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科技发展范文

2023-09-14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面临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旅游可通过纽带作用,将生态旅游、中医养生、休闲养老三者融合起来,使三个独立的问题转变成互相融合、优势互补的新产业。本文以防城港为例,分析了三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发展优势,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生态旅游;休闲养老;中医养生;融合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由于特定的时代和国情,以破坏生态环境来发展经济造成了生态资源的严重破坏,在这种背景下退休后的老年人有迫切的生态环境优美的休闲养老需求。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测到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增到2.55亿,占比17.8%,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面对老龄化问题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把旅游和养生贯穿其中,将地方生态旅游发展、山美水美的休闲养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医养生相结合,推动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可促进地方旅游和经济的繁荣。

1 三产发展状况分析

生态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大众旅游,它要求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来开展旅游活动,在旅游的各个环节都体现环保意识。生态旅游所特有的保护性使之成为一种可持续性的长久绿色旅游方式,不仅让游客赏心悦目身心受益,而且有利于国家循环可持续经济发展。森林游作为生态旅游的主要形式,近年来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学者认为: “森林生态旅游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旅游者对森林主体的生物圈内各生物群体、结构现象的观感,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享受自然和回归自然,从而自觉产生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它是一种文明、高雅、科学的旅游方式”[1]。目前我国的森林景区发展态势良好,以防城港为例,防城港东兴屏风雨林公园,防城港上思十万大山森林公园游客人数逐年上增。

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当今的社会热点向养老、旅游、医护、养生等方面转移。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跟不上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特别是老年群体多患有慢性病、职业病等病症,更需要具备医疗养护、养生健体等方面的养老服务。从老年人视角出发,将生态旅游、休闲养老和医护养生相结合,会更能吸引老年人进行良性消费。

2 三产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1 生态旅游是老人养老的康体锻炼模式

对一些相对年轻的老年人来说,常规的居家养老模式单一,生活单调,不能激发老年人运动的热情。生态旅游对游客来讲,就是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目前老年人一代,经历了社会动乱、贫穷饥饿、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在山清水秀中畅游,既增添老年人的生活乐趣也能释放心情增加青春活力。游览时,从生活琐事中解放出来,融入自然,享受原始生态美景,精神振奋,在漫步美景过程中,无形锻炼体魄增强体质和愉悦心情。

2.2 中医养生是老人养老的康体保健模式

中医养生,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的一种慢性的医学活动。中国人讲究未病先防、未老先养。对于身体机能逐渐下滑的老年人而言,最怕的就是生病住院。中医博大精深,各种针灸按摩、药浴药膳等中医养生保健深受老年人的信任和喜爱。在庞大的养生市场下,打造地方的中医药特色理疗品牌,提供地方特色的养生产品和养生服务,为老人定制个性化养生服务,同时通过打造养生文化氛围,例如茶馆、药庄、大讲堂滿足老人对养生服务的更多了解和选择。

2.3 休闲养老是生态旅游和中医养生的最强推力

受市场利益驱动,不少鱼龙混杂的服务侵害老年人的利益,各种旅游是“处处生态游,人人森林浴,各种项目打着高科技的幌子,行中医养生之骗,旅游市场泛化严重,生态旅游不生态,中医养生不医学,这些行为违背了人们融入自然,享受自然,养老养生的美好初衷。老年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老年人能带动的影响的也是巨大的,以生态意识较强的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生态旅游和对养生服务需求刚性的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中医养生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上问题。当生态旅游、中医养生和休闲养老三者相融合,那些在20世纪目睹生态环境由优转劣的这些老年人,极有可能成为环境保护的教育者、生态理念的倡导者和环境污染的战斗者,从而促进生态旅游市场的规范[2];其次广大的中医养生刚需的老年人群体是长期的服务受体者,对中医养生的功效和品质有深切的感受,无形中成为养生品牌的战斗者和宣传员。另外,家庭、社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也可能加速生态旅游和中医养生市场规范。

3 三产融合发展优势---以防城港为例

3.1 资源优势

防城港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海岸线达580公里,有丰富的海景资源和渔业资源,背靠十万大山森林氧吧,有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和清新的空气。防城港市下辖的东兴市与越南山水相连,可便捷领略异国风情。东兴市处于北回归线之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湿润,东兴的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10.34%,与广西巴马一样号称“中国长寿之乡”。防城港上思依托十万大山“中国氧都”“天然药库”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正稳步加快中成药产业开发,积极培育发展特色制药业,例如,2018年启动的中国壮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3.2 区位优势

防城港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与越南山水相连,有5个国家级口岸,是发展对外贸易、边境贸易、现代物流、跨国旅游等产业的理想之地,区位优势明显。

3.3 政策优势

2017年4月习近平视察广西,指出“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要立足独特区位,释放‘海’的潜力,激发‘江’的活力,做足‘边’的文章,全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2018年3月,防城港市作为全国仅有的两个城市之一入选国家首批边境旅游试验区。所有这些,都给边海山特色城市的防城港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例如:防城港体育小镇建设、东盟-防城港国际马拉松赛等体育旅游项目都成为防城港生态旅游新名片。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保护为主旨的旅游形式,兼具对游客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但其功能单一;中药养生是老年人普遍接受和喜欢的一种养老养生方式,但还欠行业的成熟和规范,不能满足老人诉求;休闲养老也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模式之一,还未充分开发和形成产业链[3]。借助防城港独特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三者有机融合协作共赢,共促防城港旅游产业大发展,也能为老年人创造一个山清水秀、养生康体、赏心悦目的养生养老胜地。

4 三产融合发展对策分析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就是防城港的金山银山。“生态旅游+休闲养老+壮医养生”是一个创新的融合发展模式,不仅能满足老年人群体的旅游和养老养生需求,有效缓解国家老龄化社会的压力,也能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新的動力。

4.1 科学定位

面对市场前景广阔的“银发产业”,防城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立足防城港,胸怀广西,放眼全国,多行业多部门协同联动,定位精准,目标明确,逐步将“生态旅游+休闲养老+壮医养生”融为一体,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

4.2 专项规划

防城港的城市发展起步较晚,经济欠发达,生态旅游和养生养老等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因此要专项规划,面对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人群精心布置。对于本地普通老年居民,以“养老院”和“公寓式社区养老”为主;对于“候鸟人”,以旅居养老为主,通过打造旅游+养老地产的形式,促进房地产发展;对于高消费养老群体,以高档次服务养老为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此类型人群客源市场量庞大,需要通过打造度假酒店、特色小镇,并规划现代化高科技软硬件设施,形成养老+服务的一体化[4]。

4.3 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找到适合本地生根开花的新模式,需要不断创新实践总结提升。因此,我们首先要培养和引进养老产业的专门人才到医养结合机构工作,对高层此次人才在特设岗位、项目聘用、职称晋升、薪资待遇等方面开辟绿色通道;其次我们要做好顶层研发,通过成立产品研发中心、博士工作站等方式搭建研发平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才能逐步实现科技创新成果的落地生根发芽。

5 结语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已然成为当前的世界性旅游的潮流,其独特的生态保护和教育功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中国超老龄化的发展态势下,中医养生被广大老年群体喜爱推崇。因此,生态旅游、中医养生、休闲养老三个产业相互交叉融合,将单兵作战变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新的产业发展动力。因此,在新形势下,以防城港独特的优势,通过合理科学的定位、规划、创新,三产融合将会助推防城港产业升级、经济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剑平,戴艳平.健康养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广西为例[J].学术论坛,2016(8).

[2] 李泓沄,储德平.安养乡村、乐享田园: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新机遇基于养老旅游、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4):493-496.

[3] 郭娜,崔家善.论“生态旅游+中医养生+中药种植”三产融合发展——以黑龙江省为例[J].学术交流,2018(9):133-140.

[4] 韦义勇.关于打造桂西北健康休闲养老和医养结合示范区的思考——以河池市为例[J].创新,2018,12(4):110-118.

【通联编辑:张薇】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2篇

今年2月份以来,铁道部党组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考察铁路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发展主题主线要求,在深入把握新时期铁路重要地位、发展方向、工作标准和重点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反复思考,比较系统地形成了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部党组认为,推进落实这一总体思路,最关键、最重要的是加快转换铁路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这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铁路工作要求的重大举措,是推动铁路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集中全路的智慧和力量抓紧抓好。

7月8日至9日,盛光祖亲自率领部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专程到太原铁路局进行现场调研,重点就加快转换铁路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作了讲话。盛光祖的讲话,高度概括了部党组半年来对推进铁路改革发展所形成的总体思路,对于全路深入贯彻落实部党组的决策部署,加快转换铁路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彭开宙在主持会议时指出,今天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是部党组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盛光祖部长在太原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部署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工作。各局要认真学习讨论盛光祖部长7月9日在太原局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学习今天的会议精神和铁道部下发的《关于延伸铁路货物运输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实施意见》,深刻领会部党组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条、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政策要求,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班子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部党组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决策部署上来。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组织局机关有关部门和运输站段、铁路物流企业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领会部党组

的决策部署和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加快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彭开宙强调,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制定延伸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搞好顶层设计,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注重规范管理,保证这项工作规范健康发展。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面广,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快推进,确保部党组的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胡亚东在讲话中指出,延伸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是转变铁路运输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人民群众满意根本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提高铁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这也是部党组推进铁路科学发展总体思路的重要内容,是加快转变铁路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步骤,是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要举措。全路各单位一定要站在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延伸铁路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铁路现代物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这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胡亚东强调,根据盛光祖部长的讲话精神,延伸货运服务链、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的指导思想是:按照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推动铁路科学发展的要求,深入落实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以发展铁路现代物流为主攻方向,在不断提高铁路货运 “站到站”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运输系统与物流企业的紧密协作,延伸货物运输服务链,培育和增强铁路现代物流服务能力,加快构建 “门到门”运输的物流服务体系,努力实现铁路货运向全程物流的转变,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大幅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胡亚东指出,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全路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积极探索、规范运作的原则,全力抓好这项工作的推进落实。一是明确组织体系和职能定位。铁道部要发挥监管督导作用,在推进铁路现代物流发展中主要负责监管督导等工作;铁路局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切实承担起货运延伸服务的市场开发、营销策划、客户服务、资源配置、生产组织、考核激励等责任,明确铁路局运输部门是货运延伸服务的业务主管部门,明确运输站段是组织完成货运延伸服务任务的生产单位,明

确铁路局物流企业是货运延伸服务的经营主体,明确铁路局非运输企业投资机构是铁路局物流企业的出资人代表。二是规范经营方式和作业流程。要全面分析掌握物流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市场营销;要依法签订物流服务合同,诚信提供优质服务;要实施货运业务和延伸服务分票收费;要抓紧建设和运用好铁路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做大做强铁路物流企业。要充分发挥铁路局物流企业经营主体的作用,推进企业重组,大力拓展市场,加快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尽快培养形成一批网络化、链条化、规模化、具有知名品牌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四是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各局要把有关单位的工作业绩、相关岗位的履职情况、涉及领域的经营活动全部纳入考核,明确计划任务,实施关联考核,规范经济关系。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 通过综合分析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发现,就内部条件而言,高等教育的本体性质、演进历程和分类发展是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优势,与此同时,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办学定位模糊、应用型师资队伍短缺、发展自主权受限和经费投入有限等劣势则限制其发展。就外部环境而言,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行业对技术的需求,建立现代职教体系和国外的成熟经验为转型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但在评价标准、传统观念、教师队伍等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却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SWOT分析

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高等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离不开大学的合理定位和科学分类。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构建应用技术大学新体系,有助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丰富高等教育的办学类型,缓解目前中国面临的“就业难”与“技工荒”的供需矛盾。为积极响应国务院的战略部署,2014年3月,教育部提出要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同年4月底,在驻马店召开的“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178所高校通过了《驻马店共识》。

近年来,高校间盲目攀比,专升本、单科大学变综合大学的趋势愈加明显,各大学都在朝着综合大学方向发展,贪大求全,其根源就在于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不明晰。本研究通过借用管理学中的SWOT分析法,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进行综合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内部条件分析

SWOT分析模型需建立在对组织机构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因此,本研究首先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优势

首先,就高等教育的性质而言,其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专门性人才。专业的分类,既包括以学科门类为依据的学术型专业,也包括按社会生产和分工设置的应用型专业。依据UNESCO国际教育标准分类,可知前者属于“为研究做准备”,后者是“满足社会对从事高技术人才的要求”,且社会对后者的需求远超于前者。地方高校的历史定位决定其肩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各级各类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并根据地方积极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出适时调整。

其次,高等教育发展历史证明,西方中世纪时期的大学大多依据行会性质办学,并以培养神职人员、律师和医生等职业为主要目标,此种现状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而后才逐渐出现了致力于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在古代的中国,尽管“重学轻术”的观念沿袭已久,但在人才培养理念中无不蕴含“学以致用”“知行并重”的色彩。在近代中外大学中,如德国柏林工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福州船政学堂等高校的发展历程,无不彰显出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与进步性。肇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近代高等学校,出于当时国家对“翻译兼译述的人才,海陆军的将才,及制船造械的技术人才”的需要,诞生了两类早期近代高等学校:一类是方言学堂,一类是陆军学堂。其后更多的实业学堂(专科学校)不断涌现,如政法、农业、工业、商业等。上述高等学校的创立皆旨在满足国家对大批能够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改造社会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可见,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涉及从事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服务等各个技术环节的人才。

再次,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诉求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提供了可能。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在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机构的类型均会产生显著的变化,一些不同于传统类型的大学逐步诞生,如德国在1810年创办的柏林大学,19世纪中叶美国建立的一批“赠地学院”等。相较而言,在中国10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中,其发展使命、功能和模式能否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机构有所不同呢?事实证明,在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虽仍将存在并进一步有所发展,但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实用性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将朝不同方向发展。同时,还存在着一大批专业性较强的普通地方本科院校,它们既不能继续走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独木桥,也不可办成职业技术性的高职高专,此类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定位模糊。因此,对高校进行合理定位并明确其发展方向,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应用技术大学的提出,正是顺应了高等教育提高质量、分类发展的诉求。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劣势

地方高校由于受传统办学体制和管理制度的限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路径依赖,缺乏应有的办学自主性和积极性。同时,高校管理者自身对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不尽了解,导致不少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过程中遭遇瓶颈。

一是办学定位不够明晰。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单一的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改善,致使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不少地方本科院校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教师发展等方面仍承袭学术性研究型大学发展的路径。潘懋元指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过程中大致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发展高层次、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即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二是以行业为对象,着重应用,培养理论水平高、专业适应面广的工程应用型人才或其他应用型人才;三是朝着学术性研究型大学的方向发展,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培养理论研究人才[1]。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历来重视高深学问,认为首先应研究高深学问,其次是从事工商业,最后才是从事生产技术行业。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定位时徘徊于三者之间,严重束缚了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是应用型教师短缺。教师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办出特色、实现目标的先决条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需要大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中国高校教师中大多拥有较高的学历,却缺乏在企业锻炼和工作的经历,很难胜任应用技术大学培养人才的角色要求。如何满足对“双师型”教师资源的需求,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目前,不少高校的工科院系承担职业教育的角色,这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有利根基,但要真正实现院校转型,地方本科院校现有教师队伍还很难胜任现实的需求。

三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自主权受限。应用技术大学发展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效结合。早在一个半世纪以前,美国高等教育已开展了类似的探索,即通过举办州立学院,强调学以致用,满足社区发展需求,美国州立学院发展得益于灵活的教育管理制度,许多大学具有企业性的经营体制。同时,美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的培养人才,将学校所需要的各种人才发掘出来。而中国由来已久的重学轻术观念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大学的发展需要充分的办学自主权,需要及时反应市场需求的能力,而现行过分科层化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碍于高校自主办学的宗旨。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想顺利实现向应用技术院校转型,需要一种创业精神,需要政府为之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

四是地方本科院校经费投入不足。鲍威等学者对2005年中国高校的生均经费进行统计发现,不同类型高校的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显著,其中,“核心985院校”为47838元,“普通985院校”为28894元,“一般211院校”为23167元,“一般本科院校”为14846元[2]。在2012年末,我国16个省市的32所教育部直属“985工程”高校获逾450亿元的经费,其中中央财政专项264.9亿元,地方协议配套资金186.33亿元,用于新一轮(第三期)的“985工程”重点建设工作。而在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中财政拨款的比例下降至四成左右,维持地方高校正常运作的一半以上则是院校的自筹资金[3]。

上述相关数据表明,国家教育资源向“985”、“211”和教育部直属的相关院校倾斜,其目的是集中力量快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却严重影响了大量地方院校的正常发展,不利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外部环境分析

作为战略决策的一种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除了需对被分析对象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之外,外部环境同样需要关注,它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实现与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也会阻碍目标的实现。因此,全面、客观地分析外部发展环境,有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高校的办学重点和发展方向。

(一)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机遇

一是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助推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学术性研究型人才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在提升社会生产力和推动社会变革的过程中,更多需要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旨在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技术人才,毕业时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有助于实现中职、专科层次的高职与应用型的专业硕士之间的衔接,构建起较为完整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打破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格局,为应用技术人才的后续发展开辟空间。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认为,“通过转型发展,能够推动地方高校科学定位,有利于破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同质化、重数量轻质量、重规模轻特色等问题”[4]。

二是行业、企业对技术的需求为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提供了有利平台。不少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对以产教融合的方式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给予了积极评价。高校根据市场机制适时调整自身的人才培养方向,推动人才培养类型与市场需求实现互动双赢。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陈建洲提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是具有职业素养和应用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地方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岗位需求,尽快缩短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再培养的周期”[5] 。

三是建立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亟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研究者对此进行了相关探索,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史薇通过比较中国与德国、瑞士、英国和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和教育的情况,指出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必然的。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必须突破以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观念局限,促进转型发展,实现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客观需求。

此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就有不少国家对应用技术类院校展开的有效探索,国外应用技术院校在4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为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顺利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二)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面临的挑战

尽管目前各界关于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呼声日益高涨,不少高校围绕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做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甚至部分高校为此还成立了专门的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但任何改革都难以回避现实的困顿,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发展也正面临不少现实的挑战。

首先是应用技术大学的评价标准难以建立。目前,由于中国深受卡耐基高校分类标准的影响,人为地把高校分成高低不同的类型,导致中国高等教育层层攀高。具体而言,就是以学术性标准作为高校分类的主要依据,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在此观念的影响下,设置一系列的指标,例如,是否拥有博士点、有多少国家重点学科和实验室、发表了多少核心论文,等等。应用技术大学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传统学术性标准对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显然不利。因此,面对学术性评价标准,应用技术大学必须在申请博士点、发表核心论文等方面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此外,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的顺利转型,需建立一套可行的评价标准,并在实践中适时进行调整,包括“双师型”教师的定位、标准等需要合理加以规范。

其次是传统观念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由于受传统思想中理论优于实践观念的影响,中国绝大多数师生和家长普遍倾向于就读本科院校,而不愿意选择就业普遍看好的职业技术类院校,认为学习技术是低人一等。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也往往注重应聘者的学历背景,对其实际掌握的技能却疏于考虑。根据对“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参会者的调查反映,对于高校转型问题,大家众说纷纭,“欣慰”“痛快”“希望”“彷徨”等不一而足。与选择应用技术类的职业相比,大多数年轻人更认同城市中较为体面的职业,现代化的写字楼已经逐渐消磨了青年人的斗志和追求,传统中艰苦创业的动力已逐渐消逝。教育改革的初衷并不是为了简单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其根本旨归在于促进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为每个个体的发展提供多元的发展通道。因此,“在这个愿景中,学校不只是贩售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它的核心功能是教育,是转变观念、习得价值”[6] 。

三、结语

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需要考虑转型中内部条件,实现内部治理和变革,又需要通过社会大环境的变革,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只有在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和有机配合下,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优势,扬长避短。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必须实现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的联动机制,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有效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的转型。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4篇

项目支持:本文受到陕西师范大学团委2013年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项目“凝聚青春正能量,共筑美丽中国梦”的支持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陕西省渭南市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优势,分析了当前华县影响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同时从加大科技投入、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挖掘蔬菜旅游效益、优化蔬菜物流配送技术、提高菜农安全意识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华县的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华县 蔬菜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

蔬菜产业是陕西省渭南市华县农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华县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大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全县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快速的发展。然而,与强劲发展的工业经济相比,华县蔬菜产业发展速度较慢,优势和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因此正确分析蔬菜产业发展瓶颈,探寻新的产业增长点,是华县现阶段蔬菜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

1.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是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是中国果菜标准建设十强县,是陕西省蔬菜示范县,同时也是西北地区较大的蔬菜集散地。近年来,华县坚持把蔬菜定位为促农增收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并按照“积极发展日光温室菜、大力发展设施拱棚菜、稳步提升传统名优菜”的思路[1],截止目前,华县蔬菜种植面积高达26万亩,总产量53万吨,总产值8.5亿元。露地菜总面积达20万亩次,总产量28万吨,总产值4.7亿元;设施蔬菜高达10万亩,总产量25万吨,总产值3.8亿元。人均蔬菜收入为202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华县蔬菜产业发展呈现快速、持续、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2.华县蔬菜产业发展优势。(1)地理位置优势。华县因处于华山的姐妹山少华山脚下而得名,位于秦岭东部、渭河南岸、关中盆地过渡区,地势南高北低,形成一个“六山一水三分田”的半山区县土地构成形式。全市总面积11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2万亩,土地平缓,地域广阔,水资源丰富,具有蔬菜产业发展的地理位优势。

(2)气候环境优势。华县地处于秦岭山地、关中平原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地下水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高达1793.6 个小时,降水644.4 毫米,平均气温13.1℃,适合农作物生长。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高达1.73万hm2,产量为45 万t,产值为7.8 亿元。种植品种多达到40 多个,主要有黄瓜、圣女果、番茄等,特产苹果、柿饼、杏等远近闻名。

(3) 区位优势。陕西省华县经济发展较发达,消费群体相对集中。全县人口35万,下辖14个乡镇。地处关中东部,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县域内陇海铁路、101省道、西潼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华金、西南铁路和华洛公路沟通南北。华县现有地方公路131条,具有良好的区位经济优势,具备蔬菜产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4) 科技优势。华县县委县政府为将蔬菜产业发展为华县农业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加快普及改良蔬菜种植技术,挖掘华县蔬菜产业的潜力,提升品质,从质上取胜,比如:华县辛辣蔬菜研究所提出的无公害蔬菜脱水加工产业化项目已顺利列入国家星火计划等,均提升了华县蔬菜产业种植的技术水平。为引导菜农掌握设施蔬菜、无公害蔬菜的种植技术华县定期聘请专家指导,积极推广蔬菜种植实用技术,不断加快华县蔬菜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二、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 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低。陕西省华县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的支柱性产业,蔬菜产业规模较省份其他县基地规模大,但由于经营主体分散,产业化程度仍处于较低的水平。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华县大部分蔬菜种植地区都是以众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的个体农户直接来面对,并没有可以将这种分散的力量予以联合和组织起来的企业及相关的管理制度。华县目前并未形成可带动蔬菜产业发展的成熟精细深加工企业,省内基本的产销方式为蔬菜经采摘后直接经农户个人进入农贸市场销售,这种产销方式造成蔬菜产业分散,因分散而单薄的发展力量,致使菜农的权益并没有得到有力的组织保护,使他们不能充分和继续的发展,造成蔬菜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发展步履维艰。

2. 科技薄弱,缺乏竞争力。华县自古就有种菜的历史,技术服务相对滞后,菜农的蔬菜栽培技术主要是靠传统经验和自己摸索,全县农技人才和农民素质不高,技术指导人员匮乏,严重缺乏专业技能,蔬菜种植专业技术人员在数量和业务素质上均不能满足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市场需要。由于生产、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的衔接不够紧密,科技化水平不高,缺少蔬菜生菜技术服务机构,农民难以得到直接专业化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存在大量因为技术指导缺乏而导致的蔬菜种植出现大面积倒塌、减产及质量不佳等问题的案例,科技薄弱已成为蔬菜种植的瓶颈,制约农业发展,影响蔬菜产业的发展。

3.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华县虽作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之一,但大部分蔬菜生产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排灌设施简陋,蔬菜产量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而成为蔬菜产业化发展规模受限的重要原因。而相应的无公害蔬菜检测技术落后,菜农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为追求产量使用大量的化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止过程中农药的大量使用,蔬菜质量安全问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重视。一些超市或餐饮企业直接从产地进货,,缺少农产品专业检测仪器及机构,造成蔬菜农残超标的蔬菜流入市场,蔬菜生产者和经营者蔬菜质量安全意识均比较薄弱,一些绿色环保生产方式采取较少,给蔬菜产品质量留下了一定的安全性隐患。

三、华县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与对策

1. 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布局中的投入,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蔬菜产业与现代农业展示与生物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每个品种应建立一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进行蔬菜生产设施、生产设备、加工贮存设施的配套建设。当地政府应全面推广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学习国外先进蔬菜种植及管理技术,引进专业人才充实技术力量,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寻找可研究课题,不断引进新的科技成果,改良和推广蔬菜种植的新技术,从而使华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在人才带动的模式下更快更好发展,增强蔬菜产业竞争力。

2.立足旅游特色,挖掘休闲蔬菜旅游效益。蔬菜旅游是一种近几年新兴的生态旅游业,它以高科技、无公害的蔬菜园为载体,为旅客提供观光、采摘、餐饮等服务。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法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就已在风景区或城市近郊形成了规模化的特色菜园产业。华县应根据当地的生产特色及地势地貌,将土地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需要和观赏要求合理的有机结合,支持发展农耕文化体验、特色蔬菜种植、农作物基地示范园等具有文化气息特色的生态庄园建设,蔬菜旅游景点不宜过多,不同景点之间要具有特色差异化,合理规划、重点培养具有蔬菜旅游条件的生产基地,充分挖掘其旅游价值,实现蔬菜产业多元化发展。

3. 优化蔬菜物流配送技术,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建立优质的蔬菜物流配送技术是蔬菜供给双方均特别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当地县区应利用网络高端技术平台,建立电子网络交易市场,采取蔬菜统一集货方式,并根据输送方时间、地点等多方面因素统一送货,极好避免蔬菜输送的空载率,可最大限度降低物流成本。县政府在加强网络电子交易市场建设的同时,应减少空驶浪费,教育蔬菜物流输送驾驶员节油培训,优化运输组合,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绿色物流。

4. 提高菜农安全意识,促进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华县虽然作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基地县,但菜农大部分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单纯为了追求产量,在栽培管理中出现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的现象,缺少专业的农产品专业检测机构,此外蔬菜产业发展受到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龙卷风、火灾、暴风、暴雨、雪灾、冰雹等都可能对蔬菜生产及设施大棚造成严重损失。陕西省2009年开展了设施蔬菜“银保富”试点,对设施蔬菜进行投保,此举转移了菜农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有利于菜农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尽快恢复生产,增加菜农信心。华县蔬菜生产还不够成熟,菜农保险意识不够强,相关政府业务部门需加强宣传引导,调动菜农应用无公害生产技术,消除蔬菜质量安全隐患,同时规避菜农风险,为蔬菜产业加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参考文献:

[1]赵晓燕.我国蔬菜采后加工产业现状及展望[J].中国蔬菜,2013(03)

[2]成民英,左争气,孙晓艳,贾王军.华县蔬菜产业发展壮大的建议与对策[J].西北园艺,2011,5(4)

[3]赵燕慧.设施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热带农业工程. 2012(06)

[4]许小龙,胡黎明.黄山市黄山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1(02)

作者简介:许真珍(1990- ),女,河北邢台人,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微生物

地方科技发展范文第5篇

[摘 要]如今,全运会的经济效应正在日益受到重视。辽宁省可以凭借举办第十二届全运会的契机,大力发展辽宁经济,调整地区产业结构,提高辽宁省的知名度。本文在充分分析全运会的长期经济效应和短期经济效应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引导企业参与全运会、促进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全运会;经济效应;契机

全运会作为一项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体育赛事,必然会对主办地的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全运会的经济价值日益受到认可。所谓全运经济是指在全运会的筹办、举办以及全运会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内,主办城市所发生的与全运会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经济活动及其经济效应和经济效果的总称。

1 辽宁经济面临的全运会机遇

(1)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十二运的31个大项分布在辽宁省14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承担了十二运的比赛项目,其中沈阳和大连承担的比赛项目最多,分别承担19项和15项。自2009年辽宁省成功获得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承办权以来,各城市就开始着手兴建比赛场馆及相关市政建设项目。兴建全运村及各种比赛场馆势必带动辽宁地区经济的增长。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为13%和13.1%。根据以往举办全运会对经济拉动的测算,举办一届全运会对举办省经济每年将产生一个百分点以上的拉升作用,因此,举办全运会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随着十二运相关建设项目逐渐开工,2010年辽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4.1%。另外,为保证十二运成功举办,主要城市道路的改扩建,水、电、热、气等市政建设项目陆续展开,环境治理、污染控制、绿化等环保方面的政府投资,将会通过乘数效应拉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且,在十二运举办期间,省内外游客会大量进入辽宁观看赛事,由此引发的经济、消费活动而形成的外部有效需求又会进一步带动辽宁地区经济增长。举办全运会可以让更多的辽宁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提高人们体育健身的热情,有利于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

(2)提升地区产业结构。由于全运会的举办涉及多个行业,其中以第三产业中的旅游、餐饮、酒店以及交通运输业为主。全运会的举办对旅游业、会展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餐饮、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来说,举办全运会有利于其内部结构的优化。因此,举办全运会有助于辽宁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变辽宁过分倚重重工业发展的局面,优化产业结构。辽宁地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2007年,辽宁省接待入境游客20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65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307亿元,占全省GDP的8.3%;到2010年,全省年接待海外旅游者28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8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560亿元,年均递增16.2%。可以预见,在十二运期间,大批游客的涌入会带来可观的收入。因此,辽宁地区第三产业的收入会有突飞猛进的增长。

(3)提升辽宁地区的社会知名度。辽宁省作为共和国的长子、重工业的生产基地,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辽宁成功获得十二运的举办权,能够有效提高社会知名度。十二运筹办以及举办期间,各省体育代表团及游客云集辽宁,不仅有利于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吸引投资,提高辽宁省的社会知名度。沈阳全运村的承建单位绿城集团,就曾经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主办城市济南承建过全运村。绿城集团进驻沈阳,为沈阳建筑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大企业集团进驻辽宁,同时也有利于扩大辽宁对外开放的形势。

2 抓住全运机遇,加快辽宁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处理好十二运给辽宁经济发展带来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的关系。所谓短期效应是指十二运的筹备、举办能够大幅度地提升辽宁经济,但是,十二运结束后,举办地大多会出现经济增速放缓、投资下降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全运会筹备期间,各地建设大量比赛场馆和相关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需要大规模投资,因此,全运会筹备阶段的建设是对辽宁地区未来几年投资的一种透支,必然造成全运会结束后辽宁地区投资下降、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第二,比赛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在赛后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出现闲置的情况,还会出现维护费用较高,白白浪费财政收入的问题。第三,全运会结束后,大批游客离开辽宁会造成辽宁省的旅游、餐饮、酒店以及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收入急剧减少、甚至萧条的问题。这也会延缓辽宁经济的增长速度,出现全运会结束后辽宁经济发展的低谷。

相对于短期效应,十二运给辽宁经济带来的长期效应,需要经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才能显现,有些影响在短期内无法释放或者释放出来的仅仅是负效应。从长期来看,十二运给辽宁经济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效应是巨大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升了辽宁地区的社会形象。通过举办十二运,全国各地都了解了辽宁,提升了辽宁在全国的知名度,这是对辽宁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营销宣传,有利于吸引大企业集团落户辽宁。二是促进了辽宁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辽宁是老工业基地,第三产业发展比较落后,通过举办十二运,可以提升旅游、餐饮、酒店、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这些行业的服务水平,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三是有利于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辽宁省的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相对落后,利用这次举办全运会的机会,不仅增加了全民健身的热情,而且也有利于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四是有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辽宁省为举办全运会,进行的大量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拓宽道路、发展公共交通等,这些都是辽宁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

(2)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旅游业是历届全运会受益最大的行业,无论是在全运会的筹备阶段、举办阶段,还是全运会结束以后,旅游业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十二运的举办会吸引大量省内外游客来到辽宁观看比赛并参观旅游景点。辽宁省应适时推出具有辽宁地区特色的旅游产品。辽宁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辽宁可以依托清文化资源——一宫两陵,在重大节事活动时举行清朝文化表演,体现辽宁地区满族文化特色,打造具有满族风情的旅游产品。辽宁地处东经118°~125°,北纬38°~43°,地热水资源极为丰富,温泉资源遍布辽宁省14个城市。而且在全省温泉分布中,既有热泉又有冷泉,形成了辽宁百里不同泉的风格,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辽宁应以丰富的温泉资源为优势,将温泉旅游打造成辽宁第二个旅游精品。辽宁沈阳的《刘老根大舞台》节目,是以独具地方特色的二人转曲艺形式展示了东北的民俗文化。节目的精心策划和演员表演的诙谐幽默,能够给观众带来巨大的精神愉悦和享受。如今,到《刘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转已经成为国内外游客看辽宁、逛沈阳的必游之旅。我们也可以借助十二运的契机,将二人转推向全国,让更多的人认识二人转节目,将其打造为辽宁的第三个旅游品牌。除此之外,辽宁还有很多旅游景区和休闲度假场所。总之,通过举办十二运,可以增加省外游客对辽宁旅游产品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有利于拉动辽宁地区的消费。因此,辽宁还应加强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改善旅游景区的交通、通信和食宿等条件,加强旅游相关行业的员工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3)积极引导辽宁企业参与全运会。政府应积极引导辽宁企业了解全运会,鼓励它们积极参与全运会,在全运会筹备及举办阶段,不断地去发现商机,从而找准投资领域。辽宁省的14个城市都承担了全运会的赛事项目,因此,各个城市都要进行比赛场馆、环境治理、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辽宁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管理、设计、施工等方式参与到全运会相关建设项目中来。辽宁企业可以借助全运会的东风,成为全运会的赞助商或者是特许供应商,使用全运会的标志,展示企业的品牌形象,为企业进行营销宣传,从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加快体育休闲产业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体育休闲产业迅速发展,产值不断扩大,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将体育休闲产业作为了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部门。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刺激消费,扩大内需,而且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然而辽宁在体育休闲产业方面发展较慢,尚处于起步阶段。借助举办全运会的机遇,提高人们健身消费意识,让体育健身休闲逐渐地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使体育休闲产业真正地形成一个产业链。全运会结束后,对于规模适中的比赛场馆可以改造成健身休闲会馆。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比赛场馆的利用率,而且能够增加人们的健身休闲场所,可谓一举两得。体育休闲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丰富人们的休闲生活,而且有利于完成辽宁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扩大消费需求的任务,为辽宁地区经济的增长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孟祥文.第十一届全运会经济效应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0.

[2]张志勇.济南市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经济及社会效应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0).

[3]王敏.试论中国旅游业的奥运契机[J].体育文化导刊,2006(9).

[4]黄宝军. 第十二届全运会为沈阳市体育无形资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1(2).

[5]齐辉.第十一届全运会对济南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8.

[作者简介]魏博文(1981—),女,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政府经济学。

上一篇:低碳城市发展下一篇:微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