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文化传播范文

2024-05-04

影视文化传播范文(精选12篇)

影视文化传播 第1篇

1 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的控制研究

控制研究,即“5W”中第一个,谁。控制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由此可见,无论是传统影视传播还是网络影视传播在其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影响上是一致,即都受制于现行国家对影视剧制作播出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任何的传播模式都不能越过雷池一步。网络影视传播更像小作坊式制作加工模式,既可以由网站直接制作生产发布,也可以由影视爱好者采用专业的器材自己录制而成,传播入网,分享播放。从控制研究角度看,网络影视传播的自由度更大,单一控制力逐渐减弱,发布者、接受者的互动性显著增强。2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的内容研究

传统影视作品由于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使得传统影视传播带给受众的信息种类、数量都十分有限。如之前,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两剧一星”就是为了避免传统影视传播的内容单一、重复问题;再如每到暑假中央一套重播的《西游记》,湖南卫视重播的《还珠格格》,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传播影视传播内容单一,重复率过高的特质;反观网络影视传播的内容,可谓是大千世界、万紫千红,打开任何一个门户网站,视频的保有率有以万为计量单位,网络上巨大的可存储的空间,让网络影视传播的内容呈现出多样性、丰富性、主动性和包容性的特点,且巨大容量也使内容细化、分类点播成为可能,使观众能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及可支配时间随意选择网站的影视剧资源。

3 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的媒介研究

传统影视传播的媒介主要为电视、电影院两大主流传播媒介,其媒介的主要特点为信息流向的单向性。网络影视传播以互联网为有效媒介,使在传播上具有互联网传播的灵活多变性,即打破了原有的线性传播模式,信息呈现并非严格准确的守时式流程,观众不再受制于时空限制。此外,以互联网为媒介还使影视剧传播的范围更具宽广性,以二进制为主的互联网,可以高清晰地还原原有信号,纠正噪音,从而保证网络影视传播的精度、可靠性和高质量。

4 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的受众研究

传统影视传播由于受制于时空限制,从目前受众情况看多为中年女性。网络影视传播由于借助新技术的力量,打破了时空藩篱,及适逢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使网络影视传播的受众更加年轻化。并形成“粉丝经济”,即架构在粉丝和被关注者关系之上的经营性创收行为。正如华谊兄弟总经理王中磊所说:“以前传统影视行业是以创意者为中心导向观众,互联网时代则观众导向创意者。”可以肯定的是,目前以内容为核心的传统影视传播正在向以粉丝为核心的新型网络影视传播转变。

5 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的效果研究

效果研究,更注重的是实际传播数据论证。在此,本文引用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新闻史学会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合办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的数据加以说明比较。2015年,互联网媒体市场占比由2014年的47.2%上升至51.8%,进一步拉大了传统媒体的规模差距,传统媒体影响力和话语体系都受到了严峻挑战。具体到传统影视传播方面,2015年电视影视传播总体形势严峻,马太效应凸显,全年全国影视广告整体收入下滑。反观网络影视传播,2015年的网络视频行业延续稳定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61.2%,视频网站的付费市场已经逐步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未来会员付费将成为网络影视传播的主攻方向。

6 结语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发展,互联网+文化将迅猛发展,领先一步与网络联姻的影视传播将继续会在这股洪流中高歌猛进。可以预见,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将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深刻改变人们获取影视信息、传播影视信息及赏析影视作品的渠道和方式,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影视文化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要:本文依据拉斯韦尔“5W”理论,对比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的各自要素特点,通过比较,推导出未来网络影视传播将发挥其自有优势,实现其传播发展的最大效能。

关键词:“5W”理论,传统影视传播,网络影视传播

参考文献

[1]赵晓春.传统影视传播与网络影视传播[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9).

从几部影视中看中外影视文化的差异 第2篇

西方电影赏析结业论文

电影就是电影

从几部影视中看中外影视文化的差异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姓名:

学号:

2011年11月10日

西 方 电 影 赏 析

---------从几部影片中看中外影视文化的差异

摘要:人处在人的世界里,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陌生、冷漠、喧嚣又没有意思,再善良的人眼里也会透着冷漠。其实,行走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生活。所以,电影是个好东西,它经常把镜头锁定其中一个人,讲述关于他的故事,于是你的眼睛变得温柔起来,顺着他的感觉,一起喜怒哀乐,许多缺点、错误都被容忍,让你觉得顺理成章,情有可原,因为那是一个人,仿佛就是你自己。电影就是这样,让人喜,亦让人悲。而在今天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人们更多的是追求精神生活的充足。电影迎合了人们的心理,所以今天电影的发展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带着对电影的热爱与关心,写下了你这篇心得。回眸过去的电影发展史,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后,电影已发展到数字化时代。奥斯卡金像奖、金棕榈奖等已成为中外电影人一生追求的目标。然而,这些奖项却大部分被外国影人拿走,为什么中国的影视作品很难在国际上获奖?为什么中国影视不被世界所接受

不禁提出疑问:-----大片仅仅是娱乐吗?

关键词:中西电影 比较 中西文化 差异

一、《黄河绝恋》和《泰坦尼克号》

这两部影片均以一段历史题材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可是《泰坦尼克号》成为响誉全球的大片,获得多项奥斯卡大奖,而《黄河绝恋》却在奥斯卡评选中早早出局。

为什么会这样呢?《泰坦尼克号》成功之核心----征服世界人民的“思想性”!“人性的考验!”----江泽民总书记评价《泰坦尼克号》“人性的考验”确实是这部影片的最能牵动人心的地方。在今天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在被超快感的忙碌渐渐冷淡下来的情绪中,人们可以从这部影片中找到些许人心的温暖。在欣赏完这部电影之后,令我们感动的,难道仅仅是它美丽的爱情故事吗?不!在我们脑海里久久盘旋的镜头,是在生死关头还倾心的演奏交响乐的勇敢的乐手们,是在纷乱逃亡的脚步中还努力维持序的船员们,是在危急时刻仍然没考虑自身安危,主张先送走老人,小孩和妇女的举动,而老人们却安详的躺在床上,等待着与自己忠爱的伴侣化做永恒,把逃生的机会留给更多年轻的生命……,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今天风靡世界,它的核心便是财富观念.这种观念的特点是一切判断均从财富出发。

《泰坦尼克号》的主要篇幅是鄙视以财富取人的,Jack和Rose身上,影片似乎寄寓着对以财富划分等级秩序的叛逆。一般认为,这种叛逆正是美国自由平等精神的标志。问题是叛逆不是针对财富,只是针对等级差别,而叛逆者自身最终也是为着追逐财富。譬如Jack因赌博赢取了一张船票,要到美国发财的狂喜心态顿时溢于言表。毫无疑问,jack身上的自由平等精神,是自由平等地获取财富的精神。

《泰坦尼克号》影片的大部分构思都是在炫耀财富的魅力。豪华的游船本身已是一种象征:它把财富的魅力表现得很有生气,并尽量显示西方在二十世纪初

叶所具有的因敛财有成而无法掩饰的傲慢。Jack站在船头狂叫“我是世界之王!”后来导演卡梅隆在奥斯卡颁奖会上也如此狂嚣,充分说明了西方中产阶级在赢取财富方面倾尽心智的精神境界。

所谓浪漫爱情史诗尽管动人,但它可以视为这种西方财富观念的点缀。无非是说,追逐财富本身不妨碍爱情生活的纯洁,因此,也就不妨碍把财富当成爱情生活的点缀。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贯串影片始终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Rose既珍视爱情,同样珍视“海洋之心”的财富象征。所以许多观众直观地认为,这一点已起码说明露丝的爱情不够纯洁。

为什么要用“海洋之心”作为贯串全片的重要道具呢?它难道对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有任何衬托的意义吗?其实没有“海洋之心”,Jack和Rose的浪漫爱情丝毫无损。“海洋之心”的介入,只是给这段爱情添入一种中产阶级财富魅力的氛围,让人感觉到财富的魅力真是无处不在。它使Jack和Rose的爱情不可能完全只在三等舱里完成。华贵生活的实现,似乎才是浪漫爱情的终点。这样的浪漫史诗,说到底是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照耀下的青蛙王子的故事。

以财富为中心的西方中产阶级价值观,和以自然为中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迥然不同的。中国精神认为生命的价值是天地赐予的,只要人把自己看作天地之子,合乎自然与人性地生活,就已经在“享受每一天”了。所以,不论过去还是现在,几乎百分之百的著名中国电影,都不会去涉及财富、等级、灰姑娘或者青蛙王子那样的课题。大概这就是中国文化精神和西方价值精神的巨大差异。

但尽管有差异,《泰坦尼克号》在中国还是取得了很酷的票房收入。不只是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是一样。为什么呢?因为它有着比爱情更能打动人心的东西,“人性的考验!”,它有世界上最崇高的思想,以至于使世界都接受了它的思想。

二、《卧虎藏龙》和《黑暗中的舞者》

这两部影片都有很强的艺术性,且都在国际上抱奖一堆,而《卧虎藏龙》则是中国第一部获得4项奥斯卡奖项的影片。虽然它在国际上很辉煌,但是在中国的影响却不是很大。而《黑暗中的舞者》却可以处处生辉,这又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

看《黑暗中的舞者》,却莫名地想到村上春树的小说的标题,《挪威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从比约克那张四分五裂渗透北欧气质的小脸上,森林,雨水,天籁,这些带着自然的气息弥漫过来,舞在塞尔玛,其实只是一种白日化的想象,现实里的她,却逐渐湮没在黑暗中,尽管内心的明亮和希望在黑暗中闪亮,却无法逃避悲剧命运的追随。

《卧》在美国被宣传为妇女解放 而不是武侠片,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一个窗口,美国人被剧中的东方的文化所吸引,令人所向往的神秘的东方国度,不被美国人所理解的“江湖”(却是吸引人处),其中的绚丽的武打场面,异域风情的强烈的色彩冲击,可能还有它所宣传的妇女解放吧,以上的种种理由使它击败了其他的竞争对手而勇夺4项奥斯卡大奖,成为当届最成功的外语片。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卧》在国外风光之后,回到国内却反应平淡,与获得4项奥斯卡大奖的殊荣不相对称,这引起了我们的深思。《卧》在国内反应如此平淡是什么原因呢?是国人不认可呢?是拍的不好呢?还是情节不吸引人呢?据

我们的调查所得,《卧》给国人的印象是“太烂,不行”。也许是这类影片在国内太多了吧。西方人不了解东方的文化,《卧》即是给西方以神秘,来吸引西方人,这是《卧》在美的成功之处。

《卧》的成功是它把东方的美丽文化带给了对东方一无所知的西方人,使他们开始了解神秘的东方,对东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致于对《卧》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喜爱。

大片真的仅仅只是娱乐吗?

不是!这是我们在欣赏和对比完五部大片后的共同感受。

自从1895年巴黎以卖门票的方式宣告了它的诞生之日起,电影就被打上鲜明的商业烙印,以好莱坞为领军的进口大片更是如此。屡试不爽的英雄美人题材,不惜动用核弹、舰艇、战斗机的宏大场面,至死不渝、缠绵动人的爱情童话,以及永远吸引观众的层层悬念等娱乐要素被近乎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视听。但是,好莱坞赢得观众的深层次的杀手锏却是其寓意深刻的思想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片的“思想性”并不是直白的说教方式来体现,而是深深埋藏在故事情节和人物言行举止当中,即以艺术性的方式来体现思想性。进口大片永远是以娱乐为目的的,但是娱乐也永远不会是唯一的目的。一位影评人说,“深刻”的思想性和高超的艺术性是以娱乐性为主的进口大片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三、影评《美国丽人》

在电影进行到一半左右的地方,极度沉迷于V8摄影的男孩瑞奇给他新交的女朋友珍妮看他所拍过“最美丽的影片”。片子里是一个迎风飞舞的透明塑胶袋,贴着红砖墙角不断飘动,飞上、飞下,左移、右飘,伴随着满地枯黄的落叶,恣意飞扬。而那镜头就只是跟随着塑胶袋,锁定它曼妙的舞姿,幽雅而缓慢地飘动,一会儿好像即将要贴到地面,忽然一阵风又使它拔高飞起;萤幕画面停留在影片上,镜头越来越近,配合着平淡单调的乐音,刹时之间时间彷佛也暂停了,只剩下那单纯的节奏紧扣每位观众的内心,竟是好美好美…就这样,才几分钟的光景,导演却利用这平凡无奇的塑胶袋,交代了本片一个重要的主题:停下来,靠近点,看清楚。

这部电影首次执电影导演筒的舞台剧名导山姆曼得斯选择用轻松诙谐的方式呈现,别具巧思、喜感十足的音乐寓于沉重的主题之中,用略带嘲讽的口吻告诉你这样一个平凡的故事,平凡的悲剧,像是一首荒谬的中年协奏曲,让观众在开怀大笑之余,也能回过头来思考电影里隐隐传达出的悲哀讯息。

四、威尼斯电影节——中国电影走进后张艺谋时代

当年张艺谋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表现到今天来看才知道是一个奇迹——他那时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凭借《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就抱走一头头金狮。当然,天才毕竟是不多的。——一个好的导演是成功的关键。外国影院最有杀伤力的硬件动感电影起源。

被誉为本世纪文化娱乐领域新一轮朝阳的动感电影,伴随着经济的腾飞,忽如一夜春风,被众多有识之士引入国内娱乐业。人们也越来越多地被动感电影所

带来的不可言表的惊险、刺激所征服。动感电影自产生以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历程,从最初的平台式和十人座发展到如今的870放映机,涡轮式100座300平米大视域的最大规模至尊设备“turbo tour ”系统。该系统集成诸多当今最新技术: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程控液压运动模拟技术、高清晰度超大画面放映技术、DTS数字音响技术、数码3D图像制作技术等。但这种先进的硬件设施还没有真正的走进中国。

五、中国影视路在何方

广泛吸外国成功之经验;兼容世界优秀文化,走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赖大仁;中西文化精神论略[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影视营销“亚文化” 第3篇

随着赵宝刚执导的都市剧《男人帮》10月22日登陆浙江卫视,一些门户网站娱乐版开设的专区中开始出现这样的标题:“孙红雷黄磊汪俊既萌又腐”。几位熟男气质的演员的兄弟,或亲密相拥,或耳语不断。这些照片大多出自剧情,也是主流的取向,只是辛苦了网络编辑,选取刁钻的角度,加上暧昧的标题,文字歧义丛生,看客笑而不语。

人类似乎已经无法阻止腐女了。那些拥有两个及以上男性主演的影视剧正在试图迎合人们的这一审美时尚——当然,主要是在互联网上。

《步步惊心》(以下简称《步》剧)是一部今年大热的穿越剧,其相关话题和演员的私人微博自播出开始到接档的下一部电视剧结局,都牢牢盘踞在微博热点榜单上。为之设置的话题十分之多,宅、腐、萌也是恶搞主流。扮演十四爷的男三号林更新的照片,被PS成男扮女装的格格照,被网友们增加了暗恋剧中八爷的情境,这条“据说@林更新最想饰演的是八嫂……”的原始微博被转发近2万次。随后,将剧中6位主要男演员PS成男扮女装格格照的微博出现了,原始微博就被转发了3万多次,林更新转发之后又被二次转发了2万多次,获得评论数1万多条。

实际上,从剧本创作、演员选角到后期宣传,国内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制作公司正开始迎合这类亚文化。一些经纪公司在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设置各种主题,以恶搞方式引导人们对旗下男艺人之间的关系产生某些联想。

腐女群体日益壮大的原因是什么?她们需要的真是“卖腐”吗?传统的收视调查已经无法解释人们心理的微妙变化,而社交媒体则反映了这一趋势:面对广大宅男宅女的腐女文化与卖萌风潮正在成为网络的流行文化之一。建立在定量分析上的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这些亚文化的类别与动向,然而其生成原因与更替则需要对社会心理的洞察,这牵涉到对互联网亚文化的理解。

“宅腐萌”的市场

亚文化(subculture)也被称为次文化、副文化或潜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都有别于主文化,相对于后者,前者在文化权利上居于从属地位。同性恋文化便是典型的亚文化之一,这也是社会学家主要的研究领域。国内著名社会学家李银河博士在其著作《同性恋亚文化》中指出,同性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社会学研究的理想课题。说它“理想”,是因为同性恋现象外延清晰,内涵独特。因此,世界各国的社会学者对它做过大量的研究。

这类亚文化与接下来要提及的腐女文化十分相关。卖腐,在百度百科上的解释是:“指靠一切美形的男性,通常是指通过外表美型的男性,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感情等断背话题为炒作点吸引眼球的行为。”而此类话题售卖的对象,则是日益壮大的腐女群体——腐女们通常比较宅,很少逛街约会,热衷于网购。

所谓腐女,通常是指喜欢BL,即幻想男男爱情的女性——不过她们也喜欢帅哥,通常有着主流的异性恋取向。也有人把“腐女”视为致力于同人志创作的深度“宅女”,晋江文学城这类青春文学创作网站,还专门开设了“耽美”频道,以迎合她们的喜好。以宅腐萌为主要卖点的游戏也出现了,上海盈游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就推出了这类主题的奇迹花园项目。按照该公司CEO朱坚华的理解,“腐”这类亚文化在年轻女性之中的流行,并逐渐被主流认知,更重要的是,“腐女群体封闭、活跃、对作品的忠诚度极高”。

中国并非宅腐萌亚文化的原生地,都是从日本引进的舶来词。通常腐女们都比较宅,也喜欢使用萌这类词来表达对幼态美的欣赏,基本上三位一体,所以我们姑且合并为一类。这类群体通常比较年轻,但并不容易讨好。尤其面对腐女们,商家们恰恰要小心翼翼。她们并非对所有代表同性恋亚文化的信息都能全盘接受。实际上,一旦出现高调宣扬同性恋亚文化的信息,腐女的表现就十分耐人寻味——大部分腐女们似乎更愿意以调侃或恶搞方式,享受卖腐的公司及演员们示好的姿态,因此大部分影视剧制造商和宣传推广机构依然停留在宣传层面。

这与亚文化的生成原因有关。亚文化的出现,可能是新的社会价值观开始挑战旧的过时的主文化并且开始争夺话语权,也可能仅仅是对主流文化表现一个抵抗的姿态,还有一种可能是,随着亚文化愈发流行,亚文化逐渐被吸纳进入主文化之中。

正因为如此,笔者所接触的腐女们既存在内部分化,也有其共性。其共性是,喜欢给自己贴上腐女的标签并且引以为时尚,自身具有主流的性取向,仅仅是YY男性,尤其是漂亮的男性之间的关系。不同的是,有些重度腐女会经常阅读或者观赏相关的文学类作品,有些腐女则只是在他人“卖腐”的时候与之互动,留下评论,带有表演性。

如同商家们跟随腐女们的审美趣味一样,不少腐女也是因为腐的流行和时尚而成为跟随者。在著名社会学家齐美尔看来,女性是追求时尚的典型。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女性,通常面临更大的既有主流价值观的压力,牺牲了一部分个性化的选择。然而“在跟随惯例、一般化、平均化的同时,女性强烈地寻求一切相关的个性化与可能的非凡性”,而时尚提供了两面兼顾的可能性。

这至少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腐女们对适度的卖腐类宣传如此青睐。腐女们热烈回应的,不仅是卖腐本身。当影视公司、经纪公司和演员们留意、认可并迎合这类亚文化时,腐女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在互动中的主导地位——而这类地位通常是相对缺失的。按照齐美尔的理论,当亚文化成为时尚,群体也能感受到缺乏自由的生存空间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可以预见,以宅腐萌为主题的、针对某种亚文化群体的营销还会持续。不过,人们依然需要留意亚文化的特点:多变性和流动性。当亚文化群体集结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确认主导权或者张扬个性的时候,亚文化的变化也许令人匪夷所思——下一个替代腐女亚文化的可能恰恰是相反的一类,人们反对的就是之前狂热追求某类文化的自己。

亚文化的战场

有意思的是,无论影视剧营销在互联网上如何试探与亚文化群体的互动方式,他们在传统媒体上依然十分的主流。同一时间,电视观众与互联网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场景。《男人帮》制作团队在电视台的通告中,将幕后故事的重点放在了几位男主演的兄弟情上。《步步惊心》在湖南卫视播出期间,宣传短片则集中在狗血、情深、宿命等话题上,十分符合古装言情剧的主流趣味。就剧情本身来说,两者也都十分“主文化”,任何纠结都集中在男女之间。还有一些青春偶像剧,男主演们会在社交媒体上调侃彼此的关系,而电视台观众看到的则是上进与励志。

对于影视剧产业而言,这已经不仅仅是不同发行渠道和推广平台的问题。包括电视台在内的传统媒体,与网络视频及微博等互联网媒体,面对的受众及亚文化生存环境也十分迥异。更为包容的互联网,为亚文化的扩张与流行,提供了主战场。

于是出现了网络收看比收视更热的情况。之前湖南卫视热播的清朝穿越剧《步步惊心》,网络大热,话题不断,稳坐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然而在电视台的收视情况并不及之前该平台上播出的《宫》与《回家的诱惑》。央视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步》剧收视率最高不到1.7,平均收视率1.1,而《宫》最高收视为3.18。

按照湖南卫视的说法,每到周末,《步》剧的收视率就会变高,影响这部剧收视成绩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档期”。《步》剧和《宫》一样,主要观众群是学生和女性白领,但《宫》是在寒假播出的,以便学生观看,而《步》剧档期既非暑期,也不符合年轻女性白领的作息习惯。

“生不逢时”的《步》剧成绩已经相当不错,而网络开辟了重要的第二战场。针对各类亚文化群体的精准营销,也与其受众更为契合。电视台与其他传统媒体的内容管制比互联网更为严格,相对低龄的受众,价值观也在建立中,并不适合某些亚文化尤其是腐女文化的推广,而互联网拓宽了营销尺度。

《步》剧也许是一个分水岭——电视台的收视不再是最主要的流行指标。仅奇艺网一家视频网站,在湖南卫视播出《步》剧大结局的当晚,就创造了单日近千万的站内搜索量。剧中主演做客微访谈时,每小时内提问12万,几位主演的微博则因流量过大而出现掉线故障。目前为止,仅在新浪微博上,与《步》剧相关的微博就有12370417条。即使电视台播出完结之后,《步》剧及其若干主演的微博依然常常进入热门评论/热门转发的前5位。《步》剧各位主演的卖萌照、诙谐有趣的原创与点评微博、以及偶尔的“卖腐”常常引来数千甚至上万条的评论。

影视文化传播 第4篇

文化折扣阻碍影视文化输出逐渐引起了国际关注。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文化折扣以及文化输出的相关问题, 并著以相关论文和书籍。霍斯金斯 (Colin Hoskins) 和米卢斯 (R. Mirus) 在1988年发表的论文《美国主导电视节目国际市场的原因》 (Reasons for the U.S. Domina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elevision Programmes) 中, 就首次提出“文化折扣”这一概念。他们认为, 文化折扣是指因文化背景差异, 国际市场中的文化产品不被其他地区的受众认同或理解, 从而导致其价值的减低。我们从李道顺 (2006) 、郑雪梅 (2010) 以及邱燕妮 (2012) 等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翻译导致的文化折扣的确是存在的, 并且是被广泛关注的, 它确实阻碍着中国影视剧的输出。影视输出的重要桥梁就是语言的翻译, 两个国家语言的切换主导着目的国观众对于影视输出国剧作的理解。同时, 通过对十几位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 字幕的翻译质量直接影响到西方人士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吸收。

下面我们就美版《甄嬛传》的“欧美之旅”来阐释影视剧的翻译质量在对外输出中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 《甄嬛传》在中国国内十分受欢迎。为了更加适应美国市场, 输出方将76集的长篇巨制剪辑为90分钟一集共6集的电视电影, 还特地补拍了许多镜头, 以做更完美的准备。但作为首部在美国主流电视台播出的中国电视剧, 《甄嬛传》的收视却不尽如人意, 五星满分只有不到两星的均分评价。首先我们不能否认, 过度的删减使其剧情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 但《甄嬛传》的台词翻译也是一直为众人所诟病的。字幕的翻译并未给这部剧起到加分作用, 却直接影响了美国观众对剧情以及中国文化的充分理解。我们截取以下台词的翻译为例进行分析。

例1:碎玉轩 (Suiyu Pavilion) , 冷宫 (Cold Palace) 等一些宫名的翻译处理。

在美版《甄嬛传》中, 妃子的住所名称大多以音译, 存在诸多令人困惑之处。例如, 甄嬛寝宫“碎玉轩”的“碎玉”二字, 原指细小的玉片, 也指落花, 蕴涵着消极之意。而仅仅以音译, 不能够完全传达出这种蕴涵之意。

“冷宫”也并不是指气温较低、寒冷的宫殿, 而是特指失宠的妃子所居住的地方, 这些特定的含义在剧中并未有些许注释以使观众更为明了。

单纯地以音译翻译一些名词并不可取, 我们也可以以近期大热的电影《老炮儿》《寻龙诀》的片名翻译为例。“老炮儿”被译为“Mr.Six”, 以与片中的“六爷”相符。但单纯地看到“Mr.Six”, 大多数外国友人应该还是会困惑满满。“寻龙诀”被翻译为“Mojin-The Lost Lefend”, 对于外国人来说, 以“Mojin”音译摸金, 理解上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在一些名称的字幕翻译上, 我们应该做出更多的研究, 一味地音译会增加理解困难, 并不能传达出其蕴涵的真正含义。

例2:皇后 (Empress) , 熹贵妃 (Nobel Consort Xi) , 华妃 (Consort Hua) , 富察贵人 (Lady Fucha) , 夏常在 (Attendant Xia) , 余答应 (Second Attendant Yu) 等妃子等级封号的翻译。

以上为后宫妃子按等级高低排列的封号的翻译, 这样的翻译并不能使人确切地感受到等级的差别。“妃”一字翻译为“consort”, 有配偶之意, 贵妃则加上“Nobel”一词以示尊贵, 而“常在”翻译为“attendant”, 有侍者、随从之意, “答应”低于常在, 即为“Second Attendant”, 这倒是较为符合封号的翻译。但是在片中, 低于答应的“官女子”一位就直接以“hereby demoted”一笔带过。《甄嬛传》中妃子等级众多, 翻译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尤其是等级的递进性也不明显, 这也是有待于改进的地方。

同时, 在剧中, 很多诸如“奴婢”的谦卑词汇都被省略掉了。这不能体现出阶级意识很强的中国宫廷的特点, 也未能很好地传达中国故事的文化。

例3:甩脸子给谁看呢? Who can bear it ?

这句话的翻译改变了主语。虽然在翻译中, 我们应适时改变主语来更好地传达意思, 但在这里, 改变了主语会使语气发生很大的改变。“甩脸子给谁看”更能表现华妃嚣张跋扈的性格特征与语言特点, “who can bear it”则太过平和, 人物性格表现不明显。

例4:她是因为气血逆转导致难产。She’s having a difficult labor due to an imbalance of the chi and the blood.

作为中文观众, 我们当然能够很容易地知道“气血”二字的意思, 但外国观众并非如此。这里只简单地将“气”音译为“chi”, 带来了很大的理解上的难度。

还有其他一些名词的翻译也存在可修改之处, 如惊鸿舞翻译为“Flying Wild Goose”, 一丈红翻译为“Scarlet Red”等。当然, 我们不可以忽略译者在翻译《甄嬛传》时作出的努力, 这在很多词汇的选择上都可以看出。在美版《甄嬛传》中, 有许多很好的诗句翻译。例如, “小山重叠金明灭, 鬓云欲度香腮雪”翻译为“Light and shade upon her bed-screen’s peaks, her hair drifts cloud-like across rosy cheeks”, 用意思的理解来翻译诗句 (毕竟完全的对仗翻译也是不大可能的) 。

许多中国文化里的词汇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文化对应, 这也是导致文化折扣存在的原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起源、发展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一时要在翻译方面跨越这样的文化鸿沟并不实际,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翻译中作出一些改进。

首先, 我们可以从成功输入中国的美剧、英剧中寻找改进方案。以美剧《生活大爆炸》 (Big Bang) 为例。

《生活大爆炸》讲述的是四个宅男物理科学家和一个美女邻居发生的截然不同的搞笑生活故事。在一些专业词汇、特殊文化或晦涩的笑点及美式语言上, 译者都在字幕后方或是画面上方给出了一些解释, 以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本片的精华之处。例如, 主人公Leonard帮助医生填字谜游戏时说的“nabokow”, 译者就在译文“纳巴科夫”后直接以括号加上“俄籍美国小说家”, 帮助观众理解 (第一季第1集) ;主人公Sheldon在唱一首童谣时, 译者就在贴近字幕备注了“改编自英语儿童歌曲GINGO” (第八季第21集) ;当提到“this is a swirling vortex of entropy”, 译者在翻译完“这是一堆乱熵”后, 紧跟其后解释了物理名词“熵”——熵越大, 系统越无序等。

就像美剧《生活大爆炸》对一些美式笑点及生僻名词在屏幕上方加以注释一样, 我们在进行影视剧的翻译时, 也可以参考这样的方法。例如, 在翻译“冷宫”时就在其上方备注“palace for those concubines falling into disfavor”等, 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此外, 我们应加大对带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的研究。对古代中国词汇的整理形成“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库”, 以最佳的翻译将这些词汇予以统一, 注意保留其中的文化韵味与特色。

本文旨在由翻译入手, 侧重研究由翻译不当或翻译缺失引起的文化折扣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希望能够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文章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如所选影片与译例较少, 分析也存在较多不够透彻的地方。但所提出的问题应该被重视并加以改进。

摘要:当今“软实力”, 即文化的竞争已成为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一个国家文化的对外传播体现着该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然而, 文化输出中存在的源语言到目标语言翻译的文化折扣, 也是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与输出的困难之一。针对这一现象, 本文旨在从翻译入手, 侧重研究由翻译不当或翻译缺失引起的文化折扣问题, 并提出改进措施, 希望能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

关键词:影视翻译,文化折扣,文化输出

参考文献

[1]李道顺.翻译中的语意流失与补偿[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报, 2006 (3) :52-53.

[2]林文艺.探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4 (12) :84-88.

[3]刘海宁.文化接近与文化折扣——从美国电视剧“疯狂主妇”在中国的传播说起[J].新闻爱好者, 2006 (6S) :14-15.

[4]燕妮.从文化折扣角度看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产品战略[J].中国经贸刊, 2012 (8) :53-54.

[5]阮立, 唐祺.“泰囧”美国遇冷的文化折扣角度分析[J].视听, 2015 (09) :74-75.

[6]王勇.文化帝国主义与中国电影话语权建设[J].文艺争鸣, 2014 (5) :167-169.

[7]徐群晖.文化帝国主义环境下的中国电影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战, 2005 (2) :289-292.

[8]闫伟娜.影视产品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折扣”问题研究[J].西部学刊, 2013 (11) :42-44.

[9]尹鸿, 萧志伟.好莱坞的全球化策略与中国电影的发展[J].当代电影, 2001 (4) :36-49.

影视文化作业 第5篇

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学习报告

课程名称影视欣赏与文化比较考试时间考试地点

考生姓名 __裘成斐____________ 考生学号 __10114522__________ 考核方式考查任课教师

通识教育选修课《影视欣赏与文化比较》学习报告

作者姓名 裘成斐

(理学学院 应用数学专业 11-1班 学号10114522)

[摘要] 上完《影视欣赏与文化比较》课,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电影,并且从中了解

文化,并与自己所之前了解的进行对比。

[关键词] 文化,情感,人性,思维

一、《影视欣赏与文化比较》课程内容总结

《影视欣赏与文化比较》课,通过看电影,然后大家对电影的进行点评,来了解不同文化,同时进行对比,在课程中我们主要观看并学习了:

①《美味情缘》:凯特是“布立克22”的主厨,她以极佳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掌理厨房各大小事,每一个细节都要求尽善尽美。但是凯特只接受别人对她拿手好菜的赞美,若有客人质疑她的专业,她便会与客人争辩。她的好胜心不容许她在专业上有所让步或退败。

直到有一天,餐厅来了一位个性毫爽、不拘小节的副主厨尼克,凯特的完美主义性格终于面临试炼。尼克是料理界颇富潜力的新星,他随性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态度,跟个性严谨的凯特简直是南辕北辙。然而,两人之间逐渐起了化学作用,虽然不和谐的场面仍维持著。

工作上的问题还能应付,没想到这时凯特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一个九岁女孩。她的姪女柔伊因不得已的情况,最近搬过来跟她一起住。柔伊机灵敏感,喜爱炸鱼条甚于鹅肝酱,个性和生活习性明显跟凯特截然不同。然而,凯特必须照顾柔伊,所以她得试图瞭解这个女孩,找出两人的共同生活之道。

②《撞车》:影片的开始就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撞车事件,以及几个与这个事件有关的人。然后,镜头将我们带到这次撞车事件发生的前一天,并分别向我们展示了这几个主要人物在这几十个小时中所发生的事情。

那个洛杉矶警察局的警察,希望能给自己患病的老父亲找到更好的医疗救助,但是,在HMO,任凭他如何的请求,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黑人职员就是不签署文件。随后,这名警察在处理交通堵塞的时候,将自己心中的怨气通通的爆发在一位黑人和他的妻子身上。地区检察官与地位显赫的妻子简被两个年轻的黑人用枪指着头,只能无奈地看着他们抢走自己的林肯领航员suv。回到家之后,心中的恐惧仍未消退的简,无缘无故地对上门为他们换锁的墨西哥裔修锁匠丹尼尔大发光火。可怜老实的丹尼尔在当天的晚上,又一次让一名波斯裔的商店店主夺去了他的尊严。

黑人侦探格雷厄姆焦急地在寻找着他走失的弟弟,但又不得不受上司的威胁,去面对黑洞洞的枪口……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在观众吃惊的目光地注视下,由正义到邪恶、由被伤害者到施暴者不断的转换着。

③《天国王朝》:12世纪,巴里安是一个法国小铁匠,在妻子自杀后不情愿地加入了十字军。当他随着十字军东征来到耶路撒冷后,深深地被当地陌生而奇特的文化吸引,1巴里安甚至爱上了公主希比拉。但是萨拉丁率领的撒拉森骑士很快来袭,他们发誓要夺回心中的圣地,一场惊心动魄又野蛮残酷的战争即将展开。

④《甲午大海战》:影片从邓世昌的童年讲起,以尊重还原历史的角度,向世人揭示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1877年,一批少年学子怀着强国之梦登上海轮远赴英国,进入皇家海军学院。在那里他们登上了最新式的军舰,学习到最先进的知识,并亲自驾驶着清政府用重金购买的铁甲巨舰驶回祖国。而他们的同学中就有一批日本留学生,同样带着强国之志,同样驾着日本政府购买的军舰向遥远的东方驶去,年轻的日本天皇正等待着他们,以加速他同样是学习西方的“明治维新”。

古老的紫禁城里,年轻的光绪皇帝立志变法强国,但慈禧太后才是真正的统治者,公然在朝廷上“垂帘听政”,整个中国充满腐败。相反在日本,天皇无比支持着海军的建设,最终展开侵华的中日甲午战争,而中国则不断开始战败。

⑤《失恋33天》: 黄小仙儿在北京从事高端婚庆策划工作;姿色平平,家境一般,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一口刻薄言辞,和对这世界满腔的乐观。长途恋爱谈了七年,没有修成正果,反而在商场里看到了男友和自己闺蜜喜笑颜开的走在一起。当头棒喝下,为时33天的失恋后心理复健工作,就此展开。黄小仙当下的处境一片凄风苦雨,工作上困难重重,刚刚惨遭失恋,却要替一对恋爱同样谈了很多年但现在仍然如胶似漆的新人策划婚礼;同事王小贱,既冷酷又毒舌,看起来是一个同性恋,对黄小仙儿的惨况一路冷眼旁观,然后他们之间的火花也从小仙儿失恋开始。

⑥《穿普拉达的女王》:该片讲述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想当记者的女孩子Andrea Sachs在寻找工作无果的情况下进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Runway给他们的总编当助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她发现她的工作简直是噩梦,因为这个女总编Miranda Priestly对待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尖酸刻薄,紧张的气氛蔓延在整个杂志社。这个时尚的女魔头无论公事私事都交给助手打理,把这个可怜的女孩折腾得苦不堪言。安迪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得过且过,不为工作而改变自己,到后来主动换上了在圈子里的时尚的衣服,完美地完成着她的工作。但最后通过与女魔头的交谈,发现自己得到了工作,却放弃了家人和朋友,并且为了工作上的进步要将别人狠狠打压下去之后毅然离开了杂志社并寻回了自己失落的幸福。

⑦《死亡诗社》: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 反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不幸也在这时发生了,学生Neil因承受不了父亲给他的压力而跳楼,Keating被冤枉有连带责任而被要求离开学校…

二、从该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电影《美味情缘》《撞车》《天国王朝》《甲午大海战》《失恋33天》《穿普拉达的女王》有其不同的主题,从不同的电影中,感受不同,学习到的东西也不同

2(一)《美味情缘》

影片中充满了动人的真情,在深刻的情感与天生的幽默感之间找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平衡点。这里讲述的都是我们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着的生活,关乎的都是„失去‟,却也告诉你应该如何学会改变自己和寻求真爱,来弥补这种„失去‟。

(二)《撞车》

《撞车》包涵了太多的元素:有关生活,有关恐惧,对种族和阶级问题的思考。生活在社会的人,就像大海里的水滴,不断运动也不断发生关联。就像我们的命运,其实是紧紧相连的,一个人的行为甚至是思想观念,都有可以影响别人的命运,反之亦然。既然如此,人与人之间为何不多些宽容,努力做到相互去理解,社会也会变得更美好。

(三)《天国王朝》

电影是历史题材,看完就跟看史事一般,唯一的体会是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宗教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信仰应该是纯洁,神圣的,而不是政权利用的工具。

(四)《甲午大海战》

一个国家无时不刻存在潜在危险,强大军事力量是保卫国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军事神圣不可动摇,它不应该用来侵略别国。军事力量是一种威慑,是给怀有不良意图的罪恶分子的压力,是捍卫主权的强硬武器。同时,一个政府的腐败严重时会导致国破人亡,政府的反腐应时刻进行。

(五)《失恋33天》

社会人情百态,性格不经相同,人与人之间难免会有距离有分歧,认清自己的状况,看准对方的性格,脾气。真爱也许在不经意间会到来,而我们要做的是真实的自己,总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菜,这样感情才能持续下去。

(六)《穿普拉达的女王》

当我们面对工作与生活中的矛盾时,不要迷失自我,要放稳心态,坚强、自信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和自己真正最珍惜的东西。人生会丢给我们很多选择,我们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选择,而当我们不得不做了不适合自己的选择,那我们就要及时调整心态去面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而不是消极抱怨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面对,运气就不会太差!

(七)《死亡诗社》

一个人思维的高度,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高度。爱迪生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学院要教学生的是如何学习,而不是学习如何,要挖掘他们的创造力,而不是埋没他们创造力。一个只熟练掌握书中知识而没创造思维的人好比是一台搞性能的计算机,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则将会是这台计算机的编程人。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发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要学会去学习,学会去创造。

三、对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上完《影视欣赏与文化比较》课,课上的电影主题类型很多,在对文化的比较上有很大的空间。但是感觉电影类型不多,基本是历史类,喜剧类。可能由于个人比较喜欢看悬疑类电影的缘故吧,我觉得悬疑类电影在看的过程中就需要人去思考影片的下一幕会是如何,看完一部电影,同学们也思考了很久,而不像历史片,喜剧片,跟看故事一样,在剧情的解读上,悬疑片留下的思维空间相比来说更大,有些电影虽然有“结局”,但是通过不同人的思维,结局也许会不一样,我觉得这对于同学的思维能有所锻炼,课程也不仅仅是“看电影”而已,也有些电影,看到快最后的时候以为电影平淡的结束了,但是最后一幕却是电影的最高潮,颠覆前面剧情所要表达的结果,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这类电影看完很有回味,观众看完更愿意去思考他的剧情,我相信课上如果放

3此类电影,同学在做点评时会更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推荐电影《搏击俱乐部》《蝴蝶效应》《禁闭岛》《小岛惊魂》《美丽心灵》《七宗罪》《达芬奇密码》(《七宗罪》与《达芬奇密码》在讲宗教题材时可以放)

四、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电影通过讲诉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来阐述其表达的主题,亦或是留下问题让观众思考。一部好的电影里蕴藏有很多知识能供观众挖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心情看一部电影能有不同的体会,学习到的也大不相同。看电影,要发现电影中美好的一面,以及电影中反映出来的丑恶一面。要挖掘美好场景中包含的元素,如梦想,善良,爱情„通过电影中的桥段,结合自身体验,增强对这些元素的理解,当自己的思想里包含了“真善美”,将其付诸于实践才有可能。同时与电影中反面素材的对比,进一步增强自己对善恶美丑,社会百态的思考。电影中我们能学到很多知识,但是学习到的不如自己思考所得的。在实践中需要自己对实际情况有自己的思考,电影中不可能包含所有社会百态,按电影的桥段发展,到最后不一定有跟电影一样的结局。电影是一种媒介,通过它我们了解社会,了解人性,我们要通过它给我们的东西,进而转换为适合我们自己需要的,在通过实际情况进行实践,再思考,再实践。

[参考文献]

[1] 美味情缘:

[4] 甲午大海战:

[6] 穿普拉达的女王:http://baike.baidu.com/view/895332.htm

象山影视文化产业走进春天 第6篇

2010年底,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成立。经发展,影视城在景区建设、剧组开拍、营销宣传等方面初见成效,受到陆川、陈嘉上、马伟豪、赵本山、张柏芝等50多位名导、明星的青睐;全年接待游客38万人次,同比增长90%;门票收入1200万元,同比增长60%;拍摄《王的盛宴》、《四大名捕》、《河东狮吼2》等大片25个,同比增长212%。

影视城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包装为影视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全国首家实景电影主题乐园、DV拍摄馆、声音合成馆、4D影院等高科技体验区的建成丰富了影视旅游内容。“五一享盛宴”、“十月、穿越、喜悦”、“城城相邀——暖冬之旅”等节庆主题活动成为影视旅游新品牌。目前,象山影视城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已通过省、市旅游局初检,并在浙江旅游局网站上公示。

随着象山影视城的建成和发展,影视文化与渔文化遥相呼应,逐步改变象山县滨海旅游的格局,提升滨海新城的对外形象。上海国际电影节象山影视城之夜、台湾文化创意交流会、甬港影视文化合作论坛等各级影视文化活动的举办,使象山影视城成为县、市乃至浙江省对外宣传的金名片。

据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产业区自成立以来,实施以场景为表、产业为里、文化为魂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场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娱乐化、活动趣味化、旅游互动化为方法,以全方位满足剧组拍摄和全天候服务游客为目标。下一步,将争取在5-10年内把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基本建成国家级影视制作基地、长三角重要滨海影视生态休闲区、宁波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象山中部城镇发展大平台,最终建设成为集旅游城、文化城、影视城、生态城为一体的滨海影视文化休闲旅游目的地。

东北影视文化传播现象的探讨 第7篇

一、东北影视文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情况

(一)东北影视文化的历史进程

东北是国内资源丰富、文化繁荣、经济雄厚的一个区域,在这独特的地域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民风淳厚且性格豪爽的人,这些人造就了现在东北独特的文化大环境。东北是我国发展影视文化的先行区域,早在日本投降时期就建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并且生产了自己的电影作品,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才正式改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当时整个影视团队在仪器不先进、技术不娴熟、环境较恶劣的情况下拍摄出许多珍贵的电影。这些电影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新闻价值,为后人留下许多开国之初珍贵的时事新闻资料。最初的影视工作者不顾生命危险用血的代价为如今的中国留下了历史的影像,并将当时的部分战争记录了下来。东北影视文化在国内文化产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东北影视文化的发展情况

随着时代的转变,东北影视文化从兴起到衰落又到风靡全国,不仅经历了时代的考验,还经历了时间的磨练。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创作家对东北新兴文化进行了新的演绎,他们把融合时代内容的、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文化风格带进了影视作品中,其特有的影视风格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被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名人物是赵本山。他和他的影视团队不断改革和创新,相继推出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影视作品,内容多以东北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背景为题材,并且利用东北人特有的豪迈性格作铺垫,演绎出一系列具有东北地域文化灵魂的优秀作品。在这些具有东北气息的影视作品中,没有绚丽的舞台,只有东北人生活的乡村;没有星光闪耀的大明星,只有一群普普通通的农村老百姓;没有虐心的情感纠纷,只有生活里琐碎的点点滴滴。可就是这些能代表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影视作品却悄悄地深入了人心,得到了国内观众的热烈追捧与好评。在这个生活节奏特别快的时代,东北影视剧的风格能让观众放下生活的重担,在观看影视剧的过程中放松地笑,让影视文化更加地开放与不拘一格。所谓成功就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东北影视文化在整个文化大环境中无可置疑是成功的。它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了影视文化的发展。

二、东北影视文化特点

东北民间文化传承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二人转”,这种演绎方式不仅极具地方特色,还在宣传地方文化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二人转”起源于东北民间,是广大东北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人们自编自造的一种娱乐演绎方式,起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作为东北代表性的影视文化,“二人转”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低俗的言语和色情的内容受到了很多观众不同程度的批评与排斥。“二人转”本身属于地方性文化产物,其表演内容大多没有经过整理和修饰,放到全国性舞台必然会受到大众的评价,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其评价也各不相同,有些国内的传统文化界元老对其评价为恶俗,并刊登在了知名的报刊上。这些负面评价对“二人转”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压力。至此,“二人转”的文化内涵是否健康成为了其继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很多热爱东北文化的艺术家为了改善这一缺点,从此开始将“二人转”进行艰难的转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将高雅艺术带进“二人转”的灵魂。在“二人转”转型的过程中,媒体的高度关注与观众的严厉评判都将其推向了风口浪尖之上。虽然转型艰难,但是作为东北影视文化领军型人物的赵本山却不畏艰难,对东北影视文化进行了改革,其影视团队对“二人转”的低俗语言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同时对内容进行了整理和丰富,让其内容更贴切于国内的现实生活,为全国观众所接受,将原本只属于东北的“二人转”推向了全国,成为国内影视文化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改革后的“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站在台上唱,还将其融入到相声与小品当中,结合两者的长处对作品进行完美的演绎。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接受了“二人转”,并把它放入很多电视剧或者电影当中,也有越来越多观众接受了“二人转”并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确切地说,东北影视文化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是众多东北影视演员和热爱东北影视文化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成果。东北各大电视台把具有东北特色的电视剧、电影、娱乐节目进行了大肆的宣传与播放,把东北的乡土人情和文化价值观都呈现在观众的眼前。赵本山、小沈阳、宋小宝等家喻户晓的著名演员在央视中演绎了许许多多具有东北特色的影视文化作品,把地方性影视文化推向了全国。与此同时,国内开始追捧通俗文化节目的新高潮进一步促进了东北影视文化的发展。东北影视作品将娱乐影视文化推上了新高潮,以其轻松自在的演绎方式让观众感觉到欢乐和轻松。

三、东北影视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影响力

赵本山在央视独具一格的表演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他憨厚老实的农民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此,赵本山成为了央视的常客,他除了用独有的赵氏风格娱乐大众之外,还将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与实际生活中的农民生产生活问题展现给观众,让观众在娱乐的同时进行自我的反思。因此,赵本山的小品被称为具有时代代表性的东北影视文化产品,在各大颁奖晚会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虽然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他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停滞不前,反而应势而上地创立了属于他自己的文化传媒集团与艺术学校,以此为基础不断搜罗艺术人才,将其进行系统的训练和培养,为东北影视文化艺术培养优秀人才,也更好地为东北影视文化培养新的接班人。除此之外,他的创作团队还不断地推陈出新,一改往日东北抗日战争剧的老路,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发现生活题材,创作了许多以农村现实生活为主题的乡村爱情片,如《乡村爱情》等,连续七部连载说明该影视作品的成功,它不仅体现着东北影视文化的发展,还推动着国内影视文化进入了新高潮。随着东北乡村剧的播出热,很多人对其评价也各不相同。

从专业艺术层面来讲,东北乡村剧是值得尊敬和肯定的。剧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无一不是劳苦大众,这些人物不仅是东北的平民百姓,也是全国农村人的形象,剧中的谢大脚、王大拿、王小蒙、长贵、刘能等人物演绎得都很让人深思,其名字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该作品是很成功的。以往的爱情剧和抗日剧因为其特有的观众群体而一直荣宠不衰,因此投资商进行这类投资时几乎都可以轻轻松松地赚钱,而农村剧因为其文化内涵的不同鲜有人会去冒险一试。赵本山及其传媒集团利用行业空缺将农村剧进行了创新,将已经成熟的“二人转”融入其中,播出后效果惊人,也表明了东北影视文化的创新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肯定,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东北影视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赵本山其实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他的人生经历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还相对坎坷,但是生活的艰难并没有抑制住他内心对艺术的向往,也许是他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对人物的性格把握得十分到位,成就了他现在的演绎风格。本山剧的表演从来没有所谓的高雅和平庸,其表演形式更为接近生活和农民,因此乡土气息浓郁,保留了很多东北农村特有的味道。在全国热播时,其特有的语言和着装让全国各地观众直观形象地了解了很多东北的文化和习俗,为东北影视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本山剧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但是不可否认其存在着一些瑕疵:农村剧中的人物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农民,而是只代表了那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个别农民,因此其反映的现实问题不够突出,剧中人物生活较为理想,且部分剧集当中对残障人士以及农民本身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讽刺和嘲笑。这样的歧视现象是需要进行批评和改正的。要想完整地演绎东北的风土人情,除了对语言和风俗进行细致的刻画外,还要结合当地的黑土地文化,要将真正的东北文化融入到影视作品当中才能将其发扬光大,使东北影视文化长盛不衰。

四、总结

影视文化传播 第8篇

1、“嘉行”影视文化网站设计背景

“嘉行”影视文化网站的主要内容有:公司新闻、影视作品展示、艺人介绍、公司联系地址等。作者结合目前最流行的扁平化设计风格, 减弱渐变、纹理等拟物化视觉效果, 利用简洁化视觉元素、单纯的色彩搭配、明朗的文字效果, 加强网站的简洁性与清晰性, 让浏览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

该网站作为影视文化类的宣传网站, 作用于实现影视文化的线上、线下交流, 通过该网站人们能及时了解公司影视制作的最新进展、艺人的工作动态等, 该影视文化公司的办公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站发布信息, 及时传达会议时间、人员调动等相关通知。

2、设计思路

1) 灵感来源

生活中, 作者比较关注影视动态, 多数的影视作品在剧情创作中结合时下热点, 反应时代思潮。例如:《亲爱的》是一部打拐题材的电影, 结合时下“儿童丢失”这一社会问题, 接地气的演出向观众展现了“儿童丢失”父母的悲伤情感。由此, 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影视作品、宣传演员形象。

2) 影视文化公司网站特点

一般影视经纪公司的网站大多数是运用拟物化的设计方法, 将标题栏、重要信息进行形象化立体处理, 通过纹理、阴影等效果对实物进行再现, 并进行适当的变形, 让浏览者能立刻看出这是个什么东西。选用红色为网站的主色调, 突出展现影视文化形象, 主页的布局以方块为主 (见附图1) 。

3) 扁平化作用

为了更加简洁直接的将网站信息展示出来, 减少认知障碍的产生, 作者利用扁平化的简约设计方法, 对“嘉行”影视文化公司信息进行分类布局。扁平化可以在影视文化网站设计中减弱渐变、纹理等拟物化视觉效果, 利用简洁化视觉元素, 加强网站的简洁性与清晰性, 并对影视制作、艺人展示等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分类, 立足创新、版式精细。

在导航中可以清晰的看到, 艺人经纪、影视制作是“嘉行”影视文化公司的主营业务。在首页布局中, 海报位置以展现明星个人形象为主, 信息分类板块也是将“展示明星风采”版块首要位置, 影视制作及其它内容相以辅助 (见附图2-1) 。

二、网站风格

1、简洁的网站设计

杂乱无章的网站设计, 会大大阻碍浏览者的感官体验, 影响网站信息传递。扁平化的简约设计通过简化信息结构中的复杂界面, 将信息直接明确的传递给浏览者。简洁的网站与复杂的网站相比较而言, 占用空间小、加载时间快, 给浏览者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体验。

要想突出网站的中心内容, 是必要弱化其它辅助部分的内容, 颜色上可以用类似于橙色、红色等醒目的颜色, 版式上可以采用留白、留空的设计元素。网页设计与标志设计、版式设计、广告设计等都是一脉相承的, 很多设计流行元素都可以相互借鉴。

2、“嘉行”影视文化网站风格

1) 色彩搭配

在“嘉行”影视文化网站的颜色搭配中, 主色调以橙色为主, 传达出一种比较亲近的感觉, 同时又能保持公司的严肃性和专业特质。蓝色为辅助色调增加网站的现代感, 具有永恒的含义。利用简洁化视觉元素、单纯的色彩搭配、明朗的文字效果, 加强网站的简洁性与清晰性, 让浏览者可以更加专注于内容本身。

2) 标题栏设计

在标题设计中采用传统的大字体设计, 即将首字进行放大处理, 凸显标题内容的同时, 为网站布局增添趣味性。结合浏览者由上往下的浏览顺序, 将重要信息放在网页的上半区, 下半区的布局设计以简洁为主。在首页的整体搭配中重要信息与辅助信息相辅相成, 合理布局。

围绕简约的设计风格, 作者以影视经纪为核心, 利用橙色等元素, 强化影视文化公司的主题形象。色彩作为设计的友好搭档, 作者利用背景色将信息板块进行区分, 明确而形象 (见附图2) 。

三、网站群体分析

1、用户体验

1) 稳定的用户群体

在网站设计中用户的体验感受很重要, 一个网站的立足根本是要有稳定的用户群体, 只有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才能发展的长远。但是也不能盲目的让所有的互联网用户都是自己的用户, 这样的网站发展只会有宽度而没有深度, 无法吸引用户长足浏览。有的网站上线运营后的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用户的需求。如果网站在设计初始, 片面的以企业自身构想的元素为首位, 忽视了用户需求的建设, 最终会导致网站的用户流失, 影响自身发展。

2) 差别区分

不同类型的网站设计应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 例如:电子商务网站针对的是网上购物群体, 多以年轻女性为主;音乐网站针对的是音乐爱好者、发烧友;游戏网站则是针对的游戏爱好者多以男性为主等。面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要有不同的选择, 学会取舍, 要主动了解其发展的文化内涵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 设计出适合大众的网站。只有明确用户群体, 理解用户的真正需求, 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维护好网站的长远发展。

2、“嘉行”影视文化公司网站目标群体

作者在“嘉行”影视文化公司网站的设计初始, 充分了解到目前在互联网上访问影视公司网站的用户多以年轻群体为主, 颜色搭配中迎合年轻群体的爱好以鲜明的橙色为主, 背景采用深灰色和白色的区分。有的用户则是某一明星艺人的粉丝, 他们更想看到的是自己喜欢明星的新闻信息, 以及他们的演出活动。针对此类用户, 在艺人详情页中对艺人在不触及隐私内容的前提下进行信息梳理, 构建艺人与粉丝交流的平台, 留住此类用户。当然, 为了扩宽公司业务, 各类事务部门的联系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制作过程

1、图形设计软件

利用图形设计软件Photoshop进行网站的平面设计处理, 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文字的行间距不宜过小, 行间距以1.8 倍为宜,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2、网页制作软件

中期使用网页制作软件Dreamweaver进行网站的构建处理使其能应用在各大互联网平台。在网站构建的过程中, 用到最多的DIV+CSS属性便是Position定位元素。Position属性规定元素的定位类型: (1) Absolute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 将会脱离文档流, 本身的位置将会消失。定位点是根据父级进行定位。如果父级没有定位属性, 该元素继续向上寻找带有定位属性的父级, 如果所有父级都没有定位属性, 最终会以浏览器的窗口为父级作为定位点。 (2) Relative生成相对定位的元素, 相对于其正常位置进行定位。该元素是定位点中最稳定的一种方式, 不会脱离文档流, 原来的位置依然在。定位点是自己本身的位置。 (3) Fixed生成绝对定位的元素, 相对于浏览器窗口进行定位。大多用语背景图片固定。

3、兼容性测试

后期主要通过各类浏览器终端测试, 排除程序兼容问题。

五、总结

网页设计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但它作为网站信息传达的载体, 在保证信息准确性的同时, 其界面设计也要在人们能接受的思想范围之内, 让整个网站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网页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计, 而是设计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产物”。

在设计初期, 片面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 想要用有限的首页范围, 来展示庞大的信息内容。对文字布局、色彩搭配、界面设计等, 也仅凭个人喜好来构造, 忽视了受众群体的需求, 以至于经历了多次的失败。

通过此次对“嘉行”影视文化公司网站界面设计, 了解到网站设计虽然与平面设计一脉相传, 但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拥有自己本身的特性。网站设计者不仅要考虑受众群体的浏览习惯、接受心理等, 保证信息准确传达到受众群体的眼中, 更需要用高层次的目光来审视网站界面设计, 及通过有效吸引受众群体视线的艺术表现形式使信息可以清晰、快速地传达, 这样的网站设计才是成功的。

鲜明的主题可以吸引浏览者, 快捷的信息可以留住浏览者, 后期的维护则能使受众群体得以稳固。一个网站的设计, 像是一个工业生产线, 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前期信息搜集、了解受众群体的需要;中期明确网站整体风格、主题;后期运用图形设计软件Photoshop、网站制作软件Dreamweaver等进行网站搭建。网站整体上线运行后, 也要定期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进行优化设计, 维护好网站的运行。

指导老师:尹百慧

附图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网络的更新, 网页的视觉设计也需要通过不断的改进和创新给用户赋予起来越大的吸引力。然而由于有些网页设计者没有掌握网页视觉设计的方法, 导致用户难以快速搜索所需要的信息, 使网页浏览者逐渐减少。尤其是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 网页视觉设计将慢慢与传统的平面设计、传统的网页设计脱离。优秀的网页设计除了需要先进的网页的制作技术, 以新技术为网页设计带来生机, 还需要页面具有视觉表现艺术, 通过良好的视觉的体验给予用户美感, 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

影视文化传播 第9篇

“酒香也怕巷子深”, 当今影视旅游广告的发展离不开多媒体的传播和推广。随着广告和各媒体的结合与发展, 影视旅游广告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考验。“位于同一文化下的制作与传播, 传受双方都处在同一的文化之下, 对于广告的信息内容的理解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传者的目的可以轻松地达到。而在今天, 旅游广告需要走出单一的文化, 面对多元化的文化状态时, 旅游广告从制作到传播都需要新的发展。”所以要想发展, 影视旅游广告必须走向世界, 进行跨文化传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面对不同的目标受众, 如何协调好本土文化和国际市场的关系, 将本国文化和精神内涵更好地传播发扬出去, 对于我国的影视旅游发展意义重大。

1 学术界研究情况

1) 影视旅游, 在西方又称为电影引致的旅游 (Film-Induced Tourism或Movie-Induced Tourism) , 是一种新兴的文化旅游形式, 是将影视成功嫁接到旅游上的产物。笔者翻阅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 发现他们都对影视旅游的概念和内涵都作了一定的介绍和阐述。在国外, 里勒 (Riley) 、图克和贝克尔 (Tooke&Baker) 等分别在1992年和1996年对影视旅游的定义做了探讨, 而目前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可的是伊文思 (Evans) (1997) 的广义定义:影视旅游 (Film—induced Tourism、Movie-induced Tourism、Media-induced Tourism、Screen Tourism) 是指由描述吸引物的电视、广播和影片所引致的旅游。国内学者刘滨谊、刘琴 (2004) 和吴丽云、侯晓丽 (2006) 也做过相应的研究, 而较为认可是刘滨谊和刘琴的界定:影视旅游是以影视拍摄、制作的全过程及与影视相关的事物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除此之外, 国外学者还做了如下研究: (1) 影视旅游形成的原因; (2) 影视旅游的功能; (3) 影视旅游的发展模式; (4) 影视旅游的开发; (5) 影视旅游的特征; (6) 影视旅游的开发对影视拍摄地的经济影响; (7) 影视旅游存在的问题等。如:巴斯比和克鲁格 (Busby&Klug, 2001) 、金和理查德森 (Kim&Richardson, 2003) 对促进影视旅游形成的原因做了相关探讨。比顿 (Beeton) 在她的Film-Induced Tourism (2005) 一书中通过案例比较全面地从旅游者角度、目的地形象、当地居民态度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影视旅游的影响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相对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范围和深度, 国内影视旅游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如郭文、黄震方、王丽 (2010) 梳理了20年来 (1989-2008) 国内外影视旅游文献资料, 发现学界对影视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视旅游的形成因素、功能、开发模式、营销、存在问题及对策方面;对影视旅游研究成果基本上处于初级描述状态, 大量文献是一般性“影响研究”, 深层次的研究较为薄弱。

2) 从广告学和跨文化传播方面来看, 西方国家的研究开始较早, 研究成果也较显著。例如由纳达·L·爱尔顿等人提出, “广告中品牌的三种文化定位策略: 外国消费者文化定位, 本土消费者文化定位以及全球消费者文化定位”。

另外笔者在中国知网发现对于广告类型细化的策略性分析不多, 具体到影视旅游主要集中在营销和影视产品的分析上, 对于广告的分析研究资料相对较少。

2 影视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2.1整体质量不高, 创意性有待提高

随着广告业的不断发展, 旅游广告的制作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电视、网络等各大媒体上,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个风景区的宣传介绍, 如风景秀丽, 景色迷人……但是精良的影视旅游广告却不多见。整体上来看, 信息发布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很多都是五花八门的信息罗列。景区建设在各地也有重复模仿的嫌疑, 宣传内容上都是一个套路, 总是罗列大量的剧组或者电影宣传, 希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影迷和游客。而总是忽略了影视城的不断更新完善以及广告创意的提升。

2.2文化内涵不够深入, 目的人群较弱

对于国外的潜在游客来说.中国最具有吸引力就是其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以及民族精神, 所以旅游广告一定要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 而不是只是简单地景色叠加。而影视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更应该考虑到不同国家与人群的相异的文化背景, 了解他们的影视旅游广告的认知, 了解目标群体的风俗习惯、收入、职业、受教育水平等特征, 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出适合的广告。另外, 广告制作宣传之后, 还应该及时对影视旅游广告的效果反馈做出评价, 从而为下一步该如何去做来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宣传片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字幕和解说词, 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目标人群的语言和风俗习惯, 以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世界上很多影视旅游地的广告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而我国的影视旅游广告目前还需要走出去, 不断扩大我们的市场。

2.3存在虚假宣传、门票居高不下等现象

影视旅游宣传离不开广告, 其对于游客的旅游选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旅游广告行业本就存在夸大产品效果以增加消费者吸引力的普遍现象, 而中国的影视旅游市场上也散布着各种虚假广告, 尤其是在旺季时期, 门票居高不下的同时, 旅行社各种促销宣传忽悠消费者。“xx两日游, 买门票送酒店!”等。特别是在跨文化传播时代, 由于异国游客对于景区景点的认知几乎都来自于影视节目以及旅游广告等, 虚假的广告信息会误导顾客, 当他们亲身感受之后就会对旅游地大失所望, 进而对地方甚至整个旅游广告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这样无形中我们就失去了回头客, 失去了商机。因此, 各监督机构及相关部门有必要对市场上的广告进行监察管理, 对虚假宣传, 假冒伪劣的宣传产品一律严肃处理。

3 中国影视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策略分析

每个影视旅游地都有着自己的特殊文化, 在制定影视旅游广告的时候总是受到自身文化的约束和制约, 因此地域性的旅游广告都或多或少的能表现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但是在跨文化传播的时代, 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目标消费者进行诉求的时候,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影响目标消费者对于饱含本土文化的旅游广告的理解, 从而大大影响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效果。

首先东西方文化差异性较多, 民族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也各有不同。中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璀璨文化的超级大国, 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后期抗战, 新中国的成立, 每个时期都可以是一部部历史大剧。浙江横店影视城里景点众多从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明清宫苑、到广州街、香港街等从秦朝戏到现代戏都淋漓尽致地再现了历史的辉煌, 展现了博大的中华文化, 气势恢宏。而西方历史文化相对短暂, 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 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展现的是一种快节奏, 工业化进程。他们推崇个人英雄主义, 强调个人的价值。在产品广告宣传中, 在做承诺的时候中西方有着极大地不同。西方广告注重事实的权威, 通常是通过量化的数据和调研的结果来说服受众。而中国广告注重的是名人或者权威人物的评价推荐, 中国受众乐于接受贴有标榜“省级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4A级优秀景区”等广告的推介。在旅游广告中, 中国文化强调国家的团体意识, 广告宣传突出人们对产品的共性感受, 善于“以情动人”, 重视回归理念。西方文化提倡个体间的竞争与差异, 挑战自然, 因此比较关注未来, 时间意识比较强烈。而在审美取向上, 东方的矜持与传统保持和西方的开放、张扬也形成鲜明对比。

我国影视旅游广告如何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 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重点论述:保持民族特色, 根据不同受众来选择传播内容和方式;寻求不同文化共性;加强市场调查, 拓宽宣传渠道;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

3.1保持民族特色, 根据不同受众来选择传播内容和方式

文化差异下国际市场广告丰富多彩, 个体差异明显。中国的旅游广告尤其是影视旅游文化能够得到消费者接受和信赖, 能否进一步推广我们的文化作品, 这是我们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我国旅游广告应该借鉴其他行业跨文化传播的经验, 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 根据受众的不同选择传播方式和内容上适当做出调整。比如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和西方存在些差异, 我们在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同时, 把各国洋节引进来, 活动组织起来, 吸引更多的游客。每年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 横店梦幻谷都有大型的主题活动以及各种相应的安排, 游人如织, 气氛非常热闹。但是我们在安排相应宣传广告的时候也要注意不同国家的文化禁忌, 如宗教信仰、数字禁忌、动植物意象理解等, 迎合不同国家、民族的喜好, 以免影响宣传效果。

3.2寻求不同文化共性

东西方文化在存在差异的同时, 也然存在着一些共同相通的地方。随着国家经济发展, 实力增强,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也日益密切, 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 “地球村”这个称号也越来越响亮。人们之间统一被认可的价值观不断增多, 如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道德, 爱、善良、相互尊重、爱护自然、真诚的态度等。在影视城有各种大型表演, 有幽默、诙谐的喜剧、闹剧, 也有气势庞大、惊艳四座的歌舞表演, 当然也有崇尚自然和谐的梦幻太极等, 都赢得游客的一致好评。在影视旅游广告进行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 如果可以利用这个相通的文化, 在真诚的态度同时, 增加幽默效果。“还不快去横店玩?亲自游开始啦! ”“奔跑吧, 兄弟!”“奔跑吧, 你妹!”“黄金周去象山影视城看明星啦!”等。既降低成本, 又可以起到宣传作用, 可谓一举两得。

3.3加强市场调查, 拓宽宣传渠道

广告的目标群体确定后, 就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 具体去了解该群体的一些特征, 如年龄群体、风俗习惯、习惯爱好、教育程度、信仰等。在广告制作过程中尽量迎合此类消费者的爱好习惯, 以提高游客对影视城的接收和认可度。当今, 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广告传播渠道广泛, 应综合利用各类媒体的优势宣传作用, 加强国内与国外景区的沟通、交流, 搭建信息平台以便消费者及时了解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影视景区的最新动态。

3.4 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有效的审核机制

任何地方的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宏观调控。中国的影视产业在飞速前进发展, 电视荧幕上经常见到有电影明星在各大电影节上抛头露面, 好不风光, 但是对于影视以及影视旅游的广告宣传还处于较弱的地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的同时, 管理好广告的制作发行, 以免影响中国旅游广告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失误, 如语言翻译, 文化禁忌, 国际法律等, 以促进中国文化以及更好的电影电视作品被传播出去, 获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4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飞速进步,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中国与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旅游业, 尤其是影视旅游业, 作为一个新兴蓬勃发展的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如何更好地将影视旅游通过广告进行跨文化传播, 这需要一个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相互借鉴学习的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 通过对该行业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研究, 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 影视旅游广告的制作以及跨文化传播会更加出彩!

摘要:中国的影视旅游作为一个新兴蓬勃发展的产业进入到国内外市场, 影响着千千万万的游客消费者。该文从中国影视旅游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方面着手, 以浙江省影视城为例, 分析其现状及可采取的措施, 以期通过影视旅游广告制作, 将中国的文化及精神内涵得到更广的传播。

关键词:影视旅游,广告,跨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吴广孝.旅游广告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6.

[2]风军.旅游宣传促销绩效评估:方法与案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6.

[3]钟海生, 郭英之.中国旅游市场需求与开发[M].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

[4]李正良, 李玉平.试论中国品牌的跨文化广告传播策略[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5) .

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影响 第10篇

关键词:武术影视,典型特征

武术是一种具有较强观赏性的体育艺术。作为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中国武术是千百年来广大华夏子孙的智慧结晶。相关资料显示, “武术文化的核心思想充分体现了儒、释、道的精髓, 蕴含了先哲们对宇宙与生命的认识”, 这表明独具艺术魅力的中国传统武术, 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实现增强体质、塑造完美体型的迫切要求, 还可以以其独特而深厚的内涵, 净化我们的灵魂。

1、武术影视的典型特征

1.1、武术影视是武术和影视艺术的结合体, 是一种艺术性较强的表演艺术。

艺术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武术影视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同样也不例外。它通过现代媒体信息技术, 将源于生活实践的武术现实上升到艺术层面, 使之成为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的影视剧目。源于实践而又趋于艺术的武术影视, 具有较强的艺术性。

1.2、武术影视因其武术特性而更显独特, 以影视形式表现的武

术, 虽然具有相当部分的艺术元素, 但是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武术本身的技术性。就其本质而言, “武术是对人生理和心理以及精、气、神的追求, 追求强身健体、防身自卫、锻炼意志、陶冶性情、竞技比赛、交流技艺”。武术影视所体现的技术性, 融合了当代竞技体育中的武术原本, 同时也发扬了我国传统的武术道德 (这在《少林寺》中, 就有淋漓尽致地表现) 。

1.3、武术影视是一门综合多个学科在内的复合型艺术。

它在表现中国独特的武术技术、体现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的同时, 还囊括哲学、宗教在内, 且横贯美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和领域。武术影视通过其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 充分地展示了其在精神领域的丰富内涵。 (影片《霍元甲》尽显全民爱国的英雄气概;《黄飞鸿》体现了特殊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大众的民族任务和民族爱国特色。)

1.4、武术影视, 无论在其空间还是时间的维度上, 都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

世界经济的不断繁荣, 直接刺激了电影消费市场的发展壮大, 影视消费群体随之不断增多, 武术影视的传播范围和途径也越来越宽广, 逐步趋于网状模式。武术影视的传播特性, 推动着中国传统武术走向世界, 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创造了有力条件。

2、武术影视对武术文化传播的积极影响

2.1、当红的影视传播者, 在武术文化的传播过程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关资料把武术影视传播者定义为, “武术影视剧名人, 既包括‘动作导演’, 也包括‘影视动作明星’ (其中影视动作明星又可称影视武打明星, 如李小龙、洪金宝、成龙、李连杰、甄子丹、赵文卓、吴京等, 他们通过影视荧幕完美地演绎了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为我国武术运动的传播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Kung Fu”这个中国特色浓厚的词, 正是武术传播者通过武术影视表演, 将其推向在世界范围内而广为流传的。动作导演, 通过对武术影视的中武术动作的指导和创新, 把我国的经典武术影视作品推广至国际影视娱乐的焦点位置 (《霍元甲》正是我国著名的动作导演袁和平的作品) 。

2.2、20世纪80年代, 国家体育部门工作座谈会中提出的“以武

养武”的武术运动发展的指导思想, 推动了与武术相关的一系列器材制造、服装制造、图书编撰印刷、影视文艺等行业的链状结构发展。其中, 武术影视业的大力繁荣和发展, 极大地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武术产业发展呈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结构图示, 这样的发展, 也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为有利的经济支柱和环境氛围。例如《少林寺》、《新少林寺》以及《南北少林》等少林武术影视作品的大力宣传和推广, 在很大程度上, 促进了我国少林武术的产业化发展。

3、结语:

作为武术和影视结合体的武术文化, 在影视圈里所展示的是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影视的信息传播速度快, 信息容量大, 所传播信息生动形象;以及所传递信息具有真实性和亲切感, 能充分地调动观众的视听感官等优点, 决定了其武术文化传播的特性。武术影视文化的传播, 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激发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同时, 也为我国武术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良骏.论武侠文化[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7 (1) .[1]袁良骏.论武侠文化[J].汕头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7 (1) .

[2]杨建营.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1) .[2]杨建营.武术分类及发展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 (1) .

[3]邱丕相, 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叨.体育文化导刊, 2005.4;19.[3]邱丕相, 马文国.武术文化研究和教育研究的当代意义叨.体育文化导刊, 2005.4;19.

[4]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大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21.[4]程大力.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的大战略[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1:21.

影视文化传播 第11篇

关键词:影视文化作品;“韩流”;跨文化传播;文化霸权;文化剽窃

摘要:韩国影视作品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种种文化剽窃现象却让国人担忧,因为这是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文化霸权主义的低级文化剽窃和粉饰行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是:韩国政府的“文化立国”方针使韩国影视文化产业空前繁荣,而韩国历史文化的“贫瘠”使得他们必须通过对其宗主国文化进行剽窃来增加其“历史底蕴”,从而丰富其影视文化作品的“内涵”;同时,中国人的“文化虚无”又助长了这股“歪风”,韩国人的文化剽窃行为也就越发猖狂起来。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2-0112-04

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主题曲《手拉手》让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并喜欢上了韩国歌曲,《蓝色生死恋》、《我的野蛮女友》、《大长今》等韩剧风靡中国,韩国影视作品以“韩流”的姿态在中国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随后韩国的服装、饮食、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迅速占领中国市场。但在若干韩国影视文化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诸多歪曲与中国有关的历史事实甚至把公认的中国文化遗产窃为己有的现象,这种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和谐现象阻碍了中韩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应该引起中韩两国的警醒。

一、韩国影视文化作品剽窃我国文化现象举例

在韩国的影视剧中,歪曲历史事实,特别是与中国有关历史事实的现象处处可见。韩国历史剧《朱蒙》描绘的是古朝鲜建立过程以及与周边国家战争或融合的历史,但非常遗憾的是,该剧以史介入却不尊重历史,除混淆东北等地区为韩国固有领土外,还有意将高句丽和高丽二地混淆,并多次出现歪曲中国历史的内容。该剧于2006年5月在韩国首播,间接造成了长春亚冬会上五名韩国女运动员在领奖过程中高举“长白山是韩国的”标语的恶劣情景。这两年热播的《大长今》中,更是将中医说成是韩医,将针灸说成是韩国发明的。此外,在韩国热播的《渊盖苏文》、《太王四神记》、《大祚荣》、《薯童谣》都因篡改历史被中国内地“禁播”。《渊盖苏文》里把唐太宗描写成丑陋、愚蠢的侵略者,并说他被渊盖苏文射瞎一只眼,成了独眼龙,还跪地求饶;在一度成为收视率冠军的《大祚荣》里,同样很荒唐地描绘唐太宗被化装成军官的刺客用短刀直插右腹,几乎送命。前几年央视引进的《明成皇后》,尽管已经进行了删节和修改,但也仍然因为歪曲历史事实引起了很大争议。

在韩国教科书、小说和历史书籍中也有类似情况。2007年2月24日,韩国教育部决定在初中、高中韩国史教科书中将青铜器时代的开始时间从“公元前10世纪(公元前1000年)”修改为“公元前20世纪(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500年)”。2006年版韩国高中国史教科书“古朝鲜和青铜器文化”篇章中有注释说:“学界虽有异论,但韩国青铜器时代可以从公元前lO世纪追溯到公元前20~15世纪”。新教科书则以更肯定的语气将这一注释纳入原文。旧教科书的原文是“继新石器时代后,韩半岛在公元前10世纪左右进入青铜器时代,满洲地区在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3世纪左右进入青铜器时代。”而新教科书的原文修改为“……逐渐进入青铜器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韩半岛青铜器时代正式开始。”而中国最早的青铜器——青铜鼎出现于商代早期,也就是公元前16世纪。如此看来,韩国的青铜器出现得比传授技术的中国还早,这完全是歪曲历史事实。2006年10月,一篇在网上流传的《韩国史》地图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版图;2007年8月,一部名为《蚩尤天皇》的韩国历史小说将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

二、韩国影视文化作品文化剽窃的本质

文化与战争不同,它不具有攻击性,但是却能在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自愿接受的情况下“征服”人的心灵、思想意识形态,从而改变其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生产生活方式。

我们不妨将韩国的这种行为与美国推行的文化霸权进行一个对比。文化霸权,亦称文化强权,是指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价值观的强加行为。美国推行文化霸权的主要手段有:输出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移植“美国的经济和发展模式”、推行美国式政治民主等,这些手段都是刺向其他民族之剑。要反对文化霸权,就必须加快发展自己,只有经济发展了,综合经济力加强了,才有反对文化霸权和抵御文化霸权的实力。

在本文第一部分列举的剽窃现象中,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将自身历史尽量提前。比如《蚩尤天皇》把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的蚩尤追溯为韩国祖先,将韩国青铜器时代的出现时间从公元前10世纪提前到公元前20~15世纪等等。二是尽量拓展自己的“历史”版图。比如《韩国史》将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大部分领土划入古代韩国版图,《朱蒙》有意将高句丽和高丽二地进行混淆。三是将文化遗产窃为己有。比如将中医说成是韩医,将针灸说成是韩国的发明。四是尽量美化自己。比如《渊盖苏文》里把唐太宗描写为被渊盖苏文射瞎一只眼后跪地求饶的侵略者等等。

与文化霸权相比,韩国影视文化作品中的这种行为是在对他国历史刻意歪曲的基础上对本周历史的粉饰,不能改变别国人民人生观、世界观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只能算是一种低级的文化剽窃和文化粉饰行为。

三、韩国影视作品中文化剽窃现象原因分析

经济学家出身的席勒早就视传播为一种资源、一种相当特殊的的商品。他认为,传播的载体——传媒承载着巨大的经济功能。近年来,韩国跨文化传播事业蓬勃发展,尤其在对我国的文化传播上出现了高潮。韩国对外输出的文化产品门类众多,涵盖了电影电视剧、歌曲舞蹈、文学作品、电子游戏、绘画,以及衍生的韩国服装、饮食、体育、休闲、旅游等产业,这些“韩流”文化产品在中国都有很大市场。

历史是文化的根基。在对待历史的问题上,韩国采取了错误的态度,韩国政府和韩国民众是在回避和歪曲真实历史,这在韩国政府的行为、韩国民众的认识、韩国影视剧的传播中处处可见。虽然,韩国集各种社会功能于一体的电视传播尤其是跨国电视传播,在取得文化之争胜利的同时,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这些文化产品中也或多或少存在和影视文化作品中一样的文化剽窃现象,其深层次原因很值得探究。

(一)韩国历史文化的“贫瘠”

中国的历史古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散布于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的战国时期,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大量向中国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迁移。东夷还包括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徙貊和居住在朝鲜半岛上的三韩民族。当殷朝崩溃时,中国殷朝的臣民箕子及其族群约在公元前13世纪进人朝鲜半岛,并全面引进中国殷朝的文化,建立

朝鲜政权,称为箕子朝鲜。在公元前109年,中国汉朝皇帝(汉武帝)发动大军由陆海两路进攻位于辽河口的卫满朝鲜。两年后,卫满朝鲜被击败,中国在东北南部和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控制了大部分朝鲜。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约400年,朝鲜北部的高句丽变得强大起来,而中国汉王朝已经终结,所以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在中国的西晋时期陷落了。在朝鲜的南部,三韩的部族(辰韩、马韩、牟韩)联盟逐渐发展到建国阶段,突出的是百济和新罗,在北方是高句丽。到公元1世纪时,高句丽已牢固地确立为一个国家。在高句丽同中国作战时,百济积聚起了实力,接着新罗发展壮大,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国家,形成了三国鼎立时期。在唐朝时期,中国控制了近半个朝鲜,新罗成为拥有朝鲜半岛大部分领土和原来三国的大部分人民的单一国家。公元936年,朝鲜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王建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新的政权,改国名为“高丽”。高丽国的统治时期大概就是中国的北宋、南宋、元朝及明初时期。1392年,高丽国最后一个国王被迫退位,高丽将军李成桂成为国王,由此结束了王建的王氏高丽家族统治,并正式改国号为朝鲜,以太祖为自己的年号。这是朝鲜历史上国土最广、国家最为统一的时期,称为李氏朝鲜,一直延续到1910年被日本占领。1945年,朝鲜光复不久,国土便被分割,南方的大韩民国建立了民主政府,北方的朝鲜共产党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韩国的历史有几个特点:一是版图始终很小;二是经常受到邻国的侵略;三是不管是治理国家之法,还是文字宗教,都善于借鉴他国为本国所用。相比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民族,韩国的历史和文明的形成都相形见绌。韩国自独立以后,从李承晚开始,到朴正熙、卢泰愚时代,民族主义情绪越来越高涨。这种民族主义来自于长时间以来遭受周边国家压迫、侵略和自身民族文化、历史的贫乏而产生的强烈自卑。这种情绪从上层建筑开始发起并蔓延到民间,而且越来越狭隘。

(二)韩国政府的“文化立国”方针

1994年,韩国文化观光部首次设立“文化产业局”,主管文化产业。韩国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后,其职能不断加强,业务范围涉及到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1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方针,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国家与国家的市场经济竞争不仅是产品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韩国政府将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优先发展。2001年,韩国发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韩国又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5年计划》、《2l世纪文化产业设想》、《文化产业发展推进计划》、《电影产业振兴综合计划》等发展规划,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计划。2000年,成立了韩国文化产业振兴委员会,负责制定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向、发展计划及文化产业振兴基金运营方案,检查政策执行情况,开展有关调查研究及其他相关工作。2001年8月,成立文化产业振兴院,全面负责文化产业的具体扶持工作。2002年7月,文化观光部决定为下属的文化产业振兴院、广播影像振兴院、电影振兴委员会、游戏产业开发院和国际广播交流财团等5个部门组建“文化产业支援机构协议会”,加强文化产业信息交流,对原来分散组织的活动进行协调、统筹管理,有效地避免了业务重复,提高了文化产业工作的整体效果。

在全球化时代,文化产业发展必须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充分利用这两种市场资源。韩国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占领国际市场就成为韩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目标。韩国以国际大市场为目标和方向,以东亚地区为台阶,大力推动“韩流”文化产品的出口。他们通过加强调研开发适销对路产品、集中力量开发名牌产品、在文化出口战略地区建立“前沿据点”、积极开展跨国生产合作、积极举办和参加国际性展销洽谈活动、设立出口奖励制度、构筑海外营销网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一方面,正是因为韩国国内消费市场有限,出口创汇才成为韩国政府搞活文化产业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有了韩国政府的政策支持,“韩流”才可能顺利占领海外市场。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韩国第二大出口创汇产业。

在有了较为雄厚的经济基础之后,文化上的独立和文化输出无疑成为韩国人的重要发展思路。大规模的文化产业生产量急切需要足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足够多的历史文化资源来支撑,要实现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谋求文化独立。但是面对自身“贫瘠”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也就只有去抢夺原宗主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了,于是就出现了各类文化剽窃现象。

(三)中国的“文化虚无”

商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需要传统文化做基石的。韩国在文化和经济扩张的过程中发现,原来宗主国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一笔取之不尽的财富,甚至可以成为争夺市场的一块王牌。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抢夺中国文化遗产,想方设法地剽窃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且逐渐取得了诸如“韩流”一般的胜利。与他们相反的是,我国的文化资源始终不善于和经济结合,文化产业化进程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和一些经济发达的亚洲近邻。在当代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价值也就是儒家所主张的价值已经不再具有规定性,它仅为一种文化遗产或遗迹。这样的情形无疑给韩国人打了“强心针”,韩国人的文化剽窃恰恰就是以中国人的文化虚无为突破口的。从风靡全国的《大长今》到其他又长又臭的肥皂剧,还有无数的韩国演艺明星登陆中华大地,“韩流”几乎是一夜之间卷遍中国。在媒体的煽动下,无数的年轻人成为了韩国演艺明星的“粉丝”,而中老年妇女们也成了韩国电视剧的忠实观众。

当中国强大的时候,总是能用武力征服敌人;当中国贫弱的时候,又总是能用自己的文化征服敌人。从古至今中国的邻国无一不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影响,韩国也不例外,中国的儒家思想与文化,仍然在韩国的影视剧中广为传播。但如今韩国施行了“只出不进”的文化限制政策,不允许其他国家的文化产品进口。特别是2002年,中国电视剧《还珠格格》在韩国的热映,让韩国警觉起来,其后就发生了韩国三大电视台KBS、MBS、SBS全面禁播中国电视剧的情形。为了保护本国电影市场,韩国从1966年起开始实行电影配额制。目前,韩国影院不论韩国电影票房收入如何,都须每年放映146天。2006年初,韩国政府规定:从2006年7月1日开始,这一数字将降为73天。

反观中国,国人对历史的冷淡和漠视是可怕而可悲的,文化历史仅仅靠几个学者专家是保护不了的,而一部分中华儿女依然麻木和漠视,精神空虚到令人痛心的地步。如此下去,丢的不仅仅是四大文明古国唯一还剩下的历史文明,还将是整个中国的发展和未来。只有以自己民族为骄傲的人,才能创造财富和获得景仰,这是一个民族自强的保证,是一个民族不被欺侮的精神内涵所在。一个没有历史文化或者抛弃历史文化的民族,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

十年来中国影视艺术传播的文化指向 第12篇

政治意识形态化导向与大众娱乐的调和

纵观中国电影的百年发展, 我们会很容易地发现中央政府强化对影视文化的调控, 政治意识形态化导向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中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 政治意识形态化的最直接体现就是“主旋律”影视创作现象, 各种英雄模范、好人好事题材热方兴未艾, 出现了一大批以政治性事件和英雄人物为创作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些作品在特定的时代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以共产党优秀干部为题材的《焦裕禄》、《孔繁森》等;以革命历史题材、特别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为创作主旨的《大决战》、《百色起义》等;以反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为主题的《开国大典》等。在中国影视文化的构成中, 意识形态标准对影视创作的引导性和影视评选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电影的指令性行为与艺术性行为间缺乏融合, 这使得多数“主旋律”影片在艺术上、市场上甚至意识形态教育上都没有收到想象中的传播效果。

政治意识形态导向与大众娱乐是影视艺术要面对的两个内在矛盾, 如何使影视作品既能实现其审美教育的功能, 又能充分满足大众娱乐的感性审美需求, 是当代文化现实给影视艺术提出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在经过对曾经的文化现实深刻反思之后, 中国近十年来影视艺术在思想导向和大众娱乐之间寻找到了一个“结合点”, 通过“主旋律”影片的平民化和市场化探索与“娱乐片”的理性思索风格, 来实现意识形态导向与大众娱乐的和解。这种力量, 对这一时期影视创作的题材选择、叙事方式、价值观念的表达以及影视语言创作都产生了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时代风格。

《集结号》 (2007年) 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 改变了英雄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与中国电影中主流战争叙事那种人性的缺席拉开了距离, 让人印象深刻地记住了甚至是触摸到了民族解放过程的残酷和不朽。它融合了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思想, 影片中有血有肉的军人被呈现在残酷、疯狂的战争中, 人被历史所淹没, 被历史必然性所摧毁, 就像一粒尘埃, 几乎可以被忽略、可以被以历史和集体的名义取代。谷子地倔强地寻找着自己的兄弟们并为他们正名。强调个体感受及人性的概念, 为每个人而努力, 这不正是我们对战争最好的反思吗?个人永远是战场上的牺牲品, 战争最大的受害者也正是每一个个人。同时, 该片用最先进的技术手段真实地再现了战争史实, 在中国战争题材的影视创作中开辟了新的道路。

电影《建国大业》 (2009年) 是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影片, 它在形式上摆脱了传统电影历史模式对这一类型片的宣传, 说教的功能大为改观。影片侧重表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从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庆会谈到最后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 中间4年多时间中的共产党、国民党以及各个民主党派之间的种种变化和纠葛都得到了一一展现, 突出了当时多党合作以及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同时影片将国共两党主要人物的喜怒哀乐都给予了描写, 凸显了人性化, 突出表现生活化的领袖, 着力把领袖还原成一个个普通人。在表现形式上, 170多位国内以及国际一线明星倾情加盟, 使观众在应接不暇的众星表演中重温了那段经典历史。

《云水谣》 (2006年) 则在普通人物的身上表现着一种传统的道德情操和伦理准则, 在赞美美好爱情的同时, 让我们对那段不可磨灭的历史背景更多了些体会, 可以说是主流意识形态电影的一种创新, 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成为年度最优秀的国产电影。

《唐山大地震》 (2010年) 是冯小刚继《集结号》之后拍摄的另一部主旋律电影, 故事突破了原有主旋律电影的束缚, 没有将叙述重点放在人们对灾难的拯救上, 而是通过一家人的遭遇演绎了灾难对普通人的伤害, 可以看到导演糅合主流意识形态与商业价值, 努力缝合两者本质性冲突的追求。

近十年这类影片的叙事策略不是简单地图解政治、图解生活, 而是寻找一种对大众审美情感产生巨大召唤的叙事模式。主旋律电影商业化、商业电影主流化之间碰撞、交叉和融合形成的主流商业电影, 或许就是能满足当代中国观众的观赏期待和观赏快感的类型。

个性化创造与文化工业的结合

在新世纪的电影创作中,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生产方式, 统一的集体“寓言式”的创作不复存在, 我们通过对新世纪电影创作繁荣的局面考察后发现, 个性化的真实与商业性的本性得到了很好的结合。这类影片一方面善于在叙事手法、表现手段上进行商业化包装, 另一方面又关注现实人生并给予温情关照, 使商业化包装和文化品位得到一定的平衡, 从而赢得了市场和观众。

2006年, 投资不到300万元的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票房高达3000万元, 几乎使中国观众“疯狂”, 这部影片把中国当前社会现实的困境放到一个喜剧情景中去, 力图通过尽量多的场面、事件、话语、人物来展示, 成了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和类型标本。宁浩很聪明地将草根文化贯彻到底, 并以幽默为幌子巧妙调侃了时下社会的弊端, 无论是下岗问题, 还是综合执法, 抑或是行骗招数, 都被他以极为睿智的手法调侃和批判, 讨债、下岗工人 (即将倒闭的工厂) 、拖欠医药费、买彩票、玩短信彩铃等生活场景随处可见。2006年是中国电影产业的一个标志性转折, 《疯狂的石头》一鸣惊人, 《大道如天》等影片票房突破千万元, 此外, 《天狗》票房680万元、《鸡犬不宁》票房550万元。

这种“操作性”影片都在暗示着一种趋势, 不再将那些教化的劝世寓言和道德神话作为最终目的, 也没有被好莱坞似的商业模式完全同化, 而是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体验、描述和表达普通人所真正遭遇的普通的生活。如陆川《寻枪》 (2002年) 、马晓颖《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 (2002年) 和《我们俩》 (2005年) 、姜文《让子弹飞》 (2010年) 等, 这些导演纵横在商业化的大潮中, 充分体现自我的真实的个性, 竭力坚持关怀普通人的文化立场和观点, 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这些影片没有挑战现存伦理和世俗道德观, 却非常切合主流观念, 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平民化的视角、类型化的策略、市场化的观念、不拘一格的电影语言、丰富的想象力, 一种新的电影观念、一种新的电影思路、一种新的电影标准, 这些变化影响了一批带有新观念的年轻导演, 新世纪在为他们提供激情和信念的同时, 也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的环境、舆论和机会。

在文化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局面中凸显本土文化

21世纪影视传播的明显走向是多样化、多元化。文化的传播多样, 电影、电视、网络打破彼此界限, 电影和电视在技术上相互借鉴, 网络介入电影、电视传播, 可以说, 高科技的运用在为影视艺术拓宽新的境界的同时, 也在拓展着现代社会人们对艺术、对美学的全新认识, 其本质是人的视野和文化角度在扩大, 数字技术和宽带网络的发展和运用更新了人们的思维形式, 引发了人们对人自身的重新认识。文化的指向更加多元, 单一的文化指向不复存在,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显现本土文化的重要。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 其艺术感染力、文化传播力乃至核心竞争力, 最显而易见的优势, 是中国有完全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几千年相对独立的文明发展历程, 有着渗透到当代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文化传统。中国主流电影都体现出中国电影的文化传统和现实主义传统, 体现出当下本土观众的欣赏需求和审美趣味。在全球化背景下, 电影的文化价值最终都体现在本土观众的需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表达上。《让子弹飞》 (2010年) 中洋溢着导演姜文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抑制不住的激情, 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其影片内容上的讽刺性也只有中国观众才能领略其中个味。同时我们在影片中看到了导演对电影传统和经典尤其是西方电影的兼收并蓄, 影片干净利落、凌厉的剪辑风格、动与静的对比、悬疑气氛的营造, 都能清晰地看出西方电影对姜文的影响。比如开场的劫车场面, 分明是约翰·福特西部片高潮的翻版;再如影片高密度的打岔式的对话, 又和昆汀·塔伦蒂诺有趣地相似;黄四郎派人冒充麻匪强奸民女、张牧之审问手下弟兄一场, 似乎又是《落水狗》的再现。

在中国电影中, 冯小刚的电影将本土的文化资源与类型片的商业策略结合, 创造了一种具有中国本土化的商业电影模式, 一直成为国产影片的票房中坚。当代中国电影如果能够创造性地利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 包括题材的资源和价值观、审美观的资源, 就可以开创国际化的电影市场。新十年电影对中国现实的人文关注尤为可贵, 这些电影关注普通大众人物, 对当代现实做最真实的反映, 如路学长《卡拉是条狗》、安战军《看车人的七月》和《美丽的家》、王小帅《二弟》, 电视剧《乡村爱情》、《蜗居》、《家, N次方》等。本土化、产业化的发展实践及其需要, 永远是中国主流电影创作的出发点和目的地, 是好莱坞电影不可能替代的中国电影的文化优势。

在全球化的语境下,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在数字化的推动下, 在多元化的生存格局下, 调整当代中国影视的生产机制及面对世界的叙事方式, 阐释新的精神内涵和价值指向, 才能构筑适应当代文化发展和最接近人的本真状态的当代价值坐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杨.好电影就具有商业性[J].电影艺术, 2000 (2) .[1]张杨.好电影就具有商业性[J].电影艺术, 2000 (2) .

[2]杨晓林.回归主流与游戏狂欢: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转型[J].理论与创作, 2009 (5) .[2]杨晓林.回归主流与游戏狂欢:中国新生代电影的转型[J].理论与创作, 2009 (5) .

上一篇:创建美好企业下一篇:关键字拦截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