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

2023-10-12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当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本着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在

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其他辅助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课堂授课及听课效果,有利于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做学结合;专业综合改革;课程整合;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在新的工程背景下,从事与工程相关工作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保证其能够有效参与社会,进行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1]。有学者认为: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曾提到“建设英才培训基地,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

这些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学校陆续开展了自己的卓越计划。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面向工程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在人才培养上,以工程一线需求为导向[3],确立了包括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理论教学

当前的课堂教学

主要以教师为中心[4],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陈述教学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听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讲授水平和经验程度。好的讲授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直接讲授也有其不足,在长时间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很难长时间投入到听讲中,在这种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地去接受,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学生以应付期末考试为目标。学期中的作业、考试等练习环节远远不够,不足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学完结构设计类课程以后,学生很难把一门课程中的各个章节联系起来,更不容易把各门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完成一个整体的结构设计,学生对知识仍然缺乏整体性认识。

(二)课程设置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是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缺乏整体性。如结构设计类仍然是开设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建筑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钢结构设计等课程。不同的课程如结构设计和抗震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强,软件使用课程和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造成学生学完各门专业课程以后缺乏对工程结构的整体认识,学生的综合能力差。

(三)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

1.试验课程

结构试验类课程内容相对工程实践的发展较陈旧,试验内容多属于验证性试验,老师采用课堂灌输的方法使学生失去了自行查阅资料、设计试验方案、分析试验结果的机会,加之学生对试验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2.实践环节

(1)课程设计

当前的课程设计仍然存在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设计内容陈旧,跟不上工程实践的要求,且各门课程设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得学生在做完课程设计以后对规划、设计、施工、预算各个环节缺乏系统性认识。

(2)毕业设计

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题目类型较单一,如结构设计类题目多年来一直以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对于其他的结构体系很少涉及;二是结构设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手算轻电算的现象,学生往往会把较多的时间花在手算计算方面,而对于后期的PKPM建模、模型计算、施工图设计乃至施工图的完善不够重视,以至于设计完成后学生对真正的结构设计及设计成果的要求了解甚少。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擅长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具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5]。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上,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多地偏向于知识和理论的基本应用,在知识和应用层面上,更注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

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矿山建筑等领域的施工、设计、管理、监理等单位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除各专业的通用能力和土木工程专业基本能力以外,在人才的专业应用能力方面,还提出了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具体包括工程施工综合能力、工程勘察设计能力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正属于工程实践能力的范畴。

三、新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新模式的构思

新的教学模式本着激发学生兴趣、把握学科及工程前沿动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在3个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整合和课程内容优化,还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用了“做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

在该教学模式中,对各教学环节和辅助环节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先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初步的认识,而配合相关课程进行基础性训练,然后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及相应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初步培养,最后进行综合性训练和创新能力提高训练。

(二)具体实现方法

1.理论教学

(1)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教学方面,采用优化课程体系的方法,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去掉重复的教学内容。如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整合为工程结构一,将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设计、建筑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整合为工程结构二。如此一方面简化了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抗震构造措施与具体的结构体系结合起来讲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与此同时,理论授课中省去繁琐的理论推导,增加综合性案例或项目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项目的分析和设计。

(2)课后作业

在原有的以计算为主的作业基础之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作业和兴趣作业,鼓励学生自选题目,提交不同形式的课程作业,以此完善学生不同方面的知识。

(3)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整合以后,就一门课程而言,内容偏多,单靠期末考试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对于设计类课程仅依靠考试并不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增加中间考核环节的做法,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

2.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环节,指导教师可以选取实际工程项目的某一子项,让学生自行提炼设计题目,简化计算模型,完成设计。

毕业设计环节让学生在电算阶段,尝试给出不同的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然后按照设计深度图样完成施工图。

3.其他辅助环节

(1)创新性试验

每年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者自行选题、申报不同级别的创新性实验的方法来参与科研工作,通过研究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行业发展动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性试验,在题目的选择方面,指导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查阅资料、选择题目、申报题目、设计试验方案、完成试验操作、处理数据、撰写结题报告。整个研究过程学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对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学科竞赛

在每年一度的建筑文化艺术节上,学校要开展制图与构型能力大赛、测绘技能大赛、建筑创意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等方面的比赛。通过比赛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为大家提供合作、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学生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需要参赛队员团结协作。参赛队伍的组合提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这样可以让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从而调动整个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性。

整个比赛过程需要参赛队员广泛查阅资料、精心设计自己的方案、细致加工构件、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结构整体。制作好的模型最终通过加载试验确定胜负。通过此类比赛可以锻炼学生文献检索、方案设计、加工制作、团结协作、表达和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3)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会市场、工程一线进行调查、考察,通过暑期实践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4)专题讲座

定期聘请行业资深人士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工程实践应用及发展。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体系,在综合改革过程中,还构建了本专业的创新实践辅助教学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相互沟通、交流合作、资源共享、项目选题申报、作品展示等多种功能。

四、新模式的效果

在专业综合改革中,通过课程整合加强了相关教学内容的联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专业知识。同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三年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各种辅助教学活动的比率达到50%,

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实践及创新能力大有提高,课堂听课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五、结语

鉴于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缺陷,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课效果下降的现象,在综合改革中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还提出了“做学结合”的辅助教学模式,通过辅助教学模式的相关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且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余晓. 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吕俊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高教探索,2001 (3):51.

[3]鲁嘉华.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兼”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8.

[4]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Williams.教育心理学[M].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66.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文章以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教学活动和微信应用结合,拓展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专业创新思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电气工程学科;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式;研究生

作者简介:李振华,博士,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电压及状态监测技术、电磁兼容;杜亚伟,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邱立,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李振兴,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SDYJ201808)和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2018014)的研究成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全世界教学领域重点研究的主题。国外很多国家在发展教师网络培训的过程中大力发展网络教育软件平台。如英国教育信息部组织实施“网上启航项目”的实验与评价,其中与欧洲大陆学校的网上合作交流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提供许多优秀教师的博客和讲座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点击教授的网页了解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笔记。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电子书包、学习智能移动终端等设备引入课堂。

在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开始探索研究微信在各个领域方面的应用。参考国内外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先进理念,开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教研交流平台,将教师上课的课堂内容、教师平时积累的资料以及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等放到平台上,实现微型移动教学活动的功能,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借助手机就能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互助。

为了丰富电气类研究生课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提升教学效果,本项目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研究生微课程教学,既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也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兴趣,对促进师生互动,提高课程吸引力,有着明显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微信公众平台解决的问题及预期目标

1.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传统教学导致研究生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目前研究生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如何切实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问题。课堂教学是保证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本项目将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形式多样性和创新性进行研究,以提高研究生课程教学效率。

(2)学生学习及科研积极性不足的问题。通过本项目探究,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实现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参与科研的兴趣。

2. 具体研究内容。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现状。通过查阅文献,提取与本项目相关的研究内容,总结归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生课程教学研究现状,提出可行的研究方案。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构建。本项目主要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生课程学习资源设计及教学模式构建。

(3)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用。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课程教学应用于研究生教学中,探索其应用效果,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3. 研究拟达到的目标。以提升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本项目的研究,一方面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另一方面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进行创新性研究、发表高水平论文、申报发明专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的特色与价值

1.项目的预期效益。以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教学活动和微信应用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提高了研究生课程教学效率,同时也培养了教师专业创新思维。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通过移动互联实现教学多样化,通过移动学习丰富学生课内外生活,通过移动互联不断拓展信息化教学资源。创新点包括: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移动互联方式,微信公众平台与研究生教学相结合,体现教学形式多样性和创新性,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研模式。

3. 应用价值及推广。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互联式学习是响应国家教育创新的助推模式,是高校提高授课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新途径。当前的申请项目将以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为研究试点,试点取得一定成效后会全校推广,进而扩展到整个湖北省。互联网、大数据和云平台等大量新型技术在国内涌现,在教育模式创新的大背景下该项目的提出是一次有著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尝试。

4. 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拟采取的具体方法。第一步,建立课程的微信公众号并进行推广,要求每位学生关注,同时可以设定签到有奖的激励方法,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学习。第二步,制订满足学生需求的学习版块,加入更多的弹性板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步,对所教授的内容进行划分,如专业课的基础理论、专业课答疑、选修课理论、选修课讨论、学习心得体会等。第四步,要对平台内容进行维护更新,如果长时间不推送会影响教学效果。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多思考,才能更加有效地引导他们学习,提升教学质量。
三、电气类研究生课堂教学平台及案例

1. 建立微信公众号。目前本项目已建立微信公众号,并在公众号中进行了资料的共享、学习和交流,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实现学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 教学研究案例设计。针对电气类研究生课程,以探究传统电磁式电流互感器的故障诊断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措施,教师对目前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介绍,并要求学生课下阅读相关文献,并提出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可以研究的创新点。在理论课的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们在实验室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实物测试,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课下熟悉掌握ansoft、pspice软件的使用,能够独立进行互感器物理模型的正确建立。最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解决电流互感器故障识别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培养科研思维和科研能力,为以后的科研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振华,田斌,邱立,李振兴.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科教导刊,2017,(12):42-43.

[2] 邢亚哲,冯潇,姜超平,张凤英,陈永楠.研究生专业课“反转”式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9,(4):180-183.

[3] 李军靠,王聪.地方高校研究生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12):128-130.

[4] 顾冉冉.研究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5.

[5] 王兆林,张婷.高校研究性教学状况调查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36):33-34.

[6] 秦巧莲.电流互感器故障诊断研究[J].通讯世界,2016,(1):168.

责任编辑  胡江华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思想,结合地方高校特点,分析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条件改善等几个方面建设,促进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以持续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 环境工程;工程认证;实践教学;地方高校

[

随着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工程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其理论体系涉及化学、物理学、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当前,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各类环保企事业单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导致部分高校,尤其地方高校培养的多数环保专业学生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不高[1]。实践教学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建设完善的高质量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能为学生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不同特色的高校对照专业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突出环境工程学科实践教学特色,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污染处理设施运营能力[2]。

高校工科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提高我国工程教育质量,逐步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是保证工程技术行业从业专业技术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必然选择[3]。我国于2006年开始引入国际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开始了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直到2016年成为《华盛顿协议》的会员国[4]。环境工程专业认证工作于2007年正式启动,全国开始环境工程专业的高等学校都积极参与,已有30多所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通过了认证,主要是部属重点院校,地方高校通过专业认证的较少[5]。因此,分析地方高校在环境工程专业工程认证过程中实践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模式,以期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证提供有益指导。

一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高等院校在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作用巨大。目前,我国开设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地方院校为数不少,培养了大批环保类专业技术人才,为地方环保事业发展贡献很大,很多高校在工程实践教育方面做了有益的改革和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从培养的工程人才来看,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地方院校环境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工科基础不强

很多地方高校申辦环境工程本科专业依托的是化学、生物科学、农学、地理学等传统专业设立的,而环境工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工程类学科,在其专业认证中,要求培养的学生知识面广、工程素养高,且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但部分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科基础薄弱,实践类教学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师实践技能和社会服务能力不强、学生缺乏工程实践训练等问题。

2 工程实践和实验教学缺位

环境工程专业的时间教学主要有工程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但受办学条件限制,地方高校在制定环境工程教学计划时,实验课程的学时和学分所占比重下降,认识适合和专业生产实习的时间不长,提供给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多数情况下,都是参观性质,学生并未真正参与专业生产。

环境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方面,除了基础的四大化学实验外,还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废处理实验、流体力学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化学和环境监测实验,上述实验课程对培养学生环境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但开设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偏多,没有系统地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融入实验教学中。比如,水处理方面开设的实验项目多为生活污水处理,处理手段包括吸附实验、絮凝实验、电催化等,而关于工业废水处理的实验项目很少;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多数高校仅开设除尘方面的实验,关于脱硫脱硝方面的则较少;环境监测实验开设实验项目,检测的水质指标往往是单一指标,所测水样为实验室配置的模拟水样,缺乏对学生从实际水体取样,进而分析监测的全过程培养。

此外,在实践教学方面,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未得到较好的应用,学生难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专业生产实习阶段,仅注重对学生进行设备使用和工艺条件操作的培训,未提升到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的高度;实验教学中,开设实验项目相对独立,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单一,创新性、综合性不够,很难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

3 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强

实践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取得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各级高校比较重视实践教师队伍的建设,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实践教师对高素质毕业生和有经验的工程师吸引力不足,导致地方高校引进实践教学教师难度较大。此外,现有的实践教学教师多为专业任课教师兼任,其工程素质和实践经验不足,达不到既有丰富的工程背景又有较高的理论学术水平,导致实践教学水平层次低,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4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面较窄

毕业设计(论文)是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综合设计能力,思考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很多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实用性不强,能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型选题不多。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中,学生采用的设计标准、技术规范及设计参数选取不准确,尤其是大气方面的课程设计,选取的排放标准不满足地方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 构建实践教学新体系

为达到环境工程专业认证的标准,培养工程素质较高的环保专业技术人才,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需重新构建,开设的每一门实践课程、每一个实验项目、每一个课程设计都应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创新能力为目标。

1 优化实践教学方案

对照专业认证标准,科学设置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改进实践教学模式。实践课程应包括学术性和应用型两种,满足学生升学深造和就业创业需求。比如,专业工程实践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专业见习、金工实训等;创新能力方面的实践课程包括综合设计性实验、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各级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此外,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邀请相关环保企事业全程参与,切实注重提高学生未来从事环保工程职业能力。

2 提升实践教师专业素质

培养具有较高工程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离不开较高教学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地方高校应在政策方面鼓励专任教师深入企业一线,提高工程实践经验,且聘任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知识的企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加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环保(注册)工程师和清洁生产审核师等方面的相关培训,获取资质并努力为企业服务来丰富工程经验。此外,地方高校应对实践和实验教师提供更宽、更广的事业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3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工程教育认证将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查放在突出位置。因此,地方高校应重视实验教学条件建设,整合现有实验室资源,积極探索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构建基础、专业、创新多模块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多与环保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专业实验室,设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切实提高学生创新与实践操作能力。

总之,工程教育认证是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推力,地方高校应以通过认证为契机,优化实践课程体系、提升实践教师工程素养、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环节和实践资源,将有利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各种实践性课程、教学环节和实践活动整合起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力争达到国家工程专业认证的标准。

参考文献:

[1]李宝,王昌稳,焦伟. 地方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以临沂大学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18(6).

[2]李夕耀,王淑莹,曾薇,等.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环境工程实践教学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2).

[3]魏明宝,马闯,张宏忠.基于工程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实习与产学研基地建设探讨[J]. 广东化工,2017, 44(10):254-255.

[4]华尔天,计伟荣,吴向明. 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背景下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7(01):

82-85.

[5]姜理英,陈浚.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 13(3):256-260.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实习教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工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情况,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习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并从实习单位、学校、教师及学生四个层面提出了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实习教学;问题;对策

实习教学是大学教学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对工科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实习教学的改革探讨,在不同专业领域都已有相应的研究[1-5]。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包括操作性实习和参观性实习,操作性实习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施工实习,参观性实习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和综合实习。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及科研、教学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实习教学环节对培养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显得特别重要,然而在水利水电工程教学过程中实习教学往往被忽视。本文就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一、 实习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高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水利工程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社会主义的水利事业培养建设者。实习教学是配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理论教学,彰显工科专业的实践特色,加强学生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习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智能和技能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实践性教学计划中,实习教学是学生必修的教学环节,其学分占该专业必修实践性课程总学分的比例较大,可见实习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文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实习教学是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学二年级开始进行的专业基本技能实习,也是工程师基本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实习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2011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颁布,水利建设再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社会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对水利专业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具有一定的实践工程能力,这些都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一) 实习场所的选择问题

实习教学首先面临的是校外实习场所的选择问题。目前实习场所的选择随意性较大,学校更多的是从实习的便捷性和节省实习经费的角度考虑,而没有从专业培养目标、理论课程学习和实习学习相结合的角度考虑,以致实习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理想。实习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实习场所水工建筑物的设计资料不熟悉,无法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知识的讲授,不能很好地体现实习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实习场所的选择不能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设置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及认识实习的场所往往重复,实习的对象过于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对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全面认识。

水工建筑物种类很多,实习教学不可能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在短时间内安排学生全面实地参观和学习。因此,实习场所应根据学校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二) 实习教学的专业教师匹配问题

实习教学教师的配备往往较单一,一般由同一个教研室的教师担任,比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习,配备的教师基本都是施工教研室的教师;认识实习的教师配备更加随意,往往依据教师教学工作量情况进行随机的实习教学安排。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实习对象复杂,如大坝、泵站、水电站、船闸等水工建筑物,每种水工建筑物都有其结构、施工工艺等特点。对于这些特点,并不是所有教师都熟悉,实习教学教师的随意配备,往往导致教师的实习讲解无法联系实习地的水工建筑物,只能重复课本的知识,达不到实习教学的目的。

(三) 实习教学方法单一问题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方法基本上是讲授法。在实习现场,面对新环境和水工建筑物,教师的讲授效果只能依靠教师的威信、工作经验和学生的自觉性来保证,这样的软性约束根本无法保证实习教学效果。面对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师应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保证实习教学的效果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四)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问题

实习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决定着实习教学的最终效果,实习教学地点和教学管理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无法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相比,因而实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也常常

是走马观花,不思考,不提问;教师讲授的内容和实习的实体建筑物往往不匹配。实习地水利单位技术负责人的讲解和介绍针对性不强,学生也不感兴趣。

(五) 实习教学的考核机制问题

考核机制是实习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能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因为实习教学环节的特殊性,其教学质量的评估工作较难开展,对实习教学的监督管理也难以实施,以致实习教学的随意性很大。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主要依据一篇实习报告和每天的实习日记,这更多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容易出现偏差。

三、 改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从上述实习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出发,从实习单位、学校、教师和学生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

(一)实习单位方面

实习教学需要社会特别是实习单位的支持,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单位为水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单位等。实习单位应主动加强与高校的联系,通过设立学生实习基地和研究生工作站等形式,提高实习单位的层次和社会服务水平,也为单位吸引人才奠定基础。实习单位应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优势,做好企业优秀员工的宣传工作,激发实习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对专业的喜爱之情,提升学生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认同度。实习单位应根据各高校的专业特点及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实习目的,有针对性地安排好学生的实习内容,实现实习教学的双重互益效果。

对实习单位技术负责人或管理人员的现场讲座,實习单位应给予充分重视,这既是一次实习单位与高校的沟通交流,也是一次实习单位宣传自己的良好机会。实习单位应认真组织讲座内容,把讲座内容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要有别于课堂的理论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目前,实习单位很少设有专门接待学生实习的人员,一般是临时指派该校的校友或者技术人员负责学生实习的接待工作,这样容易出现衔接问题。对行业内具有良好信誉的实习单位,建议其安排专人负责高校学生的实习工作,可通过与高校联系,建立实习教学基地,既能发挥社会单位服务高校的功能,也能达到高校为实习单位服务的目的,构建社会单位与高校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定位及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合理地完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内容,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建立新的实习教学计划目录。

实习教学场所的选择关系到整个实习教学效果,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高资质水利单位,其具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有先进的管理和施工方法,是理想的实习教学平台。此外,实习场所应包含一些典型的水工建筑物,有利于学生对不同水工建筑物的认识。实习场所的选择还应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水利工程施工实习,选择的施工单位应在水利领域具有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这样的实习教学才能给学生甚至教师带来更大的收获。

实习教师的配备应该多元化,由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实习教学组,对实习的班级实行轮换制,使学生能与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产生互动,这样有利于学生关注更多的实习对象,增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学校应重视实习教学的基础设施和实习设备的投入,改善实习教学的软硬件设施。实习教学方法避免单一化,应根据不同实习内容积极探索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做好实习教学动员工作,教师可利用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通过播放实习场所的视频、分发实习手册和利用三维交互平台,组织学生结合理论知识进行电脑模拟实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实习场所和实习对象,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关注点,发现并提出问题,做好实习教学内容的预习。

在实习中学校可为学生分发一些测量及检测仪器,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仪器设备对实习对象进行检测和细部测量,并记录相应数据,调动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专业学习兴趣。

(三) 教师层面

教师应从思想上认识到实习教学的重要性,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教书育人的理念,这也是提高实习教学效果的基础。教师的严密组织和正确引导是实习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关注实习教学的每个环节,根据不同的实习场所制定合适的具体实习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尽快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学习方法的转变。

针对实习教学信息量大的特点,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的广度和研究领域的深度,以更好地服务实习教学。不同专业的教师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做到专业的相互渗透,改变实习教学单一的讲授方法,如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等。青年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工程实践能力,虚心主动向实习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

增强实践教学考核的细节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关注学生的实习态度和实习状态,做到每天随机检查学生实习笔记,防止实习结束时学生赶抄笔记不良行为的发生。对实习教学的考核,应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如实习笔记、实习心得体会与实习现场问答等。

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理论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对照实物进行直观讲解,给学生以直观感性的启发。在解答学生疑问时,应多留问题给学生,引导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自己主动去寻找答案。为此,教师在实习教学前应做足功课,对实习场所及其建筑物的特点、学生的情况和实习教学方法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此外,教师还应切实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四) 学生层面

学生应加强专业知识的研修,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获取专业前沿知识,主动与专业教师沟通,养成多看、多思、多问、多记的良好习惯。

水利水电工程工作较艰苦,学生应从思想和专业认识上加强自我思想教育,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懒散、集体观念不强的不足,展示出当代大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修养。

四、 结语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强调“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2011年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水利水电事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水利水电专业人员有了施展专业才华的大好机会。实习教学作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专业素养的关键环节,作为提升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措施,作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水利专业人才的重要保障,理应受到关注和重视,加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实习单位、高校、教师及学生四个方面阐述了改进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措施,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的重要性,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习教学改革的推进带来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李远会,张晓燕,向嵩,等. 电化教学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3(52):40-41.

[2]付玉明,岑盈盈. 电工电子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3,25(1):77-80.

[3]廖奇云. 高等院校建筑施工教学改革探讨[J]. 高等建筑教育,2000,9(1):28-29.

[4]郑发平,钱波,李鹏.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实践与探讨[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139-141.

[5]王忠君.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 高教论坛,2010(3):33-35.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文章针对当前国内高校专业课教学效果现状,分析影响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公共因素。以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学习的顺序、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自身修养和教学不断反思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提高安全工程专业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手段和方法。

关键词:安全工程 本科生 教学质量 教学反思

1 概述

在以工科见长的本科类高等院校中,专业课教学始终是培育高等级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而专业课教学效果对本科生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处理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要想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等级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作能力,成为未来国家高科技战线上的潜在人力资源,故研究如何提高专业课的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许多大学在本科生专业课教学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其存在的具体条件。总结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原因。一、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上课不想听课甚至出现逃课的现象,特别出现在高年级学生中。由于大学一二年级主要是基础课,基础课是必修课而且是必须要学好的。再者,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对于大学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一直保持着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子,而在学校生活了两年以后得过且过的思想开始蔓延。二、教师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其一,教师的专业课水平本身就不高;上课内容的深度肯定不够,学生觉得乏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其二,专业课老师授课的方法欠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由于方法不恰当,导致学生对授课老师甚至对所学课程产生抵触心理。其三,教师对本职岗位的态度定位问题,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等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而且有恶性循环的趋势。然而大学生专业课是学生以后个人的发展基础,专业课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影响,甚者对国家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不利影响。所以,对如何提高本科生专业课教学效果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措施

本文结合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就如何提高本科生专业课教学效果得出以下几点感受。

2.1 根据专业课特点确定学习课程顺序

对于具体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讲,由于专业不同,其专业课程的设置是不同的。当然很难有一本课程能够满足某个专业要求。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很多相关课程知识。而专业课课程学习顺序应是我们考虑的重点。只有合理地选择学习课程的顺序,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学习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且不可拔苗助长。以《安全工程》专业为例。主要专业课有《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煤矿安全规程》等等。从各专业课内容来看,专业课授课的先后顺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假如,首先开设煤矿安全规程,然后再开设《矿井瓦斯防治》、《矿井火灾防治》等课程,其教学肯定不会很理想。因为我们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课程内容可知,其内容主要包括煤矿生产过程中怎样避免各大灾害对人类和生产的威胁。而规程的每一条都是总结事故的经验编写而成的。是用鲜血的代价换来的。《煤矿安全规程》是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综合应用,要想将专业课内容综合运用,必须将各个专业课程学好,这样才能做到综合应用。如:瓦斯是什么?怎样生成的?为什么会发生煤与瓦斯突出?这些都没有弄清楚。试问怎能制定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各项措施呢?

2.2 专业课理论教学应与实践相结合

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大差异,中学主要是基础理论教育和应试教育,而大学生所学知识是为日后工作打下专业基础,归根结底是培养大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也决定了专业课理论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介绍给学生们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等,让学生们了解教师的科研内容研究方向,同时为学生搭起了理论与实际之间的桥梁,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兴趣,无疑对专业课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如在《煤矿安全规程》学习关于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规定时,教师授课的重点应该是各条防突规定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规定。这就需要分析大量现场事故案例,事故案例分析生动逼真,激发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所学专业知识产生了亲近感,产生了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有了兴趣就能更好地学好专业课,从而提高了专业课教学质量。

从目前的学生特点来看,很多专业的大学生都没有在厂矿实习的经历,在专业研究方面缺少实践经验,以至于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不透彻。学校如果在讲授理论知识前,组织学生到厂房或车间实地参观学习,让他们带着学习任务到一线生产去体验工作环境,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理论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和研究,从而透彻理解各种理论性的概念和学说。回归课堂后再继续学习一整套理论知识,学习效率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明显改善。这也是各高校设置大学生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的目的所在。

2.3 注重教师自身专业修养

不同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教育智慧、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均存在差异。本科院校應该秉承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的要求,建立每个教师师德档案,制定师德管理办法,把师德表现同行政奖惩、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竞争上岗等挂钩。另外,作为教师,也应该注重自身的专业修养,要利用各自差异这种资源优势加强交流,激活教学智慧,积极探索教育内容、方法、先进教育理念崭新的呈现方式。要懂得运用教课技巧,不断提高教课水平。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坚持专业学习,多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掌握行业动态,力求为学生传达行业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2.4 教学反思摸索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方法

伴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普及,专业课教师的创造性和教学能力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节点。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捕捉、活化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赋予实践意义。专业课教师应寻找有效途径达到授课目的。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要经常思考自己的授课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自己讲授的每个知识点都要全面反思,寻求最好的方法将专业知识在轻松的氛围中传授给学生。反复思考具体知识点相关扩散知识。只有通过反思才能深厚地积淀专业发展的理论和经验,才能使自己根基更稳,从而加强自我的教学效能感。如在《煤矿安全规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分别解释各规定的依据,若教师在授课时不断反思:怎样恰当地引出这些依据?怎样达到趣味学习知识的目的?这也许就是教师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不断反思才能真正把握制定规程时的真正的用意。只有不断反思才能既使学生充分掌握规定的依据和意义又使得自己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提高,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总之,作为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师,就应该以教育为本,时刻钻研如何改进教学质量以提高本科生专业课的教学效果,只要我们注重自身的专业修养,深入研究探索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学活动。热爱自己的专业和事业,将教学作为一项平生最重要而又最光荣的工作来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勤学苦练,相信一定能使本科生的专业课教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为科技腾飞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韦精卫.浅谈如何提高本科生专业课教学质量[J].广西大学学报,2005(11):23-24.

[2]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

[3]Sch.n D A.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M].New York:Basic Books.198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304007)资助。

作者简介:

胡祖祥(1978-),男,安徽安庆人,讲师,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研究方向:矿井动力灾害研究。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通过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及其在课程教学、实验、设计、实习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对该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于环境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目前培养出的学生普遍存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创新创业能力欠缺,眼高手低等现象。因此,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把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作为重中之重,使学生具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环境规划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学生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努力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综合型的环境保护类人才,为社会提供符合需求的环境工程专业优秀人才[1]。

一、当前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我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外,现有的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课程实验(如各类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环境微生物实验、环境监测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等)、课程设计(如机械制图、城市给排水管网系统设计、大气污染控制课程设计、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等)、专业认识实习(如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处理厂等)、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如环保公司、设计院、环评单位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多种方式,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来不断加深学生对书本中理论知识的理解;了解环保设备的工作原理,污染物治理的全过程,掌握最基本的工程设计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铺垫,打下基础。

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

环境工程专业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内容多,应用性突出。然而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千篇一律,普遍缺乏特色,不能突出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大多重理论而轻实践,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实验教学不到位

一方面实验课时有限,教学形式单一,大部分都是认识性和验证性实验,重复率高,只是按部就班完成实验,缺乏设计性和创新性,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由于实验条件和经费投入有限,实验设备仪器不充足,需要几个人使用同一台仪器,导致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有充分的动手实验的机会;而有一些大型的设备,通常是由教师操作,学生在旁观看,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因此这些情况导致学生对实验流程并没有很充分的了解,学生实验锻炼机会少,实验技能比较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实质性提高。

(三)实践实习教学环节薄弱

学生实践的内容还是以传统的理论性实验为主导,且都是操作相对简单,不具有创新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方法老旧,实践中不能接触到当前先进的技术,实践的前瞻性与创新性欠缺。学生人均实习经费不足,专业认识实习一般安排在學生学习过程中的空闲时间,时间非常有限,而且与专业课教学时间有冲突,实习内容安排也不尽合理,且学生在实习活动中大部分都是参观实习,不能保证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全过程。其次,对实习活动没有足够的重视,毕业实习时,个别学生不想实习,直接在鉴定表上盖某单位的章,缺乏实际锻炼的机会,不能充分和就业岗位需要对接,针对性不强,对以后就业产生影响。总之,环境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诸多问题,教学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四)创业就业机制匮乏

就业对高校来说是一向重要指标,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我院也不例外,学院现有条件不足以支撑学生创业,致使学生创业意识保守,在创业上表现消极、不主动。在加强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学院创业教育质量上,我们缺少完善创业带动就业评价体系,没能培养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没能改变大学生传统的就业思维模式,让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创业中去;在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方面,我们缺乏完善的创业与就业机制,没能以学生基本的就业问题为导向,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指导,树立明确的创业方向,同时我们缺乏对学生创业意愿的调查,不能对学生的创业动机以及可能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充分的了解和及时的引导,学生在创业政策上也可能存在理解不到位、不深入等问题。

三、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注重人才培养,打造学科特色

本专业注重培养具备扎实的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面宽,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境管理机构、大型企业和环保公司从事环境科学教学与研究、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治理、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环境工程专业属理工类,大部分课程过于枯燥,授课时要摒弃以课本为依托,教师满堂灌,学生学习主动性较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欠缺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我们要采用新方式、新方法,以“学生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干巴巴的说教”向“热乎乎的教学”转变。在日常的课程中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案例教学法[3]、项目教学法[4]、PBL教学法[5]等。同时,压缩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预留充足的学时,凸显环境工程的专业特点。增加专业选修课内容,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课程,拓展毕业生专业知识面,为使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二)重视实验中能力的培养

一是要改善实验条件,加大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实验药品的经费投入,加强实验教师的培养,增加实验教师的人数,保证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并能够保证每位同学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指导。

二是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实验的创新性,多增加开放型、设计型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逐渐减少操作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逐步增加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的能力。

三是鼓励学生参与学校老师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全国、省级各类实验技能竞赛,职业技能证书考试等,计入综合学分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动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6]。

(三)强化实践实习教学

环境工程专业是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科专业,需要理论结合实践来培养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能通过学习、摸索来验证和夯实理论基础,同时熟悉了工作环境,增长了专业技能,提升了自己的业务能力。在此,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实践实习教学。

一是加大实习力度。增加实习的深度,使学生能到污水处理厂、垃圾发电厂等污染治理和废物利用设施和环境污染区等存在实际环境问题的实习地点进行学习,并有针对性地熟悉相关工艺、研究相关环保理论。

二是拓宽实习的广度。学校应该和实习单位进行沟通,通过互派教师授课、签订实习协议,定期派遣实习生,依托项目等方式,强化与校企的合作,同时实习考核的方式应多样化,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增长见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锻炼[7]。

三是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制度。进行长期、认真的监督管理,对有助于实践教学的行为和方法进行推广,对不利于实践教学的行为严肃处理,以此促进环境专业教学的良性循环。

(四)加强学生创业就业支持

一是加强学生创业教育引导。强化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创业认知,激发意识,增强创业信心,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教育引导学生不要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和创业理念,增强创业意识,增长创业知识和技能,抓住创业政策,规避创业风险,用丰富的创业知识武装自己,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创业者,同时为需要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企业输入拥有创意,敢于创新的管理型与技术型人才。

二是教育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创业。以大学生创业为核心,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创业帮扶制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创业市场的前瞻性,及时掌握政府对学生的创业政策的信息,对政策深入解读后通过细致的讲解传达到每一位想创业的学生,让学生抓住政策,安稳的踏过创业的门槛;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大学生创业竞赛、对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参观,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创新创业趋势以及行业的前沿信息都有充分的接触和了解,了解行业内创业动态,让大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实践和应用,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兴趣和信心,成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

三是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传统的就业方式是企业到学校招聘,但是到校招聘的企业可以提供的岗位有限,甚至有时连与环境工程相关的招聘企业都不到学校来招聘,这也导致了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困难。为了推动学生创业,提高学生就业率,学院要搭建创业实践平台,为学生寻找合适的创业实践基地和实习实践企業,组织学生多方面进行就业应聘与创业实习,让学生积累足够的创业经验和专业知识,从而不断地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推动大学生创业就业的同时,也为初创企业输入了优质“双创”人才。这也有效提升了创业就业质量,达到创业就业目的[8]。

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创业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随着国家对创业的重视,政策越来越多、越来越好,学生的创业环境也是日趋完善,但是想让学生在创业就业中去向更好,发展更顺利,政府政策的支持、资金的投入,学校政策的支持,创业实践平台的搭建都只是学生创业就业成功的基石,学生也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外在条件改善的同时,也要自身能力强,这样才能让自己在创业就业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总结

本科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将根据学科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不断深化教学课程改革,切实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训练,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真正的“学以致用”,为培育优秀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提供坚实的保障,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在环保行业中能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徐忠,苏欣颖,李俊生,黄立坤.产学研用背景下环境工程课程体系改革及创新型人才培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4):13.

[2]吴圣姬,马青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应用——以“思维导图”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8(08):4145.

[3]廖晓斌,马红芳,苑宝玲.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4243.

[4]钟溢健,李金城,刘辉利,张琴,程燕.基于项目学习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8,20(10):7988.

[5]王淑勤,武金锦,陈司晗,付懿,刘路游.PBL模式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的应用[J].山东化工,2019,48(09):214217.

[6]杨富国,陈忻,徐颂,江学顶,王海龙.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探索[J].科技风,2020(21):2527.

[7]周作明,荆国华,吕碧洪.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16,33(05):1886.

[8]徐萍,刘青,张乐.以就业为导向的毕业环节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19(22):69.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8年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JGY20180251);哈尔滨商业大学高等教育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XM2018A005)

作者简介:李俊生(1973— ),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环境工程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电子商务企业会计影响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