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哲学论文

2022-05-15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人与自然哲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随着“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为人类思考的一个焦点。

第一篇:人与自然哲学论文

牛顿自然哲学的哲学与自然神学背景

摘 要:在哲学领域,中世纪神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变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15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其一大主题就是自然的发现。牛顿是古代物理学、神学向近代自然科学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他的自然哲学不仅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次集大成,也含有丰富的神学和哲学思想。牛顿学说的这一背景表明,近代科学与基督教自然神学有着极深的渊源。

关键词:自然哲学;自然神学;近代自然科学

在哲学领域,中世纪神学向近代哲学的转变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15世纪发端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其一大主题就是自然的发现。自然的发现主要是通过自然哲学的思辨、奇异科学的实践以及柏拉图主义的复兴这三个途径发展起来的。除了人文主义者,自然哲学家从古希腊哲学尤其是柏拉图主义的复兴中吸取了物活论、生机论和泛神论的因素,把自然看作是与神联系在一起的生机勃勃的运动实体,研究自然与研究上帝属于同样的工作。这一转变是从中世纪神学到近代自然科学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自然哲学家们反对经院哲学把抽象的理性模式强加在自然之上,要按照可以感觉到的自然本身的原则解释自然。虽然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还常常与占星术、巫术、魔术、炼金术、通灵术这些“奇异科学”掺和在一起,但两者具有一个共同点——以实用为目的,要求可感的经验证据和检验——这些在原则上符合经验科学的一般标准。

一、哲学背景

(一)经验论

培根以知识论作为自己哲学的中心问题,他把改造人类的知识,实现科学的“伟大的复兴”,建立一个能促进生产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新哲学,当作自己理论活动的目的。他坚信人类的理智能力,认为只要人们认识自己的力量,并愿意尝试和发挥这种力量,就可以获得比以往更多的东西。他认为知识起源于经验,提出“人们若非发狂,一切自然的知识都应求助于感觉”,并以此作为其认识论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要获得知识就要面对自然,面对事实,以经验观察为依据。他在《新工具论》第一卷的箴言里,開宗明义宣称:“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因此他所能做的和所能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实上或在思想上对于自然过程所见到的那么多,也就只是那么多。超乎于此,他既不知道什么,也不能做什么”[1]。从而把经验从一向受鄙视、受贬抑的卑贱地位上升为一种科学原则,一种考察方法,使之成为科学上、哲学上一种不可缺少的依据。同时,也不能迷信感觉经验,对于无关的因素的要排除掉,对于直接用感官感受不到的东西,要借助实验机器加以感觉。

洛克对哲学的目的和任务做了新的规定,认为传统哲学在用理智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往往不考察理智本身的能力,不知道人类知识的起源、本性和范围,结果便妄谈天赋观念的存在和作用。人们只要运用天赋的能力就可以自然地获得相应的知识。洛克提出,要把对人类理智本身性质和能力的考察作为哲学研究的第一步,通过这种考察,“探讨人类知识的起源、确定性和范围,以及信仰、意见和同意的各种根据和程度。”无论在思辨领域,还是在道德实践领域,都不存在作为知识源泉和基础的天赋观念,必须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主要障碍进行批判。人生之初,心灵犹如一块白板,没有任何标记,只有后得的经验才在这块白板上写上观念的文字。

(二)唯理论

笛卡尔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摧毁旧的经院哲学体系基础,同时证明新兴的自然科学的合法合理性。他认为,批判经院哲学,推进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理性的普遍怀疑。我们已有的观念和论断很多是极其可疑的,为了追求真理,必须对一切都尽可能地怀疑。这种怀疑不同于否定一切知识的不可知论,而是以怀疑为手段,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他把怀疑看成积极的理性活动,以理性为公正的检查员把一切放到理性的尺度上校正。

唯理论哲学家无不关心知识的起源、性质、对象、基础和范围等问题,在前人没有涉足之处开始建立新的知识体系。与经验论的分析归纳方法不同,唯理论提倡数学演绎方法。唯理论以数学为知识的模型,因此,唯理论者无不推崇数学的方法,把天赋观念作为知识的起点,把观念的内在标准作为真理的标准。自然科学需要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来确立自身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数学是理性能够清楚明白理解的,所以数学的方法可以用来作为求得真理的方法,应当以这种方法找出一些最根本的真理来作为哲学的基础。

(三)机械论

机械论是近代哲学的普遍特征,不管是唯物论、唯心论,还是经验论、唯理论,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并有机械论的倾向。唯物论把人的精神活动归结为感官活动,并最终还原为机械运动。唯理论把心灵作为与物质不同的实体,心灵活动与物质运动属于不同的因果序列,因此产生了身心如何相互作用的问题。经验论把因果关系等同为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产生出因果联系是否普遍有效的问题。

其自然观把世界看作由因果链组成的大机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直线因果链,一切都按照因果关系必然出现。必然性就是这条锁链中绝不会错的和不变的联系,一切原因都必然产生确定结果。偶然性是一个没有意义的字眼,是人们把不了解的因果联系归结出来的,是掩盖人们无知的遁词。自然界也是没有变化的,它只有数量的增减和机械的运动,而运动的原因则是外力的推动。遵循着力学定律,研究自然的方法主要是把整体分成部分,然后把各个部分孤立起来加以研究,分析之后的归纳,也只是停留在机械地加和上。人是世界这架大机器中的小机器,组成其部分的零件一个一个推动,造成人的生命运动,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只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

二、自然神学的兴起

(一)历史背景

17-18世纪英国的启蒙运动发生于切尔伯里的赫伯特(Herbertof Cherbury)和剑桥柏拉图主义者之前,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这一历史阶段的起点。在此时期,自由派对政治家和在教会中“不拘泥于宗教教条及形式的人”有着重大的影响,欧陆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论证了在宗教事务中摆脱专制的理由。英国早期的启蒙运动的显著特征就是在这样的两个极端之间所展开的尖锐争论,一极是反对权威的自然神论者,另一极是为等级制度和正统作辩护的高教会派。业已形成的启蒙运动,与以前的某些价值如宽容、自由和合理性相比,被认为更值得重视。它与独裁主义势不两立,拒斥对教会权威的过分张扬,这与它特别尊重世俗的观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既与自然神论的理论不可分割,又与怀疑主义须臾不离。

这一历史时期的科学理性并没有立即成为另一种替代的权威(像今天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它在很长时间内还受宗教传统的影响,同时,特别重要的是它还要受到经验的制约,正是这种“健全的理性”才成为新的自然哲学和数学发展的动力,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艺复兴是一个反权威的时代,而不是一个从一种权威向另一种权威过渡的时代。无论如何权威是理性的障碍,反对权威是理性复兴的必要前提。

(二)基本观点

自然神学是对作为一个整体的世界看法所进行的理性的构想,它透过现象领域达到终极实在的领域,达到经验世界之唯一解释的神圣秩序的领域,否则,经验世界便晦涩难解,令人迷惑,面目不清。自然神学有一神论和理性两个要素,即上帝只有一个、上帝的创世行为可为人的理智所认识。实际上理性是基督教自然神学的最重要特征,也是基督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基督教理论化程度高于其它宗教的主要原因。因而自然神学是一种理性神学。

自然神学的基本观点是把上帝看作外在的造物主,他创造世界,把世界置于一些规律的支配之下,然后就单独丢下世界不管。塞缪尔·克拉克在《论上帝的存在和属性》中把自然神论者分为四个类别:第一,一些自然神论者自称相信一个永恒、无限、独立、理智的存在物的存在;这个至上的存在物创造了这个世界;他们又想象上帝本身根本和这个世界的管理没有牵连,一点也不注意,或者一点也不关心那里所做的事情。第二,一些自然神论者承认自然中有天道。第三,一些自然神论者进而还有关于上帝道德圆满性的意念。第四,一些自然神论者此外还承认人对上帝的义务,看到需要一个有奖惩的将来状态——但是有关这点的一切都只是“就他通过自然之光可以发现的而言。”[2]上帝在我们面前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圣经》,把上帝的意志显示给我们;一本便是万物,把上帝的力量表现给我们,而由事入理,万物可作为圣经的钥匙。人们通过对万事万物的理性思索和研究,就会对上帝有适当的思量忖度。

(三)代表人物

洛克从来就不是一个偏激的清教徒,拒绝研究各种精致的经院神学理论;而他在宽容理论上的最初尝试是与这样一种观点联系着的,即在宗教中,“思辨性意见的条款应当是少而宽,而礼拜的仪式则应当是少而易。”他的《论宗教宽容的信》、《人类理智论》、《基督教的合理性》等著作屬于自由主义神学的历史,同跟着而来的自然神论有密切联系;他论述宗教就像论述任何别的一门学科一样,他解释圣经就像解释任何别的一本书一样;而在他对宗教本性的看法中,他倾向于把宗教说成仿佛它几乎完全在于一种理智信念的态度——一种在18世纪进程中变得更加突出的倾向。

洛克直截了当地诉诸《圣经》:奇迹和预言使他的理性确信这些圣经的权威;同样的理性也被用来理解圣经所揭示的学说。他并不留恋宗教的外在证据,其兴趣在信仰的内容上。这一时期,所有关于神学的辩论都是在理性法庭上进行的。这论战并不是理性主义者与那些不相信理性的人们之间进行的,而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应当相信什么。

洛克不只为理性的运用辩护,也不只抨击基督教神秘主义,而是对那个时代流行哲学观点进行表达。塞缪尔·克拉克说:“上帝的意志始终使他自己按照万物的永恒理性而行动,”而“一切理性创造物也不得不用同样的永恒理性法则支配他们的一切活动。”[2]

(四)结论

启蒙思想家大多走渊源于洛克路线的温和的怀疑主义,即怀疑宗教和形而上学,但不怀疑科学。“人们现在正在清除他们对自然哲学中的假说和体系的热望,除了那些来自于经验的东西,他们不会相信任何证据。而现在正是他们在各种道德研究中尝试改革、拒斥各种伦理学体系的时候,不管他们是深奥的还是机智的,只要是没有事实和观察根据的,都应如此。”[3]

尽管自然神论是宗教范围内的一种合理化倾向,但并不是“理性主义”的必然伴随物。理性主义者赞成建构知识系统的理想,他们认为,应当像通常所说的几何学知识那样,根据来自于自明的真理的论证来建立这种体系。并非所有的理性主义者最终都批判神学,都背离正统或追求一种哲学的宗教。因此成为哲学上的理性主义者并不必然意味着成为宗教问题上的理性化者,进而成为有这种倾向的自然神论者。

参考文献:

[1][英]罗吉尔·培根.新工具[M].许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Semuel Clarke,A Demonstrationof the Being and Attributes of God,London:1738.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作者:段玉

第二篇:哲学视阈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摘 要:随着“资源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提出,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成为人类思考的一个焦点。回顾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贯穿人类生存发展全过程的一条主线,自从人类挣脱自然的“脐带”人类作为自然生物链的高端动物,从原始工具时代从事生产起,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对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特别是伴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发展转向,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的基本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最重要和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自然;人;和谐

2015年,一部有关环境的记录片在人民网首发,紧接着出现在各大主流视频网站,在短短的时间内,其播放量及下载量早已破亿。在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了一年多的柴静,以“私人恩怨”介入公众话题。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又该怎么办?纪录片中多次的采访和的案例对比,令台下的听众们不禁陷入深思,与我们休戚相关的大事让观众心有余悸,再次引发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在全球的普遍展开,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对于这种成功,恩格斯早在几百年前就对人类提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的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因为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1]然而,这种警告并没有引起世人普遍的关注。任意的,没有节制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界的运行机制,打破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诞生之前,我们的星球表面绝大部分被蓝色的海洋和绿色的森林所覆盖。自从有了人类以后,人类的生存活动诸如利用大自然,开发大自然,以及人类之间的战争,对大自然对整个星球的破坏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向区域性,全球性发展。水资源日益枯竭,大气污染,天空变了颜色,植被也因为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渐渐枯萎,人与自然的原生态发展关系也带来了新的困境。

一、人与大自然的一体性

回顾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史,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与人的关系看成是亲子关系,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人依偎和敬畏于身边的自然物。自然界是人类作为社会存在物的纽带,作为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人类作为劳动存在物的价值“源泉”,人由自然孕育而来,大自然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与人类是一个有内在关联的的生态复合系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处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这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界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这就从统一性和根源性上决定了自然界对人类有天然的价值要求与取向。我们必然要通过社会实践同自然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都不可能离开自然界,没有自然的恩赐,人类将无以为生;人类也是自然的最大破坏者。长期以来,人类只注重了征服自然,利用自然,而没有注意到对自然的滋养与保护,使大自然变得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人与自然界是天然合一的,人来自于大自然,从属于自然,是大自然的一员。自然有使用价值,人类对此毫无疑义,但是,这种自然观并不能使得人们去合理地使用自然,反而成为人们毫无顾忌滥用自然的理论根据。人类的利益和自然界的利益是始终是一致统一的,人类要想保护自己,同时必须保护自然。

二、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随着人类的进化加快,人类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增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日益深远。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学术界做出了很多探讨,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评价“人类中心主义”,主要有两种倾向即人类中心与非人类中心之争。人类中心主义实质上就是对人类在宇宙中主体地位的确信,这种观点认为人类是环境的主人,人只对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对人之外的其他物种的义务只有一种间接的义务,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具有任何伦理色彩,人是价值的唯一主体,人类保护资源、环境、和生物的多样性的目地也都是为了自身。宇宙是人类构想的,自然界是人类构建的,人类当然是宇宙的主体。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问题症结在于,它忽视了环境对于中心的重要意义,人开发自然,利用资源是因为人需要自然,依靠资源,通过资源来满足人的生存、享受与发展需要,人不可能脱离大自然而独立存在。然而对于宇宙大自然来说,地球上人类的存在,无论从空间,时间还是从绝对力量上看,都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人类中心主义渐渐使得人类向一个危险的方向滑行,现在的人们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使得人类的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不幸的是,这种影响已经造成环境的大量污染,曾经绿色的家园已经和正在被人类自己不断蚕食和破坏。过去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是征服自然,向大自然进攻索取,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人类幸福的价值观是完全错误的,人们把自然界与自己的关系看成是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这正是现在正被我们检讨和批判的。而且现在人类中心论以人类的需要来衡量和改造自然,完全从人类利益的角度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价值观也是片面的。

前者试图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向外延伸,离开人类主体,自然界毫无价值可言。人的“尺度”即人的本性、需要、能力等,是人类判断一切好坏、善恶、美丑、利弊得失的”中心”;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是人类一切价值理想追求的目标”中心。后者基于生态学观点,认为人,生物和自然界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整体,生命和自然界具有内在的价值。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无论是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都存在非常狭隘的理解。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不要人为干预自然界,是不合常理的。因为人类必须不断地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才能维持生存,因此不干预自然是不现实的。

三、营造绿色家园: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和谐作为人类社会的终极理想,是一个不断从历史走向现实、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营造绿色家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线,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关涉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应然要求。人类即是自然界的主人,又是自然界的仆人。一方面我们有权利享有地球资源和生存环境,另一方面也有义务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所以我们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当关心爱护自然与自然做朋友,克服人与自然的对立,建立一种人与自然互为一体的“双核”生态伦理学。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其次,要强化环保意识,建立环境道德规范,以此来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态理念,保护自然环境免遭污染与破坏。具体到个人来说,我们每个人在生活消费中,都应自觉爱护环境。企业是环境污染的主要责任者,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更应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实现清洁生产。政府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行动直接影响到环境质量的高低。我们要认识到环境保护意识与科学发展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在人与自然这一共同体中,人类和千百万其他物种共同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也应该敬畏生命,善待自然,反对任何违反自然生态规律的行为,节俭的使用自然资源,崇尚绿色消费。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关涉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应然要求,也是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将会达到完美统一的标准。

(作者单位: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8.

[2] 李刚.制度伦理创新[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11.

作者:于婷

第三篇:从哲学角度浅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摘要人依赖自然界,又超越自然界,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受自然界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包含对立又包含统一,我们要把握好人与自然的对立统一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促使自然界适应人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对立统一

Analysis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under the View of Philosophy

SHI Xiaohui, LI Dongyang

(College of Marxism,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

Key words human and nature; harmony; unity and opposition

1 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内涵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人又会改造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同时,人的活动又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人与自然的关系内涵总的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相对于自然界整体来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可以说是自然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而且自然界具有对人的优先性。

第二,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由于人的产生,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也就改变了自然界中存在物之间已有的自然关系,人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在对物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和主导的方面。这样,在人和其他一切存在物之间出现了主客体关系。在人与自然的矛盾统一体中,主体通过主观能动性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并按照这种自然界的规律去改造客体世界和主体世界,主动地协调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推动人与自然的良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证明了人具有创造性、能动性,从而揭示了人具有其他物种难以存有的认识和把握自然的力量。但这种力量不仅是改造自然的力量,也应该包括人保护自然、改造自然,实现与自然和谐的力量。

第三,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必然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这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主要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行为是社会的,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协调只能通过调节人与人的关系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状况是以人的价值为尺度来衡量的,事实上,那种非人的价值评价标准也是不存在的。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这一实质关系,就不能正确理解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马克思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同时,“现实的自然界”同样离不开人类的生产活动,离开人类的生产活动,现实中的自然界就会回归到原始的未开发状态。所以,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人与自然界的这种对立统一,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以人对自然的积极利用与控制为标志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揭示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永恒存在的,不断发展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互为前提的关系,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处理与自然关系的主要目标和理想。人作为自然界的产物,同时又是自然界的对立物,它们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是相对的,对立性是绝对的。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人与自然既有斗争又有同一。人与自然的斗争包括改造自然界、与不利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过程。人们无论怎样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性,发挥自己支配自然界的力量,都无法消灭自然界自身的规律。人改造自然界的过程是服从和顺应自然的规律性与必然性,用以改造自然界,使自然适应人类的生存发展。绝不是反对自然的规律性和必然性。

当然,自然界也有适应人的方面,诸如,自然界的水、空气与大地等等都是与人的生存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界可以适应人,但也可以危害人,破坏人类生存的美好家园。这就需要人能认识自然规律,掌握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去开发改造自然界。

3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要性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中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我们当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我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之所以要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有其必要性的: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关系。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这个生物圈之中,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然要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我们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人类,为人类服务,让我们和谐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第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变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经原始社会时期、农业社会时期和工作社会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断遇到新的挑战。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当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深化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可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所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工业社会后期机器大工业的大范围扩展,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使自然环境不堪重负,酸雨、泥石流、沙漠化等问题频发,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并且实施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发展新能源措施。可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由当时的认识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应该发生变化。

第三,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认识需要不断深化我国目前提出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对国外发达国家现代化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面对全球性问题诸如全球变暖等问题的出现,人类开始对自己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观进行反思,先后提出了“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生态现代化”等一系列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吸取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能否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到中华民族生死存亡。面对当前的环境问题,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可待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

第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伟大创新。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都致力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了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思想自觉。胡锦涛总书记在科学发展观中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走向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可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指导下进行的大胆理论创新和科学的实践。

4 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依赖自然界,又超越自然界,会按照自己的需要、目的、思想去改造外部自然环境,使外部自然界适合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主动地去适应自然规律,还是盲目地去开发、改造自然是人与自然能否和谐相处的关键。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把改造、开发自然环境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高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科学性与文明性,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全面和谐的关系,以推动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快速实现,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承认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正确认识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人要改造、征服自然,必须尊重和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并用自然规律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利用和改造会一直继续下去,如何开发利用和改造好自然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只有在认识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让自然造福人类,为人类服务,从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第二,要充分发挥人类的能动性作用,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知识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技术的价值得到弘扬,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必须充分考虑它带来的弊端,把人类主观能动作用发挥到合理的程度。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同样可以破坏社会安定,无限制地利用科学技术去改造社会会带来灾难后果,这就是人的存在的丧失,人的全面的异化。人不是存在的主宰,人是存在的看护者,人类应当建立人和世界、自然的新型的和谐关系。

第三,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过分重视科学理性,忽视了道德理性的发展。但从我国历史发展的传统文化中,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重视伦理价值的社会,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很早就有提及。诸如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观点,并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他看到了人的发展受自然界固有的规律的制约。因此,人类主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用理性和道德的眼光同等地看待人和自然。

第四,要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工作纳入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整体中来。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界和谐相互的社会机制。首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要注重对传统高污染、高排放工业进行改造:其次,要综合运用立法、行政、税收等手段对环境保护进行有效监督和调控;再次,要发挥政府和社会两方面的作用,强制和鼓励双管齐下,推动企业和社会节能降耗,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最后,要加强舆论宣传,不断增强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引导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新型循环经济。

总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既要保持人的主体地位,又要克服主体性中的不合理因素,不断调整规范人类的行为,从而做到真善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3]杨春贵,张绪文,侯才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4.

[4]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石小辉 李冬阳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