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

2024-02-09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快速、高效的互联网服务正在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去。“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不仅对各服务行业进行冲击,同时也提高了被服务者关于服务质量的意识和要求。高校图书馆同样作为知识服务行业的一员,在“互联网+”时代也面临着挑战。该文主要就“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存在的现状问题,利用互联网改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与渴望与日俱增,要求也愈来愈高。高校图书馆是一所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可以说是知识和信息的传递员,在为高校学生未来的各行业人才提供着服务。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制度,丰富图书馆的服务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是高校图书馆的长期任务。结合“互联网+”时代寻找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利用互联网带来的科技进行管理完善和服务提升,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动力。

1互联网和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隨着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已经进入了大数据信息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图书馆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信息和知识的来源地,相比于图书馆从互联网获取信息显得更加快速、便捷。互联网的数据库存储信息量大、信息传递速度快、信息传递方式多,这是互联网的优点,但是针对高校学生而言,互联网的信息缺少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利于高校学生的直接选择利用。高校图书馆是专门针对高校学生的,相比之下,信息和知识的存储更加专业和有针对性,对学生提高的帮助更加直接有效[1]。从以上来看,高校图书馆和互联网之间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并不存在非我即他的敌我矛盾,反而是各有取舍,因此将“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才会对高校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人才建设贡献力量。

2 “互联网+”和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学生的优劣势比较

(1)“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的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获取知识的聚集地,在这里每天聚集了对知识对信息有极度需求和渴望的各专业师生。高校图书馆就是信息的前沿、知识的代名词,很多著名的书籍,科技前沿类的书籍都需要学生提前排队预约才行。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聚集地也是高校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最佳去处。每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莘莘学子求知若渴的形态。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媒体的多样化,手机、电脑的普遍化,高校图书馆慢慢变得清静起来,甚至不再是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首选地。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高校图书馆落后的管理与服务不能满足新时代高校学生的需求。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达,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高校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网络设备获得所需的信息和知识[2]。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有诸多优点,比如:不受实践和地点的约束;信息实时更新;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形式多样,图文并茂、声像、音像生动形象等。相比之下图书馆的缺点就更加明显,比如:受开馆闭馆时间限制;无法及时获得最新资讯;信息主要以专业为主涉及面小;纸质信息形式单一,同时高校图书馆的硬件条件、环境等也为跟随经济的发展而进行提高,这些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就更加显得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2)互联网信息缺乏系统性。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方式虽然与图书馆相比存在快速、便捷的优势,但是也有着明显的不足。比如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获取信息时,很容易被随时出现的广告、有趣新闻等分散思路。无法做到专心阅读,导致信息琐碎、断断续续、不完整,这种没有系统的阅读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缺少规划。使用电子设备学习专业知识时,无法做到精细阅读,通常都是和观看新闻趣事一样一眼掠过,这样阅读方式不适用高校学生的专业性知识学习,有碍于学生的系统性思考,到时思维混乱。而且互联网信息还存在真假难辨的现象,如学生做不到有效分辨,很容易获取到错误的信息[3]。相比之下,图书馆的优势就显露出来了,文本式阅读方法,可以让学生做到专心专注,对专业性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规划,不受其他无关信息的干扰,中断之后还可以无缝衔接。

(3)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无法满足现状需求。目前也有很多高校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改善自身的管理,想要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因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知识的缺乏,未能起到改善作用。具体的表现有:无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图书馆藏书的检索功能,导致学生查找信息资料困难;无法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传播宣传的作用,对新进书籍进行宣传公布,导致学生无法获取最新信息资料;无法利用“互联网+”的强大功能,实现图书馆藏书的分类等。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无法改变长期以来的传统管理模式思维方式,缺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意识,这些也都是导致高校图书馆在管理和服务方面无法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原因。

3 “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策略

3.1 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信息融合

高校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科技便利,提高信息化意识,注重网络和数字化的技术的运用,加强网络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而解决图书馆面临的信息筛选落后问题。可以通过建立校内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实现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拥有的丰富馆藏信息资源的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跟随高校学生需求,实现阅读模式的转变和创新,保留传统的纸质信息资料的同时,增加阅读模式的转换,将纸质信息资源转变成电子信息资料,使得图书馆成为数字化网络与传统模式的结合体,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转变。高校可以通过与有关企业公司的合作,将高校图书馆原有的馆藏纸质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传播;通过建立多种类型数据库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和信息化转变;为有着不同需求的高校学生增设相关信息资料;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发现信息网站上的与学生专业有关的信息资源,进行知识融合,使其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新进资源[4]。通过“互联网”技术与高校图书馆的结合创新,不断满足高校学生对知识对信息的强大需求,为学生走向社会成为各行业人才奠定基础。同时对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及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也是必须之举。

3.2 结合高校学生特点提供专业化服务

针对学生自己通过“互联通”获取信息缺乏系统性的问题,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来进行改善。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研究内容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分成不同的组群,比如建立各专业群、新生群、毕业生群、教师群等等,将拥有相同或相近阅读需求的学生组织起来,共同围绕某个主题进行交流探讨。通过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利用微信、QQ、网站等信息工具,向高校学生进行数字化信息传递,提供信息检索和信息推送等个性化服务。以此引导高校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料,扩宽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度。为高校学生建立数字信息资源网络服务平台,使学生可以不受地点限制随时随地进行资料检索、阅读、下载,提高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在充分开发利用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同时,也要重视传统图书馆的优势。将传统的阅读方式与新型的阅读方式相结合。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有电视、电台、杂志、报纸、书籍等等,新型媒体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实现信息传递的。两者之间必须相结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将“互联网+”技术与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的能力进行最大化释放[5]。比如利用网络宣传进行阅读信息的推广,针对高校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所需内容的不同,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专题导读活动,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在图书馆网站建立相应的检索专栏设计,包括课程大纲、实践指导、教学课件、实习指南等,为高校学生提供在线文献信息的检索教程,将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完美结合。

3.3 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追求

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改善管理制度,正确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接受互联网对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是实现高校图书馆转型的关键。图书馆管理人员作为高校图书馆转型的真正实施者和操作着,其作用之重要不必多言。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知识培训非常必要,可以通过进行外语能力的培训、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对保密知识的学习,来提高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更新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使其具备引导高校学生精细化阅读的能力,为高校师生提供专业性和针对性的服务。通过制定一些限制条款、严格的规范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规定网络信息传递区域、设置相应的权限、提醒信息等等措施,来保护信息资源的产权和个人隐私,以避免图书馆互联网信息资源被恶意传播[6]。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不仅要为高校学生提供“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服务,同时还要具备建设和管理新型高校图书馆的能力。

4前景展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强大,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是势在必行的大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成果的广泛运用,高校图书馆会朝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更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模式,提高与时俱进的步伐,根据高校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会让高校图书馆走在时代的前沿。在不久的将来高校图书馆可能会全智能化管理,为高校学生提供更高效更快捷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实现全球信息一体化,通过互联网将全球最先进最前沿的信息进行输入传递,让高校图书馆成为真正的高端人才聚集的发源地。“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前景可观,未来可期。

5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阅读的场所更是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建设现代化社会,全面实现信息化,提升高校学生全面素质素养,都离不开高校图书馆的变革与创新。“互联网+”时代,高校学生的阅读方式发生改变,阅读平台变得多样化,新型媒体的不断涌出,这些都对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有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互联网+”时代不断地创新、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新型图书馆的转变,是高校图书馆今后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 茹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J].才智,2019(27):237.

[2] 李曙英.“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策略[J].青年与社会,2019(18):169-170.

[3] 唐碧群.互聯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策略[J].管理观察,2018(4):131-133.

[4] 王芳.“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创新策略[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7(1):72-76.

[5] 王丹,朱学元.“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策略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8(3):175.

[6] 郝彦娜,樊俊,蒋婕妤.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创新研究[J].知识文库,2019(4):195.

【通联编辑:代影】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近几年来,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旺盛的热门专业, 各类院校都纷纷开设该类专业, 地方本科院校更是如此。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 培养创新型、开拓型、应用型人才, 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方面必须进行大胆改革和探索, 唯有如此, 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才能使地方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 地方本科院校及其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现状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般都是在地方师专的基础上, 合并教育学院、职业大学及部分中专等当地院校升格建立的。这类院校其办学层次和类型定位于一般教学型本科院校, 其培养目标是面向研制、生产、管理工作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这些新建院校一般都具有较长的专科办学历史和一定的办学实力, 如襄樊学院的主体部分襄阳师专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但随着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 这类地方性院校在人才培养规格、服务功用、发展方向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比如由主要培养专科人才向主要培养本科人才转变;由单科性向综合性转变;由服务某行业向服务某区域转变[2]。由于本科办学历史较短及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类型、生源层次、办学传统等历史及现实诸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 这些院校往往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处于劣势地位, 无法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进行竞争。地方院校一般都处在地级中小城市, 办学条件有限, 也较难引进优秀人才;地方院校一般由地方政府管理, 办学经费缺乏;地方院校处于二流地位, 生源普遍较差。总之, 这些制约学校发展的因素是地方院校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

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一般是在应用电子技术等专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或依托原有相近的理科专业 (如物理专业) 发展起来的。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普遍存在经验不足、条件有限、师资匮乏等制约因素。

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教学观念亟待更新。大多数地方院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开设之初, 师资主要由物理专业教师等改行充当, 近几年, 新进了部分研究生充实教学第一线。改行教师为非本专业出身, 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完整, 对前沿知识缺乏了解;另外, 这些教师原来从事专科教学, 进入本科层次后, 部分教师不能胜任本科教学工作。新进青年教师没有经过必要的训练, 缺乏教学经验, 教学功底不厚, 教学效果不佳、科研水平不高, 需要经过若干年的锻炼和培养才能逐渐成熟。同时, 扩招使师资数量不足, 教师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对教学科研的精力投入不足, 并且存在不同学科专业师资结构失衡的问题。

实验条件较差、办学经验不足。与传统的老牌本科院校相比, 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办学历史较短, 办学经费有限, 实验设备严重不足, 实验条件简陋, 实验室建设滞后。办学经验缺乏, 课程设置不合理, 简单照搬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 严重脱离本校和学生实际, 教学效果不佳。

2 地方本科院校及其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实践创新的矛盾

高等教育已走进了大众化教育时代, 地方本科院校肩负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重任, 着力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地方院校的必然选择。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瓶颈”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生缺乏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纠正“重理论, 轻实践”的现象, 也要纠正因为对应用型人才曲解而出现的“重实践, 轻理论”的趋势。有人认为, 既然地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就应该加强实验教学, 大幅度降低理论教学要求;有的人甚至存在一些偏激观点, 认为理论教学作用不大, 实验教学的效果好多了, 试问: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做实验有多大作用, 能够提高他们什么样的能力?又怎么能够进行实践创新呢?没有专业理论基础的实验及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永远只能是小打小敲, 修修补补, 不可能成气候。另外, 一些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实验条件的局限开设课程本来就很少, 离本科教学要求还有一段差距, 并且本科教育毕竟不同于职业技术教育。当然, 加强实验教学, 注重实践创新, 办出地方院校特色的方向是正确的, 但要辩证的看待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和实践创新的关系, 二者不可偏废。

2.2 就业与深造的矛盾

近年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 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未来几年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地方院校纷纷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就业渠道, 如采用校企合作, 建立实习基地和学生创业、创新基地, 大量压缩理论教学任务, 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创新基地, 甚至有的学生一年级就进入创新实验基地。另一方面, 为了提高学校声誉, 鼓励更多学生参入考研队伍, 当然, 学生考上研究生也是缓解学生就业的渠道之一。如何解决学生就业, 同时又不降低理论教学的要求来满足考研学生的需求的矛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3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部分地方高校管理者对学校的发展思路不清晰、定位不明确。一方面, 关注学院升层次、增学位点, 学院升大学, 选用国家级教材、国外经典教材, 进行双语教学, 鼓励学生考研和教师搞科研;另一方面, 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 又极力呼吁“压缩教学任务, 加强实验技能培训”。

3 建议及对策

3.1 重视基础课教学

重视基础课教学, 多层次分类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满足不同需求学生的要求。实施分层次与分类办学, 实现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改变培养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水平程度,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实施相应的教学方法。分层次教学模式使每个学生都受到激励, 尊重个性, 发挥特长。不同的层次教学标准不同, 但要把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主体意识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一、二年级在学好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 加强对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逻辑电路、高频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为全体学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地方本科院校具有一般本科的共性, 要遵循本科教学的一般规律, 不能降低本科基础理论教学的基本要求。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 是终身教育的重要阶段。因此, 大学本科教育应该着重基础。强化基础, 拓宽知识面,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和开发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基石”, 也是部分学生继续深造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模式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本科院校中, 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 教学工作是中心, 提高质量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狠抓学生的专业基本功, 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已成为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

三、四年级进行分流, 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进一步学好专业课, 增加专业选修课, 拓宽视野, 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前沿技术, 为日后的深造做好充分准备;其他学生主要是重视实验教学, 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校的第一资源, 是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一个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的同时, 着力改造和提高原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注重青年教师的培训, 加大对青年骨干教师的激励力度, 使他们安心从教, 发挥其所长, 建造一支站在教学科研前沿的业务骨干;营造尊师重教、爱惜人才的文化氛围, 把教师的精力引导到教学改革、教学研究、专业建设等方面来[3]。总之, 为了更好地培养电子信息类应用型本科人才, 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没有一支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师资队伍, 即使有好的教学计划和一流的实验设备, 也实现不了培养合格的学生的目标。打造一支教学效果好、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足、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 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4]。

3.3 加强学风考风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生源质量较差, 少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校后没有做好规划, 不能严格地要求自己, 放松学习, 因此, 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然而, 部分管理者由于思想认识的偏差或其他原因, 为了所谓的学校声誉和学生就业等理由, 降低教学要求, 要求教师必须保证多大比例的学生能够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 以便学生就业。如果不读书或读书不努力的学生都可以毕业, 那么, 上大学的意义又何在, 含辛茹苦的父母花那么多钱, 难道就是为了让孩子取得一张毫无意义和毫无作用的文凭, 学生拿着这个文凭, 怎样找工作、找什么样的工作、又能够做什么样的工作呢?这样做恰恰害了学生, 而且对以后的学生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具体表现为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试舞弊, 甚至有的学生威胁教师:你敢让我们不及格吗, 小心学校处分你。地方本科院校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学生的前程, 必须加强学风和考风建设, 真正履行高等学校的使命。

4 结束语

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先进性, 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满足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因此, 我们应当确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观,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根据社会对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抓好基础课程建设, 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立足信息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总之, 强化基础知识, 拓展专业方向, 以人为本, 质量至上、开放办学、特色发展, 增强人才的市场适应性。

本文中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指处于地市州的本科院校。我们既要强调地方本科院校的“地方性”和“应用型”, 又要重视它的“本科性”。正确处理学生就业与继续深造的关系, 兼顾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实行分层次与分类教学, 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 以人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摘要: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特点, 在专业和专业建设内涵的基础上, 研究了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现状, 对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 并对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

参考文献

[1] 田建国.在不懈追求中探索与创建——评刘克宽《地方本科学院:管理的选择与构建》[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11) , 138-140

[2] 谭伟平.地方性院校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与思考[J].http://gjs.hhtc.edu.cn/index.htmx?read-42.html

[3] 阮湘元.教学型大学培养创新式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7 (11) :64-65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通信等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对高职学生该课程的教学经验,对该课程特点、教学对象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知识点树形结构法”的教学方法,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就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教学对象;教学策略;知识点树形结构法;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常书惠(1973-),女,山东烟台人,济南职业学院电子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电子信息与通信。(山东 济南 250103)

随着移动电话技术的升级、3G通信的成熟与普及、无线局域网WLAN、卫星通信等无线通信应用的迅猛发展,使得社会对高频通信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高频电子线路”是高频通信技术人员的核心专业课程,是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该课程的教学经验,从课程特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方面就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

一、“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

1.理论性、工程实践性强

本课程是电子、通信等专业的应用技术型课程,内容涵盖了选频滤波、线性放大、振荡器、频率变换、高频功率放大、调制解调、反馈控制、频率合成等诸多内容,既有前期课程的延续、加深,更有抽象的新的数学推导和功能电路。课程工程应用性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

2.专业性强,知识关联度高

该课程对“高等数学”、“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要求较高,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有畏难心理,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基础知识如单元电路结构、工作原理掌握不牢固。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

目前,高职生存在着较严重的对学业、事业和将来职业生涯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与本科生相比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自觉性欠缺,进取意识薄弱,自我认可程度偏低,遇到困难只知道抱怨,不知道思考如何去解决。[1]

2.学生知识水平

高职学生生源基本有两种:对口职高生和普通高考生。很显然两种生源基础不同,对口职高学生高等数学知识薄弱,但由于接触过本专业的课程,所以接受专业知识较快,但深入理解能力不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钻研精神。普通高考学生高等数学知识掌握较好,有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有较强的钻研精神和抽象思维能力,但由于未接触过专业知识,电路的分析和应用能力很弱。

3.学生学习该课程情况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普遍感到困难。学生的薄弱环节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础不牢固。对基础单元电路结构、工作原理不理解,或者已经遗忘。二是理论和实际脱节。对于单元电路理解了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但不知如何应用。

三、教学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笔者针对“高频电子线路”的课程特点、教材特点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下相应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要引导学生认识自身不足,更要正确评估自身优势。加强学生的专业意识教育,使学生及早了解自己的专业,弄清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转移消极情绪倾向。建议学生将自己的发展与社会、企业结合,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特长,发掘发展潜力,培植优越感,增强自信心。[1]

2.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系统中各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实现功能及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一条线将这些“形散而神不散”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学生学起来很容易产生“云深不知处,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找到一条线索把知识点贯穿起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把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结构化,对学生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变被动思考为主动学习,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以下是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称之为“知识点树形结构法”。

(1)“知识点树形结构法”:该方法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步,画出通信系统的组成框图。[2]通信系统基本由六部分组成:信源、输入换能器、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输出换能器。第二步,对上述组成框图中的各个框图进行分解。以框图当中发送设备的组成为例,发送设备由低频信号放大器、调制器、功率放大器组成;实际这一层的每一个框图都是教材中一个章节的内容。第三步:填充实现电路。按各框图的要求填充具体实现电路,各框图完成某种功能,可能实现电路有多种。比如低频信号放大器,可以由常用的共射组态放大器实现,也可由共基组态电路实现。调制器可以由二极管双平衡相乘器或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实现。振荡器可以由三点式振荡电路或石英晶体振荡电路实现。知识点树形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2)“知识点树形结构法”总结:通过这样的梳理,整个课程的内容通过框图这个四级树形结构联系在一起,各知识点的相互连接、电路之间的关系和电路的应用一目了然。该方法总结起来是将知识点做树形结构化整理,梳理出主线上的关键知识点和应用范畴。从电路上讲,树的根部就是整个通信系统,树形结构从发送端经过信道到接收端的六个分支分别是信源、输入换能器、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输出换能器。每个分支的功能是相互独立的。具体每个功能要靠具体的电路去实现,也就是按功能填充到每一个分支的电路的单元电路。这样从一个系统到各个组成再到实现的单元电路的树形结构就形成了。应用时只需将相应的电路放进树形结构相应的位置,就组成了通信系统。

3.注重教学实施

教学方法得以有效实行,还要依靠教学实施环节,才能最终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电路知识较多,用到电子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较多,知识点环环相扣。每一个知识点掌握好,有利于后面章节内容的展开,否则学生心里总有疑问,疑团越多,逐渐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

(1)“知识点树形结构法”的实施:在介绍该课程时就可以使用知识点树形结构图(如图1)。每一章节基本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例如高频功率放大器一章的教学内容,与其他章节之间既紧密联系又有一定的独立性,就可以应用“知识点树形结构法”实施教学。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发送端的末级电路,在图1中已经画出。讲解时可直接根据树形结构图介绍该电路在整个系统中的位置,具体实现电路如丙类功放、丁类功放也画在树形结构图中,然后介绍丙类和丁类功放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实现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配合多媒体教学会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

(2)把握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联系基础知识的应用:该课程以单元电路讲解为主,讲解时注重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在其中的应用,随着电路知识的加深,从单元电路到级联电路到整个通信系统的电路组成,这样学生既联系了电子技术的知识也知道这些电路应用在什么地方,也就达到了学有所会,学有所用,逐渐在抽象的理论方面产生兴趣。对于在电路分析中常遇到的利用高等数学知识进行推导,笔者认为只是一个工具,如果能熟练应用固然很好,但通过教学发现大部分高职学生对此不感兴趣,鉴于此要求学生能通过数学推导理解最终结论即可。

(3)将知识点转化为工程应用:该课程理论知识较多,应用内容较少,讲解时要注重知识点与工程应用结合。当然这也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以高频功率放大器为例介绍,在具体实现电路中,集电极调制特性是工程应用中常用到的调节输出功率大小的一个特性,这一知识点理论理解需要一定的讲解和推导,与前面知识点理论方面联系紧密,理解较困难,但在实践应用时只需知道集电极电源VCC增加,输出功率成倍增加,反之亦然。这样,抽象难懂的理论既变得简单实用又具有指导意义,学生在会应用之后反过来还会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将该课程的学习过程变为良性循环过程。

4.加强实验操作,实训和实战结合

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理解知识、增进学习兴趣、掌握知识要点、培养动手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3]该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一般采取实验仿真再到动手实验,动手实验验证是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过程。比如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设小信号选频放大电路实验;高频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集成调频发射、接收系统实验。[4]鼓励学生在实验和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视问题性质有些可由教师亲自予以解答,有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可让学生讨论。通过实验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5]除了在学校的实验,学校可组织学生到高频无线通信设备生产、维修企业(如手机维修点)学习,通过实践学习,能够了解高频设备的生产方法、设计理念、维修设备及相关流程,对学生日后就业都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要使“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效果明显提高,需要克服学生对该课程的畏难心理,还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策略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掌握该方法不仅使该课程的学习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和启发。

参考文献:

[1]王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C].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07.

[2]胡宴如.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刘静波.高频电子线路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8).

[4]杨翠娥.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与课程设计[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1.

[5]朱颖莉.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技广场,

2008,(2).

(责任编辑:麻剑飞)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和硕博士论文库。对我国近年来关于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从必然性、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策略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对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地方高校 社会服务 综述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一般指省属或地市所属的教学型高校。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研究从两方面展开。一是高校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二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教育分层、办学定位和特色办学的必然要求。

1、高校服务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大学职能的演变角度。大学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社会机构,大学的职能随着社会需要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郑旭(2007)认为,从中世纪的大学到柏林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再到威斯康星大学把“直接为社会服务”确定为大学第三功能,可见大学职能的发展历程是社会需求和大学内在规律的统一。大学为社会服务是世界性潮流,是不可逆转的。(2)世界著名大学的经验。马德秀(2004)指出,世界著名大学一般都把服务社会作为核心理念,自觉地为人类社会发展、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如斯坦福大学提出“立志创造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知识”;剑桥大学的使命是“通过追求国际最高水平的、优秀的教育、知识和研究,为社会作出贡献”;东京大学则期望“通过积极地用研究成果回报社会和工商业,以进一步提升自身存在的价值”。

2、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性。(1)市场经济视角。谢秀英(1999)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高等学校空间区位已经由“点状集积”转向服务市场的区位指向,市场化、社区化、地方化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主要特征。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特点和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生源和服务范围,从而形成向心力,有利于地方人才的培养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2)教育分层视角。教育分层是指高等教育系统产生的层次分化。赵炳起(2007)认为,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层次结构中处于底层,应以社会需求为视角,调整战略定位;应以区域化为基础,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王立新(2007)认为,从国家高等教育的布局看,就是要发挥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地方高校的优势也在于为地方做好服务。(3)办学定位视角。王旭东(2007)认为,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区别于部属院校。部属院校的定位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地方高校应面向地方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开展适合地方需要的应用研究。(4)特色办学视角。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急速推进的过程中,存在着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现象,这在地方高校尤为明显。郭连军(2005)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构筑地方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高校的区域化,即结合本地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在服务地方中办出特色。以区域化为基础打造核心竞争力。

二、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关于我国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主要如下:

1、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不强。王旭东(2007)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地方高校没有认识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仍按原有的办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上追求規模、层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追求大而全;在科研研究上不联系实际。只关注课题、论文数量。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对老师基本上不作社会服务方面的要求,考核评价时也不将其列入指标,认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只限于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校教学质量,而涉及高校的社会服务只提及科技成果转化。

2、教育结构对经济结构的协调程度不够。高校教育结构关系人才培养的专业、规格和适应工作的能力。夏跃平(2005)认为。地方高校的教育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出现矛盾。地方高校的传统学科比重较大,新兴学科比重较低。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力不足,对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推动力不强,而且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供给的需求。

3、科学技术对经济建设的支持程度不够。高校作为高薪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主要通过发挥技术支持、咨询服务、教育服务、信息交流等功能来实现。夏跃平(2005)指出,地方高校参与经济建设的程度不够,突出表现为高校作为高新技术孵化基地的作用不明显,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在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和促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方面更是存在不足。

4、服务社会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李先武(2005)认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体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投资体制不完善方面。运行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区域高等教育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和地方高等教育的自我调试机制不健全两个方面。如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不力、政策导向不明和法规控制相对薄弱;地方高校办学动力不足等。

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的策略与途径

综观各家观点,学者们一致认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应成为地方高校的一种办学理念,贯彻到办学活动的方方面面。

1、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张正艾(2006)认为,地方高校应该强化办学理念中的服务意识,把握好办学定位,树立主动适应社会的服务观;强化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意识,树立全方位服务观;强化区域化意识。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树立协调发展的服务观;强化效益意识,树立合作双赢的意识;强化政策法规意识,树立可持续的服务观。

2、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人才培训服务。王立新(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围绕服务地方的目标,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源源不断地为当地输送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王旭东(2007)指出,地方高校要面向社会开展教学服务,成为区域内重要的人才培训中心;在实用技术技能培训、企事业订单式委托培养、区域内居民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取得实效。

3、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和文化支撑。有专家(2003)认为,地方高校要紧密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优先发展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重视发展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专业。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多地为地方经济作咨询顾问、技术指导。要按照地方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地方资源,大力兴办科技产业,实现地方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提高产品科技附加值。增强时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赵怀礼、王志刚(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与社会共享资源;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传播,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4、要建设有利于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王旭东(2007)认为,地方高校要成立社会服务工作专门机构,将社会服务工作纳入学校的规划和计划,统筹规划和具体实施学校的社会服务工作。时教师履行必要的社会服务职责提出明确要求,建立社会服务工作激励机制,将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情况纳入干部教师考核指标体系。结合专业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组织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学生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

四、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展望

目前,在我国1700多所高校中,部委院校仅100多所,1600多所高校都属地方院校,地方高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因此,开展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有利于开辟我国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推动高校前进的新局面。

综观近年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1)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探讨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供借鉴的经验。(2)研究侧重于地方高校的共性,结合各地实际以及如何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尤其是对地方中心城市院校的个性研究不够。(3)策略和途径研究可操作性不强,对于落实这些政策建议的具体机制研究不够。系统、深入的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责编:贾伟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探讨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人才培养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关键词:地方高校;交叉学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4年7月,学院成立后,为社会输送了2 500多名人才,现已成为融研究生教育、普通高等本科教育一体的二级教学单位。学院下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园林及动植物检疫等4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

交叉学科是指涉及不同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逐渐形成交叉学科。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2]。

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农林、环保、医药、食品、生物检测领域科技人才。毕业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生物学方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而且具有灵活应用生物技术能力。

一、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生物技术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良好,生物科学基本理论扎实及生物技术专业理论与实验技能系统,生物技术专业发展和前沿须明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农林、环保、医药、食品、生物检测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二、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内容

(一)生物技术专业主干课程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主干课程设置包括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工程、微生物生理学、生化工程、现代生物学技术、发酵工程设备、酶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微生物遗传育种17门主干课程。

(二)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环节26周,8个实践环节,25学分,实践教学(含实验)学分占总学分的26.3%。采用认识实习(企业参观)、课程实习(动植物野外实习)、专业方向实习、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专业调查(假期)、毕业论文等环节。

1.基础实践:大一:认知性实践:企业参观、专业考察等;大二:体验性实践:市场调研、企业实习;大三:应用性实践:接触性实践课、专题调研等;大四:综合性实践:课程设计、技能鉴定、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创新实践:技能课考核模式改革,增设创新实践课,实施产、学、赛结合教学法。

(三)生物技术专业职业教育模块设计和专业选修课设置

职业教育模块构建了现代生物学方向(主要培养基础型人才)、食品科学与营养、生物制药和动物生物技术四个职业方向模块。

(四)生物技术专业创新学分、弹性学制和主辅修设置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包括8个课外学分,课外学分可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各类奖励、专业创新设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申请专利以及挑战杯等方式获得。

三、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

主要有园林、农、林、牧、渔、食品、环保和医药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表1 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分布表

四、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单位对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才培养要求

对园林、农、林、牧、渔、食品、环保和医药的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及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就业单位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表2)。

五、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1.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传授知识向提高技能方面转变。

2.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核心培养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3.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关键:发挥教师在教学模式改革工作中的作用:教师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第一要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动性;第二要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第三要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团队。

5.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评价标准。五方面是否提升:(1)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2)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个性发展;(3)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5)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师能力的充分发挥。

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以来一直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原则严格要求在校学生,始终坚持培养敢研究、会研究复合型的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为中国生物技术行业输送了大量合格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利用所学知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http://www.smkx.jmsu.cn/.

[2] http://baike.baidu.com/view/24503.htm.

[3] 周俊宜,骆晓枫,颜少平,等.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3-4.

[4] 齐志广,周春江,赵宝华,等.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3):8-11.

[5] 陈晓欢,王颖颖,左云飞.虚拟实验室在分子诊断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1,(1):126-128.

[6] 张伟,姜平波,刘加斌,等.“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在生物工程专业的实践[J].医学研究杂志,2007,(12):111-113.

[7] 余龙江,鲁明波,李为.理工医结合,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生物技术人才[J].高教论坛,2010,(9):11-14.

[8] 张俊祥,周永春,程家瑜.全球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态势[J].中国科技论坛,2005,(2):32-34.

[9] 王镜岩,朱圣庚,钱长法.生物化学: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 李建武,萧能,余瑞元,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陈丽敏]

地方高校电子信息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地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为完善地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数据分析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新形势下研究地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不仅对于抢占高校校园内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拓展体育教育功能,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及引导大学生向着科学文明、健康快乐、开拓进取的目标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推动地方体育文化建设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现状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文献,获取相关研究资料;调查问卷法,选择部分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数理统计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对相关数据作进一步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地方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现状

高校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包括体育场馆、体育设施、体育器材、体育雕塑、体育宣传设施、体育图书音像资料等[1]。建全的运动器材,良好的体育设施,不仅能烘托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让学生刚进校园就受到体育环境的熏陶,从而引起学生心灵的冲击和对体育运动的向往。

目前,多数地方院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种类较齐全,总体上能满足学生需求。但学生对体育硬件设施的需求和硬件本身数量、质量不足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此外,具有体育象征的雕塑和体育宣传设施的地方院校还较少,大多地方院校宣传方式单一,宣传力度弱,宣传的内容、效果欠佳。

2、地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现状

体育观念是人们对体育在健身、娱乐、审美以及在心理素质、道德、智力培养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价值的认识态度,积极的体育观念对人们采取怎样的体育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2]。从调查可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观念是正确的。但大学生们的体育观念仍停留在传统的表层意义上,他们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響。对于体育的健身、娱乐和交际等显性功能,学生持肯定态度的分别占97.6%、90.8%和93.8%;但体育对个性培养、心理、社会化功能和意志品质等的影响,持肯定态度的学生比例下降明显。

体育道德是学生整体素质状况反映的一部分,是学生对体育内在意识、观念及价值等的具体表现形式。体育活动中同伴之间的团结礼让,各队员的责任感、公平竞争、遵守规则的精神及功利主义态度等都可以反映出学生的体育道德状况。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大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道德状况良好,主要表现在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按照公平竞争、团结友爱、遵守规则、重在参与的原则,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功利主义色彩不重。

体育知识是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本次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对科学健身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体育教师传授体育知识的方式和内容还较单一,与学生的期望值还有差距。

良好的体育风尚,能够活跃校园生活的精神氛围,使校园充满生机活力,有助于生活在其中的师生形成积极进取的心境和发奋努力的情感,优化心态,陶冶情操,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3]。

调查表明,能养成自觉锻炼习惯的学生不足三成,大多数没有体育锻炼自主性;但经常观看体育节目和经常阅读体育信息的学生比例较高分别达65.1%和70.9%,尤其是热门赛事如NBA、CBA、足球世界杯和奥运会等赛事。

3、高校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现状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指一所学校所设立的体育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切与体育活动相关的规章制度、条例、办法的建设和实施。完善的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有助于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4]。

体育传统是指一个学校在体育活动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一种集体体育行为风尚[5]。目前多数地方院校都已形成传统、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秋季田径运动会、“三大球”联赛、校园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和各体育社团赛等赛事活动。

高校的各种体育规章制度的设立,是为保障各种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协调各部门、各层面的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作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地方院校基本具备国家下发的成文制度,制定了基于本校资源和现有条件的学生综合体育测评制度、场地器材设备管理条例、运动队训练与竞赛、校内外体育竞赛、早锻炼实施办法以及体育课堂常规等制度。

4、高校校园课外体育活动现状

课外体育活动是衡量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状况的一个标志。课外体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育课堂教学一起共同构成学校体育的总体,也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据调查,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在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上男女生差异显著,96.1%的男生喜欢体育锻炼,女生为56.9%,比男生低了39.2%,这也从中可看出当前女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率不高的事实。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参与次数与持续时间都严重不足,7成以上大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在3次以下,其中尤以女生最为明显。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大多是根据个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本校体育场馆器械条件等来进行的。从选择项目的排序上可以看出男女在性别、需求、兴趣及能力的差异。男生更喜爱对抗激烈、刺激、集体为主的项目如篮球、足球等;女生则偏爱轻松活泼、对抗性弱、上手性强、体现女生爱美特点和隔网类的如羽毛球、健美操等。

三、结论与对策

1、结论

目前地方院校的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滞后,与学校整体发展和师生希望值有较大差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观念是正确和积极向上的,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上,需要改善提高;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体育道德基础,也喜爱体育,但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存在观念与行为的脱离现象。体育教师传播体育知识的方式较单一,学生对科学健身知识的掌握不够理想。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在喜爱体育锻炼的程度上男女差异显著;总体上,当前大学生体育行为文化质量不高。

2、对策

我们要重视校园体育组织系统的建设;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建设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加大体育设施的投入;发挥体育社团的作用;构建有学校特色的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76-194

[2]陈琦,等.我国当代体育价值观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6,(8):

[3]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07

[4]陈媛媛,马小平.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2

[5]韦继康,徐远香.论学校体育传统与风俗[J].昆明大学学报,1999(2):72-75

[6]懂小强.试论高校体育爱好者协会活动对体育教学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4年第2期:76

上一篇:电子失去商务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小外贸企业融资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