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

2022-09-10

前言:21世纪是被看作信息与生命大发展的“精神文明世纪”, 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 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显得尤为重要。在体育教育中, 教师总在主动地向学生施加影响, 而这种影响, 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传授上, 更为深刻的是对学生个性的影响。心理学家曾指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是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的有力措施, 因为体育锻炼有助于消除人的孤独、抑郁的情绪, 使人精神振奋, 充满生机, 增加行为的协调能力, 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 未来一代建设者的思想文化素质与当前教师队伍素质是相通的。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危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远远超过其能力低下对学生学业所造成的影响,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只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一个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 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达到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全社会已普遍关注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 我们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否得到应有的重视了呢?笔者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 体育教师的心理问题又是客观存在的。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 首先应重视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 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典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教育部部长周济说, 要切实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整个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继续巩固和扩大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 坚决完成今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60万人的历史性任务。中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是中职教学工作的主体, 是中职体育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因此, 本文对影响中职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 旨为中职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的依据。

1 影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1 体育教师职业年限的影响

体育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它即具有一般教师的共性, 又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 他们的工作是集智力与身体活动与一身的, 对体育教师的体力和智力要求都很高。随着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越来越重视, 相对应的教师的工作量也加大了, 每天要承受大量的教学、训练、两操、课外体育活动, 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 人的体质、体力都会逐渐下降。躯体本身就不如以前, 很多动作示范不能象以前那样灵活轻松的完成, 身心疲劳亦易产生且难以恢复。在心理上就会产生失落感, 加之体育教师多年从事风吹日晒的运动训练及体育教学工作, 身体上会不同程度地留下一些”后遗症”, 随着年龄的增长, 躯体症状会逐渐增多, 因而出现了随年龄增长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增多的趋势[1]。另外, 有些体育教师原先是从事竞技项目的运动, 由于竞技运动追求的是人的极限运动, 在运动的过程中往往容易给人的身体带来的一定的损伤, 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 也会给一部分体育教师心理带来很大的冲击。

1.2 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向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要求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 这与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发生一定的冲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体育教师不仅是优秀的运动员, 而且是健康专家, 要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 培养健康习惯;是心理医生, 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还要是艺术家, 应熟悉音乐的旋律, 讲究舞美造型;是社会活动家, 会组织校内外活动, 参与各种比赛……体育课是运动、健康、音乐、舞蹈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课。但有些体育教师长期不进修学历不高知识老化、严重缺乏理论修养等。可能具体表现在感到难以完成工作, 难以作决定及做事求全、求好、求精, 担心自己的形象等。因此, 当客观要求如竞争上岗和改革教学创新等有所改变时, 便显得措手不及易失去平衡感, 加重心理压力, 容易导致教师焦虑心理的产生。

1.3 职业社会地位的影响

一般来说, “一个职业的收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职业的社会声望, 而一个职业的社会声望感对人们的职业认同感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近年来, 教师职业地位有所提高, 国家也下令体育教师要实现和其他教师一样享受同等的待遇, 但轻视体育教师专业地位的现象仍然存在;体育教师的经济地位在学校中也往往处于弱势, 与其他文化课教师相比有一定差距。在一些学校, 体育学科不被重视, “评选先进”、”评职称”轮不到体育教师, 还存在着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之间“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体育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与实际社会地位之间的反差, 不可避免地使教师产生内心的角色冲突, 从而产生抑郁、自卑心理。

1.4 来自学生方面的影响

中职学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 他们有些中考落榜的学生, 有些甚至是初中都没有毕业, 走上社会几年后又重新回到学校, 这些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时期, 既在不断成熟, 而又不十分成熟, 成熟与幼稚矛盾交错是他们的思想共性特点。教师在对这类学生时觉得难教、难管。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体育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较多, 能够触发激情的刺激源相对较多。由于社会的偏见, 体育教师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常常被现实所挫伤普遍存在着消极的自我意象, 如不能克服学生行为对自己的消极影响, 也会产生烦躁和焦虑等消极情绪。

2 对策研究

体育教师要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除了必须扎实掌握心理学、教育学、学生心理学这些基础学科的知识外, 还必须深入了解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卫生学、个性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心理治疗、行为矫治等相关的专业心理学知识[3]。不断充实、提升自我, 提高自己教书育人的能力, 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和引领学生一起进步。

主管部门尽快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师评价制度, 尽快地建立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发现系统, 各校要选择科学的工具对体育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建立心理档案, 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咨询工作[4]。

教育部门和学校有必要引进现代人才招聘与选拔系统, 建立教师的胜任特征模型, 并采用包括“心理测验”、“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工作样本”等多种方式来提高人才选拔的质量, 确保挑选出一批”懂业务”、“爱教育”的教师。

学校、社会、政府部门应对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引起高度的关注, 从体制上进行改革, 提供有效地缓解压力的策略与途径, 为教师创造一个比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降低体育教师的职业压力, 如改善体育教师与其他各科教师同等待遇状况、减少多劳少酬的现象。如:经常对体育教师进行心理学方面的培训, 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师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

教师要自身要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会自我的心理调节:在工作和生活中, 遇到不良情绪的困扰时, 要学会心理放松和及时的情绪转移, 如:及时的把心中的积怨对亲友诉说, 可以有效地减少不良情绪对身体的损害。对我们体育教师而言, 最好的情绪转移是采用体育运动转移法, 即通过某项体育运动来达到释放和排遣心中不快的目的, 时常给心情和身体放个假, 扫除身体的疲惫和阴霾心情, 是能预防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的。

3 结语

总而言之, 体育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学生的身心健康, 影响到我们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 学校、社会和个人只要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就一定能有效地提高进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

摘要:本文通过从中职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入手, 提出了加强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建议, 旨为中职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对策

参考文献

[1] 李勋, 张海燕.影响衡水市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6) :151~152.

[2] 王元华.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 2002 (9) :302~303.

[3] 申立, 兰自力.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8 (2) :164~167.

[4] 杨双燕.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 2007 (36) :22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VR技术在播音与主持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与展望下一篇:构建现代化水利经济管理体制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