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2023-03-13

第一篇:农业经济管理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若干问题的研究

蒋宁 汪雷

世纪之交,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再次成为国内学术界注目的焦点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对21世纪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问题,仅仅分析这种转变的必要性、意义和一般实现途径是不够的,理论界更重要的任务在于精确地判断出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既有水平,认清阻碍我国实现集约化农业的诸种障碍因素,并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方向、农村改革现状和农民的具体实践活动,寻找出一条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

首先,有必要分析一下我国目前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和水平。

一般而言,集约型增长方式是建立在集约化经营方式基础之上的。农业的集约经营是一种内含的扩大再生产,即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改良品种,改造土壤,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并通过有效、科学地施肥和精耕细作等手段的应用,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的有效、持续发展。这与那种单纯地依靠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的增长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的同志仅将精耕细作看成是集约型农业的基本特征,由此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确定我国农业生产的现有水平。他们将农业生产方式划分为美国型、西欧型和中国型三种基本模式,认为美国的农业生产选择的是一种粗放型的经营方式,西欧由于土地稀少、人口密集、资本集中、技术先进,故而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呈现出典型的集约化特征,中国介于二者之间,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就是精耕细作,因此,就集约程度而言,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落后于西欧而高于美国。乍看之下,这一判断不无道理。但只要对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增长方式的现状有一些粗略的了解,此一结论的不合理和非科学性就十分明显。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国农业生产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农经济生产经营方式特征显著。

目前,家庭承包经营仍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组织形式,这一形式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曾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生产在数年之内接连跨上新的台阶。但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着天然的不足,它以一家一户为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单位,土地经营规模狭小,抗灾能力不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力较弱。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即达4.0731亿吨,比1978年增长34.65%, 但此后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都步入徘徊和低速增长期,至1993年,粮食产量才首次突破4.5亿吨大关,1996年虽以5.0454亿吨创历史最高纪录,但也仅比 1984 年增加9700余万吨,12年间粮食总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99%,这一增长速度甚至赶不上11年来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粮食增长速度的缓慢,不能不说其与农业生产的小规模经营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集约型农业是建立在一定量的土地经营规模基础之上的,没有土地经营规模的稳步扩大,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就无法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所谓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也就无从谈起。据国家土地局最新调查,我国实际可耕地面积接近1.39亿公顷,但人均耕地仅有1.5亩,约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1997年,乡村农业劳动力总数为3.24亿人, 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也仅有0.42公顷。此两组数字,美国则分别为我国的6.5倍和63倍。 此外,我国每万名农业劳动力仅拥有农用大中型拖拉机21.2台,大中型拖拉机机引农具29.97部,农用载重汽车22.88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仅拥有小型及手扶拖拉机8.77台,机动脱粒机5.15台,农用水泵7.9 台,机动喷雾(粉)机0.38部。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我国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程度都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由此,我们很难得出我国农业生产集约

化水平高于美国的结论。

2.精耕细作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表征之一,但我国农业的精耕细作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精耕细作,其与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有着本质的差异。所谓传统意义的精耕细作,是指与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农作方式,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依靠劳动力的大量投入实现农作物产出量的增加。而现代农业的精耕细作,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显然与此大相径庭,资本投入的增加和技术含量的提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相应地,劳动力要素在量上的投入则呈现出不断萎缩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被转移出来,农业生产中投入的劳动力数量较改革前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这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业生产的传统特征,1997年,我国农业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仅为2.08亩,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只有4818元,农业生产效率仍然低下;而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仍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47%,由此而形成的“精耕细作”,显然不同于集约型农业下的精耕细作。

3.我国农业经济基本上属于自给半自给经济,既存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相去甚远,农村、农业、农民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与市场相互隔离的状态,这是与集约型农业增长方式不相适应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总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其基本环境条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我国农业经济及其生产方式,要完成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困难重重,这一点,已再三为各国的农业现代化实践所证明。

综上,我们可以作出以下基本判断:我国农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当低下,以规模化、商品化生产为前提条件的农业集约化进程尚未有效展开,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顺利转变,其面临的困难之多、之大可能远远要超过许多决策人士的设想。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就不能不立足于这一现实,立足于这一基本国情,这是我们寻找我国农业集约化道路的思维基石和基本出发点。

要使我国农业走上集约化发展之路,首先必须解决诸种与农业集约化相左的阻碍因素。这些因素既包括宏观的、外在的因素,也包括我国农业发展自身存在的各种内在因素。

1.农业与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脱节问题。由于小农经济构成了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与商品化大生产的要求相互矛盾,如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丧失了基本的市场环境条件。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能与现代市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那么,集约化农业对中国农业而言就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想。所以,关键的问题在于寻找一条有效的途径,将农业、农民和农村迅速推向市场。

2.资本投资问题。集约化农业对资本的需求是巨大的。在要素投入的选择上,集约型农业实现产出量的增长更多地依靠资本与技术投入的增加(技术的投入更表现为对资本的大量需求),而非如传统农业那样,仅靠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就能实现增长。显而易见,现有的小规模农户经济是无法积聚起转向集约化农业生产所需的巨大资本的。截止1997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仅为2090.1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这一数字大约比1985年增长了

1.5倍,但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显示, 199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为2131. 21 元, 而人均现金支出则高达2297.3元,这意味着该年农村人均储蓄为-166.09元。如此,我们很难想象我国的农业生产主体能够积累起足够的资本金来支撑集约化农业的运行和发展。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户经济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极弱,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条件下,农业生产主体无法走向集约化经济增长道路。因此,能否寻找到新的资本注入途径,这是关系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能否顺利转变的核心问题。

3.劳动力素质问题。集约化农业需要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显然,我国现有的农业人口素质水平是不符合集约化农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起码要求的。这表现在以下方面:(1)据第

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 我国文盲半文盲人口高达2亿以上,且90%以上集中在农村。 另据有关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者所占比例极低,而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却占全部劳动力的50%以上;(2)据统计,至1996年, 我国已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年均进入育龄的妇女100万以上, 净增人口80%在农村。同时,截止199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尚有5000万左右。人口生育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越生越多的贫困农村家庭无力负担子女的教育费用,旧文盲尚未铲除,而新文盲却在不断滋生。以此推论,我国未来的农业劳动力素质前景堪忧;(3 )8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民工潮的涌动,我国农村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业已呈现妇女化和老龄化的趋势,受教育程度稍高的农村青年都急于跳出农业生产部门,如果这一态势无法遏制,那么,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滑坡就不可避免。凡此种种,皆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未来的集约化农业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巨大矛盾。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集约化农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力,衡量的标准绝非仅仅是汉字识字率的高低,除了劳动技能以外,是否掌握了生物、化学等先进科学知识,是否能够应用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来熟练地获取全球或地区最新信息,甚至市场感知能力、交往能力乃至于创新能力,都将涵盖于高素质范畴之中。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首先解决的一大课题。

如上所述,我们可将培育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农业的资本自我积聚能力和提高农业活动人口的基本素质三者看成是转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先决条件。综合各种因素分析,并联系近年来我国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笔者认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是我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途径。其理由有以下几点:

1.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村、农业与农业生产主体走向市场、与市场经济联结起来的内在驱动力。如前所述,在我国现有的农业制度中,在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农户经济中,满足于自给半自给现状的农业生产主体是不可能主动去关注市场的。这也正是我国农业与农村长期游离于市场之外的深层次原因。那么,如何促使农业生产主体主动去关注市场并进入市场呢?问题当然在于必须寻找到农民与市场相互联系的利益结合点,只有当农业生产主体切身感受到市场与其物质利益密切相关时,他们才能主动地融入市场,成为或希望成为市场经济中的合格主体。从各地的实践来看,农业产业化对农民乃至于农业与市场联结的驱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产业化的结果导致了农户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农产品产出量的迅速增加,增强了农业生产主体对市场的依存度与关联度,最终将使农业内在地产生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强烈需求,并为集约型农业构筑好必备的市场环境条件。

2.农业产业化能为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营建一种较为合理的内部资本积累机制,并提供必要的资金准备。集约型农业必须是高技术含量、高投入与高产出的农业,如果不能在农业内部建立起一种合理的资本积累机制,由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就缺乏资金支持,那么,所谓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就只是一个神话,不存在任何现实可能性。回顾20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是有目共睹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已由1978年的133.6元上升至1997年的2090.1元, 细加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农民收入提高的原因有三:一是农业制度的变革创新致使农产品产出量迅速增加,二是价格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的实际售价,三是80年代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和始于80年代中期并一直绵延至今的民工潮,使农村居民的实际货币收入产生了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国农村尚处于由贫困型向脱贫型、温饱型转变的特殊发展阶段,农民的诸多物质需求尚未得到有效满足;与社会其它各生产部门相比,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仍然低下,因而,农民不能、也不愿对农业生产注入更多的增量资金。并且,在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中,农业部门也始终无法有效地构建一种合理的资本自我

积累机制。农业产业化的成功实践及其在增产增收方面昭示出来的巨大潜力,一方面将为我国农业发展解决资金匮乏和物质、精神动力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又可在农业内部培育形成资本自我积累的合理机制,这就为未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清了现实障碍。

3.农业产业化能有效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综合素质,从而使集约型农业的人才供给与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趋于缓解。农村居民和农业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及综合素质普遍低下,业已构成我国未来农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力量,尽管政府和社会为此采取了种种对策措施,如颁布实施《教育法》、实施“希望工程”、“春蕾工程”等,但并未阻止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下滑的势头。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农业产业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卓有成效地解决了这一社会难题。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其实现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条:(1)由于中介组织的加入, 农业产业化为农业生产部门引进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市场人士,从而改变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的总体结构和素质结构;(2 )农业产业化成功地把高科技融入农业之中,拓宽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利于现有农村劳动力基本素质的改善;(3 )农业产业化使农业从业人员更加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从而为我国农业后续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相信,农业产业化必将构建一个巨大的人才资源宝库,以满足未来集约型农业对各种人才的巨大需求。

4.农业产业化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农业生产主体进入市场、进入高科技领域所需承担的风险,为我国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扫除了心理障碍。集约型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生产过程和生产产品技术含量都将有大幅提高的农业,集约型农业中的生产主体必然是为市场生产且已走向市场的市场主体,如此,则在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农业生产主体肯定会面临两种风险,一为市场风险,一为科技风险。如果风险过大或风险预期过强,那么,农民将对集约型农业丧失信心且心怀恐惧,相应地,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就会遇到极强的社会心理排斥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在于,通过多种经济主体的加盟,尤其是公司等市场活跃主体进入农业产业链之后,农民本需承担的风险被大大降低了。与此同时,他们切身体验到了市场的魅力和科技农业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因而,经过农业产业化浪潮锤炼过的农业生产主体,必将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推动力量。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农业产业化为我国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创造了诸多有利的条件;其二,农业产业化实践不断削弱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转变的各种阻碍力量;其三,农业产业化事实上已经启动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因此,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实现农业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现实途径。

第二篇: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问题研究

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存在的问题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近年来农业银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真正市场化的货币金融企业相比仍有一定距离具体表现在符合现代银行制度要求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尚未完全确立与之相适应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决策执行体系构造不合理、监督机制有效性不足。表现在农行内部出了问题上下级之间不知道向谁负责决策失误后不知道追究谁干部评价升迁仍然按照行政干部的要求来评价考核。资本充足率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代表了商业银行应对金融危机和风险的能力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农业银行严重不足农行年底的资本充足率竟然为一。Ⅲ不良资产率过高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农行资产质量非常差如果没有国家信用作担保其资产不良率已过警戒线。到年底农行不良贷款高达亿元。不良

业银行转制的过程中农行急需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业务骨干。由于这几年农行实行严格的进人管理制度使人员出现负增长为减人增效提高办事效率发挥职工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促使我们现有员工的年龄结构出现老化趋势以农行吉林省分行某支行为例职工岁以下的占员工总数的岁一岁的员工占员工总数的岁以上的员工占总数的也就是说人员年龄集中在岁到岁之间现在已出现了临柜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现象。由于农行员工年龄普遍老化没有形成人员正常新陈代谢机制再加上不进不出不上不下及提拔任用青年干部的力度不够使农业银行员工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东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一个完善、科学、合理的内部人员流动机制在农行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一方面在高调引进外部人才而另一方面由于内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出现了人力资源闲置现象有员工抱怨说进入农行几年基本上武功全废。由于员工数量多与质量差的结构不对称性也限制和影响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了人员数量对质量劣性替代一方面人海战术另一方面单兵作战能力不强。使得农行缺乏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改善所必需的物质条件。由于存在各层次、各岗位人员调配及区域性分布不合理使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的挖掘致使经营成本增加。由于侧重人力资源的计划配置因而忽视了市场配置的职能总行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管得过死限制了个地区行的自主用人权。五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规章制度制定后执行是关键农行执行力不强的几种表现简单化执行。在政策和规章制度具体落实的时候线条比较粗操作性不强往往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风险点抓得不准关键环节抓得不严。递减式执行。各种制度、措施从总行、分行、支行到基层营业机构层层打折扣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有的机构传达贯彻迟缓传达上级行文件严重滞后致使许多制度、措施到达基层后已面目全非。抵触性执行部分营业机构在执行政策、制度时以结合本部门本地区实际为理由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导致刚性的执行要求被软化、被弱化。表面化执行。部分营业机构执行上级行要求时做表面文章不结合实际照搬照套不注重实际效果。选择性执行。有的营业机构对规章制度的理解以偏概全、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影响了制度规定的严肃性。被动式或应付式执行。有的营业机构缺乏主动负责的精神敷衍应付对上级行的要求消极执行应付上级行检查对已发现的问题整改措施长期不落实致使有些问题屡查屡犯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三、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存在问题形成的原因一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尚未建立和健全几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三大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己初步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财务状况明显好转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指标显著改进。但是农行由于历史包袱沉重点多、面广、线长的自身特点被国家放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后。而且有专家指出“四大国有银行改革是以一个庞大的金融既得利益集团来推动、主导及制度设计的改革因此为了维护这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之利益他们会进一步来强化以政府为主导国有银行体系来聚集社会金融资源的功能并以银行信贷配给的方式把金融资源分配到政府所希望进入行业或产业而这种以国家信用担保的国有银行体系能够让国有银行运作的收益市场化或个人化而让国有银行运作成本的社会化。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后的国有银行要想建立起一个真正的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也是十分困难的”。∞风险防控上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农行各级领导看重的往往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厉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较少要么没有要么形同虚设。二是重基层操作人员管理轻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在一些基层行看来只有基层操作人员才有发生操作风险的可能因此银行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基层操作人员身上而对高层管理人员仅有离任审计没有日常的稽核监督。但从现实案例来看由于高层管理人员掌握着人力、财力、物力等大权由其引发的操作风险特别是内外勾结作案的危害性要远大于基层操作人员。三是重审计稽核轻全面管理。很多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视同操作性风险。在此理念的支配下银行往往将操作风险管理职能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而非风险管理部门虽然在总行建立了大风险部门但

从观念上还缺少大风险概念。从而造成很多类型的内部风险无人管理。风险防控架构尚不健全不能实现综合治理主要表现在操作风险管理职责分散总行、分行长期以来未设立大风险部门缺乏负责统一协调和完善内控制度架构大多是分散地由各职能部门制定和执行。内部操作风险有人员、系统、流程和外部因素等四类因素引起几乎涉及到银行的各个职能部门。人员因素涉及到人力资源部系统因素涉科技部流程因素涉及业务部门及内部审计等后台部门而外部因素会涉及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门。但从目前农业银行管理来看不同类型的操作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比如安全保卫部门负责安全保卫方面的操作风注①易宪容农行注资改革的重点难点年月日《中证网》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险内部审计部门负责操作性风险科技部门负责系统方面的操作风险。各职能部门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并且不同职能部门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容易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使内控制度缺乏整体性和协调性。这种分散管理的做法使得银行系统缺乏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农行高层管理者更是无法清楚了解面临的操作风险整体状况。同时分散管理还使得有些操作风险因无人管理而陷入真空状态。操作风险防控方法简单没有形成交叉稽核模式从目前银行业的情况来看在操作风险的管理上几乎是全部依靠内部审计部门。在稽核审计方面由于农业银行的稽核部门一般都是银行内部与其他部门平行的内设机构统一归同级银行行长领导在同级行开资吃饭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因而检查中涉及到行长决策和平级其他职能部门时难免要考虑各方面的关系和利益难以完全做到客观性和公正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稽核权威性的发挥。由于过分依靠内部审计忽略了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交叉的制衡作用。并且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往往不如外部审计强因而很难发现风险隐患。二员工素质与操作岗位不匹配合规文化氛围没有真正形成内部风险控制是一个需要高级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员工素质问题是各项制度落实的基础。没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先进的和规文化理念无法真正形成风险防控的有效格局。人员素质相对较差总的来说农行人员偏多总体素质不高。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农业银行基层单位的员工准入门槛较低许多连高中学历都不具备的农行家属和子女被招进农行从事高风险的银行业务。近年来这种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是人员素质的历史问题积重难返给农行的经营造成很大困难。培训力度不够没有好的培训机制是造成部分员工政治业务素质差的主要原因以现有员工的基本素质如果没有很好的培训无法适应农行日益发展的业务经营的需要。从目前农行的员工培训体制看短期内无法解决员工素质问题。员工收入相对较低应该看到农行基层员工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员工收入与本地区同行业相比较低工作强度相比较大。造成了低素质、低收入人群从事着高风险工作岗位的现状致使贪污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给农业银行资金安全和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带来了极大隐患。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以合规为主基调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近两年随着农业银行监管力度的加大和改革发展内部人员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增强。但合规文化建设并未在农行从上到下真正形成各类案件频发暴露出基层机构的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涵。以信任代替制度思想麻痹大意员工制度意识和防范意识淡薄。教训极为深刻。这些都说明农业银行整体合规文化氛围尚未得到真正的形成。增大农业银行发现和防止失误的难度加大出现违规行为的可能性。三多种因素导致规章制度执行力不强领导层的原因领导者对执行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农行高管人员往往非常重视银行经营战略计划和目标的设计对战略执行和控制的重视不够导致战略目标难以有效开展。没有搭建好农行内部的执行力建设的组织架构体系造成管理责任不明确管理不到位执行效果非常差。制度本身的原因有些规章制度制定时把西方国家银行业和国内所谓先进管理制度全盘照抄生搬硬套结果导致“水土不服”出台新的管理制度时不慎重、不系统、不合理缺乏科学严谨的调研论证缺乏可行性与操作性就仓促出台使一部分制度流于形式在执行过程中朝令夕改失去了决策的严肃性有些管理制度的系统整合性、协调性差难以形成整体合力。中层管理者的原因分支行行长作为中层管理者担负着执行和管理的双重责任他们是高层连接基层的桥梁但是目前很多行长缺乏

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管理方法有时甚至将抵触情绪影响到员工常常使总行的决策在执行上大打折扣对决策层的战略目标机械地传达不能制定有效的执行方案只注重传达精神、布置任务缺乏监督和对计划的跟进使布置下去的任务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在决策方针出现盲点时缺乏对应变决策的把握和认知执行力水平欠缺也不愿接受挑战这就出现了“上面有想法下面没办法”的现象。监督环节缺失的原因控制执行效果的重要环节是谁负责什么时候做什么怎么做基层行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检查、监督忽视了管理的全程剖析和监管或者监督方法不正确或者根本没人监督。管理中往往只注重各项经营指标的反馈和评价对于管理制度的制定不抓落实不看效果工作安排不到位执行起来敷衍了事消极怠工只做表面文章不向纵深落实。有些是执行结果缺乏合适的评价、考核机激励措施忽略了执行细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到位程度使得执行结果不了了之。员工层面执行能力的原因员工个人执行能力的高低是农行执行力的基础而每位员工个人执能力有高有低与其心智、业务素质、执行态度等因素有关个人对执行能力理解上的偏差必然会影响其对制度、措施的理解和执行有些是对执行工作认识不到位缺乏必要的宣传、培训和沟通缺乏大局意识、服从意识最终导致执行不力。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加强农业银行内部风险防控的对策建议一构建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先决条件和制度基础加强风险点管理强化风险监控及案件的预警机制是国外商业银行经营当中的重点。操作风险十余年来受到有关国际组织的持续关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发布了《操作风险管理》、《新资本协议》等多个文件对操作风险作出相关规定可以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是在相应制度和体制下进行的虽然发生了年全球金融风暴但不是内部操作风险造成的而是产品设计和信用体系出现问题。实现防范风险关口的前移是防范和化解国内的金融业风险的重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银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伴随着发展壮大及严峻挑战的同时各家银行都把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点、化解经营中潜在的风险提到重要的日程。银行内部经营的潜在风险点除了银行自身的常规性经营风险以外更多地体现在营业前台的日常性业务操作过程中。国有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的主体多年来在推动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自身也积累了严重风险国有专业银行的旧体制严重制约了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农业银行作为最后一家股改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风险防控上欠账太多正是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农业银行年工作会议提出力争用年左右的时间将农行基本建设成为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和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公众持股银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是把农行建设成为面向“三农”、连接城乡、走向国际、综合发展的现代化大型金融集团。按照这一远景奋斗目标从现在起到年把农行基本建设成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公众持股银行到年使农行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指标跻身国际知名先进银行行列成为一家国家满意、股东满意、社会满意、员工满意的现代化大型商业银行到年使农行成为立足本土、覆盖城乡、全球运作、国际一流的现代商业银行。通过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从制度上保证内部风险防控工作得到逐步完善和落实。股东大会可以确定农行整体风险防范的方针政策。董事会是农业银行的最高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承担对农行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监事会在风险管理领域中事会应当加强与董事会及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相关委员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联系起到监督制约作用。各级行行长是承担本单位防控风险的第一责任人。高级管理层可下设专门从事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部门代表其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基层行的各内设业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增设风险专业部门。强化合规文化教育增强银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银行的合规文化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共同认识。东北币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加强合规风险教育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这样说的“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很显然合规风险的定义与我们比较熟知的银行三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

险是有所不同的。其主要的不周之处是合规风险简单地说是银行做了不该做的事违法、违规、违德等而招致的风险或损失银行自身行为的主导性比较明显。而三大风险主要是基于客户信用、市场变化、员工操作等内外环境而形成的风险或损失外部环境因素的偶然性、刺激性比较大。因此巴塞尔委员会将合规风险界定为一种需要独特管理技术和专业人员管理的风险甚至将合规视为“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但合规风险与信用、市场、操作风险之间又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其联系之处在于合规风险是其他三大风险特别是操作风险存在和表现的重要诱因而三大风险的存在使得合规风险更趋复杂多变而难于禁控且它们的结果基本相同即都会给银行带来经济或名誉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有着某种因果或递进关系。由于国际上对合规风险的认识和防范仅仅只有多年时间国内银行更是近两年才破题过去通常把合规风险视同于操作风险多注重于在业务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上去设关卡其结果并不奏效操作风险仍然在银行内部人员中大量存在并不断变换手法。这就说明商业银行简单地把合规风险等同于操作风险的认识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虽然大量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环节和操作人员身上但其背后往往潜藏着操作环节的不合理和操作人员缺乏合规守法意识。而银行合规风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端于银行的制度决策层面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往往带有制度缺陷和上层色彩。因此就现实情况而言银行即使防范了基层机构人员操作风险的发生也未必能防范制度或管理上合规风险的发生

第三篇:贵州山地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

山区农业现代化问题初探

——以铜仁市为例

黄廷安

(中共铜仁市委党校

贵州铜仁

554300)

摘要: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平原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大有不同之处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了农业能源的开发、生产工具的使用与交通的建设受阻,还有就是耕地面积分散不容易集中,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 关键词:铜仁市;山地农业;农业现代化

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平原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大有不同之处的,其主要区别在于地理环境的限制了农业能源的开发、生产工具的使用与交通的建设受阻,还有就是耕地面积分散不容易集中,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铜仁是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森林覆盖面积58%,是全国最典型的山地农业地区,探讨铜仁农业现代化对全国山地农业现代化推进具有普遍性意义。

农业现代化的有利条件

1.1优惠政策叠加。从中央到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政策,特别是中央2013年1号文件,对发展现代农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铜仁市出台了加快土地流转、山区特色现代农业等政策,提出了“三个万元”工程和高效农业示范区等政策措施。从2012年起,国家财政部江铜仁市列入2012-2015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扶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创新实验区建设并且单独扶持,每年中央财政下拨专项资金5600万元。水利部将铜仁作为水利扶贫试点。中央专项资金12.19亿元。环保部同意把铜仁市列入全国土壤污染治理的6个地区之一。国家发改局、财政部将印江、石阡县列入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国家农业部、财政部将江口县列入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年投资1000万元;将铜仁市松桃自治县列入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县。国家扶贫办同意将铜仁市茶产业、油茶产业特种种养殖业纳入国务院扶贫办产业扶贫规划。在融资平台上,同意将两个到3县列入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计划。国家烟草专卖局同意实施铜仁烟厂异地扩能改造,将产能从11万箱提升到20万箱。

1.2基础设施正在改善。工程性设施日趋完善。物流建设正在形成,铜仁市相继开设了阿里巴巴淘宝网,农产品网上交易逐步攀升。铜仁市农网改造已经全面完成。国家民航局对铜仁凤凰机场改扩建工程给予了最大的资金优惠。交通运输部同意铜仁市通村油路通畅率,由27%提高到76%。投资补助标准从35万元/公里提高到50万元/公里。增加里程8700公里。国道按二级公路提级改造,投资补助标准从400万元/公里提高到550万元/公里。铜仁到怀化高速公里,铜仁到玉屏城际铁路等项目已经启动。

1.3 农业龙头企业。铜仁市龙头企业发展较快,国家级企业2家,省级5家,市级 900多家。“公司+农户+基地”,“公司+农户+农民协会”,“公司+农户+支部”,模式逐步成熟。订单农业,商品化率高。涌现了不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00户。如,思南塘头镇华丰农民合作社,形成了“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了周边农户的经济发展,省、市、县领导相继到村考察,特别是省委书记赵克志视察了这个合作社,评价很高。

1.4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县(区)都有主导产业。“三万元”工程,作为山地农业推进的载体。城市农业公园的规划、农业科技园区的设计正在有序进行。 2

农业现代化的不利条件

2.1土地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农民土地过于分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铜仁市石漠化面积3749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0.82%;水土流失面积9479.22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2.65%。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仍较重,是贵州省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环境也有不同强度的污染,且呈加剧的趋势。

2.2科技水平低,人力资源严重匮乏。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缺乏,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激励办法不多,创新氛围尚未形成;科技人员和劳动力素质、能力与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还不适应,科技成果的引进、二次创新和转化应用力度不够,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35%左右,低于全国50%的水平。初中以上大多数在外打工。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没有人力资源谁来做。收入差距大,拴不住劳动力。

2.3资金不足,投入少。农业是高风险产业,相比其他行业,农业仍然是弱质产业。1元做成的东西,10元也做不成,成本高。最明显感到不足的就是资源和能源浪费现象特别严重。通过一些发展国家的经验和科研成果来看,这些都是珍贵的原材料,人为浪费实为可惜。

2.4生产机械化欠账大。山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平原地区已实现机械化生产,比如水稻、小麦收割机,耕地机、插秧机、除草机、农用机动车、电动车等这些机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提高,但在贵州山区却很少使用或是问及农民他们根本还不知道有这些机械,在铜仁这里出现这种原因主要是这些工具未得到普及或是不适合山区使用,因而被人们所忽视。

2.5城市化加快,与农业争地。坝子田生产条件好,基础好,本来是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城市化将一些土地圈占。有的县甚至将菜篮子土地也挤占了,造成市民的蔬菜来源没有稳定的基地。

3 推进山地农业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3.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搞好农业产业布局。按照区域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以农户为主体的要求,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特”和“一县一业”,加快培育产业大县,形成一批优势特色产业带、产业集群和产业集聚功能区。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东部沅江水系城镇型现代农业示范区:范围为位于铜仁市东南部,包括铜仁、玉屏、万山3个县、区,共有28个乡镇、办事处。土地总面积236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28万亩,农业人口40.42万人。本区交通优势突出、自然条件较好、经济社会较发达的区域,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以旅游为首的服务业发展远比铜仁中部、西部区域发达。城镇型现代农业,就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依托、服务、服从城镇和工业聚集区发展战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一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

中部梵净山景区型现代农业示范区:范围为铜仁市中部梵净山区,包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江口、印江、松桃3个县(自治县),共有54个乡镇。土地总面积669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02万亩。农业人口124.82万人。本区处于铜仁市旅游资源集中分布的中心地带,集中分布了生态和地质文化、佛教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一批不同种类的特色旅游资源。特别是梵净山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具有强大的资源竞争力优势。景区型农业现代化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区域优势,依托、服务、服从景区和城镇发展战略,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西部乌江流域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范围为铜仁市西北部,包括思南、沿河、德江、石阡4个县,共有87个乡镇。土地总面积89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7.55万亩,农业人口202.23万人。本区乌江流域水能优势突出,但生态环境较脆弱,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铜仁东部和中部区域。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交通和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仍然是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瓶颈。生态型农业现代化发展区的首要功能,是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功能,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其次是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生产、服务和社会功能。

3.2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地生财,异地发展,股份合作。党和政府是制定正确的政策,保证农业发展,政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保证。出台土地流转、山林和宅基地、农业保险等相应的政策。铜仁市2013年创建亩产值达万元的田10万亩、亩产值达万元的山10万亩。到2016年,铜仁市累计创建万元田50万亩、万元山50万亩,实现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万元目标。将特色农业与生态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结合起来;将农业布局、主导产业培养与区域合作,实现产品的集中度与规模化结合起来;将农业与农业市场、流通、物流建设结合起来。盘活山区农民土地,实现土地股份制和异地股份制。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整理,将新增农用地用于三农,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建房出租。通过股份合作,整合资源、资产、资金,让农民变成股东,家家有资本,户户成股东。通过用地发展,打破瓶颈,克服地理位置、规划控制、资源禀赋、土地指标、资金紧缺、招商引资制约。通过与上级银行部门协商,在农村设立金融服务机构和成立产业扶贫基金,改革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以城带乡,产城一体化。

3.3依靠科学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科技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整合农业资源,从分散型想集约型过渡,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品牌商品。改变效益低的问题。在农业科技支撑上实现突破。强化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种,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强化技术推广,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方便实用的农技服务。

3.4建立新型合格农民培养培训体系。在推进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要统筹发展,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强化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授人以渔,变农民为市民,农业人口的迁徙和转移既是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需求。高标准高要求高起点高规格的新农村建设及城镇规划,然后加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术培训,是必须的前提和要求,没有技术的农民在变成市民之后,必然会沦为难以生存的境地,还有农民原本的土地承包权益,必须从根本上得以保护,我们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绝不是

14、15世纪西方式的“圈地运动”,所以农民在原有村庄的所有权益,都应该从法制的层面得以保护,让农民幸福地离开土地,幸福地融进城市生活。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强化农民教育培训,支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将对种养专业大户、家庭农(牧)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实行特殊的奖励扶持政策。经营主体。劳动力严重不足,培训新型农民。强化市场风险意识,确保农民利益不受侵害。合理转移剩余劳动力,城乡加减法,即城市增加人口,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减少农村人口,实现规模化和集中度发展。

3.5建立农业品牌与农业园区载体体系。在农产品市场开拓上实现突破。依托优势企业的品牌优势,尽快形成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依靠品牌占领市场。加强交通网、物流园建设,加快改善物流条件,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积极发展各类营销主体,把贵州农产品通过互联网销售出去。农产品深度加工,提高农产品商品效率,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衔接,发展农民合作社,产业化组织,解决组织化程度提升问题,发展订单农业,详细规划粮油生产加工基地,完善“公司+农户+基地”模式中主体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搭建产品与市场平台。在农业园区建设上实现突破。切实像抓工业园区建设那样抓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大力引进龙头企业、经营大户、合作经济组织等市场主体,延长产业链条,把农产品的加工研发、品种培育、市场交易以及对农民的培训等都集中到园区。要把农业园区建设与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相结合,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衔接,促进产城联动。

3.6建立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特别是水利、电力、网络工程、建筑工程、信息技术工程等多项工程的发展;必须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产业发展,比如旅游业、野外俱乐部服务业等与农业环境或农业相关的业行的发展;要研究出自己特色的工具比如能上坡耕作的机械和半自动化工具,自动爬山抽水机(浇灌机)、耕地机、收割机、除草机等这些的开发与研究必然能带动农业工具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水生.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http://zt.wznw.gov.cn/tccx/contents/654/5645.html [2]李黎明.袁兰.我国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P20-24 [3] 葛著华.董景奎.胡勇.孙跃.贵州农业现代化测评与综合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P7994-7996,8004 [4]韩士元.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评价标准[j],天津社会科学,1999.5,p68-70 作者简介:黄廷安,男,苗族,本科,贵州印江人,中共铜仁市委党校科研与校刊编辑处处长,经济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第四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全国每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总数量在不断的增加。他们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虽然他们在城市取得就业机会,但仍然是农村户口,无法与当地市民平等地享受着城市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这些情况不仅会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的发展。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可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步伐,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我国大部分省农业转移人口数量比较大。未来,仍将会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使他们更加安定的工作,并且市民化后可以享受到和市民一样的福利,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步伐必须加快,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大任务。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挖掘城镇化发展的潜力,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社会和谐。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并且规模也越来越庞大,但是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影响着城镇化的推进。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意义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我国的农业人口转移在2012年达到了2.6亿人,农村人口转移的速度不断的加快,推进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它在我国扩大内需方面具有最大的潜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定居,则要求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而且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到城市生活,在住房、日常用品等方面的需求就会增加很大。另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也是城市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在我国的各行各业所形成了强大

的产业链,一旦离开他们,则产业链条就不能正常的运转。没有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则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就要在家里和工作地之间来回奔波,也会使城镇发展的产业链发生动摇,同时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

其次,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多地少,人地关系高度的紧张,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农民单纯的务农也不能完全的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很关注的大问题,因为农民在我国占据着绝大多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则会减少农村生活的农民,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使农村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农民的收益,从而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

最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可以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现代的人民的平等、维护自身利益等方面的意识都相当的强,他们希望可以和城里市民一样享受到城市里的待遇,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则会成为维护社会稳定极为不利的因素。

2、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仅仅依托新型城镇化的背景而不断地进行,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仍然存在着居多的问题和障碍要素。

2.1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存在的问题

许多的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在城市当中务工,但是没有定居下来,因为在城市定居的门槛比较高,所以每年的春运“迁徙”的人们非常多,从而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农村的许多劳动力不再从事第一产业,实现了工作的的非农化,但是却没有实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其次,城市没有完全建立健全城镇的住房保障体系,许多进城的农业转移人口都居住在用人单位的集体宿舍、棚户区、城中村等地方,住宿的条件非常的差,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城中村”也慢慢的消失,农业转移人口的落脚之处越来越少,住房问题必定会影响到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由于城乡一体化政策和制度没有真正的落

到实处,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及其家庭成员不能与享有当地户口的市民享受平等的公共福利待遇和公共服务,要使得他们的份真正的转化还存在着许多的障碍。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没有户口、没有住房、没有社会保障,这是他们与享有城市户口的人相比存在的很大的不公平现象。

最后,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归属感低,因为他们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或者居住环境等方面远远不能和城里人相比,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的社交圈发生了质的改变,从而使农业转移人口的价值观念也发生改变,要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生活圈真的不容易,所以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缺乏归属感,没有把自己当成这个城市的主人,并且他们大部分人希望回到自己的家乡。

2.2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最主要因素,农业转移人口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投身于城市里的各行各业。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他们是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人多地少、劳动力丰富、资金与技术稀缺的国情下,农业转移人口实现了农民就业、增加了他们自身的经济收入,也是工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是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

农业转移人口的素质低下,我国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自身的素质也不是很高。目前城市农业转移人口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一部分也是农村的佼佼者,但是农业转移人口总体上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能力素质都不高,进城就业的竞争力比较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转移市民化的进程。在教育方面,教育资金的投入一般城市也高于农村,农村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教育的师资条件和教育的硬件设施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发展。

现行的户籍制度明确规定没有城镇户口就不能和拥有城市户口的人民一样平等的享受社会保障福利,这样的制度使得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里不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和住房补贴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从而使他们无法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的这个大家庭当中来。

3、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对策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经转

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要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坚持自愿、分类、有序的方法。

3.1加强农业转移人口的教育培训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不仅是身份和职业,更是农民社会文化属性与角色内涵的转型过程。为此,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户籍转变、职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在文化内涵上实现真正的转型。

首先,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培训,把就业与农民转移有机的结合起来,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指导,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和其稳定率。落实职业培训的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完善就业政策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其次,要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教育权利,上一代都辛辛苦苦的就是为了子女,所以,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保障其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政府要将外来务工和经商人员的子女纳入到当地的教育发展规划当中,并根据区域人口变化的情况,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积极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模式,拓宽农业转移人口子女的上学途径。

最后,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政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有效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城市适应性和现代人的意识,加快其融入到城市社会的步伐。用人单位也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使农业转移人口增加与城市居民的交流,从而慢慢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3.2完善城镇的住房保障制度

许多的住房是住房困难和住房闲置相并存,因为城市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房地产在城市又开发了很多楼盘,而大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却承担不起高额的房价,从而出现城市住房相对紧张,而农村的住房相对宽松的状况。因此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住房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住房保障体系。政府要建立健全住房

保障制度,解决不同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要逐步地将农业转移人口有区别的纳入到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当中去。

3.3对农业转移人口推行居住证制度

推行居住证制度,使他们的迁移有了合法固定的住所,同时要推进城乡统筹的财政体制改革,缩小差距。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住房和教育制度等保障。通过立法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和城市居民享受平等的权益。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推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任务刻不容缓,它是推行新型城镇化更进一步的核心任务。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问题,是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关键,同时可以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城市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一个缓慢推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彭小文,兰东等.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2013.

[2] 方辉振,黄科.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要求是实现人的城镇化.2013.

[3] 陈攀,李永勤.从农民工问题谈农民工的市民化.2012

[4] 路幸福,方青.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2005

[5] 葛信勇.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研究.2011

[6] 欧阳力胜.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研究.2013

[7] 王桂新,沈建法等.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

[8] 杨肖丽.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迁移行为模式及其决定[D].2009

第五篇: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研究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 主要创新及不足

2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2.2 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2.3 农业信息化的必要性

3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3.1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3.2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3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4.1 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启示

4.2 发展中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启示

4.3 国内农业信息化建设及其启示

5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研究

5.1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目标

5.2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5.3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重点

5.4 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6 加快四川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6.2 转变观念,积极引导非政府组织介入农业信息服务

6.3 “点”“线”“面”结合,促进农业信息化全面发展

6.4 加强信息整合,优化配置,增加有效信息的供给

6.5 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刺激农业信息化需求

6.6 加快农业信息化项目建设进度,打通农业信息化通路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年终财务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鸟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