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传播论文范文

2024-03-04

影视传播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影视艺术在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前,后现代话语已在全世界流行,后现代转向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在今天,后现代已经渗透到了影视节目等一系列的各种不同主题之中。在当今后现代语境和影视艺术传播全球化趋势之下,合理的运用影视艺术,并积极的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能够在校园建设中发挥其积极作用,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 后现代 影视教育

在今天,后现代话语已经在全世界流行,“如果说后现代主义刚刚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后现代一词还是离经叛道的代名词的话,那么在今天,后现代已经渗透到了后现代爱情、后现代心灵、后现代神学、后现代影视节目等一系列当代大众文化的各种不同主题之中。”影视艺术作为文化产业中重要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全球文化空間迅速网络化的今天深刻的影响着地球村的每一个人,特别是高校中正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大学生们。后现代语境下的影视文本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其价值取向等,对大学校园的冲击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曾几何时,曾经令人肃然起敬的人道主义的责任感和合作感在王朔式的调侃下变得如此的虚弱、甚至虚伪,在一种以宣泄和释放为目的的消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下,那个悲壮而崇高的普罗米修斯正在从中国文化中悄悄隐退。正是这一切,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后现代语境。也使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告别普罗米修斯之后的时期。……电影的这种后现代性,使这些影片放弃了对终极意义、绝对价值、生命本质的孜孜以求,……,它们仅仅只是一些无深度但却轻松流畅的故事、情节和场景,一种令人兴奋而不是供人判断的。它缤纷眩目,但又一无所有。”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认识到:“凡是属于文化领域的东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是极为迫切的任务。

后现代文化是与当代社会的高度商品化和高度媒介化联系在一起的。詹姆逊认为:“现代主义的特征是乌托邦式的设想,而后现代却是和商品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文化的高雅目标与价值屈从于生产过程与市场逻辑,主流文化影响薄弱,精英文化所奋力追求的境界,做出了某种程度的妥协和退让,让位于受人操作的大众。文化艺术品作为一种消费品从文化圈走出来,成为供大众消遣的一种手段。而正是他们参与着具有最底共同点的可替性的大众商品文化。文化将消费蔓延为生活的重心,并使商业活动渗入到生活的每一领域,成为经济统领下的社会文化景观。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精神氛围和精神力量。随着大学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现代大学文化构建已经不再是纯粹学院式的内部科学研究,而是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刺激及作用。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进行校园文化创新,增强校园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高校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高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后现代语境和影视艺术传播全球化趋势之下,在校园建设中应全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支持健康有益文化,以丰富的校园文化陶冶师生情操。努力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引导师生自觉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广泛影响校园人的内心世界。进而影响其道德观念、人格精神和思想品质。作为文化素质教育和校园建设的重要形式,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适应时代,应当以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供文化精神给养、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为宗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唤醒大学生批判意识,使校园文化成为宣传社会主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以深刻而持久的潜在作用。校园文化的构建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文化,这和素质教育不谋而合。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尊重学生,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所以说,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也好,实施素质教育也好,本质上都是人文精神建设的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影视艺术在推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人类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和挑战的现实中,以审美和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审美教育已成为一个关系人才的全面发展的重大课题,影视作为一种集文学、绘画、摄影、戏剧、音乐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在高校校园中选择格调高雅、主题深刻、贴近生活的影片,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加大经典、当代影片的比重,能够使师生从中获得历史、人文、音乐、美术等多方面的知识,为丰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发挥重要的作用。

影视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不仅能满足人的多方面的审美需要,而且在人们的精神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最年轻最富有活力的新兴艺术,影视艺术实现了空间和时间的有机交融,把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造型艺术和表演艺术相结合。在审美和教育方面表现出独特的价值。“社会的历史和现实,形形色色人的心理情态,各种各样缠绕的关系,又充分地显示着知识性和趣味性,具有了百科全书一样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优秀的影片为大学生提供了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服务。因此,合理的运用影视艺术对学生进行教育,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是非常值得鼓励的。但是必须强调的是,高校校园文化本身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却发挥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它的一个特点就在于其形成于无形也作用于无形之中,自然而然。易于接受,是一个日常性的、渐进性的长期过程。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等方面被它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所影响。各种积极的文化因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对人才的基本修养要求和育人目标渗透到大学生文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后现代语境下影视艺术的娱乐性和思想性更值得去探讨。一方面,“表达思想,体现教化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叙事作品)世世代代地熏陶着读者观众,影

响着读者观众,逐渐铭刻于观众的记忆储存之中,化为观众的欣赏经验,演变为观众的审美需求。影片蕴含思想、富有感悟、赋予教化成为相当一批观众对影片的必然期待。”另一方面。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艺术更多的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娱乐休闲。因为“影像这一想象带来的是一种新的时间体验,那种从过去通向未来的连续性的感觉已经崩溃了,新时间体验只集中在现时上,除了现时以外,什么也没有。”费斯克把大众文化定义为“生产者式文本”,它强调了大众接受大众文化的主动性,能够自主地从大众文本中解读出不同的意义、快感和社会身份。大众文化产生于大众之中,任何“宰制力曩”都不能剥夺大众接受大众文本的主动性。体验愉悦的能力使人能打破娱乐与工作的界限,从而不论在工作还是休闲活动中。都能积极地去寻求最佳的心理体验。而斯蒂芬森把人类的所有行为分工作与游戏两种。进而把传播也分为工作性传播与游戏性传播两种。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加大了人的精神压力,疏远了人与人的关系,传媒无疑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情绪发泄渠道,它的娱乐功能具有发泄情绪的替代性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的传播源于人类追求快乐的本能,传播并不只是人类实现某种社会性改变的工具性行为,它为人类提供一种满足感和快乐感。

故而,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受大众欢迎的文化艺术形式,可以陶冶性情,是舒缓工作压力的一种调节方式。欣赏影视艺术即可以使学生能够提高审美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又能够放松精神压力,提高大学生人文精神和丰富大学生活。但是在此过程中,特别是在当今全球文化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更需要教师的大力引导,“一个是美国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大陆公映引起轰动,许多青少年为之倾倒,引起教育部门忧虑,有的地方采取了禁止的做法,理由是有性爱内容。……我认为不能这样。事实上也是禁止不住的。关键要引导,比如加强影评活动。引导学生注意其中有价值的内容”。西方有一种“冰山理论”,说冰山在大海里移动很宏伟壮观,那是因为它的八分之七在水底。“泰坦尼克号”把2.5亿的美金投入海底,从而留下了一些比浮出海面的故事更深刻些的东西。我们应该通过校园影评等形式,引导学生来发现这些东西,从而提高他们鉴赏艺术的能力。”

因此,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既要坚持倡导高雅文化,建设严肃、高雅的校园文化殿堂。又要对后现代语境下的娱乐性文化加以引导,加强管理,提高广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艺术教育,特别是影视艺术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他们的人格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进入新世纪,高校先进文化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一切关心、支持文化建设的力量凝聚起来,扎扎实实地推进高校先进文化的建设,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影视传播论文范文第2篇

2、影视作品翻译中语义空缺及其补偿策略

3、影视短片与民族地区形象的跨文化传播:转策略、扩议题、微叙事

4、对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五化”原则

5、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审视

6、中国影视艺术跨文化传播的国家形象表达探析

7、中国电视节目海外传播策略分析

8、当代中国影视作品对非洲传播战略研究

9、中国电影国际传播能力评价的多维面向与进一步加强建设的思考

10、“一带一路”战略下如何构建中国文化传播体系

11、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纪录片跨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与策略

12、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

13、从“一本多拍”的翻拍现象看跨文化影视作品的本土化

14、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在国际传播内容构建上的思考

15、象征性文化下中国美食短视频的跨文化传播

16、中国影视剧周边传播能力建设路径探析

17、改革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模式,全面提升国家形象

18、中国文学“走出去”翻译出版的再思考

19、中国公众的世界观念调查报告(2017~2018)

20、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实践的变迁与发展路径

21、浅析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影视作品的跨文化传播

2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策略

2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形象建设与传播

24、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新问题与新视域

25、中国影视作品在拉美跨文化传播的思考

26、三亚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播研究

27、纪录片《航拍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与国家形象建构

28、日本武技国际推广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启示

29、“人己通”外译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30、《西游记》在日本影视中的传播与变异

31、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的路径与策略

32、浅论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国际传播人才素质的提高

33、理论与应用研究并重视角与方法有所拓展

34、论当代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世界传播媒介形式中的核心地位

35、嵌入与弥合:五年来的中国与世界沟通

36、中国风动画电影的跨文化叙事分析

37、从传播视角看影视剧艺术的发展趋势

38、中国故事的“智库”构建

39、自媒体环境下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路径探讨

40、中国类型电影的北美市场文化认同差异

41、翻译社会学视角下古典文学小说译介模式研究

42、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跨文化传播困境与对策探究

43、从《木兰》看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44、多重话语空间下的中国形象:以纪录片为分析对象

45、“加强中国影视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专栏 主持人语

46、“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短视频传播模式综述

47、文化折扣视角下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效果研究

48、浅谈“一带一路”倡议下江苏艺术对外传播的路径

49、新中国成立7 0年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的发展与变革

影视传播论文范文第3篇

新媒体时代是相对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最新发展起来的媒体形态, 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 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传播媒体形态。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本质是媒体数字化, 是信息时代的产物。相比传统媒体, 新媒体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包含文字、声音、图像等, 在传播的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迅速和广阔。

新媒体的明显特征为海量信息、信息碎片化传播、虚拟化信息传播, 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在采集、制作传播内容时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变化, 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更高、科技感更强、容量更大的信息内容。另外在传播方式和展示形式上也更加地丰富, 渠道更加多样化。实时传播可以让受众和传播者进行在线的实时互动, 无论是新闻、热点事件, 一经报道, 用户的评论、参与讨论都会铺天盖地而来。媒体不再是单一的舆论导向, 还要接受“受众”的评论和评价。

二、新媒体给影视的制作和传播带来的重大意义

新媒体凭借其实时传播和互动传播的特点, 给影视作品的制作和和传播带来了巨大变化, 也促进了影视业的繁荣发展。

(一) 新媒体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在线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在新媒体语境下, 对高品质高制作要求的影视作品需求量大增, 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更多优秀作品出现。在线下,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革新, 使新的影视制作产品不断涌现。为影视作品的制作提供了全新的、丰富的硬件设备支持。技术及设备的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促进科技向高精尖发展, 使设备更加先进、精密。新媒体技术应用在影视制作领域, 可以让图像、声音、特效制作及处理上技术更加高超和多样化,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影视作品中引入互动元素。因此新媒体可以让影视作品呈现出更加精彩的画面和生动的效果, 在特效的制作上也更加逼真。另一方面, 新媒体促使影视作品的情感表达和细节处理上更加细腻, 有助于影视作品充分表达主题思想和情感内容, 增加影视作品的渲染力和情感张力。新媒体促进高科技技术发展和设备改进及创新, 提高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和审美性, 让影视作品更具艺术性, 及多样性。同时也促进了影视制作业的发展。

(二) 新媒体为影视作品的宣传提供更丰富的传播途径

新媒体背景下, 传播的形式和途径更加的丰富和多样化, 传播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渠道, 现在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 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传播。在新媒体时代, 影视作品除了影院、电视的传播外, 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在手机、移动媒体、网上公众社区、各种视频播放软件和硬件终端上进行传播。传播渠道丰富, 不仅扩大了传播面, 也增加了传播的速度。新媒体背景下, 一部影片在上映前及上线过程中, 观众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参与到影片的评论中去。甚至可以与影片创作者、其他观众进行互动, 促进影片的传播及影响力。这就是新媒体对影视传播的影响:互动性强。每个人都可以针对影片在网络社区、微信朋友圈、微博上发表关于影片的看法, 也可以跟别人进行互动, 讨论该影片的优点和不足, 发表自己的喜好。一部影片的优点和缺点, 经过网络言论和互动的发酵, 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新媒体为影视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途径, 让影视作品的传播更加迅速、传播范围也更广阔;新媒体传播的极强互动性也让影视作品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评论, 听到不同的声音和建议。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影视作品制作和传播效果的途径

新媒体技术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影视作品的制作和传播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 就要改变思路, 积极应用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方式, 提升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平和传播效果。

(一) 扩大新媒体在影视作品制作中的应用范围

为了更好地分享和使用新媒体的发展成果, 在影视作品的制作过程中, 应该充分地使用新媒体技术设备, 代替传统的技术设备, 让影视作品的制作更加地网络化、现代化。传统的媒体技术和设备虽然仍可使用, 但是新媒体设备和技术在视频的成像、音频收集和场景布置上都更加计生一筹, 在影视作品的前期制作时, 可以在摄像、灯光、录音、场景等环节中采用最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设备, 提高画面的质量和音频的质量,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实时分析和处理的功能对摄制的录像和音频进行综合处理, 扩大新媒体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使用范围, 会让影视作品的前期制作质量有一个质的飞跃。加大新媒体在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性, 为影视作品开拓市场和后期的有效传播打下基础。

(二) 提升运用新媒体进行影视作品后期制作的技巧

影视作品除了前期的录制阶段, 后期的制作也很关键, 高超的后期制作技巧可以极大地提高影视作品的制作水平。新媒体技术为影视作品的后期处理提供了很多的选择和可能, 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多种复合手段可以对前期录制的音、视频素材进行非线性编辑, 制作特效等。最大程度上优化画面、增强艺术性。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中, 要综合性地运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 取长补短, 灵活地将各种技术融合在一起, 制作出更加优秀的影视作品。

(三) 采用多种新媒体途径进行影视作品的传播和推广

传统媒体时代影视作品的传播途径十分有限, 思路也比较窄。新媒体背景下, 为影视作品的传播提供了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途径和形式。在影视作品的前期宣传和后期推广的过程中, 可以开发多种可以进行传播的新媒体途径, 转变以往常规的传播思路, 让影视作品的传播更加符合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时代, 与观众的有效互动本身就是强有力的传播。因此, 要提高影视作品的前期传播效果和后期推广效果, 要研究各类新媒体的传播特点, 根据各类途径的特点, 再结合影视作品的特点和受众群体的特点, 选择更加精准的途径, 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四)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互动性强是新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 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影视作品的制作与传播时, 要有意识地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拉近影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这样有利于让观众更加明确地体会影视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感情, 提高影视作品的有效传播。例如可以利用新媒体在影视作品的传播端口加入观众互动评论的功能, 类似视频播放器中的弹幕功能, 让观众在观看作品的时候可以实时地进行互动、评论和讨论。在影视作品的前期宣传造势和后期的推广时, 也要在各个新媒体传播途径上增加与观众互动的专门页面, 可以及时收集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看法和意见, 出现过激的观点时, 要适当地进行引导和疏导。注重新媒体传播影视作品的互动性, 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增加观众对影视作品的认可度。另一方面要好好利用与观众互动的机会, 并且收集互动的结果, 应用于后续的传播和改进过程, 这对于新媒体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意义重大。

摘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新媒体技术及应用也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新媒体时代背景下, 传播的速度、广度以及互动性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以数字化媒体技术为核心, 实现了实时、在线及互动传播。新媒体技术为影视业的制作提供了高科技设备和方法, 改善了影视作品制作质量同时, 也为影视业的传播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途径和形式, 提高了传播的速度和效果, 增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 拉近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媒体为影视业的制作和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笔者就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制作,影视传播

参考文献

[1] 王操.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J].新媒体研究, 2016年第2期.

[2] 殷琳琳.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制作与传播分析[J].读书文摘:中, 2016年第8期.

[3] 范玲.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的影视制作与传播[J].四川戏剧, 2017年第7期.

影视传播论文范文第4篇

美籍华人、著名的新闻人梁厚甫先生说过“任何社会, 都有一套法律系统, 这一套法律系统无论为哪一个阶级来服务, 必要使之人格化、尊严化, 才能有作用。这两化不是教科书所能做到的, 不能不借助于文艺作品。”①简单地说, 一部影视作品, 尤其是电影、电视剧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的传播速度、受众面积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现如今热播的好多电视剧, 比如说由陈伟霆、唐艺昕主演的《因为爱情有幸福》, 马苏、郭涛主演的《还是夫妻》等等在整个故事的发展当中都涉及到不少法律方面的信息, 而且, 这些以都市剧涉及的法律信息的内容在不断地增加, 几乎每一部影视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律师的身影, 他们或是帮助提供法律咨询, 或是参加庭审, 或是会见当事人等等, 几乎一个律师正常工作的所有流程都可以在这些影视作品中寻觅到踪迹, 也许是为了剧情的需要, 亦或是什么原因, 但不论如何, 影视作品内容涉及的法律问题呈现的是飞速增长的趋势。

当前, 好多影视作品中出现了诸多与真实法律大相径庭的内容, 比如说有的电视剧为了让剧情更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莫名其妙的将许多罪名的刑事责任年龄改变, 更有甚者无端创造出来一个我国刑法典中从未出现的罪名“贪污公款罪”, 庭审过程也难逃这样的“宿命”, 证人竟然也跟着参加庭审, 法官判案子竟然需要听从政府领导的指示。而且, 几乎每一部影视作品中都能够找到或多或少的法律瑕疵。这些被许多人忽略的瑕疵, 给整个社会法制建设带来的危害绝不容小觑。

美国学者路易斯·贾内梯曾言: “意识形态的一般定义是: 反映某一个人、集团、阶级或文化的社会要求和理想的一套思想体系。这一名词通常与政治和党派立场有关, 但它也可以是指任何人类活动包括电影创作所暗含的一定价值观。事实上每一部影片都向我们展示不同的人物类型、一些理想的行为、一些负面的特征, 以及以影片作者的是非观为基础的一种暗含的道德寓意。”②在党和国家领导全面贯彻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 让老百姓知法、懂法、守法也就成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影视作品传播的法律信息则是最能够让老百姓深入了解法律的最基本、有效的方式方法。曾经引起了全国关注的《秋菊打官司》、《被告杠山爷》等影视作品, 就为当时的老百姓讲述了许多法律方面的知识, 让老百姓知道了公安机关和检察院、法院的关系, 以及上诉的过程、期限、救济途径等等问题, 在为民普法方面起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

如今中央电视台创办的法制频道, 无疑是我国在普及法律方面走出的重要一步, 比如说《法律讲堂》、《普法栏目剧》等节目收视率都很高, 尤其是《普法栏目剧》, 该节目将生活中的案件改编制作, 更贴近生活的呈现在大众面前, 而且由于是法制频道专门制作的法制剧, 其内容中除了普通情节外的涉及到法律方面的信息是非常负责的, 比如说节目中常常会提出几个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都是法律术语, 像不当得利、侵占、诚实信用原则, 刑法上的各种罪名等等, 还有在程序法方面也做得很谨慎, 一审、二审、再审、审判监督、死刑复核, 这对人民群众来说是有极好的正面指引作用。

在我国, 关于规制影视作品涉法内容合法性审查的行政法律法规包括《电影管理条例》、《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电视剧内容管理规定》、《电影剧本 ( 梗概) 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审批管理办法》等等, 然而这些规定中并没有对影视作品传播的法律信息的要求, 它们对于影视作品内容本身的要求仅仅局限在不涉黄、不暴力、不危害国家安全等层面。同时这些法律法规处罚不甚明确、力度不强, 导致现如今还有许多不负责任的影视作品充斥着千家万户的荧屏。

一部影视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经历了我国影视作品的审查程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制片单位对自己出版发行的影视作品进行审查, 也被称作“自审”, 通常情况下, 制作单位的自审总是喜欢打“擦边球”, 所以这样的自审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价值和使用价值。第二个阶段就是由制片单位向负责审查影视作品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 并以书面形式形成申请书, 影视作品的正式审查就此开始。负责审查影视作品的行政机关在审查完成后会出具书面的“修改意见”。第三个阶段则是制片单位在接到“修改意见”后的应当在一个月内, 参考有权行政机关的“修改意见”中提到的所有问题对提交审查的影视作品进行修正, 修改完成后将影视作品递交电影局, 在递交修正后的片子经审查审无问题后, 即可取得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 也就是广众们常见的那个“龙标”, 如果复审没有通过, 那么还需要根据电影局做出的新的“修改意见”继续修正, 当然如果片商自行决定不在送审上映, 这些程序也就没有了继续进行的必要。

有些电影内容本身的问题是无法通过简单的修正和得到解决的, 它们就不能获得放映的权利, 但是, 由于我国规制影视作品的法律法规还存在些许漏洞, 这些漏网之鱼并没有销声匿迹, 而是将影视作品直接以光盘的形式出版发行, 这些出版发行物的审查主体就不再电影局, 而是由具有音像制品的发行审查权的文化部或各地方文化局负责, 这样的法律设置使得这些“漏网之鱼”又有可能拥有新的“生命”。还有许多无法上映影片干脆改向文化部门申请发行DVD版本, 或是将版权卖给海外片商, 再以“盗版”形式出口转内销卖到中国。③

在这样的程序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整个过程当中, 我们可以从一部影视作品开始到完成的每个环节加入法律信息传播问题的审查, 也就是说, 我们要在立法上切实保证有法可依, 执法上要严格依法办事, 司法上要保证法律规定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 更需要电影制作人们真正做到对影视作品本身负责, 对广大的观众的负责, 让呈现在我国荧屏上的影视作品更有价值, 并为全面依法治国作出相应的贡献。

摘要:近些年,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影视作品传播法律信息是否准确的问题, 影视作品中涉及的法律信息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法律瑕疵, 对于广大观众的社会生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关于审查影视作品的相关法律规定, 从一个影视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分析如何保证影视作品传播的法律信息符合现实中的法律规定。

关键词:影视作品,法律信息,审查

参考文献

[1] 肖雪.来自星星的你也有法律瑕疵[J].民主与法制时报, 2014.3.

[2] 青湖.传媒作品须过法律关[J].青年记者, 2014.9.

[3] 邱伟.评离婚律师:法律应当严谨, 艺术也不例外[N].北京晚报, 2014.8.

影视传播论文范文第5篇

一、沂蒙题材影视剧的价值功用

(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沂蒙精神

沂蒙文化包含着沂蒙地区的历史文化、抗战文化、自然文化、饮食文化和现代生活文化等多个方面。依托灿烂文明使这一地区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这也是进行影视创作与传播得天独厚的条件。沂蒙文化和沂蒙精神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作并传播沂蒙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沂蒙文化与沂蒙精神, 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 助力沂蒙地区文化产业升级

当下, 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扶植力度和重视程度加大, 也为临沂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加上临沂市文化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 这其中正是沂蒙题材影视大有可为之地。电视剧《沂蒙》拍摄地沂南县常山村借助沂蒙红色题材作品的拍摄建立了新的旅游景点, 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也吸引了许多影视作品的剧组前来取景。除常山村之外, 近年来沂蒙地区有多处文化遗址遗迹开设景点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三) 助力沂蒙地方宣传, 推动经济发展

许多生活在沂蒙地区的人, 也希望看到有沂蒙题材的影视作品来展现自己的生活环境、山水风光、历史事迹等, 尤其是展现新时期以来沂蒙地区的经济大发展、城市大跨越和人文新风貌。沂蒙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无论是沂水的地下画廊、地下大峡谷还是平邑县的九间棚, 这些鬼斧神工的奇观是自然给我们的馈赠。除了自然美景, 沂蒙地区的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 尤其是将自然与美食融合的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像果园采摘及山柴篝火烤全羊等。这些若能融入到影视创作中, 就会起到宣传作用从而带动相关产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的大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

二、沂蒙题材影视剧的传播策略

沂蒙题材影视的传播对于传承沂蒙精神与文化, 带动沂蒙地区经济发展及社会全面进步有着重要意义, 为此我们要多措并举, 加强对传播策略的研讨。

在全球化语境下实现影视文化的传播, 应充分挖掘和运用本土文化传统资源, 积极探寻适合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传统的路径, 在保持本土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兼顾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沟通。这不仅是影视艺术创作和传播的必然规律, 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

(一) 政府引导, 多方参与

要加强政府的扶持、引导, 把牢宣传主渠道,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政府的干预是弥补市场经济缺陷的重要手段, 这一点对于不成熟的影视产业市场来说显得极为重要。近年来, 临沂市发布了不少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与规划, 落实了一系列影视产业项目, 临沂影视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 沂蒙题材影视的热度和持久度并不高。从传播角度来看, 其原因或许就在于对沂蒙题材影视作品的宣传力度不足, 展示途径和平台有限, 作品知名度美誉度不高。

为此, 可以以政府为主体, 统筹调动宣传资源, 强化资金投入, 营造全员宣传推介沂蒙影视的良好氛围。有了政府支持, 有了政策引导, 有了资源注入, 有了社会关注, 有了民众助力, 我们就有力量创制更多优秀沂蒙题材影视作品并投放到央视等强势媒体, 我们就有能力在主流媒进行作品宣发并保持话题活跃性与关注度, 我们就能够举办各种各样的宣传推介活动, 既可以是 (内部包含影视剧作评选、剧本征集、作品研讨、高峰论坛等的) 沂蒙影视节、红色影视节这样的大活动, 也可以是分开举办但更加广泛性常态性的中小型活动如辩论赛、影视评论征文比赛、微电影征集评比等。

(二) 塑造沂蒙影视品牌龙头, 创新沂蒙文艺宣发形式

重视品牌、打造品牌是事业发展和成熟的必然趋势, 品牌影响力的大小对应着公众对产品认可度的高低及市场竞争力的大小。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也应该追求注意力经济下的眼球效果, 重视品牌的塑造。

丰富多彩、感人至深的沂蒙故事真正可以做到实现教化与审美的双赢, 这无疑是包括沂蒙影视产业在内的沂蒙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我们希望以沂蒙影视品牌为龙头, 打造出一系列享誉全国的沂蒙文艺精品, 形成文学、戏剧、影视、媒体、网络互动共赢的文化大繁荣。

(三) 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这四大传统媒介而言的, 一般通过计算机或移动终端, 凭借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媒体、全媒体时代, 影视剧的播放方式早已冲破了单一的传统的影院、电视媒体播放渠道, 成为可与传统渠道分庭抗礼的影视传播第二大渠道。

在作品中应用新媒体技术, 可以加强作品的审美性和艺术性, 使之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在影视宣传中, 新媒体的巨大优势是它的全民参与性和互动性, 尤其是移动多媒体的普及实现了影视作品随时随地的播放。较之传统宣传方式中受众群体没有发言权, 只能接受作品的一面, 新媒体可以实现未播之前先就看到了剧照、宣传片, 甚至是先听到了作品的主题曲, 由各大网络推出后被这些元素吸引的观众就自动变为了宣传者, 为影视作品进行宣传。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 在上映前就保持与观众的交流联系也是作品宣传的一种手段方式。沂蒙文化与精神对于诸多受众尤其是非沂蒙地区的民众来说仍是模糊甚至陌生的, 这就需要我们借助新媒体, 将沂蒙文化中可以吸引受众的内容做到精致, 在作品未出时就开始行动。其一可以通过网络调查受众的喜好, 把握受众审美期待, 以便提前规划影视内容架构;其二有可能在网上找到合适的沂蒙题材剧本;其三在影视剧播放过程中, 也可以通过网络评论及时获取公众 (包括专业影视批评者) 的反馈, 为下一步的制作、调整积累受众意见与建议。

在内容为王的新形势下, 对新媒体优势善加利用无疑能使得沂蒙影视俘获尽可能多的受众同时也更加深入人心。

(四) 沂蒙题材影视进课堂进社区

为了把优秀的沂蒙题材影视送进课堂送进社区, 既可以利用原有的政府采购乡村影片放映乡村放映机制, 也可以利用社区里的文化活动室或者新建电影室实行固定放映点长效机制, 还可以是文化大篷车送戏下乡模式。

(五) 真人秀综艺、基地体验与文化旅游

值得关注的是, 现在比较流行且大家比较喜闻乐见的一种影视形式是综艺, 尤其是近几年的真人秀综艺层出不穷, 在沂蒙影视制作中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 选用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人到沂蒙地区的各个历史文化景点及自然景点, 通过他们的切身经历宣扬各景区中的文化特征, 还可以融入农村生态文化资源和民俗特色文化资源, 增加节目趣味性的同时还可吸引民众从而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的发展。

沂蒙地区有大量的文化遗存、革命遗迹、红色文化基地、影视城等, 民众可以到现场参观考察、观摩影视剧摄制甚至亲身参与演出, 感同身受的体验方式更加具象鲜活更加振奋震撼更加直击心灵, 参与的民众能够更自觉自愿自发地成为沂蒙文化、沂蒙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建设者和践行者。毫无疑问, 这样有强烈的民众融入感与参与度的传播效果自然上佳。

(六) 善用知名演员效应进行宣传

对于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影视作品, 如反应沂蒙人民的性格气质及生活风貌的作品, 可选用郭晓东、来喜等人出演, 他们本就是沂蒙人, 有着沂蒙人的原始的性格品德, 因而由他们来展现沂蒙人, 能给人更为亲切真实的感受, 这就是对沂蒙文化直接有效的宣传。此外, 影视制作宣传中也应让明星演员发挥他们的作用, 提高影视的关注度, 如在影片还未上映时让演员与编剧、原著作者等去各地院校进行宣传, 进一步促进沂蒙文化的传播。

(七) 强化智库建设, 善用评论界专家效应进行宣传

对于优秀的沂蒙影视作品, 除了在作品刚刚推出的播映周期内对其进行评论推介, 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应该有意识的定期邀请和安排一批影视专家对之进行系统评论和总结提升, 以保持其热度, 并促进这些沂蒙影视作品的精品化和经典化, 助力其角逐各大影视奖项和入围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

沂蒙地区尤其是临沂市应把对沂蒙影视的研究评论作为社科界文艺界的扶持重点, 一是利用好现有的研究评论平台 (智库) 如中国文艺评论基地 (临沂大学) 、临沂市作家协会影视创作委员会、文学理论与批评委员会、临沂市影视家协会等, 着力打造一批在沂蒙影视研究评论方面卓有建树、国内著名的专家教授, 助推他们到央视《百家讲坛》《开讲了》等高端媒体平台以及国内外高校讲演, 阐发传播沂蒙影视精品以及沂蒙精神。

(八) 注重整合营销

营销是整个产业链的最后一环, 也是检验影视产业水平的最终一环。应当注意, 尽管沂蒙题材作品宣发和影视衍生产品创制销售涉及到各个行业, 但是其根基仍然是影视作品本身, 因此在营销的时候要将影视作品、影视形象与衍生产品进行整合营销。在一方面, 我们要靠过硬的影视内容取胜;在另一方面, 我们也要将影视推介与工农业产品推介、旅游推荐、城市形象宣传推介有机结合,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出色的传播效果。

三、结语

如今“沂蒙精神”已经成为老区人民建设家园、发展经济、奔向小康生活的强大精神动力。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和在全国第九届作代会、第十届文代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做出重要指示以来, 影视作品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民间文艺产生的影响力,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民族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沂蒙影视创作应符合党和国家对文艺作品的期待, 借助最真实感人的故事和最质朴隽永的审美意蕴传递民族精神。

沂蒙影视的发展之路在于充分挖掘沂蒙地域文化优势,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立足沂蒙这块红色的土地,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 做强做大。我们要对其进行不断的研究, 切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丰富其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仍在探索和开发中的文化形态, 沂蒙影视是具有无限可能的。

摘要:作为传播媒介的沂蒙题材影视剧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沂蒙精神, 助力文化产业升级、加强地方宣传及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都展现出巨大的功用价值。为此, 我们要多措并举, 创新沂蒙影视传播策略:首先要强化政府引导, 多方参与;其次要塑造沂蒙影视品牌龙头, 带动沂蒙文艺创新;第三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第四要推动沂蒙题材影视进课堂进社区;第五可推动真人秀综艺、基地体验与文化旅游;第六要善用知名演员效应进行宣传;第七要强化智库建设, 善用评论界专家效应进行宣传, 最后要注重整合营销, 保证出色的传播效果。作为一种仍在探索和开发中的文化形态, 沂蒙影视是具有无限可能的。

关键词:沂蒙题材影视剧,价值功用,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 尚玉峰.临沂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鸭绿江, 2014 (7) .

[2] 尚玉峰.临沂动漫产业前景分析及应对策略[J].北方文学, 2013 (11) .

上一篇:审美管理论文下一篇:和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