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2024-05-10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精选12篇)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1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汽车维修,改革

中职院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主要教授学生汽车的构造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 学生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了解汽车构造, 通过实习将理论付诸实践, 综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1 中职院校汽车维修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1.1 学生自身基础薄弱

中职院校学生除了高考落榜的, 通常都是知识基础较为薄弱, 因此, 对于更高层次的学习就显得力不从心了。目前中职院校中的学生由于基础教育的层次不同,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了解非常欠缺, 对汽车构造、汽车属性等基本的汽车维修常识都不了解, 这也是制约新课程下中职汽车维修教育的一个因素。

1.2 学生兴趣低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在中职院校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尤为重要的。针对汽车维修专业,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 给学生播放一些汽车类的影片, 吸引学生对于汽车的好奇心, 让后再通过情景的模拟, 让学生进一步增强了解汽车知识的欲望, 从而构建高效有趣的课堂。

1.3 学生缺少汽车维修实践的机会

中职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为目标。针对目前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 由于学校自身资源有限, 导致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汽车维修这门课程, 仅仅依靠理论的讲授是不能够满足要求的, 要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机会, 让学生亲自去做, 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 当前中职院校汽车维修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应试教育的制约

中职学习阶段, 应试教育影响了汽车维修教学的效果。甚至一些学校出现了其他学科挤占汽车维修教学时间的情况, 该阶段的汽车维修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教学时间不足, 这就造成了学生相关知识基础薄弱的情况。

2.2 教学内容单一

汽车维修这门学科是一门开放式学科, 要重视学生个性的创新性。有的教师完全按照教材内容教授, 可谓是照本宣科, 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汽车维修这门学科感到厌倦, 渐渐失去兴趣, 造成学生汽车维修知识的缺失。

2.3 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一些学校偏重应试科目的教育, 对于汽车维修这门学科的师资配备上存在随意性, 专职的汽车维修教师不多, 科班出身的教师更是少之又少, 这就导致了整个问题的根本, 师资不足, 如何能够提高汽车维修教学的质量呢?

3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3.1 采取多形式的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 这既是学习专业技能、从事专业工作, 并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基础, 又是形成学生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但针对目前中职生源的素质和心理状态, 采用传统的教学法, 学生肯定要产生厌学的情绪, 甚至发生逃学和溜生的现象。可中职生和学徒工有着本质的差别, 他既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 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为此, 一定的理论教学又是必不可少的。为解决这一教与学的矛盾, 我们采用多媒体教学和“工作页” (即与教学内容同步的相关作业) 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可增加教学的动感, 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性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学生要完成工作页, 这就迫使学生上课时要与教师同步, 下课后学生要去查找资料和抄写等才能完成工作页。这样既增强了理论的教学, 又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 随之也给学生留有更大的自由空间, 为将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3.2 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 形成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将企业实际维修生产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拆卸、检修、装配、调整及故障诊断等方法加以重点训练, 并将基本技能教学和汽车维修中级工考证操作相结合。中职学校就是培养中等技能型的技术工人, 技能也可称之为操作能力。通常人们往往注意到了技能的动作性, 只看到体能的一面, 而忽略其智能的一面, 实际上智能是构成技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它不可能离开技能而单独存在。技能的提高和智能的提高密切相关, 而且只有通过智能的提高才能实现技能的提高。

3.3 抓好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一是理论成绩:以工作页完成的数量和质量构成, 占20%, 其目的是督促学生去查资料完成工作页, 从而增强学生的理『生认识, 这项成绩是机械的, 它是量和质的结合, 学生只要勤劳就能取得。但它是量的突破, 质的升华。

二是实践成绩:以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构成, 占50%, 这项成绩是核心成绩, 它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如:计划、组织、协调、操作、检测、鉴定、总结等等。成绩可以由学生自评和互评, 教师再将其项目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这样既遵重了学生的劳动成果, 又不失严谨的教学态度, 同时也体现了公平、公开、公证的成绩评定。学生对自己的成绩也能心知肚明, 心服口服, 在下个项目活动时学生就会有新的动机和动力。

3.4 调控好课堂氛围, 打造一个成功的课堂

成功的课堂必定有良好的课堂氛围, 但需要将其控制好, 避免出现教学失控现象。要想有效控制课堂氛围, 应当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教学程序要动静结合、变化有致。比如,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与讨论, 使学生在动静交替过程中始终保持持续的、高涨的学习情绪。第二, 教学内容要疏密相间。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紧密结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反复强调, 非重点内容点到即可。第三, 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课堂时间是有效的, 教师应当根据时间安排课堂内容, 使学生得到的最大的信息量, 有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时代在进步, 社会在发展, 一些旧的教育模式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因此, 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虽然当今中职汽车维修课堂还存在诸多问题, 但相信在新课程的标准下, 通过合理的措施进行解决, 我国中职阶段的专业教育一定会不断进步, 不断取得突破的。

参考文献

[1]陈秋彦.浅谈新理念下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有效课堂的构建[J].成功 (教育) , 2011, (06) .[1]陈秋彦.浅谈新理念下中职教育汽车维修专业有效课堂的构建[J].成功 (教育) , 2011, (06) .

[2]纪艳艳.对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 (02) .[2]纪艳艳.对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1, (02) .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2篇

摘要: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强调理论够用、实践为重,面向市场,努力培养实用型人才。为此,职业技术学校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最大化的利用实训场地进行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践教学;“双师型”教师;改革

一、引言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最适宜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实践教学往往成为制约培养实用型人才、制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的瓶颈,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很多学校纷纷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进行了大刀霍斧的改革,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4S店的人才需求,然而,由于我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办学年限都较短,还处于创办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不少学校的办学模式都是沿用本专业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教学”,即使是实践教学,也是老师说得多,学生做得少,“放羊式”教学还占主流,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研究。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现代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汽车维修等服务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目前的职业教育存在与市场脱轨问题,不能满足汽车服务业的岗位需求。而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目前我市各个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三段式教学,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模式适合高等院校学生和有极大学习热情的学生,但不适应“中职”学生的教学。

1、市场导向不明确,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毕业以后干什么,无具体计划。因而采用传统式和探索式教学,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趋势,急功近利,发展方向不明确。

2、人为地将整体汽车进行了抽象地分割,带来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的浪费,设备使用率降低,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的结合,比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实行包班制,可节省大量时间和场地,避免了“盲人摸象”的后果,且便于管理,整体效果好。

3、学校教学基本上都是模仿性的操作和简单的机械操作,无法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的分析故障的形成和系统性技能。虽然各个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采用实车、直观教学法,但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缺乏空间想象力。

4、教学设备落后和不足、教学环境不利于教学和实训,带来了教学的不协调,比如:东边学习再到西边去练习,两头跑带来管理与教学的不便。

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汽车保有量逐年快速递增,而且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不断应用,使汽车服务业处于大好的时机,新时代技能人才相当缺乏。调查显示,80%的服务站对中职生的技能不满意、对师资和教学方式更不满意。服务业和市场逐渐细分为如店长、经理、总工程师、营销顾问、汽车保险等。基本上由院校生担任,要求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方向是汽车维修中细分出来的汽车维护(一级、二级)、汽车检测、配件销售、汽车制造业、汽车美容和汽车装饰等岗位。

1、制定面向市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完善学习器材和环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的强化技能训练。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出传统模式,化繁为简,营造教学氛围,比如上《汽车概论与文化》可以在汽车模型室进行,教师边讲学生边观看—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而实训室应该布置成学生喜欢进入的场所,因为喜欢才有兴趣,有兴趣才有动力——也就是说理论学习与实习环境要配套。

3、课程设置与模块训练,综合能力训练很重要,有了培养目标才有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因地置疑,建立工位制的实训场所和基地:

⑴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训练室—完成万用表使用,电子元件测试和焊接的练习;

⑵汽车模型挂图室——让新生了解汽车构造和简易原理,为以后的学习培养浓厚的兴趣; ⑶钳工实训室——训练学生测量锉削、锯割、钻孔、刮削、维修工具应用等钳工技能,为维修打下深厚的基础;

⑷汽车构造实训室——完成发动机和底盘的拆装练习,达到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的目的;

⑸汽车电器实训室——掌握充电系、起动系、点火系、空调结构等的工作原理,维护和保养,了解照明系、信号和仪表等基本电路的连接;

⑹新技术应用(轿车)结构实训室——掌握EFI、ECU、ABS、SRS等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故障检测和基本维护;

⑺美容、装饰中心——完成漆面护理、内外美容护理、车轮动平衡、座椅升级、车灯增亮、音响升级、汽车防护、保护膜粘贴工艺、地胶换代、汽车装饰、划痕处理、漆面翻新、汽车解码等项目训练; ⑻综合维修实训中心——完成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综合维护,达到清除隐患、恢复性能的目的,使学生全面掌握维修过程与市场接轨。

四、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的落实

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职业能力的要求入手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都较强的实践教学体系。

1、全面推行工位式技能练习。实行分组实训,5人一组,提前对组长进行强化训练,反复的达标测试。进行三查(自查、互查、对比查),组与组之间进行竞赛,来营造一个新的实训气氛。采用测评机制,找出其不足之处,利于改进。

2、考核方式多样化。除了维修、操作技能测试来训练学生的成就感,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人为设置一些故障来引导学生排除)。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信心。先进的仪器和器材逐步的投入来让学生看到专业前景,使他们坚信好好学习,一定大有作为。

4、分期、分批让学生进企业“顶岗”来促进个人的项目实训欲望,也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提供了保障。

五、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非学科体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1、确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汽车行业作为国家支柱产业,发展相当迅速,而汽车技术也正在日新月异的更新,EFI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SRS以及ASR等新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此高科技的技术含量,以及维修、检测设备的智能化,传统的“手艺修车”已经过时了,迫切的需要懂现代汽车维修技术、较高计算机水平和掌握英语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因此,本专业定位的岗位群主要是大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的机电一体化维修、工程机械的维修,其次还有汽车美容、汽车钣金喷漆、汽车内饰装饰、汽车音响改装、汽车制造、汽车商务等工作。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汽车简单维修能力、汽车简单检测能力、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能力和汽车商务等相关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根据目前学生基础普遍都较差、学习兴趣普遍都不高等实际情况,设计“因材施教”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即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成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等三个不同的层次.。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机修能力、电工维修能力。毕业学生应掌握汽车结构知识和对汽车进行正确、熟练的拆装和调整;其中专业技能指从事汽车维修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包括维修专用工具、量具、检测诊断仪器、维修保养设备的使用,整车拆卸、维修新工艺规范,修理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汽车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认识汽车新技术及工艺等.以培养学生基本的汽车维修能力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为主;专业综合能力是指从事汽车维修人员解决维修工作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包括现场解决问题能力、技术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对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标准分解为若干单元,以单元的形式融合到课程和实践教学中,形成独具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汽车发动机拆装与调整应包括活塞连杆组的拆装、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等40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模块式教学法,将维修实际中常用到的一些拆装、检测、修配、间隙调整等基本技能与教学结合,尽量做到不会出现老师在课堂教学活动难以开展,学生在学习中理解不了的情况,尽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真正做到无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之分。

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保证措施

1、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实践教学体系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目的是为了保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的培养得以分层次提高,必须通过多次的、反复的实际操作来达到。其途径分为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它们在能力培养上相互补充,不可缺少。

(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应主要满足学生不同能力的培养,如采用丰田5A-FE发动机进行故障设计和排除、整车电气设备的认识和了解、ABS控制试验台、安全气囊试验台、汽油机点火系统试验台等设备进行训练,让学生在教师的巡视下完成实训,有利于教学组织和管理,避免了教学事故的发生,并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反复训练。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得到了各个汽车维修企业和汽车相关企业的认可,为真正实现培养实用型人才,务必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实践教学活动中来,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排除简单故障.这些都是在校内基地里无法实现的。实际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普偏存在着建立基地难、日常管理难和让学生动手难等问题,伴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在推进,汽车维修相关企业都更注重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普遍存在不接受学生实习,即使接受也是被动接受,学生亲自实践和动手的机会很少,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不理想。想颠覆这种普遍的现象,最理想的就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场所,又提供了真实的实际维修环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夯实基础,熟悉基本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近了与汽车维修企业距离。像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很好的典型。

2、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要跟随实践发展,学生在求学目标、基础知识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特点必须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集普通教师素质和工程师素质于一体的教师,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但是就目前我市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又到学校,眼高手低的现象非常严重,教师如果动手能力不强、经验和技术不达标,对于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成为一种阻力,所以,迫切的需要“双师型”教师。

要解决“双师型”教师缺乏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种是通过制定一些硬性规定,比如规定理论教师每工作两年必须要有两个月及以上的时间到企业实习实践,这样既可以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又不至于他们掌握的知识过于陈旧,导致与市场脱轨,对于推进实践教学改革有很大的帮助;一种是在教师队伍中必须有一半以上的教师具备“双师型”教师称号,这样可以实现以一帮

一、以老带新,慢慢培养和创大“双师型”教师队伍。

3、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改革探析 第3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 改革 教学模式 校企联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工业发展也十分迅猛。截止2012年6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14亿辆,而我们河南省汽车驾驶员数量已超过千万,而且日益火爆的汽车销售市场预示着这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加。同时,汽车工艺技术也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大量高新技术应用在汽车制造业上,使汽车不仅是日常代步工具,更是高科技集成品,现代汽车已发展成为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技术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等方面正逐步进入智能化控制阶段。在其华丽外衣的背后,则是更多的汽车需要日常维护、保养,享受优良的售后服务。正如中国医患关系处于“卖方市场”一样,汽车维修服务也正步入“卖方市场”,大量汽车需要“求医问药”,而这离不开“汽车医生”的“望、闻、问、切”。这种专业人才就需要大量中職学校的培养和输送,这给我们中职汽车维修专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也应与市场挂钩,走改革之路,才会更有竞争力和生命力。

一、汽车维修专业改革的背景

1.汽车维修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老百姓汽车购买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汽车维修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就造成了专业维修人员的匮乏,因而企业招录人员的门槛降低,素质参差不齐,不仅给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造成瓶颈,也给客户带来了隐患。

目前许多汽修人员是以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的,大部分从业人员只有实践经验,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空间非常小。对于类型繁多的车型和层出不穷的汽车新技术,能接订单的企业凤毛麟角。

2.中职学生的教育现状

中职学生沐浴在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政策下,享受着良好的教育资源及环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入校门槛降低,学校取消了录取分数线,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目的性不强。许多学生选择汽车维修专业是由于它美好的就业前景、广阔的就业市场,另外自认为修车这门技术易学,理论知识学的少,动手操作机会多。

3.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现状

我校是市属唯一一所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是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在近几年开设的新专业,专业定位是培养中等专业水平的汽修人才。但由于硬件和软件配备的限制,该专业发展速度缓慢,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1)硬件设施落后

汽车维修专业人员是非常注重实践训练的专业,但因为该专业建设时间短、场地不足,该专业的实习教学一直从属于机械专业实习教学。校内实习时,十几名学生练习一台车,学生参与时间短、车型单一、视野窄,很难达到教学要求。教学形式、教具类型单调,大部分时间教师凭借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就上完了一节课,教学效果不佳。

(2)软件储备不足

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教师欠缺。许多教师是机械专业跨行从教的,虽然汽修与机械专业关联性较强,但汽修的知识面更宽、涉及技术学科更多,专业特色突出。这使得一些教师感到备课难度大,理论课易教、实践课难上。由于教师年龄轻,都是大学毕业即入校从教,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积累。关于专业实习,他们只能遵照教材讲解,不能灵活运用,使教学缺乏实践性,有些教学内容已不适应现今汽车发展的需求。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我认为汽车维修专业必须与时俱进,走科学发展之路,创出新面貌。

二、汽车维修专业的改革措施

1.转变教育理念和办学思路,提高教学质量

职业学校是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只有适应市场需求,学校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学校要及时了解社会,熟悉就业信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学校要开门办教育,打破传统办学思路,尤其是汽车制造技术更新快、其对应的汽车维修技术也应水涨船高。如果我们不去了解社会,一味的啃书本,讲理论,那么学生所学的知识都是过气的,没有太多的应用价值。学校要创造有利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参与校际交流,尤其是与汽修专业发展较好学校的交流沟通,扬长避短,促进专业发展。

2.改革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技术在革新,我们的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及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相反它成为教师的绊脚石。因此,对于专业课要加大实习力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模块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学校要加大实习场地建设,有条件的将理论专业课适时的转向实习室,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目的性。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根据教学内容展示各种动画、影像资料,或鼓励学生通过校内网获取各种汽车资料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劲头,发自内心地去学习。

(1)采用模块化教学

借鉴德国职教先进的教学经验,实行学生分组、教师负责制,每次教学设置一个教学主题,先理论讲解,然后实践指导,现学现用,非常有实效性。由于学习目的明确,教学内容突出,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参与课堂的意识大大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比如我将汽车维修专业课按模块可分为:发动机机械模块、制动系统模块、汽车电子电器模块、机械基础模块……等等,每个模块我又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将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技能要求、评价方法等都作了详细说明,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学生学习有备而来。

(2)理实一体化教学

增大实习课的比重,适时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习课准备时间长、管理难度大、投入成本高、教学效果差,这些成为讲授实习课弊病。既便如此,我认为要想改革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面貌,就必须做好实习工作。就我们学校而言,可将实习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在学校场地进行,实现“短、平、快”,与模块式教学相结合,针对每一实习课题,现场训练。长期实习主要是开拓学生学习视野,将他们送往专业汽修店,丰富所学内容,实现“多看、多听、多练”。

nlc202309011958

3.“引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适应社会形势

要改革,就要破除旧模式,摒弃旧思想,善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从思想源头彻底改变。中职学校要长远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引进来”是根据学校教育计划,可以邀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来校讲课或培训,将先进的技术知识传授给我们教师,或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聘任其为专业教师指导教学。“走出去”是输送学生进入汽修企业实习,顶岗工作,即锻炼了技能,又积累了社会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铺平了道路。建立更合理的专业课程,有专长的老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编写校本教材,强化教学重点,以适合学生学习。例如现代汽车应用的计算机控制及网络技术、传感器反馈调节系统、电子技术的应用比重增加,原来的教材在这些方面涉及较少,教师可及时调整所选教材,补充新知识,舍弃过时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时更具竞争力,择业面更宽。

4.大力培养师资队伍,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中职学校的生命是教师,有一支专业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就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我们一直致力于“复合型”、“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汽修专业教师更是“全能型”教师。他们不仅需要具备多门学科知识,还要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更要不断猎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潜心钻研,褪去学习上的浮躁,踏踏实实地做好教学工作,不仅拥有“双师型”教师的证书和称谓,而且成为实力派教师。学校多鼓励专业教师同学生一起进入企业工作实习,实现校企联合的多渠道合作,最大程度实现双方价值,获得双赢。总而言之,只有汽修专业教师不断进取、提升自我,才会造就出自信、具有竞争力的学生。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它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即为招生工作做好了铺垫,又为就业开辟了新渠道。

5.致力于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心智成熟的技能人才

现代汽修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维修店由于自身技术能力的限制,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渐渐形成恶性循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他们在维修质量上降低了标准。因此,中职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包括思想道德、技能知识、法律知识和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成为一名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合格人才,成为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

党的十八大刚刚胜利闭幕,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我国经济建设将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也将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只有遵循市场规律,顺应社会需求,恰当改革,不断创新,汽车维修专业就能越来越壮大,最终成为我们学校的拳头专业。

参考文献:

[1]《模块化教学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黄泽锋著.

[2]《双元制下汽修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探析》——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

[3]《职业道德与法律》——主编:朱力宇,張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简析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第4篇

1 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现状

1.1 面临的行业现状

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机械配合越来越精密复杂, 电子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车型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情况下, 汽车维修检测设备、诊断仪器、专业素质的员工和维修技术资料显得尤为重要。如今汽车大修的概念逐步淡化, 转而汽车定期维护与保养更得人心, 大家乐意接受汽车专修快修, 高效快捷, 排除故障, 提高维修质量。汽车的维修也不再趋向于过去所需要的解体检修, 而是电子电控元器件的检测以及总成的更换占据一席之地。这些问题所带来的是汽车维修学生的培养方向的改进, 一直提倡的中职学生动手能力更重要的目标也开始动摇, 汽车维修中的检测过程需要大量的理论知识做支持, 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 意味着没有扎实的地基, 安能成就大厦?而现实是部分学校仍然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随着新能源车的不断增加,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已经出现在大街小巷, 汽车行业对于新能源车的维修人才需求日渐增加, 然而学校对于新能源车维修人才的培养还没有跟上步伐。

汽车行业的发展促成了汽车维修行业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 汽车维修行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训练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每个中职学校学生毕业都能获得汽车维修工等级证书, 初级工或者中级工。然而汽车维修工等级证的含金量却不容乐观。

1.2 教师和教材与教学的不匹配

汽车维修专业真正的“双师型”骨干教师缺乏, 一部分教师是从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 没有任何企业实践经验, 而还有一部分具有企业经历的老师却又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师资培训, 真正的“双师型”教师还是严重不足。教师对汽车前沿的新信息新技术学习掌握滞后, 往往使学生接受过时的知识而学不到新的技术和新的知识。

当前的中职教材虽然很多, 但是各个学校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学内容不一样, 很难选择到匹配的教材;另外, 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 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内容与相应的维修技术介绍很少, 这样以来培养的学生毕业后适应市场的需要很快上岗就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1.3 教学设备及教学设施不足

由于汽车行业产品的快速发展,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 很多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设备都显得陈旧, 跟不上汽车发展步伐, 教学设备无用武之地, 教学的内容也显滞后。学生无法学到前沿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购买新的设备又需要很大的投资, 学校的资金短缺也会使得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换代, 学生的技能水平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有些中职学校教学设施也显得不足, 实训的工位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要求。如最基本的发动机拆装实训, 一般4人为一组来进行拆装为合适, 但有的工位却达到10人左右, 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无法动手, 甚至聊天、玩手机。如果工位足够, 每个学生都有动手的机会, 他又怎么会分神去做其他的事情呢?

2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几点措施

2.1 提高中职教师师资队伍

职业教育的师资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水平的高低, 决定学生的就业, 关系到职业学校的发展。所以, 在这种形势下, 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刻不容缓。 (1) 师资的配备要满足一定的师生比, 学校教师要多参加培训, 包括专业技能培训、企业锻炼、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和方式, 弥补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 真正做到教师和师傅合一。 (2) 加强校企合作, 将企业的能工巧匠引进校, 吸纳修理厂的优秀技师作为指导老师, 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企业的指导教师和本校老师一起合作进行教学,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2 适应当前教学用教材的开发

教材是老师教学的主要工具,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针对现在买到的教材适用性不强的问题, 完全可以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组织校内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 同时在日常注重素材的积累, 结合该校实际情况, 根据专业体系完成汽修专业教材的修订。该学校是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开发了行动导向式的校本教材, 这是一种相对来说很好的教材, 或者说很好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任务相结合, 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分成一个一个子任务, 然后再把每一个任务以信息页、工作页、评价页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信息页主要是提供学生所要完成的子任务的基本信息, 若想深入学习, 学生需要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取,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查询获取资料的能力;工作页是将学生要完成的子任务按工作流程和步骤进行分解, 在其中穿插多个题目, 答案有些是从信息页获得的, 有些是查询的, 还有很多是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后才能解答的, 学生想要完成工作页所列出的工作任务和题目, 就要通过多种方式去查询、学习、讨论、操作、合作;评价页是在完成子任务的节点中教师给予学生完成任务情况所做出的反馈和指导, 以便于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积极参与的, 完全做到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 让他们主动学习最终获取知识, 通过以上的信息页、工作页和评价页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运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会团队的合作, 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利于针对不同的学生个性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 做到因材施教。

2.3 小班化教学并且发挥中职班主任的作用

小班化对于教学的开展会提供很多有利的因素。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做学生看, 老师指导学生做, 每个过程学生的人数越少, 教学的效果就越明显, 虽然实际面临的情况不可能做到一个班级人数过少, 但最好不超过30人, 这样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各个工位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 完全调动起他们的主动性, 一旦他们动手操作了, 就会有成就感, 促动他们继续动手完成新的实践任务,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班主任在中职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者, 如果班主任正好是汽修的专业教师, 那么这样对于学生的教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可以从学生一进校就掌控汽修专业的学生整个三年教学实施的设置与安排及时间进度情况;可以在日常学生学习的同时解答学生关于专业的问题;班主任对于每个学生的情况和性格都是了解的, 可以借助于这个优势来开展分组教学、分工合作;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统一有利于和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专业教师对于行业的敏锐性可以为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出指导, 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的职业生涯。

2.4 多种教学资源相辅相成

现代的教学资源多种多样, 完全脱离了原始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从图片、动画、视频到仿真软件到实验台架到实物实车, 各有利弊, 所以需要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针对性的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式将资源充分调动起来, 做到资源最优化。另外, 也可以开展兴趣小组, 组织学生一起开发一些简易的教学模型和实验设备。自制教学模型和实验设备对教学的促进也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时间分配的矛盾、设备完好率的矛盾、经费投入影响的矛盾;通过自制设备的设计研制调试, 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锻炼, 同时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 增加了工作的成就感, 同时加强了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学生的参与更是让学生在一起制作的过程中不断学习, 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增强了实践水平, 更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 增进了师生的感情。

2.5 信息化教学素养的渗透

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信息化时代条件下的新发展, 它使得教学资源的分布不限于学校、不限于教师, 而是延伸到学校以外的广泛的时空范围中。如今我们都知道微课、慕课、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应用, 也了解其他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 如个性化学习、个别授导、操练与练习、教学测试、教学模拟、教学游戏、智能导师、微型世界、虚拟实验室、情景化学习、协同实验室、计算机支持讲授、虚拟教室等都走进了各个学校多个课堂。

学校采用信息化教学, 作为一种有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结构和教学方式, 为教师进行多样化教学提供了条件, 而且信息化教学模式有以上很多种类型可以供教师进行选择, 教师如果掌握了这些方法和技术, 既增加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积极配合, 活跃课堂气氛, 又可以促进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 教育信息化必将促成学校教学模式的创新, 这种新的模式也将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 中职学校可以根据中职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将信息化教学运用起来, 积极发挥信息化教学新模式的作用, 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3 结语

我们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适应当前汽车行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更应承担起汽车维修行业紧缺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可以说教育教学的任务是艰巨的, 但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中职教育带来机遇, 汽车维修专业面临的形式仍是乐观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 通过上述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和教学改革的几点措施供大家参考, 共同抓住大好时机加快职业教育建设步伐, 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办出特色, 办出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永春.汽车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经贸, 2007.

[2]高进军.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项目化课程和改革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 2010 (5) :122-124.

[3]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J].职教论坛, 2005 (7) :5-10.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5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对当前职业技术学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进行分析,提出对汽修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教学方式、模块式教学方式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保有量大幅度提高。按国家发改委的“十一五”规划,现阶段,我国汽车产量已达到1000万辆,保有量已达到4800万辆,这表明我国汽车工业取得的成绩,也预示着汽车维修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机遇。随着当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我国汽车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科技含量、汽车维修手段的现代化、汽车维修方式的科学化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汽车维修中职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的编写严重滞后于汽车技术的发展,对于汽车维修业务量庞大的新型轿车和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等涉及很少;对于现代汽车检测中,使用十分普及的发动机故障检测仪、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轮定位仪等均没介绍;汽车修理中仍然在讲解现代汽车维修中已经几乎淘汰的修复工艺,与“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汽车维修技术政策严重脱节。

2、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多数情况下均是课堂理论教学,仅有的实验教学,大多数也是停留在演示性的教学上,学生动手和实践机会较少。由于教学经费的投入较少,导致教学设备和仪器的更新换代比较慢即使能够动手实践,也是一些过时淘汰的设备,用这样的设备和条件培养出来的学生,又如何能够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需要呢?

3、课程设置仍然以学科为主,过于强调教材的系统性,这种课程体系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汽车结构学过后,等到学习使用、修理和检测课程时,学过的结构早已忘记,也就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鉴于以上分析,提出对汽修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

新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认真梳理,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能够适应企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在理论上充分体现“必需、够用”的原则,打破现有课程结构,重组教学内容,大胆进行课程改革,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1、根据教学计划和市场需要,明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

目前,中职汽修教育具有鲜明的地方性、企业性等特点,课程职业岗位针对性强。我们通过初步的市场分析,目前市场需要的是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较强实践技能,适应现代化生产需要的汽车维修行业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我们的教学大纲应确定中职汽车维修课程的学制、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课程设置、技能培训计划、学时安排等。其后又通过寒暑假毕业生的调研、汽修市场调查,应对教学计划,尤其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做大量改进,根据目前汽车维修实际工艺的现状,确定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在汽车维修的教学过程中,以汽修企业中汽车的维修检测工艺为主要内容,包括汽车维修理论基础、发动机维修及装配调整、底盘维修及装配调整、车身以及附件维修,等等,理论知识不强调系统与完整,尺度以够用为度,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维修操作、工艺、检测、装配、调整等。

汽车维修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理论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掌握各种维修工艺尤其是最新的维修手段、技术标准、操作步骤,培养汽车检测、汽车诊断、汽车驾驶等重要实践能力,完善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汽车工艺及维修专业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维修能力知识。从教学目的来看,该课程与汽车检测、汽车诊断密切相关,尤其是现代的高级汽车与轿车诊断修理,已从传统的手工和经验操作、诊断向先进的仪具诊断和数控、电控设备及电脑控制的四位一体的4S(整车销售、零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方向转变。

2、积极推行模块式教学方式,完善汽车维修专业的能力教育体系

所谓模块式教学方式,就是根据汽车维修专业的特点,将汽车的各个功能系统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单元,在该教学单元中,应将该功能系统的结构原理、性能检测和故障诊断的方法和程序、维护修理的操作方式,和所有与之有关的技能操作训练和考核一次性完成,然后由各个功能性模块组成完整的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例如可以将汽车按其功能划分为发动机模块、汽车底盘模块、汽车电器与电控系统模块、汽车车身模块等几个大的功能性模块,再将汽车发动机模块划分几个功能性子模块。每个功能性模块中,应包含传统机构和新技术内容,通过该功能性模块的学习,应使学生全面掌握该功能性模块所要求的各项技能。

3、配合模块式教学方式制订科学的授课计划

教学课程授课计划的制订就是合理分配每一个课题所用教学时数,它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

授课计划的制订,必须进行三方面的准备,即“技术—方法—学生”,就是我们把汽车维修这门课程和技术,用什么样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各式各样的学生。

技术方面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它包括以下几点:(1)备内容。含备教材、备资料、备工艺、备标准、备操作等。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及有关辅导书、资料说明书等掌握各种维修的方法、标准、操作步骤和相应的工艺,并要做到主次分明、重难点突出。(2)备进度。按教学计划及大纲中的学时分配列出学时进度安排。(3)实践课程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以便统一方法、统一要求。

方法方面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外还采取了多媒体、幻灯、现场教学、电化教学、课题研究等辅助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加拿大的CBE教学法模式(comptencebasededucation),即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它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利用职业目标分析法(DACUM方法)(DevelepACurricum)开发项目大纲,并绘制出DACUM表;模块大纲分析及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科学的管理。汽车维修的实践模块就是汽修专业总的DACUM表中相关该课程的那一部分。实际上,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就完成了CBE教学法模式DACUM表中既定的一个目标。

学生方面要求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即学生的专业水平、入学前的技能水平、入学前考试成绩、纪律情况等,做到抓两头、带中间,教学方法要适合大多数的学生。

中职教育中的实践授课方式应有其鲜明特色,采取边讲解、边演示、边学习、边辅导的方式,要求每次实践课应贯彻集中讲授操作方法、技术要求、注意事项以及进行必要的单元训练模块的演示,并与DACUM表对应。

4、按照授课计划和模块式教学,在实施教学过程,考查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我们前面一系列准备工作的必然结果,也是检验我们教学效果好坏的标准。中职教育的特色是强化实践环节、理论知识以够用为主,若不进行理论教学,只进行实践教学,职业教育就变成了师傅带徒弟;只进行理论教学,不进行实践教学,就使职业教育枯燥无味,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因此,理论课讲授是职业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环节,实践课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鲜明特色。

实践课的教学实施,主要包括分组教学(一般分3~4组)、技能项目单元方式教学(模块教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建模拟企业经营环境,提高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实践课讲解采用示范性教学、训练性教学、应用性教学、参观性教学、岗位锻炼教学等方式。课程结束后,写出他们对该项目的掌握情况(可按掌握、不熟练、没掌握三级划分),以便于统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要求课后写出实践报告,只要完成该功能性模块的技能考核的学生便可以随时随地进入下一个功能性模块的训练。

5.结论

通过对该门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结合当前职业技术学校中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基本摸索出一条适合中职教育汽修专业汽车维修课程的教学路子来,提出对汽修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的几点看法。汽车维修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汽车维修课程建设的职教路线还需要不断完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戴志浩.CBE教学模式和项目课程的开发--《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35期

吴建军.应用DACUM职业分析法开发中职校本专业课教材的实践研究方案--江苏省昆山第一职

业高级中学教育科研网,2010(3)

孙旭.汽车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探索--《大众科技》,2008年11期

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第6篇

关键词: 中职汽车维修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现阶段,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不断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技能与理论素质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必须与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汽修专业教师素质是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中,汽修专业的教师并非是汽修专业毕业,在实际教学经验、汽修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升。甚至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仍然以东风、解放等国产汽车为例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国外进口车辆的数量远远大于国产车,教师们对于这些进口车辆的结构和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其认知能力远远不能为这类汽车的维修提出意见。正是由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无法适应汽车市场需求。

因此,必须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素质培养加以重视,不断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理论水平,保证其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做科学的教学指导。一方面,应该改变中职院校教师招聘制度,对教师入校门槛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应该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加强对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课题调研、深造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只有增加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合理设置与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

汽车维修工作就像医生的工作一样,正如医生应该了解疾病一样,汽车维修人员需要对汽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因此,需要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将技能实训作为核心,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1)在汽车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通俗化的原则,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在课程作业完成过程中都持应付差事的态度,抄袭严重,同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课本上原有的习题,学生通过这些作业很难真正理解与领悟教学内容。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教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有些错误,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保证课程教学语言的见解明了。

(2)应该认清汽车维修行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在对汽车电工电子方面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与现代化的汽车电路、电器元件等紧密结合,让学生把握住基础课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对汽车液压传动内容讲解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液压元件和液压装置上。汽车生产材料内容讲授应该与材料学有机结合,在机械制图和CAD制图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亲手绘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图纸对汽车零配件和装配有详细的了解。

(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应该能够与市场上的先进检测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相结合,不至于滞后与潮流。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从汽车的整体概念入手,如汽车发动机讲授过程中,应该与最近的发动机技术紧密结合,包括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可变配气机构、废气循环再生技术、增压技术等必须作为教学内容。在汽车底盘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电控悬架、无级变速、自动变速等先进技术上;在汽车电器讲授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动空调技术、导航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更多先进的汽车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和维修技能,以便应付各种各样的汽车维修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实训设备,强化汽修教学效果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黑板、教材、版图等,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对汽车维修教学的兴趣不浓厚。汽车维修教学复杂性较高,一些内容教师很难通过板书表达出来,但是光凭教师讲授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表示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将样车控制部件中的节气门体等实物拍摄下来,利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准确观看这些部件的形状、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汽车启动电路讲授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汽车电路特点后,让其利用计算机等设备,模拟电路画出汽车启动电路图,然后结合实训的具体内容,对启动系统中各个部件,包括起动机、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蓄电池等作用进行探究。

汽车部件工作原理是维修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不仅不能接受如此多且深奥的问题,还可能对教学产生厌烦心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就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资源共享。

另外,为了让中职汽车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早融入到社会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加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实习,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工具,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于海东.浅析如何提高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J].赤子旬刊,2015,28(2):144-145.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7篇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笔者认为,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最适宜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而实践教学往往成为制约培养实用型人才、制约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的瓶颈, 为了培养实用型人才, 很多学校纷纷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改革, 以满足汽车维修企业、4S店的人才需求。然而事实上, 不少学校的办学模式还都沿用本专业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板书教学”, 即使是实践教学, 也是老师说得多, 学生做得少, 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还有待研究。

一、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 汽车制造业蓬勃发展, 带动了相关产业, 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汽车维修等服务业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目前, 职业教育存在与市场脱轨等问题, 不能满足汽车服务业的岗位需求。而职业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适应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当前, 我国各个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基本上都是采用传统三段式教学, 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种模式适合高等院校学生和有极大学习热情的学生, 并不适应“中职”教学。具体分析如下:

1. 市场定位不明确。学生学什么, 学到什么

程度, 毕业以后干什么, 无具体计划。采用传统式和探索式教学, 急功近利, 发展方向不明确。

2. 人为将整体汽车进行了抽象的分割, 带来

人力、物力、财力和场地的浪费, 设备使用率降低,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形成有机的结合。

3. 学校教学基本上都是模仿性的操作和简

单的机械操作, 无法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的分析故障的形成和系统性技能。虽然各个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 采用实车、直观教学法, 但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 缺乏空间想象力, 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

4. 教学设备落后、不足, 教学环境不利于教

学和实训, 导致教学不协调, 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练习两头跑, 带来管理与教学的不便。

因此, 破除传统的教育理念, 打破学科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适应汽车行业需要、具有职业教育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理论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和陈旧的教学内容, 十分紧迫。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由于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知识、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更新应用, 使汽车技能型人才极具缺乏。调查显示, 80%的服务站对中职生的技能不满意、对师资和教学方式更不满意。服务业和市场逐渐细分为如店长、经理、总工程师、营销顾问、汽车保险等。这就对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该专业的毕业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

1. 制定面向市场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完

善学习器材和环境,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实践为主线强化技能训练。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走出传统模式, 化繁为

简, 营造教学氛围。比如《汽车概论与文化》, 可以在汽车模型室进行, 教师边讲、学生边观看, 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而实训室应该布置成学生喜欢进入的场所, 因为喜欢才有兴趣, 有兴趣才有动力——理论学习与实习环境要配套。

3. 课程设置与模块训练, 综合能力训练很重

要, 有了培养目标才有专业课程和技能训练, 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 建立工位制的实训场所和基地: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训练室———完成万用表使用, 电子元件测试和焊接的练习;汽车模型挂图室——让新生了解汽车构造和简易原理, 为以后的学习培养浓厚的兴趣;钳工实训室———训练学生测量锉削、锯割、钻孔、刮削、维修工具应用等钳工技能, 为维修打下深厚的基础;汽车构造实训室——完成发动机和底盘的拆装练习, 达到熟练掌握其工作原理的目的;汽车电器实训室——掌握充电系、起动系、点火系、空调结构等的工作原理, 维护和保养, 了解照明系、信号和仪表等基本电路的连接;新技术应用 (轿车) 结构实训室——掌握EFI、ECU、ABS、SRS等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故障检测和基本维护;美容、装饰中心——完成漆面护理、内外美容护理、车轮动平衡、座椅升级、车灯增亮、音响升级、汽车防护、保护膜粘贴工艺、汽车装饰、划痕处理、漆面翻新、汽车解码等项目训练;综合维修实训中心——完成一级维护、二级维护等综合维护, 达到清除隐患、恢复性能的目的, 使学生全面掌握维修过程, 与市场接轨。

三、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非学科体系,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制定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 尤为重要。

1. 确定岗位群和岗位能力。汽车行业作为国

家支柱产业, 发展相当迅速, 而汽车技术也正在日新月异的更新, EFI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SRS以及ASR等新技术在汽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此高科技的技术含量, 以及维修、检测设备的智能化, 传统的“手艺修车”已经过时了, 迫切的需要懂现代汽车维修技术、较高计算机水平和掌握英语知识的综合性人才。

因此, 本专业定位的岗位群主要是大中小型汽车维修企业的机电一体化维修、工程机械的维修, 其次还有汽车美容、汽车钣金喷漆、汽车内饰装饰、汽车音响改装、汽车制造、汽车商务等工作。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汽车简单维修能力、汽车简单检测能力、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能力和汽车商务等相关能力。

2.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和构建。根据目前学

生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普遍都不高等实际情况, 设计“因材施教”为突出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即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成基本技能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层等三个不同的层次。

汽车维修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机修能力、电工维修能力。毕业学生应掌握汽车结构知识和对汽车进行正确、熟练的拆装和调整技能;其中专业技能指从事汽车维修人员为适应岗位要求, 所应具备的专业核心能力, 包括维修专用工具、量具、检测诊断仪器、维修保养设备的使用, 整车拆卸、维修新工艺规范, 修理技术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汽车使用性能的检测方法, 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认识汽车新技术及工艺等。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采用模块式教学法, 将维修实际中常用到的一些拆装、检测、修配、间隙调整等基本技能与教学结合, 尽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

摘要:当前,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与企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其主要原因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与企业实际需要脱节、学生的课本内容与企业实践操作脱节。因此, 职业技术学校应综合考虑自身条件, 最大化的利用实训场地进行教学, 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为培养实用型人才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践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拥军.职校汽修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J].考试周刊, 2008 (06) .

[2]郭振.模块化教学在汽修专业中的应用[J].安徽职业教育, 2008 (09) .

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第8篇

一、努力提升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技能

汽修专业教学要跟上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 将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才会逐渐跟上汽车行业的发展。 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理论素质对于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奠定基础的作用。 目前, 在许多中职学校中, 汽车维修老师并不一定是汽车维修专业毕业的, 因此, 在教学方面, 对于汽车维修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实际经验并不充足, 专业技能亟待提高。 现阶段许多老师在平时讲课的过程中依旧以现代、东风等国产汽车品牌为例, 然而国内汽车市场上进口车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多远远超过国产车辆。 很多老师对于国外进口车的相关内容和结构都没有全面的了解, 目前的状态对于进口车辆在维修方面并不能提供具体且专业的指导和意见。这些潜在的问题, 导致中职院校汽修专业一直很难提高教学的质量, 最终不能满足汽车维修市场的要求。

鉴于以上原因, 必须重视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素质培养问题, 不断加强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专业性培养, 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确保其能够给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提供最科学最全面的教学指导。 首先, 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老师的选拔要严格控制, 制定严格的招聘制度, 保证通过考核的老师都是最优秀的。 其次, 应该结合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 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师教育的问题上要加强其实际与理论的相结合的培训, 通过各种课题调研和出国深造等形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合理设置中职汽修专业课程

汽车维修如同医生工作, 就像医生在诊治病人时要了解病人的病因, 汽车维修的工作人员要对汽车整体的结构和问题全面了解。 所以要合理对中职汽修专业的课程进行设置, 以理论知识为教学基础, 把实训技能作为核心, 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一) 在汽车维修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该以通俗化为原则, 举一反三。 根据这几年教学实况发现, 很多学生在完成课程作业的过程中都应付差事, 并且老师们在布置作业的时候经常选择课本上的原题, 很难通过这些课后习题真正了解教学内容和理解知识。 为了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生对有关汽车维修的内容有更详细的理解, 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整理完成作业, 鼓励学生在汽车维修方面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果学生的见解有错误之处, 教师可以乘机进行正确的指导, 从而使学生在这种问题上有更深刻的理解。 与此同时, 教师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有主次之分, 确保学生对教学语言彻底理解。

(二) 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汽修行业是服务型行业。 在对汽车维修专业内容讲解的时候, 应该联系现代化的电器元件与汽车电路, 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课程的难点与重点。

(三) 中职汽修专业在课程安排上应该结合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和检测技术, 不能落后时代的潮流。 在实际讲课过程中, 教师们应该由汽车整体的概念出发, 比如在讲授汽车发动机的时候, 应该紧密结合最新的与发动机有关的技术, 包含双离合技术、发动机涡轮增压缸内燃油直喷技术、发动机内燃油直喷技术、发动机机械增压缸内燃油直喷技术等作为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在教授汽车底盘内容的过程中, 应该把电控悬架、自动变速、无级变速等先进技术作为重点;在讲授汽车电器的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先进汽车知识, 还要使学生学会检测汽车故障并且会维修, 以应对不同的维修汽车工作。

三、将现代化信息设备充分利用, 取得更好的汽修教学成果

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 利用传统教学模式如黑板、版图和教材等, 由于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比较枯燥, 以至于学生对汽修的理论教学缺乏浓厚的兴趣。 汽修专业教学比较复杂, 很多内容老师难以借助板书详细地表达出来, 但是只凭老师直接讲述学生不能真正理解。 所以, 学校要加强应用信息技术, 把抽象的汽车维修内容表达得更形象, 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 比如在讲授汽车发动机的电子控制系统时, 可以使用相机将汽车的气节门体等部件拍摄下来然后使用投影, 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些实物的结构和形状等, 提高学生的兴趣, 增强学生探索的欲望。

在讲授汽车的启动电路中, 要使学生充分明白汽车的电路特点, 让学生使用计算机或者其余的设备, 画出汽车模拟的启动电路, 再结合具体的实训知识, 探究启动系统中每个部件的作用, 如点火开关、启动机、蓄电池和启动继电器等。

另外, 还可以将课外实践与课堂知识相结合, 以便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与市场的发展相吻合, 同时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实际工作。 另外, 老师们可以学生一起走入社会实践, 加强学生在实际岗位上的学习, 为学生在以后的职业发展中奠定基础。

高职汽修专业教学更应注重设置专业课程, 将先进的工具与教学模式积极地加入教学, 使实践与教学理论相结合, 促使中职汽修专业的教学质量发展得越来越好, 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的人才, 进而促进汽修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哲.中职学校汽修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 2014.

[2]鲁春山.关于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科学, 2015, 12:71+75.

[3]刘飞.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 2015, 98:122.

[4]阳林峰.新时期优化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策略[J].科教文汇 (中旬刊) , 2015, 02:102-103.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9篇

一、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

相对国际汽车维修行业而言, 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基础薄弱、行业技术发展落后、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 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适应现代汽车维修需要的人才奇缺。由于我们的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教材不仅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技术发展, 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狭窄、重机轻电与重理论轻实践等通病。

现代的汽车维修方式, 是实现“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技术政策。以诊断、检测为主, 更换新件, 缩短车辆在厂维修时间, 已成为新的维修理念和维修方式。

由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出现和机电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汽车维修正演变成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修理”这样一种全新的模式。如何方便快捷地探明汽车各系统的工作情况, 准确判断故障所在, 为快速地排除故障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障, 同时对维修技术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教学模式落后

传统的课堂教学仍是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形式, 根本不可能完成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的全部任务。此外, 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落后, “黑板+图片+视频”课堂教学模式, 不但抽象、枯燥乏味, 而且难于理解, 学生根本不能被吸引, 课堂教学达不到教学目的。近几年虽然进行了理实一体教学改革,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2、教学内容过时, 课程设置不合理

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 却远远不适应当前维修市场的需求。汽车上目前普遍装备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故障诊断系统, 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设备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所不能适应的。现行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 教材内容陈旧, 不仅因编写出版周期过长而远远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 且存在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知识面窄等问题。

3、教师的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汽车维修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一个大专业, 涉及面广, 因此既需要一批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 又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的并懂得教学规律的实训指导教师。因此, 我们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师资培训、引入更新的机制, 确保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领先。

三、应对措施

1、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 优化专业课程建设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培养的是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检修人才, 因此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时, 应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 建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应围绕专业方向为前提, 而汽车专业课程要进一步充实调整电子控制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原理、汽车电器设备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汽车诊断仪器设备的应用等内容。汽车构造原理应以能代表时代特征的轿车为典型, 并及时更新补充新知识, 把汽车最新技术结构、原理和发展趋势方面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注重学习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的培养, 适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将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合理安排, 并真正落到实处, 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应将整个课程内容按不同模块重组, 形成发动机工作原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润滑系、化油器式供给系、汽油喷射式供给系、柴油机供给系、发动机装配调试、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等内容, 每章可以分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技能训练和复习思考题四个层次编写。

2、更新教学手段, 加强实训设施建设

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先进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的现场教学等, 能清楚地展示汽车各零部件工作时的内部运动关系及结构原理, 直观、动感性强, 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 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 在教学设施方面, 专业教室、实习和实验基地必不可少。因此, 必须配备先进、完整、齐备、典型的汽车及零部件和总成;汽车电器、电路;各类电控系统;现代化检测诊断仪器设备等实习、实验设施, 保证每一位同学能亲自动手反复操作 (实践培养课时应达到50%左右) , 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水平。

3、加强校企联姻, 形成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

“产教学结合”是学校、学生与企业三方共赢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 它是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和学生在学校与用人单位无缝转接的有效途径。在实践中, 学校教师深入到行业与企业中调研, 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规格。例如, 在汽车检测与维修方向中, 依据学生的选择, 针对某个岗位进行集中训练, 尽快提高学生在某个领域中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这样, 学生既接受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 又在专业方向的某个方面具有较专而深的岗位职业能力。同时, 可根据所开设的相关专业选择一些有一定规模和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利用企业专有的技术和资源, 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作为专业的外聘教师, 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实施计划, 共同开发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产教学结合”为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 明确了学生就业方向, 尤其是供求双方零距离对接, 一方面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另一方面减少了企业的用人风险, 降低了用人成本。

4、加强师资培训

师资是项目教学质量保证的关键。教师在讲述专业课的同时, 还要涉及多方面的内容, 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又要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还要有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 成为“双师”型教师;这是实行综合化教学的关键。教师必须具备高级修理技工的操作水平, 保证授课过程中进行准确、熟练、规范的操作演示。因此, 为了提高汽车专业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 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 我们可参加各级级组织的培训班, 也可把教师组织起来互相学习、研究, 共同提高, 使教师始终站在汽车技术的前沿, 这样我们教出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汽车工业的需要。

四、结束语

目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维修已步入高科技领域, 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层次的维修技术人才至关重要。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承担着为国家培养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 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校应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为我国现代汽车维修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文章简述了汽车维修行业现状, 并针对目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提出应对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苏宇锋.关于当前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8) .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10篇

目前, 针对各个中职专业编写的数学教材不是很多, 内容整合的实例也并不多。因此, 开展与相关专业整合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从一线教师的角度调查分析数学课与汽车维修专业课整合的现状、阐述教学实践案例, 并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数学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的现状调查

(一) 调查概况

调查对象:本校2012级汽车维修1班、汽车维修2班、汽车维修3班的全体学生。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个别访谈法。

调查内容:问卷内容主要调查学生目前数学学习态度、对专业课的兴趣以及学生对数学课与专业课结合的认识、关注程度及应用的情况。

(二) 调查结果分析

共发放并回收问卷131份, 回收有效问卷125份。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结果分析如下。

一是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数学学科。从图1可发现, 55%的学生还是喜欢和比较喜欢数学这门学科的, 真正不喜欢数学学科的学生大概占总人数的10%。此数据让我们看到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还是对数学学科感兴趣的。这一结果令笔者大受鼓舞。学生只要对数学有兴趣, 那么探索与专业融合的数学教学设计就有了现实意义, 即保护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是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比数学课更浓。如下页图2所示, 可以看出65%的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还是有较高的兴趣的, 并且大约4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成绩比数学成绩好, 接近1/3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数学成绩与专业成绩都不错。这组数据为与专业相结合的数学内容设计提供了良好的依据。

三是学生认同数学课服务于专业课。图3表明:72%的学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数学与专业课两者关系密切的选项, 认为“良好的数学应用能力可以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专业课学习有助于提高数学应用能力”;69%的学生对与专业课联系的数学内容更感兴趣。这说明在学生心目中, 对数学课的定位是服务于专业课, 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对结果的分析为笔者实践数学课与汽车专业课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实践依据。

数学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的几个案例分析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材料。

案例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1.案例背景。

根据教材内容分析, 这节内容是通过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证明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 并运用这些关系式解决一些简单的求值与化简问题。根据笔者以往的教学经验, 绝大部分学生都感觉到三角函数这一章内容理解难度大, 并且体现不出知识内容对专业的影响, 感觉不到其价值, 存在厌学情绪。笔者带教的汽车营销2班学生中, 85%为男生, 他们对专业知识感兴趣, 平时好动、活跃、动手能力较强, 但普遍数学成绩差。所以, 笔者以“淡化理性抽象思维、淡化数学理论, 突出基本技能和应用”为原则进行教学设计。

2.案例分析。

笔者在教学中采取情境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带领学生分组合作、分组竞争, 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先播放一段该班学生在实训教室的实操课视频。

学生:感受自己实操的风采, 真正在知觉上感性认识专业零件实物。

教师:抽取视频中的主要实物图, 如图4所示。

学生:根据图4, 描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情境抽取:汽车发动机在运作时, 皮带会带动几个轮子转动, 我们把目光专注于图4中的大小主动轮。

引出问题:发动机中的大小主动轮之间隐含着怎样的数学问题?

设置例题:根据图4, 可作出简图, 如图5所示。

例:在Rt△O’EO中, 已知sinα=1/3, 则cosα和tanα的值为多少?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利用多媒体营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限定的时间内, 收集各小组对例题的理解及其疑问点, 进行统计、归纳。笔者再围绕由专业背景引入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分析, 解决疑难。

3.案例反思。

笔者深刻体会到, 用专业实际问题引入教学概念和数学思想, 并通过大量的专业背景分析、讲解数学知识在其中的应用, 增强了知识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在实践教学中受到了学生们的关注。通过课堂观察, 发现在与专业整合、生活联系的数学课堂上, 师生互动、学生之间互动得到了明显改善, 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也随之增加, 学习行为更加有实效, 教师对课堂的管理也变得更为有效。

案例2:等比数列的应用

1.案例背景。

在学习等比数列这一节中, 大部分学生都表现出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害怕”, 公式中的字母较多、较复杂、难理解。学生会产生疑惑:“学这些公式有什么用”, 实际上是对我们的数学课程设置本身的一种质疑。为了消除学生的“数学无用论”看法, 笔者对教材进行了精心的处理, 尽量把专业知识联系等比数列的应用举例设计得浅显化、实际化, 让学生理解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应用的理论知识, 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同时使教学内容更吸引学生。

2.案例分析。

笔者结合学生熟悉的汽车专业中保险与理赔课程、市场营销课程的内容重组例题, 让学生产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专业实例的愿望和探究心理。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以情境式、任务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播放一段由该班学生模拟的“汽车销售员售车”的视频。

学生:感受“车世界”里的销售情节, 一方面学习销售的语言、手段;另一方面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任务1:观看视频的过程中, 记下你听到的数据。

教师:抽取视频中的主要内容, 结合市场营销课程, 组织例题———例1:小王计划购买一辆汽车, 准备贷款20万, 贷款期为3年, 了解到银行的年利率为5.76%, 请问:3年后, 小王应该偿还银行多少钱?

任务2:小组讨论, 帮助视频中的销售员解决小王的疑问。

教师:结合保险与理赔课程重置情境。在保险与理赔课程里有介绍“通过汽车折旧率算二手车价格”的相关知识。

教师给出例题1的变式———例2:四年后, 小王新置了一辆宝马车, 打算把本田车售出, 不考虑其他因素, 只考虑折旧率。按照年折旧率20%计算, 这辆25万的汽车的剩余价值是多少?

任务3:小组合作竞赛, 展示解题的过程。

任务4:挑选提交最快、最准确解决方案的小组, 交流心得。

3.案例反思。

通过与生活实际、专业背景结合优化设置的例题, 降低了数学理论知识的教学难度, 吸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总结解题的思路与方法, 慢慢熟悉并加深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应用。同时, 笔者发现, 平时最不守纪律的学生, 反而成了课堂上最积极发言者, 带动了小组间的沟通、交流。

数学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的几点思考

改变数学课教学的形式, 探索数学课与专业课教学相互渗透的模式, 能给学生打开一个全新的视角。笔者在总结教学实践的基础上, 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对数学教学中渗透专业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思考。

(一) 针对汽车专业开发校本教材

目前的中职数学教材已经涉及一些与专业相关的例题, 但只是各专业通用的实例, 只为举例而举例, 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服务于专业这一理念, 错过使学生对数学实用性理解的机会。要使数学学科能与专业课更好地整合, 数学教研组可以联合汽修专业组共同编制校本教材或校本资料。编写教材要求编写人员既要熟悉数学基础知识, 又要对汽修专业知识的理论体系有相当的了解, 这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培训经费。在校本教材不成熟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收集或编制与汽修专业有关的例题, 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和编写相应的教案来辅助教学。

开发完善与汽车专业相结合的数学校本教材, 为专业课服务, 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开展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二) 针对汽车专业实行项目教学

近两年, 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借鉴先进国家的教学模式。其中, 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并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项目教学是按照工作过程而展开的, 而连接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的纽带是学习情境。专业教学的学习情境是一种职业情境。相对于传统教学, 项目教学法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注重在“做”中学习知识, 在“做”中积累经验。通过项目驱动, 学生学会查询资料, 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从“要我学习”向“我要学习”转变。另外, 项目教学可结合具体车系和车型来设计, 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来实施, 这样的教学更具实用性。

此外, 汽车专业采用项目教学法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利探索, 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开展学习。项目教学促进了多门理论、实践课程相关内容的有机结合, 形成了连续的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专业知识衔接的学习过程, 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掌握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 针对汽车专业实行情境教学

数学教学应该以工作实践为导向, 让学生在完成工作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学习, 即以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为载体进行数学知识的传递。这能让学生体会到一种工作场景, 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可操作性。

实行情境教学, 就是将专业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教室, 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 突出一些专业背景, 给予学生“做数学”的环境。这是一种典型的情境体验式教学, 有利于学生理解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操作技能。它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不再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 而处于一种积极创造的状态, 成为主动的探索者、积极的思考者。

(四) 针对汽车专业实行职业精神教学

从事汽车维修行业的人士反映:在实际维修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聚精会神的稳定情绪。笔者认为, 通过与专业相结合的数学教学内容可进一步体现、传授一种职业思想。为此,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譬如, 在“近似计算”的教学过程中, 将其与汽车构造中的“气缸尺寸的测量”相结合, 提醒学生要精确计算、测量, 尽量避免差错。否则, 加工出来的工件都会是废品。这种把职业思想教育与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既唤醒了学生的素质意识, 又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心理素质。

中职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整合的道路任重道远。笔者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 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有待改进和革新。作为一名职业中学数学教师, 应采取多元的视角和整合的观点,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综合实践能力。

摘要:中职数学教学不仅担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任务, 而且更注重于服务专业教学, 因而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要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特色。应转变观念, 以学生为本, 以社会需求为本, 突出数学基础性、实用性。本文提出数学教学与学生专业融合,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专业技能为切入点, 寻求数学教学中与专业相融合的知识, 使学生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并灵活应用数学知识。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数学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罗云辉.项目教学法在汽车专业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6) .

[2]杨斌.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缩短课时的实践[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3) .

[3]陈柏良.“再创造”数学教学原则在课堂中的实施[J].数学通讯, 2004 (23) .

[4]彭艳.技工学校数学课怎样配合好专业课的教学[J].中学理科 (综合版) , 2008 (12) .

[5]刘显龙.以新大纲为指导优化中职数学课教学[J].江西教育, 2010 (15) .

[6]孙良彬.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神州, 2012 (2) .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 案例教学法 汽车维修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B-0084-02

案例教学法,就是以现成的案例为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这个模式中,教师是设计者和激励者,通过对现有案例的展示,将学生直接带到所学的知识领域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探讨来给学生提供方法和引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一、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第一,案例教学法中所出现的实例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一点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汽车维修又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许多技巧性的操作若不通过案例的形式出示就很难清晰地演示出来。通过参与到真实案例中,学生兴趣浓、劲头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中职教育“理论够用,技能过硬”的教学理念。

第二,案例教学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以支持、配合的形象出现。通过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就自己的观点畅所欲言,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积极性和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真正做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

第三,案例教学法改变了学生已有的思维模式。案例教学与常规教学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摆脱了“唯一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针对同一个案例,不同学生会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正式教学前,把案例材料发给学生,让他们阅读材料,寻找指定的资料,并积极地思考,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会明白由于车辆故障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为了维修汽车,会有不同的方案,没有绝对完美的解决之道,也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可能“合适的”就是“有效的”。这种多元化的答案选择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教学法需要通过教师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在课堂中对案例进行讨论及教师总结发言几个过程来进行。在教学前的一两周内,教师把案例准备好,分发给各个学习小组,预设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想好解决的方案。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安排,熟悉案例的主要内容,针对教师的问题查找相关的教学参考书。在课堂的大讨论中,采用抽签的方式,任选小组发言,这样,既能提高兴趣,又迫使每一个学生不得不对案例进行准备。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还要针对案例讨论中的主要问题作简短总结,让案例中一些学生研究不深入、不确定的知识点深植于学生心中;对于案例讨论的评价,以正面激励为主,鼓励不参与的学生积极准备后续的讨论。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一)萃取案例,做精做细。案例教学需要准备的时间长,采用这种方法要有针对性,所以它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案例的选择,它是实施汽修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

1.选择经典的汽修案例来进行教学。例如在讲解《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这本教材时,作者就选取了许多具有明显代表性的案例:如家庭用轿车在行驶中踩刹车时驻车制动灯亮。故障原因分析:手刹拉线故障、刹车片磨损、刹车油位低等都会引起手刹灯亮。故障排除:首先查看手刹效果,放开和拉紧时驻车灯的变化,如正常再检测制动液液面是否偏低,如制动液液面正常则检查刹车片磨损,一般家庭用车的刹车片使用寿命是前刹5万公里左右、后刹8万公里左右。如果自己对检查刹车片不了解,可以把轮胎卸下来看,当刹车片的摩擦片部分小于3mm应该更换了。这些案例材料都是编写人员精心策划编辑而成的,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当然不能轻易弃之,而且此类案例对学生理解教材內容、培养运用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2.借助多种媒体辅助教学。现代媒体多种多样,报纸、杂志、电视,特别是因特网,它们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巨大,为汽修教学提供了大量鲜活的材料,极大地弥补了教材上一些图、文、数据相对滞后的劣势。在平时的生活中,笔者非常重视借助多种媒体搜集有关汽修方面的最新消息,并精选适合学生能力的内容,设计为典型案例。这样,课堂的实用性大大增强,学生爱听、想学。

3.引导学生自己搜集设计案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平日的课堂中,笔者积极鼓励学生自己通过调查、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来获取资料,帮助他们设计教学案例。例如,在讲教学“汽车电气设备灯系”这节内容时,笔者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日常生活中汽车的远近光灯、转向灯的故障,让他们自己整理案例材料,最后选择最典型的内容进行全班的课堂讨论,做到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二)展示案例,启发思考。汽车维修作为一门实践操作很强的学科,特别需要教师的引领。在平日的课堂中,笔者经常会把一些精选的案例展示给学生。这些案例是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所以特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大大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为他们打开思路的大门。

教师是课堂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所以案例教学要想取得成功,教师自己的课前准备就得非常地充分:吃透教材和案例,设计好案例的展示方式,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确定案例的焦点或主题……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在课堂上能更加详尽地描述给学生,为了能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设置的问题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的原则,难度适中,有针对性,寓“理”于“问题”、寓“理”于“情境”之中,要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

(三)探究讨论,解决案例。选择的案例是否能让学生掌握,是否能运用于今后的实践是汽修教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真正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所以课堂中如何组织学生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笔者一般会根据案例,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概念或其他的课外知识对案例展开自主探究、分析、讨论。操作方式也是多样的,如个人探索、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互相启迪,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

(四)总结点评,分析案例。当案例被学生掌握后,教师的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课后的总结回顾能帮助教师丰富教学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也有利于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提高学生对汽修专业的理解和领悟。当教师总结完毕后,还可以通过布置学生写调查报告、写反思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在案例分析、讨论、动手中取得的收获、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

总之,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操作性和实用性,因此,教师应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在理论中操作,在实践中总结,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智能,从而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改革 第12篇

对汽修专业的学生而言实践极为重要, 但是任何一个高校也不可能配备所有车型及其所有部件。这就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 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精通各种车型各种部件的维修技能呢?不能不说校企合作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1 汽车技术和维修行业发展对专业教学的新要求

1.1 汽车产品的高科技化

高新技术广泛用于汽车业, 尤其是电子技术, 在汽车的零部件中, 电子产品越来越多。这些电子产品的应用提高了汽车的整体性、舒适性、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性能。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了汽车业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 汽车产品的高科技化已经蔚然成风了。

1.2 汽车维修设备的高科技化

计算机、电子、激光、数字显示等先进的维修设备相继引入汽车业, 已经成为维修汽车必备的工具, 高校的学生们一定要在毕业前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维修技能。

1.3 汽车维修行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汽车业的繁荣发展导致各种车型纷纷闪亮登场, 任何一家汽车维修企业也不可能同时为所有的车型服务, 因此, 汽车维修企业逐渐形成了服务专业化:即专门针对某一车型或某一汽车厂家。这样的专业化发展的好处是降低存货量、减少雇佣人数、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维修质量。

1.4 对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的要求

专业化发展的汽修业反过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对高校培养出优质人才也提出了更难的课题。汽修业要求的人才是熟练掌握各种先进设备, 熟悉各种先进电子设备的维修, 熟悉计算机的专业维修方法等。

2 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已逐渐成为高校的一种培养优质人才的重要方法。校企合作的好处是双方受益。一方面, 高校满足了对学生们的专业技能的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 企业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人手短缺的不便。同时高校的先进的理论又可以或多或少的指导企业的维修实践。这是一种双盈的模式, 也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必经之路, 在现实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存在问题

由于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各高校中开展的较晚, 因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 校企合作不够紧密, 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校企合作不够默契等等。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发展, 这些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3.1.1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需不断改革

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刚刚建立, 相关的课程体系及课程群也是刚刚建立, 企业与高校的接触也刚刚开始, 因此在尝试阶段双方的思想与机制尚需进一步改革。

3.1.2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校企合作、项目教学都刚刚开展, 高校的教师队伍也和学生、企业一样还需要假以时日适应这种模式, 教师的自身水平也有待进一步的加强提高。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 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等。

3.1.3 实训基地建设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高校学生众多, 高校应与更多的企业对接, 进一步拓展实验基地的范围,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投身到广泛的社会实践及项目教学法中来。高校也应该在校内大力建设产学研基地, 加速产学研的融合, 以人才的优势促进高校的发展。

3.1.4 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需不断提高

任何专业的学生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回归社会、服务社会。因此高校的培养应该把人才建设的重心放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上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技能、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能力。

3.2 问题的原因分析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的缩影。因此, 需要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高度, 从分析具体问题入手, 寻找深层原因。

3.2.1 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

校企双方对合作中各自的利益, 着眼点更多集中在眼前的短期利益, 缺乏长远眼光。不少企业也存在短期行为, 把校企合作作为解决用工困难的手段, 缺乏长期参与的动力。

3.2.2 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实际执行中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如参与企业没有得到必要的成本补偿, 也没有提高社会声誉的表彰。同时, 企业对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第三方的协调服务也有较高的期望, 而现实情况存在明显差距。

3.2.3 中职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合作, 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平等合作。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弱, 就使双方的平等地位失衡, 合作也就难以为继。就企业来讲, 推行订单培养的要素。

4 汽车维修专业深化校企合作的对策

4.1 组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组建汽运与维修专委主要职责是:探索以企业岗位对接的课程体系, 根据合作企业需要, 研究订单培养方案及实施办法;以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 构建“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4.2 构建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实现校企“互利双赢”

校企双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创新“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

4.2.1 构建校企通力合作的利益机制

首先, 学校要把企业作为友好的合作伙伴和自身利益的共同体, 竭力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形象;其次, 实行弹性学制, 根据企业用人需要适时调整实践教学计划, 组织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 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紧张的燃眉之急。

4.2.2 构建校企深层次合作的激励机制

首先, 校企双方相互兼职。行业专家可兼任学校专业建设指导专家, 以发放聘书的方式明确行业专家在校的身份并享受相应待遇;专业教师可在企业的相关部门兼任职务, 接受企业管理, 享受企业同岗位人员的同等待遇。其次,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共出人力资源进行共同管理, 按投资入股的比例合理分配经营成果, 确保双方既得利益。

4.2.3 构建校企健康合作的约束机制

校企双方要健康合作就必须构建约束机制, 明确规定双方的责、权、利。

4.2.4 构建校企长期合作的情感机制

首先, 构建校企信息的交流平台, 随时发布校方动态、关注企业的需求;其次, 通过走访、慰问、联欢的方式让企业员工感受到校方的温暖。

(上接第170页) 职业技术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之一, 职业教育因其教育和职业双重属性需要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S

摘要:汽车业在我国方兴未艾, 汽车业的专业维修人才在我国尚属紧缺人才, 但是各大汽修企业需要的是熟练的专业的汽修人才, 因此, 做为中等职业技术高校, 让学生在学校练就一身真本事才是立校之道。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校企合作,改革,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波涌.半工半读职业教育思朝:上、下[J].职教论坛, 2004 (31) .

[2]石伟平.比较职业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李敏秀.高职汽修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8) .

[4]王成波.中职汽修专业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4 (23) .

[5]王兰群.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 .

上一篇:影视艺术形态下一篇:通用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