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融资范文

2023-09-21

贸易融资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一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中国海关初步统计,2010年1月至11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6772.77亿美元,同比增长36.3%。其中,出口增长33.0%,进口增长40.3%。面对这种贸易发展形势,如何加强对进出口企业的贸易融资,是各银行拓展海外业务的重点。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融资业务操作管理较粗放,还没有完全建立各种融资业务的严格标准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开展的国际融资业务以减免保证金开证、出口打包放款、进出口押汇等基本形式为主,而像国际保理和福费廷等较复杂的业务所占比重较小。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与市场提供的空间相比很不协调。

从国内方面看: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认识不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主要开展以存贷款等国内业务为主,而相对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地开展的就少了很多。虽然这几年商业银行也开始重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但这与我国经济国际化进程相比,有不小差距。再则,我国商业银行对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认识普遍过于极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错误地认为国际贸易融资不需实际动用资金,只需出借单据或开出信用证就可以从客户赚取手续费和融资利息,是零风险业务;二是当出现问题后,又认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很大,采取的措施又导致国际贸易融资授信比一般贷款难,审批时间长,制约了该业务的发展。

(二)我国各银行融资业务无序竞争进一步导致了风险的加大。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各银行纷纷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竞相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户,对企业客户的资信审查和要求也越来越低,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三)我国缺乏高素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才。

我国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间相对国外时间要短,充分熟悉全部流程的业务人员有限,相关从业人员只熟悉国际结算而缺乏财务核算和信贷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无法从企业财务资料和经营作风准确判断和掌握客户资信,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充分的把握,降低了国际业务的产品功能和市场效果,对其风险也就缺乏了强有力的控制力度。

(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法律环境还不完善。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的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

(五)我国银行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防范体系。

目前我国银行在外汇业务的处理程序方面较为落后,不同的分支行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业务互相独立运行,缺少网络资源共享,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以至无法达到共享资源、监控风险、相互制约的目的。

从国际方面看:

首先、现在信用风险仍是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面临的首要风险。某些国外客户的欺骗行为会给我国银行带来风险。其次,现在国际市场行情千变万化,在我国出口的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季节性因素变化,出现廉价优质的替代品,商品过时滞销,或由于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国外的融资客户就会出现拖延甚至不赎单,对单据百般挑剔,要求降价或者找各种理由拒绝付款。

二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成因分析

银行方面的问题:

(一)银行对融资申请人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和过于追求市场份额。

在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资格、从事进出口贸易的情况下,对银行的贸易融资风险审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银行相对重视企业财务因素审查,而对企业销售前景、管理水平、市场潜力等非财务因素的审查则不够重视,这就可能导致因银行不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而造成融资风险。再则,由于银行间竞争激烈,各银行纷纷仓促对外承揽业务,对部分自有资金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经营效益低下、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风险认识不足,没有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把握其资信状况和企业运营趋势,埋下风险隐患。

(二)银行自身技术手段落后,内部管理不力,违规操作的问题。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技术性较强,需要有相应科学完善的内部组织体系运行系统加以支持,这就促使银行对内部营运机制进行不断地改善和调整,使整个业务在相互衔接、相互制衡的情况下高效运转,而目前在一些环节上还存在不足,很多操作需要人工完成,容易发生操作失误。

(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普遍不高。

当今世界,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我国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人才缺乏,有限的人才资源也集中在管理层,各家银行从事贸易融资业务的人员,对贸易融资业务的产品特点、外贸、外汇等相关知识不够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不够透彻,无法从企业财务资料和经营作风准确判断和掌握客户资信,对国际贸易融资的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没有充分的把握,降低了国际业务的产品功能和市场效果,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企业方面的问题:

(一)进出口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缺少有效的防范措施。

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它的风险大,涉及的风险种类多,但尽管如此,它们是可以预测、能防范的。然而在实践中,那些有效的防范风险的措施并没有得到具体应用。

大多数进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就国家风险来说,在我国还没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国家风险进行评估、预测,多数情况是通过主观判断。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企业逐步建立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处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以及经历的沉痛教训,一些企业在建立出口风险机制、利用外部的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措施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大多数进出口企业仍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很好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

(二)进出口企业缺乏复合型的高素质业务人员。

虽然我国的进出口企业,特别是国有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

易实践中不断探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必须看到,我国的外贸水平和人员素质,距发达国家还存在相当的差距。当代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贸易方式也已从过去的单一的商品贸易发展到技术贸易、服务贸易三者并存的局面。贸易融资方式千变万化,日新月异,已从简单、传统的结算与融资的结合,发展到多种融资手段的复杂结合。面对这些变化,我们的外贸人员的知识更新明显滞后于形势。特别是对于初入外贸领域的企业,对复杂的国际贸易风险缺乏应有的估计,对一些国际贸易术语缺乏起码的知识,为了拿到订单,轻率地接受了国外进口商的建议使用DEQ术语,却不了解自己承担了多大的潜在风险,更不会利用银行的贸易融资来避免风险。且对国际贸易融资,如何灵活运用融资手段吸引进口商,从而做成交易,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常常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甚至陷入其设下的圈套。

政府方面的问题:

(一)政府没有对国际贸易融资创造完善的法律环境。

国际贸易结算及融资涉及不同国家之间债权债务的清偿与支付,当贸易对象国出现政局不稳、战争、战乱、外汇管制及制裁等因素,都可能使国际贸易合同难以履行,从而使银行的贸易融资蒙受风险。此外在我国,一些专门的法律有缺失的问题。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涉及国际金融票据、货权、货物的质押、抵押、担保、信托等行为,要求法律上对各种行为的权利与责任有具体的法律界定,但是我国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业务的发展。有些国际贸易融资常用的术语和做法在我国的法律上还没有相应的规范,例如,押汇业务中银行对单据与货物的权利如何,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债务关系如何,进口押汇业务中常用的信托收据是否有效,远期信用证业务中银行已经承兑的汇票是否可以由法院止付等。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大大增加。

(二)我国的进出口信贷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进出口银行及以其为基础的出口信贷发展过程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出口信贷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出口信贷多头经营,分工不合理。

第二,缺乏业务创新。政府有关部门及出口信贷机构对发达国家业务及发展趋向没有深入的研究,出口信贷业务只能用于支持资本货物出口的旧观念还没有改变,使出口信贷支持外贸发展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

第三,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定位缺乏立法保证。虽然从设立的初衷和目前情况看,进出口银行发挥着我国官方出口信用机构的作用,但至今国家没有立法确立中国进出口银行的地位。

(三)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进出口企业仍然缺乏风险意识,没有很好地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导致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没有大范围开展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承保能力有限。出口信用保险作为政策性保险,需要有财政资金做后盾。出口信用保险业务还需要有一定的融资渠道,政府应通过贷款、贴现等方式向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注入资金,保证其支付能力。

第二,承保条件有限。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出口和投资多集中在国外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望而却步的第三世界国家。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银行首先要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设置合理的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组织结构,提高国际贸易融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来减少风险;其次政府要通过完善与国际贸易融资相关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出口信贷体系,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来减少风险;最后,企业也要努力提高进出口企业业务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国际贸易融资风险,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贸易融资范文第2篇

国际贸易融资,是指银行围绕贸易商的资金需求与资金流动规律,结合国际结算的各个环节,为其办理国际贸易业务而提供的资金融通便利,也是促进进出口贸易的一种金融支持手段。

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只有十几年的历程,贸易融资服务中银行面临的风险和问题比较复杂,尤其是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国家风险以及法律适用等等都能得到体现。所以,无论是在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品种,还是在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技术上,国内商业银行还有一段较长远的路程要走。

1.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国际贸易融资也在各家银行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不断发展。由于发展历史较短,其仍旧存在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在需要成熟技术的贸易融资风险管理方面尤为严重。

1.1风险管理机制和制度体系仍需健全完善

一是风险预警机制不健全,缺乏对风险的早期防范。目前国内商业银行预警机制如贸易融资风险预警模型、快速预警防范制度等尚不健全,尤其是相关重要风险指标如资本充足率、盈利能力、流动性水平等数据暴露出的问题往往比较突出,风险预警系统缺乏真实的数据基础。

二是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不完善,特别是缺乏专门的中间机构,以至于风险管理的职责无法明确,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无法提高。

三是风险分摊机制不健全。有的银行目前没有形成一个包括总行、存款保险机构和金融同业在内的风险分摊机制,单个银行的流动性清偿问题无法通过风险分摊机制得到及时有效化解。

1.2对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认识不足

近年来,虽然目前中高级管理人员对贸易融资业务盈利能力和改善资产质量方面的作用有了一定了解,但对其伴随着的风险却缺乏足够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风险管理手段上显得力度不够。有的认为贸易融资只需要开立信用证或出具单据就可以赚取客观的手续费,期间无需动用实际资金,是一个无风险、一本万利的产品;有的则认为贸易融资业务规则是国际惯例,付款承诺是刚性的,所以夸张的认为贸易融资业务操作难度大、风险大,以致对贸易融资持保守态度,从而限制了业务的正常发展。

1.3行业内的无序竞争加大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由于贸易融资业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市场环境尚不完善,各项约束机制还不健全。各家银行一方面紧急参与贸易融资业务的市场竞争,另一方面贸易融资产品太过单一,市场上交叉业务相似产品较为严重,造成的后果就是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形之下,各家银行为了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纷纷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在对客户的资信和财务状况审查上却越来越松。例如有的银行采取不收保证金就进行授信开证,有的是在保证金不足且抵押担保手续不全的情形下就开立远期信用证,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严重破坏了行业管理的标准,从而加剧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1.4法律环境不完善引发的问题

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发展的困扰,无形中也加大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程度。例如,贸易融資业务涉及到货物的抵押、质押、信托、担保等行为,这些行为都要求在法律上予以界定。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在这方面的金融立法明显滞后于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甚至有些业务中的常用术语在法律中尚无明确的规范和界定。这也大大的增加了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程度。

2.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范围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不断有新业务推出,与之相应的贸易融资业务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地增长和变化。在当今各大银行国际业务竞争中,贸易融资风险管理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拥有完备的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体系的银行将无疑获得更大的胜出机会。

2.1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散策略

风险分散策略是指商业银行就其所承担的各种性质不同的风险,利用各种风险之间的相关程度取得最佳的风险组合,即使得总体风险水平最低,又能够达到资产保值或提高盈利的目的。一是贸易融资授信期限风险的分散,即根据长短期资金来源对授信业务期限进行合理组合,以实现来源与运用的期限对称;二是贸易融资产品种类风险的分散。产品种类分散是指针对同一客户实施不同贸易融资产品组合的方式,从而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

2.2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抑制策略

风险抑制策略主要针对于大额授信、信用授信或高风险客户等。银行对于贸易融资授信额度的审批具有专门的管理规定:对于已经审批发放的风险较高的客户的管理,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减少授信或停止追加授信。一旦客户出现资金困难,信用下降的情况,应停止新增授信,尽早收回贸易融资款项,减少对该客户债权的最大损失。二是要求追加担保金额、资产抵押或担保人。对于无法控制货权的业务,应采取各种措施了解被授信人的现有资产情况,在紧急情况下,银行应委托律师办理必要的保全手续,以保证自己的权益。

2.3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转嫁策略

风险转嫁是指通过担保等方式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损失转移给第三方的一种做法。当商业银行贸易融资损失不可避免时,就必须采取措施转嫁风险。风险转嫁的一个最重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风险的转嫁只是改变了风险的承担者,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风险。目前,商业银行大多都将风险向担保人进行转嫁,或通过处置抵押或质押的方式来抵消部分或全部风险;对于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大多通过金融衍生工具进行转化。

3.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的具体对策

3.1坚定发展信心,强化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意识

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应将防范和化解风险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关注主要客户在金融危机中受影响的情况,关注客户业务的发展趋势。同时,银行系统内应加强联系沟通,共同排查风险问题,同时发掘新的业务契机。国际业务部门应与风险管理部门保持密切沟通,落实各项风险管理要求,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积极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建议,在继续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前提下,处理好业务增长与风险防范的关系。

3.2加强国际贸易融资风险评估,建立风险决策机制

《巴塞尔协定》第十条规定:银行必须开发利用自己的评级系统,这一系统必须与银行自身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和规模一致起来。按照《巴塞尔协定》这一原则,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对风险进行必要的识别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把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等各类风险降低至最低水平。商业银行对贸易融资风险的评估是指通过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贸易融资风险的可能性、影响以及后果进行预测和判断,主要目的在于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融资风险及风险控制状况,及时堵塞风险管理上的漏洞。

3.3扩大覆盖范围,加强贸易融资业务风险防范内控制度

针对日益突出的内部控制问题,央行曾先后发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等指导性文件。为有效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商业银行需健全覆盖所有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的业务岗位的内控制度,全面加强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应建立独立的、有权威的内部稽核监督机制,这是完善内控制度的保障。商业银行的内部稽核是一种独立的事后评价活动,它在定期或不定期地评价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活动的同时,也要对内部控制状况做出及时评价。另一方面应加强信息和安全管理,这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商业银行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通讯技术,建立灵敏的信息收集、反馈系统,应当对各种业务档案进行严格管理,建立严格的资料保全制度,以确保各项业务经营及相关活动处于随时可检查、可监督状态。

3.4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增强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知识面要求较广、操作复杂的业务,从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的实际来看,要想快速增强银行在此领域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当务之急是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防范道德风险的发生。一是要真正引进有道德、有素质、有水平的“三有人才”,对于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员,或者是素质过硬但道德不好的人员坚决不予录用;二是强化员工的风险的正确认识。对于一些风险程度较高的融资产品应持谨慎态度,在没有成熟风险管理技术的条件下,对于一些高风险业务应给予适当的舍弃。三是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培训体系,通过采取集中授课、视频学习、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客户经理和外汇会计人员的操作技能,在更好为客户服务的同时,提高自身风险防控能力。■

贸易融资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以国际贸易融资为切入点,在概述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及对策,旨在说明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性,以期指导实践。

关键词:中小企业 国际贸易 融资 基本内涵 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然而中美贸易摩擦及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对外贸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国际贸易融资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明显。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是大势所趋。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起步较晚,国际贸易融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得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陷入困境。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问题是当前中小企业关注的焦点。鉴于此,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基本内涵

国际贸易融资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参与主体复杂。国际贸易属于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不同国家的人参与其中,其贸易方式和贸易环境不尽相同,贸易业务流程也十分繁琐,增加了贸易的复杂性。二是具有自我偿付性特点。主要是指客户自我偿付所贷金额。三是融资方式多样。传统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共有三种分类。可以按照资金来源、融资的货币、有无抵押品来划分,当代国际贸易融资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企业可以采用商品抵押、打包放款、出口押汇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还出现了国际保理等较复杂的新业务。由于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占据着中国全部企业将近 90%,许多的中小企业都把其市场开拓到了海外,把握好国际贸易融资的特点,便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活动的开展。

从国际贸易融资的作用上看,首先,国际贸易融资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通过国际贸易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紧张的问题,促进中小企业的资金流量的运转,避免了资金链断裂影响企业运转。其次,国际贸易融资对银行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银行在为借资方提供资金的同时,收取保证金、手续费等费用,促进了银行业务的发展,可以为银行增收。再次,国际贸易融资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无可取代,国际贸易融资加速了中小企业资金的周转,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因此,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分析

(一)中小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层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企业资金需求“短、频、急”。中小企业经济实力较弱。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无论是资金持有量还是经营利润,都难以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经济实力弱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与之相关的实物资产较少、技术水平不高,迫切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融资的复杂性使其融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表现为中小企业信用状况不佳。缺乏健全的内控制度和财务制度,会计信息失真,降低了自身的诚信度,造成银行对企业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成本加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企业信用观念淡薄造成的,由此造成的道德风险问题较为突出。

(二) 金融机构层面存在的问题

国际贸易融资在我国起步较晚,我国金融机构对国际贸易金融业务了解不够深入,也影响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金融发展。具体说来,金融机构关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比较单一,没有结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仍是以进出口押汇、外汇票据贴现等为主,不能较好地适应国际贸易形势发展的需要,银行存在对中小外贸企业“惜贷”的现象。如福费廷、国际保理等业务,许多金融机构不了解,也缺乏相应的业务内容,中小企业在选择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过于被动。此外,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针对国际贸易融资的授信审查标准,中小企业在申请办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时,耗时较长,效率较低,由于时效性造成外贸企业损失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 国家政策层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家政策层面,对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尚未引起重视,相关政策制定落后,没有发挥国家政策应有的扶持作用,也制约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具体说来,一是在关于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政策中,缺乏相应的帮扶机构的规定,对中小企业出口贷款的主要机构没有严格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出部署和规划。二是针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信用体系薄弱。就目前而言,中小企业的信息缺乏开放性,信用评价体系还未完全建立,民营担保机构无法和银行形成共担机制,金融机构要想考察中小企业的信用资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应从政策层面做出相应的规定,规范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三是融资服务体系不完善。中小企业国际融资中融资服务建设,需要相应的信用担保机构,现如今,担保机构中小企业进行担保时门槛相对较高,国家较为重视国有大企业的发展,忽视了中小企业金融信贷的扶持,对中小企业融资非常不利,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予中小企业相应的扶持,帮助其获得相应的贷款,将是未来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优化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策略

(一)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

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是優化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关键。从企业自身经济建设出发,增加企业的经济实力,健全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用良好的信用争取金融机构的贷款,维持好银、企之间合作关系,提高自身信用水平。在具体做法上,规范会计账簿的凭证审核、制单、记账等环节,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信数据库, 构筑一个有效的信用评价与发布系统, 增强商业银行对企业放贷的信心。支持中小外贸企业以存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知识产权、退税账户等各种动产为抵押担保物从银行获得信贷融资。

(二)提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

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影响着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成败,提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应从金融机构关于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方面,打造出与时俱进、与国际贸易发展接轨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需要。在具体做法上,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研究,提高自身的专业度,丰富对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类型,积极开展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兴融资业务。不仅如此,还应根据中小进出口企业的特征,创新出更多适合本国企业的融资形式。金融机构还要加快改进,设计灵活的融资结构,积极发展多样化的贸易融资服务 ,即根据客户的 实际需要来设计,对贸易融资产品进行多样化的组合,促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实现。如推出适合中小外贸企业的信贷产品。需要注意的是,严禁商业银行为中小外贸企业服务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

(三)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对国家政策制定而言,尽快制定出符合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制度和措施,在制度层面予以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扶持,营造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帮扶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无疑将促进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做法上,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要把握好两个关键点,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其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指面对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难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并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大力开展信用单位、信用市县等创建活动,加强金融信贷环境监测与分析,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提高中小外贸企业信用水平。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方面,国家可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规范流程,并鼓励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共担风险,积极发展中小外贸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使之为中小进出口企业提供担保。

四、结语

总之,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中小企业而言,在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时候,应从提升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提高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和营造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三个方面,积极探索国际贸易融资的有效途径,使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实现突围,才能促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经济活动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章静.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7(16).

[2]肖燕语.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 2016(16).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投资服务中心)

贸易融资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我国的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进出口结构的多元化,企业的贸易融资方式出现了种类多样、方式多元的需求。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发了集多种服务功能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用于满足进出口企业在收付各个环节中的不同需求。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中所起的作用和未来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各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产品的功能和价值分析,为中小企业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和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小企业;

产品价值

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是指银行以国际结算工具和贸易单据为媒介,以货款收付作保证,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随着我国的进出口规模扩大和进出口的结构多元化,中小企业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愈加旺盛。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顺应形势,积极推进跨境金融服务,创新开发了多种国际贸易融资產品,用于满足进出口企业在收付各个环节中的不同需求。

中小企业在实际的国际贸易融资中面临许多困难。许多企业到商业银行提出融资需求被多家银行回绝。究其原因,除了企业自身存在实力弱小、信用评级低、风险防范意识差等问题外,主要是由于企业不了解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没有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银行产品的针对性结合起来造成的。因此,深入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所具备价值和服务功能,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运用到进出口贸易的业务中。

一、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促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发展

目前,在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各类政策引导下,我国中小进出口企业的发展速度势不可挡,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的难点主要在于企业资信不足,管理不规范,单次资金需求量小而频,缺乏足够的质押品。众多的中小进出口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中不仅需要解决资金问题,还有节约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合理规避风险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开发潜在的国际市场和快速成长,离不开商业银行开发的各种贸易融资业务,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在促进中小企业国际贸易业务开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加速企业资金周转

资金的短缺和周转不畅是中小企业在开展进出口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两个最大问题。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特点是资金额度较小、资金周转和交易发生频繁。而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发放的资金期限普遍较短(一般为一年以下),高流动性是其业务的特点,正好符合中小进出口企业这种“短、频、快”的要求。中小企业可运用银行提供的优质资金完成整个交易,大大降低其运营的成本和风险水平。

(二)贸易融资业务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中小企业在开展进出口业务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国家风险、买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商业银行提供的贸易融资业务能够为中小企业进行相关的资信调查并提供到期应收账款催收服务,可将风险转移给银行,即可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同时节约企业的人力、物力并提高账款管理效率,形成良性循环的合作关系。

(三)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方式,提高企业竞争力

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出口企业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和付款优惠吸引进口商。目前,商业银行将多种信贷工具和金融衍生方式融合在一起,创新发展了多种组合贸易融资产品,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支付方式和付款优惠。通过向贸易融资双方提供担保、保险、融资等各种金融服务及其组合,增加了中小企业在谈判中的有利条件,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新型的组合贸易融资产品也优化了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带来了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双赢、互惠的格局。

二、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基础业务产品的运用分析

商业银行按提供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商业银行为进口企业提供的服务;另一类是商业银行为出口企业提供的服务,以下对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几种基础或传统的业务产品进行分析。

(一)进口类业务

1. 开立国际信用证

开立国际信用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企业要求,在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条件下,凭规定的单据承诺向第三方或指定人付款(承兑)并支付受益人出具的汇票;或者授权另一家银行付款(议付)、承兑并支付该汇票。此业务适用于出口商要求使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进出口双方进行一定的约定以提升贸易可信度,目的是可便于获得融资并减少资金占压,进口商可透过单据和信用证条款有效控制货权、货物装期及质量,令交易更有保障。

此业务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由于银行的介入,进出口双方均较容易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二是将由进口商履行的付款责任转由银行履行,以银行信用代替企业信用,增加了进口商的付款信用,有助提升进口商贸易谈判地位,以争取较理想的货物价位;三是银行对符合授信条件的进口企业全免或部分减免保证金开证,减少资金占用,促成更多贸易机会。而对于银行方面的好处是以此为基础可争揽到进口押汇、提货担保等融资业务,带来派生收入。

2.进口押汇

进口押汇就是银行在收到进口信用证或进口代收项下单据或汇出汇款项下进口货款或服务款项时,应进口商要求向其提供的短期资金融通。进口押汇也可以用于支付服务贸易项下的应付款项。这种业务实际上体现为银行与企业间的一种短期借贷活动,同时具有贴现和汇款结算的性质。

进口押汇适用的对象为以信用证方式结算的进口商流动资金周转困难,无法按时付款赎单,或进口商在付款前遇到有其他投资的预期收益率高于押汇利率。进口押汇是一种专项融资,以销售回款作为押汇的还款来源,押汇期限一般与进口货物转卖的期限相匹配。

此业务对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完全利用银行的信用和资金进行商品进口,不占压自有资金;二是企业在延期支付货款的条件下,可先行取得物权单据、提货、转卖等权力,抢占了市场先机;三是通过将付款期限由远期改为即期,或相应缩短远期付款的期限,帮助进口商提升议价能力;四是可根据不同货币的利率水平选择融资币种,从而节约财务费用。而对于银行方面的好处是以此为基础可争揽到其他结算和融资业务,带来派生收入。

3.提货担保业务

一般情况下货物到港后收货人应凭正本提单到船公司办理提货手续,但由于航程较短等原因出现货先到港,但单据未到达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银行向进口商出具的、用于向船公司办理提货手续的书面担保,让进口商先行提货,承诺日后补交提单的业务就是提货担保业务。

此业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可使进口商及时提货,避免压仓,减少货物的滞港费和仓储费,避免市场行情及品质发生变化而遭受损失;二是企业可利用银行担保先行提货、报关、销售,不必占用自有资金,并且能够增加企业的净现金流入量,提高其偿债能力。

4.进口发票融资

商业银行为进口商支付应付货款而提供的一种短期银行便利。商业银行凭客户提供的进口发票及交易凭证办理融资,由银行办理垫款给进口商,银行汇出汇款直接支付给出口方,进口商完成销售并收妥货款或在融资到期日前将融资的款项归还银行。

此業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进口商可利用银行资金进口和销售货物,以回款偿还贷款,不占用自有资金;二是进口商采用汇款结算方式,避免进口信用证或进口代收的操作手续,提高业务效率;三是签订进口合同阶段,进口商可将对外付款期限由远期改为即期或缩短远期付款期限,提高对出口商的议价能力;四是与流动资金贷款相比较易获得,满足进口商的短期资金融通需求。对于银行方而言,融资款项直接用于对外付汇,减低进口商挪用贷款资金的风险。在货到款的条件下,贸易背景相对容易核实和确定。

(二)出口类业务

1.出口贴现

出口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保留追索权地购入出口方已经银行承兑或承付的未到期远期汇票或未到期远期债权,或在跟单托收项下购入已经银行保付的未到期远期债权,为出口企业提供的资金融通。

此业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即期收回远期债权,加快了资金周转;二是简化融资手续;三是企业可根据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选择最有利的融资币种;四是提前收汇,规避了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此业务用于满足出口商在远期信用证项下的短期资金融通需求。

2.福费廷

福费廷也称包买票据或票据买断,是指商业银行无追索权地买入或贴现远期信用证项下已承兑的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的贸易融资业务。此业务主要针对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出口企业,其出口交单已经开证行或保兑行承兑,由商业银行向出口企业提供的无追索权的资金融通。

此业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商业银行无追索权买断应收账款,企业将未来应收账款转化为当期现金流入,不再承担资产管理和应收账款回收的工作与费用,并将国家风险、买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转移给银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二是企业在没有授信额度或额度不足的情况下,仍可从银行获得资金融通,商业银行不但提供1年以下的短期融资,而且可以提供3~5年及以上的中长期融资,提高筹资能力;三是办理福费廷业务,客户可获得提前出口核销和退税,从而节约财务成本。

3.打包放款

打包放款又称信用证抵押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为支持出口商用于信用主证项下货物采购、生产、装运等用途的专项短期贸易融资。此业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在生产、采购等备货阶段都不必占用企业的自有资金,帮助进口商不接受预付货款的条件但同意开立信用证的出口企业顺利开展业务。

4.信用保险融资

保单项下贸易融资是指企业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商业银行凭出口商提供的出货凭证、投保凭证和同银行签订的《赔款权益转让授权协议》等,向出口商提供的资金融通业务。

此业务适用对象是境内出口企业希望提前收汇并已投保出口险的短期出口贸易。此业务对于企业的价值在于:一是加快资金周转,因为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信用,提升企业信用等级,出口企业可以向银行申请融资,增加贸易机会,扩大了融资额度;二是帮助出口企业在利用投保信用保险规避商业风险和国家风险的同时,通过商业银行提供的资金融通便利,提前将应收账款转换为流动资金,在优化财务报表的同时,有效规避了各类风险规避。

此外,部分商业银行还提供:订单融资、进口代收垫款、出口托收垫款、出口押汇、出口发票贴现等进口和出口类贸易融资服务。

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业务产品运用

近年来,商业银行为了适应企业融资需求的变化和自身业务发展,针对企业推出了跨境人民币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从签订合同、结算到贸易融资,整个交易的“流水线”都可以自由选择相关的产品进行组合,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国际贸易融资组合产品不断兴起。

(一)打包贷款+出口押汇+福费廷组合

此组合产品是在出口方公司流动资金不足,但迫切想要拿到订单,但较为担心进口方的付款风险。而进口方准备采取延期付款方式情况下,由进口方银行开具远期信用证,出口方银行为出口方做打包贷款。办理出口后,由出口企业向银行交单,银行为企业提供出口押汇用于归还打包贷款。银行寄单并收到开证行的承兑电后,银行向其提供福费廷业务,无追索权买断该企业的长期应收款,归还押汇。该产品组合的优势在于对企业的贸易各个环节都提供了资金支持,进行了多个融资产品在恰当的时点上的转换运用,盘活了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减少了企业的资金成本。

(二)背对背信用证

商业银行客户(一般为“中间商”)收到买家开来的信用证(简称“主证”)后,要求商业银行以此信用证为基础,开立另一张独立的信用证(简称“子证”)予供货商订购同一商品,此信用证称为背对背信用证。该产品价值表现在两个方面:对于企业方,以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进行采购,有利于改善客户谈判地位,而且凭“主证”及少量银行授信额度开证,还可减少资金占用,改善企业现金流;对于银行方,本产品占用的是银行同业额度,属于低风险贸易融资业务。除收取开证手续费用外,还可以通过中间商营销进口商及供货商办理贸易融资业务,借此契机争揽进口押汇、提货担保等融资业务,带来派生收入。

(三)跨境人民币受托代付

跨境人民币受托代付是指境外银行委托境内商业银行进行跨境人民币受托代付,将人民币支付予国内出口企业账户。代付到期日,境外银行偿还境内商业银行代付的融资款项。该产品的价值表现在:对于企业方,国内人民币价格低于境外,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于银行方,可获取代付利息收入和手续费收入、促进人民币流入,改善跨境收付比、受托代付业务不占用贷款规模等好处,并且境内外银行通过合作加深了解,有助于其他跨境业务模式的进一步创新。

(四)组合产品

对于进口企业,特别是进口结算币种汇率波动较大,对购汇价格较为敏感的企业,在需要对外支付外汇币种的即期汇率较高而远期售汇牌价较低时,可采用商业银行一些组合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锁定购汇成本。

例如,某商业银行提供的针对以上情况的产品名为“进口汇利通”,该业务是的具体条件是商业银行凭进口企业在本行存入的人民币保证金或人民币定期存款或人民币保本型结构性存款作为质押,为其办理进口信用证项下押汇(或进口代收垫款或货到付款项下进口发票融资)。同时要求该企业在本行办理一笔远期售汇交易,并约定到期交割后归还进口融资款项。

此产品价值表现在:对于企业方,采用本产品组合规避了汇率风险,锁定了购汇成本。在此情况下,只需客户在购汇成本上的节约与质押人民币存款利息收益之和,大于其为进口融资支付的利息,采用本产品较其即期购汇进行对外支付更为实惠。对于银行方,该产品通过对贸易融资、远期外汇交易和人民币存款三项产品组合,为客户节约了购汇成本,较好地满足进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实现外汇资金保值增值需要,而且不占用客户授信额度或其他担保,扩大国际业务的中间业务收益。

(五)NRA账户+福费廷业务

NRA也叫“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指境外机构按规定在境内银行开立的境内外汇账户。NRA账户+福费廷业务是指在信用证或托收结算方式下,商业银行在收到境内开证行的承兑电文或境内代收行保付电文的情况下,为银行拥有NRA账户的境外出口商办理中介型福费廷融资的服务。NRA账户+福费廷业务能够为境外出口商获得境外低成本融资,并且境外企业无需在境外银行另行开立账户,手续简单,环节优化,融资方式更为便利。并且增加了银行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扩大跨境业务和中间业务收益。

随着境内优质企业逐渐向境外发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越来越多的“走出去”企业需要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开展国际化经营。“走出去”企业的境外公司希望在境内商业银行开立NRA账户,境内商业银行也愿意基于境内外公司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对外工程项目总承包与劳务合作或投资安排,提供相应的结算、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以此打通境内外、本外币、离在岸的融资通道,提升为境外客户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能力。

例如在进口贸易融资中,境内甲企业从其境外乙贸易公司进口一批货物。如果以信用证为结算方式,甲企业甲向境内商业银行丙申请开立信用证,受益人为境外乙公司(该公司在境内丙银行开立有“NRA”账户)。在信用证承兑后,丙银行为受益人(境外乙公司)提供福费廷融资,再将福费廷资产转卖给某个境外银行,从而达到利用境外低成本资金的目的。

(六)跨境担保业务

跨境担保是指担保人向债权人书面作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按照担保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付款义务并可能产生资金跨境收付或资产所有权转移等国际收支交易的担保行为。跨境担保模式作为国际贸易中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具有节约融资成本、用途广泛等优越性。现我国商业银行跨境担保业务主要有内保外贷、外保内贷两种模式。

内保外贷业务是一種跨境融资业务,是指担保人注册地在境内、债务人和债权人注册地均在境外的跨境担保。境内担保人的主体可以是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或个人。内保外贷的具体形式是:由境内的银行开出保函或备用信用证为境内企业的境外关联公司提供融资担保,境外公司向境外银行申请贷款,当借款人未能履行还款时,境内银行按其担保内容支付保函所载的金额予受益人(海外银行)。

在符合政策的企业跨境业务中,内保外贷业务能够帮助客户通过海外融资的方式实现境外资金支付,对于银行方,主要收益是收取开立保函手续费,同时一般也会要求客户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可以增加相应的存款。而企业借助境内公司实力支持境外公司的发展,有效为海外企业提供支持,审批比较快,手续方便,便于海外企业参与国际间的竞争。

外保内贷即境外担保境内贷款,是指担保人注册地在境外、债务人和债权人注册地均在境内的跨境担保。由境外企业通过境外资金作为担保向境外商业银行申请开立担保函,由境外商业银行出具融资担保函给境内分行,而境内银行为境内企业提供人民币授信。此业务的价值在于:一是境外资金无须汇入到国内,免除资金退出时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二是对于境内公司可以借助境外公司的实力支持境内公司的发展,境外公司的资金在享有较高收益的情况下,作为境内授信的担保条件;三是所有相关业务均在一家银行之内操作,手续简便。企业可以发展跨国业务,实现境内外业务联动,享受高品质的服务及全球化便捷融资,提高资金清算效率,降低财务成本。目前,外保内贷业务目前仅限于外商投资企业,中资企业获得所在地外汇局批准后可在额度内进行外保内贷。

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无论是在创新产品还是提高服务标准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愈加凸显,也为银行的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实施客户导向战略,挖掘和创造金融需求,积极扩大中小企业市场;树立贸易融资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借助互联网技术与大数据平台,帮助进出口中小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运作效率;分析贸易供应链各环节融资需求和风险特征,深化贸易服务便利化的产品创新,积极推出链式服务产品;借鉴国际同业经验,加强境内外联动的服务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等是未来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方向。

总之,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完善业务服务功能,创新贴近市场的融资产品,适应国际贸易发展和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需要,对改变我国中小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的资金短缺和周转效率和整个国际贸易规模的扩大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 叶子驭.浅析外贸企业的融资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1):22-24.

[2] 朱玉庚.新形势下NRA账户相关融资业务解析[N].搜狐财经,2017-04-12.

[3]祁雄. 境内企业跨境融资面临的主要难题及解决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7(5):54-58.

[4] 樊宏斌.A银行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调研报告[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6.

[5] 邹蕴.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6] 陈晓桦.基于供应链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模式创新 [J].财会通讯,2016(23):17-18.

贸易融资范文第5篇

摘 要: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具有低风险、高收益、资本占用少等优势,而被银行和进出口企业所关注。然而随着国际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影响的日益扩大,国际贸易融资环境不断恶化,对企业和银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由于银行和企业在发展这个业务时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当风险来临之际,就显得束手无策,所以如何建立一套有效规避和控制贸易融资业务风险的措施成为银行和企业拓展业务首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新形势;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问题;对策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的发展,加剧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和银行业的竞争,国际贸易融资因独特的优势而成为银行和企业重点发展的一项金融业务。但是银行和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其中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肆虐的环境下,更应树立起融资风险意识,努力探索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以有效规避风险,帮助我国银行和进出口企业获得资金支持,进而推动我国国际贸易融资发展,实现稳定外需的目标。

1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随着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形成和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使得国际贸易融资在方式上和市场组织形式上均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的变化。

1.1 积极参与国际贸易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为了顺应国际贸易供应链的新的发展趋势,一些国际大银行已不再只是对客户在国际贸易中的某个环节或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而是更加关注客户在整个贸易周期的需求,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例如JP摩根于先后收购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家票据管理公司,不仅打破了厂商、物流公司、银行独自参与的局面,而且完善了公司在供应链上的金融服务,真正为进出口商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有效地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

1.2 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创新应收账款融资

国内贸易的特点和性质上与国际贸易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可将国际贸易融资的操作方式移植到国内贸易融资上,根据我国目前的信用环境和业务风险程度,开展国内信用证业务。另外,银行也可以通过创新应收账款融资来提高银行发展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力。因为随着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减少,客户对托收、货到付款、赊销等应收账款的融资需求将不断增加,银行应抓住这一机遇,创新业务,增加服务渠道,为客户提供便利。银行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大力开展保理、福费廷和出口商票等融资业务,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第三方买断、资产证券化、风险参与、再担保等方式来分担风险,提高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进而促进贸易融资和银行汇票的发展。

1.3 创新管理方式,实施贸易融资电子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普及,银行应与时俱进,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参与国际电子结算支付系统。电子商务平台既能为买方提供了货到付款交易的自由,又可为卖方提供支付的保护,为银行、保险公司、运输公司提供业务资源,为客户获得业务资源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贸易的风险。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创新尝试。例如荷兰银行开发研究出MaxTrad技术,通过MaxTrad技术,可以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在线服务,为买卖双方自动处理贸易交易及管理应收、应付账款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因此,它被评为最佳网上贸易服务提供者。

2 目前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为我国银行业和企业的开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加快了它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我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方式和技术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制约了我国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

2.1 融资模式落后,融资对象集中

目前,国内各银行办理的贸易融资业务仍是以传统方式为主,约占贸易融资总量的70%,比如出口打包贷款、进出口押汇等。而相对于保理、福费廷等较为复杂的业务则开展十分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就以福费廷为例,这是一项无追偿权的贸易融资方式,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确保应收账款的安全性,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企业对信用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但目前我国各银行对该项业务开发力度不够,很难满足企业需要。而且我国银行的融资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型的外贸企业。这些企业资金雄厚,国际竞争能力强,业务发展稳定。而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企业,则往往设定不利于中小企业申请国际贸易融资贷款的条件,从而缩小速效的范围,限制了融资和中小企业的发展。

2.2 缺少有效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措施,风险控制手段落后

虽然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较为复杂,但也是可以利用科学方法进行有效的预测和防范的。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都建立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操作规程和管理办法,但仍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片面追求业务规模,粗放经营,没有针对金融危机环境下的国际贸易融资的业务和风险进行周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因而使得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隐患较大。

2.3 缺乏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银行和企业的服务质量、融资产品的创新以及融资风险的管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和企业内部员工的业务水平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而言,我国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国际结算、信贷、法律等知識水平不高,因而急需一大批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

2.4 融资市场秩序混乱,竞争不规范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虽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市场秩序不规范,各家银行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增加国际结算业务量,竞相降低对企业的融资贷款要求,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放松了对贸易融资风险的控制,加剧了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

3 防范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对策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为了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我国政府、银行、企业都必须探索出当前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强化风险意识,尽快建立和完善风险防范体系,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融资风险的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

3.1 以政府为主导,加快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建设

金融危机使世界政治与经济环境更趋复杂,加大了国际信用风险,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融资提出了严峻考验,所以我国必须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建设国际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密切跟踪国际形势的发展,收集各种风险信息,建立国别风险信息库和行业风险发布机制,及时公布不良买家信息,让银行和企业能够采取措施防范收汇风险进一步扩大,为外贸的平衡增长提供保证。

3.2 创新贸易融资方式,降低贸易融资风险

如今全球市场需求低迷,大多数企业的出口贸易不景气,贸易融资需求放缓,银行业务量下降。另外,伴随着银行竞争的加剧,我国当前贸易融资方式、业务量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无法满足国际贸易的需要。因此,我国必须认真面对,重视融资风险,积极借鉴国际上的贸易融资方式,根据市场的需求,通过专业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的设计,不断开发和拓展新业务,不断扩大保付代理、福费廷等新业务的覆盖面,以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帮助进出口企业度过金融危机,也拓展了自身业务量,促进了贸易融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降低贸易融资风险,推动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3.3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操作,加强监管

国际贸易融资属高风险业务,因此,对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操作实施全过程监管至关重要。银行必须做好融资前的贷前调查,全面调查、了解申请企业的资信状况、企业的经营能力、履约能力以及该单业务的盈利情况,也要严格审查开证申请人的品行、开证行的资信及信用证条款,做好贸易融资贷前的把关。做好贸易融资贷中的审核,把握好贷中的决策和管理,细化业务风险审核,严格关注资金使用去向,必要时可派人跟单操作。因为国际贸易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业务,只要有一点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交易的失败,所以要依据贷前的调查结果,加强监管,进行事后跟踪,以及时做出融资决策,降低风险。

3.4 加强法律和制度建设、完善信贷资产的法律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在贸易融资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满足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强对现有的相关立法的研究,结合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找出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和存在的漏洞,分析国际惯例与我国现行法律之间存在的问题,为科学立法提供依据,制订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通过有关途径尽快完善相关立法,加快与国际惯例和通行的做法接轨,从而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业务操作方案,依靠法律来为我们顺利开展贸易融资业务保驾护航,利用法律武器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和企业的利益,降低融资风险系数。

3.5 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贸易融资业务管理人员素质

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开展的时间较短,相关人员的知识、管理水平和经验还不能满足这一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急需一大批既懂国际惯例,又懂操作技术和精通信贷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银行和企业务必安排好人员培训计划,不断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道德修养,树立融资风险的意识和“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理念,提高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并且要明确权力与责任,贯彻落实到位,促使员工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工作之中。另外,银行和企业也可通过引进精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全面提高贸易融资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提高员工的识伪和防伪能力,增强融资的风险防范能力。

3.6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高科技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之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我们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建立并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这是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尝试为贸易商、销售代理商、物流公司等搭建一个共享的信息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详尽、及时的收付款信息,方便客户的管理工作。许多银行通过大力开发和完善网上银行功能,增加渠道服务项目及开发银行与企业间的直联等方法与客户之间建立起信息共享平台,改进业务处理流程,通过单证集中处理实现标准化操作,从而提高单证业务处理的效率,让客户及时了解账户中的余额变动及重要讯息,帮助客户降低操作成本,及时规避融资风险。

4 结束语

有贸易就需要融資,要融资就一定有风险,随着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发展,进出口企业和银行对贸易融资的需求更加迫切。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作为促进贸易发展的一种金融支持,既能有效提高银行和企业的业务量,提高盈利能力,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应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银行和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积极探索,创新融资业务,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贸易融资风险防范体系、运作机制和预警机制,规范各项业务操作,从而把贸易融资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促进贸易融资业务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蕴洁,肖新华.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分析及防范[J].今日财富,2010,(2).

[2]程晓娟.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2).

[3]潘韧.浅谈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J].太原大学学报,2008,(3).

[4]赛学军.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潜在风险及控制[J].浙江金融,2008,(6).

贸易融资范文第6篇

一个年销售额千万、上亿的钢材贸易公司在这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里只能算是小规模。一个只是“倒买倒卖”的钢贸公司一天账面上就需要十几万的资金周转,大型钢贸企业则需要上千万的日常周转备用金。那么钢贸企业的钱从哪来?

钢贸商想依靠利润积累自有资金弥补企业缺口已不太可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根据2011年的利润总额和销售收入测算,201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只有

2.4%,较2010年的2.91%再度下降。自有资金和利润积累无法支持企业日常运转,所以钢贸商需要银行大量的信贷资金支持。

某不愿具名的钢材贸易商告诉新金融,在这个行业,需要巨额资金的都是高级“玩家”,钢贸本身已是微利,不少人以钢贸公司为融资平台用银行贷款投资。“在这个圈子,每个等级都有自己的玩法,动辄千万、数亿流水的钢贸商起家也并非你想的那么困难。”该钢贸商说。

●初级:质押

“很多钢贸商刚入行没多少钱,他们一上来先花几万块钱注册个

一、二百万注资的公司,然后找大公司借点钢材来卖。”某钢贸公司期货操盘手吴军(化名)说。

例如:小公司A需要2000吨货,找到大公司,付给大公司货物价值20%左右的押金,然后A把这批货推向市场,所有利润和亏损由A来承担。销售后,大公司按照钢厂结算价格每吨加收20—50元对A结算,然后向A收取利息及结算费用。在这个过程中A没有货物的所有权,只有销售权。需要买方支付全款后,A再向大公司支付货款后拿到货物交给买方。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钢材出借方都是资金规模较大的国企贸易公司,他们容易从银行贷款,再通过钢材借出的方式变相地把钱贷给中小公司以寻求稳定收益。“你给大公司20%的钱,他就给你100%的货物,这和资金交易没区别。” 吴军说。

在做了多笔小批量的销售后,银行就有了交易记录。在钢贸圈,在银行刷流水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之后,这个小公司与他的下游协商,开具假合同去银行贷款。

继续前述的例子:现在小公司A已经连续做了几笔小批量的销售,他把从大公司借来的钢材卖给了同样是小公司的B,在多次的贸易往来后,A和B协商开具购销合同去银行贷款。业内人士称,有的钢贸商以虚开增值税发票起家,一般自己通过用家人或者朋友名字开两到三家公司做虚假贸易以获得银行贷款。

当小公司不再依附大公司,能从银行获得贷款就算是上了一个台阶。不过,即使有购销合同,很多小公司的资历依然不符合银行的贷款要求,所以小钢贸商不得不找担保公司做担保。一般担保公司在银行都有保证金,出现坏账由担保公司担着,所以银行也相对放心。

●中级:联保

当一个小的钢贸企业发展逐渐上了规模,相熟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就成为常态的担保方式。与初级钢贸商不同,这些中型钢贸公司的业务延伸至钢材贸易的上下游,包括相关产业、配件、物流。据了解,不少钢贸公司有自己的担保公司,担保对象主要是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或行业内其他钢贸公司。

最常见的做法是,几家彼此熟悉的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一个“信用共同体”,互相为贷款提供联合担保。如果“共同体”中有一方出现资金危机无法按时还款,那么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则要代为偿还。“一般情况下,钢贸商对伙伴的选择非常谨慎,信誉和经济实力是首要条件,而且共同体中成员经济规模相近。”吴军说。在实际的银行贷款中,“共同体”往往还需要担保,提供担保的可以是专业第三方担保公司,也可以是一家独立的企业。吴军认为互保模式其实是值得借鉴的。如果一家出现问题,大家为了不影响银行的续贷,一般都会代偿。

互保模式由来已久,但真正在钢贸圈大面积适用,则是在2003年前后,由福建钢贸商在上海建立钢贸市场后开始的。事实上,“共同体”能做的还不止这些。“几个公司联合起来注册一个资金规模较大的公司,然后找个担保公司,以这个新公司的名义去银行贷款。由于公司规模较大,所以贷款额度也相应较高。贷出来的钱,几家公司按照之前的协定分。”某业内人士透露。至于银行贷款的用途,该人士表示很简单:“银行一般会把贷款打给申请人(钢贸商)的上游,只要找个公司签个购货合同就行了。”

钱贷出来后,钢贸商们有的用于公司本身周转,而大部分则开始了向更高一级进化。 ●高级:投资

钢贸行业危机正是发生在这里。老到的钢贸商把钢铁贸易企业作为融资平台,从银行融资,用于投资房地产、购买股票、开金融公司或民间放贷,当这些在投资领域崭露头角的钢贸商获得金融、地产股权后,再反手抵押给银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保证了本身钢贸企业的资金流。

“从去年开始,不少小的钢贸公司已经倒闭了。钢材行业已经没有什么利润了,所以混业经营成为钢贸公司的经营常态。”生意社钢铁分析师陈凯在接受新金融采访时说。

查阅几家规模较大的钢贸公司网站发现,在其简介中都有参股或投资矿产、房产、期货证券、金融公司的介绍。

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不明朗,很多钢贸商从地产投资中撤出,转身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现在做实业不如"钱生钱"赚得快。”前述工作人员称,目前他们的公司就成立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据说收益相当不错。

上一篇:农村公路水毁情况报告范文下一篇:5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