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

2023-09-21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第1篇

财务的记账过程,就是一个对单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定性的过程。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在财务上反映为单据的书面记载。单据的填写和单位的各个部门有关,财务部门需要根据单位制定的财务制度,对单据的使用、填开等做出详尽的要求。而对单据的整理等工作,则是财务人员必须谙熟的基本功之一。 1.会计凭证的分类

会计凭证主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常用原始凭证有因具体业务发生所开具或收到的发票、各单位自制的入(出)库单、工资表以及印制填写的费用报销单、支出凭单、借款单等。记账凭证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加以归类并确定会计分录而填制的凭证。 2.原始凭证的粘贴要求

财务部负责人应制定并规范单位财务制度,事先派专业人员指导各部门对各类票据正确填开。原始票据的粘贴是一项日常化的工作,所有票据一般使用液体胶水粘牢左方的票头,把发票纸张大小相同、票面金额相同的粘在一起,多张纸张小的先粘贴到印制的报销单据粘贴单上,从右至左,两张票据不完全重合,便于翻找核对金额。 3.记账凭证的整理要求

一笔款项在支付或一项经济业务发生后,票据传递到财务记账人员手中,出纳据以记账并做到日清月结,负责编制记账凭证的财务人员检查单据是否保持完好、整齐,对经济业务性质相同的归放在一张记账凭证里,并予以编号。

每个单位从管理角度出发,在核算各项支出时一般会分部门核算,在填制记账凭证前,可以将同一部门的相关单据搁放在一起,简化工作量。

记账凭证编制完成后,负责凭证审核岗位的财务人员对每张凭证逐一审核。记账凭证的打印一般在凭证审核完成之后,连续打印,使用专用配套纸张。打印后与对应的原始凭证粘贴在一起,注意一般是将左上角粘牢即可,不必将纸张左侧全部粘紧,对于原始凭证较多的,可以不进行粘贴,折叠整齐,顺序放置,然后用回形针别紧,装订时再一并装订。

二、熟练操作应用计算机

当前,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普及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推行,一些传统的计算工具已逐步被淘汰,计算机已广泛运用在财务工作的各个环节。因此,办公软件特别是财务软件的熟练操作,是财务人员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二。

(一)办公软件是财务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实务操作中,Word 、Excel 、PowerPoint成为工作的主要手段,Word 是现代办公中使用最多的字处理软件,满足对各种文档的处理要求。Excel电子表格发挥着极大的计算、排序、汇总等功能,给会计的核算职能带来极大方便。利用PowerPoint可以创建展示演示文稿。

(二)财务软件是财务人员重要的工作工具。

财务软件不仅提高了财务人员账务处理速度,优化了工作质量,同时还满足信息使用者查询、输出等需求,其信息量的扩充也是不可比拟的。财务软件的操作将计算机知识和财务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财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财务软件,熟悉总账管理、库存管理、往来款管理、报表、固定资产管理等各个模块的具体操作。 1.总账管理

总账管理适应于进行凭证处理、账簿管理、个人往来款管理、部门管理、项目核算和出纳管理等。

(1)在开始使用总账系统前,先进行初始设置,包括会计科目、外币设置、期初余额、凭证类别、结算方式、分类定义、编码档案、自定义等,根据经济业务内容编制录入记账凭证,单位财务主管或指定人员进行审核凭证,月末记账,系统自动完成期间损益结转等业务。

(2)个人往来主要进行个人借款、还款管理工作,通过个人借款明细账及时了解个人借款情况,实施控制与清欠。

(3)部门核算做到会计业务以部门为单位归集,通过各部门费用收支情况,及时控制各部门费用的支出,财务人员应进行部门收支分析,为部门考核提供依据。

(4)项目核算可以反映出现金流量的走势,也是月末生成现金流量表的数据来源。

(5)出纳管理详细核算货币资金账务情况,为出纳人员提供了一个办公环境,完成银行日记账、现金日记账,提供银行对账单的录入、查询等功能。 2.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适应于对库存商品、原材料等进行供销存核算与管理。许多企业如商品零售业、制造业存货的数量与品种繁多,对存货实行严谨科学的管理是财务部门和仓库部门的重要工作目标,一方面对实物进行分类管理,另一方面建立完整的供销存管理体系,从账面上进行核算、控制、监督,为实现账实相符提供可信的依据。当发生存货的购入、领出、调拨、报废、赠予等业务时,按原始入库单、出库单等记载的名称、数量、单价等信息录入到库存模块中,该模块也具有强大的计算、查询等功能,提供存货的进销存完整信息。

依实际情况的不同,有的单位对于库存管理不是由财务软件来实现,而是采用符合单位管理需要的其他管理软件、ERP系统来完成,其职能和财务软件是一致的。 3.往来款管理

往来款管理适应于对与本公司有经济活动业务关系的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往来款项,主要通过预付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等会计科目来核算。初始设置时,将此类科目设置为客户或供应商往来辅助核算,建立客户及供应商档案,每笔往来业务发生时,录入相应的辅助核算内容,在实际工作中还应定期与往来单位核对账目,及时核实往来款项的最新情况。 4.报表管理

报表管理和上述的总账管理相辅相成,总账系统提供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表。月末,完成凭证记账、损益类结转的月末处理后,进入报表管理系统,打开报表表格,进行数据关键字录入,系统经过数据计算整理完毕即生成基本财务报表。注意报表需要在计算机硬盘形成电子表格,打开报表管理系统中查找出对应的路径。 5.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固定资产净值、累计折旧等数据的核算与管理,反映固定资产增减、原值变化、使用部门变化等。系统启用前,对资产类别、增减方式、使用状况、折旧方法等进行初始设置。购置固定资产时,以每一项资产名称录入固定资产卡片,详细录入其类别、名称型号、原值、使用部门、折旧年限等信息,这一步骤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是这一模块的数据来源和基础,录入的原始卡片应准确无误。系统具有自动计提折旧的功能,生成折旧分配凭证,它可以通过记账凭证的形式传输到总账系统。

三、做账踏实及时

做账,通俗的说,就是把发生的经济业务记录下来,会计电算化的做账过程,即为录入记账凭证的过程。在实行计算机处理账务后,记账凭证成为电子账薄的来源和生成账薄的依据。

在实务操作时,财务人员直接在计算机上使用财务软件,填制记账凭证的基点是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每一张原始凭证应该做到手续完备,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财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

记账凭证是总账系统的起点,也是所有查询数据的最主要的一个来源。在录入凭证时,需要根据每笔经济业务的性质来确定对应的会计科目,这就是理论基础知识的运用了。各单位还会根据管理需要,在财务软件初始化过程中,设置科目辅助或备查内容,如果组成分录的科目有辅助核算属性,财务软件系统提示输入辅助明细内容,如现金、银行存款的现金流量的项目核算,经营费用、管理费用等的部门核算,应收(应付)账款的客户及供应商往来核算,这些内容在录入分录时都需要输入相关的信息。

做账基本功,和前面提到的计算机运用能力的基本功,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在熟练掌握计算机并且具备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完成做账工作。

四、查账、找错严谨审慎

财务工作是一项很严谨的工作,财务体系、财务制度都具有严谨性,数字与数字之间存在许多勾稽关系,账账、账表、账实相符是对财务工作的基本要求。在做账过程中,一处差错往往会导致另一处差错,财务人员必须具备查账、找错的基本功。

财务软件可以通过查账、汇总等方式将所需数据统计出来,并将需要的发生项找出来。俗话说:“做账容易查账难”。避免账务差错的产生,可以先从做账及时性着手,对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等资金类账户,做到日清月结,每日核对账款是否相符,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对于月末汇总的如原材料出库单、库存商品出库单等,在输入各管理软件或表格时,记载日期、单据号等原始信息,便于日后查找,对单据数量较多的分次分批输入和核对,减少初次录入时产生的差错。出现差错当月及时查找,缩小范围, 找出重点,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不断的总结,收集和积累经验。

五、编报报表

完整及时报表是数字的最后输出工具,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报表了解整个经营状况、经营成果。财务软件的报表模块已经实现了强大的制作表格、数据运算、图形制作、打印等功能。在总账模块中通过编制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月末结账等环节后生成基本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除通用财经报表之外,各单位根据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内部报表体系,具体核算考核资金、费用、成本等各指标的执行及绩效情况,财务人员必须有敏感的数字概念,具备编制报表的能力,并且真正的理解其含义,为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经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六、数据分析

科学有效数据分析是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过去和现在有关经营业绩、分配、筹资、投资等进行分析与评价,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并考虑到现实状况,对未来财务活动进行预测。报表里的每一个数据,都反映出一个财务指标。

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指标分析包含有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多项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应收账款资产总额比、应收账款周转率、现金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综合反映应收账款规模和周转速度、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发展能力。

财务指标是数字化的一种方式,财务人员应充分了解其含义,理解其表达的动态过程或趋势,并且注意其时效性。这既是提升财务人员自身业务能力的要求,也是发挥财务工作管理职能的要求。

七、装订保管会计档案

装订保管会计档案不容忽视以下几点:

1.凭证的装订与保管会计凭证是单位会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凭证一般以月为单位,财务人员需要对每月的会计凭证及时装订,以便于查找与保存。凭证装订的时间一般在当月结账工作完成后,不应积攒甚至杂乱的堆放。

各单位应配备财务装订用工具,如装订机、装订线、装订针等,也可以使用重型订书机,使用比较简单方便、省时。凭证的装订有配套的凭证封面、封底、包角,装订前的一些准备性日常工作也不要忽视,日常保持凭证存放整齐有序,每月在编制凭证的同时,根据凭证编号大体分册,用大铁夹或长尾夹稳固下来,便于装订成册。

装订时,把当月全部凭证做个估算,大约平均分成多少册合适?将封面、记账凭证、封底、包角放好,反复罗列检查是否整齐有序,然后用重型订书机将左上角订牢,包好包角,完成装订。最后把封面凭证起止日期、册数、凭证号数等等相关内容填写完整,加盖公章。 2.账簿的装订与保管日前,手工账簿已越来越少的发挥其作用,财务软件的功能使凭证在录入后自动生成了账薄。现金日记账、银行日记账可以根据管理需要每月打印,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可以以年度为单位,打印成纸制账簿,装订成册保存。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第2篇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支持企业战略发展。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层次,就是支持企业战略发展,参与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部门利用核心竞争力方法,协助企业高层评估战略方向,制定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部门利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将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转化为人力资源目标,保障实现流程指标和顾客指标,最终实现企业的财务指标。人力资源规划本身就是企业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和人才结构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通过保障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优化人才结构,为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人力资源招聘持续地从企业外部吸纳优秀人才,充实了企业的人才力量,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人力资源职业生涯发展计划依据员工的胜任能力特点,设计职业发展路径,制订培训计划,将员工的职业发展与企业的战略发展成功地结合在一起。人力资源业绩管理通过界定、监控和考核,保证本周期战略业绩指标的实现;同时,通过业绩评估,为新的工作周期的战略业绩指标预测提供依据,制定新的合理的业绩目标和改进业绩的行动计划。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通过薪酬政策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之一是把合格的人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

所谓合适的岗位是依据战略和流程确定的工作职责,所谓合格的人是能够胜任工作职责的员工。为了实现核心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必须定义工作职责和员工胜任能力。定义工作职责是通过工作分析和设计实现的,定义员工胜任能力是通过建立企业胜任能力模型实现的。

为了实现核心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核心职能主要包括:

依据战略进行工作分析和设计,建立流程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依据公司战略和流程定义胜任公司工作的人才标准,设计胜任能力模型;依据公司战略、流程和胜任能力模型制定和实施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计划、培训计划、晋升计划和协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依据公司战略目标、流程目标和行为目标建立业绩管理制度;依据企业战略指标、岗位指标和行为指标建立薪酬管理制度。

工作分析和设计:通过搜集和分析战略规划、流程运行等工作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及活动承担者的任职资格等信息,界定这些活动的边界、内容、程序及活动承担者的能力要求,优化这些活动的方式,为企业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流程管理:企业的战略定义了企业服务的顾客和提供的产品/服务。产品/服务是企业业务流程的结果。要成功实施战略,就必须设计保证产品/服务质量好并且价格低的流程,设计企业的信息流、物流和责任链,建立流程管理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基石。组织结构管理:依据流程的责任链设计组织结构,建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及岗位的职责、职权和工作关系,保证企业业务流程畅通。

胜任能力模型设计:企业的战略和流程不同,即企业的商业模型不同,则企业的胜任能力模型不同。依据商业模型设计胜任能力模型,作为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和晋升的胜任能力标准。

人力资源规划: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保证流程的执行力,依据胜任能力模型、人力资源需求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招聘新员工,培训员工,保持企业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保证企业能够得到充足的胜任的人力资源。

业绩管理:为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建立和实施业绩管理制度,即界定业绩目标(战略目标、流程目标和行为目标),进行业绩监控、业绩考核和业绩评估。

薪酬管理:依据企业战略指标、岗位指标和行为指标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设计薪酬结构和福利标准,保证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

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之二是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留住合格人才。

建立现代企业文化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降低人力资源投资风险的关键是建设留住优秀人才的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企业文化的作用是将企业每个员工的胜任能力凝聚在一起,并且把每个员工的内驱力自觉地最大地发挥出来,由此产生企业凝聚力和组织内驱力,最终铸造成核心竞争力和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包括:

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使命、愿景和价值观指明组织行为方式的方向。 确立企业的薪酬哲学。薪酬哲学定义了企业与员工之间利益分配关系。

建立行为标准,制定行为目标,实施行为培训。行为业绩界定的目标是引导员工行为,行为培训和行为业绩界定使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

组织业绩评估。业绩评估不仅要做到使员工的工作业绩指标与企业战略目标保持一致,也要使员工的行为业绩指标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第3篇

2012年是承上启下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年内还将召开党的十八大和我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从当前情况看,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形势仍将十分严峻复杂。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矛盾问题也仍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及早准备预案,及时采取措施,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和风险,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我市社会管理成效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金华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力推动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高度重视维护社会稳定,着力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主要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集中力量办了一批好事实事。“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民生事业,实施了一大批惠民利民工程。二是积极稳妥地化解了一批热点难题。成功处置东阳画水“4.10”事件、金信公司停业整顿、大黄山化工区关停、飞机场易址清场、五百滩拆迁等艰难任务。三是探索建立了一批制度规范。健全领导干部下访约访接访和重大矛盾纠纷交办督办、领导包案、律师参与涉法涉诉案件化解机制,积极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通过制度规范来提升基层管理服务水平。四是全面总结推广了一批好经验好做法。金华110应急联动救援体系、武义村务监督委员会、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浦江县级信访大格局等做法和经验,都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并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五是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组织领导体系。层层签订社会稳定工作责任书,完善促进科学发展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为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今后五到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加速浙中崛起、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进一步凸显了创新社会管理的迫切性。目前我市社会管理领域的确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具体包括:一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各类矛盾潜滋暗长:二是社会结构加速变动,管理对象纷繁复杂;三是利益格局加速调整,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四是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难度增大。特别是近年群众上访频繁,群体性事件易发多发,细究其因:一是利益诉求多元。随着改革深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社会需求、价值追求各异,社会差别因素增多。二是新旧矛盾叠加。这些矛盾既包括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新矛盾,也包括历史形成的老矛盾,各种矛盾纠纷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协调解决的难度很大。三是复杂程度增加。一些矛盾久拖不决。利益主体经常相互串联、结成联盟,不断向政府施压。矛盾的“燃点”降低,各种矛盾易发多发。有的矛盾表现形式极端化,一触即发,个体矛盾容易演变成群体矛盾,治安问题容易转化为社会问题。以上种种情况,在不同层面上说明当前一些社会矛盾的尖锐复杂程度,说明做好社会管理工作的困难程度,说明以创新社会管理健全社会和谐的长效机制、以社会建设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实已成为我市当前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四大主要职责。其中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正义。都是政府非常重要的基本职责。但是现阶段我们的社会管理能力还不强,管理体制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理念滞后、主体单一、方法陈旧、载体缺乏、制度缺失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政府“缺位”、“越位”、“错位”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管理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强化责任,进一步细化举措,进一步狠抓落实。在具体履职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四对关系,着力做到“五个坚持”。

创新社会管理

需正确处理四对关系

一是加强社会管理与加快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前提和基础,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才能为加强社会管理奠定物质基础。因此还是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创造先决条件。同时,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尽力而为,加大社会建设投入,完善社会管理格局,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创新社会管理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既要全面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教育、社保、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规范社会秩序,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安定和实惠。但社会管理不仅仅只是维稳,又要更加注重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社会运行效率,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坚持党政主导与促进社会协同的关系。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纳入本地本部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做到与经济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协同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民兵预备役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团体、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志愿者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社会管理能力。

四是实现民主管理与坚持依法行政的关系。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进一步推动城乡社区、村(居)民自治组织实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尽可能通过平等对话、沟通协商、基层协调等办法。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同时要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坚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健全以法律手段为根本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要改进信访工作方法,依法保障信访群众合法权益,依法严肃处置违法信访行为,坚决杜绝漫天要价、无理取闹的“闹访”行为以及

“会哭的孩子多吃奶”等不公平现象。确保社会祥和有序、公平正义。

创新社会管理要着力做到“五个坚持”

一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学理论武装。领导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走过了90周年的光辉历程。在政府履职实践中,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同年5月中央政治局社会管理问题专题研究会决议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各项决定。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以深入推进平安金华、法治金华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着力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优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加快形成具有金华特色的社会管理体系。使社会关系更加协调,社会行为更加规范,社会秩序更加良好,社会大局更加稳定。

二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同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机统一起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多到基层去,多到群众中去,真正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管理问题人手,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从基层、从源头抓起,及时消除化解各类不和谐、不稳定因素。同时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集聚和及时总结群众的创新智慧,不断开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新局面。

三要坚持政策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形成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更加自觉地运用统筹协调的根本方法,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现在信访问题突出。矛盾越来越尖锐,化解难度越来越大,原因很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矛盾的产生与我们制定政策缺乏统筹考虑有关,带来群体之间的利益失衡,这些矛盾仅靠我们的考核体制很难化解。例如企业军转干、转业士官、农村退伍兵、被辞退的民师等群体不断集体重复上访,确实需要统筹兼顾、顶层设计。政策制订出台必须重视面上平衡。如果出台的政策照顾了一两个群体,但造成地区和群体之间新的攀比和不平衡,就会带来更大压力。因此,各级政府出台政策都要加强社会风险评估,充分考虑各个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平衡性和可操作性,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

四要坚持创新体制机制。要以本轮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坚持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理顺职责关系,强化责任要求,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坚持属地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通过深化扩权强县、强镇改革,把更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放到下面,切实解决“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问题,充分调动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创新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管理、群众权益保障、社会矛盾调解、网上舆论引导、思想道德建设等各方面的运行机制,不断健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长效管理机制。

五要坚持狠抓工作落实。习近平副主席在2011年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强调指出:“我们所有的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因此,抓落实是领导工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党的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衡量党员领导干部世界观正确与否和党性观念强不强的一个重要标志。”当前,我市正处在坚持科学发展、转型跨越、加速浙中崛起、加快形成浙江新的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时期,只有攻坚克难、乘势而上,我们才能抓住和用好机遇,赢得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只有知难而进、锲而不舍,才能正视矛盾和问题,千方百计寻求破解之策。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讲实理、求实效、狠抓落实,才能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安为大安,真正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为金华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第4篇

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是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多种条件的综合。素质是一个整体、综合性的概念,在素质中,各种不同的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结构。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理论和观点上,将企业管理者素质结构分为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特质性素质三个大的方面,同时并就三个方面在企业管理者个人上的具体体现进行论述。

二、基本素质

基本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必须具有的基本方面的要求和条件。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基本素质不是对企业管理者的特有要求,但基本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者整体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管理者其它素质的发展和提升。

1、道德伦理素质

1)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企业的目的是赢利,但赢利不等于惟利是图,不等于置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于不顾,甚至为了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集体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素养的修养,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去武装自己的头脑。也许有人会提出,我们搞经济的、搞企业的、只要不违法,也用不着去进行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或者,我们不是共产党员,只要踏实做事就可以了。其实,这种认识是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解。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体现在于管理者对关系到大是大非问题的重大决择的取舍上。近年出现了一大批企业高管和部分部分知名企业家纷纷落马,从一定程度也反映了管理者放弃了对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修养,最后竟落为“阶下囚”,该现象值得深思。

2)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修养。道德是为了社会建立良好的伦理秩序而形成的行为规范。孔老夫子教导其得意门生颜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者,即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做企业与道德修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里面也是有学问的。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领袖人物,是企业“上行下效”的对象,我们很难想象,一个道德败坏的管理者能在企业管理中施展才华。近年来,一些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遇到了管理上的瓶颈,在寻求“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第一个担心的问题就是职业经理人的人品问题,也就是道德问题,这个案例从侧面反映了道德情操与做企业的紧密关系。对民营企业家来讲,道德风险是最大的风险。

3)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信誉。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部分,但更明确地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职业上的要求。企业管理者是企业者的中坚,也是社会的重要阶层,中国社科院发表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专门经理人阶层,也就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阶层进行了论述。如果,没有职业道德和信誉,将是对企业管理基石的最大侵蚀,对企业管理者个体来说,也将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

2、心理人格素质

1)宽广的胸怀。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的领袖作用中,必须有宽广的胸怀。企业管理者在工作中将面临着内外环境方面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观点、甚至是批评的声音和压力。企业管理者在面对来自于行业、媒体、其他组织的批评与指责,一定要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方式来对待,以正常心态处理。对来自内部不同的观点,企业管理者一定要能有海纳百川的气魄,营造一个广进贤言的良好局面。法国社会心理学家H·M·托利得有一句名言,称为“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其处世行事。企业管理者应该达到此境界。

2)开放的心态。面临不断发展的社会和日新月异的科技,管理者应具有开放的心态,去积极的了解新事物,接纳新事物。不仅要在企业中建立起吐故纳新的机制,管理者个人也应建立起相应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及时跟上外界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放的心态要求管理者改变固步自封和安于现状的守旧心理,不断实现自我的突破和发展。

3)坚韧的毅力和意志力。企业管理不是坐“顺风船”,能一帆风顺的达到设定的目的。企业的经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商业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风险等等,企业经营本身就是与风险同在。这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对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在遭遇风险时,必须有坚韧的毅力去对待,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企业管理者在经营实践中必须锤炼出坚忍不拔的精神,去体会“笑到最后才是胜利者”境界。

4)个人的自我控制力。企业管理者是企业和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工作中,生活中,企业管理者都会遇见各种不正常、不正当甚至是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诱惑。权钱交易、权色交易、钱色交易,黑幕交易、幕后操作等都是近些年来沉渣泛起的体现。企业管理者在面对诱惑时一定要正确对待,必须有良好的自制力。“无欲则刚”当然是至高境界,但“取之有道”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3、基础知识素质

1)扎实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指对社会、对世界的基本认识方面的知识。基础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科知识两个方面。自然科学知识包括地理、生物、物理、化学、天文、数学等方面的内容;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哲学、政治、历史、心理、语言、军事等方面的内容。目前,社会上仍存在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科学的倾向,认为自然科学才能直接地促进社会进步,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其实,我们纵观成功的人物,不管是科学家、还是政治家、或者管理大师,他们都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知识。作为一个企业中,承担着重大决策、协调、管理的企业管理者,更应该高度重视包括人文社科知识在内的基础知识。

2)完善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个人拥有的各种知识的组成情况,比如说,前面所述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组成情况及它们内部的组成情况。当然,完善

的知识结构不是对管理者求全责备,必须成为大学问家。完善的知识结构是要求管理者在知识方面应相对均衡,不能有重大的知识缺陷。

4、除了以上方面外,作为企业管理者应具有健康的体魄。这一点本是最简单明白的一点,却又是容易忽略的一点。国内媒体对企业管理人员作了一次调查,发现企业管理人员中,亚健康现象十分普遍,不少管理人员还患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企业管理者每天都在高压下前行,但决不能丢了根本,企业管理者在这上点不可不慎。

三、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实施企业管理行动和活动必备的素质,专业素质是企业管理者履行其职责的基本要求。

1、对企业管理的专注和热情。对企业管理的专注和热情应该是每一个希望走向成功的管理人员的重要要求。企业管理者只有具有这种精神和态度,才能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其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潜力,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同样,一个热情洋溢的企业管理者才会感染广大员工,让广大员工用同样的热情去对待工作,只有这样,企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气。如果一个暮气沉沉、毫无热情的人来领导企业,那么,这个企业的前景就十分堪忧。

2、企业管理知识要求

企业管理者的工作对象就是企业,工作行为就是管理,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管理知识方面具有扎实的基础。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钻研和了解企业管理知识,为实践打好基础。

1)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基础管理知识。企业管理者的主要活动就是管理。企业管理就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方式来协调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期达成企业设定目标。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协调、领导等。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对这些知识有深刻的认识。

2)市场营销、采购、研究开发、服务、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等业务管理知识。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从市场营销到产品服务,从物资管理到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活动是由不同的环节和不同的职能来支持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对各环节、各职能的运行规律、特点、规范、要点进行认真研究和理解。当然,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者分工不同,除全面负责的管理者必须对以上所有环节和职能的内容充分理解外,作为其余企业管理者,重点应放在自己所负责、所分管业务方面,进行学习和钻研。

3)产业、行业知识。相对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层次来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组织。企业是国民经济各产业、各行业的一份子。企业管理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本企业在相应的产业和行业的地位、作用、分工、特点,也只有这样,企业管

理者才会正确地对企业进行规划。所以,企业管理者,应对产业和行业知识进行研究和学习,时刻把握产业和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4)其它相关学科知识。企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生理学、伦理学、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学、会计学、法学等知识。所以,除了前面所述的管理职能知识、业务知识、行业产业知识外,企业管理者也应对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了解。特别是新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管理者更应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学习。

3、企业管理技能要求

企业管理技能指的是企业管理者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企业本身的实际情况,为了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而使用的各种管理方法、工具及技巧。企业管理者有了管理知识还不够,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在企业管理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技能,做到知与行的统一,企业管理才能有效,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目标。

企业管理的技能要求内容是非常宽广的,有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有特殊企业所需要的特殊技能。随着企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管理技能要求也是变化的。企业管理技能是一种实践性的能力,需要广大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本文所阐述的技能要求,为当前企业管理者所需的基本技能。

1)计划管理能力;计划管理能力是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预测未来、设立目标、决定政策、方案,以期能够经济地使用现有的资源,有效地把握未来发展,获得最大企业成效的能力。毫不夸张地说,企业管理者第一项技能要求就是计划管理能力。计划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方面,是一种主动降低风险、提高效益的管理行动。作为管理者具有良好的计划管理能力。计划管理能力包括战略决策能力、目标管理能力、计划控制能力等。企业管理者掌握了计划管理能力,才能正确地制订出企业发展方针、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发展目标,才能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制订出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整合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协调地达到企业所设定的目标。

2)沟通协调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是指企业管理者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对企业中人员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思路、信息进行传递、交换进行控制能力以及对其产生的不和谐进行协调的能力。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就是人力资源,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创造性,若管理不当,也会有消极作用和破坏作用。作为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建立起企业正常有效的沟通渠道、信息传播渠道、冲突解决、协调机制。在企业中,必须有畅通渠道,不管是企业的经营信息,还是人员思想动态,都应在企业中及时有效的进行传递。古人曰:防民之口胜于防川。大禹治水之法在于疏导,治理企业也一样。企业建立了正常的沟通渠道后,企业才能杜绝不正常、不合谐的小道消息,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风气。同时,企业管理除了内部的人员外,企业还面对外部公共关系,包括顾客、供应商、销售商、政府机关、新闻界、教育科研机构、社区等在内的公共关系对象。企业管理者也同样应拥有相应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其建立起和谐的关系。企业管理

者除了拥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外,自身还必须做好沟通协调的榜样作用。率先在企业中树立信息沟通、人际交往的榜样形象。论语有云:子率之以正,孰敢不正。

3)激励能力。在企业中,存在着组织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两种关系,用各种方式调整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就是激励要解决的内容。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按时计酬的员工每天一般只需发挥20%-30%的能力用于工作就可足以保住饭碗,由此可见,激励员工发挥潜力,对企业将是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激励员工的方式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激励是一门艺术,企业管理者必须有效掌握激励的原则和激励的方法,将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正激励和负激励有效结合起来,在企业中创造生动活泼的氛围。目前,各企业都在探索员工参与、员工持股、员工企业内创业、新福利方案等新的激励方式。企业管理者掌握了激励方式,就会有效地挖掘员工中蕴藏的巨大潜力,使之成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推动力。

4)企业文化的管理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形态中折射出来的企业的生产经营特色、技术特色、管理特色以及企业经济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另外,企业文化又从另一方面影响着企业的物质形态。有人说,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企业文化管理,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在企业管理活动中,企业的使命、企业的理念、企业的精神等方面的传承的确得益于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对外的形象建立也依靠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播。一些想做“百年老店”、“百年企业”的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企业文化的建设、维护、提升的能力。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但企业文化不是虚化的东西,目前,企业界存在着只重形式,不重内容的流弊,仅用一些物化的标志、口号、物品来代表了整个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了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三个层次的内容。企业管理者必须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作为塑造者管理者、倡导者、变革者的角色,从三个层面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成企业的特有竞争力。

5)团队组织能力。团队作业已成为当前企业管理者在实践中使用非常广泛的管理方式。中国人自己在私下有过自我评价: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几个中国人就变成了一条蛇,并与其它国家的人员进行比较。这反映国人在团队意识方面的缺乏。当今企业的组织形态中,团队已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必须掌握团队建立、协调、评价方式,使用团队的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6)领导能力。领导能力是指企业管理者为企业确立目标和实施目标所进行的活动施加影响的能力。所以作为企业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活动中,充分、正确地运用企业所赋予自己的惩罚权、奖赏权、合法权、模范权、专长权,积极地影响下级的管理行动,推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有效领导能力来源于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能力、基本素养、人格魅力,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在强化自身修养的基础积极地推进企业目标的实现,体现出良好的、有效的领导能力。

7)创新能力。竞争已成为当前企业的基本特点,创新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石,同样,创新也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企业管理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创新意

识和创新能力,及时在工作中进行观念创新、管理创新和产品创新。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决不是一位因循守旧,拒绝变革的守旧人士。在对管理中,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总断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不断进行管理意识、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的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在面对市场竞争时,企业管理者要正确地分析竞争环境和竞争形势,不断地对产品、服务、企业形象进行创新。

8)危机管理能力。企业管理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因素,存在着很多不可预测的风险。在企业管理中,就会遇见不同的危机,包括市场、政策、法律、经营、人员等方面的危机。企业管理者在危机管理方面必须拥有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处理危机的能力。危机出现后,企业管理者必须勇于面对,认真分析企业所面的整体形势,危机发生的原因、影响大小,及时果断地采取措施,及时控制其发展势态,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效地消除危机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影响。二是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危机方式进行管理。对危机进行预测,并把危机作为一种压力和激励,在危机出现之前便有效地避免危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特质性素质

特质性素质是指企业管理者具有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之外,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比较突出的个体性优势的素质。特质性素质是不同的管理者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不同的企业者具有不同的特质性素质,决定了不同管理的能力优势、管理作风、管理风格。在实际管理工作中,都会存在一些管理者擅长战略运作、另一些管理者在成本控制方面有独特的管理水平、或者是具有精益化生产的独特本领,等等。特质性素质来源于不同的企业管理者不同的生活、工作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体差异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是专家、都是专长。管理者的培养也不可能像制造流水线产品一样,都是同一标准,同等能力。管理者的个体差异就形成了管理者的特质性素质。特质性素质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是不可分离的,并来源于基本素质和专业素质。

1、建立有利的个人优势是企业管理者的必修之课。企业管理者必须对自我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一定不要认为自己是天才、是全能冠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相应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发挥自己的长处,在擅长的领域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扩充自己的管理优势,管理者才能取得自己的优势之所在。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组织开展全局公务员基本能力提升主题活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县发展大局,结合我局公务员队伍素质现状和公务员自身需求,以强化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提升公务员队伍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我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二、活动对象

局机关在编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以下简称“公务员”)。

三、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包括全员培训和基本能力竞赛两部分。

(一)培训内容:一是群众工作方法,包括联系群众、舆情应对、应急处理三项必修内容和信访接待、语言表达、媒体应对、新闻宣传四项选修内容;二是机关工作方法,包括调查研究、沟通协调、网络安全三项必修内容和公文写作与处理、会议管理、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五项选修内容。

(二)基本能力竞赛内容: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知识技能、语言表达、公文写作与处理、调查研究等竞赛项目,总的要求是能够展现公务员基本能力、体现公务员综合素质,参与面要广、操作性要强,通过竞赛活动检验培训效果,调动广大公务员学习提高的积极性。

四、活动形式

(一)开展全员培训活动

全员培训采取集中脱产培训和网络选学相结合的方式。

1、集中脱产培训。参加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举办的选取舆情应对、应急处理、调查研究、网络安全、公务员管理政策法规五项必修内容集中脱产培训。同时根据岗位需要,围绕规定的六项必修内容自行组织脱产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课时(一天按6课时计算)。

2、网络选学。组织参加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围绕全面提高机关公务员素质,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需要,有侧重地选择2-4项制作学习课件,通过“市公务员培训平台”统一组织全员培训。每名公务员根据岗位需要至少选择一项选修内容进行学习(网络培训具体要求、时间另行通知)。

(二)开展学习观摩活动

在开展全员培训活动期间,局选拔业务标兵和业务能手,推荐至县委组织部,参加县组织对口岗位公务员进行现场观摩、业务交流、座谈学习。

(三)开展技能“比武”活动

结合我局实际,围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语言表达、公文写作与处理、调查研究等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比武”活动。坚持以赛促训、以赛促练的原则,选拔业务理论丰富、工作能力精湛、综合能力优秀的选手,推荐参加全县“比武”。

1、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比武”活动。采取机考或笔试相结合的形式。“比武”内容要立足于网络安全知识,涵盖日常的电脑安全常识和计算机网络知识,例如微信、QQ和Email信息传输的保密性问题等。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公务员的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计算机的防护技能。

2、开展语言表达能力“比武”活动。通过“听、读、看、演”方式考察公务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和普通话的标准性。

听:模拟领导交办工作的场景,让参赛者口头表述领导的意图。通过听,考察参赛者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读:在规定时间的基础上,阅读政策法规或文件,提炼其中心内容。通过阅读、提炼,考察参赛者学习政策理论、处理行政事务的认读能力、理解消化能力和鉴别评价能力。 看:利用直观场景(比如组织一些参观活动后,让大家讲一下观后感),通过观察,考察参赛者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述是否清晰准确,语言组织是否严密流畅。 演:模拟生活或工作场景(如接待上访工作),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参赛者进行口头表述和演练。通过演练,考察参赛者待人接物能力。

3、开展公文写作能力“比武”活动。通过公文基本知识竞赛,具体公文拟制,完成规定的命题文章等形式组织开展“比武”活动。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普及公文基础知识,提高公文阅读和撰写能力。

4、开展调查研究能力“比武”活动。在规定课题或自选课题内容基础上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各单位可组织专家自行评比。通过开展调查研究能力“比武”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务员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实施步骤

根据县委组织部和人社局的统一安排,自2016年9月开始,至2016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9月30日前分别报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9月至2016年10月,按照方案组织实施各项活动。

1、全员培训阶段。2016年9月至2016年5月,参加部分人员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组织举办1-2期脱产培训班,同时其他公务员必修内容脱产培训自行组织实施。通过网络培训平台完成选修内容学习。

2、学习观摩阶段。按县统一安排方案推进。

3、技能“比武”阶段。2016年8月至2016年10月,组织技能“比武”。

(三)检查评估阶段。2016年11月至2016年12月,对活动进行回顾总结。

六、组织领导及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局成立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同志任副组长,具体负责本次公务员专题培训工作。

(二)注重创新,务求实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把开展主题培训活动与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务求实效,在完成主题活动规定项目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可增设具有区域和部门特色的活动。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注重总结经验,推广好的做法,激发全局公务员学习基本知识、提高基本能力、履行岗位职责的热情。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主题培训活动,扩大活动成效,为全县主题培训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范文第6篇

一、管理会计简述

我国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逐步得到应用,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短短的三、四十年时间里, 管理会计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较大的发展, 但迄今为止我国的管理会计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20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基础的责任会计体系, 90年代河北邯郸钢铁公司实行的“模拟市场, 成本否决”可谓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典范, 在当时全国刮起学邯钢模拟市场核算的风潮。目前, 我国企业普遍采用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绩效评价方法、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管理会计工具。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意识不断提高, 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建设银行、航天集团、上汽集团、中船重工等一些企业设立了专门的管理会计机构或岗位, 积极开展管理会计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国管理会计已从数量定额管理逐步向成本价值管理、项目部门管理向全面管理和战略管理转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发展, 人们的目光已经从“近视”转向“远见”, 开始运用整体观和战略眼光来管理金融活动。

从现实情况来看, 我国当前企业管理会计水平普遍不高, 主要原因有领导不重视, 硬件不投入, 部门不担当, 人员不胜任等因素。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会计, 但满足于日常报销、开支、收付款和按时报出报表, 就认为完成了财务工作, 没有从管理的角度深入思考财务工作的不足之处, 从而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几乎为零, 远远没有发挥管理会计的优势, 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当期我国迈入新时代, 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背景下, 企业的竞争压力加大, 关切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面对美国贸易战日益紧张的外部严峻形势, 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企业更应该将管理会计工作积极贯彻到业务运营和决策管理方面, 将外部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此外,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越来越多国内企业走出国门, 在世界舞台上寻求发展壮大机遇, 当前,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贸易摩擦加剧, 国内产业结构正处于升级和转型的过程中, 企业面临的转型风险和发展压力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 只有大力发展管理会计, 加强管理会计的职能优化, 做好管理和风险管理工作。只有通过战略决策, 才能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 促进企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优化

(一) 企业要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是管理会计职能优化的基础。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安全运营、资产保值增值、风险防控和企业生存发展诸多方面责任重大, 自然要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上倾心倾力并严格执行, 管理会计职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 就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效果,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二) 企业要积极培养既懂会计又懂生产经营的管理会计人才

新时代下企业对管理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企业各类财务会计工作, 而且具备掌握企业风险管理、绩效管理、决策分析、生产经营等管理企业的意识和能力, 帮助管理层完成战略目标, 实现发展战略任务。企业需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人才的重要性, 培养高质量的管理会计人才。目前我国的会计人才大多通晓会计知识而对生产经营一知半解, 而真正的管理会计人才是既要懂得会计知识又要懂得生产经营的专门人才。一方面通过开展财经院校和企业合作重点培养管理会计高端人才, 鼓励他们学习和实践相结合, 培养管理才干。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在职管理会计人员培养工作, 鼓励岗位实践自学成才和老中青管理会计人才传帮带, 形成良好氛围。抓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加强对管理会计相关知识培训, 多种途径提高管理会计人才综合素质和水平, 更好发挥管理会计职能。

(三) 做好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服务

在会计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 对散乱无序的财务处理、成本核算等财务信息进行标准化、集中化、标准化, 为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提供管理信息, 实现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通过内部综合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资金流、业务流和信贷。信息流、物流等的集中处理与共享, 确保了从源头到过程的所有数据和信息严格遵循金融共享和金融集成的统一标准奠定良好基础。财务共享作为近年来广泛流行的会计业务管理方式, 有助于管理会计职能的实现。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00多家已开展和应用了共享模式。实践证明财务共享具有信息透明、流程优化, 共享资源, 数据准确, 有利于科学制定战略决策、降低规模效应成本,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业财融合强调业务和财务的组织、工作的有机融合, 管理会计着眼未来, 预测、分析、控制、决策, 弥补财务会计不足。产业金融一体化是管理会计的前提和准备。管理会计是产业金融一体化的产物和应用。二者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健康发展, 共同提高。开展业财融合服务, 财会人员需走出办公室, 走进业务, 走进流程, 走进数据, 走进系统, 不再将自己仅仅局限为一名财会人员, 相反它深入第一行业, 使用金融共享服务提供的精确数据信息来分析业务发展的金融需求, 为业务人员提供金融知识指导, 并积极学习金融方面的商业知识。人员,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操作能力, 促进企业管理和决策策略的深入。确保资金、财务、成本、绩效等方面管理在一线企业的有效发展, 成果显著。

(四) 企业要培育团结奋进同心同德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是一个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成员发自内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培养团结奋进同心同德的企业文化对促进经营、创新管理、提质增效, 实现目标都在起着不断的推动作用, 对塑造企业形象、培养全体员工的核心价值观,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建立富有竞争力的企业品牌, 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实现各个阶段经营目标, 利润最大化和谋求企业生存发展, 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总之, 管理会计职能优化是新时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需求, 内控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执行,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做好财务共享和业财融合服务, 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使管理会计职能优化, 更好发挥管理会计职能, 保证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远大目标。

摘要:随着新时代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管理会计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与优势愈发明显。在发达国家, 管理会计被广泛地应用于先进企业中, 在中国因为诸多原因造成对管理会计认知程度不高, 重视程度不够, 其作用并未得到充分体现。面对新时代和新形势迫切要求管理会计职能在企业中得到有效优化并切实发挥,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保证企业实现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远大目标。

关键词:管理会计,新时代,职能优化

参考文献

[1] 王简, 王淑霞.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研究-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财会研究, 2017 (8) .

[2] 王丽萍.企业内控制度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优化[J].财会研究, 2018 (4) .

[3] 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Z].财会[2016]10号.

上一篇:供应链金融的本质范文下一篇:我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