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导游服务平台

2024-05-05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精选3篇)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 第1篇

本文认为, 旅游目的地应充分重视“手机”这一媒介的潜在效能, 开发旅游目的地信息服务的新领域。本文将探索移动通讯技术、信息化技术与导游及旅游服务无缝对接过程, 研究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概念体系、技术体系及实施体系。

1、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

1.1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概念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是结合移动通讯业务、旅游信息化的趋势, 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 针对区域旅游需求建立的综合性移动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集中反映为政府、行业、游客三种平台应用功能, 以各种宣传媒体、载体和人际服务为具体表现形式, 贯串在旅游业务、旅游管理、旅游服务的活动过程中。主要功能为凭借对区域的深入了解, 提供公正的、高质量的旅游目的地基本信息;提供关于目的地旅游产品的全面信息;推荐旅游线路并方便旅游者购买旅游产品;统筹和组织旅游服务提供商开展面向客源地旅游者和旅游经销商的营销活动, 形成合力, 其效果可大大高于旅游企业分散营销活动的效果;为增进旅游业内的信息交流提供便利设施。

1.2 建设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建设的意义

1.2.1 发展信息服务是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事实证明, 信息化建设速度和信息服务程度, 已成为决定旅游生产力水平高低、经济增长快慢的重要因素。要实现区域旅游业的跨越发展, 就必须蓄积后发优势, 提速发展旅游信息服务, 创建全面综合的旅游行业信息服务体系和有特色的信息服务平台。

1.2.2 旅游信息平台是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业两个国民经济增长点的结合。

通过建立旅游信息平台, 可以实施由传统旅游向现代旅游转型的催化, 实施旅游业的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 形成综合互动的旅游增速模式和战略, 为旅游生产力创造新的发展前景。

1.2.3 实施旅游信息化反映了旅游思维理念的变革创新。

旅游创新发展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和保障, 同时, 信息化又发展了旅游产业的格局, 形成了庞大的旅游消费群体、庞大的产业服务体系和科技含量丰富的多样化商务服务和个性化服务。因此, 建设信息平台已成为实施旅游多赢举措的必然。

1.2.4 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推进旅游信息化的进程。

抓住开放发展契机, 把握住新时期挑战与机遇, 促进区域旅游在行业改革、结构调整、市场扩展、经营体制、管理方式、服务理念等方面实现战略性的转变突破, 促进区域旅游创新发展、再次跨越新台阶。

2、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建设的需求分析

2.1 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建设的社会基础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兴起, 旅游企业的传统经营受到在线模式的极大挑战, 经营理念、业务类型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许多公司面临着竞争的强大压力。在美国, 旅游公司已经或多或少地采用新的IT技术武装自己。实践证明, 信息化的确是新环境下的生存之道。2002年4月, 韩国国家观光旅游社启用新的、具备语音识别功能的呼叫中心, 以便更好地利用自然语言识别技术, 为客户提供相关旅游信息, 该呼叫中心可提供24小时信息服务, 可由任何电话打入, 包括移动电话。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国际先进旅游目的地在营销方面的前沿实践, 在英国、新加坡、西班牙、西澳大利亚、西康沃尔、苏黎世、奥地利、芬兰等十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则已得到较为成熟的应用, 并被认为通过有效网络和传统营销业务相结合, 并支持了当地的旅游企业, 明显地提高了旅游营销效益。

2002年, 我国国家旅游信息化工程——金旅工程将建设“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作为其电子商务部分的发展重点, 旨在将其建成信息时代中国旅游目的地进行国内外宣传、促销和服务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 全国“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中心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 广东、香港、澳门、大连、三亚、珠海、南海、深圳、厦门、苏州等十余个区域或城市的“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也已投入运营或正在建设之中, 在旅游宣传促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区域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已经成为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作为新兴的移动通讯媒体资源在旅游信息化领域的使用还比较少, 其理念与市场化前景良好。

2.2 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利益主体分析

基于手机用户数量的增加和手机信息服务的广泛运用, 以下分析手机为旅游各方带来的利益。

2.2.1 旅游组织者 (旅游企业) 。

旅游组织者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可以帮助旅游者更好地完成某一旅游活动, 是旅游咨询及旅游服务的一种辅助形式。目前, 很多旅行社、酒店、景区都有自己的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在此基础上增加短信服务平台, 可以实现手机信息服务功能。

2.2.2 移动运营商。

随着移动电话用户的迅速增加, 手机短信及其广告业务的收入成为营运商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相比传统旅游信息服务, 手机旅游信息服务具有较高的利润, 每条短信电信运营商可以从中获取15%的利润, 而且发布速度快捷, 只要10多分钟就可发送1万多条短信。专项增值服务也成为其重要的盈利渠道。

2.2.3 内容提供者。

内容服务商提供旅游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种与旅游相关、比旅游概念更广泛的信息服务, 通过手机旅游信息服务, 可实现旅游信息查询、地图查询等。此外, 内容提供者还可获取扣除移动运营商15%以外的理论, 尽管内容供应商每次从每位用户身上所赚只有0.2至2元, 但由于手机用户数量庞大, 服务次数频繁, 所以实际利润非常可观。

2.2.4 旅游者。

通过传统信息源游客可获得的旅游信息通过手机同样获得, 而且通过手机可以大大节省旅游者出游前花费在收集旅游信息方面的时间和精力, 做到足不出户就可以轻松获得个性化的旅游信息。

3、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建设的框架

3.1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

3.1.1 建设完善的旅游信息数据库指标体系。

包括旅游行业基础数据库、旅游公共信息数据库、旅游企业评估信息数据库、旅游行业实时共享数据库等。

3.1.2 合理信息整合模式的规范。

依据信息资源和流向的特点, 重新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实现政府相关部门, 市、县旅游局各业务科室, 旅游局各二层机构、旅游协会以及主要旅游企业的业务信息统筹归流、处理和增值应用。尤其是对目前承担大量信息业务处理的业务科室、旅游咨询、旅游网络、旅游投诉部门, 应明确职责权利、落实任务作用、统一协调业务, 充分发挥旅游信息“处理器”和“倍增器”作用。

3.1.3 移动导游信息交流和服务模式。

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和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技术特点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公开发布模式。即将有关旅游信息予以主动公开地发布, 满足政府、行业、游客的需求。

咨询查询模式。即面对个体对象特殊需求的信息服务, 如咨询、查询和投诉, 平台应能尽快地满足个体对象的需求。

特殊专项模式。即为特别对象的专项信息服务, 如评估信息、年审信息、企业登记等。

3.2 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实施体系

3.2.1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存在形式。

一是媒体载体类, 即与旅游宣传品、旅游网站等媒体资源结合形成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二是人际服务类, 即借助平台实现旅游业务管理、旅游活动、旅游咨询服务、旅游监察执法、旅游投诉处理、导游管理服务等。通过有效地组织和操作, 覆盖区域旅游的地域和过程, 为政府、行业、游客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 创造新型的旅游服务机制和效能。

3.2.2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服务渠道。

旅游产业链上面的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信息通过无线增值业务的传播最终达到消费者, 促进了旅游产业链上面的各要素的发展 (如图1所示) 。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可通过以下方式为旅游者提供专业化服务。

(1) WEB。在实施旅游信息化中必不可少的就是一个对外的门户网站, 网站的信息承载量非常大, 可以将所有有关本地旅游产业信息链上的信息全部呈现给旅游用户, 用户不仅仅可以登录网站查询各类的信息, 而且还可以与其他人交流经验等等的功能。

(2) W A P。做手机w a p版承载区域旅游基本信息 (包括:经典介绍、景点介绍、特色介绍等) , 旅行者在旅行途中可以方便地用手机浏览相关的信息, 查看当地的地图、上传下载相关的信息和图片。

(3) IVR (语音秘书) 。自动语音与人工语音相结合的资讯类IVR产品, 用户可以直接拨打热线电话, 人工坐席将会告知当地合适的吃、住、游、购、娱的地点及特色推荐。非常人性化的服务。

(4) S M S (结伴同游) 。本服务的对象为想在旅途中认识新朋友, 或者需要找人拼团的驴友。用户拨打指定IVR号码后根据提示音获得其他寻伴信息, 也可以通过提示录下自己的寻伴信息以便他人查询。与此同时, 我们会将网站论坛上留下的结伴信息放进内容库中, 将网络寻伴及IVR语音寻伴很好的结合起来。它的好处在于用户在何时何地, 都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询信息和发布信息, 为即将开始的旅途带来更多方便。

(5) MMS。本服务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景点文字导游服务。用户还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定购各大景点的门票——电子票, 短信优惠券、聊天交友和其他业务的辅助功能。

3.2.3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宣传营销渠道.

结合移动媒体的受众和旅游者的特点建立适合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营销渠道, 从而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4、实证分析——福建宁德市移动导游服务平台运营效果分析

笔者在福建省宁德市根据当地旅游需求设立福建宁德市移动导游服务平台运营, 包括两部分。其一是宁德旅游导游服务平台, 面向移动、联动WAP用户开发的自助式手机导游服务平台, 游客可通过手机即可访问手机导游WAP网站获得各种信息服务;其二是宁德短信导游系统, 即利用短信等介质实现旅游信息互动的服务平台, 游客可通过点播或定制等方法获得宁德旅游信息服务。在测试期 (2008年4月1日-7月25日) 内手机导游短信累计点播数量3, 199次, WAP网站访问量16, 087次。总体数据显示手机导游服务平台总体上获得了一定数量用户的认可和使用, 表明了移动应用技术在旅游信息服务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4.1 访问用户总体分析

数据显示手机导游手机短信用户数1, 022个, 手机WAP站点的用户数为16, 087个, 表明宁德手机导游用户数相对于游客数量来说, 使用率相对较低, 还需要营销同步推进。

4.2 访问用户归属地分析

由于对宁德手机导游服务平台进行了相应技术处理, 使得平台能够获得部分少量的用户数据, 因此, 可以统计到测试期内宁德手机导游有1, 022个手机号码 (不重复) 使用手机导游业务。其中, 福州、宁德用户分列前两位, 约占84%, 并且有广东、浙江等少数手机用户访问手机导游W A P站点。该数据客观反映了当前宁德主要的客源市场主要来源和比例。

5、结语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研究是以新的视角、新的观念探讨旅游信息平台的建设, 重在考虑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和旅游市场营销渠道与新兴媒体的技术整合。本文提出了移动导游服务平台建设的思想, 探索性地构建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本文旨在为广大游客提供各种区域旅游信息服务的综合性平台, 改变了传统的旅游信息网站的平面性的特点, 提出所提供的服务理念在于“整合”和“服务”, 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灵活多样的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不仅利用了互联网应用技术, 还将整合先进的移动应用技术, 充分利用手机终端普遍性和随身性的特点, 为游客提供了集短信、彩信、WAP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模式。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 区域旅游业发展需要全面、多维、到位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的支持, 同时旅游服务需求也出现多元化趋势。文章通过移动通讯技术、信息化技术与导游及旅游服务对接的思路, 提出建立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 旨在推动区域旅游业的信息化发展和为旅游者提供全方位、便捷的旅游信息服务。

关键词:区域旅游,移动导游服务平台,旅游信息系统,福建宁德

参考文献

[1]曹武, 郭零兵.短信在旅游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务.2004 (06) :25

[2]乔玮.手机旅游信息服务初探[J].旅游科学.2006 (03) :67-71

[3]李萍.手机在旅游信息传播中的应用[J], 现代企业.2008 (1) :68-69

移动导游服务平台 第2篇

http://

2017年导游证考试试题《导游业务》第五章全程导游服务规程与服务质量试题一

答案解析在最后

1、全陪与领队对全程旅游活动日程商定后,应由()向旅游者宣布。单选

    A.全陪 B.领队 C.团长 D.地陪

2、全陪导游员应在离开上一站之前向()通报旅游团的情况。单选

    A.计调部 B.组团社 C.上一站 D.下一站

3、在核商旅游活动日程时,如果境外领队对活动日程做了较大变动,全陪应及时向()报告。单选

    A.地接社

B.境外旅行社 C.组团社 D.旅游局

4、全陪在与领队核对和商定旅游日程安排应以()为依据。单选

    A.游客意见 B.接待计划 C.旅游法规 D.地接计划

5、如地陪不住饭店,全陪应负起()的责任。单选

    A.确保旅游者安全和生活 B.照顾旅游者安全和行为 C.照顾旅游者安全和生活 D.关注旅游者安全和团结

导游、教师资格证培训

http://

6、旅游者进房后,全陪要做好的工作是()。单选

    A.与领队商讨活动日程 B.向地陪了解安排情况 C.检查客房设施完好情况 D.巡视旅游者住房情况

7、当旅游者拿到住房卡后,全陪应掌握全团分房名单,并与领队()。单选

    A.一起清点旅游团行李 B.一起检查旅游者入住情况 C.一起商讨旅游活动日程 D.互通各自所住的房号

8、在接到应接的旅游团后,全陪应就旅游全程安排向旅游者进行简明扼要的介绍,其目的是为了尽快与旅游者建立起()。单选

    A.信用关系 B.信任关系 C.诚信关系 D.情感关系

9、全陪与入境旅游者首次见面的介绍通常与()结合在一起。单选

    A.欢迎词 B.日程核商 C.沿途导游 D.风光介绍

10、如首站接团时发现入境旅游团人数与接待计划不符,全陪应及时()。单选

    A.报告境外旅行社 B.报告组团社 C.报告当地接待社 D.当地旅游局

我们是成都雅正教育,2017年导游证考试试题是我们老师辛苦整理而成,我们后续会继续更新更多2017年导游证考试试题。如果有发现问题、或者想要全部题库资料可以留言给我导游、教师资格证培训

http://

们。百度”雅正教育”找到我们.答案解析:

校园导游服务移动机器人设计与研究 第3篇

服务机器人技术在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被列为大力发展的四大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是国内外机器人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覆盖娱乐、教育、助老助残、安保和陪护、家用、办公、接待等应用范围。导游机器人作为服务机器人的一大分支,具有深刻地研究意义,也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目前开展导游机器人研究的主要国家有日本和韩国等国家,我国科技人员也对这类的服务机器人进行了研究。

我们选取现有的机器人样本,运用嵌入式技术,研发出一种适用于校园导游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同时兼具娱乐和环境实时监测等功能于一身。导游机器人内置GPS系统,地理信息实时更新,打破了传统导游的地域局限,通过更新机器人上的导游信息可用于其他地方进行导游。

1 系统总体设计

机器人系统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相结合的控制方式,上位机主要负责视频采集、GPS定位、远程网络通信及语音识别、景点介绍等功能,下位机负责超声波测距及控制电机实现机器人行走,同时通过传感器采集各种环境信息。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 硬件设计

2.1 主控模块

系统主控部分,上位机采用触摸屏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改装安置在机器人中,用户可通过语音、触摸屏幕、按键等方式方便地与机器人交互。下位机采用IAP15F2K61S2单片机,该芯片是增强型8051 CPU,单时钟/机器周期,速度比普通8051CPU快8~12倍;具有61 kB片内Flash程序存储器,大容量2 048 Byte SRAM,大容量片内EEPROM,擦写次数10万次数以上;内部有高可靠复位,8级可选复位门槛电压,彻底省掉外部复位电路,有高精度R/C时钟,时钟从5~35 MHz可选,相当于普通8051 CPU的60~420 MHz;2组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可同时使用),可在5组管脚之间进行切换,分时复用可当5组串口使用,1组高速异步串行通信端口SPI。上、下位机之间通信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2.2 语音识别模块

语音识别模块采用ICRoute公司生产的基于非特定人语音识别技术的语音识别芯片LD3320,是一种真正的单芯片,不需要用户进行录音训练,芯片内部集成了语音识别处理器和A/D、D/A转换通道,不需要外接任何的辅助芯片(如Flash、RAM等),同时也有麦克风、声音输出等外部接口电路,可以直接集成在现有的产品中,即能实现语音识别、声控、人机对话等功能。LD3320最小系统如图2所示。

2.3 GPS模块

GPS(全球定位系统)为系统核心功能,为了提高机器定位的精度,采用瑞士u-blox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独立型GPS模块,模块以NEO-5Q为主芯片,以ROM为基础架构,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等优点。采用u-blox最新的KickStart微弱信号攫取技术,确保产品在任何可接收到信号的位置及任何天线尺寸都能够有最佳的初始定位性能并进行快速定位。GPS模块电路如图3所示。

2.4 视频采集模块

视频采集模块采用现成的USB高清摄像头,通过USB接口直接跟上位机相连,负责采集视频信号,并在上位机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由多个舵机控制摄像头朝不同方向运动,实现全方位视频采集。

2.5 网络通信模块

机器人可通过上位机接上3G无线上网卡实现远程网络通信,或者通过GSM/GPRS模块实现通信。GSM/GPRS模块采用芯讯通无线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款紧凑型产品SIM900A。它属于双频,完全采用SMT封装形式和工业标准接口,可以低功耗实现语音、SMS、数据和传真信息的传输。

2.6 传感模块

机器人配置了温、湿度、光敏等传感器,可采集各种外部环境参数,并通过下位机发送到上位机显示出来。

2.7 超声波测距模块

机器人采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运动时遇到的障碍物,并输入到主控模块,以对机器人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

2.8 电机控制模块

电机控制模块采用L298模块,通过下位机产生PWM波控制L298并驱动直流电机使机器人运动,控制方便,模式可选。电机控制模块原理如图4所示。

3 软件设计

3.1 上位机程序设计

上位机管理程序采用VB开发,用来控制上位机本身各种软件的运行,是整个系统的枢纽,结合下位机传过来的传感器数据实现避障规划、自主定位等功能,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定位系统、传感器信息显示、参数设置、图像采集、串口通信、视频播放、语音播放等模块,如图5所示。

3.2 下位机程序设计

下位机软件采用C语言开发。机器人的移动机构和各种传感器信息采集由下位机控制,当从上位机得到运动指令时控制电机模块驱动电机,同时由上位机发送采集指令将传感器的信息回传至上位机。

4 结语

该机器人应用于校园导游,定位准确,功能正常,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如经过适当的硬件调整和软件修改,可方便地用于其他环境下进行导游,也可作为娱乐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等使用。

摘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校园内的导游机器人的设计与应用,给出了系统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过程。该机器人采用上位机和下位机相结合的控制方式,同时通过GPS导航接收装置起导游功能,用户可通过语音、触摸屏幕、按键等方式方便地与机器人交互。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可靠地实现在校园内的自主运动和避障。

关键词:导游服务移动机器人,GPS,语音识别,网络通信,自主移动

参考文献

[1]王洪波,徐桂玲,张典范,等.助老助残四足/两足可重构并联腿步行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仿真[J].燕山大学学报,2010(6):508~515

[2]谢森林,董晓庆.智能导游机器人的研制[J].科技信息,2009(16):83~85

[3]黄教华,李勇。薛梅.校园内导游服务型自主移动机器人设计与实现[J].制造业自动化,2010(12):105~108

[4]杨志鹏.导游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大学,2010

[5]黄瑜娟.嵌入式电子导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0

[6]刘志雄,李浙昆,谢军,等.基于RAM和μC/OS-Ⅱ的嵌入式移动机器人平台设计[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07(1):14~15

[7]丁向荣.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STC15系列单片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8]u-blox.NEO-5数据手册[EB/OL].[2010-03-10].http://www.u-blox.com/zh/download/documents-a-resources/ublox-5-gps-.html

上一篇:1000MW火电机组下一篇:自发电跑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