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2023-10-02

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管理存在着专业准备明显不足、“柔性组织”没有建立、管理行为专业性不强、绩效考评没有到位等问题。基于此,中小学教师培训需要明确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对教师培训院校和机构的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指导支持建立“柔性组织”,创新管理机制制度;建立项目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实施专业化管理。

关键词:“国培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管理

2010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建立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机制,对“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以下简称“中西部项目”)取得显著成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示范引领着承担“国培计划”项目任务的院校和机构改革管理方式,提高培训效率。

在《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中,“项目”一词多次出现,说明实行项目管理已成为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策略。然而,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对于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及其管理者培训者来说,却是新知识。深入研究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并在实践中予以有效落实,成为当前教师培训的重要课题。本文试通过对2010年的“国培计划”培训项目管理的反思,探讨基于项目管理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有关问题。

一、“国培计划”项目管理问题引起的反思

2010年“国培计划”的“示范性项目”总体满意率达90%以上,“中西部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5%以上[1]。两个项目之间“5%差距”产生的具体原因可能很多,如培训需求不够准确、培训目标定位不准、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课程资源适应性不足、培训方式实效性不高、过程监控没有到位、绩效考评驱动不力等等,但都可以归结到没有规范实施项目管理上来。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原司长管培俊曾就“国培计划”这样要求:“顶层设计至关重要。如果说‘国培计划’是一出大戏,那么,项目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就是这出大戏的脚本,如果没有好的脚本,没有好的分镜头剧本,纵使导演和演员再出色,也无法演出威武雄壮的剧目。所以,现在我们首先要把功夫下在规划方案研制上,精心组织,精心研究,精心筹划,做好顶层设计,这是事半功倍的事情。如果顶层设计不好,接下来会困难重重,培训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某些项目会归于失败。这个事情一定要强调。”[2]其实,他强调的就是要按照项目管理机制做好设计。但是,他所担心的“简单化”、“图省事”、“走老路”的情况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这极有可能就是“5%差距”之所以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专业准备明显不足

“国培计划”包括“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项目”。由于没有建立“项目管理”的专业视角,从准备阶段开始,有关院校机构和省份就将“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等同于以往组织实施的教师培训,以致出现“国培”变“省培”,甚至“校培”“院培”“系培”的情况。由此看来,缺失专业准备应该是“5%差距”产生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柔性组织”没有建立

项目管理需要组建临时性、专门的柔性组织,即项目经理及组织成员从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中择优选用,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以确保项目管理高效运行。但是作为“国培计划”项目承担主体的高师院校,多数依托原有的管理部门和教学部门,通过行政隶属关系组织实施培训,部门之间协调难度较大。当不同的院系实施培训时,就难免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无形中造成资源和经费的浪费,降低了项目效益。

(三)管理行为专业性不强

项目管理分为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收尾管理等九项管理,每项管理都有各自的理论和实践方法[3]8-9,但是承担“国培计划”项目的院校机构却严重缺乏项目管理的专业人才,无论是培训需求调研与确定、培训方案研制与论证、经费预算、过程监控,还是绩效考评,都不能规范执行项目管理的相关要求。

(四)绩效考评没有到位

项目评价和控制是项目管理最基本的职能之一,要解决的是偏差识别、消除或调整计划,实现全程动态管理;从内容上分为工作控制、费用控制与进度控制。对于教师培训项目来说,就是通过建立全程绩效考评制度,重视形成性评价,绩效考评贯穿训前、训中和训后。但是“国培计划”项目院校机构则只重视终结考评,忽视过程考评;重视教学教务考评,忽视管理服务考评;重视学习阶段考评,忽视校本实践考评。

二、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特点与内容

所谓“项目”,是指完成某些特定指标的一次性任务。所有项目都是一项有待完成的专门任务,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内、在限定的资源条件下、在计划的时间里,按满足一定性能、质量与数量的要求去完成的一次性任务。所谓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就是用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专门设立的项目团队全程的动态管理、多维协调、多方协作,高效率地进行项目的计划、组织、评价与控制,实现教师培训的高质量。

(一)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管理已成为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策略。项目管理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培训管理,明确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内容十分必要。由于项目是一次性任务,所以它具有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分为启动、计划、执行和收尾四个阶段[3]10。对于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来说,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如表1:

(二)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与其他行业的项目管理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第一,项目具有一定的复制性。教师培训项目面对的培训对象是教师,教师专业方面的共性决定了在某个特定阶段,其培训目标、内容、模式和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教师队伍人数众多,某一个项目难以一次性覆盖全员;上一次的项目成果(机制、方案、课程、模式、方式等)可以直接为下一次培训所采用,或者改进和优化。第二,项目组织受体制机制强制约。承担教师培训项目的单位以高师院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为主体。高师院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科层制管理体制,以及相应的机制和制度等,使得“柔性组织”难以达到最佳的执行状态。如,管理者和培训者同时担负着本职工作,不可能全身心于培训项目,且项目绩效只是其岗位绩效的一部分。第三,效果考评的综合性和延时性。教师培训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考评培训项目对参训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的干预效果,需要综合采用作业评定、纸笔考试、专业对话和行为观察等方法。而考评其是否改善了教师的实践行为,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则需要在项目结束一段时间之后实施实践性考评,方能比较准确。第四,多维协调多方协作困难重重。协调方面,由于培训对象来自学校,其管理主体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培训院校和机构必须协调好政校关系。由于人事管理渠道不同,项目组织更多的精力消耗在此。同时,由于院校和机构编制固定,成立临时性的项目组织往往形同虚设,如果不是院校和机构的负责人担任项目经理,在多方协作上就可能效果较差。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提效策略

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院校和机构缺乏项目管理的专门人才,不能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实施专业性管理,严重制约了教师培训项目的效益。笔者以为,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提高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效能,首先要做好团队培训,掌握专业知识,具备专业技能;其次要重视“柔性组织”建设,充分发挥组织职能;最后要加强对项目管理绩效考评体系的研究,促进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的实现。

(一)对教师培训院校和机构的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

对于培训院校和机构及其专职人员来说,项目管理是“新知识”。省级及以上师训管理部门应该组织实施以项目管理为专题的培训者培训项目,既对培训者进行项目管理理论、原则、方法及其应用等的专题研修,又通过本项目自身采用项目管理策略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培训项目实施上,着力区分教师培训项目管理与一般教师培训管理之间的区别,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方式,帮助培训者初步掌握项目管理的技能和技术等。

(二)指导支持建立“柔性组织”,创新管理机制制度

按照《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引导教师培训院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新一轮教师培训中采用项目管理策略。省级师训管理部门应做好对项目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帮助,支持培训院校和机构创新机制制度,以建立“柔性组织”为切入点实施对教师培训的项目管理,重点解决好项目管理机制与现行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之间冲突与衔接的三个主要问题:其一,消解传统的组织惰性;其二,项目负责人有效行使管理权力;其三,落实项目激励机制[4]。

(三)建立项目管理绩效考评体系,实施专业化管理

如前所述,项目管理分为九项管理,经历四个阶段,具备计划、组织、评价与控制三项最基本的职能,包括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质量管理、费用控制和进度控制五项主要任务[3]9。培训项目管理内容复杂、任务众多,需要通过建立绩效考评体系,细化各类型、各阶段、各岗位和各项任务的目标要求,通过实行全程全面的绩效考评,落实专业化管理,实现教师培训项目管理的高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引进项目管理是提高培训效益的一种策略选择,项目管理向广大教师培训管理者和培训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示范性项目”和“中西部项目”的培训取得高满意度的项目院校和机构,应该是采用项目管理,或者是按照项目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进行管理的结果。比如,中国教师研修网在管理“国培计划”项目上,定期统计分析数据,召开学期会,有效地实现了对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5]。因此,我们应该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的原则,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中大力推行项目管理策略,并结合教师培训的特点和实践开展专项研究,以研究导管理,抓管理提成效。

参考文献:

[1]靳晓燕.国培计划培训:中小学教师最给力的培训[N].光明日报,2011-4-6(06).

[2]管培俊.精心筹划精心组织确保“国培计划”顺利实施——在“国培计划”实施准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7-5)[2012-8-25].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82/201010/108896.html

[3]孙裕君,朱其鳌.现代项目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何健.项目管理:教师培训管理的新机制[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3):5.

[5]中国教师研修网.缘聚“国培”放飞梦想——2010年“国培计划”中西部15省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总结[EB/OL].(2011-4-8)[2012-8-25].http://www.teacherclub.com.cn/tresearch/channel/china/sd/18529.html.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合肥 230061;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合肥 230061)

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声乐教学是高师院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我国音乐类考试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是以声乐考进大学的。可以说声乐教学质量的好坏会直接的影响到学院的声誉,因此加强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成为了目前我国各大高师院校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教材的建设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师院校;声乐教学;改革;教材建设

前言

在院校中,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是靠的教材,可以说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一个关键的载体,也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媒介,更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此教材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仪要涉及到各个学科的问题,还要深入其中,涉及教学心里的问题,既要包括教材自身的建设问题,还要包括教材的教学工作问题,怎样加强高师院校的教材建设,满足教学的需要成为了目前高师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声乐教材建设发展缓慢

声乐教材不像其他的课程教材,它需要不断的更新才可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声乐教材的更新相对比较滞后,有很多的声乐教材都是由教师亲自收集整理编写的,所以大部分的声乐教材都是按照教师的思想进行编制的,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学生的思想,使得整个声乐教材体系没有建立起来。

(二)声乐教材内容陈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目前的声乐教材大部分都是之前的老教材,其巾有很多的知识和曲目都是很早的,学生对于这些知识和曲目都是不熟悉的,很难让学生融入到声乐的学习当中。有一部分的院校采用的是本科院校的教材,这种做法会导致学生的能力和教材的知识点相冲突,还有一部分的教师并不愿意用高师的声乐教材,因为在声乐教学领域,大部分的选择权都是在教师手里,很多教师都喜欢用老教材,因为教师对老教材已经很熟悉了,在使用新教材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制,这样会导致声乐教材没有办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

二、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的探索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探索出符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比如说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的不同特点,可以采取不同的授课形式,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巾可以采取集体课、小组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将声乐技能和演唱等教学方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但是从实际的使用上来看,还是有一部分问题存在的,比如说教材的规范程度不够,考核方面还不是很严格,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声乐教学的质量,对整个教学的影响是很大的,随着教学规范化要求的不断重视,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在执行教学的时候,不仪要将教学的大纲和教材保持一致,还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及教材的选用上实行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根据学生的水平,探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考核方式

声乐的教学可以用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划分等级,这种划分方法能够体现教学要求的规定曲目的程度进行分级教学和分级考核,这种教学模式是按照学生的程度和声音条件来划分的,主要分为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女中音、男低音、女低音,这样的一种划分形式能够较好的显示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再有就是这样的方法主要是方便了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声乐教学能够规范性的选择教材,能够及时的了解学习的进度,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最终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精心编写声乐教材

高师院校的声乐课程是音乐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高师院校通过声乐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基础,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能够较为准确的演唱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艺术修养,准确的艺术处理表现,声乐教学其实是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而分级教学的形式成功的改革了传统的声乐曲目汇编,提高了声乐教学水平的全新思维,为形成规范化的声乐教材奠定了基础。

在整个声乐教学领域,声乐的作品是具备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优势的,声乐作品短、平、快,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精神面貌和大众的心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声乐创作的发展,声乐分级教学也会不断的更新,紧跟社会的大步伐。

三、进一步加强声乐教学的改革,促进声乐教材的建设

在我国的高师院校当中,其根本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培养人才,在高师教学中,教学工作是整个教学的巾心,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材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要不断的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以学生为主,紧抓学生的基础,因此声乐教学的改革一定要和较擦的建设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够真实的体现在教材上,而这时的教材才真正具备了针对性,学生也能够在教材当中发现声乐的乐趣。

(一)对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声乐是高师院校中的一门非常复杂的艺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巾也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教学模式,目前已经建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研究、演唱和进修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就是为了防止教材的相关功能和培养的目标相脱节,而且这种教学模式还能够打破教学的观念与教材在选择上的局限性,能够很好的调整好学生水平与教材之问的平衡,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材使用单一的现象。

(二)教材要选择合适的曲目

所选的曲目要适合学生学习,要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此外还要能够符合学习大纲的要求,尽量不要选择那些难度高的声乐作品,要在声乐的技巧上有一定的区别,根据高师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声乐曲目。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去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

其实对声乐教学的改革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因为大部分的声乐教材都是教师亲自编写的,教师要逐渐的转变传统的声乐教学观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声乐教材,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为基础,培养全新的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针对目前高师院校环境教育实施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课程资源有限、教学资源浪费、大文与大理未分开等。提出在学分制模式下,通过管理模式的改革来优化环境教育类课程资源;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构建合理的大文与大理类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通过教学模式与途径的改革,加强环境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促进环境教育有效化。

【关键词】学分制 高师院校 环境教育 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而突出,如何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导思想。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在2008年的国家第六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升为环境保护部,说明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但仅通过体制的改革、法律法规的控制是远远不够得,还需通过道德的约束,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加强道德约束的最基本的有效手段是环境教育。目前对高师院校的环境教育开展的研究也较多,分别从环境教育课程体系化、环境教育的必要性等不同层面分析[1-4],而基于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的环境教育教学改革探讨未见报道。本文针对目前高师与院校环境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 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

1.1 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1世纪各国发展的核心是科技,关键是人才,基础是教育,而高等教育是人才和教育储备的重要载体。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之一[1]。

1.2 是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的母机

高师院校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和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其环境教育不仅会影响大学生的环境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而且还会发挥母机作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环境教育效果。因此,高师院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及时调整课程体系设置,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推进中小学环境教育改革和国民环境素质的提高奉献力量。

1.3 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较低,亟待提高

虽然高师院校在环境教育课程结构调整、资金投入、教学活动的规范化与多样化方面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大量的研究证实目前高师院校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仍较低[2],笔者对安徽师范大学7个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环境意识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环境意识水平整体偏低,主要停留在较低层次(表1);地理专业由于与环境问题的相关性比较大,学科中渗透的环境教育内容较多,学生的环境认知水平相对较高,说明环境教育还是有效果的。高低年级间同学的环境意识水平大致相当,说明大学阶段的环境教育实施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师范院校应加大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力度。

2 高师院校环境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传统的学年制教学模式下,高师院校对环境教育重视不够,效果不容乐观,主要是如地理科学专业、化学教育、生物教育等各不同自然科学专业面向本专业学生开设的如《环境学概论》、《环境生物学》《旅游环境学》等相关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并且环境教育的价值取向上仍停留在强调环境知识、环保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环境价值态度与环境伦理教育的培养,造成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不能自觉实践环境理念;而对对人文、社科类相关专业如中文、英语、政治等专业很少或根本不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类课程。各校实行学分制后,学校均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同时,鼓励教师开设全校性公共选修课,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概论性的环境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相关专业教师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相关环境教育类课程,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各个方面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1 学分制下环境教育教学实施的现状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以及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加深,各高师院校趁学分制改革之机,在环境教育教学方面不断加强。

第一,环境教育类课程开设量大增。如安徽师范大学实行学分制以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环境科学学院等在保留院系环境教育类专业必修课的同时,相关老师还开设了大量的环境教育类全校性科类基础课,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健康与安全》、《化学与人类生活》、《普通化学》等课程,每年各专业学生纷纷踊跃选课。因此类课程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社会实际结合紧密,大部分学生对此类课程均比较感兴趣,学生的环境知识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

第二,环境教育途径不断拓宽。除了教师课堂讲授外,各高师院校还成立了环境保护协会和环境与健康协会等环保社团。学生通过协会或相关社团结合第二课堂素质的教育活动,开展了大量的环保实践活动,如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实践部举办的“二手书市”活动和社区节约用水评比活动;环科院学生开展的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宣传有关保护环境的内容和参观芜湖市朱家桥污水处理厂;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电池以旧换新活动;国旅学院举办世界地球日系列活动等。学生社团的环境保护活动日益增多,形式多样,真正让学生在做中学。

2.2 学分制下环境教育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分制有利于环境教育的实施,但鉴于各高校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缺乏、环境教育教材体系建设不完善以及科类基础课管理模式上的问题,导致环境教育实施不理想。

第一,由于课程资源的限制,缺乏严格的审查。各高校学分制实施时间不长,在课程改革上处于不断摸索阶段,尤其是全校性的公选课,是由教师自由申报,由于教师资源的有限,有经验的教师受本院较重的教学任务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影响,而无暇顾及学校的科类基础课,而年轻教师往往因时间较多、经济原因,承担大量的科类基础课任务。而科类基础课的授课,并不象目前大家所认为的好上,是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因为要将高深的知识以非技术性、非专业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因此知识积累不多的年轻教师或专业性相关不大的教师是很难驾驭的。因为课程资源的缺乏,学校没有对相关课程资源进行严格审查,导致相关环境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缺乏统一性与系统性,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第二,大文、大理未分开。因为文理科专业背景差异太大,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及需求也存在很大不同。从笔者开设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门科类基础课来看,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反映差异很大,如化学专业、生物专业等学生反映教学内容相对简单,而教育专业、摄影专业、体育专业、音乐专业等学生反映教学速度较快,内容相对较深。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的把握带来一定的难度。

第三,选课无限制。学生反映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性较多。同类的课程如《绿色化学》、《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人类社会》等课程有很大内容是相同的,还有与院内开设的相关专业课程有一定的重复。而学生选课中没有明显的限制,有些学生甚至同时选择了几门类似的课程,听起来感觉差不多,形成了教学资源和学生时间的浪费。

3 基于学分制的高师院校环境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3.1 管理模式的改革

通过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发现大部分学生与老师对科类基础课的认识不够全面,学生认为是混学分的,老师认为自己的投入可能不值得,因为现在老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社会工作任务均较重,若学校不重视科类基础课,老师自然把精力投入其他的领域,科类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差,老师对学生不满意,学生对老师不满意,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通过学校管理模式上的作用,首先,优化环境教育课程资源,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是完全能够激发学生对环境教育学习的兴趣的;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监督与合理的课程考试机制,督促教师与学生思想上重视;第三,相关课程之间进行选课限制,比如说选择《绿色化学》的同学,系统就限制其选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与人类社会》等课程。如地理科学专业的学生由于本专业已开设相关的课程,可以限制其选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类似的科类基础课,使有限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最后,建议分大文、大理进行选课,同一门课程针对大文、大理构建不同的内容体系。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紧密结合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围绕可持续发展的主线,选择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比如目前关注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型社会、环境公平、生态补偿、生态文明等主题。构建新颖性、前沿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其次,充分组合不同专业背景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生物科学、化学等方面的相关教师,整合教学资源,开发两套专业知识体系,一是面向相关背景较缺乏的人文、社科类的学生,所以要求教学内容应通俗易懂,不能有太多的专业性很强的词汇,而是加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如增加“环境社会学”、“环境经济学”等系列选修专题的内容,培养学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认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学会运用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知识保护环境的能力;一是面向自然、理学、工科等专业构建的环境教育知识体系,除加强环保责任感的培养,还要侧重于环保技能的培养。

3.3 教学模式与途径的改革

首先,分专题专职教师讲授。现在基本上是一个老师讲授一门完整的课程,而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基本涵盖了整个环境科学领域的范畴,而单个教师又不可能具备所有这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课程分解成若干章节,由不同教师进行授课,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教学效果。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因人数太多,进行在实践中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很多的环境问题只有结合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引起更多的理性思考。图片教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另外通过加强校园环境教育网络建设可以得到实现。

第三,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现今,各高师院校的校区均较多、面积较大,各校区特色不同,环境文化差异较大。学生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等环境纪念日,以校园环境文化为素材,采用讲座、研讨、演出、竞赛、展览等形式,开展不同主题内容、不同形式的环境教育实践活动。

最后,加强大学生环保社团建设。引导学生环保社团组织好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环境科技立项、参观考察、垃圾分类、环保宣传展览、环保讲演和环保知识竞赛等活动,促进高校环境教育的合理化和有效化。

参考文献

[1] 刘振军,薛发翠.高师院校开展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2):102-107.

[2] 陈润羊,齐普荣.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环境教育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7,1:19-21.

[3] 朱亦仁,刘翠,王锦化等.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类专业环境教育课程化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3):95-98.

[4] 王晋,李定龙.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46-148.

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强调实践内容要体现阶段性、层次性、连续性和多元化,并提出了“三见一训二实”和“两研完”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旨在培养具有师范性、掌握现代教学理念和技术及教学研究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葛金辉,曲元海,通化师范学院数学系(吉林通化 134002)

实践教学是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并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评估的关键性指标”。可见,高等师范院校加强大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一、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特征

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必须符合高等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以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包含学术性目标,专业性目标,素养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要求未来教师要具有创新潜质,在学术上要有探求的意识和能力。师范大学必须以师范性立校”。师范性是师范院校的特色,是学校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内容。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这个师范性,体现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专业特征。

(一)专业化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

人们通常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勉励教师。基于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模式就要突出“学高”与“身正”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学高”不仅指专业知识的精湛,还要体现人文知识的渊博;“身正”就是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高等师范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首先要体现专业化思想,并开设具有特色的师范性课程,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专业性和师范性。

(二)现代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是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特征

教育现代化主要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及教育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首要问题是教育理念现代化。作为一名合格的师范生,在育人思想、管理方法、办学条件等方面均要体现教育现代化的理念,这是与时代相契合的教育理念,因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必须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支撑,引导师范生重新审视教学观、教材观、学生观,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能,将CAI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使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成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根本特征,并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

(三)教学研究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发展特征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师教学研究的使命就是认识教学、改进教学、完善教学。通过教学研究,可以转变教育思想,确立新的教育理念,解决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就是在不断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得以提升的。因此,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始终体现研究性,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终生从事教育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

(一)四个阶段的“三见一训二实”和“两研究”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四个阶段”是按大学学习的四个年级划分的,根据各阶段的学习内容,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教育理论课与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实习及教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阶段性、层次性、连续性。在四个阶段的学习中,开展多样化的校内外活动,促进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三见”主要指教育见习,包括行政管理见习、班级管理见习和课堂教学见习。师范生首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了解学校教育管理结构,深入班级了解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及基本的课堂教学流程。学生在学习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要为其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设计合理的见习调研题目和学习目标,使其有针对性地进行见习,并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学习教育管理知识。见习主要集中在学院所处的市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校外见习时间设在中学“教育开放周”,周期为每学年一次,每次一周。“一训”主要指教育实训,包括校内教育类课程的单项和综合教学能力训练。实训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中学教材分析训练、说课与讲课训练,提高学生驾驭教材、课堂教学与教学研究能力。“二实”主要指教育实习中的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在教育实习中,师范生要利用现代教育理念,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有关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锻炼,培养教育和教学上的独立工作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而班主任实习是师范生了解学生,学会与学生沟通的重要途径,并学会引导学生、组织管理学生,进而探讨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教学技能技巧。可以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体现实习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同时,对于实训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采取带薪实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习,提高实习质量。“两研究”主要指教育研究论文和教育研究项目。教育研究论文有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教育研究项目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研究项目和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通过“两研究”工作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

(二)构建“三见一训二实”和“两研究”的实践教学平台

1 构建以专业教育为主,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思想的教育见习平台。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应该从新生入学开始,并贯穿于大学始终。首先要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根据学生实际设计见习。见习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见习,了解学校的管理流程、班级管理方法和教学课堂流程。其次,通过教育见习,使学生以教师的角色重新审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以知道自己现在做什么、将来能做什么,进一步了解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后,设计合理的调研目标,通过教育见习调研报告了解现代教育理论,合理设计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并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通过见习,开展职业生涯的启蒙教育;通过调研培养学生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进而促进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2 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培养学生从教能力的教育实训平台。在教育见习基础上,模拟教育实习过程,包括教材分析训练、说课训练、多媒体技能训练、语言表达技能训练及微格教学模拟训练等,通过全方位的教育实训,使学生初步掌握备课技能、制作多媒体课件技能、说课技能及讲课技能等应用性较强的教学技能。并根据学生需要

举办一些讲课、说课、评课及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大赛,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技能的平台。在实训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设计合理的研究目标,将教学实训和教育理论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 构建全面提升学生教学技能、综合能力的教育实习平台。经过见习、实训后的师范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从教能力,但都是理论上的,教学环境也是模拟的,这一过程主要是让师范生了解教学过程,掌握教学技巧,而教学能力的提高却离不开现实的课堂,因此要为学生搭建一个实实在在的实习平台。同时,要有明确的实习目标,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研究教学问题,教学过程中解决问题,不断深入研究,提高教学水平。面对实习学校、实习课堂,师范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被教育者转变为教育者,从学生转变为实习教师,从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炼自己、挑战自我。并通过备课、说课和讲课等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机智及教学研究水平。

三、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构建突出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实践教学,才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此,要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教育技术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中,从理论上更新师范生的教育理念,包括教学观、教材观、学习观等。要通过实践强化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微格教学,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流程,培养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技术,将实践教学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中。

(二)建立稳定的农村教育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教育实践既是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培养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需要教师、学生、高等学校、实习基地的密切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教育见习,学生能了解教学过程,知道优秀课的标准,并不断为之努力。见习主要集中在城市重点中学,既利于学校的组织、教师的指导,又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开拓视野。通过实训,学生可以从理论上了解教学流程和教学技能,为实习奠定理论基础。在实习中,学生可以践行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实习可面向农村基础教育。一方面可以为增加学生教学实践机会提供稳定的实践基地;另一方面又可以将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带到农村学校,以推动农村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因此,要重点建设农村教育实习基地。

(三)设计符合师范生实际和当前研究热点的教学研究项目

学生在见习、实习过程中,强调的是教育技能,而教育研究是师范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师范院校更有责任为师范生搭建教育研究的平台,根据师范生培养目标,指定阅读文献,并根据师范生的兴趣和爱好设计研究项目和毕业论文,了解当前教育研究热点,发挥学生主体性,使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使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在学习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从实践型向研究型转化,改革师范生“教书匠”的单一使命,培养师范生基本的教研能力,进而培养教学和研究者的“双师型”人才,为未来初等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师资,也为未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高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宗旨是培养教学能力,而能力培养需要一个逐渐的过程。因此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就是要突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在不同阶段设定不同层次的实践内容,经由见习一教育调研一实训一教学研究一实习一教学反思与研究,以及了解一理解一掌握这样层层递进的实践环节,确保教育实践理论和技能有机结合,突出实践教学体系的师范性。同时,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连续性,使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育技能的训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培养既有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又具有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的“双师型”人才。

(责任编辑:赵淑梅)

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新时期高师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华中师范大学围绕夯实学生就业竞争力这一核心,提出着重提升“五力”,即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活力、学校的人才培养力、教师的就业指导力、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服务力、就业工作的反馈力,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

关键词:高师院校;就业竞争力;优质就业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形势和挑战。我国目前有高等师范院校上百所,每年有几十万毕业生涌入市场求职,再加上来自非师范院校毕业生的竞争,就业压力剧增已成为不争事实。当前,高师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或多或少存在着因非师范生就业竞争所致的难度增大、教职工参与学校就业工作的主动性不高、就业与招生及教学环节的联系不够密切、就业指导水平不高等问题,成为阻碍高师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结合近年来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夯实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高师院校的主要任务,并应从提升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活力、学校的人才培养力、教师的就业指导力、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服务力、就业工作的反馈力等五个方面下足功夫,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

一、以“全员参与”为契机,提升就业工作体制机制活力

1.创新就业工作理念、体制、机制,畅通“全员参与”工作渠道

近年来,教育部等部委多用“全员参与”这一词汇来强调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死存亡”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全员参与”意味着不仅要从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到行动,做到各层面、各环节畅通。第一,创新工作理念。就业工作理念决定着就业工作向前发展的方向。如华中师大在“以生为本”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提出并践行“出路决定一切”的就业工作理念,在全校师生中深入人心。第二,创新工作体制。真正建立就业工作的“大部制”,是高师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学校层面,应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之下,设立由就业主管部门牵头,后勤、保卫、学工、教务、校友办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年度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为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保驾护航”。院系层面,应在院系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之下,定期召开有学工、教学、行政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碰头会,解决院系就业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第三,创新工作机制。在毕业生总量增加的形势下,很有必要建立“学校主管、部门协调、院系主抓、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反应快速、上下畅通的“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级工作网络,尤其是大力发挥就业信息员在就业服务中上传下达、互助帮扶等作用。

2.完善目标考核责任制,发动多种力量主动参与就业工作

当前,不少高校纷纷施行了目标管理制度,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之一,但考核的力度仍然不够,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仅仅考核院系,未将职能部门列入考核对象;二是就业工作考核的权重、分值太小,不少学校多将就业工作的考核列入学生工作范围;三是考核的内容不够全面,多以“就业率”为唯一指标。华中师大近年来对就业工作的考核试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其一,扩大考核对象的范围。不仅重点考核就业指导中心和基层院系,而且还在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书中将“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列入其它职能部门的考核内容。其二,将就业工作列为院系目标考核的一级核心指标,提高其对院系考核的影响力。其三,对院系就业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考核并赋予相应权重。毕业生就业质量、开拓和培育就业市场的情况、开展就业指导的情况、违约情况等均作为考核内容,不单纯追求就业率。

在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责任制,实现多种力量参与就业工作的思路至关重要。即发挥学校领导、职能部门、基层院系、各地校友、家长及社会力量的作用,发挥政策制定落实、工作条件保障、就业指导咨询、就业信息提供、毕业生求职推荐、就业环境营造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为就业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校内的专业教师、领导干部、教辅人员,校外的广大校友、学生家长,均能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成为激活就业体制、机制的“生力军”。高师院校还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理念的重要职责,应设立“荐才奖”,在校内外营造“就业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华中师大各院系就普遍实施了“领导分工、教研室承包、教职工结对子”的推荐方式,一些院系还将推荐毕业生作为教职工年度考核和个人履职的重要内容。各地校友会响应学校倡议,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服务,纷纷采取提供就业岗位和项目、以设立免费校友接待站等方式为毕业生求职提供便利。校友专场招聘会也作为校友参与就业工作的制度被坚持了下来。

二、以“质量工程”为核心,提升学校的人才培养力

人才培养质量是决定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高师院校要以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为核心,加大人才培养改革的力度,切实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有用之才。

1.大力推进高质量高水平的本科教育,夯实学生核心竞争力

本科教育是高师院校的主要办学层次,其发展与改革需紧紧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一要加强专业、课程、教材和师资队伍建设,力争在各级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建设以及教学成果奖评选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二要强化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通过实施师范生“双导师”制度、加强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师范技能达标测试等制度,着力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的一流师资”。三要创新实践教学机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实习基地与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取得实习与就业的“双赢”。要积极推进大学生科研活动和各类科技竞赛,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四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推行“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和遴选优秀学生交叉培养的“博雅计划”,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的条件。如华中师大首届“博雅计划”毕业生中,75%升学到国内外名牌高校和科研院所,25%赴名企和机关工作。此外,利用高师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建设各种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各种人文、文艺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也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修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2.全面实施研究生国际化培养举措,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随着研究生扩招力度的不断加大,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日益成为社会的强烈呼声。树立并贯彻研究生的国际化培养理念是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具体对策:一是建立研究生出国留学储备库,实施公派研究生项目,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二是推行研究生创新培养计划,对有潜力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的研究生进行大力扶持。三是创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平台,与国外名校联合培养研究生。高师院校应立足地方,放眼世界,与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培养拔尖人才。如为华中师大实现了理科全国百优博士论文零的突破的一名博士生,就是由该校粒子物理研究所和美国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联合培养的。

三、以“与学生一起成功”为理念,提升教师的就业指导力

1.实施“高层研训”计划,拓宽就业指导教师视野

就业指导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去指导别人。因此,应自觉增强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倡导“与学生一起成功”的就业指导理念。“高层研训”是指旨在提升就业指导教师水平的高层次项目研修与培训。首先,要有计划地选派就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级就业工作培训和赴国外、境外就业培训项目。其次,要给就业指导教师培训予以充足的经费保障,纳入学校教师培训范畴并予以经费支持。再次,要实施“校本培训”行动,扩大培训成效。要建立研训成果汇报、教师研讨和集中备课、毕业班辅导员定期培训等制度,积极引导教师合理分流,形成大学生职业发展辅导团队和求职就业能力辅导团队。

2.构建“2+1+X”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效

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求知欲望的强烈,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课堂模式、授课方式、教学质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有形课堂与无形课堂相结合的“2+1+X”模式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与实效性。“2”,即面向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课程和面向中高年级学生的求职就业课程;“1”,即面向全体学生的“职前教育网络课堂”;“X”,即开设譬如公务员考试、求职法律指导等多门与就业有关的综合素质课程。通过全程化、系统化、多样化的课程“套餐”,为大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积极主动求职提供有效指导。华中师大的一项调查表明,选修过就业指导课程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协议就业比例、事业单位签约比例、国家和地方项目签约比例均比未选修的毕业生高出13%。

3.注重就业工作研究,提升就业工作者理论水平

专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科研能力的培养。“抬头看路,埋头拉车”,高师院校应从就业工作实践出发,为就业工作者提供科研平台,解决就业指导工作中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目前,很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多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较为分散,参与科学研究不易。所以,一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就业主管部门应牵头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有条件的可成为部门内部建制,条件有限的可挂靠相关院系,并配备必要的科研设备和资料。二要加强科研选题规划与指导。编制就业工作科研选题指南,并根据个人兴趣、专长、精力组成若干科研小组,积极申报课题,邀请相关领域专家挂帅,集中精力进行研究。华中师大2009年由就业指导中心主持、就业指导教师参与人社部《中国社会近30年职业变迁及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研究工作并顺利结项。三要结合本校实际、授课实际,编写适合高师院校学生使用的相关教材。

4.加强就业指导平台建设,开展就业与创业实践

就业指导平台是教师与学生实施互动的舞台,是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实践不可缺乏的条件保障。第一,完善就业指导载体。各院系需建立就业指导办公室,除全体政工干部外,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组组长均可成为办公室成员,形成全员参与的合力。此外,带有一定实践与研究性质的工作坊(如“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工作坊”、“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基地”),都可成为推进个性化就业指导的重要阵地。第二,完善就业指导与市场调研紧密结合的就业形势与市场分析报告会制度。每年抓住市场调研之后、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之前的黄金时间,组织数场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市场调研情况分析会,市场调研人员与毕业生“零距离”交流,使其提前掌握来自用人市场的第一手信息,了解市场、感知市场,有的放矢做好求职准备。第三,完善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与创业实践路径,培养学生的职场竞争意识和实战能力。如华中师大的“三赛两计一团一平台”,已形成学生成功求职创业的影响因素。“三赛”,即每年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求职简历制作大赛、模拟面试大赛;“两计”,即面向师范生的“以实习促就业计划”和面向非师范生的“就业能力提升计划”。通过筹建教育实习、专业见习与就业实习三合一的基地,使到名校、名企实习的毕业生留用率达60%以上。“一团”,即定期组织低年级学生观摩团观摩校园招聘全过程,提前感受大学生就业形势和职场竞争气氛。“一平台”,即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意产业创业中心,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和实践提供及时、系统的指导服务。

四、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提升就业服务力

1.创新校园招聘品牌,提升招聘服务水平

高师院校就业主管部门是学校的人才营销中心。创新人才营销方式,扩大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是新形势下高师院校就业主管部门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定期举办中等规模的校园招聘常规人才市场是提升招聘服务水平的关键环节。大型招聘会因其成本高、效率低、耗费的精力多等不足,已无法适应校园招聘发展的趋势。相反,规模适中、选择招聘时间灵活、管理服务到位的常规性招聘会则备受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青睐。华中师大自2009年创办的“周五双选会”,已成功举办了近30场,每场参会单位平均30家左右,签约成功率比大型招聘会提高了20个百分点,成为湖北高校知名校园招聘品牌。

2.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方案,提高市场开拓有效性

高师院校就业工作的人手、时间、财力有限,面临院校之间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开拓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根据情况变化,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方案很有必要。科学制定市场开拓方案的依据,主要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与变化、本届毕业生就业地域和行业意向调查结果、往届毕业生实际就业地域和行业去向统计结果等三个方面。其中,学生的主流需求是第一位的。如华中师大连续两年根据毕业生就业地域和行业意向调查结果,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重点地区的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开拓,使来校招聘的单位较之往年有大幅度增长,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也相应提高。

3.拓宽就业工作视野,拓展就业服务范围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仅是就业主管部门的事情,也不是一两所高校的事情,更不仅仅是只关系到毕业年级的事情。需树立全局、开放观念,加强合作,才能做到上下贯通、左右联动,更好地开展就业服务工作。首先,要跳出为就业而做就业的框框。如市场调研不仅有就业主管部门参加,招生、教学等部门也应参与;不仅要掌握用人需求信息,还要听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其次,要跳出小圈做就业的框框。近年来,高校组建区域性、行业性就业联盟,实现信息共享、市场共建成为趋势。如华中师大发起组建的中南高师院校就业联盟,东北师大发起的东北高师就业联盟等,均起到了丰富信息、规模经营、各取所需的作用。再次,要跳出毕业年级做就业的框框。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延伸到一年级,实现就业指导“前移化”。最后,要跳出就业部门做就业。如可联手与学生有关的部门,简化离校手续,实施“校院(系)配合、部门联动、程序简化、快捷高效”的“离校直通车”服务,提升毕业生离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就业反馈力

从一定程度上讲,就业信息是高校办学的第一信息。所以,要注重发挥就业主管部门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信息反馈中心的作用,建立起“向学校反馈、向院系反馈、向毕业生反馈”的就业信息反馈制度,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改革发展服务。一是建立就业状况内参制度。不定期以简报形式向校领导专题汇报就业进展情况,供决策层参考。二是建立就业质量白皮书年度发布制度。每年定期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白皮书,使之成为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和就业指导的重要参考资料。三是建立就业市场调研报告制度。每年定期编印就业市场调研报告,向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各院系反馈就业市场形势变化情况。四是建立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硬性挂钩制度。对就业状况不好的专业进行限招、减招、停招。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参与学校新增专业和招生计划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华中师范大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Z].教育部简报,2010,(73).

[2]金国雄,邵文均.新时期高校全员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创新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3]张小诗,刘海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4).

地方高师院校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1新时期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方向

1.1 专业化趋势

教师教育向专业化发展是体现教师教育内涵, 提高教师专业化素质和社会地位的必然要求。 教师专业化是说, 教师职业就像医生、 律师等职业一样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性工作, 其中包括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素质要求。

1.2 高层次发展

教师教育向高层次发展是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 现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教师队伍正趋于高等教育化, 一般起点是本科, 近年来获得硕士学位者到中小学任教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这样逐渐变化的好处就是在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 较之之前学生的基础能够更叫牢固。

1.3 一体化发展

教师教育向一体化发展是构建教师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 就是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 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 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 对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 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 既各有侧重, 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

1.4 开放性发展

教师教育向开放性发展是改变教师教育体系的封闭性, 提高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一直是以师范院校为主, 这种模式在维系庞大的基础教育师资方面曾经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是过分重视师范性, 没有很好地解决师范性和学术性之间的问题。 所以如今全社会都呼吁综合性大学加入教师教育培训中。

1.5 综合性发展

教师教育向综合性发展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师要综合发展自己的专业知识, 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 教育科学课程的广泛性有利于学生全面把握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对影响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获得一种整体的认识。

2我国高师院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教育发展的五种趋势对于高师院校课程改革和发展指引了方向, 目前我国的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课程方面和教师的专业化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类课程设置一直包括普通教育学、 普通心理学、学科课程论和教育实习四个部分, 占整个课程计划的8%-10%左右。 确立“老三门”或“老四门”课程结构是由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的。 这种课程设置方式无论从课程结构, 还是课程内容均存在明显的问题, 更不能适应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再加之教学方法方式等方面的原因, 使得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非常差。 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2.1 课程门类少, 且在整个课程中比例太小

这种失调性表现在:其一, 学科专业课程比例过大, 已占到总学时的70%左右, 且选修课中也几乎都是学科专业课程, 公共基础课也只占到20%左右, 而能够体现师范性质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只占到不足10%的比例。其二, 选修课比例偏低。其三, 教育专业课程比例偏低。 教育类课程是师范院校特色之所在, 也是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及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 教育类课程课时过少, 所占比例过小, 根本不能凸现师范院校的性质, 这种状况同国外一些培养师资的机构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四, 在课程的课时结构上, 大型课程所占比例过大, 不利于课程组合和自我凋整。

2.2 课程观念上, 传统观念束缚了手脚

著名学者邵守义认为,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受到了三种观念的影响:第一, 重学术性轻师范性。 一些高等师范院校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 忘记了自己所有的特点。 第二, 重理论性轻现实性。 不少高等师范院校脱离中学实际, 表现在抽象的、深奥的理论课和缺乏实际价值的知识课过多, 相反, 培养实际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课太少, 甚至某些培养中学教师必备能力的课根本没有。 第三, 重传统文化轻现代科学知识。 文科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把过去、古代放在重要位置;理科教学, 往往局限在传统的知识体系内, 现代科技只是在进入课堂总是速度很慢。

2.3 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缺乏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联系

有的学校的课程内容没有时代特点, 无法与蓬勃发展的社会生活同步, 同时缺乏针对性, 与新时期实施的素质教育及不适应, 缺乏严密的逻辑体系和独立的内容构成, 科学性、准确性较差, 缺乏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 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各种鲜活的问题或案例在课程中难觅其踪。 而且忽视学科之间横向知识联系, 从而造成培养的学生专业性太强, 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过于狭窄, 综合能力不强。

3高师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课程体系又称课程结构, 是一个或一类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 它是教学计划的核心所在。 课程体系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 同其它类型高校的课程体系一样, 我国高师院校的课程体系主要是50 年代初学习前苏联的结果。 对于上述所出现的问题, 一笔者所在的湖北师范学院为例, 湖北师范学院是一所重点师范院校, 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学校的课程体系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大力强化教育类课程

教育类课程是高师院校的重要课程, 是师范院校区别于其它院校的重要标志, 是提高师范教育专业化水平和教师职业专门化程度的重要保证, 是高师院校特色的重要体现。 以笔者为例, 虽然本科学的是师范英语, 但是在教育专业课程方面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 而专业课方面的比例远远多于教育专业的课程, 导致的结果是在教育类方面本科的学习只是偏少。 到了第二学年才会开心理学课, 开设的时间也不长, 只有一个学年, 笔者认为在心理学方面的课应该增加比重, 尤其是中小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课, 应该多让学生学习。

在本科四年期间, 除了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之外, 其他的课程都是专业课方面, 这样不利于培养师范性, 应该开设多门教育理论课程, 以培养学生的教育理念。 再者能够加强教学论教学, 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 比如在本科期间, 并不是很清楚什么叫做说课。

3.2 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养成

我们学校在本科期间安排的实习是在大四一学年, 但是在实习过程中, 总会出现很多问题, 比如找工作和考研的干扰, 往往流于形式, 笔者认为实习的时间应该提前进行应该在每年都安排实习的机会, 并且强制执行, 并且每年实习学校的层次应该在不断变化, 接触不同年级段的学生, 这样毕业生走上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环境。也可以在大学毕业阶段后还需要实习两年。目前师范生在走上岗位后往往很多技能都要从头学起, 大大延长了新手教师向专家教师的过渡时间, 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 甚至影响了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热爱。

3.3 积极扩宽基础课程

学校公共基础课很少, 以英语专业为例, 在本科期间大部分的课程都是自己本专业的课, 除了政治类, 教育类和外语、体育以及计算机, 几乎没有别的课程。 学校应该适应当代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潮流, 积极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通识课程, 提高文明修养, 也可以开设交叉性学科, 促进文理渗透。 在高中阶段本就有文理科之分, 在大学期间应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 都应该扩宽知识面。院校要大力加强语言类课程, 在共同开设外语、计算机等课程的基础上, 文科系要开设古代汉语 (中外文学史) 、高等数学课程, 理科系要开设大学语文 (写作) , 美学等课程, 使高师学生初步掌握人类文明、文化的基本工具与钥匙。

综上所述, 高师院校的改革是近些年的重点, 尤其是在教师教育的发展背景下。 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必将是新世纪师范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根据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和发展, 为中小学培养专业化的教师,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摘要:目前, 我国高师教育类课程存在课程门类少、课程比例太小、课程结构经久不变、课程设置不够开放灵活、课程内容陈旧落后等问题, 不能适应我国走向开放型教师教育体系和基础教育现代化以及课程改革的需要, 本文以笔者自身所在院校为例并结合目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大力强化教育类课程”、“重视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养成”、“积极扩宽基础课程”三种建议。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其龙, 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95-199.

[2] 戚万学, 魏薇, 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社会版) , 2004, 49 (6) :3-8.

上一篇:疲劳设计教学机械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