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营销策划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2023-02-02

课程评价体系是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事关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准确性与公平性。作为考核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依据是非常重要的, 它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的准确性及评价的公平性。传统应试教育的课程评价体系往往以学期末的考试评估方式来进行, 随着项目教学法在营销策划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评价体系已无法适应项目教学改革的需要, 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 我们对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营销策划课程评价体系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评价对象及评价指标

在项目教学中, 评价的主体不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情况, 还应包括老师的教学情况。对老师进行评价, 不断激励老师总结教学经验, 反思教学行为, 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 督导学生将更多精力放在自身的学业上, 以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

(一) 对老师的评价

项目教学法打破了以往以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在项目教学中, 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企业营销策划岗位中的工作实际, 选择难度合适的项目任务并完成项目设计, 尽可能模拟贴近企业营销策划岗位的教学情境, 组织引导教学过程等。对老师的评价主要围绕三方面内容进行:一是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案、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知识掌握程度、教学目标达成等情况。二是科研能力。主要是老师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进行对比反思, 总结经验与不足, 得到更可行的教学方案。三是实践能力。项目教学对老师的实践能力要求高, 因此, 在选用老师时, 应该严格把握这一能力要求, 同时在教学评价中, 还须把握项目完成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衡量标准。

(二) 对学生的评价

教学评价, 学生永远是主体, 营销策划项目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 从项目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应着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能力。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独立完成任务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项目流程的熟悉度和专业知识的熟练运用等。二是项目成果。主要包括项目任务的完成情况, 营销策划方案的可行性和规范性, 以及介绍课件的完整美观, 语言表达能力等。三是创新能力。主要是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创新思维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对达成项目任务目标的能力进行评价。

二、评价原则

评价原则是开展营销策划项目教学评价的依据, 是评价主体必须遵循的评价准则, 从项目教学法的特征看, 构建营销策划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创新原则

营销策划讲求应用性, 营销策划模式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 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最终以营销策划效果来综合评判。因此,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达成项目任务目标的前提下, 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培养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的机会。所以, 在评价原则上,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评价指标。

(二)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评价目的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综合的评价, 其中包括多种能力的评价, 有些能力的评价, 是难以用定量标准来加以衡量的, 如知识获取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 必须结合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项目任务中的表现、项目小组成员之间的评价等综合信息, 对学生给予概括性的综合评价。

(三) 形成评价与总结评价相结合原则

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评价既重过程也重结果, 因此, 在评价中, 既要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 也要看最终项目任务的完成效果。

三、营销策划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学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我们重点围绕对学生的评价, 来探索营销策划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一) 确定培养目标

明确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 是构建项目教学评价体系的基础, 营销策划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知识运用与技能操作:项目的知识要求, 即学生在该项目中应掌握哪些知识?项目的技能要求, 即学生在完成该项目任务需具备哪些专业技能?二是能力要求:在项目任务中, 我们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三是情感目标:通过项目任务, 我们想让学生培养什么样的精神、态度?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二)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项目教学评价不是单一的传统笔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程度, 而是综合学生知识运用、技能操作及职业素质表现多元考核。

1.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又叫过程性评价, 是指“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多方面、分阶段的考核, 它着重于对学生认知过程和实际能力形成的监督和评价”。由于项目的实施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展开的, 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 势必会存在每个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贡献度不同的问题, 因此, 我们在组织项目教学评价中, 必须对学生在项目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程评价, 作为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老师应当对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团队协作、沟通协调、组织计划等能力和表现进行跟踪关注, 同时结合小组成员的相互评价对学生给予综合评价。

2.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指在阶段评价的基础上, 对整个学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做出评价。在每一项目任务完成后, 首先是项目小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书面总结, 分析总结经验得失, 查找问题不足, 对老师组织教学的意见建议等, 老师以此为依据, 对学生进行评价。其次是组内互评, 小组内部成员对每个人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做出客观评价。然后是小组互评, 在各小组中对各自完成的项目进行展示、介绍的基础上, 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最后是理论知识考核, 期末, 老师根据教学情况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必要的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可以综合应用题为主要内容, 开卷进行, 也可与企业组成联合考核组, 采取对学生完成的项目提问的方式进行评价。

(三) 明确评价模式

依据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我们在实践应用中, 将评价模式设计如下:营销策划学业成绩=形成性评价成绩+总结性评价成绩, 形成性评价占比60%, 总结性评价占比40%。

形成性评价由个人日常评价 (根据出勤情况、遵守秩序情况、学习态度、任务完成等情况) 30%和单位评价 (根据小组完成项目的时间、功能、是否创新情况) 30%组成;总结性评价是由成果展示 (学生陈述所完成的项目、老师提问情况) 25%和期末考试 (笔试成绩) 15%组成。

其中, 多个项目单位评价=项目1权重×项目1单位评价+项目2权重×项目2单位评价+……+项目N权重×项目N单位评价。多个项目成果展示=项目1权重×项目1成果展示+项目2权重×项目2成果展示+……+项目N权重×项目N成果展示。

(四) 明确“量化评价”指标

1. 个人日常评价评分标准

日常考核满分为100分, 根据学生的表现, 以奖加惩减的方式进行, 奖惩分数根据学生德行操守考核细则的10%计算。

2. 单位评价评分标准

单位评价评分标准由方案准时完成10分、文档规范10分、完整可行80分组成, 根据方案的完成情况酌情扣分。

3. 成果展示评分标准

成果展示评分标准由PPT完整美观10分、语言表达30分、评价组提问60分组成, 根据相应分数比例酌情扣分。

4. 期末考试评分标准

期末考试总分100分。可将试卷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的分值比例, 用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评价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营销策划课程项目教学评价体系与传统的评价方式相比, 实现了评价模式、评价方式的多重改变, 为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与培养营销策划应用型综合人才的教学目的十分契合, 组织教学评价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把握两个问题。

(一) 考核项目数量的把握

营销策划课程项目教学评价体系涉及较多的评价项目, 如果把每一个项目任务都纳入评价中, 则会给部分学生带来巨大压力, 从而影响学生积极性。因此, 在实际考核中, 老师必须根据项目任务安排和项目任务的重要性排序, 以及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科学、合理的把握考核项目的数量, 不断优化考核方案。

(二) 加强对评价实施程序的管理

营销策划课程项目教学评价始终贯穿整个教学, 涉及学生小组、学生个人、知识与能力的多重考核层面。必须对各个评价细则、评分标准和评分点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把握, 才能有条不紊地完成评价。一是要注意记录学生项目任务过程中的原始资料。通过任务分配表、调研方案设计表、小组讨论记录表等各种记录表和项目表, 随时记录学生在项目任务过程中的表现。二是注重及时将原始资料转化为直观的评价数字资料。老师在评价的每个阶段, 要及时的对原始资料进行综合评定, 按照既定的评价方案, 给出对应的具体评价分数, 以确保后续评价的有效展开。

摘要:在营销策划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 就必须按照项目教学的特点规律, 构建相适应的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项目教学,营销策划,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 王灿, 许本胜.项目教学模式下教学评价体系全新探析[J].科技信息, 2014 (4) 33.

[2] 刘俊富.构建高职院校项目教学评价体系初探[J].内蒙古教育 (职教版) , 2016 (12) :18-19.

[3] 左石华.“项目导向”的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 2014 (17) :118+163.

[4] 梁海红.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市场营销策划》课程改革与实践[J].科学时代, 2012 (1) :258-259.

[5] 金若沙, 陈民利.市场营销策划课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探索[J].企业家天地 (下旬刊) , 2009 (10) :225-226.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发展学前教育推进科教兴蓬战略论文下一篇:西安工业大学机构知识库构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