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学术论文范文

2023-03-05

经济学学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程,是构建大思政格局、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的必要路径。本文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作出分析与论述,并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以及保障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其能够有效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成效。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改革路径

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程,能够促使思政育人工作渗透到西方经济学课程当中。这不仅有利于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发展,而且也能够在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过程中避免产生“孤岛效应”,从而为大思政格局的构建提供助力。由此可见,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作出探索,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西方经济学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引进,能够促使师生在对西方经济学所承载的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挖掘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借鉴价值。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仅重视借鉴而忽略批判,则容易导致教学过程产生价值偏差,并对学生所具有的价值取向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需要引导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学科性质作出正确的认知,并通过在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有效避免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容易产生的价值偏差现象。具体而言,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对于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学科本质作出全面认知。西方经济学具有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与服务的属性,虽然这一学科中所承载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在对这一学科及其内容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具有的理论以及方法论的开展辩证分析,这既是促使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作出深入认知的重要基础,也是避免西方经济学教学过程产生价值偏差的重要保障。其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有效拓展西方经济学课程所具有的育人功能。通过推进西方经济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深度结合,能够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提升学生思政素养方面呈现出更高的价值,同时对于高校推进“三全育人”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西方经济学课程所具有的内容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丰富,所具有的育人价值也能够得到更为深入的挖掘,而这一课程与思政教育体系之间的配合,则能够促使思政教育工作呈现出更大的力度,从而促使思政教育工作成效得以有效提升。由此可见,在西方经济学教育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利于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工作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更好地满足现在社会发展对高校育人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展现出与时俱进的特征。

2西方經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2.1完善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

推进思政教育内容向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渗透,是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促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能够体现出较高思政教育价值的关键。

从宏观角度看,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完善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学生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以及时代发展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其中,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开展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完善工作,是确保学生对西方经济学中思政教育元素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为此,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中,需要重视对学生所具有的学习需求以及学生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具有的期待等作出调查与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推进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思政教育元素呈现出贴近性的特征,从而确保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展现出更强的吸引力并充分展现出应有的思政教育价值;基于时代发展对西方经济学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来开展教学内容完善工作,能够促使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思政教育元素能够承载最新的思政教育理论,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紧随社会发展,这对于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以及育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从微观角度看,要重视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西方经济学课程各个知识点当中。如在供需理论以及均衡价格理论教学中,将西方经济学与我国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市场经济遵循的以人为本原则,促使学生认识到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及为社会民生所带来的改变,从而树立制度自信;在消费者行为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避免在日常生活与消费中产生盲目消费与盲目攀比倾向,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生产者行为理论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开展诚信教育,生态教育等,重点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科学论断,促使学生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在宏观经济变量教学中,利用名义GDP与实际GDP知识点,融入马克思主义哲学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教学中,在LM模型中融入大国崛起与金融的关系:“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在宏观经济运行教学中,在通货膨胀、马克思货币需求方程式与费雪方程式等知识中融入国家保障物价平稳运行的措施;在宏观经济调控教学中,讲解利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融入我国宏观调控的六大新思路,谱写宏观调控“三重奏”;在经济增长理论教学中,通过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把握经济新常态“大逻辑”,对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优越性进行呈现;在开放经济模型教学中,讲述改革开放40多年的巨大成就厚植四个自信。总之,教学工作者需要强化课程思政意识,在日常细微之处渗透思政教育,从而有效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2.2创新西方经济学教学形式

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对于提升教学成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过程中,需夯实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在“课程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并依托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网络平台等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使“课程思政”覆盖范围得以有效延伸。

从依托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实践来看,需重视依托现代化的教育理论以及教育工具开展教学活动。如为了更好地推进思政教育元素与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实现紧密融合,要依托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等方式引导学生更为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西方经济学思政教育元素挖掘与理解过程当中。与此同时,不仅需要重视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引入多媒体、微课、慕课等教育工具与教育手段,而且需要在使用这些教育工具与教育手段的基础上,推进西方经济学教学模式得以有效创新。如通过发挥微课、慕课等教学手段所具有的优势,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与现代化的教育理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实现有效结合,进而提升其建设成效。

从依托社会实践活动推荐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策略来看,重视开发实践课程以及重视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平台,有效促使学生对自身所掌握的西方经济学内容以及思政教育内容等进行深化,同时也有利于教学工作者在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逐渐构建起由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以及通识课程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从而全方位地推进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以及思政教学内容深入掌握。由此可见,教学工作者有必要重视组织形式多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如在学生实习阶段,要求学生在自身工作岗位中践行自身所掌握的思政教育内容,确保学生能够展现出较高的职业素养,从而彰显出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学生择业能力、就业能力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从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向网络平台的拓展来看,依托网络平台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常态化的网络教学以及建立在师生沟通基础之上的隐性教育。其中,常态化的网络教学要求学校能够为线上教学工作提供平台保障与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引导教学工作者重视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从而促使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所带来的限制,进而谋求更好的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建立在师生沟通基础上的隐性教育,则要依托微博、微信等即时交互平台与学生开展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挖掘专业课程中所隐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在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感染的过程中促使学生能够对这些思政教育元素产生高度认同并积极践行。

2.3提升教学工作者育人能力

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是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体,因此,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只有如此,西方经濟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才能够得以有序有效的开展。在此过程中,学校所构建的培训体系以及教师所开展的自主提升同等重要。

从学校培训体系的构建来看,以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出发点,对培训体系进行优化,是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师资保障的重要路径。在此方面,学校需要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强化宣传,以知识讲座等方式深化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所具有的认知,促使其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对于提升育人水平以及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成效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从而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课程思政建设意识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学校需要对培训形式以及培训内容进行完善,在提升培训工作吸引力的基础上,确保教学工作者能够掌握最新的课程思政教育理论。当然,学校还需要对行为约束机制进行完善,如通过构建考核机制来了解培训工作成效,确保教学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培训工作,进而促使培训体系彰显出应有价值。

从教师自主提升体系的构建来看,一方面,学校有必要围绕西方经济学课程,引导教学工作者针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开展校内外经验交流,并通过引导构建精品课程,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提供范本,同时也促使其积极投入课程思政理论学习以及相应教学能力的提升过程中;另一方面,学校有必要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共建专业发展共同体,通过明确专业发展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愿景,为专业发展共同体提供自主提升平台等方式,促使其能够在明确个人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找准自身专业发展方向,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提升提供保障。

3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保障机制

首先,在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动力机制进行完善。确保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具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意识,是提升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础,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构建动力机制,有效激发教学工作者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实践的积极性。事实上,教育改革本身就能够发挥出一定的动力牵引作用,为此,学校需要重视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明确教学改革要求,引导其深度参与到教学改革过程当中。在此基础之上,学校还需要重视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多元化的手段,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策略,促使其能够在教学改革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从而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提供意识保障。

其次,在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监督机制进行完善。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进行有效监督,是确保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得以有效落地以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目标得以有效实现的重要保障,为此,在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充分发挥党委在宏观领导、责任落实以及过程监督中所具有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务部门需要围绕西方经济学所具有的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探索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路径,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工作得以规范化的开展。另外,学校需要重视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监督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如在听课、听汇报等常规监督手段开展监督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课程思政建设监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促使监督机制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

最后,在推进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反馈机制进行完善。重视对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进行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发展状况,而且能够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认识到自身在思政建设教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明确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优化方向、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方案。由此可见,在推进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学校需要重视使用行之有效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开展评价工作。与此同时,学校需要重视对评价结果进行充分利用,展现出评价工作以及反馈机制对于提升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西方经济学思政建设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学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所具有的必要性,学校则需要重视引导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者推进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内容实现深度结合、创新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教学形式、不断提升教学工作者所具有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并通过完善动力机制、监督机制以及反馈机制,为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成效的提升构建保障。

参考文献

[1]毕晶.构建“课程思政”的“三位一体”——以《经济学》课程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42(S2):57-60+71.

[2]靳卫萍.经济学原理课程思政的初步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Z1):54-59.

[3]刘吉双.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创新研究[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5):89-94.

[4]张纯记.论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教学[J].高教学刊,2020,(02):106-107+110.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2020年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国际经济与贸易)(202011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马超平(1981-),男,汉族,广东梅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技术经济。

经济学学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相对古老的学科,马克思认为它相当于政治经济学,并认为亚当·斯密是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出发点。德国、奥利地和北欧学派则认为国民经济学缘于重商主义时代,他们认为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分属于不同的门类,两者之间也没有共通点。但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应该看到我国的国民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等并没有直接性的联系,与此同时在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自身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因此,本文认为,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民经济系统运动及其规律性”,其研究方法包括国民经济学理论分析、数量分析、结构分析、静态与动态分析、比较分析、案例分析以及预期管理和监测预警分析等。

关键词:国民经济学 历史沿革 研究对象

国民经济学在西方国家可能是一门相对比较古老的学科,但它在我国则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学科。作为一门年轻的应用经济学学科,1998年,教育部对我国高校文科专业进行调整,正式将国民经济学列为应用经济学项下第一个二级学科。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全面而科学地分析国民经济学的内涵以及研究重点,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成果,同时也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还能够为社会经济的分析与研究工作提供人才储备。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或者研究重点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的国民经济学,可以说国民经济学具有典型的国家属性。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国民经济系统运行及其规律,进行国民经济战略与规划、体制改革、政策设计、宏观经济运行模型、国民经济监测预警与综合评价、国民经济宏观调控以及微观规制等方面。在经济新常态下,科学全面地研究国民经济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既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扎实的理论根据,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1 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

在我国,国民经济学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它明显区别于业已成熟的西方国民经济学,更多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因此,在研究国民经济学的实践过程中,应该立足于我国特色,充分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以及现状等,科学开展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工作。虽然说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但其实在实践演变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学在中国的建立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前苏联的“国民经济计划”(也有人称之为“国民经济计划学”)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研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时,应该充分考量到前苏联模式对其的影响和渗透,以便精准找到我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渊源。

1.1 “苏联模式”对我国国民经济学初期发展的影响

前苏联无论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都是可以直接抗衡英美国家的,同时十月革命后,前苏联成为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前苏联经济发展与研究实践中,它的理论成果以及研究重点,势必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研究产生比较深刻且直观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学在研究的初期阶段或者当我国学者起初关注这一研究领域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苏联模式”的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在前苏联所取得的胜利是短暂的,同时社会主义经济在前苏联中的发展也是极度不平衡,甚至有些想当然。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建立在经济体制的完善、商品经济的发达、经济条件的优渥等各个方面。但前苏联在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过程中,具有深刻的“国家强制”的烙印,试图通过国家调控的方式,来迎合社会主义经济的平均与协调。这就使得国家计划在当时是调节社会劳动分配唯一的或主要的手段,这一模式主要是建立在将整个社会视作一个“大工厂”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企业仅仅是其中的一个车间或某个零件。与此相对应的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体制一直以计划经济为主,由国家来进行经济资源的分配与调控。受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初期,也具有典型的计划经济烙印。如部分高校在研究过程中,设置了国民经济计划专业和统计专业。若强调该阶段的国民经济学研究是其发展的初级阶段,那也只是以政治经济学为指导或以其为理论基础的部门经济学或应用经济学。

1.2 改革開放为国民经济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我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在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逐步拓展经济发展格局的实践过程中,我国实行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科学原则,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受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影响,我国高校也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方向,以便迎合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高校积极把握社会发展契机,及时对传统教材进行了新编和修订,突出了“管理”二字,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成果以及实践课程等纷纷被引入我国,它们先进的理念以及特色化的实践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政治经济学一直以来的“垄断”地位。在诸多学科、多元理念的夹击下,政治经济学也开始了某种变革,更加注重学科的细分,也产生了一些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的新型学科。与此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也逐步消弭了政治经济学的影响。虽然从根源上来审视,二者仍存在一定的渊源,但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性质上,两者之间的差异化愈发明显。因此,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国民经济学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同步的新型学科,它的特色和特点愈发体现,业已成为经济学科中最具特色的学科之一。

2 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的一种新型学科,国民经济学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它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宽泛,它的研究内容也越来越多元。从性质上来分析,国民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科学全面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遵循全面客观的原则,从整体上来予以把握,突出强调它的应用性。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国民经济系统是研究出发点

国民经济学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与实践特点,这决定了它与其他经济学的区别和差异,也体现它具备其他经济学难以比拟的优势。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出发点在于,它所真正研究和侧重关注的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领域的宏观解释,也不是过分强调需求管理,而是真正立足于国民经济系统,旨在全面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的特点,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明确方向。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总体性、概括性、前瞻性的复合型系统,在研究实践中,需要站在全局视角下,以更加深远、更加开阔、更加广泛的视角来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精准找到国民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以及总体特点。我国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多元化的,同时它的研究视角也是比较宽泛的。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这句话可以充分概括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科学分析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还可以从它的历史渊源上来进行分析与认证。国民经济学在初期发展阶段,它的研究重点是国家层面。但随着国民经济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它的研究重点也开始向“人民”倾斜。综上所述,国民经济学以国民经济系统为研究出发点,可以更加宏观、更加多元的视角来开展研究工作。

2.2 国民经济系统运行规律是主要研究对象

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实践中,它的研究对象实际上是充分考量与分析国民经济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以及内在的运行规律,这是它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国民经济系统是一个复合型的系统,具有多元化的内容,同时这一系统也相对比较宏观和宽泛。与此同时,国民经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与其他系统产生交互性的作用。尤其是在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国国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国外诸多要素的影响。因此,通过国民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与拓展,通过研究国民经济系统运行的方式以及内在规律,能够全面分析与把握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路径,进而找到优化与完善的方向,确保我国国民经济平稳而快速的发展。我国国民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它所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持续攀升以及经济成果的持续增长,它还关注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以及人民群众享受的经济福祉以及丰厚成果。从这点可以窥探出,国民经济系统稳定持续运行的基本立足点,在于全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学将国民经济系统运行以及规律作为研究对象,能够深刻分析与挖掘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诸多特点以及诸多制约因素,进而找到优化和协调的方向。

2.3 国民经济管理是主要研究方向

在社会经济全面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成效明显,我国经济总体成果比较优良,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经济在长效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潜伏着不可控的因素,一旦任由这类因素的扩大和肆虐,将严重扰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因此,在国民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将国民经济管理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科学的国民经济目标管理、预期管理、风险管理等,能够加强国民经济发展形势的研判,能夠提前落实可控性的发展机制,同时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成效。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不平稳的当今时代,国民经济系统作为一个复杂且庞大的系统,极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于科学的国民经济管理,在充分认知宏观调控的优势后,多措并举全面优化宏观调控的范畴,以更高视角、更前眼界来进行国民经济的分析与研判,确保国民经济系统整体运行平稳,确保国民经济整体迈上新台阶。

3 结语

国民经济学在我国是一个新生学科,它与政治经济学具有较深的历史渊源,但与此同时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国民经济学也具备着典型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国民经济学在发展变革中,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特色学科。同时,国民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全面而宏观的,通过对国民经济运行系统及其规律、国民经济管理等研究,来切实推动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木西.国民经济学的历史沿革与研究对象[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6,7(6).

[2] 张林云,张党利,刘春江,等.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J].安康学院学报,2013,25(5).

[3] 陈曦.中国经济增长的社会代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3.

经济学学术论文范文第3篇

法律经济学的发端、成长、发展是近50年来世界范围内法学理论研究的一大成就,为法学研究开拓了一块新的领地。法律经济学在我国法学领域出现是近20年的事情,并呈现出其特点。笔者于此对我国的法律经济学研究现状进行粗浅分析,以其与法律经济学的专家和学者共勉,推动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快速发展。

一、中国的法律经济学的研究现状

在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及综合分析之后,笔者发现,目前我国法律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现代法律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引进、相关理论的介绍评析、应用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解释我国现实中的法律问题以及对一些经典作家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及分析方法的阐释等几个方面。

1.代表性法律经济学著作的翻译引进

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已有一部分代表性的法律经济学经典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版,如波斯纳的《法律的经济分析》及《正义/司法的经济学》、罗伯特?考特和托马斯·尤伦的《法和经济学》、罗宾·保罗·麦乐怡的《法与经济学》等。以上著作的引入,一方面为我们全面理解诸如什么是法律经济学、西方学者是如何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法律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了帮助,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学者进行法律经济学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理论指南。同时,这样一个翻译运动也恰恰说明我国国内对这一理论的内在需求。

2.对法律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介绍、评析及应用

与翻译运动并行的是中国学者对西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的介绍、借鉴、评析。尽管对西方“法和经济学”理论的介绍、借鉴、移植最终不能代替对中国大陆“法和经济学”理论的建构,但这些研究毕竟为我们了解法律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和条件、研究对象、研究范围、思想渊源、分析方法、基本内容、基本特征等提供了方便,而且其中也有一些不乏理论价值。

3.对斯密、马克思等经典作家关于法律的经济分析的研究

比较而言,国内对斯密、马克思、康芒斯等经典作家是如何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这一问题研究不是很多。在法律经济学发展历史上,斯密、马克思、康芒斯等先驱们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他们究竟是如何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跟以波斯纳为代表的“新”法律经济学比较而言,他们各自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又有何异同?他们彼此之间的经济分析法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传承关系吗?如果有,这些关系又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等等。有关这些问题,国内学者研究得比较少。

二、中国的法律经济学的研究现状分析

1.从国内法律经济学的论文来看,理论性的文章居多,真正提出有建设性的、能够为实务人士所用的论文较少。

据对我国法律经济学界已经出版的文献所做的不完全统计:(1)就学术著作而言: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法律经济学译著和专著,由法理学专业人士翻译和编写的论述法律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法理学著作有25部,而由部门法专业人士翻译和编写的论述法律经济学实务应用的部门法著作是8部。(2)就学术论文而言:据对中国学术期刊网1994-2005年(搜索的关键词或篇名是法律经济学;搜索的栏目是法律政治类)论文统计,关于法律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论文有265篇,关于部门法的法律经济学研究论文有63篇。可见以实务研究为基本特征的部门法的法律经济学研究,远远滞后于以理论研究为基本特征的法理学的法律经济学研究。

2.我国法律经济学实务性研究成果稀缺。

在中国,法律经济学至今仍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法律经济学实务性研究成果稀缺。虽然有所谓法律经济学应用的法院案例,但充其量是一种法律经济学的事后注释。两相比较,我国实务界对法律经济学的“忽视”既是我国法律经济学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法律经济学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包括理论和实务的深入研究。

3.我国的法律经济学研究缺乏“实务应用”的独立呼声。

相对于国外法律经济学在实务中的广泛应用,我国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其“实务应用”的独立呼声,即使与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的法律经济学研究相比,也落后甚多。就以关于法律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文章来讲,台湾和香港地区的学者已经开始经常就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展开详尽的法经济学分析,而大陆学者往往甚少。

三、中国法律经济学实务研究缺失的原因

1.从法律经济学知识供给的角度来看

(1)注释法学传统的影响。一方面,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整个法学研究和教育而言,其前20年大致可以看作是树立法学知识专业化形象的时代。出于对之前政法不分状况的担忧,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法律教学与研究,大多数法律教学与研究都主张法学存在其自身的专业性,特别是部门法的研究更是强调部门法学自身的法言法语。这种实务教学与法言法语也与借鉴日本、德国、台湾等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法言法语著述的法律传统原因有关。因此,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颠覆法学自足性,试图用另外一种学科的语言来取代法学语言的学术尝试,虽然其在法理学界作为一种思潮和方法尚可以被容忍,但要将其引入部门法实务问题的研究,对于那些掌握部门法理论和实践话语权且热衷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特别是对于仅有法学专业知识而基本不具备其他社会科学知识的资深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教授来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另一方面,虽然中国社会盛行“潜规则”和法律实务中对成文法律的“变通适用”,但是在法学研究中,因为受注释法学传统束缚,国内法学界更加注重法律条文的文字和规范解释,而忽视法外之法(如各种法律的“潜规则”)的研究,而且这种注释法学传统又从所谓“司法独立”、“法官非行政化”的现代法治理念中找到了依据。于是,侧重法律条文以外因素研究的法律经济学研究,被视为一种与实务关系不大的法理学研究,其虽然有学术价值,但不能直接解决实务问题。而且,受注释法学传统的影响所导致的一种学术研究思维惯性,使得我国对国外法律经济学论文和书籍的介绍中,往往是侧重规范性、理论建构的文献,对于从实务角度出发的、不那么“诱人”的文献则介绍不多。

(2)法律经济学研究自身在实务应用上也存在不小的困难需要加以克服。抛开规范意义上的正当性问题不论,法律经济学在具体实务研究时也存在“操作化”困境。特别是不少主流法律经济学论文(主要由具有经济学教育和学术背景的学者撰写)过于看重理论化的经济学模型,过于重视经济学自身的逻辑性,在对法律现实的提炼上走得有些过头,显得过于理论化和模型化。而一门学科如果过于理论化,人们就会只是就其他理论家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而不是试图为理解真实世界而提出的疑问提供解答。另外,现代主流经济学中形式化和数学化的风气常常也不当地影响了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导致不少法律经济学研究在“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同时,却“偏离了所要分析的基本目标,无助于对法律制度进行精确解释,其结果无非是将语言的模糊(传统法学最为人诟病的地方),转换成了数学公式中的‘变量’。”(参见郭振杰、刘洪波:《经济分析法学方法论的贡献及局限》,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3期。)当然,更为具体现实的一个原因是,绝大多数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法律专业教育背景,是他们运用经济学的一个知识和语境障碍。虽然越来越多的民商事审判需要法官掌握愈来愈多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但一个流行的观点是,专家型法官不等于专家,所以解决实践中有关经济专业问题所需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主要应依靠经济学专家,而不应依靠掌握法学专业知识的法官,否则民商事审判就成为“经济学研讨会”了。

再从我国法律经济学的发展路径来看。虽然国外的法律经济学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基本定型,但我国的法学界在当时除了有一些很简略的介绍之外,如郭振杰、刘洪波:《经济分析法学方法论的贡献及局限》。法律经济学的介绍与推广主要由经济学家来完成,而法学界在法律经济学问题上至少在90年代中期以前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由此,可以想象的是,以经济学家的立场出发,他们对法律经济学的介绍所戴的经济学“眼镜”必然不会有太多的“法言法语”,关注的问题自然也是经济学味道很重,缺乏法学语境,难以得到法学界的回应。而我国的法律经济学发展也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路径依赖,由于语言的限制,我国的法律经济学研究在近10年不得不大量依靠经济学家选择、翻译和介绍的国外文献,不能从法学家的视角去选取自己需要的资料,从而也就导致了中国法律经济学研究中“重经济学理论,轻法律实务研究”的特点。

2.从法律经济学知识的实务需求的角度来看

法律经济学知识在实务界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立法者、执法者与司法机构。但是,在我国,这三者对法律经济学知识的需求都不太旺盛,所以,对法律经济学知识的实务需求不足也是我国法律经济学缺少实务研究的重要原因。

一方面,就立法而言,我国的立法机构还远没有实现专业化,立法过程还不够透明,立法机构进行立法通常是闭门造车,加之我国在法治建设初级阶段的立法也是更多“借鉴”而少原创性思考,这样,作为对法律条文背后人们行为更加深入思考的法律经济学知识对于立法过程来说自然就可有可无。

另一方面,从与法律人联系最为密切的司法界和律师界的需求来看,我国司法界和律师界对法律经济学的需求也同样不强。其主要原因,一是我国法学教育继受的是大陆法系的传统,大学法学教育呈现出不恰当的法学“专业化”,缺少对法科学生其他社会科学知识的教育,就使得主要由法科学生组成的司法界和律师界将法律视为一门纯粹的技术工具,认为法条背后的其他社会科学知识可有可无;二是我国司法界和律师界更多地关注“纠纷解决”而非“规则之治”,更多地关注“合法”而非“合理”这一消极、被动的法律适用传统,特别是我国法院审判活动不是如英美法系审判活动所表现的“造法”活动,所以我国法官无需像英美法系法官那样引经据典为自己的判决“造法”的观点辩护,并将法律经济学这类“法外之法”知识写进判决书中。也正是由于法官将法律经济学作为一种与法律适用无关的“题外话”,相应地律师也就很少将法律经济学这种“法外之法”写进自己的代理词或辩护词中了。

(作者单位:井冈山学院政法学院)

经济学学术论文范文第4篇

投资要点:

1、女性经济学产业市场容量巨大。

2、互联网催生大量新商业模式。

女性经济学,指的是在经济社会中,随着女性的不断独立和自主消费能力的逐步旺盛,女性正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形成围绕女性消费、理财等特有的经济现象和经济市场。据统计,目前国内女性消费群体已达4.8亿人,这部分消费群体拥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多的机会,崇尚“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庞大的消费基数+经济独立与自主+女性消费特点成就了女性经济时代的旺盛消费需求与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而与其相关的消费产业涉及面也十分广泛,市场预计容量至少在5万亿以上,有望成为未来消费行业持续增长的风口。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也催生了很多“她经济”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比如基于女性为主体的各类垂直电商和社交电商,还有蓬勃发展中的众多医美O2O公司,这些行业虽然大部分处于起步阶段,但却是女性消费生态圈中重要的一环,具备脉冲式主题投资机会。

女性经济学是一个值得长期研究和投资的消费主题,未来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将逐步深化,标的公司也将持续扩容,相关公司从中长期看都具备较强的投资空间。建议关注女性消费品垂直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及围绕女性消费群体打造一体化生态圈模式的上市公司,同时综合考虑各公司在女性经济时代的业务拓展空间。重点推荐标的:潮宏基、汇洁股份、青岛金王、歌力思等。

经济学学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环保;影响研究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在快速增长,但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生态领域和社会领域问题突出,中国已经步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把握城市本身特有的生態环境、经济社会的系统协调优化特性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与保障。因此,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应该从生态、经济以及社会三个维度进行。我国生态经济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众多科学工作者投身到生态经济学研究方面,寻求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一、生态经济学发展现状

(一)国策扶持下逐步完善

十九大以来,国家对于生态经济的重视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的出台,使得其本身更加完善,生态经济更具活力。在此背景下,宣扬“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未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的时代,生态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分支也随着国策的提出逐渐走进更多学者甚至平凡人的视野,这是国家的成功,更是学科的成功。

(二)研究领域逐渐拓宽

对于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已经不局限于经济学课科范畴,其涉及范围更加全面,其研究数量更是大大增加。以知网为例,其研究论文数量已经相较于十年前有了明显的增多,研究领域近范围大概有20多个。社科人文、科技制造均有涉及,并且还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另外,生态经济学在多次会议文献中提及,也表明其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受到病情影响,近期热度有衰减迹象,但可以预见到的是,生态经济学依旧拥有光明的前景。

二、生态经济学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一)生态经济学对经济学具有补充完善的作用

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其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不容易调和的矛盾的。是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果。西方欧美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方式明显不适合现在的中国。只能选择另一条道路,进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完善发展,结合经济学的主体架构,形成可生态经济学这一经济学分支,推进经济学理论的完善发展。

(二)生态经济学的出现,使得经济学的研究体系更加稳定

生态经济的发展,从最初的“勉强协调,经济缓慢”逐渐向“良好协调,同步发展”转换,其综合性明显增加。生态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环,其发展与转化完善,无不促进经济学体系架构的完善与稳定。从最初的重视金融、工业技术理论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步调。经济学的理论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时代性逐渐明显。

(三)生态经济学的发展,拓宽了经济学的研究领域

生态经济学是经济学宏观框架中的一个细微分支,其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部分,可以拓宽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新时代以来,我国新的绿色经济发展理念逐步成型,伴随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完善,生态经济学的作用显露出来,其中绿色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可循环经济、可持续性经济为核心,而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更大的理论框架,起到理论指导的作用。经济学的发展到了今天,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分支,从以往来看,每一个分支都在特定的领域推进了其本身的完善。

(四)绿色科技的创新发展,生态经济学日新月异,推进经济学专业技术发展

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以及科学技术的深入发展,绿色科技创新已经走到了新的一步。绿色科技的创新将给世界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从过去的投资驱动型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投入型发展方式,转变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方式。党中央领导人指出: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

三、对于生态经济学与经济学发展思考

生态经济学的发展需要重视生态服务经济学,需要研究者注重当前严峻形势,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服务型经济理念是当前对工业化引发神态问题的反思后形成的理念,其最早将生态与学经济学相结合,尽可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另外,其经济理念注重生态资源市场化,将资源推入市场,促进当地资源保护。这样的治理理念能够使得生态经济学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相辅相成,使得经济学理论更加具有实用性。

四、结语

生态经济学基于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产生的矛盾运动,突出了人类经济活动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高效可持续发展。其本身是对经济学的补充深化与发展,对经济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了解分析生态经济学思想,能够从中发掘出有利于经济学发展的有利因子,从而完善理论体系,为推动绿色发展那提供可靠保证和有益经验。从绿色发展理念起,我国的生态经济就逐渐走向世界,使得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发展的决心以及保护环境的坚定。生态经济学在这样的环境中完善发展,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忽略经济欠发达人民的生存需要而只强调保护环境的全球生态治理是无法获得最广大人民的支持与拥护的。

参考文献:

[1]于沛永.基于因子分析的全国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质量研究[J].中国商论,2021(12):176-178.

[2]姜晓艳,吴相利.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定量测度——以黑龙江省伊春市为例[J/OL].生态学报,2021(21):1-12[2021-07-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031.Q.20210705.1452.014.html.

[3]李逸平.我国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的实践进展及突破策略[J/OL].西南金融:1-12[2021-07-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1.1587.F.20210702.1700.008.html.

上一篇:经济学研究论文下一篇:经济学硕士论文