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

2024-03-19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第1篇

2、“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的“立德树人”功能

3、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价值

4、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解读

5、复杂性科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6、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视野下转基因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

7、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探索

8、论提高领导干部科技素养的必要性及途径

9、自然辩证法的重塑与实践

10、新形势下增强“自然辩证法”课程实效性的探索

11、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视角看生态审美思想

12、社会性的自然:戴维·佩珀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本体论

13、向“第二小提琴手”致敬

14、自然辩证法“四位一体”教学方法实践探索

15、马克思人化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价值探讨

16、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机理、精神实质及价值意蕴

17、恩格斯哲学思想发展轨迹四个节点

18、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

19、《寂静的春天》:从人类中心主义走向生态整体主义

20、孔子《论语》生态智慧及其教育价值

21、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内在相关性

22、习近平生态伦理思想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

23、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旨趣——培养“生态人”

24、打造自然辩证法翻转课堂实现三重育人功能

25、后现代理论视野下的学习活动

26、工业设计中的自然辩证法

27、“人化自然”视野下“山水城市”构想的再研究

28、江苏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暨2020年学术年会综述

29、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30、?关于高产农业与“藏粮于地”自然辩证法问题的思考

31、马克思自然观研究综述

32、生态经济学的价值蕴涵

33、自然辩证法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

34、生成逻辑、本质审定、价值意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生态思想的三维解读

3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然辩证法》的续写

36、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马恩著作中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3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教学初探

38、浅析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9、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改革与创新

40、中国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历程

41、恩格斯自然观的生态学意蕴及其启示

42、基于生态伦理视角的生态休闲探讨

43、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44、生态自然观的双重意蕴:生态文明理论的本体之维

45、从“A然的报复”问题看恩格斯自然概念及其当代意义

46、科技文化与社会现代化研究十年述要

47、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种解释范式

48、论自然观的演变及其当代反思

49、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自然在与艺术的关系中长期处于劣势,传统美学和主观自律性的审美理念都贬低自然审美,忽视自然的本真力量。当代艺术现场语境拓展的现状促进了审美基础的客观性转向,这有利于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自然力的交互作用迎合并进一步促进了艺术现场语境的拓展维度,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构建了融合自然,语境,审美者三位一体的多元化互动空间。对自然力交互作用的关照匡正了自然与艺术的关系,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关键词: 当代艺术;自然审美;现场语境;自然力;交互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追求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主题下,环境问题和自然审美成为了美学批评的热点话题。从逻辑先后顺序上看,自然审美当早于艺术审美,但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关于自然审美并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方法论体系和价值观。相反,历史上的大多数理论都倾向于艺术美学,艺术审美在很早就达到了自觉,并在以后的不同时期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庞大而丰富的理论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学兴起和成熟后,自然和自然审美便被整体忽视,自然的有机之美和本真力量不能如其本然地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自然物在被欣赏中常被主体视为文化和经验的附会产品,成为了人类意识再创造的形式符号。

当代艺术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对传统审美经验的反思,很多艺术行为以现场的流动性和语境的多变性来抵制人类中心主义固化了的主观自律性。现场语境审美维度的拓展已经成为主导当代艺术发展的关键因素,这就为自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创造了有利的客观条件。同时,自然物的有机之美和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也极大地促进了艺术现场语境的拓展,引发了语境的流动性以及其内部产生各种新奇关系的可能性,这也进一步奠定了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回归的基础。那么自然审美能否在当代艺术中建立合适的审美模式?在与艺术的合作中能否达到审美自觉,从而解决自然应当审什么和怎么审的问题呢?本文即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地探索和回应。

二、当代艺术现场语境拓展中的审美基础

(一)当代艺术语境拓展的现状

语境,常指语言环境,影響语言上下文关系的时间、空间、物理、文化、情境等一系列因素都可称之为语境因素。从逻辑上看,语言的应用和形式的选择应当充分适应或关照语境因素之间的客观联系,而不是通过主观的语言形式去篡改和固化语境因素。语言形式的主观化和自律性即是脱离和固化语境的结果。

当代艺术理论已经充分意识到语境固化的危险,它不仅导致艺术创作和欣赏沉溺于主观风格化的形式泥潭,同时也使审美主体丧失了对现实关照的热情。因此,当代艺术致力于对语境流动性和变化性的探索,在语境拓展中挖掘艺术发展的现实动力。这种反思不仅只针对理念固化的主观自律性,同时也是对当代艺术语境现状的内在体现。加利福尼亚大学艺术史教授权美媛在论及当代艺术空间语境时谈到:

“占主导地位的现代主义未玷污而保持纯洁的理想主义空间,从根本上被自然风景的物质性或者混杂而平淡的日常空间所置换。艺术空间不再被视为一块空白的石板,擦拭干净的书写板,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点。处于这种上下文中的艺术对象或事件,是要让每一个观看主体通过亲临现场,在对空间拓展和时间延续的感官即时性中进行此时此刻、独来独往的体验。”[1]32-33

现场是当代语境呈现的现实基础,一个实实在在的地点客观存在,其间充斥着各种语境因素交互的关系网,一个现场即一个有机的力量场域。作品不能回避或孤立这个力量场域,相反它要激发场域当中的力量互动,与之建立一种真实且充满生机的联系。“现场感”即审美主体对作品与现场语境联系的感官体验,它是主体对现场内在交互力量的直接反馈,同时也是当代艺术审美的现实基础。现场的流动性和易变性是当代艺术的一大特征,这也是导致语境整体拓展和局部变化的逻辑原因。由此原因,主体的审美模式也应随之作出调整,美国当代艺术家罗伯特·巴里就现场性作品谈到自己的立场:

“现场性的作品,涉及到既定地点的环境成分。现场性的作品在规模、大小和方位上取决于现场的地形状况,不管它是城市、风景区还是围着篱笆的建筑工地。作品变成现场的一部分,从观念和感知两方面参与对现场组织的重新构建。”[1]33

现场组织即对现场语境因素关系的综合把握,即时性和偶发性的现场特点使语境因素间的关系不断变化。欣赏者不能以一种固化的欣赏模式去套用多变的语境关系,而要根据语境因素的变化适时重构自身的感知,培养自身以一种积极而敏锐的态度去融入现场,去发现语境关系互动中的变化维度和张力。由此可知,现场语境的关系空间已经成为当代艺术关照的主要对象。

(二)当代审美模式建立的基础

伴随着语境因素的日益丰富和整体语境的拓展,当代艺术的总体叙事结构都在朝着一种现场语境化的方向发展。由此,相应的审美模式也应随之作出基础性的转变。针对当代艺术审美基础转向和重构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具体讨论:第一,从主体出发,分析审美态度;第二,从客体出发,分析审美范围;第三,从功能出发,分析审美价值。

1.审美态度(aesthetic attitude)作为一个概念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对待客体的一种主观化的心理倾向。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审美主体感知对象的方法和方向,是审美经验在主体意识上的直接体现。因此,审美态度属于后体验的主观心理产物,从逻辑先后顺序上看,审美态度的产生应在审美欣赏之后,并且应以审美欣赏作为其建立的基础。审美欣赏(aesthetic appreciation)作为一个概念常具有过剩的抽象意义而无法具体界定,原因在于人们惯于以后经验的主观理念直接将审美欣赏理解为多样性的审美态度,而不是单纯的将其视为前经验的审美过程。从最朴素的意义层面理解,审美欣赏的概念应指主体对客观对象感受、体验和判断的实践过程。这一概念还原了审美欣赏的初衷,即发现和体验客观之美。利用这一概念并结合上述当代艺术语境拓展的现状,便可以从朴素欣赏的角度为当代艺术中的审美态度建立一个逻辑基础,即发现和体验现场语境空间的客观之美。由此基础,我们可以从传统典型的审美态度和模式出发进行反思性的讨论,通过对比进一步建构合理的审美态度基础。美学理论家阿诺德·博林特在其《走向环境的现象学美学》一文中谈到:

“审美体验的静观模式已经被稳固地确立为正统学说。这种学说认定艺术品是独立的对象,与它周围的一切事物完全分开,与其余的生活完全隔离。”[2]

“静观模式”建立在“审美无利害”的态度之上。自18世纪以来,“审美无利害”的观念由夏夫兹博里、哈奇森、康德、斯托尼茨等人的总结和发展,逐渐成为自然和艺术审美的典型理念。由此理念,还生发出许多审美形式,诸如自然审美的对象模式、景观模式、“画意”观念,以及艺术审美的“距离说”,“为艺术而艺术”等。这些形式和“静观模式”一样旨在营造一种孤立的无利害的审美语境,这种语境的成立需要两个主观前提:(1)将客观之物主观对象化,切断其与环境的客观联系;(2)自设语境,将审美空间缩小到适合主体和孤立的对象静观独处的范围。“静观模式”要求从主客两方面脱离现实生活,这就导致其审美语境变为固态的平面化,艺术创作变成主观的风格形式化,审美理念形成封闭的概念化。很显然,“静观模式”不符合当下审美语境拓展的现状,对其反思就要突破“审美无利害”的态度,还原主客两方面的语境联系。主体应充分尊重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之美以及其与环境的联系,不能运用主观的概念去固化和封闭语境联系,而应以客观的体验去发现和挖掘语境联系的丰富性。因此,主体的审美态度也应随之改变:(1)由自设语境变为尊重语境并参与其中;(2)由关照自身内在的主观自律性变为关照现实语境。

2.审美范围(aesthetic range)的概念从客体的层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范围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现实之物;狭义的审美范围指在一定的审美语境下,人们能够知觉到的现实事物。对审美范围的分析旨在解决当代艺术现场语境中人们能够审什么和应该审什么的问题,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立足于语境现状这一客观基础。传统的艺术理念习惯于将审美对象孤立于周围的环境,其审美范围就容易被固化为单一的类型,如雕塑审比例;中国画审笔墨;音乐审节奏;诗歌审韵律等。这样的理念在形成自觉后就会无视审美活动的时空基础,产生一种人类中心主义主导的主观自律性。这种自律性要求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形式认同感,即审美范围在任何时候皆为审比例,审笔墨,审节奏,审韵律等主观固化形态。对上述理念的反思,应从分析当代艺术现场语境拓展的原因入手,而导致这种拓展实现的原因有二:(1)现场的变化流动性导致语境的不断变化;(2)语境因素之间的互动促使语境空间内部关系的丰富性。根据这两个原因我们便可以为当下的审美活动建构范围。原因(1)可解决能审什么的问题,即审美地关照具有流动多样性的变化场域;原因(2)可解决应审什么的问题,即审美地关照现场语境中客观之物的有机之美以及其与语境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由此两点,也可看出当代审美范围与传统理念的不同,它具有适时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是艺术环境化的真实写照,而不是主观自设语境的形式自娱。

3.审美价值(aesthetic value)从功能的角度出发指在审美过程中主体发现或体验到客体的功能之美。而功能之美的概念又指:

“一物之功能与其审美特征有机相关,换言之,一物之审美特征源于其功能,或某些与其功能密切相关之物,诸如其意图,用途或目的。”[3]

由此概念可知,物之美来源于其功能,审美过程中客体展现出的种种审美特征的基础也源自其功能。审美价值的实现也是物之功能展现和延伸的结果。在明确此逻辑关系后,我们还需明确功能的来源问题,即功能来源于审美主体的主观自设还是来源于客体自身的客观属性?例如,一幅绘画具有装饰房间的功能,这个装饰功能是来源于人们认为绘画可以装饰空间的观念,还是来源于此幅绘画所画景物以及表现手法所呈现的视觉力量等具体的客观属性?如果前者成立,便会产生这样一种逻辑推演,即如果此幅绘画可以装饰此房间,那么所有绘画便都可以装饰此房间。如此类推,一幅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绘画便可以装饰一间室雅兰香的中式房间,这显然不是一种恰当的装饰功能。如果后者成立,也需要尊重一个客观前提,即此幅绘画的客观属性与此房间客观的环境氛围相适应。由此分析,便可为审美功能的成立创建客观基础:(1)审美功能来源于审美对像的客观属性;(2)审美功能的实现要求审美对象与其所处的空间环境形成恰当的互动关系。此功能基础进一步反思了人类主观自律性的传统,将当代审美价值从主观立场还原到发現客体有机功能之美的客观立场之上,这不仅有利于重构艺术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拉近人与自然环境的距离。

通过上面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当代审美模式的基础已经发生了从内到外,从主观到客观的转向。这种转向集中作用于艺术现场客观的环境空间,当代审美基础即得力于对此空间的关照:(1)对审美对象有机客观之美的关照;(2)对审美对象和空间内语境因素交互关系的关照。接下来我们便借此基础具体分析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和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

二、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和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

(一)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

自然美在艺术中的回归指自然审美在艺术中重新找到了确立的基础和价值,如果我们承认客观的感知是审美的先决条件,那自然审美从逻辑上便应早于艺术产生并影响艺术审美模式①。由此逻辑顺序,回归一说便不能成立,但事实却是自然审美在艺术和艺术美学兴起后便销声匿迹,无人问津。这一现象导致人们对自然美产生一种主观误解:即自然低于艺术,自然无客观的美,是艺术赋予自然以美。现在谈自然美的回归,我们就要先弄清楚自然先前失宠的原因。德国理论家阿多诺在论及此问题时谈到:

自然美为什么会从美学的议程表上拿掉呢?其原因并非像黑格尔要我们所信的那样,说什么自然美在一个更高的领域(指艺术)中已被扬弃;自然美之所以从美学中消失,是由于人类自由与尊严观念至上的不断扩张所致。该观念发端于康德,在席勒和黑格尔那里得到充分认识。后两者将这些理论概念移植到美学之中,其结果,在艺术中,就像在其他方面一样,没有什么值得重视的东西,除非他将存在归功于自律性的主体。[4]

从阿多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两点自然美被搁置的原因:(1)传统美学固化了艺术高于自然的错误观念;(2)人的主观自律性被抬高到极端的地位,从而忽视一切纯客观的自然因素。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审美的价值和基础是主观的自我关照,即享受主体赋予客体观念、符号意义的和谐性与自律性,以及从这种自律性中所产生的主观满足感。由于艺术是这种主观自律性呈现和表达的最佳形式,所以就被推向了高高在上的神坛。自然美的客观属性不利于这种自律性的发挥,所以就变成了被曲解,附会和忽视的对象。自然要在审美中重新确立地位,就要突破这种主观自律性,建立客观的审美基础。上文已经讨论过当代艺术审美基础三方面的客观性转向,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自然在这三个方面对客观性转向增益与否来判定其在当代艺术审美当中应获得怎样的地位。

1.自然对客观审美态度的增益:在分析自然对审美基础客观性的增益与否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自然物本身的一个内在属性,即有机自然力客观的交互作用,自然物内部与其所处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先验的,有机的力量交互联系。这种属性使人们很难脱离环境而孤立地审视自然物,如我们对一只鸟进行审美,当它自由飞翔时,我们会同时关照蓝色的天空;当它静止休息时,我们也会同时关照它所栖息的树木;即使将它关在笼子里面,我们也会产生这个笼子是否适合于它的疑问。所以我们很难设想在真空中存在着一只鸟是什么样子,如果真的存在这种情况,那么这个真空的环境也必定会成为我们关照的对象。相反,一幅绘画就不存在上诉这样的属性。当我们在美术馆看画时,很少考虑画与美术馆的环境有何联系,甚至有些时候也不关心画面当中所画的是什么,我们关心的仅仅是色彩、笔墨、比例、构图、透视等形式关系是否和谐。由此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自然较人工艺术品的一大优势,即自然力能够触发审美对象与审美现场的环境产生有机的互动联系。在明确此优势后,我们便可确认自然对当代审美态度的客观性转向有所增益。首先,自然力与环境空间现场的交互作用推动了人们对现场整体语境的关照。其次,自然力不仅作用于现场环境,同时还作用于审美主体,使审美者不再主观地评定作品,而是客观地参与并体验现场。

2.自然对审美范围客观性的增益:上文谈到当代审美范围具有适时和开放性的特点,其客观性转向建立在现场语境内部关系的丰富性和外部流动性的基础之上。首先,从内部关系的丰富性上看,自然本身的物相、物性就有别于人造艺术门类的单一自律性,具有新奇和丰富多变的特点。同时,自然物内在的有机自然力又可以主导自身和现场语境因素之间建立丰富的互动关系。其次,从现场变化的流动性看,很多传统的艺术对象为了审美的恰当性都习惯于在特定的现场空间内被欣赏,如绘画在美术馆,音乐在音乐厅,舞蹈在大剧院等。相反,自然物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特定现场的束缚,如,我们欣赏一支美丽的花朵,可以在美术馆里,也可以在自己的卧室里,当然也可以在山间溪流旁,甚至是在牢房中也不会有太多的违和感。这一方面得力于人们不习惯对自然物做固化的类型欣赏,另一方面,自然物本身的有机自然力对变动的现场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以适时与不同的现场建立最新的互动关系。

3.自然对审美价值的客观功能性增益:上文我们针对传统“审美无功利”的观念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了当代审美价值的客观基础。美来自于对象的功能,而审美功能则来自于对象自身的客观属性,要实现审美功能就需要对象与所处环境之间形成恰当的互动关系。由此逻辑推演,传统审美在脱离语境联系的孤立空间内欣赏人造艺术自律性的形式符号意义,其最大功能就是关照审美主体的内心,从而强化其内在的自律性观念,使其变为一种主观的强力意志。这种强力意志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固化了艺术审美的模式,同时也将人的生活平面化。相反,自然物本身具有客观的有机之美,这种美通过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不仅能与变动的现场环境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同时也能吸引审美主体参与到环境中来体验和发现这种美的互动过程。自然之审美功能即拓展艺术现场语境的关系维度,并通过审美关照拉近人与环境之间的距离,重建生活的立体视角。

通过上诉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艺术现场审美语境的客观性转向不仅为自然建立了审美基础,同时自然也促进了艺术现场语境的拓展,开启了当代审美模式的多元化路径。因此,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实属必然现象,下面我们就结合实例来看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在当代艺术中的发挥。

(二)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在当代藝术中的应用

自然先天的优势决定了其在艺术中的回归,自然物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很多当代艺术家的共识。针对艺术现场中自然物应当怎样审和审什么的问题,我们应当建立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此模式的建立需要尊重两个前提:(1)尊重自然物的客观属性,挖掘其内在本真的有机之美;(2)充分考虑现场语境与自然物的交互关系。根据前提(1),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应当具有独立客观的自然审美特性,这一点可借鉴薛富兴为自然审美建立的客观对象特性系统:

自然对象特性系统应当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曰物相,即自然对象、现象的外在感性表象; 二曰物性,即决定一对象为该对象的内在本质特性; 三曰物功,即特定对象诸要素、特性相互合作,共同服务于该对象之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理、功能; 四曰物史,即特定物种自然对象在地球生命史上的产生、持存和进化史,或独特命运史。[5]

物相、物性、物功、物史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将自然物的客观之美展露无遗。同时,这一系统也是自然力生发的基础。但要完成自然力的交互作用,就必须首先完成前提(2),使自然物,现场语境和审美欣赏者形成一个客观的互动整体。只有在互动联系中,自然物的物性和物功才有针对性的实体意义;只有在联系的时空变化中,自然物的物史才有发展的客观基础。若无前提(2)自然审美将变为仅关照物相的形式解读,自然便容易被人的主观自律性所利用,成为被观念曲解,改造和附会的形式符号。因此,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 旨在尊重自然物客观属性的基础上感受自然力与现场语境的交互作用:欣赏物相在现场的表达形式;感受物性与语境因素之间的冲突,矛盾与融合;体验物功在现场语境流动中的变化和意义;审视物史在语境拓展中新的发展方向。

自然物在当代语境现场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1)将自然物纳入艺术现场;(2)将艺术现场设立于自然当中。

将自然物纳入艺术现场的优点是可以利用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促进新的语境关系生成,从而缓解语境固化的危险,改变人们看待事物的常态,建立多维视角。很多当代艺术家都乐于且善于运用自然物,尤其是将动物形象直接纳入艺术现场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如:蔡国强的《撞墙》将狼群形象引入美术馆;达米恩·赫斯特的《死者对生者无动于衷》将鲨鱼标本放入玻璃柜中展出;徐冰的《网》将羊置入由铁丝网封闭的空间中等等。这类作品中最为典型的当属德国当代艺术家博伊斯的《我爱美国,美国爱我》(如图1),艺术家将自己和一只荒原狼同置于一个密封空间内共处5天。开始狼对艺术家存有敌意并撕咬他身上的毡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狼习惯并接受了人的存在,艺术家也试着与狼交流,并最终拥抱了这头狼。在这件作品中,我们能看到狼野兽的外表,也能感受到他凶残的本性,开始时它使得现场空间充满了恐惧的气氛,但随着自然力与现场语境以及艺术家的交互融合,这种恐惧感慢慢消减并变得温和且恰当。我们完全可以忽视艺术家用意,将自身置入艺术现场去感受自然力与语境的冲突和交互融合的过程。相信亲身体验过这件作品的人都会从个人的立场重构自己对自然和生活的认知维度,这也正是自然在当代艺术中的美和价值所在。

将艺术现场设立于自然当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大地艺术,将地表、岩石、海岸、沙漠等自然景观直接当做审美现场使用的方式意在消除自然与艺术的界限,从而将人从固化的自律性意识当中解放出来,让审美进入客观的天地自然之间。

最著名的大地艺术当属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史密森的《螺旋状防波堤》(如图2).

艺术家利用玄武石,沉淀的盐晶和泥土在犹他州的大盐湖上铸造了一个长1500英尺,宽15英尺的螺旋状地表雕塑。亲临现场,我们就会发现作品看似改变了自然的外貌,但长期处于与自然力交互共存的环境中,也使其自身刻上了自然的标签。这件作品建于1970年大盐湖的一次干旱期,此后伴着汛期的更替,雕塑也随着水位的上涨和下降而时隐时现。近期大盐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干旱期,湖的体积也在逐渐缩小,雕塑长期裸露在湖面之上经受着风化和盐碱的侵蚀,作品整体外貌也在随之改变。面对被自然吞噬的危险,艺术家本人却坦言他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然对他作品造成的影响。此时的作品在与自然规律的互动中已经成为了自然的一部分,也正是由于自然的影响,作品本身才显得美。

三、结论

自然审美和艺术审美是否天生对立?艺术又是否确实高于自然?为什么会产生的这样的疑问?原因在于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基础上的主观自律性观念主导了整个审美过程,这一观念要求审美脱离语境,在孤立对象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无功利”地静观。由此,自然和生活中的客观物就成为了没有实体意义形式符号,任由人们曲解,附会和改造。传统美学加强和固化了这一自律性的观念,从而导致了审美上的两大缪见:(1)艺术至高无上,被抬上了神坛;(2)自然美索然无味,被驱逐于审美之外。

当代艺术在语境拓展的现实基础上要求对主观自律性和传统美学进行反思。其审美基础也在语境拓展中发生了客观性转向:主体的审美态度从孤立和匿造语境变为尊重和关照语境;客体的审美范围由关照单一性的自我变为关照客观物的有机之美和多样性的语境联系;功能性的审美价值由追求和谐的形式符号意义变为挖掘客观物的有机属性与语境间恰当的互动关系。审美基础的客观转向不仅反思了主观自律性的弊端,同时也为自然美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建立了基础。

自然能够在审美当中重新确立地位,一方面得力于当代审美基础的客观性转向,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其自身内在的自然力交互作用,这种自然力的交互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艺术现场语境关系的流动变化性,同时也可以吸引审美者参与到语境空间的互动关系当中,形成自然、语境和审美者三位一体的互动空间。通过对这种自然力的关照也可以在当代艺术现场中重构自然审美模式。

自然审美的“现场模式”旨在当代艺术现场中解决对自然应当审什么和怎么审的问题,它要求欣赏自然物相在现场的表达方式;感受自然物性与语境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体验自然物的功能在现场语境变化中意义;审视自然物的历史在语境拓展中新的发展方向。在关照自然力的交互作用时,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欣赏自然,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自然和艺术的看法:艺术不是生来就具有的“美”气质,相反,是自然赋予艺术以实在的美。形式符号中的观念美毫无生气,它只会固化我们的生活,讓我们远离自然。只有在自然力主导的语境变化中体验到多元化的客观之美,才能使审美变得鲜活,使生活变得立体。

注释:

①关于自然审美早于艺术审美并为艺术创造心理基础的观点请参看:薛富兴.自然与艺术:关于自然审美的恰当起点[J].理论与现代化,2013(2):76-82.

参考文献:

[1]佐亚·科库尔,编.1985年以来的当代艺术理论[M].王春辰,译.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32-33.

[2]阿诺德·伯林特.美学与环境[M].程相占,宋艳霞,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5—16.

[3]格林·帕森斯,艾伦·卡尔松.功能之美——以善立美:环境美学新视野[M].薛富兴,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正文2.

[4]西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9-110.

[5]薛富兴.自然美特性系统[J].美育学刊,2012(1):11.

\"Interaction of Natural Forces\"

—— The Return of Natural Beauty in Contemporary Art

WANG Zhen

Key words: contemporary art; natural aesthetics; scene context; natural forces; interaction

责任编辑:王之刚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第3篇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自然观脱胎于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的抽象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这两种自然观,对马克思的自然观的形成具有最直接的影响,马克思的自然观就对这两种自然观的“扬弃”。

一、人化自然的理论渊源

(一)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影响

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不遗余力地表达了他对自然哲学的看法。黑格尔将他的“绝对精神”披上了自然的外衣,变成“绝对精神”自我异化的结果。但是黑格尔实际上仍旧把自然当作一种观念性的东西,“分有”了理念的一部分,是短暂而不真实的存在。因此,在黑格尔看来,唯一可靠的还是人的精神,人不仅可以通过感性能力体悟自身,还可以通过理性认识能力来把握大自然,主宰大自然。然而这在马克思看来,这从根本上颠倒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费尔巴哈抽象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影响

费尔巴哈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就是人在生活中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对象,是并且只是人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与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是完全分离的。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思想,一方面,肯定他将精神与物质分开,坚定得相信自然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不满他将自然与人的关系看作静止不变,和他对人对自然的反作用的忽略。

二、人化自然的基本内容

(一)自然界是人生存和生产活动的基础

自然界起始于46亿年前地球产生之时,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植物到动物,从单细胞的浮游生物到丰富的海洋生物,再从鱼类到灵长类,直到5000万年之前人类的原始形态出现时,自然界都以自在自然的形式存在并且演变着。自然界为所有的动物提供了生存的前提和基础,人也不例外。人类为了生存,就必须长时间并且持续不断地从自然中获取能量和物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人对自然有长久的依赖性,因此马克思说:“自然界,就他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2這说明,马克思认为人类劳动的原始材料来自于自然界,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与自然界也是息息相关。

(二)人化自然是人与自然相交互的结果

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从生物的角度来说,人是食物链顶端的生物,是自然界中消费者的一部分,与生产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整个自然界。在与自然的互动过程中,动物只能单方面的接受自然的馈赠或灾难,人却可以主动的运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来化解灾难或是更好的得到自然赋予的馈赠。与此同时,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可以通过理性来把握自然的一般规律,从而将自然界最大限度地改造成符合自己观念的东西,而这一部分被改造过的自然,就是人化的自然。但是,这种改造并不是肆意的改变,它与自然本身的条件息息相关,如果人类想获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还必须把握其中的尺度,在尺度之中的自然与人相互统一,在尺度之外的人与自然相互对立。

(三)实践是人与自然的中介

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可以熟练的利用工具来进行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的对象就是客观存在的外在的自然界,通过这种实践活动,人可以将自在自然的一部分转化为人的生活资料。因此,实践将人与自然融合在了一起,使人化自然从自在自然中分离成为可能。如果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能是一个单一向的化学方程,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可以看作是一个化学平衡方程,既有正向的自然的人化,也有逆向的人化的自然。这也就是说,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是一个双向实现的过程。而实践,就是连接这两个部分的桥梁,使这个平衡成为可能。

三、人化自然的主要特征

(一)人化自然的实践性

人化自然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将它与自在自然区分开来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人化自然具有实践性。从钻木取火开始,人就已然与其他的动物不一样,不仅具有生命属性,并且具有自由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人化自然产生于人在社会中所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人类思维、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统一。实践性将马克思的人化自然彻底与费尔巴哈的旧自然观区分开来,否定了机械自然观的孤立性和片面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则生产整个自然界。”马克思认为,虽然人的肉体的外在属性和其他动物并无不同,受制于自然,但是人的实践可以将自然变化为自己的劳动对象,从而改造自然。这样一来,与费尔巴哈只能用客观和直观感觉去理解自然不一样,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可以让人类用实践观念去理解自然,并且这个自然不是人类存在之前的自在自然,而是进入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人化自然。

(二)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性

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辩证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世界是在矛盾中联系与发展的,是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中不断演化的。人的实践活动使世界分化为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属人世界包括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人化自然作为属人世界的一部分,具有与属人世界一样的规律。属人世界与自在世界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具有同一性与斗争性。同一性体现在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属人世界的存在发展是以自在世界的存在与发展为前提的,并且自在世界与属人世界共同组成了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自在世界和属人世界的斗争性体现在,他们之间相互限制、彼此制约。“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征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同他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他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利,因为这是对自然界一种纯粹的动物式的意识。”3在马克思看来,人为了生存,要不断与自然抗争,在一开始就是对立的。之后人通过自觉的实践性,才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形成了属人世界。不可否认,人通过认识与实践加速了人利用自然的效率与程度。人通过实践劳动,从自然界中获取生活资料,创造出更好的人化的自然,但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并且随着破坏程度的不断加深,自然最终会倒过来对人类实行报复,这样作为劳动的客体的自然开始与人相分离相对立。

(三)人化自然的客观性

自在自然毋庸置疑是客观的,因为它先于人而存在,本身具有其发展规律。与此同时,被人实践所改造的人化自然,因为并不被归结于为精神的本源,也并非是神所创造的,所以也是客观存在的。既然自然是物质的,那么必定也是客观存在的。即使人化自然大多来自于人的实践所创造,但是其物质基础终究是来自于自在自然,是不属于人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础。虽然,通过实践,人创造出了一些自在自然所没有的东西,改变了物质原有的属性,但是依旧要服从自在自然的物质的规律。

(四)人化自然的社会历史性

“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因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4人類生产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这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前提。人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占有,使产品成为具有价值的商品,这样自然物便成为人与人交流的中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能够从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从而决定了人化自然的程度。

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而人类社会是具有历史性的,因此人化自然也具有历史性。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的能力和内容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劳动方式在不断变化,从农耕到机械化,人类的劳动方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而得到发展。作为人类劳动的对象的自然,转化为人类物质资料的程度也随之变化。

四、人化自然的理论意义

首先,人化自然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只有完全理解了人化自然的概念,才能准确的把握马克思的整个的哲学体系。通过理解人化自然的概念,我们才能从中琢磨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到底在哪里,才能理解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旧唯物观时所说的:“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当我们理解人化自然的同时,也同时从根本上扬弃了费尔巴哈的这种观点。

其次,在我们理解了人化自然的观点之后,我们就会注意到,人化自然的观点其实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观点,这也正好印证了马克思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到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的观点。

最后,马克思的人化自然的自然观,对于解决现实生活中愈来愈恶劣的环境问题,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它旨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理论上,更从实践上来保护自然资源,以持续发展的眼光来利用自然,回馈自然。(作者单位为武汉理工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职责明确,机构设置比较完善,有十分科学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通过与我国风景名胜区在发展概况、管理体制、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缺陷与不足。而研究分析美国国家公园的各个方面,有利于我国风景名胜区进一步的发展与管理,同时也对我国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管理体制

世界各国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同,对“国家公园”的命名也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指政府为了保护本国的自然风景资源(山岳、岩溶、江河、湖泊、海洋、生物、沙漠、冰川、特殊地质地貌等)和人文景观资源(名胜古迹、人类遗址、陵园、园林艺术、社会风情、城乡风貌、现代工程等),目的都是使风景资源免遭破坏,让本国人民有机会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和辉煌的历史古迹。[1]

1.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1.1 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我国风景名胜区体系自1979年开始成立,标志性事件是国家建设总局的《关于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見》文件的发出,发展至今已有28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曲折。自1979年以来国务院、建设部门、旅游局等部门多次讨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保护问题。1985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1987年6月,建设部发布了《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规定条

例实施办法》;最新的《风景名胜区条例》已经于2006年9月6日国务院第149次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对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里程碑。[2]至今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已达18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共计667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并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风景名胜区行业。

1.2 美国国家公园概况

美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同时也是世界首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建立于1872年,当时美国国会划出200万公顷作为“为人民福利和快乐提供公共场所和娱乐活动的场地”。通过立法指定这个新的国家公园由内政部部长控制,并负责签署规定,达到“保护并防止破坏和破损,保护所有林木、矿藏、自然遗产,保护公园里的奇景,保持公园的自然状态”的目的。1916年国会通过在内政部建立国家公园管理局的决定,旨在“改善和规范作为国家公园、国家纪念地、国家保护区的联邦土地的利用方法和手段”。

1.2.1 美国国家公园建立标准

美国国家公园有严格的评定标准,在美国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公园必须满足“全国性意义”、“适宜性”和“可行性”的标准。国家公园系统只是广泛的重要地点保护系统的一小部分。被评定为国家公园只是多种选择的一种,国家公园管理局还通过实施一系列计划来帮助国家公园系统以外的其它保护区。

(1)全国性:申请地区如全部符合以下4个标准,则被认为具有全国意义

A:它是一个持殊类型资源的著名范例。

B:它在国家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和特性。

C:它能为休闲、娱乐或科学研究提供机会。

D: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真实的、完整的、朱被破坏的资源类型。

(2)适宜性:指一个区域必须能代表一个自然或者文化主题,或一种娱乐资源,而这些在现在的国家公园系统中代表性不足,或没有被其它土地经营实体充分保护起来用于公众娱乐。

(3)可行性:指作为一个新建的国家公园、一个地区的自然系统或历史遗迹,一定要有足够的规模和相宜的结构,以确保资源的长期保护和供公众使用。

1.2.2 美国国家公园类别

现在,美国的国家公园是由大约390个区域组成,覆盖了49个州超过40万英亩的土地,它们被界定为国家战场、国家战争公园、国家军事公园、国家战争地、国家历史公园、国家历史地、国际历史地、国家湖岸、国家纪念碑、国家纪念地、国家公园、国家公园路、国家保护地、国家保留地、国家娱乐区、国家河流、国家风景河流及航道、国家风景小径、国家海岸及其他等20类。它们都具有国家级的重要意义,受美国法律保护。

2.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比较

2.1 管理机构与管理主体比较

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机构一般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它是政府的派出机构,性质是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一般由公务员、风景区的雇佣员工、企业经营者等几部分组成。其内部机构的设置,一般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级别、规模、管理内容和承担任务的多少,由所属的人民政府进行设置。《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2]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主体是建设部城建司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并没有直接管辖风景区的国家直属单位,同时其它部分要分工合作,共同对景区进行管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除建设部门有管理权力以外,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内,文物部门、林业部门、宗教部门等很多部门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力,虽然表面上各个部门管理的内容不尽相同,但在实际工作中又有很多争议,造成了多头管理,决策时容易发生偏差。

虽然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骨架已经形成,但是缺乏至上而下的直属的、系统的、实质性(财政和人才资源管理权)的上级权威管理机构和基层务实管理机构。风景名胜区的管理显得杂乱而繁琐,好多应该建立的基层管理机构基本上没有。突出的问题是政出多门,让具体执行管理的部门领导很难办事,不知道该按谁的办。

美国于1916年成立了国家公园管理局“The National Park Service”,揭开了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新篇章。国家公园系统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直接管理。克林顿政府对国家机构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新的公园管理体制于1995年开始实施。新的管理体制是在国家公园管理局华盛顿总部领导下,全国设7个地区局。7个地区分局是以州界来划分管理范围的。[3]地区局下面再设16个公园组与l6个支持系统。一般是将生态环境和文化资源类似的公园组成一个公园组,以便按其资源类型和特色开展相应的管理工作。

由上面两个图表可以看出,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虽然有自上而下的机构设置,但其职能与管理方法与一般事业单位没有根本区别,造成工作没有针对性,效率低下。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根据公园管理的具体情况分工合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公园的长远发展。

2.2 经营权比较

我国《风景名胜区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风景名胜区内的交通、服务等项目,应当由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风景名胜区规划,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的方式确定经营者”。可见,在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中,国家已经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了,《风景名胜区条例》中虽未明确提出景区经营权可以转让,但也承认了景区经营权的合法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利用大规模集中的资产,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企业拥有经营权提供了可能,且不影响旅游资源国家所有的性质。

但在实际的风景区中,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不顾环境保护与承载力,对景区大肆开发,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效益也大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采取放任的态度,使得景区内的经营者完全游离于政府管理之外,而管理机构的冗繁复杂又使得真正需要管理的时候,管理力度跟不上,各部门扯皮现象比较严重。

反观美国国家公园,国家公园管理局在公园内通过特许经营合同向游客提供必要和适当的商业服务。核准特许经营权的决定将根据如下条件作出:(1)确定设施和服务对其所在公园的公共使用和享受是必要和适当的,并且能够确定公园外的需求未能也不可能予以满足;(2)设施或服务的提供方式能够进一步推动对环境、公园资源和价值的保护、保持和保存;(3) 在规划、设计、选址、施工、公共设施系统、建筑材料的选择和回收及废弃物管理中具体体现可持续原则和做法;(4) 提高游客对公园的使用率和享受度,而不会造成对公园资源或价值的不可接受的影响。

特许经营实现了对资源最大限度的保护,由于经营项目都是由管理局授权的,经营者的行为都处于公园管理范围内,如有违反,公园管理局可以撤銷其特许经营权。与我国相比,美国国家公园的经营权在法律条文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阐述,而我国只是用模糊的语言带过,给管理留下了很大的法律漏洞,这也造成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人钻空子,使得管理力度大打折扣。[4]

2.3 规划设计比较

美国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由国家公园管理局下设的丹佛规划设计中心全权负责,独家垄断操作。这一方面保证了规划设计的质量,另一方面又阻止了违反规划的事情发生。

美国国家公园规划主要有四个阶段:(1)公园总体管理规划;(2)公园战略规划;(3补充规划;(4)年度实施规划。公园总体管理规划是公园规划和决策序列中的第一步,它将关注为什么建立公园,在规划实施期间,什么样的管理内容应该完成。总体规划每10至15年修改一次,如果条件突然发生变化,这个时间还会缩短。战略规划是针对更短期的框架,更具有量化的目标和结果,通过战略规划,公园决定主要目标的调整和强调的重点,进而确定是否需要重新编制新的总体管理规划,确认是否需要编制更具体的补充规划。实施规划则针对总体管理规划确定的管理内容和战略规划进一步确定长期目标的具体实施行动和项目,为复杂的、技术的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提供细节和分析。同时每个公园都要编制年度规划,阐明每个财政年度的目标和包含实施这些目标程序的年度工作报告。

与美国相比,我国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缺乏国家宏观的规范管理。由于我国对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没有明确的要求,造成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单位五花八门,大致有各级城市规划院、园林规划建筑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的有关院系等等。这些规划设计单位在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中起了一定的奠基作用。但是规划设计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并不是任何人、任何设计机构都能规划设计得合理的。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总体规划包括:(1)风景资源评价;(2)生态资源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开发利用强度;(3)风景名胜区的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4)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的范围;(5)风景名胜区的游客容量。规划期限一般为20年。详细规划根据核心景区和其他景区的不同要求编制,确定基础设施、旅游设施、文化设施等建设项目的选址、布局与规模,并明确建设用地范围和规划设计条件。[5]与美国相比,我国的总体规划期限较长,20年后景区的规划是要彻底废除原有规划,重新编写,还是在原有基础上修改并没有说明,这就不利于景区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而详细规划也没有规定有效期限,只是简要说明规划的内容,对于一些具体的实施行动以及技术等问题并无规划,更没有年度工作报告来反应一年中景区的管理情况,及下一年景区规划细节和方向的调整等问题。规划编写不够细致深入,是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主要问题。

3.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美国国家公园除了建设必要的风景资源保护设施和必要的旅游设施以外,没有什么开发项目在国家公园内来建设,更没有豪华度假村、旅游城镇、高层豪华酒店等,只允许建造少量的、小型的、朴素的、分散的旅游生活服务设施。国家公园内的建筑,其外形原始、粗犷,富有野趣,色彩淡雅,形式多采用地方风格。在国家公园内,游人住宿的旅馆床位和野营地床位都是严格控制的。这些生活服务设施都必须远离重点景观的保护地,国家公园内不许建造索道缆车,公园内车道选线十分慎重,不得破坏自然景观和资源。

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在开发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只重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再加上经济的发展,国民旅游兴趣的高涨,野外旅游人数猛增,对风景名胜资源和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风景区内高档别墅、高级宾馆比比皆是,不仅与当地自然环境不协调,也对生态造成了破坏。

参考文献

[1].李如生.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8-111.

[2].风景名胜区条例[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74号.

[3].李景奇,秦小平.中国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比较研究[J].科技导报.1998/12,55-58

[4].赵吉芳.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对中国风景名胜区管理的启示[J].太原大学学报.2008/6,14-19.

[5].庞婷.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2008/4,20-23.

作者简介:牛萌(1984—),女,北京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景观设计,风景区规划。

自然地理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针对重庆某办公楼西向主要功能房间争取全年自然采光与减少夏季西晒的矛盾,采用遮阳系数理论计算和采光模拟分析的方法,提出来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同时满足了标准中西向主要功能房间自然采光和建筑遮阳系数的要求,供建筑设计师参考。

关键词:西晒;自然采光;自遮阳

自2013年12月1日起,重庆市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以下简称为“《标准》”)。其中,《标准》强制性条文“4.2.3未设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等措施的建筑西向外窗(含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30%时应设置活动外遮阳系统。”增强了对减少建筑西晒得热的控制,提出了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和活动外遮阳三种遮阳措施。此外,《标准》必须执行条文“7.2.3(6)主要功能房间75%以上的面积,采光系数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的要求。”对办公楼采光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后续,渝建[2014]221号文补充说明了遮阳措施的实施方式和自然采光的判定标准。其中,建筑自遮阳的补充说明如下:建筑自遮阳措施是指通过建筑形体及建筑构件(如固定式建筑外遮阳等)布局使建筑本身具备遮阳效果的方式。建筑自遮阳系数可按《标准》附录C规定的方法计算,且不大于0.9。

本文针对西向窗墙面积比超过0.3的某高层办公楼,为了权衡办公楼西向遮阳和自然采光的要求,通过建筑自遮阳设计满足西向外窗遮阳和西向办公室自然采光的要求。

1 某办公楼概况

该办公楼西向窗墙比为0.38,办公室采用外阳台設计,其标准层平面如图1。

一方面,室内采光系数达不到采光要求,不满足《标准》第7.2.3(6)条;另一方面,建筑西向窗墙比虽然超过0.3,但是外阳台有较好的遮阳效果,满足《标准》第4.2.3条的要求。

图1 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2 西向采光和遮阳设计

由于外阳台对室内采光有较大削弱,拟取消外阳台设计,改善室内自然采光;再通过西向水平和竖向构件设计,保证外窗遮阳系数不大于0.9,从而同时达到遮阳和采光要求。

2.1采光分析

采用daysim模拟软件,针对标准层典型房间取消外阳台前后的室内采光系数进行模拟,模拟结果如图2所示。

(a)保留阳台 (b)取消阳台

图2 室内采光系数分布

由图2可知,(a)保留阳台标准层5个办公室(从上到下)的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6.27%、1.64%、1.90%、1.16%、1.16%,不满足现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中办公室采光不低于3.6%的要求;(b)取消阳台标准层5个办公室(从上到下)的室内采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7.84%、4.37%、4.37%、4.02%、4.02%,均大于3.6%,满足现行《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 50033-2013中办公室的采光要求。

2.2构件自遮阳设计

根据该办公楼建筑设计及立面效果,拟采用水平式与垂直式的组合遮阳方案,并选取西向遮阳最不利外窗的遮阳系数及室内采光进行

西向水平和竖向构件设计方案为:水平构造定性尺寸0.2m,垂直构造定性尺寸0.4m。

根据《标准》附录C,计算得到西向遮阳最不利外窗的遮阳系数为0.83<0.9,满足《标准》4.2.3条的要求。

3 结论

为满足办公室自然采光要求,本文针对重庆地区某办公楼西向窗墙比超过0.3的情况,对西向外窗或幕墙自遮阳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总结如下:

(1)建筑规划设计阶段,重庆地区应充分考虑建筑西晒的影响,合理控制西向窗墙比,尽量通过建筑设计达到遮阳效果。

(2)针对办公室自然采光尽量扩大窗墙比,与减少西晒控制窗墙比的矛盾,可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建筑自遮阳、绿化遮阳或活动外遮阳措施。

(3)针对高层办公楼,且西向主要采用单元式幕墙的情况,0.9遮阳系数较易达到,可结合立面效果,通过构件设计达到一定自遮阳效果。

参考文献

[1] DBJ50-052-2013《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S].重庆: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

[2] GB 50033-201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上一篇:自然教学论文下一篇:子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