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材料范文

2023-09-19

装饰材料范文第1篇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国民经济水平,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装饰材料作为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物化基础,始终贯穿装饰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也是保证建筑装饰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主要对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进行分析,讨论其在建筑装饰工程方案设计中的重要性。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国民经济水平,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装饰材料作为建筑装饰设计的重要物化基础,始终贯穿装饰工程设计的全过程,也是保证建筑装饰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绿色环保装饰材料开始出现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在建筑装饰工程方案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装饰材料,加强施工艺管理质量,对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代建筑业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主导地位,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就必须合理选择装饰材料,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择

建筑装饰材料对装饰工程的使用功能和装饰效果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建筑装饰工程方案设计中必须合理选择装饰材料,在确保装饰材料满足保护功能、使用功能以及美化功能的前提下,充分考虑装饰材料的性能、外观以及适用范围,只有这样才能将装饰材料的效果最大化。一般情况下,建筑装饰工程方案设计对于装饰材料的选择必须遵循三个原则。

1.美化原则

合理选择装饰材料,可以使装饰材料在建筑工程中视觉效果最大化,突出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层次,起到美化和装饰作用,增加建筑工程的生机,使装饰材料可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

2.经济性原则

建筑装饰材料在选择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装饰效果,也要保证建筑材料的经济型。建筑工程投资成本大,材料的成本费用在总费用占非常重的比例,材料成本过大,会导致费用超标的情况出现。因此,建筑材料的选择应该从长远性、经济性的角度出发,既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需求,又充分考虑今后市场更新变化,使建筑材料整体上保持经济性,从而使建筑工程具备更高的价值。

3.环保性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装饰材料层出不穷,在构建“绿色”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是更加贴近自然,回归原始,“绿色”环保建筑材料就成为建筑装饰工程装饰材料的首选,这些装饰材料具备经济性、环保性的特点,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合理选用环保建筑材料,可以有效提升建筑业的竞争力,对建筑业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用。

施工工艺的类别

现阶段,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结构吊装工程、防水工程以及装饰工程,每一个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都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优秀施工方法不断优化施工工艺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因此,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必须重视施工工艺的重要作用,完善施工工艺,为建筑业建筑水平不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建筑装饰材料是实现装饰工程经济性与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建筑装饰材料选取的质量直接影响建筑装饰工程的装饰效果和装饰质量。施工工艺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必须掌握与装饰材料和施工工艺有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提供充分的保障。

1.建筑装饰材料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装饰材料一般用于各种基础的表面,在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质,组织空气中的水分、酸碱性物质以及其他物质对基体的损害,对基体形成一定的保护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重要作用。

2.建筑装饰材料可以体现建筑物的美感

装饰材料形式多样,颜色丰富,具有独特的质感,将装饰材料与建筑工程有机结合,合理选择装饰材料,可以改变建筑物的空间感,最大限度弥补建筑物空间设计的不足,美化空间环境,充分满足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充分体现建筑物的美感。

3.施工工艺可以提升建筑整体质量水平

施工工艺实施质量直接决定建筑装饰工程整体质量,在建筑装饰工程中,使施工人员真正了解每一个分部工程的施工工艺,并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流程进行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保证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工艺,可以很好的满足居住者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提升建筑物整体质量水平,满足建筑装饰工程的需求。

总之,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选择装饰材料,真正掌握施工工艺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建筑装饰工程整体质量水平,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提高建筑物的价值,满足居住者对居住空间的需求,不断提升建筑业的竞争力,实现建筑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方案设计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建筑装饰工程需要使用装饰材料提升整体装饰效果,装饰材料是实现建筑工程装饰设计效果的主要途径,与施工工艺一样,是保证建筑装饰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现代建筑工程必须充分认识到装饰材料与施工工艺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占据重要地位。

(作者单位:铜仁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

装饰材料范文第2篇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功能材料,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关注。随着人们牛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建筑装饰工程中不仅要求材料的美观、耐用,同时更关注的是有无毒害,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及环境的影响。

由于建筑装饰材料的使用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所以建筑装饰材料的环保问题特别为广大消费者所重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所制订的环境标志产品中,装饰材料占有比较大的份额;同时,为了全面加强建筑装饰材料使用的安全性,控制室内环境的污染,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底组织专家专门制订了l0种室内装修材料的污染物控制标准,这l0种材料主要包括:人造板、内墙涂料、木器涂料、胶粘剂、地毯、壁纸、家具、地板革、混凝土添加剂、有放射性的建筑装饰材料等。

装饰材料范文第3篇

摘 要:建筑装饰工程其实一种组合建筑装饰材料的艺术,因此,建筑装饰材料就是建筑装饰工程的物质基础,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直接影响着建筑装饰的效果。所以,必须提高对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视,正确选择和使用各种建筑装饰材料,发挥其性能特色,并积极探索其发展趋势,促进建筑装饰工程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装饰工程;作用;发展

引 言:建筑装饰工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建筑装饰材料的限制,尤其是不同材料所表现的光泽、质地、图案、花纹以及触感等特性对工程的影响极大。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材料的各种性能的条件下,根据使用条件合理地选择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才能满足环境设计的基本要求,创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1 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作用

1.1建筑装饰材料可以保护建筑物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

建筑物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下,难免会受到风吹雨淋或腐蚀性气体的影响,会出现粉化、产生裂缝等现象,建筑装饰材料就相当于建筑物隔离不良影响的保护层,使建筑基体远离这些破坏性、腐蚀性不良因素,延长了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物的维修费用。

1.2建筑装饰材料可以装饰建筑物。

每种装饰材料都有自己的物理特性,不同的质感和肌理,少样的颜色和形状。通过不同的装饰材料的组合和搭配,可以弥补建筑设计的不足,改变建筑的空间感,营造适合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但是一般的建筑装饰材料都要经过后期的加工之后,才会具有一定的装饰美感,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观。

1.3建筑装饰材料可以提升室内物理环境

不同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发挥不同的成效,如保温、防水、隔音、防火等性能,满足不同装饰部位的功能需求。木地板、地毯能起到保温、隔热、隔声的作用,同时由于材质的质感,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提高了空间的生活环境,而卫生间墙面使用表面光滑的釉面砖贴面,防水且易于清洗,整个空间清爽明亮。

2 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原则

2.1 以满足建筑物的特点为基准

建筑装饰对建筑结构起到保护的作用,完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强化建筑及建筑空间的性格,筑及建筑空间的意境和气氛,使建筑及建筑空间更具情感和艺术感染力,对建筑物进行美化,使建筑物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感受。因此,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应建立在对建筑物的充分理解上,以满足建筑物的特点为基准。在选择装饰材料时,要根据建筑物设计主题的造型、功能和使用部位所处的环境来巧妙合理地运用材料的形体、质感、色彩,以便设计主题既能满足一定的功能。例如,住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工作时间以外,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住宅里度过的,因此,住宅的装饰应围绕着为人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而进行,选用的建筑装饰材料应以简单质朴为基调,强调其实用性、方便性,同时兼有些富于自然情趣的东西,构建休闲、愉悦、放松、舒适的家居氛围。

2.2 以安全环保为依托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生态建筑” 已成为国内外建筑发展的主流。“生态建筑”这一理念的提出,倡导了人、建筑和自然三者之间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健康宜人空间。“生态建筑”的发展与功能要求将拓展建筑装饰材料的功能。建筑装饰材料的选用也应以安全,生态,环保为依托,可查看建筑材料的相关的环保认证标准证书,使用具有高性能、多功能、有利健康、使生活更舒适、与环境更协调的建筑材料,强调低污染环保型、环境功能型(如具有净化空气,调节温度湿度,抗菌防霉等功能)、可再生、可循环、甚至可以就地取材,尽量保证其资源利用率高、能源消耗低、功能性强,并从设计、制备、使用到再生的寿命周期全程中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續发展要求,为人类争取更大生存空间、扩大可利用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

2.3 以建筑装饰效果为保证

建筑装饰效果是建筑本身的内涵与审美情趣,艺术价值的最直观的表现形式。而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线型、尺度、色彩能在人的心理上产生反应引起联想,对建筑装饰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一般说来,材料的这种心理诱发作用是非常明显和强烈的。例如,石材可使人感到稳重坚实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饰的混凝土表面则容易使人产生粗野、草率的印象,块状材料有稳定感,而板状材料则有轻盈的视觉效果。又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于厅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于居室,则由于尺度太大,会失去其魅力。而色彩的差异,也能给人以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异,红色能让人联想到太阳、火焰等,给人以温暖、热烈的感觉,能刺激人的大脑,给人兴奋之感。在建筑装饰设计中,人们喜欢利用建筑装饰材料的对比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往往在不同的部位选择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做法,借此来求得质感上的对比与衬托,从而更好地体现在筑装饰的风格,或者强调某些装饰处理上的意图。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我们到处可以感受到材质的对比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当然了,装饰材料对装饰效果本身的影响,必须结合具体建筑物的形式、体重、风格等因素来加以综合考虑。例如,天然蘑菇石、露骨料混凝土等,其装饰效果粗犷雄浑、坚实有力,用在大体量的建筑装饰上,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是用在体量较小、造型比较纤细的建筑装饰中,则显得不协调。一般来说,为了充分显示其线条的挺拔感,宜采用较为平滑、细腻的建筑装饰。因此,在选择装饰材料时,应准确地把握好材料的性格特征,充分考虑建筑装饰材料的质感对装饰效果的影响,同时使之与所装饰的空间特点相吻合,这样赋予材料以生命,达到完美的装饰效果。

3 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前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建筑装饰材料是现代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应用材料,在追求材料的实用和美观的前提下,朝着无毒无害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对人们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3.1高强轻质化:

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这对建筑装饰材料的强度、沉量等方面也有了新的要求。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筑装饰材料的质量越来越高、刚度越来越强、规格越来越大。目前市面上的人造大理石、中空玻璃、夹层玻璃等高强度材料被广泛运用于各项工程中。

3.2环保化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人们对建筑装饰材料的环保要求也随之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生产和使用过程越来越趋向于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环境,营造舒适健康的人居环境。如木制装饰板及水性环保漆在建筑装饰工程中的运用。

3.3多功能化

人们的需求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这也就增加了对装饰空间的要求,建筑装饰材的功用也由简到繁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往往一种材料可以同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等多种功能,如具有防火防水、隔音吸音功能的装饰面板,保温隔热、耐火耐热的复合材料等,这种多功能的材料被广泛运用。

3.4装置尺度化

建筑工程量的急剧增添.,为保证建筑装饰工程的工作效力,装饰材料向着装置尺度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节约了工期,同时材料装置化、尺度化,保证了施工的精确度,提高了建筑装饰工程的质量。

3.5节制智能化.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建筑装饰材料的智能化方向发展,如主动门、主动消防喷淋头等设施。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装饰工程的效果及功能是要通过装饰材料的质感、色彩、图案等因素来体现,要求具有建筑物形、光、色、质等相互之间,艺术与技术之间,静与动之间等多种矛盾的综合协调的效果,并通过有效的施工工艺实现装饰目的。所以,建筑装饰工程就是为了改造和改变环境,创造适于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的适宜环境。只有认识到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要性,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材料,才能实现建筑装饰工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杜俊芳.住宅建筑用新技术新材料的可持续发展[J]. 山西建筑,2003.

[2] 崔海波.建筑装饰材料的基本要求与选用[J]. 应用能源技术,2007.

[3] 安素琴.建筑装饰材料的作用以及发展趋势[J]. 科技咨询, 2011.

装饰材料范文第4篇

摘要: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已经成为提高室内设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通过对建筑材料及其创新应用的相关问题展开分析之后,详细分析了创新应用的方法,包括运行装饰材料的自然形态、有机装饰材料的运用等,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自然形态;复合型功能装饰材料;有机材料

1.建筑材料及其创新应用的要求

1.1创新应用的要点

为较好满足新时代室内设计需要,建筑材料的创新应用极为关键,这种应用需要把握“美”的要素,充分利用材料的艺术特征。对于功能丰富的建筑材料来说,其不仅具备防潮、隔音等功能,在延长建筑使用年限、满足审美要求、提升建筑美感体验等方面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材料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室内装修可能带来的污染问题,如甲醛、苯污染,以此科学选择无污染、无毒材料,为保证施工顺利开展,同时需要关注材料实用性[1]。对于较为复杂的室内设计来说,材料选择过程较为复杂,一般需要选择具备较高性价比且能够取得理想施工效果的材料,如需要对设计方案或材料进行更改,必须充分结合整体设计效果,保证设计效果更好满足使用者需要。

1.2在室内设计中应用的基本特征

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设法美化空间环境,这一过程需要充分结合主体结构实际情况,满足使用者的相关活动需要,进而打造温馨、舒适、优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聚焦其具备的图案、颜色、性能、质感等特征,并将这类特征与装饰需要相结合,建筑材料存在的防滑、吸音、保温、耐磨、隔热、美化等特征也需要同时得到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建筑材料本身存在的功能特征可能对室内设计带来负面影响,如上文提及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该问题与大量使用胶粘剂的人工合成材料联系紧密,这对使用者健康造成的威胁较为严重。

2.创新应用策略

2.1选择复合型功能装饰材料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为创新建筑装饰材料的运用方法,设计人员可以在满足传统装饰材料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再对室内设计结构进行完善,积极改变传统的设计思路,坚持从创新性思维入手优化设计体系。其中复合型功能装饰材料的出现可以充分满足设计人员的这一需求,在创新应用阶段,此类材料主要用于房门、地板等室内装饰环节,与传统的材质相比,复合型功能材料具有更强的防火以及耐水性,并且依托强大的稳定性可以进一步延长装饰的使用年限;而对于南方等地区而言,此类材料的出现可以达到预防白蚁的作用,具有安装简单、经济实惠等诸多优点,突显来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统一。

除此之外,随着城市内高层数量不断增加,在室内设计中关于装修材料重量问题也是设计人员的重点内容,所以部分设计人员在创新应用环节,会选择花色多元化、具有良好装饰性的材料,利用此类材料来打造多样化的装饰物体,如一体化台柜等,不仅满足了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而且也充分发挥了复合材料所具备的稳定性好等优点,减少了后期维修更换的烦恼。

2.2有机材料的创新应用方法

随着人们环保、安全等理念的觉醒,有机材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有机材料的应用方案进行改进,可以显著提高设计的整体水平,提高装饰效果。目前市场上的装饰有机材料种类繁多,普遍具有易安装、密度小以及对环境要求低等优点,而在创新应用过程中,则需要在充分了解各类有机材料特性的基础上,对其应用方法进行改善。例如在某建筑物的室内设计中,设计人员考虑到业主将室内风格定义为北欧风,所以选择了大量的原木色以及木白色的有机材料,并将其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在设计环节,设计人员以黑色的有机木材为主要原料,在休息室内营造出沉稳高级的质感,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2.3合理运用装饰材料的自然形态

在创新设计中,设计人员充分利用装饰材料的自然形态可以营造出多样化的室内环境。以大理石为例,在传统的建筑装饰设计中,大理石材料主要被用于地板设计中,这种传统的设计方法已经无法得到居民的认可。而相关学者在创新设计中,则借助大理石本身的纹路特征,将大理石打造成背景墙,并与周边天然的木质材料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古朴、自然的设计氛围;同时在水槽设计中以大理石为材料,并与周边墙壁上的大理石墙面柔和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色的艺术氛圍:不同纹理在这篇空间里流动,没有其他的装饰,在光的配合下,安静舒适

3.未来发展趋势

室内设计中建筑材料的创新应用向来受到重视,而在未来的发展中,这种重视将转变为多种趋势,包括多功能化、智能化、成品化、环保化。所谓多功能化,指的是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充分结合其品种、属性、规格、用途、性能,材料多种功能的妥善应用属于其中关键,包括保护和装饰功能、隔音和装饰功能等,如石膏装饰板能够在装饰室内空间的同时调节温度并提高舒适度,木地板在隔音、隔热、保温方面表现突出[2]。天然橡胶地板存在较高的防水、防火、防滑性能且存在较高安全性,该材料的应用能够保证室内环境更显静谧、舒适;智能化趋势主要是指科技含量更高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以此调节材料功能,融合监控、网络、通信、建筑,建筑材料的应用可实现整体化室内设计,时代的潮流和趋势也能够更好得到体现,互联网家居控制系统、各类智能家居均属于其中典型,如智能餐桌、智能电子鞋柜、智能衣柜,以此适应家居设计的潮流和趋势,建筑材料能够更好融入智能化的现代家居实践中;成品化指的是建筑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将更多以成品为载体,干法施工对湿法作业的大量取代便属于其中典型,室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可由此大幅提升,工厂预先加工的建筑材料仅需要在现场进行安装,如轻钢龙骨吊顶及配套板材;环保化指的是未来室内设计将逐步淘汰环保性能不达标的建筑材料,这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存在密切关联,室内设计的能源和资源浪费控制也将更好实现,水性环保型油漆、环保板材均属于典型的环保建筑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种发展趋势存在相辅相成关系,因此需要同时关注几种趋势带来的复合影响。

结束语:在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对装饰材料进行创新应用成为全面提高设计质量的关键,所以为实现该目标,设计人员需要在了解建筑原材料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新的元素,确保建筑物的室内设计可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要求,突显艺术性。

参考文献

[1]梅子胜.浅谈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创新性运用[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5):200-201.

[2]莫燊.探析建筑装饰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J].建筑与装饰,2020(36):198.

作者简介:夏景春(1986.03.18-);男;汉;籍贯:湖南安化;本科;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装饰材料范文第5篇

摘 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人们开始更加重视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于是本文讨论了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室内设计;装饰材料;艺术特征;创新应用

前言:在建筑室内设计中,装饰材料可以赋予空间极强的艺术美感,设计师应该结合装饰材料的视觉艺术提升设计空间的整体艺术氛围。

一、关于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概述

1.1色彩特征

色彩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也是表现室内空间环境视觉效果的基础。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色彩特质,从视觉感知上,无论是柔软的、坚硬的、光滑的、粗糙的材料,在光的影响下,传递出不同的色彩心理。比如白色具有视觉扩张感,黑色具有收缩感。装饰材料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设计师从不同装饰材料的色彩表现上来强化室内空间的心理感应。同样,在色彩特征的影响下,不同装饰材料在视觉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冷暖感、距离感、轻重感、大小感。比如浅色的装饰材料显得轻巧,深色的装饰材料显得厚重。色彩是空间环境的灵魂,而装饰材料的色彩特征更是设计的关键。设计师从材料色彩的辨析与把握上,结合不同人群、用户对室内空间功能的定位,来选择相应的装饰材料,来搭配相应的材料色彩,来增强室内空间的情感氛围,来塑造不同的室内装饰风格。

1.2肌理特征

对于材料表面的形状等特征统称为肌理,而肌理既可以是天然的,也可以是人造的。从艺术设计视野来看,设计师对材料表面肌理的应用,往往是出于设计空间的情感氛围需求,来突出装饰材料的肌理语言。由于人本身对肌理的感知是直接的,也是视觉感知的主要来源。装饰材料的自然肌理,多具有偶然性。对于装饰材料的人工肌理,多具有人为性。在材料的肌理表现上,设计师要从材料肌理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上来辨析其肌理感,来对比不同装饰材料的肌理特征。新旧肌理的对比、粗細肌理的对比等,从而营造出不同的肌理视觉效果。在材料表面肌理的研究中,肌理感也具有空间韵律感与节奏感。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来感知材料肌理的空间情绪,可以通过触觉来感知材料肌理的意境情绪。不同装饰材料在其自身特定肌理的变化中,也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力。

1.3质感特征

对于每一种材料都有相应的质地特征,而质地本身是材料的基本性质,与其自身的结构、组织等有直接关系。装饰材料品种繁多,不同装饰材料的质感也千差万别。对于质感的体验,往往从材料的物质特性、材料结构等方面给人带来的视触觉影响。比如材料的软与硬、轻与重、光泽与透明等。质感与人的体验紧密相关,对于室内装饰设计,在营造艺术效果上,必然需要从受众的体验来获得,而质感又是可以触发到的。因此,从装饰材料质感体验中,来挖掘和表达质感特征,来增强质感在室内设计空间情境中的重要作用。当然,对于材料质感的应用,设计师也可以从不同材料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上,重新组合出不同的触觉心理。比如金属质感具有更硬、更冷、更强大的现代感;利用天然木材来表达原生态的亲近感、安全感;利用毛皮等装饰出典雅与高贵感。

1.4规格特征

对于装饰材料的规格特征来说,无论是人造材料还是天然材料,都呈现出不同的形态规格变化。比如鹅卵石与地砖、玻璃与木头,其尺寸款型往往不同。从装饰设计中对材料艺术特征的表现上,不同规格的材料在视觉辨析上、艺术效果呈现上具有差异性。通常情况下,不同室内空间装饰材料规格的运用,应该符合室内设计需要。比如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空间功能,对材料规格、材料大小、用量也不一样。总体来说,规格作为装饰材料的特性之一,在赋予室内空间形式美感过程中,需要从规格的合理尺度上来把握,即便是同样的材料,在不同的室内设计中,也会呈现不同的感官体验。比如在卫生间地砖选择上,选择大规格瓷砖具有良好的视觉开阔性。

二、装饰材料艺术特征的创新应用方法

2.1利用图形组合创新设计

装饰设计中的装饰材料较多,在优化装饰材料的色彩与肌理特征中,可以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方式来营造新的富有变化的艺术表现力。常用的创新设计方法有对比法、重复法、夸张法、韵律法等。对于某一装饰材料单元,可以按照不同方向的变化来进行规律性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或多个相对重复的单元组合,打破传统单一的材料表面图形特征。还可以从发散思维的运用中,直接打破原有固定的视觉单元设计,以其他新的夸张手法来重新组合材料。比如在某背景墙设计中,利用不同肌理的石条,从其大小、方向等特征上进行按照不同比例的序列进行重新组合排列,以形成新的立体化条纹图案。在材料色彩、肌理特征的组合上,还可以采用镶嵌、拼接等构图方法,从材料图形自身特征的重新布置组合上,营造不同的层次感,增强视觉设计语言的空间纵深感。

2.2模拟与再现的创新设计

人类的艺术实践往往源自对大自然的模拟与再现。在室内装饰设计中,对自然形态的模仿与再现,往往需要从提炼、加工、再创造中来完成。如北京“鸟巢”建筑在设计上,就具有对现实鸟巢结构的模拟。在某“龙卷风”为主题的餐厅设计中,其建筑空间要素在形态表现上,以模拟龙卷风的视觉形态,来优化不同材料的色彩、质感特征,从而增强餐厅空间的风沙意境。当然,在其他室内空间艺术设计中,对自然形态的模拟与再现,有助于增强室内观赏者对自然的情感认知,促进人与空间设计的融入度。与“模拟与再现”自然形态相比,对于天然有机材料的再造手法,往往也是从材料的色彩、质感、肌理、规格等特征上,突破传统的视觉设计手段,融入人的主观创造,来增强室内空间的视觉表现力。利用天然贝壳来制作各类大小不一的灯罩,利用稻草等编织挂件来装饰墙面等等。

2.3通过转换质感创新设计

质感是材料自身特性之一,也是视觉艺术设计的基本特质。质感转换是通过对原有材料的质感特质,运用“创新”手法来改变质感表现。对于常见的传统建筑元素中的“瓦”,其质感是坚硬、冰冷的。但通过对艺术创新手法来重新布置瓦的视觉结构,利用叠加错层等方式,营造出柔和的曲线美感,从而增强了室内空间意境美。当然,对于“瓦”的质感转换设计,其原本的质感依然存在,只是在新的排列、组合、变化中,质感转换创新设计提升了“瓦”的艺术表现力。同样,在装饰材料中,对于其他不同材料的色泽、质感、肌理、规格等特征,也可以通过质感转换设计来改变其某一属性,来营造意想不到的视觉设计效果。对于“竹”,可以通过金属材料来打造出时尚新“竹”质感,即突破了传统视觉思维,又强化了认知上的艺术张力。

2.4废旧材料再生利用设计

废旧材料的再生利用是绿色、环保理念的具体表现,随着岁月的剥蚀,对于一些废旧材料所呈现的色彩、质感、肌理等特征,更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也是创新室内设计的一种表现手法。比如,某音乐公园在设计上,利用废旧的锅炉切割成门洞,利用机床残件来制作雕塑,利用废旧阀门、管件制作博古架等等。这些对废旧材料的重新利用以及创新设计,一方面,从中来挖掘废旧材料的情感内涵;另一方面,从其形态特征来展现某一特殊的时代风貌,来传达某种视觉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废旧材料的恰当运用,不失为一条值得倡导的创新设计新途径。

结语:

总而言之,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是提升室内设计创新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设计师要合理利用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并结合材料自身因素进行设计创新。

参考文献:

[1]汪文忠.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与室内设计创新分析[J].上海建材.2015(06):25-28.

[2]程功.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22(02):256.

[3]赵朝弘.装饰材料的艺术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5(8).

上一篇:3d打印材料下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