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实践论文范文

2023-03-26

土木实践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工程实践教育是工科院校培养学生工程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评价工科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较大地影响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本文总结了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体制、观念、生源、行业等多方面分析了原因,也为改进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 实践教学; 工程实习; 教学方法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是社会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是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综合性要求高,实践性教学是土木工程教育中重要一节,改革和加强这一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对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规土木实践环节主要是:测量实习、认识实习、施工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延续了多年,总体有效可行。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的环境因素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用人单位对当前土木毕业生有了一些不良的反馈,评价他们高分低能、理论脱离实际、基本技能缺乏、适应性差、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弱等等,在认真反思了目前的工程实践教学现状后,深切感到问题的存在,非常值得我们深入去分析和研究。

二、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专业教师,个人体会如下:

1.教学观念问题。我国传统高校教学,受前苏联教学模式影响很深,教学体系以学科专业为基础,教学以教师讲授理论课为核心,工程教育模式长期偏离工程师培养目标;工科人才按理科模式培养,造成培养目标错位,重理论、轻实践。对实践教学内容和教法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主导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观上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性和探索性。这种模式延续到实践教学,导致很多教学过程以验证理论为主,方法机械、灌注,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批评性思维,也削弱了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获得的实践能力。

2.教学计划问题。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上存在不合理因素,建筑工程的建设周期一般比较长,项目全过程一般需要1-2年,教学计划实习环节的时间一般为1周,最长的施工实习也只有3周,存在着工程长工期与实习短周期之间的矛盾。此外,高校多年来教学改革的结果,屡次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师们首先保护理论课时,压缩的大多是实践教学课时,使得实践教学总学时严重不足。

3.教学内容问题。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一般都是高校骨干教师主编或参编。教师们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实践应用却很多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近20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飞速,大量新建材不断涌现,施工技术日新月异,设计手段不断升级。 高校内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跟不上工程科技的发展和社会企业的需求。造成了工程教育与企业界的脱节,课程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的实习指导书更是缺乏,不少课程设计资料内容里出现已经淘汰多年的建筑构造做法,对学生的学习存在负面影响。

4.教学方法问题。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慕课”流行、数字“三维”。传统的平面书本教学方法,显然不如三维模型的展示方式直观。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讲课方式和内容是否应该与时俱进?工程实践环节教学指导如果借助BIM技术,是否会变得形象化、简单化、趣味化。

5.教学经费问题。工程实践教学的教学成本一般比较高,一般建筑工地离学校会比较远,如果有校车等交通工具,可以大大提高实习效率。但是很多学校基于节约教学经费的考虑,对一些相对费钱的实践环节进行裁剪压缩。虽然事出无奈,但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

6.教学师资问题。高校是高学历人才聚集的地方,这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的科研工作。但是,工程教学是离不开实践的。很多工科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历,自己不懂工程,自然也无法很好地指导工程。长期脱离生产实践的校内教师去指导学生的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必将趋于弱化。

7.教学基地问题。建设实践教学的实习基地是工科院校的惯用做法,也比较行之有效。但是,改革多年后,激烈的竞争使得很多施工企业比较注重经济效益,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兴趣不大;不少工地要实习生只是为了使用免费劳力,并没有人在负责地传授技能知识。同时,一个工地去太多的学生,基地确实也接纳不了。校外基地的稀少和不规范,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8.实习安全问题。土木工程实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建工地存在较多的危险源。由于怕出安全事故,很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老师也怕学生出事,对实习过程做了更多的限制,也影响了实践能力的训练。

9.行业状况问题。改革发展多年,建筑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变化。以前的施工企业拥有自己的施工人员,技术质量比较稳定,骨干人员能成为很好的现场指导老师。但是今天的施工企业,人员流动性大,组成复杂,工人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操作不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学习效果。

10.学生特点问题。时代在变迁,60、70、80、90不同时代的人群,社会生活方式也有很大改变。因此,对新一代学生的教学模式也需要相应调整。增强专业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也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问题根源的分析

进一步思考以上问题的根源,笔者认为主要是这几方面:

1.建筑行业的过速发展导致企业平均素质下降。多年来建筑业的快速扩张,使得人员队伍庞大,工程标准松懈,整体质量呈下滑趋势,也同步影响了工程实践教学的效果,80年代的施工企业施工员指导实习还是十分认真负责的。

2.高校扩招后的平均生源素质也有下降。自1999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空前发展时期,1999-2002年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数平均年递增率为42.4%。扩招以放低标准为代价,使得一般高校的学生平均素质有所下降。“精英式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教学仍然沿用精英式教育模式是不合理的。

3.教育体制的改革还没有满足社会的需求。社会的发展已经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需求,很多家长希望子女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水平,把眼光投向了欧美学校。在这个用脚投票的年代,改革教育体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已是迫在眉捷的事了。

4.高校的教育观念问题尚未适应时代的变化。随着人才个性化培养的呼声日高,转变高校教育观念显得十分迫切。应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营造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有利他们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环境。

四、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针对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前述问题,我们结合自身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倡导“以生为本”。教学过程应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加大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革旧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服务学生的思想去设计和细化实践教学过程。从单纯的训练式、灌注式教学转向引导式、启发式教育,激发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的能力。

2.优化教学计划,增加实践过程。教学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严格的教学计划是正常教学的保障。但是针对培养目标不断优化教学,也是高教改革的历史使命。针对土木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下降这一现实,重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适当缩减基础理论课时,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内容;细化实践教学的过程设计,加大参与实践活动的灵活性,提高与工程建设的契合度,这些都可以使得我们的实践教学效果得到更大改善。

3.教材适应时代,教学同步行业。高等院校的专业教材,可以改变编写模式。对课程传统的理论体系部分,可以保持相对的稳定,对课程涉及工程应用的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建议编制教材前,可以邀请企业专家和毕业生座谈,尽可能多地吸收成熟的新技术,反映社会的新需求,充实到教材的相关章节中去,使我们的教材建设能跟上社会发展节奏,也利于毕业生能掌握与现实更近的技术。

4.借力信息科技,改革传统教法。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传授知识的新途径,视频教学、三维演示、仿真模拟等等教学新方法的出现,在带来实践教学便捷性的同时,也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去用很多课时才能表述清楚的施工过程,在演示软件的帮助下,只需很短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对应的课时数比例改变了,如何把富裕课时的教学内容更充实?如何让新手段更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都需要我们针对性地去研究。移动客户端的广泛应用,也使得课程答疑、教学辅导有了新手段。

5.加大实践投入,科学控制支出。提高工程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是这些年来一线教学单位的共同呼声。在国家提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今天,积极争取学校对工程实践教学的投入变得相对可行。当然,科学地安排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大大节约实践教学经费。自行车、公交等社会公共资源的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的校企共享,临近学校实习地点的选择,免费公共博物馆设施的借用等等,计划的科学性也可以在保证实习效果的同时控制经费。

6.培养双师型师资,借力高素质企业。优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缺乏,也是工科高校长期的痛楚。博士生缺乏工程经历,实习指导教师不懂工程,这很制约实践教学的效果。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两手抓。一方面,让年青教师积极参与工程实践活动,可以去企业挂锻炼职,高校倡导教学、工程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实力比较强的大型企业联合,借用他们的培训基地和技术力量,聘请一批兼职的指导教师,来加强高校实践教学的力量。

7.依托龙头企业,构建多层基地。土木工程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量比较大,由于工程施工变化大,现场实践基地稳定性也不太理想。大批学生集中在少数工地,也影响了企业的生产。可以将实习基地的建设分成多个层次。一方面与大企业集团联合,作为规范化实践教学训练的主基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建设一些小规模基地,以企业所善长的部分工艺作为实践教学补充,通过组合若干实践环节来完成全部的实习计划,以缓解工地在实习高峰期人满为患的情况,这需要教学单位更加合理的实习组织。

8.加强安全教育,增加安全保险。建设工地的安全事故问题,一致是企业和教师担忧的问题。很多工地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的原因之一是怕承担学出现意外时的责任。这一方面需要学校对学生加强实习安全的教育,细化安全教育的内容,落实管理保障机制。同时,也可以借鉴施工企业给工人购买安全意外保险的做法,为参加实习的同学购买商业险,以保障工程实习中的后顾之忧。

9.保障现场指导,加强校内指导。实习企业现场指导的老师素质不高,确实也会给我们的实践教学效果带来影响。弥补的办法是,购买或制作一些规范化施工的视频,示范教学和现场体验同步进行,好的做法从正面引导,差的做法做为反面案例,这样同样也可以起到教学目的。当然,最合理的做法是充分与实习单位沟通,尽量确保现场配备上高素质的实习指导教师,对实在做不到的工地,应加强校内教师的指导力量。

10.鼓励引导,因材施教。有人说:90后的学生怕吃苦,耐心也不够。但是,大家也认为他们聪敏、活泼、有个性。针对新一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这一特点,在工程实践教学中,应积极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循序渐进;转变灌输式教学模式,改用引导式教学模式;细化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人性化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

五、结语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工科教师的共同心愿,这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学校制度改革是促进工程实践教学发展的源动力;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提高工程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的成果,要培养创新型的工科学生,首先需要拥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只有出自土木工程实践的创新才会真正受到企业的欢迎。

(作者单位:嘉兴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项目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周末微实习”——土木工程校外实习分解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号:jg2013124)

参考文献:

[1]陶学明,李颖.土木工程专业生成实习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 2000.12.

[2]伊廷华,王昆,李宏男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育,2012.21.

[3]汪志昊.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体会与建议[J].科技信息,2013.24 :112.

[4]杜国锋,赵彦.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5 ( 4).

[5]戴素娟等.提高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建议[J].中国电力教育,2009.

土木实践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当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本着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原则,在

理论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以及其他辅助教学环节进行改革。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了课堂授课及听课效果,有利于专业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做学结合;专业综合改革;课程整合;工程实践能力

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在新的工程背景下,从事与工程相关工作所具备的各种能力,是保证其能够有效参与社会,进行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1]。有学者认为: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践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2]。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曾提到“建设英才培训基地,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探索与企业联合培养的培养模式”。

这些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工程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视。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学校陆续开展了自己的卓越计划。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面向工程一线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在人才培养上,以工程一线需求为导向[3],确立了包括专业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的教学模式。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理论教学

当前的课堂教学

主要以教师为中心[4],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陈述教学内容。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听课的效果取决于教师的知识、讲授水平和经验程度。好的讲授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然而,直接讲授也有其不足,在长时间的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会注意力不集中,很难长时间投入到听讲中,在这种知识传授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机械地去接受,而且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大多数学生以应付期末考试为目标。学期中的作业、考试等练习环节远远不够,不足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学完结构设计类课程以后,学生很难把一门课程中的各个章节联系起来,更不容易把各门专业课程联系起来,完成一个整体的结构设计,学生对知识仍然缺乏整体性认识。

(二)课程设置方面

在课程设置方面,仍然是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课程的设置缺乏整体性。如结构设计类仍然是开设传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建筑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筑钢结构设计等课程。不同的课程如结构设计和抗震课程之间的联系不强,软件使用课程和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等,造成学生学完各门专业课程以后缺乏对工程结构的整体认识,学生的综合能力差。

(三)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

1.试验课程

结构试验类课程内容相对工程实践的发展较陈旧,试验内容多属于验证性试验,老师采用课堂灌输的方法使学生失去了自行查阅资料、设计试验方案、分析试验结果的机会,加之学生对试验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大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能力没有得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

2.实践环节

(1)课程设计

当前的课程设计仍然存在脱离工程实际的现象,设计内容陈旧,跟不上工程实践的要求,且各门课程设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使得学生在做完课程设计以后对规划、设计、施工、预算各个环节缺乏系统性认识。

(2)毕业设计

目前毕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题目类型较单一,如结构设计类题目多年来一直以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对于其他的结构体系很少涉及;二是结构设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手算轻电算的现象,学生往往会把较多的时间花在手算计算方面,而对于后期的PKPM建模、模型计算、施工图设计乃至施工图的完善不够重视,以至于设计完成后学生对真正的结构设计及设计成果的要求了解甚少。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应用型人才是擅长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他们具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5]。培养实践能力突出的应用型人才也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人才培养上,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多地偏向于知识和理论的基本应用,在知识和应用层面上,更注重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

唐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在房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矿山建筑等领域的施工、设计、管理、监理等单位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除各专业的通用能力和土木工程专业基本能力以外,在人才的专业应用能力方面,还提出了专业核心能力的要求,具体包括工程施工综合能力、工程勘察设计能力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能力,这些正属于工程实践能力的范畴。

三、新教学模式的提出

(一)新模式的构思

新的教学模式本着激发学生兴趣、把握学科及工程前沿动态、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在3个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了课程整合和课程内容优化,还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采用了“做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如图1。

在该教学模式中,对各教学环节和辅助环节按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先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初步的认识,而配合相关课程进行基础性训练,然后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及相应实践环节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初步培养,最后进行综合性训练和创新能力提高训练。

(二)具体实现方法

1.理论教学

(1)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教学方面,采用优化课程体系的方法,将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去掉重复的教学内容。如将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整合为工程结构一,将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设计、建筑钢结构设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整合为工程结构二。如此一方面简化了课程内容,另一方面抗震构造措施与具体的结构体系结合起来讲授,加深了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与此同时,理论授课中省去繁琐的理论推导,增加综合性案例或项目教学,使学生有机会接触项目的分析和设计。

(2)课后作业

在原有的以计算为主的作业基础之上,增加综合性、设计性作业和兴趣作业,鼓励学生自选题目,提交不同形式的课程作业,以此完善学生不同方面的知识。

(3)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整合以后,就一门课程而言,内容偏多,单靠期末考试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且对于设计类课程仅依靠考试并不能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采用增加中间考核环节的做法,强化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

2.实践教学

课程设计环节,指导教师可以选取实际工程项目的某一子项,让学生自行提炼设计题目,简化计算模型,完成设计。

毕业设计环节让学生在电算阶段,尝试给出不同的结构方案,分别计算,并分析计算结果,然后按照设计深度图样完成施工图。

3.其他辅助环节

(1)创新性试验

每年学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者自行选题、申报不同级别的创新性实验的方法来参与科研工作,通过研究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行业发展动态,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性试验,在题目的选择方面,指导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查阅资料、选择题目、申报题目、设计试验方案、完成试验操作、处理数据、撰写结题报告。整个研究过程学生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对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学科竞赛

在每年一度的建筑文化艺术节上,学校要开展制图与构型能力大赛、测绘技能大赛、建筑创意设计大赛、结构设计大赛等方面的比赛。通过比赛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为大家提供合作、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学生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需要参赛队员团结协作。参赛队伍的组合提倡跨年级、跨专业组队,这样可以让高年级学生带动低年级学生,从而调动整个专业各个年级学生的积极性。

整个比赛过程需要参赛队员广泛查阅资料、精心设计自己的方案、细致加工构件、并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结构整体。制作好的模型最终通过加载试验确定胜负。通过此类比赛可以锻炼学生文献检索、方案设计、加工制作、团结协作、表达和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

(3)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发挥专业优势,深入社会市场、工程一线进行调查、考察,通过暑期实践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

(4)专题讲座

定期聘请行业资深人士为学生做专题讲座,以使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工程实践应用及发展。

4.创新实践教学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教学体系,在综合改革过程中,还构建了本专业的创新实践辅助教学平台,该平台可以为师生提供相互沟通、交流合作、资源共享、项目选题申报、作品展示等多种功能。

四、新模式的效果

在专业综合改革中,通过课程整合加强了相关教学内容的联系,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专业知识。同时在新的教学模式下,三年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等各种辅助教学活动的比率达到50%,

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实践及创新能力大有提高,课堂听课效果也有明显改善。

五、结语

鉴于当前土木工程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缺陷,致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听课效果下降的现象,在综合改革中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还提出了“做学结合”的辅助教学模式,通过辅助教学模式的相关训练,强化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且有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余晓. 面向产业需求的工程实践能力开发研究[D]. 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吕俊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J].中国高教探索,2001 (3):51.

[3]鲁嘉华.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兼”人才培养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2014(11):38.

[4]Robert J. Sternberg Wendy M.Williams.教育心理学[M].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5]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2):66.

土木实践论文范文第3篇

教育部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1]“卓越计划”对高等院校面向社会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2]南京林业大学是江苏省“卓越计划”高校之一,学校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结合本校特色和人才培养定位,制定了全面的教育培养计划方案,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水平。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江苏省首批特色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十二·五”重点专业、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评估合格专业,是卓越工程师的重要培养领域之一。而且,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包括土木工程在内的大部分行业都要对外开放。无论是外商投资还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需要有一批既懂专业知识,又能熟练运用英文处理各类技术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卓越计划”下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代表了今后的主流趋势,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践,探索了适用于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土木工程技术人才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提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对其实践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分析。

一、课程体系

“卓越计划”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要求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调研并总结国内其他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双语示范课程设置情况的基础上,确定适合于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主要包括课程选择和设置、教学内容确定、教材选择以及适用学生范围的确定。以“卓越计划”培养宗旨为指导思想,根据“卓越计划”对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培养要求,结合本人教学优势和经验,分别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二年级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本科生三年级课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以及研究生课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作为试点。这三门课程分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而且各课程知识点之间关系紧密,难度逐步递进,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和连续性。在教学内容方面,对于本科生课程选取2~3章的核心内容进行双语讲授,并对每门课程挑选1~2个实验环节进行双语实践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地感受真正的双语教学环境,也可以考虑到学生有限的英语水平,避免出现只重视语言学习而忽视学生真正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现象,同时加大双语教学中实验部分的比重也很好地体现了“卓越计划”注重实践性的特点。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中选择的章节为“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以及“沥青针入度”实验;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试验检测》中选择的章节为“水泥稳定类基层材料”、“沥青胶结料的评价方法”和“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及“沥青延度”实验和“沥青混合料马歇尔击实”实验。对于研究生课程,考虑到其英语水平和平时查阅国外文献的需求,全程采用双语模式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石油沥青、改性沥青、集料、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等章节及相关试验均有涉及。高质量的双语教材是教学质量的基础和保证。由于本研究所选课程没有合适的国外原版教材,而且国内外相关的专业教学体系和所用工程规范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因此,采用以国内中文教材为主,依据其相关内容和本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参照相关的英文原版教材,自行编写英文课程讲义材料用于双语教学。各门课程主要参考的英文教材包括:美国大学教材Prentice Hall出版社出版的《Materials for Civil and Construction Engineers》和《Pav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美国沥青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出版的《Hot Mix Asphalt Materials,Mix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出版社出版的研究生教材《Modeling of Asphalt Concrete》等。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否丰富多样和是否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决定双语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在“卓越计划”下,对于双语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多元化和系统化创新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已有的各种双语教学方法在实践中进行对比研究,结合观摩其他高校或专业高水平双语教学示范课,确定合理的双语教学授课方法和考核方式。在多媒体课件制作方面,以图、表以及视频影像为主,相关文字介绍和解释为辅。对于本科生课程,以中文课件为主,对重点的专业词汇和知识点采用英文进行注释,如每种土木工程材料的名称、主要技术性能概念及指标、相关试验方法及行业规范的名称等。避免采用大段英文语句进行细节介绍,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英文的畏难情绪。对于研究生课程,反之以英文课件为主,仅对核心的概念、理论以及试验方法等进行中文注释,可以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在授课方式方面,目前各个学校的双语教学的模式主要可分为浸入式双语教学、维持式双语教学和过渡式双语教学三种。[4]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要根据课程难度和学生层次来定。针对本校具体情况,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采用维持式双语教学模式而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采用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较为合适。即在本科生课程教学中起始章节采用中文讲授,逐步过渡到部分重点章节采用双语讲授;而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始终采用双语讲授。对于所有课程来说,在讲授过程中如何确定中文和英文的使用比例是能否同时实现提高英文能力和掌握专业知识这两个主要双语教学目标的核心问题。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于本科生来说,采用英文讲授的重点应放在一些重要的概念、理论以及试验方法上,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对于研究生来说,英文使用比例可以大幅提高,对重点知识点可以在英文讲授后再使用中文进行强调,而对于一般性的背景知识可以只采用英文讲授。在考核方式方面,应采用灵活性和多样化的手段,丰富考核成绩的组成部分,合理确定各自比例。在课堂和实践教学中适当采用英语提问和回答,在课后作业以及期末试卷中设置一定比例的英文题。对于本科生课程,课程总评成绩由50%的考试成绩、30%的实验成绩、10%的课堂提问以及10%的课后作业组成。对于研究生课程,还应设置英文讨论课和英文科技论文撰写等环节,进一步提高英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比例。总评成绩组成为20%的讨论课成绩,20%的论文成绩,20%的实验成绩,20%的课堂提问以及20%课后作业。

三、实践效果

通过2013-2014学年和2014-2015学年对三门课程进行了连续两个轮次的双语教学实践,涉及对象包括三届本科生和两届研究生近300名学生。为了评价实际的教学效果,通过定期问卷调查、师生座谈会、成绩统计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上述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学生对于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尝试表示支持和欢迎,研究生的接受度普遍大于本科生。从评价结果中反映出目前的双语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对于双语教学还是存在一定的畏难和抵触情绪,尤其英语尚未通过四级考试的学生;教师的英文口语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学生在课堂上分别用于理解专业知识和英文部分所耗精力的分配不合理,难以两者兼顾;双语教学衔接模式还有待改进,尤其是本科生课程,有的章节采用双语教学,有的章节采用中文教学,使得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现有双语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关联性不足;双语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定位较为模糊等。虽然目前进行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尝试无论在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效果上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但是相应问题的出现也为今后的进一步改进指明了方向。而且,学生们普遍支持的态度也为今后坚持进行双语教学实践和改革奠定了信心。

四、结论

目前,随着“卓越计划”的实施和推荐,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双语教学质量的要求逐步提高。本文结合近两年的教学实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效果等方面对“卓越计划”下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提出的相关措施和发现的相关问题对于完善双语教学方法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折媛,杨军,张朝晖,等.“卓越计划”下冶金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5):55-5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3]吴朝建.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全开放实验教学探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1,21(1):108-111.

[4]宋妙辉.卓越背景下工科院校英语双语教学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8):150-151.

土木实践论文范文第4篇

研究生生活的第二年一开学,按照专业硕士培养计划的要求,老师把我的实习单位安排在了XXXX机械有限公司。布置完任务后,我就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虽然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却知道这次实习的重要性,因为这次实习是我们认识专业的一个窗口,同时又是择业、社会交往乃至认识社会的第一次机会,所以我决定在这次实习生活中严格的要求自己,并虚心向各位师傅请教,让自己通过这次实习确实学到一些东西,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自信。

首先公司的师傅向我介绍了关于球磨机的相关资料。我了解到球磨机作为一种粉碎物料的设备,凭借其优良的生产能力和良好的粉碎比等卓越的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水泥,硅酸盐制品,新型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化肥、黑与有色金属选矿以及玻璃陶瓷等生产行业,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些行业的全过程的生产效率,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磨机的生产效率。

球磨机具有较突出的优点:

1)对物料的适应性强、生产能力大、可满足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球磨机已达φ6.5×9.95m;

2)粉碎比大,可达到300以上,并易于调整粉磨产品的细度;

3)可适应不同情况下的操作,既可干法作业也可湿法作业,还可以把干法和湿法合并一起同时进行;

4)结构简单、坚固、操作可靠、维护管理方便、能进行长时间运转; 5)有很好的密封性,可以负压操作,防止灰尘的飞扬; 6)易于操作调整,便于实现自动控制。

所以球磨机在工业应用及发展中经历了如此长的时间仍未被淘汰,而且球磨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物料粉碎的主要设备,对它的工作理论进行深入研究仍是十分必要的和价值的。

虽然球磨机在磨矿设备中具有非常特殊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主要是电耗和钢耗高、能量利用率低、产品粒度不均匀等。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用于粉磨作业的电耗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3%-4%;工作效率低,用于密度为2.2-3.2g/cm的耐磨的中硬物料粉磨作业中的电量约占全厂用电量的三分之二,而用于粉磨的电能有效利用率只有2%-7%左右,其余绝大部分电能转变为热量消耗掉;磨介质和衬板的钢耗极高,达0.4~3.0kg/t;体型笨重,大型磨机总重可达几百吨。

据统计,选矿厂中碎矿与磨矿作业的生产费用大约占选厂全部费用的40%以上,碎矿与磨矿的投资约占选矿厂总投资的60%左右。碎矿和磨矿工段的设计与操作好坏,直接影响到选矿厂的经济指标。例如:四川凉山矿业集团1500吨/日车间,采用φ1.5m×3m的球磨机,磨矿阶段的耗电量占到整体耗电量的36%,处理矿量达11.5t/h,细度在52%左右。

随着日趋贫化、低品位矿产资源的开发,球磨过程消耗的能耗和钢耗越来越高。在全球能源日趋紧张、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球磨作业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选矿厂的经济指标。有效提高球磨机粉磨效率、减少球磨机粉磨过程的钢耗,不但能提高选矿厂经济效益,而且也符合当下节能和环保的要求。积极地研究球磨机的工作情况,改进球磨工作参数,对提高球磨机粉磨效率意义重大。

球磨机工作过程中,大量的能量浪费在与粉磨无关的机械设备消耗上。真正地用于粉碎,用于生成新表面积的能不到输入功的1%,节能潜力巨大。从破碎原理来看,在颗粒受载而破裂时,外界输入颗粒的能量一部分用来生成新的破裂面;一部分能量消耗于非弹性变形、碎块动能和碎块之间的摩擦损失,从机械输入的原理来看,这些能耗是不可避免的,在评价实际工作过程的能量效率时,也将它归于破碎必须的能耗。另外,球磨机等粉碎设备由于机器制造与工艺要求的原因不能实现具有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单粒施载条件,而是许多颗粒聚集在一起条件下受到外界载荷,把这种情况称为粒间粉碎,在这种施载情况下,外界输入颗粒群的能并未完全用于颗粒粉碎,有一部分能量不可避免地消耗在颗粒间的摩擦,未碎颗粒的非弹性变形、颗粒之间的介质流动能耗上。将这些因素归到粉磨过程中必须的能量消耗上,Schonert认为球磨机的节能极限应是50%较为合理。

球磨机在磨矿过程中由于参变数众多,问题错综复杂,研究起来十分困难。长期以来,选矿及粉碎工作者们对磨机磨矿介质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对球磨机介质工作而言,仅能对球介质作抛落运动的特殊状态进行定量的数学描述;对球介质的泻落运动状态只能进行定性的描述。50年代后兴起的自磨机,虽然已有40多年历史,但对自磨机的工作原理仍在争议中,有的认为以冲击为主,有的认为以磨削为主。因此,即使是出现上百年而且研究比较多的球磨机,其工作理论也仍然是研究得很不透彻,甚至连球的尺寸确定这样基本的问题也得借助经验与经验公式来解决。

本次实践内容所要接触的章动球磨机是一种新型磨机。章动磨(Nutating mill)是一种新设计的、单位磨机容积具有很高的粉碎速率的紧凑磨机。由于是在极大的加速度场中工作,产生了强烈的磨碎作用,且可适用于硬物料的自磨与细磨的广泛领域。

章动磨可认为是一种克服了机械方面缺点及给料、排料困难的离心磨或行星磨。但其单位磨机容积的粉碎速率很高,为常规的筒形磨机的50-100倍。磨机具有尺寸小、磨矿作用强等特点,因而章动磨有广泛的工业用途,诸如用于硬物料的细磨及细粒与中等粒度物料的高速自磨。若干半工业试验磨机正在使用中,可以预期工业型章动磨不久即将出现。

首先我了解了章动球磨机的主要结构组成和原理:它主要是由电动机、章动机底座、章动法兰、章动轴承、章动腔体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其中章动腔体主要由章动上腔体、章动下腔体、章动腔内帽等组成。由于章动法兰的法兰盘轴线与主轴轴线有一定的夹角(章动角),且章动法兰与轴固连,因此当主轴带动章动法兰旋转时,章动法兰面在随主轴旋转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斜面绕主轴的旋转运动,该斜面通过章动轴承把上下摆动传递给章动腔体,同时由于章动角的存在,使章动腔体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章动腔体会有缓慢的自转,从而实现了章动运动。

对球磨机进行拆解,对各个零部件进行测绘,并在solidworks软件中进行三维模型的建立。建立好各个零部件以后对整个球磨机进行装配,这样章动球磨机的三维模型就建立好了。应用SolidWorks建模的方式克服了在ADAMS软件中建模的繁琐,特别是对复杂模型的构建如果采用ADAMS需要浪费大量的精力。如果利用SolidWorks的设计结果,就能省去大量重复无用的工作,加快仿真的进程。因此,首先应用SolidWorks建立章动球磨机的三维实体模型。

为了模拟仿真钢球在球磨机腔体中的运动形态,需要在ADAMS软件中建立球磨机的虚拟样机模型。在进行仿真建模时,为了提高计算机处理速度,需要对模型进行简化,在这里去除了电动机到章动体的传动部分。为方便将模型导入ADAMS软件中,首先需要在SolidWorks软件中将章动球磨机模型另存为parasolid(*.x_t)格式。为方便观察钢球在章动腔体中的运动形态,把章动上腔体部分设置为透明状态。

当把球磨机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以后,先前在SolidWorks中定义的约束及零件材料属性均是处于失效状态,因此需要对所有零件重新定义材料属性和添加约束。

根据章动球磨机实际工况对各部件施加约束。

(1)施加约束的准备工作。为了方便添加约束副,首先运行“布尔和”命令,将章动机底座、电机底座、电机以及上面的螺栓、螺母等固定部分设置为一个整体;将章动上腔体、章动下腔体、章动体支撑环、章动腔内帽等运动部分设置为一个整体。

(2)定义材料属性。给所有部件赋予材料属性为steel,此时ADAMS会自动计算出各部件的转动惯量和质量。

(3)施加约束。在飞轮和大地之间添加一个旋转副;分别在飞轮和主轴下部平键、主轴下部平键和主轴、主轴和上部平键、上部平键和章动法兰、底座和大地、章动轴承和章动腔体之间添加固定副;在章动法兰和章动轴承之间添加球副和平行副来定义章动的运动形态;分别在小球和章动上腔体、章动下腔体、章动体内帽之间添加碰撞;最后在飞轮上施加motion。

按照要求设置球磨机虚拟样机仿真的参数,具体为:刚度系数(Stiffness)为1.0E+005,碰撞指数(Force Exponent)为1.5,最大阻尼系数(Damping)为50,切入深度(Penetration Depth)为0.1mm,积分器(Integrator)首先采用GSTIFF积分器,当出现求解失败的问题时再选用GSTIFF积分器,积分格式(Formnlation)采用SI2求解,积分误差(Error)设置为0.001。

在章动腔体中装入单个钢球,直径设定为φ15mm,按上述方法设置好仿真参数后进行系统仿真,观察钢球在章动腔体中的运动形态。为了优化钢球的运动状态,需要调整章动球磨机的参数,其中一个关键参数是章动球磨机的转速。章动球磨机的转速直接影响到钢球在腔体中的飞行速度和与腔体内壁发生碰撞的频率。

为了找出球磨机的最优转速,分别设置其转速为200r/min、250r/min、300r/min、350r/min、400r/min、450r/min、500r/min、550r/min、650r/min,仿真钢球在腔体中的运动形态。通过分析得出的曲线得出结论:当球磨机的转速为350r/min时,钢球的运动处于最佳状态。

章动球磨机的另外一个关键的运动参数是章动角。章动角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钢球与腔体内壁碰撞时所受反作用力的大小,同时也是决定主轴寿命的关键参数。分别建立章动角φ为11°和13°的模型。分别对两个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把得出的钢球运动曲线与前面的章动角为12°时的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章动角φ为12°时,钢球位移曲线较好,φ为11°和13°时曲线都有较大波动。

本文所研究的章动球磨机所设计的装载容量约为1.2T,这里用4个直径为200mm、质量为300kg的小球来模拟球磨机满载时的工况。为了更好的模拟小球的运动状态,这里首先把小球设置为柔性体,然后导入到ADAMS软件中。首先把钢球模型导入到ANSYS软件中。

1)定义单元类型。这里实体单元选择solid 45,质量单元选择mass21。 2)设置钢球的材料属性。弹性模量选择为2.06e11,泊松比为0.3,为了实现钢球直径为200mm时质量达到300kg,设置小球的密度为72000kg/m3。 3)划分网格。设置网格大小20mm,使用solid 45单元对钢球实体进行网格划分。

4)设置实常数。编辑mass21质量单元,实常数全部设置为1e-6。

5)建立两个关键点,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创建的keypoints的编号不能与模型单元的节点号重合,否则会引起原来的模型变形,这里keypoints的编号设为为800

1、8002。

6)选择mass21单元对5中所建立的keypoints进行网格划分,建立起interface nodes,在导入ADAMS后这些interface nodes会自动生成mark点,通过这些点和其他刚体或柔体建立连接。

7)建立刚性区域(在ADAMS中作为和外界连接的不变形区域,这是必不可少的),选择interface nodes附近区域的nodes与其相连,由于连接点的数目必须大于或等于2,所以刚性区域至少两个,先选择interface node,单击Apply,再选周围的nodes。

8)执行solution/ADAMS connection/Export to ADAMS命令,要选择的节点为7中建立刚性区域的节点(仅仅是interface nodes),输出单位选择SI;即可生成钢球柔性体mnf文件。

在ADAMS软件中把原来的刚性体小球替换成柔性体,然后对其进行仿真分析,得出了钢球运动的速度和位移曲线。

为了验证在ADAMS软件中建立的章动球磨机的虚拟样机模型的仿真结果的正确性,现在应用Solidworks Motion进行仿真研究,然后对两者的仿真曲线进行对比,能够增加仿真结果的可行性。这种仿真方法主要是在没有进行试验验证情况下,为了设计的正确性经常采用的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打开章动球磨机的solidworks装配体文件。首先设置“引力”,方向为-Y,大小选择系统默认值9806.65mm/s2;然后设置“旋转马达”,选择马达位置为章动腔体下面的大皮带轮,方向为从下往上看逆时针,运动类型选择为等速,大小为360 r/min;最后设置钢球和章动腔体之间的“实体接触”,具体的参数设置为:动态摩擦速度10.16mm/s、动态摩擦系数0.

25、静态摩擦速度0.1mm/s、静态摩擦系数0.3、弹性属性选择“冲击”、刚度为480N/mm、指数

2、最大阻尼0.7N/mm、穿透度0.1mm。在Solidworks Motion中运行仿真模型,分析对比钢球的速度和位移曲线,得出结论在两种软件中建立的球磨机的虚拟样机的仿真结果基本一直,因此也可以说所建立的模型是正确的。

主轴是章动球磨机的主要运动部件,由于在运行过程中要带动章动法兰、整个章动腔体及球磨介质和球磨对象一起运动,受到偏心的不均匀载荷的作用,因此需要对主轴进行静力和疲劳分析。在这里使用SolidWorks软件的Simulation插件进行分析。

为了真实地得到轴上所受的力以及确定电机功率的需要,不但要建立章动球磨机的整机模型,还需要建立在工作状态下的实际工作载荷。也就是在章动球磨机在球磨介质与物料相互作用下,处于工作状态时,章动球磨机的主轴在与章动腔体连接部位主要受有两种动态载荷:一是章动腔体及内补耐磨板由于与主轴存在一个角度,在章动体随主轴上的章动法兰盘(连接主轴与章动腔体的零件)上下运动的同时,还在慢速的自转,会在章动法兰上产生轴向与径向的交变载荷;二是在章动腔体内部装的球磨介质与被磨的物料,这部分质量在章动腔内部既产生离心力,又有上下波动产生的轴向力。

为了更加真实在得到轴上所受的载荷有大小,不但有章动体的总体模型,同时还需要考虑工作载荷的影响。由于球磨介质是数量众多的钢球或陶瓷球,以及一定料度的物料,在当前的所能得到的仿真软件对这种离散的物体无法得到结果。但是对于轴上所受力与整机功率的确定,没必要对磨腔内离散的物料进行更加复杂的仿真研究,可以采取简化的方式。

因此,在章动腔内部决定采用一个与实际球体与物料外部轮廓相近的一个零件来代替,这样做基本可以达到仿真的目的,得到的主轴上载荷的研究是可行的。在章动腔体内部一边的白色零件就是球体与物料的近似体。利用该模型通过建立运动算例,所进行的设置主要有:

1)各零部件的材料及质量按照实际设计材料设定;

2)简化模型后,把电机、电机架、小带轮、皮带等与研究目的无关的都省去,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仿真的运算速度;

3)主轴的转速设定为360r/min; 4)忽略主轴上各轴承处的摩擦力;

5)章动腔体对称轴与主轴角度按照实际设计的12度;

6)所加约束有两个:一是主轴与基座的铰接;二是章动腔体与章动法兰盘的铰接(铰接即是限制了沿轴向的移动及径向的移动3个自由度,另外还限制了与轴线垂直方向的2个转动自由度,只有一个绕轴向的转动没有限制);

7)章动腔体的转运速度由章动腔体与主轴的角度确定,不考虑滑动因素; 8)球磨介质及物料的重量设定为1.2t;

9)考虑重力加速度的作用,方向与Y反向。

利用上面仿真所得出的主轴的受力情况,加载到主轴的静力分析算例上,随后得出结论:主轴的强度和寿命都是满足设计要求的。

土木实践论文范文第5篇

1 科学选题是搞好毕业设计的重要前提

毕业设计成功与否、效果如何, 与毕业设计选题密切相关。题目选择首先要满足教学要求, 选题应达到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另外要切合实际, 选题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题目不宜过大, 难度要适中, 要保证中等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完成。设计任务的布置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所学知识能得到全面的应用;另一方面应考虑培养学生适应各种工作岗位的技能。

题目来源于实际工程, 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真题真作, 即正在设计的工程项目。这类课题不易把握好工作量大小、时间进度等, 难度比较大。另一类是假题真作, 即正在施工或已经竣工的工程项目, 是在明确工程背景和实际意义前提下的模拟课题。选择模拟课题, 工作量大小和时间进度容易掌握, 便于指导教师按照毕业设计的要求安排、组织教学, 容易实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目的, 常常为大多数专业所采用。通过近几年真题真作的实践, 我们认为, 尽管老师指导得困难, 但这类题目学生不受固定模式的限制, 可以完全按照设计程序, 根据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 综合确定设计方案。难度固然大一些, 但设计自由度大, 不仅能够完全经历了设计的全过程, 也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 提出独特见解, 培养创新意识, 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几年来, 我们结合“上饶市北环路工程”、“金州区村村通公路”、“大黑石旅游度假区道路”等实际工程作毕业设计均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但是真题真做要注意生产任务和毕业设计的区别和统一关系, 把握好完成生产任务和教学任务两个环节的要求, 选题时应注意实际题目的时间要求必须是在毕业设计计划的时间之内, 且在内容和分量上也要保证适宜做毕业设计之用, 指导教师配置要合理, 计划制定要完整、周密, 以保证完成生产任务和毕业设计任务的质量。

毕业设计的内容还应结合学生毕业分配的去向。我校学生大部分在毕业设计之前已落实工作单位, 基本明确了将来的工作内容, 对这部分同学, 我们在个人重点部分, 让其作与将来工作有关的内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有利于学生就业后尽早地进入工作角色。例如:分到监理公司的同学, 重点内容为工程监理, 主要从事桥梁施工的同学重点内容为桥梁设计 (中小桥) 与施工组织。今年一同学分配到港务局作施工管理工作, 其重点内容为集装箱堆场道路结构设计与施工管理等。尽管有时任务量加大, (95级和96级两同学重点内容为桥梁设计, 其工作量相当于两个毕业设计) 工作繁重, 需要加班加点, 但从他们反馈的信息看, 他们对毕业设计的安排是很满意的。普遍的观点是很快适应了工作。

2 精心指导、注重过程检查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指导毕业设计是一项繁重的工作, 除了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外, 还要求他们讲究指导方法。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 我们在毕业设计时组成指导小组, 通过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做法,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的综合训练, 它涉及到与土木工程有关的岩土、建材、水文、桥涵、交通、施工组织及概预算等各个方面, 涉及的问题较多、知识面较宽, 要求教师要分工协作, 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以保证毕业设计指导的质量。因此, 为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我们成立了毕业设计指导小组, 由经验丰富的教研室主任亲自任组长。一方面, 小组成员可以定期为同学做一些讲座 (例如:有关概预算、施工管理、交通工程等没有学过的内容, 给学生扩充知识面) , 进行集体答疑, 互相配合, 各取所长, 避免了独立指导不全面的弊端;另一方面, 组成指导小组, 小组成员经常讨论指导毕业设计的经验与体会, 互相讨论毕业设计的内容与指导方法, 对培养青年教师, 提高其业务水平及指导毕业设计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毕业设计期间, 指导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 做到及时答疑, 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一、三、五上午指导教师必须到教室答疑。这一做法得到了教务处及院领导的肯定。试想一周见不到老师的学生, 其毕业设计会做得如何呢?

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也是极其重要的。毕业设计从开始到答辩结束为止, 历时数月, 毕业设计中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完成得如何, 均直接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过程检查手册, 指导教师要按时认真填写, 坚决杜绝走过场。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设计应将设计内容交指导教师检查, 教师对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指出。这样, 一方面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设计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及早知道设计中有无方向性错误, 避免前功尽弃, 再者还能督促后进学生加快设计进度, 以免前松后紧甚至完不成任务。因此, 应该说毕业设计完成的好坏, 教师是决定因素。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毕业设计不仅是综合检测学生近四年学习的效果和水平,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 也是对已有教学环节的继续、扩展、和深化, 更是发挥学生创造性、开发创新意识的主要阶段。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在毕业设计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强调实践性和创造性。

指导毕业设计不能像讲课那样详细地讲述具体的方法、步骤, 要留有余地, 让学生自己去思考, 变“抱着走”为“领着走”, 尽快让学生学会“自己走”。应既要教方法, 又要讲道理, 还得介绍经验, 对一些陈旧滞后的知识要及时更新, 使毕业设计紧随工程技术的发展, 应以启发方式多对设计思路进行诱导, 少对设计思想和方法设定条条框框。在设计中许多学生常常请老师决定方案的“好坏”、“对错”, 如果教师直接告之结果, 那么学生将来仍不能放手操作。特别是有的学生思维活跃, 突发奇想, 做出不合实际的方案, 这时教师应一方面肯定学生的创造性, 另一方面给予他们适当的提示, 告诉学生判断的方法, “授之以渔”, 让学生自己判断方案的对错, 不要打消学生的创新意识。总之, 教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科学的指导原则, 要抓关键环节, 要引入新的设计思路, 肯定学生的“设计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为社会输送充满活力和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之才。

鼓励本科生参加学术交流会, 多听讲座与研究生相互交流, 让学生多参加“开题报告”, “方案论证”等方面的讨论。这种做法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思路有时会突发灵感, 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积极的作用。

另外指导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引导者, 在一定程度上, 教师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缺乏创新能力, 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造性人才, 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创造性教师。他们应具有爱岗、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境界, 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善于创造的本领, 要博学多才, 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技术经验, 善于启发学生思维, 善于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4 严格组织毕业答辩及成绩评定

毕业答辩是毕业设计的验收与把关, 必须认真对待。毕业答辩是检验毕业设计成果的重要一环, 可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答辩委员, 组织公开答辩, 这样评分可信度高, 能真实反映毕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指导教师及评阅人对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客观的评价, 写出实事求是的评语, 对不满足要求的不准答辩。答辩时间每人30~40分钟, 一般按介绍设计成果、回答基本问题、回答追加问题的程序进行。

近几年来, 我们邀请校外设计院及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参加毕业答辩, 这些技术人员具有丰富的工程经验, 提出的问题具有针对性, 往往是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而这些又往往是设计中容易忽略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充分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临场发挥的思辨能力。

毕业设计成绩标志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必须实事求是地评价。评分前要制定评分标准与细则, 成绩主要依据设计的完成质量及答辩情况, 最后根据指导教师、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的意见综合评定毕业设计的成绩, 并适当考虑学生平时的设计态度及题目的难易与大小。毕业设计成绩的评定也必须严格把关, 这对维护学校声誉, 鼓励成绩好的同学再接再厉, 也是行之有效的。

5 结语

毕业设计是工科学校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对学生4年所学知识的全面考查, 也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在校所学各门知识、各种技能的集中培养和训练。如何搞好毕业设计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广大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我们要认真贯彻教育部4号文件精神, 应充分认识搞好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共同努力, 抓好毕业设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努力工作。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本文总结了作者近十年来指导毕业设计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土木工程,毕业设计,过程检查,小组指导

参考文献

[1] 大连理工大学关于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若干意见[Z].2008.

上一篇:土木土建论文下一篇:土木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