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博士论文范文

2023-03-06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第1篇

事实如何?简述几点。

第一,作者引用《乐书》原文时所作断句-标点,错误百出。仅举一例。

“勇者,正直之德義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见“博文”下篇第123页)这几句,原本意思很清楚:“勇者,正直之德;义者,刚克之德;歌者,直已而陈德者也。非歌,孰能保此勿失乎。”经作者如上标点,无法理解。足证作者并未读懂原文。“博文”中种种谬误多由此而生。(为省篇幅,不一一举例,下同。请参阅《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署名尚笃的《治学应以实事求是为根本宗旨——读<陈旸及其乐书研究>》。这是一篇多年少见、有说服力的优秀书评。本短文就是为介绍尚笃一文而写)

第二,对一些古代名词术语作者显然不懂其含义(如“上庠”与“太学博士”, “文馆”与“秘书省正字”……),于是误读文本,曲解文义,妄加引申,有时把后事前移……导致结论没有可靠依据。

第三,对乐器的编列,《乐书》本无严格区分,书中有些文字并不是指乐器(或乐器品类),有些只是同物异名,等等。“博文”作者不明其义,概以不同乐器统计之。这样一种缺乏根据的“统计”,除误导读者之外,有何意义?

第四,“博文”对《乐书》的总体评价为何?作者竟全文照抄18世纪《四库提要》的文字1140余字,声称:“在此,仅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对乐书的评价作为对《乐书》归宿探讨的结语。”这样的研究与前述的宣传语,相距多远,如此结论得来多么轻松,多么省事,多么令人惊叹啊!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七嘴八舌

面对如此粗制滥造“学术”专著,赫然列名书中的“博士生导师”、“答辩委员会委员”、出版社“编审”,各起何种作用?各应担负怎样的学术责任和道德责任?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科;博士生教育;教育质量;名符其实

教育质量保障是永恒的话题,但是这一话题在不同时空、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以及不同的语境里都会产生不同的反应和诉求。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最高层次的学业形态,中国博士生教育质量问题近年来逐步显现,一系列极端的质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并不需要提及更久远的历史,时光仅需回溯一个时代,在二十世纪末,如果听说谁是博士的话,所有人立即会投以仰慕的眼光,报以钦佩的神情,因为这个封号代表着高深学问,彰显出文化精英的标签,享有这一称号的人或学识渊博,或思想精深,绝非一般人所能及。进入新世纪,一转眼五分之一的时间又过去了,拥有博士头衔的人已经充盈于校园内外,是为常态。相应的,坊间的认可度也发生了大幅度的改变。时下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被称为“博士”的人无非多读了几年闲书而已,与普通人并无二致。他们中的大多数既不“高”,也不“精”,更不“尖”;“少数”在规模化业绩和光鲜名号之下生存的博士,钻研学问稀薄于原创,探究人文远离于情怀,高谈社会欠缺于思想;科学实验疏于理想的导引,教书育人少有沟通的艺术。缘何如此?

毋庸置疑,中国近年来的博士生教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与此同时,博士生教育的質量品质与规模发展间出现的反差与不适也相应成为了业界的反思热点。如若从学科内部隐含的深层次问题挖掘下去,不难发现不同学科专业的博士生教育质量表现其实不一样,虽然都属博士生教育的范畴,但文科培养的问题显然与理工科教育迥然相异,因此在统一的质量诉求下很有必要进行单独的反省。本文在充分肯定文科博士生教育整体业绩的前提下,仅就局部质量症候展开点滴议论,以为商榷。

一、良莠不齐:文科博士生教育差强人意论及博士生教育培养及其品质,可以取多种方式从多个角度切入分析。总体上看,博士规格的教育质量标的还是有明确规定及核心指向的,虽然这种标的并不一定能够用简单化、数量化的指标甄别出来,用一句俗话来表达,就是“要像个博士的样子”。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博士生并如愿获得博士学位,少不了专业攻读的志趣,具有厚实的学科基础,兼备相应的学术经历,还要经受严谨的学术磨炼,随时迎接苛刻的学问筛查,并始终知道且能够栖身于本学科的学术前沿。正因为如此,这件事情并非人人可为,更不是人人能为。作为学术金字塔尖的教育类型,决定了博士生或博士只是人群中的少数分子,学有规矩,问有逻辑,符合逻辑、遵守规矩方可学有所成。当前,在文科博士生教育领域凸显的质量问题不容小视,某些已经在读的博士生或者已经头顶桂冠的博士们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淡漠理想、疏于责任、缺少情怀、远离学问、逃避训练、不循规矩等症候,以至于其中的一些人“除了自己的专业不懂,其他的什么都懂”。

如果只用一两个辞藻来描述博士教育特征的话,显然离不开“专门化”和“高精尖”。满足了这两点要求,才可以成为与博士名头相称的“专家”,而不是时下流行的“砖家”。能够成为博士者,或博约或精深,大都应该位于某一学科专业金字塔的上端,其学科基座坚实,学问关联有度,学术前沿凸显,探究方向明晰。绝不可以稀里糊涂,似走亲戚逛市场般随便串门。农学、医学、工学、理学、天文地理各有其途且泾渭分明,可以相互借鉴交叉,但却不能够轻易涉足,隔行如隔山。而文科专业却完全不是这样,政治学可以指导社会学,社会学可以关联人类学,人类学可以联动民族学,民族学离不开历史学,历史学可以牵涉经济学,经济学可以结合法学,法学脱不了哲学,哲学造就了文学,文学激发了艺术学,艺术学打通了教育学,教育学关乎到管理学,管理学再联动一切,循环往复,无始无终。

在大文科领域,无论是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乃至在所属的专业或更细微的培养方向上,如要检讨博士生教育质量的话,断然绕不开“谁来教、谁来学、谁来办”三大基础问题。反观现实不难发现,当下的文科博士生教育似乎是经不起拷问的。

首先,谁有资格指导博士生?简单说来,现在的博士生导师可以粗略分为三款:其一是志向恒常、潜心书斋、专于学问、关注社会、秉持个性、清心寡欲的科班学者;其二是上岗指标齐备、课题等身、C刊丰硕、资质合格、顺理成章受聘的教书匠;其三是具有“不可比”特征,能够曲径通幽,取不同路径汇入的各色兼职博导。第三种人构成十分复杂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不乏有教研人员提拔起来的双肩挑干部,还有许多“人在曹营心在汉”的所谓柔性引进人才,更有一些在校内由于工作安排错位又特别想当博导的正高人员,有人甚至在A学院任职,在B学院任课,在C学院指导研究生。在这种情形之下,谁有信仰和威望引领新人,谁有水平或才情激励后生,谁有资格或能力指导博士,谁有精力或时间沟通弟子?也就不言自明了。

其次,谁有资格攻读博士学位?这个问题十分关键,人与人相近,才与才不同。杀鸡宰牛屠龙各有其术,也各具风采和成就。金字塔尖的高学历高学位并不属于大众产品,并非人人都要攀附到顶,手到擒来。探究人文雅韵,辩驳社稷学理毕竟是茫茫人海中少数人的事,因此能不能让合适的人有机会去做适合的事,也就成为现代开放社会以及教育大众化之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文科博士生现实构成而言,大体也可分为三种:其一,理想执着、志趣明确、才情兼备、功底扎实的求学者;其二,报考条件齐全、有现实的成长目标并具备升学条件的择业者;其三,外语好、会考试、工作不理想或找不到工作的待业者。如此一来,博导们将面对什么样的求学者,招进来的博士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进步,入门弟子又会以什么样的表现重新去服务社会?这些与博士生培养目标相关的问题大体是可以预见的。假定师父的角色和功能是周全的,那么,第一种弟子在正常情况下很有可能取得学科成就并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学术接班人;第二、三种弟子也自然各奔前程各有所成,经时间洗礼之后一花开五叶——或建功立业或有辱师门。

第三,谁来兴办博士生教育?此即学校、学院和学科的办学资质问题。对标建设,校校争先,当仁不让。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放眼看去,有众望所归的博士点,有表里如一的博士点,有合纵连横的博士点,当然也不乏拉郎配巧立名、拼凑而成的博士点。模糊界分为这样四类:其一,是学科历史悠久、学术成就斐然、研究风格凸显、知名学者云集的院系;其二,是研究特色独树一帜、顺应时代创新、专业成果迭出、新人辈出的新兴学科机构;其三,是大校名声显赫、局部学科条件不错、正高职称教师众多的院系;其四,是借资源整合或学科交叉名义实施跨校组合或跨院组人,只求满足指标寻求上位的院系。这样看来,卧薪尝胆,想方设法挤进象牙塔的新人将领受到什么样的博士生教育,也就高下立现了。如果求学者考入了第四类学科学位点,导师们也就不得不勉励弟子要努力“自学成才”了。

以上简列的三款导师、三种学生、四类学科点综合构成了复杂多变的博士生教育体系,其间的相互关系经过排列组合之后自然出现千百种变化,这些微妙而迥异的变化必将先后发生于三至六年的博士生教育生涯之中,从而造成各种各样的教育“后果”。

进入新世纪,高等教育高精尖人才的匮乏,特别是文科领军人才的稀缺确已引发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忧思并形成了共识。博士生教育的表现无疑是差强人意的。纵观偌大的、也许是世界上最大的文科博士生教育生产线,解剖世相的哲学家在哪里?揭示社会规律的社会学家在哪里?刻画世间百态的文学家在哪里?警醒社稷的法学家在哪里?描绘人类进程的史学家在哪里?提高时代效率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在哪里?致力于文化觉醒的教育家在哪里?……当然不是没有,而是不够!进一步追问下去,高山仰止的思想家现存几许?高山流水的诗人仙居何处?卓尔不凡的艺术家栖身何地?时下“大师”遍野,要么就是自称的,要么就是脑门上贴满了标签的。文科世界热闹非凡,既少见皓月当空,也不常有繁星闪烁……情形如此这般,孕育高层次人才的博士生教育真的难辞其咎。

凡此种种,仅只从一个侧面佐证了文科博士生教育欠佳的事实。文科教育无边界以至无底线;少内涵以至易入侵;缺乏权威以至可以随便调整;无原则以至胡乱创设。审视眼下的文科学者作为方式:多发文章以为就有思想,多做课题以为就有贡献,多出书以为就会赢得读者。再观察一下专业评审或学术会议的情况:宏大叙事、天马行空的发言成为主流;专业问题的研讨极少深入落地;端坐主席台的兴趣超过研讨问题的兴趣;朋友会面的动机甚于辩驳学理的动机;跨专业的“砖家”夸夸其谈,什么评审活动都敢参加,什么话题都可以说几句,什么结论都可以画押投票。所以才会有学者撰文称:时下的学术会议甚至是专业评审已经和学术无关了!

高等教育有规律,博士生教育有规范。往前看,一旦漫无边界的学科交叉,鱼龙混杂的专业组合,浑水摸鱼的伪师生从“个别”变成“一些”,再从“一些”变成“一般”之后,首先造成局部学位点的品质下降,继而一类学科的形象会被连带侵蚀,然后就是大面积的博士学位点被污名,迟早就会危及到宏观博士生教育体系的整体信誉,从而辜负国家的信任和时代的重托。因此,在国家整体加强教育质量管理的形势之下,文科博士生的培养确有必要单独反省,以利于从根子上辨析成因并查找相应对策。

二、边界失守:文科博士生教育标准模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因为文科类研究生学科专业的边界模糊,才给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症候留下了口实:专业界别不清楚的文科博士生教育既为院校的创新预留了可能的空间,也为学科的插科打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文科博士生教育既可能成为天才们不拘一格的汇聚点,也可能成为庸才们学无所成的杂居处。

资源整合,学科交叉,自主设置?这些原本正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动词词组经由大幅度的变通运作之后,在行政壁垒明晰而学科壁垒松散的中国式大学组织系统中,其初始的教育管理内涵和院校的行动取向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异化。文科博士生教育因为学科间关系的松散连接诱发了越来越多的跨界行为。许多大学近年来如火如荼开展的学科调整与专业重组活动,也有意无意地助推了平庸的人才培养局势,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博士生教育的专门化壁垒。

首先,就是攀升路徑多样化。高等学校为了抢占尽可能多的博士学位点,无所不用其极。国字号著名大学不断地锦上添花,省属重点大学追求“多,还要更多”,一般院校无不把“申博实现零的突破”列为学校当前乃至未来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学校,大家都打着教育资源整合、以及学科交叉互补的旗号,无边无际地调动着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资源,在短期内迅速拼装出一系列新的学位招生点。紧随其后,各色博士生导师应运而生。以专职聘用、兼职上岗、双肩挑结合、柔性引进、联合共建、创新团队等各种名义广揽有名号、有正高职称的教师担任博导,其中不乏少数名声极大或地位极高的博导,事实上极少有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互动研磨学业,甚至有的博导从来没给学生上过课。接下来,由于培养模式高度统一,所以许多学位点的培养方案表面上雷同,本质上松散。一些学科虽然自称经过整合创新之后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但无非是在学科帽子之下因人而异、“因点制宜”地拼凑出一个貌似合理的培养框架,许多学校所谓的特色研究方向或自主设置学科根本没有像样的研究性课程资源支撑,有的甚至偏离学科的主体知识架构而与同学科的硕士生及本科生教育相脱节。进一步深究下去,不难发现有学校的博士生教育过程随意,既缺少有意义的培养环节设计,更遑论精准的、个性化的教研方法。一些学位点在特色建设的旗号下随意开课并开展指导,以因材施教的名义扭曲专业教育的标杆,忽视专业教育的基本训练并欠缺对培养质量的基准把控。除了迎评促建时刻的亢奋及相应的突击准备之外,日常教育活动松散,培养环节不连贯,培养计划形同虚设。带来的结果就是,只要敢于选择文科,有的人竟然可以在尚未入门或并不知内情的学科轨道和学术体系里直接攻读博士,而且还能顺利摘冠,活得优哉游哉。就像“不知道‘知网’为何物”的ZTL,照样轻松获取了BD大学博士学位;又如只花两年时间即拿到H大学管理学博士,然后又以一年天才般的“攻读”摘取W大学法学博士学位的ZBS等。这些个案其实已经不在少数,足以危及到“一般”博士的健康形象。如此这般,人文与社会学科的学术高地必将失去骨力,高品质教育的金字塔必然倾斜。

继续解剖下去,学科边界失守的纵横演化路径也常常是别出心裁、出乎预料的。一般情况下,大学都是先集中各自分散的学科学术及人力资源整体去冲击某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成功之后紧接着借鸡下蛋,迅速衍生出若干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随后短短的几年间,再通过开辟自主设置专业的“创新”路径或假借所谓的“特色”研究方向建设连带出一系列的博士教育单元。以上仅仅是纵向方面的扩展,接下来还有大面积横向领域的联动可以合理地施展手脚。或以学科为单元进行校内外整合,或以学校为主体贯通区域内办学条件,从这个学科跨到那个学科,再扩展到相关学科甚至无底线渗透到更细微、更煞有介事的学术领域;对于那些远离了团队的个别教授,要么安排A在B那个一级学科下面找一个语词相关的专业方向,要么请C在D那个一级学科之下延伸出一个说得通的招生口径,因人设岗,因点及人,通过种种融通操作,大量预想不到的学位点经过乔装打扮都先后攀上了博士生教育这趟“贵族列车”。这是一个看起来像模像样但根本上经不起拷问、且不甚严谨的学科建设路径和演进发展逻辑,正是这样的情形,才促成了博士生教育规模在极短的时间内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如此折腾之后,各级各类大学所希望取得的“跨越式”发展很快就通过攀附指标的快捷方式得以实现。

上列种种倾向在大文科教育的不同领域均有所涉猎,恕不详列。有理性批评的声音说,中国大学普遍热衷的上位取向属于“盲目升格”。其实非也!盖因为整体的教育资源投向一直都是与升格状态密切相关的,院校通过每一个角度、每一级台阶的上位行动都可以博取更多的教育资源,只要质量堤坝没有抵达崩塌的边缘,大学及其学科教育自然会像气球般越吹越大。所以,上列所有行为统统是有明确意图的,绝对属于“非盲目的升格”。

回到起点来看,原来学科的生发与演进是有边界的,相应的教育行为可以模糊一些但变通不能突破尺度。高等教育及其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活动的开展与进步也是有规矩的,可以与时俱进,但不能脱离学科特性和发展轨道太远。说到底,文科与理科不同,文科与文科也不同,文科学术与文科教育依然不完全相同。文科学术成就与文科教育成就相辅相成,二者之间一旦交融得当,则文化繁荣,思想进步,群星璀璨,两全其美;而教育活动如若走偏,则人文凋敝,才思萎靡,精英不现,纵然表面光鲜,依旧难免落于平庸。

事实上,人文成就的效果表达与人文教育的培养规范并不完全等同。前者的创作可以天马行空,标新立异;后者的培养必须行有所规,动有模范。此即教育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的根本原因。少数的天才横空出世从不拘泥于时空,但群体的人才生成却必须依靠健康的教育培养。以道家三分法解析,事物无不分为上中下三境,初级呈现原始自然,中级旨在摆脱个体自然,高级力求回归本体自然。所以,作为人文学术研究与创作的演进逻辑,既要恪守本真,还需深入社会,继而才能卓尔不群;而作为个体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则先要尊重个体,次要规划群体,然后才能够不拘一格育精英。文科教育如若走偏,就会在初级阶段抑制受教育者的天性,在中级阶段规训扭曲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样,到了高级阶段也就必然难以释放出受教育者的创造本性。因此,文科博士生教育的质量改良路径必先要复归于朴,立足于个体生命;继而要遵循教育规矩,严格学术标准;最后方能够回归常识,走出怪圈,创新突围,造就英才。

三、正本清源:文科博士生教育需要名符其实面对文科博士生教育“专门化”全面式微的状况,笔者坚持认为,质量建设的目标方向历来明晰,策略也并非如想象般那么复杂。惟需正本清源,努力促使这个圈子里面的人活得“像个博士的样子”才是关键。以此为基准,学生理当检讨,导师务必反省,学位点尤需自律。聚沙成塔,通过舍弃虚浮的套路,重构生存发展的规则,创设开放的人文教育环境,争取让更多把专业学术视为终身职业的人去攻博,让更多把专业学术视为生命依托的人来做博导,让更多水到渠成、经得住“非突击性检查”的学位点去招生。长此以往,培养风气和质量状况必将焕然一新,文科博士生教育自然名至而实归。

面对质疑,高等教育各级各类组织无不高度重视博士生教育质量问题。大学、政府、社会多方介入,齐抓共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通过政策改良、评估加强、社会监督以及有效措施的推广等一系列手段全面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政府主管部门更是高屋建瓴,反应快捷,迅即在行政思路上指明了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法和途径,包括招生改革、过程督查、論文抽检、答辩控制以及导师队伍建设等。不同局部不同环节的工作很快得以加强,教育质量同步改善,但现行措施手段能否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尚存疑虑。与此相应,有关质量变革的研究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专题研究各有奇招,成果迭出,包括对决策部门的建言,完善管理体制的对策,进一步健全机制的考量,以及实现教育资源整合联动的策略,还少不了重点建设的专项突围,深化改革的宏大构想,直至现代化监控手段的介入运用,等等。一时间,质量突围的理论成果从局部到整体快速地孵化出来,看起来“对”、听起来“有道理”的研究层出不穷,但仔细想来,动摇质量根基的关键问题并未触及,从理论到实操的许多举措仍然治标不治本。

事物的发展一般都是由此及彼、由小及大的,教育矛盾的表现亦复如是。依照学生、学者、学术、学科、教育、文化、社会的推演逻辑,教育质量的问题如若从学科波及到学校,又从校园扩散到社会,继而再如病毒般蔓延到一个时代之中,势必引发文化灾难,并相应造成人文凋敝、思想萎靡、艺术平庸、精神倦怠的后果。再进一步挖掘下去,事物的发展又总是因果相连的,所以,改变教育的结果必然要从相应的成因入手。因此,文科博士生教育质量的建设思路需要重新来过。学生质量、导师质量以及制度合理性这三大质量动因必须洗牌重构。要建设真学科,聘到真导师,引来真弟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相应标准的质量保障系统才能够确保教育少出次品,继而使得今后有更多的人所获取的博士称号名实相符。

历经社会的政治经济变迁以及教育文化的发展,二十一世纪的文科博士生教育业已形成了一个相对规范的、高层次的学术、文化和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支配这个系统运转的要素无外乎天(政策,时机)、地(学校,条件)、人(导师,学生,管理者)综合起来的专业化活动(教学,研究)。教育生态和谐,整体要素匹配则事业兴旺发达,高人辈出,生机勃勃;教育生态失衡,整体运转失灵则事业凋敝,庸人上位,垃圾学术盛行。显然,现实的文科博士生教育质量表征并非处于或左或右的某一个极端上。在教育质量的两极标准之间,尚有多种可能的存在形态。而努力促使教育质量趋于向好的一方,避免滑向低质的一方,正是教育生态系统改善及其要素匹配调整需要着力把控的重点。

以教育效益作为中轴衡量,博士学位点运行状态无外乎四种:一是生态繁荣,个体生命鲜活,思想創新,高人辈出;二是生态适宜,学问相得益彰,个体各得其所;三是生态欠佳,学术随波逐流,个体茫然不知所措;四是生态恶劣,群体趋向乌合之众,个体选择虚浮平庸。

从培养过程的角度下手改造,文科博士生教育的生态系统包括“招生入门、培养过程以及毕业出口”三个片段。师生从上下两端分别切入这个系统(教育的黑箱)开展行动,综合促成了教育运行的不同状态,并相应导致了人才培养的结果。结合文前讨论,专心调整好这些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就能够有效地控制培养的质量。在招生入门环节,有三种导师受聘上岗,分别是优秀的学者、合格的教师或混入的南郭先生,能力孰高孰低历经“过程”检验之后总会体现;有三种学生录取进来,分别是优秀的青年才俊、合格的奋进学生或裹挟而入的各色求证者,潜质孰优孰劣历经“时间”洗刷之后自有分别。在接下来的培养环节中,有三种导师在作为,分别是才华横溢的、有心无力的或稀里糊涂的,对其德能勤绩的考量方式至关重要。有三种学生在攻读成长,分别是志趣明确的、紧张跟随的或拖泥带水的,对其因材施教的策略十分关键。再后来,到了毕业出口环节,导师总会促成三种教育结果,分别是双赢共进、青出于蓝或乏善可陈;而学生迟早达成三种读博的目标,分别是自立自强、苦尽甘来或被动淘汰。

诚然,完美无瑕的博士生教育制度并不存在,世间只有符合不同国情,契合不同教育发展阶段,适合不同教育对象,相对合理的政策选择及其质量保障安排。博士生教育制度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科教育,有效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的“高级人才”。如果博士学科学位点的教育行为在满足了办学指标规定的情况下,质量问题依旧此起彼伏的话,则制度本身也就需要反省调适了。毫无疑问,指标把控有助于学科建设,甚至在短期间可以爆发出极大的、显著的推动力,但学科的可持续生长在根本上离不开内因驱动,必须以内涵建设为主要鹄的。教育质量评估手段及其指标的牵引力等外力作用看起来十分有效,但的确不能直接解决学科的品质问题,整体的质量建设需要内外联动。就当前情况而言,尤其需要由表及里、从外到内重新变换着力点,努力激发内生动力,不断丰富内在品质,严格把守内行规矩,质量建设的效果才会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说到底,导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博导们无疑是培养质量的主导因素。什么样的老师才可以顺理成章地进入博士生教育场域呢?导师当然可以“述而不作”但不能缺少思想,如孔子或苏格拉底;导师可以“又述又作”但务必学高为范,如胡适或陈寅恪;导师也可以“巧作而拙述”,惜字如金、下笔有神,虽拙于言表亦无碍训导,如梁漱溟或梁启超;无论如何,导师都不可以“不述不作”,即使“有作”也只是些拼装出来的职称文章,或者是项目经费花不了而只好用于出版进而束之高阁的研究报告。

现实中引领弟子们成长的导师们自然各属其类。匠人也行,哲人也可。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各具神采,什么样风格的博导都有价值并且有资格指导博士生。匠人出作品,哲人出思想;作品可以模仿,思想可以传播;师父手把手教技术,学者心对心育智慧。弟子投奔大学,如能遇到有真功夫的导师,就对得起耗掉的生命时光和资费了。怕的是千方百计,排除万难好不容易栖身于学术的象牙之塔,却偏偏遇到些“四不像”的引路人。上梁不正下梁难免歪斜。师徒相遇,志趣或相近或有不同,双方一旦陷入不伦不类的教育圈套,时间越长,危害越深,教育就免不了默许虚伪之学,生产平庸之徒。换言之,巧遇哲人引领可以激发新生代,历经匠人打磨可以培养接班人,而遭遇平庸之辈则会贻害后生。

总之,什么人进了什么门,然后又遇到了什么人?排列组合的结果综合构成了文科博士生教育的客观事实。从这些最基本的事实入手,扶正固本,就有可能找到提高培养质量的正途。

最后的问题是,合格的学生安在?招生考试固然重要,但谁也没法预测和保证考进来的弟子最后能够成就几许。考试制也好,审核制也罢,笔试也好,面试也罢,背对背也好,面对面也罢,都有可能机缘和合,相得益彰,继而师徒携手共同成长;也有可能看走眼,听偏话,错失良机,埋没人才,读到后来师徒不欢而散。所以重点不是入门,还是要看出门。出门标准才是质量把控的关键。进来可以表演,出门必须看本事。如果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制度能够有效甄别并在培养过程中合理且动态地筛除那些缺乏学科信仰的报考者、没有学术潜质的升级生、以及不具备研究能力的“考试机器”的话,博士生教育必将名至实归,质量亦会步步攀升。

(责任编辑刘第红)

作者简介:董云川,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昆明/650091)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第3篇

东汉创立不久,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大兴土木,创建太学,该遗址位于今天的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太学村附近。东汉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古代的“国立大学”,到汉质帝时,这里的学生人数有3万多名,连北方匈奴的子弟都来此求学。这里的“教授”,也就是博士,都是国家的“智库”。皇帝在国家大事上有什么疑难都要咨询博士听取建议。洛阳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学者杨雄把“模”与“范”二字相联,首创“模范”一词,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说代表了当时对太学教师的看法。

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不乏鸿师硕儒,如孔安国、匡衡、董仲舒、贾逵、许慎等,都曾在太学“掌教弟子”。东汉洛阳太学的高才生们的卓著贡献、名作佳篇至今仍为后人所传诵。如张衡的浑天学说、发明的地动仪、赋作中的典范《二京赋》,以及“杂文”《七辩》等。董仲舒将儒学与阴阳灾异之学融合为一体,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局面。“通儒”贾逵精通天文学和数学,认为月球的运动为不等速,大力推介民间天文学家傅安的测量结果,主张历法计算中应按黄道计量日、月的运动,东汉灵台上用的黄道铜仪就是在他的倡议下建造的。马融学兼百家,为一代学者和音乐大师。王符博通古今,是著名的政论家,直到现在,他的《潜夫论》还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而崔瑗精于文史,又多才多艺,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大学能够有如此宏大的规模和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影响一时风流的大人物。东汉洛阳太学,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名校!

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北海人甄宇官居青州从事,后来担任博士。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忠厚,有德行,深受学生尊敬。

当时,光武帝刘秀对太学的博士非常重视和爱惜,每逢腊月三十,就特别下诏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节。有一年的腊月三十,光武帝又把羊赏赐了下来,可太学的长官博士祭酒领着大家来分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怎么分才公平合理呢?博士们七嘴八舌,众口不一,有人建议把羊杀了,平均分取羊肉;有人建议用抓阄的办法来分羊。甄宇对斤斤计较的分羊办法感到羞耻,站起来说:“我看不必宰羊,也不用抓阄,还是我先牵一头。”便走到羊群中,挑出了那只最小最瘦的羊,自己牵走了。别的博士看到他的行为,脸都红了起来,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把羊分完了。

事情传开后,洛阳城的人无不被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这件事传到汉光武帝刘秀的耳朵里,他感到十分欣慰。后来每逢朝会,汉光武帝都会问道:“‘瘦羊博士’来了没有?”因此,甄宇“瘦羊博士”的雅号传遍了京师。人们在论待遇、分财物时都会以甄宇为榜样,挑瘦让肥,谦恭礼让,一时蔚然成风。

当今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很多矛盾比解决“分羊问题”更为复杂、敏感,利益就像一块大蛋糕,人人都想分一块,如何去处理和化解,需要每个公民都有“瘦羊博士”的心胸。如果每个公民都像甄宇一样,多替别人着想,互相谦让,社会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许慎在《说文》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作为博士的甄宇当然知道这些名言,但他挑了一只又小又瘦的羊,其肉味肯定不如大羊肥羊美,但他以自己的行为做表率,促使其他博士也各自牵走了自己“中意”的羊。这种基于奉献精神而分得的羊,相信每位博士必能食之有味。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第4篇

东汉创立不久,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大兴土木,创建太学,该遗址位于今天的洛阳市伊滨区佃庄镇太学村附近。东汉太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古代的“国立大学”,到汉质帝时,这里的学生人数有3万多名,连北方匈奴的子弟都来此求学。这里的“教授”,也就是博士,都是国家的“智库”。皇帝在国家大事上有什么疑难都要咨询博士听取建议。洛阳太学素有“严于择师”的传统。西汉学者杨雄把“模”与“范”二字相联,首创“模范”一词,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可说代表了当时对太学教师的看法。

在汉代太学执教的博士不乏鸿师硕儒,如孔安国、匡衡、董仲舒、贾逵、许慎等,都曾在太学“掌教弟子”。东汉洛阳太学的高才生们的卓著贡献、名作佳篇至今仍为后人所传诵。如张衡的浑天学说、发明的地动仪、赋作中的典范《二京赋》,以及“杂文”《七辩》等。董仲舒将儒学与阴阳灾异之学融合为一体,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局面。“通儒”贾逵精通天文学和数学,认为月球的运动为不等速,大力推介民间天文学家傅安的测量结果,主张历法计算中应按黄道计量日、月的运动,东汉灵台上用的黄道铜仪就是在他的倡议下建造的。马融学兼百家,为一代学者和音乐大师。王符博通古今,是著名的政论家,直到现在,他的《潜夫论》还是研究汉代社会的重要资料。而崔瑗精于文史,又多才多艺,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大学能够有如此宏大的规模和产生了如此众多的影响一时风流的大人物。东汉洛阳太学,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名校!

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北海人甄宇官居青州从事,后来担任博士。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忠厚,有德行,深受学生尊敬。

当时,光武帝刘秀对太学的博士非常重视和爱惜,每逢腊月三十,就特别下诏赏赐每位博士一只羊,让他们高高兴兴地过节。有一年的腊月三十,光武帝又把羊赏赐了下来,可太学的长官博士祭酒领着大家来分时却遇到了一个难题:羊有肥有瘦,大小不等,怎么分才公平合理呢?博士们七嘴八舌,众口不一,有人建议把羊杀了,平均分取羊肉;有人建议用抓阄的办法来分羊。甄宇对斤斤计较的分羊办法感到羞耻,站起来说:“我看不必宰羊,也不用抓阄,还是我先牵一头。”便走到羊群中,挑出了那只最小最瘦的羊,自己牵走了。别的博士看到他的行为,脸都红了起来,不再争论,你谦我让,很快就把羊分完了。

事情传开后,洛阳城的人无不被甄宇的高风亮节折服。这件事传到汉光武帝刘秀的耳朵里,他感到十分欣慰。后来每逢朝会,汉光武帝都会问道:“‘瘦羊博士’来了没有?”因此,甄宇“瘦羊博士”的雅号传遍了京师。人们在论待遇、分财物时都会以甄宇为榜样,挑瘦让肥,谦恭礼让,一时蔚然成风。

当今的社会,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很多矛盾比解决“分羊问题”更为复杂、敏感,利益就像一块大蛋糕,人人都想分一块,如何去处理和化解,需要每个公民都有“瘦羊博士”的心胸。如果每个公民都像甄宇一样,多替别人着想,互相谦让,社会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许慎在《说文》中写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王筠则曰:“羊大则肥美。”段玉裁进一步说:“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则肥美。”作为博士的甄宇当然知道这些名言,但他挑了一只又小又瘦的羊,其肉味肯定不如大羊肥羊美,但他以自己的行为做表率,促使其他博士也各自牵走了自己“中意”的羊。这种基于奉献精神而分得的羊,相信每位博士必能食之有味。

审计博士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医药博士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资源

Key words TCM student for doctor’s degre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mode;multimedia teaching resources

1 研究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中医药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交流范围日益扩大。《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以及在我国对外援助、政府合作项目中增加中医药项目等要求。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计,中医药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在中国的援外医疗队中,中医药人员约占总数的10%。中医药已成为中国与各国开展人文交流、促进东西方文明互鉴的靓丽名片[1]。

博士生是中医药对外交流和服务的主力后备人才,培养其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尤其是口语交流能力是当务之急。那么,博士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现状如何?教师应如何开展教学,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了解博士生的口语交流能力现状以及博士生对于英语口语课的诉求,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面谈,以探索有针对性的、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2 中医药博士生英语口语能力现状调查

2014—2016年,笔者对河南中医药大学2014级、2015级和2016级的30名中医药专业博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考查面谈,了解其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笔试以及口语考试的情况。

调查发现,这30名博士生经过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口语交流能力不尽如人意。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为100%,六级通过率为60%左右,而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通过率为0。经了解,他们从没参加过口语考试,也不知道有这个考试。这一现状充分说明中医药院校英语教学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由于中医药特有的“中国血统”,中医药毕业生的服务对象多在国内,英语教学并不受重视,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都勉强满足需要[2],因而大班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如河南中医药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班级规模多在100人以上,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口语的机会之少可想而知。

硕士阶段的英语课多以医学英语为主,且大班额的现象依然存在,对学生的口语水平提高收效甚微。高考听力和口语不计入总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先天不足,本科和硕士阶段没有能得到弥补,因此,中医药博士生英语口语交流能力较差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点与博士生对自己的英语口语认知非常契合。如黄晓英(2011)的调查发现,100%的博士生受访者表示英语口语很重要,但自己的口语在听、说、读、写、译中是最弱的。

3 中医药博士生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师生合作确立以学术英语口语为教学目标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认知心理学教授Richard Clark等人认为,成功的学习通常需要动机、努力及足够的知识储备。他综合许多语言学家的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提出CANE(Commitment and Necessary Effort)模式,该模式认为成功的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选择,包括价值、情感和自我效能,这三者之间是乘数关系,任何一方为负数,都完成不了任务;第二阶段是刻苦努力,其主要表现为过分自信或自信心不足两个方面[3]。

目标明确才有行动力。黄晓英(2011)的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非常同意“英语口语对我很重要”。在访谈中也得到类似的结果。这说明博士生有很强的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且其学习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用英语进行口语学术交流。由于大多数博士生在学习的同时都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學习和工作安排有很明确的目标性,认为值得做并且能出成果才会投入时间;而缺乏针对性的英语口语教学内容往往不能引起博士生的重视。如何引导博士生参与英语口语教学目标的选择,激发学习动机,是博士生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关键所在[4]。

英语口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对于经常要参加学术会议的博士生而言是不言而喻的。毕竟,全球化时代,无论你喜欢不喜欢,英语口语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博士生舞台的大小,这一点是毫无争议的共识。博士生作为中医药国际交流的主要生力军,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其毕业后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这个教学目标开展教学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确立基础领先的教学方案 英国有句俗话说:既然基础等于零,那就从零开始。美国人则说:倘想达到最高处,就要从低处开始。基础扎实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语音、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的三个要素,它们相互依存又各成体系。英语口语的基础是英语语音。英语语音有一整套不同层次的发音规则,这些规则自下而上分别是音素、音节、单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等,它们之间环环相扣、关系紧密,跳过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下一个环节的学习。熟悉这些规则并运用到口语中是学好英语口语的必经之路。

由于缺乏系统学习和训练,基础知识和技能较弱,加上缺乏英语运用环境,博士生普遍英语发音正确性和流利程度均不尽如人意。据此,将口语课课程内容分成两大板块:英语口语基础与学术英语口语。通过课堂教学对英语语音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和训练,使学生做到音素基本正确、发音清晰,语调基本正确,语速适中等[4]。在此基础上,再围绕学术口语的相关话题开展实践活动。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的本质在于认知结构改造的连续性。人们开始面对一种新事物,首先是竭力使这种陌生的东西与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结起来,一旦这种联结实现,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便发生复杂的调整和改变,形成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对更为复杂的外界刺激做出适应性的反应。口语基础板块的教学并不是要另起炉灶,从零做起,而是要找出学生发音中存在的错误,分析错误发音的成因,提供正确的发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语音规则意识,进而重塑其口语发音系统,为以后的学术口语交流打好扎实的基础,使学生在学术交流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远。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技术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针对博士生英语口语基础知识欠缺的现实,选择屠蓓的《英语语音》作为教材,该教材从英语音素教起,逐渐上升到单词、词组和句子,教学内容安排具有层次性,同时配有教学视频,对英语48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都有详细的讲解。学术英语口语板块则选了陈美华的《学术英语口语教程》,从国际会议的方方面面开展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学术交流的场景和常用句型等。

吕叔湘先生曾说,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语音教学也是如此。除此之外,教师则根据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分析错误原因,展示正确的发音方法,作为对视频教学的补充。音素是一种语言中能区别词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素不同,意义不同,也就影响口语交流的效率了。以辅音/θ/和/?/为例,因为汉语中没有咬舌发音的音素,学生把这两个音发成/s/和/z/的情况非常普遍。通过对比和指导训练,学生在这两个音素的发音方面的问题就解决了。

口语学习重在实践,尤其是在正确指导下的实践是英语口语学习的必经之路。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一切课堂教学活动均围绕学生的实践开展。学生不仅要熟悉各种发音规范和规则,还要在这些规则的指导下开口练习,如模拟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学生不仅可以将所学的英语语音理论付诸实践,还可以体验国际会议的各种场景。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这种便利可以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网络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海量多媒体教学资源,而且提供了灵活便利的师生互动渠道。虽然网络互动无法代替师生间的课堂互动,教师仍然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技术开展教学和指导。如在音素教学中,学生首先利用教学视频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在理论指导下练习,教师则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课后复习、课后练习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均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

基于目标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 英语口语学习重在过程,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可以确保学生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按照英语语音的知识层次,在音素、单词、词组和句子四个层次分别测试,以测促学。中医药博士生应用英语口语的场景包括国际学术会议和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过程中的个人交流,因此將模拟大会发言和小组发言纳入考核内容,在考核的同时让学生演练参加国际会议的情景,使考核具有实用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博士生班的学生专业不同,可以选取如导师介绍、专业介绍等专业性不是很强的内容作为报告题目,发言结束后的问答环节也作为考核的一部分。

4 结语

近年来,中医药沿“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2016年12月,《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发表,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坚定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中医药博士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将成为其走向更广阔舞台的助力器或瓶颈。作为英语口语教师,应该立足学生的需求拓宽口语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针对中医药专业博士生口语基础较差,严重影响其下一步发展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制定强基固本为基础、学术交流为目标的口语教学模式。三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医药亮相“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DB/OL].[2017-05-15].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7-05/15/c_1120974007.htm.

[2]刘九茹.中医药专业人才英语学术交流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0):66-68.

[3]黄陈,裘正军,王春刚.ESP理论参照下的临床医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9):3763-3766.

[4]屠蓓.英语语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3.

[5]黄晓英.影响博士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动机因素调查分析[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3):82-84.

上一篇:it审计论文下一篇:审计失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