。

首先,尽管我国资源丰富,但伴随着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我国人口因素,实际可利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石油能源、林木资源的稀缺已经被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扩展资源获取来源,是我国必然面临的选择。这是传统循环经济模式所不曾有的新要求。

其次,与资源供给的多元化相对应,废旧品的来源、输出同样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进口洋垃圾已经不再是新闻。而我国经济的发展,相应地,我国未来自产的“废旧品”是否会出现流向外部经济体的状况?从微观上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开始在我国大量普及,尤其是伴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幅提升,这意味着在未来十几年内,废旧电子产品将进入数量急速增长期。如何实现对这些废旧资源的再利用,是当前经济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最后,在前述循环经济自给自足模型中,“废旧品→资源”的转化过程完全依赖于转化技术。在生产力发展较低的时期,对转化技术的要求同样较低。而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时期,由于前述高新技术产品的废旧物大量出现,对废旧品向资源转化的技术要求,同样是传统循环经济模式所不具备的特点。但受制于技术人才培养周期漫长等因素制约,自主研发人才的培养与技术培育是无法满足我国急迫的需求的,国际经济合作的开展显然有助于解决此问题。《京东议定书》中所确立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能源新技术获得相应的碳排放量原则,体现的也是这种精神。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经济合作困境

内部困境。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对循环经济认识不足。各地政府往往较为片面地理解循环经济概念,认为其只是节能减排的一项具体措施,仅能起到环境保护、生态改善的作用,而未能认识到这是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是一种实现环境、经济与社会效应多赢的,替代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粗放型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种认识忽视了发展循环经济是绿色经济理论与具体经济模式转型实践二者的统一。

其次,各地现在虽然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循环经济雏形,但这种雏形大多建立在技术简单、规模较小、企业分散、难以实现规模效益与区域集合效益等问题,甚至将传统的“废旧物回收利用”行业代替现代循环经济。而已经存在的现代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往往面临着可回收资源渠道有限,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尖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各地政府在税收、土地等经济政策层面予以支持,促进小规模企业合并整合,亦有赖于国家在宏观政策层面予以扶持。

再次,行业布局的不合理与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既为发展循环经济带来契机,也同样造成了经济转型的困难。近年来,我国以化工、建材、钢铁等行业为代表的高耗能工业普遍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需求,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产出问题十分严重。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重工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同样认识到发展可持续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但囿于这些行业往往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且累计投资巨大,因此,其转型过程是极其缓慢的。①

最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与国家经济宏观调控政策之间尚缺乏足够的统一协调性。为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消耗、污染问题,中央政府将可持续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已经提到国家战略高度地位。但在各级地方政府和综合经济职能管理部门的相应政策中,仍然未能形成统一的将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经济改革转型中重要一环而予以落实。②发展循环经济在部分地区尤其是资源相对丰富的内陆省份地区,仍然处于主体经济政策之外。例如在当前经济转型中,中国人民银行早已对金融机构实行具体的窗口指导,限制对电解铝、钢铁、水泥等过热行业的信贷,但在对上述行业的限制中,并没区分单纯地扩张性规模生产立项与和循环利用资源立项,反而概括性的一概予以限制,而其造成的后果即是,一些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同样无法获得金融支持,被“钱卡住了”。③缺乏大量资金支持的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既无法购买先进设备,改良现有技术,也无法吸引高技术人才。

外部困境。虽然基于前述分析,我国存在着发展循环经济外部合作的必要性,但是,无论在宏观的可持续发展摸索实践中,抑或微观的行业循环经济普及过程中,国际间的相关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困境。尽管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全人类发展的美丽愿景在理论上已经成为人类共识,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在具体合作平台构筑上,却困难重重。

首先,各国间虽然对环境问题形成了宏观上的共识,但在具体环境义务、责任分配方面却分歧较大。这里既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歧,也存在发达国家内部的分歧,这集中反映在欧盟与美国在对待《京都议定书》的态度上。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坚持,发达国家必须承担其历史责任,弥补其在早期发展阶段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以及以诸如殖民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资源的大肆掠夺。为避免全球环境的逐渐恶化,其必须利用资金、技术的优势首先采取行动,接受发展中国家对现代发展的渴望与人均经济水平较低的事实。要尊重其发展权。④而发达国家往往出于国内政治、自身经济转型等问题的需要,尽可能回避其历史责任,过多地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参与,用国民经济总量代替人均经济收益。

其次,经济保护主义、技术垄断主义成为循环经济国际合作中难以逾越的瓶颈。循环经济对废弃品的利用,虽然可以实现资源的循环,但其转化的成本往往相对较高,只能通过发展规模经济实现降低循环成本。而规模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与先进技术的支持,国际经济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发达国家并不愿意承担其历史责任,往往片面的强调环境问题的普遍参与而忽视其曾经对环境、资源的破坏责任,对援助发展中国家相关的资金、技术存在抵触。尤其表现在其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借口,限制乃至禁止本国先进循环技术流入发展中国家。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利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新的开发,反而会受到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打压。而发展中国家在WTO、世界银行组织等国际贸易体系、金融体系中缺乏话语权,也进一步导致其只能遵从发达国家所制定的偏向性明显的贸易合作规则。

最后,国际政治走向对国际环境合作的负面影响。在循环经济领域,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表现之一即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着这种相互扶持、支持的趋势。但从整体上看,高新技术引进、大规模资金信贷等是无法离开发达国家支持的。在当前全球化快速飞跃的时期,任何经济体都无法独自应对全球环境困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威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普遍实现迫切要求经济体间的相互协作,而这种协作需要国家间、地区间建立统一协调机制。但是,由于少数国家仍存在冷战思维的延续,这种经济间的合作协调往往伴随着资金、技术输出国家对输入国家经济制度、政治选择的干预。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的发达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单纯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打着维护全人类共同权益和保护地球资源环境的旗号,以经济环境外交为手段,推行其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达到其在经济、政治上统辖发展中国家的目的。这无疑给国际经济合作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经济合作机遇

尽管在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存在着诸多困境,但我们更应该清晰的认识到,在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全球环境保护等理念愈发深入普及背景下,通过国际经济合作解决环境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其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1999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任何国家均难以孤立在国际社会之外而独立发展,都需要在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上参与国际协作。而国际协作理论则认为,尽管世界仍处于无政府状态,但这种状态下的世界秩序参与者之间是存在有序的与相互依赖的关系的。在各自寻求自身利益的同时,武力解决冲突的代价过于高昂,合作是彼此分歧解决的最低成本路径。⑤这种低成本路径激励着世界秩序参与者自主地选择国际合作来代替旧秩序时代下的战争。这也符合经济学上对人“理性、自利”的基本假设。也正是由于世界秩序参与者的理性、自利会激励其选择成本最低的问题解决方式—合作,由此形成了国际合作所需要的动力与基本条件。也正是地球村的存在,国家间在经济、政治、环境诉求等方面均存在着大量广泛的共识与共同利益,合作才能逐渐成为解决冲突、化解发展中的矛盾的优先选择机制。

以欧美为例,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的亮点之一就是再次将美国纳入国际气候谈判,使其再次回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协调体系内,2009年的奥巴马政府也表示将主动、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尽管这背后有着其维护自身国家安全、确保能源战略实现与争夺国际可持续经济发展协调机制领导权等多种原因,但是,美国的这种积极参与无疑为循环经济领域的国际间协作孕育了基础。而欧盟则无论在1997年的京都气候会议上,还是2010年3月发布的“行动起来重振全球气候变化谈判”政策,都体现了其积极推进全球环境问题积极协作的工作理念。⑥虽然无论美国抑或欧盟,其环境外交政策仍着眼于其自身利益,并时常将环境问题、贸易问题政治化,但是,发达国家的这种总体趋势无疑为借助国际经济合作来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模式提供了潜在契机。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经济合作路径

首先,吸收国外循环经济理论,构筑我国生态经济文化,培养我国循环经济人才。法学上有所谓“法律移植”,其核心内涵即在于借鉴国外成熟的法学发展理论与立法经验,从而完善我国自身的理论建设与法律制定。在循环经济国际合作问题上,我们同样应该采取此种措施,不能将国际经济合作限定在生产设备购买与技术引进的层面。这些层面的实现仅能起到“授人以鱼”的作用。从长期上看,授人以渔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未来循环经济发展问题。

其次,借助国外绿色环保运动对欧美国家政治、经济的影响,利用这种有益的影响实现循环经济领域的招商引资。如我国在三北防护林建设过程中,曾得到过日本相关技术、资金与人员的支持,这为我国在循环经济领域提供了相关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助国外环境运动的“东风”,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上升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一环,利用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吸引国际尖端人才对我国该领域的关注,将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问题转化为全球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从而实现信息获取上的巨大优势。

最后,积极加入国际贸易对话、环境对话,建立国与国、国与地区、地区与地区之间多层面、多渠道的磋商协调机制。如前文分析,欧美国家近年来对待全球环境问题的态度为我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实现与其有效对话,提供了相应的政治基础。虽然欧美国家在经济对话、环境对话中常伴有政治化倾向,但我们应尽可能避免此种政治化影响,在防止其干预我国内政的同时,不能关闭或缩小对话的大门。只有在国家层面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订立相关条约,才可能在微观层面实现循环经济企业的“引进来,走出去”战略。而为了更有效地扶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无论在中央政府级别抑或地方政府级别,均有必要就循环经济发展议题开展专题性的交流机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扶持政策。

必须认识到的是,要发展我国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环境保护,其根本措施仍在于我国自身法律制度、经济政策的制定,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与金融政策的扶持,这样才能培育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土壤。但是,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尽可能地利用外部资金、技术优势,通过引进资金、技术,来加速我国产业升级,缩短我国相关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这有赖于富有实效的国际经济合作。而文章所提出的具体措施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亦有待实践检验,希望这种理论探讨有助于我国尽早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的飞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注释】

①刘秋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特点与完善思路—以生态文明为视角”,《生态经济》,2014年第2期。

②翟娟,郭晴:“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下的我国政府政策研究”,《生态经济》,2014年第1期。

③宋德勇,欧阳强,申米玲:“循环经济的本质与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选择”,《当代经济科学》,2005年第3期。

④张敏:“论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国际合作”,《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⑤[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著:《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70~202页。

⑥顾兴国,尹建中:“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问题研究”,《对外经贸》,2012年第1期。

责编 / 丰家卫(实习)

如何发展生态经济范文第6篇

摘要: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着许多机遇与挑战, 我们要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建立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通过这些有效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增长,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快速发展过程中,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两者间的协调发展,成为社会发展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及其涵义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组成有机整体,目的在于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范围之内,有效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对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满意程度。这种协调发展,不光强调经济发展的数量增长,同时也要强调改善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积极改善,这样人们的生活质量才能改善性提高。人们生活满意度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发展重要指标。经济发展过快,或者生态环境恶化过快,由此造成环境污染,都会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关调查显示,日本国民收入增加六倍后,日本国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基本没有什么增加,这类国外调查数据说明,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更重视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机遇。一是可以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先进环保技术。这些国家是全球环保产业强国,环保产业是其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可以付出相对较低的成本,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环保技术,积极吸收、创新。二是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有益经验。如美国西部开发中制定多项法律,科学配置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日本二战后制定北海道开发法,立法保障生态环境。我国可借鉴国外先进治理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体制。

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中,我国面临着许多挑战。一是人口持续增长,造成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中国是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总量成为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障碍,这使很多边远地区难以致富。人口众多使人均资源量越来越少,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加剧了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二是我国在经济转型期,结构性污染还继续存在工业化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还将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间,结构性污染问题还继续存在。据预测,在将来10到2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还将持续,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式的转变在短期内不会大改观。大量的生态环境破坏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三是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重视不够。地方政府存在着先发展后环保的错误思想,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公众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淡薄,参与度不高。四是环保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002 年,我国生态环境建设资金占 GDP 的百分之一,这么低的投入不能有效遏制环境恶化趋势。

三、中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1.大力发展知识经济。21世纪以来,知识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对推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知识型经济的主要特征表现在经济的信息化、数字化、生物工程化,它能有效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知识经济主要依靠高新技术有效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开发新资源取代稀缺资源,能很好地实现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知识经济下的信息产业、高技术产业大多是无污染或污染少的产业,有利生态环境健康持续发展。二是知识经济强调人力资源、无形资本是第一要素,极大降低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三是知识经济促进人类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能使各种资源更好地得到优化配置。四是知识经济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依靠智力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效能,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以知识经济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发展,能有效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格局。

2.建立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融清洁生产、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准则,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经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匮乏,消费总量大,对环境污染严重。近年来,我国水泥、钢等主要原材料增速加快。如从 1990 年到2001 年,钢增长 143%,资源消耗速度十分惊人。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模式难以支撑我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难以协调好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能很好地将保护生态环境纳入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使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从源头上节能减排,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3.推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引导民众树立人们正确的消费观念,推行正确的消费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消耗、污染、破坏,确保资源的持续利用。推行适度消费行为,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目前,西方社会高品质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高消费和资源高消耗的基础上的。美国 2 亿人口,每年要消耗 4 亿吨石油,占世界石油总消耗量的1/3,同样,如果中国也按美国国民消费模式消费,13亿人年消耗石油要26亿吨,是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倍多,如果按这种消费速度,中国很快就要爆发能源危机。我国不能盲目模仿西方消费模式,造成过度消费,推行渐进式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势在必行。

4.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一个重要原因是人口基数过大,人口过多。人口众多及人口增长过快都会严重消耗掉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破坏。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是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蔡继明主编,《宏观经济学》,人民出版社,2002

[2]谭崇台著,《发展经济学》,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上一篇:单位工作思路范文下一篇:保险法及相关法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