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023-04-14

第一篇:陶艺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陶艺兴趣活动小组

兴趣小组(社团)

活动方案 陶艺课程方案

一、陶艺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中国的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曾长期影响着世界陶瓷的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到近、现代,中国陶瓷艺术在世界上已风光不再,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陶瓷艺术要发展,陶艺教育是关键。当今,把陶瓷艺术与现代意识、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及至我国的台湾,“陶艺”早就走进了大、中、小学课堂,而且开展得有声有色。实践证明,陶艺教育的价值很高,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潜能,提高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并且,陶艺创作和陶艺文化的普及,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经济、文化和人们精神素质的整体体现。因此,在小学开设陶艺课程,是加强素质教育的最佳选题。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及相关文件的出台,营造了课程改革的大气候,更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条件。校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学校将拥有更多主动发展的空间,更加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要弘扬我国源远流长的陶艺文化,把陶艺引进小学课堂,并把陶艺教育与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究和尝试。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鼓励鞭策下,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我校于2003年下半年起,着手进行《陶艺》教学的尝试。从2003-2004学起,我校逐步开设

三、

四、

五、六年级陶艺课程,以通过每周一节课的形式进行探索,并从2005年开始把《陶艺》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该课程的编写与国家、地方的理论相一致,在课程总量的设置上,克服深、重、难的现状;在教材的内容方面,遵循新课程标准,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相融合,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逐渐向综合方面发展,使陶艺校本课程富有时代感。教材的编写还体现了对学生的个性潜能充分挖掘,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打下基础,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陶艺课程开发实施的策略

1、构建民主、开放的课程开发组织。

建立一支民主、开放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渠道顺畅的重要因素。从2004年起,我校专门成立了课题开发组。由专家和校领导为老师进行理论方面的认证和指导,一线教师进行陶艺教学方面的探究和实践,搜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例形式,定期汇总教研。做到边实施,边开发,边挖掘,边总结的同步进行的有效方法,在实践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为保证组织机构民主、顺畅运行,学校强调三个意识,即校长要有协调意识,分管领导要有服务意识,实验教师要有精品意识,为课程开发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

2、创设良好的外部开发环境。 为推进陶艺教学,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配齐、开设了高标准的陶艺教室、作品陈列柜,设置了专门烧制陶器的窑炉。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课程年级目标。 低年级:

1、以培养学生喜欢玩泥巴为主,不急于要求儿童塑造出作品,在游戏中体验泥巴的硬、软、干、湿等不同性质并自由自在地进行变形,以提高其兴趣及信心。

2、鼓励学生多尝试各种技法、探求陶土的可塑性。如揉、搓、切、打、挖、刮、堆等技法,通过游戏让学生自己探究。

3、能够捏塑出各种简单的几何形体,如长条、球体、立方体、泥板等,并进行简单的图案刻画。

中年级:

1、尝试运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陶土的造型创作,如木棒、牙签、竹筷、铁丝等。

2、能够把握雕塑造型的立体感,感受陶土潜在的美感特性,并能与他人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3、尝试运用各种技法制作平面的或立体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其造型能力。

4、逐步养成收藏自己喜爱的作品并拍摄照片,作简单的介绍,养成乐于与人共赏的习惯。

高年级:

1、喜欢欣赏中外优秀的陶艺作品,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发现其意义并能对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特点、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自主探究,有自己的心得。

2、培养儿童有计划性的工作能力,在实际创作之前,能根据构想草图,预想必须使用的材料、工具和技法,以及制作步骤,有顺序地进行创作。能注意到特体量感与动势的表现,并逐步接触拉坯制作做出简单的坯体,学习简单的釉色法。

(二)教材编写的原则:要求教材要适合12岁以下年龄段的学生。遵循以“玩”为主宗旨,以感受陶艺,享受玩泥的快乐为主线,以人文性的语言贯穿整个教材。本教材突出“两个易”:

1、陶艺技巧和知识学生易接受,要与小学生的经验和生活相适应。

2、学生的材料容易搜集,如课余练习黄泥和橡皮泥均可成为陶泥的代用品。

(三)教材的新颖之处是突出了“五个结合”:音乐与陶艺的融合,研究性学习与陶艺的融合,环保与陶艺的融合,生活与陶艺的融合,民间艺术与陶艺的融合。

(四)过程性评价在三册教材中得以体现。低年级是“快乐的陶艺学期”,中年级是“发展的陶艺学期”,高年级是“收获的陶艺学期”,每册对学生的要求都在不断地更新。在过程性评价中,我们遵循评价的趣味性,激励性,可操作性原则,有学生自评,生生互评,还加入了家长的评价。使每个学生在学期结束后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所收获,使课程开发与教学改革一体化。

四、陶艺课程的实施效果

1、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学校的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中,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通过边实践边开发的策略过程,不断提高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水平。陶艺课程的成功开发,有利于学校课程管理和决策的民主化及课程资源的优置化,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成为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凸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2、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教师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主体,学校充分调动其内在动力与追求,努力营造个人开发的环境,鼓励创新、求异、个性化。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己专业化水平。

3、陶艺课程的有效实施,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激发儿童对陶艺的学习兴趣、发展感知能力和三维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创造精神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总之陶艺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在玩泥巴中培养了审美情趣,享受到了成功和快乐,真正落实了“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活动时间:

每周

一、

二、三下午第四节课开始进行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教室。

学生名单:

一组:刘宝友、杨金辉、赵亚杰、李振、刘洪磊、张子壮、孙龙涛、张文洁、刘金良、李政、马雨萱、李晓雪、刘金鹏、鞠晓倩、鞠秀茹、刘焕泉、冯金艳、杨奎京、王婷婷、程晓晖、刘佳、刘金杰、鞠文倩、臧凯、仕金强、鞠永琪

二组:李宏超、臧晓静、马静静、郭丽、孔维雪、刘子扬、程金磊、马晓蕾、孙骁静、刘鑫雨、王茜、刘文萍、张阳、王岩、鞠晓丽、李爱爱、徐翠花、王凯慧、杨淑琳、刘熙龙、高波、李龙欣、刘辉、曹爱维、刘荣荣、鞠慧霞、鞠晓丽、刘岩、程世盈、鞠秋霞

三组:倪格格、于盟盟、张军、李旭、李文静、于学运、魏娜、刘腾腾、刘增艳、董晓伟、刘敏、宿明祥、宿顺祥、王福玉、程庚、鞠国英

教学计划:

九月份以揉泥球、搓长为主

让孩子揉圆,目的是促使孩子手的腕骨灵活发达

1、感受泥的属性,让孩子玩泥,教他们揉个圆球

2、教孩子揉很多圆球,变成一串糖葫芦

3、首先揉成一个大圆球,压扁变成碗,在揉很多圆球装里边,做一碗汤圆

4、揉球组成一株仙人球

搓长条会让孩子感觉到泥的神奇,首先让孩子学会搓泥条,然后在引导孩子用泥条组合或绕成物体。这些做法会使孩子很早就学会了自己动手做出东西的收获。

1、搓很多泥条

2、搓泥条来搭建物体

3、搓泥条变成太阳

4、搓泥条绕成一个小罐

十月份,以做水果为主

让孩子知道水果是多样化的,长的也不一样。

1、橘子

2、葡萄

3、草莓

4、西瓜

十一月份以做炊具为主

让孩子知道用泥能做出很多很多的东西,让孩子感受泥的神奇,使孩子进入一种最新而又最适合他们的心理需求的境界。

1、做一以筷子

2、做一个勺子

3、做一个碗

4、做一个杯子

十二月份以搭建动物的家为主,让小朋友知道小动物也有一个温暖的家。

1、鸟窝

2、蚂蚁的家

3、小鸡的家

4、小猪的家(以搓泥条筑建)

一月份彩泥,让孩子用各种颜色的泥去做他们喜欢的小动物

1、小蜗牛

2、小蝴蝶

3、小蜜蜂

4、小蜘蛛

第二篇:陶艺兴趣小组教学计划

陶艺课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的

通过为期10次课的基础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和装饰技法、了解陶艺的工具特点、体验熟悉陶泥的特性,使学生通过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自己动手制作出成功的作品。

二、教学要求

首先,从简单的制作手法入手,由浅入深的讲授制作陶艺的过程、工具的性能和表现方法。

三、教学指导

1、结合陶艺作品欣赏(图片、实物),使学员感受陶艺作品的美,提升学生感受泥塑工艺和现实美的能力,使之眼界得到开阔。

2、通过作品欣赏、教师示范、课堂练习(教师指导)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教学计划。

四、工具、物料准备

陶泥、修陶工具、抹布、袖套、围裙

五、课时安排:每节1.5小时

六、课程设置 第一课:基本手法:

1、团圆(球状成型法),如:皮球、七星瓢虫、雪人、地球、太阳、毛虫、西瓜等。

2、搓泥条(泥条盘筑法),怎样利用手心把泥条搓长而不断(掌握干湿度),掌握运用泥浆粘合技法是,使泥条与泥条之间粘接牢固,平整光滑,制作出各种造型。如:蜗牛 、蛇、花瓶、小盒子、花篮、笔筒、水杯等。 第二课:手捏法:

运用左右手协调动作,制作自己所喜欢的作品,让学员充分发挥想象力捏出各种形态生动的动物造型,如:鸭子、天鹅、小鱼、茶壶、章鱼、企鹅等。 第三课:泥板成型法:

运用工具把一块泥压扁成一块泥板,薄厚一致,如:泥板刻字、刻画、压花,基本圆柱体制作,如:水杯、笔筒、方形器皿、自由形容器等。 第四课:泥板堆画(组合法)面具、向日葵装饰画 第五课:风铃、花盆(组合法) 第六课:卡通人物、小象(组合法) 第七课:向日葵装饰画(组合法) 第八课:果篮、笔筒(组合法) 第九课:长颈鹿、小象(组合法) 第十课:自由创作

七、辅助教学

图片、作品实物欣赏,调动学员积极性。

八、教学成果展示

1、学生作品阶段性成果展示。

2、优秀作品展览。

九、培训对象:9~11岁少儿(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

第三篇: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董老师

活动主题 使学生学会基本发声、演唱方法,能较完整地、有一定乐感地演唱歌曲

1、点名

2、提出要求

3、发声练习

4、讲述唱歌要领,歌唱练习

5、小结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董老师 活动主题 《阿哩哩》 过程及内容

1、基本功训练.

2、教师教学生基本吐字,咬字、小跳练习、大跳练习

3、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

4、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5、整体掌握本首歌曲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辅导教师 董老师

活动主题 《飞来的花瓣》 活动过程及内容

1、以欣赏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2、静心欣赏,共同探讨,取长补短

3、让学生自己体会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4、训练学生声音的高位置,让学生区分出大本嗓和艺术嗓的区别。

5、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点名

2、提出要求

3、发声练习

4、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5、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大海啊,故乡》 活动过程及内容

1、进一步培养兴趣

2、以欣赏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4、讲述唱歌要领,歌唱练习《大海啊,故乡》

5、小结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大海啊,故乡》 活动过程及内容

1、基本功训练.

2、教师教学生基本吐字,咬字、小跳练习、大跳练习

3、进一步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4、讲述唱歌要领,歌唱练习《我爱北京天安门》,加些动作表演

5、小结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我们的田野》 活动过程及内容

1、进一步培养兴趣

2、以欣赏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基本功训练.

2、教师教学生基本吐字,咬字、小跳练习、大跳练习

3、进一步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我们的田野》 活动过程及内容

1、基本功训练.

2、教师教学生基本吐字,咬字、小跳练习、大跳练习

3、进一步培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4、讲述唱歌要领,歌唱练习《我们的田野》,加些动作表演

5、小结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铃儿响叮当》 活动过程及内容

1、进一步培养兴趣

2、以欣赏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3、培育学生热爱自然、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能在歌声和面部表情中表现出来。

4、歌声整齐,吐字清晰灵巧,合唱初步和谐。

5、背唱这首歌曲。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铃儿响叮当》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点名

2、播放范唱录音(合唱)。学生随录音轻轻唱歌词,注意第

2、

4、6小节中弱起的词句。

3、完全采用听唱法来学习合唱是很困难的,效果也不会好,因为学生们很难从两个声部中分辨出第二声部来,大多跟着第一声部跑。所以教师在教唱第二乐段(合唱部分)时须重点教唱第二声部,在基础较好的班级中,可以先教歌谱,再教歌词。还应注意用1=D的调高,不要用l=F。

4、再次欣赏歌曲的范唱,要求学生特别注意合声部分,并努力向录音里的效果靠拢。

5、整体练习、逐步做到感情投入,表情愉快,吐字清晰、合唱和谐,并能初步背唱。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欣赏管弦乐合奏《维也纳的八音钟》《打字机》 活动过程及内容

1、基本功训练.

2、教师教学生基本吐字,咬字、小跳练习、大跳练习

3、在欣赏生动形象的器乐曲中获得乐趣、更加热爱音乐。

4、在欣赏器乐曲的过程中能逐步注意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对于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

5、通过模仿学习创编,培育求新求异思维,对创编感到兴趣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音乐活动《铃儿响叮当》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熟练地演唱《铃儿响叮当》,合唱更加和谐动听。

2、在分组合作表演《铃儿响叮当》时充满自信,配合好。

3、用歌声、器乐、动作参与表演,感受集体学习音乐的愉悦。

4、部分学生歌唱,部分学生伴奏(课堂乐器和打击乐器),部分学生表演,掀起高潮,但要注意防学生因情绪兴奋而使歌声喊叫,要引导学生做到情绪热烈,歌声优美。

5、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积极参与,用打击乐器伴奏是有创造性。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董老师

活动主题 《小鸟请到这里来》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用深情、优美的歌声表现《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美好心愿,做到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

2、初步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对优秀的民间器乐作品产生兴趣,对民间的艺术家产生敬重之情。

3、通过讨论,在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的基础上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知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4、对《小鸟请到这里来》歌词和曲谱有较深入的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合唱声音谐和、动人。

5、《小鸟请到这里来》二声部合唱时,声部准确,声音谐和。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小鸟请到这里来》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点名

2、提出要求

3、发声练习

4、讲述唱歌要领,歌唱练习《让我们荡起双桨》,加表演

5、小结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欣赏《百鸟朝凤》 活动过程及内容

1、以欣赏为主,调动学生积极性

2、聆听《百鸟朝凤》这首唢呐独奏曲,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想象力。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4、了解唢呐的构造.音色特点及其表现力。

5、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唢呐、钢琴。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欣赏《天山之春》

1、点名。

2、教师教学生基本吐字,咬字、小跳练习、大跳练习

3、熟悉作品的旋律,感受其风格,并能随音乐哼唱。

4、知道中国民族乐器琵琶,并能听辨其音色。

5、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董老师 活动主题 欣赏《牧童》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点名

2、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3、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4、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5、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学生人数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牧童》 活动过程及内容

1、欣赏歌曲《牧童》。

2、继续学习歌曲《牧童》。

3、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4、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

5、分小组讨论,创编歌曲的力作,探讨三角铁的敲击放法。

6、放音乐,有表情演唱,部分同学表演,打三角铁,老随学生一起表演。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欣赏《早上好》 活动过程及内容

1、聆听《早上好》

2、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3、提问上次活动内容。

4、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5、布置作业。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早上好》 活动过程及内容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

2、继续学习歌曲《早上好》。

3、在教师的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4、了解、感受中不同风格的同一题材和体裁的

5、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跟唱。

时 间

地 点 音乐室 辅导教师

活动主题 欣赏《森林水车》 活动过程及内容

1、点名

2、通过欣赏《森林水车》,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3、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4、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5、听老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第四篇:2016-2017下陶艺兴趣小组总结[大全]

2016——2017年第二学期陶艺兴趣小组教学总结

本学期的陶艺兴趣小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对学习陶艺充满热情,在这些热情下,吸引了不少学生在学习以外的时间来参加陶艺兴趣小组,为了能更好的开展下学期的活动,先将这学期的活动记录作以下总结:

所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学习美术学习画画只是应付老师的作业。但通过学习陶艺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的学习能够自觉完成了而且还能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摆脱以往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的学生想参加陶艺兴趣小组。

在陶艺兴趣小组的活动中不仅是讲解了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做陶艺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在这学期的活动中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因为参加兴趣小组的大部分学生都是比较低年级的学生,所以他们对于美术的热情是非常浓厚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也尊重了他们的个性、兴趣、让学生的作品更大地保留自己的个性。

当然,本学期在教学设计上还比较单一,为完成任务在趣味性还欠缺,我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第五篇:田径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田径训练活动计划

田径运动既是竞技项目,又是锻炼身体的手段,田径运动是广大群众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之一。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在全面实施“合格加特长”的素质教育时代,我校成立了田径队,对喜爱田径项目的学生进行特长培养。

一、学生情况分析

田径是竞技项目中的大项,光喜欢不行,还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及相应的训练条件。在所培训的学生中有老队员也有新队员,7--9年级不等。但是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兴趣及田径方面的特长。

二、目标分析

在田径项目中,竞技比赛是衡量训练的目标标准,在去年的田径运动会上,我校的运动员全部是参加田径队的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次争取进入市前5名,并能使新队员参加比赛,取得好的成绩。 采取的措施:

1、田径训练科学制定计划,适合现阶段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注意训练中的调节放松,注意多样化,引起学生学习训练兴趣。

2、田径训练不能一味“一把抓”应提倡分层次训练,因人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3、对参训队员的心理方面严格把关,注重培养心理素质,能经受比赛的考验。 训练时间:每周

一、

三、五下午第三节 附训练表: 第一周:

一、速度训练

中长跑:500米X1 、300米X

2、200米X2;

短跑、投掷、跳跃:100米X

3、80米X

2、50米X

2、30米X4。

二、耐力训练

跳跃、投掷、短跑:操场跑1000米; 中长:操场跑1500米。

三、素质训练 中长:(立卧撑X20下、纵跳X30下、)X3 短跑、投掷、跳跃:深蹲起20下X

3、仰卧起坐30下X

4、

第二周:

一、调整训练

1、接力跑

2、“推小车”比赛

3、小足球比赛

二、强度训练

上坡跑X10(中长、跳跃、投掷、短跑);

三、柔韧性、素质训练

中长、短跑、投掷、跳跃:前压腿,侧压腿、正踢腿、侧踢腿、压肩等各种柔韧性练习 仰卧起坐40下X3

第三周:

一、素质训练

中长、短跑(纵跳、跳台阶)X10;

跳跃、投掷(立卧撑、后蹬跑)X10及跳、投的专项练习

二、专项训练

短跑,100米X450米X4 中长,300米X2200米X3; 跳跃,节奏踏板跳; 投掷,拉皮筋外投。

三、放松训练

短跑、投掷、跳跃,放松跑2000米; 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

第四周:

一、耐力训练

越野跑5000米;跳跃、投掷,专项训练

二、力量训练

短跑、投掷、跳跃(负重半蹲起、俯卧撑)X10; 中长(仰卧折体、立卧撑、纵跳)X5跳台阶X10

三、调整训练

1、篮球赛

第五周:

一、速度训练

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300米X1200米X2; 短跑,200米X3100米X250米X4 跳跃、投掷,30米X560米X380米X3

二、放松训练

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

跳跃、投掷、短跑,放松跑2000米

三、耐力训练

中长跑,匀加速跑5000米;

跳跃、投掷、短跑,匀加速跑4000米

第六周:

一、强度训练

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5;

短跑,300米X3200米X2150米X2100米X2;

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400米X1300米X2200米X1;

二、跳跃、投掷,专项技术练习; 短跑,辅助练习; 中长,放松跑4000米;

三、力量训练

跳跃、投掷、短跑,负重半蹲起(30—60KG)X10 卧推(30—60KG)X10;

中长(仰卧折体X15立卧撑X15后蹬跑X30)X10跳台阶X10

第七周:

一、匀加速训练

跳跃、投掷、短跑,匀加速跑2000米; 中长跑,匀加速跑4000米

二、对训练的各项专项进行阶段测验

三、强度训练

中长跑,500米X2300米X2200米X2;

短跑、跳跃、投掷,30X450米X48米X2100米X2150米X1

第八周:

一、耐力训练

中长跑,匀加速跑5000米;

短跑,跳跃、投掷,匀加速跑4000米

二、放松训练

中长跑、短跑,大步幅后蹬走,原地摆臂; 跳跃、投掷,上几步起跳;投掷,持球墙投

三、力量训练 中长跑、(仰卧折体X15纵跳X40立卧撑X15)X10跳台阶X10; 跳跃、投掷、短跑,扛杠铃半蹲起30—60KGX10

第九周:

一、调整训练小足球对抗赛

二、速度训练

中长跑、短跑,300米X3200米X2100米X2; 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2

三、放松训练

中长跑,短跑,放松跑4000米 跳跃、投掷,专项训练

第十周:

一、力量训练

中长跑(握小哑铃原地摆臂)X10跑台阶X10: 跳跃、、短跑,纵跳X40X10高抬腿1分X10: 投掷(卧推30--60KG)X15

二、调整训练

1、小篮球赛

2、“推小车”比赛

三、耐力训练 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

短跑、投掷、跳跃,匀加速跑4000米(余外做专项练习)

第十一周:

一、柔韧性训练

中长跑,短跑,连续蹬摆高抬腿; 跳跃,弹跳练习,背拱练习; 投掷,滑步蹬摆练拉肩练习

二、强度训练 中长跑,(100米200米300米500米600米800米)X1; 短跑,100米X4150米X2200米X1; 跳跃、投掷,(30米50米80米)X3

三、耐力训练

中长跑,匀加速跑8000米;

短跑、投掷、跳跃,匀加速跑5000米 第十二周:

一、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5; 短跑,300米X3200米X1100米X2;

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400米X1200米X1;

二、放松训练

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

短跑、投掷、跳跃,放松跑3000米

三、调整训练各专项综合小比赛(游戏)

第十三周:

一、专项素质训练 甩臂大步幅翘脚尖走; 后蹬跑;

高抬腿踩摆设物跑; 五步或十步起跳; 助跑滑步投掷。

二、速度训练

中长跑,300米X2200米X2100米X2; 跳跃、投掷,快速进行专项练习。

三、力量训练

(仰卧折体X15立卧撑X15纵跳X40)X10; (卧推30—60KG)X5X5; 深蹲起60—80KGX5X5

第十四周:

一、跳跃、投掷,专项技术训练与辅助练习; 短跑、中长跑,放松跑4000米。

二、耐力训练

中长跑,匀加速跑8000米; 短跑、投掷、跳跃,匀加速跑5000米,

三、力量能力训练

第十五周:

一、放松训练

中长跑,放松跑5000米;

短跑、投掷、跳跃,放松跑3000米。

二、中长跑,600米X1500米X1400米X1200米X1; 短跑,300米X3200米X1100米X2; 跳跃、投掷,30米X1050米X5。

三、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 短跑,匀加速跑4000米; 跳跃、投掷,专项训练 第十六周:

一、力量训练

(深蹲起60—80KG、卧推)X10X10;

(仰卧折体X

15、立卧撑X

15、纵跳X40)10。

二、中长跑,放松跑5000米; 短跑,放松跑4000米;

跳跃、投掷,专项练习动作体会。

三、中长跑、短跑,300米X

3、200米X

3、100米X3; 跳跃、投掷,30米X

10、50米X10。

第十七周:

一、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 短跑,匀加速跑5000米;

投掷、跳跃,专项反复练习体会。

二、调整训练

1、多样接力赛

2、篮球赛

三、力量训练

(仰卧折体X

15、立卧撑X

15、纵跳X40、跳台阶)X10。 短跑、投掷、跳跃(卧推30—60KG、)X5X10负重提踵

第十八周:

一、中长跑,匀加速跑6000米; 短跑,匀加速跑4000米;

跳跃,体会背拱过杆动作与节能奏踏板跳; 投掷,拉皮筋做投掷。

二、中长跑,500米X

2、300米X2; 短跑,200米X、150米X

2、100米X2; 跳跃,反复练习跳高动作与跳远动作; 投掷,持标枪、铅球进行反复的动作体会。

三、阶段训练检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体育老师业务学习总结下一篇:太原市公积金办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