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

2024-02-03

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通过实例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具体的工程设计流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在系统分析中引入能源领域最新的技术、案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关注程度以及培养学生对课程所在领域进行探索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并增强其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工程设计 系统分析 教学改革

一、“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是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课程设置在第七学期进行,共28学时。在时间上,学生已完成全部专业基础课和绝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习,具备了建环专业较为完备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认识。通过这门课程的有效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明确地掌握暖通空调工程的设计方法,并针对不同形式的暖通空调系统能够对实际工程的可行性、经济性以及节能性做出客观、正确的分析。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产生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可以使学生对本专业及今后可能的工程应用有更深入的认识,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好的指向性。但是,根据以往的教学反馈,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较为抽象,难以与实际发生联系,学习起来有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培养其学习兴趣,是值得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通过总结、分析与摸索,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如下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的改革重点

1.注重实例教学

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本身是面向工程应用的,对于这种实践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只讲课本中的理论和设计规范中的条文,不可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实际工程的具体设计方法与步骤,过多的理论、条文灌输,甚至会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认识混乱和厌学情绪。只有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对设计流程产生全面的感性认识,真正体会到设计方法的实用性,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有进一步探索的渴望。同时,在讲解实例时,教师要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对工程设计的步骤进行分析。例如,在讲授负荷计算时,可结合教室中的墙体和窗户对围护结构导热系数、遮阳系数、朝向修正系数以及窗墙比等参数的选用进行逐一分析,并让学生通过查表和对比自己求得结果,这样,绝大多数同学都可以正确地理解这些参数的含义并掌握其选取方法,同时,通过这种“贴身”实例的亲自实践,也会加强学习过程中的记忆效果。

2.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补充介绍

众所周知,教材中编入的是课程领域内最基本的、通常也是经受了长时间检验的素材,这些内容无疑是应当掌握的根本内容,但其内容的新颖性相对而言则有所不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学科的发展向学生补充介绍课程涉及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例如,在讲授怎样确定初步设计阶段的设备容量时,可以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为例,补充介绍地埋管换热器长度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地将这种已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得到大量应用但尚未在课本中系统地出现的新能源利用技术介绍给学生,开拓其知识面,同时,新事物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之产生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照本宣科,还可以获得课本以外的新体验的认识。需要注意的是,介绍新技术时,应紧密与专业基础知识相联系,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仍以地埋管换热器为例,讲解其长度设计时,应将地埋管的传热分析与专业基础课“传热学”中的传热过程一节的内容进行对照分析,并与常规空调散热器从传热方式、传热介质、设备形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使学生感觉到这种换热设备是其所熟悉的换热器的一种变化而已。这样,在轻松、易掌控的心态下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持久性。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专业课不同于英语或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有等级考试或升学考试成为学生为之长期努力的现实目标。作为专业课教师,使学生专注于一堂课容易,但要培养其长期的学习自觉性,则非调动学生的内在求知欲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这就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使之通过学习产生充实感和自信心,才能使学生长期保持学习的动力和热度,不至轻易放弃或中断。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暖通空调的系统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联系我国正在建设节能型社会这一时代特点,重点强调各种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特点和节能潜力,促使学生找出既有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需要改进的问题。例如,在讲授热源的设计时,可向学生介绍近年来我国对小型燃煤锅炉的应用限制,以及国外污水源热泵的供暖应用,同时可安排学生进行既有建筑采暖能耗的家庭调研,引导其关注节能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而这一方向将是今后我国社会的长期目标,随着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储备才能跟上社会的需求。如此,学生会感受到该课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使其加强学习的自觉性。

4. 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与建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相比,“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这门课程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大量的计算,而是更强调对已有知识的系统运用。实践表明,基于图表进行数据对比分析,根据流程图进行步骤讲解,以及通过照片给予学生全面、直观的感性认识,比单一的口授、板书更有效。举例来说,对常规供暖系统与地热供暖系统的能效比和经济性进行比较分析时,通过柱状图的直观对比,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两种系统的量化差异;将初步设计、深化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及各阶段的重点步骤用流程图表示,有利于学生更清楚地把握整个设计过程的层次和任务;对太阳能辅助热泵供暖的应用等新能源技术的讲授,如果配以适当的照片实例,则更容易使学生了解这些平时不常见到的暖通系统的形式和工作原理。这些都是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所应采取的措施,也是建环教改组近年教学研究的成果之一。

三、“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

专业课程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前后知识的衔接与拓展,以及今后的实际工程应用,笔者近年来将以上一些改革和探索应用在“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教无定法,只要将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启发积极地付诸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在实践中摸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新模式,都将是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的有益尝试。实践证明,通过“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提升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学生对课本知识内涵的理解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就业或进一步深造都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崔允漷. 有效教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加)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 李树英,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彦启森,石文星,田长青. 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赵军,戴传山. 地源热泵技术与建筑节能应用[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5] 杨昌智,刘光大,李念平. 暖通空调工程设计方法与系统分析[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赵荣义. 空气调节[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学以致用。本文通过对这门学科教学方法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采用“任务—设计—理论—任务”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教学方法

室内设计课程在许多建筑装饰及艺术设计专业中被作为专业课,需要使学生进一步的具备从事室内设计的能力,创造出更具功能和美感的生活空间,同时使学生不断了解室内空间设计中的文化构成形式与表意状态,掌握形式美的基本归路及在餐饮酒店等典型室内空间中的运用。

1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先理论后实践,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室内设计授课模式重视理论,使得教学过程与实践相脱节。理论一般具有抽象性特点,学生不易学成,理解模糊[1],因此在实践中无从下手,不仅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导致了学生主动思考研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下降。因此室内设计教学应该经常走出校门,加入实践环节,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提高对室内设计的认识,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室内设计的乐趣,从而在学习中更加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

1.2 学生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明显,教学过程过于重视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学生很少有现场体验的机会,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另外在实训阶段,课题大多也是虚拟的,无法进行全程的体验与设计,因此不能掌握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多种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

传统室内设计教学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仅仅依靠考试或者作业,不能有效反应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也很难体现出学生的优势,因此科学性不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使学生仅仅为应付而去学习,学习潜力被抑制,创新性难以发挥。

2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教学课程改革目标分析

由于传统的室内设计教学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很难体现与表达,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抑制,学习效果不明显。而要突出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根据目前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来看,学生的学历并没有很好的起到区分工作性质的作用,也就是说各种层次的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类型、面临的工作环境及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上是一样的。因此需要将课程改革的目标定位在就业市场与能力培养方面,不断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教学课程改革方案

基于目前室内设计教学目标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笔者提出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如下:

3.1 建立设计工作室的教学方法

工作室的教育教学方法主要是以骨干教师和核心,以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为基点的具备一定科研、设计与开发实力的工作教学团队,这样的团队主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进入不同的专业工作室进行学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主要采用开放式教学,以设计任务为主导,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其具体内容如下:

①人员构成

工作室负责人,主要负责工作室的全面工作,比如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大纲的安排、教学实施过程监督、设计实践与科研的开展、骨干教师的培训等;

节点教师,主要是根据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要求不同的教师承担不同的教学任务,并组织学生参与工作室的设计工作;

学生助教,主要是协助教师进行日常的管理工作。

②场地分析

工作室要求至少能提供大约20-40个人同时使用的场地,一般这样的教师主要分为三大部分:教师办公区;学生工作区,主要包括学生书写、绘图工作平台以及电脑及绘图板等设备;教学讨论区,用于学生设计讨论、交流、查找资料等。

3.2 构建“工程项目”知识系统

以一个空间设计项目为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的需要,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①对涉及任务书的准确解读与分析,要求学生与甲方进行面对面的有效沟通;

②对现场进行勘测并记录,同时对有关项目进行深入的市场分析;

③在对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不断完善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并提出自己的创造性建议;

④在对创意思考成熟后,采用图形将创意进行表达,并根据需要制作出成一定比例的模型,并进行反复讨论与修改,形成最终的设计方案;

⑤在设计方案经甲方同意后,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并将方案进行具体化分析,依据行业内相关标准,采用学术化符号及图形对涉及方案进行详细表达[2];

⑥与施工单位进行配合,并协助甲方对施工进行相关的监督。

3.3 构建多人小组的设计单位

从目前的室内设计工作内容来看,一项大型项目,设计工作一般是由一个涉及团队完成的,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3-6名学生组建为一个设计小组进行实践设计。学生之间相互协作,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讨论与评价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4 以项目进程作为教学路径进行实践教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项目进程为教学路径贯穿到教学中,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设计项目的整体性的把握,并熟悉项目实施的环节,使学生一步步熟悉整个项目的流程。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完成一个项目工程的过程。在这一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以“设计者”的身份将自身的设计作品展现给大家,教师和学生可以参与问答,这样一方面启发了学生的开放式思维,另一方面还锻炼了学生推销自己设计的能力。

3.5 多层次考核体系的建立

室内设计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课程,必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有效检验,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理论及实践知识的掌握能力,传统的单一考核方式由于受个体影响太多,因此不科学性十分明显。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中,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考核体系,以作业及作业效果为主体,教师与学生评价为客体进行考核,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工程项目的知识体系,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子过程,每个子过程都有专业的教师进行知道与评价,即上文提到的节点教师。这样在一个项目完成,也即一门课程结束的时候,可以有多名教师同时对学生进行评价,有效发现学生的问题及优势,同时降低教师的主观性,提高教学考核的科学性,促进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4 环境艺术设计中室内设计教学课程改革预期效果分析

通过对室内设计进行课程改革,建立设计工作室,安排节点教师,在以工作室为基础的前提下,以设计过程为路径,设计任务为导向,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来,同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反复完善理论的不足。同时设计以小组为单位的“任务设计—理论完善——任务设计”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在这种模式的教学方式下,通过对具体的项目设计,有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并不断培养学生对现场的观察及对客户要求的把握,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入,设计出的方案也越贴近现实,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实时性。另外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沟通谈判技巧与设计的汇报,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整个设计环境的认识与了解程度。

5 结论

以设计工作室为基础的项目核心教学方法,有效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增加了学习的兴趣,同时刺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的发挥,促进了师生的良性循环,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室内设计不仅综合性很强,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快速的发展着。高校在教学中往往容易忽略这两点,而过多的侧重于理论知识并使教学与实践脱离。此外,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陈旧也容易使学生丧失对室内设计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本文结合当前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有效促进室内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林.室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111-112

[2]张洋.浅析室内设计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艺术与设计.2009(05):170-171

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根据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发布的信息,2013年,我国医药出口形势低迷,国际市场信息渠道不畅,特别是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意识与机制,是影响医药出口的重要原因之一。而英文网站是开拓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因此笔者调查分析了一些国内大型医药企业的英文网站及国外部分药企的网站。根据目前的调查,总体看来,国内大型医药企业大都建设了英文网站,但整体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全球化大市场背景下的发展要求,因此医药企业英文网站的建设值得关注。

一、我国医药企业英文网站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 大型医药企业大都建设了英文网站,欠缺日常维护。英文网站的日常维护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也是吸引消费者,抓住网络商机的重要途径。某历史悠久的大型医药企业,其英文网站委托建站公司,整体建设相对滞后,设备落后,软件硬件欠缺日常维护。其网页的响应速度过慢,无法打开网站中的某些栏目,如打不开“Products” (产品)和“Download”(下载)的下级菜单,这样的网站很难吸引消费者,容易流失商机。

(二) 医药企业英文网站大都介绍了产品,但缺乏对医药产品质量认证信息的宣传。医药企业的英文网站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英文网站,它提供的医药产品需要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定,并对人的健康安全承担责任。对于医药出口而言,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医药产品只有通过国外的权威认证,才能得到国外消费者的肯定,进而开拓海外市场。我国多数医药企业即使得到了国外的权威认证,例如美国的FDA(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欧洲的COS(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等,也没有借助英文网站来加以宣传;即使有一些宣传,也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并没有通过多媒体形式对有关认证资料加以展示,以消除消费者心中的疑虑。

(三) 医药企业英文网站的建设理念陈旧,缺乏打造企业世界级品牌的意识。英文网站需要宣扬企业的历史发展、企业文化,向浏览者呈现“品牌效应”,而我国医药企业英文网站设计普遍忽略了品牌文化的打造。浏览网站的过程中,应该让浏览者感受到企业独特的文化内涵,比如某中药企业网站,尽管有“Culture”(文化)这一栏目,介绍了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政策和企业精神等,但没有对中药独特的文化底蕴的介绍,特别是没有对企业弘扬中药文化方面的独特贡献进行介绍,没有发挥网络名片的功能,没有达到网络营销的目的,不利于医药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四) 医药企业的英文网站忽视目标访问者的特征,未能体现交流平台的作用。某外资制药企业的网站,“Working Together for a Healthier China”(携手共进,共创健康中国)的标志语亲切友好,考虑到了目标人群。而我国有的医药企业的英文网站欠缺对目标访问者的考虑,如栏目内容较为陈旧,未得到及时更新,不利于吸引国外访问者。多数医药企业英文网站仅仅停留在介绍企业信息方面,简单的把中文网站的内容一一对应的英译过来,其布局及内容依然按照东方人的思维进行翻译,缺乏跨文化意识,忽略了国外访问者这一目标群体的特征,忽略了国外访问者的习惯与思维。

二、我们医药企业英文网站的个案分析

(一) 个案一:该类医药企业英文网站整体设计简单

中国医药500强排名前列的某企业,其英文网站只有“Home, Company Profile, Products, Contact Us” 四部分。各部分的下级链接界面中均是一副配上“Service for life”(为生命服务)的风景画。主页中有“News” 栏目,却没有具体内容。其它的下一级链接非常简单。比如,其产品的介绍“Products” 这个栏目,主要是“Name”(产品名称)和“Specification”(产品规格)的介绍,在“Specification” 中仅仅能看到规格的说明,而没有详尽的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等,网站中对其产品介绍显得非常单薄,没有对产品性能等的介绍,使网站的浏览者或消费者很难对产品有全面的了解。网站某些界面设计混乱,如“Contact Us” 界面中,本来应该介绍联系方式等信息,却显示了四种产品并进行了详尽介绍。同时发现这个英文网站内容更新不及时,国外浏览者或消费者或投资者很难通过这四个板块对企业的业绩,文化,管理等方面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总之网站设计过于简单,很难使浏览者和消费者了解企业的主要情况。然而此企业的中文网站建设较为专业,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二) 个案二:该类医药企业英文网站界面友好,但内容匮乏

某省知名医药企业的英文网站分为“Home, About Us, Products, News, Culture”以及“Strength, Sales Network”(企业实力,销售网络)七大板块。每个板块内都有下一级链接,内容相对充实。网站界面上对企业的介绍,对产品的介绍配有图片,使得整个界面活泼,可读性强。“Products”分为“Raw material”(原料药)和“Finished Products”(成品药)分类清晰,但没有详尽的介绍。“Culture” 分为 “Corporation sign, Corporate culture, Employee’s appearance”(企业标志,企业文化,员工风采),看起来分类清楚,但不注意大小写,存在一定表达错误。同时,这家英文网站也存在其它问题,如更新不及时,“News” 栏目更新至到2010年。总体说来,其英文网站较为专业,版式简介大方,分类清楚。浏览者能够通过英文网站了解该企业的各个方面。但是再纵览一遍此企业的中文网站,不难发现,英文网站的建设完全依赖于中文网站的建设思路。英文网站中的内容基本是对中文网站内容的复制。尽管英文网站的界面友好,但忽略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企业中文网站多是以企业自身为立足点,英文网站需要角色转换,以消费者的角度为出发点,以产品质量,营业额等数据作为吸引外国消费者的基石。

(三) 个案三:该类医药企业网站建设较为成熟,仍需改进

以一家以现代中药生产科研为主的企业网站为例,其英文网站主界面有“About Us, Our Business, Investor Relations, Media Center, Contact Us”(关于我们,公司业务,投资者关系,媒体中心,联系我们)五个主栏目。每个栏目下都有几个链接。如“About us 下有“Company Profile, Chairman’s Statement, Corporate Structure, Awards and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Team, Corporate Information”(集团介绍,主席致辞,组织架构,奖项及成就,管理团队,公司资料)每一级链接都图文并茂,清晰明了,或是图片加文字,或是数据表格加文字,让浏览者或消费者一目了然。“Our Business” 的下级菜单“Products”中进行了有效分类,如“Injections,Soft Capsules, Granules, others”(注射液,软胶囊,颗粒剂,其它剂型)。对于某一产品的介绍从“Function, Main Materials, Specification, License No, Attention, Usage & Dosage, Storage, Quality Guarantee”(功能主治,成分,规格,批准文号,注意事项,用法用量,贮藏,质量保证)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非常详尽。与上文提到的两家企业不同,在国际业务拓展方面,英文网站设置了“Investor Relations” 这个栏目有14个下级菜单。如“Financial Highlights”(财务摘要),以表格形式把本企业2008年到2013年的“Assets and liabilities”(资产及负债)展现出来,以柱形图展现“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股东应占溢利),以折线图展现“Gross and net profit Margins”(毛利率及纯利率),非常直观;“Financial Reports, Circulars, Announcements, IR calendar”(财务报告,通函,公告,财务活动日志)等栏目里面的图片美观,内容充实,更新及时,从2004年到2013年都有显示;“Online video”(在线视频)有一段对企业和产品介绍的视频。“FAQs”(常见问题)小栏目的设置,界面友好,体现人文精神。总体看来,这家医药企业网站尽管也存在个别和中文网站对应翻译的现象,但其英文网站建设相对成熟,界面美观友好,内容更新及时,值得推广。这类英文网站建设的较为成熟,但类似医药企业较少。

三、我国医药企业英文网站改进的办法

(一) 重视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完善网站的界面设计

调查中发现国外著名药企的网站注重图像、文本、视频三者有机结合,其网站信息量大,集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如某世界领先的多元化医药产品保健公司的网站主页面,一副天真活泼小女孩奔跑的图片配上如下文字:“最重要的是生命”,其主页面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宣扬了企业文化与精神。而前面列举的个案一为代表的我国医药企业网站以文字为主,只有一副单调的“Service for life”图片,鲜见带有企业文化与产品宣传的视频。应该说我国医药企业的英文网站整体界面较为单一枯燥,未能恰如其分地宣扬企业精神,这主要和设计网站的理念息息相关。英文网站的栏目设计,页面布局等体现了医药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动态效果的使用,起到宣传企业形象,利于吸引潜在客户,有助于对外销售产品。企业应该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拓展国外市场的重要途径,应成立英文网站设计或建设小组,保证合理的资金投入以及实施对网站的监管,包括招聘网站建设人才,对网站进行评估,对网站整体风格,栏目设置等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审核网站发布的内容等等。

(二)借鉴国内外成熟的英文网站,开发网站的交际功能

调研中还发现国外的医药企业,注重采取灵活的多种多样的现代化渠道进行互动交流,充分体现了开发与利用网站的交际功能。如“Follow us on Twitter,Like us on Facebook, Watch us on YouTube, Visit us on Flickr, Follow us on LinkedIn”(在Twitter,Facebook,YouTube,Flickr,LinkedIn上关注我们)。其中和”Twitter、Facebook、Flickr、LinkedIn”这些网络平台合作,给浏览者提供了充分交流的平台,从而也展现了企业形象,扩大了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而我国医药企业的网站中除了少数较成熟的企业外,普遍未采取多种多样的展现自我和对外营销的方式。一方面这与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关,另一方面源于对网站的交际功能开发不足。我国医药企业应该重视和国外浏览者或消费者的在线沟通交流,借鉴上述外企采用多种渠道联系的方式,同时设立在线咨询、在线订购、在线支付等栏目,促进网上的对外销售;同时,还应该从国外消费者的角度,合理设置栏目,使网站符合浏览者的思维方式、心理特性以及消费需求。只有这样,充分发挥网站的交际功能,才会有助于医药企业扩大出口。

(三)改进现有网站中的语言错误,避免翻译失误。不难发现,部分医药企业在英文网站建设方面注意了遣词造句。比如,“About us”这个表达就较为符合英语表述。但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语用性和文化性翻译错误,这类错误是指翻译者拘泥于词汇、语法、语义等层面的表达,忽视东西方不同文化、价值观等差异造成语用失误。比如某企业网站上“Welcome to meet X!” (X指企业) 应该改为 “Welcome to X!”(欢迎)。汉语表达中,常常采用归纳法;英语中,常用演绎法,简言之,英语注重开门见山,英语写作中需要把重要信息置于句首,然后交代其它信息。英语网站中的企业新闻的内容安排应该采取上述提到的倒金字塔结构,充分体现英语思维或西方文化。再如,英语网站中的语体问题,由于受汉语的影响,通常认为,媒体中出现的语言应该是标准规范的书面语,例如我国企业英文网站在“Products”中一般直接解释产品,或者加上如下介绍:“抗生素和维生素系列是主导产品,这些产品由发酵玉米、淀粉和其它天然农产品生产”,该句子使用了较为正式的定语从句形式。而国外的某著名药企用如下表达:“We make a wide range of prescription medicines, prescribed vaccines and consumer healthcare products. You can find out about these through the links below.”(我们生产各种处方药、疫苗和保健产品,您可以通过以下链接找到它们),句中“We”、“You” 的使用,让浏览者倍感亲切。总之,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具有高度的跨文化意识,减少语言性失误和语用失误,翻译出产品的内涵和韵味,有利于展现产品的实力,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探讨了医药企业英文网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详细分析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我国医药企业应该从长远利益出发,进行自身调整,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查志刚.提升外贸企业英文网站的营销水平 [J] 经营与管理, 2008 (12).

[2]卢小军.中美网站企业概况的文本对比与外宣英译 [J] 中国翻译,2012 (1).

[3] 戴桂珍.加强企业网站英文版建设 提升品牌竞争力-以泉州为个案 [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能源紧缺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能源储存量较大,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分布不均匀,并且进行能源管理和控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诸多问题,导致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对我国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一定阻碍作用,尤其是建筑行业。根据研究发现,建筑行业能源消耗比例较大,因此,为了将节能环保理念全面深入,设计人员必须将节能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做好节能措施,从而为后期工程建设建立基础,在提高建筑物质量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措施;研究

引言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影响着工程自身及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为此,施工单位及人员需要加强节能环保理念与技术方式的应用,结合新能源的利用,对建筑工程进行节能化的设计施工,避免过多的能源消耗,促进工程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为我国现代建筑行業及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下面主要对建筑节能与建筑设计中的新能源利用进行分析探究。

1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理念的重要性研究

关于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问题,已上升到了世界级层面,在建筑行业无节制开发土地资源、建筑施工行为严重不规范的发展趋势下,我国城市环境问题已经越发凸显。例如,生态系统被破坏、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枯竭、土地资源荒漠化等现象,均是由高耗能建筑在投入使用后所导致。截至目前,环境问题已对城市居住人口的生活、健康、工作等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当下的建筑产业在经济市场内的发展速度较快,面对无节制开发土地资源造成的环境问题,一些建筑设计单位或建筑施工方仍在以提高经济收益作为发展的核心,没有在相关工作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环境治理。倘若我国建筑行业在后期的发展中,仍没有意识到节能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意义,不仅会导致环境、资源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同时也会加剧人类群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关系。因此,需要将节能设计理念与建筑设计工作进行对接,以此种方式,加速人类文明的进步,改善产业建设中的粗放式运转模式。并通过提升不可再生资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资源等方式,构建一个引导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绿色产业。

2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应用

2.1保证选址合理

建筑设计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工程选址,该环节是整个建筑设计与施工的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合理性必须得到保证。首先,设计人员要对不同的地址进行科学勘察,综合考虑不同地址的周边环境、自然因素等,据此选择最合适的地址。在节能建筑设计中,地址选择的合理性同样十分重要,设计人员要想保证设计能够发挥节能效果,就必须确保建筑工程在使用周期中处于适宜的气候环境中,如此方可减少气候环境及变化引发的能源消耗过大的情况。在选址时,一方面要确保该地址符合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即能够为节能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不能对所在地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比如,如果在北方进行节能建筑设计,则要考虑冬季的取暖问题,这也是北方建筑工程的主要耗能环节。因此,设计人员需要保证建筑工程不能处于风口位置,以减少寒风对建筑气候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减少取暖期消耗的能源量,发挥节能作用。

2.2地热能的应用

当新能源应用于现代建筑节能设计过程中,地热能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在实际设计应用时,施工人员可以利用地热能向热能进行直接转换,为建筑内部进行供暖,并提供热水资源;同时,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地热能进行发电,保障建筑内部电能资源的充足,为建筑内部电气、照明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建筑用户的正常工作生活;以此来对传统不可再生性能源进行替换,减少能源浪费等现象的出现,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量,同时对自然环境进行优化保护,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创建出一个健康舒适的环境。

2.3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

由于建筑围护结构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保温效果,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节能设计时需要关注围护结构的设计。建筑围护结构对建筑物墙体的隔热保温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关系到节能设计的实施效果。因此,在开展外围机构的节能设计时,需要科学合理地选择保温技术以及所使用的节能材料。通常情况下,目前采取的墙体保温节能技术多是外墙保温技术,分为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和外墙自保温三类技术类型。另外,在墙体的材料选择方面通常也是使用具备吸热性能的材料,保温材料的技术更新需要设计人员实时关注。由此可以看出,墙外保温节能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节能技术。

2.4屋面设计中的应用

屋面作为建筑结构中的基础,不仅决定了建筑整体质量,还具有较为明显的保温和隔热作用,因此在进行屋面设计过程中利用节能措施能提高屋面设计整体水平,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建筑设计进行结合。首先,设计人员在进行屋面节能设计时需要对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从而掌握其设计重点,做好保温层设计工作,在进行保温层设计时设计人员需要对其材料密度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尽量减少排气孔设计比例,并且在进行材料选择过程中尽量选择节能环保材料,这样不仅能对建筑成本进行控制,还能提高屋面整体性能,让其环保性能符合大众需求。最后,在进行屋面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还可以根据建筑物所处区域使用相应绿植来进行设计,在屋面上种植绿色植物,不仅能提高屋面的整体性能,如保温、隔热,还能对建筑物周围环境进行美化,将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2.5应用新技术与新能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新技术与新能源开始不断出现,但由于技术手段不完善、成本较高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建筑行业并没有广泛应用这些新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加大投入力度,不断钻研与开发,使其更加成熟,并通过相关政策与制度来推动其应用;另一方面,建筑企业需要加大对新技术与新能源的关注力度,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沼气、垃圾燃烧供热与发电、冷热电三联供技术等,尝试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中。

结语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核心层面分析,建筑设计行业是我国未来十年内的朝阳行业,且此行业是引导市场经济建设方向的核心行业。但综合国家环保局对建筑设计单位的随机抽查数据发现,市场内超过半数的设计单位没有在设计图纸中融入建筑节能设计理念,此种问题导致设计的建筑结构在使用后,存在高耗能、高成本等问题。为解决与之相关的设计问题,本文对基于节能设计理念的建筑合理化设计方法进行了讨论,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科学规划建筑空间、合理设计建筑屋顶通风隔热层等措施,通过此种方式,实现绿色理念与现代化技术,与建筑设计工作的有效融合。为证明本文设计的成果具有一定可行性,在完成研究后,设计对比试验,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讨论得出,本文设计的建筑结构更加合理,相比常规的建筑结构,融入新理念的建筑结构传热系数更低。表明了此建筑具有更加良好的保温效果,可以达到降低室内空调运转耗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力,刘健,陈英杰,等.基于自然通风的疆内外住宅户型节能设计对比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9):108-110.

[2]齐朋.节能理念下分析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1,50(4):105-107.

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了解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重要区别,掌握两者之间存在的内涵和关系将建筑设计同城市设计和谐的融为一体。城市是由不同种类风格的建筑共同组成的因此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在进行前需要我们根据建筑设计任务,建筑设计结构,以及建筑设计的设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而城市设计则要关心的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问题,因此只有将建筑设计更加环保完善的设计完成后在用于城市设计,能够更好的把控城市设计中出现的种种情况,是城市设计工a作沿着设计目标前进。建筑设计同城市设计两者之间既存在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因此为了更好的将城市设计同建筑设计融为和谐的一体因此必须弄清楚两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设;环保绿色建筑

1.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含义

1.1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的含义一般解释为建筑物构筑物与室内外环境之间存在的联系。包括了建筑、结构、设备等方面的综合性设计工作。建筑设计工作强调建筑设计根据实际的问题需要通过一些列的调查工作将建筑设计过程中所接触的相关因素进行一定的了解,包括了建筑设计投资情况、建筑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应材料,以及设备建筑艺术,相应的实施法规等等。建筑设计在综合考虑相应的因素后需要我们对建筑设计方案计划以图纸的方式展现出来,其中包括建筑设计单体图纸和相应的设计文件。建筑设计要求我们在施工前要对施工过程的每个阶段进行一定的分析将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一定的假设,然后再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对于建筑设计阶段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图纸中展示出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法是施工运行的各个阶段保持一定的技术联系,使设计方案的每一步都按照设计目标进行,一旦出现问题后在全面考虑设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设计工作进行改变,进而以满足设计要求。我国的建筑设计发展速度较慢在进入了20世纪80年代后建筑设计领域开始出现较大的变化,同时改革开放的思想思潮也使得建筑设计领域要创新要适应新的城市设计发展需要。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要求建筑设计要美观环保,充分的体现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追求建筑设计的艺术性。城市扩大化,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要求建筑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创新思想,进一步展现现代建筑的艺术性。推动建筑设计沿着正确的健康的和谐的方向发展,为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1.2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包括城市设计中存在的两方面的因素主要是城市的形体以及城市环境的设计。城市设计的概念有很多种解释,其中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进行整体的思考和安排,将这一思想贯穿于城市设计工作全过程,这成为当前城市设计的重要定义。也有学者提出城市设计就是人类对生存空间环境所作出的整体结构的构思和安排,它是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也有学者认为城市设计包含了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了街道、交通、以及一些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它是人类劳动,栖息,以及各种活动汇集在一起的活动系统共同组成。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在有限的条件范围内通过创新的设计方法和思想将城市设计成为舒适、安全、方便、愉悦能够保证两后的城市空间环境的设计方案。城市设计要考虑合理处理空间问题,是城市在设计和建设发展中能够协调健康的发展。城市的空间设计包括了城市设计的总体空间,城市中心空间,城市广场空间,以及城市街道主干道的空间,城市花园空间,居住空间。城市设计中要科学的把控城市旧的空间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进行更新和创新。其中在进行城市空间把控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为市民建设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空间,使人们在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中感到舒适和健康。其次对于城市建设要考虑城市建设的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使得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人性化,建设一种有机的协调的生活秩序。第三城市设计工作要在一项综合性的规范性的科学性于一体的规划方案中进行保证城市设计工作统筹兼顾,科学合理。最后城市的设计工作还要做到型与美的统一,在设计的风格中将现代的审美观念进行有机的融合,使得城市设计工作能够更加具有活力具有魅力,城市建设有机协调。

2.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2.1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計有着十分密切和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共通性,也有各自的独立性。谈到两者关系之前,首先又不能不提到城市规划,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依据,是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前提。进行城镇经济建设的规划设计,使城镇建设发展经济,合理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而城市设计正是一门在实践中安排和落实城市发展规划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相对关联的实用性学科。

2.2城市设计对城市是从整体形象把握,内容和范围广泛。对于城市的设计,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城市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布局等。城市空间体系中的任何纽小局部,设计师都不能放过。而建筑设计则往往只关心在特定空间的某一建筑或一些建筑群体,缺乏对城市空间总体把握。因此在城市的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城市的建筑同城市的整体布局进行联系,达到局部同整体的统一,将建筑融合到城市的规划中,同时还应该图书建筑的特点。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划工作越来越追求建筑设计要同自然环境和谐,城市设计要在建筑设计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达到城市环境同自然环境空间环境的和谐统一。建筑是构成城市建设的主体,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设计工作同城市设计工作是统一的相互融合的。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的处理建筑设计同城市设计之间存在的重要关系,使城市建设工作能够在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建筑同城市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辞海编委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2]《绿色建筑》教材编写组.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环境设计与造型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就业难”的大背景下,当前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衔接矛盾主要表现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就业环节的诸多不相适应。要实现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与就业相对接,应当强化市场需求导向,确立毕业就业一体化策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全过程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以构建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特点的毕业设计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就业对接;教学模式

[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资助项目;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创作)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14024)]

毕业设计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毕业生步入职场前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旨在全面检验毕业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它是高职毕业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反映。由于职业特点所决定,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通过毕业设计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创新意识、创意思维、设计与实践动手能力等。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教学现状与隐忧

随着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环节的毕业设计教学被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各高职院校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生顶岗实习暨毕业设计指导,加强对毕业设计教学的管理,同时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毕业设计教学手段与方法,开展每年一度的毕业设计(论文)抽检,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团队的推荐评审,从多个层面上为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提供保障。通过关注近年来高职艺术设计毕业设计创作及展览,笔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积极变化,如毕业创作中新观念、新媒体、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企业真实项目、校企合作研发、作品专利申请的引入等。然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在“艺考热”的大背景下却普遍处于弱势地位(专业艺术院校除外)。各院校在人才培养中主观性、随意性较强,至今仍缺乏较为系统深入的毕业设计教学理论研究。一些院校在教学定位、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方面与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相脱节。毕业生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并未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就业衔接教育,职业发展潜力薄弱,等等。另外,还存在以下一些隐忧:

(一)教学定位“重就业、轻毕业”

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的大背景下,各院校专业及师生往往都从现实利益出发向就业倾斜。在面对毕业设计与就业时往往是“重就业、轻毕业”,甚至将“找工作”作为推卸毕业设计的借口。在一些院校,默许专业不对口、提前离校的毕业顶岗实习现象已普遍存在,而毕业设计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求职就业等环节衔接矛盾突出,这些都从客观上造成毕业设计教学流于形式。

(二)教学过程“重方案,轻执行”

设计艺术并非仅仅有样稿就能解决问题,他需要设计者熟悉相应的工艺和材料,熟悉生产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并符合生产和消费的要求[1]。毕业设计正是帮助同学更多的了解市场与消费,掌握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知识技能,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现实却是专业教师囿于传统工艺美术教育的影响,仍偏重于“画设计”“画图案”。而校内实践条件的普遍匮乏,毕业设计(产品类成果)又需要一定经费投入,也客观上造成毕业设计中生产制作过程容易被忽略,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三)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尽管各院校都制定了详细的毕业设计教学考核办法,然而在具体实施中往往出于方便仍侧重于对结果的量化考核,如工作量是否达标、文档资料是否规范等。而对于教师指导情况、学生工作进度、毕业创作中期检查、毕业设计创作、制作过程与展览等考核却不够重视。此外,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毕业设计指导过程又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回报却很少,教师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而部分指导教师还因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等客观因素,对毕业设计过程的指导也往往力不从心。

(四)教学师资“重职称,轻能力”

艺术设计专业在师资方面普遍缺乏既懂市场、又懂教学,还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而现有的毕业设计教学对指导教师一般都有职称、学历等硬性要求,如规定指导教师应具备中级及以上职称,助教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等,这些规定使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配置上捉襟见肘。一些青年教师、企业兼职教师有能力和热情,却碍于职称或学历无法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另一些职称和学历均符合要求的教师承担了大量毕业设计指导工作,也难于保证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在于当前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衔接矛盾,表现为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与就业环节的不相适应。因此探索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要求的毕业设计与就业对接的教学新模式,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项任务。

二、构建“毕业设计与就业对接”教学模式的策略、机制、路径及方法

众所周知,艺术设计产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艺术设计专业具有与社会及市场高度依存的特点[2]。因而在构建毕业设计教学模式上必须把握好这一特点,强化社会需求及市场导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策略、机制、路径和方法。

(一)加强顶层设计,确立“毕业就业一体化”[3]策略

“对接”的字面涵义是将不同事物接合固定起来,形成一体。但任何事物间的对接都应当具备一定的内外部条件,如内容物的匹配、外部环境的适应、目标方向的一致等。只有这样,对接的不同主体对象间才能彼此协调而成为一个整体。就“毕业就业一体化”策略而言,这里所指的“一体化”并非是实体性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相互支持、协同活动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的一端连接着院校,另一端连接着企业,其间是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毕业展览答辩、招聘会、就业创业等环节贯穿始终,各环节又通过内容物的匹配(毕业生对接岗位)、外部环境的适应(学校对接企业)、目标方向的一致(就业压力对接人才需求)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顶层设计”的概念源自工程学术语,它是运用系统论理论,从全局的角度和高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顶层设计,需要立足人才培养的全局高度自上而下进行。首先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设计;其次须确立毕业就业一体化策略,消除毕业设计、实习、就业等对接中存在的所有障碍,定位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主次、前后关系和作用;最后通过细致缜密的设计和统筹安排,采取全过程培养、多主体参与、分工协作、分阶段实施的方法,形成互相支持、相同目标、协同作用、有机衔接的各个毕业设计教学环节。

(二)实施协同育人,探索“校企互动、产教双赢”机制

校企协同育人的目的在于集聚社会市场资源投入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4]。由于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毕业生步入社会最后的一个环节,它将学校与企业紧密的联系起来并形成诸多的共同利益,因而也是实施协同育人最有利的阶段。张大良先生就曾呼吁“特别要把毕业设计作为企业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艺术设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规模小、对人才需求数量普遍较少,企业主动参与毕业设计环节的热情并不高。因此,搭建适合不同企业需要、满足院校毕业设计教学要求的协同育人平台尤为重要。如在校内建设“校中厂”“设计工作室”“创意中心”“研发基地”等,营造真实的企业环境,方便为学校与企业间搭建起对接平台。

“校企互动、产教双赢” 中,“校企互动”是基础,“产教双赢”是关键,它也是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主要动力源。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中,由院校提供场地、管理、毕业生资源,由企业提供项目、市场、技术和少量资金等,两者协同作用,来实现双赢的目标——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企业获得急需的人才和部分产学研成果。各院校应因地制宜,探索毕业设计教学校企联动的“双导师制”(注:在校内完成,企业导师与院校导师共同指导并推荐就业)、“实习顶岗制”(注:在企业完成,企业遴选优秀毕业生到岗实习参与企业项目并顺利就业)、“项目学徒制”(注:校内或校外完成,参与企业项目竞标获得学徒机会或实习机会)等形式。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也有利于协同育人和产教融合。

(三)开展课程改革,推行“全过程培养,分阶段实施”路径及方法

毕业设计环节课程设计包含毕业设计选题、教学资源、教学师资、教学手段与方式、教学评价等,涉及产、学、研、做各个方面。它是“毕业就业一体化”策略及“协同育人”在课程中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因此也是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内容。课程改革应包括:在课题选择上应坚持市场导向;教学资源上应坚持校企共建;教学师资上坚持校企混编;教学评价上应坚持行业标准;教学成果上坚持校企共享等。并将上述内容融入毕业设计的所有环节之中,形成人才的“全过程培养”。而所谓“分阶段实施”则是指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毕业设计环节各阶段的作用不同,将这些对接分为不同的阶段分步实施。譬如:选题调研阶段:毕业设计课题考察与市场调研阶段,形成毕业设计团队、方向和就业意向;方案选择阶段:毕业生在校内实训场所集中完成初步毕业设计方案,院校邀请企业参与设计方案挑选,师生双向选择确定协同育人方式;设计优化阶段:毕业生与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下一步优化完善,形成可以实施的设计方案,并初步打样成型;生产制作阶段:毕业生分别进入相关企业与企业的工艺师、设计师、技师一起完成毕业设计的最终制作,企业顶岗实习深度融合;就业推荐阶段:举办毕业设计作品展览、答辩及招聘会,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评价考核和人才招聘,实现对口就业创业。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与企业对接最紧密的教学环节,当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未能充分发挥其真正效益,这无疑是十分遗憾的。这对于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甚至是文化创意相关产业来说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教育部在新发布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2015]6号)中已明确把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作为推动国家产业发展急需的示范专业建设方向之一。这为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而如何进一步深化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与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这其中,以毕业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作为突破口应当是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47.

[2] 张敏.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从理论走向实际[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29).

[3] 张起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9).

[4] 张大良.卓越计划须完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N].光明日报, 2014-7-21.

作者简介:

冯明兵,硕士,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创作与研究。

上一篇:中小企业的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实证调研和数据挖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