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

2023-12-31

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物理实验;创新

一、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具有趣味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实验本身是枯燥的,物理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有些学生会不理解老师所说的内容,更不知道如何去做。尤其是物理后进生,他们在听、看教师做物理实验时,往往是一头雾水,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讲解物理实验要学习的内容呢?创新教学首先就是要摒弃死气沉沉的传统教案,老师可以先写出一份具有“趣味性”的教案,其次就是让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不怕课堂有声音,教师应该做的是让学生在有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小组实验。

例如,教师可以创建“趣味实验活动”,在研究声现象时,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彩纸和胶水之类的物品,在课上制作一个“电话传声筒”,通过一根线连接同学们制作的两个“听筒”,以此来验证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在学习光现象时,用两片玻璃镜和卡纸等物品,制作好一个潜望镜之后,把它放到桌子下,就可以潜望到桌子上方的情况,这就学习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利用了两次反射;在学习热现象时,教师可以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尝试制作“烧不坏的手帕”,学习燃烧是必须满足可燃物的着火点这一内容……教师除了可以在课上带领学生做这些有趣的实验外,还可以给学生留置课后实验,比如“水果电池”,这就需要用到生活中的日常用品来完成。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对物理实验的上课兴趣,还能激发探究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可能有些后进生对知识本来的掌握不是很充分,教师要尤其重视,对他们进行鼓励,还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他们的实验成果,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学习物理实验的难度

学生的聪明才智不仅来自他们大脑所思考的东西,还来自他们的手指头,动手能力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去分析、思考问题,并且有助于自己一步一步得出结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实验的难度。

例如,教师在讲授“液化现象”时,教材中只是有压缩体积的演示内容,并没有降温液化的实验,因此,教师就可以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新课程之前,准备好一块玻璃,在教师演示完压缩体积的幻灯片之后,让同学们思考片刻,然后拿出玻璃,并对其呵气,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气体降温液化的现象,后进生也会轻松容易地掌握这一知识点,并自己得出结论。针对后进生不太容易理解,也不太会动手操作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合理分配实验小组,将班里的尖子生和后进生分到一组,让尖子生带领后进生做实验,但要注意的是,要求同学们轮流做实验,让每个人的动手能力都得到提升。

三、物理实验的创新教学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去学习相关的物理知识,教师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进行物理实验,有助于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培养学生思考实验问题、解决类似实验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时,用细绳子把一把大锁拴住,挂在铁架台上面,教师把锁靠近自己的鼻子,待锁稳定后松开手,铁锁会摆向另一个方向,有一个最高点,紧接着锁会继续向教师的鼻子方向摇摆,学生肯定都会很担心地让老师躲开,但教师会心一笑,等到铁锁靠近老师的鼻子后,就会停下来,并不会伤害到教师,学生都很疑惑。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就很想去探究问题的根本,教师也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一步一步地给学生进行解释,这是由于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公园中滑滑梯,在滑滑梯的过程中,会发现不同学生滑滑梯的时间是不同的,教师也亲自尝试一下,发现他和学生的时间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就会动脑筋进行猜想,物理教师也因此可以很轻松地引出摩擦力的概念,在相应的情境中不仅学习了摩擦力,还更好地为以后关于摩擦力的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激发了学生探究物理实验的兴趣和情感体验。这种让学生身临其境观察和参与到直观的现象中的做法,值得推崇。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初中物理教师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对物理课堂进行有效的创新,丰富他们的物理素养,加强其物理学习水平,以此使初中物理的学习充实且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云山.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物理教育,2015(2).

[2]韩宇,黄媛媛.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兴趣[J].中华少年,2015.

编辑 郭小琴

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众多学科内一门具有着一定难度的学科。目前,随着物理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类物理教师也在课程开展之中积极探索新型方案,进行物理知识创新,力求学生在发展路途中逐渐提升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理性认知物理及物理兴趣的提高是极为关键的,为实现高中阶段的学生物理能力提升,教师可采取运用物理知识创新发现,培养对身边事物注重性,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发散能力,积极开展各类创新活动,搞好高中学生物理学习。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能力;学生

引言

目前,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创新能力是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从创新能力培养出发,应用新型的多媒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更高更快的发展。从物理教学寻找相关突破口,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畏惧观念,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发展自我,培养其综合素养。

一、物理創新能力培养的相关必要性

1.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物理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同时,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性也比较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与物理有着广泛联系,它能涉及生活之中的衣食住行。为此,良好的物理创新能力培养能发展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例如,在教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这一内容时,在课程开始没多久之后,教师就讲解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及其特点,让学生理解公式v=v0+at。过后,教师再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开展运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了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并学会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之中的相关问题。在此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引爆了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2.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目前新时代要求之下的一个较高的核心能力,而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也要着重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让学生在知识掌握基础上不断发展,根据现实生活运用知识,依靠物理科技解决问题,做出能力突破。例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这一内容时,教师就讲解了相关超重与失重的基本知识,并要求学生在此知识内完成应用创新。教师此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车辆行驶时,如何通过外力作用让车辆刹车阻力作用使其在上坡、下坡过程中解决超重,失重问题呢?在这样的问题提出之下,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尽管一些学生事先可能无法立刻解决问题,但是通过互相讨论,大多数学生也发展了自我思维,了解了他人思考过程中的一些亮眼所在。高中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拓展自我最为重要的阶段,在高中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也应明确自我责任,借助各类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应对未来发展挑战。

二、运用相关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应用物理知识新课堂

教师在平常教学时应关注学生的思维火花,了解学生身心特性,创新新时代的课堂模式,对于学生一些独特的想法,教师要加以保护,并不断开发。这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质疑展开切入,随着高中阶段的不断学习,学生所能了解的物理知识也逐渐增多,各类物理知识慢慢存在于学生脑海之中,但是,随着知识的增多,一些学生也会产生不少质疑。

例如,在牛顿第二定理中连接体相关问题的探究性发现,部分学生在超越高考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之下,展开了创新学习。教师必须注重此种特点,善于捕捉学习发展过程中的种种亮点,搜集保护学生,让学生体味自我进步。教师还要开展各类主动活动,让学生在成功体验内完成自我提升。

2.从身边事物出发

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还是极为紧密的,物理知识是现实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知识之一,生活处处有物理,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从此方面进行开展,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加以改编,在课堂上提出,要求学生解答。在此解答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发现了自我思维,尽管目前科技如此发达,但是部分的难题还是无法解决的,这时,教师还要展开各类创新活动。

例如在教学静电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丝绸、玻璃出发,通过摩擦让学生感受静电,了解点电荷的相互作用以及静电力的发生。过后,教师再提出生活中常见的静电烦恼,帮助学生化解静电问题,让学生将物理知识转化为有用的生活常识,加深学生理解,构建学生更为完整的物理知识框架。例如,教师此时就可以针对点电荷知识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消除特性,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体会到了静电的负面效应,并尽可能地避免此种状况。在启迪学生发现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做学生背后最大的引导人,给予学生关爱,让学生在知识发现路途中积累总结。

3.拓展学生知识面

丰富的知识面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而广泛的兴趣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为提高学生兴趣,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科学意识,帮助学生体会科学精神并针对物理与实际的特点,从学生已掌握的学科知识出发,提出一些不同的创设主题,吸引学生兴趣并整合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如同——菜刀的力学知识,自行车中的物理原理。

例如,在讲解完摩擦力之后,教师就布置了如下课题——要求学生了解自行车的相关物理知识并提出了十个小课题。这时,在问题提出之后,大多数学生都能正视问题,了解光的折射以及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在讨论过后,教师再组织班级总结,给予表现较好的学生适当评价。在此多方面的知识总结过程中,教师培养了学生的钻研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

4.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不同常规,寻求多变,在多方面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它要求学生进行发散,从问题出发,依照不同角度去寻找问题答案。发散思维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模式,而它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日的,在发散思维影响过程中,教师需改变学生传统的定向思维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多提几个为什么,进行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完成学生的发散思考。

例如,在讲解测量金属电阻率时,在讲解完基本实验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实验处理,自主设计实验方法,找出更具特性,能够优化课堂的实验创新。在此种创新过程中,教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了解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

5.积极开展物理创新活动

从学校方面来讲,学校应从自我出发,组织各类竞争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要求学生在设计时考虑各类工具器材因素,在現象方面仔细观察,进行实验改进,大胆创造,找出最具特色,最为合理的实验创新模式。而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教学时要多鼓励学生,了解学生的相关特性,使学生在活动内取得更大进步。比赛能够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所学知识获得深化,而这时,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各类竞争活动鼓励学生,加强学生体会,使学生素质得到发展。

6.加强学生主体性

此外,教师还是注重学生参与。在传统教学模式内,教师往往采取学生听,教师讲的物理教学模式,但是此种教学模式也无法真正改变课堂,完成学生能力提升。大多数学生也只是在单一的计划执行过程中盲目服从,这时,教师应从自我出发,强调知识传授过程中的创新性,避免系统教学,发挥学生主体,让学生在自我学习天地内尽情创新。

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能够积极思考,了解问题,针对一些较具争议的问题,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物理实验、阅读教学,理解学生思维,从学生出发,找出解决方案。在教学时,教师应发挥自我主体作用,将课堂舞台还给学生,利用新思维演示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力,精心设计各类教学方案,让学生在物理教学课堂内真正得到提高。

三、结束语

从目前发展来看,探究式的教学活动是极为关键的。而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目前的物理课堂发展状况提高自我要求,讲究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热情,让每位学生投身于物理课堂学习。这时,教师就要从多方面展开课堂改革,优化课堂,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了解学生的发展特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用现代科技完成学生的查漏补缺,让学生的高中物理成绩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侯玉乐.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内江科技,2011(01):209

[2]陈方.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0):28

[3]赵留俊.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信息教研周刊,2011(12):30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公道中学,江苏 扬州 225000)

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师应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加强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贯穿于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创新 实验技能

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物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因此,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打下基础,又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科学探究提供物质的保证。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物理实验的教学,笔者从两方面的来谈一下认识。

一、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上应创新

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主要是指:实验方法的创新、实验设备的创新及实验手段的创新。

1 实验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师首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学习方式转移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上来。不能让实验成为只有传授知识的工具,更不能让学生成为教师表演的“道具”。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当把握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运用实验启示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收集相关信息得出结论,对实验进行评价,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在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合作精神。在这里要做好以下几点:

(1)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协同实验。甚至学生表演实验,教师边讲授知识边演示实验,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有可能与应得的结论不相吻合,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反复实验直到实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否定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能力。如“电磁感应现象”和“楞次定律”这两节课可改为边教边实验的课,既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2)将部分学生实验中的测量、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方案不必强求一致,更不要用多媒体画面来指挥学生统一一行动,要放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在这里教师不再为学生框定实验所用的器材,而是为学生准备了许多实验器材,由学生自己进行挑选来完成实验,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设计实验方案,选用实验器材,真正体现了教学的主体思想。如:“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教师可以陈列一些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开关和导线若干。让学生自由挑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电路图来完成实验,实验完毕后,得出数据,分析误差。并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还有电表改装的实验:让学生自由挑选不同型号的电位器,选用不同的电源电压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怎样减小误差以及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3)在实验教学中,要为学生营造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氛围,使学生能结合实验进行想象,这样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验前适当介绍器材,并示范,讲清原理等,消除学生进入实验室时的无从下手、不敢动手的畏难情绪,增加了动手的自信心。实验时也就自然、显得积极主动而有目的了。

(4)进行科学探究离不开思维,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为学生打好思维基础,构建思维结构、掌握思维方法、体现思维层次,倡导发散思维。例如:在做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分组实验之后,教师可提问,i、若实验时摆球用很长的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由于悬挂点过高,测量摆长时无法触及,则如何测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ii、若实验器材中给出的不是均匀小球,而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你能测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吗?iii、若实验器材中给出的不是单摆而是双线摆,你如何测出重力加速度g的值?iv、除了“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外,你能想出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其他方法吗?通过这样的提问,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单摆是一种简谐振动。并能根据回复力的公式推导出单摆的周期公式,学会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2 实验设备的创新,这就要求所有的设计都来源于教学的需要,而所用的器材都是取自身边的物体。如:在光的双缝干涉的实验中,用原有的仪器做双缝干涉实验,现象不明显,教师可以利用激光的单色性和相干性,用玩具激光枪做光源,墙做屏幕,直接照射双缝,可以得到双缝干涉条纹。在课后,学生也可利用激光枪做光的直线传播、光在水中的折射、光在玻璃砖中的侧移,光的全反射等等。利用医用废旧的盐水瓶做匀速水流原理的演示器,可以演示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分析医用吊针的匀速滴注原因。利用空的洗手液瓶和小型气源,可演示喷雾器原理:等等上述这些,利用身边熟悉的物体演示物理教学抽象的内容,使学生容易理解,还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活跃。

3 实验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也要不断的创新,这就要求实验与现代教育手段有机地整合,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增加信息容量,加快信息传递速度。在实验的复习阶段,针对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特点、器材组合、实验操作、现象观察、数据读取、分析处理、得出结论等各个阶段,可利用计算机使知识再现,并在重点、难点的地方加以突破,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

(2)用投影或摄像的方法,强化观察主体。如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各种电表的表盘刻度等等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可利用投影等方式,使观察主体在银幕上形成放大的像,使学生能方便地观察到各仪器的实验细节,增强了实验效果。

(3)用制作课件的方法,再现或模拟实验现象。将一些在课堂上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很难观察或受气候影响等原因不便做的实验,制成课件,使学生能很好地理解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对于波的质点的运动规律、波的双缝干涉的特征:在静电实验中的静电屏蔽、法拉第圆筒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有哪些的实验、原子物理中的α散射实验等等,都可以做成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教学的内容。

(4)提供与实验相关的生活与社会背景材料。在实际上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录像。如:针对磁极问的相互作用可播放磁悬浮列车的录像;在原子核一章中核能的利用可播放核电站的有关录像等等;这些现代媒体的运用,能对物理实验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二、在新课程标准下应着重加强对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

1 加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教师在做演示实验的时候,做到一边讲,一边做,并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草图,一边写下与实验有关的现象、结论,并分析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演示实验,教师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应注意科学性。在教学中,对每一个演示实验,教师都要认真加以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验做一些必要的讲解,介绍实验所需的一些必备知识,强调学生观察的注意事项及实验操作方面的规范要求,并适当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讲解既可以在实验前进行,也可以配合实验同时进行。实践表明,讲解的作用不仅限于弥补学生准备知识的不足,同时对学生认清物理现象的本质、达到演示实验的预期效果也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做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在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操作,以利于学生对实验的理解。

2 加强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技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可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实验技能是属于动作技能;而心智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它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任务。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努力训练学生的动作技能,更要尽心尽力地加强学生心智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在讲解实验时,首先要通过示范讲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操作技能的视觉形象;其次要让学生模仿,做出正确的动作;第三,培养学生从依靠视觉控制过渡到动觉控制;第四,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操作技能的优缺点,提高操作技能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下不但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还要创新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改变传统实验教学那种对基础知识的传承和基本技能训练的过分强调,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改革以书本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贯穿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徐荣亮,物理实验设计与指导[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林杰,让物理实验课充满生命的活力[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12

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为了适应现代新课程的改革,应当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物理学科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生学好物理就要注重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学中常说的实践能力就是动手能力,自我获得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融洽的师生环境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地位,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应改多让学生自己解决出现的问题,只要是学生能夠独立解决的问题,老师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老师还要多给学生一些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多参加讨论,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天堂,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索问题。

其次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教学,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的关键,鼓励学生把所有的精神都投入到学习和实践中去,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小组讨论,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大家,实现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最后,老师应给学生更多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完成学习任务。与同学合作,自己去体验获得知识的乐趣和成就感,达到发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学生能在其中体验成功,更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次的成功体验会给人带来无穷的动力,成功的欲望会让学生更想去体验成功的感觉,不断地努力和发展。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欲望。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一)培养创新意识

1.问题来源于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和求知欲会让人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和新信息产生一种渴求知晓的欲望,努力去发现问题并追求答案,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开始创新活动。在很多客观环境下,其实隐藏着一种精神和动力。

2.问题来源于怀疑精神

怀疑精神是对现有情况的疑问,是提出问题的动力,怀疑精神会让人提出质疑,为了发掘问题的所在,由质疑进而求异,并另辟蹊径。在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观念,为问题的解决而不断的努力,展开主动思维,实践并解决问题。创新源于提出问题,而问题则是由疑问而产生的,因此,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的动力。

(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和学习的重点是实践,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部门。实验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演示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要有熟练的试验能力和正确的试验方式,便于学生在观察分析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观察实验的同时,还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因为人的感官认识是很感性的,没有深入到其中,是不会真正的掌握实验的操作过程,要深入认识就要让学生真正地去操作整个试验过程。

2.开展实践活动

除了老师和学生要努力进行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之外,学校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独立完成一些小实验或者小发明,有的同学在学了奥斯特实验后,就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掌握到的实验能力去制作了一个“电流检测仪”,用来检验电路中是否有电流。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总结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任务,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这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不断努力,保持信心,实施创新教育,完成新课程下的教学任务,最后一定能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教学初中物理的时候,由于各种的原因直接导致初中生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所以就会出现同学们学习效率比较低,老师教学成效也不理想的状况。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初中生缺乏核心素养,所以,老师要想改变他们疏于学习的情况,就要在核心素下教学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物理教学则要求老师不仅要教授初中生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因此,老师在平常教学的时候,要格外重视同学们各方面的发展,全方面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完善教学的形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创新

引言

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是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以及逻辑性的思考,提升个人思维能力的学科。通过具有对比性、测量性、验证性的实验探究加上逻辑思维论证,让学生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在学习当中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一、引进科学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物理教学,只注重传播物理知识,尤其是特别关注一些陈旧的、过时的知识,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是缺乏对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培养,没有按照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来培养学生的素质,只是简单地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知识和科技的快速进步,除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要求有所提高外,对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非智力因素也有了新的要求,尤其社会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原有教材基本知识外,还要结合相应素材,适当将现代物理知识教育渗透进去,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并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求真理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例如,在讲述“物体是由大分子组成”时应通过阅读材料来加深对纳米技术的理解,在讲述“磁场”知识时可以介绍磁与生物,讲述“交变电流”时可引入直线电机与磁悬浮列车,在讲述“原子核”时可简介粒子物理,在讲述“声音的利用”时可将生活中的B超引入课堂,在讲述“安培力”时可引入生活中的电磁炮等。通过举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学习能力和创造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动手实践学习活动,培养初中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动手实践的学习活动在初中物理这一科目的教学中必不可少,初中物理不仅注重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还能够培养和锻炼初中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情境问题的能力。教师要能够科学开展实验课堂活动,提高初中生的实践探究能力。

例如,教师在引导初中生学习“电阻的测量”这一内容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物理实验室,锻炼学生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给予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电阻,然后引导初中生将学习过的知识如“欧姆定律”灵活应用到本实验课堂中。教师可以说:“同学们,这节课请大家按照上节课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完成你们手中不同實验物体的电阻测量,在实验过程中一定要操作规范,防止损坏、烧毁电流表、电压表等。现在请同学们自主完成物体电阻的测量,最后记录结果并分析结果是否正确。”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规范操作也是对初中生核心素养的一种培养,“细节决定成败”,从实践中更容易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细心的程度。当有的学生没有进行多次测量求均值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有的同学记录了一次的实验结果,这种实验结果对吗?有的学生回答:“老师我认为从实验的角度来说不对,因为我们的实验是人工完成的,不同的电流表、电压表等都可能对实验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我们可以通过多次实验记录结果求平均值的方式来减少实验带来的误差。”还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一次测量结果可以作为实验结果,因为只要实验步骤正确、规范,我们的结果在误差允许就可以作为实验结果。”教师通过这样一个小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这也是对初中生养成细心、严谨的学习习惯的一种培养。

三、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了推动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工具,实际也能够让信息技术以及教学内容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自然也就使得物理学教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更多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现代的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

例如,同样在学习与物体惯性有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惯性定律”,之后再运用多媒体来模仿物体惯性的表现形式。学生结合多媒体中乘公交车的场景会和自己生活中的场景相互联系,学生自己就会慢慢总结出“惯性定律”,后续对惯性定律理解的内容会更加深刻。后来,学生也可以在思考和反复讨论的过程中找出惯性定律,最后总结出惯性其实就是物体需要保留其原始运动状态的一个过程。这样借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震撼学生的心灵,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内部的奥秘,学生自身就会有更加浓厚的科学精神。多媒体本身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听力和思维效果。当然,多媒体技术融合教学课堂,可以呈现更多的抽象概念或者理论知识,并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视觉效果和思维效果。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备课制作课件时,要注意不能太在意外形效果,并追求大量的教学内容。如果课件中引用过多的动画,窗口重叠,自然会使得内部的内容显得过于杂乱。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过程中,教师想要让当前的教学体系发生改变,让教学效率得到强化,需要在教学当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设计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感受,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不仅获得知识,还能够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迎合新课改教学要求,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打造一个现代化的高效初中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周立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73.

[2]胡丽英.基于核心创新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J].新课程(中),2019(09):49.

[3]吴凤林.物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08):72.

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探究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式和探究活动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研究和探索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对现如今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以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活动;问题;措施

在初中阶段,学生初次接触物理,所以应让学生了解何为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通过物理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找出存在的物理现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实行教育改革之后,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于是教育部门也在不断提出新的教育理念,以满足社会发展。在提出新的教育理念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目标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摈弃了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主要是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物理教学不单纯只是进行知识传授,更多的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思考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改的内容就是将学生作为主体,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提高实验课程的教学效率。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物理实验教学情况堪忧,具体表现如下:

1、在实验课程改革后,教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地只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没有进行互动,学生只是单纯地听教师讲解,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课堂既枯燥又无味,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极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大部分物理教师认为初中物理实验只需要让学生进行初步了解即可,这样已经违背新课改的宗旨,物理实验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增加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动手参与物理实验,而不是只注重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层次进行物理探讨。物理实验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物理探索精神,但是在目前的物理教学中,这一理念缺乏落实。

二、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探究教学策略

1、紧抓实验探究的本质,并且科学安排实验课程

对物理实验进行探究,能够提升学生物理知识的储备,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变得简单易懂,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进行探究。由此可见,一个合理的物理实验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设计教学时,应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明确实验步骤,为学生日后自主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2、精心设计提问环节

所谓探究性实验教学,就是使学生在实验前和实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因此,教师在教学前,应该设计创新型的课程和课堂情境,通过巧妙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自我发现,找出与之前知识点相联系的内容,并发掘新的知识点。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会加强,在求知欲和探索欲望的促使下,学生会主动带着问题进行实验。例如,在教学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时,教师首先提出研究的主题,并且带着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看看自己提出的观点是否正确。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汽车的轮子是圆的,而不是椭圆的?为什么冬天结冰后,容易滑倒?引导学生考虑问题的关键,并进行实验探究。

3、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猜测实验结果

身为人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引导、激励,通过已学知识,使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大胆猜测,进一步促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所以,在日常授课中,教师应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引鼓励学生勇敢发言,大胆说出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积极参与物理知识探究中。因此在实验探究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即使学生回答得不切实际,也要进行鼓励,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4、通过实验,揭晓实验结果

每个实验猜测,都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其准确性。在实验过程中,要结合同学们的猜测进行,如果有同学提出实验过程,也可以先按学生提出的步骤进行试验,以此判断猜测是否准确。在试验结果揭晓后,记录实验信息和数据,并且教师应该指出学生的知识盲点,以方便学生归纳总结實验,为后期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以实验过程为主线、整合物理教学内容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最重要的是将经典的理论模块化教学通过实验贯穿起來,将实验完成过程和课程学习过程有机融合。这就需要以实验任务的知识能力要求为中心,以实验任务完成过程为主线,整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变模块化为主线化。比如,在物理课程“电阻”的内容设计上,传统的教学按照电阻概念、电阻原理、电路图等模块逐一展开,这种方法在知识体系的把握上具有一定优势,但学生学习后,遇到问题时,仍然不知道如何应对。全程引入物理实验教学,以电阻和灯泡实验为主线,以讲解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验现象为教学内容,更有利于中学生掌握相应的科学原理和具体方法,教学效果立竿见影。

6、以实验质量为标尺,度量物理教学效果

采用任务式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要求以实验任务完成质量衡量物理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将实验任务中体现的知识掌握程度,尤其是物理理论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探索能力作为物理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在物理课程考试上,改变以考试试卷为评判主要依据的做法,实现以实验任务完成的物化成果作为考核依据,以实验任务完成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创新性、合理性、科学性为评判标准,兼顾实验任务完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过程表现,进行课程考核。

由此可知,初中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实验质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目的。除此之外,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就应该熟练掌握课堂实验教学策略,控制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以饱满的热情面对物理课堂学习,使学生高质量的完成课堂实验,从而提升课堂效率。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度驻马店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物理实验创新教学策略的研究》(JJYKT19542)

上一篇:电气仪表石油化工论文范文下一篇: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