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

2023-09-17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职 美术基础教学 多元化 教学态度 教学课件 创作能力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且是情感、思想交流的表达。 美术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人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力提倡专业素质教育的今日,基础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专业设计的审美创新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以及对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进行培养和提高,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职业中学的基础美术教学一直不断创新,时代的飞速发展也使得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在职业中学的基础美术教学的形式需要有一定的改革。

一、课堂教学方式要多元化

不同于美院附中对美术基础科目的强调;也不同于普通中学里美术作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手段。对于职业中学视觉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基础美术教学除了要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外,还要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能力和创作能力,为进一步开展特定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基础。而现在教师使用的方法较为单一,基本还是倾向对基础造型能力的培养。普遍的教学方式还是让学生写生静物、模特或临摹。虽然造型能力和色彩表达能力是所有视觉类专业学生必备的基础,但是其中还是有区别的。根据各专业的不同,在基础教学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与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新鲜感,有兴趣,提高积极性,能收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如平面类专业更多倾向对平面构成能力的要求,而工艺类学生对立体构成能力的要求高一些等,教师其实可以从各专业的优秀作品开始切入进行分析,使学生对艺术家、对基础课的作用和专业特点先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对学习产生积极性与浓厚的兴趣。这样在理解的基础上的学习目标性更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方式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还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二、良好的教学态度

基础美术是专业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能抓住科目特点,明确训练目的,在教学中把握教学的重点或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基础美术的重要性及它与以后的专业创作的关系。这需要教师们加强自身修养,用严谨的教学态度,通过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使学生重视学习。通常我们说“言传身教”,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三、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逐渐普及,对它的作用我们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于职业中学的美术基础教学,现代电子技术教学课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美术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学生对事物的感受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甚至直接决定课堂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课件的运用可以使理论和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感受性内容变得直观,同时开拓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示范教学的可变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获取知识的质量,从而大大的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而且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可以陶冶情操,塑造美的灵魂。作为一个当前合格的跨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树

立先进的教学设计思想和全新的教学观念,必须学习、掌握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技能,一旦条件具备,就可以迅速进入实施现代化教学的行列,这样可以在教学中融入幻灯片的欣赏、多媒体制作的课件、亲身绘制的图片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很明显,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灵活方便的操纵控制学习,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果。

四、创作能力

中职开设美术基础课是为了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做铺垫的。而中职生大多数将来是从事与设计相关的专业的,这与艺术专业学院的毕业生是不同。所在美术基础的教学中应更倾向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对着静物或是模特精益求精的要把造型能力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是不够的。要多鼓励学生在技法上和画画内容表达上创新,不能满足于一成不变的传统绘画形式。要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就要求老师们多组织发散思维的练习,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有新意的作品。在实际上课时中,学生对刚接触到的内容想很难做出铺设并表达出来,这个问题就需要老师来组织教学方法进行引导,打开学生的思路。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增强,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慢慢的赋予作品美感和灵气。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激励与辅导,启发学生多自我创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基础美术教学,既不能空泛地讲述理论,也不能不讲理论地单纯让学生画画和操作,无理论的指导和凭直觉感受的操作练习,都只会使学生感到疲乏无味。应利用个案辅导向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做到学以致用,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乐年.高中美术课本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造型基础 教学方法

风景园林专业自创立以来,就是一门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学科。要求学生既有艺术家的审美与创造性又有建筑师、规划师的理性思维,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造型基础课程是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在各大艺术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占有基础性的重要地位。风景园林专业引进造型基础课程,对于本科生艺术审美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造型基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一)造型基础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思维模式。

造型基础课程大多数院校都开设在第一学年,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课,能够帮助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一种拓展。风景园林专业本科生是没有美术基础的理科生,他们从初中到高中,一直以来培养的是追求唯一答案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掌握设计师的思维模式,是设计入门课程面临的难题[1]。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风景园林设计师,形象思維、发散思维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刚刚踏入大学校门,对本专业的认识及学习方法的养成是需要引导的,造型基础课恰恰可以弥补学生思维方式的不足,引导、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思考问题,初步形成设计师思维。

(二)造型基础课为后续的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在风景园林专业设置之初,课程设置不够完善,往往仅设置素描课、水彩课等美术课程。素描课、水彩课以临摹或写生等写实手段为主,深厚学生的美术基础,这些课程与后续设计课程之间存在“鸿沟”,学生难以适应从描绘现实的美术练习到充满创造力的规划设计之间的转变。造型基础课程的开设解决了前后课程衔接不畅的问题。学习过造型基础课的学生基本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能力,在后续课程学习中,能够对相关案例的艺术性做出评判,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比没有学过造型基础课程的学生,他们在后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中往往显得没有头绪,即便有一定的审美基础,但因为没有学习过相关造型的理论,做方案设计时显得缺乏艺术性,也缺少发散思维能力,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

二、造型基础课的课程内容

(一)三大构成的内容侧重及能力培养。

造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大构成是艺术类专业的必学内容,起源于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造型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针对风景园林专业,三大构成理论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上,而要结合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针对风景园林专业及本科生的能力要求,笔者对三大构成的侧重点进行了分析与选择:①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将点、线、面、体等抽象形态作为主要构成要素在二维平面中研讨的[2]。在教学中,侧重观察事物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抽象的观察方法,能够抓住事物最有特色、最本质的关系。在学习平面构成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侧重形式美法则的理解。②色彩构成:在学习色彩理论、构成原理的基础上,侧重风景园林景观中色彩的分析与色调的提炼。③立体构成:侧重空间概念的理解、空间形态的创造,使学生建立建筑内空间、外空间的概念,并且能够在模型制作中表达空间意向。

(二)由造型原理上升到与风景园林设计实际相结合。

在讲解造型理论的同时,加入风景园林实践中的案例。比如,在讲解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构成时,将风景园林中应用重复构成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举例,使学生将造型原理与园林设计实践相结合,知道学习造型原理是有实际用途的,加深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理解,增强学习信心。又如,在色彩构成教学中,对于色彩的对比,需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园林设计案例中总结出风景园林中,在不同的场景中依所要突出的意境、氛围进行色彩的搭配,掌握园林景观中常用的色彩对比,掌握色彩的心理学相关知识。在立体构成的教学中,增加园林景观中的雕塑小品及优秀的建筑作品的案例,使学生能够在案例中体会面、线、块的空间构成,并且理解、掌握空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能够体会到在风景园林中立体构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以后的学习找准方向、打下基础。

案例可以选择著名风景园林大师、建筑师的经典作品、近年来园林博览会的优秀实例。园林博览会的案例紧跟风景园林发展前沿,并且展园大小易于展示构图形式的艺术性,具有鲜明的特色,学生易于熟知与掌握。

(三)补充关于空间、尺度的内容。

包豪斯三大构成理论,是关于造型构思的重要理论与指导。它是纯艺术领域的理论,主要研究形态要素及组织规律。但风景园林设计除了艺术性外,还包含科学性与工程合理性。因此,从风景园林专业角度看,包豪斯三大构成理论缺少了与实际的结合,尤其是关于空间与尺度的内容。在风景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中,包豪斯三大构成理论需要加入关于空间、尺度的内容。只有这样才符合风景园林专业的需求。在平面构成教学中,对于实际园林实例的讲解,要注重平面尺度的介绍,使学生在理解平面构成原理的同时,建立尺度观念,尤其是建立正确的室外空间尺度观念,避免设计一味地流于形态与形式。在色彩构成教学中,要注意有关色彩与尺度的关系的探讨,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色彩、尺度观念。在立体构成教学中,增加空间与尺度的内容更加重要。空间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应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3],可以在实际建筑和园林景观雕塑的案例分析中,详细介绍尺度及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以及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关系及空间流动关系,使低年级风景园林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尺度观念。

三、造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一)引导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同学对于专业兴趣的培养与维持,甚至比知识的积累还重要[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进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需要有新鲜感,新鲜事物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同时让他们有成就感,对所学内容有认同感。在具体教学手法上应用引导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发现形式美就在身边。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让他们明白风景园林师本身就是充满生活热情的人。风景园林设计是为了创造美好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概括事物的方法,即概括抽象的方法,从抽象的角度认识、概括纷繁复杂的各种事物,并用适当的形态再现,经过概括的形态是简洁的、抽象的,为设计积累灵感。通过引导启发式教学,学生强化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二)开放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造型基础课的实验课时,是让学生理解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选择开放性的项目,比如对于观察方法的训练,选择抽象某一自然事物,对于自然事物的选择,由学生自由选择,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调动他们积极寻找题材的主动性,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下一步创作。

设计是创造性非常强的活动,造型基础课程应把创造力的培养作为最高目的,需要逐步挖掘学生的潜力,强化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5]。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两方面互动: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要安排合理的时机,避免教师过早、过多指导,限制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发挥,形成思维定式。在實验初期,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创作的时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草图成果,而后进行针对性指导。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设计构想,指导其沿着合理的立意表达。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两种方法:一是进行结组实验,让学生在组队成员之间充分交流、激发灵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二是独立完成的实验,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取长补短,看到方案的多样性,使学生产生兴趣,互相进步,培养设计所需的创新动力与能力。

(三)汇报与点评相结合,增强学生立意与表现相统一的能力。

在实验课上,安排作品汇报时间,由学生汇报方案构思、形态表现,其他同学进行点评、交流,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设计师必备的技能,如何将设计思想完整、准确地传达给对方,面对面的方案汇报是非常关键的。因此,作品的汇报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将“所想”与“所表达”结合起来,避免空洞不切作品的表达,也避免立意表达不够丰满,没有将作品立意阐述全面,引导学生将设计立意与形态表达统一起来。立意在先,但表现有时可促进立意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共同作用、互相促进,能够对立意与表现有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训练初步的设计师表达能力。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对以后相关内容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风景园林专业的造型基础课程是连接美术课程与后续设计类课程的必要一环。在教学内容设置上,要体现风景园林专业的要求,符合风景园林师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不能只停留在艺术类课程内容中。在教学方法上,要特别注意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思考方式及创造力作为本课程的最终目标,为学生后续发展及设计师思维的养成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娟娟,孙靓,李保峰.走向体验——参与式教学模式:“风景园林设计初步”改革尝试[J].中国园林,2015,31(05):33-37.

[2]王珊珊,姚连芳.风景园林专业《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初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教育大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06:2.

[3]黄燕,吴胜兰,邓剑健,舒荻,赵梓娟,张亚琼.空间建构过程体验——风景园林专业空间模型建构教学实践[J].现代园艺,2018(19):194-195.

[4]王晓博.关于风景园林学科本科生设计初步课程的思索[J].华中建筑,2014,32(07):175-179.

[5]黄燕,吴胜兰.“通感—抽象练习”在风景园林专业造型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J].现代园艺,2018(19):196-197.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造型基础》教学研究”(JYYB201716)。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第3篇

散热器采暖,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

住宅-分户计量系统,公建-传统的采暖方式, 采暖管网:一次网,二次网,采暖系统的分区。

换热站:适用面积:原则上10万~20万平米一个换热站。

2. 防烟系统

防烟楼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封闭楼梯间 自然排烟的防烟方式:开窗面积,

正压送风的防烟方式:正压送风的位置,

小于100米的居住,小于50米的公共建筑:宜自然排烟的防烟方式; 大于100米的居住建筑,大于50米的公共建筑:应正压送风的防烟方式;

3. 排烟系统

排烟设施:自然排烟,机械排烟 1)非高层民用建筑及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烟设施:

公共建筑中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且面积大于300m2的地上房间。 总面积大于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大于50m2,且经常有人仪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地下室、公共建筑中长度大于20m的疏散内走道,其他建筑中长度大于40m的疏散内走道。(公寓,通廊式居住建筑)

中庭。

2)高层民用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防烟、排烟设施:

长度超过20m的疏散内走道;

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房间;

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

中庭;

封闭避难层(间)。

3)采用自然排烟时,其自然排烟口的净面积应符合下列条件:

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总面积不应小于2m2,且顶层应有一定的开窗面积。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中庭、剧场舞台及生产厂房开可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部位建筑面积的5%。 自然排烟设施的其他场所和部位,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场所和部位建筑面积的2%。

4)自然排烟窗的要求:面积,高度,控制

4. 车库

不设排烟设施的:开敞式车库,小于1000平米的车库; 排烟设施:机械排烟和自然排烟通风 车库:平时通风兼消防排烟的系统; 车库的防烟分区的划分:挡烟垂壁;

排烟系统的布置:按防烟分区布置;送风系统的布置:按防烟分区或按防火分区布置。自然进风系统所具备的条件。

排烟机房和送风机房:位置的选择,送排风井与小区的景观及建筑的位置关系。特殊情况下的夹层式通风机房。

车库的设备区的通风:变配电所的通风,消防水泵房通风,生活水泵房换热站,发电机房的通风。独立的直接对外的通风方式。

5. 大型公共建筑的空调及消防系统

1)大型中央空调对于建筑专业影响:冷冻站,空调机房,屋面; 2)空调系统的选择:全新风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3)空调主机形式的主流形式:空调热源的选择,热泵(水、地源热泵), 4)中央空调系统对于防火分区的要求 5)大型公建的防排烟系统: 《大商规范》的要求

酒店办公等塔楼式建筑:内走道竖向排烟系统,核心筒的正压送风 大底盘商业:严格的防火分区要求,竖向排烟系统

6)公建塔楼内走道的竖向排烟系统与层高的制约关系。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民安北郡5#楼。

6. 谈一点体会,暖通专业的发展与成品化住宅(精装修住宅)的关系。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第4篇

总结人:李慧兰2014年1月

本学期,本人在学校的工作安排下,担任了机电设备维修班的《机械基础》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现将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 教学方面:

《机械基础》是机电、数控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之一。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的基础,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因此,我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了使学生学得更好,在讲课中力求通俗,多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学生的学习兴趣。

1、踏实教学,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练好基本功,踏踏实实地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在以下方面加强工作 :

课前准备:备好课。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思想、基

本概念、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

注意力,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课外作业,减轻学生的负担。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认真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帮助他们解答疑难。尤其在学习困难生的转化上,我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理

解和尊重,他的处境、想法。

2、拓展知识、技能,综合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努力拓展各方面知识提高各方面技能,经常听其他

老师的课,学习他们好的教育理论、方法,弥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上课时务求每一课都上得生动、活泼、高效,力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个人成长方面:

1、完善师德: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工作中,我始终以一个专业老师标准要求自己,全身心地扑在教育事业上,给学生做出榜样。其次是关爱学生,我以一颗博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绝不以智力好坏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再者,能与周围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能较好地与老师、学生、与人相处真诚热情。我始终坚信:一个伸手可以拥抱整个世界,敞开胸怀能够容纳整个宇宙的人,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接纳。

2、虚心学习:

作中我努力拓宽学习渠道,认真研读教育教学理论,与同行研讨,和学生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学习当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

3、锤炼业务:

在教学中我主动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从每个教学环节入手,大胆进行改革创新。我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抓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理念,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的新课型。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第5篇

摘 要: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改革,一直是独立学院进行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到教务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文章介绍了独立学院的特点、教务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从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提高独立学院教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教务管理;独立学院

作者简介:李素娇(1988—),女,福建泉州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研究实习员、材料工程系教学秘书。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扩招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目前存在公办型和民办型两种形式[1]。中央一直将其定位为“民办高等教育”类型[2],并进行规范化管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是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办学时间短,因此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参照,其管理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务管理,一直是与学生学习直接相关的管理内容,涉及学生选课、学分、考务、毕业等非常烦琐和具体的工作内容。尤其是当前高校逐渐放开选课的自主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力培养的倾向性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这也使得教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如果无法做到注重细节、注重量化、重视工作效率和绩效考核,整个教务工作将会面临危险,甚至引发严重的教务事故。“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强调细节管理、消除工作失误、简化工作流程的管理理念[3]。而迄今为止,“精细化管理”虽然得到企业管理的认可,但是并没有在高校管理、教务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笔者认为,教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能够通过教务管理工作中细节的优化、工作失误的避免、工作流程的简化,来实现工作质量的提升。

精细化管理对教务工作的改革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缺乏办学经验和管理经验的独立学院,工作中如果一味地沿袭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模式,会缺乏针对性、缺乏创新性,也无法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因此,在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显得十分必要。

一、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已经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成为大众化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形式多样,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同传统高等院校有所区别,使得独立学院在运行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学院的日常管理中,最为烦琐、工作量最大的往往就是教务工作,而它又恰恰是与学生利益关系最为紧密的工作。当前的独立学院的教务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包括了学生的注册和报道、成绩管理、毕业生工作及证书管理、综合教务系统建设等方面。随着电子办公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很多工作都是在网络管理系统上进行。而目前的很多独立学院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但是在系统对接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数据共享困难、联网故障等问题,使得整个教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差,无法充分利用母体学校现有的优质教务系统。

2.教学质量

在教学运行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具有难度。首先是生源问题,独立学院大多是在本科第三批次或专科招生,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自觉性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教学运行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性和配合性较差,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在品牌和福利待遇上,都无法吸引优秀的高教育背景人才到校任教,师资力量薄弱,在科研条件、科研平台上也无法与母体学校相提并论,缺少科研支撑的教学工作,质量也无法得到提升。

3.教学运行

独立学院的主要收入源是投资和学费收入,主要支出包括职工工资、学校公用经费、贷款本息、向母体学校缴纳的管理费等。对于初创阶段的独立学院来说,学费收入是有限的,而日常的运行经费、工资支出等会随着物价的提升而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很多独立学院入不敷出[4]。资金的缺乏,使得教务管理中,在师资力量引进、教学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而母体学校对独立学院的师资、管理力量和课程体系的辅助投入也有限,这使得独立学院的教学顺利运行难以保障。

4.培养计划制订

独立学院的教务处在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上,往往具有同质化和同一化的倾向,它们大都倾向于开设短期热门、低成本运行的应用型专业,而缺乏基础学科建设。很多独立学院开设金融专业、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英语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国贸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等,或者就是沿用母体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并直接删去对教学设备和科研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这样只会使得独立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缺少办學特色,或是对母体学校过分依赖。

二、教务精细化管理策略探索

“教务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精准性、发展性、以人为本和创新。教务工作的改进和提升,需要以教务数据为基础,强调数据的精准管理;需要以当前的管理实务为基础,强调持续改进和发展;需要以学生利益为核心,以教务工作者为主体,强调人本管理;需要以管理创新为方式,强调自我改进和提升。

1.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

(1)在教务岗位的设计上,做到按需设岗。一般情况下,设置学籍管理科、教学运行科、教学质量科、教材管理科、实践教学科等,每一个科室有明确的职能要求,进行教务、考务、成绩、教学建设、督导等工作,尽可能删减不必要的科室或人员岗位。

(2)明确岗位职责。①学籍管理科,需要负责新生入学、学籍信息采集、成绩管理、毕业信息校对、证书发放等工作;②教学运行科,需要负责任课教师安排、课表编制、选课管理、重修管理、双学位管理、考试管理等;③教学质量科,需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新专业申报工作、教学质量监控与管理等;④教材管理科,需要负责学生教材发放、组织教材研讨活动、教材入库管理、学生教材费账务管理等;⑤实践教学科,需要负责实验室管理、实习管理、毕业论文管理、课程设计管理等。并且,所有的教务人员都需要挂牌上班,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2.规范精简操作流程

要做到教务工作和操作流程的规范精简,需要理顺当前的教务管理业务各项流程,消除流程中的多余环节,增加一些服务学生的环节。而规范和精简的方式,主要可以采用“精细化管理方法”中的ESIA法(Eliminate、Simply、Integrate、Automate),即删减、简化、整合、自动化。

(1)操作流程的删减:在教务管理操作中,各个科室之间存在着业务重叠和冲突的部分,因此很多教务工作者需要在各个科室之间来回走动,资料來回传递,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跨部门协调工作。因此,需要删减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重叠部分,尤其是某几项工作需要使用相同的一手数据和资料时,则可以将这几项工作交给某一个科室完成。

(2)操作流程的简化:当前教务工作的简化,包括了文档简化、沟通简化和流程简化这几个部分。在文档简化方面,可以将多个文档引入超链接,防止内容重复、栏目烦琐、数据不一致等情况;在沟通简化方面,可以在学生开学和教师入职时,对他们进行教务培训,并及时与一线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务管理内容的交流,节省后期办事时间;在流程简化方面,通过整合各科室的流程,来制订每一个科室的职能范围和办事流程,张贴在办公室外侧,并注重服务流程的改进。

(3)操作流程的整合:将原本几项任务合并,统一交给一个科室或一个人来处理;将同一个数据源所涉及的操作也进行合并。例如,毕业信息作为同一个数据源,就可以将相关的毕业信息的校对工作、学位资格审查工作、学位证书管理工作交给专人完成。

(4)操作流程的自动化:强调的是信息系统的使用。通过建立网上的综合教务系统来进行学生选课、上课、考勤、考试、查分等工作;同时建立教务网站,发布相关教务信息。

3.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

教务管理者是执行教务管理制度的主体。教务管理者对于精细化管理的理解和实施,直接决定了教务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工作质量。

首先,是观念的普及。要组织教务管理人员就“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原则、管理方式等方面接受系统的培训,使得精细化管理的观念深入人心。另外,对于新增的教务管理规则、系统、设备设施等,需要进行专门的操作培训,让工作人员熟悉操作流程,提高业务技能水平。其次,采取激励措施,对于认真履行精细化管理制度的人员实施奖励和表彰。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明确的责任和权利,这不仅仅是日常工作要求,也是绩效考核的要求与依据。再次,安排高水平的业务培训。鼓励教务工作者参加教学研讨会、教务系统培训会,或者到其他子弟学校进行观摩和考察,来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最后,注重教务工作者科研能力的培训和培养,尤其是教务处的科级以上管理者,需要学习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并运用到教务管理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务工作方法,解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

4.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

落实岗位职责,建立一整套完备的教务监管考核体系,提高教务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岗位职责的明确,是监管考核的依据和基础;绩效考核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必须有严格的定量考核方法,并保证过程的公正公平;考核结果要直接与薪酬挂钩、与职业晋升机会挂钩。

三、结束语

独立学院在当前的教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引入“精细化管理”之后,能够通过精确定位教务管理工作、规范精简操作流程、精细教务管理者的培训、严把监管考核精细化程度这四个方面的改进,来解决当前独立学院在学籍管理、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提高教务工作效率,提升独立学院的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李小红.浅谈独立学院教务管理队伍建设.中国电力教育,2011,(1):24—25.

欧子艳.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90—92.

喻夜兰,许春英,高志强,等.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特点及增效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8—49.

王 巍.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1):150—151.

土木工程专业基础范文第6篇

材料员《专业基础知识》、《岗位知识》和《专业实务》

科目考试大纲(2012修订)

《专业基础知识》

一、建筑材料

(一)建筑钢材

1.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工艺性能 2.常用建筑钢材的品种和质量要求 3.钢架管、扣件的品种和质量要求

(二)石灰与石膏

1.石灰生产、熟化和硬化过程 2.石灰的技术标准、性质和用途

3.建筑石膏的生产、凝结、硬化 4.建筑石膏的应用及质量标准

(三)水泥 1.水泥的品种与代号

2.常用水泥的选用及主要技术要求

(四)混凝土 1.混凝土的分类

2.混凝土的原材料及质量要求 3.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

4.混凝土外加剂、掺合料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五)建筑砂浆与墙体材料 1.建筑砂浆的种类和技术性能 2.建筑砂浆的原材料及质量要求 3.砖、砌块的种类和质量要求

(六)防水材料

1.防水卷材主要品种、特性、质量要求 2.防水涂料主要品种、特性、质量要求 3.建筑密封材料主要品种、特性、质量要求

(七)建筑木材 1.木材的基本性质

2.建筑木材及制品的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 3.建筑木材的干燥、防火及防腐处理要求

(八)建筑装饰材料

1.建筑石材的品种、主要技术性能和质量要求 2.建筑装饰陶瓷材料品种、特性及质量要求 3.建筑玻璃的品种和特性 4.金属装饰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5.建筑装饰涂料的品种和特性

(九)绝热、防腐及吸(隔)声材料 1.建筑绝热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2.建筑防腐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3.吸(隔)声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十)建筑节能材料

1.建筑节能材料的品种和特性

2.常用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

(十一)材料抽样基本知识 1.抽样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 2.材料检验抽样方法 3.主要材料检验抽样要求

二、建筑力学基本知识

(一)静力学基础 1.静力学基本计算 2.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

(二)材料力学基础 1.杆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2.杆件强度、刚度和稳定的概念

(三)结构力学基础 1.结构的计算简图

2.平面结构体系几何组成的概念

三、物资管理基本知识

(一)材料管理的基本概念 1.建筑物资管理体制

2.建筑材料管理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二)材料消耗定额的基本概念 1.材料消耗定额的分类、构成和作用 2.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调整和考核 3.材料消耗定额的应用

(三)工程造价的基本概念

1.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计量规则 2.建筑工程费用组成与成本核算 3.工程造价的定额计价基本知识 4.工程造价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基本知识 5.施工图预算和施工预算对比

《岗位知识》及《专业实务》

一、材料管理

(一)材料计划管理

1.材料计划管理的种类和主要任务 2.施工项目材料需用计划的编制 3.材料计划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

(二)材料采购管理 1.材料采购方式选择

2.材料采购对象确定和材料加工订货 3.建筑工程物资采购信息管理和合同管理 4.建设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的询价 5.施工项目材料、设备台账的编制

(三)材料供应管理 1.材料供应计划编制与实施 2.材料供应方式及选择 3.材料供应考核办法 4.限额领料 5.材料运输

(四)材料仓储管理

1.材料储备定额和储备量管理 2.材料入库 3.材料保管与保养 4.材料库存控制与分析

5.易燃、易爆、易损及有毒有害材料的储存要求 6.仓库盘点的内容与方法 7.材料出库 8.仓储内业资料管理

(五)施工现场材料使用管理 1.现场材料管理的阶段划分 2.现场材料的验收和保管 3.现场材料发放和回收 4.现场材料节约的途径 5.周转材料租赁管理

6.周转材料费用承包和实物量承包 7.小型机具管理

(六)材料核算管理 1.材料核算的主要业务 2.材料核算的内容和方法

二、建筑材料现场取样检测

(一)试块制作和养护

1.混凝土强度试块、抗渗试块的制作和养护要求 2.砂浆试块的制作和养护要求

3.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块的留置和养护要求

(二)取样检测

1.见证取样的概念、范围和程序

2.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进场验收和复验 3.工程材料计量标准

4.计量器具和检测设备的检查

5.材料质量证明及检测资料的收集与归档

三、建筑材料管理相关标准和规定

(一)建筑材料相关标准 1.建筑材料技术标准框架体系 2.常用建筑材料技术标准

(二)建筑材料管理相关规定

上一篇:大学生外出考察报告范文下一篇:协会专职秘书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