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十年路

2024-05-06

教育培训十年路(精选5篇)

教育培训十年路 第1篇

10年前, 一个重大专项开始撬动;10年后, 全国汽车产业已吹响了总动员的号角。

中国汽车人走出了一个不平凡的10年。这个10年, 在政、产、学、研各界无数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已蹒跚迈过摸索、积累的酝酿期, 进入到产业化逐步深入的导入期。

如今,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正以充满朝气的蓬勃姿态, 驶向世界舞台。

“三纵三横”描摹发展路线

由十三位专家组成的重大专项专家组, 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提出了意义重大的“三纵三横”总体路线, 清晰地指明了研发和产业化思路。

1997年5月, 刚刚博士毕业的吴志新来到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参加入职面试, 主攻内燃机技术的他, 没有想到自己会被安排研究天然气发动机。而他也更不会想到, 在此后的十几年时间里, 自己会与新能源汽车结下如此深厚长远的缘分。

如今, 已经身为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组专家、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的他, 尽管工作事务日渐繁忙, 但是对于自己亲身参与的这段对于中国汽车工业意义深远的历史, 每一天几乎都历历在目。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实质性的发展, 是近十年来的事情。但实际上, 在此之前的‘八五’、‘九五’期间, 我国就已经开始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吴志新说。这其中, 以全国清洁汽车行动, 堪称先驱。

1999年4月6日, 由十余个国务院有关部门、省市政府和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共同主办的全国“清洁汽车行动”正式启动。其总体目标是以降低汽车排放污染、净化空气为目标, 以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广为依托, 推动科技产业化, 尽快遏制汽车排放污染日益加剧的势头;配合“空气净化工程”, 力争3至5年内使我国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有明显改善。同时, 依靠科技进步, 建立新型清洁汽车产业, 形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清洁汽车行动走到今天, 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以及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年参与启动大会筹备工作的吴志新介绍, 仅天然气汽车一项, 与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现在已经走在世界前列。而11个示范城市推广的经验, 也为日后电动汽车的示范运营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2001年电动汽车专项规划组成立起, 经过两个五年规划的发展, 我国新能源汽车以整车产品为载体, 以动力系统为核心, 已经突破关键零部件瓶颈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基础研究不断深化, 公共服务平台得到建立, 构筑起“三纵三横”研发布局, 形成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总体研发体系, 推动了新能源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

中国汽车跟上了这波新潮流

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地位, 如今已然得到全球汽车工业的公认。国际汽车业巨头, 纷纷大手笔投入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不过, 与以前不同的是, 他们很快就发现, 面对这波新潮流, 中国汽车没有再次被落下。

“你见过中国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是什么样吗?确切地说, 那不是汽车, 更像是一个小型化工厂。”在王秉刚的记忆中, 为了开动那一辆样车, 竟然需要两个班组。一个负责驾驶, 一个负责开关各种阀门。

正是循着“八五”、“九五”期间这样初级但却珍贵的点滴积累, 经过“十五”、“十一五”十年时间的全面发展, 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 当前总体水平位于国际前列, 个别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可以说,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特别是纯电动汽车, 是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产业升级, 追赶世界汽车领先水平的一次战略机遇。电动汽车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技术水平提升, 满足了整车配套要求。

几年来,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化技术攻关的引领突破, 以及“十城千辆”示范推广工程的市场拉动, 极大调动了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的积极性, 产业投资迅速增加, 产品开始批量化进入市场, 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产业发展具备了较好基础。

此外, 仅“十一五”期间,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共申请专利2 011项, 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 015项, 研究相关标准共66项, 正式发布标准62项, 其中国家标准30项, 行业标准32项, 有力地促进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 培养博士后77人, 博士、硕士研究生1 686人。

三年示范城市规模达到25个

最初的时候, 我们有些信心不足, 便问领导:“十城千辆”是十个城市一共一千辆, 还是一个城市一千辆呢?得到的回答是“当然是后者了, 你们步子要大一点。”

“一开始, 我们很担心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 但结果没有想到地方政府非常积极。以至于后来十个城市的名额也挡不住了, 现在扩展到25个城市。”回忆起3年前启动十城千辆示范运行时的情景, 王秉刚对当时的忐忑念念不忘。

2009年1月, 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程”, 同时在上海、深圳、长春、杭州、合肥和北京等6个城市进行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示范。三年下来, 示范城市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5个。

目前, 全国已有超过1.9万辆各类电动汽车在25个示范城市的公共交通、政府公务用车、出租车、汽车租赁、私人购车等不同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建成充/换电站170座、充电桩6 462个, 满足示范运行车辆充电需求。

此外, 我国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在多次重大国际活动中的优异表现, 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2008年北京奥运会, 共有600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 累计运行370多万公里, 运送乘客440多万人次, 实现了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示范运行;2010年上海世博会投入1 017辆电动汽车参与交通服务, 累计载客12 560.6万人次, 车辆安全行驶2 921.6万公里, 创造了电动汽车服务于大型国际活动的规模之最。

“从2009年以来的示范推广, 新能源汽车特别是在公共领域示范总体上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25个示范城市得到一定规模示范运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进华说。他指出, 通过示范城市的需求牵引, 骨干企业大幅度加大了研发和产业化过程, 到2013年和2014年, 将有大批新能源汽车产品推向市场。

通过示范运营, 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绿色风潮, 在全国犹如雨后春笋一样铺展开来:北京市已经形成市领导牵头三级推进组织体系, 共研发34款纯电动车型, 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高安屯充换电站, 还为纯电动汽车设置专门号段, 未来个人购买电动汽车将不受摇号限制;上海与广州已经推出购买纯电动汽车免费发放牌照政策, 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合肥市已在家庭和单位充电, 作为慢充为主, 主要用于上下班和公务使用, 已累计行使近万公里;深圳市、武汉市、青岛市等等一大批城市, 都在积极推广在公共交通领域使用电动汽车, 这些都为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应用和推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企业带起上千家产学研单位

对于深圳市的居民来说, 电动汽车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玩意。在比亚迪等本土汽车企业的努力下, 许多人每日的生活行程, 或伸手拦下纯电动出租, 或刷卡乘坐新能源大巴, 都开始慢慢建立在这种“不烧油”的交通工具之上。如今, 深圳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最大的城市。

这种情景同样出现在广州、杭州、重庆等其他25个示范运营城市。仅在安徽合肥, 2010年与2011年间, 当地的江淮汽车就累计推广旗下一代、二代纯电动车1 585辆。到2012年, 总投放规模或将达到4 000辆。

“在‘十五’打下的坚实基础之上, ‘十一五’期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从注重于研发, 走向产业化;从以院所高校为主体, 转为以企业为主体;以样车的研制和展示为主, 转向实际运行的规模示范。”王秉刚表示。

换句话说, 企业的身影, 已经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宏图中, 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篇幅。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对新能源汽车的立场与态度, 亦日渐清晰与肯定。

“未来10年, 将迎来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电动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 是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是破解我国能源战略安全难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干频称, 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不仅仅囿于推出一两款车型, 更在于推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成熟和产业化。

上汽推出的一系列新能源汽车产品, 包括新推出的使用纯电动汽车整车平台打造的E50, 都表明上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了从头设计开发新能源汽车全新平台、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以及新能源汽车整车量产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产品不成熟、成本过高、基础设施建设等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企业们越来越多地表达出放眼未来的宽容与坚持。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便认为, 电动车产业化贵在坚持。“丰田普锐斯产业化成功经验, 关键就是20年如一日, 坚持技术进步, 坚持产业深耕, 坚持市场培育。我国纯电驱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成功也不例外。”长安汽车党委书记朱华荣则表示, 长安将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把更适于市场化的混合动力技术继续发展下去。

企业主体地位的凸显, 带来的是整个产业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据统计,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目前已经发展出上千家产学研单位。依托一汽、东风、长安、奇瑞、五洲龙、南车、万向等企业,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以及清华、同济及北理工等大学, 建立起一批我国自己的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技术平台。“十一五”期间, 就形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平台55个, 产业化基地87个, 建立了15个国家试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未来三年产销量提升至50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 在2010年前还是酝酿期, 现阶段则进入了导入期。我们希望在导入期结束的时候, 新能源汽车销售规模能够达到销量规模1%左右。这个1%到2015年便是50万辆。

2012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为这种跨越定下了路线与方针。按照规划, 到2015年, 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积产量力争达到50万辆, 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量达到200万辆, 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新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从酝酿期迈入导入期, 意味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将在商品化、产业化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发展。简而言之, 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驶上街头, 开近普通人的身边。到那个时候, 中国将在整车、关键零部件、公共服务平台等29个技术方向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电动汽车规模化示范推广, 在5个以上城市进行商业化模式试点, 为实现电动汽车规模产业化, 尤其是纯电汽车销量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的重要门槛提供科技支撑。

公司“辉煌十年路”文艺演出主持词 第2篇

活动对象的不同,主持词的写作风格也会大不一样。在如今这个时代,主持人参与的事情越来越多,那么如何把主持词做到重点主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司“辉煌十年路”文艺演出主持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开头:鼓乐开场

(主持人4人上场)

A:鼓乐声声震天响

B:干部职工心欢畅

C:金龙驾瑞贺新春

D:欢歌笑语庆辉煌

A: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B:亲爱的职工朋友们

众合:大家好!

C:这里是中矿集团“辉煌十年路”文艺演出现场。值此龙年新春,我们在这里恭祝大家——

众合:新春快乐!龙年吉祥!

D:从20xx到20xx,中矿集团伴随着改革的春风,一路兼程,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

A:回望十年,我们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在20xx年中矿集团刚刚开始运行的时候,我们曾经有过美好的畅想:困境中的中矿,十年后必将凤凰涅槃,扬帆远航。

B:回望十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步履坚定攻坚克难,10年后的20xx年,我们再次以新的经营业绩,谱写了中矿跨越发展的壮丽篇章。

C:十年来,几多泪水,几多汗水,我们始终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把时代改革的最强音奏响;

D:十年来,几多心血,几多智慧,我们始终秉承“科学决策、科学技术、科学管理”“三大科学”的经营思想;

A:十年来,我们在拼搏中前行,一手抓黄金主业,一手抓非金产业,一步步把中矿做大做强。

B:十年来,我们经济效益平均以每年超亿元的速度递增,自20xx年起连续7年位居中国黄金行业经济效益第一位。

众合:这是激情奋进的十年,这是铸就辉煌的十年。

C:接下来,我们继续欣赏精彩节目:

相声:《你考我》

D:多年来,中矿集团始终把制度建设作为搞好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以制度促学习,以制度促管理,以制度促安全,制度提升了职工的整体素质,促进了企业稳健发展。下面,请大家欣赏相声《你考我》。

小品:《上班前的第一课》

A:人的一生会经历着无数个选择,不同的观念将会给每个人带来不同的结果。10年来,尤其在企业改革之初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有多少职工始终和企业不离不弃,坚守自身的选择,改变了人生的命运,创造了幸福的生活。下面请大家一起观看小品《上班前的第一课》,从中也许会让你有所收获。请欣赏。

舞蹈快板:《喜看今朝》

B:与时俱进,发展的时代,领略时代的变迁;喜看今朝,腾飞的时代,感受辉煌的巨变。接下来,让我们透过舞蹈快板《喜看今朝》去感受一下变化了招远和中矿。

小品:《送礼》

C:中矿集团的企业文化独具特色、催人奋进,教人做人做事,倡文明树新风;中矿集团的企业文化荡涤了心灵,提升了境界,职工队伍中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救死扶伤、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下面,请欣赏小品《送礼》。

配乐诗朗诵:《辉煌十年路》

D:十年在岁月的长河里,可谓弹指一挥间;十年对于中矿来说,是浴火重生的历练。十年中矿,告诉你一个经营的传奇;十年中矿,给人带来了无数个惊喜。接下来,请大家欣赏配乐诗朗诵《辉煌十年路》。

小品:《今夜星光灿烂》

A:人民警察爱人民,招远公安和我们鱼水情深。招远公安民警们甘愿与平凡相伴,与奉献结缘,通过日常工作中一件件看似寻常的小事,让人民群众从中却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感受,那就是“爱”。下面,请欣赏由招远公安为我们带来的小品《今夜星光灿烂》。

舞蹈:《开缸酒》

B:一坛开缸酒甜透了中矿人的好日子,红红火火的歌儿给咱中矿人添神采。接下来,请欣赏舞蹈《开缸酒》,伴着粗旷豪放音乐,让我们在劲歌热舞中一同祝愿:我们的.中矿好运长长久久。

小品:《娘亲》

C:中矿人爱岗敬业,中矿人真诚奉献,而这一切都源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接下来,大家将欣赏到根据中矿真人真事创编的情景剧《娘亲》,让我们从剧中去感受中矿人对企业真挚的爱、对事业执著的追求和充溢在母子间浓浓的情怀。

歌伴舞:《军歌声声》

D:这是一支历经磨难而百折不回的团队,这是一支执著追求、追求卓越的团队,十年来,中矿人以真诚与奉献谱写了一曲充满绿色的生命之歌。接下来,请欣赏歌伴舞《军歌声声》。

结束:

A:回望十年,我们收获了信心和力量

B:放眼明天,我们充满了豪情和希望

C:站在20xx年春天新的起点上,我们的中矿又开始了新十年的远航

D:我们将用勤劳和智慧、速度和质量,创造新的业绩,谱写新的辉煌

A: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职工朋友们:龙腾盛世春来早,一帆风顺步步高。

B: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招远,我们的中矿。

众合:欣欣向荣,繁荣昌盛!

C: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职工朋友们——

众合:合家欢乐,幸福安康!

D:演出到此结束。

新浪十年路 第3篇

1998年9月26日,王志东与姜丰年的会面碰撞出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创建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在当时,四通利方主要业务集中在软件方面,而华渊资讯已成为一个专业的网络公司。王志东知道,要让公司快速成长,以购并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是一条捷径。但老道的姜丰年也看出了王志东不愿被“吃掉”的心态,毅然放弃了华渊即将到手的1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同意被四通利方购并。

从第一次会面到签约,只用了一个月零一天。新成立的公司延续了华渊的英文名称“SINA”,随后,王志东又给了这个网站一个响亮的名号——新浪。与其他的门户网站不同的是,通过海外联姻“速成”的新浪网注定不会是一个人的新浪。

摇摆中的新浪

四通与华渊的融合成为了新浪第一任掌门人王志东不得不面对的难题。新浪网已经具备了跨国公司的雏形,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个公司、软件与网站的两种业务尚未融合成一个有机体,王志东意识到,必须请一位新型的企业领袖来带领新浪迈向“最大的中文网站”,他找到了原华登国际投资集团副总裁茅道临和网景公司副总裁沙正治。

尽管擅长资本运作的茅道临为新浪网融资和上市计划助益不少,但新浪的1999年并没有因此平稳度过。新上任的联席CEO沙正治在王志东的支持下对新浪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原来的领导班子换成了一批美国硅谷的经理人。

1999年4月,新浪网全新改版,实现了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北美的全面整合;5月8日,新浪网在国内率先报道“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新闻中心瞬间访问量达平时5倍以上;7月14日,CNNIC公布了《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新浪荣登优秀互联网站点第一名。

好的发展势头并没有掩盖住新浪内部暗涌的波涛。这一年新浪最大的变动莫过于时任首席执行官的沙正治及其管辖下一班硅谷经理人的离去。究其原因仍是新浪的根源性问题:不融合。救场如救火,9月初王志东被任命为新浪网总裁兼CEO。

幸运的是,管理层的变动并没有动摇新浪的根基。1999年11月,新浪网完成了6000万美元融资,“大眼睛”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同时,新浪网的竞技风暴推出《甲A球迷俱乐部》,率先建立网上球迷社区。其子栏目国内足坛、国际足坛全面改版,新增国际国内主要联赛和绿茵群星谱等栏目。这一系列举动为新浪在体育节目的报道上积聚了实力。

2000年对于新浪而言,意义非凡。新浪网信息服务一年增长了10倍,带宽达到300兆;与此同时,新浪网获综合与门户类网站第一名,蝉联CNNIC调查最佳网站第一名;2月,新浪掀起浏览器革命,基于浏览器的在线游戏成为现实;4月13日,新浪正式登陆纳斯达克,成为2000年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门户网站。

资本泡沫的破灭让纳斯达克跌破2600点大关,相比上市当天就跌破发行价的网易来说,新浪幸运得多。在不断探索互联网盈利模式中,新浪发现了能真正引起用户兴趣的“项目”,那就是新闻。通过新闻业务的不断积累,新浪于2000年12月正式获得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登载新闻业务资格,成为中国民营商业网站中首批获得上述许可的网站。

广告一直是门户网站的生存之本。2001年3月,新浪网打破了传统的网络广告Banner、Button、文字链接等一成不变的模式,对网络广告的产品形式进行了突破性的革新。全屏、通栏、画中画等精准的广告产品让新浪获得了众多客户和广告代理公司的青睐。5月,新浪网布局短信市场,与中国移动携手隆重推出一系列短信服务新品,通向了网站盈利市场的又一制高点。

在新浪业务蒸蒸日上的时候,茅道临从王志东手中接过帅印,新浪网的王志东时代正式结束。

新浪的征途

2002年3月12日,新浪网多年耕耘的体育节目有了实质的进展,足协正式宣布新浪网成为中国足球队全球唯一世界杯互联网长期合作伙伴,新浪在体育播报方面的强势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9月,中体在线和新浪网强强联手全方位报道了釜山亚运会。

这一年,随着新浪热线的宣告成立,新浪新业务发展框架的三大主业已形成,从而将新浪技术更好地融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在提高经营绩效的同时也以个性化服务的形式提升用户体验。

2003年,新浪迎来了第三任掌门人——汪延。这一年是新浪网首次全面盈利的一年,盈利的重点在于非广告收入。并购广州讯龙、与摩托罗拉的合作使得新浪的无线业务收入增长了一倍,无线服务内容大幅扩充。新的将领必然带来新的模式,新浪发布了全新的品牌宣言“一切由你开始”,并给业界带来全新的ICP互动商业平台。

谈起新浪的压力,不能不提2005年盛大对新浪股份的收购。19.5%虽然不足以动摇新浪的根基,但至少改变了互联网行业力量对比的平衡,尽管新浪的“毒丸计划”让盛大完美整合门户网站的梦想泡了汤。值得纪念的是,新浪在9月推出了博客公测版,成为国内首家正式推出博客频道的门户网站,这个频道从问世开始就被倾注了不少心血,顺理成章地成为新浪网日后的人气集散地。

管理层的动荡无疑是过去十年媒体对新浪关注的一个焦点。2006年,汪延的离任、曹国伟的接班在外界看来是新浪成熟的标志。自此之后,新浪的核心团队出奇的稳固。

2006年对新浪体育来说是一个盛年。世界杯与欧洲杯给了新浪大放异彩的机会。当年7月,根据尼尔森公布的《中国互联网杯羹世界杯》主题的调查报告,新浪世界杯网站再创体育赛事访问量新纪录。9月,欧洲足联正式宣布,新浪网将成为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在中国的独家门户网站合作伙伴,并从该赛季开始授予新浪欧冠联赛比赛视频播放权以及无线服务权益。

播报重大赛事的经验为新浪网在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展红红火火的奥运营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做足了充分的准备。

丹心映红十年路 第4篇

领导重视亲切关怀

1997年10月18日,湖北省卫生厅、孝感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将当时的云梦县血站提升为孝感市中心血站。

工作地点由云梦整体迁至孝感,单位“级别”也由“县”变为“市”,按说干部职工应该欢欣鼓舞,但当时的情形是,100%的职工都是世居原地,90%以上的职工也都成家于此。单位搬了,家怎么办?

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果只是搬迁地点之变,“级别”之变,如果没有硬件和软件的双重“巨变”,又如何能够承担全孝感500万人口、30所市、县两级医疗机构及大型厂矿企业医院的临床用血需求?这个“巨变”又如何变?

但孝感血站人更清楚地知道当时严峻的采供血形势: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之前相当长的时期,孝感市的医疗临床用血主要靠个体供血支撑。许多供血人员大量频繁抽血,血液质量不断下降;更有甚者,有人非法组织卖血队伍,从中盘剥渔利,严重干扰了献血管理工作。同时,孝感范围内多家医疗机构自行采集血液用于临床,采供血工作处于混乱无序状态,加上当时检测手段比较落后,由血液传播的疾病时有发生,给孝感市民的输血安全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这一切,让长期从事血站工作的孝感血站人形成了一个共识:为了500万孝感人的用血安全,为了孝感无偿献血事业的健康发展,再大的困难也坚决要搬,不光要搬,还要搬得漂亮,搬出孝感血站人的水平,搬出孝感无偿献血事业美好的明天!

他们难以忘记,关键时刻,孝感市委市政府在中央、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对孝感市中心血站的建设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2001年2月22日,市中心血站迁建项目被国家计委、卫生部列入了2001年国债专项血站建设项目。2001年省、市计委逐级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下达孝感市2001年地方血站建设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国债)投资计划,下拨血站业务大楼新建项目土建投资计划448万元,其中国债投资217万元,地方配套231万元。2001年12月31日,省计委又以《关于下达2001年血站建设(设备部分)国债投资计划的函》,下达血站设备投资计划71.76万元。

2002年3月2日,孝感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了《湖北省2001年国债资金血站建设和血液管理责任承诺书》,承诺落实项目配套资金231万元,将位于北京路、文化路交汇处一块23亩的黄金地段土地划拨给血站用地,并将国债专项血站建设项目列入了孝感市政府2002年10件实事之一,各有关部门主动减免了多项建设配套费用。

在给予政策支持的同时,孝感市委市政府领导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头无偿献血。2000年9月15日,孝感市政府出台了《孝感市献血管理办法》,市县两级政府成立了无偿献血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卫生行政部门主抓落实、其它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推进无偿献血的工作局面。

2004年3月,孝感市中心血站成功实现整体搬迁。3个月后的6月14日,是血站搬迁后迎来的第一个“世界献血者日”,当时在孝的符合献血条件的“四大家”领导参加了无偿献血,时任孝感市人民政府市长的岳勇同志第一个伸出了胳膊。血站发展至今,许多曾任和现任市领导主动参加无偿献血。孝感市委书记黄关春,孝感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海华,孝感市政协原主席张文启,孝感市纪委书记张依涛,孝感市副市长黎虹,孝感市政协副主席钱波东等领导都曾亲临血站视察指导工作。

创新招募回馈社会

孝感网槐荫论坛是一个在湖北省网站中享有声誉的品牌栏目(频道),是在孝感网民中有着广泛影响的网上社区。2004年12月20日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孝感市中心血站开始在槐荫论坛开辟了专门的“无偿献血”分栏。

从现在可以找到的资料证实,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无偿献血,孝感血站人可谓在湖北省率先为之。网络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开放性是其他媒体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网络的声音之复杂、隐蔽、多样也让人心生顾虑。面对不断有网民质疑无偿献血的益处和运作方式,血站人“戏称”:不解心中结,哪有人献血!不怕问题提,心中有天地!只要解释工作做得耐心细致,针对性强,网络宣传完全可以成为宣传无偿献血的“利器”!果然不出所料,一个月下来,曾经“摇摆过”的网友绝大多数信服了,观念转变了,疑虑打消了,更由心动变为了无偿献血的切实行动。迄今为止,该栏目已有超过1300个主题帖,一小时在线人数超过40人,浏览量超过20万人次,栏目已经成了孝感无偿献血者的一处“网上家园”。

尽职尽责热诚奉献

为贯彻执行孝感市委、市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统一部署,孝感市中心血站负责对口支援孝昌县小悟乡笔架村卫生室建设。在孝感市卫生局的指导和孝昌县卫生局、小悟乡政府、小悟乡卫生院等部门的配合下,从2007年6月份开始,经过4个多月的共同努力,小悟乡笔架村卫生室房屋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为进一步加大对笔架村的援助力度,市中心血站还组织50余名无偿献血志愿者前往小悟乡笔架村开展捐赠活动,共捐赠现金13280元,电脑、食用油、书籍、衣物约8000多元。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市中心血站已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折合现金近15万元,树立了公益单位的良好形象。

血液安全重于泰山

血液质量是血站开展采供血工作的永恒主题,是保证血液安全的关键。孝感市中心血站多年来致力于血液质量管理,在提高检测硬件的同时,全面推进血站质量体系建设,建立了从献血招募、血液采集、检验、制备、储存、运输、应用以及辅助设备的维护和原辅材料采购、信息系统建设等覆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血站质量管理体系自运行以来,各科室分工协作,加强配合,使体系迅速步入良性运转轨道,顺利通过了省输血协会的验收检查。2006年3月,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颁布实施,血站按照两个规范的要求,及时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修改。第三次修改后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逐条对应“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各项条款进行编写,完全涵盖了“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全部内容,标志着孝感市中心血站在血液质量管理方面更加严格科学,更加规范有序,更加适应社会对血液产品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随着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全员血液安全意识、规范服务意识和质量管理意识有了明显提高,规范操作,严格执行血液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杜绝了质量安全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血站质量管理水平。到目前为止,未出现一例因血液质量问题导致的医疗纠纷,保证了患者输血安全。

随着《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和实施,血站原有的工作流程尚不能完全适应无偿献血工作的快速发展和“一个办法、两个规范”的要求。因此,血站以满足采供血流程和生物安全为准则,精心设计,科学改造,于2008年7月份顺利完成了检验科、体采科搬迁改造工程,并投入近百万元新添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采血椅及三台血细胞分离机,使业务流程更趋合理,人流、物流走向以及献血服务工作更加合理化和人性化。

专项整治遏制艾滋

2004年7月至8月,湖北省、国家血液专项整治督察组先后莅临孝感血站进行督导检查。督察组通过听取无偿献血工作情况汇报、查看原始资料、询问工作人员等方式对孝感血站采供血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检查。通过检查,督察组对孝感市中心血站在依法采供血、保障医疗临床用血需要和血液安全等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教育培训十年路 第5篇

掀起围剿造假者的巨浪

十年来,方舟子参与了多起打假论战。而这次揭开“打工皇帝”唐骏的新装,不仅在国内掀起了围剿造假者的狂风巨浪,还引来外媒关注。

方舟子第一次听说唐骏这个人,是在2009年4月,而在此之前,按照他的说法,他只是听说过“打工皇帝”这个称呼,但没有和唐骏挂上钩,不知道唐骏是谁。

2009年4月,一位网名为Albert的加州理工学院校友给新语丝网站投稿。Albert觉得,加州理工学院,校园不算大,在这里求学的中国人,多数是相互认识的,而唐骏在《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提到他就读该校的时间,恰与Albert有重合的部分,应该彼此相识才对。Albert找到当年校友全部名单,没有发现唐骏的名字,他当即认定,唐骏是在撒谎。

方舟子作了一番核实,加了一段小注,发到网站上。文字上网后,评论不多,国内中文IT网站虽有少量转载,没有形成关注。接下来,方舟子也没再继续重视。耐人寻味的是,2010年重提此事,有记者采访唐骏助理李欣时,她的回复是,方舟子是个偏执狂,他在一年前就盯上唐骏了。方舟子据此猜测,唐骏团队或许一年前就关注到这条爆料了。

7月1日,新浪微博上,有网友给方舟子留言,问他对陈安之“成功学”的看法。方舟子一直认为,所谓的成功学,其实就是教人如何通过蒙骗别人,从而获取成功的一套理论,他对这个东西很反感。

有一位叫“萨根”的网友,在方舟子的微博上十分活跃。萨根在前述网友问题之上跟进了一下说,那你对唐骏《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本书怎么看?

由于一年前有过对唐骏学历门的基本核实,方舟子马上敲字出来说,唐骏那个博士是假的,他是想告诉大家,复制他的假学历吗?

有位网友很较真,让他拿出证据证明唐骏果真造了假。方舟子看得很仔细,发现了更多的问题,不但学历造假无疑,而且整本书中关于留学经历的描述,绝大多数是经不起推敲的。“只要在美国有过留学经历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胡编的。”

经过查证后,方舟子将他认定唐骏作假的内容,陆续发到了微博上,网民与媒体火热跟进迅速开始了。唐骏被卷入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声浪。从7月6日开始,唐骏微博停止更新,手机只响不接,助理李欣也不再回复,这与此前随和阳光的唐骏形象,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按照方舟子对美国社会生态的了解,唐骏会被开除或引咎辞职,但在讲究人情的中国社会,这事很难办,而且唐骏主动辞职几无希望,有可能“不了了之”。

有没有可能打错?方舟子十分肯定地说,唐骏这事儿不可能错,證据太确凿了,他翻不过来了。

打假也是科普的一部分

一个月来,与唐骏及唐骏支持者的死磕,让更多人知道了方舟子的名号,他也陆续接到了几个电话和邮件。虽然他对“杀个人就像切菜一样”、“你小心点,有人要整你”等信息见怪不怪,但他还是报了警。

十年间,方舟子将一个个丑闻披露开来,成多败少,树敌无数。

1985年,从福建漳州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时,方舟子18岁,结束五年本科学习后的1990年年底,他去了美国,次年1月,正式入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系,1995年年底拿到了博士学位。

“我的博士学位当然是有含金量的”,针对外界对他博士学历真假的质疑,他是这么回应的。

到了美国,方舟子的文学梦想在一个缩写为ACT的中文网站上开始的,这是当时全美乃至全球唯一的中文网络。后来,他发现ACT虽好,但总有一些内容极佳的帖子容易沉底,很可惜,于是在1994年2月,他创办了一个文学电子刊物《新语丝》,专门集纳这部分内容,编完后通过邮件发送给网友们共享。

鲁迅是方舟子的精神楷模,这份电子刊物以及同时成立的网站,灵感源于鲁迅创办过的文学刊物《语丝》。方舟子从鲁迅手稿里挑出这三个字,形成了现在新语丝网站的LOGO。很快地,新语丝在留学生中间变得知名起来。

初期的新语丝,不但共享一些电子书和网友来稿,还摘编一些普及进化论、批判神创论的文章,网站服务器一直设在美国。

博士毕业后,从1995年到1998年,方舟子先后在罗切斯特大学和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结束这段经历前,摆在他面前的是两条路:一条是去制药或生物技术公司上班,另一条就是去大学当教授。

公司上班不自由。美国教授自由,却也要不停地写报告申请资金才能进行研究。方舟子觉得,两者都不是他的理想。

1998年10月,方舟子回国了。在这一阶段,互联网在全球传播开来,中国网民人数越来越多,他创办的新语丝开始为国内网友们关注到。

方舟子决定转行――当科普作家。转行是认真权衡后的结果。方舟子说,做科学研究,他能做得中规中矩,但未必优秀,而科普作家,或许他能达到顶尖水准,因为科学与文学,都是他熟谙和热爱的领域。

1999年5月,借助新语丝,方舟子组织了对某邪教组织的批判,借此,他认识了何祚庥。2000年,方舟子正式介入学术打假。在他看来,打假也是科普的一部分。

十年苦战,套路渐成,对唐骏发起炮轰之前,方舟子已是轻车熟路。

战斗让他获得了声名,也雕塑了他的性格。

我就是这么偏执

方舟子讨厌做生意。

1995年,基于金庸小说形成的“侠客行”上线。这是一款文字版中文网络游戏,台湾最先出了繁体版,简体版则是方舟子的创造,有人借此说他是中文网络游戏鼻祖。

1994年新语丝成立时,中文世界对网络的关注并不高,这也是全球最早的中文网站之一。

有人找到过方舟子,想商业化他的这两个平台,他拒绝了。再后来,他放弃版权,公开了“侠客行”源代码,游戏迅速遍及各大院校,而“新语丝”最终被他注册成为了非盈利性机构。

方舟子说,他没有发财的欲望,能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就够了。他又说,其实在国内,单论收入他还是不错的。方舟子差不多每年都能出书一本,大陆、台湾、香港都出版过。

方舟子并不讳言他的收入来源。除了写书带来的版税,其他就是他给报刊写文章赚取的稿费。如今,他在《中国青年报》、《经济观察报》、《新华每日电讯》有专栏,与《健康管理》、《大众健康》也有相对固定的合作。

是不是在美国找不到工作才转行当作家的?是不是为了炒作成名才出来打假的?对于类似的质疑,方舟子给出的解释是,如果在美国找份工作,对他来说非常容易,但他不愿意被别人管着,回到国内做科普,作协也曾邀请他加入,他同样拒绝了。方舟子欣赏的是美国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那样的工作状态。

方舟子没有中国户口和身份证,他手里拿的,是美国的绿卡,此前他是中国美国两地跑,最近两年才稍微安定了一些,但他说,以后还是要回美国去的。

方舟子十分关注学界动态,在学术打假这件事上,方舟子历来被认为六亲不认。方舟子质疑过中国科技大学前后两任校长,炮轰过他曾就读的生物系好几名教授学术不端,他的老师出面斡旋过,也被他一一反驳了回去。

连续几件这样的事情出来,不光母校老师讨厌他,连他的同学们也开始对他不满了。方舟子倒觉得无所谓,他不能理解的是,一所大学某教授造了假被揭露出来,人们不觉得是造假者在给机构抹黑,却认为是打假者有问题。

在打假和科普上,方舟子是受人尊敬的,而他在为人处事上的刚性和偏执,总会被网友、读者尤其是与他接触过的记者们直斥“小家子气”、“格局太小”、“不可理喻”,而他在文字和口头表达上常有的判断性用语,被认为是“文革”作风,大扣帽子,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孩子与脏水一起倒掉”。

对这些评价,方舟子不但不以为然,“有人说我偏执,这要看怎么理解,如果说做事认真叫偏执,那我就偏执了,而且还会一直地这么偏执下去。”方舟子很有些慷慨激昂地说。

他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坏了很多人的好事,在热衷于打破他认定的迷信的同时,又毫不留情地将那种在他眼里只是一堆垃圾的光环扯得粉碎。他赢得了“斗士”的美名,也背上了“疯狗”、“文革遗风”、“精神分裂”的恶名。

上一篇:成本作业下一篇:切实做好反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