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文化范文

2023-11-04

蒙古族文化范文第1篇

摘要 草原文化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地域特色,它以奔放的生命力和气势著称,是草原人民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的融合。语言是构成文化、传达文化的重要符号,词汇正是语言丰富性的充分体现,草原词汇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在草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蒙古语中词汇形成的文化背景、构词方式、含义三部分的解读,丰富了词汇研究的角度,对于草原文化的传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草原文化 蒙古族语言 词汇

人类的语言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用来表达人的思维。词汇是语言丰富性的体现,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蒙古族语言中的词汇也同样是在蒙古族人民的劳动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语言和草原文化有着辩证的统一关系。在语言形成的过程中,草原文化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草原文化的影响是词汇丰富的重要原因;同时,草原词汇的发展也对传播草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发挥着重要最用。草原文化的特征对于蒙古语言中词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粗犷的草原生活环境对词汇的影响;第二,草原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第三,草原经济活动对草原词汇的影响。

1 草原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知,蒙古族历史上大部分生活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蒙古文化当中以狼作为他们的图腾崇拜,因而在蒙古文化当中,对于大自然的崇拜,对勇士的推崇,即对人的力量和自然力量的平衡的观点是蒙古文化的要义。草原环境一方面以不可抗的自然力量推动着蒙古人民的生活,使他们形成了人对自然的崇拜,同时也正是这种自然力,造就了对勇士的敬仰。而这些文化,在蒙古语言词汇当中也有充分的展现,同时,词汇的丰富又加强了这种自然文化和勇士文化的传播。例如,蒙古语当中,男孩取名为“巴特”的有很多,意为勇士。蒙古语族是介于满-通古斯语族和突厥语族之间的一种语族,共有词中的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小部分词语发音相同但语义有所变化的之外,其大部分词语的发音和语义是完全相同的。

词汇表现环境。蒙古语言当中的词汇,就是对我们所说的自然力量和人的力量平衡的体现。草原广阔无垠,使人们能够放开歌喉,尽显辽阔的胸襟。同时,草原气候多变,人们要面临暴风雪的威胁,面对严寒的挑战。这种广阔的地理环境和险恶的气候环境,使得人们看到了大自然的力量,从而对自然环境产生崇拜。同时,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当中,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去斗争,因此又需要勇敢的领袖人物,就形成了勇士文化。除了自然环境以外,还有社会环境,历史上蒙古族同草原上其他各民族共同生存,当中不乏争斗,自然也有友好的往来。就是在双重环境的作用下,蒙古族语言中的词汇,吸收了草原民族文化的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历史的嬗变中,蒙古族语言词汇充分展示了其民族特色,同时又具有时代特征。蒙古语元音丰富,语音结合比较自由,这是与自然环境的影响密不可分的。

蒙古语言当中对于表达颜色的词汇也有一些特定的偏好。蒙古族人民偏好白色和蓝色,他们认为,白色象征着真实、纯洁、正直和美好。蓝色则表现为他们对大自然的重视,他们希望自己的民族像永恒的蓝天一样永存和繁荣兴旺。日常生活中,红色也是蒙古族人民的偏爱,红色作为暖色系,能够给人带来温暖亲切的感觉。另外,蒙古族人民经常使用蓝、白、黄、绿、灰或紫等颜色来命名地理位置。这些颜色命名,充分表达了蒙古人民对不同地域的喜好之情。

2 草原生活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影响

历史上的蒙古族以游牧生活为主,很少定居生活,社会组织结构表现为部落。这也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需要部落形成合力才能保障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同时,在社会组织结构中,他们秉持着同样的信仰,以保障组织生活的顺利开展。

在蒙古语言词汇当中,有一些只存在着十分细微的差别,词义区分的相当细腻,从而使得用其他语言翻译蒙古语时很难找到完全一样的词汇,将草原词汇表达的意思一丝不差的描绘出来。作为蒙古语中的核心词汇,草原词汇能够在单纯词的基础上不断衍生,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语言,生产出更多从不同角度展现草原风采的词汇。这是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是这样的部落生活以及相应的体制,形成了极具特色且完整的草原词汇。比如,由于受到草原生活环境的限制,部落主要居住在蒙古包中,蒙古包既便于搬运、易于拆搭,又能抵抗风寒,正是这些特点,使蒙古族人民创造了很多形容蒙古包的草原词汇。草原特殊的生活环境,使蒙古族的草原词汇种类繁多,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汇来形容,通过不同词汇的表达将其划分的更加细腻。这就使得蒙古语言当中词义的差别非常小。

3 草原经济活动的影响

畜牧业生产是蒙古族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生产方式,草原人民早期的经济活动主要以交换为主。主要的交换的物品是肉类和皮毛类。这是独特的环境带来的,也是社会组织影响下的产物。牧人、草场和五畜是草原经济的主要构成因素。蒙古民族对于五畜的类别、性别、年龄、毛色、性情等都具有细致的称呼。单单是对草原的描述上,蒙古人民就根据自己对草原的了解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词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上对草原的特点进行描绘。

由于草原特定的生活环境,形成了草原游牧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从而使得蒙古族人民创造出很多表述传统草原经济的词汇,这些词汇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畜牧业的经营方式和轮牧形势。正是因为这样,在农耕民族语言中很难找到能与草原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完全一致的词汇,通常只能通过合成词或音译词来表达。每个民族的谚语和格言由于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反映出的民族文化特色也不同。

因此,草原经济生活对蒙古语言词汇的影响也具有着深刻的作用,而丰富细腻的词汇的运用,也保障了草原经济的顺利进行,二者相得益彰。

蒙古语是黏着语,通过词形的变化进行构词。主要表现为通过词缀。正是因为其草原生活的独特性才造就了黏着语的发展,黏着语是草原词汇丰富性的表现形式。例如蒙古族人民为了区分每一块草场的放养种族,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草原词汇,通过这些词汇所表达的不同含义,将草场有序、规律的划分开,让其各尽其责,形成五畜四季轮牧的经济方式,借此与其他游牧民族区分开来。历史上蒙古族游牧经济类型为其主要的生存方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就是利用天然的水源、草场,取得相应的生产资料,从事相应的经济生活。因而蒙古族人民将草场结构区分的相当细化,使每一块草场都被充分的利用起来,不同的牲畜放养在不同的草场之上,使蒙古族的畜牧业得以持续稳定的发展。在这些词汇中,丰富的动词、名词、形容词也就不断被创造。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组成的词叫合成词。草原词汇中合成词的应用比较常见的,这与汉语发展的总体特征是一致的。合成词主要有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种构词方式。在对于草原的形容上,表达草原辽阔和碧绿的词汇就有很多种,由此可以判断,正是蒙古人民对草原的熟知程度才造就了各种各样的草原词汇。蒙古语言当中大量的合成词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学表现形式与内容。草原词汇,对于具有独特民族化的蒙古族来讲,是保存其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促进其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蒙古语的词汇当中有汉语借词,也有一些突厥语、满语、藏语等借词。这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往来有着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往来,对于不同民族语言的丰富也发挥了重要的最用。通过借词,才能更好地丰富自身语言,才能更好地开展各民族的交流。

草原词汇在蒙古族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促进草原发展的重要作用。草原词汇随着社会深化而变化发展着。草原词汇的发展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发展史和运用这种文化的民族、国家的发展变化史。蒙古语言当中词汇的意义也在不断经历着变迁。

尽管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的能指是固定的、不变的,但是很多人认为语言符号具有意指功能,而意指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变化的。草原词汇的形成正是对草原文化的发展不断变迁的反映。而随着草原文化的变迁,词汇的意义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甚至与原先大为不同。蒙古族草原文化的形成见证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变迁,反映了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环境。

蒙古民族崇尚自然、恪守信义,在博大的草原文化中同样可以找到许多表现蒙古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草原词汇。如谚语和格言的形成往往与他们所居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连。如同生活在大沙漠里的阿拉伯人,受到地理因素的限制,产生的谚语和格言多与沙漠有关,同样,居住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由于生活环境的局限性,与草原和五畜密不可分,形成的谚语和格言自然也是对草原情感的抒发。

草原词汇从不同的角度构成了描绘草原的谚语和格言,反映了蒙古民族像草原一样广阔宏大的心理以及和谐共处的博大胸怀。草原词汇的细腻之处在于,仅对广阔宏大的描写就有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虽然大致意思相同,但其对广阔宏大的区分层次是显而易见的,对人和事物的描述用词区分极其细致,不同的草原词汇反映在不同的人和事物上,使其表达的更加明确、清晰,有层次。

同样,除了反映草原辽阔的谚语和格言之外,对于在蒙古大草原上辛勤劳作、热爱生活的蒙古族人民表达赞扬的谚语和格言也层出不穷,从各个方面表现出蒙古族人民的聪颖智慧和优秀品质。这些草原词汇的细化,将蒙古族人民的美好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刨除语言学上的特定语义,蒙古草原词汇在文学层面上的延伸同样可以表达出蒙古民族的文化心理特点。同一个词汇,除了能表达出草原的意思之外,还能表达出情面、友情等引申意义。由此可见,草原词汇博大精深、细致入微,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出同一事物的不同层面,这是其他民族词汇难以企及的。

结语

草原词汇如同宇宙万物一样都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随着蒙古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的变化发展,草原文化中的草原词汇是动态的、发展的、变化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到语言研究当中去,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和意义。一些新词产生,旧词消亡或者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在草原文化的背景下,对于草原词汇的辨析,既有利于蒙古族语言词汇的发展,引起人们对于蒙古语言这门已经较少为人们使用的语言的关注,同时也有利于借助于语言,更加充分地表达蒙古文化,探寻蒙古文化的内涵,从而展现民族特色,促进民族的大融合、大繁荣。

参考文献:

[1] 乌·满达夫:《二十一世纪与蒙古语言》,《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1期。

[2] 贾晞儒:《蒙古文字与蒙古族历史》,《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

[3] 刘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3期。

[4] 呼日勒沙:《世纪之交的中国蒙古族文化研究》,《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 陈巴特尔:《试论蒙古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变迁及其特点》,《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严木初,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研究员)

蒙古族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蒙古族 白食 红食 饮食文化 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一个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子”。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习俗,特别是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更具有浓郁的草原民族特色。

蒙古族早期曾从事狩猎,以猎获物为食品, 如兔、鹿、野猪、黄羊、黄鼠、野马等。所食家禽以羊为多,牛次之,大宴会不刑马。《黑鞑事略》载: 其食,肉而不粒。获而得者,曰鹿、曰兔、曰野彘、曰顽羊、曰黄羊、曰野马、曰源之鱼。从事畜牧业后,即吃猎货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马克波罗游记》曾记载,鞑靼人完全以肉食和乳品作食物。一切饮食的来源都是他们狩猎的产物。他们还吃一种兔子一样的小动物(土拨鼠)一直到夏天,这种土拨鼠遍布于整个大草原,这种动物的肉他们也不嫌弃,照吃不误,此外还吃马肉、骆驼肉,甚至于狗肉。早期蒙古人的食物并不丰富,到了十二世纪,饲养的家禽逐渐增多,食物便以家畜的肉和奶为主。蒙古地区还有一些个别的部落开始食粮,史料中只提到篾儿乞部舂米为食,临近汉地的汪古部,弘吉刺部食梗稻。蒙古国建国以后,随着屯田的发展,有更多的蒙古人以粮煮粥为食,行军时军营中也配置一些舂米以供兵食。但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中,肉食和乳制品在蒙古族饮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蒙古族传统食品的鲜明特色构成了白食和红食。

(一)白食

白食,即奶制品,主要分饮料和食品两种。饮料为鲜奶、酸奶、马奶、牛奶等;食品有奶豆腐、奶酪、奶皮、奶油、黄油等。蒙古人不仅喜欢吃白食,而且还赋予它许多美丽的传说,认为白食能带给人们幸福和吉祥,因此按照蒙古人的习惯,白食是蒙古人待客的最高礼遇,是敬客食品。到蒙古牧民家里做客,主人都要把奶皮子、奶酪、奶茶、奶酒等各种白食端出来请客人品尝。蒙古人在逢年过节或孩子穿新衣时,都要用白食涂抹一下,办喜事时做洞房用的蒙古包也要用白食涂抹,以示祝福。还有过生日、满周岁、行婚礼、出远门时,老人们都要端着雪白的奶汁举行祝福仪式,以求平安、顺利。

鲜奶。包括牛奶、马奶、羊奶、驼奶。黑龙江蒙古族不吃驼奶。清末以后,不食马奶,主要吃牛奶、羊奶。

奶皮子。蒙古语称“乌日莫”。在夏秋两季,将刚挤出的鲜奶倒入锅里加热,用温水煨煮,等奶沸腾后,用勺子搅拌,使奶的生沫浮于表面,同时点些生奶,食奶之中的脂肪凝结成一层黄色的皮子,冷却后用一根小棍将这层硬结状东西挑起,放在盖帘上阴干,即成奶皮子。亦可将鲜奶放入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的室内,经

七、八个小时左右,等它自然凝结而成,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香甜可口,是奶食品里的佳品。一般只有做供品或招待最尊贵客人时才上奶皮子。元代《饮膳正要》一书中记载“奶皮子属性清凉,有健心清肺止咳”等功效,而且可与炒米一起放在碗里,以奶茶泡着吃。

马奶酒。盛夏的草原牧场,处处都飘着诱人的马奶酒香。这个时候,如果你到蒙古族牧民家中做客,那么好客的主人少不了要用一碗醇香诱人味似甘露的马奶酒来招待客人。

马奶酒是蒙古牧民最喜欢的一种饮料,而且历史悠久,是蒙古人最早的饮料。《黑鞑事略》载“马之初乳,曰则叫其驹之食,夜则聚以涕,贮以草囊,倾洞数,味微酸,始可饮,谓马奶子”。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十世祖布旦察尔时期,生活在通戈力河畔的蒙古部落,就酿制马奶酒,这是蒙古人饮用马奶酒最早的文字记载。相传,早在忽必烈时代,马奶酒曾是皇宫盛宴上不可缺少的。马克. 波罗来中国时,忽必烈在皇宫盛宴上,曾用马奶酒款待过他,而忽必烈自己则用金碗大饮马奶酒。元朝宫廷和蒙古诸王都掌握一批专门制作马奶酒的人,所制马奶酒除自饮之外,还在举行宴会、款待客人、赏赐臣属和祭祀时使用。后来,马奶酒成了蒙古人经常饮用的饮料了,他们在盛大的宴会和结婚典礼上,常常在马头琴的伴奏下,开怀畅饮马奶酒。

此外,蒙古族白食里还有奶油、黄油、奶茶、奶酪、奶渣、奶糕等。这些都是蒙古牧民长期食用并喜爱的食品。

(二)红食

红食,即鲜红的肉食品。蒙古族的红食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羊肉。吃羊肉的花样也有很多。

烤全羊。蒙古语称“朱玛”。烤全羊是蒙古人的一种节日盛宴,也是蒙古人用来招待客人的最高礼仪。在品尝全羊时,蒙古人要放歌迎曲,给客人献上哈达和美酒,以示美好的祝福。客人在接受哈达前,要先用酒敬天、敬地、敬祖先,尔后一饮而尽。倘若你不喝,姑娘会一直唱,直到你把酒喝完为止。

手把肉。蒙古语叫“布含勒”,也有叫“秀斯”的。“布含勒”就是整羊席,是蒙古族招待尊贵客人和喜庆宴会或各种祭奠摆供时所用的肉食品。其吃法颇具草原游牧民族的古风。手把肉,顾名思义就是手抓羊肉。将整只羊放入锅里,不加调料和盐,用原汁烹煮,讲究火候,适当控制烹煮时间,只要表面熟了即可食用,这样的手把肉鲜嫩味美。然后整羊上桌,蘸调料食用。吃时一手抓羊骨,一手拿蒙古刀剔着吃。做手把肉的羊也很讲究, 凡在肥沃草原常吃到野韭菜、野葱的羊,其肉鲜而不膻,肥而不腻,是做手把肉的佳品。手把肉的味道,因地而异,也不尽相同。

羊背子。即通常所说的整羊,这在蒙古为上等食品,制作和吃法都比较讲究。制作方法是去皮和内脏,从脊背第七根肋骨至尾部截为一段,然后再割头、颈、四肢、胛各为一件,带尾入锅,在开水中煮熟取出。盛羊背子,要按羊卧的姿势摆放在长盘中,以羊四肢做底,羊头放在体首。端上桌,要把头向着主要的客人。宴席开始要边唱赞歌,边敬酒祝辞。据说成吉思汗为庆胜利,就设整羊席庆贺。后来,相沿成习,遇喜庆的事就设整羊席宴。

肉食中还有烤羊肉、烤羊腿、炒驼峰、炒踢筋、煮肉粥、腊肉等多种食法。 此外, 蒙古人在日常饮食中还有一种传统食品———炒米。炒米是用糜子米经过煮熟、炒干后加工而成的,呈金黄色,用奶茶泡着吃,或用酸奶泡着吃。牧民们一日三餐,早上喝酸奶、奶茶,吃馍馍,或者冲炒米。午饭在外面放牧的人吃一些馍馍,在家中的人吃的也很简单。晚餐比较丰富多样,一家人在一起吃肉、吃菜,主食有小米粥、面片、酥油炸饼、馍馍等。

二、酒文化及茶酒具

蒙古族自古就是一个豪放勇敢的民族,他们喜欢饮洒。饮洒、骑马正体现了这个民族粗犷豪放的性格。他们喝酒讲究礼俗,认为“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酒给宾、主带来了隆重的气氛,带来了欢乐,深深表达着蒙古人对宾客的尊敬和深情厚谊。因此,蒙古人向客人敬献醇香的马奶酒或白酒,被当作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蒙古人喝酒十分讲究礼俗,身着整洁的民族服装的蒙古族姑娘,手捧洁白的哈达和银碗,把圣洁的美酒和甜蜜的歌声同时献给每一位客人。客人或本民族之间的亲朋好友接受敬酒时,要用右手无名指先到酒盅里蘸一点酒,向天弹一下;再蘸一点酒,向地弹一下;最后蘸一点酒涂在自己的脑门上。饮酒时,蒙古人最喜欢客人一饮而尽。当宾、主双方进入开怀畅饮之后,耳热心酣,言畅意激,知心话说不完,酒友情道不尽。逢遇蒙古人生儿育女、婚嫁大事,那种气氛,那种热情,会让人不饮而醉。祝福酒、洗尘酒、下马酒、上马酒„„当宾、主沉浸在微酣的惬意里,一支支饱含着深情,嘹亮的、撼动人心的祝福歌,便在人们耳边回响:“金杯,银杯斟满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今天唱个够。朋友,朋友,请你尝尝这酒纯正,这酒绵厚„„”“远方的客人请你不要走,盛情的草原将你留,闪光的银碗高高举,请你喝一杯蒙古酒。”与此同时,蒙古人还要端着酒杯,双手齐额向客人敬献他们的纯朴与真诚。临其境,就是不想饮酒的人,也会愉快地干一杯。

蒙古族是酷爱生活和艺术的民族,所以他们的生活用品———饮食茶酒具, 也充满着古老美丽,而又带着浓郁的民族色彩的装饰。蒙古碗是用桦树根旋挖成型,再用银片包镶而成。包镶的图案多种多样,尤以“八宝”图案最多。酒具也别具特色,一般是用锡料做成的抿壶和大肚圆口的锡壶,其盅子系镶油彩的瓷料。近几年经济状况好转后,家家都购置了黄铜或青铜的小壶和盅子。这种铜壶可以直接接放在火盆中热酒。茶壶多为铜料,也有铝制品,茶碗者是高级瓷料且烧冶有花纹图案。饮食用具中最值得一说的是带有象牙筷子的蒙古刀。蒙古刀是牧民群众经常用到的家具,随身携带,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品,必要防身时还可以当武器用。刀身以优质钢为原料打制而成,刀刃锋利,明光锃亮,显得十分可爱。刀套鞘有用硬木料、牛角、骨头等多种材料制造而成。外边在鞘的两腰身用不锈钢、铜或银制作的精美的花纹装饰,高档的填烧珐琅,镶嵌宝石,带有象牙筷子,红缨穗等。

蒙古族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草原游牧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民族因热情好客而被其他民族的人们赞誉。蒙古人招待客人,首先摆上白食和奶茶,喝完奶茶后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在待客过程中还有一系列的规矩和习俗。至今,这一美德仍然保留在蒙古民族人民的生活当中。 [参考文献] [1] 陈柏霖.黑龙江少数民族风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 版社,1993. [2] 蔡志纯.蒙古族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 [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Z].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 刘勇.蒙古族的饮食文化[J].科技咨询导报,2007(3) 勇敢强悍的蒙古族人民,在这“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肥美土地上生息、繁衍,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民族传统习俗,虽然有的陈规陋习已被淘汰,有的已经演化,有的已经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但从整体上看,蒙古族仍保留着自己民族的传统习俗,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绚丽奇葩。 参考文献

蒙古族文化范文第3篇

系部名称:沈阳师范 实践地点:呼伦贝尔草原 实践时间:2012年1月22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每逢春节,草原上的蒙古族过年的习俗也独具特色。

除夕:吃“手把肉”除旧岁

除夕是草原蒙古族最忙碌的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们要支起大锅,煮好一整只羊,为除夕年夜饭做准备。

除夕吃“手把肉”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以示合家团圆。除夕晚上吃年夜饭时,一家人把煮好的整羊摆到案头,把羊头放在整羊上面,羊头朝年纪最长、辈分最高的长者。户主用刀在羊头的额部划一个“十”字后,全家人开始享受丰盛的晚餐。

喝酒,是蒙古族过除夕必不可少的程序。蒙古族的年夜饭,按常规要多吃多喝。民间还流行年夜饭的酒肉剩得越多越好的说法,象征新的一年全家酒肉不竭,吃喝不愁。 蒙古族的除夕夜,家家屋里的灯必须点到天明。此夜,全家不分老幼尽情娱乐,一夜不睡,直到天明。

初一:祭天之后拜年

大年初一黎明时分,蒙古族牧民要身着节日盛装,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到头天用雪堆成的敖包前举行祭天仪式。

人们点燃敖包前的一堆篝火,将供品撒进燃烧的火堆中,以其火焰献祭。在长辈带领下,一家老小自左向右绕包走一圈,边走边叩首,将手中的美酒、奶食撒向雪堆的敖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

草原上,春节活动主要有祭火、祭天、祝寿、拜年等,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除夕晚上达到高潮,正月十五结束。

“初一早晨祭天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传统仪式。如今受条件限制,城市里的蒙古族人已很少举行祭天仪式,但草原上的牧民保留着这个传统。”斯琴告诉记者,各地蒙古族的祭天仪式各有特色,他家举行的是察哈尔蒙古族的祭天仪式。

行毕祭天礼,天蒙蒙亮。斯琴一家人开始家庭内部拜年。先是晚辈手捧哈达向长者问安跪拜,然后由长辈祝福晚辈。

家庭拜年结束后,牧民们就结伴而行,到邻居家串门拜年。

“五畜”还要过大年 除夕之夜,每家要清点自家牲畜,将喂足草料的牲畜赶进打扫干净的圈舍后,围着畜群点燃松柏,开始了每年一度的“五畜过年”仪式。蒙古族牧民称马、牛、山羊、绵羊、骆驼为“五畜”,除夕之夜、初一早晨给“五畜”过年是蒙古民族习俗。除夕夜必须点清牲畜头数,一头都不能缺,也不能让别人家的牲畜在自家过夜。

初一早晨“祭天”的时候,蒙古人点燃了以“五畜”命名的五个“卓拉”(用黄油燃烧的佛灯),然后打开羊圈,将羊群赶向草场。这时,家人在羊圈旁点燃鞭炮,长者把鲜奶和黄油抹在领头羊头部,保佑人畜兴旺、生活美满。初一早晨不能对牲畜大声吼叫,更不能打牲畜,晚上畜群归来时,主人手端鲜奶,念着祝福语迎接。

蒙古族文化范文第4篇

一、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的总称。按照我国文化产业的界定标准,国家统计局利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各省市区2004年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等指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2.54亿元,从业人员11.1万,资产总额78.1亿元,全年营业收入85.7亿元。从增加值来看,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内蒙古GDP的1.07%,与全国2.15%的平均比重比较,低1.08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市,高达6.37%;最低的是河北省为0.89%。从总体上看,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文化产业比重维系在1.0-2.0%之间。

根据有关数据和现有的情况汇集,初步分析内蒙古文化产业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文化产业总体上呈逐步加快趋势

初步测算,2005年内蒙古文化产业经济总量继续扩大,实现增加值41亿元,比2004年增加8.5亿元,占GDP的比重为1.05%,较之上年略有下降。比重下降的原因在内蒙古GDP的增长中贡献最大的仍是第二产业,尽管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仍敌不过第二产业。

随着内蒙古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新型文化消费观念逐渐兴起,对精神文化需求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消费支出不断加大。2001―2005年内蒙古平均每人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为548元、679元、770元、859元和969元;农牧民为214元、230元、256元、292元和309元,呈逐步上升并继续扩大趋势。

(二)文化资源优势得以发展壮大

内蒙古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近些年来,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区特点的文物、文学、艺术、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文化事业,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内蒙古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和草原文化的源头,匈奴、鲜卑、契丹、蒙古等各北方民族的地上地下文物古迹遍布内蒙古,馆藏文物和散布各地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首屈一指,现已发现各种文化遗存1.5万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

自治区158处。内蒙古馆藏文物现有50余万件套,有些文物还到国外展出,内蒙古博物馆曾在美国举办过恐龙展和辽代文物展。一些专题考古研究也硕果累累。

独具草原特色和浓郁民族风格的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曲艺、传统文化活动在内蒙古发扬光大。其中蒙古族长调歌曲、马头琴艺术、呼麦、好来宝、乌力格尔、蒙古族和达斡尔民族舞蹈、二人台、那达慕、祭敖包、赛马、摔跤、射箭等,在全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已被列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近200个剧(节目)在国内外的重大文艺活动和比赛中获得400余个奖项。

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现已建成横贯东西部12个盟市、90多个旗县市区、全长近一万公里的光缆干线网,形成以呼和浩特彩电大楼为中心,以发射台、转播台、差转台、卫星地面接受站为辐射的集发射、传输、接受多种功能综合运用的广播电视覆盖网。2005年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64%和90.15%,汉语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卫星传输,已覆盖了全国及亚太53个国家和地区,蒙古语卫视每天播出18个小时。

新闻出版也初具规模,出版实力明显提高。内蒙古现有8个出版社,年出图书2300种以上。截止到2005年,内蒙古图书出版已达5497.34万册,各类杂志1473.4万册,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报纸2.7万亿份。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3和2004两年,内蒙古图书出版的市场占有率为0.75%,进入到全国前20位。

影视剧产业有新的突破。内蒙古影视剧产业具有题材、景观、人才和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优势,是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影响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近几年来拍摄的《东归英雄传》、《一代天骄》、《东方商人》、《燕子李三》、《党员二愣妈》、《铁道游击队》等多部优秀的影视剧,公演后获得了国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内蒙古著名导演王新民领衔的影视工作组,现正在启动百集大型电视剧《大盛魁商号》的拍摄工作,同时筹建集旅游、商业、影视拍摄为一体的大盛魁影视城,内设旅蒙商博物馆、呼和浩特历史博物馆等五个馆,这必将使呼和浩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得到充分彰显。

内蒙古丰富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如绘画、书法、雕刻、民族工艺品制作等,在多年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光大。

(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近些年来,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实力的迅速增长,内蒙古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市(盟)、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进一步健全。内蒙古用于文体广播事业费总投入为55.79亿元,年均递增17.65%。仅2002至2005年,内蒙古新建和改扩建93个旗县图书馆、文化馆;建成19个旗县宣传文化中心,100个苏木乡镇文化站,总投资15259万元。城镇文化广场和主题公园建设也方兴未艾,各地已建成文化广场230多个,仅包头市就有89个,呼伦贝尔市有21个。首府呼和浩特市投资5200万元建设的内蒙古文化大厦已于2005年建成使用,投资5.5亿元的内蒙古乌兰恰特大剧院和内蒙古博物新馆将于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投入使用。包头市博物馆、通辽市民族博物馆、呼伦贝尔市民族博物馆、鄂尔多斯市七大文化工程、满洲里套娃广场、河套酒文化博物馆等,都将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文化阵地。一个城乡联通、多形式、多层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基本形成。

(四)文化旅游业挑起大梁

从1978年起步的内蒙古旅游业,从一开始就将草原文化、民族文化融入于内蒙古旅游业之中,经过多年的扶持和培育,已发展成为人们所公认的高附加值产业。内蒙古现已有118个A级景区,4条精品旅游线路,基本涵盖了内蒙古所有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及现代文化层和民俗文化层等。与此同时,牧户游、农家游、蒙牛工业游、鄂尔多斯羊绒、北重兵器城、河套酒业等牧区乡村和工业旅游项目也在悄然兴起。2006年内蒙古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451.7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48.24亿元,外汇收入4.04亿美元,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9.71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5万人,间接带动就业72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五)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近年来,新兴的会展业、节庆活动、文艺演出业、特色文化活动、音像业等项产业活动在内蒙古发展迅猛。

会展业如火如荼。内蒙古每年举办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药交会、洽谈会等,参加的客户和观众达200多万人,成交额达3亿多元,带动其它相关产业收入8亿多元。仅内蒙古展览馆近几年年均接办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就有18次之多,接待观众80多万人,年均实现利润200多万元。

节庆活动异常活跃。近几年来,内蒙古共举办了大大小小的集文化娱乐、经贸洽谈、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群众节庆文化活动上千次之多,知名的大型节庆文化活动有30多个。如分别在呼包两市举办的两届中国内蒙古国际草原文化节、呼和浩特市举办的六届昭君文化节、呼伦贝尔市举办的四届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阿拉善盟举办的国际生态旅游文化节、通辽市举办的七届科尔沁艺术节、乌兰察布市举办的三届全国蒙古族服装服饰展等等,都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

特色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如赤峰市和阿拉善盟的赏石业、锡林郭勒盟的民族服饰业、乌海市的书画业等等。尤其是阿拉善盟的赏石业,已在巴彦浩特镇的黄金地段建起占地5万平方米的全国最大最好的奇石文化旅游城,固定的奇石经营户就有400多户,年贸易额达1亿多元。赤峰市的巴林石受到国内外赏石界和收藏家的追捧和青睐,仅巴林石集团年销售额每年就达2亿多元。

文娱演出业精彩纷呈。内蒙古通过市场化运作组织公益和商业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内蒙古杂技团赴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演出上千场,足迹遍及13个国家400多个城市,并且已签定2008年赴阿根廷和爱尔兰等国家的演出合同。内蒙古歌舞团赴北京、广州演出《蒙古婚礼》上百场,并应邀赴美国演出《白云飘落的故乡》等。鄂托克前旗乌兰牧骑赴北京演出《鄂尔多斯婚礼》等等。此外,还引入国外和国内的演出团体到内蒙古演出。这些都不同程度地繁荣了内蒙古的文娱演出市场。

音像产业逐步做大。内蒙古音像产业经过艰辛探索,逐渐走出了一条突出民族特色、精心锻造品牌、注重效益的发展之路,以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作为唯一的一家内蒙古出版单位,先后出版了《内蒙古民歌精品典藏》、《草原世纪精曲》、《内蒙古长调民歌集粹》等音像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影响遍及全国所有省市区、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音像产业

的发展也催生了内蒙古的音像市场的扩大,目前内蒙古经营音像制品的批发单位有2个,音像零售出租单位4000多个,音像放映网点400多个,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此外,文化产品生产业也开始起步。如金威视盘光盘生产线落成投产,填补了内蒙古空白。一些生产旅游纪念品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催生了内蒙古文化产品生产业的蓬勃兴起。

(六)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自治区及各级政府在加强对文化产业管理的同时,逐步转变职能,由原先的办文化转向了管文化、由管微观转向了管宏观。主要表现在:一是初步推进了政事企事分开。对出版发行业、报业、广播影视业等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做了调整归并,进行了资源整合。如出版业在编、印、发、供四个部分推进了体制改革,组建了内蒙古出版社集团公司和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加强了国有文化资产的经营管理。如内蒙古外文书店下属7个营业部门制定并推行了“绩效管理制度”;内蒙古民族歌剧院以项目为中心推行聘任制,与市场接轨进行的内部管理机制改革;赤峰市民族歌舞剧院按照实力考聘演职员、实行岗位结构工资改革等;三是有效地推进社会办文化事业的发展。如王新民影视工作组与北京科技技术学院合作投资创建大盛魁文化创意产业园;呼伦贝尔市推出了全国第一家私营电影放映公司―扎赉诺尔银河电影放映公司,被国家广电部、文化部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荐。

(七)文化产业服务保障逐步加强

近几年来各级党政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自治区党委政府2003年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印发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纲要的通知》、《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三个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今后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构建以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博会展等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体系;提出了民族大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力争在“十一五”末,使内蒙古文化建设能够先于经济建设,较早走进全国前列;并且从财政税收、投资和融资、资产处置、工商管理、价格、国有文化资产授权经营等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鼓励。各盟市及一些旗县的党委政府也作出了本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规划和实施措施。

各方面的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自治区财政从2004年起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年规模1000万元;2005年自治区又设立了文化大区建设专项资金,年规模达2000万元。在2005年一年中,内蒙古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文化设施建设项目近50项,仅盟市一级就先后建成红山先民聚落园、契丹辽文化民俗园、漠南长廊文化带、赤峰国际会展中心、锡林浩特蒙元文化城、乌海影剧院、书画院等。与此同时,社会资本尤其是民营资本的投入也不断增长,鄂尔多斯东联集团投资2.3亿元建设的成吉思汗旅游区、包头神华集团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的阿尔丁会堂,通辽环哲书店在区内外投资开设的24家分店的产业集团等,表明文化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格局已见雏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一)产业规模偏小

当今文化产业越来越集约化方向发展,而目前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很充分,呈现出散、弱、小,社会化产业程度不高的状况,真正具有竞争力、集约化的大型文化产业的运营企业只有极少数几家。就内蒙古现有的产业运营规模看,已是远远低于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等,也低于中部地区如湖南、安徽等,虽然在西部地区还不算太靠后,但与之差距均很小。

(二)发展地域不平衡

内蒙古各盟市旗县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较大,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内市场。大多数地区尚处于初级阶段,在这些地区之间,尽管有的起步早些,有的起步晚些,但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大体的规律是,凡是经济发展较快的盟市旗县,思想观念越解放,文化产业也较发达;而经济发展缓慢的地区,则思想观念就比较保守,文化产业也不受重视。对于呼、包、鄂三市来说,由于物质技术装备比较发达,措施得力,市场发展很快。而像阿盟、兴安盟等经济比较落后,各种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没有实力择机合理开发乘势而上,以致坐失良机。这一规律也显现出各地文化产业内部的企业和部门发展的不平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比重过大,新兴的文化产业比重偏小,基本上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有的传统产业如出版业急需用信息化、数字化对其进行改造,使其结构优化,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但进展一直不快。此外,不少盟市旗县的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战,搞的产品项目大多一窝蜂,同一产品同一项目重复生产重复建设,要么均是草原旅游,要么都搞节庆活动,小而全小而散,质量没有保证,没有着力发展地区独特的文化产品项目,进行同板块大手笔的资源整合,难以形成互通有无的文化产业链,造成总体落后。

(四)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

一些地区未能有效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而且即便是确定了重点培育也是呈现开发周期长更新慢的状况,应用现代科技改造抢救传统的民族文化资源很不充分,致使有些优秀的民间文化濒临消亡。受产业规模和集约化小的限制,对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尚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导致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于批量涌现。

(五)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

表现在文化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大多数为中小经营户,缺乏龙头企业;经营运行机制僵化,冗员多,经费短缺,设备陈旧,经营活力不足,虽然也组建了一些企业集团,除个别有点起色外,多数经营情况一般,效益不理想,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

(六)基础设施仍需加强

内蒙古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多数比较落后,近几年虽然加大了投资,但因历史上欠帐太多,有些陈旧落后的文化设施不能及时更新和改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缓慢,有近200万人口其中包括部分少数民族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这在情况在有的盟市特别突出。

平时举办高品位的文艺演出没有合适的舞台,节庆日邀请国家高水平的交响乐团、歌舞团演出,或举办大型的演唱会都没有合适的场地。

从根本上说,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滞后和发展观念落后。在内蒙古许多人甚至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眼中,文化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属于精神层面,只具有政治教育功能,是活跃群众生活的娱乐活动,或者说是改善投资环境的一种手段,和物质的增长相比实在难以衡量,不容易出成绩。没有认识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全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更没有看到文化的产业属性,其本身可作为产业来运作,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思想观念仍停顿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认识上,致使文化产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二是文化消费市场不活跃。一方面消费能力偏低,内蒙古城乡居民文教娱乐用品和服务的消费支出仅及发达地区一半不到,只有北京的37%、上海的40.8%,距中部省市也一定的差距,只及湖南的83.4%、山东的94.1%;另一方面居民文化消费观念还没有得到更新,以致市场发展缓慢。“十五”期间,内蒙古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很快,但用于文教娱乐服务的费用所占比重却一直提高不快,2001―2005年分别占13.1%、14.0%、14.2%、13.8%、14.0%,始终处于徘徊状态。此外,市场法制法规建设起步较晚,消费市场经营不规范,手段粗放,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

三是文化产业投入不足。投资主体渠道单一,基本上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靠财政拨款。社会参与投资才刚刚起步,一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和合资企业还未涉足文化产业投资,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民营、个体及其它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的积极性,与发展文化产业所需要的资本扩张能力不相适应。

四是改革力度亟待加强。尤其是在推进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思路不够开阔,手笔不够大气,力度明显不足,还存在一些体制性、制度性的障碍需要突破。

蒙古族文化范文第5篇

蒙古族的民俗学研究

摘要: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文章以内蒙古地区为例对蒙古族在不同生活时期与社会发展阶段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审美趋向的研究。通过对本地区的宗教语言文化·服饰·饮食·居住·出行·节庆·礼俗·丧葬,禁忌等方面进行了民俗学研究,对传统文化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为洞察蒙古民族的风俗民情提供了一个多维的视角。

关键字:内蒙古,风俗民情 正文:

一、民族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活动在蒙古地区的诸部分为蒙古语系和突厥语系两大部分。在突厥文史料中,称室韦为“达怛”(鞑靼)。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蒙古”的汉文译写始见于唐代文献称作“蒙兀”。“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聚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大蒙古国。"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1219年西征,版图扩大到中亚地区和南俄。1271年,改蒙古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中国。1368年元朝灭亡,残余力量退居蒙古草原。明末清初。蒙古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三部分。清朝统一了蒙古各部,实施盟旗制度。1947年5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成为中国建立最早的一个自治区。现在的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各地,大多聚居在农村牧区,部分散居在城镇。

二、语言文化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3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古代的蒙古族信仰萨满教,清朝在蒙古地区推广喇嘛教,实行“蒙禁”,在统治者的强制推行下蒙古族群众逐渐接受并改信了喇嘛教。

三、服饰

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蒙古族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如下: 1.首饰 :

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 2.蒙古袍:

在内蒙古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夏季穿单袍,春秋服装为夹袍,夹袍以棉布做成,也有以绸缎、平绒制作的,多红、黄、 深蓝色。冬袍是毛料面的羊皮袍。男袍与藏族长袍基本相似。蒙古族女袍为对襟长袍,呈长方形,比较窄小,妇女节日礼服为对襟开长袍,外边套齐肩无袖长褂。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礼袍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行可当衣,卧可作被。 3.腰带 :

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有的地区扎腰带还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并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是"布斯贵浑"代替腰带的是紧身的坎肩,以此来区分未婚姑娘和已婚妇女。 4.蒙古靴子 :

蒙古人爱穿靴子,蒙古靴分分布靴、皮靴和毡靴三种,根据季节选用。布靴多用厚布或帆布制成,穿起来柔软、轻便。皮靴多用牛皮制成,结实耐用,防水抗寒性能好。其式样大体分靴尖上卷、半卷和平底不卷的三种,分别适宜在沙漠、干旱草原和湿润草原上行走。毡靴用羊毛模压而成。蒙古靴做工精细考究,靴帮、靴靿上多绣制或剪贴有精美的花纹图案。 5.蒙古礼帽:

一般用精致呢料制作,是一种椭圆形的、四周有一圈宽边檐的帽子,多为黑色、棕色或灰色。帽筒前高后低,帽顶中央稍凹陷,帽筒与帽檐相接处,缀以花纹镶边。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 6.蒙古坎肩:

蒙古坎肩始于元代是蒙古长袍的一种外套。蒙古妇女穿坎肩,一般不扎腰带。坎肩无领无袖,前面无衽,后身较长,正胸横列两排纽扣或缀以带子,四周镶边,对襟上绣花。

四、饮食

蒙古族的传统饮食大致有四类,即面食、肉食、奶食、茶食。通常,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称奶食为“白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纯洁、吉祥、崇高之意)。而农区多以谷物蔬菜为主食,以肉食为辅。 1.面食

酥油,蒙古语称"桃思",系用鲜奶加一定数量酸奶作酵母打制而成的。炒面系将青稞炒熟后用石磨碾碎的熟青稞粉,水饼是将面饼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加酥油、奶酪、糖拌匀的食品。炒米又称“蒙古米”,是用糜子米炒制而成的脆炒米和硬炒米。水饼是将面饼放入锅中煮熟,捞出后加酥油、奶酪、糖拌匀的食品。除此还有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 2.肉食

手扒肉,主要吃法是不用筷子,用手抓食。即将牛、羊肉切成适当的小块,放入锅内加水和食盐烹煮,有的也配以佐料,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风干肉,把肉切成细条,撒上盐沫,风干保存,以备春季或外出食用。灌肠,分为肉肠、血肠、面肠,肉肠灌人剁碎的羊心、肝、肺和肋部软肉,血肠灌人牛羊鲜血,面肠灌入面粉加动物油脂,煮熟后食用。全羊系蒙古族餐中之尊,将羊的四肢和头部连成整羊状,置于大盘或木板上,全羊呈爬伏状,把羊头置于佛像前的桌子上,连同全胴体一块煮熟。 3.奶食

主要有:有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奶渣、奶糕等。奶酪也叫奶豆腐,酸奶子是将取过酥油的奶水煮熟,使水分和奶酪分开,然后再挤去水分晾干后食用。奶皮子,是将新鲜牛奶用文火熬,至泛起泡沫停火,将冷却凝结于表面的奶脂挑放晾干。奶油,通常是将鲜奶装入桶、罐等容器中发酵,搅动直至奶和油分离,撇出来的白色油脂就是奶油。把奶油放入锅中加热并慢慢搅拌,可熬炼分离出一种黄色的油脂,这就是黄油。黄油下面的沉淀物叫酥油渣。 1. 茶食

传统饮料有茶水“哈日茄”·奶茶“苏台茄”·酥油茶“希日陶斯台茄”·酸奶子·面茶“珠通茄”和奶酒。茶水,是将无杂质的水用铜质器具煮沸,然后把捣成粉状的茶放入,再放入少许食盐即可饮用。奶茶,是将在已经熬成的茶水里,放入适量的鲜奶,使茶色由红变为乳白色即可。面茶,即先将青棵面或麦面用油炒熟,再把红茶水澄清倒入,搅动就可作成。马奶酒,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除这种发酵法外,还有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另外蒙古族群众也喜欢饮用白酒。

五、居住

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独创的适合游牧生活的建筑杰作,"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在此之前的古代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包为圆形穹顶,由网状编壁“哈纳”(墙部)、“陶脑”(天窗)、“乌尼”(顶部竿)、门、柱、外包毡子、牛毛绳等构成。蒙古包规格的大小,其基本构造都是一样的,是由每顶包所用编壁(一般高一米五六,长2米多)的数量来决定的,如4扇、6扇、8扇、10扇、12扇、18扇、24扇等等。普通牧民一般多住6至8扇编壁的。蒙古包高2米以上,直径5米左右,立包时,先选定地点,立起支架和门,然后以木杆连起天窗和支架,使整个框架张开呈伞状,毡片覆盖其上,用毛绳加以固定。包门一般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门帘镶有民族特色的花纹。内部西面是男子坐位,东面为妇女坐位,东南放水、奶及餐具;弓箭、猎枪等狩猎式具则放在西北方向。并用织锦布或地毯覆盖,门侧放碗架、炊具、酥油桶、挤奶桶等物,包中央是锅灶,上方和两侧铺地毯或毛毯。近年来,蒙古包的结构、材料等又有新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钢架结构的蒙古包,包的前后加开了窗户,使采光和通风性能更好。室内还增加了床、电视机、收音机等各种现代生活用品。还有许多蒙古族群众已在草场上建定居点,住上了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

六、出行 蒙古族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男女老幼都会骑马,放牧或外出都骑马。骆驼,蒙古语称它为"特莫",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可骑乘、可载货。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可用来拉米、牛奶,搬运蒙古包和柴草等货物。行驶时可一辆辆排成长长的车队,首尾相连,如草原列车般行进在广袤的草原上,一个妇女或儿童即可驾驶七八辆至数十辆,承担全部家当的运输任务。除普通勒勒车外,蒙古族地区还有一些特制的、专用的勒勒车。如围有车棚、供人乘坐的"轿车";安装有木柜,用以贮藏粮食、肉食的"库房车";装有木槽、牛皮袋或铁桶等盛水工具的"水车"等等。近些年来,蒙古族人民,已不满足于使用这些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许多家庭都购买了摩托车、拖拉机、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生产生活更加方便、快捷,更加丰富多彩。

七、节庆

蒙古族人民的节庆活动主要有春节、那达慕大会、祭俄博,祭火,祭尚西(神树的意思),祭成吉思汗陵,祭苏鲁定等。

1.春节,白节,蒙古语称查干萨日(白月、正月),意为新年、春节。古代蒙古人以白色为纯洁、吉祥之色,故称春节为白节。白节在正月初一。过白节是从古代沿袭下来的习俗。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时,就非常重视过白节。腊月三十晚上,全家即穿上节日盛装,欢聚一堂,拜贺新年,彻夜不眠。通常全家老少先烧香拜佛,然后晚辈向长辈献哈达或磕头、敬酒、礼拜。初一清晨,家族亲友开始互相拜年,到正月十五或月底才结束。

2."那达慕",蒙古语音译,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节日性群众集会,起源于十三世纪初。那达慕的主要内容就是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体育比赛,但更多的却已转向体育、文艺搭台,经济、贸易唱戏的新形式上来,参加者也不再限于蒙古族内部,而成为跨民族跨地域的一个丰富多彩的民族欢庆大会。现在的那达慕一般进行3至7天。"男儿三艺"活动不需要专门的场地、特殊的器材和固定的人数,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蒙古族摔跤比赛实行单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失败者不允许再上场。摔跤手有专用服装,比赛前,双方都有人高唱挑战歌,摔跤手入场,退场时都要模仿雄鹰的动作。蒙古族赛马一般分为赛走马和赛奔马两种。赛走马是指让马跑对侧步(即前后蹄一顺交错前进),比马的速度、耐力、稳健和美观。赛奔马是比马的速度和耐力,以先到达终点者为胜。蒙古族射箭也分静射和骑射两种。弓箭以中靶的箭数多少评定名次,静射即指站立不动拉弓而射。骑射是指选手在特制的跑道上边骑马奔驰边拉弓而射。

3.祭俄博,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的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方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边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俄博时,先煨桑,然后由喇嘛念经,人们乘马脱帽,口颂佛经,绕俄博三圈,向山神鞠躬叩头,祈求山神保佑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4.祭火,是蒙古族最古老的祭祀活动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农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贵族和台吉则在腊月二十四。有个别的地方秋季祭火。 5.祭尚西(神树的意思),通常是在一棵孤独的神树下,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条把树枝装饰得特别艳丽,一位扮装的尚西老人盘膝坐在神树下,男女老少汇聚在周围拜祭尚西,并推选几名主祭人手捧哈达、美酒、奶食品,向尚西老人敬献。

6.祭成吉思汗陵,简称祭成陵。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是蒙古民族崇敬的民族英雄,蒙古民族祭祀成吉思汗的习俗,最早始于窝阔台时代,到忽必烈时代正式颁发圣旨,规定祭成吉思汗的各种祭礼,并使之日臻完善。

7.祭苏鲁定,苏鲁定是成吉思汗的军旗或军徽,蒙古民族最珍重的古代文物之一,苏鲁定是成吉思汗远征时所向披靡的旗徽,又是太平无事时的吉祥物。蒙古族在每年阴历三月十七日,都隆重举行祭苏鲁定的仪式。

八、礼俗

蒙古族是一个性格豪放,为人善良、忠厚的民族,他们有着很多本民族的传统礼仪和风俗习惯。 1. 婚礼生养

蒙古族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奴隶主或封建王公贵族常以纳妾为俗。一男一女结合成夫妻的婚姻形式是蒙古族群众历来的婚俗,同姓不婚。有转房制习俗,财产由幼子继承。蒙古族有抢婚和聘婚两种婚姻制度。抢婚是奴隶社会的一种婚姻形式。蒙古族进入封建社会,即普遍实行聘婚制。其过程是先男方要向女方求亲,后由男方家送给女方的聘礼,女方陪送女儿的出嫁嫁妆,接着是娶亲,新郎穿盛装到女方家后要逐一敬酒,行跪拜礼,再就餐。次日新郎和新娘起程离去。婚礼过程要经过拜火,祭灶,拜友,婚宴,歌唱。婚礼后新娘家来人到新郎家举行认亲仪式。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抢婚或包办买卖婚姻逐渐被淘汰,男女自由恋爱、自愿结合的新婚俗已蔚然成风。在婴儿出生后7~10日内举行洗礼,在幼儿3岁时要剪胎发礼。 2. 待客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蒙古族人见面要互致问候"赛拜努(你好)",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进入蒙古包后客人跪坐后,家庭主妇便向客人双手敬献喷香的奶茶。蒙古族在斟茶时,茶碗不能有裂纹,一定要完整无缺;倒茶时,壶嘴或勺头要向北向里,不能向南(朝门)向外, 茶不可倒得太满,也不能只倒一半;用手献茶的时候,手指不能蘸进茶里;给老人或贵客添茶的时候,要把茶碗接过来再添,不能让客人把碗拿在手里;茶和酒在未喝之前,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首先向天地、山水、火神等分别作为“德吉”敬献,之后才能开始倒茶等等。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同时摆上黄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炒米等食品,供客人食用,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献哈达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传统礼节。哈达是一种礼仪用品。拜佛、祭祀、婚丧、拜年以及对长辈和贵宾表示尊敬等都需要使用哈达。哈达以丝绸为料,一般为白色、浅蓝色和黄色。长度通常为五尺左右,宽度不等。有的绣有"云林"、"八宝"等民间花纹图案。对长辈献哈达时,献者略弯腰向前倾,双手捧过头,哈达对折起来,折缝向着长者;对平辈,双手平举递给对方;对小辈,一般将哈达搭在脖子上。敬鼻烟壶是蒙古族牧民的一种日常见面礼。鼻烟壶用玉石、象牙、水晶、玛瑙、翡翠、琥珀和陶瓷等制成。晚辈同长辈相见时,晚辈曲身鞠躬,双手捧着鼻烟壶,敬献长辈,长辈用左手接受,闻后归还。同辈相见时用右手相互交换鼻烟壶,双方闻后归还。客人告别时,全家出蒙古包欢送,祝客人一路平安,欢迎再次光临。现在的农区一般同汉族一样,炒各种菜加美酒招待客人。

九、丧葬

蒙古族有土葬、火葬、野葬、三种葬式。一般人行土葬,僧侣行火葬,牧区居民行野葬。

1.天葬是牧区盛行的一种葬式,又称野葬或弃葬。人死后,脱掉死者的旧服装,换上新衣或用白布缠裹全身,将尸体放在勒勒车上,赶车急行,尸体掉在哪里,那里就是吉祥的葬地。天葬后,死者的子孙一般49天内不剃发,不饮酒娱乐,路遇行人不寒暄,以示哀悼。

2.火葬是喇嘛教传入蒙古族地区后出现的一种葬式。为王公贵族、大喇嘛、官吏等人死后所采用。普通人死后,多数不实行火葬,只有患传染病或产妇死后,才进行火葬。火葬次日,由死者家属拣拾骨灰,有的把骨灰撒于山川、江河,有的装入坛罐中埋葬,以示永远悼念。

3.土葬是农区蒙古族普遍实行的一种葬式。蒙古族的土葬与汉族大同小异。人死后(或临终前),家人给死者更换新衣,将尸体放在木板上,用哈达罩其面,等待入殓。入殓时,尸体不能见太阳,一般在黄昏时刻,将尸体从窗户抬出去入棺。停放在院内,一般三至七天内出殡,出殡时死者的长子扛棺材大头,其余子孙抬小头,有的拉在灵车上,有的一直抬到墓地。到达坟地后,用吊绳把棺材放入墓穴。埋葬时,死者的子孙和近亲,围绕墓穴正反各转三圈,并用手抓土向墓穴撒去,然后大家一起铲土埋棺。

十、禁忌

1.宗教禁忌 忌直呼**和其他年长僧人的名字,人去世后不可再呼其名。

饮食禁忌 忌猎食怀孕和哺乳期的野生动物,不破损禽蛋,禁食奇蹄动物,忌用嘴啃肉,要用刀割。

2.生活禁忌忌端着灰盆接送客人和从人面前走动,与人交谈忌用高声或细声,妇女忌披发,忌帽子上打补丁,忌挖草皮、折树枝、践踏花草和连根拔植物,忌烧骨头和乱倒垃圾,向别人递交枪、刀时忌刀尖和枪口对着人,忌敲打餐具,忌用裂纹的碗。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

3.作客忌讳,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客人进蒙古包前,要注意整装,切勿挽着袖子,把衣襟掖在腰带上,要把马鞭子放在门的右方,并且要立着放;进蒙古包后,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忌坐佛龛前面,忌跷腿、伸腿和躺卧;出蒙古包后,要走原来的路线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4.忌蹬门槛,是蒙古族禁忌之一。到牧民家做客,出入蒙古包时,绝不许踩蹬门槛。

5.病忌,牧民家里有重病或病危的人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埋在东侧,说明家里有重患者,不待客。

6.火忌,蒙古族崇拜火,认为火神或灶神是驱妖辟邪的圣洁物,所以人们进入蒙古包后,禁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子,不得跨越炉灶或脚蹬炉灶,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能用刀子挑火、将刀子插入火中,或用刀子从锅中取肉。

7.水忌,也是蒙古族禁忌之一。蒙古人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讳在河流中洗脏衣服或向河流中扔脏物。

8.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不让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一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子挂弓箭,生女孩则挂红布条。 9.忌摸头,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摸小孩的头部。

10.忌打狗,到牧民家作客时,要在蒙古包附近勒马慢行,待主人出包迎接,并看住狗后再下马,以免狗扑过来咬伤人。千万不能打狗、骂狗,闯入蒙古包。

蒙古族文化范文第6篇

正元传媒企业战略:

依托区位优势,以高端媒体建设和运作为切入点,逐步建成以运营新型媒体为主,结合优势传统媒体,以创新,专业,不断进取的企业精神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坚守诚信,努力开拓,树立自身优质品牌,最终打造全区乃至全国的高端策划管理公司

正元传媒企业使命:

依托传媒业、打造集团化、提升品牌价值。

上一篇:民情日记一范文下一篇:青春立功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