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

2024-04-27

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师范生大学阶段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目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各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管理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随着毕业师范生人数剧增,高师院校教育实习工作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情况,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等开展调查分析。经过对调查结果分析,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目前仍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相应的,笔者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及建议,以期对各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改革提供参考,提高教育实习整体质量,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并在高师院校教学计划中占学时学分比重较大。教育实习是师范生教育理论、文化知识的综合实践课,是培养合格教师、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实践环节。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短时间里,运用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取一定的教学经验。经过教育实习,学生的角色发生转换,从学生转向教师,从而对教师职业有更深的理解,有助于自我价值的提升。

对于大多数院校,整个教育实习包括教务管理人员安排、教师指导、实习学生参与。指导教师在教育实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全程指导学生。对于教育实习,我国实行的主要是双导师制,即由中学教师、大学指导教师一起为实习生提供教学方法指导等帮助,共同指导实习生。教育实习具有跨地区性和集体性的特点,在无形中给教育实习的实施造成了困难。教育实习是以班级、专业为主体的集体活动,不是学生的个体活动。目前,研究教育实习的管理模式、时间安排等内容,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针对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借此,本文仅对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现状进行详细探讨,通过调查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情况,为教育主管部门提供改进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原始数据资料;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为学校和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供其参考。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采用邮寄方式,调查对象为省内外高师院校各师范专业教师,其中:省内高校有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省外高校有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湖北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等共12所高校。以100%的抽样率随机对教师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抽样问卷调查法,并结合座谈法和文献分析法等。抽样问卷调查法:对省内外共12所高师院校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收回问卷463份,回收率77%。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大于75%,可信度高。座谈法:通过走访商丘市内几所高校,并和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面对面交谈,具体地了解高校教师指导师范生实习的情况。文献分析法:通过网上查阅近几年相关文献,对文献内容加以分析,获取更多有关高师院校教师指导师范生实习的信息。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总的调查结果来看,各高师院校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教育实习的指导情况良好。作为“实现教育实习目的的关键性因素”,实习指导教师本应该受到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实习目的不太明确、指导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指导教师数量少等因素,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少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指导教师数量与其所指导的实习生数量明显不协调。通过对河南、河北、湖北等地的12所高师院校进行初步调查,这些师范院校所配备的实习指导教师与实际参加实习生的比例大多数在1/30-1/20,而教育部规定高校师生比应为1/17左右。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需要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管理,并对教学工作进行详细的指导。因此,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的比例还应该高于这一数值,如果指导教师数量太少,就会缺乏对实习生具体的指导,导致教育实习管理过于松散,使实习仅仅变成一种形式。

(二)实习指导教师结构不够合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第一,职称太低。在指导教师队伍中,教授几乎没有,副教授很少,大多是讲师和助教。第二,年龄趋向年轻化。指导教师中占大多数的是年轻教师,年轻教师有一定的优势,但多少都缺乏一定的指导经验,这对教育实习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是专业教师或本学科的教师,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交流沟通或者是心理方面的问题时,指导教师不能给予很好的帮助。

(三)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指导不到位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部分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在指导学生时采用“学生先讲课后指导的方式”,因学生在刚开始时不能很好地转变自己的角色,没有相关的教学经验,不能更快地进入实习,从而进度受到影响。另外,高校指导教师既进行着学历进修、科研工作,又从事着课堂教学工作,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重。有些高师院校指导教师对实习生只是偶尔指导,不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实习生的指导中。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实习的质量。

(四)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评价没有明确的标准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指导教师对实习生教育实习评价的方式大多是讲课或说课,实习结束后写实习总结,并没有确立明确的标准。这就说明指导教师并没有一套完整的实习评价体系,在学生实习后不能给他们做出很好的评价,以致他们不知道自己以后的进步空间。

(五)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不够重视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实习指导教师对实习不够重视。部分指导教师认为目前的教育实习对师范生是可有可无的,且对实习生并不采用全程指导的方式,只是偶尔指导,大部分时间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找不到人来请教,对实习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本文为安徽省重点教研项目“发展型化学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JYXM2005022)部分研究成果

摘要 高师院校化学教师教育应及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需求,课程改革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目前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模式有“3+1”、“4+1”、“4+2”等几种新模式,本文就化学教师教育“4+2”新模式中的课程设置进行初探,试图从中找出适合高师院校的化学教师教育的具体有效模式。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化学教师教育 “4+2”培养模式 课程设置

2001年教师教育在我国正式提出后,各高师院校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师教育模式,其中“4+2”模式是较具发展潜能的一种新模式。模式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要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就必须从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当前化学教师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许多不足,课程设置较呆板、形式化,许多院校依然遵循老三门的课程设置,而且课程设置面较狭窄,仅围绕化学单科设置为主,较注重学科知识,不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为此,“4+2”培养模式中课程设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化学“4+2”培养模式简析

“4+2”模式是目前大多数高师院校比较关注的教师教育模式,它培养的是可持续发展型的中学教师

“4+2”(或称为“2+2+2”)模式培养的是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学教师。其中“4” 是指4年的普通教育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的学习。可分为“2+2”,第一个“2”指本科前2年所有学生全部接受化学学科教育;第二个“2”是指本科第二年末进行专业分流,由学生自愿选择化学教师教育或化学学科教育方向,经过学校考试选拔确定后进行专门教育,4年结束后获得学士学位。然后根据个人意愿及选拔,可选择进行后面的“2”的教师专业化课程的学习。其中“2”是指2年采用1+1的形式学习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并结合教育实践完成学位论文和教师技能的考核,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和高中教师的资格[1]。

该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拓宽知识基础,以提高综合素质;强调教学实践,以增强职业能力;注重教育科研,以促进终身学习;吸收一线教师,以优化导师结构。这种模式避免了长期以来困扰教师教育的“学术性”不足和“师范性”不强的弊端,意味着在教师学术性的培养上和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并轨,只不过在职业教育上有所分离,这种模式的优点很明显: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化学专业学术水平,又能够进行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专业训练,促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促进了教师培养机构的开放化和综合大学化。

2化学教师教育“4+2”模式中课程设置的原则

历来学术性与师范性之争都是高师院校的一大难题。从现实情况看,根据国内权威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教师在开设的三类课程中,普通教育课程(文化知识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20%-25%,教育专业课程(教育知识课程)占教学总时数的7%-11% ,学科专业课程(学科知识)65%-70%,占教学总时数的绝大多数比例(见图1)。

图1我国目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设置情况

很显然,对学术性的重视远高于师范性。为了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化学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应实现学术性与示范性并重,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选择的课程要具有现代意识,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超前性,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和谐统一发展[2]。

2.1以学科为基础,精简化学专业必修课程

在化学专业课程基本框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本着强化基础和高师课程深入化学前沿的原则,减少课程数目,精简内容,压缩课时。删除化学专业中陈旧的教学内容,精简非基础性化学专业课程以限定选修课或在课程中以选学内容的形式供有志于在化学专业方向深造的学生选修,将化学发展前沿内容充实于课程之中。

2.2以师范为特色,强化教育类课程

师范是教师教育的目的所在,一个合格优秀的化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应有过硬的教学技能。因此在教师教育过程中,在加强化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强化教育类课程。强化教育类课程可通过增设门数和整合教育课程实现。同时注意开发教育类课程的隐性功能,通过以先进的教学观念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式,引发学生对化学课的情感投入和关注,从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3以课改为参照,拓宽基础课范围

课改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也是教师教育的指引。作为教师教育体系,应以课改为参照,拓宽基础课范围。可从抓基础课质量入手,开发综合课程、学科交叉渗透课程、活动课程,使学生了解科学、艺术、哲学等的社会价值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为学生打开一面将文化通向社会的窗口。同时可以采用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拓宽基础课的知识面。扩大未来化学教师的培养新型的符合世纪要求的现代型的化学教师。

2.4以发展为目标,建立弹性化的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应以未来教师的发展为目标,在课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弹性的、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多年来,我国高师的化学课程体系始终处于条框之中,缺乏灵活性和变通性。许多课程名为化学选修课实际上就是专业必修课,其中很多任选课也是冷热不均。要改变这种局面,首先应充实限定选修课在化学专业方向和化学教育方向各成体系,并规定出学生选修限选课的比例和数目。其次,各门课程应规定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的需要。必学部分在课堂学习,选学部分主要供有余力的学生课下自学,教师安排一定课时辅导,在考试中以附加分的形式考察选学内容,从而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再次,规定出更新教学内容的比例。在化学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充实自己科研的成果,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并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熏陶。

3课程设置

教师教育课程基本上分为2种类型:一是理论性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二是实践性课程,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主。

3.1本科阶段理论课程安排

在“4+2”模式中的“4”是本科阶段的学习,其可分为“2+1.5+0.5”来设置课程。其中“2”可安排2年的化学专业知识(如四大基础化学等)和公共基础课即通识课的学习,“1.5”指教育专业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和学科与教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如化学教学论等)的学习。“0.5”指教育实习及学位论文的撰写。从内容方面考虑,具体应包括4个方面的课程[3]:

(1)培养化学专业能力的课程——化学专业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无机化学、仪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分析化学、结构化学、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化学专业几乎所有的专业基础课程,构成了化学专业全面的知识体系,是从事化学专业的必修科目。

(2) 培养化学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化学教师教育课程

以教育学、教学法为代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体可概括为4个模块的内容:①综合理论模块,主要是大的教育学方面的课程,还包括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化学史教育、化学教育学、科学方法论、素质教育等;②教育能力模块,如化学教学设计理论、化学教学方法、化学科研方法及化学教学论文写作方法、竞赛辅导、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等;③教育技术模块,化学微格教学、多媒体技术等;④实践能力模块,包括说课、教育实习等。

(3) 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课程——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大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心理学、政治经济学、思想品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目的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培养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为学生具有健康体魄和顽强意志提供保证。

(4)培养学生兴趣及能力的课程——自选课程

主要包括一些与化学前沿息息相关的一些课程,以及交叉学科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继续深造提供基础。

从课程比例方面考虑,课时比例应当均衡。具体课程设置的大致比例可参见图2。

3.2教育硕士阶段理论课程安排

“2”是教育硕士阶段的学习,可细分为“1+1”,第一个“1”指半年教育学理论教育以及较深的化学专业知识学习,后一个“1”是指半年的教育实践及在教育实践中进行教育理论研讨和完成论文写作。

这里的化学专业知识可开设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化学前沿概论等拓宽视野的课程,关于教育学理论可仿效华东师范大学的课程改革,主要由4个板块15门课程组成。第一板块:当代教育思想、教育思潮的历史演变、教育心理学、当代教育课程理论与课程创新、中小学教育改革研究;第二板块: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报告写作;第三板块:多媒体和网络教育技术、课件的设计与制作;第四板块:教学策略、课堂管理、师生沟通的艺术、教育评价与测量、优秀班主任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3.3实践环节

师范生毕业后能否担任起教师角色,关键在实习阶段。在“4+2”模式中的本科及教育硕士培养阶段,教育实习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现在的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实习时间短,在目前的大多数高师院校中,本科阶段的教育实习一般是4至6周,实习时间远远不足;而且缺乏组织和管理,实习考核缺乏科学性。

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应设置专门机构,进行专门管理。在进入实习单位之前组织备课小组,对实习生进行训练;进入实习单位以后,学校和实习单位可分别成立监督小组,指导实习生上课;同时成立评价小组,对实习生的实习进行评价。而且应该加长实习时间。本科生至少达到2个月的实习时间,教育硕士阶段至少在中学学校生活至少10个月。

其次可采取顶岗的实习方式,顶岗对象是在职考取教育硕士的人员,也可是实习学校需要进修的教师。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这部分人脱产学习,他们所任教的学校出现的师资暂时性短缺问题。让实习生全面介入一线的教育教学,负起责任。建立起大学与中小学互惠互利的伙伴关系。同时还可以采取“实习与支教同步工程”。即组织实习生深入贫困边远地区中小学边实习、边支教,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弥补农村师资不足,促进农村教师素质提高。

总之,课程结构是一个动态的、总是处于不断完善状态的系统。高师院校的教育管理者与教师只有转变教育观念,立足于师范性、增强学术性,才能办好教师教育,才能使课程结构的改革产生根本性跨越。

参考文献

[1]曹敏惠,祝心德.化学教育,2002,23(11):23-25

[2]靳莹,刘璐.化学教育,2003,24(1):27-30

[3]王存宽,胡赤弟,胡建勇.化学教育,2004,25(5):48-50

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对部分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抽样调查和统计分析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师德认知、师德行为意向水平较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存在师德认知的偏差、师德行为意向的摇摆,特别是师德情感水平较低。深入分析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基本特征的形成原因,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

师德意识是师德的深层结构,是师德行为的前提和思想根据,是教师内在的职业道德素质,对师德行为起着引导作用。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基地,师德意识教育是高师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教育,既是由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现状决定的,也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的。本文试图通过对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调查,探索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影响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主要因素,提出高师院校师德意识教育的对策建议,以为改进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提供依据。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本文拟从师德意识三个层面与师德四种基本关系相结合的维度探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基本特征。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通过教师与教育事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其自身四种教师职业道德关系表现出来,这四种教师职业道德关系又通过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个层面的师德意识命题得以体现。以此理论依据,可编制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调查问卷。该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辅之以座谈、访问、文献等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山东、北京、辽宁、新疆、宁夏等五省(区、市)的10所师范院校,选取汉语言文学、数学教育、物理教育、化学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科学教育等7个师范类专业的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156份,回收问卷1156份,有效问卷1076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93.08%。样本的统计学特征:女生664人,男生412人;大一212人,大二264人,大三316人,大四284人;文科528人,理科548人;学过教育学的509人,没学过教育学567人;参加过教育实习的284人,没参加过教育实习的792人。样本构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工具采用的是以意识三大分层和师德四大类目的理论构想为依据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问卷分问卷一、问卷二、问卷三共计三种形式。

问卷一的调查表共有48个师德意识命题,其中正向题25个,负向题23个,包括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三个分问卷。三个分问卷又各包含教师一教育事业的道德关系、教师一学生的道德关系、教师一教师的道德关系、教师一自身的道德关系四方面的内容。采用五点调查表,每道题目后都按认可或判定程度的不同给出五个级别的选项,要求被试按自己“肯定一否定”的程度进行五级评定,正向题目内容反映高校师范生积极的师德意识,负向题目内容反映高校师范生消极的师德意识。得分越高,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越高;得分越低,表明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越低。问卷二有19个自由选择题,用统一的百分率统计方法。问卷三包含5个题目,不作积分统计,仅作分析之参考。

二、调查结果

(一)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的整体分布

1 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整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分布

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整体分布是不均衡的,从整体的正偏态分布看,高分与低分人数比例较低。师德认知总分范围为16分至80分,在理论中位数48分以上,则表明被试师德认知水平高。调查结果显示:得分在48分以上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这说明高校师范生在师德认知方面水平较高。

2 高校师范生师德情感整体分布趋势呈负偏态分布

高校师范生师德情感整体分布是不均衡的,从整体的负偏态分布看,高分与低分人数比例较低。师德情感总分范围16分至80分,在理论中位数48分以上,则表明被试师德隋感水平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得分集中在48分以下,这说明高校师范生在师德隋感方面水平较低。这一现象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3 高校师范生师德行为意向整体分布趋势呈正偏态分布

高校师范生师德行为意向整体分布是不均衡的,从整体的正偏态分布看,高分人数比例较高。师德行为意向总分范围为16分至80分,在理论中位数48分以上,则表明被试师德行为意向水平高。调查结果显示:得分在48分以上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这说明高校师范生在师德行为意向方面水平较高。

(二)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性别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隋感和师德行为意向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三)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专业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和师德行为意向各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四)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年级比较

调查结果表明:各年级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1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意识总体水平进行方差分析,大一与大四P<0.01,大二与大四P<0.01,大三与大四P<0.01,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见表4)。

2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认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一与大三P<0.05,大一与大四P<0.05,大二与大三P<0.05,大二与大四P<0.05,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见表5)。

3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情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一与大四P<0.01,大二与大四P<0.01,大三与大四P<0.01,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见表6)。

4 以年级为独立变量对师德行为意向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大一与大四P<0.01,大二与大四P<0.01,大三与大四P<0.01,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见表7)。调查结果表明:是否学过教育学的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

(五)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课业比较总问卷和师德认知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8)。

调查结果表明:是否参加过教育实习的高校师范生在师德意识总问卷、师德认知、师德情感、师德行为意向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9)。

三、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基本特征成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化的价值观导致高校师范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与矛盾,形成不良价值定位

一方面,多元化的价值观导致高校师范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与矛盾,他们对以前空泛的“理想”、“人生”、“道德”产生了普遍的困惑。在师德认知和师德行为意向方面表现为互相矛盾、互不协调的现象,如:79.3%的学生对“教师是太阳底

下最光辉的职业”非常认可(32.6%)或基本认可(46.7%);但同时,又有67,2%的学生对“教师职业是低下的,受人轻视”非常认可(29.3%)或基本认可(37.9%)。59.6%的学生对“有些高校师范生想通过考研脱离教育系统的做法”不大认可(45.9%)或完全不认可(13.7%);但同时,又有94.8%的学生“如果有跳出教育界、到收入高的单位去的机会”一定去做(44.1%)或可能去做(50.7%)。

另一方面,在高校师范生中也凸现出一种“务实价值观”,讲求个人实惠,呈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人生理想被功利性的物质追求所代替,重视名利,淡漠奉献。选择职业的标准以“关注自我”为核心。笔者在问卷中“您选择职业时首先考虑的是什么”问题下设置了5个选项供选择。结果是:选择“发挥个人特长”的最多,占40.2%,其次是“经济收入”,占19.4%,第三位是“社会地位”,占17.1%,第四位是“轻松自由”,占12.4%,“为社会作贡献”为第五位,占10.9%。可以看出高校师范生的择业动机具有追求发挥自己的才能、注重经济利益、讲究实惠、追求工作轻松舒适的特征。吃苦耐劳、安贫乐教的传统观念在当代高校师范生身上已经淡化,这对传统的师德教育提出了挑战。

(二)教师经济地位有所提高,但职业吸引力仍然偏低,尚未成为人们的理想职业

从调查结果看,高校师范生报考师范院校的原因:(1)工资较稳定,有寒暑假(带薪休假),57.3%;(2)喜欢教师职业,11.5%;(3)教师、家长的意愿,17.4%;(4)其他因素,13.8%。这说明88.5%的高校师范生当初之所以报考师范院校,并非出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而是出于同自己切身利益有关的原因,甚至是糊里糊涂地迈进了高师院校的大门。

现实告诉我们,我国传统文化“重教”并没有真正“尊师”。教师职业的吸引力仍然偏低,这就使得部分高校师范生产生一种职业对比心态:83.7%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一般来讲,职业吸引力是一种职业能否将社会优秀分子吸引到该职业中来,能否使在岗的从业者安心本职工作并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与提高的能力,是人们对某一职业的意义、价值与声誉的社会反映和综合评价。职业吸引力一方面取决于这种职业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另一方面取决于该职业的工作性质及其从业者群体的精神面貌。

另外,信息时代的到来还使中小学教师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学生的压力,知识权威地位受到威胁。这些都使教师不堪重负,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疲劳,产生职业倦怠。调查结果显示:70.9%的学生认为教师最难以忍受的挫折是工作压力过大(43.6%)或得不到学生认可(27.3%),其次是认为社会地位不如人意(11.2%),认为工资报酬低(9.8%),其他占8.1%。这或许就是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师德行为意向水平较高但师德情感水平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高师院校对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在校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师院校的教育专业课程还基本上是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教师职业道德”对于高校师范生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学科,这种单一的课程设置无形中淡化了师德培养的重要性。

对“您认为高师院校有无必要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非常有必要或有必要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行政人员占58.3%,教师占69.3%;认为无所谓的行政人员占13.1%,教师占9.3%;认为没有必要的行政人员占28.6%,教师占21.4%。认为没有必要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教师和行政人员的理由是:学生课业已经很多,在校要参加的各种类型的过级考试也很多,因此没有必要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很多高校师范生将来也不一定从事教师职业,不如等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再去接受师德培训,这样可以节省教育资源。

不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对在校生教师职业道德培养方面肯定做得不到位,调查结果显示:53.7%的在校生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了解很少(46.3%)或一点不了解(7.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只占29.1%,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70.9%;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占52.6%,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47.4%;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占38.4%,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61.6%;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的占41.7%,了解很少或一点不了解的占58.3%。

对“您所在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状况怎么样”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的占2.3%,认为大多数教师能够做到的占37.9%,认为少数教师能够做到的占43.2%,认为根本没有做到的占16.6%。

既不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又不能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何以提高高师院校在校生的师德意识水平?

(四)部分高师院校教师师德素养不高,不能以身立教,给高校师范生带来不良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高师院校教师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错位,一些教师在人格塑造上流于平庸,难以起到师德的表率作用。在今天的高师院校中,不少教师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缺乏以身立教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特别是缺乏积极的师德情感。具体表现如下:从专业教师来看,有的教师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教学上马虎应付,出工不出力,课堂教学中敬业爱教的表率行为不够;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而课后自己却不能身体力行,使得学生对教师灌输的道德观念产生怀疑;有的教师虽然埋头苦干、认认真真,但教学水平和能力有限,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只重知识的传授,不重学生品德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不能把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的教学之中。由于多数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采取了让学生参与打分,这让一部分教师害怕得罪学生,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从学生管理人员来看,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学校聘请的临时工,其素质不高,言行根本就无法起师表作用,但他们仍是学生心目中的老师。这些现象都影响着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的提高。

对“您对所在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的评价是什么”的调查结果如下:认为优秀的占12.6%,认为良好的占34.2%,认为一般的占36.1%,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占17.1%。可见,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缺乏“身正为范”的楷模意识,工作上“敷衍塞责”、“心有旁骛”,生活上“不拘小节”、“言行不一”的现象在教师中并非个案。不能正其自身,如何正人?

四、提升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建设高师特色校园文化,营造师德意识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是以校园为空

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亚文化形态。师范院校作为校园文化的特殊载体,不仅要按照普通高校规范形成一定的文化意识,而且还要形成自己的个性文化,造就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意识和行为模式。

同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高师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既应充分体现师范的个性与特色,同时还要兼顾它的可行性、思想性、学术性、趣味性、隐形性、超前性等文化特征,而其根本特征还是师范性。在高师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突出师范性,以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为主旋律。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把着力点放在提高高校师范生师德认知水平、陶冶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坚定高校师范生的师德行为意向上。高师校园文化应有自己的特色——师范性,积极营造高师物质文化环境、高师制度文化环境和高师精神文化环境。这是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这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社会文化对高师校园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发挥教师言传身教作用,健全师德意识的导引机制

高师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人才基地,高师教师承担着“教教人之人,育育才之才”的特殊使命,高师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高师教师应具有更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高师教师是师德教育的主体,其教育思想和道德修养水平是影响师德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因素。由于受教育者未来从事职业的特殊性,教师被视为为人师表的楷模,未来职业追求的榜样。加强高校师范生师德教育,高师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先行一步,要求学生具备的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应率先垂范。

教师劳动是特殊的劳动,教师劳动的手段和工具是他们的知识和人格。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由于教师的劳动对象不同于其他任何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职业道德品质,以此去影响、感化和教育学生。教师劳动的示范性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能够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力量去教育、启发、引导学生求知、做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通过对教师的模仿、借鉴、学习,不断自我发展。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高师院校教师师德修养,充分发挥教师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教育中的言传身教作用。

(三)拓展师德课业培养途径,坚实师德意识的多维支撑

理想的课业培养模式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基点,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高师院校的课业设置,应紧紧围绕师资培养的目标,形成合理的课业结构。充分发挥公共课教育学在师德意识提升中的作用,改革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教学内容,改进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学方法,提高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师素质。单独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可分期开设教师伦理学、教师伦理比较、教师伦理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使学生对师德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无论何种学科的教师,都应把师德情感教育作为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自觉地培养高校师范生的师德情感,强化其教师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四)创设学生道德笃行平台,注重师德意识的情景体验

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教育实践的中心环节,是高师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教师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习是高校师范生道德笃行的平台,通过教育实习可以让高校师范生亲身体验教育教学情景,对引导他们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志向,使其初步具备人民教师应有的师德素质以适应中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针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的现状,我们应积极主动地对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进行改革,扬长避短,发挥其在高校师范生师德意识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丰富高师教育实习内容与形式,延长、分散高师教育实习时间,建立相对稳定的高师教育实习基地,改革高师教育实习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李中国.科学课教师培养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教育研究,2010,(3):65-69.

[2]贾挚.社会转型期的高校师德建设: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5):35-39.

责任编辑 吕学文

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内容摘要:高师院校的师范生培养工作事关国家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为推进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各省高师院校在近几年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全面落实国家师范类专业认证系列实施办法。贵州省部分高师院校结合相关政策文件,率先开展相关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尤其以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为主要改革方向,以期进一步为地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输送优质教师储备人才。

关键词:贵州省 高师院校 师范生 培养现状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为高等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了历史机遇,教师教育正处于由传统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由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向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转变中。[1]究其改革根源,一方面,为完成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推进终身教育学习机制;另一方面,教师教育改革必须以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总方针,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在近几年大数据加速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全国首批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而基础教育发展相较于全国水平仍处于中下游阶段,为此,贵州省高师院校紧跟时代步伐,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导向,率先在部分高校积极启动本科人才方案的修订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提前做好准备、做好方案,借大数据之强风,发展贵州教育事业。

1.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现状——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贵州师范大学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学校发展至今,现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7年成为贵州目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2013年,学校出台《贵州师范大学关于制订2013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意见》遵循“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思路,按照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以“出口”“引导”“入口”的要求,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稳步实施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方案中,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交叉融合、能力导向、分类设计、分层培养、自主选择”等六项原则。在学校总体目标的设置下,分别设置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目标、非教师教育类专业培养目标。其中,教师教育类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先进教育理念、牢固专业知识和较强教育教学能力,服务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合格资质”。在课程设置体系中,要求教师教育课程学分在各师范类专业或教师教育方向专业中达到22学分,在综合实践课程中占12学分。

2.贵州省高师院校实践教学技能培养路径分析

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提高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各高师院校必须要在师范生培养模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合贵州省各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课程理论教学

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活动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阵地。不同于职业教育形式,普通高等教育更倾向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为此,高师院校将师范类专业的教师教育课程理论着重在课堂上讲解,理论必修课程环节学分大于实践必修环节学分,加之流于形式的实践教学课程让学生体会不到真正的“讲台感觉”,致使师范类专业学生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课程理论教学更多的为学生展示了教师的静态理论知识,缺乏实操性的演练。

2.2实践活动教学

近年来国家教育教学改革号角的吹响,为部分高師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敲响了警钟,不能再一味地使用“满堂灌”教学,如何将学科知识与教师实践能力并行发展,是增加师范类专业毕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保障。因此,贵州省各高师院纷纷发布各自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意见,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学生毕业要求的必修部分,且要求实践学分比例不得少于一定比例,方可毕业。

2.3“以赛促教”新形式教学活动

贵州省高师院校“以赛促教”教学形式源于近几年师范类专业教学技能大赛的兴起,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自2015年5月开始举办第一届,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贵州师范大学作为往届大赛的承办单位,为每一届大赛设置提供了准备场地、竞赛场地、观摩场地等优质竞赛资源。参赛学校面向贵州省内开设师范专业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及具有师范专业的独立学院。虽然举办时间不长,但每一届都对各高师院校产生教学影响,在全省教育领域范围内兴起了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的学习之风,通过比赛胜出的选手一般可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

3.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技能培养的发展趋势

3.1落实国家专业认证,完善各高校教学资源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于2017年11月发布,此办法的发布,标志着全国师范类专业建设正式进入了大步改革的新阶段。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从四个方面分步骤开展专业认证工作。[2]以大数据为依托的教育质量监测平台,可实现一次数据录入,多种用途并存的多重效用。一方面,激励各高校完善自身教学资源;另一方面,推动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鼓励各高校积极申请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最终实现师范类专业的卓越教师培养目的(第三级专业认证)。

3.2迎合地方发展需求,修订师范生培养方案

师范生培养方案是实现学校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的政策性需求。各高校应结合所属区域特色,修订适应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基础教育输送优质教师教育储备人才的源头力量。方案的制定应鼓励多元化,如创新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校-地方政府-中小学校联合培养机制,鼓励师范生多实践多总结,争取在实践中总结不足。积极倡导“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实践基地紧密联系,大胆尝试“岗位置换”,鼓励高师院校教师赴基础教育岗位任教,切实将高校理论知识与一线教育实践紧密结合,将实践经验反馈至高校课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

3.3加强师范生师德教育,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

教师情感共融能力是教育者最高的情感境界,正如各学科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学会知识固然重要,学会后如何将其在生活中进行使用,产生对生活和真理的热爱,这才是学生“乐于学习”的最终目的。高师院校应注重对学生的师德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师范生教育情怀,加强学生的从教意愿,用仁爱之心培养一批有爱之心的准教师。

教师教育培养任务任重而道远,作为教育界的一份子,力量虽然微弱,但每一位教师的光和热聚集在一起,便足以让学子们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光辉与温暖。

参考文献

[1]刘旭东.以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核心推进教师教育改革——西北师范大学的改革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5-8

[2]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Z].北京.教师[2017]13号文件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互联网+”视域下贵州省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路径研究(课题编号:2016C041)]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教务处;贵州师范学院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办公室;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时期高师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围绕夯实学生就业竞争力这一核心,提出着重提升“五力”,即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活力、学校的人才培养力、教师的就业指导力、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服务力、就业工作的反馈力,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

关键词:高师院校;就业竞争力;优质就业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和挑战。我国目前有高等师范院校上百所,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涌入市场求职,再加上来自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就业压力剧增已成为不争事实。当前,高师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或多或少存在着因非师范生就业竞争所致的难度增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就业工作的主动性不高、就业与招生及教学环节的联系不够密切、就业指导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阻碍高师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夯实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师院校的主要任务,并应从提升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活力、学校的人才培养力、教师的就业指导力、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服务力、就业工作的反馈力等五个方面下足功夫,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

一、以“全员参与”为契机,提升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活力

1.创新就业工作理念、体制、机制,畅通“全员参与”工作渠道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委多用“全员参与”这一词汇来强调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全员参与”意味着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到行动,做到各层面、各环节畅通。第一,创新工作理念。就业工作理念决定着就业工作向前发展的方向。如华中师大在“以生为本”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并践行“出路决定一切”的就业工作理念,在全校师生中深入人心。第二,创新工作体制。真正建立就业工作的“大部制”,是高师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层面,应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之下,设立由就业主管部门牵头,后勤、保卫、学工、教务、校友办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年度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为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驾护航”。院系层面,应在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之下,定期召开有学工、教学、行政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碰头会,解决院系就业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第三,创新工作机制。在毕业生总量增加的形势下,很有必要建立“学校主管、部门协调、院系主抓、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反应快速、上下畅通的“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级工作网络,尤其是大力发挥就业信息员在就业服务中上传下达、互助帮扶等作用。

2.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发动多种力量主动参与就业工作

当前,不少高校纷纷施行了目标管理制度,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但考核的力度仍然不够,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仅仅考核院系,未将职能部门列入考核对象;二是就业工作考核的权重、分值太小,不少学校多将就业工作的考核列入学生工作范围;三是考核的内容不够全面,多以“就业率”为唯一指标。华中师大近年来对就业工作的考核试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一,扩大考核对象的范围。不仅重点考核就业指导中心和基层院系,而且还在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书中将“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列入其它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其二,将就业工作列为院系目标考核的一级核心指标,提高其对院系考核的影响力。其三,对院系就业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考核并赋予相应权重。毕业生就业质量、开拓和培育就业市场的情况、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违约情况等均作为考核内容,不单纯追求就业率。

在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责任制,实现多种力量参与就业工作的思路至关重要。即发挥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基层院系、各地校友、家长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政策制定落实、工作条件保障、就业指导咨询、就业信息提供、毕业生求职推荐、就业环境营造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校内的专业教师、领导干部、教辅人员,校外的广大校友、学生家长,均能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成为激活就业体制、机制的“生力军”。高师院校还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重要职责,应设立“荐才奖”,在校内外营造“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华中师大各院系就普遍实施了“领导分工、教研室承包、教职工结对子”的推荐方式,一些院系还将推荐毕业生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和个人履职的重要内容。各地校友会响应学校倡议,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服务,纷纷采取提供就业岗位和项目、以设立免费校友接待站等方式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校友专场招聘会也作为校友参与就业工作的制度被坚持了下来。

二、以“质量工程”为核心,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力

人才培养质量是决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师院校要以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改革的力度,切实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1.大力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夯实学生核心竞争力

本科教育是高师院校的主要办学层次,其发展与改革需紧紧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一要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在各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要强化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实施师范生“双导师”制度、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师范技能达标测试等制度,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一流师资”。三要创新实践教学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取得实习与就业的“双赢”。要积极推进大学生科研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四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推行“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和遴选优秀学生交叉培养的“博雅计划”,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如华中师大首届“博雅计划”毕业生中,75%升学到国内外名牌高校和科研院所,25%赴名企和机关工作。此外,利用高师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建设各种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各种人文、文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修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全面实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举措,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随着研究生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日益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树立并贯彻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理念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具体对策:一是建立研究生出国留学储备库,实施公派研究生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二是推行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对有潜力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研究生进行大力扶持。三是创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高师院校应立足地方,放眼世界,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培养拔尖人才。如为华中师大实现了理科全国百优博士论文零的突破的一名博士生,就是由该校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的。

三、以“与学生一起成功”为理念,提升教师的就业指导力

1.实施“高层研训”计划,拓宽就业指导教师视野

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去指导别人。因此,应自觉增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倡导“与学生一起成功”的就业指导理念。“高层研训”是指旨在提升就业指导教师水平的高层次项目研修与培训。首先,要有计划地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级就业工作培训和赴国外、境外就业培训项目。其次,要给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予以充足的经费保障,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范畴并予以经费支持。再次,要实施“校本培训”行动,扩大培训成效。要建立研训成果汇报、教师研讨和集中备课、毕业班辅导员定期培训等制度,积极引导教师合理分流,形成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团队和求职就业能力辅导团队。

2.构建“2+1+X”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

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求知欲望的强烈,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模式、授课方式、教学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相结合的“2+1+X”模式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实效性。“2”,即面向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课程和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求职就业课程;“1”,即面向全体学生的“职前教育网络课堂”;“X”,即开设譬如公务员考试、求职法律指导等多门与就业有关的综合素质课程。通过全程化、系统化、多样化的课程“套餐”,为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求职提供有效指导。华中师大的一项调查表明,选修过就业指导课程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协议就业比例、事业单位签约比例、国家和地方项目签约比例均比未选修的毕业生高出13%。

3.注重就业工作研究,提升就业工作者理论水平

专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科研能力的培养。“抬头看路,埋头拉车”,高师院校应从就业工作实践出发,为就业工作者提供科研平台,解决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目前,很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多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较为分散,参与科学研究不易。所以,一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就业主管部门应牵头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有条件的可成为部门内部建制,条件有限的可挂靠相关院系,并配备必要的科研设备和资料。二要加强科研选题规划与指导。编制就业工作科研选题指南,并根据个人兴趣、专长、精力组成若干科研小组,积极申报课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挂帅,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华中师大2009年由就业指导中心主持、就业指导教师参与人社部《中国社会近30年职业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项。三要结合本校实际、授课实际,编写适合高师院校学生使用的相关教材。

4.加强就业指导平台建设,开展就业与创业实践

就业指导平台是教师与学生实施互动的舞台,是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不可缺乏的条件保障。第一,完善就业指导载体。各院系需建立就业指导办公室,除全体政工干部外,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均可成为办公室成员,形成全员参与的合力。此外,带有一定实践与研究性质的工作坊(如“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工作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基地”),都可成为推进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重要阵地。第二,完善就业指导与市场调研紧密结合的就业形势与市场分析报告会制度。每年抓住市场调研之后、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之前的黄金时间,组织数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市场调研情况分析会,市场调研人员与毕业生“零距离”交流,使其提前掌握来自用人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了解市场、感知市场,有的放矢做好求职准备。第三,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与创业实践路径,培养学生的职场竞争意识和实战能力。如华中师大的“三赛两计一团一平台”,已形成学生成功求职创业的影响因素。“三赛”,即每年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两计”,即面向师范生的“以实习促就业计划”和面向非师范生的“就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筹建教育实习、专业见习与就业实习三合一的基地,使到名校、名企实习的毕业生留用率达60%以上。“一团”,即定期组织低年级学生观摩团观摩校园招聘全过程,提前感受大学生就业形势和职场竞争气氛。“一平台”,即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中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及时、系统的指导服务。

四、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提升就业服务力

1.创新校园招聘品牌,提升招聘服务水平

高师院校就业主管部门是学校的人才营销中心。创新人才营销方式,扩大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是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就业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定期举办中等规模的校园招聘常规人才市场是提升招聘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大型招聘会因其成本高、效率低、耗费的精力多等不足,已无法适应校园招聘发展的趋势。相反,规模适中、选择招聘时间灵活、管理服务到位的常规性招聘会则备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青睐。华中师大自2009年创办的“周五双选会”,已成功举办了近30场,每场参会单位平均30家左右,签约成功率比大型招聘会提高了20个百分点,成为湖北高校知名校园招聘品牌。

2.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方案,提高市场开拓有效性

高师院校就业工作的人手、时间、财力有限,面临院校之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开拓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根据情况变化,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方案很有必要。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方案的依据,主要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变化、本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和行业意向调查结果、往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地域和行业去向统计结果等三个方面。其中,学生的主流需求是第一位的。如华中师大连续两年根据毕业生就业地域和行业意向调查结果,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重点地区的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开拓,使来校招聘的单位较之往年有大幅度增长,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3.拓宽就业工作视野,拓展就业服务范围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主管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所高校的事情,更不仅仅是只关系到毕业年级的事情。需树立全局、开放观念,加强合作,才能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首先,要跳出为就业而做就业的框框。如市场调研不仅有就业主管部门参加,招生、教学等部门也应参与;不仅要掌握用人需求信息,还要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其次,要跳出小圈做就业的框框。近年来,高校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就业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市场共建成为趋势。如华中师大发起组建的中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东北师大发起的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等,均起到了丰富信息、规模经营、各取所需的作用。再次,要跳出毕业年级做就业的框框。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延伸到一年级,实现就业指导“前移化”。最后,要跳出就业部门做就业。如可联手与学生有关的部门,简化离校手续,实施“校院(系)配合、部门联动、程序简化、快捷高效”的“离校直通车”服务,提升毕业生离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就业反馈力

从一定程度上讲,就业信息是高校办学的第一信息。所以,要注重发挥就业主管部门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信息反馈中心的作用,建立起“向学校反馈、向院系反馈、向毕业生反馈”的就业信息反馈制度,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一是建立就业状况内参制度。不定期以简报形式向校领导专题汇报就业进展情况,供决策层参考。二是建立就业质量白皮书年度发布制度。每年定期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白皮书,使之成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参考资料。三是建立就业市场调研报告制度。每年定期编印就业市场调研报告,向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反馈就业市场形势变化情况。四是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硬性挂钩制度。对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进行限招、减招、停招。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参与学校新增专业和招生计划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华中师范大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Z].教育部简报,2010,(73).

[2]金国雄,邵文均.新时期高校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3]张小诗,刘海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4).

地方高师院校艺术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

1.1 专业化趋势

教师教育向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教育内涵, 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和社会地位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说, 教师职业就像医生、 律师等职业一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工作, 其中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素质要求。

1.2 高层次发展

教师教育向高层次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现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正趋于高等教育化, 一般起点是本科, 近年来获得硕士学位者到中小学任教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这样逐渐变化的好处就是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 较之之前学生的基础能够更叫牢固。

1.3 一体化发展

教师教育向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 就是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对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 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 既各有侧重, 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

1.4 开放性发展

教师教育向开放性发展是改变教师教育体系的封闭性, 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师范院校为主, 这种模式在维系庞大的基础教育师资方面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过分重视师范性, 没有很好地解决师范性和学术性之间的问题。 所以如今全社会都呼吁综合性大学加入教师教育培训中。

1.5 综合性发展

教师教育向综合性发展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师要综合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教育科学课程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对影响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获得一种整体的认识。

2我国高师院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教育发展的五种趋势对于高师院校课程改革和发展指引了方向, 目前我国的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和教师的专业化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一直包括普通教育学、 普通心理学、学科课程论和教育实习四个部分, 占整个课程计划的8%-10%左右。 确立“老三门”或“老四门”课程结构是由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无论从课程结构, 还是课程内容均存在明显的问题, 更不能适应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再加之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差。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 课程门类少, 且在整个课程中比例太小

这种失调性表现在:其一, 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 已占到总学时的70%左右, 且选修课中也几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程, 公共基础课也只占到20%左右, 而能够体现师范性质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只占到不足10%的比例。其二, 选修课比例偏低。其三, 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特色之所在, 也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及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教育类课程课时过少, 所占比例过小, 根本不能凸现师范院校的性质, 这种状况同国外一些培养师资的机构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四, 在课程的课时结构上, 大型课程所占比例过大, 不利于课程组合和自我凋整。

2.2 课程观念上, 传统观念束缚了手脚

著名学者邵守义认为,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受到了三种观念的影响:第一,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 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忘记了自己所有的特点。 第二, 重理论性轻现实性。 不少高等师范院校脱离中学实际, 表现在抽象的、深奥的理论课和缺乏实际价值的知识课过多, 相反, 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太少, 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根本没有。 第三, 重传统文化轻现代科学知识。 文科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把过去、古代放在重要位置;理科教学, 往往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体系内, 现代科技只是在进入课堂总是速度很慢。

2.3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缺乏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

有的学校的课程内容没有时代特点, 无法与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同步, 同时缺乏针对性, 与新时期实施的素质教育及不适应, 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独立的内容构成, 科学性、准确性较差, 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各种鲜活的问题或案例在课程中难觅其踪。 而且忽视学科之间横向知识联系, 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专业性太强, 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过于狭窄, 综合能力不强。

3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课程体系又称课程结构, 是一个或一类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 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所在。 课程体系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 同其它类型高校的课程体系一样, 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是50 年代初学习前苏联的结果。 对于上述所出现的问题, 一笔者所在的湖北师范学院为例, 湖北师范学院是一所重点师范院校,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学校的课程体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大力强化教育类课程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的重要课程, 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它院校的重要标志, 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 是高师院校特色的重要体现。 以笔者为例, 虽然本科学的是师范英语, 但是在教育专业课程方面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 而专业课方面的比例远远多于教育专业的课程, 导致的结果是在教育类方面本科的学习只是偏少。 到了第二学年才会开心理学课, 开设的时间也不长, 只有一个学年, 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方面的课应该增加比重, 尤其是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课, 应该多让学生学习。

在本科四年期间, 除了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 其他的课程都是专业课方面, 这样不利于培养师范性, 应该开设多门教育理论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 再者能够加强教学论教学, 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比如在本科期间, 并不是很清楚什么叫做说课。

3.2 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养成

我们学校在本科期间安排的实习是在大四一学年, 但是在实习过程中, 总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找工作和考研的干扰, 往往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实习的时间应该提前进行应该在每年都安排实习的机会, 并且强制执行, 并且每年实习学校的层次应该在不断变化, 接触不同年级段的学生, 这样毕业生走上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也可以在大学毕业阶段后还需要实习两年。目前师范生在走上岗位后往往很多技能都要从头学起, 大大延长了新手教师向专家教师的过渡时间, 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甚至影响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3.3 积极扩宽基础课程

学校公共基础课很少, 以英语专业为例, 在本科期间大部分的课程都是自己本专业的课, 除了政治类, 教育类和外语、体育以及计算机, 几乎没有别的课程。 学校应该适应当代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潮流, 积极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 提高文明修养, 也可以开设交叉性学科, 促进文理渗透。 在高中阶段本就有文理科之分, 在大学期间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 都应该扩宽知识面。院校要大力加强语言类课程, 在共同开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 文科系要开设古代汉语 (中外文学史) 、高等数学课程, 理科系要开设大学语文 (写作) , 美学等课程, 使高师学生初步掌握人类文明、文化的基本工具与钥匙。

综上所述, 高师院校的改革是近些年的重点, 尤其是在教师教育的发展背景下。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必将是新世纪师范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发展, 为中小学培养专业化的教师,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摘要:目前, 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存在课程门类少、课程比例太小、课程结构经久不变、课程设置不够开放灵活、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等问题, 不能适应我国走向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和基础教育现代化以及课程改革的需要, 本文以笔者自身所在院校为例并结合目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力强化教育类课程”、“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养成”、“积极扩宽基础课程”三种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其龙, 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95-199.

[2] 戚万学, 魏薇, 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社会版) , 2004, 49 (6) :3-8.

上一篇:网络公司贸易专业决策论文范文下一篇:民营企业文化特征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