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

2023-09-17

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第1篇

本人2014年6月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工程管理专业,2014年7月进入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工作。本人从参加工作以来,严格地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和法规,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要求上进,注重思想素质培养和综合能力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信念坚定,纪律严格,知识广泛,业务熟练,能够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胜任多种工作岗位的新型专业管理人员。对于单位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我都严格遵守,严予律己,宽以待人。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钻研、总结经验和教训,在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本人于2014年7月正式参加工作,当时我被分配至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宁安市响水两化工程项目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工作伊始,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要求,我努力学习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在短短的半年内,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能够熟练的操作广联达计价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招投标、预结算、工程合同等日常工作。2015年10月因工作需要被调到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兰州市水源地建设工程项目部从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我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完善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

二、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我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尤其注重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新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正、公道正派,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风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管理的一般理论同工作实际相结合。

总之,在近两年的工作中,在领导的关怀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但仍有很多不足,为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形势。在今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得更好,加强理论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在实践中磨练自己、锻炼自己,提高工作效率,踏踏实实、勤奋工作,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通过这近两年的工作与学习,本人觉得已经符合任职条件,申请晋升助理工程师,同时,也希望将这次评审作为促进自己进步的一次机会,为将来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基础,请组织考核评审。

2016年3月22日

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接入网技术

引言

通信工程在众多行业中获得有效应用,以期增强各行业的信息传输能力。在人们各项生活与生产事务中,通信技术扮演着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传递者角色。与此同时,在科技进步期间,通信工程中各项技术在传输速度与信息交互平稳性方面,获得了有效改善。在通信信息工程中,接入网与传输两种技术,较为关键。值得关注的是:在通信信息工程融合传输与接入网两种技术时,需加强技术要点掌握,以此确保通信信息工程整体性能有所增强。因此,从传输、接入网两个通信技术视角,开展通信工程研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1现代通信系统组成

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包括通信网络系统实体、通信传输系统、通信交换系统、通信实时监控系统。其中,现代网络通信实体是指遍布全世界的通信信号传输网、光电缆或无线网络、通信终端用户形成的网络传媒实体。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通道,确保信息传输通畅。通信传输系统是能够传输终端用户信息且能满足最大容量信息传输的系统,需要选择高效、可靠、容量大的传输方式、媒介,如今最典型的是光纤光缆、无线网络。同时,所用通信传输也在不断发展。通信交换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寻找通道进行信息交换。当前,主流的信息交换模式为结语宽带互联网通信平台的网际互连协议(InternetProtocol,IP)数字分组交换模式。

2通信信息工程传输技术

2.1ATM网络传输技术

ATM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该技术之所以会具有这样的特性主要是因为其本身不仅仅只是一种网络传输技术,ATM技术还能够通过对网络中不同信号元进行整合,在ATM技术传输信息的过程中,通常会先复合内部信号元,并且要严格控制信号元的数量,甚至要具体到信号元排列的前5个字母。ATM技术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必须以相应的硬件设备作为基础,以此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将传递的信息传递至相应的线路之中,尽管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具有形式上的差异,但是该种传输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是很高的。

2.2长途干线网络

长途干线网络传输技术弥补了其它传输技术存在的传输容量比较小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大容量的通信传输业务发展。该技术除了具有传输容量大的优势,还具备传输速度快、传输稳定性强等优势,同时还能随时随地增加新的传输业务。通常情况下,长途干线网络的信息传输距离比较远,这就需要不断提高传输技术的完善程度,最终保证传输资源的有效利用。波分复用技术在通信工程展现出了强大的应用价值,其具备传输成本低、传输容量大等超强优势,波分复用技术与长途干线网络的融合应用,推动了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升级,让通信工程的传输技术变得容量更大、安全性更高。

2.3WDM传输技术

WDM传输技术中是这三种传输技术中最重要的。因为这项技术具备分析和鉴别的功能,在WDM传输模式下,我们可以利用外国先进的技术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分析。因为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波段代表的,所以波段是划分的重要依据。只有对波段进行准确的划分,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才不会出现错误,所以,波段是传输的重要工具。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可以把不同的波段信号通过同一个光纤传输,这样信息的传递效率就可以大大提升。除此之外,交换节点也是信息传递的重要环节,它把接收端和信息端连接了起来,进而从中起到了媒介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WDM传输技术还可以按照信号波长对具体的类型进行划分。

3通信信息工程接入网技术

3.1LMDS接入网技术

LMDS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接入网技术,其突出的优势就是可以对服务的领域进行有条件的划分,然后,用网络覆盖划分好的区域。建立网络覆盖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服务站点建立起来,这些站点的主要作用就是给客户提供通信服务,以便出现问题可以随时进行解决。在这些覆盖区域内,既可以实现重合,还可以独立划分。随著信息化科技的发展,这项技术在我国已经实现了重大的突破,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也是比较明显的,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2无线接入网技术

无线接入网技术主要是指从业务节点接口到用户终端借助无线方式进行电信业务接入。该技术的特点是成本低、安装便捷、易扩容、无需配备维修人员等。无线接入网技术可分为移动和固定无线接入网两种。其中,固定无线接入网的实现方式可分为无线局域网、直播卫星系统等。直播卫星系统能够将图文、声音等节目按照从点到面的顺序进行广播,例如数字电视便是以这种通信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应用直播卫星系统,将数字信号直接传送到用户端,或者将数字信号先传输到有线电视前端,然后进行数字信号模拟传送到用户端。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的结合产物,能够应用无线传输的计算机局域网都可称为无线局域网。在实际应用中需配备适配卡、网桥和路由器、接入点设备。

3.3ADSL接入网技术

ADSL接入网技术主要是通过一种高级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而实现的,但是,仅仅依靠于该项处理技术并不能够实现信息传递功能,在传输信息之前,一定要对信息进行压缩处理,在压缩数据的过程中要应用到新算法压缩数据,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减小传递过程中遇到的干扰,ADSL调制解调器能够减少其他信号对于信息传输通道的干扰,并且能够建立起相应独立的信息传输通道,这一功能主要体现在用户在进行通话的过程中也仍然可以使用网络。

4对工程发展的趋势进行详细的分析

目前,传输技术及接入网技术在整体通信信息工程的应用过程中,拥有着较为优质的发展前景。首先,通信信息技术将相应的传输技术及接入网技术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信息及数据传输工作所具有的形态得以更为高级,使工程所具有的服务性得以提升,而由此也将使信息工程在发展中呈现出更具多元化的现实特征,以此使当前的信息传输接入网系统能够得到有效的完善,使通信信息工程运行所出现的异常情况发生概率得以降低。此外,对光纤予以利用能够使宽带全光网络结构得以有效形成,进而使信息及数据传输所具有的高度稳定性得以有效体现。

结束语

在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水平的提升将社会和民众的生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但这并不代表我国的通信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的地位,从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来看,我国的通信传输技术和接入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这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进一步加大研究的力度,尽可能创新更多的技术,更好的满足社会对通信技术的要求,从而促进我国的通信行业能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马庆.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与接入网技术研究[J].通讯世界,2020,27(02):130-131.

[2]徐松涛.探究通信信息工程的传输技术与接入网技术[J].科技风,2020(03):115.

[3]孙佃亮.有线通信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及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0,(22):21-23.

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第3篇

摘要:土木工程自身的建设特点决定了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更多的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而边坡支护技术可以减轻周围环境干扰因素对工程结构造成的危害,保证工程项目持续安全运行,为土木工程的稳定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了有效发挥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价值,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支护技术,并紧抓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要点,把握每一环节的质量关键点,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效果,确保土木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关键词:边坡支护技术;土木工程施工;运用

1导言

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实施有效的边坡支护技术,能够为建设内容提供更加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还能够实时分析地质条件。边坡支护技术的科学运用,需要建立在低碳环保理念的基础之上,才能够进一步确认基坑开发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滑坡裂缝等不同安全风险因素。边坡支护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稳步提升施工现场的过程管理能力。

2边坡支护技术内涵

所谓边坡支护技术即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对边坡采取针对性的加固、支挡以及防护手段,从而保证边坡质量稳定性和环境安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影响到边坡支护的性能,比如工程施工周期、边坡周边堆放荷载、振动及降水等。边坡支护工程主要包括护坡墙体结构、支撑系统、基坑开挖及加固、地下水监测控制、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内容。在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在挡水、挡土,及避免边坡变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边坡支护能够保证基坑等基础结构施工安全性和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安全性,不会由于施工对周边的管线、建筑等稳定性带来影响。此外,还能够保证工程地基和桩基的安全,避免出现地基基础地面塌陷、坑底管涌等问题。

3边坡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

3.1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技术

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技术的广泛应用,能够将土木工程施工現场的基坑边坡结构进行全面加固和强化,还能够及时消除结构内部应力对边坡土壤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应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技术的过程中,需要慎重选择挡土墙施工的具体材料类型,可以为块状石或片状石,还可以是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4]。重力式挡土墙结构主要分为直立型、台阶型以及倾斜型三种类型,主要取决于不同土木工程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实际地质条件和作业深度等相关数据。在应用重力式挡土墙边坡支护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其经济性较强的特点,节约有限的施工材料和设备资源。重力式挡土墙边坡支护技术的广泛应用,还能够根据土石方实际储备数量,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2地下连续墙技术

地下连续墙技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素混凝土作为主要施工原料,其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承压效果更佳,能适应除熔岩区域外的各种复杂地质条件,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深厚软土地层工程区域。该技术不仅支护效果好,而且对基坑起到挡土止水、减少地面沉降的作用。除造价较高的水位低、地下管线少的岩溶地形外,该技术适用于所有软弱地层或建筑物密集区域,且基坑开挖无需放坡,为混凝土浇筑开挖好符合标准的沟槽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无需进行结构支护和混凝土养护施工,不会对周围建筑、地下管线等造成伤害,在夜间、低温条件下仍然适用。地下连续墙结构不仅具有防水、防渗的作用,而且可以稳固工程结构挡土、支撑体系。

3.3土钉墙支护

在土木工程边坡支护技术中,土钉墙支护是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的一项技术方法。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土钉墙支护技术时不仅能够达到预期支护效果,并且造价成本较低,更加适用于预算相对较低的施工项目中。顾名思义,土钉墙支护利用土钉对墙体进行支撑,保证支撑结构的稳固性,从而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相比于锚杆支护和地下连续墙支护,为了尽量减少流水侵蚀损害整体支护结构,使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到保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设置排水网。虽然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土钉墙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经济性,但其对于施工条件却有着较高的要求。应用土钉墙结构施工,基坑的深度应当在12m以内,一旦超过了12m,土钉墙的支护效果就难以保证,从而降低支护结构稳定性,甚至失去支护功能。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初步决定边坡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技术,则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查,对所有存在的客观因素进行分析,使各项施工条件满足土钉墙支护技术的运用。

3.4锚杆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技术是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边坡支护技术措施之一,主要涵盖挡土墙以及土层锚杆施工措施两个主要类型。锚杆的材质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资源配置条件,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设备,才能够有效连接土墙结构和土层结构,并有效固定基坑边坡的整体结构,同时还能够适度增强边坡的承载能力。但是在配置锚杆材料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关注机械设备的所在位置,避免出现滑坡等安全问题。在运用锚杆支护技术方案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测定基坑深度的合理范围,若超出7m,则不能够单独使用此项技术,会产生较多坍塌或者滑坡等安全事故问题。在利用锚杆材料和设备进行边坡支护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还需要重点关注挡土墙以及压力施加位置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3.5挡板式挡墙支护技术

通过将桩子与桩子间挡土板间构建成挡板式的挡墙后,就能够使得桩锚固端中的锚固效果与土层压力得到有效的稳固。但在建设桩板式挡墙时需要注意到,在其施工环节中可能会对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挡板式挡墙支护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为悬臂式及锚拉式。在使用悬臂式挡板挡墙支护技术时会将其高度控制到12米中,而在使用锚拉式挡板挡墙支护技术时则会将其高度控制在25米中。此外,挡板式挡墙中的桩间距、长度及尺寸等都需要依据桩体的埋深及岩土中压力的实际情况来确立。挡板式挡墙支护技术也有一定的优缺点,这一支护技术使用在路堑及路堤这类土方有着极大压力与墙体较高工程中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但是这一技术若使用在地质及地基方面则达不到较好的效果,因此这一支护技术较难得到好的推广。

3.6基坑开挖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果基坑开挖和支护不能同步进行操作,将对于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到后期施工的有序进行,甚至会导致基坑变形,基坑结构稳定性难以满足土木工程施工设计要求。基于此,在土木工程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当合理运用基坑开挖技术。遵循分层、均匀、对称、平衡以及先支后挖的施工原则,从而保证基坑结构稳定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严格遵循基坑开挖施工计划和施工流程,始终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放在首位,强化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所存在的问题,推进项目建设,保证基坑土体稳定性,避免边坡土体不稳定对土木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结束语

总之,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支护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施工环节。边坡支护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土木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边坡支护,结合工程现状,综合分析各个边坡支护施工技术优缺点,选择最适合的边坡支护施工技术,强化边坡支护技术应用规范性,为土木工程质量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亚明.土木工程施工中边坡支护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21(03):139-140.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21.03.067.

[2]郭金杭.刍议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边坡支护技术要点[J].大众标准化,2021(06):142-144.

[3]高振洋.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分析[J].砖瓦,2021(03):166-167.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1.03.074.

[4]周榆千,胡毅方.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边坡支护技术探讨[J].散装水泥,2021(01):76-77.

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第4篇

【摘 要】在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中的土木工程,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支撑的作用。本文首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进行概述,并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最后对土木工程技术创新方面展开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技术特点;创新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经过了长时间的探索应用,呈现出了工程实践在理论之前的明显特征。这是由于一些客观状况难以判断,在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工程实践经验先行于理论,因为有些客观情况过于复杂,较难清晰的进行理论分析或单纯的通过室内实验进行论证。再者,仅有通过持续深入的工程实践,方能有效反映出新的问题。

当前,土木工程不但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完善的物质保障,还有效推动了科技的创新发展。另外,土木工程是一门持续更新的学科,因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应用过程中持续的涌现出来较多的新技术手段以及新型材料。

通常来讲,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体现了固定性、丰富性以及流动性的特征。所谓固定性主要是施工地点较为固定,通常在确定施工地点之后并不会形成明显的变动。而流动性则是指施工团队的流动性以及在相同项目之中施工工作人员的作业空间变化。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各类工程项目存在区别,进而使得建筑项目类别乃至施工采用的设施、方法均存在不一样的特征。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施工技术是在人类诞生后产生的,所以它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但是,在漫长的历程中却没有突破,直到文艺复兴之后,才有了跨越性的发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也有所创新和突破。在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下,各种环保节能的新材料、新结构也在不断涌现出来。与此同时,出现了越来越多技术复杂、规模浩大的土木工程结构。为适应经济增长及市场发展的需要,施工技术也在快速发展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建筑工程的数量在逐年增多,其规模也在明显加大,这为我国施工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土木工程有自身独有的特点,与一般的生产作业不同,它的每项工程都要根据工程性质和特点来进行单独施工,这样就会使工程项目的成败直接受到施工组织是否科学合理的影响。总的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固定性、流动性、多样性、协作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固定性是指施工地点相对固定,施工地点被选定后就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动;流动性指的是施工队伍和施工人员的流动;而多样性则是指不同的工程,在建筑类型、施工设施及施工方法方面也都各自有不同;协作性和综合性是指工程施工需要由多家不同单位,包括建设、施工、设计、监理、材料供应商等来配合协调完成。此外,每个工程都会涉及很多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工程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工程投资大。

三、土木工程技术创新分析

(1)深基坑桩基技术的创新.关于深基坑技术其主要是应用于高层建筑当中,考虑到高层建筑与中低层建筑在着技术上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深基坑技术成为了保障高层建筑质量的主要技术,具体的创新措施就是利用桩帽支档在较深的地基建设中有效巩固土壤的基层硬度,特别是在建设中遇到土质比较疏松的区域,同时采用预应力锚柱加固和浇灌定性一起加强。混凝土灌注技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这是因为其具有适应能力强、承载力大等特点。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当混凝土的灌注口径大于3m,深度超过100m,其更需要利用到灌注技术,为了能够提高施工工艺将压力水泥浆压入地域以及侧部的结构形式,如此一来就能够对桩侧四周以及衬底的四周做到抗压保护,保证其原有位置不会发生偏离,通过这种创新能够有效节约施工成本。另外,还对桩型进行了研究,主要是考虑到振动方式预计锤击振动,创新出的沉管桩、扩底桩等,在这种桩型的创新之下能够有效防止打桩用力过猛而出现的桩柱损坏与打偏等问题。

(2)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在长期对土钉墙的施工操作工作中,得出的施工经验就是不能在软土地上使用土钉墙。而针对连续墙,其更加符合施工要求更加严格的深基坑工程。特别是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针对外墙体的施工其一般采用封闭式的地下连续结构墙,这种超厚型的连续墙在固定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采用一些能够拆卸的防护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其建造的时间要与土方和防水维护同时进行。特别需要提到的就是将预应力技术加入其中,能够大大提高支护强的强度,有效解决了钢筋扩展产生的反作用力问题,还能够防止长期过程中支护墙发生变形引起的安全隐患。另外,采用圆环形的支撑体系,能够为施工过程中的挖土工作提供更大的作业工作,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反铲土的分挖坑道,如此一来能够大大减小空间对效果的影响,有效防止其结构变形。

(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预应力混凝土能避免过早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并充分利用好高强度的钢筋和混凝土,再对其施加外力,从而减小构件受到的拉应力。一般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具有刚度大、截面小、耐久性好等优点,也能发挥出混凝土和钢材的性能。施工技术分为以下两种:

1、先张法施工。指的是混凝土浇筑前所进行的预应力钢筋张拉的施工方法。混凝土构件在浇筑前,要先对预应力钢筋进行张拉,随后再将张拉后的钢筋临时锚固在台座或钢模上,最后开始真正的浇筑过程,直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便可以适当借助于预应力钢与筋混凝土两者之间产生的黏结力,产生预应力效果。

2、后张法施工。这种施工方法是先制作混凝土构件,之后再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施工的整个过程为:浇筑混凝土构件时应预留张拉孔道,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将钢筋拉近孔道,预应力钢筋张拉时我们可以借助于张拉机具,在构件端部锚固好预应力钢筋,最后一步是孔道灌浆。

(4)体外预应力技术创新.体外预应力为后张预应力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预应力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全面创新,因此逐步成为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体外预应力主要为位于混凝土截面以外布设预应力筋,同传统位于构件截面之中布置的预应力筋恰恰形成了应力对应效应。该应力目前较多的用在一些特种结构系统之中,可在建设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工程或是大跨度建筑项目系统结构中发挥良好的功能价值,并构建而成了两类主要体系。第一类体系为有粘结体外预应力的结构,其优势在于预应力形成摩擦损失有限。这是由于孔道空位于结构系统之外,较易对其进行检验并管控铺设管道的整体质量,确保其呈现良好的水密性。第二类系统为无粘结体外预应力结构,优势特征在于可利用单独的张拉工艺,便于快速高效的操作处理,同时单根无粘结筋呈现的摩擦损失并不多。另外,体外预应力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呈现出明显的优势特征,因此对工程项目的综合效益水平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

四、结语

随着土木工程的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相信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也会得到更好的创新,并在土木工程施工方面得以推广与应用,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在新时期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罗广生.浅析土木工程策略的技术和方法[J].经营管理者,2011,18:338.

[2]张镇森,王孟钧.重大建设工程技术创新网络作用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18:30-34.

[3]赵东方,姚大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2:124.

[4]郭智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4,04:78.

[5]张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探究[J].商品混凝土,2013,03:137+131.

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第5篇

摘 要: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是控制土木工程建设成本、保障建设企业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是有效维护施工环境以及节省社会资源的需要,因此加强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节能环保施工的主要特征以及土木工程建设节能环保的主要作用,对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节能环保的主要因素以及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节能环保施工;特征;土木工程建设;作用;影响因素;应用;

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应用的最终目的达到节能减排、节省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并且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及工作场所,同时有利于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节能环保施工的主要特征

节能环保施工概括起来就是“资源有效利用”,即一是减少建筑材料、各种资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二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和材料;三是设置废物回收系统,利用回收材料;四是在结构允许的条件下重新使用旧材料;五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绿色施工也是融合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于一体的建筑。

二、土木工程建设节能环保的主要作用

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环保对土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土木工程建设中对可生能源的利用以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缓解目前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局面。土木工程节能包括照射、采暖和利用空调等方面,在土木工程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采用新型的节能环保材料、施工设备和技术、产品等,执行节能标准,加强对可生能源的再利用,减少供热供应、照明、热水等能耗,加强对自然光利用的同时提高空调的制冷、制热系统的效率等措施。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节能环保不仅有利于建筑的便利性和舒适性,同时还能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节能环保的主要因素

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节能环保的因素主要有:(1)施工废气因素。建筑业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建筑装修材料,如油漆、涂料等。建筑业废气的排放量较小,对环境空气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此类废气具有污染物种类较多、毒性较大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点一般都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方,通风状况一般都不佳,故对人的危害较大。(2)施工噪声因素。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建筑工地现场产生的环境噪声,主要是由施工机械工作产生的。施工场地的噪声一般均超过国家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标准,由于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工程作业几乎是在居民窗下进行,严重干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3)施工粉尘因素。建筑粉尘是地表扬尘的主要来源,是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建筑粉尘污染主要是指水泥、石灰、沙石和回填土等建筑原材料在运输、堆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人为原因或某些气象因素造成的部分建筑原材料小颗粒散失到环境空气中所造成。(4)施工垃圾因素。建筑垃圾大多为固体废弃物,一般是在建设过程中或旧建筑物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的。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四、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1、清洁与环保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其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1)空气污染控制。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扬尘、飞尘等,其中固体悬浮颗粒充斥大气中,会引发严重的空气污染,对此应该进行绿色处理,施工所在的出口需要增设洗车槽,从而减少对周围道路的污染与侵蚀,遇到关键施工环节,例如:土方挖掘施工等,应该采取设置围栏、增设洒水车或高压喷雾等方法来控制扬尘污染。(2)噪音控制。噪音污染作为一种非视觉化的污染形式,扰乱人们的生活,高强噪音所引发的振动甚至会对周围建筑结构带来破坏作用。必须加大噪音管理,积极控制噪音,这也是節能环保施工技术应用的根本任务之一。首先,噪音施工要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段;其次,尽量优选噪音小、振动小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选择隔声、隔震等技术措施,在施工场地设置封闭式机棚,作为专门噪声工具施工空间,达到与外界隔绝的效果。最后,专门围绕噪音大小进行监测,确保其处于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3)水污染控制。土木工程建设水体污染源具体涵盖施工建设过程产生的废水与生活污水,对此需要施工区域内应设置污染处理专区,例如:预先设置化粪池、沉淀池等,确保污水、废水等经过处理后尽量能够被循环利用,从而节约水资源,同时,选择隔水效果强的边坡支护技术,防止地下水体受到污染。

2、资源节约与回收利用的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应用分析。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1)合理使用原材料。原材料对于土木工程建设非常重要,其支出是土木工程建设成本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需要预先制定出较为精细、合理的原材料预算方案,并加大采购管理与监督,实行计划采购战略,按照不同施工阶段的材料、物资需求量与需求类型进行分批次的计划采购,从而防止材料剩余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要保障土木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保证施工进度和周期,从而确保材料在有效期内被充分使用。(2)高效利用水资源。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现场节水管理,并实行雨水、污水、废水分流排放制度,采用计量管理制度来强化水资源使用情况的监督。施工材料搅拌、调配过程中,要本着节水的原则使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无故浪费现象。在施工现场创建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并对可回收再利用的废水资源进行充分的再利用。(3)电能资源的有效利用。实行用电指标管理制度,从现场施工、办公、设备用电、施工人员用电都严格依照相关指标进行监测管理。提倡选择节能环保型照明设备、施工机械等,尽量延长白天作业时间,充分利用自然光源,通过科学地安排施工程序,确保高效施工,缩短施工进程,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4)建筑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建筑施工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要分开存放,其中建筑垃圾要实施分类处理,从中挑选一部分进行回收再利用,不可回收的部分则应统一运输处理。生活垃圾则应该装袋运输。有必要设置封闭式垃圾池,实施封闭式处理。(5)节省施工用地与空间。要想达到节能环保施工的效果,就必须尽量减少对空间和施工用地的使用,必须对工程所在地附近的设施、管线、设备等的分布情况作出细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规划施工空间、规划施工占地,维护施工地域附近设施与资源的安全。在保证健康施工、安全施工、环保施工的基础上来规划施工面积,要确保施工平面场地紧凑布局,控制废弃物的出现,运输通道布置要灵活得当,不能过多地占地、占用空间,可以尝试设置环形通道,以此控制施工占地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并且土木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噪音、灰尘等方面的污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节能环保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温宏京.新形势下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探讨[J].科技风,2012(14)

[2]董军科.探讨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2)

[3]费伟等.探讨节能环保下的高层建筑绿色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

[4]崔晓明.建筑工程节能环保施工技术的应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7(02)

土木工程新技术范文第6篇

第一章

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

近代篮球运动于1891年起源于美国东部地区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尔市。当时美国遇到特大的暴风雪,气候异常寒冷,使得当时在美国最流行的棒球运动无法开展。而学生们对室内古典体操又感到厌烦,致使到该校学习和活动的人越来越少。为解决这一问题,基督教青年会学校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博士本着以下原则设计出这样一种新型的运动项目:

(一)不受天气、时间的影响,可以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二)与枯燥的古典体操、美式足球有所区别。

(三)既要有对抗性,又必须文明。

根据以上设想,奈史密斯从当地儿童喜欢用球投向桃子筐(当地盛产桃子,各户备有桃筐)的游戏中得到启发,创编了一种叫做篮球的游戏——因此篮球运动的本质就是游戏。

篮球游戏发明后,受到教会学校学生的喜爱,奈史密斯在实践中对它进行了形式多样的改变,为了增加游戏难度,奈史密斯把放置在地面上的桃筐悬挂在篮架高处;为了简便易行,他又把桃筐的底部去除以方便游戏操作。篮球运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篮网至今仍旧保留着形似桃筐的口宽底细的形状。 第二节

篮球运动发展概况

一、比赛通则逐渐明确

1891年12月25日圣诞节前夜,奈·史密斯博士亲自主持了近代篮球运动史上第一场比赛。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沿用至今。

二、竞赛规则逐步修改,逐步登上世界殿堂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篮球运动自此进入了世界民众的视野,对篮球运动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

1 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进球得分后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

1952年和1956年第

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运动员,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国际篮球联合会的前身)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等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也于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三、职业化加速篮球运动发展

随着国际奥委会和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于20世纪90年代同意职业篮球队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特别美国“梦之队”参加西班牙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世界最高水平球员的高超球艺使国际篮球界关注,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不再是单纯的非职业篮球运动组织,因此也将“业余”二字摒弃,正式更名为国际篮球联合会。世界篮球运动由此跨入了向科技化、智谋化、竞技化、技艺化、凶悍化、多变化融于一体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职业化的序幕全面拉开,成为现代篮球运动继续朝着“高、快、全”飞速发展的推进器。

四、篮球运动在中国

而现代篮球运动是满清末期(1895年)由美基督教青年会传教士来会礼(willard。lyon),传入我国,天津市是我国篮球运动的起源地。1896年,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了我国第一次篮球游戏表演,此后逐步由天津向全国传播、推广。一百多年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项目。然而,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训练和管理,使得旧中国的篮球运动整体水平差。发展非常缓慢。

篮球运动在我国的传播、普及、发展、提高受不同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1960—1966年间,我国国家男、女篮球队后战胜过不少国外强队。比赛中,快攻、跳投、紧逼是我国篮球队的三大法宝,我国篮球水平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从1966年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篮球训练和比赛工作曾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直至1974年,国际篮联和亚洲篮联才先后恢复我国的合法席位,我国篮球运动才开始再次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

1997年,国家体委成立了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在管理体制改革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即把传统的甲级联赛正式命名改为CBA职业联赛。通过至今十几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篮球事业发生了深刻变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初步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男篮再次打入八强,女篮打入四强,证明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

CBA联赛的进行,吸引了众多篮球爱好者和社会的关注,也带动了社会篮球及校园篮球的发展。1998年起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主办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2005年起主办中国大学生篮球超级联赛,对活跃高等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在学生中普及篮球运动、储备项目后备人才都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章

篮球运动技术概述

第一节

篮球技术发展历程

篮球运动技术是进行篮球比赛所必须的专门动作和方法的总称,包括传接球、运球、投篮、突破、防守、抢篮板球等攻防两大类约两百多个动作方式。它是在长期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是人们对篮球运动技术的归纳与总结,是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篮球运动所表现出的 “攻守对抗矛盾、技战术矛盾、规则与技战术矛盾”的对立统一。

篮球运动始于1891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人们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攻守对抗,想尽了各种方法

2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动作的创新,以适应篮球比赛攻守对抗的激烈化程度。如投篮动作的演变就经历了几个阶段:原地单手胸前投篮—原地单手肩上投篮—跳投—扣篮,逐步发展到空中接力扣篮;运球突破技术动作从原地、行进间运球—变速—体前换手变向—胯下、背后变向,逐步发展到胯下运球接背后运球再接急停跳投等综合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篮球运动实践为基础,以人们逐渐认识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及本质为前提,不断推动着篮球运动技术的向前发展。 第二节

现代篮球运动技术特点

一、动作速度快

现代篮球运动的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各种快速的运动、快速的攻守转换、快攻等,大大加快了篮球运动的节奏。然而,还有一层速度变化的含义,这就是表现在技术动作上的速度。这一点,我们从高水平运动员的技术动作上最易见到。动作速度是现代篮球运动激烈对抗之必需。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实质是时空上的对抗,任何一个技术动作只要在时空上获得优势才能取得动作的目的。

在投篮技术方面,运动员想达到投篮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投篮时机,即适宜的投篮时空条件。然而,随着现代防守技术的提高,使投篮者很难找到无干扰的投篮时机。因此,进攻者要想在有防守情况下完成投篮动作,多数情况下都要通过速度变化来创造投篮的时空条件,缩短时间过程,所以在现代篮球运动中,运动员的投篮动作普遍表现为迅速、突然,投篮的准备过程与完成动作的时间短,

二、对抗力量强

力量是对篮球技术的影响是极其重要,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身体接触日趋激烈,必然要求现代篮球运动必须具有比以往更加充实的专项力量,在技术动作上越来越重视专项力量的发展。近年来,世界高水平运动队已经越来越重视发展力量。运动员的各种技术动作已越来越适应对抗环境。相反,没有足够的力量作保证,就谈不上技术动作的质量。

三、技术幅度大

篮球运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动作幅度由小到大的变化。特别是投篮技术尤为明显,先后经历了双手低手投篮、双手胸前投篮、双手头上投篮、单手肩上投篮、单手头上投篮、单手高手投篮,直至目前少数人应用的单手高手直臂投篮、跑投、抛投等。不难看出,仅投篮出手点从低到高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动作幅度。

投篮是篮球技术中的核心技术,它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受到其它技术(特别是防守技术) 的左右,另一方面也最能影响它技术的发展变化。由投篮技术的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其它技术的发展规律,动作幅度大已成为篮球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表现形式。

四、变化形式多

现代篮球运动实践表明,运动员在激烈的对抗中不仅要具有全面的身体素质,而且还必须具有随机、灵活的动作变换能力,简单的动作过程已无法适应对抗要求。对抗必然促进技术的发展和提高,而技术的发展又加剧了对抗程度。“变化形式多”的技术特点同其它特点一样,都是各种技术动作在激烈的攻守对抗中不断发展、适应的结果。二者互为促进,使篮球运动不断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使比赛更激烈、更精彩。

上一篇:筹资风险的识别方法范文下一篇: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