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生活习俗范文

2022-06-22

第一篇:蒙古族生活习俗范文

论蒙古族生活习俗及宗教信仰习俗

一、蒙古族生活习俗

(一)饮食习惯

蒙古民族以肉与奶食为主,由牧转农以后,奶肉少了,逐渐以杂粮蔬菜为主要食品,但又与汉民不尽相同,早点一般以奶茶冲泡炒米,无奶时,以清茶代替奶茶,由牛奶或羊奶加砖茶、食盐煮熬而成。炒米是用糜子经旺火烧熟,脱皮而成,酥脆可口。冬天,多用自制奶皮佐食。还自制馒头、馓子当作点心佐茶食。午、晚餐则以五谷杂粮为主,有白面、莜面、荞面、谷米等,做法与汉族不同,常用奶水和面,煮面条加干酪粉,炖肉煮面,全羊汤面等。羊肉、牛肉是蒙古族喜爱的食品,用烤全羊、手扒肉作为节日或请客时的主要食品。

蒙古族喜欢喝酒,起先喝奶酒,后来才改用白酒和黄酒,土默特蒙古族喜欢自酿黄酒,用黍米加面发酵而成,色呈淡黄,性较温和,味道甘醇,男女都喜,长幼适宜,此外,又以酒制头脑,做法是在酒和酒糟中放一块肥羊肉,煮熟后趁热吃,酒有肉味,肉有酒香,互相渗透,醇美异常,冬晨饮之,舒筋活血,既饱且暖。

(二)居住

游牧时期,蒙古族为游牧方便而住蒙古包,定居后,改住平房,蒙语谓之板升,土默特地区的房顶一般呈一面坡形,门向南开,在院子大门口或其他角落树一高杆,杆上挂小旗或缀以牛毛或置小斗,有长绳随杆而挂。逢年过节,主人为之点灯燃香,人称为吗尼杆子,院后一般都设后库伦,用来圈牛、羊,这是蒙古族院落的重要标志。

(三)年节

蒙古族所过节日,与汉族所过节日大同小异,主要有大年、正月十

五、天全、二月

二、清明、端午、中秋、腊

八、祭灶等,此外还有庙会和家祭这些节日的纪念与庆祝,充分显示出这一地区蒙古族从游牧生涯过渡到定居农耕生活,从淳朴的牧歌境地到多种文化形式的转化。

(四)礼节

没有羽毛,有多大的翅膀也不能飞翔;没有礼貌再好看的容貌也会被人耻笑,这个谚语生动地说明了蒙古族是一个热情好客、讲究礼貌的民族。

蒙古族热情、豪放的性格也表现在待客上,不论是老朋友来访还是第一次登门的陌生人,主人总是为来客熬制奶茶,摆上自制的炒米、黄油以及各种奶制品。遇到吃饭,则要把家里最好的食品拿出来款待客人,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羊肉是招待客人的主要食品,酒则是蒙古族人民最喜爱的饮食,他们把酒看作是食品的精华,敬酒是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敬,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谊的民歌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酒足饱,主人格外高兴,认为够朋友。客人告别时,常常举家相送,口称:巴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相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蒙古族礼节大体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等四种。

哈达是藏语的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示敬意和祝贺。哈达有布做的,也有绸或帛做的,颜色多是白色,也有黄色、灰蓝色的。有的很长,有的却短,长哈达通常献给最尊贵的来宾和佛,献哈达时须用两手捧着,身体微躬,接受的人也是同样的姿态。

递鼻烟壶是蒙古族古老的习俗,也是最普通的相见礼,表示敬意和友好,蒙民常以有一个漂亮的鼻烟壶而自豪,鼻烟壶的花式很多,小巧玲珑,约一立方寸大小,上面刻画许多图案,壶的质料不同,贵重的有用玛瑙、翡翠、琥珀、美玉制成;也有有金银、铜等金属制成的,有的则用玻璃小瓶。壶内装有带香料的烟末,嗅一下可以提神,通常装在一个小绸缎袋子里,袋子外也绣着美丽的图案,经常佩在腰间,同辈之间以互换鼻烟壶作为打招呼方式,右手递壶,然后倒出一点烟末来,用手指抹在鼻孔上,品闻烟味,品毕再换回,若长辈与下辈相见,下辈则要跪一足,用双手接递。后来鼻烟壶又多为烟袋所代替,相互装烟也逐级成为见面的一大礼节,客人来后取出烟袋说:塔玛各塔塔(请吸烟),主人接过烟袋边答应边用自己荷包中的烟,装入客人的烟袋,点火后用布擦烟嘴,双手或右手递给客人,客人也同样取主人的烟袋装自己的烟,点火后送给主人。这个礼节不分男女老少贵贱都是如此,新媳妇入门,为翁姑装烟也是拜见的礼仪之一。乡间情侣女方也常赠送自制的烟荷包给男方作为爱的表示。

蒙古族的请安礼节与满族相似。见到长辈要请安问候,如骑在马上要先下马,坐在车上要先下车,以示尊敬。男了请安右腿退后半步,曲右膝,左臂下垂,右臂前出下垂;女子则两腿并拢,双手向下附膝,曲双膝,并用蒙语问候。走路、上车、进门、入座、喝茶、吃饭、饮酒一定要让老人或长辈领先,在老人或长辈面前年轻人都说话和气,恭恭敬敬。蒙古族重视文化,念书的人很多,他们热爱文化科学知识,历来对老师很尊重,见到巴格西(老师),就恭恭敬敬地行礼问好,常把教师当作贵宾款待,此风至今不改。

二、蒙古族宗教信仰习俗

(一)萨满教

萨满教是早期蒙古族普遍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它由满洲通古斯语族各部落的巫师称为萨满而得名。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有明显的氏族部落宗教特点,是古代亚洲草原大部分游牧民族都信仰的一种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思想核心是天父地母、万物有灵。蒙古萨满教的最高神明是长生天,具有主宰世间万物的神秘力量。在经过原始社会、阶级社会等历史发展进程中,经过不断丰富和完善,长生天从原本的自然崇拜属性逐渐演化称为集自然、宗教、阶级、政治、哲学意义为一体的复合概念,在蒙古族文化的发展变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蒙古族萨满教认为,宇宙存在三界,上界为天界,是各路神仙居住的地方,上界又划分许多层次,诸如9天、33天乃至99天之类;中界为人界,是人类和各种动植物共同生息的地方;下界则为阴界,是各种妖魔鬼怪栖息的地方。下界也划分为很多层次。萨满巫师闯九道关,蹬刀梯、穿火池、踏犁铧、吞针包等等,就是象征上升九重天,下入阴间地狱。九道关是蒙古萨满教的考核仪式。萨满学徒期满后,必须参加隆重的仪式,接受严格的考核。在诸多的考核项目中,就有闯九道关的项目。其内容主要是上刀梯、穿火池、踏犁铧、吞针包等。经过考核合格者,即可获得萨满巫师的称号。进行考核时,当地一些有名望的萨满巫师,应邀参加仪式,作为见证人。届时,众多萨满巫师及民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自愿参加或观看这一神奇的仪式。

(二)红教及喇嘛教

元代在蒙古贵族之间盛行红教。红教是西藏喇嘛教中宁玛、萨迦、本布、噶举等教派的统称。16世纪下半叶,喇嘛教传入呼和浩特地区。当时,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开始信奉黄教教义,并在兴建呼和浩特时建造喇嘛召庙。阿拉坦汗的继承者僧格杜陵汗邀请**三世来呼和浩特传教,并转世在阿拉坦汗家族中,从此喇嘛教在呼和浩特地区盛行起来。

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由宗咯巴所创,由于穿戴黄衣黄帽,也被称作黄教。喇嘛是藏语上人、师傅、无上的意思。明清两代喇嘛教在呼和浩特以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的召城而著称。出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图召、乌素图召、喇嘛洞召等,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所谓归绥名胜,召庙第一,即主其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重要的召庙已作为文物古迹得到重点保护,以供游客观览。

宗教信仰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的产生既是一种创造又是一种适应,它由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又是对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资料的一种适应,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尝试和结果。蒙古族的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对蒙古民族先民的生存欲望,对于他们同自然界作斗争也不可避免起到了一定的精神鼓舞作用,萨满教和藏传佛教也在蒙古族发展道路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蒙古族历史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篇: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民俗

蒙古族礼仪

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蒙古族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要献茶敬酒,主人敬酒时,客人应随即接住酒,能饮则饮,不能饮时便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若是过份推让,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遇有尊贵的客人来到,蒙古族人会将美酒斟在精美的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并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蒙古人不仅淳朴剽悍,而且非常讲究礼仪。茫茫草原,常常几十里、几百里没有人家。远行人饮食、居住都需要得到帮助,于是从远古一直把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礼貌待人,作为每个人都要遵循的礼俗加以沿袭。《蒙古秘史》有许多关于礼俗的记载。

蒙古族自古有 "以西为大,以长为尊"的习俗。7世纪以后,蒙古族部落从额尔古纳山林渡腾汲思海 (今呼伦池)西行,到了孛儿罕山(今肯特山)东麓的斡难河、客鲁涟河驻地游牧。从这个时候起,位于西方的孛儿罕山就成了蒙古人祭拜的圣山。成吉思汗每每把带子搭在肩上,把帽子夹在腋下,合十俯首,向孛儿罕山九叩头,乞求助佑。以西为大,就从这时开始的。

以西为大,主要表现在佛龛、祖像、墓地的方位和房间、坐席的位置上,蒙古人的佛龛、祖像都要供在毡包或房屋的西北角上;基地也是以西为大,按辈排列:房屋(包括毡包)及坐席也都以西为大。蒙古族无论在自家内,还是到别的家庭做客,都要注意辈份。住房,长辈要住西间。客人来了,不能坐在西炕上,客人吃饭时,客人要以礼请本家长者入席,而且长者要坐首席。

主人客人耍彻夜长饮时 (饮酒或饮茶),年轻的媳妇既不能回房睡觉,也不能到会客间里来,只能站在会客间门外,听候呼唤,随时应声进屋添酒、添茶、续水。这一切都被视为主人的家教。来了客人都要迎出门外。还要嘱家人监管狗。主客人相见,晚辈要向长辈屈右膝请安。客人由主人陪同走到门前,主人站在蒙古包或房子门外西侧,有手放在胸前,俯首微鞠,请客人先进。客人把马鞭要放到门旁,不能手提马鞭进屋。蒙古包内,对着包门的正面为上坐。其右方为妇人席,左方则为一般客席。客人如比主人辈份高,主人要让出自己座位,请客人坐正座。客人辈份此主人低则不能坐正座。客人走时,仍要以礼相送。

敬茶、敬烟。敬茶、敬烟是蒙古族接待客人的重要礼俗。敬茶,蒙古族饮茶风俗盛行于元以后。明清时几乎普及到每个家庭。牧区、半农半牧区多为奶茶,农业区多为红茶。敬烟,解放前多为鼻烟。到蒙古族家庭做客时,殷勤好客的主人常常拿出一个非常精致的小扁瓶给客人嗅一嗅,或者客人从 "瓶"中倒出一点 "粉末",用手指捻搓后用鼻吸人,这瓶就是鼻烟壶 (呼呼尔)。

随着黄烟、纸烟的盛行,吸鼻烟的逐渐减少了。在东部地区蒙古族中,到50年代中叶,鼻烟已基本绝迹。现今,在民间,老年人基本多吸黄烟。黄烟又名叶子烟。农村老人还使用烟袋。客人来了,主人取过客人的烟袋装上自家的烟给客人吸,客人也取过主人的烟袋上自己的烟回敬。

献"德吉",蒙古族把进餐时的第一口称为“德吉”(即首杯、首箸、首口之意)。吃菜、喝酒和饮茶的第一口,也被称为"德吉"。

¨德吉"有 "献德吉"和"要德吉"两种。

蒙古族家庭里来客人进餐时 (或者饮茶),多是年轻人把第一杯酒献给客人,吃饭、吃菜也是请客人先动筷吃第一箸。

这就是献德吉 (蒙古族称之为"德吉乌日根")。

假如来客是年轻人,当他接 "德吉"后,也不首先自已享用,而是请本家长者享用,给长者斟酒、倒茶,在这里看出人的教养和尊长美德。

在没有客人自家吃饭时 (或用茶时),也总是请长者先动筷,先吃、先饮。如小孩晚辈无知在进餐时抢先动筷,就要受到父母或长者批评:"怎么,你先要德吉了!"(家庭内不叫献德吉,通称 "德吉阿奔那",其含意要德吉。)

节日时,有的家庭则是将 "德吉"献于已故的长者遗像前,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和尊敬。

献哈达

哈达原为藏族的礼敬用品。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拟指哈而言。但哈达成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礼节中的礼敬用品,当在明末及清代随着喇嘛教的盛行,广泛流行起来。据说,北京崇文门的别称“哈达(德)门”,就是因为清代蒙古人进京拜谒时多为蒙古族的历史文化现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献"哈达",喇嘛教传入蒙古后,蒙古族中也有了献"哈达"这一礼俗。

哈达是喇嘛教礼敬用品,也是喜庆交往志贺礼品和哀悼丧葬的敬谒礼品。哈达长短不一,以白色为主(也有蓝色和黄色的),大都采用丝绸为料 (也有绢纱或普通的白布),有的上面要绣上"八宝"、"云林"等民间花纹。其长有的一尺三寸到三尺,也有的三尺以上。最长的达到九尺至一丈二尺,称 "朗翠"大哈达。

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的双手要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哈达要对折起来,折缝向着接受者,否则,即为失礼。献上哈达后下半跪请安礼,接受者再将哈达回献物主。 (2)婚娶礼俗

说亲下聘:男方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带来的饼食,婚事就算定下来了。蒙古族往往以牲畜作为聘礼。蒙古族崇尚白色,也崇尚奇数,所以多半是送白色的奇数的马和羊作为聘礼。

婚礼仪式:蒙古族许多地方的婚礼是在傍晚时分开始的。男方到姑娘家接亲,女方先闭门不出,男方必须以羊碰门,叫“羊碰门”,而且男方善长说辞的人要与女家进行几个回合的交锋,才能进入女家;在叫做“沙恩吐宴”的宴席上,新郎和新娘要抢“羊嘎拉”,这“羊嘎拉”是成婚的重要标志,拿到“羊嘎拉”,新郎才算是放心。

东方快要发白时,接亲的队伍才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路上送亲和迎亲的双方为争夺新郎头上的红缨帽,展开类似赛马的游戏,一路上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在离新郎家不远的地方,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先回到家后,重新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和新娘进行神圣的祭火仪式,就是向院中点燃的火堆祭洒马奶酒,并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婚礼歌,跳起舞,并在宴会上表演各种趣味横生的婚礼节目。

(3)岁时节俗

蒙古族的岁时节俗主要有“白节”、“那达慕”、千灯节等。

蒙古族人民把春节称作“白节”。农历正月在蒙语中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蒙古民族最崇尚的是白色,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这一习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这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也有很详细的描绘。现代蒙古人也把白节作为最隆重的节日。腊月三十晚上,全家老少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是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依次献哈达、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直到“白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Nair)”,“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

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2]

每年农历6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3]

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1、祭敖包

敖包,亦作“脑包”、“鄂博”。蒙古语音译,意为“堆子”。它是蒙古族的重要祭祀物体。在古代,蒙古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大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管这些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个别的圣地就是敖包。这种圣地也是各家族在自己的领地建起来的假山。蒙古族祭祀敖包并崇拜有加,大概缘于古代的祭圣山。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时代不无关系。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三圈没有抓住成吉思汗。蔑尔乞特人远去,成吉思汗下山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元代,忽必烈曾制典,封建皇帝与蒙古诸王,每年必须致祭名山大川。由于有的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群众就“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见《蒙古风记》)。这种山只是“像山”,不是自然的山,是人用石头或土堆起来,所以蒙古语称“敖包”。

敖包是建立和祭祀,在古代比较简单。由萨满宣布,所谓的村落保护神选择某一座山或丘陵,作为自己的所在地。人们就在这个地方用土或石头建成堆子,举行若干圣化仪式,就算建成了敖包。这是一种土殿堂,每年一定时期,附近居民到这里来祭祀地方神,祈祷牲畜发展,人丁兴旺。礼毕,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马奶酒、吃羊肉、奶食等,并举行赛马、射箭、摔跤等三项文体活动。

喇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敖包和其他民间宗教风俗一样,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仍保存下来了。不管新宗教思想怎样传播,还是不了人民对敖包的崇拜和祭祀。因为这是一种传统的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喇嘛们利用敖包的形式,加进了一些佛教的内容,使敖包成为喇嘛教们活动的组成部分。如写一些祭敖包的经文等。在佛教影响下敖包的建筑形式和圣化仪式也增添了很多佛教色彩。敖包本身也由过去的单个体变成了具有多层建筑的群体。最典型的是中央敖包两边分别建有六个小敖包的十三敖包。这十三个敖包相当于须弥山,其余十二个小敖包是十二“提布”,相当于世界个部分。祈祷和祭祀的对象也不于原始意义上的地方保护神,它既是水栖陵居的住处,也是向蒙藏地方一切神灵的祈祷和祭祀。

敖包的装饰也发生了变化。多层建筑的敖包每层都有一定的附属品和装饰品,各种野兽或鸟类的画像,还是挂各色布条。敖包中间植树丛,中央立杆为柱,顶安“嘎如迪”(凤鸟),加上印有经文的“风马图”幡,或按照古俗,在敖包两边竖立弓、矢、剑、长矛等兵器。

建敖包的地方多选择明快、雄伟且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敖包均有名称,其名大部分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内蒙古一些苏木、厂矿、牧场,也常以其境内或附近的敖包为名,如“查干敖包”、“白云鄂博”、“宝日敖包”等。

有人说,敖包是蒙古人祖先坟堆的象征,也就是说敖包是蒙古人的祖坟堆。这个说法很有趣,但却是不正确的。其实敖包在蒙古族萨满教观念里乃是神灵所居和享祭之地。不是埋祖宗的坟堆。据《蒙古秘史》记载,蒙古人安葬祖先的地方不叫“敖包”而叫“也可嘎扎日”,也就是祖茔地或祭祀祖先之地。如今的乌珠穆沁旗蒙古人仍保留着“也可嘎扎日”这个称呼。

第三篇:蒙古族习俗作文

(一)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的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的“美味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加上羊的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的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的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的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品尝过的,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的喜爱,是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形成的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的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的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的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尝试过的,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的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的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的砖木结构的房屋,但是在室内的装饰上却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的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没有居住过的,我对蒙古族的民居的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的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的,所以我对自己的民族有着独特的感情!

蒙古族习俗作文

(二)

维吾尔族的豁达乐观、回族的尊老爱幼、壮族的能歌善舞„„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风俗。在那内蒙古的草原上,也有着这么一个民族,那里的人民热情好客,讲究礼仪。没错,他们就是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蒙古族!

蒙古族人民之所以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能骑、善射和身体强壮闻名。早在几百年前,蒙古族就以骑兵精锐、骁勇善战闻名,由成吉思汗带领,横扫欧亚大陆。欧洲人的刀剑哪能抵御住那呼啸而过的弓箭和坚硬的马蹄,纷纷败下阵来,连当时的大金朝和西夏族也被消灭了„„不要以为蒙古族人很粗鲁,不懂文化,其实他们也有着极为讲究的文明礼仪。请客人进蒙古包时,主人会立在包外,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进门。客人跪坐后,主人按照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地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献给客人。招待来客的佳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以示蒙古族主人对来客的尊敬„„蒙古族的餐饮礼仪也极其讲究,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鲜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敬酒时,必须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要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这独特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蒙古族人民的服饰多为绲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或是佩戴蒙古刀与荷包,脚穿马靴。因放牧需要,蒙古族人多住蒙古包,蒙古包的材料多为装配式的构件,可以随意安装拆除,便于携带使用。

跟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藏族的雪顿节、哈尼族的火把节一样,蒙古族也有自己传统而历史悠久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大会。一般在农历七八月份开始举行,席间有各种竞技游戏,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群众性盛大集会。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也梦想有一天,能坐在蒙古包里,喝上一杯香醇的奶茶吧? 蒙古族习俗作文

(三)

古民族远在十

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

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

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

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过程和仪式,只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彩礼数目之多少,婚礼规模之大小,全由双方家庭的今年经济条件来决定,贫富贵贱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数,认为九是最大的数,所以聘礼都从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礼居多。

举行结婚大礼时,新郎穿礼服。科尔沁地区则扎两侧坠白布“箭巾”的腰带,“箭巾”上挂腰子状的小荷包,头戴红缨帽,脚穿绣花大绒面黑色马靴,配挂弓箭,骑“质孙马”,因为就是图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马。与伴郎和主婚人等数人,携带象征长寿的“金龟图”和彩车前往女家迎亲。

当到了女家门口时,女家则故意闭门不纳。这时双方都有一名职业和半职业祝颂家出面,以极其优美的诗句高歌长篇颂词,引经据典地回答彼此的提问,说明原委。在经过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顶门哈达,始请新郎和迎亲人员入门。新郎呈献哈达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纳之后置于室内正中。

然后设丰盛的整羊酒席,与女家邀请的宾客一起款待迎亲人员。正席开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换穿女方备制的新衣。送亲人员随之,新娘与其几个姐妹同乘张彩蓬车,由女家送亲人员陪伴。这时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声哭叫,否则被认为缺乏家教。

此时,男方正张灯结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来,及至,新娘与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礼,以示家道兴旺。拜火礼毕,新娘另入一室梳妆打扮,换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见公婆和诸亲友,行叩头礼,男方举办的结婚大宴开始,仍是一片歌声,边饮边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亲人员临走之前,长辈们还要到新娘住处恭喜和庆贺,并用一块石头压住新娘的后衣摆,预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妇。当送亲人员喝罢欢送酒,起程回去时,新郎和伴郎等还要乘马欢送一程,大家都尽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并以夺帽为嬉。真是有呼有应,又嬉又戏,情景好不热闹。

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炉灶倒灰,煮茶做饭,打扫房屋,开始承担家务,参加劳动。同时脱下华丽的嫁衣,换穿不加绣饰的、色调朴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老成持重。

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门,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儿的大小两次“额尔格勒特”(意为探视)之后,即女儿过门后十三天半个月内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这次叫“巴嘎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视”,因此去的人少。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儿一次,这次叫“依克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数比第一次多。在这次探望期间,双方两亲家母商定新娘回门的具体日期和住娘家时间的长短。

蒙古族的婚礼歌很有意思,虽也有地区之分,但总的有上马迎亲、闭门迎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新娘上马、新娘拜火等几大系列的宴歌。婚礼歌以祝、赞词贯穿整个婚礼议事,大都用比喻、夸张手法。

第四篇:蒙古族饮食习俗概览

【摘要】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关键词】

蒙古族 传统 现代 饮食 习俗 面食 肉食 奶食 茶食

蒙古民族饮食讲究,品种多样。传统饮食以奶食、肉食为主,粮食为辅;现在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大为增加。牧区中奶食、肉食和粮食差不多"三分天下"。半农半牧区以粮为主,肉乳为辅,农业区中肉乳所占的比例相对要少得多。蒙古族传统饮食离不开肉和奶。肉以牛羊肉为主,喜将新鲜骨带肉一起煮熟后用手拿着吃,俗称“手把肉”。或将新鲜肉切成条,风干后慢慢食用。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蒙古族创造了一套制作和保存奶食品的方法。鲜牛奶经发酵、蒸、煮、晒等工序后,可以制成黄油、奶油、奶酒、奶干、奶皮等。这些食品既有营养又有不同的味道。蒙古人还爱吃携带方便、耐饿的炒米。奶茶是他们终日离不了的饮料。

奶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德",汉语的意思就是"白色食品"。是用马、牛、羊和骆驼的天然纯奶制成的,品种繁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蒙古族食品中的上品,曾被称为"百食之长",无论居家餐饮、宴宾待客,还是敬奉祖先神灵,都是不可缺少的。

炒米、奶茶以及奶油、奶皮、奶酪和酸奶子等是蒙古族牧民最有特色的日常食品。当然还有著名的手扒肉和全羊席等。蒙古民族颇注重饮食的文化气氛,歌舞常伴,隆重场合还要朗诵专门的祝词或赞歌。大部分蒙古人都能饮酒,以白酒为主,至于啤酒,则多是"牛饮"了,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马奶酒味道醇香,清凉解渴,是牧民款待贵客的最佳冷饮。尤其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如果你到草原做客,需要特别提

防的可能是姑娘们的敬酒歌,即便平时滴酒不沾的人也可能经不住诱惑酩酊大醉。

炒米(蒙语为"胡日森布达")是蒙古族日常的主要食品之一。又称“蒙古米”。呈黄色,米粒看似坚硬,实则吃时干脆,色黄而不焦,带有特殊的香味。做法:把干净糜子浸泡,温火煮到一定程度,停火焖。炒法分为炒脆米与炒硬米两种。炒脆米时待铁锅里的沙子烧红后放入适量的泡胀的糜子,用特制的搅拌棒快速搅拌,待米迸出花且水分蒸发完毕,火速出锅并过筛子。炒硬米可以不放沙子,干炒到半生不熟即可。冷却后碾去糠皮。其吃法有:用肉汤或肉丁煮沙米粥;用奶茶泡着吃时,加黄油、奶豆腐,味道则更佳;还可用酸奶或鲜牛奶,加上奶油、白糖等泡食。由于炒米具有方便、快捷又特别耐饥的特点,因而成为蒙古族生活、生产、旅行中不可短缺的食品。

奶茶(蒙语叫"苏台柴")亦称蒙古茶。蒙古人最喜好的不可缺少的饮料。俗话说,牧区“宁可一日无餐,不可一日无茶”。奶茶的熬法,通常是将青砖茶或黑砖茶捣碎,抓一把茶装在小布袋里(也可不装袋),放入开水锅里煮,茶在锅里翻滚时,要不断用勺子搅拌,三四分钟后,即把新鲜牛奶徐徐加入。鲜奶与水的比例,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和习惯。奶茶开锅后,又以勺频频翻搅,待茶乳交融、香气扑鼻时,即成。一般为浅咖啡色。有的地方加点盐,有的在喝茶时随用随加。此外,有的地方把炒米或小米先用牛油或黄油炒一下,再放进茶里煮。这样既有茶香味,又有米香味。

奶皮(蒙语为"乌日沫"urem)有两种:一种是将鲜奶、牛奶或马奶、驼奶、羊奶放入器皿里存放一两天,奶子发酸后,在表面上形成一层薄皮,"图黑乌日沫",也叫"珠黑",即生奶皮子,是做黄油的原料;另一种是把鲜奶倒入锅中用微火煮沸,然后用勺子反复扬洒,并不断点入生奶。直到奶上有凝结物漂起,便可撤火冷却,数小时后,蜂窝状的奶皮子便凝结成形了,此时用筷子将其慢慢挑起,控干沾在上面的奶水,对折放好,干后即可食用。称"宝勒森乌日沫",即熟的奶皮。奶皮味道香甜可口,是拌炒米吃的上等食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元代《饮膳正要》说:"奶皮子属性清凉,有健心清肺、止渴防咳、毛发增色、治愈吐血之能。"

奶酒和马奶酒,一般以马、牛、羊、骆驼的鲜奶为原料酿制而成。尤以马奶酒居多。传统的酿制方法主要采用撞击发酵法。这种方法,据说最早是由于牧民在远行或迁徙时,为

防饥渴,常把鲜奶装在皮囊中随身携带而产生。由于他们整日骑奔驰颠簸,使皮囊中的奶颤动撞击,变热发酵,成为甜、酸、辣兼具,并有催眠作用的奶酒。由此,人们便逐步摸索出一套酿制奶酒的方法,即将鲜奶盛装在皮囊或木桶等容器中,用特制的木棒反复搅动,使奶在剧烈的动荡撞击中温度不断升高,最后发酵并产生分离,渣滓下沉,醇净的乳清浮在上面,便成为清香诱人的奶酒。除这种发酵法外,还有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蒸馏法与酿制白酒的方法近似,一般是把发酵的奶倒入锅中加热,锅上扣上一个无底的木桶或用紫皮柳条、榆树枝条编成的筒状罩子,上口放一个冷却水盆或锅,桶内悬挂一个小罐或在桶帮上做一个类似壶嘴的槽口。待锅中的奶受热蒸发,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滴入桶内的小罐或顺槽口流出桶外,便成奶酒。用这种蒸馏法酿制的奶酒,要比直接发酵而成的奶酒度数高些。如果将这头锅奶酒再反复蒸馏几次,度数还会逐次提高。马奶酒(蒙语quot策戈)的酿制和饮用,主要是在夏秋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的季节。马奶酒一般呈半透明状,酒精含量比较低quot;其色类白葡萄酒","味似融甘露,香疑酿醴泉"。不仅喝起来口感圆润、滑腻、酸甜、奶味芬芳,而且性温,具有驱寒、活血、舒筋、健胃、润肺等功效。还有人说,常喝马奶酒可治胃溃疡、肺结核等疾病。马奶酒自古以来就深受蒙古族人民的喜爱,是他们日常生活及年节吉日款待宾朋的重要饮料。

酸奶子(蒙语为"查嘎"或"艾日格")是牧区的优质饮料之一。牧民一般不爱喝鲜牛奶,而喜欢喝酸奶子。制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鲜牛奶到入大锅中烧开,放在通风处晾凉,使其发酵,产生酸味;一是将鲜牛奶置于阳光下或温度高的地方,使其受热发酵,产生酸味,便成为酸奶子。酸奶子醇香扑鼻,清凉可口,可拌炒米或拌大米饭食用。夏季常饮,止渴祛火,帮助消化。

奶油,制法及名称较多。通常是将鲜奶装入桶、罐等容器中发酵。待其变酸后用专门的奶油分离器(过去多用大木桶或大瓮充作搅拌容器,插入带圆盘的搅拌棍,再套上中间留有搅拌孔的木盘盖封口,然后上下反复搅拌数千下才可,可谓辛苦。现在基本改为机械制动,有人还用洗衣机改制;各地陆续已出产专用电动装置)分离之后,漂浮在上面的白色油脂,撇出来就是奶油(蒙语叫"查干陶斯")。用之拌食炒米鲜香可口。把这种奶油放入锅中加热并加适量洗干净的大米,慢慢搅拌,就可净除掉奶水的成分熬炼分离出一种黄色清澈的油脂,这就是黄油(蒙语?quot;夏日陶斯")。黄油下面的沉淀物叫酥油渣饭,特别酸甜。黄油是奶之精华,因为特别细腻柔软,所以也称酥油。黄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夏日

祛热,冬天防寒,还有治疗烫伤、止腹泻等作用,而且保值期很长。

奶豆腐(蒙语为"胡乳达",奶酪的一种),其制法是将提取出奶油的酸奶子放入锅里熬煮,使水分蒸发,奶液逐渐凝固,然后将其装入各种形状的奶豆腐模子中固定成型,阴晾风干即可。也有的是将酸奶加热后冷却,然后装入粗布口袋中过滤挤压,浓缩后再压制成各种块状的奶豆腐。奶豆腐可酸可甜,制作时加糖即甜,不加糖则酸。晒干的奶豆腐可以存放很长时间,日常可和以炒米奶茶食用,外出放牧或远行又可以充当干粮。奶豆腐或奶酪颇能解渴耐饥而且具有解毒功能。当年蒙古西征大军奇迹般地越过千里大沙漠长途奔袭时,便多半靠了这种固体奶食。

全羊席,又称整羊席(蒙语为"布禾勒"),是蒙古人招待贵宾的传统佳肴,也是蒙古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一道宴席,一般只在盛大宴会、隆重集会、举行婚礼或接待高级贵宾时摆设。将整羊加工后摆在长方形的大木盘里,像一只卧着的活羊,肉味鲜美,香飘满堂,浓郁扑鼻。宾客在进餐前,还要举行一定的仪式,高唱赞歌,朗诵献整羊的祝词等。据文献记载,成吉思汗曾设过全羊宴。忽必烈登基时,也设全羊宴祭神祇、待宾客。到了清代全羊更加盛行,现已成为内蒙古各盟市旗县接待贵宾的驰名中外的名贵菜肴。

烤全羊、烤羊腿是内蒙古地区特别是阿拉善盟一带蒙古族人民招待尊贵客人的一种菜肴。烤全羊的做法是将羊内脏掏出,煺毛留皮,加各种调料在特制的炉子里用"扎嘎梭梭"烤制而成,色泽金黄,味道鲜美。

手扒肉是蒙古族人民经常当晚餐吃的一种食品。做法是将带骨牛羊肉分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一般加盐和花椒)。刚一煮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敬重和爱戴之情的传统方式。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杯,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杯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

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第五篇:彝族的生活习俗

居住环境和住房

彝族村寨大多选择在依山临田,周围有树而又向阳的地方。一般是几十户人家一寨、住宅排列无规则,依地势而分布。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土掌房”,。土掌房是彝族先祖为了适应农耕生活,除去原来土墙草屋顶上的草顶,在房梁架上加铺横木,再放上松木劈材,上铺山草和泥,把粘性土摊平后捶实,既是房顶又是晒场。高寒边远山区的彝族居住的是土木建筑和竹木建筑的尖顶茅屋。无论土房、草房,一般分为三大间。中间堂屋,供会客、吃饭和祭祀用,左右为卧室和厨房。牛马猪鸡另建有厩舍。建房材料自备齐全后,择吉日由亲友邻居帮助建盖。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住房也有了很大改变。坝区多像汉族房屋式样建盖成三间四耳的瓦楼房,“土掌房”的屋顶也逐渐为钢盘混凝土所取代,茅草房也正向“土掌房”和瓦楼房发展,屋内的陈设也逐渐讲究起来了。

饮食习惯

红河地区的彝族饮食因居住地条件不同而不尽相同。坝区和半山区彝族的主食是大米、包谷、麦子、红薯等;山区和高寒山区的主食为包谷、麦子、荞子和洋芋等。高寒山区彝族的主要饭食是苦荞粑粑和荞疙瘩饭,他们用荞粑粑蘸蜂蜜,苦中带甜,是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食品。彝族大都有抽水烟筒和嗜酒的习惯,彝族善于酿酒,他们把糯米或包谷或木薯或芭蕉芋蒸熟后酿成的酒叫“甜白酒”,经放入瓦罐中密封好,贮藏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喝时,就叫“辣白酒”。坝区有种蔬菜的习惯,但山区因水利、日照的因素,只在包谷地中插栽一些青菜、白菜、四季豆、南瓜、黄瓜等作为下饭菜。每逢年节或红白大事都要宰猪。彝族都喜欢吃一种叫做“皮干生”的食物,即杀猪后,把新鲜的猪血旺和各部位割取一点切成薄片,用姜、蒜、辣椒、酱油、醋等拌合腌制后食用。糯米粑粑和糯米饭也是节日和祭日不可缺少的食物。

精美的服饰

彝族的服饰也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样式繁多,各地彝族之间有“隔县不同语、隔区不同装”的说法。建水、石屏坝区彝族少女的发辫用红绒线扎三道冠绕头上,前面用黑纱帕包裹,后面露出并列的三道红色,故有“三道红”的称呼。而已婚妇女的妇女只扎二道红绒线。居于红河南岸的彝族未婚姑娘头上戴一顶用大小1200多颗银泡镶得银光闪闪形似鸡冠的“鸡冠帽”,而已婚妇女就只用绣花帕包头。但无论婚否,都穿右衽宽长上衣,袖子和胸襟都绣上各色花纹图案或镶着闪亮耀眼的细银泡,腰间系一条绣五彩花纹图案的腰带,脚穿勾尖绣花鞋。男子上穿黑色或青蓝色对襟外衣,下穿宽裤脚打褶裤。

石屏龙武、哨冲一带有一种被称为“花腰”的彝族妇女,是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其衣服采用多种颜色的布做成,一套青年妇女的盛装由大小十一件组成,衣服上面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上蝴蝶、花朵等图案,同时在衣服显眼处的胸襟是镶上珍珠似银泡,头戴绣有花纹图案镶有银泡的“花冠”,故人称“花腰”。花腰衣服是花腰妇女最喜爱的服饰,也是花腰妇女艺术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红河东部的蒙自、个旧、开远、屏边、河口一带的彝族妇女喜欢用花毛巾包头,毛巾两端露出无数小辫,包成四角形,耳戴大五柳半月形耳环,身穿青蓝色右襟衣,大裤脚打褶裤。生活在红河北部弥勒、泸西一带的彝族妇女头饰花冠,两角朝上,一角朝前,前角较长。白彝的头冠是两朵花,阿细是两个小花辫;黑彝头饰呈牌坊形;阿哲阿乌戴花围腰;黑彝穿花长袍,未婚的头戴红布,定婚的包蓝布,已婚的包黑布。白彝的裙子分四块,前后长、左右短。阿细妇女上穿蓝右襟长衣,前襟斜束于腰间,下穿青色裤角过膝的短幅裤,腰间挂一个精致的小荷包,男子在外衣上加罩白底蓝花的领褂。

随着时代进步,各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特别是彝族人民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增强,彝族服饰发生了变化,彝族男子的服装已趋汉化,妇女服饰朝着简便实用的方向发展,坝区的彝族妇女已基本与汉族一样,有的妇女已烫发、穿高跟鞋和连衣裙,山区的彝族服饰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彝族礼仪

彝族的婚姻习俗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实行同宗不婚、姨表不婚,但盛行姑、舅表优先婚烟,有“河水往低处淌,姑娘向舅家嫁”的俗语。具体婚姻习俗因需而异。生活在建水、石屏一带坝区的彝族,解放前多由父母包办,请媒说亲、送聘礼、择日以花轿迎娶成亲。有的在出嫁时,由女方小伴唱“哭嫁歌”。迎亲不骑马不坐轿,而和送亲的人一起步行,一路上由两人吹奏喷呐。在新郎家中毕摩或长老主持结婚仪式、拜天地祖宗父母后入新房,当天宴请亲友。也有的是双方自由恋爱,只要男方父母同意,就可在夜间偷偷把新娘领回家,待生了孩子后,双双背着孩子,带着鸡、酒、糯米饭等到娘家拜见岳父母再择吉日宴请亲友。这两种婚俗至今还不同程度保留着。还有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社会特点的婚烟习俗。如:弥勒西山地区的阿细村寨解放前都盖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未婚青年男女均可到“闲房”自由交往;自称“普勒泼”(朴喇)的还有一种拖拉新娘的婚俗(即抢婚)。通过《婚姻法》的贯彻和宣传,一些落后的习俗已逐步革除。

家庭生活

彝族家庭一般为男性家长制小家庭。子女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组成小家庭,父母一般与幼子同住。男性家长掌握着生产调配、经济收支和祭祀大权,家庭财产也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但在家庭生活中,妇女起支配作用,彝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夫找钱来交妻管,妻用钱后向夫报”。男人干一天活,只要有烟抽、有酒喝就满足了。舅父在家族中普遍受尊重。彝族很少有离婚现象,偶尔有离婚只需要由长老判决。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由男方支付一定钱财给女方,如女方提出,互不支付。夫死妻可改嫁,但由新婚男家给原夫家一定“损失费”赔偿。有些地区还存在兄终弟及的转房婚现象。现已大多通过法律机关办理手续。

丧葬习俗

彝族和哈尼族一样,在历史上也盛行火葬习俗,明中叶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逐渐改为木棺土葬。丧葬礼仪在内地的坝区基本上与汉族相同,而边疆和内地山区仍保持自己民族的一些习俗。人死了要先鸣枪或敲锣报丧,待同村人及远方亲友前来吊唁后,用酒给死者洗身入棺。非正常死亡者不得抬回家中,也不得葬入祖宗墓地。选坟址由毕摩(彝族祭祀活动主持者和知识分子)择吉日进行,用一个鸡蛋在山上滚,停住之地即是坟址。出殡的日子以死者属相和丧日推算,安葬前要请毕摩念《指路经》,使死者能顺利到达祖宗居住之地。在此期间,丧家要张灯结彩、昼夜歌舞,以示对死者的敬意,使死者不要打扰活着的人。出殡的时候:鞭炮、喷呐、锣在前面鸣放吹打开路,孝子在灵柩后大哭相送,直送到墓地坡脚。

姓氏

彝族在历史上也是没有姓氏,实行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正连,十代为一轮。如在本州发现的彝族古籍《苏颇·祭笃慕》中记载着笃氏谱系:祭笃慕——慕容客——客颇麻——颇麻查——查末勒——勒阿德„„。现代汉姓的由来,一是官赐,封建王朝分封土司时,赐土司长官以汉族姓氏,如纳楼土司被赐姓普。二是以地名为姓,如弥勒西山一区,有从昆明碧鸡关迁来的取姓“毕”,从金马迁来的以“金”为姓。三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带来的姓氏。还有的则是随民族头人或汉族头人取姓。

道德

彝族人民自古就形成许多优良的伦理道德,被写成《道理书》代代相传下来,教人们处事公正、不为非作歹;要务农为本,要勤劳节俭、行善敬孝、和气待人等,《道理书》完整反映了彝族道德观。 彝族文化

语言文字

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个方言区。据有关部门调查,红河州内的彝族分别属于二个方言区,一个是以弥勒地区彝族语言为中心的东南部方言,包括弥勒、泸西、开远、蒙自和屏边的一部分彝族;另一个是以石屏彝族语言为代表的南部方言区,包括红河、绿春、金平及蒙自、屏边、河口的一部分彝族。以下又有若干土语,不同方言区的彝族语言各有差异,以致难以相互通话和交流,但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彝族文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明清以前称“爨文”、或“韪(wěi)书,近代称“倮文”、“夷书”或“毕摩文”,一般俗称“老彝文”。据一些专家考证,彝族文字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彝文是一种古老的超文言的表意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彝文书写行序由右而左,并有标题、章节和标点等特殊符号。由于彝族分布地区较广,各地文字不统一,一字异体者颇多。据初步调查,各地彝文单字总数达两万多个,较通用的只有二千字左右。掌握彝族文字的只有少数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

我州的彝族人民曾用彝文写下许多古籍文献,内容十分丰富。但散存于民间。据1982年州民委组织的彝文调查组调查,全州散存于民间的彝文书籍有二千多卷。著名的有《尼苏夺节》、《彝族创世纪》、《吾查》、《太阳历》、《指路经》等。1985年,在元阳县攀枝花一个名叫马光福的彝族家中发现了一卷古代彝文医书,这是距楚雄州发现古彝文医书后的又一本古彝文医书问世。另外还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彝文的碑刻。

天文历法

红河地区的彝族曾创制了十月为一年的历法,并用彝文记述成书。在弥勒县法果哨的毕摩杨家福家中保存着一部用彝文写成的历书《彝族天文史》,继承了前人观测太阳的经验,根据世间万物围绕地球转动的理论测绘太阳运行的规律,具体方法是以十棵杆影的移动情况与南北和东西二线焦点的水珠反光时发射出来的光环变化来确定其轨道的南北极,从而分出年、季、月。一年分四季,每季90天。一个月36天,分上中下三旬,十个月为360天、余6——10天为“阴阳交替节”(俗称星回节或火把节)和“年尾上下联”的祭祖过年日,一年共366——370天。此历法又叫太阳历。

传统节日

彝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农历六月二十四的“买遮菲托”(火把节)和冬月二十四日的“咱合枯莫”(冬月年)。火把节是彝族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由来,各地说法不一,仪式和内容也是不一样,但多数是白天宰牛喝酒、摔跤、斗牛、赛歌舞等,并且人人着节日盛装。晚上点火把巡绕住宅、田间,以驱虫。然后围绕于篝火旁,尽情歌舞、通霄达旦。冬月年是太阳历的新年,是去旧岁,迎新春的节日。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彝汉杂居的地区已改为过春节,只有绿春和红河县的大部分地区的彝族还保留着过十月年的习俗。节期从冬月24日杀猪开始,一直延续到腊月初一止。过年期间,歌手聚在一起对歌,共同祝愿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彝族文学

彝族人民在长期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学成就、保存在彝文写就的古籍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据州属有关部门调查,红河地区的彝文古籍多达一千多册,其中成文作品一百三十余部,还有口头流传的长诗一百七十多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创世史诗、叙事诗、山歌、民谣、民间传说等。创世史诗《彝族创世纪》《尼苏夺节》《阿细的先基》等,迁徙史籍有《卓莫苏》(指路经)等。其中有关人类来源和繁衍地和迁徙史。如《卓莫苏》虽属丧葬仪式中必诵书卷,但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彝族各支系大迁徙的路线图,是研究彝族迁徙史的重要资料。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及《嫁了不愿在夫家的姑娘》等反映了青年男女争取幸福自由斗争。

彝族歌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歌舞是他们表达感情,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的重要方式,常常用来纪录历史、交流文化、传授知识和经验、掌握农时节令。因此,不论是在祭祀活动、节日庆典,还是婚嫁丧葬,或者是在生产劳动、男女交往之中,都可以听到彝族人民朴实欢快的歌声和看到彝族人民矫健优美的舞蹈。彝族歌舞丰富多彩,有古朴深厚的诗歌、生动活泼的民歌小调和动人心弦的乐曲。诗歌如《男人出嫁的故事》、《合心兄妹传人种》、《太阳和月亮》等,多在年节时由老人演唱。“阿哩‘是情歌,是尼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唱的小曲和叙事长篇情歌的总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艺术成就较高。《阿细的先基》即阿细人的歌。建水、石屏一带流传的“海莱腔”、“五山腔”、“四腔”、“沙莜腔”这四大腔,原为民歌小调,经不断创造整理,已成为由数十种曲子组成,红河北岸尼苏人世代传唱的大型声乐套曲。它以独特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示了尼苏人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舞蹈也是形式多样:红河南岸的垤施、洛孟的歌舞音乐、元阳的罗作舞、红河北岸的阿细跳月等。 彝族烟盒舞有百余套动作、以套数繁多、动作优美舒展、柔和轻快,表演技巧高超而闻名于世,分为歌舞、纯舞、技巧表演等类型,是云南各民族中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

彝族的绣花衣

云南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饰。

主题:云南红河彝族服饰

说明: 在全国的彝族人口中云南彝族占彝族总人口的60%以上,达400万之多。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云南两大彝族聚居地之一。这里的彝族自称为“尼苏”,“尼”为“黑色、博大”之意,由于这里的彝族服饰色彩五彩斑斓,故又被其他民族称之为“花腰彝族”。 红河州彝族在隋唐时期称之为“东爨乌蛮”。红河州北部在“东爨乌蛮”境,南部在唐初建置的“‘蜀爨蛮’十七州”内。经过长期与周围部族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当今红河地区的彝族。

红河彝族中普遍流传洪水泛滥传说,认为是笃慕繁衍了彝族,认为笃慕是彝民族的共祖。和全国其他彝族一样,这里有毕摩,有巫师,过火把节。另外还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密嘎哈”节日来纪念古时的当地彝族首领阿龙。

红河型服饰主要流行于沿哀牢山流径滇南的红河水系区域。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上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红河型服饰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元阳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元阳、新平、红河、金平、绿春,江城、黑江等县山区。本式服饰以女装最具特色。主要特点是多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配以银泡、银索等饰物,造成明艳富丽的装饰效果。建水式主要流行于建水、石屏、新平、峨山、蒙自、个旧、开远、通海、江川、玉溪、易门、双柏、元江等县的半山区和坝区以及部分山区。是本型中穿着最为广泛的一个种。石屏式主要流行于石屏、峨山、蒙自、开远、个旧、砚山、屏边、金平、元阳、红河等县的山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蒙古族习俗礼仪范文下一篇:美而忧伤的句子范文

热门文章

蒙古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