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那达慕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蒙古族那达慕范文

蒙古族的那达慕

在我的家乡镇赉县有很多的少数民族 .他们有很多的节日风俗,其中,我了解最多的就是 历史悠久的蒙古族的那达慕. 在家乡的莫莫格 自然保护区是蒙古族居住最多的地区,在这里,最热闹的节日,莫过于 “那达慕”大会了, 每年的七八月份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就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届时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乘车骑马,云集在碧绿丰美的草原上,参加各种比赛或娱乐和游戏。蒙古语中“那达慕”的意思就是娱乐或游戏。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常以精骑善射和摔跤作为鉴别一个优秀牧民的标准。赛场上,脸色黝黑、身材魁梧的摔跤手,穿着镶有铜钉的黑色“昭德格”跤衣,像古代骑士一样跨着大步,按着民族古老的传统风格,挥臂走出;赛马更是需要有勇敢顽强精神的项目,洋溢着青春省略的骑手,扬鞭策马,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射箭在蒙古族人民中开展得非常广泛,自古就有弯弓射大雕之美誉。“那达慕”大会上,除了最吸引观众的竞技比赛外,还有饭店、茶摊、说书棚等程式各样的娱乐活动。

在那达慕大会上,传统的项目有赛马、摔跤、射箭和惊心动魄的套马表演。 蒙古民族能歌善舞,且风格独特:牧歌悠扬,舞姿抒展。观者无不激昂。

蒙古族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比如,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还有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

蒙古民族能歌善舞,且风格独特:牧歌悠扬,舞姿抒展。 。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蒙古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这是一个勇敢、坚强的民族,永远是我们汉族人民的好兄弟。

第二篇:那达慕作文

那达慕作文

(一)

不尽我们汉族有节日习俗,我们中国的蒙古族也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蒙古族的新年也和我们一样,很繁忙,农历正月,大家都会穿新衣,互相拜贺,献哈达、送礼品等,与此同时,你也会收到相应的礼品。

蒙古族的一年一度达慕大会也非常的庄重,这好比是传统的体育比赛大会,多半是在每年

七、八月,这个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的。人数繁多,可达十多万人,那达慕大会起码要举行7----10天,在会上蒙古族的一些强悍的人会进行摔跤、赛马、射箭。这三项比赛是蒙古族最为重视的三项比赛。蒙古族的摔跤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摔跤比赛时,他们也有固定的服装,他们比赛是用淘汰制的方式,决出冠军、亚军、和第三名,分别授予荣誉称号和奖品。赛马分两种:快马赛和走马赛、射箭则是蒙古族很古老的项目,也分两种:骑射和步射两种。他们的比赛也很公平,无论是哪一个民族与宗教信仰的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比赛,名额不限,想参加就可以参加,不过想要参加比赛,要先背熟规则,蒙古族的比赛和我们一样,也是有规则的,如果犯规了,就要被淘汰。

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鲜花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那达慕作文

(二)

那达慕大会是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

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大会。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那达慕作文

(三)

你想了解蒙古的那达慕吗?那就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在蒙古族,每年的

七、八月间都要在大草原上举行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它在蒙古有着悠久的历史。“那达慕”的意思是娱乐、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分三个项目,“摔交”、“射箭”、“赛马”。这三个项目也被大家称为展示蒙古男儿气概的“男儿三艺”。

首先听我给你讲一讲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欢的项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为考核将士的一个重要项目。摔交是不分等级的,只要两个人中的其中一个膝盖以上的三个点着地就算输了。如果有一个人连续两年大败所有的>对手,那人们就应称他为“巨人”要是一个帅气的男人,也会得到许多姑娘的爱慕。获胜的选手还会有丰富的奖品,如一只绵羊、几快茶砖,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马。摔交不仅是>勇气和力量的展现,也是智慧的较量。

其次,我再给大家讲一讲赛马。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参加赛马的一般是那年轻气壮的小伙子,这样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马背上骏马良骥,也可以使自己心仪的姑娘对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参加比赛时就只求稳而快。

最后,让我来给大家说说射箭吧。射箭对蒙古来说也很重要,因为他们平时打猎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静射和骑射两种。

静射是指一个人站在固定的一个位置,对箭的拉力和长度都不定。骑射是指骑士骑在马上射。不管是两种的哪一种选手们都是百发百中的。

那达慕现在仍是草原上欢庆丰收、物资和交流等活动举行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属于勇敢者的游戏。

这就是令人感兴趣的那达慕。

第三篇:《欢腾的那达慕》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会“那达慕”的快乐。

2、感受蒙古音乐,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用热烈、欢快地情绪演唱歌曲。

2、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会“那达慕”的快乐。

教具:

识谱视唱、实践、创编手风琴、口风琴、课件、双响桶、丝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复习歌曲《那达慕之歌》。

二、新课教学:

1、创设请境:(出示草原图片)

师导入:看到这张图片,我们来到了哪里? 师:有谁去过内蒙古大草原吗? 生A:我去过,看过蒙古族的马头琴。

生B:我也去过,内蒙的大草原真是太美了,天是蓝的,草原一望无际。

师: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居住在宽广、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上,过着自由,幸福的游牧生活,因此蒙古族人性格豪爽奔放,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感受那里的美。

2、了解那达慕:

师: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参加那达慕大会(课件展示)。 介绍:那达慕传统三项:射箭、赛马、摔跤。 聆听乐曲:二胡曲《赛马》《蒙古长调》。

3、互动:

请同学们模仿那达慕传统三项:射箭、赛马、摔跤的情景。

三、小结:

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继续去领略。也希望同学们有时间有机会的话,到内蒙古草原去看看,真正感受大草原的美,请同学们伴着歌曲《那达慕之歌》走出教室,结束今天的音乐课。

第四篇:《那达慕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

2、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让学生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培养学生在音乐活动中的交流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力度的变化,并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难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对学生的启发。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设计意图:作为与学生的教授新课前的互动导入环节,同时以力度强弱让学生对结束句设计力度做铺垫)

师:今天见到大家老师特别的高兴,同学们喜欢上音乐课吗?希望这一节课我们上一个快快乐乐的音乐课好吗?今天老师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做游戏之前呢我给大家请来一位节奏朋友,认得他吗?X,今天老师要和这位朋友考考大家,同学们能不能经得住考验,我先请一组同学上来帮帮我的忙。(悄悄给4为学生说坐在4把凳子上)老师这里有4把凳子,每把凳子代表一拍 x,4位同学已经坐到凳子上,X X X X,这个节奏你会打吗?(8拍准备)X X X X,现在发生变化了, x xx x xx,这个节奏怎么打?学生打出来,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不断的变化,同学们看好了(x xx xx xx)、xx xx xx xx这节奏能打下吗?xx xx xxx xxx这节奏怎么打?生打.......xxx xxx xxx

xxx,这个呢?谢谢同学们。

同学们!刚才我们打得这组节奏是.......(贴到黑板)现在老师把它打一遍,同学们听,这组节奏像什么声音?马蹄声。师:刚才老师的手势和声音有什么联系?(低一点代表弱,高一点代表强),马儿远的时候是弱,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就强,现在看老师的手势再打一边......(创设情,:一队马儿从远方奔驰而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从我们身边走过,又向远方跑去,消失在草原上。。)(学生自己去感受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音乐(让学生律动来感受歌曲的节奏)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马吗?在我国北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一个被成为马背上的民族,这儿的人们个个是骑马的高手(蒙古族),骑马啊,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看老师,老师示范。

同学们跟老师学习动作,跟着音乐感受。(播放音乐)

2、再次感受音乐(让学生以传递哈达的方式感受)

师:同学们,美丽的大草原到了,哎,让学生说说蒙古族人民怎样迎接远方的客人的。

生回答

蒙古族还有一个重要礼节,为远方客人献上洁白的哈达。献哈达时双手献上,表示祝福和尊重,今天老师代表蒙古族的主人把祝福传递给同学们,让学生随着音乐将祝福传递下去,下面同学们随着音乐把祝福按刚才的节奏传递下去,

3、教授歌曲

师:今天啊,还有一件开心兴奋的事儿呢,同学们今天来的真巧,正好赶上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那达慕大会。

让学生解释解释什么是那达慕大会

师总结。看下都有哪些项目,(摔跤、射箭、赛马、舞蹈图片)这么多比赛,同学们想不想参加,那我们就先学会那达慕大会上人人会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出示课题。

4、老师示范歌谱。

5、学生小组合作唱歌谱。(意图:学生小组合作会增进学生的合作能力,达到尽早学会歌曲的效果)

6、跟琴演唱。师处理。学生观察最后一句和前面乐句的异同。

7、学习歌词。现在节奏和旋律难不倒大家了,那能不能加入歌词唱一唱。现在完整听一遍,学生跟唱熟悉歌词。

8、跟琴演唱,老师处理难点。

9、复听歌曲,看看歌词中有哪些不理解的。

好来宝

马头琴

师讲解。

10、处理情感

蒙古族文化这样深厚,蒙古族人民热爱这块土地,因此在民族节日时也是那样的热情,同学们能不能带着这种热情完整把歌曲唱一遍呢(注意前两句讲了那达慕大会上运动员们的自信,节奏我们在游戏中见过了,唱起来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后面节奏附点,表现那达慕大会越来越壮观)

11、同学间合作演唱演唱,看看哪里有不会的地方。(生自己实践)

12、师:老师这里有个困难,请同学们帮帮老师,能不能在结束句上加上力度强弱来表现一下,同学间合作商量,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

学生回答。让学生感受不同力度带来的不同的效果。

13、看老师的手势完整演唱歌曲。

14、师:同学们,那达慕大会越来越热闹了,摔跤队,赛马队、射箭队你喜欢哪一队,我们现在就是拉拉队,让我们用歌声为你喜欢的那支队伍加加油,看哪队拉拉队最热情,完整跟琴演唱。

15、同学们唱的真带劲,那达慕大会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蒙古族的同胞们高兴地跳起来舞蹈。

师讲解蒙古族的音乐和舞蹈。尤其是筷子舞,聪明的蒙古族人民用筷子作为舞蹈道具,敲打着身体的各个部位,再加上他们的音乐,就形成筷子舞,想不想和老师一起为他们祝贺,跟老师一起学习筷子舞。老师教授。

现在老师把同学们分为歌唱队和舞蹈队一同为他们祝贺。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大会,我国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傣族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每个民族的节日都绚丽多姿,课下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民族节日。

第五篇:那达慕之歌教案

第三课时《那达慕之歌》

教学目标:

1、 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 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 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1')

1、 学生随《我从草原来》音乐进入教室。

2、 师生问好。

3、出示节奏条,师生共同练习。

二、新授导入

1、新歌教学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蒙古族的音乐,请大家和老师共同来聆听这段音乐,用我们刚才的节奏伴奏可以吗?《播放音乐》 生:(认真听音乐拍节奏)

师:好,谁来告诉大家刚才的音乐给你什么感受? 生: 师:老师很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象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一种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这就是内蒙古大草原最热闹最盛大的节日、群众集会——那达慕大会。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大家一起来欣赏《那达慕之歌》

3、欢快的那达慕之歌(25') 学生复听歌曲

师:同学们对“那达慕” 这个盛大的节日的了解还真不少呢!当你对“那达慕”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次来聆听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感觉很快乐。听到歌曲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感觉很激动„„。

师:“那达慕”可以说是这个马背上的民族里男人的节日,充分体现了蒙古草原的阳刚之美,让我们再次来聆听这首《那达慕之歌》,体会一下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力度、速度来演唱?

生:用热烈的情绪、欢快的情绪来演唱。速度要稍快,表现出骑马比赛的速度。力度要强,体现出男子汉的力度。

师:同学们理解的相当到位,我们就带着这种感觉来学唱这首欢快的《那达慕之歌》。师:同学们,你们听,欢腾的那达慕之歌唱起来了(播放歌曲)

老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同学们肯定也特别向往是不是? 生:是 师:虽然我们现在不能直接参与到比赛中,但我们可以用自己嘹亮的歌声为他们加油助威是不是? 生:是

师:好,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下曲谱(播放曲谱课件),同学们,看曲谱最上面的部分,首先看下这是一首几拍子的曲谱啊? 生:2/4拍 师:非常好,那下面我们先轻声的试着完整的演唱下曲谱 生:(演唱曲谱) 师:(第一段结束)停,同学们能不能看出这是一个什么记号? 生:反复记号

师:对了,这是反复记号,从哪开始反复呢? 生:从头反复

师:非常好,那我们现在从头反复,在接着往下唱的时候请同学们看下节奏都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第二段从头唱) 师:(第二段结束)同学们看后面这句标示的是结束句,这个是什么记号? 生:结束记号

师:对了,结束记号,那我们一起把结束句来演唱下

师:通过刚才的演唱,老师发现大家的识谱能力还是非常强的。那我们从头看到最后,分析一下这个曲谱,这个曲谱除了结束句,总共是4个乐句,同学们先看第一二个乐句,看节奏(试唱),这是第一二个乐句

再看下第三四个乐句在节奏上和第一二个有什么区别(试唱)? 生:第一二句没附点,第三四句有附点

师:恩,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那我们首先来看附点。首先看第2句上的1.3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合在一起,十六分音符的要轻轻带过,不要唱的太强(教师示范) 生:

师:还有一处这样的节奏,在第3乐句的5.6(教师示范) 接下来我们看第3乐句上还有一个四分附点,(教师示范),要准确的把握这两处的节奏,我们一起来演唱(老师弹琴)

师:除了附点音符同学们看看节奏上还有什么不同? 生:

1、2乐句节奏比较密集,紧凑。

3、4乐句疏松

师:同学说的非常好,这首歌的曲谱部分,

1、2乐句节奏很紧凑,歌曲很轻快、活波。

3、4乐句节奏很松散,表现除了场面的宏大、豪迈。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节奏对音乐形象的表达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下面,请同学们随着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一遍曲谱,老师先给大家一个单旋律。 生:演唱曲谱

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好,下面我们试着用“啦”字来演唱歌谱 生: 师:这遍同学演唱的也很好,下面老师再为大家播放一遍歌曲,大家认真看歌词,有什么不熟悉的词语可以找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播放音乐)

师: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生:马头琴

师:有同学知道什么是马头琴么? 生:

师:好,歌词还有什么大家比较陌生的词么? 生:好来宝

师:好来宝,恩,有同学能解释下什么是好来宝么? 生: 师:下面老师再为大家解释一遍。(播放马头琴和好来宝的图片和解释)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因为它的琴身最上方是马头的形状,所以称为“马头琴”。 “好来宝”呢是蒙古族的一种联词,就是由民间艺人即兴编词演唱,大多是各种赞美或讽刺的诗词,这个就叫“好来宝”。就是看到什么,就给它编上词,然后用来演唱,是非常有才华的一种表现。

师:我们现在歌词里面不熟悉的词语也已经解决了,那下面呢,我们填进歌词,一起来随着琴声试着演唱一遍歌曲 生: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演唱的非常不错,那接下来我们加进一些节奏来配合我们的这首歌曲,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有手掌拍手来表示马蹄声,那应该怎么用手掌来表示呢? 生:

师:对,像这个样子1234

那我们想在一边演唱歌曲一边拍手来配合好不好? 生:好

(播放音乐,和学生一起拍手演唱)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现在我们增加一点难度,我们加上脚上的动作,来模仿大鼓的声音,也加入到音乐中来,大鼓的声音呢,每小节只在开始的第一拍加入一次就可以了,像老师一样(做示范) 生:加动作演唱 师:同学们合作的非常好,那下面我们改变一种速度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慢速)请大家听下是什么感觉? 生:不欢快,慢 师:不欢快是不是?所以呢,它就不能表现我们那达慕大会这种欢快热闹的场景是不是? 生:是

师:所以说,要表现热烈欢腾的形象我们要用稍慢的速度还是稍快的速度啊? 生:快速的

师:对,由此可见,速度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在音乐中,还有一个音乐的要素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力度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演示,看看力度对音乐形象有着什么样的影响?那我们用结束句来做个例子。

首先呢,我们看这样的力度表现方式:开头强 结尾弱 (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配合演唱)

下面,我们在看第二种力度表现方式:开头弱,结尾强 (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配合演唱) 师:如果让同学们选择你们会选择那种结束方式呢?并且说一下,你认为该这样结尾的理由。

生:第一种,弱结束。认为最后的音乐应该是表现快乐的节日接近尾声了,欢聚的人们渐渐离开了会场,欢歌笑语逐渐远去,所以力度表现应该是减弱的。 第二种,强结束。认为最后的结束句表现骑马比赛进行到了高潮,马上要分出胜负,人们在欢呼,越来越高兴;在拭目以待冠军的出现,啦啦队的气氛非常热烈。所以力度应该是渐强的。表现越来越热烈的场面。 师:非常好,同学理解的都很不错,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出不同的力度表现就可以让一首歌曲有了不同的音乐形象的意义,力度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不是? 生:是

师:好,那我们看下大家同意以弱结尾的有多少?请举手。那我们再看下同意以强结尾的有多少?请举手 生:按比例看 师:那下面,就让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力度结束方式来一起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好不好? 生:好

三、知识拓展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也即将进入到了那达慕的会场了,同学们做好准备了么? 生:准备好了

师:好,那让我们共同欢度热闹的那达慕大会吧 师:非常好,同学们今天我们在那达慕大会这么热闹的气氛中结束了今天的课程,告诉老师你们这堂音乐课过的快乐吗? 生:快乐

师:其实老师这堂课也很快乐,这种快乐是在和大家一起参与的活动中获得的,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我们也能这样快乐的学习音乐,感谢大家,我们今天的音乐课上到这里就结束了。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良知作文素材范文下一篇:民间志愿服务范文

热门文章

蒙古族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