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

2023-12-31

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地方本科院校的舞蹈编导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契机,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引导学生向应用型人才转变,并将实践课程的开设重任落于实习基地。为保障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是势在必行。本文从实习基地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和基本思路两方面出发,以山西工商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实习基地为例,旨在为实习基地构建专业實践课程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舞蹈编导专业;实践课程;课程体系

自2015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来,地方普通高校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山西工商学院舞蹈编导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正是校企合作模式下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搭建实践平台。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虽已是实习基地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但与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却一直未成体系。为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实践教学质量,构建实习基地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校企双方共同努力的应有之义。

1 实习基地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实习基地是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应用型人才质量水平的保障。山西工商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本科教育从2013年办学至今,为学生搭建多处省内外实习基地,并在4年学制中集中实习一学年,通过实习项目培养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实践能力。多年来的探索经验表明,实习基地开设专业实践课程对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这不仅是行业岗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更是学生家长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待。

1.1 行业岗位需求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市场行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相关,本文以山西工商学院舞蹈编导专业学生在“锦秀丹寨”实习基地为例,进行分析。“锦秀丹寨”是由万达集团携手贵州著名演艺文化企业“多彩贵州风”团队合作推出的国家级苗族史诗驻场秀,是万达集团扶贫丹寨的二期重点项目之一。剧作以了解丹寨、推广丹寨、扶贫丹寨为目的,以苗族历史为背景,以丹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为主要舞蹈元素,传达苗族人“以美丽回敬苦难、以付出回报生命”的精神。[1]学生在实习基地的艺术实践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作用,这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学生通过实践体验认识舞蹈艺术和岗位职能,理解行业中不同岗位的要求,进而有了更多对知识的渴求。学生学习所需知识浇灌的时候,正是开设专业实践课程的最佳时机。因此,在实习基地开设相关课程,结合实践项目学习苗族历史文化,学会苗族舞蹈,加强对当地民间文化的了解和对民间舞蹈的认识,更有利于学生艺术实践。

1.2 专业培养目标

舞蹈编导专业是研究关于舞蹈编导的教学理论与人体动作编创技巧的学问,是对舞蹈编导教学、人才培养、剧目创作、舞台导演、科研创新等进行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学科。[2]实践性是舞蹈编导专业的核心属性,将专业知识技能转换为艺术实践,创造艺术价值,是高层次舞蹈编导专业人才应该追求的价值取向。山西工商学院舞蹈编导专业教育是为服务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实习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延续,是以实践为核心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其专业基础教育到专业实践教育过渡的桥梁。学生在此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项目实践,进而转化为符合应用型人才所需的实践能力。因此,实习过程中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这需要从多元化的实习实践项目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储备,辅以剧本创作、舞台表演与舞美设计等相关课程的教学,综合性的实践课程体系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

1.3 学生家长期待

学生作为实习的主体,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象,应该注重实习基地专业实践能力水平的最终成效。相较于学生在校学习而言,实习基地的专业实践是直接面对社会的实践,学生对实习基地的环境适应、项目价值的认同、行业要求规范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的心理转变、不同岗位角色对身体表现力和表演能力专业要求,是需要从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提升的。因为实习基地的专业实践课程学习,是对舞蹈行业、舞蹈表演、舞蹈创作的再认识,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专业学习的状态。适应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自我调整,主动提升专业能力;但是也会出现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负面影响,严重者甚至影响学生终身发展,这关系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价值和意义,而这些可能性都可以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及时发现、引导。此外,实习基地的专业实践课程结构决定了学生专业实践的知识结构,从项目实践到行业岗位专业学习,都要形成良好的互动和良性循环。面对日趋多样化的舞蹈行业发展,在专业实践课程中培养学生应对行业多变的舞蹈产业思维,培养能够与市场接轨的应用型人才,亦是社会和学生家长共同的期待。

实习基地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是基于企业、学校、学生三方的基础上开展的,承担了学生校内学习到校外学习的衔接作用,改进了以演促学、以演代教、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单一教学模式,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环节。因此,强调实习基地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必要性,构建明确的实践课程体系,既有利于满足行业岗位需求,又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可持续,还有益于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校企合作践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促进实习基地教育的有序开展,需要用长远的眼光、共赢的思维来构建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更优质的有机土壤。

2 实习基地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校企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构建实习基地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可以弥合学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基地项目实际需求间的鸿沟;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制定明确的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项目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所学的专业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客观现实世界过程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素质。[3]舞蹈编导需要具备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编创表演能力和导演排练能力。在实习基地的专业实践过程中达到这种能力,需要有相关课程辅助和支撑。以实践课程为核心的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亦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课程体系以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及教学实施为基本思路,重组专业实践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

2.1 课程设置

舞蹈编导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以院团项目为主,一直以来都有与其岗位要求相符的专业实训,然而,大多是针对就业人才的实践训练,很少有实习基地设置与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能力相符的实践课程。如今,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与行业岗位需求接轨,迫切需要把专业实践训练上升到专業实践课程的教育教学层面,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规范教学。在专业实践课程设置方面,以实践为核心,依据舞蹈专业的教育教学规律和实习基地的实践项目要求,开设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的开设是校内专业教学的延续,是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的有效途径,其中包括“基本功训练”“剧目排练”“剧目编创”等专业实训课程。“基本功训练”课程需要在学生原有专业基础训练的前提下,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尤其是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加强肢体语言表现力的专业能力训练。“剧目排练”和“剧目编创”则需要根据项目实践的内容及剧目的要求设计教学。除上述专业基础课程外,根据不同实习基地的实践项目,可开设具有项目特色的专业实践课程,如“舞台化妆”“情景剧表演”“民间舞”“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文化产业”等相关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共同构成交叉、互补的课程结构,培养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的综合能力,这既符合舞蹈专业的特殊性,又兼顾实习基地实践项目的需求。以上所开设的课程要贯穿实习基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体学时可结合学校学时和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当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还需要结合行业需求与教学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优化。

2.2 教材建设

以往实践项目中的专业实训,很少有明确适用的实践教材,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强化实践教学,需要突出教学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实践教材的建设显然不可或缺。对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有些课程有可供参考的教材,而有些特色课程需要在实习基地的实践课程教学中不断总结,将实践上升为理论层面的教学规律。实践教材的建设需要紧密结合项目要求和教学实际,形成具有可借鉴意义的教材建设模式。实习基地的实践教材建设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师资团队资源,以项目推动实践教材的建设,可根据项目需要的专业要求,编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材,开发具有训练、指导意义的教材。实践教材的建设需要兼具针对性、实践性、实用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具体方案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充分利用项目资源,优先建立特色课程教材;二是根据实践项目需要,设计教学内容;三是教材的编写形式可多样化。建设适用于实习基地实践项目的实用教材,既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规律,又有益于学生的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总结理论性的实践经验并运用于今后的实践项目中,以达到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让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教材为依据,进而实现更多舞蹈专业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3 教学实施

实践课程的教学实施也是围绕实践展开的,教学实施根本是为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实习基地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不同于学校的教学模式,虽然继承了以往口传身教的传、帮、带的实训形式,但是面对更具丰富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的实践项目,缺乏规范性的专业教学实施,无疑为实践教学的质量埋下隐患。在实践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保障教学质量,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这需要实习基地指导老师和院校教师协同发力,各展所长,充分利用好授课学时,设计符合实践要求的教学形式和内容。在教、学、练、演、创的过程中进行实践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校内课程学习到校外职业实践转变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艺术实践中实现二度创作。此外,以实践能力水平建立符合专业实践评价的考核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方主体,多角度评价和反馈。

实习基地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配套的课程、教材以及规范的教学,艺术实践到行业实践能力的转化并非一日之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课程为依托来实现。由此,提出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完善行业需求能力与学生知识体系的对接,建立符合项目需求的课程体系,既有利于专业实践过程中学生知识技能的实践转化,又有利于在实践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3 结语

实习基地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是将专业教育与实习教育深度融合成为体系的构建,这既是学校教育到企业项目的资源整合和互利共惠,促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又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多重意义。从学生到从业者的心理转变,从实践能力到综合素养的提升,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艺术实践经历,确保学生学有所获;使得学生对塑造自身的可能性提供了更多有益尝试,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舞蹈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锦秀丹寨[DB/OL].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

doc/28344405-29767481.html.

[2] 李仁顺.舞蹈编导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 龚本刚.基于成效为本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践课程体系设计[J].高教学刊,2018(4).

[4] 刘广娜,杨祥波.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类教材建设及发展思路[J].现代交际,2019(6).

[5] 许崴.关于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凯里学院学报,2019(1).

作者简介:李莹(1989—),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

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即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关键词〕媒介文化;辽宁形象;品牌塑造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14年GDP增速急剧下滑,2015年上半年,辽宁GDP增速为26%,排名垫底;黑龙江GDP增速为51%,排名倒数第三;吉林GDP增速为61%,排名倒数第四。东北地区经济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危险。长期以来,拉动东北地区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高达60%,财政收入中房地产贡献比例独大。这种缺乏文化与社会综合进步、严重依赖传统工业和初级能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工业一柱擎天,产业结构单一”的尴尬局面,昔日的经济重省因缺乏自主创新和增长活力而在转型中渐渐迷失方向。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半年内两度到东北地区调研,全面辩证地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得失,为新一轮东北振兴指明了方向。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的代表一直以粗犷、浑厚的工业文化形象为世人所知。随着消费文化的迅速拓展和产业升级压力的步步紧逼,辽宁往昔的媒介形象已经不适应当今现实,而既有形象反过来更加固化了外界对辽宁的片面认知,限制了辽宁的创新活力和优质经济增长点的引进挖掘。尽管辽宁历来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树立起独立的文化品牌,但却因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代而呈现滞后的态势。辽宁形象从计划经济时代走来,有太多工业化起步时期的背影,历史因素固然增加了“共和国长子”的凝重与光耀,同时也使辽宁背上了太多特定制度与文化的包袱。因此,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并从媒介文化与品牌学视角重塑辽宁形象、助推辽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早在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曾给出了媒介的定义,“所谓媒介即讯息,只不过是说:任何媒介(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1]。他强调,一种传播工具对个人与社会的影响,是由新的标准尺度造成,它通过意识形态的延伸或新科技引进到生活中。在资本和技术的双重作用下,文化工业的发展导致传播工具塑造、控制了人类思维及活动的尺度与形式。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技术一方面侵蚀了艺术创造的本真性,另一方面却以新体制为艺术复兴提供了时代机遇。作为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文化逐渐渗透到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悄然地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尤其是对“改革步入深水区”的当下中国而言,地域间竞争日趋激烈,各地区都在大力营造和改善投资环境,力争得到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创造更多的财富,以增强自身的经济竞争力和文化凝聚力,这些固然与特定地域的信任体系建设紧密相关,更与其媒介形象塑造密不可分。媒介文化因其传播速度快、舆论效应大、带动产业广、与经济关联密切,理所应当地成为地域形象确立的首要选项。但相关研究的不足也成为本文着手的难点所在:第一,目前国内的媒介文化研究基本停留在宏观层面,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明显;第二,媒介文化研究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一种思想诉求和行动向导,人们对媒介文化的风向标作用认识不够深入;第三,媒介文化对地域形象的“软包装”潜力并未得到充分挖掘。与其他学科类似,尽管媒介文化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在欧美地区首先兴起,其学术脉络都已经非常成熟,但中国媒介文化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以国外成果的汇集和翻译居多,并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套路,国外理论成果与中国客观实践的融合问题突出。只有吸纳国外优秀的媒介文化研究成果,立足于本土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自身的问题。

笔者认为,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路径之一。在媒介文化牵引下的文化品牌塑造,是对特定文化载体的高度抽象表达,蕴涵着丰富的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能够将文化现象中包含的价值观念、文化精神、生活态度、审美情趣、个性修养、时尚品味和情感诉求等准确地表达出来。而文化品牌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带给文化消费者心灵的慰藉和精神寄托,形成潜在的文化认知。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中华文化的繁荣昌盛。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文艺产品对人民价值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媒介文化对辽宁形象塑造的作用,为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辽宁的媒介文化、创造辽宁新文化品牌、塑造辽宁新形象提供理论基础,为辽宁经济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二、从文化品牌学的视角探索辽宁的电视形象塑造

媒介形象作为大众传媒的功能属性和社会化拓展,在参与辽宁形象构建、打造软实力的过程中日益凸显其特殊作用。形象需要主动塑造,辽宁形象过去被片面地解读和误读为“清宫、工厂、二人转”,这正是缺乏主动进行形象塑造所导致。因此,如何解读辽宁,重塑辽宁形象、不仅要展现真实的辽宁风貌,还要注重利用媒介形式重讲辽宁故事,形成文化意义上的辽宁品牌。“品牌”(brand)一词来源于古挪威文字brandr,在英语中brand的意思是指古时烙在犯人身上的印记。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品牌是得到市场检验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而从感知的角度,中外学者在学理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奥格威指出,品牌是一种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属性、名称、包装、价格、历史声誉和广告方式的无形总和,品牌同时也因消费者对其使用的印象,及自身的经验而有所界定[3]。韩光军认为,品牌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及商标等要素构成[3]。营销学家莱威认为,品牌不仅是用以区别不同制造商品的标签,它还是一个复杂的符号,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特征,最后的结果是变成商品的公众形象、名声或个性。品牌中的这些特征比产品中的技术因素显得更为重要[3]。

综合上述学者对品牌的认知,笔者认为品牌是感知、传播和文化的综合体。感知来源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直观感受,感知通过传播过程实现,文化则来源于品牌的内涵。所谓文化品牌,是指那些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有独特标记的产品,能够给消费者提供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心理情感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已经成为当下各类品牌内在价值的考量,同时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政治信任度的重要手段。毫无疑问,电视媒介是塑造辽宁品牌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辽宁卫视多年来立足于本省文化土壤,培育了自己的品牌并取得了巨大成功,赵本山小品席卷大江南北,成为辽宁卫视的一张名片。对待这一经典文化现象,必须从深层次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这一要素被引入经济轨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无疑于一场洗礼,由阶级革命和工业化建设宏大叙事带来的集体主义观念被致富和消费大潮剧烈冲刷,人们潜藏的欲望被激发,失去了往日安宁和谐的心灵平衡,进而直接带来大众审美文化向世俗化方向剧烈转变。形而上的充满政治激情的理想主义和未来主义,被一种形而下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所取代,富裕光荣、享乐无罪的逻辑在唤起乡土社会休闲文化的同时,又把西方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带入了中国。喜剧和逗乐成为文化的主导形态。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这个目标成为文艺过程的游戏规则。对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找乐是文化消费的基本模式。赵本山小品的喜剧性逗乐感正好和中国的文化形态发展步伐相吻合。辽宁方言具有质朴、实在、粗犷、诙谐、幽默和俏皮等特点,再加上辽宁人朴实爽快的性格特征,被赵本山加工成小品语体,并将其用到小品舞台上就会使人感到因为实在而幽默,因为质朴而诙谐,因为质感而亲切,能最大限度的再现生活、表现生活和贴近生活,使观众领略到浓郁的原汁原味的东北乡土气息,从而传达出浓浓的乡音,消解了人们的紧张感和焦虑感。辽宁卫视的诸多节目,《完美告白》、《欢乐集结号》和《老梁观世界》等,其内涵都具有辽宁文化的底色和赵本山小品的影子,如设包袱、讲故事、顺口溜和俏皮嗑等。但在媒介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文化形态在不断地转换,观众的文化消费口味出现了不同的需求,这就需要文化产品不断地创新和改造。此外,地方卫视频道繁多,播出的内容重复雷同,大部分是电视剧、综艺和新闻三大块节目。全国各大地方卫视之间竞争十分激烈,为了冲破这种困局,各地方卫视都在积极探索。辽宁卫视应该积极进行战略规划,结合自身优势,横向联合,扩大民间融资,开放发展思路。改革节目的形式和内容,开阔视野,寻找市场发展空间,创造自己独有的品牌栏目。在特色经营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节目进行升级改造,结合本区域的特点,吸纳国内外优秀节目板块的优势,打造出自己的特色。辽宁卫视是辽宁形象的一个重要的窗口,辽宁卫视经营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辽宁形象的塑造,重视和打造辽宁卫视优秀的电视品牌栏目对于塑造辽宁形象至关重要。

三、从文学视角探索辽宁形象的塑造

除了以电视文艺为代表的立体影像媒介之外,以文学创作为代表的二维平面媒介的文化传播也是凸显地域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社会性作为文学的本质特征使其只有被传播才有生命。在现代社会中,文学最初以纸质媒介的形式出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学的传播方式已呈现出立体化的多元态势。作为重要的文化传播载体,文学也承担着区域文化的记录和塑像功能。

第一,文学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的教育作用、认识作用都是以审美作用为前提,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写作对象的艺术刻画,将作者的丰富感情、深邃思想注入读者的内心世界,进而在符号交联和艺术对话中产生审美快感,这其中包括文学在传播中体现的价值、规范和结构三者的各自整合功能。不同的社会群体具有不同的文化,文化差异是传播的最大障碍。而文学的出现与发展正是使其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越过并打破特定文化的界限,以优美的文字符号在社会心理上消弭了文化差异造成的排斥感。在以大众传媒为载体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学的社会功能可以对读者的价值观形成产生潜在的影响,而媒体文化中的图像、音响和宏大场面则通过主宰休闲时间、塑造政治观念和社会行为,同时,提供人们用以铸造自身身份的材料等,促进了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4]。因此,文学作为传媒的一种手段对大众内心的导向和制造作用也不可忽视。以辽宁工业题材文学为例,辽宁作为中国的重工业基地和“共和国的长子”,代表性地域文学创作始终和辽宁形象相伴随,诸如:草明的《原动力》(1949年)、《火车头》(1950年),白朗的《为了幸福的明天》(1950年),萧军的《五月的矿山》(1952年),艾芜的《百炼成钢》(1957年)和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1965年)等,这些作品如今都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再现了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历史,叙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群众恢复工业生产和建设现代工业的过程,描写了解放了的中国工人群众的社会地位、心理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传递和肯定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价值取向。新时期辽宁的文学精品和有影响力的作品不多,使辽宁的文学创作在当代文坛发声力度有限,从而弱化了其对辽宁形象的建构和丰富作用。

第二,文学产品的经济影响力。文学作品纳入传播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产品,必然具备文化产品的特性和传媒的特征。就传媒经济学视角观之,传媒是一个将各种资源转化为信息商品的组织,传媒营销的目的就是利用有效的资源整合,在资本与政策的双重引导下,实现利润最大化。它通过对信息内容的组织和传播获得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而注意力的规模决定了传媒品牌在多大层面上为受众所关注,从而形成了一种形塑受众偏好的话语权。2012年,中国当代著名小说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全国书店莫言的作品几乎售罄,其家乡旧居也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旅游景点,小说中的原型高密东北乡,成为当地著名文化旅游品牌。文学的价值在传媒的推动下,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传媒经济就是一种影响力经济,传媒经营的本质就是如何发现、开发和经营影响力的资源。辽宁拥有大量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但由于对文学产品传媒价值重视不够,并没有得到深入挖掘,遑论探索其蕴涵的经济价值。鞍山作家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经过评书演说家单田芳的解说更是家喻户晓,辽宁可以利用这类文学产品的影响力,与老工业基地遗产的改造相结合,为工业基地增加文化附加值,一方面铭记历史,另一方面又带来经济效益,从而以多元的投资创意,为改变辽宁发展格局单一化、经济发展迟钝化的局面注入文化活力,树立典范。

文学创作还应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使文学创作活动更接地气,加强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实际联系。在这方面,大连在文学创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创建于2014年10月11日的大连作家森林,是由大连市“打造文化大连”组织委员会批准,在大连市委宣传部指导下,由各市地县委宣传部结合各地实际运营发展起来的,是作家们深入生活接触人民的有力载体。在大连创建了“一林多谷”的模式,有作家森林、希望谷、南山谷、响水谷、红崖谷和明珠谷等。在此基础上,大连市新华书店结合自身特点创建了大连作家森林的“下午茶”“24小时书吧”“本土作家新闻发布会”等品牌,另外,希望谷的“大众写作”,南山谷的“文学沙龙”,明珠谷的“大众讲坛”等,各具特色,拓展了大连作家森林的功能和特色,为大连市民奉献了一场场文学盛宴。大连作家森林项目为提升大连的软实力贡献出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受到了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一致肯定,并派出调研组实地考察。脱离了人民的生活,文化就是一纸空文,文学亦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如果抛弃了对本区域的文学创作活动的重视,并任由其边缘化而不加重视,辽宁形象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价值必将受到削弱。

四、辽宁形象塑造的困境和出路

辽宁形象属于地域形象。地域形象是指某一地域公众对地域总体的、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和评价,是由地域的内在特点所决定的外在表现,是这种表现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和评价,也是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符号化表达。地域形象的塑造分为“自塑”与“他塑”两类。“自塑”指该地域自身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本区域形象的判断与评价,“他塑”指其他国家或区域的媒体等文化机构对该区域的判断与评价。上文重点分析了辽宁媒体自塑和主动塑造的辽宁形象。就“自塑”而言,以文化品牌学和文学视角得出了辽宁人朴实、幽默、健谈、向上、勤劳、肯干和政治觉悟高的精神面貌,但这并非辽宁形象的全部。

(一)媒体视域中的辽宁形象

从“他塑”的角度,根据胡惠林和王婧主编的《2014年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201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内涵指数体系九个要素的排名及位次差归纳》,辽宁的内涵指数排名第13位,文化资源丰富程度排名第17位,重点文化行业排名第12位,文化产业融合排名第10位,文化企业主体排名第12位,文化市场体系排名11位,对外文化贸易排名第14位,文化产业政策排名第24位,文化创新能力排名第13位,社会经济基础排名第9位。排名最靠前的指数是社会经济基础,这说明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可观,排名最靠后的是文化产业政策,说明政府方面对文化发展政策的制定和推广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辽宁整体的文化发展指标处在全国的中下游。如果把文化视为确立地域形象的一个重要“软实力”标尺,通过文化指标的内在张力,可以看出辽宁文化产业政策的创新和发展已经到了非常重要的节点。中国文化产业指数报告作为对各个区域整体文化形象的归纳和总结,可见在“他塑”的视域内,辽宁形象的被关注度还处在中等水平。更严重的是,与“量的不足”随行而来的是“质的缺陷”,“他塑”中的辽宁负面形象也屡见不鲜。

2003年《凤凰周刊》记者蓝艺撰写了一篇文章《振兴东北,先震东北人》,其中不无痛惜地写道:“东北人不知道什么叫力量,表面彪悍自尊,实际胆小自卑,正常的人际关系被含糊的义气取代,肉体的懒惰导致了精神的畸形……东北人要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自己。”[5]这位记者对东北印象的描述代表了一部分人对东北的看法。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讨论东北人的声音越来越多。在这些声音中,如何对东北地域文化特征进行理性地思考,有科学客观的分析,也有把东北发展滞后的原因归咎于东北人的性格,这种性格延伸开来就是霸道、无理。2014年8月20日,陕西《华商报》两名记者在采访西安市长安区夏威夷水上王国与大学生工资纠纷一事时,遭到涉事水上乐园保安抢夺采访设备及围攻。20日晚,几名自称是夏威夷水上王国工作人员的人,驾驶一辆车牌号为辽K78F99的黑色轿车,一度将位于西安市含光北路的华商报社大门堵住。随后,该水上乐园项目涉及占用农田,未批先建等多项违法事项被曝光。该事件经上海澎湃新闻、凤凰网等媒体发布后,迅速引起社会关注。其中,堵报社门的辽K78F99黑色轿车也成为网络关注焦点之一,并被不少网友直指“抹黑辽宁人形象”。全国媒体关注记者被打、轿车堵门事件在《华商报》刊出记者采访被打消息后,全国媒体人对此非常关注,在媒体的渲染、网民的“围观”下,个体行为的偏差导致辽宁人的整体形象受到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既然辽宁形象的“自塑”和“他塑”存在着一定偏差,那么,如何通过媒体去塑造和构建新的辽宁形象成为必须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辽宁经济发展迟滞的现实已经通过媒体传播到国内外的各个角落,辽宁媒体如何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并使两者紧密结合,甚至成为改革号角的先声,都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就会以空喊口号、华而不实、僵化保守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进而为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让投资者望而却步。辽宁要发展,要进步,需要一个开放、创新、文明的辽宁形象。

(二)辽宁形象愿景展望

1加强政府引领,构建文明辽宁

地域形象塑造的行为主体包括公众、企业和政府等三方面的力量。具体来说,公众是地域形象塑造的执行者,这一群体的文化素质、思想观念和言谈举止等直接影响地域形象的塑造,把文明的理念纳入到市、区、乡镇和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从大局着眼,小处入手,实现文明教育全覆盖。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地域形象有重大影响,企业文化的管理理念、战略决策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等都能体现出区域文化的内涵。政府应加大对企业的管理和规约,促使企业确立正确的义利观,突出文明的影响力。在这三者中,政府是地域形象塑造和制度构造的提供者,也是地域形象塑造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督者,在整个地域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发挥着主要作用。2015年9月10日在辽宁大连召开了夏季达沃斯全球经济论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了《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的特别致辞,回答了世界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疑问,全世界各个媒体齐聚大连纷纷加以报道,大连和达沃斯经济论坛一起被媒体传播到全球各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导的活动成为媒体的焦点、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政府代表地方通过媒体直接发布信息,通过组织设置议程影响大众传播,引导外界对辽宁整体印象的形塑。因此,政府方面必须把地域形象的塑造提上议程,主动参与引导地域形象的构造。

2凸显创新理念,打造创新辽宁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全面、可及性强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在这方面,也要靠结构性改革。政府不唱‘独角戏’,鼓励社会资本、外商投资一起干” [6]。创新的方向明确,创新的内容清新,创新的事例喜人。李克强总理还特别提到大连的创客公司,这个仅有10名员工的公司,用了两年时间,利用互联网平台吸引了28万注册用户,开发了近百个创客产品,展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希望。辽宁不缺少活力,不缺少人才,只要抓住时机,营造创新的环境,完善创新的机制,全面、立体地规划未来近期、长期的创新规划,通过市场激励、政府推动、百姓追随,辽宁的工业转型升级方能自生和引进活水,辽宁的创新形象方能在媒体“自塑”和“他塑”的双重视野中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3发展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地域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地域形象的构建。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中国近十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经验。传统文化和政治规范更加要求中国及其地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首要考量不应在直接消费利润多少,而是要建立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一切文化关系的合理精神秩序中。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园区实践来看,最普遍的就是对工业文明遗产的再利用,通过寻找新的历史进步方法与动力,重建人与文明的相互关系。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文化政策,文化产业规划不仅应具有最大和最持久的约束力,还应该拥有切实的可执行性。发展文化产业并非追求大而全,而是追求少而精。这是因为文化产品的质量必须经过社会效益和文化市场的双重检验,从而体现其价值。辽宁是有特色历史文化的地域,应该把挖掘辽宁特色文化和辽宁形象塑造融合起来,使辽宁文化的潜在价值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结合起来,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唯此产品才会在商品同质化的时代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鉴于地域形象是社会公众长期积淀下来的稳定印象和整体评价,故而一经形成即具有相对独立性进而固态化的倾向。文化产业的发展将对地域整体形象构建注入流动性和立体感,主要体现在:以文化企业发展带动品牌效应,树立地域经济形象;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提升文化氛围,树立地域文化形象;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社会环境优化,树立地域环境形象。良好的地域形象对于地域文化品牌的构建有着积极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一定的产业优势作为基础,以产业品牌优势带动整个区域品牌的形成与发展,从而构建起具有战略高度的地域品牌文化。遗憾的是,国内大部分企业并未对其品牌文化价值予以深入挖掘,以至于在大连召开的第九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上,美国安可顾问有限公司全球总裁郭兰诗说:“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面临的一大问题不能忽视,就是跟其他国家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品牌和自身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更注重投资回报率。当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时候,他们首先需要塑造自己的品牌,这样让当地消费者或当地合作伙伴信任,只有建立这样的信任,他们才能够尊重你的品牌,才能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7]品牌可以带来信任、尊重和合作。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企业品牌文化的蓬勃发展,是发展辽宁经济、塑造辽宁形象的开拓性创新路径。

媒介文化是一种是依照大规模生产的模式加以组织的产业文化,其目标在于庞大的受众,因而它必须回应当代的主旋律,是极为时事化的,它为当代社会生活提供种种写照[4]。当这些写照的片段经过充分地转化和升华,就会为经济观念的准备和“时代精神”的培育提供支撑,从而赋予经济和社会转型以“文化合法性”的意识形态。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不仅见于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论述,见于政治经济学家李斯特对“精神资本”的推崇,更见于自古以来的中外实践。晋商、徽商在近代的兴衰,当下吴越文化对江浙民营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推动,都是历史镜鉴。当下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有其自身痼疾,但完全可以在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下走出困境,在产业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确证其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坐标,而这一过程也将是现代经济和社会观念扎根于本地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现代经济增长必须依赖某种特定经济观念的普遍化和稳定化方能发生和持续[8],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辽宁更应该秉承历史文化传统,在地域管理中开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掘利用媒介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使之为辽宁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服务,为塑造新的辽宁形象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

[2]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n/2015/1015/c87423-27699235html,2015-10-15

[3]王钧,刘琴文化品牌传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5-36

[4]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9

[5]蓝艺振兴东北 先震东北人[J]百姓,2003,(11):8-10

[6]李克强共绘世界经济增长新蓝图——在第九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特别致辞[N]新商报,2015-09-11

[7]郭兰诗在品牌和声誉方面投入远远不够[N]新商报,2015-09-11

[8]张佑林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

(责任编辑:邓菁)

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历时角度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现代科技发展进程具有密切关联;从共时结构角度指出,科技创新在微观层面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均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在中观层面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更新换代并拓展新的产业形态、优化产业结构,在宏观层面能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同时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应注意科技与文化的辩证关系。

关键词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促进 辩证

二十一世纪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文化产业,是指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以工业化和商品化方式进行、从事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交换和传播的行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支柱产业之一,迅速成为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纷纷将其作为本国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来扶持;2009年9月,我国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明确指示要“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也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层面。

二十一世纪也是科技发展更加迅猛的时代。随着科技进步和创新周期不断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应用产品的速度不断加快,科学技术以其超常能量所创造的物质生产力,不仅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的生产生活需求,也将更广泛更深刻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于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而言,科技创新同样也是最不容忽视的核心要素和动力之一。

1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历史

1912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其著名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熊彼特的现代创新理论第一次将创新这种非物质文化力量作为一种重要因素引入经济活动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经济发展的新视野,极大地转变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因此,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创新经济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也证明了这一点。

一般说来,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与现代科技的发展进程大致相呼应:第一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工业化发展阶段(1926—1947年),现代工业机械化技术为文化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作为生产力的文化工业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的诞生准备了必要条件;同时文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也引起学者关注,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对传统文化观念形成强大冲击。第二阶段是文化产业的产业化发展阶段(1948—1997年),以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入文化领域,催生出众多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和传播文化产品的行业,促进了文化工业向文化产业的转变和本质飞跃;1947年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出版《启蒙辩证法》一书,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指出“文化工业”必然要向“文化产业”转变。第三阶段是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阶段(1998年—至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不仅极大地拓展和丰富了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和生产方式,更使文化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在1998年150个国家代表参加的国际会议上,一致同意把文化产业纳入经济决策制定的制定范围,意味着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迅速进入全球化扩张阶段,发展中国家则积极发展本国文化产业,以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球化扩张。

2 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多层次促进

从共时结构的角度探讨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促进作用,可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微观层次主要针对具体的文化生产经营活动,考察科技创新对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管理、传播、消费等环节的影响;中观层次主要在行业和产业层面,讨论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产业构成、产业趋势等的影响;宏观层次主要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层面,探讨科技创新对于提升国家文化产业竞争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以及实现文化产业社会效益的积极意义。

从微观层面来看,现代科技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和消费等环节均产生深刻而积极的影响。就内容而言,一个好的文化资源或优秀创意要转化为文化产品,必须借助相应的技术手段,而现代科技的突破为各种新奇创意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保障,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同时新技术本身也能不断激发新的创意思维,催生出更多丰富而具有想象力的文化表达方式、表现形态和全新的文化媒介,形成新的文化经济生长点。在文化产品的生产、管理、传播和销售等环节,由于现代科技特别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应用及创新,为文化产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能力,文化生产、管理、传播和销售变得更为迅捷简便,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这些环节的成本,充分发挥资源效益。从文化产品的接受方式和消费角度来看,科技创新不仅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方式,更能有效地引导和开发出新的文化消费需求,拓展出新的文化品种,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另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使文化产业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潜能。

从中观层面看,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的产业构成和发展趋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创新,提升了传统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例如现代出版业极大地受益于激光照排技术、卫星传版技术等技术基础,而数字印刷出版时代的到来则使这一传统文化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在电影发展史上,如默片电影、有声电影、彩色电影、多媒体电影等若干里程碑式的重要分期,无一不与科技的重大变革和新成果问世密切相关,而当代数字技术大规模进入电影创作、制作和发行,使得数字电影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产业角度,与传统电影相比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并获得了巨大成功;电视的产生与发展同样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融合应用,使电视系统发生了根本变革,电视业迈进数字化和多媒体时代。另一方面,以创新为动力的高新技术,能够突破传统文化产业的固有边界,将各种文化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从而构建新兴的文化产业形态。例如,在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技术时代,传统的出版、电影、电视等文化产业纷纷突破自身单一产业模式而寻求不同文化媒介的互动与融合,同时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媒介,打造多功能立体文化平台,形成高技术、集约化的现代文化产业形态。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不仅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自我更新,更能不断构建和拓展文化产业新的发展空间、优化文化产业的结构层次,使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宏观层面,科技创新能够极大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所谓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基础和动力、积极提升文化产业的世界竞争力。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竞争力包括物化价值和非物化价值两个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文化产业的物化价值,更能无形提升文化产业的非物化价值,使其拥有长期持续发展的成长潜力和整体竞争力,从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同时,科技创新对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对外塑造国家形象、宣扬本民族文化、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以及向其他产业领域扩张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发展,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凭借其技术优势得以快速扩张,不仅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更成为其输出价值观和强势文化话语的有效载体,对此,我们只有在立足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产业的振兴,从根本上保障国家文化安全。此外,科技创新对于实现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也有积极意义。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例如盗版产品带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产生的教育问题等等。对此,如果能积极加强科技监督和管理水平,就有可能在技术层面尽量减少、防范乃至杜绝文化产业负面社会影响的发生,实现行业的自律和健康安全发展,保障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3 科技创新与文化内涵的辩证思考

历史经验和理论研究充分表明,科技创新对于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也指出,振兴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倡文化创新能力”。这一结论既符合文化产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具有特别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很大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也普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乏、整体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因此,要推动和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必须大力倡导和依靠科技创新,制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的文化产业发展策略,包括从政策上制定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措施、从体系上加快建立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现代文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建构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培养文化产业科技人才队伍等等。

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警惕片面强调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某些负效应,辩证思考在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中科技因素与文化内涵的关系:一方面,科技创新为文化内涵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文化内涵借助科技力量得以转化为文化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生产、传播和消费;另一方面,文化内涵为科技手段提供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创新的方向、从根本上决定和标志着文化产业发展的特征及目标,二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如果片面强调技术因素而忽视对文化内涵的深入开掘和创意设计,就会导致文化产品的内容单调空洞,违背文化产业的文化属性,从根本上削弱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偏离文化产业的发展目标。从现实来看,我国是文化资源的大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多民族地域文化,同时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差距,因此尤其要强调发扬特长与补足弱项相结合,既要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又要深入发掘文化内涵,二者的融合与促进才能真正实现文化产业的振兴发展。

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与国际知名的航电系统供应商相比,虽然在同代技术的产品性能、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但基本不差代。然而在航电军民融合协同发展、产融结合等产业化发展方面,由于受历史、文化、地域、政策等主客观因素,无论在发展思路还是在发展举措上,航电系统公司还需要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航电系统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是核心能力提升和战略转型问题,是军用技术如何向民用技术转化的问题,是商业模式创新实现军民产业有机结合的问题,更是如何实现技术和产品相关多元走向市场、实现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问题。”航电系统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广山说。从此不难看出,对于航空高科技企业而言,首先要解决军民如何融合的问题,其次要考虑融合到什么程度,最终要实现商业成功、提升企业价值。

背景:让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贯穿于航电产业发展始终

随着集团战略的深度推进,市场化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构建起母子公司管理架构,推动航空电子产业快速发展,集团专门成立了由5家事业单位和13家工业企业(包括2家上市公司)组成的航电系统公司业务板块,该板块是集团航电产业或业务发展的主体,是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承接主体,是集团战略的“承重墙”。

公司组建以来,以集团“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为指引,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提升能力、战略转型为主线,以资本化运作、产融结合、产业快速发展为目标,全力推进专业化整合、市场化改革、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和产业化发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全面实现资源资本化、技术产业化、产业市场化、军民融合化,努力推动航电产业跨越发展。

航电系统发展到今天,面临着多个关键要素的转型发展,比如创新模式、发展模式、研发模式以及资源整合模式等,都面临着与市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挑战。要应对这些转变和挑战就必须将集团战略贯穿于航电产业发展始终,坚持改革调整,坚持创新发展,坚持核心能力引领,坚持转变发展方式,坚持推进战略转型,统筹好改革与发展两个大局,统筹好专业化和多元化两个关系,统筹好产业发展、业务并购和资本运作三方面工作,协同推进市场化改革、资本化运作、专业化整合、国际化开拓和产业化发展这“五化”举措。

集团战略在航电系统公司有着广泛而深刻的丰富实践,具体来讲如下。

两融。将航空电子技术和产品融入全球航空产业链,通过与国际航电系统供应商合资合作进入全球民机航电市场,大力发展国际军贸业务,实现国际军贸市场、航电系统加改装市场的新突破;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就是借力区域发展契机,将航空电子技术推向国民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为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将航空电子技术和产品转化成工业技术和产品(或民用技术和产品),真正进入到民用市场,实现商业成功。

三新。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航空电子技术也在创新发展,从技术、产品、子系统、系统,无不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航空电子技术与航空电子产业正处于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发展、军民用产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决定了航电产业的发展必须采用新的研发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由“技术创新型”向“技术+设计创新型”转变,由“技术依赖型”向“技术+商业创新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整合与配置资源型”转变,由“企业自身实体型”向“跨界型”(跨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跨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地域)转变,最终实现技术和商业模式相结合,构建一个从技术到产业化的转化体系。

五化。创新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的第二个动力。前者解决的是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发展问题,后者解决的是企业实现跨越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支撑和保障问题。五化战略中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也有产融结合问题,还有按照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来重新打造公司的治理和管理问题。①航电产业应建立健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三层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总部与成员单位一体化经营管理体系,规范运营,加快市场化改革;②重新定位专业、技术、产品等核心能力,实现战略、业务链、价值链的有效协同,组建航电协同研究平台,创新航电系统研发体系,积极推动航电专业化能力和业务整合;③通过多元融资、业务整合,提升航电系统资产证券化率,实现航电整体上市,加快资本化运作;④通过合作、创新和并购,拓展航电空白专业领域,加快航电产业平台、专业中心和产业基地建设,最终实现航电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两融、三新、五化、万亿”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航空电子技术和产品产业化发展。

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发展机制

谋求航电系统产业化发展

从霍尼韦尔、柯林斯、GE公司等这些国际同行看,基本上走的都是军民融合的产业发展之路,无一不是积极引入外部资源为我所用,不失时机地通过重组、上市、相互参股、兼并收购等多种途径积极壮大和发展自己;从发展现状来看,只有军民融合协调发展,恰当地把军用技术移植到民用领域,形成军民融合、军民互动、军民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发展格局,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航空武器装备的持续发展,形成强大的“保军”实力和全球竞争优势。

为此,航电系统公司提出了“航空为本、全面创新、相关多元、整合并购、体系发展、市场导向、合资合作、国际标准、资本运营、品牌塑造、协同发展、产业经营,最终实现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的产业发展思路。

航空为本。航电系统公司的成立就是为满足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为各型飞行器、发动机和防务系统提供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因此,航空为本是航电系统公司的使命和责任。

全面创新。随着航空武器装备和民用飞机的发展,从平台到系统,从机内到机外,从技术到产品,从产品到系统,整个航空工业在全面转变。全面转变的背后,需要我们航电系统在观念、技术、管理、市场和体制等方面的全面创新。

相关多元。军民融合的核心就是军用技术要通过相关多元转化到民用产业。相关多元的内涵是,技术是相关的,但是形成的产品、产业和市场是多元的。很难想象,一项技术只对应一个产品或市场。因此,相关多元指的是产品谱系、产业结构、市场层面要能够多元化。

整合并购。航空电子技术几乎覆盖了电子信息的核心领域,从射频探测到光电探测,从计算机到网络,从显示到控制,从导航系统到自动控制系统,从传感器到基础器件、微电子,几乎覆盖了整个电子信息的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由于历史的演变,目前航电的产业架构仍然是基于单个企业面向专业和产品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航空电子技术发展的需求,需要从专业、技术和能力上进行业务整合,从而更好地适应航空电子系统发展的要求。发展民用产业更是如此。通过整合,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整合,完善我们的技术要素和产品要求;通过整合,更好地为市场提供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的产品。

整合并购的过程,就是跟市场对接的过程,是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齐头并进的两条战略。因此,市场导向、合资合作、国际标准、资本运营、品牌塑造、协同发展等,这些合起来,就构成了航电系统公司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

坚持内生发展和外延并购并重

实现从高科技技术向高科技产业迈进

资源价值最大化永远是企业追求的目标。对航电系统公司而言,航空电子的技术和产品体现了高科技的先进性和技术应用的创新性。在航电系统公司产业发展战略中,既有集成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的新经济产业(包括新能源电子、物联网电子、智能与自动化系统以及其他一些相对应的电子技术和产品领域),也有快速通过业务并购来解决向民用产业转化的成熟技术和产品领域。

那么如何将航空电子的技术、产品、知识、管理,以及核心能力、核心资源优势转化成与市场接轨的产业发展状态?

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相结合是航电系统公司进入相关业务领域进行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手段。内生是基础、并购是手段,与市场接轨是目的。若不具备自我研发实力,不将技术和产品集成起来,光靠并购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内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外部并购是打造一个面向市场的产业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我们一部分自己做研发,一部分靠外部并购,内生和并购不是一刀切的概念。并购是解决市场的路径问题,解决产业的路径问题,解决产品的业务扩大问题。业务的拓展、市场的拓展、产业的拓展要通过并购来实现。但是核心能力、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发展,则需要我们通过自己的创新发展来解决。”卢广山说。

第一条路径是立足内生发展,即对于非航空民品中的新产业、新产品,通过整合内部资源,将先进的技术转化成产品,将产品打入市场,通过市场扩大形成产业规模。

航空电子技术受先进的电子技术发展影响较大,对创新发展的要求很高,是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变化最快、面临竞争最激烈的产业之一;航电系统是软硬件结合的多功能集成化产品,在航空制造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中价值空间较大、是国内外供应商竞相争夺的领域之一。因此,航电系统公司必须满足客户与市场的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要求,从原来的平台牵引、技术牵引到真正地实现需求牵引、技术推动并举,实现自主创新超前发展。随着航空武器装备从有人化向无人化转变,从单平台向多平台转变,从以航空为主向空天一体化转变,从单机系统向网络系统转变,这些都对航电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航电系统不能够自主创新、超前发展,就不能满足现代航空武器装备的要求。

第二条路径是适时外延并购,即对于相对成熟的技术和产品,通过与市场快速对接,外延并购,将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在相关的产业链、价值链和市场平台上发挥作用,实现技术和产品向不同类型市场转化,向更广泛的技术和产品转化。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与经营模式的制约,大多数单位仍处于军品主导的经营模式,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不能够走向民用领域,市场化程度不够高。为适应市场需求,解决现有技术和产品向成熟市场的转化,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建立产业化发展模式,尚需要时日。为缩短时间,就必须迅速解决技术和产品对民用产业的转化问题,怎样可以转化?如何快速转化?这其中,业务并购就是抓手之一。

通过业务并购,航电系统公司可以解决如下问题:①将现有技术和产品向成熟市场转化。②将现有技术和产品向其它技术和产品进行集成,促成新产品、新系统、新技术的派生发展。③与市场对接,快速进入一个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以“3699”业务战略为依托

实现航电产业跨越式发展

战略如何落地?航电系统公司提出了“3699”总体业务战略,即以三大产业中心为主体,以六大区域产业基地为承载,搭建起九大专业平台,发展好九大产业的总体发展规划思路。

三大中心。为了推动非航空民品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与市场的全面接轨,航电系统公司提出了要建立军机航电系统中心、民机航电系统中心、非航空民品的技术创新发展中心,因为军机、民机和非航空民品产业发展都有各自的市场经济环境和产业规律。三大中心的建立,就是要建立适应军民用航空电子技术与系统和非航空民品发展要求的研发和创新发展中心,全面支撑航电系统公司产业发展。

六大区域产业基地。通过与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圈融合资源、市场、技术、产品和产业,打造电子信息器件、惯性器件、传感器、连接器、汽车系统及电子、微电子等六大产业基地,逐步形成在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圈布局航电产业的发展新格局。

按照集团公司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圈的要求,航电系统公司在进行战略和产业的选择时,遵循总体原则:业务发展战略要与区域经济品牌形成有效的对接。目前,航电系统公司与上海市、山东省共6家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中航民用航空电子有限公司,建设上海民机航电产业园,为中航工业和美国GE公司民机航电产业的对外合作提供了重要保证;积极推动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建设,构建凝聚研发资源与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平台,设立北京青云航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北京航电产业发展平台,中关村航空科技园已于2010年12月31日完成奠基,北京顺义航空产业园区正在加速推进;陕西宝鸡航空装备产业园、宝成航空精密制造工业园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深圳市军工科技创业园建设,深圳航空产业园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成都红外传感器和重庆集成电路制造基地正在规划建设中。

九大专业平台。航电系统公司将着力发展射频探测、光电探测、座舱显示与控制、飞行控制与作动、综合惯导系统、综合处理与网络、综合数据管理与信息、火控和发射、大气数据与传感等九大专业平台,构建航电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发展态势。

九大产业。航电系统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产品和资源优势,同时贯穿“相关多元”的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了航空、基础器件、通信系统及电子、汽车系统与电子、智能与自动化系统、物联网电子、医疗设备、新能源电子、安防电子与软件产业共九大产业。除航空以外的其他八大产业都是非航空民品电子信息领域的新兴产业,是航电系统公司将航空电子技术的先进性与非航空民品产业开发的战略有机结合的重要战略选择。也就是说,航电系统公司利用自身拥有的价值链、产业链、技术要素、产品要素,到市场里找到相关的产业链、价值链,通过相互匹配来实现相关多元的战略对接,实现与市场的匹配,解决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产业化发展的路径。

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经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关键性资源。文章从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影响方面進行研究,论证了人力资本的开发及运用是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得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

【关键词】新经济 人力资本 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在以人力资本为依托的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日益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质是依靠人力资本的培养、吸收、转化和增值,企业员工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企业的人力资源,而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源泉,人才优势是企业获取和保持持续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根本保证。重视人力资本的开发和利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改变以往过分看重非人力的物质资本的错误,确立一种完整的资本概念,在动态发展中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本,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二、人力资本在新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力资本实质上是己经开发了的人力资源,是以人为载体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等能够预期给企业带来收益的价值要素,这种价值要素是企业知识资本的重要基础,代表企业解决问题的个人能力,即一种能够创造经济价值的能力或资本。首先,人力资本可以提高物质资本、资金和技术投入使用的效率,从而使同样多的投入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产出。因为同样的投入在不同素质的劳动者手里所产生的效益是不一样的。其次,人力资本可以引导物质资本、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增加。比如扩大要素投入范围和增加要素投入种类等,从而导致产出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等。这时候的劳动者就成为现代经济意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即人力资本要素。

21世纪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迈向以人力资本为依托,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以不断创新为灵魂的新经济时代。这一时代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到生产过程,在创造企业财富的诸种要素中,物质资本要素、资金及尚未受过教育培训的自然型劳动力,将不占主导地位,以人的知识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人力资本要素则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在企业的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新经济的基本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本在新经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在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对资本的消耗由自然界的物质资本大量消耗转向对人力资本的消耗,物化劳动在商品价值中的比重逐渐减少,活劳动特别是人的智力劳动在商品价值中比重逐渐增加,这些变化必然使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地位发生深刻变化。人力资本将是未来社会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这也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

三、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1、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

借鉴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并从企业自身视角考察,可以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追求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当前经营目标的实现,又要保持企业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的长盛不衰。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则是如何获取和保持企业持续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其实质和核心的问题,仍是企业的竞争力问题。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作为一个组织系统,它是由若干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要素所构成。一般认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除人力资本外,还包括物质资本、企业文化、发展战略以及核心能力等。企业要取得竞争优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由这一系列系统要素共同维系和支撑。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不但是企业持续发展系统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而且渗透和体现在其他系统构成要素之中,改善其他系统构成要素的质量,从而使各种系统要素之间保持良好的组合状态和运行质量。可以说人力资本要素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引擎,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和核心要素。

2、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制约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纵观国内一些企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长期以来,这些企业大部分采取的是一种粗放型发展模式,即在企业发展初期缺乏长远规划,对物质资本的高投资、高消耗和低产出,以更多的物质资本消耗代替人力资本的高效利用为代价来求得自身的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难以保持良好的组合状态和运行质量成为造成企业发展困难的根本性因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企业人力资本的低水平、低使用效率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目前我国的企业产品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每年损失近2000亿元。我国每创造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值的3至4倍,日本的11.5倍,美国的4.3倍,德国、法国的7.7倍。我国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率相对较低,2002年为25%,而美国、德国和日本都超过40%。

很明显,在这种对物质资本过度依赖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下,企业产品的科技与知识含量低、资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等造成企业市场竞争力弱化,从而很难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贝克尔曾经总结道,人力资本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关于美国国民收入扣除物质资本和劳动增长以后的剩余的持续增长的原因探讨。可见,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发展中乃至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实现,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在合理利用物质资本的基础上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本。

四、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作用

1、人力资本支撑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系统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物质资本要素、人力资本要素和其他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相互协调和利用的结果。这些要素在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都发挥着其他要素不可完全取代的作用,支撑着企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保持良好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其中,人力资本又是其他各支撑要素的支撑。

(1)从企业的员工配备来看:新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是人力资本的载体,人的目的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力资本成为能动性资本,同样的物质资本由不同的人来运作,其增值的差别是巨大的。同时,无论是新产品的开发、营销策划,还是世界水平的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以人为核心。因此,人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协调运行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优秀的人力资本配备是提高企业人才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

(2)从企业文化来看:企业文化是凝聚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也是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的一种经济文化,“以人为本”即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潜在的人才成长为人才的媒介。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促进员工不断更新价值观念、调整知识结构、提升知识层次和强化工作能力,在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同时,强化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反之,则可能导致员工不思进取、消极怠工和各自为政,甚至可能由于企业内部代理关系而产生不同层次之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3)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要在日益激烈化、残酷化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战略是关键。但好的产品和发展战略都是由人制定、设计出来的,没有优秀的人才,企业很难得到发展。有关企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总体谋略的企业战略,不仅凝聚了人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能力等人力资本价值要素,而且集中反映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和工作态度等。企业发展战略又是制约人力资本价值变化的重要因素,发展战略正确,则能够促使员工不断地丰富知识和经验、提升智慧和能力等人力资本价值。

(4)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看: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现为能够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而核心能力又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它具有使一项关键业务达到业界一流水平的能力,是能够提供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此外,员工的价值观念、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也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至关重要因素,只是这些因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更多是通过企业文化的作用来体现。

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即取决于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等综合性因素,也取决于货币资本、实物资源和信息等基础性的因素。而所有这些因素又都是与企业人力资本息息相关的,都是人力资本要素的集中体现或综合反映。良好的人力资本状况在构成、支撑企业竞争力的各个因素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主导作用。

2、人力资本的开发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实经验表明,每一时代社会经济实现发展的背后,都有新的资源基础作为依托。农业时代争夺土地资源,工业时代争夺能源资源,新经济时代争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的各种信息构成,包括科学知识、商品与金融信息、经济消息,以及生产工艺和操作技能等,是人力资本的主要内容。

当前的新经济时代,以高科技为主导的信息革命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知识、技术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并逐渐替代土地、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人力资本正在成为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要素,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也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这种情况下,一些企业如果发展战略出现失误,继续沿用传统的资本使用方式,这就要消耗大量资源,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这又势必要与其他企业发生摩擦和冲突,持续发展也就无法实现。

实践证明,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企业发展模式,用知识来替代传统要素,可以实现用较少的物质资本达到同样的发展。而无论是知识还是技术都是属于人力资本的范畴,知识越丰富、技术越先进,人力资本水平就越高。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能促进经济增长,且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要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先进技术的引进、吸收和创新以及先进管理方式的运用都需要以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前提。因此,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条件中,高水平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必须优先开发人力资本。

五、结论

新经济时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会自动实现,需要有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作为支撑点。人力资本是企业财富生产和增加的源泉,是推动一个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原动力,其大小直接取决于人力资本质量的高低。人的健康质量、知识和技能质量越高,其生产潜力和能量就越大。现今,各个企业对人才的争夺异常激烈,都纷纷探索培养和获取人才的策略。可以说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将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以及能否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人力资本开发,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已成为企业间的普遍共识和制定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参考文献】

[1]Theodore W. Schultz: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1).

[2]蘭玉杰:人力资本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3]李振铎:人力资本投资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1(9).

[4]丁锋、孟欣:人力资本的特征[J],商业研究,2004(15).

[5]陈维政、刘苹、胡豪:人力资本与公司治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6]谢奕、林玳玳: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2).

科技产业基地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2、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发展研究

3、江苏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目标、任务与路径

4、找准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5、长治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建议

6、产业转型系统复杂性认知与应对策略研究

7、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困境及对策

8、“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产业转型的思路与方向

9、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与路径

10、经济新常态视角下的产业转型研究

11、资源型城市实现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12、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产业转型与合作: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13、高质量发展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培育研究

14、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途径研究

15、探索经济工作新模式 开创转型升级新局面

16、创新驱动新旧动能转换的作用机制研究

17、对象、主体与功能:服务地方传统产业转型的高职产学研合作的三个基本问题探讨

18、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

19、生态循环农业与山区乡村扶贫联动发展探索

20、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21、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问题研究

22、产业融合:资源型地区产业转型路径

23、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24、基于SEM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影响研究

25、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绿色金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6、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27、高职院校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的角色互动模型及实践取向

28、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盐城沿海内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研究

29、新加坡的产业转型和创新驱动及其启示

30、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思路研究

31、比较优势动态转换与产业升级

32、苏州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

33、资源型产业低碳转型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

34、对四川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建议

35、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动力解析及机理研究

36、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37、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8、中职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度的调查与分析

39、“互联网+”视域下鹰潭铜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新思考

40、五大发展理念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测评

41、解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绍兴秘笈

42、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转型升级

43、纺织服装现代生产性服务型设计人才培养思考

44、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开辟科学发展新路

45、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应为、难为和可为

46、聚焦着力点攻坚克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47、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机制分析

48、加快科技创新,推进丰城市产业转型升级

49、解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用地政策并提出产业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上一篇:物理教学创新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电视观众期待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