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2024-05-10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精选12篇)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1篇

当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会减少销售收入,若提高商品的价格,需求量较小的比率小于价格上升的比率,销售者的总收益将会增加;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此时需求量增加的比率大于价格下降的比率,此时销售者的总收益将会增加.

二、需求弹性在企业中的应用

(一)需求预测

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也有不同,其中影响最大最根本的是商品的价格.因此,对商品的需求量定义为其价格的函数:Q=f(p),且两者变化方向相反.

(二)价格预测

弹性系数的值不同,产品提价或降价会对企业的利润有不同的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在什么范围,提价会提高利润,什么时候降价会提高利润.所以有必要去研究当企业以利润为目标时,如何确定临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表,进行价格预测.

在不考虑税金的情况下,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Z指销售利润,V指单位变动成本,F指年固定成本.

若设初始价格为P,并按百分比b变化时,则变化后的价格为P1=(1+b)P.(3)

由公式(1)得q=-b·E,因此价格变化后的需求量变为:Q1=(1+q)Q=(1-b-E)Q.(4)

故可得出价格按百分比b变化时,利润随之变为:

Z1表示价格变化后的利润,由公式(5)减公式(2)就得到了利润的变动量为:

由(8)就可求出降价时的临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表.在边际贡献率一定时,考虑降价的情况,若使利润增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比表中所列的对应数值大.如边际贡献率为70%时,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在大于1.43的情况下,降价才会使利润提高;若价格降低50%,则需求价格弹性系数要大于5才会使利润增加.表的左下角为空白,代表要进一步降价的话,边际贡献就小于等于零了,这时继续生产就没有意义了.

(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求最大利润

三、小结

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第2篇

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相关关系分析

电力需求的增长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为此,收集了南通市历年国民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增长等方面的大量资料,经整理、分析,得出了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该相关关系为南通地区今后合理预测电力需求的增长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 者:沈红宇 作者单位:南通供电公司规划与计划部,江苏,南通,226006刊 名:江苏电机工程英文刊名:JIANGSU ELECTICAL ENGINEERING年,卷(期):22(3)分类号:F407.61关键词:电力需求 经济发展 相关关系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3篇

一、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基本现状和主要问题

2008年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672万吨(1.84万吨/日)。目前,北京市共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23座,总设计日处理能力1.04万吨(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和焚烧所占比例分为90%、8%、2%),实际处理量为1.74万吨/日。2008年生活垃圾处理率95%,垃圾资源化率达到35%。餐厨垃圾产生量约60万吨(0.17万吨/日)。

目前,北京市垃圾面临的主要问题有:(1)垃圾产生量持续上升。从2005年起,北京市垃圾产生量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持续上升。(2)垃圾处理能力严重不足。(3)垃圾处理结构不合理。(4)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施难。(5)垃圾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垃圾处理问题已引起北京市委、市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在2009年4月28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中,已把垃圾处理定位在“关乎民生的基础性公益事业”层面,把垃圾处理提升到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设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总目标和“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的工作目标,并提出建立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2012年垃圾焚烧、生化处理和填埋比例为2∶3∶5,2015年为4∶3∶3,基本满足不同成分垃圾处理的需要;2012年实现城区原生垃圾零填埋,2015年实现全市原生垃圾零填埋等具体工作目标。

二、国内外垃圾处理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垃圾分类研究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垃圾分类收集进行研究,各国根据本国国情与生活垃圾的特性及实际处理情况对垃圾进行分类。虽然各国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特点是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与后端处理配套衔接,实现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适应垃圾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环的垃圾处理体系,有效地减少了最终处置量,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起步较晚,2000年4月,建设部(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定北京等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北京市从2002年起,在部分居住小区、大厦、工业区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按照“源头分类、大件粗分,厨余垃圾就地处理”的原则,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包含纸类、玻璃、金属、塑料)、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大类,其他试点城市垃圾分类情况与北京大同小异。从垃圾分类效果来看,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一是与国情不符,我国的情况是可回收物已基本进入废品回收渠道,生活垃圾中可直接回收物极少;二是处理方式单一,垃圾分类的系统建设和运行体系尚未形成,分类收集与后端处理脱节,导致垃圾分类有始无终。

从我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实践来看,转变垃圾分类模式,将源头分类与后端处理相结合是垃圾分类的趋势。同时,国内在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的研究,以及在投放、收集、运输和信息化管理等环节的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方面尚属空白,亟待填补。

(二)垃圾焚烧研究发展现状

焚烧处理是实现垃圾处理减量化快捷、有效的技术方法,成为当今处理生活垃圾的主流。近几年,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逐步提高垃圾焚烧的处理比例。如日本的垃圾焚烧处理比例一直控制在90%以上;美国垃圾焚烧处理从1980年的1.8%上升为2007年的12.6%,其焚烧总量已达到3000万吨/年。焚烧在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发展迅速,垃圾焚烧在无害化处理技术中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约1%提高到2007年的约10%(2007年新投入运行焚烧厂8座)。

我国垃圾焚烧处理存在的问题:一是近年来焚烧炉逐渐大型化,但一直缺乏对大型焚烧炉的工况研究;二是原生垃圾含水率高、可燃烧性差,垃圾热值总体水平偏低(一般在3500~5000kJ/kg左右),并随着季节发生明显变动。直接焚烧垃圾热值范围变化过大,不仅会造成焚烧工况不稳定、处理效率降低、出渣量增大,也影响到后端烟气的产生与控制;三是高含水率使垃圾直接筛分会造成易粘连,工艺效果差,垃圾中的塑料等难以去除,焚烧诱发二噁英等有害物质产生等问题。因此,有效降低生活垃圾的含水率、提高生活垃圾热值并保障其稳定性,以及深入开展对大型焚烧炉工况的研究,是促进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的关键。

为提高待焚烧生活垃圾的低位热值,国内外多采用生物预处理、机械预处理等预处理技术方法。北京市现有大型生活垃圾转运站虽有筛分工艺,但经过筛分的垃圾每月热值变化幅度依然很大,不适合焚烧厂对生活垃圾热值均一化的需求。德国针对混合生活垃圾处理,先后开发出机械生物处理技术和干燥稳定化技术,即生物干燥技术,可以大幅度提高入炉垃圾的低位热值。它包括机械和生物处理两个部分,可以分别独立地用于垃圾处理,也可以与其他的垃圾处理技术如焚烧、填埋等结合,共同完成垃圾的处理。目前问题在于生物干化持续时间较长、处理过程中产生恶臭物质、产生渗滤液,需要专门设备处理。同时,生物干化还对污染物具有富集作用,处理物可能增加单位质量物料的污染物排放。因此,如何进一步缩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效果,以及控制处理过程中与末端焚烧处理产生的污染是研究的重点。

(三) 垃圾生化处理研究发展现状

目前垃圾生化处理有源头处理和集中处理两种模式。第一种,集中处理模式。现有的集中处理模式以好氧堆肥和厌氧发酵为主。推行新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模式后,进料端的厨余垃圾物料性质上与原来的堆肥原料将明显不同,原有堆肥工艺难以照搬套用,特别是对厨余垃圾含水率高、堆肥过程中易产生渗滤液并导致通风不畅等问题,有必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在加速堆肥过程、控制污染、提高堆肥品质与安全性方面也应进行相关研究。第二种,源头处理模式。厨余垃圾源头处理一般采用微生物菌剂进行快速发酵,国内外均已研制开发出小型厨余垃圾处理机。源头处理可以从源头减少进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中有机物比例,减轻生活垃圾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臭气和其他污染物的产生。但在目前的厨余垃圾源头处理过程中存在着菌群适应性差、设备能耗大、低温下处理效果不佳、处理过程有异味等问题。

在垃圾生化处理中,利用微生物强化与循环接种技术可以达到促进垃圾快速稳定的目的。目前,对于固体发酵物料循环接种,国内仍处于空白,通过研究采用发酵料仓中特定时空分布点堆肥物料直接回接(或者经过强化处理回接)及填料负载微生物菌种等方式,促进厨余垃圾的腐熟过程,减少氮素的损失,提高堆肥产品安全性,从而大幅提升堆肥产品实际应用价值,促进厨余垃圾的有效资源化,是开展研究寻求突破的关键。

(四)生活垃圾设施后评估研究现状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财政、审计机构及援外单位已经开始了项目的后评估工作。到20世纪70年代,后评估被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所采用,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和评估体系。目前,美国、英国、德国、印度等国家,以及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都已建立并形成比较完善的后评估制度。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后评估工作,目前主要应用于建筑、金融、信息和教育领域,在环卫行业还未引入项目后评估。

三、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对科技的需求分析

为了贯彻《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关于全面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工作方案》提出的工作任务,分年度实现“增能力、调结构、促减量”的垃圾处理工作目标,应加大科技的投入,集中力量研发垃圾收运处理及综合管理基础性、关键技术,并建设相应的示范区(工程)。

(一)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体系及信息化系统研究与示范

选取北京市有代表性的城乡地区,调查分析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组分构成,研究并预测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组分变化趋势。根据生活垃圾产生源特点和后端垃圾处理工艺技术需要,研究确定不同分类模式。分析比较生活垃圾不同分类模式的特点,提出适合的生活垃圾后端处理的分类模式。

选取北京市有代表性的城乡地区,从垃圾特点、居民生活习惯、环境影响、经济投入等因素,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并提出适宜的投放方式和收集容器分布,研究和优化分类后生活垃圾收集工具和转运车辆的配置及运输方案,依据优化成果,研究现行密闭式清洁站的改造方案和环境污染控制措施。

研究分类垃圾袋、垃圾桶(箱)的电子标识技术和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环节的智能识别、智能称重技术,利用3S技术,研发高度集成和系统化的垃圾分类收运信息管理平台,创建垃圾物流系统数据库,建立垃圾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对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作业进行全过程的信息化跟踪、实时监控和精准管理。

研究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相关政策及收费机制、奖惩机制、宣传机制。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选择1~2个适宜的示范区域(大约1万人口),开展工程示范。

(二)开展生活垃圾焚烧预处理技术及系统集成优化研究与示范

调研典型焚烧厂进厂原料及预处理工艺、焚烧工况、烟气排放等方面情况,明确典型焚烧工艺进料需求,提出焚烧系统优化方案,达到提高焚烧能力和控制污染的目的。针对高含水率的混合垃圾,通过实验室试验,筛选生物干化技术中微生物菌群。模拟生物干化过程,研究物料中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对垃圾物料性状的影响,对生物干燥过程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针对预处理过程中释放的恶臭等污染物,分析其化学组成、性质特征、释放强度及其随处理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开发配套除臭技术。

通过开展高含水率焚烧垃圾快速生物干燥技术的现场试验,提出高含水率生活垃圾焚烧的生物预处理工艺技术方案。

研究原生混合垃圾、分类垃圾、生物干燥垃圾的特性(热值、颗粒粒度、可燃物组分等)对焚烧炉燃烧工况的影响,指导焚烧炉进料的控制。

针对不同区域垃圾特性和焚烧需求,研究典型的预处理技术工艺组合和污染控制技术方案,形成高效、低污染的焚烧预处理系统集成。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选择适宜的示范场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垃圾预处理方案,开展工程示范。

(三)开展厨余垃圾微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研究与示范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和分析生化过程中的微生物菌群动态及其菌群关键功能变化,为接种优势菌群、加快生化过程、缩短生化周期提供依据;针对厨余垃圾特点,筛选和驯化垃圾分解菌种,研究筛选稳定高效的生化接种剂优化组合,并通过实验室模拟和现场试验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针对分类收集的厨余垃圾含水率高、物料粒度及成分复杂的特点,开展现场试验研究,对好氧生化工艺中的前处理、通风速率、温度、进料方法,以及接种比例等参数进行试验优化;研究生化过程中氮元素损失与控制;研究生化法处理垃圾过程中环保技术;提出采用隧道式生化工艺和长槽式生化工艺处理厨余垃圾的改进方案。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选择适宜的示范场地,开展厨余垃圾源头处理示范;开展有针对性的厨余垃圾集中处理中试。

(四) 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后评估体系研究

通过研究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从建设到运行的全过程,选择出对工程建设、技术水平、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影响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影响的因素,利用层次分析筛选出重要的因素作为全过程评价因子。利用线性规划、指数平滑、层次分析等数学方法,研究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后评估数学模型,结合德尔菲法,确定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后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开展以上四方面的研究,可以解决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上升、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垃圾处理结构不合理等难点问题,可直接应用于北京市新的垃圾处理系统,有效解决生活垃圾对水体、大气和土壤等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通过垃圾分类收运和后端处理相结合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可有效控制生活垃圾处理各个环节对环境的污染,直接减少垃圾填埋量,减少填埋场渗滤液和臭味的产生;降低垃圾焚烧所释放的污染物如焚烧残渣、飞灰、烟气等;减少厨余垃圾进入填埋场,防止病菌、蚊、蝇、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减少疫病传播,有效控制垃圾填埋场臭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卫生状况。同时,为建设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垃圾处理系统和实现“调结构、增能力、促减量”的垃圾处理目标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对解决北京市垃圾危机,促进首都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4篇

1. 定义

价格的值每变动百分之一而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 通常, 用价格变动的百分率引起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来表示。这两个百分率的比值, 称为弹性系数, 记为Ep。

2. Ep的性质

(1) Ep的数值, 不随选用的计量单位而变化。

(2) Ep的数值, 可能为正数、负数、等于0或等于1。依赖于有关两个变量是同方向变化, 还是反方向变化。

Ep为正还是为负, 所表示的仅仅是有关变量变化的方向性关系, 而Ep的绝对值的大小则表示了变化程度的大小。有时, 为了便于比较弹性值的大小, 在等式右端添加一个负号, 使其成为正值。通常用绝对值的大小来表示价格变动对需求量变动的影响程度。当我们说, 某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 即指其绝对值大。

(3) Ep的数值, 随商品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在同一种商品的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 也随价格不同而不同。

3. Ep的变动范围

(1) Ep=1 (单位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需求量变动幅度与价格变动幅度相同。即价格每提高1%, 需求量相应地降低1%。反之。

需求曲线特点:等轴双曲线或正双曲线。需求方程:PQ=K (常数) 。

(2) 1

需求曲线特点:比较平坦 (斜率较小) 。

(3) 0ΔQ/Q) 。即价格每变动1%,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率将小于1%。

需求曲线特点:较陡 (斜率较大) 。

(4) Ep→0 (需求完全无弹性) 。此时, 意味着ΔQ/Q=0。在这种情况下, 需求状况具有如下特点:需求量不随价格的变动而变动。需求函数的形式为:Q=K (任意既定常数) 。在二维空间图上, 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坐标的直线, 在横坐标上截距等于K (=Q0) 。这表示不管价格怎样变动, 需求量总是固定不变。即不管ΔP的数值如何, ΔQ之值总是为零。这种情况是罕见的。

(5) Ep→∞ (需求完全有弹性) , 此时, ΔP/P→0。在这种情况下, 需求状况具有如下特点:在既定价格之下, 需求量可以任意变动。需求函数的形式为:P=K (常数) 。需求曲线将是一条与横坐标平行的直线, 与横坐标的距离, 既定为常数K (=P0) 。这种情况也是罕见的。在现实生活中, 自由市场上某些同质的产品, 由于竞争的结果, 都按同一价格出售, 基本属于这类需求曲线的例子。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政策含义

综上所述, 如果需求是富于弹性的, 涨价后厂商收入反而下降, 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大于价格上涨的速度;如果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那么涨价可提高厂商收入, 因为需求量下降的速度要小于价格上涨的速度;如果弹性正好为1, 则厂商收入不变, 因为需求量下降的损失正好抵消了价格上涨的收益。所以, 在厂商制定价格时, 必须考虑有关商品的需求弹性情况。

若Ep<1, 采取提价政策;

若Ep>1, 采取降价政策。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这种简单而又重要的关系, 被广泛地运用于产品定价决策和对外贸易之中。例如, 对于一个谋求最大利润的企业来说, 绝不会选择在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的区间降价。因为这样做一方面虽可使销售量增加而增加了销售收入, 但另一方面却因价格降低而减少了销售收入, 最终净结果将因产品缺乏弹性而使销售收入减少。而且, 销售数量的增加又会导致生产成本的上升, 其结果必然是利润的急剧下降。

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 商品是生活必需品还是奢侈品。必需品弹性小, 奢侈品弹性大。

2. 可替代的物品越多, 性质越接近, 弹性越大, 反之则越小。如毛织品可被棉织品、丝织品、化纤品等替代。

3. 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 弹性就大;比重小, 弹性就小。

4. 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 它的需求弹性越大, 反之越小。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5篇

一、现

**县经济作物种植受**的地貌特征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较为突出,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性较强,经济作物种植比较集中。兴隆、临南、理合等乡镇都有较大的经济作物种植基地。**县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约2.1万亩,其中:大蒜种植面积1.2万亩,大葱种植面积7000亩,花生、马铃薯、地瓜、生姜种植面积很小,没有形成规模。多年来,花生、地瓜、马铃薯、大蒜等的种植面积变化不大,机械化水平较低,但广大的菜农对机械化技术的需求较为迫切。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三类经济作物种植为主要经济收入的乡镇比较集中,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大,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经济作物的机械化水平也较低。大多数乡镇经济作物的种植、除草、喷药、收获等环节都还处在传统的、人工的作业方式,机械化水平远远低于粮食作物。生产方式的落后导致了劳动生产率低、经济作物生产成本比较高。花生、薯类等经济作物的收获仅凭传统的手段人工收获。而用于田间管理的小型田园管理机因其小巧方便的优势,受到了菜农的喜爱,保有量较其他机械多。

全县经济作物生产水平低,种植面积小,原因较多。

一是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小,地块分散,大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主要是自给自足,对经济作物生产的投入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的比例很小;

二是机械技术推广、国家惠农政策倾斜很少涉及经济作物,农民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了解很少;

三是受外地农产品冲击较大。现代科技的发展,道路交通的便利,使得运输业极为发达,促使了农产品的大量外销。但在农产品在外运的同时,本地一些并不发达的经济作物种植受到了外地农产品的冲击。据了解,**市场上大部分的薯类经济作物来自内蒙、东三省等地,50%以上的大葱来自章丘,这使得经济作物种植出现了不平衡发展的局面;

四是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相比较,初次种植成本较高,农民难以接受,同时受市场经济波动的影响,存有疑虑。

三、问题解决思路和建议

1、改善经济作物生产环境,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发挥区域优势,以现有的临南、理合、兴隆等乡镇为重点,实行经济作物大规模的连片种植,为实现经济作物机械化生产奠定基础。

2.加大经济作物产业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作物生产的科技含量。一是要加大对经济作物生产的经济投入力度,对经济作物生产的“耕、种、收、管”等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促进新机具、新技术的介入,推行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作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农机科研部门应加大攻关力度,研制一批小型可靠的经济作物机械,如田园管理机等颇受农民欢迎的小型农机具。

3、加大投资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应加大对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投资力度,促进经济作物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扩大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重点补贴小型经济作物机械,并逐年增加补贴额度。

4、农机农艺要有机结合。种植模式、收获模式、管理模式等各个环节要利于机械化发展,把传统农艺和农业机械化生产结合起来,逐渐探索出一条适用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收获的技术路线。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6篇

摘 要:当代社会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在知识经济浪潮的影响下,消费者的需求逐渐开始发生变化。为了能够使市场新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文重点对知识经济导向下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从而为新产品的研发能有效与消费者需求相结合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知识经济;消费者需求变化因素;趋势分析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得到普及,使得世界信息技术经济日益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角落。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不仅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而且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全面崛起。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社会各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消费者需求由此也产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基于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依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来调整策略,从而开发出真正适合消费者需求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1.知识经济概述

关于知识经济的内涵,虽说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大家普遍认可的定义就是:知识经济主要是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上的经济[1]。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知识是知识经济的主导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人们更加注重自我素质的全面提升,生活方式也逐步开始走向知识化和智能化,知识和人才备受重视,知识管理的方式盛行。第二,信息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消费者能够借助网络平台收集产品信息,表达内心的需求。第三,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日新月异,消费者需求随之发生迅速改变,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创新才能更加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第四,平等与开放是知识经济的重要表现。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连接成一个整体。通过网络,人们可以交流、娱乐和购物,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在一个平等与开放的平台中完成。第五,持续发展是知识经济的主要目标。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因此企业需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发出更多绿色环保的产品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2.知识经济对消费者需求变化因素的影响

2.1环境变化的影响

传统经济时代,物质资料不够丰富,人们为了生计忙于奔波,消费需求单一。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追求的领域范围不断扩大,为新的消费者需求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尤其知识经济以创新为核心理念,各类新技术纷纷涌现,为市场新产品的研发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要想获得良好发展,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各类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促进了企业经营水平的提高,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2.2社会变化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平等开放的时代,尤其是网络的出现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加开阔,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样,社会朝着经济和文化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方面使个人对群体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群体对成员的约束也不断放松,为人们追求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日常生活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利,人们开始依据自身的意愿来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归属于一定有形或者无形的群体,从而实现自身个性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追求[2]。

2.3需要和动机变化的影响

消费者内心的需要和动机是影响消费者需求的根本因素,知识经济时代为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变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首先,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心理需要层次不断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日益复杂,在物质得到极大满足的条件下,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爱与归属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其次,经济时代,人们消费动机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需要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人们的消费心理逐渐趋于成熟,人们经历了一个由一开始对生活必需品的追求上升至消费的差异化和个性化,再到对生活“品味”的消费追求过程,消费者心理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以及消费动机的多样化,促使人们的消费行为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3.消费者需求变化的趋势分析

3.1个性化与多样化

知识经济导向下,人们“求异”的思想更加强烈,对于更加个性、独立和自由的产品和服务的追求趋势更加明显。由此企业要不断进行市场细分,要依据个人的需求来进行新产品和新服务的研发。除此以外,随着人们心理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产品的追求的需要表现出更加复杂和多样化的特点,在精神追求方面更会体现出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不同的个体对同一种生活行为表现出不同的追求。第二,同一个体为了满足某种生活需要表现出更多的追求。例如,人们为了丰富自身的娱乐生活,可以选择看电影、运动。聚餐等,也可以旅行、购物和唱歌等。第三,同一个体在不同的生活领域其追求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生活领域会选择不同的消费方式,使得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不同和多样。

3.2情感化与感性化

随着心理需要层次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生活上的精神和情感因素。其主要原因在于:首先,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定会产生对精神生活更高层次的追求;其次,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形象意识逐渐提升;第三,現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需要借助一定的精神活动来放松心灵;第四,女性成为引领时尚最广泛的群体,极大的促进了精神领域的消费水平。当今社会,人们注重对精神和情感刺激的追求,例如,人们去咖啡店并非仅仅是为了品尝咖啡,更重要的是去体会环境所带来的愉悦和放松之感。因此,人们对情感的体验和追求极大地促进了感性消费。

3.3健康化和绿色化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追求高质量的生活水平,对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极其关注。在食物方面,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质量是否营养卫生,是否是绿色环保产品;在衣着方面,人们不仅追求时尚,而且关注衣服的材质和舒适度;在住的方面,人们不仅追求美观,而且注重装修材料的环保、无污染。由此看来,无论是在衣食还是住行方面,质量和健康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健康安全的消费理念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面临的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心理健康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在消费行为上更加注重休闲和娱乐,呈现出健康化和绿色化的特点。

4.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技术获得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带动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以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经济,信息成为知识经济传播的主要载体,创新、平等、开放成为其主要特征。在知识经济的引导下,消费者所处的社会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消费需要层次上不断提高,消费的动机也更加多样化。基于此,消费者需求呈现个性化与多样化、情感化与感性化、健康化和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为此企业要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特点的变化,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美)帕梅拉·N.丹齐格著,冯铁为,张媛,庞靓译.人们为什么要买不需要的东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英)约翰·西蒙斯(JohnSimmons)著,乔晓芳译.情迷星巴克[M].中信出版社,2005

[3] 高汝熹,张洁著.知识服务业[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

[4] 崔迅等著.顾客价值链与顾客满意[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声乐艺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需求 第7篇

声乐艺术是指在音乐范畴内的以人声为材料来表达情感的艺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歌唱艺术。其演唱风格分为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原生态唱法,其表现形式有独唱、合唱、对唱、重唱等。

一、声乐艺术的功能

(一)审美功能

1. 情感的宣泄

情感的宣泄是通过对声乐作品的欣赏或参与而引起人内心的审美愉悦。比如,人们借助歌唱使情感得以宣泄, , 让心态达到平静的状态,也有益于身心健康。

2. 通过声乐艺术的审美体验提高人的审美力

对声乐艺术活动的参与触发人的审美体验,这些审美体验的积累足以使人们总的审美能力有所提高。同时, 声乐艺术审美体验的丰富还能进一步开阔人们的审美视野,激发人们对其他领域的审美,提高人的整体艺术修养。。

(二)育人功能

音乐的教育功能是通过音乐欣赏或者参与来调动人的情感,也就是将人的情感形式化、秩序化、组织化, 使欣赏者或参与者得到一种“正能量”的情感体验,并升华那些原始的、带有生物本能性的情感。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水准等精神文明都可以借助声乐艺术的形式来达到育人的效果。

(三)认知功能

人们在认识自然界、社会生活、历史、人生、情感等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在各种声乐作品里找到共鸣,也许通过歌曲还能认知得更为深刻。

(四)其他功能

1. 医疗保健功能

音乐在医疗、保健方面有很大的功用,很多高校都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

2. 娱乐社交功能

音乐的娱乐功能,主要是指人们通过音乐活动,使自己的身心变得愉快并得到休息,通过审美享受来积蓄精神的素养和活力。

在社交方面,大家可以以歌会友,相互切磋歌唱技艺, 分享愉快,认识更多的朋友,增进彼此感情,以便更好地合作。

3. 广告功能

现在的电视广告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漂亮的画面, 还会以唱歌的形式把产品的名字唱出来。比如沱牌酒的一句广告词“悠悠岁月酒,滴滴沱牌情”由著名歌手汪正正唱出来,大家一下子记住了沱牌酒这个名字,这样广告效应会更好。

二、区域经济发展对声乐艺术的需求

不同场合对声乐艺术风格及类型的需求是有区别的, 比如接待外国政要的演出需要演唱代表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的歌曲;再比如厂商开业为了促销,音箱里播放的大多是风格热闹、节奏较快的歌曲。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对声乐艺术的需求也有很大区别,公园里的老人喜欢相对较“老”一些的歌曲,青年学生喜欢的大多以校园歌曲为主,还有一小部分人喜欢摇滚风格的歌曲等等。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不同年龄阶层、不同场合都发挥着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声乐艺术的发展需要精益求精,这无形中对大学声乐艺术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反过来,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能更有力地为区域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摘要:本文从声乐艺术的功能特点进行阐述,探究区域经济发展中声乐艺术的需求状况。

后经济危机时代企业培训需求分析 第8篇

1 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

在企业为何要培训员工这个问题上, 越来越多的企业达成了共识, 但什么样的培训才有意义和价值?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答案和困惑。有些企业认为, 培训完全就是一种消费, 得不到对等的回报, “不培训, 员工素质提不高, 培训了效果也不见得好。今天培训, 明天他就跑了, 企业得不偿失;人力资源组织培训辛苦, 员工不但不领情, 还抱怨投诉;培训浪费时间, 培训浪费金钱, 培训如鸡肋, 培训的意义何在?”

这段话也从侧面说明了目前我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培训的现状, 其中存在的问题有:1) 突发性培训或临时培训, 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2) 培训需求不够明确。需要培训什么, 每个部门、每个人的结论都不一样, 企业缺少科学的培训需求分析系统。3) 培训课程不合理。课程设置上或追求时髦, 或老旧过时, 无法满足企业真正需求, 久而久之造成管理者、组织者、参与者都对培训提不起兴趣, 形成了错误认识。4) 对培训成本投入与产出的认识不准确。有些企业甚至认为企业培训是一项赔本的投资。

2 培训需求分析的意义及内容

人员培训需求是制定人员培养、发展计划最重要的依据, 培训需求要根据培训计划实施时间的长短, 或者培训计划的执行期, 由企业经营管理和长足发展的要求与企业现实的差距来确定。

2.1 企业培训需求分析的有效性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基于企业未来发展的远景战略, 立足于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 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可以使企业明确未来发展的成本因素, 有更科学的成本观念。虽然经济危机使企业元气受损, 但此时的培训更像是筑底时期的股市, 值得投入。

(2) 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 有助于企业增强适应性。企业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宏观环境如世界政治经济风云变幻,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微观环境如企业具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技能发展、管理思想的革新等, 都会引起组织的变革。所以, 有前瞻性的培训对于企业增强适应性有着重要意义。

(3) 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有助于培训过程顺利完成。用适合的方式来完成适合的内容, 满足企业的培训需要, 符合培训对象的特点和要求, 要想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顺利完成培训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科学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是必须的。

2.2 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 即制定年度培训规划前, 由培训部门 (或者借助外部专业的咨询公司) 、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取各种方法和技术, 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 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一般来说, 对企业培训需求的分析可以从人员、任务和组织三个层次进行。

(1) 人员分析。培训最直观的需求来自于差距, 将员工目前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与优秀员工相比, 与企业未来由于生产规模扩大、技术水平革新所需要的员工素质进行对照, 二者之间存在的差距就是培训的需求。

(2) 工作分析。通过工作分析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一方面能有的放矢, 确保企业主要工作能开展和完成;另一方面也是对工作流程和操作的再一次规范确定。因此, 工作分析的成果即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规范, 也可直接作为培训课程的重要参考资料。

(3) 组织分析。培训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素质, 为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目标提供人力支持。因此, 培训需求的确定, 要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培训计划。

3 培训需求分析的步骤

要保证培训需求分析科学有效, 必须要有科学系统的程序安排, 并在每一个步骤中都坚持科学的方法。

第一步, 必须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培训需求的确认需要寻找到员工现有素质与期望素质之间的差距。因此, 做好员工现有信息的搜集工作是进行科学需求分析的基础。可通过员工基本情况, 并与员工所在部门紧密联系, 获取员工信息变化情况, 最后还要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 确保员工的想法和要求能得到及时的了解和沟通。

第二步, 制定需求分析计划, 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在组织战略规划的指导下, 制定详尽科学的分析计划, 在一定时限内有专门机构、专门人员对此事负责, 选择好最合适的培训需求分析方法。

第三步, 实施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具体的运用各种需求分析方法, 在对需求的收集、汇总、分析、确认过程中, 一步步将企业真正需要的培训要求确定下来。

最后, 总结分析结果, 撰写培训需求分析报告。

4 提供培训需求分析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4.1 组织与个人的观念转变

一直以来, 都有管理者认为“培训是一项消费”, 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 培训确实需要一定的成本支持, 但培训会带给企业观念的更新、技能的增长、文化的融合, 这就是培训的产出和它所带来的效益。因此, “培训是投资”。

员工对于培训的理念应该从“公司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公司给我创造机会”。员工应该认识到, 培训是企业提供给员工的最大的福利。在现今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员工要有主动学习、持续学习的精神, 企业提供的学习机会更要充分利用, 提高个人的技能和职场竞争力。

4.2 建立系统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前文提到的企业突发性培训、临时培训, 甚至是盲目的追赶时髦的培训, 都存在培训前缺少详尽分析的问题;培训中没有吸引力, 甚至不能顺利完成, 培训后也不能为培训效果评估及未来培训需求的测定提供详尽、科学的依据。因此, 必须要建立起系统规范的培训需求分析机制。

综上所述,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其对于养成并规范企业科学管理、培育并深化企业文化、构筑并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也受到企业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培训需求分析对培训的效果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只有针对性地对需要培训的对象进行培训, 培训需要培训的内容, 才能将企业的人力资本进行最大程度的开发, 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从我国企业的培训现状入手, 剖析我国企业培训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继而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重要性, 并从个人、工作、组织的角度分析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 探讨了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步骤, 最后提出了确保科学有效地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措施。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企业培训,培训需求分析

参考文献

[1]安鸿章主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二级)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2]周文霞.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4.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9篇

关键词:广东,高职教育,社会需求,建议

广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下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一方面, 经济的转型升级需要人才作支撑, 而高职教育可以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促进人力资源质量提升, 优化人力资本结构;也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促进科技转化, 实现生产和经济管理科学化, 因此高职教育对广东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另一方面, 广东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影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首先, 广东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并制约其目的、结构、内容和质量;其次, 广东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层次结构;另外, 经济运行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融合表明两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而处理和协调这一关系的关键在于把握住广东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求趋势。高职院校只有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才能成为经济社会前进的动力, 才能促进广东经济转型升级。

一、关于高职教育需求的理论简析

对教育需求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划分为消费性需求和投资需求。消费性需求指人们把教育当做一种最终消费品, 用自己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来购买教育这种特殊的劳务产品满足某种精神方面需要的消费行为。投资性需求指除政府以外的全社会经济行为主体出于追求投资回报的动机而产生的对教育的需求。投资性需求区别于消费性需求的最突出特征是强调教育支出的回报性。另一种是划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社会需求指为谋求社会文明发达,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而对教育的总需求。个人需求指个体在发展自身过程中为增进知识, 增长才干, 发展才能而对教育的需求, 主要是对教育机会的需求, 是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成为人才的愿望。

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使区域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职业更换速度加快、职业类型增多、职业技术含量加大, 用人单位需要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企业对高职教育提供的教育产品——应用型人才产生需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专业分工越细, 职业类型增多, 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的教育层次和类别的需求就越大。对个人来说, 为获取技能, 形成人力资本的优势, 以便在劳动力市场上获得较好的岗位和较高的收入, 个人产生了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

企业对高职教育产品的需求来源于其对经济利益的追逐, 这是一种内生需求, 个人对高职教育服务的需求是由企业对教育产品的需求而派生出的间接需求, 因此没有高职教育的教育产品需求也就没有对教育服务的需求。

二、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状况

广东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 得到了省政府在经费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在办学体制方面, 政府鼓励多元办学、多元投资体制, 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积极发展民办教育, 推动公办与民办学校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 形成了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199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43所, 其中高职高专17所, 占39.54%;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8.5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8.01万人, 占43.3% (其中民办高职高专3所, 在校学生3700人) 。2000年广东省普通高校52所, 其中高职高专21所 (民办高职院校有6所) , 占广东高校总数40.4%;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9.95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学生15万人, 占在校生的49.8%。2002年, 广东省普通高校数71所, 其中高职高专40所, 占高校总数56.3% 。2006年全省普通高校105所, 其中高职高专68所, 占64.76% (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1所, 占全省高职高专的近1/3) , 全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是100.86万人, 其中高职高专在校生49.34万人, 占在校生46.4%。到2010年广东普通高校131所, 其中高职院校76所 (其中民办高职院校29所) , 占高校总数58.01% 。

在生源方面, 广东高职院校的招生方式有三种:第一, 以初中毕业生为生源, 招收五年制高职班;第二, 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包括中专、技工、职高) 为对象, 通过“3+专业技能证书”考试, 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第三, 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为对象, 通过高考录取升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另外,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2010年开展职业院校对口自主招生三二分段试点工作的通知, 在2010年广东省部分高职院校可以采用自主招生的方式从对口的中职院校直接选拔人才。目前来看, 大部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仍以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

三、广东省高职教育的需求状况分析

(一) 省际对比分析

江苏、浙江是我国两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 同时这两省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走在全国前列, 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省2009年的经济数据及高职教育发展数据与广东进行对比分析, 判断广东高职教育的相对需求状况。

注: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

2009年广东地区GDP总量高于江苏省和浙江省, 其中三次产业中广东第一产业产值2006.02亿元, 低于江苏省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第二和第三产业广东的产业规模均大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在经济增长方面, 广东经济总体增长速度比浙江高0.6个百分点, 但是比江苏低2.9个百分点。在三次产业产值增长率的对比分析中, 广东只有第一产业的增长速度比江苏、浙江都高。在第二产业广东的增长率低于江苏3.8个百分点但高于浙江, 而在第三产业广东的增长速度是三个省中最低的。

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通常在经济结构差异不是很大的条件下, 经济规模越大对人才的需求量就越多。从表1可以看出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经济结构比较相似, 均是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而高技能人才也主要分布在第二和第三产业, 因此可以推论出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数量大于江苏和浙江。另一方面, 由于广东属于外向型经济,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广东的对外贸易影响巨大, 2009年广东第二和第三产业增速放缓, 对人才需求量增速也相对下降。但是金融危机之后, 广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 这使得企业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上升。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 到十一五末期, 广东的高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100万左右。

高职院校是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表2是广东、江苏、浙江三省的高职院校发展情况, 同时也代表了2010年至2012年左右三省高技能人才供给的基本情况。在表2中广东高职院校总数和在校生数少于江苏省, 而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数量上广东比江苏和浙江都要低。结合表1中三省的经济规模可以看出, 广东高职教育供给情况与江苏和浙江相比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在质量方面均不乐观。

注:表格数据是根据三省2009年教育事业统计公报及教育部发布的文件整理得出。

截至2009年底广东共有高技能人才约120万人, 同期江苏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98.94万人, 浙江省的高技能人才约为110万人, 对照三省的GDP总量可知浙江省在高技能人才存量上最有优势, 广东比江苏稍稍领先。但是由于广东本身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较江苏要大, 且在2010年到2012年的高职教育人才供给中, 广东与江苏相比仍有差距, 因此未来广东的高职教育需求在总量上的缺口有可能高于江苏。而浙江由于经济规模较广东要小很多, 且本省高技能人才存量较大, 所以未来其对高职教育需求缺口也没有广东大。

(二) 广东省内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分析

2010年广东共有高职院校76所, 其中珠三角地区有65所, 粤东粤西有9所, 粤北山区2所。从高职院校的分布可以明显看出, 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不协调状况, 人才分布结构性矛盾显著。珠三角地区人才较为集中, 而粤东、粤西人才空缺较大, 粤北山区人才短缺严重。高职教育地区分布不协调的状况是与广东不协调的经济发展结构相对应的。珠三角作为经济发达地区, 不仅吸引了大批人才, 同时其对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使得珠三角成为广东省内高职教育资源的核心区, 而两翼和山区则处于边缘区。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加快了两翼和山区发展的规划, 同时珠三角的部分产业开始向两翼和山区转移, 这使珠三角、两翼和山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在数量和结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表3中几项经济指标对广东省各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注:数据来自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

从2009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 珠三角和两翼、山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非常大, 广东高职教育资源分布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009年珠三角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50%, 比2008年增长了2.2%, 批发零售业、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发展迅速。珠三角对于高职教育人才的需求将更多地集中在服务行业, 并且随着产业的升级珠三角对人才的需求层次将越来越高, 高技能人才需求在珠三角的人才需求中所占比重加大。东翼的汕头、汕尾、潮州等市依托港口大力发展制造业, 西翼湛江石油天然气、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交通网络发达, 茂名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阳江旅游资源丰富。总体来说东西两翼在第二和第三产业均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当前两翼的高职教育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落后。对于经济不发达的粤北山区来说, 一方面, 对本地区积压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员等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提供学历、技术和培训教育后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 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及技术进步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将增加粤北地区对高职教育的需求。

四、关于广东高职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快发展高职教育, 增加教育产品供给, 提高教育质量

从以上对广东高职教育的需求分析中, 可以看出与经济发展相比广东高职教育的发展相对落后, 在十二五时期广东要大力推进高职教育, 增加教育产品供给, 提高教育质量。具体措施有:一是通过市场解决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体制性短缺, 改变政府作为教育资源主要供给者的角色, 充分发挥市场调节高职教育非公共产品供求关系的作用。积极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 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二是以需求定位, 高职院校必须顺应广东经济发展的诉求, 以市场为导向, 以服务求生存, 以特色促发展, 着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加强新技术开发、新成果运用, 尝试建立灵活多样的培养与管理机制, 如协议式合作、互惠式合作、订单式培养、全程式管理等。

(二)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合理配置各区域的高职教育资源, 以教育发展推进经济发展

随着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和省内各区域经济的规划推进, 区域各行业与产业群渐次兴起, 需要各类技术和人才支撑。目前的高职教育资源分布过度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政府应当进行适当调节, 促使教育核心区的资源向边缘区扩散。首先, 政府应加大对两翼和山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 在资金、土地等方面给予适当的补贴, 政策上有所倾斜。其次, 政府要强化自己的中介角色, 建立起院校和企业的沟通桥梁, 推进校企合作, 以高职院校为产业开发基地, 以企业为实训基地。在高职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充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 改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解决广东人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高职院校在办学观念方面要脱离对普通本科教育的模仿, 在专业设置上要与其他高等教育保持分工错位发展, 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在日常的教育实践中应该加强学生在模拟实训环境下和技能环境下的学习。创新教材应用、创新专业设计, 通过专业设置结构的调整, 彻底改变专业和企业不对口、专业与岗位不衔接的问题, 要按照现在新职业岗位和企业岗位技术标准来设计专业, 培养新时期广东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鲍风雨.高职教育需求、供应与区域发展对策[J].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1) :15-16.

[2]罗罕淑, 张敏强.广东高职教育发展与广东人才需求的关系研究[J].高教探索, 2003, (1) :70-72.

[3]麦强盛.广东省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31) :21-25.

[4]鲍风雨, 赵东明.区域高职教育需求的系统预测[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87-90.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需求,经济学,分析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需求特征

1. 金融需求日趋多样化

先前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是满足农户生活需要,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其已经向满足经营性金融需要方向转变。现在农村金融正在向战略型结构调整方向实现, 农村金融需求已经不单单局限于农户的金融需求, 需要资金支持的还有农村的一些种养大户、各种个体工商户以及乡镇企业等各行各业。同时, 随着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城镇基础设施和农村农民住房建设、农村智力教育与培训以及农村保健等事业项目, 也都需要各种金融的支持。

2. 金融需求量不断增大

伴随着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不断升级, 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现在的农业生产正从简单再生产向扩大再生产, 并且由原来的发展劳动密集型项目, 向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转变, 在生产方式上, 也由粗放型逐步向专业化、规模化以及集约化经营方向转变, 这些都将对金融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

3.金融需求周期延长

现在农业生产也不单单局限于种植水稻以及春种秋收了, 而是对各种高效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 并且这些经济作物生产期一般都比较长。如对山楂的种植, 其从种苗到成树和结果需要的周期一般为2--5年, 那么它对金融支持的周期需要就需要同它的生产周期相匹配。而且, 除了在种植期间对资金有需求外, 在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对资金都有一定的需求, 如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有某个环节没有得到相关配套的金融支持, 那么农产品就很难对增值和正常流通加以实现, 生产经营便会受到影响。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

通过银行业的演进历史我们可以发现, 早期旧式银行仅具有存款或仅具汇兑的功能, 其功能并不完整。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式银行等一些金融组织才被发明出来。同时对银行业产生的制度背景进行探究发现, 金融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对清晰的产权和法律制度加以界定, 以此来保护投资者和执行合同, 而且还需要一个强大和统一的国家予以支持, 只有这样才会使经济增长的步伐不断加速。

改革开放以来, 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农村家庭经营体制的确立, 对正规农村金融组织起到了刺激的作用, 使其的数量得到一定的增长。同时由于对金融组织的产权界定不够清晰, 以及由于政府制度供给滞后致使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不够充分, 一些国有和集体制的农村金融组织对经营目标的错误追求, 导致了对营运效率和风险控制的忽视。金融因素对农村经济的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性。

从1979年到现在, 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 使农村经济的活力得到了恢复, 同时农村正规和非正规的资金市场也开始活跃起来。结构单一的状况被农村金融体系所改变, 演变成了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 农业保险等为补充的多样化金融结构。但是, 其并未从根本上对农村生产的基本格局加以改变, 小农家庭经营模式在千百年的延续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并且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

信息对农村金融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进入90年代以来, 伴随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动,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以及传统社会监督的失效, 导致对农民经济行为的预期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就不能有效地解决金融交易的信息缺失问题, 而且还会对金融交易的展开产生重大影响。

▲▲三、应对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特征问题的政策建议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农村金融需求是多方面的, 而且还在逐步的发展变化, 农村的金融需求不是单靠哪个金融机构就能使其得到满足, 因此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需要加快其发展速度。当前我们再重视信用社改革, 使其发挥农村金融主渠道作用的同时, 还需对农村政策性银行以及股份制民营银行进行发展, 规范民间存款。

2. 切实转换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

农户是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 其量大面广, 服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发放和收回问题, 这就要求信贷员要熟悉和了解农户的经营状况以及信用状况。因此就必须充分有效地发挥信贷员的作用。信贷员应当想方设法去吸收存储, 然后寻找一些有效益的客户, 然后主动为其提供贷款服务, 并且帮助农户用好贷款, 对经营过程加以跟踪, 及时的将本息收回。

3. 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扶持力度

由于农户生产经营小型分散, 所以在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时, 工作起来就比较辛苦, 而且费用也会比较大, 风险也较高。因此, 农村金融组织就需要政府的大力鼓励以及扶持政策的推出与执行。

▲▲总结:

在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 当占人口70%的农民也能分享到国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时, 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如果通过控制金融组织的方式不能使农民获得农村资本的控制权, 那么就很难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制约农村金融组织成长的因素有很多很多, 这就需要政府做出合适的制度选择于农村金融组织发挥何种功能上。

参考文献

[1]刘永好.开辟服务“三农”金融绿色通道[N].金融时报.2005 (03)

[2]陈亮.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 (02)

需求分析在教学软件中的新体现 第11篇

关键词: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工程;教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20-0000-01

需求分析是一个软件开发的关键阶段,软件开发首先要对需求调研和分析,一个清晰、完善的需求是软件项目成败的重要因素,需求分析的成败决定了软件项目的成败,实践表明软件在适应过程的遇到的问题都是在需求分析阶段出了问题,由于没有考虑到需求的完整性或者错误性的决策造成的。一个完整的需求分析就会为后面软件的管理和软件开发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资源成本。

一、需求分析

关于需求的定义,目前存在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还没有一个清晰、毫无二义的“需求”术语存在。在开发软件项目时,我们碰到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一般客户自己无法清晰地描述需求,系统分析人员只能凭借自己对将要实现的系统的了解,根据用户的语言描述整理出相关的需求,再进一步和客户核对。项目的开发方和使用者必须在对描述需求的这些名词和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成为有效的需求。

二、教学软件开发的现状

“教学软件的数量多但不实用”这是产品开发与实际需要相脱节的明显表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教学软件的开发缺乏成功而有效的需求分析,开发机构和制作人员对于教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学软件、喜欢哪些类型的教学软件不能准确地把握。通过对相关政府部门和多家教学软件开发公司的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教学软件的需求分析工作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是导致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开发机构或是请一些专家简单参谋,或是进行简单的调查敷衍了事,致使教学软件开发需求分析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

为了减少教学软件的盲目开发,有效解决上述教学软件需求实践中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切实可行的相关理论实现对需求分析实践的有效指导。

三、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特点

需求分析的开始阶段并不需要教员有一个特别精确的想法,但是必须明确以下几点:(1)软件应该实现什么:(2)教學目标是什么;(3)学生需求、资质、原有技能;(4)硬件和网络获得的局限性;(5)做好慢慢开始的准备,可以先开发一个小包或原型,用于与学生的交流。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应该完成(6)使学习目标与恰当的媒体和行动相匹配:(7)设计导航方式以及使用者的交互:(8)确定媒体需求;(9)为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确定最佳方案:(10)教学设计者要帮助完成以上任务,并且要确保项目的范围有合理的教学性。软件工程领域的需求工程理论是对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的系统化论述,是教学软件的需求分析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四、教育软件的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是教学软件需求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它贯穿于整个软件项目开发的始终,其目的是在客户与开发方之间建立对需求的共同理解,维护需求与其他工作成果的一致性,并控制用户需求的变更。教学软件的需求管理可以采用确定需求基线、需求变更控制、教学软件的版本控制、需求控制等策略。

五、当前教师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认同现状

根据调查,几乎全部的教师在面对有机会从事要与教师职业的其他工作时一,会犹豫或愿意选择其他职业,并缺乏令业发展规划。可见他们工作中的消极因素与迷茫状态。近一半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工作待遇低,工作压力大,表示很累;同时也认为在工作上心有余而力不足,随遇而安就好了。

(二)教师教学现状

在教学中,以知识为主的教学倾向己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开始重视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方式上,也改变了从前手把手的教育方式,转为侧重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方式。将近一半的教师对“自己本学科的己有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不清楚,只有四分之一的教师比较清楚或十分清楚,我们的教师对本学科发展的趋势、热点问题和前沿理论关注程度还不够。

(三)教学困惑

教师们的教学困惑主要集中十自身的教学能力、相关人员的影响和教学环境与教育制度三大方面。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问题集中于培训时间的压缩而导致的“时间安排紧张”和“课程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以及在课程内容上有关“理论多而实践少”和“课程创新”等问题。

六、教学软件需求分析的指导策略

教学软件的需求分析应从开发中的需求分析拓展为包含前期需求分析以及推广应用中的用户需求分析在内的整体过程。所谓前期需求分析,是指侧重于有无进行软件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的论证的一种前端分析,目的在于使教学软件的

开发具有明确的开发方向。

教学软件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学习环境”,表面上体现为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开发,实质上蕴涵着以符合使用者思维习惯和学习需要的教学目标分析与设计、学习过程的设计、教学软件内容的组织等。此外,教学软件组含的教学理念很可能体现在更加微小的细节,比如软件界面的布局、各个页面间的位置关系都可能对其教学性产生影响,开发的可控制性难度大.教学软件的用户很难用语言完全准确地表达对软件系统的全面要求,一般只是较为模糊的描述。

目前教学开发领域和教育技术领域关于需求分析的研究还只停留在需求开发阶段,忽视了需求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需求分析多是特指需求的开发,而事实上,需求管理在需求工程的理论和实践领域也具有举

足轻重的地位。需求管理是一种获取、组织并记录系统需求的系统化方案,也是使客户与项目团队对不断变更的系统需求达成并保持一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的规范化过程中,需求管理是教学软件需求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陆丽娜.软件需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蒋慧.软件需求管理:统一化方患影印版XMl[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林锐,蓝军.CMMI3级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规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分析 第12篇

2003年,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至今, 浙江中外运有限公司的业务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公司业务遍布浙江地区, 船、货代业务互补性强, 市场占有率高, 有着极强的内地和口岸的业务联动能力, 并拥有一支经验丰富、视野远大的专业管理团队和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多年来因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而拥有良好的业界与社会声誉, 形成了综合物流的强大运作优势。

但是, 随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一个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浙江中外动公司的面前。我国经济在历经了几十年时间的高速发展之后, 正逐步从外向型经济转向内外并举的大调整时期, 像前些年那样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条件不仅在危机中已经改变, 而且在危机后也不可能恢复。我国外贸出口在危机过后很难再恢复到以前那种持续高速增长的局面。而对于众多的国内外贸生产企业, 依靠低成本优势支撑出口高速增长的路子也将不复存在。在这种大的经济背景下, 像浙江中外运公司这样一家大型的、国有的国际物流企业, 如何应对风险和机遇, 如何在高增长的基础上, 转变经营模式, 开发新的增长点, 突破瓶颈, 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成为一个新课题。

一、经济形势和所处的市场环境, 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是宁波港口地位的变化。宁波港经过30年持续高速发展, 产生了质的飞跃。从上世纪70年代末, 卸载分流宝钢进口铁矿砂的无名小港, 一跃成为吞吐量全国第二位, 集装箱量全国第四位, 名列全球前30的世界级港口, 而且东合舟山港, 北联上海港, 成为中国东部海岸线上可以和美国长滩-洛杉矶组合港媲美的最重要的港口集群, 辐射能力扩大到浙江全省以及长江三角洲南翼, 临港型经济蓬勃发展。这种优势, 极大地扩大了我们国际物流企业的市场蛋糕, 优化了经营环境, 同时也提出一个严峻的问题, 是跟上宁波港的发展乘势而上, 还是故步自封原地踏步, 选择当然只能是前者。

第二是浙江省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浙江省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社会经济发展也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人均GDP迈上6500美元, 率先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外向型经济继续发展, 制造业形成了独具浙商特色的以片区经济、块状经济为形式的产供销链条, 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 城市化进程大幕拉开, 已形成以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为四个中心的城市群。大规模的造城运动方兴未艾, 中产阶级消费阶层正在悄然形成, 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消费, 投资, 外贸在浙江省运转良好。

第三个变化是浙江省发展现代物流业所必须的基础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浙江省初步建成了以中心城市为枢纽, 以铁路、高等级公路、航空、干线航道为骨架, 基本贯通全省、连接国内、通向世界的大交通网络。随着甬金、杭千、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浙江段的建成通车, 省内已形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建成后宁波到上海的陆间距离缩短120公里, 这对于促进浙江接轨上海, 推动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 以及浙江省的物流业的整合产生巨大影响;全省的交通状况也发生质的变化, 甬台温福沿海铁路的通车, 宁波已经从大港口小道路的交通网络末梢跃升为全省乃至长三角南岸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对物流业者来说, 市场容量, 覆盖范围, 大大扩展, 正是海阔凭鱼跃的好时机。

第四个大的变化是各行各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 我国外贸发展的高速增长时代宣告结束, 依靠低成本高能耗低价格维持高速发展的模式一去不返。代之而来的是, 自主品牌, 技术创新, 海外并购, 内外并举的策略。

二、设想和策略

面对经济形势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物流企业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首要的是更新经营理念, 突破思想上和战略上的瓶颈才能有所作为。应对战略是专业化打基础, 规模化上台阶, 网络化是手段, 物流化是目的。

1. 专业化经营的理念。

从完善服务功能, 开展集约经营的角度出发, 专业化是基本要求, 也是发展创新的基础。从长期的实践经验看, 走以货代为基础、船代为窗口、信息技术为支持、物流为纽带的船货代、综合物流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道路是浙江外运的立足之本。货、船代业务是传统主业, 非但不能削弱, 还要做大做强做优。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从代理人向独立物流供应商的转变, 才能扬长避短, 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随着国家拉动内需各项政策举措的陆续出台和落实, 对于物流服务的需求是广泛而丰富的。中国外运网络全、信誉好、综合服务能力强, 正是开展专业化程度高、增值服务多的物流业务的优势所在。多年来, 中外运公司已经在危险品、冷冻品、油品等特色服务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 也培养出一支能征善战的经营团队。今后要继续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特别是与扩大内需相关的工程项目、基建项目、民生工程、环保工程等的物流服务和内贸运输业务。

2. 规模化和适度资产经营的理念。

赢利模式急需转变, 传统的纯粹的代理人模式, 优势在于投资少、成本低、掉头快、风险小。但是面对新的市场, 新的需求, 当年的优势, 正在常化, 弱化, 甚至颓化, 成为发展道路上的瓶颈。这种情况特别表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上, 影响主营业务和竞争力和跨越发展。目前, “轻资产型”的物流经营模式难以适应物流市场的要求, 以战略性资产为依托的综合物流网络建设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对轻资产经营的模式的改革, 已经势在必行, 在实体投资的问题上, 该出手时, 就应该果断地出手。

3. 加快网络建设, 跟上市场发展速度的理念。

目前, 浙江省同行业中, 运输, 仓储, 代理等产业, 基本还处于分散经营状态, 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整合, 而国外物流公司在浙江省的基础设施也很少。这就为加快布局, 加强网络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遇。网络化将成为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浙江外运, 在全省的各地区有28家分公司和一支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者队伍。因此, 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 用何种纽带将众多分公司有效整合, 形成合力, 将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所在。

4. 代理业务物流化的理念。

从传统的代理行业, 向现代物流转型, 是中外运公司的最终目标。目前来讲, 是发挥现有优势, 利用有形和无形的资源, 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 个性化服务, 最终提供向上下游两头延伸的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最终完成产业更新换代的方向。

(1) 转变赢利模式, 内外并举拓市场。在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要充分利用系统内的经营资源, 加强传统业务和创新业务之间的业务协作以及联合营销, 建立内部经营资源共享平台, 组织各分、子公司对运营资源及特色服务进行梳理及整合, 如仓库、堆场、汽车运力、以及项目物流、会展物流、航空、大宗散货、危险品等, 通过内网, 建立一个资源共享平台, 加强系统内的业务协作。只有抱定市场变我也变的宗旨, 才能做到东头不亮西头亮。

(2) 加大投资, 延长产业链, 打造新的增长点。关注企业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和终端销售品的送达, 为仓储, 配送, 报关等传统业务注入新的内涵, 进而为跨国采购、进口分拨, 国际中转、展会展示、工程项目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 在客户的供应链中完成华丽转身。可以预计, 在不久的将来, 上述业务将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也是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巨大动力。

(3) 抓住机遇, 合理布局, 占据有利地位, 倾力打造四大平台。着重于浙江省内的四个关键节点城市展开。在宁波、杭州、金华—义乌、温州这四大城市圈, 根据不同的需求, 打造四大物流平台。在宁波, 围绕深水良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积极响应宁波市政府推进港区联动, 打造以临港型国际物流为重点的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的号召, 重点参与建设北仑主物流中心。作为宁波市物流业发展规划中“一主六辅”物流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仑主物流中心依托北仑港区、保税区和开发区而设立, 范围不仅包括了郭巨片、四期集装箱码头后方的国际物流发展用地以及梅山岛, 也包括了早已封关运作的保税物流园区, 功能定位为国际货运枢纽转运型物流中心, 是引领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 确立宁波作为浙江省重要的综合物流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亚国际物流枢纽地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

目前, 重点是北仑霞浦国际物流中心和梅山岛保税港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其中中外运北仑霞浦国际物流中心项目已经正式开工, 项目总投资5000万美元,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栋总建筑面积为64353m2的仓库, 6600m2的堆场, 5000m2的综合楼以及其他辅助设施1458m2。2011年5月项目正式投入运营, 届时将形成13.68万TEU的年作业量, 可以很好地缓解我们在宁波口岸大业务小设施的瓶颈, 对业务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同时, 梅山保税港区物流中心项目也将于2010年内开工建设。

金华—义乌物流中心的建设, 侧重于满足浙中, 浙西地区, 辐射江西的物流需求。金华地处浙江省中西部, 是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通往内陆地区的交通要冲, 是中国陆路交通主枢纽之一, 历来有“四省通衢”之称。具有发达的商品流通市场, 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专业产业集群, 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 具有相对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 具有健全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金华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 该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内贸物流网络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金华--义乌物流中心应依托交通枢纽和专业市场, 加强与沿海港口合作, 加快形成浙中区域物流枢纽。目前, 地处金华、义乌交界处的中外运金华国际物流园区项目已经启动, 项目占地209亩, 总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

杭州的布局重点在于两个地区, 下沙地区和萧山机场空港物流园区。侧重各有不同, 杭州物流中心, 将通过收购的形式达成, 目标是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交通设施的优势, 形成以城市配送物流、中转物流和航空物流为特色的浙江重要综合物流枢纽。

温州应依托区域发达的产业基础, 建成浙南闽北区域物流枢纽, 广大和最具备创新活力的浙南制造业者和华侨经济是我们最有希望的潜在客户, 相关项目也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三、发展方向和远景

首先, 四大平台建设绝对不仅仅是设施建设那么简单, 应该以此为契机, 提升当地现有经营团队的经营水平和业务模式, 形成新的竞争力。定位应该为物流运营商, 而不是物流地产商。在带来投资的同时, 也带来创新的服务, 这是实现物流园区、港区功能建设的最有效的方式, 也是物流投资的价值理念。战略性物流资产是实现物流增值和延伸服务的平台, 应以战略投资为依托, 推进服务的创新。根据客户的需求投资物流中心, 整合多年来的货代、报关经验, 结合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投资, 积极探索临港物流, 保税物流, 工业物流, 消费品物流等服务模式, 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专业优势和规模效应, 这是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其次, 四大物流平台, 绝对不是孤立的, 各自为战的, 而是既有分工, 又有机配合的综合体, 是深耕渠道, 布局全省, 对外辐射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在有利的制高点上, 在浙江全省经营一盘棋的指导思想下, 我们打出的是组合拳。

第三, 以四大平台为支点, 整合系统内的有效资源, 逐步建立内部经营资源共享平台。加强船代, 货代和仓储, 车队的联合营销, 加强口岸公司和内地公司的互利合作, 加强外贸物流和内贸物流的无缝对接。积极推进物流细分市场和专业化市场的开拓, 扩大市场覆盖面, 把服务如水银泻地, 细腻地延伸到整个浙江市场。维系这种有机连接的手段, 是日趋成熟的内部信息系统和计划扩大的全省公路配送系统和筹备中的内贸海运航线。有了这些软体的连接, 四大平台就好比身体有了神经中枢的联络和指挥, 就能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外界变化和需求做出及时灵活的反应。

前30年的经验是敢于抓住机遇, 求真务实, 敢于突破内在和外在种种束缚, 顺势而上, 持续发展。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即将过去, 企业正面临着大的变局, 必须自我创新, 二次创业。迈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 经过二次创业后的浙江中外运公司应该是一家经营战略先进, 资源配置优化, 内部管理精细, 服务产品多样, 核心竞争力强大, 创新能力源源不断的现代化国际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张雷.宁波市物流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国际物流枢纽”地位视角[J].现代物流, 2006 (10) .

上一篇:海量存储技术下一篇:非典型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