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

2023-10-09

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想要确保学生得以有效的学习及发展,就需要在遵循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基于新教材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对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探索与实践。本文就对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并对其实践策略进行了研究,仅供相关教育研究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和渗透之下,传统应试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在语文课堂中发挥出更大的教学价值。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懂得趋利避害,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来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整合,吸引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以发挥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功能,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一、故事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在步入小学学习阶段,是实现思维和能力发展的起步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创设的方式,为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故事内容,这样学习的兴趣将会极大的调动起来,而且能够有代入感的与学习内容形成切连接,让学生提升对于所学习内容的理解,强化学习效果。

比如,在教学《岁寒三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讲一讲《墨竹图》的作者郑板桥开仓放粮的故事,这样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人物形象,对于学生理解诗歌、记忆诗歌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又比如,在教授五年级《我们去旅行》时,教师可以先讲教师自己的经历,接着可以让学生讲讲他们自己的经历,这两相对照,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感。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创新与改革,使得教育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对于以往单一性和枯燥性的教学方法而言,多媒体教学能够整合更多的教学资源,将以往静态的教学知识通过动态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的特征。而且在新课改教育理念之中,为了遵循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语文教师便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在身临其境之中实现对知识的多元化运用,从而增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水平。

比如,在教学《雪》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雪的各种形态,雪的“前世今生”,以及大雪给人带来的危害等等。可以让孩子们自己提出关于雪的问题,而教师运用多媒体帮孩子们找到答案。

三、变“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为了遵循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和目标,教师应尽可能引导学生重新关注自身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性地位,通过教学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开展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使得学生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语文课堂中应具备自主性和自由性,对于所学习的内容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选择。这样在长期的教学引导之中,必然会使得学生内心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以此转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模式,进入到一个高效的学习状态。

比如,利用现代化手段多媒体,给学生展示课件,使课本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和掌握。同时,语文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可在预习及课后复习作业中,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材料,或者通过细心观察总结,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学习。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自己动手搜集或亲身经历的,又会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真正做到变“被动的教”为“主动的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为了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效率,达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开展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在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的基础之上,想办法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

第一,本身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好奇心和求知欲较强,而且在活泼好动的驱使之下,愿意开展主动探索和主动探究。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在新课教学之前,通过设置悬念的方式,让学生注意力被调动起来,这样才能够在整个课堂学习之中始终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以达到教学效率提升的基本目标。

第二,小学生通常在语文课程学习之时,容易受到他人言语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给予积极鼓励和表扬,便会使得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这样学生在满足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基础之上,愿意与教师共同努力实现学习的多元化发展。所以经常会发现一些受到表扬和鼓励的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的更加积极、更加及主动,而且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把握言语的积极性,在合理把控评价内容和评价体系之时,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真正价值,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和渗透,为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目标和方向,无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模式,都要发生巨大的变化,这样才能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背景。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之中应遵循学生主体性地位,并且在不同主题教学内容之中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创作出一个生动性、丰富性和趣味性的课堂氛围,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许红建.动态课堂:让小学语文教学彰显魅力[J].教育,2016(34).

[2]王翘楚.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4).

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小学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的着手解决小学教育管理模式中的问题。以教育管理理念和教育管理队伍两方面为切入口,分析其不健全性、制约性等弊端,进而牢牢抓住素质教育和办学特色两杆指向标,加强教研工作,把好学生教育全过程质量关,强调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重视师生沟通并和谐师生关系,将教育观念、教育管理观念和实践工作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勤奋好学学习氛围,以此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教育;管理模式

【分类号】G627

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时提高小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想要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则需要不断加强教育管理队伍的创新意识和素质教育理念。

一、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中两大问题

1.教育管理观念与时代发展相脱节

行为决定思维,思维反过来又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教育管理观念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但目前为数不少的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者没有跟随时代变化树立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对教学管理实践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2.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不完善

一支强而有力的教育管理队伍是新课改背景下进一步提升小学教育管理工作效率的重要后盾和保障。但是当前小学教育管理中用人机制不完善,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淘汰机制为人才队伍的创新做支撑,造成管理者级别与其能力不相符情况比较严重[1]。此外,很多教育管理者仅仅从行政管理的层面上抓教育管理工作,创新意识非常淡薄。

二、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

1.重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目前,对教师管理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而忽视了自下而上的监督管理,也就忽视了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管理者往往以学生考试的分数来评价老师,这种只重视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的做法,导致个别责任心差的教师不折手段,追求高分数,对学生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为此,应当强调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过程评价可以靠学生评价来实现,评价指标设计要结合学生的真实体验,便于学生回答。评价时,几门学科评价表要同时发给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同时,管理者也应更多地与教师交流、沟通。

2.搞好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教学质量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检查出来的;是教出来的,而不是考出来的[2]。这个过程是一个分为若干环节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完整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对质量的产生和形成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教学质量的管理必须抓质量形成的全过程,也就是抓教学质量形成每一环节。传统的经验主义的质量管理只注意质量检查(考试)的管理,而忽视创造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的管理。既然教学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而是在教学全过程教出来的,那么,我们就应当把管理工作的重点从对教学质量的检查上转移到对教学全过程整个环节的管理上来。也就是要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辅导、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知识环节的管理。目前,对学生家庭作业和课外活动管理不够是我国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生家庭作业时间没有统一规定,各科作业布置不协调,导致学生学习负担加重,随之课外活动的开展也沦为形式主义产物。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家庭作业实行宏观控制,协调各科家庭作业,帮助教师提高布置家庭作业的质量。同时还应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与检查,使课外活动落到实处。

3.加强教学教研工作

随着课改制度的实施,一些教师开始不能适应这些制度,他们一时不能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不能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不能真正在课堂上实施情境教学模式等等,他们一时的难以接受,直接导致了学校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有些教师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只追求了表面的形式,根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比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响应新课程的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创建问题情境,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提的那些可有可无的问题,表面上给评课教师一种错觉,好像是全体学生都积极地参与了这节课,课堂反应不错,教师也懂得活跃气氛,但实质上看似热闹的课堂,其实没有意义,这些问题,根本不能真正地使学生的探索精神和问题意识得到提高。所以,学校要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正确、认真地将新课程标准实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4.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主旨,高效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核心目的[3]。学校的任务是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评价学生的标准也不再是仅仅依赖于成绩,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良好的行为道德、独立探究思考的能力等才是学生长久发展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学校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就必须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素质教育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要使得素质教育得到高效的发展,必须要保证拥有先进高效的管理模式,只有运用高效的管理手段,才能够保证素质教育顺利的进行。建立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具有生命发展能力的策略和目标,让教育行为实现理性迅速的发展,完善准确的教学管理理念,为素质教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5.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特色并重是关键。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4]。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错失了该读、该看、该做的事情,那将造成学生终身的遗憾,所以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学生学到该学的、做到该做的,更要学会合作、责任和探究,在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更应具备优良的人格品質。

只有深入贯彻以“人本思想”为主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模式,重视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师生和谐关系等各方面的紧密联系,走出形式主义的束缚,解放学校管理者的思想,才能踏实做好小学教育管理实践工作。

参考文献

[1]董丽梅.小学教育管理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4,21(70):166.

[2]王金峰,王貽慧.人文教育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求知导刊,2014,51(6):33.

[3]王文.小学班级管理的创新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4,22(8):195.

[4]李志刚.新课改下小学课堂教学若干问题思考及应对[J].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4,91(14):148-149.

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內容摘要: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应当决定课堂教学的行为,高效课堂教学应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定要讲究策略性, 方可更能有效的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否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将是纸上谈兵、徒托空言。化学教学设计经常用到的教学策略有“学案导航”引入新知识的策略,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教学内容的实验探究化策略等。然而,在同一个教学方案中,并不是策略运用的越多越好,真正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力求将多种教学策略整合再优化,让学生享受课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确保教学目标完成度高的策略,这才是教学过程中行之有效的万全之策。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设计 策略性

因教学设计决定课堂教学的行为,故高效课堂教学理应从课堂教学设计入手,新课改理念下化学教学设计更应讲究策略性。教学设计的策略性是指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应富有创造性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与删减,以便尽可能合理的组织和呈现教材内容,以达到学生的高考应试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教学策略,这样方可更能有效的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否则,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将是纸上谈兵、徒托空言。化学学科的教学设计中既要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又要体现鲜明学科特点的教学策略,然而化学教学设计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策略有以下四点:

一、“学案导航”引入新知识的策略。我校化学备课组已经编写符合我校校情和学情的导学案。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是理解新知识的基础储备,故在编写导学案的教学设计内容时,就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状现状,通过课前研读、问题提示、教学过程设计、课堂检测为一体,激活与学习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进而使学生在掌握已有的知识经验中找出学习新知识的“起点”,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达到由已知育未知,由旧知导新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物质的量之前应以生活中的堆量如“一打铅笔”、“一令纸”“一扎啤酒”中的“打、令、扎”来学习“物质的量”这一新的概念。在讲“盖斯定律”之前,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与攀登途径无关”,类推“化学反应热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一定律的内涵。

二、教学内容的情景化策略。 情景的构建可让学生触景生情,感触课堂。所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通过设置有效的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兴趣建构。实践证明,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实验和跟化学有关的问题、故事、新闻报道、实物、图片和影像资料等创设学习情景,有利于创设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教学情景的构建,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求进行合理的构思,教师切不可弄巧成拙,否则,会适得其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涉及到苯环的结构时可适当的介绍“凯库勒的梦境”,方能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三、教学内容的生活化策略。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化学与生活有着鱼儿与水般的关系。美国西博格说过这样一句话:“化学——人类进步的阶梯”。 充分说明化学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密切的关系。。教学内容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去了解社会、接触社会、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冬天用碳生火取暖的火炉上晚上不能烧满水,否则水开后溢出来会与碳反应产生有毒气体。这样学生在学习碳与水的反应中会增加生活常识更会让学生爱上化学。

四、教学内容的实验探究化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故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探究性实验更会让学生产生兴趣。 “实验探究法”的教学过程,不是简单地、直接地让学生去掌握前人的科学结论,而是要引导学生“像以前的科学家”那样,通过实验探索规律、发现真理。例如,我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事先准备了如下5组实验: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五名学生到实验室前面来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这样不仅使学生们能牢固地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

前面强调教学设计要讲求策略性,然而,在同一个教学方案中,并不是策略运用的越多越好,真正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力求将多种教学策略整合再优化,最终选择高效的课堂让学生享受课堂,做课堂真正的主人,确保教学目标完成度高的策略,这才是策略中的万全之策。

参考文献:

[1] 徐俊英《教学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

[2] 王祖浩:《高中化学新教材教学情境设计》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3] 王祖浩 张天若:《化学问题设计与问题解决》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中学语文的快乐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确保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体验,这是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导向。尤其是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习效率容易受个人情绪的影响,所以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快乐教学”的方式,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寓教于乐”。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在传统的中学教育活动中,学校过分强调中考、高考的应试教育目标,而不太重视学生人文素质和情感素质的培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加上有些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很难激发出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推行,提倡和鼓励快乐教学法的应用,其教学宗旨就是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切实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价值和魅力。因此,中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语文教学资料中的快乐因素,立足于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征,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实践教学等形式,都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热情,带给学生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快乐体验。

二、丰富语文快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语文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要想营造出轻松愉悦、和谐快乐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除了要在语文课堂上积极展现、演绎语文教材中的快乐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外,还要丰富自身快乐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营造出快乐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快乐学习的技能,鼓励学生在语文课堂内外积极探究,获取快乐体验,进而激发出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中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在语文阅读中的快乐体验,可以在教室后面建立“阅读超市”,分别设立人物专柜、社会专柜、景物专柜、课件专柜、报纸专柜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并定期开展快乐语文欣赏课、快乐学习方法大比拼等活动,让学生在和谐、快乐、团结的氛围下实现共同进步。

三、营造快乐化的语文教学环境

语文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无疑是决定学生学习体验的最关键因素,所以每一位成功的语文老师,都会认真地对待每个语文学习个体的学习需求,会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帮助学生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出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鉴于此,中学语文的快乐教学,需要语文教师积极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尽快的进入学习“角色”,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雨巷》这首诗歌时,教学的观念是要学生走进作者戴望舒的感情世界,所以教师可以搜集有代表性的图片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然后配上背景音乐,帮助学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感情,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学生阅读审美能力的提升。

四、留给学生更多互动探求与快乐学习的空间

在新课改理念下,要求语文教师留给学生更多互动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空间,这不仅是学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学生赢得快乐学习机会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充分顾及到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学龄特征以及语文学习的情感需求,留给学生更多互动探求与快乐学习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投入个人情感,增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力度,进而获取更加丰富的快乐学习体验。

五、创新语文教学评价理念

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评价主要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学生通常处于被动评价的地位,而且通常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对学生的考核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大大影响了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与热情。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快乐教学,要求语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和快乐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语文情感和人文素质的发展,增加过程评价的比重以及学生自主评价的比重。例如,在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就作文写作情况进行相互评价,让学生自己寻找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减少教师的单向灌输和批判指正,这样更有助于语文快乐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语文快乐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营造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和快乐体验,促进中学语文快乐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蔡清荣.构建快乐课堂,享受语文学习乐趣[J].中学语文,2012,(08).

[2]赵新卫.学海无涯“乐”作舟——给中学语文教学输入“愉悦剂”[J].科技资讯,2012,(24)

[3]沈月军.转变思想 更新理念 迎接挑战——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初中语文教学[J].科学大众,2009,(08)

[4]李雪丽.浅析中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其向生活的回归[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S4)

(牛胜霞  江苏省扬州梅苑双语学校  225000)

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本次新课改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 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学生设计课程, 转变教学方式, 彻底打破了以前的教师中心、书本中心, 回到了学生这个本位。这一转变对新课程的承担者、实施者——教师, 既提出了新的挑战, 又提供了机遇。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进行自我重塑, 发展自己, 脱胎换骨, 成为“新”的教师, 才能适应新形势;也只有转换自身的角色, 转变教学行为, 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成长为“新”教师, 才能真正实践新的理念, 取得新课改的成功。

1 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变与重塑

1.1 由单一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学习者并重转变

过去, 教师只是教育者的角色, 由此造就了教师不可侵犯、高高在上的权威, 师生的不平等;而本次新课改所提出的各种新理念, 如新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发展观、评价观等都是围绕学生这一本体、核心来进行界定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及时转变职业角色, 在做好教育者的同时, 还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向学生学习的观念, 做一个与时俱进、勤于学习, 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者,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1.2 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

新课程并不否认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 但它已不再是教师唯一的角色。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新课程实施中, 教师首先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尤其新的课程理念要求以自主、探究的创造性学习代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 教师不能再把单纯的知识传递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充当“传授者”的角色, 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以及形成灵活的知识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 担当起一个“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 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 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1.3 教师是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过去, 课程的封闭性、单一性决定了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 他们不敢、也不需要越“神圣”的教材半步。新课改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 教师成为课程有机的组成部分, 他们既是教材的使用者, 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开发者。教学中, 教师从“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出发, 对教材进行加工、建构, 开发学习资源, 让多样性的知识成为学生提高认知能力的途径, 让学生能从自己所处的周围社会中学习更多的东西, 使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 从而实现了由书本知识的复制向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转变。

2 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

新课程的制定是基于许多新观念基础上的, 因此, 对于新课改来说, 新课程的承担者与实施者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 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 也是制约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

新课程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本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要真正将其转化成教师的行动, 必须转变过时、落后的固有观念, 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2.1 开放多元的新课程观

过去的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谨性, 过分注重学科知识, 课程体系封闭、单一。新课改认为课程不仅是抽象、概括的学科知识, 更是经验和活动, 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对现实世界和人类生存准则的亲身体验和自我反思以及经由体验和反思之后, 习得而成的情意、知识、能力等等, 都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提倡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 认为除了知识、技能外, 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以及自然存在物, 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可以直接利用并不断开发的宝贵的课程资源。

2.2 互动交流的新的教学观

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 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面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而不是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单方的输出和学生作为被动容器的单方面的接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了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展,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的共同发展。体现了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新思想。

2.3 民主平等、伙伴合作的新型师生观

新课程要求师生在教学中要互动、互研、彼此交流, 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凡此种种, 势必要求教师转变传统师生观, 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 放弃至高无上的权威, 以平等的心态进行教学, 树立“民主平等、伙伴合作”的新型师生观。

2.4 发展性的新型评价观

长期以来, 对学生评价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 如评价目的片面、评价范围狭窄、评价手段单一等。新课改提出了发展性的新的评价理念, 强调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要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体现尊重与爱护的前提下进行评价, 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在评价中, 强调评价指标、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 要关注学业成绩, 还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拓宽评价范围;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各方面的进步与变化。在评价的过程中, 重视结果, 更重过程, 更好更快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总之, 面对新课改、新理念, 广大教师们必须自觉地进行自我重塑,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实践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行为, 转变职业角色, 提升专业素养, 尽快成长为“新”教师, 推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摘要:新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理念, 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尽快转变职业角色,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重塑自我, 成长为能承担新课程实施的“新”教师, 这是决定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改,新理念,教师角色,教学观念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7.

[2] 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新理念课改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更新观念,转变思路

有人说:“换教材要换脑筋”,在我看来,面对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观念的转变与更新,新的课程标准已代替了旧的教学大纲,新的教育理念已代替了传统的教育思想,新的学习方式已代替了以往的接受学习,我们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1.以往的音乐课过于注重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技巧的训练;现在的音乐课强调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淡化枯燥的技巧训练。

2. 以往的音乐课以教师为主,教师是领唱,学生是合唱者;现在的音乐课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强调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淡化教师的权威指挥作用。

3.以往的音乐课以“一教一学”“一问一答”“一说一听”为教与学的方式;现在的音乐课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与实践,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4. 以往的音乐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且教材已用过多年,体现不出时代特色;现在的音乐课程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童趣、有美感、有创新,教材令人赏心悦目。

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的同时,我收获了教学中的轻松与快乐,体验到了课改所带来的益处,同时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音乐课堂的美与愉悦,在这自由、轻松的空间中,我和学生共同享受着成功的乐趣。

二、真诚用心,以心换心

“孩子,你们真的很聪明,你们真行。老师相信将来的作曲家、作词家就在你们当中。”“同学们只要稍稍努力了,你们都会做的最好。”“老师喜欢你们每一个人,你们的微笑是最好的,如果你们也喜欢老师,也笑一笑,好吗?„„”

其实教育教学中的真诚就体现在课堂的每一个细小环节。课改强调师生交往与互动,平等与交流。这交往、交流来源于教师真诚的语言、关爱与鼓励,这互动、平等来源于教师对学生的真心、诚心、爱心。

只有对学生充满了爱,才会对教学用心,对课改用心,对自己的事业用心。课改过程中,每个人都是探索者、研究者。对于课改我们可以去摸索,可对学生的用心、关心是最可宝贵的,这是来自教师内心的、真挚的情感,有了这种内在支持,教学才会更加吸引学生。

对学生用心换来的是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对教师的喜欢,对音乐课的喜欢。这就是成功,这一点一滴的成功快乐就是教师用心的回报,真诚的结晶。

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1.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如同一首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歌词,同一首歌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乐曲可以有多种理解。《在动物园里》一课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前提下,可以自己创编歌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创编

出了优美的歌河,如“长颈鹿呀脖子长,真好玩,真好玩”;“小鱼小鱼游呀游,真好玩,真好玩”;“小海豚呀跳得高,„„”;“大象大象鼻子长,„„”;“孔雀开屏真好看,„„”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凝聚,说明学生有无限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这样才能发掘教材中可利用、可创造的空间,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2.教师的创造源于新观念的接受与学习,用新的观念时刻提醒每一节课都是新的,都应该有新的内容与形式,为学生、为自身、为课程改革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的创起,常常设问引导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创造性,如:这首歌还可以怎样表现?怎样唱还会更好一些?还有别的方法吗?你能再想想其他办法吗?等等,鼓励学生积极创造。

在课程改革中,我学会了用脑、用心,我学会了用更新、更好的方法去教,去让学生自己学,我更领会了一种转变,一种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转变,并从中感受到了教学中的轻松与愉快。

课程改革给每一个人都提供了机会与挑战的空间,我会在这挑战与机遇中全身心地投入,真正做到革新、用心、创新,让教学更加充满阳光与希望。

上一篇:桥梁精细化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电力数据通信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