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

2023-12-09

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 要:以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意义为出发点,从民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对实习监管情况等方面对现状进行评价,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对策,以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实习对策

作者简介:姜云(1981-),女,汉族,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一、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意义

旅游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民办高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掌握实践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实现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其次,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是民办高校办学特色的体现。

最后,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的管理工作有利于为社会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二、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现状

民办高校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普遍比较重视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实习环节,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时要进行考核;第二,在实习管理工作中建立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包括对实习时间、实习内容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关于实习鉴定和实习报告等相应文件的撰写要求;第三,对于实习结束要进行考核,指导教师给出成绩,并对实习结果进行评价;第四,黑龙江省一些民办高校建立了自己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基地,经过多年的建设,有的民办高校实习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为旅游专业学生的实习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然而,在现阶段,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在其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工作不断深化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计划安排不合理

首先,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而旅游专业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在工作岗位上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轻实践的教学计划会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只知道理论,缺少实践知识和技能,由此带来学生在实践中不自信、不能胜任实习工作的问题。

其次,黑龙江省的很多民办高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习时间一般少于三个月,基本在一、两个月左右,实习时间太短容易造成学生找不到实习单位的问题,即使找到实习单位,往往刚熟悉企业情况实习就结束了,达不到实习效果。

(二)学生对实习的认识不到位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不重视实习环节,仅仅当成一个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的任务,有的甚至随便找个单位盖个章,写个实习报告,应付了事;二是找到实习单位以后,工作态度不端正,不珍惜实习机会,也不了解实习的目的,××学校曾经有一个学生到五星级酒店实习,工作态度很不认真,跟客人吵架,严重影响了该酒店的声誉,该酒店立即下令:全球旗下所有酒店拒绝招聘××学校的学生。这次事件说明,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不仅涉及到学生自身能否在社会中得到很好的锻炼,更是涉及到学校和企业在社会中的声誉和影响,可见,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实习指导教师缺少经验

民办高校的教师目前的现状是,专任教师中年轻教师居多,年轻教师主要是高校毕业后直接到民办院校教书,虽然目前硕士学历教师居多,但是这些老师往往缺少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无论是在课堂上实践知识的传授还是在指导学生实习方面,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教师都是十分有必要的。

(四)民办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监督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实习地点的管理。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位主要通过学生自己选择,多数学生能够实事求是,选择一个单位实习,但是也存在不实习只盖章的情况,指导教师很难到所有学生的实习单位考察,因此管理难度较大。

第二,实习过程管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学校、老师、学生和实习单位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机制。例如:指导教师找学生不好找,有的学生在外地实习,手机号经常变,不及时通知老师,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沟通不畅,难于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管理。学校和学生良好的沟通机制对于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关于实习效果的监控。民办院校学生实习的目的是:一方面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进一步巩固、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旅游管理过程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直接接触社会,提高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增强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顺利完成从学生到社会工作者的角色转变。民办院校的实习目的使得对学生实习的考核应侧重于对学生实践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考察上,但是以往的考核方式主要以撰写实习报告为主,很难考察学生的能力,因此,民办院校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方式亟需改革。

三、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加强对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的对策

(一)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在教学内容上,教学计划中应多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内容,为实习工作打好基础。根据旅游专业社会人才需求的特点设置相应课程,重视实训环节,在实训项目的设计上,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此外,多安排一些知名学者或者旅游行业企业家讲座,给学生提供一些接触社会知识的机会。

在教学计划中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调整为三个月以上,再加上假期,可以达到一学期的时间长度。较长时间的实习有利于学生选择实习单位,充分熟悉企业状况,并且较深入地参与到企业的具体业务中去,得到较充分的锻炼,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

(二)聘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旅游管理教师

民办院校的年轻教师往往缺乏实践工作经验,而社会上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又缺少理论基础,因此,既具备旅游从业经验又具有较高学历和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是民办院校亟待聘任的人才。“双师型”教师能够在学生学习知识阶段和实习阶段结合行业知识给予学生较好的指导,有利于提高民办院校旅游管理学生的实习效果。

(三)加强学校对学生实习的督导工作

首先,针对学生对实习认识不到位的情况,学校在学生实习之前要做充分的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充分重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工作,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保证实习的效果,杜绝随便找单位盖章的情况。同时,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鼓励学生从基层干起,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维护企业和学校的形象。

其次,对学生实习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和条例,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

最后,在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心理变化,及时为学生解决困难。

(四)大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

民办院校实习基地建设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锻炼学生能力、胜任岗位工作为重点,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为目标,从而加强与校外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的一系列举措。建设实习基地对于提高民办院校就业率和加强旅游管理学生的实习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通过市场调研,寻找旅游专业对口的实习基地。民办院校在寻找实习基地之前要充分考察企业的规模、实力、声誉和用人制度,选择出适合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

2、在建设实习基地时,要规定企业与学校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长期合作制定必要的合作计划。校企双方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在签订合作协议、社会教学合作、资金等资源共享、订单式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学校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力求培养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同时建立健全学生实习期间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励和控制学生的实习效果;企业的主要职责是要制定企业长远的用人计划,在学生实习期间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学生特点进行人性化管理。

3、不断拓展民办院校实习基地的功能。民办院校建设的实习基地应该是一个多功能系统,它不仅是学生实习的平台,同时也在多方面发挥其功能:首先,实习基地也是学生平时进行实训课程、锻炼实践技能的实训基地。以往实训课程主要在课堂进行,老师通过模拟公司、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进行实训课程讲授,学生无法参与企业真实的经营活动。但是,通过实习基地的实训,学生就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检验和磨合,进一步丰富和提高知识体系。实习基地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民办学校教学的延伸。其次,实习基地有助于解决民办院校教师年轻化,学历较高但是缺少实践经验的问题。民办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可以以课题研究或者项目合作等形式参与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以帮助实习基地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自身的实践技能,在实际操作中增强了基本理论的运用水平。

(五)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考核机制

改革考试制度,从单一的实习报告考核过渡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1、采取日常考核和实习结束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考核方面,指导教师通过实地考查、现场抽查或者与学生座谈等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查,考察他们的实习工作开展情况、学生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和心理等情况,保证实习工作健康有序的进行;在实习结束考核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采用实习答辩的方式,更加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成果。

2、采取实习单位考核和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目前,实习单位缺少对学生实习效果的考核,学生只要在单位盖个章,证明在该单位实习过就可以了。在学生整个实习期间,实习单位对学生的实习情况是最了解的,因此,在学生的实习成绩中应该包括实习单位客观、科学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凤玉. 加强毕业实习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02):18-20.

[2] 唐烨、覃勤、黄娟.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浅析[J] .科协论坛(下),2009,(09).

[3] 陆林、杨钊、黄剑锋.旅游管理本科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4):483-486.

[4] 王成方.对构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7) .

[5] 李伟丽.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生的管理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0,(02).

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文化景观视角下高寒民族地区风景区规划研究

3、城市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思考

4、中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与趋势

5、色彩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6、城市景观园林规划设计浅析

7、试析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项目实践

8、浅析小型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9、传统园林的空间营造手法在乡村景观中的应用

10、基于SBE法的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

11、康养植物在山西园林景观应用发展

12、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及成本控制分析

13、试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

14、浅析木材在园林中的应用

15、浅析生态休闲农业园林景观设计

16、有关在园林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关系的研究

17、生态化设计在水利风景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

18、浙江嘉兴南湖风景区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19、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探讨

20、保定市农业生态园绿化植物配置与分析

21、分形理论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22、乡土植物在公园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23、西干渠江陵段综合治理工程中的河道园林景观设计

24、风景园林设计中乡村景观的应用探究

25、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看风景区的发展机制

26、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路径及意义

27、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手法的应用

28、新农村改造中对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相互融合的探讨

29、彩叶树种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30、园林景观绿化规划建设分析

31、植物造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解析

32、试论旅游风景区景观建筑设计方法体系的构建

3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探析

34、探讨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地位及其创新

35、探析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

36、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优化配置探析

37、新农村建设中软质景观的空间形态与构建研究

38、南太行野生植物资源在特色旅游区的景观途径与旅游评价

39、风景园林工程中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探讨

40、景观园林工程中新材料与新技术应用

41、中国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理念的探讨

42、论述景观园林设计中的空间艺术

43、浅谈园林景观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44、南阳汉画馆景观设计分析

45、践行五大理念 决胜全域旅游

46、高校园林景观设计教学在当今环境下的改革探索

47、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初探

48、景观设计,实现人诗意地栖居

49、泉州开元寺声景观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

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2、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创新

3、国际旅游教育质量认证背景下旅游管理一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4、简析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

5、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探讨研究

6、PBL教学法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7、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路径研究

8、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

9、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0、基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探讨

11、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融入分析

12、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13、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促进策略探析

14、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探究

15、乡村振兴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研究

16、基于价值共创理论的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群产教深度融合育人探索

17、浅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8、浅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19、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新探索

20、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

21、微课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2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23、试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中职旅游管理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24、“十四五”背景下地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思路的调适

25、智慧旅游发展背景下的旅游管理新体系研究

26、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27、试分析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途径

28、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模式研究

29、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30、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探析

31、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

32、混合式教学法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渗透路径探析

33、关于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研究

34、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研究

35、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策略探究

36、基于胜任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7、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创新教学

38、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39、旅游管理市场就业问题分析

40、“以赛促学”模式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创新改革探索

41、行动导向理念下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42、游客角色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探索

4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旅游管理教学方法探究

44、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微课的应用探讨

45、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46、“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策略

47、高职酒店旅游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新途径

48、基于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49、对分课堂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城镇化发展背景下乡村生态旅游管理研究

3、乡土体验旅游管理问题及对策

4、旅游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及其实践

5、浅谈职业高中旅游管理教学的改进策略

6、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7、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的构建

8、疫情影响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期望研究

9、1+X证书制度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0、校企合作背景下对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探索

11、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12、双创型旅游管理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1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路径研究

14、信息时代下旅游管理的思考研究

15、大数据在旅游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16、农业经济背景下乡土体验旅游管理问题及对策

17、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

18、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9、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探讨

20、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研究

21、移动课堂打造旅游管理专业体验教育大舞台

22、“互联网+”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教学模式探究

23、生态旅游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24、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25、浅谈大数据在智慧旅游管理中的应用

26、定制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27、浅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28、“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策略

29、中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衔接的原则分析

30、智慧旅游视域下乡村旅游管理信息化的探讨

31、浅谈高校旅游管理的实践教学

32、“一带一路”倡议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33、国外旅游管理体制的经验与秦皇岛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34、在新经济视域下的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35、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36、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创新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37、国际旅游教育质量认证背景下旅游管理一流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8、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探究

39、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40、探析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管理模式创新

41、旅游管理专业中职生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4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业能力的提升策略

43、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研究

44、校企合作”视域下高职院校旅游管理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研究

45、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实践

46、基于胜任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47、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技能训练教学策略探究

48、民办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思考

49、“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 专业教师TPACK能力提升研究

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乡村振兴视角下旅游管理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研究

3、高职酒店旅游管理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新途径

4、微课在中职旅游管理教学课堂中的应用

5、民办本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思考

6、在新经济视域下的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7、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8、基于胜任力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9、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课堂参与度策略研究

10、基于OBE理念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1、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

12、“双减”政策下中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

13、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旅游管理教育探讨

14、旅游管理专业乡村振兴“双创”人才培养分析

15、谈职业学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6、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分析

17、谈中职旅游管理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8、自然保护地生态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19、基于“1+X旅行策划”证书的旅游管理专业课证融合探索

20、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浅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策略

23、移动课堂打造旅游管理专业体验教育大舞台

24、新媒体在旅游管理中融入分析

25、高职旅游管理专业项目课程开发实证研究

26、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27、新媒体下高校《旅游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究

28、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路径分析

29、国外旅游管理体制的经验与秦皇岛市旅游管理体制改革

30、旅游管理专业“视频教学”的实现路径

31、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探究

32、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模式反思与创新

33、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成效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和构建方法初探

34、定制旅游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

35、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36、智慧旅游视域下生态旅游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途径

37、基于文旅融合的旅游管理文化融入对策探究

38、乡村旅游管理与休闲农业经营模式构建探讨

3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

40、大数据背景下智慧旅游管理模式探究

41、试论旅游管理专业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42、乡土体验旅游管理问题及对策

4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与能力的路径研究

44、基于就业能力培育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45、信息化在旅游管理方面的应用问题探析

46、校企合作视角下旅游管理教学实践探索

47、浅谈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48、互联网+视角下中职学校旅游管理教学创新路径

49、对分课堂在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旅游专业实习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2、带教老师对不同层次护生实习效果的评价调查

3、高职院校健康服务类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4、医学实习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分析与机制探索

5、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法律问题分析

6、保障临床实习质量的岗前培训经验探讨

7、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机制对新生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

8、校企合作视域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

9、建设国际实习基地 推进护理专业发展国际化

10、医疗机构对高职护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认知及人才能力需求分析研究

11、卫校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实践与研究

12、临床实习环境对本科护生实习压力的影响及对策

13、内科临床实习期间医学生学习及教学情况的调查和分析

14、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5、护理实习生对临床带教老师有效教学行为看法的质性研究

16、“中山树人”:一枝一叶总关情

17、谈心血管内科实习规范化管理的实施与体会

18、分析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模式的价值

19、在临床实习中进行医学人文精神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

20、影响独立学院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21、带教护理实习生管理思路与实践

22、实践视角下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中社会工作类课程改革研究

23、神经语言程序学在护理领域运用的研究进展

24、运用混合式教学法提升临床药学实习带教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25、论大学生实习中的权益保障

26、小儿内科护理临床带教

27、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初探

28、基于TBL和雨课堂的烧伤科混合式带教方案设计

29、论持续质量改进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30、PBL教学法对护理带教效果的影响程度探究

31、关于强化中职实习生职业道德教育途径的实践和反思

32、浅谈中专学校护理实习生的特点及带教体会

33、基于核心胜任力的本科护生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调查

34、新生儿护理实习生现状浅析

35、护理实习生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及管理策略

36、临床技能竞赛对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启示

37、临床实习生心理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38、教育实习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现状调查研究

39、某高校护生在临床中乙肝病毒职业暴露情况调查及分析

40、PBL教学模式在消化内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41、高职护生实习前的困惑及对策

42、思维导图在神经外科实习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43、对医院临床教学质量管理的探讨

44、在生活环节看到教育智慧

45、加强临床学院质量建设,全面推进医学教育改革

46、口腔医学生个性化实习模式

47、对生产实习工作进行流程管理的探讨

48、新员工实习经历、职业认同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49、卫生类高职实习生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上一篇:小学方程教研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家庭教育立法的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