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论文范文

2023-05-22

地方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开放经济系统中资源的流动规律决定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农业保险的脆弱性,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可以将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有效地结合,对资源进行再配置,促进农业与非农业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系统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国情,分析了目前建立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可行性和障碍,进而对建立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关键词]双重二元经济结构;地方农业保险公司;资源再配置

王建伟(1971—),男,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湖南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管理、保险与精算。(北京410079)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4AJY007)、湖南省社科联科研项目“我国中小保险机构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603020C)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农业保险①,具有分散农业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为农业信贷提供“担保”、促进农业产业化、均衡收入再分配、提高国民整体福利等功效,同时也是WTO规则支持农业发展的“绿箱”政策之一,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也越来越为理论界和决策部门所重视。然而,在我国的社会风险补偿体系中,农业保险基本处于缺失状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鲜有成功的案例。此前,很多学者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农业保险制度模式提出了若干构想,其共识在于农业保险必须要有国家政策支持,并且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对于具体应该实施什么样的农业保险组织制度并未达成一致。本文拟从开放经济系统中资源流动的规律出发,通过将市场“无形的手”与政府“有形的手”有机结合,深入研究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构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为其提供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一、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构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必要性分析

所谓“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指的是农业部门与非农部门之间(以农业和工业为代表)的部门二元经济结构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形成的“地理上的经济二元结构”。我国农业保险即处在这样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背景下,下面我们从资源流动的规律分析当前“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我国发展地方农业保险的理论意义。

(一)封闭/开放状态下的资源流动与农业保险的脆弱性分析

在封闭的农业系统中(如图1),地区间的资源流动②处于相互孤立的状态。此时,由于缺乏资源流通,农业生产力的低下造成农民的可支配剩余收入很少,使其难以建立庞大的农业保险基金,抗风险能力有限,农业生产和再生产的系统崩溃风险较大,农业安全的脆弱性十分突出。与封闭系统相比,开放系统中(尤其在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源的自由流动将进一步降低农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农业保险经营的脆弱性进一步加剧。

由于开放系统中资源、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并遵循市场化原则通过“无形的手”的作用来配置资源,从而导致资源和要素自然流向效率较高的部门和地区(如图2、图3)。这使得农业保险经营的脆弱性相比封闭系统更加突出,保险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首先,在市场“无形的手”作用下,资源将持续不断地流向非农系统和发达地区,造成农业保险基金不足,人才流失,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的资源不足,补偿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实现。其次,农业保险参保主体出现较高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统一缴费制度下,发达地区缴纳的保费多而赔付少,欠发达地区缴纳的保费少而赔付多,从而使得发达地区的农户丧失投保积极性,而欠发达地区的农户产生依赖性甚至不道德行为。最后,商业保险公司的趋利性决定其不愿进入如此低效的保险市场。

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表现为:风险发生地域广阔、保险标的分散、农户保险意识较低,以及高风险、高赔付等,这导致保险经营的收费、核保、理赔等工作相比城市中的保险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之保险基金的投资渠道受到限制,单纯的农业保险利润空间相对狭窄。因此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理性商业保险公司往往选择不进入或退出市场。

基于以上原因,在片面遵循效率原则的情况下,农业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明显,这使得农业保险的脆弱性进一步恶化,保险的经济“调节器”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整个农业系统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二)政府“干预”下资源的再配置与农业保险稳健性的增强

1.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政府“干预”资源配置可以增强“扩散效应”。开放系统中,资源自由流动遵循效率优先的原则,使得各种经济要素向发达的非农系统集中,产生“凝聚效应”,而“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出,由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凝聚效应”会使地区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进一步强化二元经济结构,此时消极等待发达地区产生的“扩散效应”来消除差别是不可取的,需要政府通过将发达地区、非农系统的部分资源输入欠发达的农业系统中,增强“扩散效应”,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农业系统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当农业系统的生产效率与非农系统的生产效率达到动态的平衡时,农业与非农业才能够实现协调发展。

2.政府“干预”可以改善农业保险的脆弱性,保障其经营的稳健性。所谓的“干预”是指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宏观调控,并非直接参与其经营管理。一般来说,政府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调控农业保险的经营:一是通过技术手段改变农业系统现有的风险特征,提高农业系统整体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了农业保险经营的赔付率;二是利用财政手段,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国家和政府(本质上是非农系统),降低农业系统内部风险管理成本,间接提高了农业保险的经营效率和承保能力;三是发挥金融职能,加强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提高农业系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提高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的信息中介能力和资产转换能力。尽管政府的介入短期内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市场整体的资源配置效率,但通过间接调控资源向农业系统流动(如图2的输入、图3的实线),的确能增强“扩散效应”,使得农业系统的效率提高,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增强。

综上所述,我国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资源遵循效率原则的自由流动使得农业保险经营必然存在脆弱性问题,有必要引入政府的“干预”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为了协调二元经济结构下区域间的经济差异以及规避由此可能产生的道德风险,我们强调必须通过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的“干预”,组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

二、构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现实可行性分析

目前,农业保险在保障和促进我国农业发展方面起到的预期作用已被普遍接受,大力发展农业保险成为各级政府日益关心的问题,国家宏观环境和微观层面也在为建立农业保险体系积极地准备,这些都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宏观经济导向为发展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了政策保证。一方面,国家政策导向鼓励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近来,中共中央在许多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文件中都会提到“积极鼓励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并且给予农户一定的保费补贴”。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旗帜带领下,也都积极地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如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要求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保险监管部门等要在农村保险业务的机构审批、农村代办员的资格授予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在2006年至2010年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可见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于建立保障农村、农民的农业保险制度相当重视,有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政府后盾,各地方的农业保险公司就可能迅速发展起来。

(二)农业保险试点经营初现成效。我国目前是典型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在全国搞“一刀切”的模式来发展农业保险,形式灵活的地方农业保险相对来说比较符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同时中央和各级政府也提倡采取试点的方法由点及面来推广农业保险,如四川选择了眉山、资阳和内江三市作为农业保险的试点,而湖南岳阳市屈原管理区则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开展生猪养殖保险、郴州市“隆平模式”进行的水稻制种保险,这些农业保险试点更有利于国家和地方政府人、财、物的集中投入,减少不必要的损耗,使得地方农业保险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显示其示范效应,为农业保险市场的全面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三)商业保险公司多年的实践经验提供了技术支持。从国内来看,保险公司经过多年经营,在机构设置、费率厘定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和经验。入世以来,外国保险公司在经营理念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也提高了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经营管理技术水平。

(四)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为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契机。目前我国的银保合作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而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有很多的网点,我们可以考虑让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利用这些金融机构来开展保险业务,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与农村金融机构联系起来还可以营造更加完善的金融环境,国内外有很多实践或理论都提到,可以将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的贷款与农民是否购买农业保险联系起来,一方面可以扩大承包面积,增加保费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金融机构本身农业贷款的风险性。

当然也必须看到,当前发展地方农业保险公司还存在一些障碍。首先,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农业保险尚未有比较明确的政策、法律法规作为发展依据和保障,各保险公司在开展农业保险的过程中需要承担较高的风险而得不到任何补偿;其次,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抑制现象越来越严重,使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保险的购买力严重不足,农民交纳保费的能力有限,导致整个农业生产陷入恶性循环;再次,农业保险从产品开发到经营模式的定位不明确,使其缺乏针对性强的自主创新;最后,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市场还缺乏巨灾支持保护体系和风险分散机制以及检查监督的职能部门。

三、构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设想和建议

本文所提出的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是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等地方政府参与,以保障本地区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的,将商业化经营与政策支持有效结合的新型农业保险组织。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地方性是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重要特色。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地方性”就在于它是以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在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各行政区以及行政区内各部门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有很大的区别,开展农业保险的条件也不一而同,这要求我们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模式在全国开展农业保险,而各行政区的各项指标和条件我们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因此开展农业保险试点经营时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第二,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是“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有机结合的产物。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将政府宏观调控与商业化运作集于一身,既有政府“干预”来改善原有农业保险经营的脆弱性,又遵循市场机制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第三,政府的“干预”是适度的。政府直接参与经营会带来较高的委托代理成本和交易成本,弱化农业保险公司的功能角色定位,在这些方面中央政府比地方政府的成本更高,故两者在现实中都只能充当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导向者,起“守夜人”的作用,而将公司的经营交给市场。

总体而言,政府支持下建立的地方农业保险公司,能够增加农业系统的收入,提高农业系统的安全性及运行效率,缩小与发达非农系统之间的差距,进而弱化国内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经济效率,是一条解决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构建设想。

(一)地方农业保险宏观体系的建立

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是在中央政府的政策指导下由地方政府直接主导、服务“三农”、政策性与商业性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保险公司。整个农业保险体系如图4所示。

1.中央政府的“调控”,实现了整体的资源配置。中央政府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关,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指挥者,因此要大力发挥政府输入所带来的“扩散效应”。首先,中央政府要建立健全国家有关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其次,中央政府要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提供国家再保险或者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分散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部分风险;最后,中央政府要与其领导的银监会、保监会/农业保险监管机构及地方政府积极进行协商,共同改善农村金融环境、优化地方财政政策与措施、改善现有农村的自然条件等,力图为资源要素的输入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

2.地方政府的介入,从微观实现“输血”和“造血”。作为直接主导者,地方政府首先需要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建立注入一部分资金,这部分资金可由各级地方财政拨款或整合各项支农资金;其次,地方政府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前面提到的信息传递、运输条件的改善以及气象工作的协助,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充当各方利益的协调者,比如要将农业保险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与畜牧防疫部门协调将保险防疫纳入农业防疫体系、充分发挥救灾防灾部门保险辅助社会管理的职能等,从而降低农业保险机构的经营风险。

3.农业保险监管机构是农业保险的直接监督管理机构。该机构可以由现有的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兼任,也可以单独成立。其职责主要是对地方农业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监督和管理,如定期审查农业保险开展情况以及经营状况,同时还要协调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如银保合作业务往来的规范性等。

(二)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微观组织的建立

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在具体的构建中,要借鉴当前各类金融机构改革的经验,充分发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

1.地方农业保险公司应采取灵活的经营组织模式,但最基本的思路是要坚持地方政府的适度“干预”与商业化经营并举。一方面,完全商业化运作带来农业保险经营的脆弱性;另一方面,政府过度干预导致经营的低效率,因此,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建立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又要独立于政府的行政干预。然而,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均衡,因此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农业保险公司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参与程度不尽相同,实施不同的经营模式。

2.逐步完善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治理结构。尽管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是政策性的组织机构,但是我们主张其在实际运行中以商业运作为主,因此其经营管理等业务基本上是依照企业经营的法律规范来进行。在其组建之初,政府出资但是却不能入股,而其他保险公司可以入股(发达地区)或者采取农民自身的合作互助(经济欠发达地区)方式,唯一不同的是,它在税收等方面会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双重优待。作为一个法人机构,地方农业保险公司除了政府补贴之外都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3.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地方农业保险公司成立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农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保险服务,因此,公司最初的主营业务就是狭义的农业保险——种养两险以及农村大型机械保险,并且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随着农业保险在农村的日益发展,我们可以考虑引入“大农险”,为农民提供“一站式”的保险服务,不断将农业保险产品推陈出新,但在此经营过程中我们仍需要将政策支持的农业保险业务与商业性农业保险业务分开,实行独立核算。

4.地方农业保险公司与各类农村金融机构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农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分支机构遍布广大农村地区,农业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其网点资源,向广大农民介绍农业保险,实施农业存款保险制度,提高农民参与农业保险的意识,促进农业保险的顺利开展,反过来,农业保险的开展又为农民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提供了后盾和损失保障,还可以考虑将参与农业保险与否,作为衡量农民贷款额度和信用的一个参考标准等。

注释:

①文章中农业保险是指专门为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农业生产者应对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提供的保障。

②本文中的资源泛指包括人力、货币、物力以及技术等诸多生产要素。

[参考文献]

[1]袁嘉新.经济系统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4]彭建刚,周行健.双重二元经济结构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战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6).

[5]杜彦坤.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模式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6,(1).

[6]张跃华,顾海英,史清华.1935年以来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农业经济问题,2006,(6).

[7]曾玉珍.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对构建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启示[J].世界农业,2006,(1).

[8]彭焕才.论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7,(9).

【责任编辑:叶萍】

地方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2011年国家审计署部署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负有救助责任的债务三大类。我个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这种分类表示认同,但这种分类是已形成的直接债务,它未包含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

那么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有哪些呢,个人认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各级政府对当地群众百姓公益事业的欠账,也包括占用预算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等。前者在账目上没有数据体现,而后者则在账上可以看见。因此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时我们就要密切关注财政总预算账中的暂付款。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资金调度管理确保预算执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将财政总预算中的暂付款压缩到占预算支出4.17%以内。据本人对几个县区的了解,各地财政总预算中的暂付款多的占当年预算支出的65.73%,为当年地方可用财力的131.66%,少的也有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5%,为当年地方可用财力的85%。经分析某县暂付款主要由下面几方面构成:重点工程借款占28.05%、垫付企业增值税占8%、预拨企业税收优惠奖励占3%、单位及乡镇借款占12.63%、收入调度暂付款占43.9%、其他暂付款占4.42%。由于暂付款数额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财政资金周转越来越困难,制约了财政经济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剧了财政风险,直接导致了占用、调用和借用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如此一来,势必形成潜在隐患和资金风险。

因此,本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不能仅从政府直接层面看问题,还应当关注隐形债务。密切注意随着财政暂付款逐渐扩大规模,要消化这些暂付款,除积极发展地方财力外,向银行举债或向社会筹资也是其有效途径,而后者就将形成地方性直接债务。(作者单位:吉安县审计局)

地方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职业教育旨在培养生产、建设与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互适应,全力面向市场开展办学,彻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持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与服务经济发展之能力,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阐述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

[关    键   词]  职业教育;地方经济;服务

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之中,对教育所作出的定位也各不相同。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机遇期,这就要求当代职业教育从业者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从而找准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致力于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概括起来就是“服务至上”与“质量至上”。所谓“服务至上”就是要求职教工作者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努力为我国的经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一、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企业是能够创造出经济价值的主体。依据“二八原则”,研究者按照企业人才的来源来创建模型。一是把企业用人划分成专家与职工等两大要素,前者被称之为“高手”,后者则被称之为“人手”。在企业用人过程中,有20%的职业可成长为专家,而专家中仅有20%的人员是从企业外部招聘的,而多达80%的专家是本企业内部培养的。因此,引进人才和培育人才两者不可偏废,一定要做到多措共举。不仅要在目前条件并不具备,或并不完全具备的情况下去全力争取相关资源,而且还应当在目前已有条件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各类人才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拓展本企业自身的人才队伍,全面调动起人才的工作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盘活人才资源,切实避免出现人才流失或者闲置等情况,尽可能地做到人尽其才和才尽其用,形成人才不断涌现的好局面。

在人才的分类上,主要可以分为本科及以上、职业教育等两大类。在对近些年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筆者发现现代职教是属于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因此,要面向当地各个行业的生产与服务一线,培育具备实用型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并且推动全体劳动者实现可持续的职业发展。和别的教育形式比起来,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是毕业生可以直接就业。有统计显示,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大大高出“211院校”以及普通本科院校,这可以称得上是我国职业教育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所以,职业教育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相当大的作用,为适应于地方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之所需,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相应专业,做到自身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本地的支柱性产业发展、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之需求保持一致,才能够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出足够数量的实用性人才,如此也就能够推动建立起以品牌和特色化专业为龙头,高度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

有鉴于此,笔者觉得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且随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化,职业教育不应只注重培育考试成绩过硬的学生,也不应只满足于单向型输出,而是要致力于建设“大职教”,全力承担培养具备实用技术与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的责任。职业教育应依据双向选择原则,积极应用相关资源,不断提升师资水平、改善设施设备硬件状况、提升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二、当前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切实形成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

我国的职业院校通常是由地方主管、行业主管或是两者共建的,其办学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以及相关行业之发展,具备了非常明确的服务性功能定位。鉴于职业院校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上的主要优势,职业院校已愈来愈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认可,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因此,职业院校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办学理念,真正树立其为当地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意识,积极培养为全社会提供服务的新型理念,依据社会发展之所需来确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及目标,并且依据本地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需求来调整本校的专业设置,从而走出一条“以服务为主要宗旨,以就业为教学导向,以产学相互结合为前景”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职业院校唯有真正形成为当地经济社会服务的理念,才能严格依据该标准开展办学,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当前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且也体现出职业院校所具有的办学价值。

(二)不断推进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个良好的体制是推动职业院校社会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职业院校要想推进社会化服务的进程,就一定要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方式改革,从而让其能够更加符合今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向。职业院校办学的目标与宗旨就是要更好地推动学生就业,进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尽管当前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均可运用多种灵活性举措来促进自身的社会化服务,然而极少会有职业院校从体制入手来实施有关改革。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将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相联结,以地方经济发展为指引来形成自身的培养机制。同时,要把职业生涯规划融入课堂教育教学当中。从本校新生入学之日起,学校就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系统化、全面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切实帮助职业院校学生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自己有更为准确的认知,从而对人生有更加全面与清晰的认识。职业院校在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中,应当全面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致力于指导学生将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和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加以联系,真正做到依据实际来确立目标,实现个人的终身发展。

(三)创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化教学机制

职业院校实践化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它一定要在最大的范围之内全面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从而推动其发展进程。有鉴于此,院校一定要和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相关行业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运用各類载体以推进具备实践性能力的人才培养。一是职业院校应当全力争取当地政府的扶持,推动政府予以职业院校以更多的优惠性政策,对职业院校的实践化服务予以相应的指导,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规范与协调本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加大本校对外宣传的力度;二是职业院校应当依据目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层次与要求来强化与本地的龙头企业间的相互合作性办学,建立起实训化教学平台,以求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要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大力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

职业院校要将增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能力为办学的首要目标,将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视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首要模式,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视为本校办学的首要效益。通过工学结合与校企联合,实现地方行业与产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结合,这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职业院校要积极实施校企合作战略,提炼出本校鲜明的办学特点,始终坚持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效益双赢的办学途径,形成工学交替、订单型、校企双向介入以及顶岗实训等富有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育模式。职业院校要主动加强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或是在本校内部建立起技术比较先进、设备较为健全、环境相当逼真,而且还富有自身企业文化特色的教学企业,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和企业相类似的培训与学习环境,或是由学校把教学的某一阶段投入企业中,由企业资深技术人员来负责教学工作,把企业真实的生产场所视作实训教室,这样一来既可让学生一边学、一边做,实现理论与实践学习的一体化,进而促进教育与就业岗位之间的零距离联结,又能提升职业院校的就业率,切实增强职业院校办学中的生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

(四)落实就业导向,倒逼教学方式转变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已经极大地滞后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单一性模仿与形式主义的问题非常严重。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理应顾及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要按照课程的内容和实际工作加以匹配、理论课和实践课彼此结合原则,不断改进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让课程的设置真正符合本地主导性产业实际,符合本地龙头企业的关键岗位、重要技术以及最新工艺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就业导向的引领,采取以下三点措施,倒逼教学方式转变:(1)要依据企业的岗位职责以及专业技术水平,按照科学的职业资格标准,明确合格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目标;(2)要以企业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明确职业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3)要以能力建设为主轴,实施课程内容的重构,从而形成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加以适应的现代职业院校课程教学体系。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各地产业转型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类人才。职业类院校是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技能类人才最为方便和有效的途径,必须积极适应当地经济建设之所需,全力培养所需人才,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尽管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强对接,不懈努力,全力探索提高自身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策略,以实现为地方经济发展多作贡献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桓.职业教育集聚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商业经济,2015(11).

[2]徐桂庭.区域职教: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沧州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侧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7).

[3]程宇.曲靖市麒麟职业教育集团主动服务和融入地方经济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7(11).

[4]沈正峰,蔡效猛.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思考:以宿城区职业教育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8(12).

地方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正逐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责任审计也要随经济体制的转变而发生变化。经济责任审计能够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监督,对领导干部进行严格要求,促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保持公正廉明,最终消除国家政府部门的腐败问题。本文主要对地方政府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讨论,保证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为党建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在党的领导下保证国家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解决方案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涵义。经济责任审计就是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给审计机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来对各个机关团体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工作过程中的资金运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以及遵守财经法规等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的过程。

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的对象是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干部,主要检验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在任职期间是否履行了自己的经济责任。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对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进行全面综合的审计,主要包括财务和财政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内容。进行审计的过程中要使用各种各样的评价标准来对国家有关部门领导者的行为进行评价。虽然审计过程中的评价方法多样,但是审计机构的审计行为却要经过授权,并且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很高,会影响领导干部的命运。

(二)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审计机构要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于部门中发生的一切资金收支的准确性、真实性、效益性和合理性进行调查,并对领导干部在活动中承担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

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审计的审计人是由国家有关部门授权的审计机构,审计对象就是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的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活动过程中承担的相关经济责任。

二、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

根据调查可知,由于地方政府部门处在较为偏远的西部,所以审计人员有可能会忽视掉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在对地方政府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可能发生重大错误的地方的审查,这就会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一旦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发生贪污受贿或者挪用公款的行为,那么将会危害到国家资金的安全,不利于国家资金利用到需用资金的地方去,这将给国家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一)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时难以进行经济责任的界定。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确认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领导干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接触到很多经济活动,所以我们很难将部门领导干部涉及的经济责任进行准确的界定,这就给审计机构的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另外,由于经济的发生多是依靠多方人员的努力,所以经济责任无法在人员之间进行准确的划分,所以审计工作无法顺利进行。

(二)经济责任的审计过程比较漫长。根据以往的审计工作我们知道,为了给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的审计,我们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确定与划分,然后还要耗费更多的精力来对领导干部进行的资金行为进行审查,即使采用重点审计法,也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造成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比较漫长,无法尽快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评价,并且还可能会给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延长掩藏犯罪证据的时间。

(三)经济责任的审计过程缺乏透明性,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它的作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监督的主要有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群众监督,但是审计机构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任命之后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的审计时的透明度不高,并且使用的审计标准也与我们的想法大相径庭,所以导致在地方政府领导下的人民群众无法对国家有关部门的资金运转情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这样就会给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增加贪污受贿的机会,将不利于国家资金的安全。

(四)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大。我们前面提到的审计人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所涉及的各项经济业务中的资金运动的合理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进行验证,还要明确经济活动中领导干部要承担的经济责任,另外当今的地方政府部门涉及的经济业务很复杂,给审计人员增添了大量的工作。

(五)经济责任审计给审计人员带来更多的审计风险。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候,不仅要对领导干部进行审计,还要对部门进行审计,但是有关部门的相关人员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资金行为进行记录时,有可能受到领导干部的要挟与恐吓,从而帮助领导干部掩藏犯罪真相,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忽略了存在问题的地方,从而影响审计工作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审计风险。

(六)对任期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很多困难。在对任期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候,缺乏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进行评价的标准,而且缺乏准确的数字化的指标,所以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中,无法对任期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所负担的经济责任进行正确的评价,另外不同地区之间的评价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不能激发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最终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

四、如何解决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准确界定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首先审计人员必须明确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所承担的经济责任,前任和现任之间的责任不能发生混淆,如果现任在工作的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对前任的过失进行补救,审计人员要对现任给予肯定意见,如果现任仍然无动于衷,甚至做些变本加厉的事情,审计人员就要对现任给予否定意见,总之必须确保审计意见的准确定,避免张冠李戴。

(二)使用科学的方法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由于审计人员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为了避免时间的浪费,我们可以采用抽样法或重点审查法来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查,以此来降低审计工作的数量,减轻审计人员的工作压力。在使用重点审查法时要注意挑选可能发生错报的记录,以此来检查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不法行为。

(三)努力提高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透明度。国家有关部门要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这样审计机构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才能够对领导干部的行为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判断,然后才能够与群众监督相结合,让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的表现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从而让人们对领导干部有正确的评价。增加透明度之后,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约束自己的行为,竭尽全力为人们的生活谋福利。

(四)要适当地增加审计人员的数量。由于在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来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进行确定与划分,如果只依靠少量的审计人员,那么巨大的工作压力将会影响审计人员工作的准确性,所以要适当增加审计人员的数量,来分担大量的审计工作。

(五)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适当地改革,降低审计的风险。由于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着审计风险,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我们要降低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固有风险,这就要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改革,使其审计工作变得简单,利于审计工作的进行。

(六)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进行较为准确地规定。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来对任期的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所以我们要根据不同地区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来综合制定对领导人的评价标准,从而激发领导者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五、总结语

为了消除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贪污受贿行为,为了维持执政党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为了保证国家资金的安全,我们必须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必须利用一切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准确性,消除政府领导部门中的不良风气,保证国家资金实现合理地利用。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王萌,王文清,吴会洋.经济责任审计在现实中的运用[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12(20):111-112.

[2]李宇峰.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构建[J].中国经贸,2013,10(28):120-121.

[3]陈娜.关于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几点建议[J].经济视野,2012,12(26):135-136.

作者简介:罗家琼(1976-),女,独山县审计局会计师,研究方向:基层审计。

地方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在推行数据分析类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误区。结合调查研究和教学实践,文章从课程开设的选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思想的创新提出了一整套的优化方案。

关键词:数据分析;统计学;计量经济学

数量分析是二战以来西方经济学界研究方法的主流。美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也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学是计量经济学的时代。”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经济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在全国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开始推行与普及,经济学专业数据分析类课程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此相对应的是国内经济学的核心期刊上刊登数据分析类的文章越来越多,文章应用数量分析的方法和技巧也越来越先进,体现出跟国际经济学研究接轨的趋势。在大数据的智能经济时代,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生涯的创新创业,也是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笔者从课程开设的选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思想创新这三个方面谈一下应用型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數据分析类课程的优化选择。

一、课程开设的选择:从“开不开课”到“开什么课”的教学观念转变

经济学本科专业属于经济管理类的老牌专业,国内一些重点大学从恢复高考不久的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设《经济统计学》的课程,当时课程名叫《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此后虽然课程名不断变化,但是以统计学内容的课程教学一直延续下来。《计量经济学》的开设则相对曲折一些,从1980年夏克莱茵教授等人在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少数高等院校零星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经历了20世纪90初的稳步发展,到1998年《计量经济学》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终确定为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计量经济学》在我国高校才得以推广。以《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这两门课程为基础的数据分析类课程的普及,大大地促进了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

因此,在经济学本科专业开展数据分析类课程教学原本是没有争议的。但随着1998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来,一些地方性的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地方高校出现一种错误的教学思想,认为“地方高校的定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以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为基础的数据分析课则需要师生都具有一定深度的数理功底,推行此类课程面临师资缺乏、学生数学功底弱接受困难等问题,所以很多学校的此专业认为最好不开设此类课程,或者降低难度开设。”此类认识在地方高校的存在,带来了两个不良的影响:一是制订经济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时候,不设置数据分析类的课程模块,或者压缩这类课程的学时;二是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是流于形式,教师没有系统讲解此类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别提把这类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工作学习中去。我们认为这种思想既不利于经济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违背学科发展趋势和教育部文件的规定。原因有三:一是纵观西方主流经济的发展历程,其研究方法深受逻辑实证主义的影响。特别是目前在西方占据正统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一方面要求其研究形式的科学化,大量地引入微积分、集合论、拓扑学等高深的数学内容。另一方面根据实证原则对经济学可检验性的要求,应用《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经济理论进行检验。如果学生没有一点数据分析的基础,在经济学专业的课程学习中,就无法掌握西方经济学整套理论的内容,更别谈批判性地借鉴。二是大数据的智能经济时代,数据分析是企业和个人做出决策的科学依据,也是决策成功的重要保障。学生如果没有数据分析的知识结构,也会对其以后的工作、生活和职业提升带来影响。三是根据2018年教育部新颁布的《经济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本科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于以上的三点理由,我们认为在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开设数据分析类课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至于开设哪几门课,既要体现经济学专业与其他统计类专业的差异性,又要兼顾数据分析类课程基础知识要求的一致性。比如说,在国内经济学与经济统计学同属于经济学类本科专业,经济统计学除了要学习《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课程外,还要开设《抽样技术》《多元统计分析》《应用随机过程》《国民经济核算》《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这些课程当然都跟数据分析有关系,但是经济学本科专业不必也不能照搬全部开设。因为开设太多势必压缩本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影响到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出来的人才没有专业特色。所以经济学专业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对数据分析最重要的课程来开设,除了开始数学方面的公共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外,选择国家质量标准所要求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两门课是理所当然的。

二、教材和内容的选择:从理论到实践课程体系的重构

一本好的教材一定包含编者对其教学活动的成功总结。选择一本好的教材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有利于教师课程教学的实施,进而推动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市面上出版的《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教材比较多,笔者通过发放问卷和询问调查,发现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使用表1所列的这些教材比较普遍。表1所列出的理论和实训教材,目前在地方高校和一本高校使用比较流行,基本上都是质量比较高的国家级规划教材,各个学校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与自己的偏好选择使用。需要说明的是,除外文版翻译到国内的教材外,国内还有许多学者也编写了很优秀的教材,比如说李金昌编写的《统计学》,孙敬水编写的《计量经济学》,张晓峒2017年新编的、清华大学出版社发行的《计量经济学》等。

教材选定后,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考虑知识的衔接性。应当按照“《统计学》+《统计学实训》”到“《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实训》”的顺序原则加以开课。理论课的定位是使学生们掌握课程的基本方法,实训课则要教会学生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鉴于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训部分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理论课与实训课虽然可以分离单列,但必须同学期同步开设。而计量经济学与统计学排课的先后顺序又是由课程的知识体系决定的,如果忽视这种安排就是违背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因为计量经济学是跟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都有关系的交叉学科。统计学的概论分布、区间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都是计量经济学学习的基础,先《统计学》后《计量经济学》是必须坚持的科学排课顺序。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上述所列出的《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教材在内容的把握和章节的衔接上,都做到了合理安排,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肯定。但是经济学专业把这两门课设计成数据分析课程模块,这里就必须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否则教学效率不高。比如说,国内许多《统计学》教材都把回归分析纳入进来,笔者认为就没有必要,因为《计量经济学》就是从回归分析开始的。同样部分《计量经济学》教材在前几章和附录部分都给出了一些统计学的知识,作为《计量经济学》学习的起步,对教师的授课也是多余的。根据多年的教学探索,我认为《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部分都可以按照“3+1”的學分来开设,教学内容优化如表2所示。

理论教学是实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实训是理论教学的应用和拓展。因此也必须对两门实训课程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安排,使之与理论课协调一致。根据理论教材的选择,可以考虑把SPSS和EViews分别作为两门实训课程的操作软件,这样选择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数据分析技能,也避免了软件选择上的重复性。实训操作的实验安排精选如表3所示。

三、教学思想创新:“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轻推导”的四原则

为实现经济管理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必须贯彻“从理论到实践,从知识到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的教学思想。对地方本科院校经济学专业学生的访谈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反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较难,教材理解有困难,学习兴趣不高。造成这一窘境的主要原因是:上述两门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方面数学功底,经管类专业的大学数学虽然都开始上述课程,但由于学生入学前的数学基础较弱,本来应该掌握的知识没有很好掌握。基于此,这两门课程的教学思想必须创新,既要适应学生数学基础弱的现状,又要通过加强实战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此,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创新,总结出“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轻推导”的四原则,可以看成这两门课的教学思想的创新。“轻推导”是看轻这两门课的数理推导过程。但绝不是不要推导,简单的推导同样要求学生掌握。复杂的推导只要求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推导?推导的结果与目的是什么?至于推导的过程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重思想”是要求学生弄懂统计推断的原理和计量经济模型的经济学与统计学涵义;“重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展示描述性分析和推断统计分析分方法与步骤;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的步骤:从模型设定到参数估计、再到假设检验与预测分析等。“重应用”是这两门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表3安排的实验教学模块跟表2的理论教学相配套。每一实验配套相应的教学案例,手把手地教同学熟练SPSS和EViews软件的操作。课后安排学生完成教材后的练习题。实训课的考核方式也跟理论课相区别,《统计学实训》要学生使用SPSS软件完成老师指定的一个综合性实验,提交实验报告;《计量经济学实训》则要求使用EView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交一篇课程论文。这样就可以把学生从繁重的计算和枯燥的数学公式中解脱出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其数据分析和实证建模能力。

四、结束语

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应当坚持有重点地取舍,开设《统计学》加《计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训课程。选定教材后,按照先《统计学》后《计量经济学》的原则开课,教学内容的优化一要注重知识的衔接,二要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教学思想的创新可以坚持“重思想、重方法、重应用、轻推导”的四原则。

参考文献:

[1]袁卫.统计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兼论我国统计教育的改进[J].统计研究,1992(03):33-41.

[2]曾五一,肖红叶,庞皓,等.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研究,2010,27(002):3-6.

[3]袁卫,刘超.统计学教材建设的问题与思考[J].统计研究,2011,28(09):9-12.

[4]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5]洪永淼.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J].经济研究,2007(05):139-153.

[6]洪永淼.经济统计学与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及发展前景[J].统计研究,2016,33(05):3-12.

上一篇:体验经济论文下一篇:港口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