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

2023-09-17

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第1篇

(一)跨境电商专业人才需求量大

据《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8)》显示,近年来跨境电商产业发展持续呈现增长趋势,2018年全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交易额达1347亿元,同比上升50%。亚马逊跨境电商平台估计,2019年和2020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分别达到10.8万亿元和12.7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却不断加大。据统计我国跨境电商人才短缺数量已接近450万,并还在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既懂外贸又能在“速卖通”“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熟练操作的新型外贸人才一票难求。培养适应当代跨境电商企业发展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全国各所财经类高职院校眼下最为迫切的任务。

(二)高职院校增设“跨境电商”专业

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中,增补了包括跨境电商在内的46个专业。同年10月,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名单,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名列其中。这意味着,自2020年起,跨境电商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在高职院校进行招生。据了解,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院校积极响应,申报开设跨境电商专业,包括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徽商职业学院等。

(三)全国高校推广“1+X”证书制度

2019年4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提出,探索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对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学习成果进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尽管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刚刚设立,尚未参与1+X证书试点工作,但是从方案中可以看出,教育部主张大力培养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决心与行动力。在建设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可以借鉴“1+X”证书制度的思路和经验。

二、高职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要求需求供给不匹配

由于跨境业务涉及的流程比较复杂,相比于传统外贸人才,跨境电商企业当下更需要的是能够贯通国际市场营销、外贸磋商、网页维护、产品运营、国际物流、国际结算等各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商行业十分稀缺的高端人才。而全国高职院校目前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大都只是简单的在国际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加上跨境电商基础理论课程,并没有突出跨境电商与其他专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达不到真正的复合型课程体系。并且学生在学习中容易将各门专业课剥离开来,并不能真正理解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按照用人单位要求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难度大大增加。

(二)实训实践基础薄弱

高职院校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更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更应该如此。但是,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下,总体而言学生的实训实践时间仍普遍地存在不足的问题。有些学校仅仅在某一学期安排一门跨境电子商务实训课,就当作完成了跨境电商人才的操作技能培养了,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中,理论课的课时相对来说也占了较高的比重。另外,大部分学校并没有建立校内跨境电子商务实训中心或者创新创业外贸综合实训室等。有的院校虽然有专门的实训中心,但是实训软件单一甚至缺乏,同样无法满足日新月异复杂变化的跨境电商行业需求,实训效果和人才培养效果都大打折扣。除了在校内建设实训中心,校外企业实习也同样重要。但由于地域差异、企业规模等原因,除了广东省和浙江省外,其余省份院校大都难以大批量集中开展校外跨境电商实习活动,校外实训基地力量薄弱。

(三)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跨境电商是近些年才出现的行业,往年也未在高校中单独开设专业,因此高职院校中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教师们基本属于“半路出家”,不少老师都是从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国际商务专业等转行来的,导致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很多老师一无扎实的跨境电商理论知识,二无丰富的跨境电商实践经验,想要胜任复合型课程体系下的教学任务难上加难。部分学校为了弥补校内教师经验的不足,聘请企业人员入校开展讲座、培训等活动,但是最终效果未必理想,原因分析有如下几点:一是受到时间的限制,每次课外讲座、培训等活动的时间不可能过长,开展的频率也会因为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安排以及企业人员自身的工作安排受到制约;二是企业人员虽然工作经验丰富,但自身缺乏讲课经验,不一定能将所思所感按照学生习惯接受的模式呈现出来。

三、人才培养思路

(一)多接口,多元化

跨境电商专业既有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属交叉学科,在培养模式上必须按照“多接口、多元化”的原则科学地严谨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多接口”是指在课程体系上要注重将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相结合,并且考虑跨境电商自身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设置符合专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相关课程,目标是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与市场上传统国际贸易磋商、跨境电商运营、客服、美工等多岗位无缝对接。“多元化”是指在培养方式上要注重将课堂理论学习、线上学习、校内讲座、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实践等有机融合,全方面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尤其是线上学习,是对课堂理论学习的有效补充,也是对全社会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

(二)课证双行

借鉴“1+X”证书制度的思路,高职院校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时要注重打造学生的一技之长。在教学中引入技能证书,可以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储备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也更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果。当然,在引入证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证书的筛选工作,剔除社会价值低、学生参与度低的技能证书。

四、人才培养内容

(一)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跨境电商业务员和传统国际贸易工作者相比,在岗位技能要求上有着较明显的区别。跨境电商从业者除了能掌握基本的国际贸易磋商、报价、履约流程之外,更要具备产品图片编辑美化、产品上架、网络营销、利用搜索引擎优化排名、设置运费模板、网上发货及电子结汇等业务能力。因此,在建立课程体系时,可以将课程方向转向跨境电商线上交易平台的各个环节,在保留《国贸实务》课程的基础上,将《产品摄影》《网店美工》《网店运营》《网络营销》《跨境电商物流(海外仓)》等课程与《跨境电商理论》《跨境电商实务》一起逐步融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群。此外,借助院校参与电子商务专业“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力量,将跨境电商专业中涉及电商运营的部分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将“X”证书技能培训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实现课证岗融合统一。

(二)优选教学软件平台

跨境电商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光靠课堂讲解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跨境外贸人才。在日常教学和综合实训过程中,都需要有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实训软件予以支撑。不少院校都建有外贸类综合实训中心,硬件设施齐全,然而在跨境电商相关软件投入上尚显不足。目前已有南京世格、步惊云等多家教学软件开发公司依托速卖通、亚马逊、WISH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开发出相关教学实训软件,有助于学生在校内即可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操作,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理论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同时,注重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目前针对高职院校开展线上教学的平台有职教云、超星学习通等。教师可以通过自己上传资源或共享外校精品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课堂上及课前、课后与学生的互动,及时获得学生的教学反馈。对于缺乏校内外实训资源的院校而言,录制相关实训练习视频和企业实操视频,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供学生学习,也不失为一种替补方案。

(三)优化整合师资队伍

高素质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面对跨境电商这个新增专业,大多数专业教师本身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较为缺乏。因此,必须从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入手,定期安排团队教师参与跨境电商平台或行业协会举办的专项培训,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可以选派国际贸易骨干教师积极参加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网店运营推广“1+X”师资培训,提升电子商务方面职业能力。注重培养专业带头人,鼓励教师外出访学、进修等。同时,聘请企业专家成为兼职教师,为教学团队注入新鲜力量。可以将企业专家与在校专职青年教师间形成导师责任制,一名专家负责2-3名教师的业务技能指导,促进教学团队整体快速提高水平。定期安排企业专家入校为学生讲课,并真正参与到学生校内实训环节。

(四)拓宽校企合作渠道

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数量日益增多,校内实习实训的渠道可以拓宽至企业。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的一大发展方向。院校可以借助行业协会的力量,拓宽校企合作的范围,合作开展“订单班”,将校内实训课程的场地延伸至企业,为合作企业定向培养符合工作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鼓励合作企业实训导师积极参与到课程设计和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的思维,在日常教学中体现X的重要性。

(五)支持开展创新创业

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的号召下,学校可以成立校内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鼓励学生在校开展创新创业类项目研究。相关的创业课程可以融入学生三年在校学习课程体系之内,将创业与跨境电商专业课有效衔接。面向社会聘请跨境电商“双创”教育导师,具体明确导师留校指导的时间,提高指导老师参与度,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创业时遇到的难题。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可以纳入学分管理,转换成相应课程学分或者实习实训学分。当然,在建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双创孵化中心时,还需要考虑到合理的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资金的支持,这需要政、行、企、校四位一体多方联动,共同打造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孵化体系。

摘要:近几年,跨境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势头迅猛,跨境电商人才急缺。2019年10月教育部公布高职院校增设“跨境电商”专业,同时全国高校大力推广“1+X”证书制度。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目前在培养跨境电商专业人才时面临的问题,摸索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思路,并提出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具体内容。

关键词:跨境电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艳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中外交流,2017(08).

[2] 陈伟.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跨境电商专业建设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8(03).

[3] 戴勇,张铮,郭琼.职业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路与举措[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4).

[4] 程凌燕.跨境电商背景下国贸专业实践课程设置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26).

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第2篇

跨境电商本质上是一种新型国际贸易形式, 分工合作明显, 整体规模扩大。具体说来, 跨境电商交易平台是国际贸易信息的集聚, 信息规模扩大;跨境电商物流公司是国际贸易运输部门的集聚, 物流规模扩大;跨境电商支付平台是国际贸易支付环节的集聚, 资金规模扩大。跨境电商使国际贸易各部门的规模扩大, 长期平均成本下降, 实现规模经济。我国跨境电商目前正处于这一阶段。消费观念转变, 追求高质量、个性化的商品, 为跨境电商催生出更大的市场, 交易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根据《2017-2018中国跨境电商市场研究报告》, 2017年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 (含零售及B2B) 达7.6万亿元人民币, 是2013年的两倍多。这一数值在2018年有望增至9.0万亿元。此外, 2017年的海淘用户规模升至0.65亿人, 2018年预计达到0.88亿人, 市场前景较好。

无论是传统外贸企业的转型升级, 还是新兴跨境电商企业的快速发展, 都需要大量跨境电商人才来实现。力求转型的独立学院抓住机遇, 针对国贸专业, 开展基于跨境电商的教学改革,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 跨境电商课程体系不完善

为满足社会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很多独立学院的国贸专业都在调整课程设置, 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专业核心课程仍是《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等相关课程, 仅仅是增加几门与跨境电商相关的课程, 如《跨境电商基础》、《跨境电商实务》等课程, 并没有从整体上设置跨境电商的专业课程体系, 学生也就难以系统地掌握跨境电商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 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不充分

目前, 很多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实践教学还是以传统外贸模式为基础, 主要以Simtrade, Pocib等外贸模拟教学软件为主, 要求学生掌握传统的进出口业务流程, 包括交易磋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签订与履约、单证制作与审核等基本技能, 而校外实践机会较少, 或与当地的外贸公司合作, 主要接触传统外贸, 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满足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一些独立学院通过跨境电商模拟软件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但这也只是停留在软件操作上, 仿真效果不好, 学生技能难以得到较好的锻炼。

(三) 跨境电商专业教师匮乏

跨境电商对人才的复合性要求, 也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跨境电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外语沟通能力、懂得国际贸易业务流程, 并能熟练操作跨境电商平台。而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教师普遍没有经商的真实经验, 没有电商的专业知识, 也没有电商运营的实际经历。跨境电商的教学往往都只能是“现学现卖”, 难以培养学生的真实技能。

二、独立学院国贸专业基于跨境电商的教学改革对策

(一) 设计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

国贸专业基于跨境电商的教学改革, 首先应关注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通过广泛调研发现, 跨境电商企业需要的人才必须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政策、商品进出口业务的一般流程、跨境电商业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通晓国际贸易规则和跨境电商平台规则, 具备一定的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技能, 和良好的外语应用能力, 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据此需求, 提炼出核心知识和技能, 重新设计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 增加跨境电商基础、网络营销、跨境电商运营实务 (可包含产品拍摄与图像处理、店铺装修、跨境物流等) 、跨境电商外语 (包含英语或其他主要小语种) 等课程, 并安排相应的实践课程, 保证学生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更好地满足企业岗位的技能需求。此外, 可适当听取跨境电商行业资深专家的意见, 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 创建基于真实平台的实践教学。

跨境电商实践教学不该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 不能仅仅依靠模拟软件的实训课程来完成, 而应该运用真实账号和真实产品在真实平台的真实操作来实现, 这就需要独立学院应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或代运营企业的深度合作, 开展全真的实践教学, 而非仿真或模拟。主要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 利用校内已有实验室的场地和设备, 由跨境电商企业提供真实平台操作账号与真实货源, 并安排经验丰富的跨境电商企业从业人员来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让学生在实战中掌握产品发布与维护、报价、磋商、支付、发货、跟单、结汇、常见纠纷的处理等实际操作。

第二种, 学校与代运营平台企业合作, 支持学生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店。通过学生注册账号、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店铺运营, 代运营平台企业从后台监测学生的运营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 并做出相应调整。

(三) 建设跨境电商专业的师资队伍。

要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必须先建设跨境电商专业师资队伍。跨境电商的教师既需要掌握一定的商务英语知识、国际贸易知识和跨境电商基础知识, 又需要具备跨境电商平台的实际操作经验。独立学院应鼓励专业课老师利用寒暑假时间, 走进跨境电商企业, 参加跨境电商的实战和与之相关的培训, 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此外, 独立学院也可以借助外部聘任补充师资, 即跨境电商行业资深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传授真实平台运营经验。

三、结论

随着经济发展, 跨境电商逐渐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形式。独立学院转型时期, 国贸专业应抓住机遇, 开展并完善教学改革, 培养跨境电商优秀人才。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基于“互联网+外贸”的跨境电商得到快速发展, 为我国企业拓展了国际市场, 同时也推动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独立学院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针对国贸专业, 开展基于跨境电商的教学改革。这个过程中, 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俊杰.自贸区跨境电商对我国对外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 崔蕾.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中国市场, 2017 (36) :121-122.

[3] 朱燕芳, 井乐.民办高校国贸专业基于跨境电商的教学改革探索[J].知识经济2018 (10) :149.

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第3篇

2018年上半年,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7.9万亿元, 增速50%, 和中国的传统国际贸易交易的增速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 达成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合作。政府、行业、企业各层面, 积极参与跨境电商的交流与合作, 使得跨境电商在“互联网+”背景下迅猛发展。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 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抓紧研究制订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我国在北京等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上线了“单一窗口”业务平台, 国家出台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各类扶持政策。高等职业院校作为支撑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技能人才的孵化中心, 满足跨境电商企业的人才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加快对跨境电子商务紧缺人才的培养输出, 围绕跨境电子商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 提高跨境电商人才的实战操作和专业技能, 从而满足跨境电商行业、企业发展的岗位需求, 促进地区跨境电商发展。

二、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对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生态闭环的教学体系, 跨境电商这一新型的复合型专业, 涉及的专业学科众多, 很多高职院校的跨境电商实践教学都在原有的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等相关或者相近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 因此该实践教学体系势必会影响跨境电商特色化和区域化的打造, 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 实战操作性不强, 很难适应跨境电商岗位的需求。高等职业院校认识到打造一套与岗位胜任力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并扎实地运用于教学的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必不可少。现阶段高职院校建立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 主要有: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实际要求不相符

没有从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要求定位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目标。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快速, 跨境电商平台层出不穷, 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无法支撑跨境电商未来的实践工作, 课程设置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较低, 整体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案以理论为主, 实践为辅开展教学。

(二)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比较模糊

由于跨境电商涉及英语、电商、国际贸易等多个专业, 因此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是否定位为跨境电商平台运营还是跨境电商平台服务等不确定, 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也不太确定;根据跨境电商就业岗位的匹配度来说, 实践教学资源无法满足就业岗位需求, 主要原因缺少真实的跨境电商企业项目, 在实践操作上受到跨境电商平台的限制, 大多数跨境电商平台需要企业资质才注册账号, 因此真实环境下操作跨境平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必须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账号才能实践操作。

(三) 缺乏跨境电商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系统培训的“双师型”教学队伍

现有的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师大多数来自原有的电子商务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师, 没有一线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的实战经验, 没有跨境电商平台实操的项目;另一方面没有胜任与跨境电商项目整个专业知识的培训教师。

(四)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教学模式和方法比较传统, 另一方面实践教学质量无法监控, 主要是考核评价体系都是来自于学校的考核评价标准, 而不是来自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的考核评价标准。

综上所述, 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建立, 不能参考传统的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需要构建符合跨境电商岗位特色的实践教学生态体系。

三、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思路

根据以上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的困境, 一方面, 高等职业院校可以从校企合作平台出发, 建立实践教学生态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的项目库, 解决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中真实的跨境电商企业项目和跨境电商平台的账号等困境;另一方面, 构建基于职场活动的实践课程体系和校企共建共享的教学资源库, 根据跨境电商岗位需求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 从而建立实践教学生态体系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方案, 解决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课程体系、企业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方法等困境;最后通过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指导团队实施整个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针对以上所述, 具体的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思路如下:

(一) 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

一方面, 通过“引企入校”的方式, 将跨境电商企业的生产场所引入学校。校方跨境电商项目实施的场地和设备, 企业方可以提供负责平台运营和管理的一线骨干人员, 企业方员工负责针对学生开展产品上传、店铺装修、运费模板设置、运营和推广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并能提供货源、产品数据包、物流和技术支持等企业资源。另一方面, 学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 与企业共建跨境电商紧密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能够实现学校实训教学、顶岗实习、就业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跨境电商紧密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一方面可以培养校内专任教师跨境电商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能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增强其社会服务能力, 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 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

校企双方以实践课程为基本单元, 建立课程资源和技能资源, 采取“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和“线下+线上”双结合的方式, 共建与行、企、校的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库, 以实现学校课程体系和企业技能体系间的渐进提升。资源库以跨境电商企业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依托, 以职业技能操作培养为核心,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 要求企业员工网络培训, 实现教学资源库社会开放共享、共享。从而建立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基石。

(三) 构建基于岗位真实环境下的实践课程体系

对接跨境电商企业职业技能操作资源, 按照“职业基础能力—职业岗位能力—职业综合能力”三级渐进的培养模式, 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技能操作训练为轴心,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考核评价的模块化、渐进式、组合型实践课程体系。根据行业、企业跨境电商岗位的要求,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 共同组织和实施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评价等环节。通过基于真实跨境电商项目运营环境、真实工作流程的实践课程体系, 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创新实践中, 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水平。

(四) 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

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机房模拟训练的课程教学, 学生的实践操作由于跟实际跨境电商项目存在差距, 因此在学生实操过程中, 缺少风险管理意识和利益驱动,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导致整个教学质量不高。校企深度合作平台, 一方面, 校企双方教师指导学生在真实的跨境电商平台店铺运营, 让学生经历真实的项目运用过程和实践操作过程, 从而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五) 构建多元化第三方考核评价体系

传统的以校内试卷、上机操作来衡量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体系, 难以从跨境电商企业用人标准的角度, 全面考查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建立以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采取“强化过程管理, 弱化结果考核, 强化平时成绩, 弱化期末考核”的综合评定成绩策略, 采用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双方评价的考核体系。

(六) 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 必须建立校方教师、企业讲师和学生的“三位一体”跨境电商团队。一方面, 校内教师必须深入跨境电商企业培训和深度挂职锻炼;另一方面, 聘请跨境企业技术骨干、项目负责人为客座教授, 组织校方教师考取了“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培训师”, 从而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结语

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升级, 平台的交易规则不断变化, 与之对应的跨境电商运作技术不断提高, 跨境电商岗位要求不断提高, 作为跨境电商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来说, 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 从而适应跨境电商行业、企业的需求, 服务区域、地方经济发展。

摘要:在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 对于高职院校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方面带来了新的任务。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实际要求不相符, 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的定位比较模糊, 缺乏跨境电商实战经验和专业知识系统培训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和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困境, 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跨境电商专业实践教学生态体系的构建思路, 分别从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校企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库、构建基于岗位真实环境下的实践课程体系、创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构建多元化第三方考核评价体系、打造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等六个方面打造实践教学生态体系。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杜艳红, 廖丽玲.跨境电商背景下高职院校“敦煌创业班”的运作模式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3) :33-35.

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第4篇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一) 行业发展

跨境电商是“互联网+进出口贸易”的模式。具体是指各个国家进行交易的时候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媒介进行选择、支付、物流等过程, 有时也指B2C零售业务。

目前进出口贸易呈下滑趋势, 跨境电商给其带来了新的动力。受全球经济影响, 最近国家进出口贸易之间对于商品的关税又有了新的变动, 影响到我国外贸交易总额, 2015、2016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4.6万亿元和24.3万亿元, 同比下降7.0%和1.0%。然而, 跨境电商作为后起之秀蓬勃的发展着, 2016年交易达6.7万亿元, 增幅明显, 见图1-1。从总体看, 跨境电商正处于高速的稳步上升阶段, 新兴行业生机勃勃。

(二) 人才需求

跨境电商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带来了大量的新的词汇、概念和工作岗位, 这会让大多数经历过传统学习的人才望而却步。与传统行业相比, 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更需要懂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 要真正解决跨境电商的难题, 不能仅依靠高校的培养, 还需要与相关企业、专业机构进行合作, 才能让改革更具冲击性。

跨境电商类型的企业需要35%的专业人才, 65%的复合型人才。其中专业人才包括编辑、拍摄、IT类、美工等, 这类型的人才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培养也比较完善, 再加上社会的很多培训机构, 完全可以满足35%人才需求。而65%的复合型人才要懂国际贸易、懂外语、懂国际物流, 最主要还能够根据大量整理的信息做出方案规划。然而当前学生的被动式学习无法激发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因此培养符合当前社会、行业需要的跨境电商物流复合型人才是重中之重。

二、跨境电商与物流跨专业学科特点及人才需求分析

(一) 电子商务专业特点

学科交叉性与复合性。电子商务专业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经济、管理、计算机、网络、法律等相关知识, 跨境电子商务更是要懂得国际贸易方面的具体内容, 可以说是各个学科的交叉体, 综合性较强。

新技术密集性。电子商务专业是在以前的计算机网络的基础上, 完善了用户在网上支付的安全性问题, 比如一些网络密匙。

发展时间较短。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至今历时尚短, 作为一门专业出现也是在最近几年。它的发展还要受到物流等辅助专业的限制。

实践性强。该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还要做到能够动手操。

(二) 物流专业特点

操作性。物流活动涉及的比较多且杂, 目前我国的物流流程标准化比较低, 那么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具体操作过程中就需要对于流程十分熟悉, 这样才能整体规划避免成本浪费, 从而提高物流活动效率。

系统性思维。物流涉及到七个活动, 其中每个活动都是环环相扣、互相辅助制约的, 处理不好容易产生效益背返。顾用系统性的思考方式将各个缓解有机整合才能做到统筹兼顾。

资源整合观念。资源整合观念也可以说是系统思维的延伸, 其可以有效的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网络概念辅助。物流发展如果想要低成本高效率, 一般看的不是某个企业的物流运行, 需要从国家公共物流资源的利用率着手, 那么对于物流网络的建设是改善社会物流效率的有效途径, 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降低投入成本的有利条件。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物流发展到今天想要突破障碍网络信息技术至关重要。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的物流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错率, 还可以规范合理化的进行低成本的物流活动。

(三) 对跨境电商与物流行业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分析

第一, 新型领域人才缺口大。随着网络的开发, 各种黑科技应运而生, 新型的涉及信息的领域也层出不穷。跨境电商时在国际贸易的基础上进行电子商务模式的交易而产生的, 对于跨境电商来说, 其中成本比重最大影响交易效率最重要的就是物流。在国内电商发展的瓶颈毫无疑问就是物流的改善, 那么跨境电商也是一样, 甚至如果在国际货物运输过程中物流规划不当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两个学科融合的新型领域人才匮乏, 需要各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 能够让学生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成为新型领域需要的新型人才。

第二, 复合型人才需求加大。行业更新换代的速度目前已经能够被人们所接受, 比如共享经济、网上购物。微信普及之后, 运营商们大惊失色, 打电话、发短信已经不是常态了, 都在不断的加大网络流量的宣传力度。因此, 目前的发展趋势就是跨专业、跨行业的通用和融合。对于培养人才也是一样, 为了配合社会的发展, 不能让学生毕业就失业, 那么就一定让他们成为复合型人才, 跨境电商领域的工作必然有仓储、运输规划的身影, 物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被称作“第三利润源”。学生就需要在学校尽可能多的接收两个专业的相关知识并懂得如何融会贯通加以利用, 这样才是行业中各企业争取的对象。

三、跨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

CELI (跨境电子商务Cross-Border Electronic Commerce、物流Logistics、融合教学Integration Teaching) 模式 (如图2-1) , 即为跨境电商和物流行业背景下,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与物流专业从专业课程、实践项目、师资设置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融合的方式。在对于这类人才培养过程中, 更加注重电子商务与物流专业进行交叉式教学, 做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CELI人才培养模式图显示将电子商务专业与物流专业中共通的部分筛选出来, 将这部分的专业课程综合设置, 在课程中穿插综合实训课程和实践项目, 并在学校和企业中分别选出适合的师资力量, 让学生能够理论实践相结合, 了解具体改行业企业的动态和工作内容。正因为是将两个专业的部分内容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 因此为融合教学。

(一) 专业课程

设置专业课程时需要基于具体的岗位来进行。首先, 定位于电商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其中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关于物流管理的相关工作、供应链管理的相关工作、电商与物流系统规划的相关工作、国际货运、国际物流、跨境电商与物流等。其次, 需要对岗位进行具体工作分析找出交集课程。学校需要对于供应链管理类、 (跨境) 电商类、物流类具体企业进行职业与岗位调研, 了解企业对于毕业生具体素质要求。并进一步分析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商与物流专业具备哪些工作能力, 找出重叠部分进行整合培养。具体见表2-1。

(二) 实践项目

电商自从发展以来都离不开物流的辅助, 目前电子商务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瓶颈也是物流, 因此在时间项目中两个专业其实大部分都是共通的。两个专业实践项目融合需要实训协同培养, 比如电商与物流综合实训、跨境电商模拟实训、供应链管理综合实训、仓储与配送实训、物流仿真系统实训、电商美工实训等。

(三) 师资设置

专业师资的培养与融合需要从学校内容电商与物流两专业教师入手, 可以将两个专业合并, 组建新的教研室, 整合教师队伍。这样可以有效的将两专业人才融合进行协同培养。同时为了适应企业需要需要聘请企业相关人才对学生进行培训, 教师也应定期进行企业实践, 真正做到校企合作, 这样专业教师才能在理论课堂上教授学生最新的行业知识, 在实践时间里才能帮助学生更快的掌握具体专业技能的操作。

四、总结

本文对于跨境电商与物流专业所涉及的相关背景与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 而且对于目前社会对于两个专业的人才需求做了详述, 指出复合型人才的大量短缺现象以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两者尝试进行了从课程设置、实践项目、师资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过程的融合构想, 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专业型、实用型人才。希望培养思路可以给相关专业提供参考。

【相关链接】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 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

2018年10月1日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日前联合发文明确, 对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电商出口企业实行免税新规。2018年11月21日,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 扩大开放更大激发消费潜力;部署推进物流枢纽布局建设, 促进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媒介体, 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征。依附于网络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因此具有了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 其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无边界交易, 丧失了传统交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互联网用户不需要考虑跨越国界就可以把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提交到市场。网络的全球性特征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共享, 消极影响是用户必须面临因文化、政治和法律的不同而产生的风险。任何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手段, 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让信息进入网络, 相互联系进行交易。美国财政部在其财政报告中指出, 对基于全球化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课税是困难重重的, 因为:电子商务是基于虚拟的电脑空间展开的, 丧失了传统交易方式下的地理因素。跨境电商分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和进口跨境。

摘要:由于应用型本科招收的学生往往专业课基础不扎实, 自学、自律能力不强, 因此对于其在大学期间学习过程中的培养计划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课程特点进行研究探索。应用型本科在传统教学中相对于研究型本科更加注重学生的课程实践, 其中电子商务与物流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与不断进步飞速发展的两个专业, 中国发展一路一带以来, 大力开展跨境电商领域也是行业的主要方向。因此本文应用了跨专业融合教学的方法对于跨境电商与物流行业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对于电商物流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跨境电商,物流,跨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本科

参考文献

[1] 罗燕君.基于ELI模式的高职电子商务于物流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N].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7 (7) :157-158.

[2] 李菁菁, 唐连生.创新性电子商务物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7) :170-171.

[3] 张德州.电商物流课程体系构建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 (3X) :168-169.

[4] 明小波.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探讨—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商务与物流类专业建设为例[J].电子商务, 2016, (6) :75-77.

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第5篇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 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持续高速发展。据数据显示, 2016年交易规模为6.7万亿元, 同比增长24.1%, 2017年中国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达8.06万亿元, 同比增长20.3%。从交易额占进出口贸易比例来看, 跨境电商渗透率不断攀升, 从2008年的4.0%上升至2016年的27.5%, 预计2020年增速将达到37.6%。跨境电商成为外贸进出口的新型业态和重要增长引擎。

现阶段,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的发展潜力非常大。目前, 我国出口跨境电商的目的国主要包括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而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南美、非洲等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的跨境电商仍有巨大发展潜力。而移动端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开始崛起。移动跨境电子商务因其移动端的便捷, 及时, 快速, 用户捆绑等特性将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近五年, 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政策, 大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2013年8月, 政府发布文件, 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对跨境电商的政策支持。此后国务院分别于2015年3月和2016年1月分两批批复同意在杭州及天津市、上海市等13个城市开展跨境综合试验区。2018年7月, 国务院会议决定在北京、长沙等22个城市设立第三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一带一路”倡议也促使跨境电商呈现更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1月中央办公厅与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 指出我国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推进“网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 促进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大力发展跨境移动电子商务。

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和政策环境下, 跨境电商催生了巨大的人才需求。据数据显示, 未来三年中国跨境电商领域的人才缺口将高达450万, 且2017年在以39%的速度在增加, 国内跨境电商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与日俱增。

二、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跨境电商人才是复合型人才, 需要兼具外语、外贸和电商人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目前, 在高职院校诸多专业中, 与他们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职业能力上最为接近的是商务英语、电子商务和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但是, 跨境电商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能力要求, 这其中包括对贸易转型升级新形势的认知、跨境电商平台操作与运营能力、平台规则解读与账号风险控制能力、多元跨文化交际能力、解读大数据等新的职业能力要求。面对跨境电商企业巨大的人才需求和职业能力变化, 作为以往为传统外贸行业输送了大批外贸人才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其课程的设置已经跟不上跨境电商新业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传统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亟需调整其课程设置, 以应对跨境电商新业态对于贸易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跨境电商新业态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探索

(1) 优化课程设置, 重构课程体系。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要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 增设与跨境电商相关的理论课程和跨境电商平台操作能力的实践课程教学, 培养其综合跨境电商能力, 从根本上解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实践教学与实际岗位能力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基于跨境电商的课程改革可以先从增设一门跨境电商基础课程开始。其内容和课时可以分配如下:

要真正成为内能够够胜任跨境电商岗位的人才, 跨境电商平台的实训不可或缺。以学生跨境电商能力需求为主线, 在增设跨境电商课程教学的同时, 需要给学生提供培养跨境电商能力的实操平台。学校可以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跨境电商企业或者第三方培训机构进行合作获得其实训平台的支持, 也可以通过直接购买虚拟账号或者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学生校内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训。实训课程可以专注一个平台进行操作训练, 如采用阿里巴巴 (中国) 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编著的“从0开始——跨境电商实训教程”进行专门针对阿里巴巴平台的实训操作, 也可以以平台为单位进行综合实操, 如设计实训课程如下:

(2) 加强教材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跨境电商是外贸的新形势, 现有的跨境电商相关教材极其稀缺, 需要进行系统的研发与编写工作。同时, 高职院校现用的外贸函电, 商务英语谈判等商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内容也不能反映当今外贸行业的新形态, 商务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需要按体系进行更新编写, 每三、四年新版一次, 以跟上贸易新形势的变化。比如, 作为跨境电商的新形式, 移动跨境电商 (mcommerce) 已经连续几年被评为跨境零售行业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跨境电商行业PC端流量逐渐向移动端倾斜已成为定势。这些新形势有待尽快编入我们的新教材内容当中, 更快呈现到学生面前, 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3) 培养“双师型”教师, 稳固新型课程

现有的高职院校商英专业的跨境电商能力的培养, 基本都是借助跨境电商企业或者市场上第三方培训机构等外界力量对学生进行短期的跨境电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少有真正将跨境电商知识及技能融入商务英语专业日常课程体系的实践, 这主要是因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脱节而导致。高职院校需要新招聘跨境电商行业第一线人员充实自己的师资队伍, 与此同时也要鼓励专业老师参与跨境电商相关培训并取得与跨境电商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使100%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在此基础上, 学校才能真正将跨境电商相关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体系, 跨境电商相关课程才能真正稳定扎根。

(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强调平台操作能力

对于新增的跨境电商的课程的考核, 要从根本上摒弃传统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考试的弊端, 以考核学生跨境电商业务环节的动手能力为主, 综合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和过程考核等形式,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试与评价体系。同时将跨境电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作为评价方式之一, 鼓励学生获得跨境电商相关上岗证书。只有完善以考核学生跨境电商实操技能为主的考试评估体系, 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于新增课程, 才能真正胜任将来的跨境电商新岗位。

四、结束语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职业教育“服务需求和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 即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作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 我们应以新型贸易形式为导向, 增设与跨境电商相关理论及实训课程, 修订并完善现有课程体系, 以满足现行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需求, 实现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零距离接轨。

摘要:在传统国际贸易的转型升级和相关政策支持下, 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 催生了市场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巨大需求。传统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跟不上跨境电商新业态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调整其课程体系, 以应对跨境电商新业态对于贸易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 陈科生.吴翠萍.境电商的平台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 2017 (4) .

[2] 唐黎卿.外语类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学与财富, 2017 (28) .

[3] 周新云.基于跨境电商的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24) .

[4] 陈婉转.跨境电商新业态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改革路径[J].科技资讯, 2016 (14) .

跨境电商专业建设方案范文第6篇

一、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现状

电子商务专业在高职院校当中属于一个热门专业,但立足于电子商务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中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人才培养模式方面

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都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那就是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指导。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学生们虽然能够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却往往不知道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在需要进行实践操作时,往往会问题频发。加之受到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特性的影响,学生们只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是根本难以满足未来的工作岗位所提出的要求的,且校内的沙盘模拟实训活动也不能达到具体贸易项目实战的锻炼效果。因此,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们自然难以胜任跨境电商方面的实际工作。

(二)课程设置方面

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技术、商务两类。其中,技术类课程侧重于对于计算机知识以及电子商务网站开发操作技能的讲解,而商务类课程则更加倾向于引导学生更加充分的了解店铺运营知识。但从本质上来看,这两类课程当中能够与跨境电商相关的内容都十分匮乏。

(三)软硬件方面

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需要教师、学校方面侧重对学生跨境操作技能的锻炼,但是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其相应的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如电商实训室、电商创业基地、速卖通、A鄄mazon等跨境平台等往往不尽人意。无论是不够完备的教职人员队伍,还是不够完善的教学环境,都将成为影响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学生们无法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与网络平台加以学习、操作,这无疑也极大地限制了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二、基于跨境电商下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建议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有效提升电子商务学生的跨境电商专业能力,教师应当充分借助学生们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先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然后再在此基础之上强化学生的知识积累水平和能力素质水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成长为复合型的电商人才。在学生刚入学的第一学年,学生们对于所学专业的了解程度较少,在这一阶段当中,教师应当将公共基础课程为主要讲解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商务英语、跨境电商客服以及图像处理等。第二学年则可以注重培养学生们的专业能力与专业综合素质,使其在掌握网络营销的相关知识、操作的同时能够熟悉外贸业务操作、单证操作、跟单操作等。学校方面也可以开始引入相应的校外项目教学,使得学生们通过跨境电商实训来提升自身平台管理、物流操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而在学生们的第三学年,学生们对于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已经较为深入,此时学校方面则应当通过与校外企业之间的合作,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深入工作岗位当中开展实习、进行实训的机会,以便促进学生专业竞争力、岗位竞争力的形成。

(二)构建科学课程体系

在电子商务专科课程改革上,笔者提倡可以将学生课程分成四个模块,即专业基础、专业技术、职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首先,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学生们应当掌握全面的跨境电商基础知识,包括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国际贸易、商务英语、电商客服以及Photoshop图像处理等;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则应当开设网络营销、外贸业务、单证、跟单、跨境物流操作以及报关实务等课程;在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通识能力训练、跨境电商实训、平台实训等来不断提升学生们自身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而在综合素质课程中,则需要学校充分重视其学生们的校外实习、创业实训学习环节,以此拓展学生自身能力素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当有机结合学生课程、跨境电商发展特点以及企业实际岗位需求等多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学科与学科之间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循序渐进地实现新形势下电商人才培养目标。

(三)深化校企合作力度

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在相应的教学软硬件设施上难以完全满足跨境电商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与教学,为了解决这一困难,学校方面可以积极地与校外企业达成合作,如此一来学生们则可以直接利用企业的现成资源,教学软硬件不到位的问题则迎刃而解。从另一角度上说,跨境电子商务工作中也含括国际礼仪、海外客户开发等院校课程中较少涉及的内容,而企业在这些环节中都基本形成了一套标准的工作流程或标准,企业为学生们提供专业实训指导,学生利用速卖通、Amazon等企业现有的跨境电商平台进行产品的销售,销售之后还可以跟随相关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完善发货、物流、售后等工作,此时,院校方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为学生提供就业实践的平台与机会,也能够使的学生们在实践中有效融合理论,并在专业实践中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跨境电商发展前提下的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改革工作应当从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展开,积极发现现阶段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备的科学课程体系,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来切实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水平,提高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们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摘要: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带动了跨境电商的飞速发展,这使得电子商务专业也越来越受到广大学子们的青睐。我们正处于变动的市场形势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空间正在日益拓展,但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型问题也随之接踵而来。基于这一发展前提,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及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教学工作也亟待创新改革,从而使得人才培养工作与生活实际相适应。在本文中,笔者以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具体分析基于跨境电商下该专业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并指出相应改革路径,希望可以为切实强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水平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跨境电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王纯.浅谈网络环境下高校电子商务教学改革[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9(12):249.

[2] 杭俊.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探析[J].电子商务,2019(11):67-69.

[3] 余晶晶.浅析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纳税,2019,13(10):223.3]徐晓.浅析技能大赛促进电子商务课程改革[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7):148.

[4] 赵开江,马兵乐.网上开店在中职电子商务实训教学中的尝试[J].职业,2019(15):96-98.

上一篇:矿井通风设施管理制度范文下一篇:矿井一通三防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