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学论文参考文献

2022-10-03

林学参考文献

[1]刘华,傅松玲,朱孟一,马玉华,王兆成,唐雪海,任杰.多元化培养对林学专业本科人才质量提升的成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22,(19):269-273.

[2]牟凤娟,李双智,刘小珍,李建钦.新林科背景下“林学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路径的创新探索[J].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03):38-43.

[3]闫东锋,代莉,周梦丽,郭芳.“新林科”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2,(11):27-29.

[4]何茜,周玮,许窕孜,陆永超,陈晓阳.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加强林学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22,(03):16-20.

[5]艾训儒,郭秋菊,姚兰,谭世明,朱江.地方高校“林学+”微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湖北民族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产业,2021,(11):54-59.

[6]刘西军,徐小牛,于珍珍,刘华.林学本科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21,(18):197-199+205.

[7]杜香莉,祝红艺,孙浩东,钟云志,窦延玲.JCR林学期刊指标动态变化及其学术影响力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21,(05):275-280.

[8]张晓玮,何静,田青.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西部特色林学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08):81-84.

[9]张雅梅,毕会涛,王德彩,郭芳.新农科赋予林学专业3S技术类课程的新特征[J].教育教学论坛,2021,(11):17-20.

[10]邵华.科学、实践与政治——近代林学家陈嵘的造林事业与林学理论[J].农业考古,2021,(01):147-154.

[11]戴磊.论近代中国林学留学生与林业高等教育的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21,(01):1-8.

[12]刘宝东,吕明洋,张启昌,葛丽丽.基于就业意向调查的地方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就业工作探讨——以北华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1,(01):39-44.

[13]邵华.从知识转型与本土化的角度看《中国树木分类学》与近代林学的早期发展[J].自然科学史研究,2020,(04):491-503.

[14]王彤,李明燕,卢慧翠.将思政教育融入林学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20,(47):79-80.

[15]黄东,周玮,陈晓阳,彭昌操,何茜.新林科建设背景下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06):1-6.

[16]刘亮.近代林学中的多学科争论案例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67-78.

[17]靖磊,王忠诚,汪灵丹,符朝曦.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提升林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探讨[J].湖南林业科技,2020,(05):110-114.

[18]刘玉民,刘亚敏,刘芸,何丙辉,姚荣江,张勇,马明.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20,(21):132-134.

[19]陈平.高等院校林学专业开展国际化实践教学的探索——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04):24-27.

[20]戴磊.晚清科技期刊与西方林学的引进——基于《格致汇编》《农学报》的考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2):62-67.

林学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林博.福建木雕大师林学善木雕风格特征研究[D].导师:律广.福建师范大学,2020.

[22]陆燕元,王芳,潘立.高等林业院校打造优势特色林学学科体系的思考——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20,(03):47-52.

[23]陈畅.东林学派的“新心学”建构——论明清之际哲学转向的一个新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3):102-108.

[24]毛金晓.政治与学术:米丘林学说在中国(1940-1966)[D].导师:田彤.华中师范大学,2020.

[25]郭其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助推高校林学专业发展[J].河南农业,2020,(11):40-41.

[26]郝红科,赵鹏祥,毛晓利.林学专业“GIS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20,(02):59-62.

[27].中国林学会召开全国林学会秘书长会议[J].热带林业,2020,(01):82.

[28]闫小莉,王德炉.基于大众化教育提升林学本科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专业理论水平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20,(01):21-27.

[29]何伟,王永健,滕明君.新农科发展背景下林学学科教学改革思考——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9,(28):46-47.

[30]曾杨.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绿色科技,2019,(15):293-294.

[31]张瑞,曾燕如.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类基础实践教学的启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55-56.

[32]王枫.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现状及建议——以中国林学会和省级林学会为例[J].学会,2019,(05):37-39+48.

[33]贾忠奎.林学专业野外实习安全管理[J].中国林业教育,2019,(03):31-36.

[34]李士美,杨金明.基于现代林业需求的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07):266-267+270.

[35]戚玉娇,张广奇,谭伟,何跃军,韦小丽.贵州大学林学专业综合实习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9,(01):19-23.

[36]胡继伟.简述我国林学基础研究及其发展[J].农村实用技术,2019,(01):112-113.

[37]王梅,李荣,施翔,楚光明.林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山西农经,2018,(24):145.

[38]侯瑞,赵龙山,徐芳玲,谢莉华.贵州大学林学专业林木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师理科学刊,2018,(09):107-110.

[39]许中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林学专业本科教学的特点及其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8,(05):74-78.

[40]祁文慧,丁雨洁.浅析林学学术英语案例库开发[J].英语广场,2018,(09):110-111.

林学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刘华,任杰,傅松玲,刘西军.地方高校林学专业人才适切性培养与社会需求取向的关系——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23):225-227.

[42]张明忠,王洪利,张永涛,毕建杰,强薇.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03):175-177.

[43]伊伯乐,韩胜利,乔文丽,聂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实践探索——以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为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85-88.

[44]梁小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实验教学中心开放运行的经验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18,(17):198-199.

[45]杨晓红.浅谈北京都市生态文明建设与林学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48-50.

[46]阎秀芝.东林学派哲学思想研究[D].导师:蒋国保.苏州大学,2018.

[47]崔金腾.林学专业植物栽培生理实验室建设与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8,(04):265-266.

[48]易伟东.高职院校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南方农机,2017,(24):211.

[49]刘庆忠,张宇.林学专业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措施[J].吉林农业,2017,(24):109-110.

[50]黄兴召,徐斌,黄存忠,徐小牛.绿色发展下林学专业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专业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287+289.

[51]熊清宇.试论林学专业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0):41.

[52]李文杨,王晶.基于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林木育种学课程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2017,(17):232-234.

[53]肖强.地方民族院校复合应用型林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现代园艺,2017,(11):156-158.

[54]曹小玉,李际平,吕勇.林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7,(02):19-25.

[55]杜柏瑞.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J].现代职业教育,2017,(03):165.

[56]杨桂燕,徐正刚.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林学人才培养方法探索[J].高教学刊,2017,(02):169-171.

[57]杨梅,吴英,叶绍明.面向“卓越农林工程师”培养的林学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2):56-58.

[58]陶晓,崔珺,徐小牛.协同创新视角下林学专业研究性实践教学改革[J].安徽林业科技,2016,(05):25-27+34.

[59]田耀武,王宁,李东升,王宇.关于现代林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35):222-223.

[60]刘平,王玉涛,刘青柏,董胜君,陆秀君,刘明国.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林学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06):123-125.

[61]李士美.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科技视界,2016,(16):51+66.

[62]曹小玉,李际平,吕勇.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文教资料,2016,(14):168-170.

[63]吕澈妍.浅谈现代林学的研究对象及方式[J].现代农业研究,2016,(02):38.

[64]王辉,张淼.林学专业树木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现代农业科技,2016,(01):341-342.

[65]万志兵,陈黎,董丽丽.黄山学院林学专业产学研合作与人才培养[J].科技视界,2015,(34):80.

[66]孙悦燕,韩有志,郭跃东,白晋华,杨三红.林学专业野外实习管理模式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15,(18):162-163.

[67]肖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野下的地方民族院校林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120-122.

[68]杨君珑.林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其措施[J].绿色科技,2015,(06):361-363.

[69]万志兵,方乐金,陈黎.黄山学院林学专业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J].黄山学院学报,2015,(03):133-136.

[70]范志昊.我国林学学科发展概览[J].品牌,2015,(05):254.

[71]杨小林,赵垦田,辛福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林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西藏大学农牧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5,(03):146-147.

[72]吴国春,翟雪峰,姜中珠,李德才.林学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4,(06):5-7.

[73]韦小丽.林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林区教学,2014,(09):6-7.

[74]邓敏捷,赵振利.高校林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4,(15):179.

[75]丁喆.林业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林学专业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4,(04):18-22+61.

[76]刘文凯.林学善木雕艺术研究[D].导师:黄映恺.福建师范大学,2014.

[77]林同.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的林学专业建设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42-5344.

[78]葛睿.东林学派儒学经世思想研究[D].导师:白欲晓.南京大学,2014.

[79]岳宁.浅议《林学概论》的实践性教学[J].时代教育,2014,(07):143.

[80]张秀玲.大兴安岭地区林学专业教学一体化初探[J].现代交际,2014,(03):178.

[81]傅松玲,钟景林.浅谈加拿大林学专业的教育教学[J].中国林业教育,2014,(02):75-78.

[82]石开明.民族院校林学专业遗传学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方向[J].南方农业,2014,(06):40-43.

[83]李文胜,丁宇,李梅.高校林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J].经济师,2014,(01):254-255.

[84]程海楠,冯继广,任情.高校林学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实习改革探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1):97-99.

[85]杨传平,李凤日,邸雪颖,李明泽.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3,(05):1-5.

[86]胡增辉,冷平生,郑健.强化林学专业实践教学 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145-146.

[87]赵燕,李彦娇,王辉.林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学园(教育科研),2013,(04):12-13.

[88]牛芸,王超,庄翔麟,张大才,李炜.林学专业2013届本科生就业与考研意向问卷调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1):270-271.

[89]郭平平,魏倩倩,赵西平.加强林学专业德育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02):261-262.

[90]卢涛.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化[J].科技创业家,2013,(01):212.

[91]辜夕容,严宁珍,刘芸,杨水平,练彩霞,马明,刘玉民,姚荣江,刘亚敏,何丙辉,刘益军.大类招生模式下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133-137.

[92]梅莉,周志翔,王鹏程,徐永荣.林学专业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调查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12,(06):9-13.

[93]雷志松.论中华林学会与民国时期中国高等林学学科的发展[J].中国林业教育,2012,(06):36-39.

[94]李明诗,孙力.新形势下林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63-66.

[95]王艳梅,马天晓,刘震.新形势下林学专业新生班主任工作初探[J].河南教育(中旬),2012,(09):30-31.

[96]杨胜勇,崔晓东.河北省林学学科大学生就业结构调查与分析——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12,(08):100-102+105.

[97]李国伟,刘盛,葛丽丽,刘宝东.林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198.

[98]吴远锋,胡瑞珍.现代林学、林业及森林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2,(04):155.

[99]孙守慧,祁金玉,郑雅楠,杨彤彤,高国平,王月.关于林学专业教学风格形成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08):239.

[100]谢寿安,莫展宏.基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高职林学特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职教论坛,2012,(09):74-7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内燃机车技师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创造性教育研究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