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财务预算范文

2024-04-21

编制财务预算范文第1篇

一、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管理重视程度不足

目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的领导层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 管理意识薄弱。因此, 在这些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将财务预算编制管理放在财务管理的重要位置上, 从而导致这些事业单位缺乏完善的财务预算编制制度, 不能够对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支出起到相应的约束和规范的作用[1]。

(二) 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

财务预算是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重要内容和依据, 同时也是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应当要遵循科学规范、公开透明、早编细编和实事求是等原则。但是, 由于我国部分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本身缺乏相应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从而导致财政预算和预算执行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

(三) 编制后考核绩效缺乏真实性

事业单位和一般企业单位最大的区别就是, 其衡量利益的标准并不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也没有进行企业市场化财务管理风险收益和收益分配等经济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 促使我国事业单位存在轻经济效益, 重社会效益的现象。因此, 如果在事业单位中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预算考核标准、分析制度、责任制等, 那就会导致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不具备较强的约束力, 编制后考核绩效缺乏真实性, 从而使得单位的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

(四) 缺乏完善的预算编制监督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事业单位在经费支出和效益考核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这也导致在预算控制监管执行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约束力, 使得预算和实际执行存在较大的差异[2]。另外, 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指标和机制对管理层进行约束和监督, 这也使得对于他们的经费支出和日常项目预算的要求不断的放松, 从而导致经常出现支出超出预算范围的情况, 使得预算管理工作应有的作用无法被有效的发挥出来。

二、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政府预算约束机制薄弱

随着我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全面实施和不断深入, 我国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制度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政府的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能力。但是在对政府的预实验约束机制的社会环境进行考察时, 我们不难发现政府预算的约束机制在整体上还是比较的薄弱的, 并在还呈现出加剧的趋势, 从而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有序运行。

(二) 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是确保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我国目前很多的事业单位内部都缺乏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也没有设置独立的的内部审计部门, 一般都是由出纳和会计等财务人员暂代审计岗位。虽然有的事业单位设置了专独立的审计部门, 但是由于缺乏健全的财务监督机制, 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审计专业的知识和业务能力, 从而使得审计部门的作用无法被充分的发挥出来,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三) 缺乏财务风险意识和财务控制体系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运营过程中所需的人力、无力和财力的经费都是依靠政府财政补助的, 只有少部分的事业单位是依靠科技成果的投资和经营收入等方式来自行解决的。这也使得大多数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都具有不规则、客观、可变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并且财务内部控制环境也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管理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但是却没有对其配套的规章制度进行明确的制定和完善, 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无法有效的约束和规范其财务的实际支出。

(四) 经济利益的驱使

企业经营就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但是事业单位在经济来源方面和传统企业是存在一定的区别的, 不过有的事业单位的运营的目的也是为了产生盈利, 这也导致有些事业单位在社会环境和各种利益的诱惑下, 为了促进本单位的快速发展, 会盲目的扩大经营项目, 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也使得这些事业单位将传统企业经营理念应用到经营管理当中, 导致事业单位出现严重的赤字预算问题。再加上有些事业单位管理缺乏良好的预算管理意识, 在做财务决策时比较随意, 导致决策失误, 从而加剧了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

三、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的对策

(一) 加强前期准备工作

事业单位要想做好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工作, 那么就必须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这是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和单位整体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因此, 事业单位必须要完善对内部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还需要明确考核指标, 将考核成绩和职工个人的绩效相挂钩, 进而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执行责任体系, 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第二, 规范预算编制程序, 在预算管理当中预算编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同时也是基础性环节。因此, 事业单位在对各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时一定要做到精细化和准确化, 进而使得预算编制程序更加的规范。

(二) 强化中期绩效控制

在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中强化中期绩效控制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优化管理监督体系,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对预算执行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那么就必须要确保预算监督过程中监督主体需要具有全面性、程度具有合法性、方式具有科学性、反馈机制具有完整性。这就要求事业单位需要定期的安排随机审计对采取预算支出的安排、执行的情况进行监督, 并制定一个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强化监督执行的力度[3]。第二, 建立绩效预算信息库, 信息质量对于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最终执行结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 事业单位必须要根据自身绩效预算管理的实施情况, 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库, 这样可以为今后同类型的新项目的绩效预算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标准。

(三) 加强后期考核范围

绩效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绩效的后期考核和反馈, 能够对过去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从而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有效的提升预算支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水平, 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 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在我国财政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 事业单位必须要针对目前财务编制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重视程度不足、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编制后考核绩效不实以及缺乏相应的预算编制监督机制等问题,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的解决。从而提升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的水平, 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我国事业单位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各事业单位为了响应我国财政改革的号召, 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制度, 从而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但是, 在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 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基于此, 本文主要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 魏丽, 曹琳.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J].中国集体经济, 2017 (33) .

[2] 叶晓娟.我国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 (21) .

编制财务预算范文第2篇

摘要:电力企业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有利于其更好的适应外部市场环境,展现出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卓越性。也就是说,电力企业提升对全面预算管理工具的重视程度,优化预算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更好的推进电力企业进步发展。文章对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全面预算;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本身是提供电能的重要企业运营类型,关乎到社会生活活动的各个内容。电力企业主营业务活动就是提供电能,确保电力供应的持续稳定,因此,专注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工作开展,进一步提升财务预算管理水平,以自身的实际经营状况为核心,选择设立与之相匹配的预算管理体系,更好的增强企业管理水平,确保电力企业获取持续稳定的动力支持。

一、电力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优势

电力企业由于主营业务类型的特殊性,促使企業本身作为经营机构也凸显出个性化的特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背景下,电力企业具有较强的垄断特征,关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认知较为浅薄,市场中与之相抗衡的竞争企业较少,企业缺乏竞争观念,对自身成本收益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国家必须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督控制管理,提升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效率,优化企业财务管理方式选择,要求企业必须树立成本观念意识,增强市场内的竞争压力,尽可能的转变企业运营类型。电力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一方面有利于企业分析当前市场的环境特点,推算未来的企业发展趋势,完成企业运营战略目标制定。另一方面,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包含多种方面的内容,可以更好的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实现科学合理的控制企业成本支出目标,协调企业资金利用效率,提供必需的管理制度保障。

二、电力企业运用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

电力企业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具有诸多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由于电力企业的资源相对有限,为更好的落实企业运营管理目标,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要求,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获取更为长远的效益。也正是如此,在电力行业内企业能够占据的市场份额有所提升,有利于控制电力企业的资源消耗,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然,电力企业注重全面预算管理能够保障经营计划制订的合理性,更好的发挥管理效用,维护企业运转的稳定持续。第三个优势就是当企业进行资金规划的过程中,确保现金流动的良性循环,有效防止资金链的断裂。最后,企业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企业的监督控制成效,对经营目标制定进行综合评估,更好地满足市场环境的发展要求,增强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

三、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特点

(一)全面性

全面预算管理并非单纯只关注预算方面的管理,是全方位涵盖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开展的诸多方面,是贯穿企业全部经营活动始终的管理内容,所以具有整体企业工作执行的全面性特点。

(二)科学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科学性体现在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开展高质量的资金分配。具体的方案规划过程都是依据科学的理论进行编制,同时,参照执行过程状况进行合理化调整,最终选用科学的指标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估,继而判断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成果。

四、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对预算管理目标认知较差

电力企业存在为了应付上级管理,进行预算方案编制的现象,从而限制了企业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作用发挥。电力企业内高级管理人员思想存在局限性,单纯认为预算管理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未能充分且全面的认知预算管理工作。同时,企业高管对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认为预算管理不能及时且高效的为企业发展带来帮助。这些都造成了电力企业对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产生了错误的认知,继而忽略了预算管理所独有的功能效用,限制了对企业今后发展战略目标制定。

(二)预算方案编制本身不合理

电力企业预算方案编制是体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最为基础且核心的内容。因此,关注电力企业预算编制方法选择,对后续编制完成的预算方案,在规划预算目标等方面都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我国整体对于电能的需求有所提升,致使电力企业的预算标准相应抬高。但是可选择的预算方案编制方法有诸多类型,包含零基预算、项目预算等,都需要电力企业内部预算人员依据实际状况进行预算编制方式选择。具体而言,很多电力企业预算方案编制人员依旧采用传统的固定预算编制方式,该方式编制过程较其他方式来说更为便捷,但是却忽略了对于企业今后发展变化的考量,不利于电力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而对于成长势头较猛烈的企业来说,经营类目较多,经营业务活动开展的变化更为频繁,单纯应用固定的预算方法,不能展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功能效用。同时,最终编制的预算方案不能贴合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三)预算方案执行过程不严谨

大部分电力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前期已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是,在预算方案的执行过程中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从而制约着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电力企业未能依据预算管理要求创建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缺乏相应的人员落实企业编制的预算管理方案,致使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缺乏具体实践。又或是电力企业在执行预算管理时,总是“亡羊补牢”,过于依赖事后控制的工作效果,与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目标相违背。

五、电力企业如何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质量

(一)提升全面预算管理认知

电力企业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够确保集约化管理目标达成,促使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更为全面,涵盖企业经营业务的全部细节内容。因此,必须注重增强电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提高相关工作的认知程度。首先,电力企业高层管理层级对全面预算管理有清楚地认识,关注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特点,积极将企业内各部门都划入预算管理工作内容。通过整合处理企业内各部门的策略建议,确保企业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效用发挥。当然,电力企业应当选择混合的方法进行预算方案编制,按照分级编制的要求完成逐级汇总,确保电力企业高层下达预算指令的落实到位。企业管理层级预先对经营指标进行规划,依据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编制预算管理文件,以便于各部门执行预算方案时有参考的标准,强化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

(二)建立预算考核评估体系

电力企业在制定预算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当下的经营状态,明确企业的运营管理目标,增强预算方案编制与企业实际运营形势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在企业内部设立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评估机制,以此达成企业预算方案的考核评估目的。通过构建的预算考核评估体系,逐步拓展预算管理工作的渗透范围,更好的协调企业预算管理工作。预算部门需要将企业内预算目标按照逐级的方式进行分解,落实到谨小细微之处。同时,对企业内各部门岗位都制定相应的预算目标,更好的落实企业预算方案执行的控制监督。当然,企业可以将岗位薪资管理纳入预算考核评估体系当中,从而有利于调动企业内部员工参与预算控制的积极性。

(三)细化预算编制考核内容

电力企业进一步加强预算编制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加大对参与预算编制的人员培训,促使其更好的了解预算编制工作的相关内容,充分展现预算人员的专业性职能效用。将员工利益与企业运营能力向管理倾斜,促使员工主动性的参与预算管理工作。对处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按照实际企业运营状况完成合理化预算编制,更好的增强预算编制方案实用性。同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建立电力企业的业务预算模型,有效的节省预算编制时间,更好的完成预算编制的查漏补缺,展现预算方案编制的科学性特点。还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活动进行预算定额控制,细分电力企业的预算初始目标,严格按照预算实施办法,比较执行结果与预算目标之间的差异,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之后的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借鉴。

(四)优化创新预算编制办法

电力企业对现有的预算编制方法进行创新,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工作更贴合企业的动态经营状况。企业财务人员需要转变自身选用的预算编制方式,选择多种预算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更好的展现预算编制体系多元化的特点,以便于满足电力企业不同的管理需求,发挥预算编制模式的优势效用。当电力企业更关注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时,通过对优化的预算指标进行分析,形成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结构,更好的应对企业难以预估问题,增强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谨性,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六、ERP系统下电力企业预算管理的应用措施研究

做好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目标确定工作,在正确的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才能实现企业价值。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在财务管理体系中纳入企业短期数据,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一,基于电力体制深化改革,电力企业应该对当下的国家政策、行业特性、市场环境加以充分考虑,并在与自身条件相结合的基础上对企业受各种变化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有效分析;第二,企业在执行完成战略目标后,应该从ERP系统汇总将历史数据进行提取,以便清楚的了解年度趋势。然后,在国网企业制定的经营考核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利润的管控,并结合电网企业自身实际,制定经营战略,使其与战略、预算目标有效对接;第三,企业还应该注意本企业的各项目标都应该在预算方案中有所体现这一点,只有把握好这一点,真正融合预算与企业战略,从而才能使预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第四,年度预算属于一种短期预算,企业预算部门在制定预算计划时会综合考虑长期与短期,所以短期预算的完成质量与长期预算的调整息息相关。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短则十五年、长则二十年,因此企业管理层应该有长远的眼光。为了使长远目标更具可行性,应该重视借助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各项行为加以调节。

七、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必须充分关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状况,特别是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加大对该工作的资源投入,以便于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效解决,增强电力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在确保电力供应持续稳定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展现高水准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杜清兰.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9(35):24-25.

[2]刘武.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J].财会学习,2019(33):97-98.

[3]刘小敏.浅析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J].财经界·下月刊,2019(11):89.

[4]张丽君.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市场,2019(33):144-145.

[5]袁媛.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探究[J].商讯,2019(13):68-69.

[6]梁文海.电力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和思路[J].納税,2018,12(36):245-246.

[7]凌玉芳,蔡正宜.全面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3):172+174.

[8]康菁菁.全面财务预算管理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23):154.

[9]张锐.全面预算在电力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7(30):08.

[10]陈芳.电力企业基于风险内控的全面预算管理[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6):48-49.

(作者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安丘市供电公司)

编制财务预算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主要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针对影响工程预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做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编制;重要性;影响因素;措施

引言

建筑工程预算是在工程设计、施工等阶段用于确定建筑工程预算造价的经济文件。工程预算编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企业的管理和考核工程成本方面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不断得到应用,行业的标准和管理体制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工程造价的标准化管理将被动态管理逐步取代,为此,也对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工程预算编制的重要性

工程预算编制在工程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谓工程预算编制是指在施工前,建筑工程企业对该工程在未来一定时间内的收入和支出做的阶段性计划。工程预算编制是建筑企业安排一系列筹备与施工活动的参考和依据,是建筑工程企业管理的基础。重视工程预算编制工作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企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合理的工程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指导工程招标报价和投资计划工作。建筑工程企业的行业特殊性决定了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投资量大同时风险也较高的投资活动。在建设工程企业内部,为了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常常需要对市场做详细深入的调查。工程预算编制是建立在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财务方法计算出来的预算方案。通常情况下项目工程的预算编制就是项目开发商招标的重要依据。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准确性极高的工程预算编制反映该项目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投资金额。作为投资商是否有足够的资金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以及投资开发商及时协调企业的财务调动资金都需要工程预算编制做参考。

(2)准确性较高的工程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企业投资效益。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波动,施工过程可能面临实际情况与当初设计情况不一致等等各种问题。也正是这些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了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面临了许多问题。制定科学准确性较高的工程预算编制一方面有效预计了可能出现的施工突发状况,提高了编制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准确性的预算编制一定程度是项目施工的标准。这样预算编制就真正实现了对工程造价的监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投资收益。

2 影响工程预算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建筑工程中,结算价格超过预算价格的现象普遍存在,反映出工程造价管理仍存在较大问题,体现在工程预算编制中,影响其结果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编制人员水平有限

工程预算编制需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编制人员在专业知识、法规政策、材料成本等任何方面存在盲区都可能出现漏洞或错误,同时,对于定额和工程量规则缺乏了解也会造成错误计算等问题。此外,工程设计难免会发生变更,对工程预算编制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预算编制人员对定额或工程量计算等信息缺乏及时的了解,那么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计算。

2.2 工程量套价动态变化大,缺乏精确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消耗的材料、设备以及人工等费用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动态发生变动。在工程预算编制时,只能依据当时的市场信息价对工程量进行套价,而在施工开始后可能由于供求量发生变化导致这些子项目的价格也随之发生变动,这种实际消耗费用的具体价格的滞后性使得工程量套价难以精确。另一方面,工程量的套价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项目进行归类,也就是划分定额子目,有些工程量的标准并不明确,其类别模棱两可,如果选择的定额子目不准确,也会产生于实际情况相违背的现象。这两种工程预算编制的局限性难以有效的予以消除,只能依靠信息的实時更新以减小误差。

2.3 工程设计变更较大

受施工技术、现场条件、地质勘探资料、施工机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设计并不能保证一次成型,如果设计人员对以上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或实时动态的更新,或者设计不满足国家相关的规定,那么工程设计过程中难免存在较大的变更,尤其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能力水平较差的情况下,这种变更的情况也将比较频繁。工程预算的编制无疑是以工程设计为依据的,无论什么样的设计变更都会导致预算结果的不准确。同时,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并不能预测这些设计变更的发生,这也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3 做好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导致工程预算编制结果出现错误的主要因素在于工程设计的准确性和材料、设备、人工等工程消耗成本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3.1 加强工程预算编制的审核

工程预算编制工作结束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对其进行严格审核,这也是非常必要的。 审核过程中,对工程量定额子目的划分是否合理、工程量套价的参考价是否符合市场实际情况、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等信息要格外注意,同时检查是否存在漏算和重复计算的问题。审核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预算编制结果的准确性。

3.2确保招投标的公平公正,优选施工单位

招投标是选择最佳施工单位最有效的方式,但必须在确保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才能公平竞争。通过招投标竞选,招标单位可以在参与投标的各个施工单位中选择报价合理、管理制度完善、经验丰富、技术水平先进的单位,适合施工条件、满足施工要求,从而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建设任务。这是保证工程造价不超预算的基本保证。

3.3建筑工程造进行全面控制

在工程开始前,设计人员要进行充分、详细的现场和市场调研,明确、完整的将施工要求罗列出来,在此基础上,设计单位不必过于局限于时间的限制,要以优质优化为目标,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设计图和施工图,达到要求的设计深度。设计完的图纸要经过严格的审核, 对于是否满足相关部门的规定、是否符合招标单位的建造意图、是否存在错漏等方面要格外注意,确保图纸能够准确落实,杜绝施工开始后的设计变更。

3.4 减少不必要的设计变更

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施工任务而又不影响施工进度,招标单位应聘用管理水平较高、 技术人员能力素质较强的监理单位, 保证工程建设能够按照既定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设计变更。同时,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刻关心国家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对于有关的设计规范、施工规程要求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的变化可能导致某些材料或设备的禁用或淘汰,进而导致工程设计发生变更,因此,一旦发生变化要及时向招标单位和设计单位反馈;2)加大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力度,对设计图纸的审核要严格把关,从源头上避免设计变更;3)如果施工单位提出设计变更要求,在综合考虑后要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 调整相应的施工计划, 尽量减少设计变更带来的不利影响。

4 结束语

总之,提高工程预算编制准确性能促进工程招标和投资工作的开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建筑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利润。可见,提高工程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是建筑工程企业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准确定位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工程的工程量和施工工艺对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有保障作用,重视相关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养也是非常关键的。

【参考文献】

[1]赵志倩.浅议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概预算编制的运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2(11).

[2]杨宁宁.浅析如何提高预算编制质量及有效控制工程结算[J].广东科技,2011(14).

编制财务预算范文第4篇

本预算根据武都区城关镇上黄家坝-深岩沟坪农村公路施工图设计工程数量编制。

2: 编制依据:

(1)交通部交工发【1992】65号《公路工程预算定额.》;

(2)交通部交公发【1996】612号《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楷算、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3)交通部交工发【1996】610号《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4)甘交规划[2002]228号文件附件《甘肃农村公路工程投资估算及概预算编制办法》,以下简称《农村编办》。

3:人工、材料及有关费用取定:

(1)人工工日单价:8.89元∕工日。

(2)依据《农村编办》的规定,有关材料供应价格按甘肃省公路工程定额站发布的《二OO四年第一期甘肃省公路工程一类外购材料调查价格》、《二OO四年第一期甘肃省公路工程二类外购材料及装卸费、运费综合价格》取定。自采加工材料场价格采用预算定额分析计算。材料运距10公里及以上时,汽车运费按《价格》取定0.5元∕公路,装卸费按4元∕吨计算,材料运距10公路以下时,运费和装卸费采用预算定额分析计算。依照《农村编办》中的规定,计取施工辅助费、临时设计费、现场管理费中的基本费用和主副食运费补贴、企业管理费、建设单位管理费中的所有费用、勘测设计费。其余费用不计。税金综合税率为4.74﹪。

4:预算结果:

人工(工日)26091

炸药(t)5.858

钢钎(t)0.97

预算金额(元)313690.00

编制财务预算范文第5篇

1 资金预算编制依据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资金预算以管理局批复的年度成本预算和单项控制指标为编制依据。

1.2 编制原则

实行“以收定支、自求平衡”的原则。资金预算要按照“以收定支、自求平衡”的原则编制, 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按照收付实现制的原则。在以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成本预算基础上,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法编制资金预算。

2 资金预算的项目和口径

2.1 资金预算项目

期初余额, 本期收入, 本期支出, 期末余额。

2.2 资金预算口径

(1) 经营预算或资本支出预算:预算期经营收支预算或资本性支出预算金额, 将成本预算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转入本表相应项目。

(2) 折旧、折耗及摊销:预算期内成本预算报表中的固定资产折旧及折耗, 长期资产及无形资产摊销, 此口径金额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是不影响资金预算的, 属于资金预算应减因素。

(3) 内部银行结算:管理局所属各单位在管理局内部银行开户, 管理局内部收支结算全部通过内部银行处理, 不涉及资金结算, 属于资金预算应减因素。

(4) 增值税因素:成本预算中收入、支出不含增值税, 根据成本预算中的收入测算出“增值税计税基数”再根据适用增值税税率, 得出预算期预计增值税, 增值税中收入部分涉及的销项税和支出部分的进项税相抵后就是本期预计应交的增值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 但需要资金支付, 属于资金预算应加因素。

(5) 当期预算收支数:将预算期收入、支出, 剔除不涉及资金预算的应减因素, 加上增值税, 得出预算期含增值税的当期资金预算收支数。测算出预算期新增挂账不能收支资金的部分, 即倒推出当期预计资金收支金额。

(6) 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的增减变动:考虑预算期期初成本预算报表中的资产负责项目期初数, 在预算期内可收可支的部分, 测算出资产负责项目期初数在预算期期末的剩余数。

(7) 本期货币资金预算数:根据“当期预算收支数”和“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的增减变动”中的预算当期资金收支数相加, 得到预算期资金预算数。

(8) 资产负债表项目期末预计数:根据当期预算收支数”中的预算期新增挂账数, 加上“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的增减变动”中的预算期末剩余数, 测算出资产负债项目的预计期末数, 并与成本预算报表的相关项目进行核对。

3 编制资金预算的基本思路

(1) 将收入、支出分为“影响损益项目”和“影响资产负债项目” (包括当年经营活动影响资产负债的项目和资产负债表年初数变动影响数) 两部分, 按项目分别反映出相关的资金收入和支出。

(2) “影响损益项目”的资金收入和支出:以管理局批复的“经营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为准, 减去“折旧、折耗、摊销及内部劳务收支”, 区分增值税业务和非增值税业务, 得出增值税的计税基数, 计算出销项税和进项税, 加减需要收支的“增值税”, 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测算出“含增值税的当年预算收支数”;扣除内部银行结算 (是指与相关单位或部门通过内部银行进行转账结算而不动用货币资金的业务) 的部分后, 计算出“剔除内部银行结算后的当年预算收支数”;最后再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测算出“预计当年收支资金数”和“预计当年新增挂账数”。

(3) “影响资产负债项目”的资金收入和支出。

(1) 影响当年资产负债项目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 将“经营预算和资本性支出预算”预计数减去内部银行结算的款项后, 最后测算出“预计当年收支资金数”和“预计当年新增挂账数”。

(2) 影响资产负债项目年初数的资金收入和支出:按收付实现制的原则, 将资产负债项目的年初数减去预计当年收回或支出年初数的货币资金数, 得出资产负债项目年初数的预计剩余数。

(4) 本年货币资金预算数:对应当年收支预算中的“预计当年收支资金数”, 加上“资产负债表项目年初数的增减变动”对应的“预计当年收支资金数”, 得出本单位“本年货币资金预算数”。

(5)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末预计数:对应当年收支预算中的“预计当年新增挂账数”, 加上“资产负债表项目年初数的增减变动”对应的“预计剩余数”, 分析计算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年末预计数。

(6) 根据以上思路编制出资金预算的基础表后, 可根据管理局预算报表的格式生成正式的资金预算, 导入到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执行。

4 结语

根据在以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成本预算基础上,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法编制资金预算, 通过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对资金收付款业务的管理和控制, 并对资金预算实际执行后的符合率进行统计和分析, 能够保证资金预算匡算在成本预算范围内, 加强资金预算的可靠性控制, 减少资金预算编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提高资金计划的符合率。

随着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高度集成, 成本预算的管理水平的不断深化, 资金预算管理的进一步提高, 按月编制以成本预算为基础的资金预算, 对资金来源的预测、应 (预) 收款项管理、资金支出的管控、筹融资安排以及资产负债限额指标的控制, 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和支撑平台。成本预算对资金预算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测算依据, 资金预算及管控对成本预算进行了细化和补充, 通过资金预算与成本预算的结合, 建立了财务预算的管控手段, 深化了财务预算的范围, 提高了财务预算管控能力, 为下一步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及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奠定了基础。

摘要:资金预算编制是否准确, 直接影响到企业货币资金流转是否畅通, 影响到货币资金的利用效益, 乃至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在以权责发生制编制的成本预算基础上, 采用收付实现制的方法编制资金预算, 保证资金预算匡算在成本预算范围内, 加强资金预算的可靠性控制, 减少资金预算编制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提高资金计划的符合率。

关键词:资金预算,成本预算,编制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化成, 佟岩, 李勇.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编制财务预算范文第6篇

摘 要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文章从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财政监督、信息公开等方面对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 预算执行 预算编制 绩效管理 财政监督 信息公开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预算规范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党和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财政职能的发挥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

(一)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预算编制体现了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预算执行则是具体贯彻落实这些方针政策的过程。只有通过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切实提高执行力,才能更及时、更安全、更有效地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为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等方面的职能作用,需要综合运用税收、公共投资、补贴、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而这些财政政策工具的使用,最终都会体现在财政收入和支出预算的执行上。必须切实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预算收支执行,提高预算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保证财政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是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深化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执行监测分析,着力创新预算执行管理机制,健全预算执行管理手段和监控机制,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使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当前预算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不够细化,不够具体。即在编制年度预算前,对全年工作缺乏充分的预测与详细的规划,编制的预算先天不足,再加上年度中间开展计划外工作或上新项目时不考虑年初经费预算,致使年初预算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导致年度中间预算追加频繁,使单位在很多时候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

(二)部門预算管理还不够严格、规范,有些单位领导依法行政意识不强,财经法纪观念比较淡薄,对财政财务管理不够重视,不够严格,责任追究制度还没有完全落实。

(三)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控制体系不健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管理还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支出预算分配模式及管理体制仍停留在粗放型水平,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由此在支出管理上与监督考核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与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同时经费使用的社会效益如何,也缺乏系统考核机制,从而增加了经费使用的随意性。

三、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预算编制是一项非常严肃复杂的工作,因此,搞好预算编制,应安排足够的时间,按照严格的程序,遵循统一性、完整性、年度性、可靠性、公开性和分类性原则,在充分调查论证和必要的民主程序上,通盘考虑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规范、准确、完整、效益。要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为契机,科学测定收入支出规模,细化预算支出,使预算资金落实到具体单位和具体项目,增加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减少预算追加的弹性和预算支出的随意性;增强综合预算观念,完善预算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所有财政资金的预算控制,强化计划管理,确保各项资金收支纳入预算管理,切实规范预算收支行为。

(二)深化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健全财政预算体系。坚持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细化预算的原则,科学编制完整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要逐步建立体系完整、内容全面、运转高效的预算编制机制,逐步达到“有预算才能支出,无预算不能支出”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健全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库,全面掌握预算单位人员、资产等基本情况,要根据国家政策和实际情况,采用规范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定额标准体系,完善基本支出预算管理办法,提高基本支出预算编制质量。 (三)推进财政绩效管理。落实绩效责任,在收入方面提质增效;在支出方面,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绩效评价与结果运用考核结合的管理机制,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编实绩效预算,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预算项目遴选机制,把好资金分配“入口关”;监控绩效运行,建立资金绩效进度监督机制;建立常态化的财政重点再评价工作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和绩效问责机制。

(四)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提高预算执行水平。加强和规范财政专户管理,严格控制新增财政专户,进一步清理撤并财政专户,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电子化采购范围,研究批量采购试行办法;研究制定资产配置标准、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深入推进公物仓建设,盘活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进一步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强化资产日常监管,推广应用资产条形码。

(五)加大财政监督力度。从技术、人员、机制三个方面着手,督导单位规范会计核算、完善内控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夯实财务会计管理基础,全面规范财经管理秩序。加强对重大财政政策、重大项目和重要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评审和绩效评价,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高效。探索具有合力的财政监督机制和体系,把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审计监督同自身监督整合起来,增强财经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

(六)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完善财政预、决算信息和政策制度公开机制,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重点公开经同级人大或其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财政总预算和总决算,做好部门预算、“三公”经费、行政经费公开工作,进一步推进基层财政民生支出公开,不断提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水平。

[1]邹晓丹.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会计之友:中旬刊.2018(3).

上一篇:爆炸案例分析范文下一篇:冰心作品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