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2023-01-15

第一篇:二上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2017部编版二上语文第四单元备课(定稿)

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特点

1.内容方面:本册第四单元围绕“爱祖国、爱家乡” 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古诗二首》《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和语文园地四组成。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还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2.语言表达特点:本组教材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景色为线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通过简练优美的词汇,还有意境深远的古诗,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 (二)教材位置

学习本组教材,应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积累词汇;注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和认真书写的习惯。在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教师的范写和范读。

二、学情分析:

这是二上的第四组课文,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以“爱祖国 爱家乡”为主题的文章,识字方面,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识字能力,但是学生之间,在识字能力和识字量上存在着较大差距。根据

1 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的年龄特点,低年级语文教学要注重趣味性。

三、教学目标: 1. 本组共要认识66个字,会写36个字。 2.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 能背诵指定课文,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和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5.继续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引导学生按偏旁给熟字分类,提醒学生在识字、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养成积累词会的习惯。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预习的习惯。 7.继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8.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9..巩固识字,规范书写。

五、课时安排:

8.《古诗二首》…………………………2课时 9 .《黄山奇石》…………………………2课时 10 .《日月潭》…………………………2课时 11.《葡萄沟》 …………………………2课时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共计…………………………… 10课时

2 第四单元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景及诗人生平简介。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学重点:

1.背诵古诗词。

2.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大意,培养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师生) 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3 2.介绍王之涣 3.诵读汇报

(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富有感情的朗读) (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三、指导书写

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3.教师讲解书写要点。 4.教师范写,弄清笔顺。 5.指导学生描红,临写。 6.组织展示。

四、讲解文章大意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山,“黄河入海流”写水。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六、布置作业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景及诗人生平简介。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望庐山瀑布》并背诵。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词。 2.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5 1.了解古诗大意,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师生) 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引出作者――李白

2.介绍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3.诵读汇报

(出示《望庐山瀑布》课件)集体齐读《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

6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2.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学习一类生字。(出示4个生字:炉、烟、流、银)

①指名认读、组词。

②仔细观察4个生字,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同桌说说,再提问。)

③比一比: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出来写一个字。点评时指出注意事项。

④比赛谁写得好:学生在课本田字格上练习写这4个生字,同桌互评。

⑤我们把生字都送回课文中,齐读一遍。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三、再读古诗,品味诗意。

1.指导学生读诗,要求不但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韵律美。 (1)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老师范读。

(2)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全班一齐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四、讲解文章大意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最后一句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生动形象的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六、布置作业

(1)课后习题“读一读,记一记” (2)朗读并背诵课文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8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2-5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2.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黄山的风景名胜。(师生) 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查字典、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

(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

9 仙境”的黄山。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齐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四)汇报学习情况。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查字典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齐解决。

重点理解: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写生字词。

3.搜集有关黄山景色的图片或介绍的文字。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二)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黄山,激发兴趣。(出示第一图)

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著名的风景区,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几百年来,游过黄山的人,无不被它的山水奇景所倾倒,明朝的徐霞客把黄山列为群山之首。奇松、云海、怪石、温泉这黄山“四绝”名扬天下。下边我们就到黄山看一看吧!

(二)逐段学习。 1.第1自然段:

默读再结合第一图说一说黄山风景怎么样?抓住“闻名中外、秀丽神奇、尤其”谈理解。(板书:秀丽神奇、奇石有趣)

齐读这一段。

2.指名读第2~5自然段。

(1)课文具体介绍了哪几种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11 (2)出示第二幅图。

提问:图上的岩石像什么?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结合插图说一说哪些地方像仙桃?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它所在的地方像石盘(观察石头的形状、观察周围景象。)

再读这一段。

(3)出示第三幅图。图上的岩石像什么?

默读第3自然段,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翻滚的云海”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可以这样解决:①同学们,谁坐过飞机,谈谈你在云层之上看到的景象。②由于黄山的山峰高耸入云,从黄山上往下看,云彩在脚下,又浓又厚,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非常壮观。

读这一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出示第四幅图,阅读第4自然段。 小组讨论学习:

①先观察图中的石头像什么?怎么看出来的? ②读课文,看课文中怎么说的? ③从哪儿看出像“仙人指路”?

④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讨论解决。指名一组同学汇报讨论情况。 (5)学习第5自然段。

①指名读。②提出不懂的问题。③师生共同解决。

重点理解:石头怎么会变成“金光闪闪的雄鸡”?(联系上下文阅读思考)

山峰上几块巨石的形状很像只雄鸡,太阳光一照,巨石上金光闪闪,就更像是一只美丽的“金鸡”了。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睁开眼睛,把你想到的说出来。

黄山石可真奇妙,就像人们精心雕琢的一样,有的像巨大无比的仙桃,有的像猴子观海,有的像仙人指路,还有的像金鸡叫天都。是不是就有这些呢? (6)指导背诵。

1.朗读2-5段,要读出语气来。 2.指名有语气地读全文。 (7)齐读第6自然段。

指名说说还有什么奇石?板书: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分小组学习,任选一种展开想象,说说奇石的样子。

请三组同学分别说一说。

黄山石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妙趣横生。让我们一齐亲眼目睹一下黄山的美景吧!

(8)请一位同学读全文,同时放一段黄山风景的录像,使大家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老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体会到了黄山石的奇妙,领略了黄山秀丽的景色。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亲自去目睹黄山奇景,看一看那里 13 的奇松、云海、温泉是一番什么景象。

(四)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1.识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景,读出向往之情。

3.有盼望台湾回归、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教学难点:

1.让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的重要性。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日月潭的奇妙之处。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日月潭的风景名胜。(师生) 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教师) 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小朋友们,我们祖国有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你去过哪些地方? 2.在我国的宝岛台湾,也有许多风景如画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有关日月潭的风光短片)。

3.朋友们,上学期我们曾做过一次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家乡。今天,老师想在你们中间挑选几位优秀的导游,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日月潭。(揭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成为日月潭的导游,首先要了解那里的情况。

请大家自己朗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提示:不要加字,减字。)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读,自己认为难读的句子更要多读几遍。

2.反馈朗读情况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指导、正音。(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在读的过程中注意读准“绕”“盛”的翘舌音、“盛”“省”“胜”的后鼻音、“隐”的前鼻音以及“环”的介音)

(2)看图识词

在学生朗读之后,适机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附近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建筑

请四个学生上台,读词,并在画面中指出对应的事物。 其他学生评议、帮助正音。 (3)看图,在组内分节朗读课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喜欢读的自然段多读几遍。

15 2.你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

(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 C.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D.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4.交流讨论: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

5.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

你能来试一试吗?(多请几名学生说,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说,不看书;再介绍给同桌听)

6.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介绍给组员听)

7.你最欣赏哪位导游?能说说理由吗?

8.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集体评议,教师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9.向好友介绍日月潭。(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 10.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四、课外拓展,组织活动

(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台湾风景名胜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1.放有关台湾的风景短片,请小朋友来当当小导游,介绍景点。 2.知道在台湾还有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吗?你能介绍给大家听吗?

五、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

说说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六、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

2.画画你心中的日月潭。

3.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

七、板书设计

八、课后反思

17 第四单元

11葡萄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11个字。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

三、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教师) 2.朗读并熟悉课文(学生) 3.制做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师)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2.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18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不喜欢吃葡萄啊?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我们国家盛产葡萄的吐鲁番葡萄沟去看一看。(板书课题)

(二)读课文,教师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三)解决预习要求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要点:

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秋季,当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范读--自由读--指读--齐读)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上节课内容 2.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过程

1.学生已经认识生字,注意指导学生书写并组词。 2.注意区分“蜜”和“密”。 (一)教师引导

(1)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而且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二)教师小结

(三)配乐齐声朗读全文。 (四)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20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生字、生词。 2.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3.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本单元所学内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习题,标出难点。(学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请同学们认读(先自愿再抽读) 昌 铺 调 硬 卧 限 乘

(2)结合课本现由老师范读,再让学生齐读

二、字词句作用

(一)下面事物像什么?看谁想的多。 柳条云朵枫叶鞋路灯椅子胡子

(二)试说出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隐藏 烦恼 流连忘返

21

三、写话

结合书上所给范本(称呼,事由,时间)在下列情形中任选一例写话。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早上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四、我的发现

你发现了什么呢? ①老师给予引导 ②同学们集体分组讨论 ③小组派代表分享观点

五、日积月累

①让同学们集体朗诵 ②老师讲解 ③请同学起来背诵

六、我爱阅读

1.让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画家乡》 2.老师大致讲解

3.请同学们画中自己的家乡

七、总结

八、教学反思

22

第二篇: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识字1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喜欢秋天。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在积累词语中识字。

教学难点:部分词语的理解。倡导自主识字,培养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朗读这些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秋天景色的特点,并在朗读中感悟秋天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入

1、 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来到了。今天咱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秋天美丽的景色,好吗?

2、 看图,说说图上的秋景。

3、 是呀,秋天的美景说不完,世上留下了许多描写秋天的词语。

二、读中识字

1、出示词语: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2、哪些词语是你认识,不认识的生字怎么办?

这学期我们的课文不再是每个字都带拼音了,对要掌握的生字课文在下面注音,你发现了吗?

3、自学方法

你准备怎样学会这些词语?

认“树叶”中的字(怎么记住)——试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认“我会认”中的生字

4、 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5、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6、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

7、开火车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听到这些词,你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色

2、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 说说你最喜欢哪个词语?为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3、 读一读,赛一赛,看看谁能把大家带进美丽的秋天。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认识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欢秋天,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新词。

1、 猜字谜:

2、 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4、补充阅读带有本课生字的段落或短文(教师自编或改编)。

二、在写中巩固识字

1、 出示“我会写”的生字,观察分析字形。

2、 交流:

“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层”与“尽”部首是不相同的。尸——尺

3、 观察生字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

4、 请学生范写“丰”、“壮”。

5、 教师范写“谷”、“色”。

三、实践活动

1、“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2、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

3、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4、教师出示关于秋天的词语,学生读读,认认。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中秋节

1.秋天的图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学写“波、浪”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秋天的图画,秋天的图画教案,秋天的图画优秀教案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体会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对秋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比喻句,并从优美的语言文字中体会秋天是个丰收、喜庆的季节。 教学准备: 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许多描写秋天景色的词语,大家还记得吗?现在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谁能准确且大声地读出苹果后面的词语,这个苹果就属于你啦!

(玩游戏:摘苹果,复习上一课学过的词语)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哎呀,看到果园里的果子都熟了,大家都知道,秋天来了。你还能从哪些地方发现秋天来临了呢?(指名学生发言)

2、师述:有一位神奇的画家,他用手中的画笔为我们画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就是“秋天的图画”,同学们想去看看吗?让我们一起乘坐“红叶号”列车开始一次愉快的旅行吧!

3、出示课题,齐读。

三、识记生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学习伙伴或者“苹果”老师。

2、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瞧!她给我们送来了丰收的果实。(课件演示:长满果实的果树,果实上面写有本课的生字)想得到吗?先过生字关。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3、游戏:摘苹果

看,果园的果子都熟了,赶快去秋天的果园里摘苹果吧!谁能准确而且大声地读出苹果上的字,这个苹果就属于你了。先读生字再指读生词“梨树”、“脸颊”、“波浪”、“图画”、“高粱”、“燃烧”、“勤劳”。

你们发现了吗?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赶快找出来读读。(课件出示课文第二句,指导读准读通。)

4、摘到苹果一定很开心!让我们把会认的生字送回课文中读读吧!(分句指读课文,注意正音。)

5、(播放带有配乐的秋景图课件)师范读。思考:秋天的图画中画了些什么?你喜欢那些景物?

四、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认为美的句子。

A、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谁能把这样美的景色读出来呢?

B、听了老师也想读读,可以吗?教师范读第二句,有意丢掉表示颜色的词语。你们认为老师读得美吗?为什么?

C、小结: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采用指读、评读、赛读、齐读等形式指导朗读第二句,读出颜色美。)

D、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说句话。

2、同桌互读自己认为美的句子,交流美在哪里。

3、把你认为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学生读哪句,课件演示哪句,指导朗读。) 课件出示以下两个句子:

A、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B、梨树上有金黄的灯笼,苹果像红红的脸颊,稻海像金色的波浪,高粱像燃烧的火把。

读这两句话,你认为哪句好?指名加上动作读一读。

谁使秋天这样美丽?你们知道这位神气的画家是谁吗?读读书,找一找。想象一下,此时,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会对他们说写什么呢?

五、学写“波浪”两个生字。 先观察再范写最后练写。

六、总结:

秋天的图画很美,但创造这图画的人更美。让我们带着激情齐声赞美他们。师生齐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灯、作”等六个生字。

2、背诵课文。

3、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重点:

学写“灯、作”等六个生字。 教学难点: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学准备: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词。

二、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1、同桌互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互相评价。

2、课件演示秋天的图画,引导学生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练习背诵。

练习背诵时可以采用带读、引读等方式帮助学生熟读成诵。

三、学写“灯、作”等六个生字。

1、学生读帖,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师应学生要求范写其中两个字(是学生感觉到比较难写的字)

3、生仿写,

4、指名演板,大家来评一评。

5、生练写这四个字。

四、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看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晚会会场„„

五、作业: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如,制作秋天的礼物:用落叶做书签,用自己的画做贺卡,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2.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在读中真切体会黄山石的奇特,有趣。 教学难点:如何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在自读中自悟。 教学方法:朗读课文

分小组读 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与内容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大家去过黄山吗?黄山之美,堪称中国名山之最。兼得泰山之雄伟,庐山之飞瀑,衡山之烟云,峨眉之清凉,因而又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乃黄山“四绝”。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欣赏一下黄山的四绝之一,板书:黄山奇石。请齐读一遍课题。

二、运用课件欣赏黄山奇石课文插图,生观察图说像什么?

三、观察完图,初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自然段。

四、认读生字词。

五、接读课文,生评价。

六、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七、学习第一自然段。读中了解“秀丽神奇、闻名中外、尤其”等词语意思。配乐读出情。

八、小组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记住了生字的字音,了解了黄山上有哪些奇石,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这一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新授: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黄山石怎么样?生答。

老师用“奇特、有趣”两个词来概括大家的发言,好不好?(板书:奇特、有趣)

2、那么你觉得哪块黄山石最奇特、最有趣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文插图,读读课文,看看你最喜欢哪块奇石,边读边把描写它奇特、有趣的地方画下来。当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就把它标出来,待会儿一起解决,好吗?

3、生画。然后问:你有哪些词不理解?请提出来!

4、下面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你愿意结合刚才画的词句给大家讲出它的奇特有趣,就讲;如果你愿意读,就有感情地读一读;如果你能通过动作把石头奇特的样子表演出来,你就表演给大家看;如果你能在短时间内画图表示出它的奇特,你就画。下面自己抓紧想一想,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5、下面谁先来介绍?(顺序依学生回答的为准。)

(1)仙桃石:生说自己的理解。谁愿意来读读?(一生读)老师把其中一个句子改写成这样,你看看哪句好?为什么?(这说明作者用词非常准确。)好,谁还想来读读?别看就一句话,想读好也不太容易。谁再试试?(生读)还是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

(2)猴子观海: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理解。下面,谁能再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一生读)谁认为自己能比他读得还好,读得更有趣?试一试(一生读)老师帮你一把,给你配上音乐来读,一定会更棒,谁想来试试?(一生读)齐读。试背一遍。

(3)仙人指路:生说。多么奇特、有趣呀!谁能读好?试一试!找个同学比一比。配乐读。试背一遍。

(4)金鸡叫天都:生说。课文没有插图,谁能想象出他的样子?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谁能把它的奇特有趣读出来?找生读。配乐读。齐读一遍。

6、课文是不是就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还写了?找生读最后一段.

7、又写了什么奇石?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8、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黄山上的石头可真奇特有趣呀!并且还有许多石头等着咱们去给它起名字呢!现在,你心里在想什么?

9、你喜欢黄山吗?那老师现在就带你去游览一下黄山好吗?这次咱们就不单单看奇石了,还记得老师上节课讲的黄山四绝吗?除了“怪石”,还有什么?(生答)好,同学们等不及了吧!请看录象。

10、美不美?请你们带着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课文。

11、下面用你喜欢的方式选两段你认为最好的课文背诵一下。

12、检查背诵。

13、同学们,黄山石奇特、有趣,黄山更美!其实,祖国大地上还有许多这么著名的风景区,课下同学们可以读读有关的课外书。另外,告诉大家,下一单元就有一篇介绍宝岛台湾风景秀丽迷人的日月潭的文章,课下同学们可以先睹为快!

第三课时

一、背诵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三、处理课后题。

四、出示一幅怪石图训练学生想象力,先说话,再写话。

教学反思:

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通过“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大家注意”这个问题,让学生去关注字音,如平翘舌音的区分。然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字形,这又体现了学生拥有学习的选择权、决定权和主动权。

认字和认人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识,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办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学生认字,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边学,一边丢。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认字。比如,同位或小组中比赛谁认得快、记得牢,发挥同学间互相激励、互相帮助的作用。比如,孩子自编句子、儿歌、谜语,在鼓励学生从身边、从书报上找到刚认的字,在语言环境中及时巩固认字。总之,认字教学一定要把工夫花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上,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识记生字、词。

2. 学习课文,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苍耳实物、植物图片。

2.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查找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有趣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巧认词语

1.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植物朋友,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这些植物朋友给大家出了一些难题,说是要大家解决了这些难题他们才肯出来和我们见面,你们有信心解决这些难题吗?(激将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示课后词语。) (1)指名认读。

(学生想读哪一个词就读哪一个。)

(2)初步了解词义:玩“猜谜语”游戏,教师说词义,学生根据词义猜词语。

(猜对后,点击课件奖励五角星。)

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过渡:

大家可真了不起,得到了这么多五角星,这下植物朋友们一定会出来了,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去迎接他们吧!

播放课件录相: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植物动态画面配上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展示出一个绚丽多姿的植物世界。

看后,请大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指名描述) 2.教师揭题: 画面里都是了不起的植物妈妈,我们去和他们交朋友吧!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前启发:

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篇课文呢?(学生自己设定初读要求和目标。) 2.自由读全文,思考: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可适当在文中划记。 (学生自读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3.汇报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生:我知道文中写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 (师贴三种植物的图片。)

生:我知道这些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很有办法。 教师引导理解“旅行”、“四海为家”。 生:我知道蒲公英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生:我知道苍耳、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阅读体会,及时给予肯定、指导。)

四、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

2、

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

(学生合作学习,精读

2、

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 (1)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适当讨论)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

(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3)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3.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4.指名读喜欢的句子,谈读法──学生点评──再指名读句子──再点评。

(指导感悟要点:“轻轻”、“纷纷出发”。)

指名读全节──互评──齐读──师评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 (1)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

(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 (2)直观感知:

每个同学桌上都有一个小礼包,请你们打开看看,老师送你们每人一粒苍耳,摸一摸!这就是苍耳妈妈给孩子们穿上的铠甲。想一想,苍耳还可以靠什么传播种子?

(学生摸、想、讨论,教师相机指导。)

(3)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5.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 (1)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

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

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

(播放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3)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6.小结:

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7.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 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1)学生自读。 (2)讨论回答。

(方法很多,需要仔细观察。)

五、延伸课外、拓展知识

1.通过你课前的了解,你还发现了植物妈妈有什么传播种子的好办法?(指名说,教师也作相应的补充介绍。)

2.这些植物妈妈的办法可真多啊!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名自由说)

六、练习背诵、自编儿歌

1.指名背诵,会背哪一节就背哪一节,可编加动作。 2.自编儿歌: 模仿背诵的那一节课文,把你知道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编成儿歌。(示课件:儿歌编写提示。)

七、全文总结、布置作业 1.教师总结:

大自然还有许多奥秘等着大家去探索和发现,希望大家课后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看看蓝天、白云,去了解更多了不起的植物妈妈。

2.作业:

(1)搜集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记录下来。 (2)练习背诵全文。

4.古诗两首

《赠刘景文》 【设计理念】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诗理的能力,避免逐字逐句的讲析。本课侧重从搜集整理资料、潜心品析吟诵、想像讨论交流等方面。

2、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 【设计设计】

一、牵手秋天,诵读秋诗

1、现在正是金秋十月,瞧,深秋正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 2、出示关于深秋的图片。

3、看,这深秋时节,满山的枫叶红了,让老师想起了一首诗《山行》,我们还背过一些和秋天有关的古诗呢,谁起个头儿,带大家一起来吟诵吟诵。

(生吟诵《山行》、《暮江吟》。)

4、老师这儿还一首秋天有关的古诗,请你们来读读这首诗,多读几遍好吗?把诗读准确,读流利。

二、研读诗句,领悟诗意

1、指名朗读古诗。

2、再读古诗,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3、请学生交流,可以是诗中的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⑴ 观景感受深秋气息: ① 荷花谢:

引导一个“尽”字。(尽字表示没有了)这个尽字,在我们学过的一首《登鹳雀楼》的古诗中也出现过,“白日依山尽”,说的是太阳落山了。那么花没有了我们可以说是──谢了。

② 荷叶枯:

引导一个“擎”字。怎么样的动作可以说是擎?用手笔划笔划。 ③ 菊花残:

寒冷的深秋让人忍不住缩成一团,可是诗人感受到了残菊的与从不同,你觉得诗人他感受到了什么?

虽然天气很冷,菊花可能都快凋谢了,但它的花枝像个小战士在和风霜在做斗争,它们一点都不怕冷。

(想像说话:这些残菊想跟这寒冷的天气说些什么呢?) ⑵ 说理领悟深秋美好: ① 你知道君表示什么?

是你的意思,对别人的尊称,因为这首诗是送给刘景文的,所以这里指的是刘景文。

② 引导“最是”的理解。

(可以认为是“就是”的意思,表示强调。) ③ 橙黄橘绿能分开来解释吗?

橙子黄了,橘子绿了。橙子、橘子黄了,绿了,说明它们在深秋的时候成熟了。

④ 你最喜欢秋天什么样的景色?秋天有这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认为秋天最好的景色是深秋时候,是橙子黄了,橘子绿了的时候?出示图片,小组讨论:

a、它们颜色很漂亮,很鲜明,在深秋还有这么鲜艳的颜色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b、还能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⑶ 因为橙桔成熟,桔子的味道十分清香,飘满于天地间,也让人不禁称赞。

4、试着读读整首诗,把深秋的味道读出来。

三、介绍背景,感受深意

1、读到这儿,让我们猜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吧,老师给你们三个提示。这是一位北宋的大诗人,大文学字,曾在湖州当过知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著名的诗词就出自他的笔下。

2、对了,苏东坡,苏轼。苏东坡的这首诗是送给一个即将远行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刘景文。读读他的诗,猜测一下刘景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⑴ 一个跟苏轼一样很有才华的人。

⑵ 从“菊残犹有傲霜枝”这句诗中体会出一个坚强、遇到挫折不肯屈服的人。

⑶ 这首诗写的是深秋的景物,刘景文可能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 3、出示刘景文的文字资料,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刘景文:苏轼在杭州当知府的时候,认识了刘景文,因为他很有才华所以受到了苏轼的赏识,两人的交情很深。苏轼写这首诗给刘景文的时候是元佑五年,此时的刘景文年纪已经很大了,差不多到了人生的中晚年了,可是还是没有受到重用,他的才华没有地方施展。 4、交流:(苏轼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⑴ 苏轼想用这诗诗鼓励刘景文你虽然年纪不小了,都过了中年,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

⑵ 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就会迎来收获的季节。

⑶ 劝刘景文不要泄气,你看秋天的景色也很美,你的前途一定也会很美好的。

四、指导诵读诗句

1、是啊,苏轼就是这样鼓励刘景文的,虽然刘景文离开了,但他每当想起远方的朋友,总会呤诵这首诗„„

2、受到了苏轼的鼓励,刘景文终于崭露了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十四字的励志的诗句也成了千古佳句。能把这首诗背下来吗? 3、多元吟诵:

同学们,苏轼把这首诗送给了刘景文,现在,让我们把这富有哲理的诗也送给你的同桌吧„„

让我们也把这首勉励的诗送给自己吧„„

也让我们把这首激励人们乐观向上的诗送给在座的老师们„„

五、情境迁移,感悟深秋

1、谁说深秋就等于悲凉,谁说深秋就不美丽了,又是谁说深秋没有了芬芳。教师配乐范读根据这首古诗意思编写的小诗:

在那方荷花池里,花儿谢了,叶儿枯了,是深秋来了。/在那层寒霜中,菊花败了,可是你看,那花枝还是顽强地在风中舞动。是深秋来了。/是橙子黄了,是橘子绿了,是深秋来了。/淡淡的清香弥漫在你我之间,这不是最美丽的时候吗? /我爱深秋,是深秋告诉我,

2、你想到了什么,请你们把它写下来,让我们继续在深秋中畅想。 3、请几位同学上台组成一支小诗队,畅谈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深秋感悟。 4、是啊,是深秋告诉我们: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教材简介: 杜牧的《山行》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时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我们可以在观赏胜于二月春花的火红枫叶的同时,感受秋日山林的勃勃生机。所以这是一首秋的赞歌,能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了解大自然,渴望走进大自然的愿望。 目标预设: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会背诵。

2、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设计理念: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导航策略:

一、背诵古诗,激发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

1、出示《山行》。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山间行走) 介绍作者杜牧:唐朝晚期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二、初读诗歌,落实读通。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三、精读诗歌,体会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 (“霜叶”“ 寒 ”“ 晚”表示季节)

1、创设情境: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 (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枫林晚”

(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感情诵读体会 (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 (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四、感情朗读,学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五、生字教学

1.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径、枫”是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霜”是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是上宽而扁,下长而宽。

4. 学生练习。

5.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作业设计

★美美地背诵古诗,说说意思

★★请你画一幅秋景图,然后配上这首古诗,并把古诗美美地背诵给父母听。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 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生字,通过朗读词语、背儿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积累。

3 练习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二、我会认

1. 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2. 扩词练习。学生自己口头扩词,同桌扩词,全班开火车扩词。 3. 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

交通

一支笔

九龙坡

龙头

巨龙

龙舟 要求

请求

凡人

凡是

平凡

利用

利益

有利

三、我会写

1. 认读其中的字。

2. 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 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言、家、定

四、日积月累

1. 学生自由读词语,接力读,分小组读,竞赛读。 2. 学生自己选词造句。

五、读读背背

1. 教师示范读。

2. 学生自己练习读,启发学生读出丰收时的喜悦。 3. 鼓励学生背诵短诗。 4. 朗读时需注意: 轻声:庄稼

高粱

葡萄 一声:黄澄澄

红彤彤

第二课时

一、口语交际

1. 读要求,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 自己找喜欢的小伙伴交谈,说说各自想到什么地方秋游,鼓励意见相同或相近的同学组成小组,小组讨论本次秋游计划。

3. 班长主持全班讨论,各组陈述本组的想法和理由。 我们组建议到„„,因为„„。 我们都愿意到„„,因为„„。 因为„„,所以我们建议到那里秋游。 „„,„„。

4. 同意意见后,具体商量秋游活动的计划。 到那里去做什么?

5. 商量准备工作和秋游活动中的分工。 要做哪些准备? 6. 向老师提出建议。

秋游到哪里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二、展示台

1. 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

布置一个展示角,展示孩子们制作的与秋天相关的书签、贺卡和图画。 2. 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孩子予以表扬,评选优秀作品。

第三篇:(暑假预习也可用)部编版二上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认一认,选出正确的音节,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5分)

二、看拼音写汉字,再读一读。

(11分)

三、将正确的汉字画上“_____”,组成词再读一读。

(6分)

四、照样子,写词语。

(8分)

五、选择合适的动词填空。

(6分)

1.到了冬天,我变成小花朵(  )下来,人们又管我叫“雪”。

2.小水滴聚在一起(  )下来,人们管我叫“雨”。

3.有时候我变成小硬球(  )下来,人们就管我叫“冰雹”。

4.乌龟在前面慢慢地划着,小蝌蚪连忙(  )上去。

5.小蝌蚪(  )上鲤鱼阿姨问妈妈在哪里。

6.一群小蝌蚪快活地在池塘里(  )着。

六、用“_______”画出每组不是一类的词语。

(8分)

1.苹果

帽子

登山鞋

手套

2.地图

大象

帐篷

水壶

3.豌豆

苍耳

蒲公英

蝌蚪

4.江河

湖泊

银河

海洋

七、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6分)

1.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后长出两条后腿。(  )

2.青蛙天天吃害虫,是一种有益(yì)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它。(  )

3.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  )

4.水被太阳一晒就变成了雨。(  )

九、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填一填。

(9分)

1.连一连。(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4分)

2.填一填。(水的变化)(5分)

十、日积月累。

(9分)

1.墙角数枝梅,凌寒____________。遥知____________,________暗________。

2.植物妈妈的办法____________,不信你就____________,那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朋友却_______________。

读写天地(28分)

十一、阅读欣赏。

(13分)

小水滴旅行记

小水滴告别大海妈妈去旅行。

太阳公公让小水滴变成水汽向空中飞去,小水滴来到了云妈妈的怀里。

云妈妈一下变胖了。它带着小水滴到处旅行,看到了茂(mào)密的树林和可爱的动物。

几天后,小水滴来到了北极,北极真冷啊!小水滴不禁哆嗦(duō

suo)起来,一阵大风吹过,小水滴从云妈妈的身上掉下来。寒冷的风让它变成了雪花,一片一片地飘落到了北冰洋

小水滴顺着北冰洋一路游去,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家。

1.

这篇短文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的旅行。(3分)

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   )的树林    (   )的动物    (   )的风

3.

短文共有_______个自然段,第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小水滴来到云妈妈的怀里。(4分)

4.

朗读全文,排一排小水滴变身的过程。(3分)

水汽变雪花    ②水滴变水汽    ③雪花变水滴

按先后顺序排:_______________

十二、看图写话。

(15分)

仔细观察四幅图画,弄清小刺猬和其它动物在看书时发生了什么?

结果怎样?

写一段通顺的话。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备课

第一单元

教材简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1《师恩难忘》、2《陶校长的演讲》、3《古诗两首》和练习一。

《师恩难忘》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品味,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及作者对老师的怀念之情;《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鼓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古诗两首》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简易,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练习一共设计五项内容,包括语文和生活、朗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教学理念: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读自悟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复述第二课。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3、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复述课文。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用指定词造句。

3、进行诵读,口语交际训练。

4、理解并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朗读、背诵、复述课文。

2、学会用“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造句。 教具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1、《师恩难忘》..............3课时 2《陶校长的演讲》...........2课时 3《古诗两首》...............2课时 练习一.....................3课时

实践活动...................1课时

第五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备课

二年级上册全册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从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分八个专题:多彩的秋天;学校生活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协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每组课文包括导语、识字、4-5篇课文及 “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形式多样,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

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识字课的内容围绕本组的专题,而且形式多样。有的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的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

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本册教科书与九年义务教育同册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课文,更新率达50%。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二、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500个字,会写38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断。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三、 课时安排 识 字 8 课时

课 文 70 课时 语 文 园 地 24 课时

第一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有一篇«识字1 »、四篇课文:分别是«秋天»、«我的画»、«植物妈妈有办法»、«古诗两首»,还有«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56个二类生字,学会46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过要求背诵的课文。

3、(1)使学生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2)了解秋天的特征,感受秋天的美丽,并能把喜欢的景色画下来。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4)让学生养成喜欢背诵古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识字1 » 2课时 1«秋 天» 2课时 2 «我的画» 2课时 3 «植物妈妈有办法» 2课时 4«古诗两首»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识字一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有收集词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自制生字卡片、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孩子们,过了炎热的夏天,我们走进了凉爽的秋天。秋天的景象真美呀,就像一幅多彩的图画。

二、读中识字。 1学生自由试读词语。

2分组互助读词语,再开火车读词语。

3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认读(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的字“层、尽、染、淡、登、翠、爽、壮”。)

4开火车读生字。 5 同桌卡片抽读。

三、朗读感悟。

1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想画面。 2 分组试读,互相帮助,力求读正确。 3 多媒体演示秋天的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

4 学生边读边想象,联系大自然实际,整体感悟词语的意思。 5 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美读,要求读得有感情。 (3)自由读给喜欢的小伙伴听。

四、在读中巩固识字。

1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选出与图上景色相对应的本课词语,读一读。 2分小组读“我会读”中的词语,巩固认读生字。 3 自编字谜,在编字谜、猜字谜的过程中自主识字。

五、在应用中巩固识字。 1给生字找朋友(组词语)。 2卡片游戏《找朋友》。

六、在写中巩固识字 1 认读字音。

2 根据规律分析字形,记住字形。

如,“宜”与“实”,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实”的下边是个“头”。

3 分组说说自己喜欢的记字方法。 4 说说难写的字和容易写错的字。 5 师范写,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6 学生练习。

七、实践活动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分小组整理收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展示、交流,看谁获得了词语大丰收。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立秋 中秋节 板书设计:

识字1 金秋时节

景色宜人

层林尽染

叠翠流金 天高云淡

大雁南飞

秋高气爽

山河壮美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春华秋实

秋收冬藏

秋天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课件、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文《秋天》,秋天是怎么样的,它有些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是 蓝色 小牛 金色 山 田野 火红火红 指名读,开火车读,集体读。

3、让学生带着以上生词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它们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一句话:

1、指名读,集体读。

2、提问:小朋友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些什么?师板书:蓝色。

3、再看图,认识“晴朗的天空”。

4、指导朗读:“蓝色”、“碧蓝碧蓝要重读。

三、同法学习第

二、

三、四句话。

四、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秋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秋天的田野是金色的,秋天的枫叶是火红的,那么我们小朋友生活在校园里,我们所见到的校园秋天有些什么特征?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说出秋天的特征。

2、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秋天的天空是(

)。 辽阔的田野是(

)。 满山的枫叶是(

)。

2、复习生字,找朋友游戏。

五、作业。 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知道秋天的一些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 、能按一定顺序看懂图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生字词:

黄澄澄、池塘、梧桐树、藏在底下、当做、催

2、轻声自由朗读全文,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地方的美丽景色。

二、学习课文。

学生自主选择:先来欣赏哪个地方的美景? 1、秋天的天空。

1)自由读,读后,你觉得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板书:高、蓝] 2)有多高,有多蓝?能不能用另一个词把“那么”换一换?(多么) 3)比一比,哪句好,为什么? 天很高,很蓝。蓝天上飘着白云。

天那么高,那么蓝。高高的蓝天上飘着几朵白云。 4)朗读。 2、秋天的稻田。

1)自由朗读,说说体会。

从(

)这个词(句)中,我感受到了(

)。 [板书:大、美] 2)感情朗读。 3、秋天的池塘。

在池塘的周围,最吸引你的是什么?读一读,找一找。[板书:落叶]

这些落叶实在太漂亮了,那水中的小鱼,岸边的蚂蚁,空中的燕子[同时贴上这些动物的图片]看见这些落叶,会把它当做什么呢?

1)自由读

三、四两段,完成练习: (

)把落叶当做(

)。

2)指名回答。[板书:——伞

——运动场

——电报]

3)这三种小动物,你最喜欢谁?喜欢谁就扮演谁,选择书上写你的那句话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4)采访活动:秋姑娘送给了你们这么好的礼物,你们难道不想对她说些什么吗? 小鱼:你想对秋姑娘或对这顶伞说什么吗? 蚂蚁:你呢?

燕子:你能告诉大家这封电报上都写了什么内容?

5)想象:还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又会把落叶当做什么?请你模仿书中的句子说一说: 有的落在(哪里?),(谁?怎样做?),把它当做(什么?)。 4、感情朗读全文,感受秋天的美。

三、小结,拓展延伸。

秋姑娘送给我们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生机勃勃的世界,那小朋友们准备回送给秋天什么礼物呢?

四、作业。

1、摘抄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

2、去找一找描写秋天的文章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设计:

2 我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运用自己的方法学会阅读中遇到的生字。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把文章读通、读懂、读出情感,并把优美的词句积累于心。

3、培养爱读书、多读书的兴趣与习惯,并渗透“边读边想”的读书方法。

4、加强学生的语言、想象以及思维的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知道秋天的特点。

2、联系实际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朗读法交流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出示图片)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为什么说它是秋天的画?从哪儿看出来?

二、随着问题出示生字,学习生字。 1.出示:桂 熟 提 帮 叔 助 正音重点:熟、叔。结构分析的重点:熟

联系课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桂花、成熟、帮助。

2.小朋友的这张画是谁画的?他为什么要画这张画? (引出生字“墙、报”) 教学生字:“墙”、“报”,理解意思,分析字形,说说该怎样记住。

教学生字“让”、“闻”、“味”(用为什么“我”要画桂花的问题引出以上生字),理解意思,分析字形。(重点读准“让”的字音)

三、自由轻声读课文。

四、复习、巩固掌握生字新词。 1.给本节课学的生字找朋友;

2.用下列字口头扩词:闻、味、熟,提、帮、报、墙 3.开火车逐节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行”的读音)

五、课堂练习。

指导生字的书写,重点指导写好“墙”与“熟”两个字。

六、初读课文。

轻声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共有几节思考:这幅画是谁画的?为什么要画这幅画? l.齐读第一节,说说这1节讲什么。

2.墙报上画了什么? (板书:桂花、草坪、果园、小朋友) 找一找,找出哪些是表示画画次序的词,并用“”划出。 板书:先、再、又、还要。

3.用上“先、再、又、还要”说说“我”画了什么。

4.仿照例句,练习用“先、再、又、还要”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说一段话,①口头填空:扫地时,我们先,再,又,还要。 早上起床后,。

②独立说一句(用上以上表示顺序的词) ③做《课堂作业本》中的有关习题。 七.总结评价,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八、作业:朗读课文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巩固识字 读生字卡片

二、再读课文,分析

1、2自然段课文。 1.指名读第2节课文、

2.讨论、理解:这—节有几句?每句讲什么?哪些词句写出了画中景色的美? 么要画桂花(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板书:桂花、金色、香味: 3.背诵本节课文。

三、学习

3、4两节课文。

1.回忆学习第2节的方法,说说刚才是怎样学懂第2节课文的, 2.归纳,并出示: ①细读课文。

②想一想:这—节有几句?每句讲什么? ③哪些词句写出了画中景色的美。

“我”为什④背诵。

3.练习用以上方法学习

3、4两节。

理解句子:“小草不像夏天那么绿”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句子比较: ①枫树落下叶子。

②枫树飘下几片黄中透红的叶子。

出示句子:果园里有好多星星在闪烁,那是梨子、苹果成熟啦! 中的“星星”指什么? “闪烁”什么意思? 4.朗读

3、4两节,并试背课文,:

四、学习第5节课文。 1.指名读本节课文。、

2.议议读读,加深理解:从哪儿看出这是秋天的景象? 想象说活,说说果园中的情景:

3.结合课后第3题,练习用“帮助”说活:

五、学习最后一节课文。

齐读课文,并说说“我”把画画好后又怎样做。

六、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总结:让学生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学到了什么。 2.说说还知道秋天的哪些特点。

3.练习用上“田野、菊花”两个词,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七、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八、总结评价交流本节课的收获

九、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先画

桂 花:金色 香味

2 我的画

再画

草 坪:飘金黄

接着画

果 园:闪烁 成熟

还画

三个小朋友帮助捡果子

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

2、学生自己读课文,预习生字词,想一想:我会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文;

1、由秋天植物的种子成熟引入,设问导入课文。

2、齐读课题:

(1)知道“植物妈妈”“孩子”分别指植物和它们的种子。 (2)用补充课题的方法了解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听、辨,纠正字音。

2、学生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要求读正确。(“为”是多音字)

3、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

(1)勾画交流:课文中讲到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2)提出自己没有读懂的地方,并作上符号。

4、教师和学生一起整理出需要重点解答的问题。

三、带着问题,在朗读中感悟;

1、读第1节

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学生结合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看法。练习读好问句。

2、朗读

2、

3、4节

(1)说一说:你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2)通过网站或课件演示,帮助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在书上勾出关键词语。

(3)相机指导朗读,重点读好关键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读、表演读。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试着背诵课文。

四、实践活动:

读课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自己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资料;通过网站了解一些典型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巩固朗读、背诵;

1、齐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2、分组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一节进行背诵,提高背诵兴趣。

4、“接龙”方式检查背诵情况;

二、进行字词训练,识记生字;

1、读“读读抄抄”里的词语。 (1)强调词语重叠时轻声的读法;

(2)仔细观察:这些词语有什么相同点?只观察不回答。 (3)学生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2、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读生字,练习口头组词;(“知识”中的“识”读轻声) (2)学生交流:我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一个字?(区别“己”“已”的不同;) (3)教师小结学生的识字方法,肯定学生的思维方式; (4)巩固:在网站中通过文字游戏了解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导书写;

(1)重点示范独体字的写法:(通过横中线和竖中线确定笔画位置) (2)示范三个女字旁的字的写法(指名在黑板上写,然后进行笔画整理)

4、练习写一写生字,教师课堂巡视,看笔顺及写字姿势是否正确。

5、小结书写情况。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字卡、词卡、小黑板、收集其它的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两首描写深秋美丽景色的古诗。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

(一)释题

1、读古诗题目(注意重点字音:赠)

2、师简介诗人“苏轼”

(二)看图说话

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初读感知,了解古诗大意

1、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找出诗中生字,注意读音易错字:擎残橙刘

3、自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四)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点拨。

3、自由组合,与学习伙伴体会读,读完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交流后再读。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背诵

1、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六)想想、议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秋天,收获的季节)

三、学习第一首古诗中的生字

1、找出古诗

(一)中要求写的生字: 首 枝 记 刘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字音字形,然后找小伙伴交流是否认识了。

3、指导写字,教师示范写,学生在课堂上写前三个字,教师注意巡视。

四、作业 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古诗

(一)中的生字

2、背诵古诗

二、学习第二首古诗

(一)释题

1、读题

2、简介诗人“杜牧”

(二)识记生字字音

找出诗中要认的生字,认读,解决字音。

(三)小组合作,讨论学习

1、根据《赠刘景文》的学习经验,讨论确定本组的学习方案。

2、按自己组的方案自学。

(四)师生合作,解决疑难

每组提出学习中的疑难处,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与他们一起讨论解决。

(五)启发想象,感情朗读

1、师范读,生边听边想象。

2、生练读,一边想一边读。

(六)感悟诗意,熟读成诵

1、生自由读,借助插图感悟诗意

2、找伙伴,练背诵

三、学习诗中生字

1、字音、字形、字义

2、指导书写

四、实践活动

把自己课外学的古诗背给同组同学听,还可以教同组同学背一首自己课外学的古诗。

五、作业 课后“我会填”。

丰收的童谣

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音节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板书课题,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自主合作认读生字

先找出不认识的生字,再通过查字典,读拼音或请都同学来读准字音。

(三)能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检查朗读效果。

3、逐段朗读课文,说说都写了哪些果子。

(四)点拔指导,重点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2、细读课文,思考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3、指导学生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扩展活动:

走出教室,寻找秋天,选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画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绘画。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积累词汇、诗歌。

3、口语交际。

4、展示作品。

5、通过认、读、说、写,做识字、积词、交际,完成作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时数:四课时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四课时

展示台

一、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

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

三、展示作品,评作品。

四、作业:

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语文识字五下一篇:二三班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