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

2023-09-23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重庆市巫山县师资培训中心,重庆 404700)

[摘 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發展,当今幼师语文教学领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议题。着眼于现今幼师语文教學的四个主要症结所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推动幼师语文教学发展献绵薄之力。

[关 键 词] 幼师;语文教学;有效性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学科体系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一方面,语文教学能使学生具备完备的语文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阐释能力以及一定的文学鉴赏力,而以启蒙性和引导性为主要特色的幼师职业,在学生的受教育初期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明确语文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定位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工具学科,它不仅能传授学生基本的语文常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这对学生日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且随着近年来高考改革中“语文”呼声日益增高,因此无论从高考的现实层面,还是人才基本素质培养的实用层面,语文教学都是各教学阶段的重中之重。然而,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重理轻文”风气在各教学阶段越来越盛,幼儿教育也难逃其中,从大街上遍布的“幼儿英语早教班”和“幼儿奥数启蒙班”可见一斑。在这种危险的倾向下,语文这门文化型学科更是首当其冲,成为如今“专业人才”培养的牺牲品。这种错误的理念在幼儿教学中则表现为“只管撞钟,不闻响声”的现象,即学生对语文不甚重视,认为数学、英语等专业课程更重要,幼师也以“语文枯燥”“学生不爱听”为借口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忽视不谈,此种教学双方的“消极怠工”必然导致语文教学质量的日益下降,从而成为幼师语文教学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源。

二、提高幼师自身语文素质

众所周知,教育的关键在其培养者——教师素质的提高,要提高幼师语文教学有效性,自然避不过“幼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尽管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幼师的要求有所提高,但幼师职业教育的泛滥和各层次幼师培养标准的参差不齐,致使现今的幼师职业群体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宽进宽出”的招生、毕业标准更使幼师职业出现了一批自身素质不高的群体。试问这样的培养者如何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下一代人才呢?如何能发挥幼师在学生受教育初级阶段的重要引导作用呢?因此,要提高幼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要解决的是幼师自身的素质问题。

三、编写具有幼师特色、符合幼儿教学要求的语文教材

好的教材是语文教学质量有效的保障,而目前幼师使用的语文教材则存在着难度较高、内容枯燥等问题。一方面,幼儿语文教学重在基础的识字认词层面,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尚且不是幼师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而现行语文教材中诸多“分析记叙文的材料与中心关系”“论点与论据关系”等问题则是极大地超出了幼儿的学习接受程度,对幼儿的语文学习造成消极影响;另一方面,现行的数十个版本的幼儿语文教材虽呈现出“丰富繁荣”之象,但这实质是泡沫假象,这些版本大多“换汤不换药”,只是按照不同体例对经典选文进行了重新编排,并没有真正的创新,而这些选文虽经典,但过于概念化和抽象化,对幼师教学和幼儿接受都增加了难度。因此,一本好的幼儿语文教材是幼师语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前提。

四、创新教学方式,灵活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现在的幼师语文教学课堂,大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按部就班教学模式,这种传统模式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但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个性,降低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象,幼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比如将幼儿所喜好的说、唱、弹、跳融入教学中,从而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又如简单的课文可以让幼儿自己“备课”,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学校也可通过教学评奖、优秀教师评选等方式鼓励幼师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简言之,使幼儿语文教学的课堂活泼起来是提高幼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重大推动力。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幼儿教学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幼师语文教学”方面,“如何提高其教学有效性”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针对当前幼师语文教学过程中突出的语文学科定位模糊、幼师语文素质不高、语文教材枯燥以及教学方式古板等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对策,都需要政府、用人单位、幼师等多方面的合作配合,因此,提高幼师语文教学有效性仍然是任重而道远。但不可胆怯不前,人才培养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基础,幼儿教育更是人才培养的启蒙关键时期,一定要坚持在提高幼师语文教学有效性的道路上不断向前!

参考文献:

[1]张雪辉.浅析幼儿教师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教学[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5).

[2]张艳宁.关注人文性:幼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现状、问题与实施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吴晓宇.浅谈如何提高幼师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5(9).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钢琴课程是幼教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技巧课、核心课。近几年的教学调研、教学追踪与教学反馈表明,强调学科的基础教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把学到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因此,只有在教材的选择上精、泛归类,在授课的形式上多样结合,内容互补,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幼儿教育专业钢琴教学

钢琴课程是幼教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技巧课、核心课。开设此课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运用其基本技能进行独立演奏和幼儿歌曲的即兴编配。长期以来,本课程在教学上较强调学科本身的专业性,强调学科在基础教学上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上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近几年的教学调研、教学追踪与教学反馈表明,强调学科的基础教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把学到的技能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把课堂学到的知识与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即在基础教学的基础上,突出其专业的特殊性、实用性,学以致用。但目前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面临着课时少、学生起点低等困难。因此,只有在教材的选择上精、泛归类,在授课的形式上多样结合,内容互补,才能较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

一、教材的选择精泛归类

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及可行性的教材是顺利开展高质量教学的基础,而教材的选择则要根据学习者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学习目标及学习时间来确定。幼教专业是为幼儿园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本专业毕业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钢琴演奏的基本技能,又能够充分运用其基本技能进行独立演奏和幼儿歌曲的即兴编配。因此在教材的选用上,大致分为基础练习、练习曲、乐曲和幼儿歌曲弹奏四大类。见下表:

1.《哈农》它虽然古老,然而对建立良好的触键方法及十个手指的灵活性、技能性的训练依然是一本有裨益的、行之有效的好教材。

2.音阶、琶音练习。音阶、琶音以及和弦等基本练习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被广泛应用。

3.《成年人应用钢琴教程》由李菊红与黄佩莹主编。至今该书已再版8次近10 万册。十多年来,在我国流传甚广,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它是一套适合于成年人初学钢琴的好教材。

5.《拜厄》、《车尔尼599》、巴托克的《小宇宙》等都是具有一定技术训练与培养乐感的优秀教材。上述教材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并且其中都蕴藏着大量的、有价值的实现教学目的的意义。

现将教材划分为精弹、泛弹两大类:

第一类:精弹。凡在技巧、技术训练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需要“精雕细琢”的练习曲属精弹类曲目。如“车尔尼599”中的14首,它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右手的双音(三度音),又如“车尔尼599”中的第61、66、69等课程,在解决初级水平中音阶弹奏的均匀,换把的平稳,无间隙感方面,又如第63课在解决重量的移动、环绕方面都是很好的教材。凡对技术、技巧训练有重要意义的训练课题,都要严格要求,准确无误。从带有不同时代风格、音乐流派的浩瀚的音乐作品中,要选出最有代表性的音乐让学生们来弹,以求得初步了解、把握这些经典作品的精髓、真谛的内涵所在。凡要精弹者,授课者应向学生介绍这些作品的弹奏目的及意义和其价值。必要时还应要求他们背奏。精弹类通过精选、浓缩了音乐作品以求提高教学质量。为尽快使学生们掌握好技巧和不同流派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特征、风格、不断增强其音乐的表现力。

通过精选、精弹音乐作品,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们更准确、清晰地掌握弹奏技巧,掌握不同流派、不同时期的作品特征、风格,不断地增强其音乐的表现力。

第二类:泛弹。这类练习与训练的材料,都属于在技术上、音乐上均存在着重复且又不具有典型性的作品,但为之加强属于其同类型(具有心要重复、加强印象,辅助精弹材料的有价值、有意义的)的音乐作品而去进行浏览式的泛泛弹奏,如“车尔尼599”中的33、65、67等具有明显的手指技能训练性质的课程,它又与《哈农》起着异曲同工的作用。

泛弹类教材也同样不可忽视音乐作品对教学的价值。学生通过大量的泛弹类教材的学习,可以从中不断地提高视奏能力和艺术实践的机会。

二、授课形式多样结合、内容互补

凡形式者,皆不同于目的,但从属于目的,并作用于目的,意在为完滿地实现目的而服务。授课形式也是如此,它不是教学目的,然而作用于教学质量,其效果乃至目的。就钢琴教学授课形式总体而言,不外乎一对一的个别小课及形式多样的集体授课。从国内外的钢琴艺术教育发展史来看,授课形式应以教学对象为主体,以如何实现积极地全方位地调动起他们的才能并逐渐形成其艺术个性为目的。一对一的小课形式是最为传统、最具“权威性”与“正统性”的教学方式。它的优势在于,根据每个学生的自然条件(遗传基因、生理条件、心理素质、性别、年龄、智商等)、性格倾向、学习环境及潜质等因素实施教学,其教学效果与质量,被公认为成功之路的途径。其次就国外的钢琴教学的探讨、动态及信息来看,集体授课的这种教学形式早已被广泛地采用了,它完全适用了少儿和成年人,其教学效果也十分显著。

幼教专业钢琴教学的授课形式,采用的是集体授课与小组授课相结合的形式。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上以接受、被动的学习方式为主,其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导致了“为了回课而练琴”、“因为没练琴而逃课”等现象发生,使学生丧失了学习钢琴的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爱因斯坦曾说:“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工作中的乐趣,是工作获得结果时的乐趣,以及对这个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导致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产——知识和艺术技能。”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幼教专业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钢琴起点较低,甚至为零,因此,在钢琴的学习上需要多方面的培养与引导。本专业由于学生多,课时少,所以在授课形式上需要多样,在授课内容上需要互补。例1,集体授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增进了解、相互合作的机会。集体回课时,可以做到:相互观摩,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相互鼓舞。通过集体授课,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教与学的观察力,音乐韵律的辨别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及音乐的表达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例2,通过四手或三手联弹的演奏训练的实践,不断增强对音乐美的欣赏的具体感受,不断培养多声部、和声性和多层次织体的演奏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演奏和表现的能力和审美情趣。并通过这种形式可不断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健康的竞争意识,并感受合作的智慧和力量。多年来,在钢琴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开展集体授课与小组授课相结合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构想。见下表:

在集体的大课上,讲座式的介绍钢琴艺术的发展史,并可简单陈述一下中外音乐史。特别是外国的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创作流派。讲解钢琴演奏技法,音乐基础理论,进行钢琴音乐作品的欣赏等内容。小组课则可按素质、水平相近组合成一个由4~8人为一个学习小集体,若干学生在同时学同几首曲子,互相观摩交流,进行民主评议,指出长处和不足,最后由教师讲评与总结。同时,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演奏会,即学习汇报会或艺术实践。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创作的空间、展示与学习的机会。

钢琴因音色明亮、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演奏具有多样性、灵活性而著称。因此,在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钢琴中的音乐表现力往往含糊不清,弹奏出的曲子没有音乐美感,缺乏生动感人的效果。演奏会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基本途径之一。通过各种演奏会,让学生储存丰富的音乐语言,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表现力。

三、思 考

在钢琴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基本内容,但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相结合。例如,在音乐创作和教学实际中缺乏对学生即兴创造能力的培养,即为歌曲进行即兴编配和即兴创编乐曲等相关内容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而暴露出钢琴教学内容中的缺憾。

在钢琴课程建设上,应根据受教育者的整体需要,确立以基本技能掌握为基础,以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以编创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即以钢琴技能基础课为起点,将课程内容扩展到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教学法和歌曲伴奏即兴编配等课程,使学生既重视钢琴基本技能的学习,又能了解钢琴艺术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的趋势;既能够独立演奏音乐作品,又具备根据不同歌曲即兴编配与弹奏的能力,从而成为能胜任幼儿园音乐教育实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多元化

引言:

回首之前幼儿园的教育发展和培养方式,我们可以看到对幼儿园学生的教学并没有一套针对性的方案,而且对于学生的培养并没有做到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仅仅是让学生在幼儿园里呆着,进行游戏和各种活动的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与其他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让学生快乐成长。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顺应素质教育的潮流,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学生走向小学时代、中学时代和高中时代都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将着重针对幼儿园多元化音乐课堂的教学进行探究,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去提高音乐课堂的新颖性和多样性,让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一、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音乐课堂当中来

在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与以往的学科教学是存在着不同的特点的。以往的教学过程都十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音乐课堂上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音乐素质,这两点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那么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课堂当中去,让学生融入到音乐情感和音乐氛围当中去。而且针对的是幼儿园的学生们,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好奇心是比较重的,同时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也是很高的。所以这为培养学生之后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可以在每天上课之前组织幼儿园的孩子们共同唱一首歌,每天选择不同的学生来进行领唱。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也能够让他们体验到自身在音乐课堂上的作用和归属感,对于以后打造一个更具多样化的音乐课堂来说将会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利用游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进行音乐教学

因为幼儿园的孩子们大多处于4岁到5岁的年龄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们都还没有长大,他们有着很重的好奇心和贪玩心。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该阶段孩子们的心智特点来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课堂的教学。比如游戏教学法,音乐老师在上音乐课的时候可以利用游戏接龙的办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一个接着一个唱之前学过的歌曲,一人唱一句,如果唱錯了就要接受相应的游戏惩罚,唱对了将会接受表扬和奖励。当然这里指的惩罚和奖励都是很适度的。再者,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来开展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学。老师可以为每首歌曲创设一个情景剧,让孩子们配上音乐简单表演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孩子们加深对音乐印象和理解程度的过程,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能力的提升都将会有很积极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课堂教学

在软件设施和学生主体作用以及老师新颖方式发挥的同时,多媒体技术的硬件设施已经贯彻到了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是非常快,所以说现在基本上每个学校都会为教室配备一台多媒体技术设备来辅助老师的教学。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便利性和新颖性。而且孩子们年纪很小,他们对这种方式是之前没有遇到过的,所以他们会产生一种好奇的感觉。在他们的好奇心懵懂的阶段,他们愿意积极主动地去配合老师这种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去学习和感受音乐。具体来说,老师可以为学生从网上找一些好的音乐让学生聆听,从而去舒缓和熏陶学生的情操和心智。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提供一些互联网上存在的歌曲,让学生跟着音频进行跟唱。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珍贵的,这不仅属于她们和优质音乐接触的直接机会,同时也是孩子们自主练习音乐的好机会,有利于挖掘孩子们的音乐潜能,为孩子们之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和做好铺垫作用。

总而言之,音乐的学习对于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之后的幼儿园音乐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发挥好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这样必定在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就能够提升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学效率,使得幼儿园音乐课堂的教学水平和多样化程度都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傅媛蕾.幼儿园音乐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探讨.《北方音乐》2015年第12期.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游戏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双重价值,本文针对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进行评价,围绕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四个层面,探讨了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以期为游戏教育价值发挥与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游戏化主题;角色游戏;民间游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游戏教育为幼儿的自主发展搭建起有效平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对幼儿渗透基础性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语言能力、体力、智力思维、亲社会行为的综合发展,实现幼儿教育目标。

一、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价值评价

(一)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征

日本教育家井深大曾言:“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游戏教育符合3-6岁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促进幼儿自主发展、催生高级心理现象、实现儿童社会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幼儿依据本能参与到游戏教学活动中,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激活自身能力与生活经验,在游戏中实现观察、思考、学习与实践等综合能力的发展,使游戏的教育价值得到有效发挥。

(二)实现幼儿多维培养目标

首先,通常游戏教育活动中渗透了幼儿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建立与同龄儿童及教师的互动关系,在沟通、引导的过程中促进幼儿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效激活幼儿的表现力与自主意识,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其次,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活动设计的过程中需考虑到游戏场地、游戏主题、教育对象、教学器具等多重因素,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实现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发展,有效激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宗旨。最后,游戏教育具有娱乐性、趣味性特点,能够激活幼儿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使其在游戏活动中树立对抽象复杂问题的直观性认识,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游戏中建立规则意识、调节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更好地提高幼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游戏教育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探讨

(一)创设游戏主题教育活动,融合多元智能理论

教师应基于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游戏化主题教育工作,关注幼儿的个性化特征与个体发展目标,将基础性、常识性教学内容融入到游戏主题设计中,围绕语言、认知、音乐、感官、体能、人格与社交等潛能维度与3-6岁幼儿发展目标进行对比,保障游戏教育活动的开展能够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引导幼儿认识简单的数字后,教师可以将时钟的概念融入到复习课的设计中,创设以“钟表的秘密”为主题的游戏教学活动。首先在情境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钟表吗?钟表有哪些用处呢?”等问题完成教学情境的预设,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利用电子白板创设“小猫的钟表店”这一游戏情境,在向幼儿展示不同款式、颜色、形状的钟表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观察钟面结构、思考12个数字的排列顺序,培养幼儿的符号联想力;随后在电子白板中呈现出空的表盘,邀请每名幼儿选择一个数字、利用拖拽功能将数字放置在表盘上,借此在复习数字知识的同时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接下来进行认知导入,利用Flash软件创设“帮助小猫定一个8点整的闹钟”的故事性情境,通过展示动画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分针与时针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活动,邀请幼儿扮演“老狼”,根据教师发布的指令旋转钟面指针,在游戏氛围中引导幼儿建立对于整点概念的认知,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幼儿的符号联想力、深化感官体验,实现教学目标。

(二)实现角色游戏有效介入,适度发挥引导作用

受幼儿思维特征、认知发育水平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幼儿缺乏明确的自主思维意识,角色游戏的创设可以利用多种游戏主题、情节与角色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有意识地模仿现实生活、再现不同角色的行为,对于培养幼儿人际智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注意在开展角色游戏时实现适度介入,依据幼儿特点与表现发挥引导作用,更好地实现游戏教育目标。

例如在开展“娃娃餐厅”角色游戏时,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发现有部分幼儿仅扮演“厨师”的角色,未能真正进入餐厅情境、缺乏与其他幼儿的合作交互行为,导致角色游戏的情节过于单一化。对此教师可以运用交叉式介入方法,选择“客人”这一互补的角色身份介入到幼儿游戏过程中,在模拟“客人”身份前来餐厅用餐时提出“请问服务员,你能帮我安排一个位置吃饭吗?”这一问题,引导幼儿有意识地进行“服务员”、“厨师”等角色的区分,并在就位后利用“点餐”、“索要餐具”等行为指导幼儿重新建立对于餐厅就餐流程的认识;同时,教师可以创设突发任务情境,例如对于菜品口味提出意见、不小心将餐具掉在地上等,在丰富游戏情节的同时有助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最后在“用餐结束”后,教师可以借助向幼儿询问“我需要付多少钱?”的问题推动情节发展,在“买单”后对幼儿的服务进行评价并表达感谢,借此在角色互动中发挥对幼儿行为的提示作用,更好地深化幼儿对自身角色定位的认知,提高角色游戏的教育实效。

(三)充分利用民间游戏资源,践行自由活动主旨

教师在开展游戏教育时应深入挖掘游戏资源,选取典型的民间游戏资源进行适度改编与创新设计,借此有效丰富游戏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避免幼儿在参与单一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践行自由活动主旨。

例如教师可选取组合运用、拓展延伸等多种方法改编民间游戏与本土游戏活动,将传统的“搭城门”、“挤油渣”游戏进行组合,在考量游戏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规则的重新编写,引导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收获愉悦体验、培养语言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联动思维创设混龄游戏,依据小、中、大班幼儿的特点进行游戏难度、玩法的精细化设计,例如围绕沙包这一游戏材料进行顶沙包、跳房子、踢锅等沙包游戏的混合设计,利用混龄游戏活动的创设优化游戏教育形式的组合,借助不同年龄同伴间的互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情感表达与社会品德,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加强游戏评价策略设计,培养幼儿反思能力

评价与反思在幼儿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培养幼儿的反思意识能够使其逐渐“去中心化”,帮助幼儿完善对自身行为的认知,促进逻辑思维与自律意识的有效培育。教师需注重合理把控教学评价方式,仔细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合理运用评价方法与语言艺术实现对幼儿自我评价价值的挖掘,引导幼儿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有意图的行为”带来的“意外后果”,促使幼儿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观察能力与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配合鼓励、激励策略的运用帮助幼儿建立对于改正自身错误行为的信心、避免幼儿陷入不良情绪,更好地促进幼儿发育健全品格与道德修养,深化游戏教育的价值与效果。

三、结束语

游戏教育是幼儿在启蒙教育阶段最适宜的教学手段,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在开展幼儿游戏教育活动时务必要牢固坚持幼儿的主体性地位,遵循幼儿兴趣与发展需求进行教育形式、方法的创新,并密切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状态与表现,便于及时调整、优化教学模式,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姗姗.教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及实践[J].好家长,2019,(23):50-51

[2]江琼华.儿童民间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价值和意义探究[J].教育界,2019,(28):135-136

[3]赵国萍.地方特色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教师,2018,(25):74-75

(海门市锦绣幼儿园,江苏 南通 226100)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游戏化语言活动教学能够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基本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在与游戏教学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着融入不够科学的现象,教师对游戏化教学的认识不够全面,对语言教学的备课内容不够充分,致使教学的效果不佳,在现代化的教学背景下需要能够提高孩子学习的自主性,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空间,不应该过多压制孩子的天性,切实的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应用游戏活动的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游戏活动;应用策略

引言

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教学内容融人其中可以有效地满足幼儿的生理发展和心理需求,提升幼儿在学习语言方面的积极性,为后续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幼儿园要让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语言的学习,需要明确目的,分析存在的问题,研究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策略

一、当前幼儿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游戏化语言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很多幼儿教育机构当中,对游戏化语言教学观念依然存在偏差,需要更新。大多数教师依然认为游戏化的语言教学重点在于“游戏”而并非“语言教学”。但实质上,游戏化语言教学“游戏”只是一个“语言教学”传递的媒介,是以“游戏”为中介、向幼儿传达语言知识,并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让幼儿避免枯燥的理论教学,而提高教学的乐趣,让幼儿学习的意愿增强。

(二)游戏的运用过于流程化

在大部分语言教学工作中,游戏教学都能够有效运用。然而,游戏教学运用的方式方法和程度有着巨大的差别。有的教师只是因为总体教学方针要求将游戏教学融入语言教学工作中,而对游戏教学策略和重要性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因此导致的问题便是在语言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时,游戏过于形式化,教学的意义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班级内的幼儿参与程度也不是很高,配合度也不是很积极。游戏的流程过于固定化,也不利于幼儿在游戏中培养发散性思维,而发散性思维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应用游戏活动的策略

(一)措施游戏化教学情景

幼儿教师可以在讲授到日常用语对话之时,可以为孩子创设教学环境。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生活常见的情景,如在学校、在医院、游戏厅等公共场所,进行的一些基本对话,引导孩子具有礼貌的意识,给予孩子一定的时间进行对话准备,要求孩子自行结成小组共同进行动画情境的再现。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多为孩子播放相关对话内容,要求动画视频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运用到互联网的方式能够打破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为孩子创造更加广阔的教学空间,提高情境教学法教学的效率。比如针对目前孩子较为喜欢的《奥特曼》动画,教师就可以开展配音游戏,截取《奥特曼》动画中的某一片段,除掉声音,邀请班级内的若干名孩子进行情境的表演和再现,进行配音,可以让孩子自行结成小组看看哪个小组的配音效果最佳,通过比赛的方式,提高语言教学的趣味性,增强教学的效率,运用动画片配音游戏的方式,可以保证孩子参与语言学习的积极性。

(二)设计生活化游戏

幼儿期的孩子对外部的世界认知能力较为有限,无法对一些深奥的事物进行理解。教师在进行语言教学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进行情景设置和游戏设计,以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让幼儿能够主动地对自身的生活场景进行回忆,并且进行一些语言表达,进一步提升语言能力。在游戏设计时,需要联系现实生活,让幼儿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将游戏活动当中出现的问题得以解决。这样可以将游戏转变为学习的一个过程,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将区域活动“集市”设计为游戏场景,让一些幼儿扮演卖家,一些幼儿扮演买家,通过相互交流、买卖货物,提升幼儿的语言沟通能力。游戏化的语言教学活动能够进一步改变语言教学受教材和场地所限的问题,让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在幼儿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观察身边事物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通过语言将身边的一些事物表达出来。教师设计一些以常见事物为基础的游戏活动,提升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能力,为后续的语言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烘托语言游戏教学的氛围

一个良好的游戏化语言教学氛围,可以促进幼儿更好地进入游戏化语言学习的状態,因此教师需要注意对游戏化语言教学环境的培养。例如在语言教学的“读写”这两个方面,教师首先应当为幼儿营造读写的游戏教学氛围,可以选择在课间给幼儿播放有关的读写视频,在游戏进行之前可以观看网络视频,让幼儿感受读写乐趣,让幼儿提前进入“读写”状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是一门艺术,不仅是在人与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幼儿以后的学习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正处于幼儿时期的幼儿来说,良好的语言教育会让幼儿赢在起跑线上。幼儿语言教学工作是为幼儿步入小学阶段学习之前,对语言的使用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打好基础的关键所在。因此,注重游戏教学在大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可以在教学工作中产生无限的可能,最大化地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发散幼儿的思维能力,充分提升幼儿语言的使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淑珍.浅谈幼儿园语言游戏活动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

[2]简玉凤.浅谈做好幼儿园语言游戏化教学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9):74.

[3]李小花,张洁雯.幼儿园语言游戏现状、问题及改进建议[J].教育文化论坛,2020,12(03):85-92.

课堂教学幼儿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幼儿园是幼儿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这一时期是幼儿塑造良好品德的最佳时期,但是幼儿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自我认知能力偏差,因此离不开教师的悉心引导和教育。本文探讨了德育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可行措施。

關键词:德育教育;幼儿;重要性

一、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德育的重要性

(一)从幼儿教育本身的任务出发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要向幼儿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实现幼儿教育及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幼儿园也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采取丰富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理念和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二)从幼儿自身的身心特征出发

幼儿处在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幼儿在身心方面有着与其他阶段截然不同的特征。第一,幼儿对外界的模仿具有无意识性,其特别容易受到外界,尤其是父母、教师、同伴言行举止的影响,且幼儿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无论他人行为举止正确与否,幼儿都很容易模仿。因此,教师不能对幼儿行为习惯与思想意识养成的过程放任自流,而是必须进行正面干预,引导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和价值理念。第二,幼儿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对幼儿的终生产生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曾有不少诺贝尔获得者在采访时不约而同表示,人生最重要阶段便是幼儿教育,足以见得在幼儿阶段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在幼儿教育中开展德育的有效措施

(一)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作用

从幼儿的身心特征来看,幼儿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会在无意识状态下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在幼儿园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与其进行理论说教,不如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比如,教师发现班上不少幼儿喜欢乱丢垃圾,教师不要直接对幼儿进行理论批评教育,而是可以当着班上幼儿的面主动拾起丢进垃圾桶中。还有,老师平时常把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对同事、家长的态度友善都无时无刻影响着幼儿,久而久之幼儿会效仿教师的行为,并逐渐形成“爱护环境”“讲文明、有礼貌”“遵守纪律”等良好行为意识。

(二)创设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教师通过师幼共同参与环境创设等形式营造德育氛围,与幼儿共创具有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德育环境,把德育渗透到幼儿园环境的各个角落。例如在活动室布置“一日活动常规”“爱惜粮食”“文明礼貌”等环境画,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逐渐养成遵守规则、讲文明、讲礼貌等正确的道德理念。此外,为了引导幼儿养成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师可以结合节日或主题在幼儿园门厅、楼梯墙壁布置“我的祖国”“我爱家乡”的主题画。教师在幼儿园中营造德育的氛围,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德育教育。

(三)一日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幼儿园教育而言,一日生活皆是课程,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如吃饭时教育幼儿要爱惜粮食,使孩子充分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在游戏、户外活动、盥洗、上课等活动中引导幼儿谦让同伴、遵守秩序、爱护公物等良好行为习惯。经常让小朋友轮流完成一两样任务,并在完成后进行表扬或奖励,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认可自己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

(四)利用绘本开展德育教育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增加德育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绘本的形式,对幼儿展开德育教育,对孩子发出口头指令或禁令,不如引导幼儿读有利于孩子性格养成的绘本,孩子通常会非常喜欢绘本里图文并茂的画面且不自觉的融入到书本的情节中去,教师要学会利用绘本这一生动有趣的教学资源,增强孩子的行为意识,同时要求幼儿向绘本中的主人公学习,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班级管理成效的优化,也有利于增强幼儿的道德修养。

(五)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对幼儿的道德理念与行为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一方面,教师通过沟通了解幼儿的性格、爱好等,为教师实现因材施教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幼儿园可以邀请专家来园为家长开展育儿经验的讲座,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亲子活动,以更好地引导家长参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德育成效。

三、结语

幼儿教育相比其他阶段的学校教育而言,具有自身的特征,这主要是由幼儿的年龄以及其身心特点决定的。幼儿教育并不着重于传授幼儿怎样丰富的知识、理论、技能,更多的是对幼儿进行启蒙和早期行为引导,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将德育教育的形式与班级管理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在实践管理中培养幼儿的道德修养,又要将德育教育的成效在班级管理日常中落实,以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理念,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牟海源.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当代家庭教育,2019(12):167.

[2]宋桂萍,张立美.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华少年,2016(13):19.

(作者单位:梅州市大埔县龙岗而芝幼儿园,广东  梅州   514000)

上一篇:各种奇妙的声音范文下一篇:影子银行金融风险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