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

2024-03-15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速度和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加。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应用最广的,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对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也至关重要,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才能建造质量合格的工程。本文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概述,介绍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我国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技术;道路桥梁;应用

引言: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道路桥梁工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同时城市内部道路工程的建设减轻了城市内的交通压力,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快车道。在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由于生产工艺简单,抗压、持久等特性成为道路桥梁主体工程的主要材料,其施工技术是影响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根本因素。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充分掌握混凝土的特性,科学、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施工技术中的每一个环节,保证道路桥梁建设中混凝土的质量,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

一、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将砂石等集料与水按照一定的配比搅拌胶结成整体的复合材料的统称。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主要以混凝土材料为施工材料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的配比、运输、搅拌、浇筑以及后期的养护等内容。混凝土由于抗压能力强、水凝性强、成本低、取材方便、养护方便且费用低等优点,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广泛的应用。充分了解混凝土技术的特性,合理的应用才能发挥混凝土的优势,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二、道路桥梁中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道路桥梁建设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之前,施工方应该与工程业主、图纸设计部门及工程监理部门一道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核,发现存在问题立即解决,确保图纸的科学性。此外,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流程及进度,以保证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进行。同时,施工单位要确保每一个施工工作人员都了解工程的内容、施工流程、工艺要求、施工进度等,并确保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施工设备、机械要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能够正常工作。

三、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橋梁施工中的应用

(一)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凝土的配比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应严格控制配比。首先,应根据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工程的标准进行水灰比和坍塌度的控制,最大程度的减少泌水情况的发生;其次,控制好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再次,应该选择高强度的硅酸盐类水泥,骨料的选择也应是强度较高、颜色相同、产地相同的石料,细骨料应以中粗砂为主,含泥量在2%以下;最后,应选择高效能的减水剂,掺入性能好的矿物质,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不含杂质的煤灰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

(二)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

在道路桥梁建设工程中要合理的利用模板施工技术,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情况设计符合强度要求、硬度要求,性能稳定,耐腐蚀,且表面光滑的模板,避免因模板的变形或者渗漏给模板的拆卸带来困难。根据构件结构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模板材料,如一些规则的构件选用钢结构模板,一些复杂的构件采用竹胶模板。合理的选择模板的材料,科学的运用模板技术,可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三)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的之前,确保混凝土材料中没有杂质,对混凝土的坍塌度逐车进行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合格,浇筑分层进行,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浇筑时间的连续性,使上下层之间能够充分融合,施工缝必须按照规定留设,确保混凝土构件主要受力部位的整体性。同时,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需要有效的振捣,根据浇筑的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规定的标准分层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确保里面的空气完全排出,实现上下层之间完全融合,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

(四)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混凝土的硬度和强度是水泥水化的结果,这个过程与混凝土自身的水分有关系,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在道路桥梁工程完工后,天气、工程所在地的环境都会对混凝土的水化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应根据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地的天气情况,对混凝土工程进行养护。通常在浇筑完工12个小时内,将混凝土遮盖起来,并适当的采用浇水的方式,保持混凝土中的水分,为混凝土的水化能够提供所需的环境,保证混凝土凝结的质量。必须要保证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时,才能拆除模板,拆除后也有需要进行遮盖防护,现在常用的也有向混凝土喷洒养护剂或者覆盖养护膜的方式。同时,在模板拆除后,要及时的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气泡空洞及其他的缺陷, 及时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达到要求。

在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的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同时,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材料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提高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保证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可靠和安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春霞,徐阳洋.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0:218-219.

[2]屠正忠.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探析[J]. 科技风,2015,05:172.

[3]沙智慧.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04:127-128+156+15.

[4]章俊君,柯钢平.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318+321.

[5]吕云芳,王东明.浅谈道路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资讯,2013,36:39.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由于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对于建筑的一些结构以及造型也都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而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的重要任务。模板工程已经成为当前框架结构建筑工程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内容,模板工程对整体的建筑施工的品质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当中模板工程已经被普遍使用,有效提升了建筑工程方面的经济利益,也是设计以及施工过程当中最科学、合理的方式。模板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当中的一类临时性质的结构框架,其对于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模板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合理应用

伴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速率的进一步加快,建筑行业也步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当前信息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们对当地各种各样标志性建筑的喜爱与追求程度迅速上升,这也使得很多的施工单位想要紧跟发展趋势,从而建设出造型新颖、独到的建筑物来。同时,若想实现这个需求目标,就要求施工单位能够合理应用当前的模板工程从而更好的协助建筑工程当中的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建设,所以,模板工程获得施工单位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

1  模板的设计

1.1 模板工程的相关概念

模板工程就是指刚刚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帮助其定型和支承的模板所形成的整体系统的构造体系,这当中,直接接触到钢筋混凝土,然后对其设置尺寸大小以及形状位置进行控制的结构部分就是模板,模板对于实际施工当中起到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将其接触到的混凝土的尺寸、形状以及大小实现控制。模板工程对于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其实是一项临时性质的结构。伴着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许多的新建筑施工体系在逐渐增多,比如,走动升降模板、保温模板、曲面模板、承重模板等等各种功能作用的模板不断出现,模板工程对于工程品质以及工程进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当下的施工当中,许多工程的管理人员对于模板工程的认知还不够,不能充分意识到模板的重要性,为施工过程中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隐患,这个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

1.2标准化的模板设计

模板设计应该依据科学、合理的计划安排,应该将荷载方式以及地基类型等条件作为设计的基础,在进行施工当中,设计者常常会采用符合标准的钢模板以及木质模板来开展组拼。模板的组合形式会依照施工结构的变化而表现出不一样的模式。所以,当选用模板的拼组模式和拼接方法時,不仅需要按照当前的标准、规范执行,还必须要以实际的需求出发从而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才能够完成各个标准以及规范有关的质量条件,同时达到建筑物外形的建筑要求。

2  模板工程相关的施工程序

2.1相关准备工作

模板工程进行施工前必须要完成相关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模板工程的施工是否可以顺利开展。进行模板工程安装以前,首先,必须要将有关的设计图纸开展准确的分析,仔细查看设计图当中是否存在错误及漏洞,从而更好地提升模板工程的安装准确度;然后,还应该仔细查看施工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材料是否准备齐全,同时也要检查各个材料的品质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标准等。模板工程的安装必须要保证其精准度,同时要将误差值控制在规范的规定范围以内。

2.2模板的安装以及钢筋混凝土浇筑

模板在进行安装当中,首先在保证模板与模板间拼接部位结合紧密的同时还应确认模板加固体系牢固可靠性,最后需要确保的是在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施工。模板进行安装完毕以后,在质检合格后应当立即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避免出现由于时间的关系,而使得安装好以后的模板发生变形的情况,从而给混凝土施工的品质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在开展模板安装当中,应该采取在模板的表面涂上肥皂水或是润滑油等方法来确保拆除工作时能够更容易,同时这个方法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建造物表面更加的光滑,所以这种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另外,模板进行安装当中需要尽可能的保障安装的误差值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此来确保施工质量。

2.3模板拆除

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完毕以后,在等待一段时间之后,等到钢筋混凝土的建造物体已经达到了有关要求的强度以后就能够开展模板拆除的相关工作了。在对模板进行拆除工作中,混凝土建造物的稳定性应该得到保障,还要注意尽可能的不要碰撞损伤到钢筋混凝土建造物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特别要注意那些有棱角的部位。由于模板进行安装过程中一般是最先进行承重部分的安装,所以在进行拆除的工作时,一般也是按照先支后拆以及先拆后支的顺序进行的,如此操作能够保障拆除工作进行时能够不对承重部位造成破坏。同时,在进行模板拆除工作以前,拆除的相关方案需要先让监理方进行审核,等到审核通过以后才可以进行相关的模板拆除工作。

3  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合理应用

当下,许多施工单位已经充分意识了模板工程对于建设施工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在尽量的提升其性能。根据相关统计,在进行大范围的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模板工程的占比大约能够在整体施工当中占施工总量的大约30%以上,同时由于模板工程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对于钢材以及木材的使用量都是相对较高的,这也使得模板施工对于整体的施工建设中所占的成本投入的比例会较大,所以,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很好的减少工程成本。而模板工程之所以越来越被重视,也是因为其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以及材料使用效率。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作为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一项内容,一个合理的模板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施工的进展速度,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模板工程也要按照施工的建造物的结构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墙柱设计以及梁板材料能够反复使用的次数,此举不但能够降低材料使用数量,节省投入资金,同时还可以提高建设施工的速度,有效缩短竣工时间。而且伴着模板工程迅速的发展,很多的新种类模板的使用,给钢筋混凝土施工迎来很多的益处。其中滑动模板就是一种,其在进行浇筑施工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并且滑动模板的使用寿命也相对较长,能够更好的减少工程工期,减少资金投入,还能够更好的加强浇筑的性能。因此,模板工程是整体建设施工当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内容,所以将模板工程开展合理、有效的完善,能够更好的加快施工效率、减少工程成本以及提升工程品质。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优良的模板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的效益,加快工程进度。

结束语

伴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我们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各种各样新奇的建筑风格以及独到的建筑造型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已经是稀疏平常,到处都能看见,钢筋混凝土已经被当做是施工过程当中的基本结构,被建筑施工当中大量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结构对于现在的建筑施工而言,使用非常广泛,同时,由于这几年大跨度的以及高净空的相关建筑施工项目的出现,也让钢筋混凝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发展。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合理应用能够更好的提升工程的施工的品质,加快施工进度,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所重视。

参考文献:

[1]曾宏.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合理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27-28.

[2]庄云峰.模板工程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中的合理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06.

[3]郭成昌.预制钢筋砼模板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8,No.137(07):243+246.

[4]王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8):117-118.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对常用的路面工程混凝土外加剂品种、适用范围及其在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的施工应用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和要点。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

目前,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建设规模很大,外加剂的使用也非常广泛。加入外加剂能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但同时由于外加剂的使用不当而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及桥涵结构的质量事故屡有发生,影响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有必要对公路工程中的常用外加剂进行综述。

1.外加剂的主要品种

作为水泥混凝土中的第五组分——水泥混凝土外加剂主要有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等几种常用的外加剂。

2.适用范围及性能指标

减水剂、引气剂、缓凝剂、早强剂在公路水泥混凝土工程中的适用范围。

3.减水剂施工应用技术

(1)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在施工应用之前应检验pH值、密度(或细度)、减水率,符合要求后才可使用,最佳掺量的确定,必须满足工程环境条件的设计强度、工作性、耐久性及经济性等性能要求,根据供货商提供的推荐掺量,通过试配得到一个合理掺量。高效减水剂掺量过大会造成水泥混凝土严重泌水、水泥浆大量流失,导致密实度不足從而影响强度。

(2)减水剂应配制成均匀的溶液。外加剂沉淀的有害作用与外加剂掺量超大是相同的,每天应清除溶液中未能溶解的固体沉淀物。根据工程的需要,普通减水剂和高效减水剂可与 其他可混溶的外加剂复配使用。

(3)在高效减水剂中掺入与水泥相适应的缓凝剂、高温缓凝剂、保塑剂或缓凝型减水剂可减少热天坍落度损失,用搅拌车或罐车运输水泥混凝土时,在浇筑现场可二次加入高效减水剂,经快速搅拌均匀后出料,不得多加水,并快速完成浇筑、振捣、饰面等;使用缓凝型的高效减水剂。

(4)养生环节是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不产生开裂和微裂缝的关键环节,因此,掺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的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结构,应加强并尽早进行保温保湿养生。掺普通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构件不适宜用于蒸养;掺缓凝型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构件必须保证静停一段时间后,使水泥混凝土形成一定的结构强度才可蒸养。掺高效减水剂的水泥混凝土可用蒸养养护。

4.引气剂施工应用技术

(1)引气剂应选用表面张力降低值大、水泥稀浆中起泡容量多而细密、泡沫稳定时间长、不溶残渣少的产品。由于在水泥稀浆中的气泡特性与水泥混凝土中的比较相近,所以摇泡试验宜在水泥稀浆中进行。

(2)使用引气剂可以有效提高水泥混凝土的弯拉强度及抗拉强度,减少干缩和温度收缩变形量,改善结构抗裂性,也提高了水泥混凝土的抗渗性。

(3)对于负温水泥混凝土施工时改善早期抗冻性措施可以从2个方面来解决:一是加快早期水泥水化,使水泥混凝土尽快达到早期临界强度,可使用早强剂、减水剂、防冻剂;二是掺入引气剂,缓解冻胀所产生的压力。据经验来看,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5℃或极限最低气温低于-10℃地区施工的公路水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宜掺用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引气型(早强、防冻)高效减水剂。

(4)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可根据公路工程要求及环境气温与(高温)缓凝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复合使用,配制溶液时,如产生絮凝或沉淀现象,不得混溶,应分别配制溶液,并分别加入搅拌机内。当原材料、配合比、搅拌时间、运输距离、气温等条件变化时,应微调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引气型高效减水剂和引气缓凝型高效减水剂的掺量,保证水泥混凝土结构含气量基本不变化。

(5)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含气量,应在搅拌机口取样进行现场检测,并应考虑在运输和振捣过程中的损失。

5.缓凝剂施工应用技术

(1)热天施工、连续浇筑、泵送等特殊机械工艺下的施工中必须使用缓凝型外加剂,在施工前应检验与所用水泥在该气温下的适应性,优选其适用品种。当水泥品种、强度、等级、生产厂变动或水泥混凝土性能出现变化时,应重新检验缓凝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2)缓凝型外加剂的最佳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的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气温、强度等通过试验确定。施工中,当气温变化、运距和运输时间变动时,可微调其掺量,应始终保持拌和物具备良好的施工可操作性,并能达到密实度及外观质量要求。

(3)缓凝型外加剂应以溶液与拌和水同时掺入拌和物中,粉剂应提前1d在现场配好溶液,并使其充分溶解,搅拌均匀后使用。溶液中的缓凝型外加剂固体沉淀物,必须每天清除一次。严禁使用分层或沉淀的缓凝型外加剂溶液拌制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溶液中水量应从拌和加水量中扣除。

(4)掺缓凝型外加剂的水泥混凝土保持在塑性的时间较长,表面水蒸发时间较长,当气候炎热及风力较大时,应在触干或变色时立即喷雾或喷洒养生剂保湿养生,并应在终凝以后立即开始浇水养生。当气温较低时,在保湿养生的同时,应加强保温养生,可覆盖深色塑料薄膜和吸热保温材料。

6.早强剂施工应用技术

(1)早强剂是一种专门解决工程中需要尽快或尽早获得水泥混凝土强度问题的专用外加剂。早强剂、早强型减水剂和早强型高效减水剂适用于公路工程需要快速形成强度的快通水泥混凝土结构,蒸养水泥混凝土构件,最低温度不低于-5℃的低温环境中施工的有早强要求的水泥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需要提前张拉和放张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炎热环境条件下不宜使用早强型外加剂。

(2)掺加液态早强剂的水泥混凝土,搅拌时间宜适当延长。粉剂早强剂直接掺入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时,应先与水泥、集料干拌均匀后,再加水,加水后的搅拌时间应延长30s。这是保证粉剂早强剂在水泥混凝土中均匀分布的措施。但对于某些本身是溶液或可全溶的早强剂,仍应使用其溶液,溶液比干粉拌和的匀质性及其使用效果均强得多。

(3)公路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使用早强剂时,其张拉工艺应按试验确定。快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开放交通时间,应按达到设计强度90%以上时的试验确定。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使得房屋建筑物高度、体积、厚度等逐渐增加,房屋建筑基础承受的荷载越来越大,并且混凝土结构工程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而科学合理的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可以提高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基于此,本文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裂缝的原因以及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的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原因;施工;控制要点

1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混凝土自缩原因。大体积的混凝土都是靠两成的水分来硬化的,其余的都被外界蒸发掉了。当蒸发掉的水分超过本质上应该蒸发的水分,就会引起混凝土收缩。除此之外,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中夹杂了很多的添加剂和矿渣等,也是对其影响的重要因素。此外,水灰比、骨料的含量及其种类也对混凝土的自缩值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设计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过程时,应该将混凝土裂缝以及自缩原因考虑到其中。继而保障施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1.2外界温度的原因。混凝土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它浇筑的温度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外界的气温升高时,都会减少混凝土内、外部位的温差,形成温度应力。温差越大,温度的应力越大,产生的裂痕也就越大。所以,温度应力和水泥水化热造成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应归结于温度的差值。

1.3水泥水化热的原因。在水泥水化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热量。由于混凝土结构工程比较厚,表面系数低,混凝土散发的热量不能及时的疏散,导致了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工程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与外界形成了很大的差值,引起了混凝土出现断裂问题。

1.4约束力的原因。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混凝土都是厚重的整体浇筑物体,从而导致了地基对其的约束力。这种来自外部的约束力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痕,有时还会出现内部的约束力,这主要是因温度的差值引起的。

2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控制的要点

2.1混凝土材料方面的选择。混凝土裂缝的材料控制,主要是着眼于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与收缩作用,增强混凝土抗拉强度等方面问题。(1)水泥。首先应优先使用低热和中低热、综合性能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如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如高效减水剂以控制单位用水量,或优质掺合料替换部分水泥用量,在保证同基准混凝土工作性强度的前提下,较高幅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达到降低水化热和混凝土收缩作用的目标。(2)骨料。其中砂石的含泥量对于混凝土抗拉强度具有较强的影响,控制失当可能导致结构严重开裂,因此砂的含泥量应≤2%,石的含泥量应≤1%;掺加≤混凝土体积25%的粗骨料,将块石最大粒径限制在150~250mm范围内,不仅可相应降低用水量、泌水量与混凝土收缩作用,也能通过减少水泥用量达到减少水泥水化热的作用,且石块本身具有较高的吸收发热量的功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升。(3)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渣、硅灰等矿物掺和料的加入能够很好地降低胶结材料的水化热,其中,粉煤灰具有火山灰活性,对于降低混凝土浇注初期的水化热,减少干缩,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抗渗性能和耐久性指标均具有明显意义,工程应用广泛。但由于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往往会在混凝土浇筑14天后发生,且混凝土中水泥浓度降低,都必然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使混凝土粘结时间延长。因此,粉煤灰掺量的控制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并通过减水剂与改性剂双掺的方法予以解决。

2.2适当调整钢筋的配置方案。通过调整钢筋的配置方案,可以增设混凝土中温度的传递分布筋,将其内部的热量及時传递出来,以防止内部热量增高。在钢筋的配置设计上,一般采取在配筋率不改变的前提下、上下皮配筋差异的方案,也就是说底皮钢筋在没有柱板带的地方横纵均采用Φ25@150,在有柱板带的地方上下皮筋则采Φ25@130。由于混凝土的厚度约为1米,出于其散热速度的考虑,可在底皮钢筋与顶皮钢筋之间设置Φ25,温度分布筋采用每平方米1根的方式,采用搭接焊的方式连接上下。通过这种上下错位的分布方式,可使钢筋的直径减小,钢筋之间的间距缩短,这样就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程度,上下搭接的方式能够使中间的热量迅速散发出来,减少裂缝发生的几率。

2.3混凝土的浇筑。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温度应力,可确定应选择整体浇筑还是分段浇筑。对不同的混凝土构件,应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浇筑工艺,而浇筑混凝土首先应制定详细的浇筑施工方案。在浇筑过程中,遵循“分区定点、循序渐进、一个坡度、一次到顶”原则,根据混凝土泵形成的坡度,在上层和下层分别布置两道振捣点:第一道位于混凝土的卸点,解决上部振实;第二道位于混凝土的坡脚处,解决下部混凝土密实问题。在浇筑过程中,应选择一个部位进行,直到符合设计的标高,混凝土形成扇形流动趋势,再在坡面实现连续浇筑。当混凝土分段浇筑结束后,可以在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实现二次振捣或者表面挤压,排除表面积水,并用木拍反复挤压密实,防止产生表面裂缝,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与表面观感。一般混凝土浇筑可选择夜间进行,这样可减少新旧混凝土的温度差距,减少冷缩变形产生的裂缝。

2.4减少约束力。(1)减少内部约束力。由于混凝土的内部约束来自于温度应力,那么只有减少温度应力才有可能减少内部约束。较少温度应力影响的有效措施,上述内容中已经有详细地论述,在此不进行过多论述。除了上述内容中论述的方法,还有一种保温的方法,比如暖棚法、覆盖法和蓄水法等。这些方式都是经过实践论述的、非常有效的保温方法,能够将混凝土内部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减少与外部温度差异。(2)减少外部约束力。减少外部约束力,主要应当从如何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约束力的角度出发。在当前房屋建筑工程市场上,减少地基对混凝与约束力的方法主要就是指设置滑动层的方法。所谓的滑动层,就是指在混凝土和地基之间设置的沥青油毡层或砂垫层。滑动层的设置能够减少地基对混凝土约束,保证混凝土地块能够自由变形,进而降低裂缝的风险。

2.5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养护。混凝土养护的核心是防止混凝土早期表面失水,同时养护可以补充混凝土早期水化需要的水分,有助于水泥水化的进行。混凝土路面、桥面或地面施工,塑性收缩裂缝是长期困扰的问题。过去混凝土泌水量大,一般采用二次收浆,然后开始养护,防止塑性收缩裂缝。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基本没有泌水,如果风大或温度高,水分蒸发量大,混凝土表面很快就会出现裂缝,必须在终凝前再次抹面闭合裂缝。在工程实践中,人们也一直在摸索如何更早地开始养护,得到很多成功经验。

3 结束语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只要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工艺,事前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准备工作,事中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工作,事后做好监督检查工作,才能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双祥等.浅谈膨胀混凝土的工作机理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J].散装水泥,2010(02)

[2]周雅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06)

[3]卢国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裂缝控制[J].山东建材.2006(04)

[4]陈德铭.论建筑结构设计中现浇混凝土裂缝的控制[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土建工程是建筑项目的主要部分,建筑行业对土建工程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混凝土施工部分,必须达到土建工程的规范标准。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比较复杂,整个施工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干扰,需要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强化土建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通过对土建工程进行研究,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土建工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根据混凝土施工的需求,积极引进新技术和新工艺,优化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工程。土建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占有很大的影响性,增加了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压力,土建工程单位逐步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控力度,体现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性,保障土建工程混凝土的价值,发挥施工技术的优势。

一、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结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例举比较重要的技术内容,对其做如下分析:

1、浇筑技术

浇筑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其在土建工程质量控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土建工程中规定,混凝土浇筑技术施工前期,需要重点检查模板的参数、尺寸是否达到规范标准,严谨记录检查后的各项数据,同时还要做好清理工作,清扫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现场,再按照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实行分层浇筑。以某土建工程为例,分析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首先安排竖向混凝土浇筑,适当填入水泥砂浆,观察浇筑的状态,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该工程混凝土浇筑的高度已经超过3米,所以选择振动溜管的方式;然后该工程重点监督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按照土建工程的方案规定,严格监控浇筑中是否潜在位移、变形的情况,一旦发现需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整个混凝土浇筑的性能;最后保障混凝土浇筑均匀,尤其是浇筑中的新、旧混凝土,严谨分配混凝土浇筑顺序,该土建工程混凝土规模较大,浇筑中出现多次间歇,必须在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浇筑。

2、施工缝

施工缝用于处理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预留的缝隙,受到施工环境或设备的影响,混凝土施工无法保持连续的状态,部分混凝土停滞的时间远远超出了预设的初凝时间,此时应该提前预留施工缝[1]。土建工程混凝土中的施工缝,应该以工程方案为主,遵循方案中的技术规定,以免影响施工缝处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混凝土施工缝对土建工程的影响比较大,土建工程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方案中,明确规定了施工缝的处理方式,施工人员需要按照施工缝的各项规范要求,既要科学的预留施工缝,又要保障后期施工缝处理的质量水平,规避施工缝中潜在的技术风险。

3、捣实技术

捣实技术有利于强化混凝土的稳定,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规划出施工缝的位置后,土建工程单位需要安排混凝土捣实,捣实技术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的分布状态,既可以保障混凝土的均匀、密度,又可以强化混凝土的性质。例如:某大型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采取机械振捣的方式,保障混凝土模板的早期强度,符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降低了混凝土模板在施工现场的紧张度,最主要的是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力度。

4、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重点技术,养护技术可以防护混凝土过度的硬化与凝结,用于促进混凝土的高质量水化。土建工程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要求比较高,增加了养护技术的负担,土建工程单位为防止混凝土发生裂缝、收缩的情况,适当安排混凝土养护,用于保护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质量[2]。根据土建工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需求,针对混凝土养护提出几点要求,分析如:(1)合理安排混凝土养护技术的时间,一般选在浇筑后的8-15个小时以内,采用洒水、喷雾的养护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防止混凝土干燥引起的开裂;(2)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养护技术,应采取连续养护的方式,养护中始终保持湿润度;(3)混凝土养护的整体时间需要根据土建工程的实际需求制定,一般养护时间应该维持在28小时以上。

二、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加强对关键点的监督力度,避免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进而确保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如下: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前提,应根据土建工程的性能条件,选择混凝土的原材料,满足土建工程在混凝土强度、性能方面的要求,通过控制原材料的质量,保障混凝土的质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仅能够提升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还能防止混凝土裂缝和变形,体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性原则。

2、混凝土的运输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运输同样具有技术性的控制,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状态安排现场运输,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运输安排在拌合后期,大约1小时后进行运输。控制混凝土的运输及运输时间,有利于管控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混凝土运输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水平,达到土建工程的规范标准。

3、施工技术的准确监督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容较多,而且各项技术的复杂程度较高。土建工程需要注重施工技术的监督,着重监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排除不利的影响条件[3]。土建工程应该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全面监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用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性能,工作人员制定监督计划,适当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标准的强度,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参数,强调混凝土施工技术监督的准确性。

三、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注意事项

土建工程为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结合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点并提出几点注意事项,加强混凝土施工的控制力度,规范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

第一,土建工程单位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该提前做好相关的准确工作,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检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环境,实现高质量的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中需要着重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各项数据、性能参数,一方面保障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维护混凝土的质量。

第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内,需要以强度为标准,严格防止裂缝、变形等情况,降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风险,排除不良缺陷的影响,由此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水平[4]。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中,强度、质量等属于重点注意的因素,完善土建工程内的混凝土施工。

第三,土建工程在实行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防水、排水等类型的工作,除此以外还应注重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消除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优化混凝土施工的现场环境,在此基础上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水平,强化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土建工程的质量存在密切的联系,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土建工程的质量性能,规范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而排除土建工程施工中潜在的质量问题。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中,需要明确技术中的关键点,以此来满足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的需求,做好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控制工作,保障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质性。

参考文献:

[1] 苏士强.试论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4,06:53.

[2] 吕新东.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2,16:244.

[3] 孟凡友.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09:30.

[4] 蒋志南.关于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商品混凝土,2013,03:108-109.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作用,其次论述了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要点,最后综合探究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方法,对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作用;要点;方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迅速,农业生产对灌溉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为了满足灌溉需求,对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提升非常必要。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质量,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将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以及养护工作做好,以此来保障农田水利工程质量。

一、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水泥,水泥价格便宜,资源丰富,所以混凝土的性价比很高。混凝土的质量与性能都很出色,不易受到腐蚀,使用寿命也比较长,这些优势是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受到广泛应用的直接原因。施工技术与施工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制度对混凝土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目前,在混凝土施工的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工程的生产,使水利工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需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进一步加强,制定规范的施工制度,提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使混凝土的性能可以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全面发挥,保障施工质量。

二、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的搅拌

混凝土施工的第一道施工程序就是混凝土的搅拌处理,其也是较为重要的一到工序,对于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来说,混净土的搅拌质量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在混凝土的搅拌施工之前,需要一个专业的实验室来选择混凝土拌和的材料,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通过分析实验 的样本,从而使混凝土拌和配比的施工方案更加切实可行,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更具有科學性,同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能够促进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需求得到较大的满足。在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材料的拌和配比方案被设计出来之后,混凝土材料的拌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保证之后,就可以立足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拌和混凝土材料,在混凝土材料的拌和过程中,骨料的含水量和加料的多少是需要注意的,也可以根据施工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使混凝土拌和的质量符合农田水利工程的需求。

2、混凝土的运输

在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从施工实际需求的角度来选择混凝土的运输方式与运输设备。如果是现场拌合的混凝土可以用推车或小翻斗车来运输,运输过程中要做好监测工作,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另外,需要监测的还有坍落度,保障混凝土的均质性。在混凝土的运输工程中,运输次数也要纳入控制范畴中,尽可能减少运输次数,以此来提升工作效率,保障水利工程施工可以顺利进行。

3、混凝土的浇筑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需要检查施工模板,看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能否满足混凝土浇筑的条件,可以根据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浇筑施工方式,并将其到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从而有效的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质量。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混凝土的坍落度需要掌握好,一般需要维持在3m以下。如果建筑施工是按分层处理的话,那么混凝土浇筑的厚度要依据钢筋结构的特点和密度来确定,并且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高度要控制在200mm以下。此外,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够间断,需要一气呵成。如果有特殊情况出现的话,浇筑间断的时间也是需要掌握好,尽量做到越短越好。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结构的钢筋或木块出现变动的情况,那么施工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4、混凝土的振捣

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就需要进行混凝土的振捣工作,这样一来能够有效的保证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使混凝土与的模板能够全面的接触和粘合,不留任何的死角,这样一来,混凝土的紧实和均匀能够得到较好的保证。混凝土具有两种振捣方式,即机械振捣和人工振动,其中最常用的振捣方式是机械振捣,而人工振捣通常情况下是一种辅助的振捣当时,或者是在规模较小建筑施工中使用。在振捣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快插慢拔,这样的话,混凝土漏捣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同时还要保证振捣棒插点的均匀。需要将振捣棒插入到混凝土当中,并满足振捣的深度的要求,从而使混凝土裂缝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避免。20—30s是每个插点应该保持的振捣实践。而混凝土振捣的截止时间是混凝土表面没有起泡出现。

5、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保养,这是一道不可节省的工序。养护时间最少不能短于2周,养护方法可用草帘覆盖在混凝土表面,然后根据覆盖面积洒一定量的水,使混凝土保持湿润,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是为了使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强度与质量。

三、保障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方法

1、选用优质混凝土原材料

首先,要选用符合质量标准的水泥,不能用过期水泥和残次水泥,水泥类型的选择要视水利工程需要而定,水泥的型号、强度与性能都要符合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其次,做好混凝土骨料质量控制。骨料是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骨料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所以在骨料的选择上必须重视其质量。在选择骨料时,骨料的质地、针片状颗粒含量、颗粒直径都要仔细检查,确保每一项都能够满足配制需求。水的质量也需要加强重视,一般可直接饮用的水都符合配制需求,但如果水中具有腐蚀性物质就断不能使用,尤其是污水与工业废水,坚决不能用来配制混凝土。最后是外加剂,外加剂质量一般没什么问题,但是需要注意的配制用量的控制,不能多也不能少,严谨掌握用量。

2、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对农田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加强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与施工技术水平可以使混凝土的作用发挥出来。可以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施工技术,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最终确保施工人员可以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具有很多的优势,因此被广泛的应用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提高施工工艺的技术含量,使混凝材料所具备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这样一来,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农业的灌溉等需求也能够较好的满足。需要依靠施工人员的的施工技术来发挥混凝土的诸多优势,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明确混凝土的作用,并掌握全面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这样一来,农田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才能够有保证,有利于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 庄威伟.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措施探讨[J]. 现代农业. 2015(11)

[2] 马胜旗. 关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 科技展望. 2014(11)

[3] 岳鹏宇.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相关建议[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16)

[4] 乃比江?玉苏甫.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及养护[J]. 吉林农业. 2015(16)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试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时代下城市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