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

2024-01-27

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中、东欧数字电视发展加速

市场研究机构Informa Telecoms & Media公司的调查报告称,到2007年底,中、东欧地区的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为1400万户,渗透率为10%。虽然渗透率比西欧低得多,但预计在今后5年中,中、东欧的数字电视将加快发展步伐。到2012年底,中、东欧的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增加到3970万户,增长近两倍,渗透率上升到27%(表1、2)。

波兰是中、东欧地区数字电视发展的领先者。到2007年底,波兰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为375万户;预计2012年将增加到999.5万户,增长1.7倍,占该地区数字电视家庭用户的四分之一,渗透率达到68%。俄罗斯是个大国,但到2007年底其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仅有近160万户,渗透率为4%;预计到2012年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增加到740万户,渗透率上升到14%;不过,政府正在采取措施,因此,发展速度也许比预期的要快。到2007年底,土耳其拥有228万数字电视家庭用户,渗透率为19%;预计2012年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达到700万户,渗透率上升到43%,到2007年底,罗马尼亚的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为67.8万户,渗透率为20%;预计2012年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增加到410万户,增加5倍,渗透率达到54%。除这四个数字电视家庭用户数最多的国家之外,就渗透率而言,捷克共和国和以色列是最高的,预计2012年将分别达到75%和73%。匈牙利和希腊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47%和44%。

在中、东欧地区,付费卫星电视仍将是占优势的数字平台,到2012年将有近1300万家庭用户,占中、东欧地区电视家庭的8.7%,长数字电视家庭的33%。免费卫星电视家庭用户将达到640万。到2012年,波兰将有500万卫星电视家庭用户,罗马尼亚将有280万户,这两国的卫星电视家庭用户将占该地区DTH家庭总数的61%。这两个国家的DTH家庭用户渗透率将分别达到35%和36%。有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将从2007年的207万户增加到2012年的970万户,增长3.7倍。2007年底,地面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为65万户,到2012年将增至822万户,增长11.6倍。到2007年底,IPTV家庭用户为44万户,2012年将增加到242万户,增长4.5倍。

虽然中、东欧地区的数字电视加速发展,但消费者可支配的个人收入受到经济增长的制约,因此向数字的转换仍然存在困难。现在,中、东欧12国已成为欧盟成员国,他们有义务执行欧盟的计划,在2012年前实现模拟电视停播。但这一地区的地面数字电视进展比较缓慢,数字电视的发展参差不齐。因此,全地区如期实现欧盟的模拟停播计划是有困难的。

Informa公司的调查报告指出,2007年该地区只有65万地面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仅占数字电视家庭用户的0.5%。虽然2012年将增加到822万户,但也仅占电视电视家庭总数的5.5%。预计非欧盟成员国俄罗斯将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地面数字电视市场。到2012年,俄罗斯将有280万地面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其次是捷克共和国和土耳其,将各有130万户。这三国占该地区数字电视家庭用户的66%。到2007年底,这一地区有4120万付费电视家庭用户(含模拟有线电视,不含地面数字电视),渗透率相当低,只有29%。预计到2012年付费电视家庭用户数仅增长30%,达到5350万户,渗透率为36%。俄罗斯将有1600万付费电视家庭用户;其次是波兰,将有1100万。付费电视家庭用户渗透率最高的将是罗马尼亚,2012年将达到86%。

到2007年底,该地区电视家庭用户总数的近22%(即3120万户)接收模拟有线电视信号。预计随着一些用户转向数字平台,模拟有线电视家庭用户数将逐步减少。到2012年,预计仍将有2840万模拟有线电视家庭用户,占电视家庭总数的19.1%。

调查报告指出,向数字平台的转会不是很容易的。通常数字平台比模拟平台昂贵很多;该地区一些国家,长期来就有收视由当地市政当局或公共事业单位提供的便宜的模拟有线电视的传统,因而消费者缺少向数字转换的积极性。

现在,许多这种网络已出售给商业性竞争者,大多数新的拥有者已加大了对升级网络的投资力度,以便提供三重捆绑服务。这使政府感到高兴,因为这升级电信的宽带基础设施,并提供更多的电视选择。新的拥有者也将较小的网络整合成较大的多系统运营商(MSO)。这是他们能有规模经济,使他们能提供跨地区的服务。

到2012年,俄罗斯和波兰合计将占有该地区有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的一半以上,分别为247万户和285万户。其次是匈牙利、以色列和罗马尼亚,各有近100万有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以色列将有最高的普及率,可达40%。

整合与升级不只是在有线方面,电信公司(其中许多现在得到外国大型公司的支持)也提过捆绑服务。在2012年,估计将有240万家庭为IPTV支付,占该地区电视家庭总数的1.6%。

在2007年,该地区的订购和PPV/VOD收入达到49亿美元,每个订户每月的支付平均为10美元。升级和更多的节目选择将导致在2012年的这些电视的收入上升到86亿美元,增长76%;每个订户每月的支付也将增加到13.37美元(表3)。到2012年,将有1230多万付费电视家庭用户,从每个用户获得的平均收入(ARPU)也将提高36%。到2012年,有线电视的收入将达到43亿美元。占该地区总收入的一半,比2007年提高42%。在2011年,数字有线电视的收入将首次超过模拟有线电视。最大的有线电视市场是波浪,收入将达到13亿美元,占该地区有线电视总收入的30%。

到2012年,付费卫星电视将产生36亿美元的收入,比2007年增加一倍。仅波兰一国就将为总收入贡献13亿美元占36%。

到2012年,该地区IPTV的收入将达到6102亿美元,2007年为5700万美元,增长9倍以上。

在2012年,波兰将为该地区86.8亿美元的总收入贡献27亿美元;俄罗斯提供13亿美元;以色列提供10亿美元多一点;土耳其提供不到10亿美元。这四个国家占该地区总收入的69%(表4)。

波兰数字电视东欧领先

波兰是东欧数字电视发展的领先者,2007年其数字电视家庭渗透率达到27%,预计2012年上升到68%。波兰数字电视发展迅速主要是由于对所有平台都加大了投资力度。

波兰有3个DTH平台。2007年底,数字DTH家庭用户为304万户,预计2012年达到496.7万户,占波兰电视家庭的38%。Cyfrouiy Polsat公司持有体育转播权是其用户增加的因素之一。迄今,该平台还没有国际型投资,但德国媒体大公司Axel Springer正在盯着对Cyfrouiy Polsat的投资机会。

第二大DTH平台Cyfrat在2006年底有91.7万卫星电视家庭用户,2007年6月增加到97.6万户。它提供80个频道和上百个免费广播国际频道;它持有波兰足球联赛独家转播权。2006年晚些时候,Cyfrat开播Canal Plus Sport高清频道。起初,用户免费接收该频道,2007年7月改为付费。Cyfrat也推出了DVR服务。

第三个DTH平台N于2006年10月开播,2007年9月拥有20万家庭用户,其目标是到2008年底获得50万用户。该平台采取与其他平台不同的策略,它与海外内容提供商建立伙伴关系;2007年上半年推出Discovery Historia频道;它与MGM Networks公司签订了开播MGMHD频道的协议。

波兰有线电视领域有630多家运营商,但整合正在加速进行,这促进有线数字电视的发展。2006年底,波兰仅有18万个有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到2007年底猛增到48.9万户,增加1.7倍多,估计2008年达到83.1万户,2012年达到296.5万户,占波兰电视家庭的23%。有线电视运营商Multimedia Polska于2007年5月开始提供基于MHP的高清服务。

一些运营商把IPTV看作是向新领域扩张的手段。有线运营商Multimedia Polska于2006年夏季在库特诺、梅莱茨、布热斯科和登比察推出IPTV服务。波兰电信也于2006年第三季度在华沙推出IPTV服务,采用MPEG-4压缩技术,提供三重播放节目包;这项服务计划扩大到41个城市。波兰IPTV用户估计2008年达到11万户。2010年增至31万户,2012年达到51万户。

罗马尼亚DTH平台快速发展

现在,罗马尼亚有5个DTH平台。2007年,罗马尼亚的数字DTH家庭用户从2006年的62万户上升到136万户,预计2012年达到275万户,是2006年的近4.5倍。

罗马尼亚电信(Romtelecom)运营5个DTH平台的服务之一,这家公司正考虑在中、东欧其它国家推出DTH服务,这一举措会加剧这一地区付费电视市场的竞争。另3家角逐者也在争夺该地区最有吸引力的电视市场的订户。

当Romtelecom公司在2006年底推出其品牌为Dolce DTH服务时,大多数市场观察家都持怀疑态度。因为在这个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已经另有4个DTH平台存在,然而,Dolce服务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其运营的头6个月中就签约20万个家庭用户。Romtelecom公司负责视频业务的总经理John Younis说:“我们相信能取得成功。我们向电视领域推进并不新奇,因为许多电信公司都已经这样做了。”

在Romtelecom公司将其DTH服务向中、东欧其它国家扩展的同时,国内竞争对手罗马尼亚有限公司(RCS)也效仿。RCS运营品牌为DigiTV的DTH服务,它在2006年在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捷克推出付费电视服务。据Younis说,其公司准备将其DTH服务扩大到巴尔干国家。Romtelecom公司提供DTH服务的战略大体上也反映出罗马尼亚其它DTH角逐者战略。Younis说:“我们以价格和服务质量与对手竞争。我们计划开播新频道,推出新服务。”

一般说来,一个市场中同时存在5个DTH平台是未曾听说过的,但在罗马尼亚似乎有足够增长空间,至少在中期内如此。据Informa Telecoms & Media公司预测,在今后五年中,罗马尼亚将有约50万新的用户签约DTH服务。

俄罗斯加速推进数字化

俄罗斯信息通信部计划2015年完成向数字的转换,政府已就此进行研究,并委托文化部和信息通信部起草相应的大纲。俄罗斯广播电视网与法国银行财团达成为期15年的15亿欧元贷款的协议,用于网络的现代化和发射极更新。

信息通信部称,如果允许私人投资商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这将使预定2015年停播模拟电视的目标日期提前4年实现。该部已建议把数字网络的建设交给私人投资商,取代与占优势的传输公司Rassian Television and Radio Broadcasting Network达成的协议。据信息通信部估计,如果该建议获得批准,到2011年俄罗斯90%的电视家庭能收看数字电视。

据国防工业综合司权威人士预测,到2015年,俄罗斯国内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250亿美元。工业与能源部的评估认为,60%的电视机可由俄企业生产。此外还有两个新生市场:一个是在普通模拟电视的基础上增添可接收数字电视信号的设备,当前,居民使用的模拟电视机至少在8000万台以上,这部分市场极为可观;再一个是与付费电视系统相关的市场,这需要使用专业设计的设备,以保证付费收视成为可能。

在俄罗斯有线电视领域有数百个小型的地方运营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提供20个以上频道,只有很少数能提供交互服务和数字成套节目。不过,三家较大型的有线运营商AFK Sistema.Renova和Nafka Moskva已开始收购地方运营商,并在2008年开始使网络数字化。2007年,Renova Media公司购买了Moscow Cable Com公司。据Moscow Cable Com公司秘书Andrew O’Shea讲,Renova Media公司公司是要把Moscow Cable Com公司与其他并购的公司合并。

现在,Moscow Cable Com公司着力于网络升级并扩大覆盖范围。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这家公司的网络覆盖80多万家庭,到同年底又扩大了40万户。这家公司在2007年头4个月就获得23350个有线电视用户。预计俄罗斯的有线数字电视家庭用户从2007年的83万户增加到2012年的250万户,增长两倍。

俄罗斯唯一的DTH运营商NTV-Plus公司于2007年5月推出俄罗斯第一大数字高清电视服务,提供3个付费电视频道:高清电影频道(HD Kino)、高清体育频道(HD Sport)和高清生活频道(HD Life)。这家公司称到同年6月底已有2万个高清订户。2008年8月,该公司通过Eccro Birdg卫星向西部发送高清电视服务,这是俄罗斯首个全部发送高清电视的新平台。该公司的目标是,在运营的头两年内吸引20万个订户,并逐步为订户提供更多的国际高清频道及本国高清频道,满足订户的更多选择。

如期实现模拟停播仍存在困难

地面数字电视虽然在爱沙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立陶宛和斯洛文尼亚已经开播,但迄今一些国家只是刚刚开播或者仍未开播,例如乌克兰和匈牙利2008年夏季才开播,斯洛伐克和保加利亚计划2009年开播,俄罗斯计划2012年开播。有的国家正在试验。

一些广播机构担心,向数字转换的费用可能盘旋上升,无法控制,而对他们的投资也提供不了多少回报。在某些市场,广播机构必须投资基础设施,例如在捷克共和国,政府在2008年提资320万英镑,计划以后每年再增加一倍。匈牙利政府打算将费用转嫁给复用器特许的投标者。

为了使模拟电视的停播与欧盟确定的2012年目标日期一致,一些国家不得不调整他们的停播计划。例如爱沙尼亚、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将停播日期提前到2010年,捷克共和国、拉脱维亚、匈牙利将停播日期提前到2011年,保加利亚将将停播日期从2015年提前到2012年。但欧盟的全部中、东欧成员国在2012年前完成停播计划是困难的。Informa Telecoms & Media公司的评论指出:“中、东欧国家的广播机构和政策制定者们告诫说,对消费者的高费用,拖延的特许过程和欧盟确定的不现实的目标日期,将使得所有成员国在2012年前转换到数字化是不太可能的。■

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是什么造成此类节目曲折跌宕的发展路径?电视相亲节目有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本文从我国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等方面分析了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深入研究我国特定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并对此类节目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电视相亲 合理性 矛盾性 可持续发展

2010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正式文件,着手整饬相亲类节目中的“炒作、造假、低俗”等现象。①从《玫瑰之约》到《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十余年间我国电视相亲节目两度大起大落,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发了舆论热议,而后遭到仿效、批判、整顿或停播。这一节目类型的特殊发展经历说明了什么问题,电视相亲节目能否作为一种有益于社会经济文化的节目形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这些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电视相亲节目存在的合理性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首次把约会游戏(Dating game shows)搬上荧屏,至今世界各国的此类节目已多达数百种。国内最早的电视相亲节目是1991年由北京电视台播出的《今晚我们相识》。1998年,湖南卫视的《玫瑰之约》则掀起了电视相亲节目首轮收视热潮,后由于频繁克隆导致观众审美疲劳,此类节目一度淡出荧屏。2009年年底至2010年年初,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和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相继开播,再度引起人们对电视相亲节目的高度关注。目前,活跃在电视荧屏上的此类节目还有《爱情来敲门》、《缘来是你》、《为爱向前冲》等十余档。“存在即合理”,电视相亲节目十余年间两次高度流行,是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现实、媒体市场环境和受众心理需求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节目兴起顺应社会需求。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组织结构、心理结构和文化模式的巨大转变,人们的个性意识逐渐觉醒,婚恋观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电视相亲节目在这一时期逐渐兴起。21世纪第一个十年间,中国的“80后”陆续达到适婚年龄,由于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这一代人大龄单身现象十分突出。有调查显示,京、沪等大城市适婚青年单身率已突破30%②,有些城市出现因职工回家相亲催生的辞职潮③,“剩男剩女”相亲受挫导致的心理疾病甚至自杀事件也呈多发态势,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电视相亲节目在这一背景下再度热播,是电视媒介顺应社会需求的一种表现。

节目流行符合市场规律。上世纪90年代,电视相亲节目作为荧屏上的新鲜事物,展现出“爱情速配”新奇、欢乐、平易近人的魅力,迅速吸引了大众眼球。以《玫瑰之约》为代表的电视相亲节目探索出“情感+游戏”的成功模式④,参与性强、受众面广、令人耳目一新。21世纪的信息传播更多元化,电视相亲不再具有渠道独占性优势,但声画兼备、平民化、低门槛等电视媒介传播特性使之具有极高的真实感、直观性和参与性,为电视相亲节目获得较高收视率提供了保障。加之近年来才艺选秀、平民K歌等节目类型相继兴盛又逐渐式微,久违荧屏的电视相亲节目重登舞台能再次给受众带来新鲜的收视体验。

节目特性迎合受众心理。就节目特性来看,电视相亲节目暗合真人秀的元素。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苗棣在《美国经典电视栏目》一书中分析称,“真人秀”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观众,核心竞争力在于三点:一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窥私欲;二是让观众看到没有脚本却又精彩纷呈的真人连续剧;三是通过让观众直接参与来制造最有群众基础的明星。⑤电视相亲节目将异性的相识、相知乃至相恋等交往过程从人际传播转变为大众传播,这种私人情感的公开化,极大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和猎奇心理。

电视相亲节目内在的矛盾性

电视相亲节目在西方是长盛不衰的节目类型之一,在国内却总是“好景不长”。究其原因,除目前国内电视节目普遍存在的同质化竞争、创新力不足、经营管理欠规范等问题之外,还存在电视相亲节目在特殊文化心理和媒体环境下的内在矛盾性的问题。

情感私密性与传播大众性的矛盾。这一矛盾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特殊情感心理,被认为是导致首轮电视相亲节目盛极而衰的主要内因之一。事实上,它也是最近热播的一些电视相亲节目出现价值偏差,引发舆论热议并最终导致集体“整风”的深层原因。

“速配式的电视相亲和中国人内敛的情感是相悖的”。⑥虽然以“80后”、“90后”为代表的年青一代个性意识和表达欲望有所提高,但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公众面前大方展露私人情感仍然属于非常态的行为。加之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追求利益和个人成就的动机,导致出现一些嘉宾利用电视相亲节目进行自我炒作、谋求名利的现象。一旦节目制作方把关不严,或为追求轰动效应而放任嘉宾出格的言行,相亲节目就将沦为个人炒作的平台。一些背离优秀文化传统,偏激或势利的婚恋价值观通过节目得到放大,更会对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节目特性与功能定位的矛盾。电视相亲节目暗合真人秀的元素,在拟定的游戏规则下展现真实,因此这一节目类型本质上具有娱乐性。娱乐元素能增加节目的可看性,进而提升收视率。但就电视相亲节目的内容构成和功能定位来看,其初衷是扮演“电视红娘”的角色,为男女嘉宾提供婚介服务,配对成功率是节目赢得受众认可的重要依据。

电视相亲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倾向,将导致节目失真、失信,流于低俗,甚至危害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而一味强调服务性也不现实,因为节目的有限时长毕竟有悖于生活中情感生发的自然过程。这样,在节目的可看性与实用性之间如何取舍,服务元素与娱乐元素的比重如何权衡,就成了目前国内电视相亲节目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促进电视相亲节目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电视相亲节目在国内曲折发展的历程,一方面说明此类节目具有存在的合理性和不可替代性,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节目内在的矛盾和隐患。目前,面对社会舆论热议和国家广电总局的发文整饬,电视相亲节目的言论导向多已回归主流,然而,一些节目的风格突变让人难以适应,致使收视率出现明显下滑,还有一些节目则完全退出了市场。媒体责任与收视率能否两全?如何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保持电视相亲节目的可看性,促进这一节目类型的可持续性发展?以下提出几点建议:

守土有责,避免收视率异化。在一些嘉宾参与电视相亲节目,以拜金、炫富等言论表达其对物质的“真实”态度后,美国《时代》周刊登载了《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钱还是为爱?》的评论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约会明星”的想法和言论完全背离了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事实上,即使在社会文化高度开放、商业主义盛行的西方社会,人们对待爱情仍是强调纯洁性的,在电视相亲节目中询问对方的职业和收入情况一般被视为禁忌。

对于国内电视相亲节目的制作方而言,必须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杜绝节目为短期经济效益而背离传统美德、任由社会价值观走向偏差的现象。电视工作者守土有责,只有尊重传统美德,深刻认识到节目所传播的内容对国家文明形象、当下社会风气以及未来文化环境的影响,才能避免节目遭到收视率异化。

细分节目类型,创新节目形态。针对目前一些电视相亲节目的定位在娱乐性和服务性之间难以权衡的问题,笔者认为可通过细分节目类型来加以解决。目前国内外电视相亲节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态:服务型、娱乐型和真人秀型⑦。

服务型:国内现有的电视相亲节目多属这一类型,即通过节目为男女嘉宾牵线搭桥,提供婚介服务。要做好此类电视相亲节目,首先必须核实嘉宾身份。其次在叙事方式上应坚持平民化,营造真实的交流环境。由于节目时长的限制,嘉宾不能在现场进行充分交流,这将直接影响配对成功率,因此有必要开辟“第二交流空间”,如通过成长背景介绍、家庭或工作场景展示等,尽可能还原嘉宾的真实性格。再次,节目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开展针对性婚介服务,如同城约会、行业联谊、中老年专场等,以进一步提高配对成功率。最后还应建立适当的反馈制度,如动态跟踪、定期回访等,以服务的诚意和成效促进节目收视率稳步上升。

娱乐型:典型代表是韩国明星配对节目《情书》。这类节目只保留了相亲中的“配对”概念,节目定位和内容是纯娱乐的。国内在借鉴此类型节目时应注意:明确节目的娱乐性定位,让观众明白配对只是一场游戏,配对结果在节目之外就不再有意义;嘉宾最好由专业的演艺人士充当,以保证节目的可看性;游戏环节的设置应强调趣味性、互动性和表演性等。

真人秀型:欧美和日本的电视相亲节目多为真人秀,形式丰富多样,创意新颖,广受观众欢迎,但真人秀对参与者的表现能力和受众的接受能力都有较高要求。目前这一类型在国内只有少量节目,如重庆都市频道的《凡人有喜》和青海卫视的《单身厨房》等。要将西方的真人秀运用到我国的电视相亲节目中,需基于本土文化进行改造。例如,西方的相亲真人秀往往通过竞赛,鼓励参与者们暴露人性弱点,中国观众对此难以适应,很容易招致舆论的道德审判,因此,节目应避免刻意揭露人性恶的一面,代之以对细腻情感的展现和对传统美德的弘扬;应避免采用残酷的淘汰赛制,也不宜设置过高的现金奖励。

开展跨界合作,紧跟时代步伐。电视相亲节目还可通过开展跨媒体、跨行业合作,进一步开拓市场,促进节目形态创新。如与诚信度高的专业婚恋交友网站合作,既能扩大嘉宾来源,又能节约由电视台逐一核实嘉宾身份的成本投入;与手机等移动媒体合作,可方便观众参与节目,有效增加互动。跨媒体合作还能拓展和延伸嘉宾在线下的情感交流,从而对节目受限于时长和演播室环境而显得狭小的交流空间形成补偿。开发不同形式的电视相亲真人秀,如与相关企业或部门合作,通过观光旅游或户外拓展运动开展相亲活动,可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利双赢。韩国对娱乐型电视相亲节目的产业开发也可为我们提供有益的经验,通过“节目捧红艺人——艺人引领时尚——时尚创造新人——新艺人再度提升节目收视率”⑧,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总之,电视相亲节目是社会、市场和受众共同需要的节目类型,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只要妥善解决,完全可以实现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并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注 释:

①冯遐:《广电总局下文整饬相亲节目 禁炒作禁造假禁低俗》,新华网:2010年6月11日,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6/11/c_12207948.htm

②代丽丽:《新一轮单身潮显现 一线城市剩男剩女比例达3比7》,《北京晚报》,2010年3月15日。

③马云霞:《“回家相亲”催生辞职潮 惠州企业推出婚恋福利》,中国新闻网:2010年1月28日,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10/01-28/2095588.shtml

④刘国强:《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类型解析》,《新闻知识》,2008(1)。

⑤李秀平:《电视婚介节目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8)。

⑥《〈玫瑰之约〉制片人:电视速配不适合中国人》,中国新闻网:2009年3月9日,http://www.chinanews.com.cn/yl/zyxw/news/2009/03-09/1594446.shtml

⑦⑧谢耕耘、丁瑜:《中日韩电视婚恋节目比较》,《新闻记者》,2006(7)。

(作者单位:四川外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编校:赵 亮

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传统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电视数字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继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后的又一次革命。在我国,由于数字电视投入使用时间较短,目前还不够成熟,必须构建一个可提供大量专业化频道的平台,以便吸引更多的家庭用户。“整体平移”是一条不以收费频道为主的推广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内容匮乏和价格的瓶颈。

[关键词 有线数字电视整体平移业务融合信息技术

一、我国数字有线电视的发展背景

目前,我国传统广播电视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目前,全国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971座,播出1787套广播节目和2334套电视节目。由于发展空间小、服务方式单一、盈利模式单一,过分依赖广告收入,缺少新的增长点,节目雷同,影响了系统优势和整体力量的发挥。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广播电视发展空间在缩小,另外,城市有线电视普及率已达90%以上,发展空间也在缩小。上述问题直接影响到广电系统今后的生存和发展。而数字化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但数字电视毕竟是一项新技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能否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将直接影响到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进度。

有线数字电视是相对于模拟电视而言的,传统的模拟系统是使用模拟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产生的是模拟的电信号。而数字电视节目的采集、制作、编辑、播出、传输、接收的全过程都采用数字技术,产生的是由0和1组成的数字信号。从技术角度解释,数字电视节目可以是以数字方式拍摄、制作和存储的电影和电视,也可以是库存的资料片经数字化处理所制成的电影和电视。

电视数字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继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后的又一次革命。20世纪80年代末,为应对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满足人们对高质量视听享受的要求,欧美科学家们提出了数字电视的概念。然而,数字电视的意义超出了数字电视本身,它有可能引发一场信息技术的革命,推动产业换代,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和就业机会,甚至导致资源和财富的重新分配。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可以带动设备硬件市场和节目服务市场的发展,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和经济增长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2003年,国家发改委召开数字电视产业化领导小组会议,同意广电总局发展有线数字电视,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进程。信息产业部与广电总局成立了有线数字电视联合工作组,以加快有线数字电视设备产业的规模化。由于数字电视投入使用时间较短,国外从1998年开始,中国则2002年才开始,再加上这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项目目前还不够成熟。

二、我国数字电视的发展策略

机顶盒的发放费用、消费习惯和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付费电视内容贫乏,这三点是制约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关键因素。

内容对电视数字化绝对必不可少,而国内制作的电视节目品种单一,吸引力不强。如果数字电视节目源问题在今后几年的开播中得不到解决,就有可能导致用户对于数字电视的兴趣消失。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研究借鉴国外数字电视运营的商业经验,将丰富的有线频道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在加强频道经营许可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实行有偿频道租赁服务,让更多的专业频道服务者参与数字电视产业中来。

中国大陆数字电视同时面临机遇与挑战,中国绝大多数有线电视公司缺乏资金对系统进行改造,消费者购买力相对比较低,高昂的数字电视机价格影响了数字电视的普及。单靠原来手中的频道资源来提高价格或加快数字电视用户的增加率,效果并不显著。从目前情形来看,单纯靠市场力量推广数字电视难以达到预期目的,难以在预期时间内关闭模拟电视系统。原因可以归结为6方面:消费者对于数字电视了解不够、消费者的技术疲劳、数字电视接收机价格比较高、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的不确定性、数字电视表现与期望相差甚远导致的普遍怀疑、投资高风险和资本短缺。

单一业务不可能推动数字电视,推动数字电视的四大动力是交互电视、高清晰度电视、数据广播和有线上网。我国电视市场基数大,送机顶盒的手段只能是短期行为,不可能长久。付费电视运营商要实现赢利,就必须构建一个可提供大量专业化频道的平台,以便吸引更多的家庭用户。

“整体平移”,以小区为单位,免费赠送机顶盒,在推行数字节目的同时完全停止输送模拟信号,增加频道数量,开办电视信息平台与商务平台等,同时每月向用户加收有线电视费。如果仅仅提高图像质量,而没有更多精彩的內容作支撑,数字电视业务难以开展。

“整体平移”探索出了一条不以收费频道为主的推广模式,数字电视中依然可以看到有线电视中的频道,很好地解决了内容匮乏和价格的瓶颈。通过在数字电视频道中提供分类广告等方式很好地解决了成本回收的问题,这是中国广电业长期忽略的一个问题——资讯深度开发,大多数主要媒体都是通过提供分类广告的方式获得利润。

比政府推动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商业模式,并且是有实力的运营商能够按照这种模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现在的运营商有很好的条件,但如果不能股份制改造,不能吸引有着运营经验的战略投资者,那将有很大的困难。

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文章总结了发展数字电视对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社会交往的意义,阐述了数字电视在农村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从结合农村定位服务内容、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加大宣传力度以及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数字电视在农村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数字电视;农村社会;农村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许多变化。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农村社会状况对我国社会的稳定、经济建设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数字电视的不断发展,其在引导农村居民生活方式变迁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随着数字电视的发展,电视节目也越来越丰富,除了以广告的形式直接推动农村社会的经济活动,还可以通过改变农村居民的经济观念而间接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农村发展数字电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总结如下。

1.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对农村的意义

1.1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数字电视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从经济效益来看,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数字电视可以给农民传播一些农业知识和技术,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数字电视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种植、保护以及新品种栽培等方面的技术;提高农民养殖技术;为农民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可以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加工技术方面的帮助,这些都是数字电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数字电视所发挥的间接作用和隐形效果也是十分巨大的,数字电视可以通过改变于农民的致富观念,从而进一步影响农民的行动。观念的变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通过数字电视传播一些致富信息可以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的观念、价值等,从而达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

1.2对农村文化、观念的影响

数字电视对农民思想观念、农村文化的转变具有重要作用。数字电视不是通过某一个节目影响农民的观念,而是通过其整体、长久的影响,农民长时间的观看电视,形成一种潜在依赖性,他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会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接受和观看数字电视的过程,正是其从乡村文化进入大众文化的过程,也是接受现代文明观念的过程。数字电视以有声有色的手段影响着农民的思想观念,不断推动着农村文化向前进步。可以说数字电视是一种现代观念的传播工具,是连接农民与现代文明的重要渠道,肩负着重要使命。

1.3对农村社会交往的影响

农村农民社会交往是农村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传统的农村,农民的社会交往主要受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影响,加上农村与外界交流较少,封闭性较强,所以农民的社会交往主要在村民与村民之间,且主要是以情感为主。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居民的社会交往发生了重要改变,呈现出平等、开放、自主、自由、理性等特点。农村社会交往之所以出现这个变化,不仅与经济发展相关,与数字电视在农村的传播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表明数字电视可以为农民营造出一个其他社会成员交流的氛围,从而促进农村居民的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同时,数字电视播放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对农村社会交往产生较大的影响。

2.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存在的问题

尽管数字电视对农村社会、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十分巨大,而且得到政府、企业和农民的认可,但是其在推广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消费观念影响。多年以来,农村居民一直观看免费的电视节目,而数字电视不仅需要农民交付机顶盒等费用,每年还需要交付一定的使用费用,所以农民对数字电视产生了抵触心理;二是地方小片网与数字电视形成竞争关系。在部分农村地区有一些小片模拟网给用户提供模拟电视信号服务,这些小片网由于其收费低,受到农村居民的支持,与数字电视形成竞争关系;三是基础设施落后影响数字电视的发展。由于皖南地区多为山区,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且经济较为落后,这些地区的基础设较差,这就增加了数字电视发展的成本和难度,严重阻碍了数字电视的发展。

3.对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建议

3.1结合农村定位服务内容

为了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数字电视应该将电视服务内容与农村实际情况相结合起来。可以通过将电视节目聚焦在广大农村居民身上,办好农村节目,不仅要将节目做得通俗易懂使用,也要努力放映农村居民身边的人和事,放映农村居民生活生产的热点问题。努力将数字电视中农村栏目做成宣传农村政策的阵地,农民交流农业生产信息的平台,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知识的窗口;努力将其发展成农村与农民、农村与城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充当当代农村和农民精神风貌的展现舞台。

3.2建立合理的运行模式

为了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建设一个合理的运作模式至关重要。可以将数字电视的运作模式建设成具有以下特点:频道专业化,综合性的电视频道无法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建设不同的服务内容,可以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针对农村用户,可以将数字电视服务内容建设成与三农相关。节目互动化,节目互动化具有选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农村居民可以选择时间段收看收听节目,这样农民就不会被动的接收信息,从而促进数字电视在农村的发展。

3.3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部分农村地区,数字电视是一种新事物,农村居民对其了解还不是很深入。为了在农村普及数字电视,需要在农村开展大量的宣传工作。数字电视作为一个重要的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在产业发展的启动阶段,数字电视作为一种新事物,农村居民并不了解其服务功能。所以在宣传时,不要将宣传内容集中在节目内容上,也要努力宣传数字电视的互动、信息等功能,只有农村居民深入了解了数字电视的价值,才能更好的促进数字电视的发展。

3.4加强企业自身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积淀、凝结起来的一种经营理念精神力量和文化氛围,也是广大员工所认同的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因为数字电视公司的员工来自不同的生长环境,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当他们在一起生活、工作时,会因为观念、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碰撞,甚至产生矛盾,如果公司没有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规范,企业就很难形成一种向心力和凝聚力,严重阻碍了公司的发展,所以数字公司应该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整合和重组,并将企业文化建设放到与网络建设相同的位置。

【参考文献】

[1]胡辉.县级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几点思考[J].中国有线电视,2009,(8):796-798.

[2]叶胜祥.刍议广电发展农村数字电视的意义[J].中国科技博览,2011,(29):588-588.

[3]张光华.以有偿公益地面电视推动农村数字电视发展[J].电视技术,2011,35(8):1-3.

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三网融合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融合使电视从一个独立的产业走上了与电信和互联网业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道路,给传统的电视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电视媒体也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三网融合 电视媒体 机遇 挑战

三网融合是技术进步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08年国务院的一号文件,都对三网融合提出了政策措施和发展要求: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更是提到了“落实国家相关规定,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作意见;2010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名单,北京、上海、杭州等12个城市、地区入选。三网融合的推进将给相关行业企业带来巨大的变革,将彻底打破广电垄断局面,广电业务也将面临较大的冲击。因此迎接三网融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发展模式、实现新的发展就成为当前思考的重要问题。

1、三网融合的内涵

三网融合是多年来社会各界一直关注的一个焦点和热点。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互联互通、连为一体,业务上相互交叉渗透。通过其中一网享受到其他网络的服务。三网融合的目标是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广电网络的目标是构建以数字电视网为基础,数字视频和宽带业务等多种需求合二为一的新的有线网络,使得网络真正成为一张可运营、可管理,安全性好,兼顾工艺性和商业盈利性的网,使电视机成为家庭娱乐与综合信息服务的终端。

2、三网融合对电视媒体的挑战和冲击

在20世纪传统电视独霸天下的时候,人们被迫接受了固定的收视方式时出现过这些现象:有人因错过了一场精彩节目而追悔莫及,有人与家人争频道而不亦乐乎,有人为看一档播出时间较晚的节目而不得不熬夜等待……传统电视的缺点显而易见。三网融合将打破原有的媒体形态和竞争格局。为广电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冲击。

如今新媒体正在强力地瓜分传统电视的受众市场,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区域,年轻人主要的信息和娱乐通道是新媒体,电视的收视率整体明显下降:市场份额在减少。传统电视所占有的市场不论是付费还是广告,都正在被新媒体占有和瓜分,许多资本难以进入新媒体,使电视的产业发展遭遇瓶颈:体制老化和竞争力不足。电视在多年的运行中,形成了成型的体制与机制,对电视生产运营、传播的管理,成本极高,负担沉重。而新媒体轻装上阵,活力无限,电视与之相比竞争力显然不足:建设资金匮乏、资金筹措渠道不畅。对现有广播电视网络进行数字化、双向化升级改造,对现有的机顶盒和终端升级更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同时要将现有网络和运营商进行整合,构建一个全国性市场运营主体,又涉及资产和资本结构的调整和变更,这也需要大量资金。

如此情形,有人断言三网融合下的新媒体将取代传统电视。但是新媒体只处于初级阶段,必然存在着各种的局限。目前,电视媒体依然是第一大众传媒。不能忽视的是传统的电视媒体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内容的权威性与主流化。电视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在公众中形成了较高的权威性,在信息采集、制作、编排和播出的全过程中,都要严格的审查、把关和监控,而新媒体自由度和个人化色彩更浓。其次,对受众的知识水平要求低,受众面广。新媒体由于设备、技术和发展期较短等原因,更多地受到年轻人和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青睐,而不像电视那样“老少皆宜”。再次,广告商认可度高,盈利水平好。现在来讲,虽然互联网、手机、车载视频等新媒体抢夺了很多广告商,但是电视媒体仍然最受到广告商的青睬。这一方面与电视媒体较高的公信力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强制的”传播方式有关。在看电视的时候,为了观看到完整的电视节目,就要忍受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新媒体的广告收入虽然一直在上升,但电视的广告费仍然处于领先地位。

3、扬长避短,让电视媒体更好地飞翔

三网融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型媒体,电视节目从形态到传播方式从传播渠道到接收终端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既给电视节目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也为其创造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空间。电视媒体只有巩固优势,并吸取新媒体成功发展的精华,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在传媒产业竞争激烈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3.1 传播内容上

媒体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传播力的竞争,它体现的是一种执行力、一种整合力。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提升电视的传播力:要坚守“新闻立台”,能在海量的新闻资讯中,尽可能地呈现信息的时效性、完整性,给社会一种信任感、安全感,保证电视在大众传媒中的传统权威性、专业性;要主动掌握舆论话语权,尤其是在重大新闻事件方面。通过主动参与,发挥好“喉舌”功能,借力行政资源快速发布或第一时间发布引领主流舆论,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勇于承载主流传媒对于人生、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价值的主流理解。作为区域性的地方电视传媒,更要注重地域的新闻节目内容的本土化,贴近地方百姓生活、关心百姓生活方面下功夫,关注与地方观众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如此,才能在新的激烈竞争环境下,发挥好区域性电视不可替代的功能,彰显自身鲜明的个性特征,保持区域性的强竞争力。

3.2 传播方式上

电视媒体要从单项的传播发展到双向互动传播,从单纯的信息传播发展到观念和趋势的传播,从简单的是非传播发展到复杂的解读传播,从低层次的说教式传播发展到高层次的平等对话式传播,在保持传统电视及时、生动、传情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电视的深度和高度。在做强电视主业的同时,勇于依托主业拓展移动电视、IPTV、车载电视、楼字电视等新媒体业务,为多终端提供内容,进行多渠道的立体覆盖,以期产生并达到尽可能好的传播效果。电视媒体完全可以将新媒体拿来为我所用,让观众选择任意渠道,方便地获取电视资源,与新媒体一起把蛋糕做大,达到共赢的局面。

3.3 盈利方式上

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媒介融合的分工重组。电视媒体可以聚集大批专业人才的特质,制作出更多品质优良的节目。因此电视媒体的盈利方式就可以更加多样化。不单靠付费电视和广告收入,还可以向其他媒体销售内容产品,获取利润,加强自身增值业务的发展。改变用户“看电视”的习惯,引导用户去“用电视”,化被动为互动。电视机可以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基础、最便捷的信息终端,使宽带互动数字信息消费如同水、电、气等基础消费一样,遍及千家万户。目前数码视讯和北京歌华有线一起开展的在线支付业务,老百姓可以在家通过摇控器交水电费、煤气费、手机费等等。此项业务已经和工商银行进行了对接,得到了工商银行的经营许可,达到银行级的安全要求,满足金融类业务开展的安全需要。这样用户不但可以通过数字电视的自有帐户完成储蓄和支付功能,还能通过工商银行的网上银行进行付费,从而直接在电视上。实现商城购物。交互业务的多样化和创新以及如何培养用户放心主动使用电视交互业务的习惯。将成为广电系统各环节思考的重大议题。

4、小 结

新媒体既拥有强大的优势,也有自身现实的局限;传统电视媒体遭遇到新媒体的强力挑战和冲击,但也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生存发展空间。新媒体的发展离不开电视已有的内容体系的支持,电视也不可能无视新媒体的存在。电视要想获得未来的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必须在观念、内容、体制、形态及已有资源的多个方面进行充分的整合,并积极推动与新媒体的融合,而新媒体也应积极寻求与电视媒体在竞争中的合作。新媒体的发展并不代表电视媒体的终结,就让电视媒体插上新媒体的翅膀,更好的翱翔在传媒产业的蓝天中。惟其如此。方可获得新媒体与电视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黄理俊,“三网融合”下广电运行模式的思考[J],广播与电视技术,20lO(02)

[2]刘婧一,应对媒介融合——新环境下的电视节目营销[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01)

[3]李怀亮,新媒体:竞争与共赢[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01)[4]http://news.ccidnet.corn/art/1032/20100716/2118133.1.html.

有线电视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导演,王扶林从剧组余下的伙食补助里分到了48 元钱.尽管挣钱不多,作为中国第一代电视剧导演的王扶林,思路却很明确:"我们拍电视就是要搞观众买 票看不到的东西." 1981年2月5日,《敌营十八年》在中央电视台一播出,果然就像广播里播放的评书一样,引人入胜,令 人每天期待. 万人空巷 电视剧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多了起来,这与电视机进入百姓家密不可分.1985年,北京平谷出现了全

国第一个"彩电村",此后,每天晚上全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成为一种最大众的休闲娱乐方式. 生于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观众,大多都会记得播放港剧《霍元甲》,《射雕英雄传》,《上海滩》的夜 晚,想起当时内心燃起的一个个英雄梦想. 至今,罗文演唱的《霍元甲》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如在耳畔:"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睁开 眼吧,小心看吧,哪个愿臣虏自认……"《霍元甲》更是一部励志爱国电视剧,激发着无数国人自强不息和 振兴祖国的信心. 当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拍摄,1983年播出的黄日华,翁美玲版《射雕英雄传》至今仍是经典之作.该 剧播出后,剧中的郭靖,黄蓉,一时成为无数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记者至今记得,当时一到晚上,一听到83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就会不管不顾,放下手里的事情, 跑到有电视的人家里,看郭靖和黄蓉,母亲喊吃饭都听不见.放学后,又会围在校门口的小摊前,挑选印着 郭靖和黄蓉的贴画,贴满了文具盒.回到家,和小伙伴藏在屋里,假扮"靖哥哥"和"蓉儿".当时,翁美 玲是无数观众心里最美的蓉儿. 每天晚饭后,还期盼着播放《上海滩》,"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这首传唱至今的《上 海滩》主题曲,和电视剧一起成为一代人无法抹去的深刻记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香港偶像文化在国内 掀起热潮.一到晚上,因为电视剧的播放,常常是万人空巷. 目睹着港剧在内地电视剧市场走热,藏在导演王扶林内心的一个梦也开始萌芽.王扶林的梦是,要将中 国古典小说拍成电视连续剧.这个梦想,萌生于1979年.当时,他随中央广播电视代表团赴英国进行了一次 考察. 在英国, 王扶林了解到,英国电视台文艺部已经或正在把37部莎士比亚剧本搬上屏幕. 其他的著名作家, 如狄更斯,托尔斯泰等的作品也都搬上屏幕,全世界发行,效果很好.然而,中国的四大名著却无缘荧屏. 这一点刺激并启发了王扶林拍古典名著的想法. 决定拍《红楼梦》,王扶林说,是因为回来后对比四大名著发现,只有《红楼梦》能在室内完成,没有 打打杀杀的场面,觉得好拍.但结果却是,《红楼梦》成为四大名著中最难拍的一部戏. 拍摄中,王扶林说:"不敢越雷池一步,尽量保留原著的韵味."1987年5月2日,《红楼梦》在北京和 香

香港同时播出,引起轰动,舆论赞誉该片是一部"金碧辉煌的巨片".观众中也一时流行起读《红楼梦》的 热潮. 时隔多年,重新回头看这部片子,王扶林自我评价说:"只能算及格,或者说拍得非常不容易,终于拿 下来了."在众多的评价中,王扶林最在意两个评价:一个是冯其庸先生说的"有史以来的最大普及",另 一个是周汝昌先生说的"首尾全龙第一功". 王扶林认为,正是通过36集《红楼梦》,将《红楼梦》做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范围的普及,并且从头讲 到尾,讲得比较完整. 与《红楼梦》有着同样影响力,拍摄6年才完成的《西游记》,自1987年开始,每年暑假也开始在电视 台不断重播.目前,这两部电视连续剧已重播数遍.王扶林说,《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播出,标志着中 国电视连续剧进入了腾飞时期,一直影响到现在. 原创剧兴盛 1987年,《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35岁的郑晓龙是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主管生产的副主任.郑晓 龙与中心主任李牧正在考虑,拍电视剧如何发挥生产力的优势?怎么走光电技术的路线,降低成本,提高质 量? 郑晓龙他们想到了拍"室内剧".然而,"拍什么"是个问题.1988年,郑晓龙和李牧,陈昌本,李晓 明住进蓟门饭店,开始策划讨论故事.

他们一边吃着饺子,一边琢磨:观众爱看什么?讲一个女人的故事,漂亮的,贤惠的,传统的美德在这 个女人身上都要有;再将各种磨难放到她身上……每个人发挥想象讨论故事,讨论完,由李晓明回去负责写 一个大纲.结果,李晓明写了个17万字的大纲.后来成为《渴望》的剧本. 在准备拍《渴望》前一年,郑晓龙和中心领导做了两件事:一是租了一个篮球馆,并将其改造成摄影棚; 二是中心将创作团队送到大学学习,提高文化素质.1989年,《渴望》剧组在北京西山搭景开拍,1990年播 出,引起全国的观剧热潮.看完电视剧,"举国皆哀刘慧芳,举国皆骂王沪生,万众皆叹宋大成". 走在大街小巷,会听到千家万户的录音机,收音机里在播放着"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渴 望》这首主题曲,还有片尾曲《好人一生平安》,几乎人人都会哼唱两句. 郑晓龙说:"《渴望》播出后,万人空巷,据说还降低了北京市当年的犯罪率."因此,《渴望》剧组 得到公安部门的表彰.开创了第一部室内剧苦情戏题材的《渴望》,当年与北京三环路开通一起列入北京市 三件大事之一. 《渴望》播出后,好像是立起一个很高的山头,同题材的苦情戏很难再超越,郑晓龙决定再在旁边立起 另外一个山头,改换题材. 1990年, 1991年, 郑晓龙张罗了一帮人, 有王朔, 冯小刚等人, 在友谊宾馆策划组织了 《编辑部的故事》 . 开始打算写17集剧本,由五六个人分头去写.拿到初稿,觉得王朔那两集写得最好,语

言中暗含着珠玑,暗 含着思想,后来就统一由王朔来统稿. 拍摄到一半,剧组内部出了问题,拍不下去.郑晓龙到剧组,换掉编辑部主任和一个不听话的摄像,把 之前在《渴望》里做导播的赵宝刚加上去.1992年,《编辑部的故事》播出后,成为中国电视剧系列室内剧 喜剧的开山之作. 《编辑部的故事》成功后,郑晓龙并没有停歇,继续参与引领着中国内地电视剧的创新.上世纪90年代 初,中国兴起"出国热".因为妻子出国,郑晓龙开始关注出国人员和留在国内家属的生活,他有感而写了 《大撒把》.1992年,在这种想法下,他筹划了《北京人在纽约》,准备到美国实地拍摄. 不过,拍摄前手里没有钱.郑晓龙说,他找到父亲的战友赞助了50万元,才有了修改剧本的钱.后来, 在美国的拍摄全部通过贷款.《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不仅还完了贷款,还为北视中心赢利七八十万元. 这是北视中心第一次赢利. 1993年, 《北京人在纽约》成功后,郑晓龙从美国回到北京,从北视中心副主任升为正主任."千万里, 我追寻着你……"这首主题曲,也再次唱响全国.有人评价说,该剧给当年盲目的"出国热"降了温. 在郑晓龙之后,1994年,英达开拍《我爱我家》,1994年拍了40集,1995年拍了80集.此后,同类题材 的喜剧层出不穷. 上世纪90年代是电视剧创作的黄金时期,优秀电视连续剧不断出现,比如乡村剧《篱笆女人和狗》, 《十 六岁的花季》等.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型历史剧《水浒传》,《三国演义》开始播出,此外,《宰相刘罗锅》创下古 装电视剧高不可攀的收视率.1998年,以宫廷荒诞剧《还珠格格》为代表的戏说剧兴起,大陆第一部真正意 义上的青春偶像剧《将爱情进行到底》播放.1999年,第一部正面描写第三者的电视剧《牵手》热播,引起 关注.电视剧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与改革开放初期"找不到米下锅"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有媒体评论说,上世纪90年代,可以作为中国电视文艺的分水岭,也是中国电视剧最具标榜价值的黄金 十年. 这10年,中国电视剧开始在创造力方面全面突破, 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视人和一批优秀的电视剧作品, 也推动了观众欣赏习惯和观念的转变.如今的电视剧,某种程度不过是对那个年代的一种复制与翻版. 百"剧"齐放

上一篇:炼油化工企业论文范文下一篇:图案学前教育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